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2024-08-22

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7篇)

1.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篇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调研与思考

推动发展——

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要靠城市带动。

我国总体已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但目前不少城市发展水平还不高,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仍是首要之务。且长期以来,由于主客观原因,城镇化推进中存在两类突出问题:一是城乡脱节、忽视农村的片面城镇化;二是遍地开花、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无序城镇化。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城镇化的弊端,带领农村一起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就成为现阶段各地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难题。为此,成都自2003年起,深入总结、认真借鉴,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三个集中”、“三次产业互动”为核心,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走好这条路,“三个集中”、“三次产业互动”是关键。

一是推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按照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成都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将全市116个开发区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一批区(市)县产业功能区,在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同时,为城市的追赶跨越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形成了对城镇发展和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成都顺应城镇化梯度推进的趋势,一面努力推动中心城区和县城加快发展,一面大力实施重点镇优先发展战略,选择了一批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通过政策倾斜和多方支持,促使其迅速转变为现代小城市,产业水平持续提升,人口吸纳能力显著增强;同时,适应农民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的迫切要求,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7年多来,上百万农民有序进入城镇、农村新型社区和二、三产业,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也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三是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通过在依法自愿有偿前提下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全市1/3的耕地已实现规模化经营,带动67%的农户实现农业产业化,形成了优质粮油等十大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成都的“三个集中”不是简单的物理形态上的集中,它抓住了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推进。就我国人多地少、生态脆弱的国情而言,这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以“三个集中”为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成都对城乡发展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

首先是改变“规划不下乡”的传统,在全国率先将规划延伸至乡、村一级,变单纯的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结束了农村发展建设的无序状态。

在此基础上,以“全域成都”理念为指导,在12400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统筹规划中心城区、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合理分布的城镇体系,同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并逐步建立完善了覆盖城乡、多规协调,编制、审批、监督“三分离”的新型规划管理体制。

2008年,成都在灾后重建中形成了充分体现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并以之为依据,建成了1300余个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农村新型社区。2010年,又创造性地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面向全球招募专业规划师驻镇入村,为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保障。

2009年底,成都确立了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放眼未来30年,努力建设体现“自然之美、城乡一体、社会公正”核心理念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引领全域成都加快实现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美好蓝图。

有了科学规划,还要有科学的推进机制。成都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以市场化的思路,积极建立以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为重点的城乡资源要素管理分配机制,统筹解决好了耕地保护的“动力”、城市发展的“空间”和农村发展的“资金”三大难题。

成都地处都江堰自流灌溉核心区,600多万亩耕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保护好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成都坚持严格的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并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以市县两级的土地增值收益为主要来源,每年筹资28亿元,按每亩300—400元的标准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购买社保提供补贴,惠及全市170多万农户。这一举措完善了耕地发展权的补偿机制,使农民保护耕地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不但有利于提高耕地保护利用水平,也促进了社会公平。

同时,成都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资源之间搭建市场化的互惠共享机制,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动市场和农民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综合整治,实现了城乡发展的“双赢”。新津县普兴镇袁山社区,过去是闭塞落后的市级贫困村。2006年起,依托土地整理,引导农民按规划集中建房居住,实现了“户户青瓦房,家家大宅院;水电气光纤,直通到家里”;村里利用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与企业合作建设獭兔养殖基地,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壮大。2009年,袁山农民人均纯收入7080元,比2005年增加两倍多,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村帽子。邛崃市羊安镇,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带动,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土地整理,新建了羊安新城和6个农村新型社区,2万多农民自愿集中居住,土地流转后实现规模经营,催生出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集体以整理后的新增耕地入股成立公司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模式,农户也实现了多元化增收。目前,成都正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计划用6年左右的时间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面貌,并新增30万亩耕地。

借助这一整套理念和措施,成都从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确保了农村、农业、农民有机融入城镇化的进程。实践表明,经过7年探索走出的这一新型城镇化道路,不但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也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从而较好地避免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使成都初步展现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在对成都的探索实践进行联合研究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成都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

消除障碍——

建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平等,长久以来既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使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了影响社会公正与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成都从民生需要最为迫切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入手,推动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传统,成都地区农民居住相对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下乡”成本高昂,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难题,全市通过合理规划,实施乡镇区划调整,撤并了30%的乡镇、47%的行政村,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在此基础上推动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配套实施了410所农村中小学、223个乡镇卫生院、2396个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卫生服务一体化。

与此同时,着眼于从根本上打破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城乡界限,成都探索实施了城乡贯通的“大部制”改革,对规划、农业、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社保、民政等30多个部门实施撤并和职能调整,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比如,市房管局在职能调整后变更为市城乡房产管理局,既负责城市房产管理,也负责农房管理,实现了城乡房屋同证同权统一管理。

为加强资金保障,成都逐年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并在市域内实施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了远郊欠发达市县在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存在的困难,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及到了广袤的乡村。到2009年,财政投入“三农”已达192.3亿元,农民人均分享的财政支出较2002年增加26倍。2009年,尽管“5·12”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经济和财政面临较大困难,市委、市政府仍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由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7.12亿元,为全市每一村(涉农社区)每年安排不少于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由村(涉农社区)居民自主安排用于本村(涉农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这项改革在全国第一次对村级公共事务进行了详细分类,第一次将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纳入了公共财政预算,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最为艰难的环节。7年多来,成都全力攻坚,逐步深入,最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在2003年以来全市农村逐步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养老保险的基础上,2008年,成都颁布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统一、待遇一致;2010年,颁布实施《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同时,成都将农村劳动者按常住地纳入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并建立起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体系,实现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至此,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从成都的实践来看,消除横亘在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既是立足当前、惠及广大农民的民生工程,也是着眼长远、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尽管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一个历史过程,但只要从现在做起,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就能不断见到成效。

还权赋能——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市场体制的二元分割,是城乡二元体制中最为坚固的一道壁垒。在大量农村富余人口必须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由于财产权利的不清晰不完整,农民尽管拥有土地、房屋等大量资产,却难以转化为发展的资本,常常处于用不好也放不下的尴尬境地。“不解决好产权问题,就激活不了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形成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成都上下一致的共识。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

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2008年1月,成都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正式启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核心是实现“还权赋能”:“权”是农民完整的财产权利,“能”则是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把握自身发展和命运的能力。

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作为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首个试点村,率先开始为农村土地、房屋确权颁证。这项工作事关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直接触及农村土地上长久以来因缺乏合理产权安排而积累的各类矛盾。能不能顺利推进?最初的疑虑很快被打消。鹤鸣村的村民在党支部引导下组成了村民议事会,自主协调解决了确权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而面对确权需要统计的大量数据(90多个类别,户均200余项)和复杂的实地勘测工作,干部和村民们一起想出了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将每户土地按照四至挨次排列绘制在一起,入户调查时带着图现场测量核准,就在图上直接标明土地面积、类型、权属等基本情况,出现矛盾,则由议事会协调解决,达成一致后,再由农户签名捺指印确认,从而形成了一张一目了然又清晰准确的“鱼鳞图”。(见图)用这个办法,不但工作量大幅减少,绝大多数长年积累在土地上的矛盾也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村民议事和“鱼鳞图”这两项创造,生动地反映出农民对于落实自身财产权利的热切期盼,也彰显了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只要农民有积极性,不管看起来多么复杂的问题,都能由他们自主解决好。村民议事机制很快在全市得到推广,成为成都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鱼鳞图”经过完善和提升,也成为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应用的技术手段,并为实现城乡群众财产状况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两年多来,成都坚持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确“实”权、颁“铁”证,严格要求确权以实测面积为基础,切实做到实测与台账、权证、耕地保护合同记载及耕保基金发放面积“五个一致”,系统厘清土地、房屋财产关系。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目前,全市2661个村,35857个组集体经济组织、212万户农户、485万宗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等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成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地摸清了农村的“家底”。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社会学家陆学艺称赞成都“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确权颁证过程中,新的探索也在萌动。以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为代表的一批村组,在村民充分自主协商的基础上,率先进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长久不变”的探索,为进一步稳定农村经济社会关系、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积累了经验。

与开展确权颁证同步,成都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制定完善了相应的交易规则和办法,为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有序流转创造了必要条件。

2008年,“5·12”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灾后亟待重建家园,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在此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依据国家灾后重建政策,都江堰等地的受灾农户拿出建房节约的部分宅基地的使用权引入社会资金实施联建,不但为自家住房重建筹集了资金,也为长远发展和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灾区不具备联建条件的很多地方,在确权颁证基础上,利用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引导农户按规划集中建房居住,通过将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挂钩使用筹集了大量急需资金,大大加快了重建步伐。改革还推动了农村金融的创新,2万多户受灾农民通过农村产权抵押担保的探索实践获得银行贷款,弥补了资金缺口,很快重建了家园。此外,市域内不同类型的地区相继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由农民集体按规划自主开发的试验,取得了产业快速发展、群众大幅增收、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等多重明显成效。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唤醒了大量“沉睡”的农村资产,广大农村焕发出蓬勃生机。从成都的实践中不难看出,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落实好农民的财产权利,不但为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将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农民从此能够充分借助自身的力量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系列探索实践取得的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铺平了道路。2010年底,成都出台户籍改革意见:全域成都统一户籍,到2012年底,城乡居民将全面实现自由迁徙,并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农民进城不以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等原有利益为代价,农民的各项权益不因居住地、职业的改变而受到侵害。这项被舆论称为“最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所以“彻底”,是因为它顺应时代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剥离了附着在户籍之上城乡公共服务和福利的差别,使农民还原为一种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身份,为保护和发展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加速了社会公平化的进程。能够“彻底”,则是因为成都在改革发展中着眼于体制机制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同步完善了农民的财产权利,为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创造了必要条件,才使得户籍制度改革最终水到渠成。

坚持原则,用好干部,保证改革持续健康推进

改革意味着突破。不少人曾经担心:成都的这场改革会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会不会因为执行中的走样而导致侵犯群众的合法权益,或是成为一阵风、运动式的“政绩工程”……

然而,这场历时7年多、涉及上千万城乡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尽管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却一直扎实平稳地向前推进,不但没有引发大的社会不稳,反而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拥护。所以如此,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成都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引导和教育干部按照正确的原则推进改革。

第一,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成都坚持按照中心城区、近郊市县、远郊市县不同“圈层”因地制宜推进改革,不搞“一刀切”,鼓励各地按照总体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以清晰的逻辑思路推动改革实践逐步深入:首先是完善规划,按“三个集中”、“三次产业互动”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也为后续改革创造条件;接着是努力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同步完善以群众自主、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制度;然后才是触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根本,并在实现城乡福利均衡和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而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也必须先做好确权颁证的基础性工作,构建起规范的交易体系和工作制度,才能推动产权有序流转。这一系列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系统实施的过程,保证了改革的积极稳妥。此外,在各项重大改革部署出台之初,成都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并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干部按照正确的观念和方法系统推进改革,同时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到试点地区实地考察,汲取经验,从而较好地避免了改革在执行过程中走样的问题。

第二,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成都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对集体所有权也据实确权颁证,清晰界定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明确权利义务。同时,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有效方式,鼓励农民以产权为纽带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从而实现了在坚持农村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既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使农民经营主体地位更加明确,推动了农民土地权利从身份权向财产权的转变,为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

第三,坚持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成都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形成了一套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理念、措施和体制机制,使“看图说话”、依据规划推动发展在全市各级干部中蔚然成风。规划的全域覆盖为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耕地保护基金等创新举措,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土地用途管制,确保了耕地规模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改善。同时,对于各类违反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的行为,成都坚持严肃查处、严厉打击,不断加大规划监督、执法力度,树立了市域范围内干部群众自觉按规划办事的良好风气。

第四,坚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成都在实践中坚持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既为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制度保证,也成为改革始终平稳顺利推进最根本的原因。

在城乡发展建设中,漠视群众利益和对群众能力的过分担心是常见的两种倾向。成都注意将让群众自主、自治贯穿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全市农村(涉农社区)构建了党组织领导、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其它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借助这一平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各类矛盾依靠群众的智慧一一化解;土地综合整治干不干由群众说了算,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从头到尾都由群众自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的专项资金,怎么用由群众自主决定,用得好不好也由群众来评价。通过这一场场基层民主的生动实践,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释放,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邛崃市油榨乡马岩村,村民们将一枚财务章割成五瓣,分别交给五位村民议事会成员保管。权力意味着责任,不符合村民集体利益的支出,哪怕小到几十元钱的一个公文包执章者也不予报销,一时之间传为佳话。如今,这枚意义深远的“五瓣章”和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农民决议等实物,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了统筹城乡改革的历史见证。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土地综合整治,在成都并称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这四项工程的统筹推进,共同谱写出城乡基层市场化、民主化、公平化同步推进,民主制度与民主实践同步发展的精彩篇章。

总结成都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是一场党领导下,顺应现代化规律完善城乡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革,也是一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经济上,它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新一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进一步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政治上,它有利于从基层基础层面实现管理民主和社会和谐,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础。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成都七年多的探索实践,克服了大量困难,推动了思想认识、利益格局、体制机制和领导方式的深刻变革,但仍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大量艰苦的工作需要完成,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认识和实践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尽管如此,从中已能清晰地看到实现目标的现实可能。只要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依循正确的路径始终不渝地追求,就一定能够开创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美好前景一定能实现。

2.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篇二

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价值选择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必然有其十分明确而具体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目标选择。

1.普世价值:基本人权要体现公平正义

自由和权利是人性的根本需要和普世价值。公平正义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 因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 就是要着力破除城乡分割和差距发展的体制障碍和制度歧视, 促进工农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 让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国民待遇, 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2.普适价值:利益分配要体现共同富裕

大同世界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和最高境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质是调整利益关系。城乡共同发展是手段, 共同富裕是目的。各地情况不同, 发展和改革可以有不同思路, 但是, 必须以共同富裕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3.核心价值:主体地位要体现以人为本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理应同时成为社会财富的享有者。坚持以人为本,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就是要着力解决当前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特别要让农村居民、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家属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 让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民生上。

由此可见,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一场发展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伟大变革。发展历来都有盲目与自觉之分, 而科学和谐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过程, 而且也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 同时更是人的生存条件不断得到满足、人的尊严不断得到认可、人的自由选择空间不断得到拓展的过程。改革正是要按照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人的利益需求来纠正其价值取向的片面性, 消解其各种体制性障碍, 使之沿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正确轨道快速前进。因此,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不能简单地以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 更不能以GDP或人均GDP论英雄。否则, 改革试验区就根本没有必要选择在西部的川渝落户了。

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结构选择

结构是价值的载体。有什么样的价值选择, 就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结构选择。在工业化中期, 以统筹城乡共同发展的一元结构和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二元结构乃是历史演进的必然。

1.所有制结构:必须明晰农民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 使用权则归家庭承包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 必须找到一种既能体现农村土地所有制主体和兼容土地承包制30年不变, 又能适应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流转的制度形式。而当前由农民自己创造的各种合作经济和合作组织, 完全可以通过以土地经营权置换股权或以承包地置换社会保障、以宅基地置换住房等多种形式, 逐步实现工业向园区 (基地) 集中、人口向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并成为破解“三农”难题和谋求长期发展的新体制基础。

2.产业结构:实现三次产业的相融互动

产业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但是, 我国传统产业结构却长期呈现比例失调和彼此孤立状态。统筹城乡发展和改革的着力点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调整产业比例与布局, 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 实现城市产业扩张并向农村转移;其二是改善产业关系与质量提升,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 融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农业部门及其相关产业且为其服务的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信息等第三产业为一体, 形成一个相互交融、彼此互动的产业链集群和利益共同体。

3.投入结构:政府、农民、社会齐努力

现代农业兼容提供农副产品、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和教育等多项功能, 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因而要求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农民是土地承包经营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因而必须增加对自身生产和生活的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和农民曾经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 因而新时期理应要求全社会关助“三农”、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

4.组织结构:实行“四位一体”的乡村自治

村民自治及新农村居民向城镇或中心乡镇聚居, 客观要求乡镇一级实行社区自治。现存乡镇政权在取消农业税后, 功能难以准确定位, 权力因缺乏财政支撑而难以正常运转。精心培育并做大做强由农民自主创办的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会组织, 迫切需求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导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因此, 笔者认为, 乡镇政权可以撤消, 原有人马可以由社区内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群团“四位一体”自治组织所择优吸纳或分流消化。

三、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选择

战略是对城乡发展和改革事业带全局性的统一谋划, 是实现价值选择和结构选择的行动纲领, 因而也同样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

1.目标选择:实现工农城乡发展与和谐

这个目标包括发展与和谐两个方面, 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改革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工农城乡一体化大发展, 而且也是为了完善和发展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实现工农城乡利益关系的大和谐。毫无疑问, 上述两大目标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也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必然选择。二者相辅相承, 缺一不可。只讲发展不讲和谐, 或只讲和谐不讲发展, 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企求乘改革试验之机向上要资金、要项目、要政策优惠来推动本地经济发展而回避现实矛盾问题的解决, 或借和谐稳定之名行苟且偷安之实而放松发展, 都有悖于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初衷。

2.途径选择:坚持一切从各地实际出发

首先, 在划分发展阶段上, 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和长远过程来考虑, 依据条件和任务变化, 作出具有预见性的启动准备、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深化完善等若干具体的阶段划分和相应的规划安排;其次, 在战略重点上, 要深入调查研究, 摸清各个不同阶段制约本地城乡发展与和谐的体制性障碍及其突出表现, 从城乡人民最关心、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利益问题着手,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进行攻坚。此外, 在战略模式上, 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改革应有自己的特色路径和模式, 因而必须大胆闯、大胆试, 切忌照抄照搬。

3.保障选择:政府主导并提供公共服务

目前, 中央掌握资源配置权限, 自上而下配置资源的体制仍在沿袭。地方政府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一旦为中央或上级政府所批准, 便获得了相应的政策资源支配权, 因而理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为发展和改革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强力的体制支撑。各级领导干部是其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无疑, 政府改革试验权的运用与改革领军人物的任用, 乃是最根本的核心保障条件, 也同样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

综上所述可见, 价值选择、结构选择、战略选择是科学决策的三大要素, 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理性应对。

摘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成败的关键在于决策选择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本文从决策的价值选择、结构选择和战略选择三个层面, 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篇三

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时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积极稳妥开展改革试点,是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模式。为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特制定**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一、现实基础

自2006年底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推进“四大一新”(大铜业、大物流、大旅游、大框架城市、新农村建设)来谋求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超常发展的奋斗目标。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已呈现出超常发展的喜人态势,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56.6亿元,同比增长14.20%。财政总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8.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0.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2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8 亿元,同比增长64.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7亿元,同比增长23.8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08元,同比

— 1 — 增长13.40%;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同比增长15.80%。

“世界铜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以工促农基础好。围绕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目标(即铜原料供应基地、电解铜生产基地、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关联、上下配套的铜产业集群。目前,全市铜加工企业达78家、铜冶炼能力达85万吨,铜加工能力140万吨。2008年全市铜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5.7亿元、税收31.7亿元。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全面动工建设,力争2009年投产拆解企业15家以上,年拆解能力70万吨。

大框架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以城带乡基础好。围绕推进“四区合一”、建设“大框架城市”的目标,中心城区至**、**的快速通道已完工通车,至**的快速通道预计2009年6月份可建成。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构想,目前夏埠新区、城西片区、鹰雄大道沿线和龙岗工业新城“三区一城”的整体开发已全面启动。以承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为契机,完成了市体育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同步发展的基础好。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目标。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过

— 2 — 千万元的乡镇达13个,过亿元的乡镇2个。2008年县乡财政发展迅速,全市37个乡镇街办,过1000万元的26个,比上年增加13个,翻一番,而且全市所有乡镇财政总收入均已过百万元,**市实现乡乡过千万元。

**市的基本市情是:人口少,区域小,经济总量不大,发展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强。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看,今后一个时期,正处在人均GDP由30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立足基本市情,抓住主要矛盾,着眼未来发展,是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基本依据。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 “四大一新”和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为切入点,以加快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在宏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互动、开放互通、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整体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试点区域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实行统筹考虑、总体规划,兼顾各方利益,制定整体改革方案,有效整合城乡资源,全面提高区域内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协调程度,促进城乡一体化。

——建立机制、合力推进。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以试点地区的自身探索为主,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上下结合、形成合力。试点地区要在体制上敢于改革,在机制上勇于创新,在举措上善于突破,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把握重点、有序实施。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整体改革中分清急缓、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把握现阶段重点,加大改革力度,力求取得实效。

——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5年的努力,重点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建立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

— 4 — 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先进生产力向农村扩展、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将**市建设成为体制机制活、统筹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力争到2013年,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经验。

四、主要内容

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有机统一体,通过规划引领和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和政府推动、自行探索和政策支持等手段,着力在规划建设体制、基本公共服务、统筹产业发展、利益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五个方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

(一)加快推进全市域的规划体制改革,优化城乡发展布局。

1、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加大统筹城乡规划的力度。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域规划管理体制,健全市域内规划选址分级管理制度和城乡规划备案制度,对市域重点协调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跨区域建设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市域统筹规划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项目城乡建设新格局,提高资源配臵的效率和设施的共享度。

2、建立全市域一体的规划体系。围绕构建以**区为中心、— 5 — **市、**县城区为副中心、6个左右乡镇为节点的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框架,加快建立由市域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明确分区功能定位,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构筑城乡联动发展、整体推进的空间发展形态。分区域确定产业结构、人口布局、建设用地标准、投入产出强度、环境保护要求,全面推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单元化管理,细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快对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做好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3、构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在保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按照城乡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要求,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保障科学发展土地管理新机制。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工作、夏埠新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国有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严格建设用地供应管理,建立批后监管协同机制,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用地验收制度;建立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工作机制,建立土地执法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土地执法监管信息共享制度;进一步理顺强化市区土地储备管理,加强建设用地报批和土地供应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征收工作程序;加强农

— 6 — 民建房管理,严格按规划审批农民建房,坚持“一户一宅”制度。

(二)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4、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及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客运发展新途径,着力构筑纵横交错、内连外畅的城乡交通网络,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和通达深度,重点抓好县至乡公路、断头路和网络公路的建设。统筹规划推进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初步建成内联外畅的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乡客运二元分割局面,构筑中心城市到副中心城市、城市到乡镇、乡镇到村的三级公交网络。加快农村渡口改渡建桥工作,按照省、市两级政府的工作部署,多方面筹措资金,全面落实改渡建桥工作。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修订完善并出台《**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县(市、区)出台相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及检查考核细则,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把农村公路养护列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

5、建立城乡平等充分的就业制度。加快建立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市场导向自主择业、公平准入鼓励创业和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用人观和择业观,— 7 — 引导就业困难群众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办好市、县(市、区)、镇三级联动,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活动,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中小企业,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着力抓好农民外出就业和回乡创业。不断增强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争取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入园就业。全面激活农业创业主体和投资主体,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回乡投资创业,对外出务工农民回乡投资办厂的,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用地审批、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建立创业风险基金和引导基金,着力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6、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多层次、区域内可接续和转移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快职工全覆盖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建立未享受各类养老保险、7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补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保障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不断提高供养标准,建立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制度。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

— 8 — 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接轨。建立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对象跨区域就医和实时结报制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实现特殊困难人群社会福利救助全覆盖。

7、加快建立城乡公平的教育体制。实施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扎实推进教育资整合工作,适时出台推进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按“做大做强乡(镇)中心小学、做优做精村级完小”的资源整合思路,农村教育的投入向乡(镇)中小学倾斜,力争用3年时间使每个乡(镇)有一所高标准的中心小学。建立县(市、区)域教师统一配臵制度,构建更为开放、灵活的教师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教师津贴补贴制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完善扶困助学机制,关爱教育弱势群体,进一步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子女都能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加快农村中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升格,整合市直中专资源,确保**市职业技术学院江铜校区正式挂牌招生。

8、加快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以市群艺馆、艺术团、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为龙头,以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为骨干,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支撑,以村(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市城乡四级公共文化阵地网络,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形成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效益日益得到保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筹建市艺术中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加强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标准化建设,按要求全部独立建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为各级图书馆、文化馆配臵文化流动服务车;尽快建立1个市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3个县级基层中心和33个乡镇基层网点;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配套工作,争取在2010年全市33个乡镇全部都有文化站;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投入,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区文化活动和农村文化活动等专项经费,促进我市城乡文化协调快速发展。

9、加快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按照国家和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改革试点,试点单位为**市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和**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城乡社区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建立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和乡村医生公共卫

— 10 — 生服务补助制度。加大农村卫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卫生人才,建立规范农村卫技人员进入、退出机制,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引进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参与城乡卫生体系建设的新机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度,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及医保差别报销制度,逐步形成“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分级分层分类的医疗服务体系。

10、建立向农村倾斜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认真落实国家对农业的各项扶持和补贴政策。所有乡镇推行“乡财县代管”;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引导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加快形成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新机制。

(三)加快探索建立城乡利益协调机制,激发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

11、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城镇体系。以建设小城镇为切入点,— 11 — 全面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村镇实际,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凡是没有编制规划的建制镇必须尽快组织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多元筹资,拓宽小城镇建设资金渠道,财政安排一定资金;返还城市建设维护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给小城镇;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建立小城镇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制度,实行级差地价;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培育小城镇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采取倾斜政策,培育其做强做大,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理顺关系,强化管理,提高小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在各建制镇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制定和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建设管理、环卫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具体办法。

12、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以各级政府为责任主体、相关部门联动监管、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先补后占。完善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

— 12 — 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13、深化户籍登记制度和外来人员居住证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外来人员来我市落户的条件,凡在我市拥有合法固定的居住场所和合法的收入来源的,均可在我市落常住户口。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宅基地、计划生育、兵役优抚等相关政策制度的配套改革。深化外来人员居住证制度改革,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四)加快建立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

14、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努力健全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按照稳定面积、调优结构、提高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量的思路,积极开展良种进村入户活动,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认真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加

— 13 — 快中低产田改造,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60万吨左右。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在全市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聚集力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群。围绕主导、特色产业,扩大基地规模,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省、市级龙头企业,注重培植新型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健康发展,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的改革试点,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业科技示范镇、示范户建设,发挥好典型引路、辐射带动的作用。对农民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支持民营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培育科技经纪人。力争三年内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并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加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加快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形成“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举办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促销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展销会、订货会。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认真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建立健全供销、邮政系统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以质优价廉服务“三农”。

15、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充分利用省委组织部下派选调生、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村官”考录等方式充实农村“三农”人才。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切实推动农民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工作。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鼓励长期在基层一线的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积极探索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培养和优秀人才选拔管理模式,把农村乡土人才纳入人事人才工作的服务范围,打破人才的城乡壁垒,整合现有农业和农村人才资源。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带头人集中培训工作。组织农民技术人员参与全省“一村一品”示范点行业技术培训班,促进各示范点的互动交流。

16、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坚持“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的原则,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发展“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具有**市特色的生态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抓好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和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促进农村民主管理,进一步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

— 15 — 社会生活共同体,加速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7、建立二三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机制。按照经济流向、区域条件,调整优化开发区、工业功能区的布局,完善服务功能,提升集聚能力。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国有资本向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加快推进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打造“世界铜都”和“中国环保水工产业基地”。制定出台激励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在**市建立采购、物流配送中心,打造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

18、建立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机制。强化生态功能分区,健全环保准入机制,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划定优化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退城进园或退城进郊,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深化排污费权交易制度。完善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医疗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和督促乡镇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与计划,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畜禽养殖业管理,控制农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全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

19、创新发展地方金融。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培育多类别、广覆盖、竞争性强的农村金融市场,支持县域企业的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入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乡镇小企业的投放力度;鼓励农业银行加大在县域、在农业的信贷投入;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及环保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大商业性贷款的投放;激发邮政储蓄银行在乡镇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有效利用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分布广泛,资金充足的优势。促进城市涉农企业与农户建立收购关系,对与城市企业签有订单的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对与农户签有订单的城市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利用小额担保贷款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信贷支持,对企业新增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健全我市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产业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完善《**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核奖励办法》。引导各银行业机构设立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门机构,积极向中小企业开展票据贴现业务,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20、构建新型农村风险防范体系。按照“政府补助、农户自

— 17 — 愿、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户覆盖面,扩大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标准。全面实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制度。加快探索建立政策性农民自主创业保险制度。探索开展商业信贷与保险联动的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

(五)加快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

21、建立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注重实现乡镇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坚持机构设臵与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相结合,以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为契机,在实现大乡镇的基础上,合理设臵各类机构,对乡镇原有的内设机构和事业站所实行整合重组。坚持职能配臵与强化乡镇服务功能相结合,逐步将乡镇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坚持编制确定与减轻乡镇财政负担相结合,精简党政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切实加强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控制,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

22、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责权统一体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小机构,大服务”的改革思路,合理划分市与县(市、区),县(市、区)与乡(镇)之间的事权和决策权,调整优化机构设臵。成立城乡一体的交通管理机构,— 18 — 统筹管理鹰雄大道、**大道、邓洪公路等城际快速通道;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建立“大水务”管理模式,统筹管理境内信江流域;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信息化管理机构,推进农村政务信息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3、创新增强统筹能力的体制机制。继续实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大力整合行政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稳定和完善支农惠农的政策,健全财政支农的刚性增长机制,积极整合财政资源,开展政府主导、财政部门牵头、主管部门参与,以规划为龙头、项目为载体、资金为保障“三位一体”的支农资金整合改革试点,增强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能力。

24、搭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按照“权利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的原则,积极推进新市镇的扩权强镇、行政执法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干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新市镇的集聚辐射功能,把新市镇建设成为连接城乡的战略节点。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农工部),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审定专项改革方案,— 19 —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时间5年,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9年),为试点启动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为重点突破阶段;第三阶段(2011—2012年),为全面推进阶段;第四阶段(2013年),为完善提高阶段。

待省政府批复总体方案后,制定阶段性实施意见,明确阶段性目标和改革重点,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提出需要由国家和省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三)健全机制,合力推进。

4.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篇四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历史性机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冲出“经济洼地”,奋力实现后发赶超,突出“两加一推”主基调,以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建设“五个六盘水”和与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为目标,以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带动,以城镇化为载体,以制度为保障,遵循“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有效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城乡繁荣,加快全市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努力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中探索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一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二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必须正视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差异性,兼顾各方面利益,更多地关注和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逐步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居住、教育、社会参与、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公共设施与福利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坚实的发展保障,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准确把握我市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关键症结,坚持加快工业化发展,筑牢统筹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的优势,加快促进资金、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向农村流动。以城市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做大城市、做新农村,增加居民、减少农民,促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四是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坚持抓重点、带一般,以突破口带动全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

(三)主要目标。到2015年,建立起大城市带大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住人口比例达到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到达28000元和85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3.25∶1。到2020年,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形成完善的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全省领先,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率接近70%,城乡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

二、基本措施

(一)加快产业发展,提升城乡发展驱动力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以建设六盘水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推进设施农业、有机农业、标准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在稳定提升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抓好马铃薯、蔬菜、油茶、茶叶、猕猴桃、核桃、中药材、烤烟、畜牧“九大产业”,到2015年,建成马铃薯种植面积20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70万亩,茶叶基地50万亩,油茶基地5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30万亩,猕猴桃基地30万亩,中药材基地30万亩,烤烟基地20万亩;出栏肥猪200万头,肉牛10万头,肉羊60万只,家禽1000万羽,重点建设5个大型养猪场,3个万头肉牛基地,10个规模养羊场,5个大型养鸡场,50个畜牧专业村,示范带动全市畜牧产业发展。围绕“九大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郎岱、大用、保田、米箩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围绕特色农业产业,重点扶持和壮大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型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紧紧抓住国家以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契机,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示范区。

(二)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带动。以“一核两中心”为主骨架,构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市——特色镇”梯次衔接的城镇体系。以主城区为核心,按照建设攀西——六盘水地区中心城市和现代特色都市的目标,打造特大城市,构建1小时经济圈,到2015年人口达80万,2020年超过120万。按照建设六盘水市融入黔中、贵安新区的节点城市、市域次中心城的目标,推进六枝城区建设,2015年人口达30万,远期超过50万,向区域性中等城市迈进,加快与主城区同城化的步伐;按照建设云贵交界物流、能源和工贸重要节点城市的要求,推进盘县主城区建设,远期形成人口超80万人的特大城市。重点建设一批工矿型、旅游型、农业产业型和交通物流型的重点小城镇。按照城市功能区推进水城、盘南等经济开发区以及水月、中箐、大河等产业集中区建设,使之成为城市主要产业支撑区和居民聚居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方便、快捷、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重点突出中心城市、县城、乡镇、工矿区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切实加强供排水、供电、通讯、供气管网、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及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养老服务等功能性设施建设,健全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管理,全面提高城镇土地、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流动人口、社区服务等管理水平,营造适宜居住、适宜创业、功能齐备、特色彰显的城镇环境。以经济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等为产业支撑,因地制宜推动城乡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业,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开发就业岗位。

加快改善农村面貌。推进土地整理、移土培肥、土壤改良等工作,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稳步提高耕地质量,建成农业人口人均0.5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切实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沼气池、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中居住房建设,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强以村寨道路硬化、改厕改圈、排水排污、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寨建设,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市60万户新民居建设和改造,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开展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和重点产业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突出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天保、珠防、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强化地质灾害治理,加快建设“两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发展能力

构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对外对内通道建设,优化运输衔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切实改善六盘水市城乡之间以及周边外部地区的空间格局,促进六盘水市与周边主要区域及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积极推进毕水兴铁路、贵阳—安顺—六盘水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建设,建设和改造一批客货铁路运输线,形成便捷、高速运输能力的西南铁路枢纽。加快打通主城区与纳雍、赫章、威宁、宣威、兴义、贵阳等周边城市的高速公路,积极推进攀西——六盘水一体化交通网络构建,构建连通成渝、黔中、滇中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通道。积极推进县乡村公路建设。到2015年,建成杭瑞高速境内段、西都

高速境内段和毕水兴义高速境内段,形成“两横两纵一环线”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70%以上乡镇通二级路,全市干线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标准,70%以上行政村通等级公路、通公共交通。推动内河航运建设,统筹规划岸线资源和码头布局,完善北盘江等重点流域航运基础设施。建成六盘水月照机场。加强港口、铁路、公路、机场、城市道路的衔接,构建一体化交通系统。

(四)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拓展延伸,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加强农村师资配置,建立城乡教师挂钩帮扶和交流机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规划建设一批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及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打造贵州西部地区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和“技能型人才输出基地”。依法保障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家庭贫困学生开展多形式的资助活动。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支持重点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实现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人员、设备和房屋达标准化配置的标准,建立起功能完备、服务优良、方便快捷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基本满足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达标,县级骨干医院就医环境全面改善。健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

(五)推进人口转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人口向城镇、城市转移,引导农民进城就业,扶持农民进城居住,并建立符合转移农民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人口梯度转移。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思路,通过知识化、产业化、城市化、园区化“四化”联动,积极促进人口由零散向集中转移,由农村、矿区向城镇、县域中心和中心城区流向,引导农民进城就业,扶持农民进城居住。对于土地承载力弱的贫困地区及矿产资源压覆区和重要生态区域实施扶贫搬迁、地灾搬迁和生态移民,促进人口的聚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0%。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我市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开展以具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落户条件,按照实际居住地实行一元户口登记试点。以中心城区、县域中心和小城镇为重点,放宽准入条件,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社会管理、财政投入、转移支付和考核评价制度体系,让转移农户安居乐业、幸福生活。配套户籍改革,制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和就业等方面保障政策,增强引导农村居民转户的利益导向,保障转户人群利益。

(六)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村资源市场化流动

创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机制,推进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用市场的方法配置土地资源,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市场价值凸显。

推进农村土地确权。依照《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我市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重点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明确权属、勘

界测量、依法公示、登记造册的基础上,由国土、建设、农业、林业等部门分别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2013年完成全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按照“政府负责推动和做好保障,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平参与,农户及符合要求的借款人自愿”的原则,启动农村土地、房屋、林权开展抵押融资。由政府建立农村“三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对经办银行、担保公司因办理农村“三权”抵押融资而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并由司法部门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供司法保障。通过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解决农村资金瓶颈、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

(七)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载体,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实施。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关系六盘水加快发展奋力后发赶超的全局性工作,对我市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建设“五个六盘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六盘水综合实力在未来五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重要保证。为此,建议尽快超前谋划,做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详细规划,引入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充实全市项目库。争取由省委省政府(或国家发改委)批复规划并实施,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在项目、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已经成立的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各县、特区、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场以协调工农、城乡、区域关系为主线的深刻社会变革。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服务职能,切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选好配强乡镇党委班子。调整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把支部建在村民小组、专业合作社和“产业链”上,增强党组织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中的整合功能、服务功能。加强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领头雁”建设,按照干部年轻化、知识化要求,加强对村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健全完善村干部保障激励机制,多渠道提高村干部待遇,采用财政增加一点、兼职提高一点、误工补贴一点、积累补助一点、考核追加一点等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村干部月报酬,达到平均500元以上。落实村干部的养老保险,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投入,按照村规模大小、集体经济情况和人口规模确定运转经费,确保村级组织能够顺利地开展各项农村工作。探索招考村干部进入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制度,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村干部可参与乡(镇)长选举。大力实施“两培养”工程,把农村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农村致富能手。

(三)加强人才支撑。在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人才倾斜政策,加大城市人才和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设置战略性人才流动补助基金,引导、鼓励管理型、技术型人员到农村工作。深入推进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活动。继续实施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促进其到农村建功立业。引导和鼓励涉农技术人员领办农业产业化企业,技术有偿挂钩入股农业基地服务。大力开发培养农村科技、卫生、生产、经营、教育等方面的实用人才。实施“新型农村实用能人带动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带头干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社团组织,建立农村志愿者队伍。

(四)加强财力投入。依法安排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支农政策,严格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

设施项目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支持,不断拓宽支农资金渠道,强化各级支农资金整合使用。建立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的投入机制,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形成金融支农合力。鼓励引导民间社会及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入,引导已经实现资本积累的经济实体企业转型发展。鼓励建立农工商形成一体化经营合作模式,促成农民、企业利益一体化。

5.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篇五

将“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放在《方案》之首,正是抓住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确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以“全域成都”的理念优化服务业的空间布局,促进城乡服务业均衡发展„„24日,成都日报记者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他们解读了在《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指导下,成都市如何围绕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等任务,推动试验区加快发展的举措。

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

以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要载体,按照“一区一主业”的要求,培育企业集团,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工业集约集群发展。

【部门解读】

尽快形成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根据《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工业要实现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市经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礼接受采访时称:“对于成都的具体情况来说,就是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培育企业,延伸产业链!”下一步,市经委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在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方面进行全面的先行先试——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新突破。力争年内实现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达产107个,加快建设143个,促进开工114个,确保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100亿元以上,技改投资完成888亿元以上。

全力推动企业培育新突破。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支持企业用好用足各级扶持政策,着力帮助龙头企业化“危”为“机”,通过实施重大技改、自主创新和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带动配套中小企业发展,力争年内新培育百亿企业、50—100亿企业各1户。

全力推动产业集群新突破。对我市已出台的11大重点产业集群规划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的跟踪研究,选择培育一批适合成都发展的新兴产业。当前,集中力量培育新能源产业,尽快在太阳能、核能、风能、新能源开发及应用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形成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全力推动工业园区新突破。进一步明晰主导产业,完成“一区一主业”深化的方案。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多方筹集资金,着力推进129个重大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年内51个项目尽快开工,12个项目加快建设,66个项目竣工投运;加快成都—简阳、新津—彭山、成都—阿坝等共建园区和新都—青白江连片园区建设。

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联动推进服务业发展与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形成城乡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部门解读】

提升服务业集约化水平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服务业均衡发展,首先是加快实施“中调”战略,提升服务业集约化水平。目前我市已积极启动推动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调迁的工作,将加快推进全市四个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和五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引导绕城高速以内1个批发市场含批零兼营按照规划集聚发展。

然后是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民生工程保障水平。全市将推进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引导有条件的远郊县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巩固提升菜市场标准化建设,鼓励引导农产品品牌企业进场设点直销,以国有菜市场为承载点,逐步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完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打造菜市场品牌。

最后是要加快推进城乡统筹,提升城乡消费水平。围绕“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这两个主题,引导大型商场和超市开设本地名优产品销售专店、专区和专柜,优先采购本地农产品。着力启动农村消费,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开展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工作。

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按照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功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

【部门解读】

现代化的农村 无区域的城市

方案中提出,要“构建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比如,要“逐步形成由主城区、区(市)县和区域中心城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要“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等。城乡统筹,规划是龙头。在加快城乡统筹、先行先试的过程中,规划会迈出怎样的步伐呢?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松涛。灾后重建中的“四性”原则(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已经为很多人所熟悉,王松涛说,“四性”不仅仅是灾后重建的科学指导,也是我市统筹城乡思路和方式延伸出来的经验、体会、亮点,在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也将以“四性”为指导,因地制宜,根据村庄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地形地貌、传统文化等确定建筑风貌及建筑群组合方式,确定当地的主打产业。而在农村的规划管理中,市规划局也在酝酿改革,打算在现有61个中心镇的基础上,突破部门限制,尝试综合管理,把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管住、管好。

“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地,在今后的规划中,我们会更注重城市的功能建设和辐射作用。”王松涛说,比如在编制上,以前主要体现在城乡的统筹,今后将有意识地完善区域统筹,重点是区与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的统筹;除了“全域成都”外,还将打破行政的区域间隔,拉动成都与重庆、资阳、眉山、德阳、绵阳等其他市州的合作。据悉,目前,市规划局正在着手一、二圈层整体发展、引导的规划,规划面正从中心城区的600平方公里扩展到3600平方公里。

优化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加强成都外出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三轨九路”建设为重点,形成抗灾能力强、应急交通网络完善、综合服务水平高的市域路网系统。

【部门解读】

立体交通网络覆盖全域成都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正按照打造西部最大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加快构建一个覆盖全域成都的立体交通网络。未来,中心城与外围8个城市之间,将形成由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4车道以上干线道路共同组成的快速度、大容量、多方式交通走廊;30个小城市及60个新市镇与所在区域的中等城市实现以4车道以上干线道路连接,600个中心村对外通道实现双向2车道连接。这意味着今后,就算从三圈层一些边远的乡镇出发,通过农村公交到最近的轻轨站或是城际铁路站换乘,再通过最快捷的轨道交通进城,也不会超过1个小时,市域内将实现1小时交通圈。

在今后的公交发展进程中,我市交通部门将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积极利用覆盖全域成都的快速路网的逐渐形成和建立起全市范围内的快速公交体系,让城乡居民出行走到任何地方不仅能够坐到公交车,还能坐到很快的公交车。未来,我市中心城区与二圈层各组团之间将以快速公交为主,辅以普通公交,中心城区与周边二圈层组团之间都将开通快速公交;三圈层区(市)县的与中心城区之间也将通过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互通。这样,从市区坐公交车到达二圈层各地的时间都将被缩短到30分钟以内,到三圈层区(市)县的耗时也将不超过50分钟,形成让人期待的“全域成都1小时公交网”。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继续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的事权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依法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权限向乡镇延伸,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部门解读】

“五项改革”整体推进

转变政府职能是核心

“只有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构建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说到《方案》中提出的“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这一任务,市编办政编处负责人曾珂表示,我市正立足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均衡发展。

曾珂介绍说,从去年下半年起,我市在温江、郫县、锦江、武侯、大邑等地分别开展了大部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推进与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五项改革”试点。目前,市编办正在对逐项试点的经验进行统筹,下一步将在全市整体推进。

“我们正在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专项方案,核心内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其中推进基层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是切入点。”曾珂表示,此次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真正强化政府部门尤其是与老百姓面对面的基层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功能。

县级行政管理权限

探索向重点镇延伸

6.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篇六

一、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波动、停滞、复苏、稳步增长、高速发展等不同时期,阶段性特征明显[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表明,1979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2012年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在城镇化发展理念和思路上存在一定误区,不少地方城镇化被“GDP政绩”捆绑,出现“盲目大拆大建,跟风大跃进”“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城市病”“城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缺乏顶层设计、过程曲折、水平相对较低和发展不均衡等构成了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点。根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我国仍处在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期,但同时又面临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所以需要对我国城镇化战略进行继承、调整和优化,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从社会学角度看,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经历,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世界范围来看,城镇化分发达型城镇化和发展型城镇化,其特点不一样。发展型城镇化有5个特点[2]:一是城镇化原始积累主要来自于农业;二是偏重于发展第二产业,而非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四是动力机制主要是推力而非拉力;五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占有很大比重。我国城镇化主要属于发展型城镇化。2011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我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时期。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同时又面临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如何遵循世界城镇化一般发展规律,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镇化能否成功的关键。

为此,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提出“城镇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内容得到极大充实和完善。按照中央精神,新型城镇化应具有6个基本特点[3]:一是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二是目的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三是集约、高效、生态、低碳;四是四化同步、产业是支撑;五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六是决定性驱动力量是市场,政府职能发挥是重要保障,改革是核心。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我国城镇化发展:(1)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2)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3)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4)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二、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体系

我国新型城镇化测度的构建既要充分体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特点和要求,又要遵循城镇化测度一般规律。为此,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借鉴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市发展指数[4](CDI)和城市指标准则[5](UIG)、社科院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6]等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普适性原则,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测度。

(一)测度的 6 个方面

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按照中央要求,首先是人的城镇化,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要把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其次,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有产业基础才能解决更多人就业,城镇化才可能立得住;最后,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此,可选取的指标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新住房覆盖率、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人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等。

2.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所以,要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此,可选取的指标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等。

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为此,可选取的指标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物价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失业率(城镇)等。

4.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首先,必须以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合理承载能力为原则进行科学布局;其次,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效应和龙头作用,发挥小城镇的互补作用和联动效应;再次,要根据城镇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强化城镇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承接能力;最后,城镇建设用地必须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用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取较大的城镇化发展。为此,可选指标有:单位GDP综合能耗、人均GDP、城镇公共用水普及率、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

5.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推进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城镇化。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要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为此,可选指标有: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的比例、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城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等。

6.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文化是人的精神家园,也是城市生命力所在。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城镇发展的作用。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为此,这方面可选指标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满意度指数等。

(二)指标体系及标准

指标体系初步确定后,采用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最终入选的指标。然后,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7]、环保部《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8]、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9]等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测算,最终确定出到202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各指标具体测度标准及权重,形成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评价方案(见表1、公式1)。

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实现程度为:

三、实证分析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首次批准在西部地区设立改革试验区。7年多来,成渝两市为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目标,结合两市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庆市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强化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合理流动,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成都市按照构建“一城、三圈、六走廊”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1个特大城市(成都主城区)、6条走廊雏形、4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及区域中心镇所构成的成都市域城镇体系。经过不懈探索和努力,成渝两地作为全国改革试验区,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其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全国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选择成渝两地进行新型城镇化实证分析。

(一)各指标实现程度的计算方法

本文选取的正指标有26个,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实现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评价值,xi为实际值,xi1为标准值。

逆指标有两个,分别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单位GDP综合能耗,实现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评价值,xi为实际值,xi1为标准值。

区间指标有两个,即失业率和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实现程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i为xi的评价值,xi为实际值,[q1,q2]为指标xi的目标值区间,m1与m2为xi的下确界与上确界。参照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本文将失业率的下确界定为0,上确界定为8,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的下确界定为0,上确界定为3。

(二)成渝两市新型城镇化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成都统计年鉴》《2013重庆统计年鉴》《2013城市统计年鉴》等资料,按照202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现目标,通过计算,得到成渝两地各区县2012年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实现程度,并按照“秩和比”法排序[10],得到成渝两地各区县新型城镇化综合实现程度(见表2)。

从计算结果来看,2012年成都市、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实现度分别为84.5%、81.8%,而全国新型城镇化实现程度为74.2%。说明成都市、重庆市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实现度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3个和7.6个百分点。

以2020年为目标,成都和重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均已实现8成以上,说明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新型城镇化会遇到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社会公平、可持续性等方面越来越大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两市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四、总结

本文根据中央十八大及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属性和特点,构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了具体评价过程。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统计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的重要课题。特别是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如何与我国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中确定的指标体系衔接,优化指标的标准值及权重等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正确地确定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方法,有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摘要:本文根据中央十八大及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属性和特点,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借鉴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市发展指数(CDI)和城市指标准则(UIG)、国家环保部《国家级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指标》、社科院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等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指标体系,还以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了具体评价过程。

7.苏州市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调研报告 篇七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发改经体〔2007〕1248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

报来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将重庆设立为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函》(渝府函〔2007〕23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将成都市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函》(川府函〔2007〕53号)收悉。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和成都市要从两市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两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请你们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尽快将方案报送我委,经国务院审批后实施。

二〇〇七年六月七日

国务院批复<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总体方案>

2009年05月21日 21: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成都5月21日讯(记者钟华林)四川省政府新闻办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务院已于近日正式批复了成都市上报的《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两年前的6月7日,成都正式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据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孙平介绍,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将成为指导成都试验区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孙平介绍说,《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要求,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成都实际,制定出的总体方案。国务院批复的《方案》将成为指导成都试验区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方案》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发展改革的总体思路;第二部分为统筹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三部分为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第四部分为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方案》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探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开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主要目标是,努力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和推进灾后重建的成功典范,带动四川全面发展,促进成渝经济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圆满完成试验区建设任务。把成都建设成为西南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及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

成都在9个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任务:一是建立三次产业互动的发展机制;二是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三是创新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四是探索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机制;五是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办法和途径;六是健全城乡金融服务体系;七是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八是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九是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孙平介绍说,在国务院的批复中明确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在成都市开展有关专项改革,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特别是拟推出的与统筹城乡发展主题相关的改革事项,要优先放在成都市等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成都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指导和协调推进工作。目前,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国家部委已和成都市签订了部、省、市三级联动合作的协议,正共同推进成都试验区的改革创新。

据介绍,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19日,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主持召开了专题会,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对成都总体方案批复的相关工作,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充分认识推进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重要意义,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成都试验区的各项改革创新。省市将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的改革事项在成都试验区先行先试,形成和完善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

孙平说,成都市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勇于探索创新,积极推进《方案》的实施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努力开创成都市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成都市将以创新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健全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改革创新。根据《方案》制定相应的专项改革方案,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试验实行项目化管理,涉及土地、金融等重要改革事项将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对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将及时进行统筹研究,妥善提出相应对策。

(责任编辑:张静)

五个统筹

中国改革的一个经验是试点。据重庆当地媒体报道,在该市前不久举行的“一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走势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童小平透露,国家发改委已原则同意在重庆设立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并将在6月18日重庆直辖10周年时,正式对外宣布这个决定。

今年两会期间,包括湖北的武汉、河南的郑州等在内,全国有10多个省市向中央提出申请,争取成为国家综改试点。无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最后花落谁家,都令我们值得期待。

说值得期待,这是因为,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五个统筹,核心是解决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如果重庆或者其他试点省市能够解决好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就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经验。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之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经济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一定程度上的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此外,我国农村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

具体来说,当前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五大失衡:一是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越来越大。二是城乡民间投资失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三是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农民就业环境改善缓慢,城乡就业差距在扩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收入、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在持续萎缩。五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失衡,农村制度供给滞后,各种相关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

就重庆而言,它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市比较发达,农村特别落后。全市3100万人口,三分之二在农村。这种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缩影。再加上大库区,又处内陆腹地,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在重庆特别具有代表性,在重庆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将具有示范效应。

根据重庆方面透露的信息,“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首先是做大城市,然后由城市反哺农村,最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为此,重庆拟进行“五个方面的统筹”,即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国民收入分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实现这五个统筹,需要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并在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和创新。它包括:建立覆盖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城乡财政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建立相应的户籍制度,构成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让农民共享土地出让的增值,促进农村市场体制改革,让农业更好地走向产业化、市场化;让金融等生产要素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让城乡市场相互交融;加快政府的行政改革,打破一切阻碍城乡发展的陈规陋习,基本建成法制型和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人、地、财三大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消除中国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做到城市和乡村、市民和农民的真正平等,是中国当前正在破题的一个大课题。重庆或其他省市的改革探索若取得成功,其意义堪比当年中央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中新网成都6月9日电(记者 杨杰)记者今天获悉,国务院已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通知要求成都市和重庆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有关人士认为,国务院批准在成渝两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推动中西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落实

科学发展观、推进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三大经济改革试验区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以此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相对不发达地区,在中西部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突显了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心。

成都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毛志雄今天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可喜局面。此次设立成都市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由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引发的思考

到今天,距离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有3个月时间,在这3个月中,重庆正悄然发生着变化。那么,到底什么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为什么要改革?它会对国家、社会、企业、国民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 ?等等问题颇有思考的必要。什么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在成都召开的中国经济论坛上说:“设立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是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也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严重阻碍了我国健康和谐、良性持续的发展,因此我国要探索更加公平的分配制度,而中西部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成渝两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所以全国首先在成渝进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也就是对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这种旧的、不合理的社会结构进行改革。

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我国于1988年首次提出“二元社会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

为什么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发展中国家中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它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我国的大政方针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中的“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试想,一个众多生产、生活资源被少数社会结构层(城市单元)控制和占有的社会是以人为本吗?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吗?长此以往,中国能步入世界经济强国吗?中华民族能全面复兴吗?答案是否定!既然不能,那就必须对现有社会结构进行改革。要实现“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华民族要想全面复兴就必须攻克这道难关!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新华社重庆站记者刘健、张琴、丛峰曾做过关于“ 重庆市计划重点做好统筹城乡的七项工作的报道:“第一,着眼于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第二,着眼于统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大力加强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第三,着眼于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第四,着眼于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大力加强对“三农”发展的支持。第五,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六,着眼于统筹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第七,着眼于统筹城镇体系建设,大力打造城镇群。重庆市还将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金融制度、行政体制等改革。”根据以上信息笔者试作如下分析:第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将有利于农产品成本摊薄、农产品价格将得到提升、农民增收,“城市”人口就业竞争压力增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有望降低;第二、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将加快城市化进程,首要是安居,安居就必然要建设,城市商品房有望进入新一轮高增长期;第三、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将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第四、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继续加大对“三农”的“反哺”;第五、通过区域经济调整,缩小区域经济贫富悬殊;第六、通过对新农村建设复活农民积极进取的激情;通过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水、电、路、通信)提高国家整体综合实力。第七、大力打造城镇群预示着一种新的居住环境模式将会诞生。谁能率先悟出这种模式,必将占地这块市场的先机。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出现上海浦东新区、进入21世纪有渤海新区。如今,重庆成为了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它的意义可以与当年的深圳、浦东、渤海新区相媲美。换句话说,重庆就是中国最新的“经济特区”。

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概念是,首先做大城市,然后由城市反哺农村,最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由于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因此区内将享有特殊政策。城市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时代的机遇正朝我们走来。同胞们,准备好了吗?改革也许会有阵痛!但只要我们勇于承担时代使命,我们收获的将是家庭的幸福、和谐的阳光、民族的兴盛!

《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宏观思路与政策选

择》专题报告会召开

.(2008-12-25).阅读1843次

2008年12月24日上午9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院重大课题专题报告会在科研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郭院长主持,课题组成员廖祖君、李晓燕、李晓梅、邵平帧、陈映、王学人分别就成都市统筹城乡的金融改革、土地流转、政府管理体制、户籍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成渝实验区改革比较等方面做主题发言。

上一篇:生活哲理的短篇人生感悟文章下一篇:李践提升品质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