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

2024-11-1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精选17篇)

1.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 篇一

咸丰县湾田小学杨友荣

这次,在全省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明白这次活动既不是一次简单的赛课,更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比教学”比的不是一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不是刻意包装、精心准备的样本课,而是在常态化之下对教师教育教学真实水平的考核。

“比教学”就是比专业素养。的确,只有在比中我们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想想自已,对待工作畏手畏脚,各种活动不敢参加,生怕别人笑话。教了二十几年的书,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不怎么样。我也时常反思我自己,为什么我的课堂有时死气沉沉,为什么有的内容自已讲不清楚,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太薄弱,还是自己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还是自己的性格造成的,抑或是其他……通过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使我感受颇多,如醍醐灌顶。作为教师,你的课堂是否是生机勃勃的,你的课堂是否有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你的课堂是否是受欢迎的,你的课堂是否是高效的,你的每一堂课是否是精心准备的……我们不仅要做有爱心、责任感的教师,还要有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就像我校覃老师的语文课那样学生个个都爱听。为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才能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今后,学校还要多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只有当‘比’成为一种常态时,教师的亮剑精神才能得到全面激发和展示。”

总之,只要我们每位教师,把平时的课堂上得像比武课堂一样,经常参加各种教学比武活动,敢于亮剑,就一定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学比武,敢于亮剑--课内比教学活动有感--课内比教学活动有感 教师随笔]

2.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 篇二

一、课外听力活动

1. 提高课外听力活动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要想听懂一段文章, 必须具备听的动机、自信心和自然放松的状态。所以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听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听力练习有兴趣, 克服恐惧的心理。根据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 一个人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听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动的过程。听懂时容易使人兴奋, 激发兴趣与信心;不理解时会使人失去信心、产生焦虑, 而焦虑的情绪会使学生慌乱而失去对整个语义的掌握。因此, 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运用一定的情感策略, 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学生的情感, 适时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让学生在生活中时刻处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 在进行听力训练时, 学生要听清、听懂稍纵即逝的语言材料, 明确语言的含义, 与此同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回答问题。一旦出现不会回答的题目, 学生会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 变得手忙脚乱, 结果往往连最简单的词句都听不懂。因此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 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避免使其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那么在课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 尽量降低听力的难度与要求, 使这种这种良好的听力状态延伸到课外。

2. 运用课外听力活动的方法

不同的活动形式要实现的目标也不相同。

(1) 听和重复, 是初学者进行课外听力练习的比较好的形式。学生在进行该活动时需要对信息进行复述, 尤其在练习辩音和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 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是非常必要的。能帮助学生巩固单词发音, 培养英语语感, 而且在有文字和图片等信息作为辅助材料时能很快的理解文段的意义。如果学生能在课外时间通过练习注意发音规律并模仿发音, 通常能构成听力活动的基础步骤。在充分操练这些技能的基础上, 达到自动输出的程度, 学生就能很快的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 进入更高级别的学习过程。

(2) 听和表演, 目的是使学生将听和说, 听与做结合起来, 这类活动能培养学生根据指令做事情的听力技能。当学生在课外经常听到一些内容, 并对其加工后, 能适时作出相关的表演, 那么在课堂的学习中, 能够自如表演, 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英语学习的热情, 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3. 做好课外听力材料的选择

听力训练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是在听的过程中提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听力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 太简单的材料不能满足孩子学习的欲望, 难度大的材料, 孩子们无法理解, 不会引起孩子的兴趣。那么选择符合孩子学习规律和学习程度的材料就很需要。首先, 最好的材料是孩子们正在学习的文本材料, 既能给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 又能不断的重复与练习, 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其次, 选择与文本难度相差不大的故事绘本英语, 孩子在听的过程中, 故事的形式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结合绘本故事内容也能很快理解听到的内容。最后, 要听稍高出孩子学习程度的材料, 如简单的英美文学作品, 孩子具备了一定的听力能力的基础之后, 总是希望能挑战自己, 听到更多的英语, 理解更多的内容。

4. 合理分配课外听力练习时间

孩子们每个学习日可利用的时间非常有限, 那么如何使这些有限的时间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首先, 可以利用孩子们上下学的时间进行听力练习, 现在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录音工具, 只要在上下学期间, 就可以拿出这样的录音工具, 可以随时进行听力练习。其次, 利用早晚的洗漱时间, 在此期间, 可以听一些轻松的英文内容作为环境背景。再次, 可以利用在家的休息时间进行, 如饭后的休息时间, 睡前的时间都可以听一些已经学过的学习内容。

孩子们的休息日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 集中1-2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视听一些适合儿童的英文影片, 适合儿童发展的卡通视频资料, 如简单的英语新闻, 英文歌曲, 英文故事等。

二、课外听力练习对课内良好影响

1. 听力练习时, 能快速的解决问题。

小学英语听力练习题的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 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出现, 有多种题型。学生如果在课前已经听过, 做过预习准备, 很容易根据听力材料做出反应。在听的过程中, 加以策略指导, 学生很快就能完成练习。再加上听后的拓展应用,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那么, 孩子很容易成为英语学习的佼佼者。

2. 口语练习时, 能快速的应答问题。

语言学研究表明: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先听得懂, 然后才能表达得清。师生互动时, 学生能正确领会教师的意图, 能对教师的问题, 做出正确的回应。生生互动时, 由于他们已经有了很多的知识积累, 也能够主动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

3. 朗读练习时, 能正确、娴熟的发音。

学生在课外经过英语语音、语调多次练习, 能形成正确的、优美流畅的、节奏的把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这些都要靠平时的勤学苦练。首先, 在听力、朗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注意模仿正确优美的语言材料, 多听录音, 努力多创造听的环境, 多模仿, 多复读, 体会说话人的情感。其次, 在朗读的基础上, 多背诵。最后, 在应答日常用语, 精彩对话就能脱口而出。学生拥有了这样能力, 自然能对课堂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表现。

3.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活动补充促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47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途径应该更加广泛,课内教材已经满足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精力和能力为其补充一定的课外阅读内容,对课内知识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英语课外活动可以激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交流能力,彰显英语的工具性作用。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巩固课堂内所学习的知识。

一、课外阅读丰富词汇积累

英语学习很重要的是词汇积累,课内学习的单词要及时阅读运用才可以得到巩固。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在阅读时所学的单词有着较高的复现率,读得多了,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词汇储备量更加丰富。英语短文中,陌生单词并不多,大多都是学生学习过的单词,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理解单词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积累相应语境中所用的语汇语块。教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材料,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足够的语汇帮助英语学习。

初中学生已经有足够的能力阅读课外英文报纸杂志,如《中学生英语(上旬刊)》就是学生手里比较好的阅读材料,其中有“英文诗歌欣赏”,学生在朗读英文时可以积累名言句子。如“Friendship is like the Breeze.”学生积累其中的语句,可以用在以后的书面表达上,提升写作水平。在“学生优秀习作选登”栏目里,学生可以从同龄人的习作中积累更多优秀的句子。每一期都有“寒窗心语”,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了解更多与英语有关的学习方法,如“R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学生在报刊中看到教师平时的“忠告”,领悟将更加深刻,从而更加重视英语中的“reading”。“影视经典”部分,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使其了解西方语言的运用规律。“开心一刻”设置的是幽默小故事,有效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美文欣赏”和“探索发现”为学生的阅读探究提供素材,丰富词汇积累。

二、课外讨论拓展英语思维

英语学习和运用重要的是运用英语思维,但是目前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往往要经过思维“翻译”过程。学生总是先想一想用汉语怎么说,然后再翻译成英语,这样在英语表达时会慢一个节拍,甚至会出现很多语法错误的“中国式英语”。所以,英语教学需要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课外讨论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轻松愉悦的交流氛围,而且讨论的话题可以随便拓展,只要学生用英语表达,就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如学习初中外研版七年级下Module 2 Unit 1 I can play the piano以后,教师组织了一节对话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技能进行交流。学生在讨论“What can you do?/I can...”时,还可以引申到“Join the Club”,从而能谈到“Music Club”“Drink Club”“Dance Club”等俱乐部的信息,学生继续讨论“Which one do you want to join?”讨论得比较热烈,英语思维更加活跃。学生在讨论中习惯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欲望,大脑思维就在英语语法和单词中不断组合出新的句子来,拓展了思维广度。

三、课外实践提高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是要用来交流的,所以英语教学就应该是在课堂之外创设逼真的交流情境,在实践中检验英语学习的情况。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所学的内容整合成交际性的语言材料,运用多种方式创设交际场景,模拟交流。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小故事,组织学生表演故事内容,还可以选择对话比较多的故事,让学生在表演中增强对话能力。课外交流实践就是对课内知识的促进和巩固,经过课外活动的实践交流,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还上升到一种交际技能。

如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Module 5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商场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本课学习的句型进行对话交流,模拟顾客和商店服务员的对话情境,增强实践交流能力。场景可以设置为服装店、食品店、水果店、玩具店等,学生在对话时都能用到本课的重点句型“What can I do for you?/Id like to buy...”还可以自行加上“What else would you like?/How much is it?”等的交际句型,使对话交流更丰富,提高自身英语交际能力。

初中英语学习不能只单纯教授教材内容,教师要根据所学习的内容适当为学生拓展课外知识,这不但可以增加英语学习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课外阅读是撷取课外知识的有效途径,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一份英语阅读杂志,从各个栏目中汲取其中的精华。教师还要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自由讨论和自由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4.课内比教学活动反思 篇四

反思人:储朝生

时间:2011-10-22

教师资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比教学”比的是教师的“能力和业绩”,通过“比”来打破平衡、引入竞争,充分展示个人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专业成长。“访万家”不是简单地记录和检查教师家访结果,而是要逐步建立有效的教师家访制度和家校合作制度,获得学生和家长对其师德修养的认同,为开展教师职业规范的社会评价奠定基础。

以开展课内比教学为载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把精力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上,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以开展课外访万家为载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对践行师德与履行教育职责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搭建教师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家校携手育人。

“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访万家”,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比教学、访万家”活动是帮助教师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需要。新目标、新机制、新课改,必然带来对教师能力的新要求,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知识”,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把“比教学”活动导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有时代特征的湖北名师。

在荆楚大地数十万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湖北省教育系统在2011年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一次大动作。是对全体教师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次大动员。

5.课内比教学活动小结 篇五

自9月底学校开展“课外访万家,课内比教学”活动以来,一年级积极做好安排和部署,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召开了一年级备课组长会和班主任会,大力宣传该项活动的意义并做出详细的部署,紧接着又召开了全体教师会将该项工作推向高潮。

在本活动展开阶段年级组都做出了充分的准备: 第一、年级组力求做到在每个教师上课的前几天必将老师们上课的基本信息以小黑板的形式公布出来,供老师们参考;

第二、年级组力求做到记录到位,考勤到位,资料收集到位。在每个教师上课时保证有两个以上的年级组成员到场听课,并如实记录备课组长、教师到场情况;

第三、年级组力求做到宣传到位,号召无课的教师积极听课、认真评课、集体议课。每个教师讲课时听课人数都达到了7人以上。

本次“课内比教学”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年级组和备课组非常重视,支持力度很大,对参加比赛的教师,在调课和宣传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第二、教师听课较积极。

第三、注重团队作战,每一位教师的优质课与组内其他成员的积极献计献策有很大关系。

第四、学生听课认真,积极配合,收获颇丰。

6.课内比教学活动计划 篇六

韩森森

一、指导思想:

根据《襄阳市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要求,通过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促进自己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为使自身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特制订本方案。

二、活动目标

1、不断练习教学基本技能,促进自己的教学专业快成长。

2、通过说课讲课活动,提高自身的基本教学素养。

3、通过撰写教学反思,增强自身解读课堂的水平。

三、活动措施:

1、努力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以各种教育类期刊杂志,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了解教改动态。此外通过登陆教学网站,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更先进的教育理论。

2、不断充电,吸取新知识

通过各种媒介(如书籍、电视、网络等),不断拓展眼界,丰富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全面、多元化;能够更加科学地组织教学结构;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更加简练、风趣。

3、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有空多听课,并邀请其他老师听自己的课,互相学习借鉴,多思多想,做好听课记录,及时写出反思心得,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互补中提高。向优秀教师学习好的教学管理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手法,认真做好详细的学习笔记,做到心中有数,有正确的发展目标,形成自己的特色。针对其他教师对自己提出的不足地方,及时思考改正。

4、勤奋钻研业务,提升自身修养

课余时间多学习有益的课外书,提高语言水平,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耳朵。锤炼普通话。包括朗读的抑扬顿挫,朗读的技巧,口语的矫正等。锤炼“两笔字”。公正、规范、美观的书写粉笔字和钢笔字。

精心备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多关注后进生,采用“小组化”战略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进行反思,弥补不足。努力在本学期多写有质量的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多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将之用于课堂。

四、活动安排:

7.《边城》教学反思 篇七

《边城》着力描绘了不受“近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热情地讴歌了他们自在自得的人生。可以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沈从文先生曾经说过:“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这句话,完全可以代表他的创作思想。就《边城》而言,“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要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中美丽的茶峒、古朴的风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人间仙境,在这青山绿水之间,一切都那么宁静、自然,这是一个远离都市文明的世外桃源。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大自然养育出的子民更令人赞叹,这儿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图财害命的金钱交易,没有尔虞我诈、逢场作戏的官场交易,有的只是纯真的友情、真挚的关爱。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儿,犹如山间流淌的一缕清泉,从未受到城市文明的污染。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成长,成为“边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为什么她所憧憬的爱情最终却成了一个悲剧,让美丽的桃源蒙上了沉重的忧伤?

1. 爷爷过多的忧虑

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亲人,他忠厚老实,古道热肠,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古稀之年,本应该安度余生,但似乎上天不让他休息,把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翠翠留给她呵护。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七年前同一个茶峒屯防军人唱歌相熟后,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的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翠翠,但是苗汉不能通婚的习俗迫使二人结婚不成。既然生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阻拦,于是军人首先服了毒。翠翠妈妈在小生命生下后,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因为女儿的悲剧,爷爷对翠翠疼爱有加、呵护备至,对翠翠的爱情更是万分小心谨慎,唯恐翠翠会重蹈妈妈的覆辙。于是面对大佬的求亲,他既想走车路,又想走马路;面对船总儿子的追求,他既当着翠翠的面夸大佬大方得很,是个有出息的人,翠翠嫁了他算是命好,又告诉二佬,翠翠五月的晚上做了梦,梦到她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了,上对溪悬岩摘了一把虎耳草;他既干涉了翠翠的婚事,影响着大佬的选择,又想把这个最终的决定权交给翠翠;他明白翠翠的心理,既不直接告诉大佬,也不直接告诉二佬,更不直接和翠翠交流,让一切在猜测中慢慢变了方向。殊不知,正是因为爷爷这种过多的忧虑,总想给翠翠一个周全选择的心理,给翠翠本该美好的爱情设置了重重障碍,增添了许多误会。毕竟翠翠是一个涉世不深,为人处事还比较单纯的小女孩,她对事物的认知只是停留在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单纯朦胧的意识,可这种朦胧的意识却因为爷爷过多的忧虑最终变成了伤害,以至让翠翠把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变成了无尽的等待。

2. 翠翠少女的羞涩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赋予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湘西的酉水小船载满了她少女的悠悠岁月,她吮吸着自然的甘霖慢慢长大成一个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从不想残忍的事情的少女,自然的钟灵神秀养育了她含蓄羞涩的性格。她喜欢傩送,但从不直接流露,只是记着傩送说的“大鱼会吃掉你”,只是问爷爷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潭,只是让爷爷给她唱《娘送女》,只是责怨“碾坊陪嫁,稀奇事情咧”,只是望着溪面为暮色笼罩就突然不停地哭,只是渴望在月色下静静地听一个人唱歌,只是想一个人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找。其实,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都是她爱情萌动的象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感受到了孤独和落寞,爷爷的陪伴已经不能满足她心灵的需要,她渴望爱情,但是少女的羞涩让她把一切都埋藏在心底,就算对唯一的亲人爷爷,她也不流露半分。她喜欢傩送,却假装不认识他;她不喜欢大佬,面对爷爷的多次询问不直接拒绝而是低头不语,让爷爷不明就里,不知所措,以至于大佬误会爷爷口上含李子;二佬责备爷爷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天保就是他弄死的;顺顺搪塞他只应当谈点自己分上的事情,不适宜想那些年轻人的门路了,使得爷爷最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遗憾离去。如果翠翠不那么含蓄羞涩,能够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或许故事不会在我们赞美湘西纯朴民风民俗、向往茶峒美好人情人性的同时在心底笼上厚厚的忧伤。

3. 迷信的天命,自然化的缺失

边城的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湘西的人生具有“人与自然契合”的一面,但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于是这种处于待开发状态的原始自在的自然化人,不可避免地有它缺失的一面,那就是边城人民纯朴健康的人性下潜藏着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天命的迷信、宿命论的思想。他们相信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当很多偶然的因素正常的逻辑无法解释的时候,他们就生硬地和人的言行联系起来,自以为是地相信这是上天的安排,这是命中注定。正是这一心理的痼疾使顺顺父子不自觉地充当了翠翠爱情悲剧的制造者,顺顺不满意这个害死大儿子的女孩来做二儿子的媳妇,傩送在金钱和爱情面前虽然没有选择金钱,也给了翠翠一个遥远的等待。同时,也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宿命摧毁了爷爷精神的支柱,留下了孤苦无依的翠翠,等待一个不知归期的朦胧承诺。这是自然化的一种缺失,在这片纯自然的天地里,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表现远离都市文明的湘西人情、人性的纯朴,没有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污浊,这里的一切都顺应自然的安排,顺应天地的造化,可是他们却没有走出天命迷信的阴影,让人物在美丽面纱背后隐伏着沉重的忧伤。

8.我在“课内比教学”中成长 篇八

在备课中,我基本上认清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了本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各知识点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作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应该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由于自身知识的不全面,备课时只仅仅抓住书上所提到的内容进行讲解,而实际中有的知识点完全不止书上的那么多,因此,教给学生的内容不是很完整。在上课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导入部分

课堂导入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在导入部分中,由于教师自己紧张的缘故,把准备的东西讲给学生的时候,完全是一种没有感情的背诵,因此基本上就失去了导入的真正意义。

二、板书

在板书方面的首要问题是粉笔字写得不美观;其次是在教学中,已经讲到其他内容时,前面内容的标题还没有写,回头才去写,没有逻辑性;再次是板书内容少,没有把重点的东西写出来,导致在复习小结本节课内容的时候没有可依赖性。

三、内容的讲解上

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备课的时候准备的内容挺多,然而在讲的时候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只是自己在讲,基本上没有拓展,即使拓展也只是几句话,显得很单调乏味。

四、内容的衔接上

一堂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一节课是由好多方面的知识内容组成的,如何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起来,这就需要简洁明确、自然得体、紧密连贯的衔接。在课堂上衔接组合过渡语用得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缺少这种衔接,在两个内容的过渡上显得很生硬。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中学,学中研。这次课内教学比赛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从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我也认识到,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只是比学生早几年接触这些知识罢了,所以只有先后早晚,并没有什么权威可言。”这句话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是的,教师如果还固有着所谓的“师道尊严”,那必将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再者,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未必没有老师的知识储量多。相反,如果老师停止了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那么,在时间的早晚上,老师也必将失去优势。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同样,数学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不注重吸纳时代的活水,创造力就是一句空话。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注重学习是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的最有效的手段。“课堂应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在阳光之中,花儿祈求艳丽,在风雨中,万物祈求强健,在旅途之中,人们祈求平安,在课堂之中,我们祈求成长,让学生与我一起成长,可使教师自身教学能力进一步巩固,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社会知识及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及课程评价方面的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现阶段的认知水平等各方面的知识。理解、把握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组织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9.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 篇九

各区教育局,葛店开发区社会发展局,鄂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各街办中心学校,市直中小学、幼儿园: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规范教职工的从教行为,兴正气、刹歪风、树典型,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经研究,今年将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五禁止”行为规范专项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1、禁止教师饮酒进课堂和在课堂上吸烟、使用移动电话等行为;

2、禁止教师滥订、滥发或推销学生用书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

3、禁止教师举办以收费为目的各类补习班或从事有偿补课活动;

4、禁止教师歧视、讽剌、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禁止教师接受家长请吃或向学生和家长索要、变相索要礼金。

二、检查范围

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工。

三、监督检查

1、根据“五禁止”内容确定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督查重点,分阶段开展经常性督查。

第一阶段(开学初):全体机关干部结合督导学校开学工作,督查教师“五禁止”执行情况,重点查处教师酒后进课堂、赌博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阶段(学期中):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组织教育行风监督员,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重点查处教师体罚学生、滥订滥发教辅资料及违规补课等违法违纪行为;

第三阶段(学期结束):由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组织专班,重点督查各地、各校落实五禁止自查自纠情况。

2、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负责对执行“五禁止”规定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巡查工作,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定期对各单位执行规定情况进行通报。市教育局受理投诉电话:0711—3386055、0711—3386029。

四、违规处理

1、违反“五禁止”规定者,由所在单位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并责令当事人作出书面检讨,取消当事人当年度评优评先晋职资格。

2、同一学期内违反“五禁止”规定累计两次者,由市(区)教育局监察机构给予当事人戒勉教育、通报批评、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扣除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

3、同一学期内违反“五禁止”规定累计三次者,除给予第二条处理外,给予待岗一年处理。

4、违反“五禁止”规定屡教不改的,取消教师资格并解除聘用合同。涉及违法行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违反“五禁止”规定涉及违规收费的,责令如数退还。

6、同一单位或学校的工作人员一年内违反“五禁止”规定累计达三人次以上的,取消该单位或学校及主要领导的评先评优资格。

7、违反“五禁止”规定的处理材料记入师德档案,作为教师评价、职称评聘和年度考核的依据。程潮中学“课内比教学”活动阶段小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组织教师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行动,是加速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自开学以来,就精心筹划并积极实施“课内比教学”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习动员与机制建立相结合

按照市教育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通知和方案要求,我校在9月18日就认真制定了“课内比教学”方案,并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市教育局和本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动员。为加强对“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邵柏胜校长任组长,程航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各处室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把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也作为推荐、评选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评选、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为迅速落实活动方案,9月27日,学校举行了“课内比教学”启动仪式,邵校长作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他号召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比武活动中来,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做好“八个一”和“五加二”的工作。启动仪式上,教务处张主任全面部署和安排了“课内比教学”活动,二、创新活动形式,教学比武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课内比教学”的主题是锻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这项活动,重点是进行教学基本功比武。为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精心筹划,创造性地将教学比武与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取得一定实效。

1、同课异构,教学比武精彩演绎。

开学不久,教务处根据上级有关通知要求,对本校“课内比教学”活动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在广泛征求各教研组教师意见基础上,确定了“课内比教学”活动形式——同课异构,并确定了各年级、各学科“课内比教学”课题,认真制定了《程潮中学“内比教学”课程安排表》,所有任课教师均安排了比武课,做到定时间、定课题,真正体现了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

截止到目前,学校有50多位主讲了比武课,他们中有年近五旬的严春宝老师,有风华正茂的年轻教师谢言、王贤进、王娅、王盟等老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金先容、吴倩、吴金红、李建军老师等。比武赛场上,老师们焕发了青春与热情,他们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于同课异构中演绎了课堂的精彩。

2、教研沙龙,深度研讨氛围和谐。

为加强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研团队建设,学校将教学比武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起来。“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围绕比武课,讲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展开了互动交流,有骨干教师的即时性点评,有讲课与听课教师的互动交流。在点评与互动中,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得到碰撞与交流,对有效性课堂的研讨更为深入。

3、同伴互助,业务能力共同提高。

程潮中学的“课内比教学”平台既展示了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也体现了教研团队的协作精神。“真是好样的!”,年轻的王盟老师走下“课内比教学”比武讲台,同年级的老师情不自禁地向王老师伸出了大拇指,其他听课教师也向王老师投去敬佩的目光。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他们反复讨论,确定比武课题,在办公室,他们经常集体备课,研讨教法,为帮助语文组教师上好比武课。比武现场,当教师一个个登台“献艺”,通过教学比武,老师们在团结协作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业务能力。

三、严格过程管理,组织宣传与档案建设相结合

“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一直严格过程管理。教务处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指导者,在过程管理上,我们做到认真组织、热情服务、悉心指导、细致整理。按照比武课程安排表,教务处提前通知讲课教师做好比武准备,并做好当天教学比武的组织、服务工作。比武结束,由教务处组织教研组长及时报道当天的比武情况,并做好比武教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比武图片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对比武动态、优秀比武案例及反思,我们当天进行学习和讨论。

学校以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具体组织活动。任课教师人人参与讲课、听课、评课、说课。至今上台比武的教师已有50多位。本次活动中推行教师课堂能力评价标准,给每位教师构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教学比武情况将记入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对在比武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推荐到县参加比赛。

档案建设是开展活动的印证,也是活动成果的积累。在做好组织、宣传工作的同时,我们注意做好“课内比教学”活动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从上级通知、方案到学校通知、方案、比武课程安排表,从教师的比武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到比武得分表等,我们均及时整理并分门别类归档。

总之,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加强组织领导是保障,创新活动形式是关键,严格过程管理是要务。程潮中学“课内比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指导与支持,离不开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在后段,我们将再接再厉,创新形式,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力争取得更大成效。

程潮中学教务处

程潮中学“课内比教学”工作总结

我校按照市教育局的整体部署,在镇中心学校的具体指导下,全面动员,全体参与,按照学校制定的活动方案认真开展活动,各项活动均在深入、持续推进之中。现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深化认识,强化责任,凝聚活动的合力

1、班子带头学习,多次召开校委会成员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认清教育发展与改革形势,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课内比教学,是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质、严格专业操守的抓手,是优化教育环境、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开展这项活动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又可以密切家校联系,统筹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广泛讨论,形成共识。教师是开展这项活动的主力军。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学校召开了动员会和讨论会。会上学习了市教育局关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实施方案。组织全体老师就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了讨论。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要创人民满意教育和人民满意学校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两个差距:一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还存在差距;二是当前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家长的要求还存在差距。要缩小这两大差距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学比武等校本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倾听社会的声音,改进学校工作。两方面协调推进就可以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

3、细化责任,全员参与。为加强对“课内比教学”活动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主任及教研备课组长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组长、副组长及成员的具体责任,全面领导和组织协调全校教师开展比教学和访万家活动。在参与对象上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全员覆盖,所有教师不论男女,不论年龄,凡在职在岗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全学科覆盖,无论专任还是兼任学科必须全部参加,确保教师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取得实效。以各教研组为单位按排所有老师上课的时间、内容、班级,张板公布,每位老师精心准备,课后全体听课教师认真评课,总结上课的得与失。讨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通过这种形式提升教师授课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细化方案,内外结合,突显活动的张力

根据市区教育局的精神,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两项活动进行周密安排,制定了实施方案,校提出“三个促进”的活动目标,即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邵校长在全体教师动员大会上作动员报告。号召我校全体领导、教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确保我校“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圆满完成。

1、抓住关键,“内比”强素质。我们抓住《教育规划纲要》“四新”精神反映在实际教学中的6个关键点,提出了“六比六看”,即比专业水平,看谁综合素质优;比教学设计,看谁教学理念新;比课堂教学,看谁教学效率高;比作业批改,看谁的针对性强;比课后辅导,看谁培养手段多;比教学研究,看谁能力提高快。为确保“比”得规范、“比”出实效,在具体操作上做到“三个到位”,即指导到位,要求参加校级比武教师把握讲课和说课两个环节,倡导同伴互助集体研讨,注重岗位练兵,展示原生态课。安排到位,教导处已经把讲课的时间、节次,说课评课的时间、地点做好安排、打印成表;督办到位,每名副校长分管一个年级,联系一个教研组,负责协调和督办。教研组在资料的积累上做到“八个一”:即上一节优质公开课、写一份优质课教案、写一份说课稿、一份优质教学反思、制作一个课件、每周上一节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每年参与校本研修、发表一篇论文;“五加二”:每学期至少走访5名学生家庭,撰写两篇家访手记或反思。

2、很抓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与提高,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师基本功钢笔字、粉笔字的比赛活动。参赛教师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参加了比赛,教师们全力投入,精心书写,在小小的方格之间展示着他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均发挥出较好的水平,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次比赛,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业务能力的平台,激发了教师“比、学、赶、超”的基本功训练意识。比赛中,老师们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力争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书写的作品或飘逸洒脱,或刚劲有力,或娟秀端庄;书写时撇捺点画到位、体态舒展„„经学校评委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并将优秀的作品在学校厨窗内展示,让全校师生感受硬笔书法的独特魅力,以此带动全校师生对书法习字的热情。通过这次比赛,不仅增强了教师苦练基本功的意识,也很好地锤炼了教师钢笔书写的基本技能,为学校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3、认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收集整理学生反映的主要问题

(1)、语言表达方面:讲课声音小,语速过快,吐词不清;语速过慢,让人听着想睡觉;语言不文明,话中带渣,伤害学生自尊。幽默能够让人愉悦,讽刺却让人难以接受。

(2)、教学方法方面:一堂课内讲的太多,太快,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不容易掌握;唱独角戏,把课堂当做了一个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场所;讲课方式死板,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暮气沉沉;讲课内容松散,笼统,知识点不系统。

(3)、课堂进程方面:不注意课堂效率,讲与课堂无关的话,课堂节奏缓慢;讲课条理性不清晰,显得杂乱,没有章法;总是只与部分同学沟通,上课时总点那么几个同学,课堂关注面太窄。

(4)、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作业只注重布置,却不注重批改认真或批改不及时、走形式;有的教师作业布置量过大,学生建议对学生做过的卷子、习题,批改、讲评不及时

(5)、教学基本功方面:板书的字写的过小,字迹太草,布局没有章法,更谈不上美感;板书粉笔字写的过轻,着色太淡,影响教学。普通话不标准,方言味浓,口语过多,影响听课。

(6)、教学规范方面:上课带手机进教室,没有做好处理,仍然还有电话铃响的现象;上课不能及时到达教室,迟到,下课不及时,拖堂。

(7)、课堂管理方面:纪律不严明,放任自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管不住学生或者根本不管学生、在学生中没有威信,脾气太好。

(8)、教学情商方面:上课没有激情,方式呆板、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根据班级状况和学生的学情及时进行教学的调整;总是强调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差,固守自己的一贯信息流向作派,不愿意从自身方面进行改变。有的喜欢将自身情绪带入课堂,或者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影响课堂效果;解答学生问题方面没有耐心;对课堂中学生的违纪处理缺乏艺术性、简单粗暴,没有实效。对上面反映出的问题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公布,反馈到个人。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大促进作用。

4、认真抓好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由各教研组长负责进行检查,由学校教务处进行整理通报结果,对教师备课、作业、听评课、单元检测、作业批改记载进行全方位检查落实,对检查中反映做得好与不好的老师进行通报表扬和批评。结果与老师的绩效工资挂钩。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健全机制,狠抓落实,提高活动的动力

1、建立管理机制。教务处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指导者,在过程管理上,我们做到认真组织、热情服务、悉心指导、细致整理。按照比武课程安排表,教务处提前通知讲课教师做好比武准备,并做好当天教学比武的组织、服务工作。比武结束,由教务处组织备课组长及时报道当天的比武情况,并做好比武教师的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比武图片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2、建立激励机制。把全校教师参加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列入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评先晋级、表彰奖励的依据,并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挂钩。充分调动全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确保活动深入推进、有序进行、落到实处。

3、建立积累机制。档案建设是开展活动的印证,也是活动成果的积累。在做好组织、宣传工作的同时,我们注意做好“课内比教学”活动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从上级通知、方案到学校通知、方案、比武课程安排表,从教师的比武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到比武得分表、宣传稿件等,我们均及时整理并分门别类归档。

四、注重总结,多出成果,提升活动的效力

到学期为止,我校所有教师登台讲课说课,全员完成达100﹪。我们将建立和健全教学比武常态化机制,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总结本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将教师比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鼓励教师把工作实践与理论方法的研究相结合,通过心得体会,调研报告,案例论文等形式,积累经验,发现方法,应用推广,形成与活动相关的工作成果。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看到教师们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师潜心研究,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同伴互动,共同发展,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的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校教师业务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为创特色,树品牌而不懈努力。

10.尺八中学“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 篇十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活动,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切实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县在教育局统一部署下,倡导并积极开展“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

前期活动,我校组织了教师的上岗课(7节),优秀骨干教师示范课(8节),全校教师的常态课(56节),真正做到有示范、有榜样,天天都上课、人人都上课,节节有点评、周周有小结。特别是常态课,全体教师都参与,年近六旬的老教师也不甘落后,为把自己的常态课上好,上成示范课、观摩课,他们带着老花镜,深钻教材和教法,努力向别人学习制作课件,学习“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常常乐此不疲。我们都笑道“老树开了新花”。常态课的听课、评课学校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每节常态课听课教师挤满教室角落,评课也是面面俱到、实事求是。

为了使“比教学”活动常态化,通过“比教学”活动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改善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的此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解放思想,树立榜样,正面宣传,进一步营造和谐、紧张、活跃的“比教学”氛围。

解放思想就是敢于挑战过去、挑战传统、挑战思维定势,特别是不能把“教师工作”和“收入分配”联系起来,应多讲奉献,教师劳动回报是“精神”而不是“物质”。播种思想,收获行动,在千帆竞

发、百舸争流的教学浪潮中,我们要进一步响应“解放思想能形成,推动落实好快干”的号召。“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所以教师要通过训练在扩展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潜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使教师从骨子里认同并接受“比教学”活动。

二、加强教师集体备课,加强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教”要成功,“备”字先行。备课的设计应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流程进行。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师分学科参与,把此项活动作为月常规检查必查内容。(1)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认真设计好课案。(2)集中研讨。集体备课时,由各课教师先主讲,全组教师再针对预案中的高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形成优质的教学设计。

(3)课堂生成。由各教师完成规范的课件制作。(4)个性设计。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发展。(5)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教师应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

要搞好集体备课,必须加强教师基本功的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学习“班班通”设备的使用,课件的制作,对于农村学校在正式结束“刀耕火种”的教学手段之后,要让我们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11.美育视野中的《边城》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中学语文;美育;《边城》

沈从文的小说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国内外读者、研究者,影响深远。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借助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通过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美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表现了人性之美。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在《边城》中,作者以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判断,表现了湘西独特的“人生形式”,极为优美而流畅地描绘了湘西边城的自然景物和浓郁的风土民情,再现了特定历史背景下湘西民众的喜怒哀乐。淡淡的远山、隐约的白塔、古老的渡口以及对歌、提亲、陪嫁、丧葬、赛龙舟等淳朴的民情风俗和纯情的人物交织在一起,呈现为一种恬淡、和谐、优美的乡村生命形式。可以说,作品以清新流动的语言、从容舒缓的抒情幻想和浓厚的文化意蕴营造了一种恬静和谐的美学风范。

沈从文试图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年轻的恋人之间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也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他们的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这种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地说明”。

处于朦胧青春期的中学生,对爱情有懵懂而单纯的渴望,让他们接受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而言,《边城》首先是一篇爱情小说。美丽、清纯的女主人公翠翠喜欢当地船总的儿子傩送,但傩送和他的哥哥天保都对翠翠情有独钟。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凸显中心形象——翠翠,使学生对翠翠的外在及内在美有一定程度的感知。《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自出生之后,她便在风日里长养着,触目为青山绿水,眸子清明如水晶。翠翠的娇美纯真、乖巧伶俐、勤劳淳朴完全是大自然的赐予,她与傩送的爱情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她对于傩送的感情,始终坚定执著,在天保溺水而亡,爷爷猝死,傩送去了远方后,翠翠从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选择孤寂地守在渡口,等待傩送的归来。

傩送是否回来?这是许多学生读完作品首先想到的问题。沈从文对于这一问题的空白处理,留给作品无限阐释的空间,更添作品美的韵致。老师可激活学生类似的“情绪记忆”,诉诸审美想象,通过“想象作文”等方式,让学生想象翠翠的心上人傩送能否回来。这样,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能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除主人公翠翠外,部分艺术感受力强的学生也能渐渐靠近那忠于感情,不受门第、钱财等世俗观念的侵蚀,为了爱情,宁愿要破渡船而不要“新碾坊”的“二老”傩送,以及绝不放弃对美的追求“大老”天保。执著的兄弟二人,为了爱情,毅然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翠翠、傩送、天保等人在爱情上所表现的自主自为意识及为实现理想的执著努力,彰显了湘西那醇厚朴实、悠久自然的传统古风。同时,也隐含着主人公爱情和人生的悲剧。

对于其中的悲剧因素,学生往往只能模糊感觉,不能清楚表述。因此,教师要通过沈从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引导学生了解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边城》爱情故事及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无不融入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内心情绪,这种情怀与沈从文独特的生活经历、民族身份及苗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它表现出受过长期压迫而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放在心坎的那一股沉郁隐痛,翠翠似显示了从文自己这方面的性格”。可以说,《边城》通过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也寄托了一种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在了解作家经历、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作品的“美”以及其后的悲剧情调,学生才能有进一步的了解。语文教育才有可能会完善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实现塑造丰富的具有美的人性的个体的终极目标。虽然,作为语文教育大前提下的文学篇目的教学,其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文学篇目的教学也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质,即审美性,充分发挥文学的美育功能。因此,我们要把握住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教材中的文学篇目,突破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分析课文段落结构,归纳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教参预先规定好的,这种精确化、标准化的要求与文学美育往往背道而驰)等既定讲述模式,顺应人类爱美的天性,在美中悟真、在美中求善,培育具有健全个性的人,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选集(第5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31.

[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06.

[3]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花城,1980(05).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Border Town”Teaching

Yang Jinzhu

Abstract:“Border town”in the teaching,we should highlight the central image,inspired by“emotion memory”,“imagine writing”,give full play to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literature,students adapt to the beauty of nature,the beauty,tru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oodness,cultivate a sound personality,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teaching.

Key words: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aesthetic education;“border town”

12.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教师的抛砖引玉

教师单纯的依靠教科书来给学生灌输思想只能是让学生学到不属于自己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标本、实物来给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 指引学生掌握知识。教师通过主持、鼓励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从而完成教学的任务。

1. 指导观察, 分组实验。

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 研究的问题就是教师所展示的图片, 通过教师的指导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让学生观察并找出铜、铁铝四个共同特征

2. 启发引导, 设计实验。

通过实验提出问题让学生更好的开动脑筋, 使学生运用第一次分组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木棍、粉笔、瓦片和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 使知识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教学实验。

3. 组织讨论, 归纳总结。

首先教师不能先进行总结与归纳, 应该先让学生自己去分组讨论, 找出金属的共同特征。学生们得兴趣就这样的被调动了, 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 强化记忆, 扩散思维。

让学生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 教师使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学生不仅掌握与接受了新的知识, 也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方式, 学生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亲自的动手, 动脑后会更加热爱大自然, 从而热爱观察, 学会科学实验的能力, 这样学生就是教程中的主体内容。

1. 观察思考, 分组实验。教师通过展示四幅反应实验内容的图片使学生认真观察, 大胆的进行试验。

2. 自行设计实验过程。

第一组实验得到的知识容易使学生与第二组实验联系起来, 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行设计实验, 得出实验的结果。

3. 小组讨论并且进行大胆发言。

当学生掌握了实验的结果与知识后就会踊跃地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 并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小组中进行讨论, 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4. 运用概念辩别金属。

《金属》的自然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辨别金属, 通过学习学生们掌握金属的特性, 能够辨别金属, 了解识别的方法这些都可以完成教学的目的。

5. 阅读教材, 提出质疑。

教师指引学生认真的阅读材料, 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且能够大胆地提出来, 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寻找如何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过程来掌握知识。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 然后提出疑问、分组实验、观察与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进行讨论、发言、辨别来完成教学活动的主体。

三、媒体课件的选用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要用语言、板书、挂图、模型、实物以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来传递教学信息, 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 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 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的采用媒体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又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 能够极大地提高感知效果, 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金属》一课的教学活动运用了展示图片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并借助媒体投影与实物相结合进行教学,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金属的共同特征, 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又扩散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使教学目的在生动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说, 教学媒体的选用能够促进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

四、课外学习———课内的补充

首先, 科学课外活动的时间要充足, 能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探究的全过程往往是匆匆忙忙、蜻蜓点水, 而在课下学生可以在充裕的时间内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一个小时, 一周甚至一个月, 没有时间的制约, 他们可以尽情的亲历、体验一次次完整的探究活动, 积累探究的经验并且提高学习与探究的素养。

其次, 科学课外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探究的形式。他们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伴合作完成、也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共同完成、也可以请相关的专家一起完成。打破了课堂上单一的活动形式, 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途径。

最后, 科学课外活动的地点要具有灵活性, 让学生学习与探究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不能拘谨在狭小的范围内, 将教室扩展到家庭以至于整个社会, 通过广阔的学习空间才能使孩子们的探究更加接近生活、接近自然。

13.我与课内比教学活动 篇十三

云梦县胡金店中学赵东林

本学年自云梦县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以来,我校积极响应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一系列活动。作为其中一员的我经历了这些后,深深感触到这次赛事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广大师生送上了一份饕餮盛宴,让我们回味无穷„„

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制作课件的乐趣,更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为了制作好课件,老师们除了在网张上搜集一些资料外,更是使用各种手段,自己拍摄视频,收集音乐素材,利用自己对课件的娴熟技巧,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变成一个个能适用于自己教学课堂得力工具。各种活动都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的产生,改变了传统教学多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单调、枯燥的状况,以生动的卡通形象,再现生活情境,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游戏等等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面达到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这次活动也让我懂得了课堂教学原来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一个优美的课件能让学生尝到不少的知识。优美深情的音乐配上幅幅动人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们走进童话般世界,如此“煽情”的活动导入还愁学

生们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吗?课堂中老师们细心的引导和耐心点拨及甜美的微笑和亲切的启发让学生们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现了每个学生的个性,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让我们每个学生都想抢着说,“张口就说”,真正成为我们课堂的主人。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好比是一场场面盛大的宴会,各种学生喜欢吃的食品就摆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都能有自己想吃的,有自己喜欢吃的。学生能不动心都不可能。

14.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 篇十四

——襄州历史学科“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

在全市初中历史教师的“比教学”竞赛中,经过两轮激烈角逐,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我区龙王中学魏海霞老师在全市历史学科课内比教学活动荣获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双沟中学郝伶丽老师获得市级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区高度重视,全员参与,认真开展,扎实活动密不可分。

校级比武,以比促教,立足于提高每位教师教学水平

我区分老、中、青进行教学大比武。长期以来,凡比教学竞赛活动,均为年青教师的舞台,中老年教师很难入围,逐渐失去了参赛热情。这次活动,为调动全区所有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采取分类竞赛的方法,老年教师与老年教师比,中年教师与中年教师比,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比,让每位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都有参赛的机会,展示的舞台。经过人人赛课,学校、镇级层层评选,在全区掀起了比教学热潮。

8月份区、镇(办)、校层层制定活动方案,把全校教师参加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评选晋级、表彰奖励的依据,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参与到这“比教学”活动中来。9月份学校开展了人人参与的校级“课内比教学”大比武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掀起了“比教学”热潮。10月份在校级比武的基础上进行了镇(办)级评比,11-12月份,开展了区级教学大比武竞赛活动。同时注重活动过程管理,对全区“课内比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筹安排,强化对此项工作的督查力度,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区级比武,赛研结合,立足于每次赛课都得到能力提升

2011年11月16—18日,全区初中历史学科“课内比教学”活动在郜营中学如期举行,全区共有14位教师参加第一轮“同备一节课,同评一节课”,拉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经过评审委的认真评审,共有7位教师参加第二轮“同讲一节课”。同课异构,赛出智慧,赛出风采!

同写《内战峰火》:精心设计,精彩呈现

初中历史学科“课内比教学”活动第一项由14位教师参赛选手同写《内战峰火》一课的说课稿,在不携带任何参考资料,根据区教研室统一提供的材料,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教学理念等方面书写别样的说课稿。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同是《内战峰火》一课,呈现的是别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教学情景、教学方式等。

欧阳锡蓉老师设置活动,探究新知:活动一是国共领导首会晤,活动二是全面内战爆发,活动三是挺进大别山改战局。吴金丽老师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主线”的教学模式:情景导入、走近历史;预习导学,感知历史;互动展示,探索历史;拓展延伸,升华历史。李丽老师围绕“较量”二字设计教学流程:“中日”较量、“谈判桌上”的较量、“军事上”的较量、“课堂上”的较量、“课外”的较量,同评《中华文化勃兴(一)》:真知灼见,凸显内功

参赛教师共同观看一节《中华文化勃兴(一)》录像课,进行了精彩的评课比赛。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处理、教学环节设计、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活动、教学效果、文化素养”等几个维度对教师教学中的主要特色、出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详细地评析,真知灼见,即有理论支撑,有结合教学实际,凸显内功。

同讲《血肉筑长城》:激情演绎,风格迥异

经过前二项的激烈角逐,共有7位教师进入了讲课环节。7位教师,都有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有的老师语言简洁,交代任务明确,无多余的环节和废话,课堂高效;有的老师精讲、点拨到位,擅长启发学生,并能将学生的回答内容予以迅速提炼,抓住关键,而不是简单重复;有的老师能抓住历史课特点,很好的进行情感教育,并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引发学生的共鸣;部分年轻老师自身素质好,在调动学生、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等方面特色鲜明,潜力很大。

整个活动选手参加活动积极,课堂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比武老师中原生态的课占有一定的比例,与平时教学联系紧密,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比武老师从本课程基本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课堂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地方性。

整个活动严重按照《襄阳市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教学比武活动实施方案》进行。整个过程公开,程序公开,抽签严格按照规定,所有选手比赛前一天抽内容,比赛当天抽班级,没有人例外。评委评比严格按照《湖北省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课堂教学(上课)评价参考标准》和《湖北省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课堂教学(说课)评价参考标准》给每一个参赛选手打分,力争做到公平,打完分后,并签上评委的名字,力争做到公正。

我们每一次赛课变成一次课例研究活动。赛课前,参赛者首先在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备好课,赛课时,除评委外,赛课全体教师观摩;赛课结束后执教者进行反思说课,老师们进行认真评议,最后形成课例。通过此次教学基本功比武,引导教师苦练内功,把精力集中到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加强业务交流与切磋、提高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上来,使襄州历史教学涌现出更多的学科带头人。

市级比武,多轮培训,立足于展示我区新课改取得成绩

如魏海霞老师,为了上好课除上网查资料备课外,花了一整周时间查阅资料制作了课件,„„大家毫无怨言、暗暗地努力着。首先,学校建立活动领导机构和评比奖励机制,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明确“培优、推优”活动目标。“课堂比教学”活动围绕专业化设计,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创先争优来充分展示教师的能力。立足岗位练兵,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引领,做好综合评估。

优化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促使每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3.组织多轮培训。自3月份市教育局下发全市“课内比教学”第一阶段竞赛以后,我区各学科从全区竞赛中前5名、前3名确定参赛名单,然后反复进行“指定教材内容,现场写说课稿,观看一节录像课现场写评课稿”的培训活动。截止3月24日参赛,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共举办各学科培训会100多场次,平均每学科培训3次以上,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写课水平和评课水平。当市教育局公布参加第二阶段讲课竞赛名单后,全区又对入选教师进行多轮讲课、说课培训,使参赛教师的讲课、说课水平明显提高。

委派教学顾问和骨干教师深入课堂,以课堂组织和把握教材能力为观察重点,了解每位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观察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第二,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第三,能否有效地组织课堂?第四,教师评价语言是否有激励性?第五,重难点是否突破?课讲完后,新教师进行说课,教学顾问对新教师讲课进行诊断、分析,帮助新教师制定成长规划,使其课堂逐步规范、有效。

4.形成智囊团。在全市第二阶段的讲课、说课竞赛中,由于提前一天抽签确定讲课内容,第二天就讲课、说课。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要备好课、准备好教学材料、设计好课件,写好说课稿,上好课,时间非常紧,任务非常多。单靠一人很难完成好。于是我们为每位参赛教师组成一个智囊团,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集体备课,分工准备材料,专人设计课件,连夜奋战,在很短时间内做好一切上课准备,使我区参赛教师的讲课水平普遍较高,夺得团队第二名的佳绩。

校长比武,引领激励,立足于比教学活动常态化机制化

2012年5月4日,区教研室初中科在张湾一中组织开展校长比教学活动,来自区各中学的43名副校长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5位副校长参加历史学科比教学活动,写《民族团结》说课稿,评《外交事业的发展》,讲《中外交往与冲突》。

校长比武,率先垂范,展示了校长们的风采,激发了他们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管理教学的积极性,而且提升了校长们引领高效课堂建设的能力,使他们挑起教学工作的示范者与指导者的责任,促使各校“课内比教学”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同时引领全区教师扎实开展好“课内比教学活动”。积极带动全区所有教师打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内大练兵、乡镇和县级层面比武活动以及各学段各学科的市级大比武活动,通过逐层竞技,探索了高效课堂的新模式,促进了我市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师队伍得到了锤炼;四,改进并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科学制定市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负责人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工作全面实施、全员参与、全科覆盖。

教学比武,形成常规,积极带动教师研究打磨课堂教学

一、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学校专题的内涵发展之美。

二、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教书育人、学校学术求真的氛围。

三、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解决问题的实效性。

四、课内比教学活动,比出了“学科带头人”力量的牵引力。

虽然教学比武虽然告一段落,但研究并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紧紧围绕“比教学”的活动主题,将教师们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现将本次活动作简单的总结。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1、形式单调,教法呆板。

有的老师整堂课运用一种提问方式:老师问,学生齐答,一派热闹气氛的背后,是很多绩差生被忽视,老师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同一个问题,让多个小组一一重复回答,纯粹浪费时间;有的老师提问采用抢答方式,题太简单,学生抢答秩序混乱,效果差;或者是让一组成员提问另一组,问题过于简单,像做游戏,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无思维含量。建议: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抛出问题——留足时间,全体思考——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评判或补充——教师点拨引导

2、教材把握不到位。

有的老师没有按课程标准把握好重、难点,力求面面俱到,教材挖掘太深,个别题目设计的偏难;有的老师对重点问题不重视,难点突破力度不够,课堂上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学生也如“雾里看花”,抓不住关键;有的老师历史专业知识不系统,就提论题,不能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

建议: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好新课程标准,将三个年级的教材吃透,做到熟练的驾驭教材和有效整合教材,能融会贯通,能将初中历史知识系统化处理,如知识网络化、相关知识进行纵横比较等。

3、点拨引导不到位,不注意学法的指导。

有的老师在精讲的同时,不会很好的点拨引导。一个问题,当学生无人能回答时,说明问题设计不合理或教师引导无方,课堂上老师再三问“谁来回答”仍无人响应,非常尴尬,又不会进行有效的引导,结果只好自己说出答案。

建议:在课堂上,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材料解析题应该如何把握、如何组织答案更科学。多点拨引导而不要直接告诉答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能让学生总结归纳和串联的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学会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网络。

4、导学案的设计。

经过半个学期的网上大集体备课,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基本掌握了导学案的设计思路。但是个别的仍存在问题,建议:导学目标要简洁明了,不能照抄教参;合作探究的问题:要紧扣三维目标,问题设计一定要有探究的价值,有思维含量,且要难易适中;课堂小结一定是本节课的总结升华,不要成了知识的重复,可让学生动手归纳和构建知识网络;达标测试题要精选。

15.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 篇十五

关于市场营销课程及其课内实验的开展, 有学者从环境变化上定位课内实验在整个教学中的位置, 如符莎莉 (2010) 认为在网络经济环境下, 应构建涵盖课堂实训教学、校内外模拟实训、真实项目实训的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将课内实验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践环节。有学者从市场营销课程的特性上探讨课程的设计, 如姬虹等 (2009)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视角, 提出市场营销教学应该回归到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轨道上来, 体现复合型、多元化和全程性设计。而更多的学者是从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进行讨论, 如高佳燕 (2013) 提出了情景化项目的教学设计。赵静 (2010) 、陈波等 (2011) 、李尘 (2012) 提出通过相应市场营销或ERP软件, 以模拟公司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赵瑞香 (2013) 提出了情感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践式教学和就业式教学。孙金明 (2009) 、李会均等 (2010) 、康华 (2010) 等也都提出了类似的教学方法。总体上来说, 对于市场营销课程应加强实践性, 已经形成共识, 但对于课程设计基本上停留在对单个或多个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上, 没有从整体上对课程进行设计, 没有体现出设计的复合型、多元化和全程性, 而对于课内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更少涉及。就此,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从整体的角度, 结合课程可供利用的资源对课内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体化的设计。

一、围绕学生生活的一体化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一) 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特点

课内实验是课堂教学期间, 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应用的一个教学环节。其具有课时分散、可供利用资源有限的特点。对于很多课程, 如计算机基础知识, 可以采用到计算机机房进行课内实验的方式, 边理论学习边实践操作, 效果较好。但市场营销课程不具备这样的资源条件, 主要原因是目前市场营销及其相关软件主要是通过模拟实战演练的方式来进行, 其更适于在学生没有学习理论之前或理论学习完成后进行。同时, 这种实战演练需要一个相对较为集中的时段, 而课内实验相对来说是分散在整个理论教学过程当中的。除此之外, 很多学校通常会把利用计算机网络模拟实战演练这种模式放在较为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来进行。所以, 相较于有些课程, 市场营销的课内实验没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到计算机机房进行实验;相较于实践教学, 市场营销的课内实验没有充足的课时;而相较理论教学, 课内实验又没有较好的教材可供使用和操作。

(二) 围绕学生生活设计市场营销课内实验

市场营销课内实验的特点决定了其没有太多可供利用的资源, 如校内的计算机机房、校外的实训基地及实训机会。而学生在生活中作为消费者, 有许多消费行为, 具有消费者的特征, 是一些产品营销的对象, 对一些企业来说, 是未来潜在的消费者群,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围绕学生生活开展市场营销课内实验, 一方面使课程开展更方便, 有效克服了可供利用资源的有限性和课时分散、不够充分的特点, 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作为消费者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会有更深的理解, 更有利于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 增加理论学习的兴趣。因此市场营销课内实验可以围绕学生生活, 以学生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 开展一系列的课内教学实验。

(三) 一体化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设计

所谓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整个课内实验都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设计, 以学生普遍消费的某种产品或服务为对象, 自始至终一以贯之地进行各个课内教学环节的设计。二是基于市场营销操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对市场营销课内实验进行设计。其中, 基于市场营销操作流程是以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的经典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 按理论蕴含的操作流程进行课内实验设计。而基于市场营销工作任务是以问题为导向, 以问题解决为标准进行课内实验教学设计。总体上, 以操作流程为主线, 将工作任务贯穿其中, 形成两者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设计。

二、围绕学生生活的一体化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设计

(一) 市场营销操作流程

市场营销从美国发端, 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我国在讲授该门课程时, 基本以菲利普·科特勒的经典市场营销理论为主, 融合当代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其主要涉及的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企业首先对其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 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进行一定的市场预测。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 对市场进行细分, 然后, 结合企业的资源条件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对其进行市场定位。为了解决对市场认知的不足, 可以再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 或者说, 企业持续不断的进行市场调查、预测以修正其营销活动。在企业确定了营销的目标市场及做好市场定位后, 就可以决定产品的生产、价格的确定、促销方式的选择和营销渠道的构建。最后, 做出营销计划, 进行相应的营销组织和控制。

根据市场营销操作流程中每个环节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和与相关环节的关系, 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七个模块 (见表1) 。

(二) 围绕学生生活的一体化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设计

选择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消费的某种产品或服务, 如手机、电脑、电话卡套餐服务等为对象, 以问题为导向, 结合每一模块所要解决的问题, 进行课内实验教学设计。表2以手机为例进行七个模块的一体化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设计。

在此以第一个模块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第三模块产品策略为例, 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说明。市场调查、市场预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以及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此模块力图让学生对真实的市场进行调查, 进行预测, 得出相关结论。在该部分理论内容讲解完成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选取他们日常生活中消费的某一产品或服务为对象进行市场调查, 在这里选取的是手机。接着讨论确定调研主题, 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 让同学们明确后面调研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一调研主题开展, 教师也可以直接指定, 在这里是在校大学生手机消费特点和趋势。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后, 就由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确定调研计划和设计调查问卷, 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调查问卷模拟调研过程, 使学生了解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 明确访谈技巧, 在课后按其调研计划进行市场调查, 撰写调查报告。第三个模块产品策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如何选择各个产品策略, 此模块力图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产品策略, 其效果具有差异性。在产品策略理论讲解完成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用手机品牌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查找自己所用手机品牌的产品策略并进行分析,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头脑风暴法产生手机产品的新创意。在三至六模块完成后, 组织学生分析不同手机厂商的4PS策略, 并进行全班的交流。

(三) 在具体操作中, 需注意的几点

第一, 总体上来说, 每次的课内实验都是在理论教学完成后进行, 为了到达教学效果,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如相关资料的查找, 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讨论、模拟和展示。

第二, 基本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开展活动和完成任务。可以一个模块或几个模块合并进行一次成果演示和汇报。团队成员在整个课程中可以是不固定的, 以锻炼学生和不同的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所完成任务的情况加以归纳、整理, 进行汇报, 在锻炼其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现实认知。

第三, 采用模块考核加期末考试的方式确定该门课程的成绩。在每一模块活动任务结束后, 由团队自身、其他团队和教师共同根据团队的表现、完成活动的质量确定其考核的成绩, 然后将模块考核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和期末考试成绩一并计入该门课程的成绩, 通过模块考核成绩确定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围绕学生生活的一体化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实施效果

笔者通过多年的市场营销教学实践和持续改进, 发现围绕学生生活的一体化市场营销课内实验教学, 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学生学习更主动

从学习的态度上看, 学生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学生能在课后主动地去搜集资料,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有时甚至超出教师对活动的要求, 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二)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完整、更深入

从对市场营销教学内容的理解上看, 学生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 而不是单纯的几个知识点, 同时能对某一产品 (如上面实践中的手机) 或某一服务形成较为现实的市场认知。既能从企业的高度理解市场营销, 也知道具体环节如何去操作, 如如何做市场调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设计相关策略等。

(三) 学生综合素质和与他人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从学生的综合素质上看, 其沟通、表达、合作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很多学生第一次上台表述时可能非常紧张, 但通过多次反复实践, 到课程结束时已能较为流畅、从容。团队之间的合作也在多次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变得更加默契和顺畅。

(四) 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很多模块的活动需学生集体讨论、设计和实施。在讨论的过程中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而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 更需要学生调动所学知识, 结合自己的想法, 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促使他们形成创新性思维, 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从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也可以发现很多新颖的创新点。

(五) 学生适应相关工作岗位能力较快

从学生就业上看, 能较快的适应相关工作岗位。像市场调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等环节, 由于学生在真实市场亲身体验过, 所以适应起来会非常快, 而且能对相关产品或服务形成有一定见地的看法, 较受用人单位欢迎。

参考文献

[1]符莎莉.网络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课程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7) .

[2]姬虹, 余秀华, 揭新华.建构主义理论视野下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河南社会科学, 2009 (4) .

[3]高佳燕.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情景化项目教学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8) .

[4]赵静.“模拟公司”教学法——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J].中国人才, 2010 (22) .

[5]陈波, 贾述顶.ERP沙盘模拟经营教学探讨[J].财会月刊, 2011 (12) .

[6]李尘.“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6) .

[7]赵瑞香.关于职校《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 2013 (8) .

[8]孙金明.探讨高职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3) .

[9]李会均, 张智.关于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9) .

[10]康华.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 (27) .

16.课内+课外:初三语文教学之我见 篇十六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内;课外

初中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简单来说,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人文性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初步形成,文化的传承等。语文课上到初三,因面对中考的压力,功利主义和实用性便占了上风。语文课堂不再那么富有诗意和趣味,被僵化、简单化和机械化。然而语文能力是在感悟、积累、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是急攻不来、机械训练不到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和学习是低效的,也是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背道而驰的。因而,我认为初三阶段无论是常规教学还是总复习,语文课堂教学依然要尊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性质,即课内与课外并重。在课本熏陶和大量语文实践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并最终决胜于中考。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有以下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以课本为引领,提升阅读感知能力

中考语文遵循这样的原则:材料在课外,但知识、能力在课内。不以课本为主线到处乱撞,实则费劲低效之举。如果连教材都不要就带领学生进行题型训练,盲目构建空中楼阁,无疑加重了应试功利的色彩。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唯有以教材为本,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一篇篇优美的文字中,去领悟语文的魅力。

正如课本“写在前面”的话所说,我们要开启一个学习之旅,在文本的引领下,看“北国风光”,赏“万里雪飘”,听“雨的诉说”,乘着“音乐的翅膀”,走进小说的天地,登上戏剧大舞台,去唱毕业的骊歌……我们还可以去感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去体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沧桑,去品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美好,去领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睿智……在没有那么多题目预设的情况下,浸润于其中,信步闲庭,花间徜徉,活跃思维,放飞想象,让你欲罢不能,真正品味出语文的“甜”,从而唤起生活和学习的激情。语文就在这样的沉醉陶冶中悄悄形成了一种语感、悟性和能力。

当然,到了初三,我们不能回避考试,需要一定的应试训练。要明白,我们不只是学教材,而是借教材学。要以教材为纲,有效防止拓展练习的随意性。教师要带领学生在文本的学习品味中,相时设题,点击中考,落实知识。如品读《孔乙己》,在欣赏鲁迅塑造人物的功夫时,即兴点击中考—小说鉴赏:理清小说的线索。若有学生能谈到双线索问题,可及时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进行引导式阅读。或者对照刚刚写过的作文,从线索入手进行分析、辩论和修改。这样,学生能消除长期被习题狂轰滥炸,被迫答题的恐惧心理,往往学习情绪高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课外为辅助,加强语文综合能力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除了不冷落课本,我们还要加强对初三学生课外读、写能力的培养。读的方面,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学生阅读范围狭窄,不愿意读,没有发现读书的乐趣。另外,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量始终有限,而且教师就题论题讲解,就像把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肢解了一样,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鉴于初三的实际情况,我们不妨找一些简单的方法来不着痕迹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的综合能力。比如,适当增加一些中考范文的摘录,要求学生从词句、技巧、立意、布局等角度点评。学生熟悉了佳作的标准,写有榜样,在鉴赏中渐渐就会习得一些章法和技巧。还可以在语文课上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个故事,或者谈点社会见闻,再略加叙述,既评内容,又评讲法。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读书看报,去关心周围事物,把经过提炼的信息吸收过来,扩大受众面。

写的方面,到初三后,可以让学生写写随笔,提高学生对题材、立意、写法等方面的关注程度。学生在写随笔中,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把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和信息有意无意地运用到思维和写作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语文能力。

三、课内+课外=语文能力的提升

越是到了初三,越是要以课本为重要载体展现本学科的个性风采,以此守住语文学习的阵地。认真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精神,用好课本,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每一位初三教师都应该重视的。当然,课外的大量阅读和习题的训练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接受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语文课的熏陶,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最终能使我们的综合复习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根据初三语文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做相应的策略调整。首先,要加强教学研究,多思考,多改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其次,精选练习内容,提高训练效果。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编制个性化作业和试题。训练一定要分层次,有梯度,容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前进的动力。最后,重视课外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认识能力、思维水平是初三教学的重点,也是解决阅读和写作这两大难题的根本。

因此,在我看来,初三语文教学应抛却功利主义,将课内知识的讲解与课外能力的实践结合起来,将提高教学质量与研究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将保证学生从容应试与全面提升素养结合起来,应对考试与提升素养完全可以两全。我相信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福祺.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大出版社,2003.

[2]成丽君.初三语文教学中的加减乘除[J].方法探寻,2010.

[3]葛琛静.浅谈初三语文课堂执行力的提升[J].现代教学,2010.

17.边城--课内活动教学设计 篇十七

——三店街中心小学比访工作总结

本学期以来,随着“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学校全体职工的认识更加的提高,工作的责任感更加的增强,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断的深入,师生热情不断的高涨,学校的各项工作呈现出了一派新的景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学习,组织落实

开学以来,在上级组织的统一部署、安排下,我们认真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省教育厅、市局的有关文件,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全体教师参加10月8日省教育厅视频推进会,学校领导参加12月5日的“比访”总结推进会,12月13日三店街教育总支“比访”工作推进会。制定了学校开展活动的计划,成立了“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活动领导班子,校长负责督导和检查活动开展的情况。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为“课内比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评课、说课活动的直接负责人。校委会、校代会与各班主任、教师为“课后访万家”活动的责任人。所以我校的“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效果明显。

二、真实有效开展教学比武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全员参与,取长补短。

上课前,教师们自觉查找相关的资料,有效整合资源,利用电子备课室自己制作课件。改变以往的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三个一模式,大部分青年教师都能独立制作课件。

2、加强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在课堂中,以往那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复存在,学校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先说课,后讲课,体现团队精神,青年教师陈建红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参加街道赛课,并获得一等奖,还参加区赛课,也获得好成绩。

3、集思广益,课堂生动、高效。

我校青年教师左红珍的公开课,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充分调动起了在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她引领学生用做游戏的方法领悟乘法口诀的实质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动形象,让人回味。

还有一年级的程志红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枯燥的拼音教学不再乏味,展示了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和独具风采的教学特色,体现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听课老师也听得入迷,大家认真做好笔记,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课后,学校的教学副校长宋崇梅对各个教师的课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样的课堂扎实、有效,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比教学的过程中,我校语文组还比教学反思,徐明主任和语文教研组长戢华英每课都有反思并与同年级的科任教师交流心得,力争上好每一堂课。我们相信,我校所有的教师都会在本次教学比武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反思,也必会为我校打造高效课堂活动的深入实施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看到教师们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师潜心研究,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同伴互动,共同发展,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的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让我校教师业务水平大幅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再攀高峰,使我校教育形象更加光辉灿烂。

三、周密安排,积极行动,切实落实家访活动

1、开展培训,严格要求。

学校针对家访工作专门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和动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

项等,对教师的仪表、作风、态度、纪律和安全等方面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特别是严禁在学生家吃饭,作为一条纪律。每生除填写《家访手记》,还记录在专用家访本上。

2、制定计划,认真备访。

制定详细的计划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在制定计划时,各年级组或班级召开了分析会,对家访对象及家访方式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不同对象确定家访时间和内容。首先走访优等生,重点走访学困生。书记、校长带头家访,并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家访对象、家访内容及角度,由于学生离校太远,班主任组合一起去幸福、前进走访。

3、结合实际,形式多样。

学校结合实际,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家访形式。

(1)提前预约。教师按照计划,对家访对象提前预约,合理安排时间。

(2)做好记录。教师对每个家访对象做了详细记录,积极撰写家访手记,家访结束后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反映,学校根据家访中学校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学校工作。例如:家长反映早上学生到校太早,影响学生的睡眠,学校将起床时间推至7:20,家长反映有的学生不喜欢吃面食,有的学生不能吃辣味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都作了相应调整。

4、重点家访“优秀生”和“学困生”。

教师家访后得出大部分好学生的家长素质都不错,有一定的教育知识,有科学的教子经验,有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家访,与家长一起分析“学困生”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隔代教育的方法不正确,普遍反映孩子难带,对“学困生”我们对家长建议,经常用电话与父母沟通、教师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使孩子跟上前进的脚步,健康成长。

四、问题反思,再接再厉。

经过认真反思和调研,我们认为“比访”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比教学虽然全员参与,但有的教师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己不是最优秀的,比不上青年教师。

2、少数学科参与人数太少。

3、重视街、区参赛课,不重视校赛课。

4、家访学生居住分散,给教师家访带来较大的难度。

5、对“困难生”生活补助,应根据家访作调整。(例如:五(3)班张春迎家长张艳发家住左桥村,只父亲一人在外打工,母亲有精神病,爷爷奶奶也有病,生活非常困难,而学生张春迎不愿向教师反映家庭真实情况,所以没评上困难户。)

6、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的问题。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物流企业并购中的法律尽职调查下一篇:认购书的性质与效力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