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精选9篇)
1.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 篇一
高二物理《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
压燃演示器、铁丝(多根)、酒精灯(多只)、烧瓶、皮塞、气筒、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装着开水的开水瓶的塞子有时会被弹出去,塞子的动能从何而来?引入课题:“内能
一、内能
通过前面学习知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有势能。对此,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提问:分子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情况下有分子势能?等等。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动能就越大,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分子之间都存在分子势能。
5、归纳: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5、体会:内能是一种不同于物体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探究活动:怎样能够使铁丝变热?让学生动手试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演示:用酒精灯加热;来回弯折;在其他物体上摩擦等。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不同方法的共同现象、特征并交流。(可以对铁丝传热,也可以对铁丝施力。)
演示:压燃演示器。空气推动皮塞时内能改变。提问:观察到的“白雾”说明了什么?(观察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白雾”说明: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发生了液化。
三、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四、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五、作业布置:
书本p32.p36练习题
2.物理内能教案 篇二
使学生理解一些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理解他们可以努力测量内能的变化,并利用功和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摩擦热的产生。
(二)教具
压缩空气点火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气泵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问题
(1)物体的内能是什么
(2)与相关的物体的内能是什么。
介绍新课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换句话说,当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它的内能也会改变。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学生们可以从生活中举出许多例子。今天,我们首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3、学习新课程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演示实验:压缩空气点火实验。展示压缩空气点火器并简要介绍其结构。取一片绿豆大小的干硝化棉,用镊子拧松棉花,放入玻璃瓶底部。在活塞上涂抹少量蓖麻油(用于润滑和密封),并将其放入玻璃缸的上口。此时,提醒学生观察桶中的棉花。快速按下活塞,你可以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的解释,从而得出压缩空气确实起作用,增加空气的内能,温度升高导致棉花燃烧的结论。事实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这种现象。例如,当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充气机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造成的。使用其他方法对对象做功也可以增加对象的内能。摩擦热的产生就是一个例子。要求学生解释图2—9和图2—11中的示例,并列出其他示例。
总结学生给出的例子,得出结论,如果你对一个物体进行研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学生们引用的所有例子都是做功会增加物体的内能,但做功并不能使物体的内能变小。
(2)当物体在外部做功时,其内能会减少。
演示实验:降低气体膨胀温度的实验。
如教科书图2—12所示,提前组装仪器。上课前把瓶子装满少量的水。在实验过程中,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子里有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无色透明,所以看不到水蒸气。提醒学生观察瓶塞跳跃时容器内发生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子里出现了雾。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然后得出结论,当物体在外部做功时,其自身的内能将减少。
(3)努力测量内部能量的变化。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我们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内能增加的越多。物体在外部做的功越多,物体的内能减少的越多。因此,我们可以努力测量内能的变化。所以内能的单位和功是一样的,也就是焦耳。如果你对一个物体做2焦耳的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2焦耳。事实上,所有形式的能量都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来测量,因此国际单位制规定所有形式的能量单位都是焦耳。
(4)小结
通过对教科书本章刊头的实验演示以及本节的思考和讨论,总结了本节的资料。本实验是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的演示实验。将薄壁金属筒固定在工作台上后,立即注入约1/4体积的乙醚并将其塞住。使用稍宽的布带,将其缠绕在金属圆筒的下端两次,然后快速来回拉动布带。一段时间后,插头将被冲洗,以引导学生解释他们看到的现象。外力克服摩擦力做功,使金属气缸的温度和内能升高,导致气缸内乙醚蒸发。最后,由于乙醚蒸汽压力增加,塞子被冲洗。告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克服摩擦,做功,功可以转化为内能。
这个实验中的另一个现象经常被学生忽略。也就是说,当冲洗塞子时,喷嘴附近也有薄雾。我们应该引导竹子学习者注意并解释这一现象。这是因为当气体膨胀做外部功时,内部能量和温度降低,从而使气缸口周围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这个现象只是表明当一个物体在外部工作时,它的内部能量会减少。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阐明物体的功能并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加。当一个物体在外部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少。
(四)说明
1、压缩空气点火实验比较困难。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良好的密封,主要是活塞与管壁之间的密封。活塞从管中拔出时,阻力较大,活塞离开管口时可听到砰的一声。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密封。试验过程中,活塞应涂少量蓖麻油进行密封和润滑。
(2)在管道中保持足够的氧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个尖嘴吹球向管内注入新鲜空气。
(3)所用燃料的燃点应较低,普通棉不易爆燃。实验中应使用硝化纤维素。硝化纤维素可以自制。取浓硝酸和浓硫酸,按1的体积比依次倒入烧杯中,并将其混合,使温度保持在30℃左右。将脱脂棉浸泡在混合酸中约15分钟,取出棉花,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没有酸为止。挤压干燥后,置于阴暗处干燥。储存时,将其放入密封瓶中并保持干燥。
2、在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中,泵送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情况下,充气机的单向阀不灵活,因此充气机速度不能慢。建议在瓶塞上的自行车轮胎上安装一个阀门。充气时,阀口乳胶管膨胀,可让学生观察进气现象。
3.物理教案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2)知道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有简单介绍,本节教材以复习为主.要求学生能理解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分析二: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又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方面是完全等效的,当一个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而我们不知道其改变过程,我们是无法确定是热传递使其内能发生改变,还是做功使其内能改变,或者是做功与热传递同时存在.
分析三:功是能量转化的一个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意味着有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一个量度.如果一个物体只有与外界间的存在做功关系(不包括机械能的改变部分),而无热交换,则做功的多少与内能的改变量相等;如果一个物体与外界间的无做功关系(不包括机械能的改变部分),而仅有热交换,则传递了多少热量,内能就改变多少.
教法建议
建议一:本节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有简单介绍,因此可以提出问题:怎样改变物体内能?然后由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回答问题.
建议二: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方面是完全等效的,这一说法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如一物体内能增加了,在没有告诉其他条件下,是否能判断出是什么原因使物体内能增加.
--示例
教学重点: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方面是完全等效的 示例
一、引入课题
提问:什么是物体内能?它包括什么能量?
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做功可以使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如果一个物体只有与外界间的存在做功关系(不包括机械能的改变部分),而无热交换,则做功的多少与内能的改变量相等.
例题1:有一个10m高的瀑布,水流在瀑布顶端时速度为2m/s,在瀑布底与岩石的撞击过程中,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请问水的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g取10m/s2.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当水流到达瀑布底时的动能
水吸收热量与温度变化满足关系
由题目知,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所以
代入数据得
=2.4×10–3℃
评析:本题是一个力、热综合题,需要熟知机械能守恒定律、内能等相关知识.
三、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是内能从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如果一个物体与外界间的无做功关系(不包括机械能的改变部分),而仅有热交换,则传递了多少热量,内能就改变多少.热量是描述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移的多少.
例题2:关于热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答案:cD
评析:本题着重考查了热量的概念,以及它与内能、功的联系与区别.
四、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方面是等效的 当一个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而我们不知道其改变过程,我们是无法确定是热传递使其内能发生改变,还是做功使其内能改变,或者是做功与热传递同时存在.
五、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内能的利用
组织:分组
方案:调查内能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应用,说明内能应用的意义,写出调查报告
4.《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范文) 篇四
覃梅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2)能简单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4)了解热量的概念,能区别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理解做功可以增加或减少物体的内能。
(3)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与总结,了解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三种形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索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生活无处不物理”的学习理念。【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难点: 内能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复习机械能的知识。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装着开水的热水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引入新课——物体的内能。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内能
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于。
(2)分子动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在不停地做,像所有运动的物体具有 能一样,物体内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称为分子动能。
(3)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这种作用力好似分子间连着一个看不见的弹簧一样,在弹簧被压缩或被拉伸时,弹簧具有。当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时,分子具有的势能叫。(4)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以及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5)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的单位是。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 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 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
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 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2、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2)为什么说“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每一个小组向全班汇报问题;教师点评总结。
(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水扩散的快慢。提问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因此:物体的内能跟 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
(三)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内能是可以改变的。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学生探究实验活动:每个小组准备一根铁丝、一盒火柴、杯热水、一张砂纸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3.用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演示实验一:压缩空气引火实验。
取一小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润滑油,放入玻璃筒的上口。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
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的原因是:
。该现象说明:。
演示实验二:气体膨胀温度降低的实验。在大口玻璃瓶内装少量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瓶塞塞紧,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起来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的原因是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
。说明了:
.结论:物体内能的改变可用做功来量度。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4.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的定义:
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的定义: ①热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叫做热传导; 演示实验:热传导
②对流——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演示实验:对流
③热辐射——热由物体向外发射出去叫做热辐射。
演示实验:热辐射。(3)阅读教材、思考并讨论:
图中三种情况各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热量都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 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不同点:传导是热沿着物体传递,物体并不运动; 对流是靠物体(液体或气体)流动传热;
辐射不需要媒介,热直接射出去。(红外线或电磁波)
(2)结合生活实际,按照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举出相应的实例,并分析解释。
5、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例:想办法使水的内能增加。
并引导学生判断是属于做功还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等效问题:内能增减是效果,做功和热传递是方法。
(四)什么是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称为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耳。
学生讨论交流热量与内能这现两个定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五)巩固练习
1、热传递是使 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物体温度升高,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物体间存在 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直到物体的温度 为止。发生热传递时 温度降低,温度升高。
2、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 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是 的转移,即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3、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 传向,所以 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 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课堂小结】 1.内能:概念、单位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4.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课后作业设计】
1.物体的内能是()A.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物体所含一切能量的总和
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慢 B.对一个物体而言,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无关 D.温度为0℃时,物体没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则()
A.一定是其他物体对它做了功
B.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其他物体对它做了功 C.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铁块会凉下来。这是利用 方法改变物体内能。在此过程中,烧红的铁块
热量,温度
,内能。
5.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这是由于弯折铁丝时手对铁丝,使它的内能,温度,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6.指出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冰在阳光下融化 ;
5.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 篇五
题:
物体的内能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内
容
学习注解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内能、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热量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技能: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会解释相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会解释相关现象。
难点: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学习过程:
知识提要:
1.内能的定义
(1)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运动的分子具有分子动能。
(2)
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3)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
位是焦耳。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
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两个途径
(1)热传递
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
(2)做功
一、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学过机械能,机械能是能的下属之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能的下属——内能。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1.内能
(1)想想议议: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
(2)小结: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
②由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
③,叫做物体的内能。
④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
。铁水具有,冰块也具有
。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越高,分子热运动,内能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思考:物体的温度变化,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要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哪些办法?如找一根铁丝,想办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从而内能增加。看看谁的办法多。
内
容
学习注解
(2)
叫做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低温物体内能。
叫做热量。
能量的单位是,所以热量的单位也是。
(3)思考:除了热传递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吗?
小结:甲:外界对物体,物体的内能
;乙:物体对外,物体的内能
。除了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当堂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
(一)想一想,填一填(3分×19=57分)
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与_______的总和。
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______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_______;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物体吸收热量,_______能增加。
3.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
4.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5.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
(二)聪明的选择(5分×5=25分)
6.物体的内能是指()
A.物体中个别分子所具有的能
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的能
C.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
D.物体做机械运动和热运动的能的总和
7.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
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炽热的铁水有内能
B.抛在空中的篮球具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D.水结成冰后,就不再有内能
9.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铁块放在炉火中烧红了
B.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来
C.木工用锯锯木条时,锯条发烫
D.冬天,人们在太阳光下取暖
10.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
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
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三)简答题(18分)
11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内能大?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写在反思横线上)
12.为什么说,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13.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
6.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 篇六
教学目的
1.了解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2.了解分子虽小但是可认识的。
3.通过测量分子的直径和质量,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子小,小到什么程度。物体中分子多,多到什么程度。(认识分子)
教
具
一定量的小米、米尺一把、量筒一个。(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引言:前七章学习了有关力学方面知识,认识了力和运动一些规律。从第八章开始学习有关热学方面知识。初中也学过一些热现象,对其本质也用分子动理论去认识,但很不够。这一章要进一步学习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并讨论热现象的本质及包括热能在内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一、复习提问
初中学过的分子动理论基本内易有哪几点?
应答: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二、新课教学
1.提问:什么是分子?
应答: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问:分子到底有多大?用什么方法才能测出分子的大小?
让学生做启发性实验:用一个量筒、一把米尺、一定量的小米,若把小米看成是球形的,测出小米的直径。
做法:应先用量筒测出一定量小米的体积V,再将这些米平摊在水
找学生回答测分子直径的方法:首先应想到用油来进行测量。
先测出油的体积,然后将这些油全部滴到水面上,油散开形成单分子层。测出油层面积,若把分子看成球形,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可以认为等于油分子直径。
教师提出:用上述方法测得结果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钨原子直径为2×10-10m;水分子直径为4×10-10m;氢分子直径为2.3×10-10m。
可见分子是非常非常之小,因此宏观物体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有多少? 提问:化学中学过1mol的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都相同,这个数有多大?
应答:是阿佛加德罗常数:6.02×1023个。教师提出阿佛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基本常数,科学工作者不断地用各种方法测定它,以期得到更精确的值。
提问:现在已知1个水分子的直径为4×10-10m,1mol,水的质量是0.018kg,求lmol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
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lmol水的体积是1.8×10-5m3,每个分子
3.分子的质量是多少?
根据阿佛加德罗常数很容易算出分子的质量。让学生讨论解出下题: 已知1mol氢气的质量是2.016g,在标准状况下氢的密度是9.0×10-5g/cm3,求每个氢分子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一般可讨论出两种方法:
解法1:1mol氢气的质量合2.016×10-3kg,里面含有6.02×1023个分子,则1个氢分子质量为
解法2: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体积是22.4L,则1个氢分子质量为
4.实际上分子与分子间有空隙。
教师演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来证实。
小结:综上所述可知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是很小很小的,宏观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7.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 篇七
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4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2、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3、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能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辐射强度(用R表示)为R=300J/(m·s),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一秒内接收到的太阳能为300J。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接收阳光照射时的有效面积是2m2,贮水箱中盛有0.1m3的水。求:(1)贮水箱中水的质量。
(2)若在阳光下照射70min,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用来加热水,贮水箱中的水温可升高多少度。[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4、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2)铅的比热容
5、(1)将3千克、10℃的水烧开时,水总共吸收了多少热量?(2)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克煤油?(煤油的燃烧值是4.6×107焦/千克)(3)若实际燃烧了80克的煤油,则该煤油炉的热效率是多少?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面上,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平均每分钟能得到8.4×107焦的热量,在10分钟内4米2面积上获得的热量是多少焦耳?若其中的10%可以利用,那么,和燃烧多少克酒精放出的热量相等?(酒精燃烧值为3.0×107焦/千克)
7、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平均功率是8.64千瓦,该汽油机每分钟需燃烧汽油50克,问该汽油机的效率是多大?(汽油的燃烧值是4.6×107焦/千克)
8.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 篇八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即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按顺序找力
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二、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零;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理解:对于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不要认为只有静止才是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也是物体的平衡状态.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平衡,但平衡的物体不一定静止.还需注意,不要把速度为零和静止状态相混淆,静止状态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速度为零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而物体速度为零可能是物体静止,也可能是物体做变速运动中的一个状态,加速度不为零。由此可见,静止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总之,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它一定处于非平衡状态
三、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F合=0或Fx合=0,Fy合=0 3.判定定理
物体在三个互不平行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则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恰能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教学反思
9.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还是减小 篇九
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能从微观角度看,能是分子不规则运动能量之和的统计平均值。
分子不规则运动的能量包括动能、分子相互作用势能和分子部运动能。物体的能不包括整个物体的动能和它在引力场中的势能。
1、气态物体的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关。
【物理教案物体的内能】推荐阅读:
内能的利用 火箭-初中物理教案学案06-11
物理认识内能教学反思09-05
物理《基础练》1分子和内能09-24
物理之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教学方案12-11
高二物理教案:简单的逻辑电路教案07-05
八年级物理教案温度的测量教案10-14
初二物理教案:力的图示06-13
电功率的计算物理教案11-01
高一物理物理实验教案09-17
高一物理运动空间和时间的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