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实践论文(精选15篇)
1.舞蹈教学实践论文 篇一
舞蹈音乐系全程教学实践系列活动
曲目演唱者指导教师钢琴伴奏
1.《雪花》 《不辞长作岭南人》郭静媛高艳平刘宇飞
2.《我爱你塞北的雪》 《包楞调》丁小卫高艳平刘宇飞
3.《多情的土地》武警温秀红温秀红
4.《一抹夕阳》 《相思树》陈萍高艳平郭静媛
5.《让我痛苦吧》 《诺言》苗飞温秀红闫桦、郭静媛
6.《渔家姑娘在海边》李婧温秀红郭静媛
7.《绣红旗》宋洁温秀红郭静媛
8.《采桑小路》 《谁不说俺家乡好》毛美琳高艳平郭静媛
9.《两地曲》王帅温秀红温秀红
10.《妈妈您快留步》高晓菲高艳平郭静媛
11.《你就会看到》段越高艳平华婧
12.《最后一个梦》 《绒花》孟凡吉温秀红孙瑞璐
13.《假如你爱我》郑蓉蓉温秀红王懿师
14.《祖国万岁》吴旭东、郑蓉蓉温秀红谢灵强
15.《遍插茱萸少一人》李彬温秀红郭静媛
16.《一杯美酒》 《岁月悠悠》丁静高艳平刘宇飞
17.《长相知》 《飞向无限向往的明天》 贾红霞高艳平温秀红2012.3.31
2.舞蹈教学实践论文 篇二
风格是指“事物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风格性教学是指以“风格性”作为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基本切入点,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文化、时代背景, 分析其所希望表达的情感和信息, 最终达到让学生从本质上熟知民族民间舞是精髓和内涵。那么, 风格性舞蹈教学具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 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 可以使学生在熟悉文化底蕴的依托下, 更加准确的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例如, 蒙古族生活在辽阔的草原地带, 以游牧为生, 蒙古族舞蹈就具有豪迈、矫健的特点, 所以其舞蹈动作大方而粗犷, 表现了蒙古族人不拘小节的豪爽性格。如果学生能将这一重要因素理解渗透, 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之效。
其次, 对时代背景的了解, 有助于学生在明晰故事发展脉络的前提下, 更主观能动的体会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大型舞台剧《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作为和亲西藏、为汉藏关系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位伟大女性, 舞蹈中不但要表现文成公主的温柔善良, 还要体现她心怀大爱、对天下苍生悲悯怜惜的情感。此外, 还要考虑到文成公主来自大唐, 在藏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中还应该带有一些汉族的特点, 才能更好的符合人物刻画。
最后, 风格性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在更快速的理解舞蹈内涵的基础上掌握即兴的创造、表演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者, 单纯的复制前人留下来的舞蹈动作已经不能满足舞蹈发展的需要, 风格性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方面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能更主观能动的去演绎、创新民族民间舞这一民族文化, 使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二、“风格性”教学方式研究
民族民间舞的培养、传承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风格性教学对教学环境、教师素质、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一) 重视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的学习。学生的内涵与素质是能否表达出舞蹈情感的关键基础。只有对相关知识全面掌握、内心情感丰富的学生才能跳出灵动、美好的舞蹈。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的学习, 感受民族审美意识,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自身素质, 为舞蹈之路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 合理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同样, 对于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和传播, 想象和创造也必不可缺。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于单纯传播方式, 即教师遵照课本或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教授, 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风格性教学中, 则要求教师不仅要“言传身教”, 还要“积极引导”, 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在课堂中不止是单纯的“接受”, 也要自主的“思考”, 这样教学的成效才能事半功倍。
(三) 课堂与实践结合注重实践提升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基础。课堂中能够学习的东西再多, 毕竟也是有限的。风格性教学不仅注重课堂中对学生的各种培养和传授, 也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锻炼提升作用。例如, 有的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正规比赛活动, 或者经常组织举办本校的舞蹈比赛, 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表现、运用, 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三、“风格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中, 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决定着教学的方式和效果。而在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性教学中, 对教师的要求和规范尤其严格。
(一) 教师要具备各方面综合素质。作为民族民间舞的教师, 在风格性教学中, 不但要具备专业的舞蹈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舞蹈表演素养, 还要具备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修养, 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民族民间舞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等知识, 使学生准确的把握民族民间舞的特色和风格, 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质特征。例如, 可以在日常授课时结合该舞蹈讲解舞蹈动作的创作缘由或当时的社会背景, 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理解舞蹈的内涵。
(二) 要具备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舞蹈演员, 并将这一文化发扬传播下去, 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 面对学生只能教授书本知识和自己闭门研究的所得, 不但不能达到好的授课效果, 反而可能使课堂氛围枯燥无味, 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风格性教学中, 结合背景知识使学生理解舞蹈内涵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表演中的一些特例进行讲解传授, 激发学生的感知和想象能力, 从而达到风格性教学的最佳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风格性教学是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模式发展中逐渐演变摸索出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在舞蹈基础理论、动作的基础学习上, 通过对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等的学习了解, 使学生对舞蹈精髓和内涵理解更具体, 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这要求民族民间舞教师在各方面提高自身水平和修养, 只有教师具备了渊博和学识和专业的素质,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能力学生, 这也是我国民族民间舞风格性教学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实践 篇三
[关键词]音乐教学 舞蹈教学 实践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0-066
音乐与舞蹈都是艺术,音乐通过各种动听的旋律表达人类内心的情感,而舞蹈则通过轻盈的舞姿向世人传达无声的内心感受,两者的完美结合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享受。小学音乐作为小学的一门课程,一方面能愉悦学生的身心,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从中学到音乐知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结合舞蹈教学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有层次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各种旋律。因此,如何结合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提高小学的音乐教学效率是当前音乐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小学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乐曲氛围中。当前,很多小学教师都不重视音乐课,仅把音乐课当作一门学生放松身心的娱乐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唱几首歌来敷衍了事,并没有进一步地把乐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专业的音乐知识一无所知。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学生并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缺乏对音乐的鉴赏力,有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可能就会从此被埋没。为了能营造一个浓厚的乐曲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很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
2.音乐教师缺乏舞蹈基础
在我国的小学舞蹈教学中,一般都是由音乐教师来担任学生的舞蹈教师,而多数音乐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舞蹈教育或训练。因此,学生并不能从中学到专业、规范的舞蹈动作。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音乐,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拍,将音乐教学和舞蹈教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音乐教师的舞蹈知识不够全面、专业,缺乏熟练的舞蹈技能,很多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畏难情绪,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二、小学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实践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要使小学的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生演唱歌曲之前,教师应当借助相关乐器弹奏歌曲,为学生营造一种音乐氛围。这样,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就会高涨,而且能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而在这种美妙的乐声中融入相应的舞蹈,则会使音乐变得更加动听、感人,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适当地结合舞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妈妈的吻》这一歌曲时,教师首先弹奏这首歌曲,然后再播放该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学生跳舞。这首歌曲的舞蹈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表演才能完成,所以这首歌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融入课堂中,活跃课堂气氛。
2.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音乐是一种有声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舞蹈是一种无声的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的方式,若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定能为音乐教学添色不少。例如,在教学《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一歌曲时,教师可通过“轻轻踮起脚尖”的舞步来表达歌词中的“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的窗前”。教师在课堂上表演舞蹈,而学生则伴随着教师的舞蹈唱歌。教师通过跳舞来表达歌曲中的大意,创设一种有趣的教学情境,而学生通过教师的舞蹈能联想到歌词的含义。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使学生在这种舞蹈情境中更愉快地学习音乐。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艺术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从音乐的创造到舞蹈的表演,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与其他学科不同,音乐与舞蹈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手段,而且其表现形式因人而异,是一个人想象力的具体表现,所以对很多人都具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例如,《送别》是一首伤感的歌曲,那么教师应当如何通过舞蹈来表达这种离别伤感呢?音乐是人类情感的有声表现,舞蹈是人类情感的无声表现,不同的人的思维也不一样,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点来创编多种舞蹈,并引导学生恰当地表达情感。小学生尚未形成定性思维,他们具有无穷的想象力,他们只要经过教师的指点,就会创编出许多舞蹈动作。这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将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把音乐教学与舞蹈教学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效率。
4.舞蹈实践演出心得 篇四
本次期末活动学校给我分到灯光音响组,我们为了保障好演出的正常进行我们在学校准备好了一些东西带到了会场,到了会场我发现了他们的灯光和音响都要比我们学校的要好很多,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叫什么也不会用,我们学校进行了2次的彩排我是主要管理备用电脑的还有配合李龙的音乐播放泡泡机等事情,虽然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也不能出现任何的闪失,只要有一点的疏忽就会给整个演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除了这些工作的保证外我还要在最后一个大合唱的节目麦克、麦克架的安装和摆放等。泡泡机的使用是要看节目的情况来使用的,像舞蹈、歌伴舞、像小孩一样的节目都应该用一些泡泡来弄一下舞台的气氛和效果。备用电脑的管理是要保证电脑在节目开始到结束都要保持开机状态并且要保持一直是桌面的,电源也要保证好,桌面上还要有播放器,播放器里的音源要和正式电脑里的音乐相同,还要到那个节目就要准备好。大合唱的节目我要提前到后台把麦克架、麦克、麦克线 都要准备好了,在节目开始前把麦克架放到在之前做好标记处保证万无一失。
在这次节目当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是我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东西,虽然这次没有看见这些东西是真么弄的但是也学校了这些东西叫什么了,像灯光方面的我知道了什么叫做面光,什么叫做顶光,什么叫做测光,什么叫做天幕光,音响方面音量的大小,麦克音量等东西。在本次期末汇报演出我的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像第一次在这么大的舞台弄演出有点紧张还有就是泡泡机不知道什么时候用效果好,还有大合唱的时候放麦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的,备用电脑的管理有的时候会出现屏幕保护的时候。
5.舞蹈班实践晚会总结 篇五
XXXXXXXXXXXX
XXX级XX班
XX 2014.XX.X—2014.XX.X这两天是我们11级舞蹈班的毕业晚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我们的晚会时间仅仅两个小时,但这台上的两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珍贵。从准备到晚会结束,历经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虽然时间很仓促,但是我们全班同学对这次时间晚会的成果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是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当然其中也通过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才成就了我们的晚会圆满成功。
先从准备工作开始说起吧。在班主任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晚会分成了三大部分:地方传统—山东鼓子秧歌展演部分、课堂展示部分—专业技术与风格课展示和创作部分—以“XX”为主题讲述我们身边那些关于青春的故事。
鼓子秧歌部分是XX老师的一大创新点,要准备的工作很繁琐,老师为了展演的效果,专门邀请了山东鼓子秧歌的传承人和专家们来为我们的鼓子秧歌进行编排。老专家们的热情让我们为之震撼,他们为我们示范动作时候的劲头和情绪,深深让我们为之触动。还有养个所用的道具,也是各位老艺人们不远万里为我们送来,让我们都很感动和敬佩。中间用到了师弟们,他们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的配合我们排练,虽然操场上天气寒冷,但是依旧没有阻挡了我们的热情,我们全班XX位同学也非常感谢参与到排练中的师弟们,没有你们,也没有我们的鼓子秧歌展演。为了更大力度的宣传和发扬鼓子秧歌,XX老师还找来各大媒体和报刊的人员,来为我们的展演做足了前戏准备和现场报道工作。
在后面的课堂展示和创作部分中,我们分为很多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负责人,来完成这一小部分的编排工作。这其实对于负责人来说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好在我们的负责人都尽心尽力,在自己最大程度上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我没有参与到其中的编排工作,但是我能做的就是认真听从负责人的安排,把每天自己要排练的时间地点都记好,尽可能的减少负责人的多余组织工作,而且不光是自己这样,班里的每位同学几乎都能听从并按时的进行自己所属小组的排练中,尽管可能有时候会和自己的私人事情冲突,但是我们都在不断协调着自己的事情,以自己班级的毕业晚会为主,全身心的投入到排练中来。我在课堂展示部分中参演了芭蕾、技术技巧、鲜族、傣族和蒙族。其中可能遇到最多问题的就是芭蕾。从一开始和老师同学们商量,初步结果是利用移动的把杆来完成芭蕾展示部分,但因为涉及到了把杆和滑轮不稳定性和美观问题,最后放弃了移动把杆的方案,这其实对于我们把上表演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因为这半年时间里,我们没有练习芭蕾很久了,脚底下没根,体态也没有之前训练的挺拔,好在我们芭蕾小组的同学们在排练中都认真努力的让自己收紧,把每一次的排练都当成在舞台上展示。技术技巧和蒙族这两部分虽然我只是串场或者最后结尾的展示,但是还是全身心的投入到排练中。鲜族部分,因为涉及到男生的群舞,所以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负责人很认真负责的教男生动作,一点点的把动作抠很多次,最后呈现在舞台上的效果还是让大家都满意的。傣族是课堂展示中最顺利的一部分,这都要归功于我们负责人,她很速度的编排完,然后找XX老师来给我们指导和抠动作,这些努力没有白费,舞台上我们进我们的努力完成到自己的极致。
在创作部分中,我参演了《XXXXX》、《X》和《XXXXX》。这三部分都是大家在四年里所经历的事情,所以在排练和表演的时候,也是自然流露的情感。《XXXXX》算是我参与的创作剧目中比较顺利的,没有进行很大的改动,但是考验我们的是真实的情绪和演技,最后的舞台效果也不辜负大家的尽心尽力的排练和负责人的编排。《X》和《XX》这两个剧目,算是改动很多次的两个剧目,虽然每一次的审查以后,都会有很大的改动,但是大家都没太有抱怨,毕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晚会效果能达到最好。也辛苦各位负责人的挑灯夜战,为自己的剧目编排绞尽脑汁。
这次实践晚会有很多值得我们XX位同学骄傲的优势,首先就是晚会氛围很好,毕业晚会本来就是一台煽情的晚会,这次我们也是尽力将煽情效果做到最好,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收获,不少同学留下了不舍和激动的泪水,特别是晚会最后的环节。其次我们的晚会与以往晚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挑战运用舞台LED大屏幕,这是历届以来没有尝试过的。刚开始也是怕LED和同学们演出配合不到最完美,会起反作用,但是好在最后呈现给老师、家长和观众的效果还是令人赞赏的。晚会的片头、片尾和片花都是大家预先制作好的,在略带不舍的气氛中唤起我们对大学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增加了晚会的看点。最后就是晚会前期的宣传工作特别给力,我们无意间成了各大新闻的头版头条,有赞赏也有嘘声的,但是我们都无所谓,因为我们为自己呐喊加油。另外晚会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就是准备时间不足,包括前期节目选排,资助资金等。我相信,如果给予我们更多的时间,各项工作会做的更好。其次就是个别同学排练不是很积极,总是请假或者迟到,缺乏集体观念,团队荣誉感不是很强。好在大部分同学都很积极的投身与晚会中。最后就是LED大屏幕和我们的上下台配合上还不是很完美,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小纰漏,这也是时间不充裕,磨合的时间和次数不多导致的。
6.舞蹈教学实践论文 篇六
从舞蹈实践课谈-音乐课程的构思与看法
舞蹈实践课的授课体会让我觉醒,实践给学生带来兴趣收获,增强了老师授课的积极性,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双重收获的取得使我连想到,音乐教育专业其它课程安排的构思与看法,如何合理的`安排课程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会让老师发现许多在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问题.
作 者:白金峰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海南,海口,570100 刊 名:大众文艺 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7.中专学校舞蹈教学实践浅谈 篇七
一兴趣培养为先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舞蹈教学的第一步。不少同学对舞蹈有较强的兴趣, 认为舞蹈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 培养人的气质, 塑造健康向上的个人形象。但是舞蹈学习的过程其实非常艰苦, 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反复练习, 其间也不乏身体受伤和精神上的挫折。因此, 持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能够坚持刻苦学习的关键。培养兴趣就要先让学生了解舞蹈基础知识, 通过欣赏大量经典舞蹈剧目, 讲解并点透舞蹈中表现出怎样的“美”, 在学生心中树立舞蹈表演“美”的形象目标,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舞蹈表演者的高尚修养和美的素质概念的灌输和展现, 也是激发学生树立榜样、增强学习兴趣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缺乏吃苦精神, 面对艰苦的舞蹈训练, 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往往很难坚持下去。只有通过感情渗透式的兴趣培养方式, 让学生认识到舞蹈训练是漫长和充满艰辛的过程, 才能让学生始终怀着对舞蹈的热情去学习, 去训练。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舞蹈, 自觉投入到训练中, 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基本功的训练
第一, 人体的基本体态、手位脚位及基本舞姿是基础, 占用的教学时间为20%。柔韧、软开度训练贯穿整个舞蹈教学, 并占用第一阶段60%的教学时间, 其中腰、腿、胯的训练占用20%的时间。在训练中可采用各种方法, 如耗腰、地面波浪腰、涮腰、甩腰、拉腰、压腿、踢腿、开胯等, 使学生的柔韧性逐渐好起来。
第二, 扶把训练。扶把训练是舞者的一个练习过程, 借助把杆帮助初学者在站立时保持身体垂直、挺拔、优美, 使学生逐步正确地掌握重心和各种舞姿动作, 目的是为在舞台中间跳舞打基础。把上动作训练是最基本的训练, 内容一般包括: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压脚跟、舞姿与控制等, 内容逐渐由浅入深。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身体从自然状态到非自然状态, 也就是符合我们舞蹈专业所要求的一个状态。克服自然体态, 掌握好身体的直立和重心的稳定及软度、力度、开度的要求。
第三, 中间训练。中间训练是离开把杆后进行规范舞蹈动作的训练, 也是提高学生对基础动作在表演方面实际运用能力的关键。这部分主要是组合练习。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训练使学生达到: (1) 掌握必要的舞台表演常识, 了解舞台形体动作的一般规律; (2) 解放全身各部位关节, 达到腰腿柔软、四肢灵活; (3) 学会身段表演的基本动作, 从而适应一般舞台表演的需要, 同时也为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技能技巧的训练
技能技巧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 有选择地进行训练。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技巧, 并在舞蹈中得以应用, 训练时最好借鉴体操、戏曲、杂技技巧的训练手段, 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加以改造, 主要体现在“转、控、翻、跳、走”等方面。男女生分开练习,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适当地给学生增加新的练习。
技能技巧的练习有效地促进了舞蹈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在力度、软度、灵活性及弹跳爆发力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加强。另外, 对于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技能、丰富舞蹈语汇扩大舞蹈艺术的表现力, 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眼神表演的培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俗话说, “一身之喜聚在脸, 一脸之喜聚在眼”。人的喜怒哀乐、思虑忧郁都可以从眼神和相应的精神气质状态中表现出来。通过眼睛和眼神的训练可以提高眼球的眼睑运动的幅度及灵活控制能力, 为表演打好基础。
在眼睛训练中, 让学生先学习掌握眼的位置和眼的运动路线, 再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1) 眼珠的转动练习; (2) 眼帘的张弛练习; (3) 眼神的收放练习; (4) 远看练习等。在特定表情方面, 要有选择地让学生做喜、怒、哀、乐、怕、恐、悲等练习, 并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表情的动作。课后布置作业, 如用“怀疑、警惕、思索”自编故事动作等, 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五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舞台适应能力
让学生多参加各类表演活动, 让他们从课堂练习走向实践, 走向真正的表演, 完全体会舞蹈表演的魅力。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思考, 例如个别节目可让学生自己选择音乐, 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 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让他们在舞台上多表演, 克服害怕、紧张心理, 培养自信心, 充分锻炼他们的舞台适应能力等。
总之, 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角度看, 实践的经历很重要, 经历能够使学生明确实践的方法步骤, 掌握基本规律, 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实践过程能使学生经历每一个环节的考验, 从认识到方法, 从心理学到美学, 从文学到社会学等, 都将在舞蹈艺术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8.舞蹈教学实践论文 篇八
[关键词]舞蹈个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90
作为一种动作形体艺术,舞蹈在表现形式上大抵可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和内部情态语言,两种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学生表现舞蹈的基本元素。由于每一个学生在性格、生活环境、成长历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个体对舞蹈的表现自然也存在着差异。教师理应认可并尊重个性差异,同时通过舞蹈教学来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期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用保持趣味避免專业化倾向
很多舞蹈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追求舞蹈训练的专业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练习舞蹈的兴趣。究其原因,还是指导教师的固有思维,他们认为教学的内容就应该追求“高大上”,就应该绝对专业。目标定位是好的,但操作的形式如果过于僵化,影响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毕竟学生是以趣味性发展身心为目标,不是走向专业化道路。为此,教师更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趣味性、娱乐性强的舞蹈指导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舞蹈训练中保持个性并得到充分的发展。
比如,笔者在进行韵律操训练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观赏一段美国职业篮球赛中啦啦队的表演,让学生产生浓烈的兴趣。然后,给每个学生发放两个啦啦花,教师本人也手持相应道具。伴着音乐,笔者一边做着示范,一边用语言引导学生:“动起来!”“为青春喝彩!”“有力展示!”等到学生练习,教师边看边分别指导,学生在趣味盎然的练习中既掌握了动作的基本要领,又保持了应有的天性。
二、用个别指导避免统一化倾向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构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可育之才。个体差异存在是必然的。由于受班级授课制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更多是习惯于统一化的指导,对于少数未能达到要求的学生,严加要求或适当惩罚也是经常出现的。在这些教师看来,既然别人能够会为什么你却做不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动作差异和能力,统一化的倾向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为此,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统一规范的基础上,更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辅导方向。也就是说,教师应更多地采取差异化的个别指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展好学生的个性,以期更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一个普通的压腿练习,笔者首先在班级讲解各个动作的要领,然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成“正压欠缺”“侧压欠缺”“后压欠缺”和“前压欠缺”四个小组,逐个组进行分类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强调练习的质量,有的着重进行心理疏导,有的强化情绪的调动,以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有效的指导,迅速提高压腿的质量。
三、用情感激发避免机械化倾向
在舞蹈表演中,经常有这种现象,就是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尽管动作规范到位,但表现出动作呆板、表情僵化、眼睛无神的情况。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表演者没有能够理解舞蹈内在的情感,导致把舞蹈弱化为“做动作”。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一文中讲:“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以此为凭借,舞蹈最初的动力则是情感的表达。情感源自内心的升华,源于个体对舞蹈内涵的理解。由于情感是个体理解的升华,那么关注舞蹈情感的表达则是引导学生个体差异最直接的手段。
比如,为了排练好《踏雪寻梅》这个舞蹈,笔者在指导学生练习好各个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和学生一同了解《踏雪寻梅》这首曲子的创作经历,并感悟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的精神。在理解了轻快活跃是曲子的主基调后,笔者又指导学生:“想一想,漫天的雪景是多么美丽,骑着驴儿是多么欢快,那叮当的铃声仿佛我们的心情,一定要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等到动作合练的时候,笔者再次一一指点动作要领和表情要领,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受到了感染,动作更加舒展,表情也更加自然了。
四、用合作探究避免模仿化倾向
舞蹈是心灵的释放,是情感的表达,“它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想象的广阔空间”。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语言后,他们也具备了舞蹈创作、即兴舞蹈的技能。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机会,让他们或单独进行舞蹈创作,或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自我编排舞蹈。这些舞蹈训练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舞蹈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个体练习的过程中发展了个性。
比如,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总会预留出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提供与所学音乐相关的一些物品,让学生根据音乐的内容进行自由编舞。同时,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还把平时的律动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有创意的学生能够引导全体学生进行集体练习,以此种方法来发展学生个性。笔者还配合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中插入自由编排动作,全方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9.舞蹈教学实践论文 篇九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善紧张的师生关系。舞蹈技能训练对舞者的体力消耗较大,容易让学生产生辛苦、乏味的感受,使学生对舞蹈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提高舞蹈训练的成效。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但能提高学生舞蹈训练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技能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地效果。对学生舞蹈情感的积极培养,也能够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激情。在舞蹈教学活动中,积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能够帮助挖掘学生艺术创造的潜能,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拥有强烈的认同感,更加勇于表现自我,并获得直观、有形、可感的深刻体会。良好的师生活动改善了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更主动、愉快地提高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经验,有利于新情感的.产生;还能丰富学生已获得的艺术表现能力,形成正确的舞蹈艺术审美观,从而创造更为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调控课堂,通过科学有效地教学手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教学过程中,维系着和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舞蹈技术动作。
(二)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对于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好的音乐能对舞蹈训练的效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再好的舞蹈,离开了音乐的衬托,亦将失去生命和意义。音乐可以说是舞蹈表现情感的依托。不同的舞蹈,其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不同,对于所选择的音乐也要有区别,不能千篇 一律。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的舞蹈背景音乐,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利用音乐的效果辅助自己的舞蹈教学。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在音乐的烘托下,舞蹈表现才多姿多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挖掘音乐的效果,使学生体会到不同舞蹈所传达的不同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和理解水平,将舞蹈教学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舞蹈情感表达的源泉。一个人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赋予自身的情感生动性,才能体现在表现的舞蹈形式中。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不同的舞蹈作品设定不同的舞蹈情境,通过丰富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和创新能力。想象力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很多灵感的出现,都是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推陈出新,产生新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在舞蹈想象力的激发中,教师要让学生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3]例如:在表演维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时,笔者先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热烈奔放、粗犷欢快的音乐,然后以音乐带动肢体动作,并且还要在情绪与动作中体现出维吾尔族人的热情与奔放,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进而通过舞蹈创造性地展示出维吾尔族的民族特色。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无限的想象与创造,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舞蹈本身的情感和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有力保障,也是舞蹈情感表达的有效途径,只有将音乐、表情、想象力与创造力完美地与舞蹈技巧相结合,才能准确地表达舞蹈情感,达到舞蹈表现的最高境界。[4]
(四)培养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对于初学舞蹈的人来说,他们缺乏舞蹈功底,只能从基础练习开始,从掌握简单的动作开始练习,而模仿是学习舞蹈的最快途径。通过模仿,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技术动作的结构和组成,从而体会舞蹈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所流露的情绪,使他们在受到舞蹈艺术形象熏陶的同时,激发舞蹈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应该贯穿于整个舞蹈学习的过程之中,模仿优秀的舞蹈动作,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肢体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和舞蹈知识,充分表达自己对艺术形象的情感和认知。[5]模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搬过程,而是要有针对性地模仿,对于一些好的舞蹈动作,通过模仿,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东西,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深化这一技术动作,从而达到最终掌握的目的。
(五)结语
10.舞蹈教学实践论文 篇十
(一)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脱离实际
“风格性”是需要联系当地的实际,它是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与舞蹈艺术融合的产物,目前,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生活是不断进步和改变的,如果舞蹈教学脱离了实际,那么舞蹈就会落后于实践,而这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学员的学习兴趣降低。
(二)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舞蹈的导师,如果没有情感,舞蹈就不是舞蹈了,目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不到位,那么这在舞蹈表演时就会有部分学生存在对舞蹈的精髓把握不到位,情感表现不出来,或者情感表现错误,这就会导致人们对民间舞蹈丧失信心,同时就算是同一种风格,换首音乐或换个动作,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感情,这就对学生的情感把握有了很高的要求,而现在的学生就缺乏对舞蹈情感的准确把握。
(三)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缺乏创新
在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想要表现“风格性”首先就要在音乐、舞蹈动作、情感等方面进行创新,而现在的舞蹈教学中在这些方面工作做得并不理想,在音乐上仍然以传统慢节奏音乐为主,在舞蹈动作的编排和情感的融合上不能充分表达出来,而且劈叉等动作需要良好的柔韧性和舞蹈功底,这对那些没有舞蹈功底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二、促进民间舞蹈“风格性”教学的措施
(一)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深入民间生活实际
所谓“风格性”就是舞蹈要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色需要结合民间文化与精神,所以深入民间生活实际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深入民间实际呢?首先,舞蹈教师要带领自己的学生到民间去考察,民间风俗习惯形成于人民的实践,所以要了解人民的生活现状,以便选择适当的音乐和编排合适的动作。其次,要加强与人民的沟通,了解如今他们的精神面貌,了解舞蹈的起源,深刻理解舞蹈的内涵,以达到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情感的目的。
(二)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在舞蹈动作中融入情感
“风格性”的另一表现就是情感,而为了自然的表达情感,发挥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因为民间舞蹈不一定都是描述现在的生活,所以在表演舞蹈的时候要身临其境,想象着自己就是民间的人民,如在表演庆祝丰收的舞蹈时,要想象着自己是农民,在看到自己一年来辛苦的成果得到回报时候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可以与自己辛苦学习舞蹈到获得成功的历程相结合,那么这种喜悦之情通过想象与实际经历的联系表达的会更加自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引进现代化元素,创造符合时代的新型舞蹈,打造新风格
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另一表现就是创新,让民间舞蹈与时俱进,随着现代舞的兴起,民间舞蹈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有了交流与借鉴的机会,而在民间舞蹈的“风格性”教学中打造新风格,需要融合现代化元素,将现代化元素以传统民间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在选择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既快又慢的曲子,在民间舞蹈中插入适当的街舞,如春晚上小苹果与最炫民族风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时代在发展,要求民间舞蹈进行创新。
三、小结
11.舞蹈教学实践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舞蹈课堂教学;舞台实践;辩证关系0引言
舞蹈演员要保持自己长期的舞蹈生命,就必须长期坚持并加强自己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而舞蹈演员经过舞台艺术实践,又能够为学生的日常舞蹈基本功训练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经常可以在舞台上看到许多演员在身体形态、控制身体的能力和解读音乐能力等基础环节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影响了舞台表演的效果。本文试图对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
1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
在从事舞蹈教师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不重视舞蹈基本功训练,在观看舞蹈表演时,也不难发现很多舞蹈演员在形态控制和音乐解读等方面的基础环节上还不够完美,影响了整体舞蹈表演效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学生基本功训练上还存在欠缺。舞蹈教学中课堂上的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形体基本功训练和心理基本功训练。一般而言,舞蹈中的形体基本功技巧包括跳、转、翻。舞台中的心理基本训练主要包括对艺术想象力的訓练,主要指引导学生心理动作驾驭形体动作,运用艺术想象力,营造出舞蹈艺术的意境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舞台创造出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形象创造力的培养,主要指培养学生通过形体动作塑造具有鲜明生动性的任务形象,形象创造力是舞蹈教学与舞蹈表演共同的心理基本功之一;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演员只有对自己所表演演员的思想情感具有深刻准确的体验和理解,才能通过形体舞蹈表现出来,赋予角色以鲜活的生命和灵魂;风格表现力,任何一种舞蹈,不论是古典还是现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舞蹈成熟的重要标志,舞蹈演员应该具备融洽表现这种风格的能力。
2舞蹈课堂基训是进行舞台实践的前提与基础
初学舞蹈的孩子在刚进校时是一个社会自然人,他们的身体及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往往缺乏表演艺术所需要的“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身体表现较为松懈、呆板、僵硬、不协调。要想把具有艺术可塑性的孩子培养成艺术新苗,就要求舞蹈基训教师对舞蹈表演天赋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舞蹈基础,掌握正确的形态;训练其肢体的柔韧度,形成其各部肌肉的紧张、松弛的控制能力和各关节的柔韧力量,形成他们初步的音乐感和形态动作的风格韵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随着力的加强,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身体的运动规律,能够保持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对舞蹈的审美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达到一定程度,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艺术技巧及各种舞蹈表演形式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舞蹈规范与艺术技巧,并能够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舞蹈技巧,成为合格的舞蹈表演者。从一开始对简单动作的学习,到注重动作的美观与规范,再到注重舞蹈艺术的技术技巧,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对他们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才能为之后的舞台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心理基本训练。教导学生掌握各种舞蹈技巧是必要的,但是,这些舞蹈动作和技巧并不应该是死板的,僵硬的,而应该是充满了形象表现力和情感渗透力的舞蹈艺术形式。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基本训练也是必需的,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他们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只有这样,在进行舞台实践中,才能向观众展示有生命的,有内涵的舞蹈表演。总而言之,舞蹈课堂基训是进行舞台表演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扎实做好基础训练,学生的舞台表演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无米之炊。
3舞台实践是舞蹈课堂基训的实践与升华
课堂中的舞台教学是培养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的基础,舞台实践则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舞蹈技能,必须在演出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只有通过舞台实践,教师才能通过学生的舞蹈作品准确评估对舞蹈技能的掌握程度,才能进一步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因此,可以说,课堂教学只能教授学生完成一定的舞蹈基本技能,真正要将学生培养成舞蹈艺术人才。应坚持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舞蹈实践对舞蹈基训的实践与升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舞台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通常说实践出真实,只有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学生所学得的基训技巧才能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吸收,才能帮助学生获得真才实学。同时,通过舞台实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对基训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大都是过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们的思维也容易被局限于狭小的世界,对舞蹈艺术的理解也多流于肤浅。通过舞台实践,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生活的磨炼中不断加深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贯穿于课堂训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才能对接下来的训练内容与训练方法有明确的认识。其次,舞台实践能够补充教师的课堂舞蹈教学活动。舞台艺术实践对于一个舞蹈学习者来说,就是自身获得发展的镜子。只有通过镜子,学生才能真切地认识到自己在舞蹈技术技巧学习方面的不足,才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获得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舞台艺术实践则是学生获得成长的手段,也是学生成长的最终归宿。因此,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对自我的清醒认识,用发展的眼光去要求自己,在严格完成课堂训练的同时,认识到自己在基础训练方面的不足,从而为艺术实践的需求提供可选择性。最后,不断的舞台实践有助于不断完善心理基训内容,增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心理基训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一味地口头说教对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并没有切实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从学习作品,排练作品到诠释作品,都是对舞蹈更深层次地探讨和学习,使学生对舞蹈内容和舞蹈情感更准确地把握和分析。虽然艺术实践并不是增强舞台表现力的唯一手段,但它却是艺术表现力提高最有效的途径。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舞台艺术实践,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艺术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才能不断加强。
4结论
课堂教学中的形体基本功训练是进行舞台舞蹈艺术表演的前提与基础,而演员在舞台上所表演的形体动作又是舞蹈教学中形体基本功的活用与升华,二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应注重对学生的舞蹈基训,同时还应该在舞蹈表演中不断经受检验,完善舞蹈技能,才能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动人的表演。参考文献:
[1] 王龙.舞台实践在艺术硕士培养中的重要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杨诗英.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之探究[J].大家,2012.
12.浅议艺术实践对舞蹈教学的作用 篇十二
舞蹈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要运用讲解、示范、启发、分析、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设法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既要强调动作技能的实践练习,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运用的实践意识, 鼓励学生长期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活动, 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舞台实践中, 增加学生对舞蹈知识的体验、应用、赏析和创造的能力。
之所以说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是因为它能丰富课堂教学, 使从事舞蹈专业教育的教师, 改进过去陈旧的教育模式, 不断修正自己的培养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 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 培养具有“站稳讲台、兼顾舞台和创作、面向社会、多能一专”的人才。在实践中, 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活灵活现的运用到舞台上, 由局限上升到无限, 由课堂延伸到舞台, 全部展现出来。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 又要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具备使用这些技术技能的应用能力。
二、艺术实践能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 同时锻炼并提高其综合能力
艺术实践是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它不仅是检验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也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有的学生在练功房里能跳出的舞蹈, 一上舞台就不会做动作了;还有更多的学生不能在公开的场合, 采用恰如其分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进行表演, 不免陷入尴尬境地。而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作为一条强有力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学用结合的问题。在校期间, 如果学生经常性的参加各个层面的艺术实践活动, 每次活动结束后, 就会获得一定范围内的一些对于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的社会评价。正确运用这些评价, 会使学生能在一个新环境里从新的角度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缺点合理的进行自我调整和修改, 扬长避短, 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走出课堂, 走进群众, 走进生活, 给学生提供深入到社会, 了解社会风土人情、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和社会对艺术需求情况的机会。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这些需求情况, 进一步调整知识能力结构, 即能突破课堂上一些固有的僵化保守的东西, 又能培养较好的鉴赏力和辨别力。通过艺术实践活动, 学生对学习艺术的兴致提高了, 表现自我的勇气增强了, 实际工作的能力得到认可, 展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就得以实现。这种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 对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影响。
艺术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艺术才华是一种展示与锤炼, 艺术实践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展示艺术才华的广阔天地。未来社会复杂多变, 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底蕴、有头脑、有见解、有能力的人才能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不同的舞台, 不同的艺术形式的展示, 通过这个过程,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 培养和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和综合人文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 走入自己的人生舞台, 创造性地从事教学工作与组织各种相关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演出实践创造了大量的剧目创作机会, 师生编创水平不断提高
在舞蹈教育教学中, 教学科研的重要一环就是剧目创作。可是在剧目创作中, 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束缚师生的创作激情。长期从事舞蹈教学的人都知道, 学校在平时要启动一个剧目创作的项目是很不容易的。比如资金的来源, 演员的选择、演出的服装道具、音乐的编曲、舞台的设计等等。而演出实践则正好创造了这些条件, 为师生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使他们有条件不断地进行创作尝试, 在创作中加入自己的观念和理解, 既能不断丰富作品内涵, 又能提升创作水平。所以, 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 积极进行各种演出实践, 为师生们创造了大量的剧目创作机会。极大地拓展了本校师生的艺术眼界和创作观念, 师生们的创作思路、创作手法和创作水平有很大提高。
四、在充分肯定艺术实践对舞蹈教学有利作用的同时, 还要看到存在的弊端
注重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这是舞蹈教育追求的目标,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 两者也会有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会影响常规的课堂学习。课堂学习分为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我们都知道, 对于一个舞蹈者来说能够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拥有的扎实专业基本功是最主要的。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基本功, 掌握舞蹈动作要领, 课后进行反复练习, 才能在舞台上表现自如, 成为万众瞩目的舞台焦点。而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增加文化底蕴, 提升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大量的舞台实践演出必定会占有原有的教学计划以及课堂次数, 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过程中, 要适当的调整好教学与演出的时间安排, 科学合理地制定艺术实践活动计划, 要起到既不相互影响, 又能做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是过多的实践活动, 使舞蹈专业学生接触社会较早, 表现出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过早的“成热”意识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努力作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 经常与学生交流, 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 从生活细节上关心爱护学生。
总之, 要想全方面的做好舞蹈教育, 必须在优化理论课堂的基础上, 创造出更多的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想象力、团队配合能力以及舞台反应能力。今后, 我们还要不断的探索和开拓艺术实践在舞蹈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不断借鉴各家之长, 为促进我国舞蹈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我们的力量。
摘要:舞蹈艺术实践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 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艺术综合能力的最好途径, 实践中, 学生能充分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活灵活现的运用到舞台上。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专业技术技能, 又要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应用能力。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建立完善艺术实践的评价体系, 起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各方面能力达到新的高度的作用。
13.舞蹈教学总结 篇十三
幼儿舞蹈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幼儿的童趣、童心,是幼儿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幼儿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幼儿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幼儿常常为了表示高兴而手舞足蹈,对于大多数孩子,跳舞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促进个性丰富发展的文化生活方式。现就本学期大班舞蹈兴趣班教学作一下总结。
一、本学期我们们着重进行了舞蹈的基本训练,包括: 了解身体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脚型、脚位和手型、手位
1、勾绷脚的练习
2、前压腿的练习和旁压腿 的练习
3、压胯的训练
4、要的练习
5、压腕的练习
6、跪坐的训练等等。
二、训练中重视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引导幼儿热爱舞蹈。我们观察到,幼儿在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看到电视电影里的舞蹈动作的时候,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并模仿动作,这说明喜欢唱歌跳舞是幼儿的天性。所以,我们特别注意充分调动幼儿这一积极因素,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舞蹈。在教学新舞蹈时,我们将舞蹈内容编成儿歌或故事,并以这种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幼儿讲解,加深了幼儿对舞蹈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幼儿的接受能力,激发了幼儿学习新动作的兴趣,从而使幼儿不是被动地学习舞蹈,而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喜爱舞蹈这一课程。
14.舞蹈教学培训心得 篇十四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1
在文广舞之梦少儿舞蹈培训学校里有一位老师,深受少儿家长的喜爱。短短3年的教学经历,她受到了众多家长送来的锦旗,许多家长纷纷表示,孩子除了在舞蹈技艺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在其他各种领域也有了提升。她就是少儿中国舞的指导老师——丁楠。
有一种人天生为舞蹈而生。她们在不明事理的时候却对梦想有着执着的追求,舞蹈的种子在不经意间已种入她们的心田,萌芽生长。她们比一般人表现出更高的天赋异禀,与艺术领悟能力,她们的人生因舞蹈而开启,因舞蹈而精彩。丁楠从5岁开始练舞,二十多年的习舞生涯让她载誉无数,从开始丁楠转型成了一名少儿舞蹈老师,带着对舞蹈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中。
“舞蹈是个需要长期坚持训练的项目,这个过程艰苦而又枯燥,没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愿意吃苦的毅力是无法完成舞蹈训练的。”丁楠说道。现在的孩子都是独二代,家长视作掌上明珠,千娇万宠许多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家长又容易袒护纵容。一开始教学过程经常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和家长的袒护而终止。舞蹈不仅能让孩子的身形高挑挺拔,还能磨练孩子的精神意志。能多掌握一门技能,让孩子的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广大家长会发现平时娇生惯养的孩子变得能抵抗挫折了。
作为少儿舞蹈培训的老师,丁楠一直对自己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标准。每个孩子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进度各不相同,丁楠特地为赶不上进度的孩子“开小灶”,让他们掌握要领,积极自信。少儿舞蹈培训老师这份圣神的工作,也让丁楠收获了很多喜悦和满足。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就是最大的收获,业余舞蹈培训主要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与感受艺术文化的熏陶。所以不必苛求孩子们每个动作都精准到位,让她们爱上舞蹈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付出就有收获,丁楠的教学态度获得了学校及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还有很多少儿的家长慕名前来,点名就要报读丁楠指导的班级。“用心教学,用爱培育,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指导好每个动作,孩子们的进步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2
幼儿舞蹈教学的心得体会我爱跳舞,跳舞在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我更爱教孩子跳舞。孩子是天生的舞者,在动听的音乐氛围中,她们能快乐自由的舞动出各种身体姿态。由于孩子们没有丰富的舞蹈经验,其随音乐的舞动也极简单,尚不能称之为“舞蹈”。幼儿舞蹈基础训练的开展,使孩子对舞蹈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专业的认识,儿童舞蹈基础训练主要是从舞蹈基本功及舞蹈技巧两大方面对孩子施以长期的训练。从而大大提高幼儿舞蹈水平。
在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时,应深刻的意识到所训练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幼儿。由于学龄前儿童的一系列年龄特点,致使组织训练时应注意到许多方面。
一、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时,应考虑到孩子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特点。幼儿园内的舞蹈基训对象主要是针对中大班幼儿,平均年龄早期4—6周岁,这么一群幼小的孩子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体质相对成人而言较弱;由于年龄小,她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同时她们身体及心理的接受能力也较差。这也就意味着授课的成人——教师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训练内容要符合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
2 、训练的强度、深度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3
现阶段小学生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舞蹈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通过舞蹈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性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比较理想的方式。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与情感。有了对舞蹈这样的认识,我校开设了舞蹈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并且很受学生的喜爱。共有一百多人次参与舞蹈教学活动。并且多次参与社会演出活动及比赛,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教师是将智慧,人性,理念,素质综合在一起的“子集”。与其他教师相比,舞蹈教师具有自身特点:不断充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型的动作趋势,与时俱进的排练符合当前形式的舞蹈作品。为了上好舞蹈课程,我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积极观看各地的比赛和演出的舞蹈碟片,学习各种技法和亮点。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在课程实施中,我对教学内容主要做了这样的安排。首先从基本训练入手。通过基本训练的活动练习,使学生首先学会了使动作做的自然、协调,并同音乐和谐一致。在音乐伴奏下做各种练习,使学生身体得到较自然全面的活动。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动作姿态,力量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和初步欣赏音乐的能力。为以后对舞蹈的表现力以及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在身体柔韧性很强的同学中,我教授了一些高难度的技能技巧,如打前桥、后桥、侧翻、前呛脸,转等,满足了优秀学生的求知欲,做到了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
其次,在基本训练的同时,融进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民族舞的基本风格,基本舞姿造型以及动作韵律特点。如傣族舞、藏族舞,扩大丰富了学生舞蹈眼界和知识。在训练中,我让学生照镜子反复练习表情,这样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像照相一样,怎样做最美,而是根据舞蹈情节的需要作出适合表达主题的表情、神态和动作。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为整个舞蹈服务。这样,避免了学生在舞台上暴露出表演呆板、缺乏激情,缺乏表现力和可塑性较差的缺点。再次,教师讲解非常关键。教师要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不断去示范,去讲解动作表情的要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舞蹈教师和语文、数学教师一样,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另外,训练时要严格要求。作为一个舞蹈教师,首先是队员的“班主任”,比如说,哪些孩子的素质好,哪些孩子的素质较差,好的要积极培养成领舞或独舞对象,差的要耐心辅导不歧视;哪些孩子比较开朗活泼,哪些孩子比较内向文静;哪些孩子有小脾气,比较娇气等等。
通过这样的专业的训练,使学生在舞蹈中得到提高展示自我。经常带领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参加区、市的舞蹈比赛和社区文艺演出,特别是在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文艺演出中作为本县唯一的舞蹈《小花木兰》的精彩演出得到了观众的阵阵热烈的掌声。经过训练与锻炼,舞蹈班的学生都成了班级的文艺骨干,老师的得力助手。
舞蹈兴趣小组的实施,能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同时,通过舞蹈教育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培育学生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来的辛勤工作,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我将会更加努力,将我校的舞蹈艺术活动进行得更精彩!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4
舞蹈的创编中也有那么多技法和诀窍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和热情,也使小编获益良多。
此次市舞蹈技能培训班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内容,整个培训下来,感觉与以往的培训班有很大不同,更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专业素质,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舞蹈理论实用性、针对性强,教育教学方式新颖,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成功编排出一个成功的节目,不仅需要在舞蹈的创编、音乐的选择、道具的运用、灯光的协调、舞美的设计等等诸多方面仔细琢磨,更需要在人员的组织、服装的设计、训练的方法等方面下大力气。
原本对于舞蹈的创编方法和编排要领并不熟知的我,通过一位位专家老师毫不保留、热情洋溢的讲解,使我走出了困惑和误区,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本次培训还结合舞蹈的创编给我们欣赏了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另外还安排了多次现场答疑解惑的机会,使我真正懂得了舞蹈训练要讲究科学,舞蹈的创编中也有那么多技法和诀窍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和热情。
二、舞蹈技能训练,陶冶了情操,以舞激情,乐在其中。
在这次舞蹈培训中,让我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粗犷豪放、刚柔并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舞蹈要多琢磨、多练习、多体会是找到感觉的关键。我在学习中,看到教师们的优美动作,听着入耳的乐声,我的心为之陶醉。
应该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这次舞蹈技能训练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美、追求美的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舞蹈学习中,我感受到了它的美更激发了我热爱舞蹈的热情,同时,我更有了一种把这种美的体验传播给学生们的愿望。舞蹈培训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真是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最后一次的舞蹈公开课观摩时,市舞蹈团的李南老师给了我许多启发。在她的讲授之中,我认识了她的.学生,感受到了她所带领的舞蹈团队的那种集体精神,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在李南老师的讲课中,时时体现了她所带领的团队的那种集体精神,她们训练的过程很艰苦,但是现在娇身惯养的女孩子都能够培养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觉得很难得。在这种难得的品质下,学生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扎实的舞蹈技巧,更是令我折服。通过学习,我感触很深,也更坚定了要把自己所带的团队教出一定的特色来的决心。
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舞蹈以及其他的很多方面都有很许多新的感悟,获取了许多的经验。也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真的很难得,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来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舞蹈教育教学中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努力奋进!
【拓展阅读】
描写舞蹈动作的作文
老师家,客厅里嘻嘻哈哈,那是老师正在教我们学舞蹈。
第一个动作是“骑马”,只见老师的一只手伸直,另一只手弯曲,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卡在大拇指上,形成一个圆圈。老师说那是握绳子的地方,然后两手翘起,向后拉,我们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做着,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
第二步是脚上动作,老师把正在练习的我们叫了过去,我看见老师两腿交叉着,踮起脚后跟,左一下,右一下,摇晃着身子。那是骑上了马,身子晃个不停,有人练习的时候,把两腿弄成了“麻花”,一下子摔倒了,
第三步我们学“放牧”,把刚才学到的腿上动作和手上动作连起来,只是弯曲的手K着腰而已,我转着圈,好像真的骑在了马背上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那感觉好极了。
最后,是挤奶返回,老师抖着肩膀上下舞动,头向上昂起,笑得那么自然开心,虽然胖了点,但做起动作来还满潇洒的,这让我产生了更多的敬意。
奶挤好了,我们喜气洋洋地骑着马回了家。
学舞蹈真是太有意思了!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5
有幸参加了本次的舞蹈教学培训,学到了很多认识了很多,受益颇多。通过陈萍飞老师的讲课,让我学会了声势、律动、歌表演以及集体舞的创编;在陈怡老师的课上我学会了欣赏舞蹈中的舞蹈元素;在江玲老师的课上我学会了训练学生舞蹈的基本方法;在南师附小音乐老师的课上我们了解到了现阶段小学生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舞蹈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通过舞蹈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性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比较理想的方式。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品质与情感。舞蹈教育是一种术,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品。舞蹈教育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孩子们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简单的创编和欣赏窍门,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表现能力呢?
首先,让学生理解舞蹈音乐,给学生讲解音乐所表现的主题,分重点、难点来讲解,尤其是把音乐的节奏作为难点,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和乐”。不要抢也不要拖,动作要做得从容到位,使整个舞蹈有张有驰,有起有伏,从容自如。
其次,让学生对照镜子反复练习表情,这样训练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像照相一样,怎样做最美,而是根据舞蹈情节的需要作出适合表达主题的表情、神态和动作。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要为整个舞蹈服务。再次,教师讲解非常关键。教师要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不断去示范,去讲解动作表情的要领。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舞蹈教师和语文、数学教师一样,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另外,训练时要严格要求。作为一个舞蹈教师,首先是队员的“班主任”,比如说,哪些孩子的素质好,哪些孩子的素质较差,好的要积极培养成领舞或独舞对象,差的要耐心辅导不歧视;哪些孩子比较开朗活泼,哪些孩子比较内向文静;哪些孩子有小脾气,比较娇气等等。教师都要了如指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将这次培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努力做好音乐教师的本职工作,努力挖掘学生的艺术特长。通过舞蹈教育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培育学生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6
幼儿舞蹈教学的心得体会我爱跳舞,跳舞在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我更爱教孩子跳舞.孩子是天生的舞者,在动听的音乐氛围中,她们能快乐自由的舞动出各种身体姿态。和她们一起跳舞你会快乐的象小鸟,忘记所有的不快和烦恼.于是,业余时间在xx省舞蹈家协会舞乐天舞蹈策划培训中心当起了舞蹈老师.几年来也摸索出了一些小经验.
由于孩子们没有丰富的舞蹈经验,其随音乐的舞动也极简单,尚不能称之为“舞蹈”。幼儿舞蹈基础训练的开展,使孩子对舞蹈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专业的认识,儿童舞蹈基础训练主要是从舞蹈基本功及舞蹈技巧两大方面对孩子施以长期的训练。从而大大提高幼儿舞蹈水平。在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时,应深刻的意识到所训练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幼儿。由于学龄前儿童的一系列年龄特点,致使组织训练时应注意到许多方面。一、组织幼儿进行舞蹈基础训练时,应考虑到孩子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特点。幼儿园内的舞蹈基训对象主要是针对中大班幼儿,平均年龄早期4—6周岁,这么一群幼小的孩子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体质相对成人而言较弱;由于年龄小,她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同时她们身体及心理的接受能力也较差。这也就意味着授课的成人——教师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训练内容要符合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
2、训练的强度、深度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
舞蹈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导读:舞蹈的创编中也有那么多技法和诀窍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和热情,也使小编获益良多。
此次市舞蹈技能培训班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内容,整个培训下来,感觉与以往的培训班有很大不同,更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专业素质,总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舞蹈理论实用性、针对性强,教育教学方式新颖,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成功编排出一个成功的节目,不仅需要在舞蹈的创编、音乐的选择、道具的运用、灯光的协调、舞美的设计等等诸多方面仔细琢磨,更需要在人员的组织、服装的设计、训练的方法等方面下大力气。
原本对于舞蹈的创编方法和编排要领并不熟知的我,通过一位位专家老师毫不保留、热情洋溢的讲解,使我走出了困惑和误区,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本次培训还结合舞蹈的创编给我们欣赏了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另外还安排了多次现场答疑解惑的机会,使我真正懂得了舞蹈训练要讲究科学,舞蹈的创编中也有那么多技法和诀窍的,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增添了一份信心和热情。
二、舞蹈技能训练,陶冶了情操,以舞激情,乐在其中。
在这次舞蹈培训中,让我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粗犷豪放、刚柔并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舞蹈要多琢磨、多练习、多体会是找到感觉的关键。我在学习中,看到教师们的优美动作,听着入耳的乐声,我的心为之陶醉。
应该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这次舞蹈技能训练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感受美、追求美的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舞蹈学习中,我感受到了它的美更激发了我热爱舞蹈的热情,同时,我更有了一种把这种美的体验传播给学生们的愿望。舞蹈培训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真是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最后一次的。舞蹈公开课观摩时,市舞蹈团的李南老师给了我许多启发。在她的讲授之中,我认识了她的学生,感受到了她所带领的舞蹈团队的那种集体精神,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在李南老师的讲课中,时时体现了她所带领的团队的那种集体精神,她们训练的过程很艰苦,但是现在娇身惯养的女孩子都能够培养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觉得很难得。在这种难得的品质下,学生们表现出来的那种扎实的舞蹈技巧,更是令我折服。通过学习,我感触很深,也更坚定了要把自己所带的团队教出一定的特色来的决心。
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舞蹈以及其他的很多方面都有很许多新的感悟,获取了许多的经验。也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真的很难得,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来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舞蹈教育教学中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15.舞蹈教学实践论文 篇十五
一、舞蹈形体训练是良好的艺术熏陶
形体美, 首先应归为一类典雅艺术, 它是美的凝练和精华。追求形体美, 即追求一种艺术的境界。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其实, 只要把目光聚集于自身, 便可以从最简单、最原始的方面挖掘美的因素——形体训练为学生开辟了一个特殊的发现美、塑造美的渠道。无论是有氧健身操、舞蹈, 抑或是瑜伽形体, 跟着老师的教学节拍, 都能使我们的学生陶醉在优美动人的音乐中, 全身心的放松, 做出风格迥异的形体动作, 逐渐深入对音乐的体验, 逐渐融入音乐与肢体的双重语言所要表达的意境之中。老师传授给学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感觉, 学生在不经意中把老师想象成艺术的化身;每一课时的训练, 老师细致地每一动作的指点, 化到细处, 都是对学生艺术感觉和良好气质的培养和熏陶。
二、影响音乐专业学生学习舞蹈形体课兴趣的因素
1. 生理因素。
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入学稍早, 年龄一般在17—20岁左右, 骨骼的发育基本定型 (比较坚硬, 软开度较差) , 每进一步都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而且学生的身体素质、形体基础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 有的学生做起动作很不协调优美, 跟不上教学计划的要求, 使之对学习失去信心, 导致影响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2. 心理因素。
舞蹈形体课是带有人主观目的性的一种特殊的课程。从客观的需要到带有主观色彩的实践活动之间, 存在一个中介环节, 就是学习动机。开始时, 有的学生会认为舞蹈课不是主课, 存在能混就混过去的思想, 有的男生认为舞蹈应该是女生的特长, 和他们不沾边, 还有的学生则是随大流。基于以上因素, 学生们在课堂上就会对自己要求不严格, 也就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 环境因素。
由于学生们来自不同地区, 接受舞蹈形体课训练程度各不相同 (大部分都没有接触过舞蹈基训的训练) , 其中不知道舞蹈形体课是怎么回事的占了大半比例。所以上课时表现出不好意思、放不开、不主动等情绪因素,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因素。
在舞蹈形体课中任何单调枯燥的练习和教学方
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董亚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0.
法都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乏味, 提不起精神来, 而连续两节课不间断的练习, 会让音乐专业的学生觉得运动量较大, 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和畏难情绪。因此, 教学方法和上课时合理的休息调整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如何提高音乐专业学生学习舞蹈形体课的效果
1. 以认真的授课态度与合理的课程安排, 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客体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开端, 并贯穿与整个过程的始终,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老师的教学内容上, 才能使学生产生必要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 进而促进情感的意志和形成、加深,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给没有舞蹈基础的音乐专业学生拟定教学计划的时候, 首先就定位了他们的学习目标:是培养优美的体态、气质, 和上舞台的勇气与台风。所以, 在教学内容上, 可以先开设芭蕾基训的训练, 包括一些基础的体态、站姿、手位等。在授课时, 为了吸引住学生们注意力, 所以在每个动作的教授时, 都要求教师做到标准的示范及仔细的讲述规格要领, 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不觉得枯燥, 并且积极地踏出第一步, 就是模仿。
2. 把握差异,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顾名思义, 就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由于教授的学生对象可能存在生理差距较大、学生的素质、理解和接受能力都各有所不同, 往往制定的教学内容在一部分学生中能够完成, 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能完全掌握的情况。所以, 教师应在针对之前的教学计划以及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条件各方面后, 对其教学计划稍作调整, 例如, 可以考虑加入了流行舞的元素。特别是对于男同学而言, 街舞的兴趣往往比枯燥的芭蕾基训要浓厚得多, 所以, 在调整教学计划后的授课中, 可能会发现之前综合情况于班里情况较差的同学突飞猛进的现象, 虽然说不上做得有多好, 但是, 至少能从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和学习动作的认真态度中看出, 他们的兴趣提起来了。
3. 设立舞蹈形体课的考勤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舞蹈形体既然作为对音乐专业学生本科学习中一门必修课程, 那么在上舞蹈形体课时, 就理应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就笔者实践为例:每次上课进行点名, 不得迟到早退, 并提出要求:1、3次迟到记旷课1次, 3次旷课就取消考试资格。期末成绩比例:考试发挥占:70%, 平时课堂表现:20%, 考勤记录:10%。上课时, 对于着装要求虽不像舞蹈专业学生一样穿着体操服, 但也要求舞蹈鞋及服装统一。有了严格的课堂考勤制度, 学生们更加重视这门舞蹈形体课。
相信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措施, 学生们能够提高舞台台风, 克服怯场。同时, 舞蹈形体课程既训练了学生优美的形体, 平日走路时都充满了自信, 更具艺术的优雅气质, 又能帮助他们掌握部分舞台表演技能, 更提升了当代音乐专业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
作者简介:
赵亚力 (1981-) , 女, 硕士研究生, 讲师。
温素云 (1980-) , 女, 硕士研究生, 讲师。
摘要:为了适应当前知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不少大学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舞蹈形体课。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舞蹈形体教学与舞蹈专业学生学习的舞蹈教学不同, 培养舞蹈演员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掌握表演技能, 在舞台上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而音乐专业学生学习舞蹈形体课的目的, 除了是让他们掌握一部分表演技能以外, 更多的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