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

2024-12-19

蜡烛(14篇)

1.蜡烛 篇一

3、蜡烛 · 西蒙诺夫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浏览下这篇课文,并给每段段落标上序号。)

二.检查预习

1.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瓦砾(wă

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

鞠躬(jū gōng): 弯身行礼.地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

室。

精疲力竭(jié):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 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名副其实(fù):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

副:相称,符合。永垂不朽(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流传。

颤巍巍(chàn wē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五.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六.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提问]:“意象——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如果我们今天用我们的传统诗论解读这篇外国文章,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意象呢?试具体分析。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整理出文章中共几次写到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

炮火11次、蜡烛6次、黑巾4次、老妇人动作6次(三爬三跪)>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11)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 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

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提问]从这些重复的描写中,可以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

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事件感人、人物感人(选材上、写法上如突出环境、突出蜡烛等细节)

6.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A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7.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附近一带”一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法西斯匪徒屠杀人民造成的恐怖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无私和勇敢。她早已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这些是只有母亲才有的对儿子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8.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和心理)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女人这一切行动的? 9.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七.重点语句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八、探究主旨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2.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附板书

一、战士偷袭牺牲

二、老妇人掩埋战士

①发现烈士 ②掩埋烈士 ③守护战士

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

四、再现并赞美火焰。

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动作描写

整理

清理

吻别

掩埋

守护——母对子:敬意与哀痛 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意

母亲对烈士

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蜡烛 篇二

前几天,我买了几支装在漂亮玻璃杯中的蜡烛。我点着了其中一支,过了5分钟后我把它吹灭,突然发现蜡烛上蜡油好像少了许多。少的油哪去了?一个个问号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蜡烛外有容器,熔化的蜡油应该不会流走的,难道容器下方有孔洞?我把装蜡烛的玻璃杯翻过来仔仔细细地看个遍,也没有发现任何缝隙。

我转念又想,是不是固体蜡烛中有气泡等空间呢?说不定是生产厂商生产蜡烛时偷工减料了呢。为此,我想办法把蜡烛从玻璃杯中拿出,并拦腰切开,可我并没有在蜡烛中发现气泡、空洞等。看来,我的猜想又落空了。难道少了的蜡油是被传说中的外星人“吸”走了?

我正在遐想时,爸爸走了过来,看我一脸的迷惑,便问道:“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难题了?”于是,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爸爸认真地听我讲完,笑着说:“小傻瓜,蜡烛之所以会燃烧,是因为蜡烛是由石蜡做成的。它的化学成分是可燃的。你将来上化学课时,老师会具体教你。现在简单告诉你,蜡油与酒精一样,燃烧后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减少的那部分蜡,就是被燃烧掉了。那些只熔化了但还没来得及燃烧的蜡油,在遇到冷的情况下,才会凝固成蜡。”

爸爸还告诉我,因为蜡在常温下呈固态,稍微加热即可熔化,而且蜡还有不溶于水的特点,所以,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好助手呢。例如,某些中药丸,就是用蜡油密封,避免药丸与空气接触,防止它变质。

后来,我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燃烧的时间越长,蜡油少得越多。蜡油的温度还很高,如果将燃着的蜡烛上的蜡油滴到手上,还会被烫伤。如果用手去碰触蜡油,片刻工夫后,蜡就会在手中结一层“皮”。

瞧,生活中的科学多有趣啊!

征稿启事

注意啦!注意啦!《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向全国的小学生们征稿啦。

征稿对象:小学3~6年级学生

征稿形式: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其他和科学有关的作品。作品一经录用,即有样刊和荣誉证书寄出。别忘了附上一张你的照片哦,也许不久你就能在杂志上看到自己的靓影!

来稿请寄:南京中山东路三条巷4-1号科学大众杂志社“能力展示”栏目收(210002)

E-mail:xiefei00001@sina.com

3.《蜡烛》中的黑点 篇三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四十五年的两只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上。让我们穿越时空,目睹了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到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拧成的情谊……

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一经发表,就成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如今又被选入中学教材,它就象一首赞歌,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情感,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思想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就是这样的名篇,我在教学的时候却感觉有些地方不符合我们的逻辑和思维,让人们感觉不能接受。

最明显的一点是,五名红军战士刚一出现,就遭到了敌人迫击炮火的猛烈打击,致一死两伤,而文章的主人公老育乞西——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妇人,竟能在将近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在敌人的炮火打击下几乎安然无恙。老育乞西和红军战士所处的是同一片方场,都经历了白天炮火的打击,难道她更善于隐蔽自己,而红军战士却不善于隐蔽?而实际因为那是一片毫无遮掩的方场,他们都无法隐蔽而不让别人发现,否则也不会有红军战士一出现就一死两伤的结果。难道是她的身体灵活、敏捷,能躲开敌人的炮弹?这看看下面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一段还没炸断的铁栏杆她都跨不过去,搬动尸体翻身都要她费很多的气力,甚至用手舀几下弹坑里的水就得休息一会,更有甚者她由蹲着到站起来的动作都很困难,还要身边的红军战士小心地把她扶起来……这样的老人能躲的过敌人的炮弹吗?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羸弱的老妇人,在经历了七次(文中老育乞西出场后,共写了七次炮火在她周围爆炸)炮火的打击而有惊无险,真是值得思索。不仅如此,几次炮火还注明炮弹都落在离她很远的地方,这是巧合吗?还是敌人没有发现她?那为什么红军战士一出场敌人就能发现他们,而把他们打死打伤?以上这些都说明她在炮火中的这段经历于情于理都似乎不符合实际,都耐人寻味。

还有,夜晚,老育乞西在红军战士的坟头上点上蜡烛,难道敌人也发现不了她吗?根据文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她和敌人的距离应该不是很远,在深夜里的一点烛光应该很容易让敌人发现。这是一篇战地通讯,所以材料一定是真实的,既然是真实的,就要符合现实,那以上的诸多疑问当作何解释?

第三点,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看呀!”那红军说,

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在已经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只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站在坟堆旁边的红军士兵立刻脱下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静的站着……

那耸立在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的小土堆怎么就确定是坟堆呢?怎么就确定那里面就埋着他们的战友契柯拉耶夫而立刻脱帽默哀,致敬?这也是文中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真如文中所说,那这些寻找尸体的战士也太不负责任了。

还有一点,文中说“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战士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大围巾下取出一只蜡烛来。这只和坟上快点完的那只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这里是以作者的口吻在叙述。而先前的那只快点完的蜡烛作者没有看见(在场的战士也没有看到完整的蜡烛,不能向作者证明),怎么能说这只新的和那只快点完的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呢?这也值得思考。

第五点,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实际情况是在连部的花名册上查到的只是烈士的名字,而文中传达的信息是花名册上既有他的名字,也记录着他死亡的时间和地点。这应该是语法上有点问题。

以上是我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的一点发现,如果真是不足,那不能不说,名著当中也有瑕疵,明亮的蜡烛当中也有黑点。

4.12《半截蜡烛》 篇四

12.《.半截蜡烛》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军埠口北董小学王素华

《半截蜡烛》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女儿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备课之初,我仔细地分析了课文,发现本文围绕三个主人公主要有三个情节,这三个环节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同时就危险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如果要采用变序的教学方法,就会打乱文章原有的严谨性,即是不可行的。要不要用上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呢?在做好简单的课件后,我随即又否认了。因为我发现这对我的教学起不到特别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不让人有一种“通读通讲”的感觉呢?我想了很久,在一种要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就对三个情节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在讲伯诺德夫人时,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知伯诺德夫人的为人;在讲杰克时,我就让学生用学习上段时的方法来谈谈对杰克的了解;在讲杰奎琳时,我直接让学生来读杰奎琳的话,并用上采访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杰奎琳的了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文的类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学“务实”。

5.熄灭的蜡烛教案 篇五

原宝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董萌萌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了解空气助燃的特性。

2.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活动准备:

大小相同和不同的玻璃瓶,蜡烛,打火机。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 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小朋友猜猜看说的是什么?”

“有的小朋友说是„„到底是什么呢?小朋友掀开纸杯瞧一瞧,说的是谁?”

仔细观察一下,蜡烛是用什么做的吗?(用蜡油做的,中间有烛芯);摸一摸,有什么样的感觉?(滑滑的、油油的);那蜡烛有什么用途呢?(能照明、用作装饰品、做蜡笔、蜡纸)

2.教师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蜡烛有什么样的变化? 现在老师把蜡烛点燃,观察一下,蜡烛有什么样的变化和现象?(蜡油融化了,冒着黑烟)

有什么办法让蜡烛熄灭呢?(用嘴巴把蜡烛吹灭,用扇子扇一扇、拿到外面让风吹一下,把蜡烛放到水里)小朋友说的都不错,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玻璃瓶,如果老师用玻璃瓶盖住燃烧的蜡烛,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3.实验一:探究燃烧的蜡烛被罩上广口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初步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

(1)教师点燃蜡烛,让幼儿探究燃烧的蜡烛被罩上玻璃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朋友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现在我们自己去试验一下吧。”(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燃烧的蜡烛为什么盖上瓶子会熄灭呢?” “那蜡烛燃烧需要什么呢?”——“空气中的氧气”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做实验发现,在燃烧的蜡烛上罩上玻璃瓶,蜡烛过一会就会熄灭。这是因为燃烧的蜡烛把瓶子里的氧气都用完了,这说明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4.实验二:探究两只蜡烛在不同大小的广口瓶内燃烧的时间,进一步感受空气的量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

(1)教师点燃两根相同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大小不同的广口瓶,让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2)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3)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瓶中的蜡烛先灭了,这是因为大瓶子里面的空气较多,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长;而小瓶子里面的空气较少,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短,就先灭了。

5.引发幼儿思考与继续探究的愿望。今天我们做了蜡烛燃烧的实验,知道了蜡烛燃烧是需要空气中的氧气的。其实蜡烛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秘密。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蜡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长短粗细)是的,这些蜡烛有、长短粗细不一样。

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作业,选择粗细长短不一样的蜡烛,分别罩上不同的玻璃瓶,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回家以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明天把结果分享给小朋友。

 .让同桌的两人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盖上杯子(一大一小),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问:谁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大杯子里的蜡烛后熄灭?

3.引导幼儿再次用实验验证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说其中的原因。(小杯子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后熄灭。)

蜡烛中间的线叫烛芯,它起到吸上液态蜡油的作用.蜡烛刚生产出来时,烛芯上已经有了固体蜡油,你用火点蜡烛时,固体蜡油受热,先容化后汽化,然后蜡油蒸汽被火点燃,这样蜡烛就被点燃了。

蜡烛燃烧时放出热量使下面的固体蜡油容化,被烛芯吸上来,继续被上面的火加热容化,汽化,点燃,从而形成循环。

蜡烛是可燃物,但是蜡烛在达到着火点的温度之前就已经熔化,因此一般情况下,固态的石蜡无法点着,但是液态或气态的石蜡是可以点着的。

6.蜡烛读后感 篇六

在《蜡烛》一课西蒙诺夫用舒缓的笔调向读者讲述了崇高的“蜡烛”故事,蜡烛读后感。

蜡烛本为普通物,但在西蒙诺夫笔下却被赋予了最厚重的意义。当这小小的蜡烛出现在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战场上时,当育乞西老人插在苏联军人契柯拉耶夫的坟头时,当点燃在饱受法西斯战争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手中时,这小小的蜡烛闪耀出了“明晃晃”的光芒。

一个老妇人孤零零地在地窖中躲避战火时,怀中的两支蜡烛对于她是多么重要呀!这是她去世的丈夫留给她的最珍贵的礼物,给在痛苦与不安中的她带来最好的抚慰。她把蜡烛放在自己的身上,此时她应该不会害怕,因为在她心中有最真的挚爱呵护着她。也许她会在这两支蜡烛的陪伴下走完最后的路程。蜡烛与老人相伴,但硝烟更将老人包围,心中对法西斯入骨的恨随着炮火的猛烈与日剧增。

此时有另一种爱毅然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她知道苏联红军为谁而来,她知道苏联红军正在为自己的祖国——南斯拉夫的解放而战,还没来得及招呼一声,“一颗炮弹就在近旁炸开了”。战争就这样无情地把伤痛留给了老妇人,“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死亡对于老妇人应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为自己的生而死。谁是亲人?就是能让自己感到幸福而温暖的人。在此时两个遥远的国度已经没有了距离,在此时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心应该贴的很近很近。

地窖外面可怕吗?耳边飞着炮弹的碎片,读后感《蜡烛读后感》。但对于育乞西老人又怕什么呢!有什么比亲吻亲人的额头,让死去的亲人安息更重要吗?这是一个多么令人 可敬而又令人伤心的小伙子呀,应该把最珍贵的东西,最真的心送给他。对于这个老妇人还能有什么最珍贵的东西吗?“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是蜡烛,是与丈夫结婚时的蜡烛,是已经保存了45年的蜡烛。时间没有让蜡烛丢失,此刻她要把她认为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她认为最可爱的人——一位苏联红军。“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动遥”在烛光中透着正义、勇气、坚定。那是一个正义的战士奋勇前进的火焰,是在一个感恩的心中燃起的可敬的火焰,更是人类心中渴望和平的最崇高的精神火焰。老妇人用她的心点燃起“柔和的火焰”,用她瘦弱的身体作“挡风”的屏障。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花依然在闪烁。”痛苦与悲伤体现在每个受侵略的人民的脸上,也许还有擦拭不完的泪水,但烛光会闪动着,战胜邪-恶的思想会一直闪烁着。因为还有一支蜡烛已被点燃,点燃在“老地方”,它们互相支撑着,会一起燃烧在革命的土地上,会燃烧在每个正经历痛苦的人的心里,会点燃每个正义者心中永不熄灭的“蜡烛”。红军“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喜烛是会燃完的,但会有更耀眼的烛光跟随战斗者的脚步而闪亮。

怀里的蜡烛只有两支,但谁能数得清没有国界的正义者的心里的蜡烛有多少呢?

7.麦田蜡烛草生态经济阈值研究 篇七

关键词:麦田,蜡烛草,经济阈值,防除指标

蜡烛草是淮北麦田外来田间杂草,近年来扩展蔓延较快,发生程度逐渐加重,其在全国其他地区麦田发生危害偶有报道[1],但未见经济防除阈值的相关报道。为了研究不同密度蜡烛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确定蜡烛草经济危害水平及防除指标,特于2009—2010年进行该试验,以为麦田蜡烛草的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安徽省闫集镇李阁自然村小麦田,该地块肥力中等、均匀,地势平坦,土质为砂土,有机质含量16.9 g/L,pH值8.0,前茬作物为玉米。

1.2 试验设计

根据李博研究的杂草与作物竞争的添加系列试验方法[2],试验根据杂草密度共设10个处理,分别为0、5、10、20、40、80、160、320、640、1 280株/m2,小麦种植密度保持不变。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5 m2。

1.3 试验方法

供试小麦品种为连麦2号,于2009年10月15日机械条播,行距为22 cm,播种量187.5 kg/hm2。蜡烛草草种于小麦播种前采用人工撒播,小麦3~4叶时开始定苗,此时蜡烛草及其他杂草已基本出齐,按处理要求保留相应的蜡烛草株数,拔除其他杂草。以后每15 d检查1次,冬前共检查3~4次,冬后在杂草停止出土前再检查2次,使蜡烛草密度保持在设计水平上,并均匀地分布于小区内,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6月上旬收获小麦,各小区小麦单收单打,晒干后称重,各杂草密度处理下的小区小麦产量以3次重复的平均数计算,与无草区比较,计算产量损失率。试验数据用“DPS数据处理平台”软件在计算机上拟合,以相关显著、残差平方和最小为原则[3,4],比较找出拟合程度最好的理论公式。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经济阈值理论,杂草在经济阈值水平上造成的净损失等于预防这种损失所耗费的成本,计算麦田蜡烛草的生态经济阈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蜡烛草密度与小麦产量损失率的最佳回归模型

不同蜡烛草密度下小麦的损失率见表1,经拟合,初步判断蜡烛草密度(x)与小麦产量损失率(y)之间有:y=a+bx(线性函数),y=a+bx+cx2(二次曲线函数),(逻辑斯蒂函数)5种函数趋势,以韦布尔函数公式最适合(表2),其中,a=73.212 1,b=9.623 8,c=503.850 1,d=1.018 3,相关系数R=0.988 5**>R0.001,残差平方和Q=16.792 8。由此表明:在不同蜡烛草密度下,小麦的相对损失率比较稳定。因此,该模型对各种产量水平麦田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2.2 蜡烛草经济危害允许水平模型

蜡烛草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公式为:

式中,y—允许产量损失率(%),P—小麦产量水平(kg/hm2),V—小麦籽粒价格(元/kg),E—除草效果(0~1),F—在阈值水平上蜡烛草创造的有益价值(元/hm2),C—除草成本(元/hm2)[5]。

2.3 蜡烛草的生态经济阈值

2010年小麦平均产量为5 700 kg/hm2(P=5 700),价格为1.9元/kg(V=1.9),除草成本包括3个部分:除草剂价格费用150元/hm2、用工费用120元/hm2、喷雾器折旧费3元/hm2,共计273元/hm2(C=273),除草效果为80%(E=0.8),蜡烛草能作为家畜饲料,在试验生态阈值水平上能产生450 kg/hm2,单价0.2元/kg,折合价值90元[5],或者蜡烛草植株死亡后返还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价值为90元[6](F=90),把上述数据代入(1)式中,得y=3.982 0,然后再代入上述韦布尔函数中,得x=39.3,即该产量水平下蜡烛草的生态防除阈值为39.3株/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麦田蜡烛草的生态防除阈值为39.3株/m2。麦田蜡烛草的生态防除阈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小麦产量、除草的成本、小麦的价格、除草效果等,应该根据不同的条件对麦田蜡烛草的生态防除阈值进行计算[7,8]。

该试验是在保持田间只有蜡烛草1种杂草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在实际生产中,麦田往往混生其他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因此,该试验得出的蜡烛草生态防除阈值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混生草群的生态防除阈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平涛,杨宇超,陈红,等.周至县麦田蜡烛草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9(10):44.

[2]李博.植物竞争——作物与杂草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0-41.

[3]李孙荣.农田杂草防治的生态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00:33-86.

[4]唐启义.数学统计在植保试验研究中的应用[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11):45-47.

[5]王顺建,张玉,朱良备.安徽淮北地区麦田蚤缀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经济阈值研究[J].杂草科学,2002(3):23-26.

[6]张洪进.棒头草对小麦产量的损失和经济阈值研究[J].杂草科学,1993(4):15-16.

[7]周加春,王殿凤.麦田硬草经济防除阈值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9(5):36-37.

8.科林的圣诞蜡烛 篇八

(尼 莫)

科林慢慢地从学校往家走,翻过这个爱尔兰小渔村周围的小山丘时,他步履沉重。今晚在科林的眼里不像圣诞前夜,也许是因为还没有下雪的缘故吧。

但科林知道,今晚不像圣诞前夜的原因还有一个——一个他甚至都不敢在心里小声嘀咕的原因。

他望了望山谷那边铅灰色的大海。浓雾封锁的海面上连船的影子都没有。已经7天了,他父亲工作的那条帆船7天前就应该回来了。

“我准备从谢特兰群岛给你带回一条小牧羊犬,”父亲离开的那天早晨大声说,“我敢肯定,圣诞节前一星期你就会看到它了。”

但已到了圣诞前夜,别说牧羊犬了,科林现在只盼望父亲平安回来。他望了望耸立在山顶上的灯塔。7天前,一场特大的北风使灯塔的电线短路,整整7天没有灯光为进港的船只导航。

科林推开自家小屋的门,他听见妈妈在厨房里走动。“科林,我们需要许多泥炭生火。”妈妈来到前面的房间里说,“炉子快熄灭了,我们也该点上圣诞蜡烛了。”

“妈妈,我不想点蜡烛。”科林说。

“我知道,我也不想。”妈妈回答,“但在爱尔兰,每个人在圣诞前夜都要点一根蜡烛,甚至当家里遇到了伤心的事,你也必须点上这根蜡烛。来吧,这里有两根蜡烛,我们一人一根。如果你挖些泥炭来,我们不久就可以开饭了。”科林来到屋外,把一个筐子拴在驴背上。他牵着毛驴向山上走去。“现在连给帆船进港导航的灯光都没有。”他一边说一边瞟了瞟灯塔,“我不想点蜡烛。”毛驴摇了摇头,凄凉地嘶叫着,好像听懂了他的话似的。

在注视灯塔的时候,科林突然有了主意。

科林急忙跑上山顶。他来到灯塔前,“砰砰”地用力敲门。灯塔看守人达菲先生从塔里跑出来,把门开了一条缝。“年轻人,你把我这个老头子吓了一跳,圣诞前夜应该是平安、宁静、祥和的。你究竟有什么事呢?”

“达菲先生,”科林气喘吁吁地说,“您从前是怎样点亮灯塔的?您还能把它点亮吗?”

“唉,电线烧坏了,孩子,附近买不到那样的电线。”

“我是说,在没有电之前,您是怎样点亮灯塔的?”

“噢,用放在地窖里的那盏大油灯。现在我这儿没有油——要好多油才够呢。”达菲先生盯着科林,压低了声音,“我懂,你是在想你的父亲,他在那条失踪的船上……”

“用煤油点灯能行吗?”

“我看行。”达菲先生沉吟着,“虽然我从来没试过。可是,现在村里谁家还有煤油呀?大家都买不起,只能挖泥炭来生火。”

没等达菲先生把话说完,科林就牵着毛驴跑掉了。

他跑回了自家的小屋,迅速从厨房里拿了4只水桶,转身就往外跑。他妈妈追到台阶上:“科林,你上哪儿去?泥炭呢?”科林把水桶拴到驴背上,已经走远了。

科林知道,圣诞前夜,在爱尔兰人的家里,一根点燃的蜡烛意味着任何走近门口的陌生人都将受到欢迎,他提出的所有要求都会得到尽量的满足。现在天已经黑了,他能看到柔和温暖的烛火在山坡下面的每一幢小屋里亮了起来。他牵着毛驴不停地奔跑,一直跑到村口的第一幢房子前。

“您能从油灯里给我倒半杯煤油吗?”科林用同样的话问遍了窗口有烛光摇曳的每一幢房子。

一小时后,煤油灌满了两只水桶。

科林来到灯塔前,他敲了敲门,达菲先生走了出来,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和那满满的两桶油。“竟然有这样的奇迹?”达菲先生问,“这些油足够点上大半夜了!啊,我去地窑里搬那盏大油灯。”

“我再去弄些煤油来。”科林说着就朝山下跑去。

两小时后,科林从邻村搜集了两桶煤油。当他牵着毛驴爬到半山腰时,灯塔忽然闪出亮光。一道巨大的光柱越过山谷,穿透浓雾,射向黑沉沉的海面,达菲先生把大油灯点亮了!

科林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妈妈从炉火边的凳子上跳了起来。“科林,你上哪儿去了?你真叫我担心。你没有吃晚饭,也没有点你的蜡烛!”

“我点了蜡烛,妈妈,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它的确是一根巨大的蜡烛!”

随后,科林吃了晚饭,上床睡觉去了。

他实在太累了,很快就进入梦乡。他整夜都梦见蜡烛,渔船,一桶桶的煤油……突然,他似乎听到一阵吵嚷声。“船进港了!船进港了!”好像有100个声音在他耳边回响。“他们说,幸亏有了灯塔,达菲先生点亮的灯塔。风暴过后的整整一个星期,他们只能在浓雾里飘荡,摸不清进港的方向,其实他们离海港不过10海里。”

科林睁开了眼睛。天亮了,妈妈正站在门边,人们在外面奔走相告。科林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衣服,跑到门口朝海港望去。是真的!有一条帆船泊在港湾中,在灰色的大海的衬托下,漆黑的帆缆上悬挂的白帆显得那么宁静安详。

9.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篇九

课文简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他们与敌人的对话中:伯诺德夫人──“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蜡烛)“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结果,杰奎琳的巧妙伪装出来的可爱和天真、毫无破绽的理由打动了德国少校,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课前准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10.《半截蜡烛》说课 篇十

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课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已经达到了入微的境界,特别是成功地运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虽然花费笔墨不多,但简约而不简单,循一点,足可以窥见全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教学目标:

识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清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学习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的方法,以及环境描写在烘托当时气氛的作用。

理解:采用“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通过揣摩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和句子,领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情感: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构想:

教师应当想法设法创设相应的情境,紧抓文本语言不放松,引导学生通过概括、揣摩、想象、诵读等方式潜心会文,深入人物的内心,去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和严峻,更要感受他们一家三口的勇敢、智慧和强烈的爱国心。

如何紧抓语言文字?于永正说:“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语言重点和情感重点设计教学过程„„”在这里,我想更进一步地实现自身的意图,那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要仔细斟酌、反复钻研,找到语言重点和情感重点的交融点,把最能体现当时形势严峻,人物的内心品质的词句提炼出来,也要大刀阔斧、删繁就简地把虽然也很精妙,但与中心无关或关联不大的词句撇开。具体展开就是把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和环境的描写(蜡烛)的词句精选出来,穿插在有序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学生再三咀嚼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从而深入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启迪智慧的基础上陶冶情操,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凸显出来,最终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此外,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三位主人公同德军周旋斗智的基础上,本人还力图在训练语言、积淀情感的同时,体现一个由扶到放,由指导到自主的过程。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和“提倡学生自悟自得”的语文教学理想境界。

本课教学着力对两个问题的思考探索。

一、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与规定性

教学中,我强化展现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同时认为多元解读并非没有任何制约的纯个体主观心理反应,而是主观心理与文本隐蔽信号的契合,因而教学中注意通过价值的引领让学生领悟文本对话中“主观”与“客观”的辨证规律。

二、语言转换的整体性与主动性

11.面试吹蜡烛 篇十一

备选的答案有三个:A.可以全部吹熄;B.可能会略有剩余;C.因为怕口水飞溅到蛋糕上,没有全部吹熄。答案后面附注了一条资料:古希腊人在庆祝孩子的生日时,喜欢在蛋糕上插很多点燃的小蜡烛。他们相信点燃的蜡烛具有神秘的力量,过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愿望就能够实现。

参加面试的人中,有三分之二选了A,六分之一选了B,剩余的六分之一则选了C。航空公司直接淘汰了选择C的人,理由是这部分人或太过矫情,或做事过于拘谨,在工作中不会落落大方。

航空公司问选择B的人:“你们在插蜡烛时,是根据自己的岁数决定插多少根蜡烛,还是根据年龄的尾数?”

几乎80%的人都说是根据自己的岁数来决定。航空公司也淘汰了这部分人。因为,这部分人或太过浪漫,理性思维不足;或太过愚笨,想不到节省的办法。

对于选择A的人,航空公司分别给每人一个插满25根蜡烛的蛋糕,让她们一次吹熄。结果,有一半的人因为紧张而没有吹熄。航空公司也淘汰了这部分人,理由是,遇到小考就紧张,若是出了航空事故,如何能够应对自如?

剩余的人一并进入深度面试。进入深度面试,就意味着已经被航空公司录用。进行第三轮面试的目的,是要在这些人中选拔一位主管人员。

深度面试的面试官皆为航空公司主要负责人,问题只有一个:以“假如生命是一个生日蛋糕”为题,自由发言。

一名考生的回答得到全体面试官的称赞。她的回答是这样的:

如果生命是一个生日蛋糕的话,蜡烛则见证了人心的成长。10岁以前,我们插上屈指可数的蜡烛,一口气就能把它们吹熄,这是我们单纯而自信的童年;到了20岁,蛋糕上插满蜡烛,一口气吹下来,不可能全部吹灭。即使能全部吹灭,也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这时,意味着我们长大了,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多了,难免有些应接不暇。过了25岁,我们选择年龄的尾数插上蜡烛。这时,我们学会了化繁为简,逐渐告别单纯,走向成熟,慢慢学着做一个智慧的人。今天,我已经25岁,即使没有蛋糕,也会每天在心里为自己点亮蜡烛。因为,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一个一口气能吹熄全部蜡烛的人!

在发表获胜感言时,她说:“做个一口气能吹熄全部蜡烛的人,就是要求我们用智慧提炼生命,凡事学会化繁为简,这样才能发掘到生命当中的快乐泉眼。”

12.蜡烛 篇十二

随着雾霾、PM2.5等术语的出现, 节能、零污染排放等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追查空气污染源, 发现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环保无小事, 用于烘托气氛的蜡烛燃烧也会成为空气污染源头。用传感器、数模电器件模拟真实蜡烛的点燃与吹灭, 可以有效减少烟雾的排放, 用各色发光二极管代替光源, 既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又能实现节能、无污染排放。

2 生态蜡烛的设计

电路设计思想源于既节能、无污染又模拟真实点、吹蜡烛的情境。整机电路分为:电源电路、点亮电路、吹灭电路三部分。

电源电路采用5V直流电供电。电源可采用蓄电池等独立电源提供, 简单、任意随意并携带方便。

2.1 点亮电路

用火点亮蜡烛, 电路主要由芯片74LS00构成的RS触发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储能电容C1及发光二极管LED、开关管Q4组成。

其工作原理为:未通电时, Q4基极无电压, 三级管截止, LED不发光。接通电源, 5V直流电经R9, R10串联分压, 在端获得US>2.5V的电压, 并向电容C1充电。同时, 热敏电阻Rt处于高阻状态, 触发器两输入端均接高电平:, 电路保持原状态, Q4基极无电压, LED不发光。

用火点燃“烛芯”, 热敏电阻感温, 阻值降低, 端短路接地。触发器两输入端:, 电路处于置零状态, Q4基极电压升高, 饱和导通, LED得电发光。

当火熄灭, 温度降低, 热敏电阻Rt阻值升高, 处于高阻状态, 触发器两输入端:, 电路保持上一个状态, LED继续得电发光。

2.2 吹灭电路

用嘴吹灭蜡烛, 电路主要由驻极体话筒MIC, 两级放大电路、开关管Q3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当嘴对着MIC吹气时, MIC感应出微弱电信号经Q1、Q2两级放大后加入Q3基极。Q3基极电压升高, 饱和导通, 储能电容C1放电, 触发器在端瞬间获得低电压, , 电路处于置1状态, Q4基极电压降低, 三极管截止, LED不发光, 蜡烛熄灭。

2.3 整机电路及扩展。

整机电路, 如图1所示。电路真实再现用火点燃, 用嘴吹灭蜡烛的场景, 用各色LED代替光源, 可以让气氛更加多彩绚丽。

在电路后期可以加入音乐模块和扬声器, 蜡烛亮灭同步播放音乐, 以扩展电路功能。扩展电路由音乐模块, 开关管Q5, 扬声器Y组成。其工作原理为:蜡烛点亮时, Q4基极电压升高, 同时, Q5基极电压降低, Q5导通, 播放音乐。蜡烛熄灭时, Q4基极电压降低, 同时, Q5基极电压升高, Q5截止, 停止播放音乐。根据音乐模块选曲不同, 生态蜡烛可以用于婚礼、生日宴会等不同场合。

3 生态蜡烛的仿真与调试

电路仿真调试软件选用Multisim11.0版本, 该软件是由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 适用于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在Multisim11.0电路仿真软件元件库中, 用交流信号源代替驻极体话筒MIC传感器, 用开关模拟热敏电阻的高阻和低阻状态。

生态蜡烛仿真电路图, 如图2所示。闭合热敏电阻Rt, LED发光, 测得端电压2.93V。如图2 (a) 所示。闭合开关J1, 断开Rt, LED不发光, 测得端电压瞬间降低, 如图2 (b) 所示。

调试过程中应注意:

(1) 一般驻极体话筒的灵敏度多在0.5~10m V/Pa, 产生的音频信号电压很小。在仿真软件中, 选用10m V交流信号替代MIC。 (2) 为使端获得高电压, 在R9, R10串联分压支路中, 调节可调电阻R10, 使US>2.5V即可。 (3) 选用单刀单掷开关模拟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开关断开, 表示未加热时热敏电阻的高阻状态;开关闭合, 表示用火加热热敏电阻的低阻状态。

4 结论

此生态蜡烛电路操作简单, 总体性能完全符合蜡烛燃放情况, 并能同步播放乐曲。电路选用数模电常用元件。元件数量少, 价格低廉。光源采用节能LED灯, 颜色可选, 音乐曲目可任意搭配, 形式灵活。节能无污染, 作为电子产品销售, 市场前景好。

参考文献

[1]韩春光.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2]周良权, 傅恩锡, 李世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王苹.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4]宁慧英.数字电子技术与应用项目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5]王慧玲.电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6]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13.yj蜡烛教案 篇十三

西蒙诺夫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的写作手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又有什么深意呢。我们接下来来一起学习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一文。先来看一下生僻字词。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 迫击炮 2.介绍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介绍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内容: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4.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五、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学生齐读相关片断。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提示:

选择典型画面推想,如“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如“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老妇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又如,拂晓前,红军战士来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老妇人又拿出一支蜡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头。“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要求学生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明确:

①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了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老妇人思想感情概括起来就是“敬爱”和“哀痛”。

六、分析文中的描写: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1.文章不断对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4)、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㈠.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⑾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明确: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㈡.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明确: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㈢.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明确:对“黑围巾”的多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㈣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爬”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三次写“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明确: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七、探究思考: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有人认为:“文章突出小小的烛光,意蕴深远。”有人认为:“事件本身很感人。”有人认为:“文章一再写德国人的炮火,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更突出老妇人行为的感人。”有人认为“老妇人把一生中最珍爱的结婚喜烛献给红军战士,这一点很感人。”„„

总结: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的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八、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九.探究主旨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师生共同品味结尾“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的含义。

这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十、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板书设计:

14.半截蜡烛教案大全 篇十四

学习目 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朗读课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高贵品质。

3、学习作者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方法。教 学 过 程

一、定向示标(2分钟)

1、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看一看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同德军周旋的。2.出示目标。

师:先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指名读学习目标。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完成目标。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二、第一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20分钟)

1、自主学习(5分钟)

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完成学习目标,请看学习指导1(课件出示),先自己读一读学习指导1。学习指导1:

默读课文3-7自然段,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再读一读,想像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5分钟后各小组展示汇报,比一比哪个小组准备最充分。师: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开始自主学习吧。(教师巡视指导)

2、分组展示:(13分钟)

师:现在请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收获。(1)伯诺德夫人的表现: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最先同德军周旋的是谁? 生(齐):伯诺德夫人。

师:她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怎么做的?先读出你所画的描写伯诺德夫人的有关词句,再说一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生1:我画的句子是:“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情况很紧急,秘密暴露后的严重后果。

生2:这是写伯诺德夫人当时的心理。师引导:“秘密就会暴露”,这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法国的战局;“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这是一个情报的中转站,一旦破坏,来送情报的、来取情报的,会牺牲多少法国人啊!总之“万一”之下,后果不堪设想。同学们,情况——万分危急。带着这样的体会,你再读读。(师指名学生读)

师:还有哪些词句是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请继续汇报。生1:(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生2:伯诺德夫人是采用从厨房取出油灯替换蜡烛的方法与德军周旋的。师:对,说得好。(板书:取出油灯)还读懂什么?(生沉默)师引导:从“急忙”你看出什么?她担心什么?

生1:伯诺德夫人担心情报的暴露,担心孩子的命运,从“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也能看出来。生2:从这里也可以看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师板书:机智)师:还有什么地方也表现了她的机智? 生:“轻轻”这个词可以看出。师:一个“急忙”,一个“轻轻”,两相对比,就让我们体会到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伯诺德夫人当时说了什么? 生1:(读)“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师:我听出你读这句话时把“亮”字读得很重,为什么? 生1:因为油灯比蜡烛亮,这样才有可能把蜡烛换下来。

师:说得好!替换的理由合情合理。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你想强调什么字眼?为什么?(学生各自试读)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生3:(将“这盏灯”字重读)我认为不是“灯”,而是“这盏灯”。生4:(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 生5:(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师:同学们的朗读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管哪种方式,目的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生: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师:说得对。请再按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2)大儿子杰克的表现 师(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这只是暂时的,当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时,接下来又是谁同敌人周旋,是怎样周旋的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继续汇报。生:(读句子)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生:杰克看到妈妈没有保住情报,就想到柴房搬些柴来生火把蜡烛端走。(师板书:搬柴生火)

师:注意杰克的动作、语言,找出有关的词语。生:(感情朗读)“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师:还有吗? 生:(读)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师引导:读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蜡烛已被夺回,搬木柴已经没有必要,他为什么还要搬? 生: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3)小女儿杰奎琳的表现

师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最后出场的小女儿杰奎琳是怎么做的?请再读一读有关杰奎琳的语句,继续汇报。生(读):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师:杰奎琳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天晚了,楼上黑,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师:对。(板书:端灯上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娇声”的意思,什么样的语气是娇声? 生1:甜美可爱的声音。生2:撒娇的语气。

师:一般来说,我们是对爸爸妈妈撒娇。可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德国司令官说话呢? 生:是想让敌人喜欢。

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可爱。

生: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不会遭到德军的拒绝。生:目的是为了保住蜡烛,保住情报,也是保住自己一家人的生命。

师:说得真好!这个小女孩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小小年纪便懂事了,和妈妈哥哥一样机智、勇敢。谁能当回杰奎琳,用娇声对德军说这句话。(指导学生娇声地朗读杰奎琳说的话。)3.探究总结:(2分钟)师:课文读到这儿,我们知道了这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大家根据下面的提示概括地说一说。(课件出示)

填空:

当中尉点燃蜡烛时,伯诺德夫人___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伯诺德夫人失败后,大儿子杰克__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当杰克失败后,小女儿杰奎琳____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三、第二次自主学习、分组展示、探究总结(8分钟)1.自主学习(3分钟)师:在危急的时刻,小女儿杰奎琳解除了危机,保住了情报。她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请看学习指导2:(出示)

学习指导2:

杰奎琳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

请把杰奎琳的方法与伯诺德夫人、杰克的方法作比较,再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语句想一想。(3分钟后各小组汇报)

2、展示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收获。(4分钟)

师: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成功地解除危机,获得成功呢? 生:杰奎琳年龄小,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再说她很可爱。生:对,她在说话时都是“娇声”地说,让人听了就感觉可爱。生:她想的方法很好,困了,拿一盏灯上楼睡觉,理由合情合理。

生:她在说话时很有礼貌,和夫人、杰克比,是询问的方式,是征求敌人的意见。师:妈妈和哥哥都不是询问的方式。别看她人小,就是有礼貌,会说话。生:杰奎琳称呼德军“司令官先生”,德军军官仅是个少校不一定是司令官,再说了司令官也不亲自来搜查呀,这是给敌人戴高帽。(听课老师笑)

师:是呀,看来人都喜欢别人给自己戴高帽。小女儿真是聪明,一下子就抓住了人性的弱点。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德军军官也有一个这样的女儿。你看这句话“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师:对,巧了。杰奎琳的话让德军军官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和杰奎琳一样可爱的女儿,这是唤起了敌人军官的父爱呀!这也帮助了杰奎琳,能同意她拿蜡烛上楼睡觉。师:这一切的功劳都是小女儿杰奎琳的吗?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妈妈在一开始就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别小看这熄灭的一会儿,其实是为保住蜡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杰奎琳的成功是受到妈妈和哥哥的启发,是妈妈和哥哥平时的教育。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生:保住情报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说得有道理。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 生:靠的是机智、勇敢、镇定,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师: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生:(齐声)爱国。(师板书:爱国)

3、探究总结:(1分钟)

师:伯诺德夫人一家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大声地呼喊他们的名字(师指着板书,生齐声呼喊),他们(机智勇敢、沉着镇定),这机智勇敢来源于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爱,他们都有着一颗(爱国)的心。(用红笔添画“心”,补充板书)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吧!

四、当堂训练、达标检测(10分钟)

1、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师:最后我们来完成当堂达标训练。(课件出示)

小练笔:

当杰奎琳把蜡烛拿上楼去,德军离去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会怎么样呢?请你续写一段话作为课文的结尾。注意写出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

2、学生续写结尾,练习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学生展示汇报,教师及时点评。

4、教师总结。

板 书 设 计

爱 国

伯诺德夫人:急忙 取油灯

机智

杰克:

搬柴生火 从容

勇敢

杰奎琳:

娇声

镇定

《半截蜡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 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

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 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他们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真实的小故事。

谁来读一读课题。

同学们课前读过课文了,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半 截蜡烛呢?

(指名交流初读印象,相机画蜡烛图及金属管)

(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呢 ?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感受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了保护绝密情报和敌人 周旋的画面,那么,你们听到他们分别说了什么呢? 请大家各自读读 课文的第 —7自然段,看看这天晚上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化解危机的,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可以在相关词句下圈圈画画,简要地写写自己的感受。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自读思考)

2、指导交流

1)指导理解并读好写伯诺德夫人的一段话。

我们首先来看描写伯诺德夫人的语句 :(出示)

她看着两个脸色

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 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谁愿意来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什么地方使你最有感 受?(指名交流并及时请

这位同学把相应的句子读好,主要抓住“急 忙”、“轻轻”、“脸色苍白”和“母亲说的那句话”来指导。)

①交流“急忙”

你能想到哪个词语替代它?

(指名学生回答)

这时候母亲为什么会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生思考回答)

②交流“轻轻”

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

伯诺德夫人刚才是急着把蜡烛换走,而现在她却轻轻地将蜡烛吹

熄,你不觉得奇怪吗?(指名说,并请他读好这句话。)

③交流伯诺德夫人说的一句话

是啊,当中尉点燃蜡烛时,母亲意识到当时情况十分危急,生怕 这份藏在半截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会泄露,所以她急着想用一盏油灯来

取代这半截蜡烛。这时候,她说了这样一句话,谁来说一说?那么,伯诺德夫人究竟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 请大家在读懂这一小节的基础上为她加一个合适的词语。(生读课文)

(生:我认为可以加上镇静这个词因为当时的情景非常危急伯诺德夫人如果不镇静的话就会引起德军的怀疑情报就回暴露。)

你怎么读出情况危急的?(生:课文中说蜡烛烧到金属管处„„)(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

谁来读一读?(生读)同学们,结束的仅仅是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吗?情报站遭到破坏会有怎样的结果? 对,那可是血流成河, 尸积如山的场面啊!请你再读一读。

后果是如此严重 , 伯诺德夫人内心紧张吗?害怕吗?可是这种紧 张却不能表现出来,而要镇静的说 , 请你来镇静的说一说。

还可以填什么样的词?

好,请你微笑着说一说。

好,请你温柔地说一说。

同学们 , 后果如此严重 , 情况如此危急 , 时间如此紧迫 , 所以伯诺

德夫人要镇静地说 , 轻轻地说 , 其实说法虽然不同 , 但有相同的地方 , 想一想 , 是什么呢 ?(目的: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保住情报)

(点拨理解伯诺德夫的机智)是的,这足以证明伯诺德夫人是一 个

怎样的人呢?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同学们能读懂其中的很多东西,现在你就是

伯诺德夫人,想着当时的情况读好这句话。(自由练读→指名读)

同学们,在学习这段话的时候大家非常用心,能够抓住伯诺德夫

人的神态、语言动作来揣摩她与敌人周旋时的心理,体会得也很好。现在让我们把自己对这段话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课文 第三自然段)

(2)小组学习交流,学好 写 杰克 的一段话。

伯诺德夫人急中生智轻轻地把半截蜡烛吹熄(板书擦去一些),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冒着

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板书画烛焰,指着板书继续说)时间一分一秒 过去了,半截蜡烛越来越短(擦去一些),一家三口的性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是谁站了出来呢?——杰克(出示整段文字)

请你好好读读第五自然段,圈一圈、画一画,看看读了之后你有 什么话想对杰克说?把它写下来。然后,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交流 的时候注意既要把自己的话说清楚,又要注意听清楚别人说的话。(学

生自读感受,写下自己想对杰克说的话,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指名 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意适时强调关键词语,如“慢慢 地”“从容地”“默默地”等,适当评价)

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杰克能有如此勇敢、镇定的表现,真让人敬 佩啊!我们一起读这段话,深深感受一下吧。

(3)学生自学写小女儿杰奎琳的一部分。

同学们,刚才在学伯诺德夫人和杰克那两部分内容时,我们主要

是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和联系上下文这两种方法,去揣 摩人物内心的想法,发现文章中精彩的东西。那么,接下来就要请你 们自己自由朗读第六、七自然段,注意小女儿杰奎琳的神情、动作、语言,并联系课文去猜猜她当时会怎么想?

你为什么觉得她就会这么想呢?(或你怎么知道她会这样想?)

杰奎林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娇声)同学们,你们平时对谁会娇 声地说呢?(女生娇声地说一说。)

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半截蜡烛——(熄灭了)(擦去烛焰)

(三)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1、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绝密的情报保住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也得救了。他们一家靠什么

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

(交流,相机板书“机智、勇敢、镇定”)

这真是一场紧张激烈却没有硝烟的战争啊!

2、加深理解,升华感情:

学到这里,你对这半截蜡烛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可点拨:这 半截蜡烛里藏的仅仅是情报吗?还藏了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 三口的——机智、勇敢、镇定与齐心协力,和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四)课后延伸

下节课,我们要一起试着把这篇课文改成剧本,写一写,演一演,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紧紧围绕这半截蜡烛,画上了蜡烛图,根据

故事情节发展相应地画上烛焰,擦去烛焰,再画上烛焰,最后蜡烛熄 灭。

伯诺德夫人

半截蜡烛

杰克

(机智、勇敢、镇定)

杰奎琳

上一篇:闺蜜生日快乐的文案下一篇:【热门】暑假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