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兴意境类诗词鉴赏(精选13篇)
1.浅谈比兴意境类诗词鉴赏 篇一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案:“恨”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标准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标准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 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赏析】
《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而无留意。诗人不由得又低头思量自己:“大雁急急归去,顷刻使能回到南方,可我自己呢?一年将尽,旅程却还遥远着呢。”为了排遣乡思,诗人便留心观看船的四周,发现了两个极有意思的景象,其一是“鸟避征帆却”:他所乘坐的这艘远行之船,在湖面上一摇一晃地前进着,水鸟们“啾啾”鸣叫着随在后面,有时船身猛一倒退,鸟儿们便急急地避了开去;其一是“鱼惊荡桨跳”:鱼儿们聚游在船的两侧,船家一起一落地摇动着双桨,偶尔声音响了一些,便惊得鱼儿慌不迭地散了开去。看着有趣,不知不觉间,夜已来临,尾联便写夜宿枫桥。枫桥在苏州城闻门外十里枫桥镇,原本称“封桥”,因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而得此名。天既已黑尽,诗人便盘算着:今夜,这艘孤舟该宿于何处(何许)呢?放眼望去,一轮霜月下,他看见了那久负盛名的枫桥。南宋诗人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因此,诗人一见到枫桥,便兴致勃勃地嘱咐船家将船系在桥下,决定这天晚上夜宿于此处,以一抒幽思。
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2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1)边塞(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解析】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据说唐代丰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鸊鹈泉号称最大。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诗应是概括了这段历史。“破讷沙”系沙漠译名,亦作“普纳沙”。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
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鏦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D。第一次考专题考意境。
2.浅谈比兴意境类诗词鉴赏 篇二
在传统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黑板上经常一半是古诗词, 一半是字意。用红点注重点字, 在旁边写出字意, 学生机械地抄写与背诵。一节课上完, 如果学生会朗读、会背诵, 会解释重点字意, 教师就认为学生领会了诗词, 教学任务已然完成。这种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只在解词析句上兜圈子, 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层面上, 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 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然而, 从新课标的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看, 现今的古诗词教学, 教师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 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展开想象, 与诗人、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的美妙情境中去, 让课堂呈现一种学习创造的美!为此, 近两年来, 笔者所在学校的备课组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摸索出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经验和规律。
一、走近作者, 展开想象
严羽说:“诗者, 吟咏性情也。” (《沧浪诗话》) 古诗词是古人人生态度、情感体验的集中呈现。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 乃至诗人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都会使得古诗词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情感意绪。因此, 古诗词绝对不能脱离作者的时代背景去凭空解读。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 只有让学生走进作者生活, 走进作者的内心, 展开想象, 才能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例如, 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笔者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回家作业:收集李白的生平资料及本首诗的创作背景。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相互补充, 最终形成对李白创作这首古诗背景的一个全景图:公元725年, 青年李白走出家乡四川远游, 第一次走出家门的他顺着长江一路走来, 峨眉、三峡、荆门、天门、金陵、苏州、越州……第二年, 跋山涉水饱览江南风光的李白再次返回扬州。“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这一年的漫游, 让李白广交朋友, 增长了知识, 吟诗作赋也大有长进, 还见证了盛唐的繁荣;但长期在外的漂泊生活, 风餐露宿, 居无定所, 使已经“散尽千金”的诗人这时身体劳累虚弱, 病倒于扬州。这年, 李白26岁, 但功业未成, 婚姻未定, 出蜀时所带资财也被一一耗尽, 跟随他的人也逐渐散去, 孤身一人流落在异地的李白, 终于看透了人情冷暖, 饱尝了世事辛酸。大家想象一下, 在那个深秋的夜晚, 寄宿在扬州一家旅舍的李白, 卧病在床, 半夜醒来, 看见地上洒满了银光, 他的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呢?这种情境的搭建与想象性体验, 容易使学生捕捉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对引导他们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无疑大有裨益。
而同是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表现的却是另一种心境。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 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 世界对他而言充满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 这时已经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 自由而愉快,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 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愁或感伤, 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 他向往扬州地区, 所以一边送别, 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 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学生们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 诗歌的画面随着想象顿时变得清晰起来:朋友于阳春三月放舟长江即将远行, 诗人驻足岸边目送孤帆远去。充满色彩和动作的画面, 生动地演绎着这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极富诗意的离别。
引导学生走近诗人, 了解相关创作背景, 展开想象, 才能更好地感悟诗人内心的情感。当然,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 教学力求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二、反复诵读, 多元想象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 只有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 才能充分领略诗歌的抒情和审美的艺术效果, 才能感悟诗词中作者之所感, 并与之产生共鸣。现在, 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诵读, 已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而实际上很多人同读一首诗, 其脑海中造成的形象又是各不相同的。因此, 在诗歌教学重视诵读的同时,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鼓励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进行个性想象, 以此取得古诗词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节奏, 读出语气;再次要通过想象读出意蕴。如在指导诵读《咏柳》一诗时, 笔者先让学生初读, 读准字音, 再让学生边读边画出句子的节奏, 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诵读时需要变化的语气, 读出“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疑问, 读出“二月春风是剪刀”的顿悟和赞美。通过反复的诵读, 反复的咏唱, 眼前的方块文字逐渐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教师鼓励学生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用彩笔描述春天柳树的样子。在他们富有个性的想象中, 或暖阳或细雨, 或独棵或成排的柳树, 或嫩绿或碧绿的柳叶, 或垂直或斜逸的枝条, 展现了学生们心中各式各样的画柳春景。
三、补充文本“空白”, 放飞想象
中国古诗词都注重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 它锻造着古诗词的空间, 滋生着古诗词的意境。这空白, 如诗词“虚实结合”中“虚”的部分, 它使读者有了大片想象的空间, 使古诗词有了意境之美。课堂上, 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填补句中的“空白”, 从而构成完整的想象空间。
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可以是景色。例如马致远的散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这曲小令开头三句九个名词 , 中间没有一个可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 , 但我们可通过作者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 , 驰骋想象 , 补上“空白”, 达到赏析的境界: 深秋季节 , 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 , 栖息着乌鸦。又到黄昏时分了 , 一条小溪从小桥下流过 , 桥那边是几户人家。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 , 冒着西风 , 骑着瘦马 , 在那荒凉的古道上奔波。太阳已经落山了 , 他仍在天涯漂泊。“黄昏”这个古典词中特定的思人怀乡意象 ,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出现 , 引起多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想象填补的“空白”也可以是情节。如在《寻隐者不遇》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们想象诗人与童子发生对话的地点, 以及两人之间的完整对答。“松下”“云深不知处”, 呈现了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 而“问童子”作者问的是什么, “言师采药去”的童子又是怎样的神情和手势。从学生们踊跃的角色扮演和对话动作的想象中, 不难看出这种“空白”想象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
四、斟酌词句, 拓展想象
古诗词的遣词造句简短精练, 充分显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两句三年得, 一吟泪双流”, 而贾岛也有“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的“推敲”故事。叶圣陶先生曾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作过赏析:“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起来, 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可见, 斟字酌句对感悟诗词意境是何等重要。在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 让学生们在字词的巧妙运用中抓住“诗眼”, 展开想象, 同样也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例如教学《村居》的“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时,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看哪个字理解起来最困难?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可以抓住“醉”字, 问:什么醉了?为何醉?学生回答:草、莺、杨柳、孩子、诗人……教师又问:那是一种怎样的醉态?想象一排排碧玉般的杨柳树, 正忙着舒展绿丝带般的长发, 随着春姑娘的节奏, 飘拂摇曳, 翩翩起舞呢!莺在空中边飞边唱, 几棵桃树也露出了笑脸, 辛勤的蜜蜂早已在粉红色的花瓣间忙开了……此情此景让高鼎诗兴大发, 情不自禁, 脱口而出: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不知不觉中, 学生就跟着诗人一起走进春天, 陶醉在这春天的美景中。
又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学生通过古诗精练的语言文字, 在大脑中呈现送别友人的具体情景, 体会他们的诚挚友情, 古诗还何愁难学、难掌握?
3.浅谈意境理论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诗歌鉴赏;提取意象;意境理论;情感志趣
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文人把诗歌作为记录交流的工具,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情感记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不少学生面对意境高远、内涵丰富的诗歌,只知道机械地背诵,至于诗歌的内涵、意境、韵味,却缺乏自我解读。作为语文教该怎样引导学生走上诗歌鉴赏之路,使学生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情呢?现在,笔者就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运用意境理论鉴赏诗歌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把握内容,提取意象
诗歌是含蓄、凝练的艺术,诗人的情感在诗中往往不直接流露,而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所谓意象,是诗歌中用来寄托诗人情感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也就是文章中人、物、事的写实,是尽量不融入主观色彩的客观描述。因此领会诗歌的主旨,感知诗人的情感,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内容,提取诗中的意象。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提取并解读诗歌的意象作为突破口。
鉴于此,让学生把握一些常见的意象的寓意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为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运用。分析鉴赏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如杨柳表离别,梧桐表伤感,阳关示别离,子规象征悲伤,梅兰竹菊松象征坚贞高洁,杜鹃象征凄凉、哀伤,寒蝉象征悲凉,鸿雁指代书信也寄托思归情感等。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诗中的意象常常有较为固定的意义。学生只有熟悉意象的固定涵义,并结合作者的主观情感才能深入地把握诗歌的意蕴。
二、展开联想,勾绘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P217)简单地说,就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做具体细致的描写,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意象,描绘出与作者的情感、志趣相一致的画面。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谈到:“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意象组成的画面,就是“景语”,与诗人的情感、志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的艺术境界,来体现诗人的“情语”。鉴赏诗歌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
学生欣赏诗歌,通过丰富的联想、想象,将诗人在诗中展现的意象联系起来,勾绘出一幅幅画面,再通过画面展现的乐景、哀景来探究诗人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和志趣。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全诗共两节,第一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意象代表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构成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图景,而第二节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意象来代表黑暗冰冷的世界,构成了一幅黑暗冷酷的现实社会图景。在这两节诗展现的意境想象中,我们理解了这首诗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三、领悟意境,理解情感
不同的景物构成不同的画面,不同的画面又体现诗人不同的情感。写景有乐景、哀景之分,抒情有乐情、哀情之说,在诗歌中乐景、哀景、乐情、哀情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以乐景写乐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美丽的景物使人精神愉悦,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
2.以哀景写哀情。如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无可奈何,而自己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诗人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凋残的花朵一样,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用哀景含蓄蕴藉地写出了诗人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3.以乐景写哀情。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描写了花儿含苞欲放,鸟儿林间鸣叫,本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但感叹国家命运、思念家乡亲人的诗人以含情之目看待花鸟,花鸟也产生了感情。花儿露珠晶莹,就好像花儿泪聚眼角,飞鸟啼鸣,也好似鸟在惊啼,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悲痛的深切。
4.以哀景写乐情。这类表现手法较为少见,却能给人以新鲜感。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前两句渲染出从南山归家途中的小道,偏僻荒野,草木丛生,难以行走的景象,“以哀景写乐”反衬出末句的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志趣。
在领悟诗歌的意境时,要注意意象构成的画面是乐景还是哀景,进而通过景所表达的情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志趣。
总之,意境是诗歌的灵魂,对意境的探求是鉴赏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古典诗歌的鉴赏过程中,必须对这一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学生只有在意境理论的指导下,全面把握诗歌的意象,并通过联想、想象勾画出意象所构成的画面,再进一步理解画面所体现的诗人的情感、志趣。即在鉴赏诗歌时,要深刻把握意象、意境、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深刻地领悟诗歌展现的深层内涵。刘勰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只要不断地运用这些方法阅读鉴赏诗歌,就能够透过诗歌画面的表象寻求到内在的意境,领悟每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志趣。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清代]王國维著.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9.
3.[清代]王夫之著,舒芜校点.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01).
4.唯美意境诗词名句 篇四
1、很多事都被慢慢拆下来拼凑在心里,然后物是人非。
2、昭君出塞万马惊,匈奴单于喜相迎。弱女力挽民族怨,落雁佳人垂世间。
3、其实醉生梦死也只不过是和遗忘开的一个玩笑,当你认为自己已经忘记一个人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比记得她的时候更加痛苦。
4、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春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常记曾携手处,千树压。梅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何时得见。
5、我已经找到我需要的一切,你就是我的一切。
6、十年无奈伴身旁、不去想、自凄凉、纵有千人身旁、无人解忧伤。
7、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8、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9、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0、你连叹息都可以美得像是在微笑。这样要我怎么画出悲伤的你。
11、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红。
12、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13、倘若红尘亦纷飞,何必苦笑做欢颜。
14、惯看花开花又谢,却怕缘起缘又灭。
15、寂寞只是一场华丽的虚张声势。
16、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17、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1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9、流泪,是为了想起一个人,努力去想一个人,是为了提醒自己,至少有一个值得你哭泣的人。
20、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2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2、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3、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4、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25、一些人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对于那些真正的浪漫主义者来说,爱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2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7、如果今色的阳光,停止了它耀眼的光芒。那么你的一个微笑,将照亮我的整个世界。
28、念伊心似西江水、纤纤玉手,当谁枕游!
29、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0、我如何告诉你我爱你?我如何告诉你我在乎你?我如何告诉你我一直想念你。
31、似水流年花似锦,颠沛流离花以落,花晨月夕花易冷,一季花落花离夕。
32、思伊不见望空月,罗帷何事入秋风?
33、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34、没有快乐,微笑还在。没有童话,童年还在。
3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36、和寂寞对话,只是不愿意相信你已经离开。
37、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38、没有你烦我,我就开始烦我自己。
39、花开花落花满天,情来情去情随缘。
40、如果有一天不再拥有,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4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4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43、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4、千帆过尽,皆不是我心所爱;三千弱水,哪一瓢知我冷暖。
45、欲除相思垢,莹泪浣春袖。朝夕红颜老,岁年依红豆。
5.意境优美古诗词 篇五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忆江南》(其一)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梦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骊歌》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虞美人》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6.诗歌鉴赏意境意象训练题 篇六
一、次石湖书扇韵(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5分)
二、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问: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三、莎衣①
杨朴②(宋)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③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④紫绶金章⑤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菡萏:荷花。④饶:任凭。⑤紫绶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官员的服饰。问:“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四、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字中甫,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问: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诗歌鉴赏意境意象训练题答案
一、答:
1、全诗由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构成。(1分)
2、整首诗勾画出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现,浮萍漂碧,藕花飘香的闲适雅寂的石湖风光。(2分)
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风光图。(1分)
4、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悠然闲适的心情(1分)
二、答:
1.李世南画的扇面中描绘了这样的景物:一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溪边)行走,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3分)(题目要求“描述”,答案应该是“句子”而非“短语”。)
2、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2分)
三、答:
1、这两句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波光潋滟,烟霭迷蒙,苇影参差,莲叶滴翠,荷花吐香,加上雨洒湖面,如蹦珠溅玉,此间一叶扁舟,舟上卧着披着蓑衣的渔人。(2分)
2、诗人描绘这幅渔人乐趣图,(1分)
3、是对渔人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桃花园式的理想天地的向往。(2分)
四、答:
1、只有从南边飞来的几只大雁栖息在明月下的芦苇丛中(2分)
7.走入古诗词的意境 篇七
一是朗读吟诵。
初中生的注意力易分散,且阅读量不够广,尚未形成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朗读技巧。因此,初中低年级的学生重在吟诵,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听范读、个别读、齐读、演读、小组赛读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则平实的语言会完全破坏诗歌原有的意境。教师只有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富有感情,随着声音的高低起伏,古人的形象仿佛栩栩然飘至眼前,学生才能渐渐感受到诗歌的苍凉和诗人对宇宙、人生、时空的思考,才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抑郁、悲凉之感。
二是借助想象。
诗歌,是高度浓缩的语言文学艺术,往往在极为有限的字数中蕴涵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不展开想象,就不可能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初中高年级的学生情感丰富,写作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充分利用读写结合,尝试扩写、补写等,要求充分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或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或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这就是入境的一种。
三是适量的多媒体辅助。
8.有山水意境的古诗词 篇八
古诗词中的山水往往是同时出现的,有水无山则显得单调,有山无水则缺少灵动,山水相依便成一幅优美画卷。先秦时代的《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之句,可以说是思乡的源泉,也可以说是山水的起源,但处于内容的从属地位,并未当作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歌咏。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汉末建安时期,才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就是曹操所写的四言诗《观沧海》,陶渊明将之进一步发扬光大,到王维和孟浩然,山水诗便达到一个顶峰。本篇所介绍的主要是同时模山范水的诗词。
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风格以淡远为主,意境悠远,词气闲淡;但也不乏雄浑壮阔、飘逸洒脱的诗风。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诗人穿过寺中竹林小路,来到幽深的后院,见“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称颂的名句,它的妙处不在于词藻与描摹的惊人,而在于构思造意的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其影响虽不如上两句广泛,亦备受人们推崇。“悦”和“空”都是使动用法,即“使……悦”、“使……空”。诗人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使得鸟儿更在愉悦;那澄澈幽深的小谭中倒映着自己的身影,诗人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荡涤无存。他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了尘世的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这一联的巧妙之处在于警策,它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作者在写山光水色之中融入了自己出世之意,禅意极浓。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之下,诗人觉得人世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有悠扬而宏亮钟磬之音,缭绕不绝。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这两句是描绘山村自然风光的名句,写景中寓含哲理,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诗人陆游漫步在山间,见重峦叠嶂,连绵不绝;溪水溅溅,汩汩而流;山径蜿蜒,伸向远方。如此美景,让人陶醉,但“山重水复”,作者似乎找不到出路了,正当他迷惘之际,突然看见枝叶繁茂的柳树、鲜妍明媚的花儿,穿行过去便隐约望见几间农家茅舍,原来又见一村。作者既写了山西村山水环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也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同时还体现了人生发展的某种规律性,钱钟书评曰“题无剩义”。当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陷入迷途,顿生茫茫之感。但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终会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这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这方面来看,这两句诗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相似的有王安石的“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这两句出自《江上》,描写诗人泛舟长江所见景物。青山是“缭绕”的,它曲折萦回,像是要挡住诗人前行的去路,然而正当诗人迷茫之时,却看到点点白帆缓缓驶来。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心中的愉悦之感可以想见。这两句写江行所见所感,描绘的画面中不仅有山水、白帆,还有人物。那回环曲折之青山、时隐时现之帆影,都为画面增添了一种闲淡构悠远的意境。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理入诗,也是山水诗中的名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写诗人登高所见的远景,景象壮阔,气势雄浑。首句写一轮落日西沉,渐渐消失在诗人视野中的景象;次句则写黄河奔腾入海的磅礴之景。作者的视线从天边到地面,由近及远,由西到东,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收纳于整个画面之中,使诗境显得特别宽广辽远,并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诗人称太阳为“白日”,是写实的笔调;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但实中有虚。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的情景,句中所写的不过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眼前实景与意中虚景合二为一的写法。这两句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而又处于瞬息万变之中的动态图画。白日依山而尽,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入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因此,画面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泼美。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在这里,诗人没有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李白是中国山水诗人中的另类,他有一种十分飘逸和洒脱的个性,他写的不是山水的细节,而是山水的气势,这也是写他本人的气势。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描写的是李白初次出蜀渡过荆门一带所见之景,形象地描绘出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中的地理变化。李白生长在蜀地,见惯了崇山峻岭,当他首次见到广袤无际的平原时,心中是充满新鲜感的。他看到两岸的青山逐渐地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低平广阔的原野,刹那间他的心胸都开阔了很多。他远望长江,只见江水滔滔,奔涌而去,仿佛流向了荒漠辽远的原野,他心胸更加豁然开朗。着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变换情景真实地表现出来。这两句的镜头感极强,不仅将静止的山岭描摹出运动的效果,给人以流动感;还把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以及江天辽阔高远的特点都真切地表现出来。后句着一“入”字,写出了长江气势的博大,力透纸背,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天门山位于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李白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的就是天门山这种夹江对峙,江水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诗人想象丰富,称长江冲撞开了“天门”,而使之成为东西两座山,形象地展现出了楚江巨大的力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写足了浑阔茫远的水势。第三句承首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末句承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静止在一个地方望天门山的,否则,两岸的青山便相对而立,并不会产生“相对出”的动态感。只有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才能看到两岸的青山向自己靠近以至扑面而来的情景。一个“出”字不但逼真地再现了诗人在舟行过程中所见的青山特有的动态,还表露出诗人心中的新鲜喜悦之感,更暗示了青山的多情好客,富有人情味。末句传神地描绘出诗人乘风破浪,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同时也体现出诗人欣赏名山胜景,目不暇接的情状,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登金陵凤凰台》是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凤凰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长干里西北侧凤台山上。相传南朝时有三只状似孔雀的大鸟——凤凰,集于此地,“音声谐和”,招来大群鸟类随其比翼飞翔,呈现出百鸟朝凤的盛世景象。为庆贺和纪念此美事,将百鸟翔集之地改名凤凰里,并在保宁寺后的山上筑台,名凤凰台。诗的首联写的就是这个传说,作者连用了三个“凤”字,却显重复,反而使得音韵和谐,极其优美。作者如今再登凤凰台却是“凤去台空江自流”,不禁起了历史的兴衰之感。诗人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是把目光投射到了眼前的山河。只见,三峰并列,南北相连,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如落青天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半落青天外”把三山半隐半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正是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中分白鹭洲”则把长江与白鹭洲的地理形势描写的十分真切。这两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表现出自然力量的雄大,把历史的变迁,即时间的改变与地点的依旧,整体地表现出来,启发人们作更深的思考。
尾联转为抒情,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关心,对政治的担忧,意旨尤为深远。更多有关水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登襄阳城》是唐代诗人杜审言被流放峰州途经襄阳时所作的一首诗。襄阳城位于汉水中游南岸,它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是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诗人杜审言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临襄阳城楼,他纵目四望,顿觉心胸开朗,贬谪的苦闷忧愁瞬间被一扫而空。“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两句是作者登襄阳城所见的独特山川景物。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一座山水名城,作者登临城上,极目远望,见楚地山川横亘,绵延不断,突兀而出,高耸入云;汉水浩荡,奔腾向前,与天相接,蜿蜒迂回。襄阳城正当汉水之曲,故云“接天回”。“出”字、“回”字,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字眼,但与“横地”、“接天”分别组合起来,就产生了传神的效果,表现出山川的动态之美以及那不可撼动、不可遏止的气势。胡应麟评曰:“闳逸浑雄,少陵家法婉然。”《唐诗意》:“极形楚地之美,即《硕人》‘河水洋洋’意。然彼是变风,此是正风。”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开篇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气势磅礴,一横一纵,把北方中原代表性的山河形胜展现出来,鲜明突兀,发人深省。“五千仞岳”中的“岳”应指华山,因黄河与华山此时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周制八尺为一仞,汉制则为七尺。这里说华山高五千仞,并言其“上摩天”,极写华山的挺拔高峻特点,气象森严。“三万里河”中的“河”指的是黄河,说它“三万里”,亦是夸大之辞,极言黄河之长。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用“三万里”、“五千仞”两个巨大的数目词把祖国这奇伟壮丽的山河,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入”、“摩”二字,使本来看似静止的高山黄河,刻画得雄伟壮丽,充满蓬勃朝气。而这三万里的黄河、五千仞的华山正是美丽祖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就是这样的大好河山,却被敌军占领,眼见收复无望,作者无比痛心。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三句,作为全曲的开篇,先描写雄伟险要的形势,生动形象。作者途经潼关,看到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潼关处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潼关外的黄河,像发怒似的汹涌澎湃,波浪滔天。一“聚”字化静为动,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的气势,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一“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山河表里潼关路”句,写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9.《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教学设计 篇九
备课教师:蔡 丽
联系电话:***
单 位:保山曙光学校
制作时间:2012年12月10日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2、解析: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是高考诗词鉴赏题中的常见内容,其核心是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来把握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并通过鉴赏课内和课外的诗词作品来探究巩固。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鉴赏诗歌的形象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景、情、境的关系,掌握鉴赏意境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感受古代诗歌的意象美、意境美。
(2)学会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并掌握鉴赏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2、目标解析: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是准确感知诗歌形象、主题、情感等的前提,而掌握解题方法、答题步骤、答题模式则是规范答题的基本要求。因此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例题让学生感知意象与意境,并归纳解题方法、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三、问题诊断分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时,学生最难把握的就是意象的内涵、意境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不能用术语准确作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训练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景、情、境的关系,理顺答题的思路,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模式。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堂课需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因为运用PPT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问题一:什么是意象、意境?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景物形象,让学生了解意象和意境。
例1:《雨霖铃》的上片,通过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通过 “寒蝉”“骤雨”“长亭”“烟波”“暮霭”等一系列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沉郁的氛围,用以烘托离别的无限惆怅和难舍之情。
【明确】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变式练习:请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特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象(明月、松、清泉、石)、意境(幽清明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意境(雄浑壮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象(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意境(高远辽阔)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意象(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桑树)、意境(和谐静谧)
问题二: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让学生归纳并掌握鉴赏诗歌意境题的方法。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初春美景图。全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明确】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①要结合诗词分析,且描摹景物不能直译。
对景物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不能直译原诗。要把景物特点点化出来,再写出诗人的心境。
②要将意象与情感、技巧结合分析。
不能单纯地分析景物形象,景物形象要附着在诗人的感情上,有时也附着在写作技巧
①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
教学设计
上。
③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分析。
有的诗词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个背景有时是熟知的,有的是诗词注解上注明的。
问题三:如何解答鉴赏诗歌意境的题目?
【设计意图】本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在讨论分析前一个例题的基础上归纳诗歌意境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模式。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步,概括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感情。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或者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景)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境)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情)的情感(心情、心境)。
六、目标检测
(201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琅玡溪(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第一、二步)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幽静美好的画面。(第三步)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七、课堂总结
1、答题要使用术语,且忌空洞。
2、语言要力求优美、准确。
3、要审清题意,注意设题角度和答题范围。
10.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问题 篇十
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说法是:“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
一、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蕴含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享受,又给读者哲理的启迪。
二、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文学艺术作品欣赏中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重要标准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中国古诗词具有长久不衰的生产力和感染力,其原因就在于它美好的意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各种风格流派那铿锵动听的和谐韵律。“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意境之所以有感人的力量,就是它因为它寄托了诗人的真挚感情。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雨疏”“风骤”“浓睡”“残酒”,在隐隐约约中透露出了淡淡的哀愁;在“绿肥红瘦”这一典型物象的补充下,那隐藏的惜春情感更加展露无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通过“乱石”“惊涛”“千堆雪”这一组景物来体现自己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总之,饱含在形象里的人物情景,好比白糖溶于水里,虽不见其形却知其存。王国维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是相一致的。
再如,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这篇“壮词”时,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只短短六个字,却用了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由此引导学生从这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潜台词”,去想象人物身处的特殊环境:为什么吃酒而“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而偏偏要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创造了空间给学生以想象,并且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互对,这就自然构成了雄壮、激越的音节,恰切地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通过引导,学生从句中自然联想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恼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收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从布局上,“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紧接着就是“梦回吹角”“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长叹。这使学生的心灵与作品意境发生了猛烈碰撞,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悟性,从作品中发现了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真正具有想象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含蓄的意境,能使人感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之得之”。古诗词含蓄蕴藉,各有其妙。让学生掌握艺术家的艺术技巧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主观情感、客观物象相统一的境界,是教学古诗词的难点,教师必须下一番工夫去研究、探索。
11.浅谈比兴意境类诗词鉴赏 篇十一
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思路之
意境分析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本考点的考纲要求。
能力目标
掌握“意境分析型”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思路,规范答题,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意境分析型”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思路,规范答题 学习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 课型
复习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考纲点击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考查特点
1、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境、情、理。
2、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3、作品多取材于唐宋诗歌的律绝,词曲小令,篇幅短小。
4、题量稳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一般下设2道小题,分值8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考纲和诗歌鉴赏考查特点。
历年选入高考试题的古诗词所抒发的都是人之常情,文字浅显易懂,回答起来也并不是很难。但实际情况是年年失分严重。究其原因是,考生答题不规范,泛泛而谈,极易漏掉一些要点,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非常可惜。解答时如果能够理清答题思路,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可以使答案针对性更强,鉴赏更加准确,就可以得高分,甚至满分。
根据近几年高考鉴赏题问答类型,归纳了几种模式。
意境分析型
主旨分析型 表达技巧型 语言炼字型 句意分析型 语言特色型
今天我们先来探讨第一种题型——意境分析型。
二、意境分析型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意象:所谓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
意境:所谓意境,是指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即意象)构成的艺术境界。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教案
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赏析。
三、试题探索
怎样规范答题,不至于漏掉得分点,我们通过几个示例考题来把握一下答题思路。(示例一)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此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通过描写凉气、月光、重露、飞萤、宿鸟等意象展现出深秋月夜的景象。(描绘画面)
渲染了幽清冷寂的氛围。(概括氛围)
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忧愤。(分析感情)(示例二)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答:
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描绘画面)
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概括氛围)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分析感情)学生讨论,总结意境型诗歌鉴赏题的的答题思路,老师点拨。答题思路:
(1)运用什么手法,抓住什么意象。(描绘画面)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有艺术手法的结合艺术手法)。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营造什么意境(概括氛围)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表达什么情感。(分析情感)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意境含景、情、境三个方面,三者各自侧重,答题时要三者皆说,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四、真题演练
(1)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描绘画面)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教案
②(概括氛围)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③(分析感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2)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营造了清新恬淡的意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悠然之情。
(学生真题演练,老师借助多媒体将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展示比较,找出不足)
五、小结
“分析意境”复习建议
1、重视解题思路和步骤的训练,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2、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3、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意境(氛围)特点方面的“术语”积累。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清新恬淡 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明净绚丽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
忧愁
惆怅
寂寞
伤感
孤独
烦闷
恬淡
闲适
欢乐
仰慕
激愤
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
六、课外拓展
(1)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①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昨夜深沉,秋风呼啸,长驱汉关;天空阴云密布,边关冷月高悬,西山战鼓犹急。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阴沉凝重,暗示边境局势的紧张。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反衬边关将士誓死破贼、决战必胜的豪迈情怀。(2)
江宁夹口(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三个字,请问,诗人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①“月黄昏”三字为这首诗营造氛围,为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小店、半死枫树,这些形象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显得暗淡朦胧(步骤一),②从而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教案
③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3)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①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②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③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七、板书设计
答题思路:
1)运用什么手法,抓住什么意象,(形成和谐画面)
2)营造什么意境(气氛、氛围)
3)表达什么情感。(分析情感)
12.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借景抒情类 篇十二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院系:基础医学院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在如此美丽的春光下,诗人内心也如这般春景十分闲适自在。
这首绝句是杜甫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的草堂所做。此时他刚刚结束了四年的流离辗转,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完全放松下来,此前不敢奢望的安然闲适在这个温暖的春日得到完全的满足,于是在他的眼中,江山变得更加秀丽可爱,连沙洲上的鸳鸯也比平日更加安然自在,深深地沉醉在这无边的春色中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有情语、景语之别,殊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请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是谓借景抒情。
情和景是相互交融的,不一样的景会激起不一样的情。“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词人从所见所闻之春归的景物写起,不用重笔,写“落花”只是“铺径”,写“水”只是“平池”,写“小雨”只是“霏霏”,第三句写“杏园”虽用了“憔悴”二字,明写出春光之迟暮。片末,总括一句“无奈春归”,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上片借景抒情,与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不同的是词人着重描写暮春的景色,借此慨叹春光速人易老,感伤人生离多聚少,青春白白流逝。蕴藉含蓄,寄情悠远。真是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相互交融着的情和景,若是有着不一样的情,那么作者笔下的景自然也是不同的。同样是写春天,杜甫在《春望》中的描写就与《绝句·迟日江山丽》大相径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对照强烈。“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战火中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结,还有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情感。
《春望》与《绝句·迟日江山丽》相比,同样是“城春”,前者是死气沉沉的“草木深”,后者是生机勃勃的“春风花草香”;同样是鸟,前者是伤感的“鸟惊心”,后者是闲适的“飞燕子”、“睡鸳鸯”。春天,因为时局动荡,烽火连绵,在诗人眼中如此荒凉伤感,经年以后,又因为生活的渐渐安定,在诗人的眼中又变得明丽可爱起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只是因为心动了。同样的,这样的改变,并不是景真的发生了变化,而是诗人的情变了。这就是古诗的艺术魅力所在,世人眼中之天天所见,被诗人寓于情后,注于笔下,又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令人止不住深思了。
13.求意境深远语句优美的诗词 篇十三
比如:
晏殊的那首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一曲新词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然而在作者的记忆中,最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作者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因此,此词不但以词境胜,还兼以理致胜。后来苏轼的词,就大畅此风了。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在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在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韵译】: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评析】: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
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令人回味无穷,一咏三叹。“漠漠轻寒上小楼”起调很轻,恍如风送清歌,悠然而来,让人不知不觉中入境。漠漠者,弥漫、轻淡也。李白《菩萨蛮》云:“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韩愈《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诗云:“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皆其意。轻寒者,薄寒也,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无边的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侵入了小楼,这是通过居住在楼中的人物感受写出来的,故词虽未正面写人,而人宛然在兹。时届暮春,冷从何来呢?“晓阴无赖似穷秋。”原来是一大早起来就阴霾不开,所以天气冷得象秋天一般。穷秋者,九月也。南朝鲍照《白歌》云:“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唐人韩偓《惜春》诗亦云:“节过清明却似秋。”词境似之。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因诅咒之曰“无赖”。无赖者,令人讨厌、无可奈何之憎语也。南朝徐陵《乌栖曲》云 :“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以无赖喻节序,亦见于杜甫诗,如《绝句漫兴九首》之一云:“无赖春色到江亭。”此词云景色“无赖”,正是人物心情无聊之反映。“小楼”,“晓阴 ”,时间地点在写景和抒情中自然而然地交代得清清楚楚。接下来“淡烟流水画屏幽”一句,则专写室内之景。词人枯坐小楼,畏寒不出,举目四顾,唯见画屏上一幅《 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楼外天色阴沉,室内光景清幽,于是一股淡淡的春愁很自然地流露出来。从前片意脉来看,主人公在小楼中坐久,不堪寂寞,于是出而眺望外景。过片“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写望中所见所感,境界略近唐人崔橹《 过华清宫》诗所写的“湿云如梦雨如尘”。此处作者以纤细的笔触把不可捉摸的情绪描绘为清幽可感的艺术境界。今人沈祖棼《宋词赏析》分析这两句时,说:“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四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两组,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确如此言,这两句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
此词构思精巧,意境优美,犹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艺术品。作者善于借助于气氛的渲染和环境的烘托,展现人物复杂、细腻的心灵世界,从而使读者通过环境和心灵的契合,情与景的交融,体味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迷神引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五十岁后宦游各地的心态写照,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行役之词。这首词深刻地反映了柳永的矛盾心理,特别是作为一名不得志的封建文人的苦闷与不满,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词起句写柳永宦游经过楚江,舟人将风帆收卷,靠近江岸,作好停泊准备。“暂泊”表示天色将晚,暂且止宿,明朝又将继续舟行。从起两句来看,词人一起笔便抓住了“帆卷”、“暂泊”的舟行特点,而且约略透露了旅途的劳顿。可见他对这种羁旅生活是很有体验的。继而作者以铺叙的方法对楚江暮景作了富于特征的描写。“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描写的是:傍晚的角声和笳声本已悲咽,又是从孤城响起,这只能勾惹羁旅之人凄黯的情绪,使之愈感旅途的寂寞了。“ 暮角 ”与“胡笳”定下的愁怨情调笼罩全词。接着自“ 水茫茫”始描绘了茫茫江水,平沙惊雁,漠漠寒林,淡淡远山。这样一幅天然优美的屏画,也衬托出游子愁怨和寂寞之感。上片对景色层层白描,用形象来表达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下片起两句直接抒发宦游生涯的感慨,接下来将这种感慨作层层铺叙。旅途劳顿,风月易逝,年事衰迟,是写行役之苦;“异乡风物 ”,显得特别萧索,是写旅途的愁闷心情;帝都遥远,秦楼阻隔,前欢难断,意乱神迷,是写伤怀念远的情绪。词人深感“旧赏”与“ 游宦 ”难于两全,为了“游宦”而不得不“旧赏轻抛”。“帝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秦楼”借指歌楼。这些是词人青年时代困居京华、留连坊曲的浪漫生活的象征。按宋代官制,初等地方职官要想转为京官是相当困难的,因而在词人看来,帝城是遥远难至的。宋代不许朝廷命官到青楼坊曲与歌妓往来,否则会受到同僚的弹劾,于是柳永便与歌妓及旧日生活断绝了关系。故而词人概叹“帝城赊,秦楼阻”。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是实景,形象地暗示了赊远阻隔之意;在抒情中这样突然插入景语,叙写富于变化而生动多姿。结句“佳人无消息,断云远”,补足了“秦楼阻”之意。“佳人”即“秦楼”中的人,因种种原因断绝了消息,旧情象一片断云随风而逝。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仕途的厌倦情绪和对早年生活的向往,内心十分矛盾痛苦。可以说,这首《迷神引》是柳永个人生活的缩影:少年不得志,便客居京都,流连坊曲,以抒激愤;中年入仕却不得重用,又隔断秦楼难温旧梦,心中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却偏要言,这首词上片言“暂泊”之愁,下片道“游宦”之苦。在大肆铺叙中见出作者心中真味,可谓技巧娴熟,意蕴隽永。
踏莎行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评解】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上片写马上征人。以景为主,融情于景;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为主,情寓景中。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集评】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春水写愁,春山骋望,极切极婉。
王世贞《艺苑巵言》:“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此淡语之有情者也。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絷,便称佳构。此词则两面兼写。
前半首言征人驻马回头,愈行愈远,如春水迢迢,却望长亭,已隔万重云树。后半首为送行者设想,倚阑凝睇,心倒肠回,望青山无际,遥想斜日鞭丝,当已出青山之外,如鸳鸯之烟岛分飞,互相回首也。以章法论,“候馆”、“溪桥”言行人所经历;“柔肠”、“粉泪”言思妇之伤怀,情同而境判,前后阕之章法井然。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行人忆家,下片写闺人忆外。
起三句,写郊景如画,于梅残柳细、草薰风暖之时,信马徐行,一何自在。“离愁”两句,因见春水之不断,遂忆及离愁之无穷。下片言闺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平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能自睹,惟存想象而已。写来极柔极厚。----------------------------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全词以优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含蓄蕴藉地制造出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
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的“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都具有多重含义和功能。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
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过片两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柔肠 ”而说“ 寸寸”,“粉泪”而说“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从“迢迢春水”到“寸寸肠”、“盈盈泪”,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
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 :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
此词由陌上游子而及楼头思妇,由实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层层递进,以发散式结构将离愁别恨表达得荡气回肠、意味深长。这种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带来了强烈的美感效果。
点绛唇
年代:【宋】 作者:【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释】:
此词当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词中借刘义庆《幽明录》载刘晨、阮肇入天台故事,隐寓向往仙境而天涯无路的苦境。
首二句本自《桃花源记 》的开篇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把人带到一个优美的境界,这儿几似乎是桃源的入口。人在醉乡,且是信流而行,这眼前一片春花烂漫的世界当是个偶然发现。一种愉悦的心情也就见于如此平淡的语言之外,而同时却又有一阵深切的遗憾:“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尘缘”自是相对灵境而同时而言的,然而联系到作者的坎坷身世,可见此中另有所寄托。此处只说“尘缘相误”,隐去尘缘的具体内容,便觉空灵蕴藉,词情摇曳生姿。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却钩勒出一幅“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满庭芳》)一般的黄昏景象。“千里”、“茫茫”尤给人天涯飘泊之感。紧接一句“山无数 ”,与“烟水茫茫”呼应,构成“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这就与上片“尘缘相误”二句有了内在的联络,上下片意脉不断。值此迷惘之际,忽然风起茫落,只见“乱红如雨”。一句一景,蝉联而下,音节急促,恰状出人情之危苦。合起来,这几句又造成一个山重水复、风起花落、春归酒醒、日暮途远的浑成完整的意境。虽然没有明写欲归之字,而欲归之意在在皆是。结句却又出人意外转折出欲归不得之意 :“不记来时路。”只说“不记”,却使人感到其情蕴深,因为曲折地反映出作者备受压抑而不能自解的悲愁。词之上片起笔寓情于景,境界清丽,接着忽而转折,情辞悲苦,下片先承上深入,浑化无迹,景色惨淡,继又景语淡出,情辞凄楚。全词以轻柔优美的笔调开端,以景语情语的笔法收篇,写来寓情于景,情蕴意深,委曲含蓄,耐人寻味。
寄人
年代:【唐】 作者:【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韵译】:
离别后梦里依稀来到谢家,徘徊在小回廊阑干畔底下。醒来只见庭前多情的明月,它还在临照离人临照落花。
【评析】:
这是与情人别后的寄怀诗。诗的首句写梦中重聚,难舍难离;二句写依旧当年环境,往日欢情;三句写明月有情,伊人无义;四句写落花有恨,慰藉无人。前二句是表明自己思念之深;后两句是埋怨伊人无情,鱼沉雁杳。以明月有情,寄希望于对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
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从这诗深情宛转的内容看来,诗人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彼此分手了。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在封建宗法社会的“礼教”阻隔下,既不能直截痛快地倾吐衷肠,只好借用诗的形式,曲折而又隐约地加以表达,希望她到底能够了解自己。这是题为《寄人》的原因。
诗是从叙述一个梦境开始的。“谢家”,代指女子的家,盖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借称其人。大概诗人曾经在女子家里待过,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见过面。曲径回廊,本来都是当年旧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诗人在进入梦境以后,就觉得自己飘飘荡荡地进到了她的家里。这里的环境是这样熟悉:院子里四面走廊,那是两人曾经谈过心的地方;曲折的阑干,也象往常一样,似乎还留着自己抚摸过的手迹,可是,眼前廊阑依旧,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他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周邦彦《玉楼春》词:“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一种物是人非的依恋心情,写得同样动人。然而,“别梦”两句却以梦境出之,则前此旧游,往日欢情,别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梦里也难寻觅所爱之人,那惆怅的情怀就加倍使人难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么,还剩下些什么呢?这时候,一轮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洒在园子里,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惨淡的颜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经映照过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临照着,似乎还没有忘记一对爱侣在这里结下的一段恋情呢!这后两句诗就是诗人要告诉她的话。
正因为这首诗是“寄人”的。前两句写入梦之由与梦中所见之景,是向对方表明自己思忆之深;后两句写出多情的明月依旧照人,那就更是对这位女子的鱼沉雁杳,有点埋怨了。“花”固然已经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还是多情的,诗人言外之意,还是希望彼此一通音问的。
这首诗创造的艺术形象,鲜明准确,而又含蓄深厚。诗人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运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写小廊曲阑、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语言,却比作者自己直接诉说心头的千言万语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滁州西涧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韵译】: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评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