描写历史名人的作文

2024-11-27

描写历史名人的作文(精选20篇)

1.描写历史名人的作文 篇一

家乡的名人有很多,但是,令我最最钦佩的还是我们教英语的孟老师。

孟老师是教育局英教办公室的主任,也是我们补课的老师。孟老师说起英语来如关不住的水龙头,似乎怎么也说不完。“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陆陆续续回到了教室。孟老师来到了教室,先把我们的名字点了,然后进入了美妙的课堂!首先,孟老师先让我们不认识的单词用横线划出来,然后老师一一把不认识的单词用音标写出来让我们拼,“拦路虎”就这样被我们清除掉了。下来,就进入了学课文的阶段了,学完课文,就下课了。第二节课时,我们先把上一会学来的音标复习一遍,在学四个音标。音标学完后就开始对练习册。

这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名人——孟老师。

2.描写历史名人的作文 篇二

一、作文中的“色”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倘若一篇作文中没有一处色彩描写,那么作文的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加上适当的色彩描写,一定会锦上添花。例如,《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对草塘的描写:“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作者既向读者展示了草塘景色的层次美、静态美、动态美,还向读者展示了草塘的色彩美。“翠绿翠绿的、鲜绿色、翠绿色、墨绿色”,作者次第写出了草塘“色”的变幻,向读者勾勒出一幅草塘美景图。假设没有“色”的描写,那么这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就会逊色许多。

二、作文中的“声”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在家里有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在学校里有琅琅的读书声,快乐的欢笑声,悦耳的琴声和歌声,上下学的路上,汽车的鸣笛声,各种叫卖声……声音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作文缺少了“声”的描写,就好像一部无声电影,令读者兴味索然。如果恰当地用好拟声词,表达效果就会截然不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文章更加生动。譬如:春天来了,他常常到小河边玩。青蛙“呱呱”地叫着,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木,甲虫“嗡嗡”地飞着。三个拟声词,让无形之声变得真实可触,读者也会被这美妙的大自然的交响乐所陶醉、所迷恋。

三、作文中的“味”

在我们的生活中,“味”无处不在。例如,一个学生的习作《烤洋芋》:“爸爸把烤熟的洋芋掰成两半,分给我和妹妹。我摸了摸,热乎乎的,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孔里,那冒着热气的黄亮的瓤,就像金瓜的瓤似的。我一边吃一边细细品尝其中的美味,真是又香又甜,又沙又面。”小作者对洋芋烤熟之后浓墨重彩的描写,简直令读者馋涎欲滴,多么想亲自品尝一下烤洋芋的美味啊!再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先写了荷花开放之后的“味”(清香),又联想到了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恰当准确,为文章营造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

3.作文成功的法宝——细节描写 篇三

一、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细节描写塑造人物性格。人物性格是通过细节描写塑造出来的,离开了细节描写,人物就会像没有肉体的灵魂一样无所依傍。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俯拾即是,成为表现人物命运、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比如《孔乙己》中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子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细节描写,寥寥数笔,就使一个穷困潦倒、迂腐十足而又不乏善良的科举制度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处处可见这种令人叫绝的细节描写,如服丧中的范进偷偷从燕窝碗中拣一个大虾元子送进嘴里,活画出范进的虚伪;临终的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瞑目,刻画了一个千古传笑的吝啬鬼形象;胡屠户在女婿范进中举前后的一系列细节表现,又描画出了一个市井小人的势利嘴脸。

细节描写可渲染环境、烘托气氛。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作者写到“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通过对“秋风”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孔乙己悲剧性的结局涂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再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这样描写月光下的荷塘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描写细致生动,将荷塘的景物展现在读者眼前,创造了清幽、恬静的氛围,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细节描写结构全篇。有些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刻画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可以在文章结构上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例如鲁迅在《祝福》中多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神,从她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封建礼教是如何步步紧逼她、“吃掉”她的全过程。文章以这一细节贯穿全文,不仅为刻画人物服务,在结构上也有贯通一气的作用。茹志鹃《百合花》中对小战士枪筒里的树枝、衣服上的破洞及新媳妇的三次笑的细节描写,在小说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出现,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使文章看起来浑然一体。

细节描写深化主题。好的作品不是靠作者去说明主题,而是通过生动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去表现主题。契诃夫在小说《变色龙》中四次写到奥楚蔑洛夫身上的那件军大衣。小说开头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一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样子。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咬人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于是他马上说到“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当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的主人时,忽又听说狗是“将军家的”,他又说道:“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的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借军大衣掩饰自己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在小说的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痛斥了赫留金之后,作者写到他“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耀武扬威的常态。小说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刻画了奥楚蔑洛夫欺上媚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揭露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腐朽本质。

二、注重指导点拨,使学生学会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特征,做到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在写景之前,要求学生对写作对象作细致的观察,抓住写作对象的特征。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写出此物不同于彼物的独到之处,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有一个学生描写夏夜的景色:“月亮升起来,大地上的一切都朦朦胧胧的”。我看了以后说,这里的景物描写一是太概括,不具体;二是没写出夏夜的景物特征,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指点后,学生重新写到:“一轮圆月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暗黑的远山朦朦胧胧,远处的天似乎要与大地浑然一体。那显得深远的树林,隐约传出各种小虫的鸣叫。近处的草丛里,不时响起蟋蟀响亮的叫声……夏夜的一切都显得幽远而神秘。”这样描写夏夜景物就生动多了。

同时,写景还要把景物写“活”。只有将景物写“活”,才能传神,才能给读者留下具体可感而又生动鲜明的印象。要怎样才能将“死”的景物写“活”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一个学生描写学校的一个景点——假山喷泉,起初这样写道:“教学楼前有一个水池,池堤是黄色的。池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水池里有水,水里有很多金鱼。池中还有三个喷泉,喷泉喷出水的时候,会形成白色的水花,真好看!”这段文字比较朴素直白,只是说明了学校有这样一个景点,但没有写出这个景点的美。我看后,要求他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重新写作,力求将景物写“活”。经过一番修改后,他这样写道:“学校教学楼前有一个美丽的景点——假山喷泉。一个巨大的水池,池堤铺着黄色的瓷砖,弯弯曲曲,像一条黄色的蛟龙横卧在那儿。池中有几座奇形怪状的假山:有的像猛虎扑食,有的像飞豹下山,有的像骏马奔驰……假山上长着各种植物:有绿油油的翠竹,有顶着黄花的美人蕉,有红艳艳的一串红,还有金边吊兰、矮松、万年青等。金边吊兰淡绿色的叶子边沿镶着一道金边,色彩协调,造型美观,像人工制作的工艺品;“山松”远看像一个倔强的登山运动员在不断地向高峰攀登……一阵微风吹过,各类植物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小池的水清澈见底,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碧玉。池中有一群各色各样的金鱼,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好不自由自在。池中还有三个喷泉,喷出来的水珠像玻璃、像水晶、像钻石,水珠落下来时形成一圈圈涟漪,使原来静止的水面微波荡漾。”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假山喷泉”这一景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描写人物,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描写人物肖像,我要求学生写出每个人的不同特征,而且要透过肖像特征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就像阿累在《一面》中写鲁迅一样:“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里写鲁迅的外貌抓住了“瘦”的特点,但透过对“头发”和“胡须”的描写,我们又分明看到一个与旧社会顽强斗争的、毫不妥协的战士形象。在学生明确了肖像描写的要求后,就进行肖像描写的专项训练。有一个学生写一位清洁工时这样写道:“只见来人步履蹒跚,但每迈一步都力求稳定扎实。离近了,才看清他的外貌:这是个五十开外的老人;一双上世纪的绿色军用球鞋,洗刷得褪了色;一套蓝色制服虽也旧得泛白,却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穿在身上;岁月无情地将皱纹留在他的在额上,把他的脸打成土黄,但在他眉宇间却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慈祥和亲切。”(《我眼中的清洁工》)这一段人物描写写出了“清洁工”的老迈、慈祥等特点,可谓是肖像描写显精神了。

人物动作描写,要做到真实具体,同时还要在“炼字”上下功夫,力求用词传神。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写父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作者用了“走”“探”“穿过”“爬上”“攀”“缩”“倾”等一系列动词,将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去给“我”买橘子的情景刻画得细致入微,读后让人潸然泪下。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有这样精彩地描写,例如“不久,他睁开了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弯下腰,双手紧紧地握在了杠铃的横杠两端。他弯下腰,抬着头,均匀地做着深呼吸,像是在积攒着力量。忽然,他双臂一用力,将杠铃猛地提到胸前,他的身体也立刻转为半蹲。他用力再一挺腰,抬起了杠铃,两腿也由屈膝迅速转为直立。突然他大吼一声,积蓄已久的力量像火山爆发似的迸发出来,杠铃被他迅速举过头顶。”(《他打破了世界记录》)这里小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详细地描写了世界冠军举起杠铃的经过,像电影的慢镜头一样,每一个动作都那样清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3.描写场面,要抓住细小的环节,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为表现人物和主题服务。

场面描写离不开细节,而好的细节不仅让整个场面生辉,还可以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例如《红楼梦》中“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写刘姥姥吃饭那一段十分精彩。在这个场面描写中作者主要是抓住了细节,将每个人看了刘姥姥的“表演”后的不同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仅使整个场面生动有趣,而且也写出了每个人的不同个性。我要求学生在进行场面描写时,也要注重细节,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例如一位同学在《难忘的一节课》中写到:“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一个、两个……教室里也不安静了,开始还是小声地叽叽喳喳,后来有的同学干脆喊了起来,一边喊一边举手‘老师,我,我……还有的同学跺着脚,摇着手,生怕老师不喊他。这时候老师走过来,说:‘李辉,你来回答吧!李辉激动极了,猛地站起来,‘咣当椅子被他绊倒了。”该场面具体描写了上课时同学们的不同反应,表现了同学们兴奋的情形,尤其写到李辉同学因激动而绊倒椅子的情状,让人哑然失笑。这里小作者通过细节写出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热情的表现,表现了这一课的确让人“难忘”,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细节描写的主要特点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它对于表现人物、再现环境、展现场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魅力就在于此。离开了细节描写,文章就是没有枝叶的枯干,没有肉身的灵魂,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让人不能卒读。而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文章就会鲜活起来,丰满起来,生动起来。所以说“细节描写”是使文章点石成金的魔法,愿我们每一位习作者都掌握这一魔法。

4.描写历史人物的高考满分作文 篇四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

当时,汉朝的气数已尽,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很多人骂他是“汉贼”、乱臣”,可是更多的人说他是英雄。“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略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曹操是爱惜贤才的,但他也是心狠手辣的。当时,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句诗是曹操人才观重要的体现。但是,遇到不肯投靠他的贤士,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贤才杀死,以免贤士投靠他的敌人。

曹操生性多疑,体现在他杀华佗这事上,也体现在他死后采取的“疑冢”的措施上,曹操晚年患了头脑痛风症,华佗说需要开脑根除时,他竟疑心华佗是趁机取他性命,所以他将华佗杀了。在曹操出殡那一天,都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同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成为千古之谜,至今未有定论。

曹操言而有信。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银屏戏台上面目可憎的曹操只能说明后人对曹操的咒骂声很多。但是那可能不是真正的曹操,又有谁能说曹操不是个英雄呢?”

5.描写历史的七年级作文600字 篇五

回忆我们的近代史,中国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人吃人的可怕时代,是受尽欺凌的残酷时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系列的战争,一次有一次地加重我们中国的分担,加重我们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的时代,一切,不堪回首。

有过这么一句话“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尽管是怎样的不堪回首,我们还是要去了解、学习、体会。因为,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努力追求完美;才能让我们永远的记住“落后就要被挨打!”

“少年强,则国强。”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必须我们一起共同奋斗,共同努力。所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不能有能力去报效祖国,但是,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尽自己的一己之力,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出一份力!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强大而和平的国家,让世界充满爱!

6.描写历史名人的作文 篇六

到了家后,我把湿透了的衣服挂在了晾杆上。然后,就走到了书房,趴在桌子上,思索今天作文写什么。在我默默的过程中,不经意地看到了一本书——《三国演义》。我还记得,我最喜欢里面的桃园三兄弟,而其中,我最讨厌的人却是刘备。这时,有人就要问了:“刘备不是他们的大哥吗,他不是很仁义的吗?”刘备是他们的大哥没有错,可要说刘备很仁义,这可未必。因为,他还干过好多不仁义的事。比如:刘备让曹操杀了吕布,以免留下后患(在没有三国鼎立时,刘备和曹操是一个阵营的)。我觉得,刘备不是害怕吕布谋反,而是有自私之心。吕布这个将领多厉害,带兵打仗百战百胜,而且,他们三兄弟一起上,也只能把吕布打退下。所以,我觉得刘备要把吕布杀了,就是怕他有一天想起自己被他们打退下的事,然后暗地里把他们三个都杀了。为除后患,刘备就先动手了。

刘备还有一点做得不足的地方,就是让关羽去守荆州。当我看到关羽被斩首的时候,差点儿落泪。后来,我就越来越觉得这是刘备的错了。因为,他本来可以让赵云去守。大家都知道,赵云打仗很稳的,稳赢的,刘备不让赵云去守,而是让关羽去,这就是他的又一个大错误。

这两个问题,我越想越气,算啦,不想啦,抛之脑后吧。

作者|姜子昊

7.浅谈小学生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篇七

一、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小学生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是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

二、巧借教材,感悟写法

如何用好这些生活的积累?怎样进行细节描写?教材就是很好的借鉴。

(1)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

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严监生临死的经典动作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是作者对严监生咽气前的一段描写。此时,严监生已气息奄奄,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如果严监生这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不要点灯草,要点最多只能点一茎灯草,费财啊!在这个经典的细节描写中,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2)准确用词,表现人物特点

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三、及时交流,学会修改

俗话说得好:“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学生各自的观察,是按照各人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进行的。这样获得的观察素材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但不乏粗疏或片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进行交流,相互补充。每一次专门的细节描写练习或作文之后,教师都应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这种交流。

一方面,将学生中的得意之作在班上朗读、传阅、张贴,以起到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指导修改该用而不用细节描写的地方或者修改不成功的细节描写。

如在学习了《金钱的魔力》后,学生已深刻领会了托德“笑”中的含义,我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仔细观察生活中人物各种各样的“笑”,并让他们练习进行细节描写。课堂上,我选择了几个写得比较有特点的典型片段让学生主动交流,并且帮助同学运用所学到的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修改润色,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学生(描写微笑):

我拨开重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妈妈一脸放心的微笑,“烧退了”这句话犹如轻松的音符,一直追随着她。(原文)

我拨开重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妈妈一脸雨过天晴的微笑,像那朝晖照亮黎明般热烈,像彩虹悬挂晴空般轻盈。“烧退了”这句话犹如轻松的音符,一直追随着她。(改文)

第二句的描写显然精彩多了,用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妈妈慈爱的笑容,以及这笑容带给“我”的温暖。

在学生书面训练“细节描写”的基础上,引导阅读欣赏有关著作中描写“笑”的文章片段,如马克·吐温《金钱的魔力》中多处描写托德的“笑”的精彩语段,曹雪芹《红楼梦》中有关刘姥姥逗笑的精彩片段,范进中举时的“狂笑”片段。通过这些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从中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8.浅谈小作文的人物描写 篇八

小作文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考查描写为主,与大作文的议论和记叙方式相辅相成,丰富了考查的内容。小作文就描写对象分类,大致可分为写人、绘景和状物。现就人物描写,结合具体题型,浅析如何可以让所绘形象更准确、更鲜明。

例:鲁迅在《祝福》中通过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成功地塑造了这个人物形象。请借鉴外貌描写的方法,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自己母亲的外貌,写出她的形象特征。(200字左右)

对于一般学生而言,对于外貌描写学生并不陌生,可以从五官、手脚、身体及着装方面考虑进行人物塑造。但每一个方面都蜻蜓点水,平分秋色,从而使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也缺乏感染力。究其原因,学生在写作时只是一味追求外貌描写,而忽略了写作要求中的“形象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缺乏明确的方向性,也就没有了描写的重点。学生在动笔之前,就应该知道和明确写作时想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怎样的母亲形象有利于运用外貌描写的方式进行塑造。比如:朴素的母亲,勤劳的母亲,善良的母亲,温柔的母亲等等,可是善良和温柔的形象如果通过外貌来塑造,难度是比较大的,而朴素的母亲和勤劳的母亲就较容易了。朴素可以重在着装,勤劳主要可以通过手脚、腰的描写,从而在原有的描写点上突出,而不显得平淡,同时人物形象也是比较准确和鲜明的。

但与此同时学生既要使形象更加突出,又要在字数上达到要求,那就必须增加描写点。巧设情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将母亲只是定位成一个固定不动、已成型的形象出现,而是活动于某一个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的情境中,这样可以让描写的人物更加丰满,形象可以达到不言而喻。如田间劳作的母亲,雨中送伞的母亲,为“我”做早餐的母亲等等,同样是白发,可以从远近两个点切入,从远看到田间劳作的母亲到近看母亲的白发,同样是汗水,可以有汗水湿透的衣背,还可以有粘满泥巴裤腿等等,一个勤劳的母亲形象马上就跃然纸上了。

创设情境,将人物活动置于有助于形象塑造的情境中,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细胞,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点可描。此法可以让小作文成为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催化剂,更希望此法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言无不尽”。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南区(341100)

9.描写历史名人的散文 篇九

“虚负志薄云霄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恐怕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李处在唐朝末年,朝廷破落,牛李党争剧烈,而他与敌党王茂元女儿的联合,无疑成了这为争斗的就义品,从此他背上了忘恩背义的骂名,纵使一生从未废弃过为仕途的求索奔走,但早已注定是个落寞的结束。

一首《锦瑟》为李有毕生的写照“一弦一柱思华年”寄托了多少辛酸旧事,这曲枪弹了千遍万遍,而真正理解其中意韵的,恐怕也只有李自己知道了。我们只是无心的过客,只是途经偶尔听到他的弹唱,迫不得已地被或苦涩或美好的弦音拨乱了自己的心绪,而后轻叹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怅惘。”

在他哀婉凄迷的诗,只管悲伤,咱们总能找到一种对生命的淡淡珍重之情。不然如何在月白霜清的寒夜,独欹高楼,望见一片澄澈的空明时,想起那句“青娥素女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李商隐的这两句诗十分亮丽华丽,他的诗学极了李贺的奇幻象征伎俩,后来居上而胜于蓝;又承继了杜甫的精严抑扬和李白的浪漫自若。

10.描写尝试的名人名言 篇十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3、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有意义。——萧伯纳

4、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5、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亚

6、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在保守中成功!——杨谰

7、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

8、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美?罗?勃朗宁

9、别把今天的彩虹,放在明天的天空。——雷松

10、上帝没有要求你们成功;他只要求你们尝试。——teresa修女

11、失败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从未去尝试——西奥多·罗斯福

12、失败了,你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注定要失败——贝弗利·西尔斯【美】

13、实践长才干。他们敢于尝试一切。

14、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培根

15、所谓懦夫,就是在每次出发之前,先在内心里经历十八层地狱的那种人。

16、无数次艰辛地尝试并不一定能够收获成功,放弃尝试,却意味着永远放弃成功。

17、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歌德

18、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人。——巴斯德

19、敢于尝试是一个人敢于挑战自我的表现。只有敢于尝试失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敢于尝试寒冬的刺骨,才会迎来春天的温馨。

20、即使是不成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21、既然是必须面对的,何惧坦然承认;既然是必须争取的,又何必迟疑退缩

22、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我们没有理由拒绝飞翔

23、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24、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对你意味着什么,敢于尝试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好运就在尝试中。

25、许多事,都是要经过不断尝试才会成功的,如果因为一次失败就退缩了,就永远不会成功。在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只要不断重复尝试,就一定会成功。

26、要勇于去尝试第一次。敢于尝试,才有突破。

27、一个不曾尝试,不给自己机会的人,怎么能得到机会。只有学会尝试,才能迈向成功!

28、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说“不”,因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其中的奥秘。只有大胆地去做了,才会明白原来有些事情并非高不可攀。轻易放弃的人总喜欢给自己找借口,因为他缺少尝试的勇气。

29、当你有了过人的勇气,你就成功了一半。不仅要有勇气面对困境,还要有勇气将它战胜。这样你的人生就会很精彩。

30、当你想到一个主意时,应当去寻觅干的理由,而不是去琢磨不干的借口。

31、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当你能爱的时候就不要放弃爱

32、除非你停止尝试,否则就永远不会是失败者。

33、成功需要尝试,实现理想需要尝试,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更离不开尝试。

34、尝试就是探索,因为你尝试去做一件事,就等于去探索那件事成功的秘诀。

35、尝试,是成功秘诀中最管用的一种方法,是连接人们和成功之间的一条纽带,它会带你迈进新的辉煌。

36、不能因逃避挫败而拒绝尝试。

37、不敢行动的人永远不会成功,更没有成功的机会!自古以来,成功就在于大胆进行尝试,要敢于抓住时机,并积极的付之于行动,克服困难,最终才会取得成功。世间最可怜的也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人。

38、不断前进,那么你在某件事上栽跟头可能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坐着不动的人会被纠倒。

39、如果不开始行动,我们就无法知道结果

40、你的大好机会可能就在当下。

11.作文中人物对话描写的常见形式 篇十一

关键词:常见形式;人物语言;对话描写

这里介绍几种人物对话描写的常见形式:

一、说话人在前,语言在后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形式。例如“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拜师》)。这种形式的对话,“说”字后面用冒号。

二、语言在前,说话人在后

这种形式的人物对话描写有加强语言效果的作用。例如“‘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她微笑着说。”(《幸福是什么》)。这种形式的对话,“说”字后面用句号。

三、把一次说的话,分成前后两部分来写,中间交代说话人

这种对话,语言跳跃感强,富有波澜。例如“‘别的事?什么别的事!’彭总电闪雷鸣般发作了,‘还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的炮弹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事吗?……’”(《在炮兵阵地上》)。这种形式的对话,“说”字后面用逗号。

四、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

这种对话,语言具有连续性,现场感强。例如: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你看见它往哪去了?”(《找骆驼》)

这种形式的对话,只限于文中有两个人物,而且人物说话时前文要有交代。

五、为了强调语言表现力,说话时配以动作、神情和语气,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例如:(《爱迪生救妈妈》)

综上所述,作文时适当地使用人物对话描写,文章就会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你不妨一试。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你瞧!”

12.初中作文细节描写指导方案 篇十二

关键词:初中作文,细节描写,指导方案

作文作为能够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而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却是学生常见的难以克服的困难之一。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学生对细节的描写不到位, 作文的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文献指出, 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是指通过极为细腻的表达方式对作者表达的意思进行准确的描写, 并且能够实现写法的准确和生动, 具有相应的感情色彩。细节描写能够使读者准确把握作者描写时的心态和感情。因此, 细节描写成为初中作文教学的研究重点, 学生如果能熟练掌握细节描写, 就能较为准确地传达自己的心声。如上所述, 现实中学生往往无法完全掌握细节描写, 在描写的方法上容易出错, 甚至出现描写拖沓和空洞, 这都容易使得描写脱离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 如何对初中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有效的指导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重点, 也是业内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

一、细节描写的定义与意义

1.细节描写的定义

细节描写在不同文献中的定义不一, 总的来说, 细节描写是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以及事物的某一个特征特点或者某一个事实而进行的较为具体的、细腻的、深刻的描写。细节描写中有人物细节描写、事件细节描写和环境细节描写等, 其中刻画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是作文中事件发展和生活环境变化的主要引导线, 而作为主角的描写其在小说中的作用更为关键。因此, 在初中生创作中, 细节描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

2.细节描写的意义

细节描写注重于细微的局部描写, 体现在作文中则是人物形象的描写、推动事件发展的环境特写, 是大多数文学创作中必须具有的基本手段。作为文学创作入门的初中作文更要从起点处加以学习和锻炼细节描写。

在人物描写中, 细节描写注重人物及周围环境的特写, 能够较为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 在人物的形象放大和感情渲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并凸显其主要的灵魂性质。因此, 在初中作文中学生如若能够得心应手地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 将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者, 细节描写也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突出文章的真情实感, 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环境进行烘托描写。

二、指导方案与探索

1.细节描写在于准确描写对象特点

空洞是当前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细节的描述欠缺, 无法抓住描写对象的具体特点。这要求学生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以观察, 对事物有较强的自我认识感。而对对象的描写不同事物也不尽相同, 以人物描写为例, 大多数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更多关注人物的外貌和形态, 而缺乏对其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描述人物对象内心状态的关键所在, 而语言描写则可以通过语气以及语言内容实现对人物的立体塑造。因此, 细节描写关键在于对对象的整体把握和特征描写, 突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对多个细节进行统一描述。这必须在长期写作过程中加以积累、观察和总结。

2.多个角度能够集中统一描写

承上所述, 细节描写在于观察总结后的多重、多方面的描写。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必须通过思考, 将多个方面的细节进行统一描述才能实现细节描写的具体化和立体化。这种多个角度区别于上述的多个方面, 指的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作者自我的角度、描述中主人翁的角度以及其他作品中人物的角度进行描写事物。另外, 描写的手段也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多样化, 通过运用视角描写、语言描写、叙述描写等多个描写手段进行细节描写的生动化。

3.抓住主要的表达方式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除了上述所讲的空洞和单一, 还有另外一种较为突出的细节描写通病, 就是无法把握自我的表达意思和感情色彩。虽然应用了多种描述的手段和方法, 角度也多样化, 却无法真正描述出 (以人物描写为例) 人物的具体特征, 人物形象较为模糊。例如有学生对人物描写时有以下细节描写:“姑娘身材不错、面貌姣好, 举止不失大雅, 看起来英气逼人, 而穿着更为时尚, 只见其全身盔甲, 浑身上下点缀着蓝色水晶, 细白的脖子还佩戴着闪亮的钻石项链。”该学生自认为对人物的容貌和穿戴描写都到位。而实际上人物的描写还尚为模糊, 甚至蜻蜓点水、不够深入, 形成多而不深的整体描写效果。基于上述的描述, 该生到底是想表达该女子英气奋发, 是想表达其浑身贵气, 还是想描述其是时尚界的宠儿?细节描写很多却也较为混乱, 读者无法把握作者需要描述的表达重点。

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注重对重点的把握和突出。例如可以举出初中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 作者通过描写孔乙己的特征“穷”, 又描写其读书人的“体面”, 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孔乙己正是这两个属性的结合体。鲁迅先生在突出这两个特点的同时, 也重点描述这两个特点在人物身上的具体特征, 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因此, 上述例子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抓住重点修改为:“别看这个女子身材不错、面色姣好, 穿着时尚而且举止优雅, 而现实中却英气逼人, 虽然细白的脖子上佩戴着闪亮的钻石项链, 一身铠甲却透着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气息。”通过整理, 细节更为突出, 重点突出了女子英气逼人的气息, 同时对其时尚、优雅也有所描述, 人物立体感较强。这就是细节描写中的抓住主要描述方式, 通常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整合多种细节描写, 并能为我所用使读者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色彩。因此,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 细节突出、把握主要描述方式也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基本之一。

本文浅析了初中作文细节描写的定义和意义, 并从实际出发对细节描写的指导方案进行了相关探讨, 分别提出了准确描写对象特点、多个角度集中统一描写和抓住主要的表达方式三个主要的指导方案, 并结合实际例子给予浅析, 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桂萍.初中作文教学要抓好读、练、写[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3) .

[2]黄秋.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7) .

[3]王密芬.如何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0) .

[4]张锦伦.如何处理好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J].经营管理者, 2011 (6) .

[5]杨向科.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7) .

[6]党志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J].才智, 2011 (33) .

13.描写奉献的名人名言 篇十三

1、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向警予

2、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丘吉尔

3、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

4、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里

5、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6、那个使他奉献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寒冻,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庞陀彼丹

7、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增广》

8、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卡耐基

9、人需要有一颗牺牲自己私利的心。——屠格涅夫

10、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11、磨刀石牺牲自己,把锋利赠给宝剑。——佚名

12、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13、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报酬。——泰戈尔

14、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马明·西比利亚克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6、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奥斯特洛夫斯基

17、历史把那些为了广大的目标而工作,因而使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看作是伟大的人;经验则把使最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称赞为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18、快乐是一种香水,无法倒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不沾上一些。——爱默生

19、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

20、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21、给予的最需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财富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特有的领域。——弗罗姆

22、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列夫·托尔斯泰

2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我头。——吉鸿昌

24、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缅甸谚语

25、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

26、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焦裕禄

27、给予是能使人产生优越感的。——雨果

28、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上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莎士比亚

29、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富兰克林

30、奉献无止境。——钟南山

31、个人必须带着其余的人一起走向完美,不断地尽其所能来扩大和增加朝这方面迈进的人流的流量。——安诺德

32、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莎士比亚

33、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苏霍姆林斯基

34、凡可以献上我的全身的事,决不献上一只手。——狄更斯

35、肥皂一经使用,便会逐渐溶化,甚至消失殆尽,但在这之间,却能使被洗物尽涤肮脏。如果有在水中不溶化的肥皂,才是无用处的东西。不知自我牺牲,以裨益社会,而只知吝惜一己之力的人,则宛如不会溶化的肥皂。——华纳梅格

36、当我在说“愿上帝保佑女人”这句话时,尽管我们之中没有人能完全了解一位贤妻的崇高情怀,或是一位良母执着奉献,但他心中会说“阿门”!——马克吐温

37、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梭洛

38、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杰弗逊

39、当我们为了公众的幸福而蔑视辛劳、危险和死亡时,当我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献出生命从而使生命变得崇高时,辛劳、危险,还有死亡本身,便都会显得美好而动人。——休谟

40、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阿德勒

41、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圣经》

4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3、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为同样的道路你决不会再走第二回。——欧文

44、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45、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46、贝壳虽然死了,却把它的美丽留给了整个世界。——张笑天

47、不是每一个都要站在第一线上的,各人应该做自己份内的工作。——赫尔岑

48、爱情存在于奉献的欲望之中,并把情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斯韦登伯格

4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50、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白居易

52、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5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54、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见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普列汉诺夫

5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为范畴。——吴玉章

14.描写书籍的名人名言 篇十四

2.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6.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7.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8.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0.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1.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鲁迅

12.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13.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14.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15.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16.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马云

1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8.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19.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莫耶

2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6.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2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9.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15.描写历史名人的作文 篇十五

【原题回顾】

题目:发现 (满分60 分)

要求: (1) 写一篇记叙文; (2) 字数不少于600 字。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题目理解无障碍, 但是题目很大, 这就对学生的审题和选材有更高的要求。写作辅导时, 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细小事件, 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关注生活, 寻找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身上的不平凡之处, 通过对细小事件的细致描写, 发现人性的真善美, 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原文再现】

发现 (46 分, 属三类卷)

我的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生活在那一片田野上。 在他饱经风霜的黝黑的脸庞上, 我却 (无转折意思, 用“却”不妥) 发现了他对我的不平凡的爱。 (开篇点题, 交代了爷爷的身份, 但爷爷的个性体现不够, “在……脸庞上……发现……爱”似不妥)

逢年过节, 我们都要回去看望他。 每一次他都站在树口等待着我们。 (如何等待? 可具体描写) 在老家的灶堂里忙来忙去的身影, 他也 (“也”字多余) 很少会坐下来和我们谈谈话, 也不会像奶奶一样对我们嘘寒问暖, 他有时候仅会站在一旁, 静静的看着我们。 但是 (不妥, 可删去) 当用心去感受时, 你会发现他对你深沉的爱。 (语言不够生动, 也欠通顺, 怎样“深沉的爱”? 对爷爷的爱叙写不具体)

我记得每次吃面时, 爷爷都会在我们的面条里打入两个鸡蛋, 但他的碗里却只有面条和青菜, 但 (多余, 删去) 在每一次问他时, 他总是带着和蔼的微笑说:“你们多吃点, 我不喜欢吃。 ” (留意生活细节, 但材料新意不足)

每当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 爷爷总会独自在一旁抽烟, 静静的。 (此处可具体描写) 但是 (多余, 删去) 抽完之后就像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一样, 直走向仓库里, 扛出来一些大米、红豆, 还有满满两筐自己鸡产下的土鸡蛋。 虽然家里养鸡, 但也不至于会留下这么多的蛋, 我心想着。 (表意要简洁明了) 渐渐的, 爷爷又将一些自家做的晒豇豆、腌的萝卜干, 一股脑的全都塞进了车的后备箱里, 连车的后面都压下去了好多。 (表意不明) 爸爸在一旁阻拦道:“你们自己吃吧。 ” (语言过于生硬, 缺乏感情) 但是 (多余, 删去) 爷爷说:“这么多的东西我们也吃不完, 自家的东西, 比外面买的要好。 ”说完他又准备去地里拔点东西给我们带走。

当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开车离开时, 我看见爷爷默默地注视着我们上车, 只说了一句:“慢点开车, 当心。 ”但是 (多余, 删去) 我看到爷爷眼中的泪光与难以掩饰的失落与惆怅当我们开车走时, 我通过后视镜, 看见了爷爷站在家门口的路口上, (可简洁些) 朝着我们离开的方向, 这时, 我发现爷爷轻轻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这时, 我的心不禁一震, (表达不够自然) 我突然发现爷爷也有这样柔情的一面, 我也不禁泪水湿润了眼眶。 (车已开动, 从后视镜能看得那么真切吗? )

回想起与爷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我突然 (不妥, 改为“渐渐”更好些) 发现, 在他那冷峻、严肃的外表下是一颗真诚的心。 (再次点题, “冷峻、严肃的外表”、“真诚的心”在文中体现不够)

【原文诊断】多处地方多用或错用关联词, 语言过于平实, 又缺少生动描写, 人物个性不突出, 人物形象不丰满, 情感的抒发不够自然, 显得苍白无力, 不利于主旨的表达。

【升格训练步骤】

一、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都非常注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选择已学课文中比较明显的描写片段, 通过对比, 让学生说说哪一组更好, 好在哪里。例: (1) 我看见他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 艰难地穿过铁道, 去为我买桔子。 (2)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选自苏教版八上《背影》一文)

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句2 由于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父亲这一形象深入人心, 也更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主题。

二、投影事先修改的片段, 让学生再次通过比较, 学习如何对人物进行细致描写

改句:每次逢年过节回家, 总是老远就看到那个伫立在村口翘首以盼的身影, 并不高大, 也不挺拔, 但却很执着。 当我欢天喜地想要撒娇讨喜时, 他总是笑笑, 摸摸我的头, 不住地说着:“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然后一手接过行李, 一手拉着我的手, 走向回家的路。 那手, 好大, 好粗, 好温暖。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 明白要从全文考虑, 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由于描写细致, 爷爷这个外冷内热的农民形象马上凸显了出来。

三、让学生对全文进行修改, 重点在于人物的刻画, 注意细节描写, 也可就内容进行有选择的增删

【升格作文及亮点解析】

发现 (56 分, 属一类卷)

爷爷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终年与土地打交道, 有着黝黑的皮肤, 饱经风霜的脸庞和温暖而又粗糙的大手。 爷爷不苟言笑, 严肃有余, 但在那冷峻的外表下, 我却发现了他那颗炽热的心。 (开篇点题。 对爷爷的外貌描写中加入了肤色和“手这个细节, 更能体现他的身份)

每次逢年过节回家, 总是老远就看到那个伫立在村口翘首以盼的身影, 并不高大, 也不挺拔, 但却很执着。 (“翘首以盼”, 写出爷爷盼望我们回家时的急切心情) 当我欢天喜地想要撒娇讨喜时, 他总是笑笑, 摸摸我的头, 不住地说着:“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然后一手接过行李, 一手拉着我的手, 走向回家的路。 那手, 好大, 好粗, 好温暖。 (补充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突出爷爷的不苟言笑。 再次写“手”, 写出温暖)

爷爷是沉默的, 却也是闲不住的。 当奶奶向我们问寒问暖时, 他只是站在一旁, 静静地看着, 默默地听着, 微微地笑着;当我们坐下来谈家常时, 他总是穿梭在灶堂间, 忙碌着为我们准备吃的喝的, 他会像变戏法一样不时端出不同的瓜果点心给我们吃;当我们吃饱喝足后娱乐休闲时, 他却乐此不彼地收拾着残局, 打扫着战场。 (概括描写。 写奶奶是对爷爷起侧面衬托作用)

与爷爷相处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 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奶奶拉着我们的手, 絮絮叨叨的千叮咛万嘱咐, (再次写奶奶, 再一次衬托) 爷爷却越发地沉默, 他总是独坐一旁, 凝视着远方, 默默地抽着烟, 深深地吐着烟圈, 然后像是伟人做出重大决定一样, 毅然跨出大门。 (细节描写, 通过爷爷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突出爷爷内心的不舍) 不多一会, 便大包小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包里都是家乡的土特产:各类时令果蔬各种美味干果, 还有大米和自家老母鸡下的蛋。 “都是自家种养的, 吃着放心。 可惜太远, 没法给你们送去。 ”爷爷一边念叨着, 一边忙不停地搬运着, 任我们怎么劝也劝不住, 直至塞满整个后备箱, 然后站定, 拍拍手, 心里很轻松的样子。

待我们坐进车, 依依不舍地关上车门的那一刻, 爷爷挥了挥手, “走吧, 记得常回来! ”不等车子发动, 便默默地回转身, 慢慢地往回走去。 此时的爷爷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原来就不挺拔的脊背变得越发的弯曲, 他神情木然, 步履蹒跚。 寒风凌乱了他的头发, 泪水浸润了我的双眼。 (此处改为写爷爷的背影, 更自然更真实, 也更感人)

我发现, 我长大了, 而爷爷却老了。

【升格小结】

16.浅谈初中作文中的肖像描写 篇十六

我观察并归纳到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写作明显靠想象,不善于观察或观察不仔细,所以描写出来的人物形象与年龄根本就不相符合,或者写出来的人物外貌多半都是概括性的描述,没有具体详细的刻画;二是描写顺序混乱,想当然性的想到哪儿就写哪儿,比如有的同学一会儿写脸蛋,一会儿写头发,写着写着又去写脸蛋了;三是写不来人物的表情变化;四是描写语言太口语化,像记流水账一样干瘪无味。针对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我想出了以下的应对策略:

一、一定要仔细观察,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典型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而典型的外貌特征。因此在描写中,我们一定要善于仔细观察人物,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刻画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

(一)选择人物外貌特征的独特之处进行细节刻画,以便鲜活人物形象,而不是面面俱到,显得罗嗦繁冗。著名作家老舍说得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所以,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外貌中最独特的特征。比如《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不是泛泛来写,而是抓住 “眉”与“目”作为切入点来细节刻画,把她最独特的“娇”“弱”的形象写活了。林黛玉外貌的其他部分,则让读者自己去补充想象。

(二)我们还可以抓住人物独特的装扮来进行描写,比如“他有三头六臂,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威风八面”,这是对哪吒的描写,他手臂上缠绕的混天绫,脚下踩踏的风火轮,手上拿的火尖枪就是他最独特的装扮,这些就是区别金吒和木吒的典型之处。

(三)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从成功的肖像描写中判断出人物的性别和年龄。例如:“她有一米高,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猜出这是个几岁的小女孩。再比如:“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这段描写的对象很明显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

二、要注意描写顺序,才不会使内容显得杂乱。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时要合理安排好顺序来进行,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例如《老杨同志》中对老杨的描写:“他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有条不紊。

三、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肖像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外貌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每逢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此段描写写出了人物因为高兴带来的外貌的变化。再比如:“他真的发怒了,一张原本白净的脸涨得通红,额上静脉突起,眼睛瞪得圆圆的……”这是因为生气带来的外貌变化。

四、适当地运用修辞,丰富语言。

在肖像描写中,适当的比喻和夸张等修辞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会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传神。例如“她长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长长的,如小河一般,蜿蜒的披在肩上。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样,闪着点点绚丽的光亮。再配上她那白皙如玉的皮肤和恬静的微笑。哦!她简直比蒙娜丽莎还美”!这段话,运用比喻写出了她长而顺的亮发,黑亮的大眼睛,还有白嫩的皮肤。

17.描写坚强的名人名言 篇十七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

3、工夫和坚韧使桑叶变成绸缎。——英国

4、胜利属于坚韧不拔的人。——英国

5、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6、坚强者能在命运之风暴中奋斗。——英国

7、坚毅可以战胜强力。——非洲

8、人在独自一人时最坚强。——吉田弦二郎

9、男儿立身须自强。——唐·李颀

10、坚韧是意志的最好助手。——欧洲

11、坚强的终点一定是成功。——黄承键

12、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赫尔岑

13、自强不息,乃幸运之母。——德国

14、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15、自助者天助。——英国

16、失败是坚韧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17、顽强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土耳其

18、用坚强来欢迎成功。——黄承键

19、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英国

18.描写历史名人的散文 篇十八

无需夸耀,不容粉饰,他的名字本身就闪着熠熠光彩:苏轼,那个在沉醉了几百年的中华大地上响亮的名字,那份足以让每一个沽名钓誉矫情伪饰的文人汗颜的性情。

不错,真的自我向天下告白。最细腻的情感,最伤感的孤独,最无羁的豪放……临风长啸,他心一颤,笔一挥,气一吐,内心的所有情感便奔涌而出,潺潺流淌,而他的本色也在文字的雕琢中一一展露。

苏轼是一杯水,温柔多情,爱悬于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不掩饰内心的思念,甚至有时还会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经历。天人永隔的别离,肝肠寸断的痛苦,刻骨铭心的思念,在如水般流淌,把本色细细说讲。一位至情的文人,不在乎“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劝谏,不理会“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名言,他将灵魂深处那浅浅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诉说着。不理会世俗的眼光,至情的本色由我张扬。

他的文字并非缺乏装饰与文采,没有清词和丽句,只是他将内容看的高于修饰,就好像他把真我看的高于“蝇头微利,蜗角虚名”一般。不掩饰内心那份“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他会用清寂的背影留下“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绝唱,又或“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的哀怨。他像是一杯茶,略带清苦又暗香萦绕。寂寞被他用笔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他那至性的本色默默张扬。

他将潇洒飘逸的语言服务于思想,他用最华丽的文字去书写最理性、最智慧的篇章。苏轼会用他的一句句诗词、一篇篇歌赋来向你证明:人生那失望、失意、失落的苦胆可以用冲天的豪气去稀释,苦难会在阔大的长江、阔大的山川、博大的胸怀前黯然失色。“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他把豪放铺洒,让豁达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似酒般干冽爽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他把乐观宣扬,将被贬谪的痛苦蒸发为理性的思索,不让自己迷失在名利场中。“浮游于天地中,放浪于形骸外”他将自己对于生命的卑微与崇高的思考在一点点诉说,他把自己大彻大悟后的思想向千年古风传达。不用夸张,他把乐观理性的本色在张扬。

19.小学生作文指导——人物外貌描写 篇十九

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物外貌鲜明、有立体感呢?下面我就谈几点拙见。

一、抓特征,显神韵,避免千人一面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外貌。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努力写出一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避免面面俱到,老舍先生说过:“若拖泥带水地形容一大片,则费力不讨好,人物描写的要处,足以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以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

二、仔细观察,写真实,避免随意编造

要想使笔下的人物有感染力,首先,人物应该是真实的,因为人的外貌受其性别、年龄、家庭、职业、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所以,要对描写的人物仔细观察,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还要注意,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美,坏人也并不一定都长得横眉立目、凶神恶煞。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不要给人物套假面具。

三、“动”“静”结合,避免形式呆板

像四季更替一样,人的外貌也因人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们要把人物外貌放在人物的活动中写,结合人物行动刻画,不作静止孤立的描写。要学会在动态中展现人物肖像。把人物外貌的静态动态相结合进行描写,更有利于反映人物的精神世界。

四、围绕中心,避免貌神不一

貌神统一是外貌描写的基本准则。我们不能以为写人的作文一定得写外貌,写外貌一定得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头写到脚,这是不足取的。我们刻画人物外貌时,要围绕中心,根据文章内容需要进行观察描写,有些作文的主题可以用语言、心理、动作、侧面烘托等其他手段来表现,就不需要进行外貌描写。因此,外貌描写该写则写,该短不长,一切从作文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要只为写外貌而写外貌。

20.描写历史名人的作文 篇二十

【关键词】中考作文 肖像描写 千人一面 特征 人物性格

中考作文如何能把人物写得“像”,写得“好”,写得“活”呢?要表现出人物的特征,肖像描写是最为简洁的方法,它是记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一条捷径。现在中考作文中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上,有诸多问题,比如有些肖像描写完全多余,有些肖像描写太多、太细,却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特征,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这样的人物肖像不仅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起读者共鸣,反而让人感觉拖沓累赘,影响了人物形象塑造。中考作文肖像描写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一、肖像描写纯属多余

作文中对人物的描写常常用到肖像描写,但并非说对作文中的所有人物都要来一番肖像描写,这要根据作文主题和行文需要来决定。如果对作文中的人物,分不清主次,不管其地位轻重都有一番肖像描写,这样会消耗大量的篇幅,中心不突出也就不明确。读者也分不清谁是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留不下深刻印象。如下例:

【例1】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像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最高峰的路是哪一条,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分析】这篇文章,重点是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至于半路向人打听路,则是非常次要的情节;为了打听路而出现的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也与主题无关。因此,上面这段文字中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肖像描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修改对策】可删去大段的肖像描写,直接换成“有个老大爷给我们指出了通向最高峰的路,我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这样整篇文章就显得简洁而主次分明,可以省出大量的篇幅来写游山的经过、所见所闻及心理感受等,更加鲜明地突出文章主题。

二、肖像描写太多太细

许多中学生的中考作文里的人物肖像描写,都是从头到脚细描细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得过多过细,但是却根本抓不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往往给读者以芜杂臃肿之感,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神,读来索然无味。我们要求人物描写不一定要十分全面,但一定要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特征,让人感觉到“他”与别人的不同。特征明显的人物,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描写过多,过全,往往让人不知所云,例如:

【例2】有一篇《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作文里对老师的肖像描写是这样的: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着深灰茄克装,下着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分析】这篇文章,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改革精神。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勒。像上面的肖像描写,面面俱到,细而又细,结果使人物形象毫无特点可言,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修改对策】建议可以删掉大篇幅的人物肖像描写,这段描写与“生动”的课堂教学艺术没有紧密的联系。如果这个老师有明显的相貌特征能够帮助读者记忆或能突出老师性格,则可以简笔勾勒出来。

三、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作品中人物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如:描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眼”,“樱桃小口”;描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真实?又怎么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多加观察,仔细对照人物的不同,不能描写人物时都套用一个固定的格式,形成千人一面的人物描写。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又怎么会有相同的人呢?看以下对一对双胞胎姊妹的肖像描写:“这对孪生小姑娘顶多八九岁,长得十分相似:都是双眼皮,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闪着天真烂漫的光彩;微微上翘的鼻子秀气而适中;都是苹果形圆脸。所不同的是:妹妹的嘴唇薄,一笑腮边俩酒窝,说话声音甜甜的,有点娇;姐姐的嘴唇略厚,脸上带点倔强气,说话清脆而响亮。她们穿着同样的粉红色连衣裙。像两只美丽的蝴蝶,追逐、嬉戏在芬芳浓郁的玫瑰园。”这里既突出了两人的相似点,又描绘出了不同点,让读者很容易分清两人的不同特征。

总之,人物肖像描写是突出人物特征和性格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通过比较,分析出人物的不同特征。在作文中要分清主次,删除多余的肖像描写,不求全面,但要突出人物能给读者留有深刻印象的某些主要特征。

上一篇:校长办公会下一篇:课题研究报告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