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2024-11-07

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精选12篇)

1.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篇一

《急救护理》课程标准(修改稿)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

适用专业:高职护理专业-临床护理

1.课程定位

《急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设置的护理临床课程。本课程是在前续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病原微生物与免疫》、《疾病学基础》、《用药护理》、《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基础上进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能够运用急救护理知识和技术,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与《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构成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实践技能和科学创新能力,适应护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校(学院)企(医院)共建、工学结合”模式建设,以综合职业能力目标构建教学体系,是立足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下的二次课程开发。在课程内容构建过程中,结合职业能力和职业证书相关考核要求,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注重情景性、科学性和人本性这三个结构性原则的平衡和互补,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以及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所选取的学习内容能够含盖本学习领域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并体现急救护理工作的主要过程,具有代表性和覆盖面。按照典型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原则设计教学情境,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情景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室、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本课程建议课时:总学时370,理论学时16,校内实训学时16,临床见习学时18(3天×6),顶岗实习学时320(八周/40天×8)。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急救护理知识和技术,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对急危重症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具体包括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3.1专业知识目标

3.1.1能概括说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织体系和任务要求、院前急救的任务及特点、急诊科的设置和护理程序、ICU收治程序和监护分级。

3.1.2正确阐述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创伤病人、气道梗阻病人、急性中毒病人、常见意外伤害病人、临床危象病人的病情判断、病情观察和救护措施。3.1.3正确阐述心肺脑复苏、创伤救护、气道梗阻现场急救、重症监测和脏器功能支持技术的基本方法。3.2职业能力目标

3.2.1具有对院外急救病人进行现场评估、分类的能力;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创伤现场救护、气道梗阻现场急救的能力;对中暑、触电、溺水、蛇咬伤病人进行现场救护的能力。

3.2.2具有完成急诊护理程序和保障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的能力;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创伤病人、急性中毒病人、临床危象病人进行病情判断、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能力;具有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心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技术的应用能力。

3.2.3具有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规护理的能力;对脏器功能衰竭病人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体温监测、呼吸功能监测、脑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能力;多功能监护仪使用、呼吸机使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护理、血液净化护理等技术的应用能力。3.3 职业素质目标

3.3.1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3.3.2具备团队协作的意识,能够与病人沟通及表达;

3.3.3能够扩展相应的信息收集、使用各种媒介完成学习任务; 3.3.4能够对工作结果的评价与反思;

3.3.5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5.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5.1教学方法建议

5.1.1应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递进式的教学过程,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以任务引领型情境诱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1.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 “教”与“学”的互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思考。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通过双向互动营造活跃和谐的学习气氛,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1.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校内实训室、校外医疗现场为重要的教学场所,使学生能更快地感受今后的工作环境。

5.1.4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充分领会任务引领、职业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5.2教学评价建议

5.2.1突出学习过程评价,结合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实训报告、情境演练、临岗学习考核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采分,即形成性评价。

5.2.2终结性评价包括期末理论考试、技能抽考、实习出科考核、毕业综合考试,其中临岗学习考核、实习出科考核与毕业综合技能考核在教学基地进行,完全按照岗位标准评分。5.3教学资源建议

5.3.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搭建起的网络平台,共享优质的课程设计、多媒体资源、视频资源、虚拟资源、教学案例库和试题试卷库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3.2创建开放性实训平台,通过开放实训室、开放实训项目、开放实训内容、开放实训仪器将学生推上主体位置。学生参与实训组织和管理,使学生在实际角色任务中,实现对技能和素质的同步培养。

5.3.3搭建院(医院)校(学校)合作平台,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护理实训、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6.教学任务安排

2.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篇二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共40名。

1.2 方法

笔者将《护理学基础》部分实验课程编写成案例并让SP扮演, 并通过培训SP, 考核SP, 最后将考核合格的完整案例应用于实验教学中。强调每种操作和行为要体现出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 同时要解释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 讲述各项护理操作的方法, 准确规范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评估并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 关注病人接受服务后的效果反馈, 对病人及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2]。利用临床技能中心的模拟病房, 让学生在逼真的临床环境中学习各项护理学基础基本技能操作。将2007~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07级、2008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共18名, 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程教学。实验组:2009级、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共22名, 通过利用SP模拟临床情景进行《护理学基础》部分操作课程PBL教学的实验教学方法。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学生的相应实验课程技能考核成绩;特别是学生的沟通、操作、临床思维等基本技能, 结合学生问卷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另外, 在对照组中对新教学模式课程和传统教学模式课程进行对照研究。

2结果

在对照组中对进行新教学模式课程和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发现92%以上的学生认为利用SP模拟临床情景下进行《护理学基础》的操作课程PBL教学优于传统的技能教学方法,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跟病人的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评判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不是只对着模型进行训练, 而是在“真实”临床环境中跟“真”病人进行沟通交流, 在学生们的讨论和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技能操作的学习。同时通过引入“真实生活”情境或案例学习, 要求学生运用手头的主题内容和方法来探究问题的解决答案, 以完成教学目标。

笔者将2007~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技能考核成绩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经过利用SP模拟临床情景进行《护理学基础》部分实验课程PBL教学的2009~2010级学生的相关技能考核平均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2007~2008级学生, 见表1。

3讨论

自70年代以来, PBL在护理教育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但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对PBL和传统课程教学效果的比较上, 而PBL临床教学过程在真实或模拟的临床情景中未见报道;因此进行了本研究, 旨在探索利用SP模拟临床情景下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PBL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教与学的效果, 构建一种SP模拟临床情景下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PBL临床教学模式。国内一流的临床技能中心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临床环境, 通过对临床问题假设的建立、机制的探讨以及收集资料寻找答案等一系列过程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尤其我院2007~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只有40名, 特别适合该教学模式的开展。

护理专业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同时护理也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当今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教师对操作之外的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上课时死记操作流程, 实验课时模仿教师动作, 课后硬背操作程序, 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 使学生失去了人性化服务的护理理念。而采用SP模拟临床情景下进行《护理学基础》的操作课程PBL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 使学生成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3]。

利用SP模拟临床情景下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PBL教学重视的是学习过程与知识的应用 (如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在问题分析及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倾向等) , 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将问题的解决作为学习的动力, 在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护理专业学生有机会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和各种学习方法。PBL教学使护理专业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让护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促使护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必须学会“动脑、动手、动口”和团结协作、科学思维, 有利于从“知识中心型”向“能力中心型”转变, 并可真实地感受到护理专业的科学性和独立性, 有利于加强专业思想, 丰富和健全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人生观、价值观和护理情感, 促使护生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从而能有效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毅, 彭真禄, 张玫琍, 等.PBL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4) :345-346.

[2]王斌全, 孟艳君.护理教学中PBL模式的发展历程 (J) .护理研究, 2007, 21 (5) :1315.

3.“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篇三

【关键词】课程标准;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55-03

【作者简介】陈玉华,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226007)护理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

课程标准是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为规范课程管理和评价,适应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由江苏省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教科研中心组牵头组织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四年制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等核心课程的课标,现就“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介绍如下。

一、课标特色解读

(一)突出职业精神、职业素质的培养

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仅要传授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在该课标中,无论是设计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还是实施建议,任何一个环节无不渗透了这个理念。这是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临床岗位的要求。

(二)满足岗位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笔者在临床调研反馈中了解到,PDA扫描、HIS系统、电子病历等设备在二级以上医院已广泛使用,但调查以往的“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均没有提到这部分内容,课堂上教师即使讲到也是一带而过,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临床需要,此次课标制定增加了这部分内容。“标准预防”这部分内容一般放在护理入门中,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我们查看中等职业教育四年制护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发现,护理入门中并没有这部分内容,也没有设置与其相关的选修课程。而这部分内容是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便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对学生形成职业安全意识很重要,因此增加了这两项内容。

(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就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课程设计时贯穿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力求做到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一是重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二是重视学生学习经验及临床实践,加强过程性、情境性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三是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获取新知、学会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四是重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四)进行情境教学,教学与临床“零距离”

课程设计时重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真实或模拟工作环境为依托,以完整的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注意通过校企合作、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给学生创设情境平台,在仿真环境、临床环境中开展情境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与临床“零距离”,帮助护生在校期间及早进行岗位体验,打破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实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课标解析

(一)课标开发依据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的开发是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主要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四年制护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省中职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指南》和护理专业岗位需求调研报告,同时参考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制而成。同时,四年制中等职业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的格式是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教科研中心组关于课程标准的编制要求确定,包括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编写说明。

(二)课程性质

“基础护理技术”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学习医学基础和护理入门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按照规范的护理程序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治疗需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为后续临床护理课程学习、取得国家执业护士资格及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培养学生从事基础护理工作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基础护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首先,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围绕基础护理工作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确定课程目标。其次,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护理职业岗位需求,结合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要求,以及护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最后,根据护理岗位要求确定教学模块,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认识医院—懂得生活护理—实施各项治疗—观察抢救记录”的基础护理技能形成过程为路径,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教学设计,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在传授护理学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基础护理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以下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实施出入院、卧位与安全、清洁卫生、饮食与排泄、药物治疗等日常护理,正确、规范地为患者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能重视医院环境对患者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创设适宜患者的环境;能对危重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时,具有基本的医学伦理和法律知识,具有规范的护理操作习惯、评判性思维和执业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高度负责、严谨求实的职业操守和慎独修养;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共17个模块、54个单元,教学时数为181学时,安排在第四、五学期。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基础护理技能形成过程循序渐进安排的这17个模块,是学生走上临床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也是学生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54个单元中,每个教学单元包含3~5个教学内容,由易到难,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教学内容根据临床反馈增加了PDA扫描、HIS系统、电子病历、职业暴露、标准预防等内容。对每项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教科研中心组意见以必须、充分、够用、可测为原则,采取用行为动词陈述的方法(行为动词有陈述、解释、区别、汇总、学会、应用等)。利用行为动词从认知性、技能性和体验性三个维度,从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可测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行为动词明确自己的学习要求。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处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生成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提出。一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做中学、做中教”。二要突出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围绕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和任务进行教学设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三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互补融合,以讲授法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和原理,以实物演示、参观学习、设计案例、角色扮演、虚拟仿真实训、操作练习等方法启发学生开展讨论、教学探究。结合实物图片、操作视频、三维动画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要在进行操作示范时强调和重视护理操作原则的应用,基于案例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无菌原则、查对制度、节力原则、护患沟通融入规范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归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五要将各项护理技术的操作规范、患者安全、患者隐私保护、人文关怀等内容融入相应教学活动中,体验并内化护士职业的责任、情感,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

(二)评价建议

评价建议从评价基本理念、评价方式方法、评价实施过程及结果几个方面提出,从多元智能学生观出发,做到多元、多面、多层,全方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议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其次要合理选择口试、笔试、在线答题、模拟操作、技能展示、技能竞赛和综合实训等评价方式,积极发挥教师、学生、临床护理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作用。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形成与发展的评价,将护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目标元素渗透到知识和技能考核过程中。最后,评价结果要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

课程资源从人、物、环境及生成性几个方面考虑,以便使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定期参加临床护理实践和专业培训,熟知临床基础护理标准,为教学实施和教学创新提供知识和技能基础。并按照《职业院校护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配齐教学设备,利用临床实训基地,为学生参观、见习、实习提供场所。同时以临床工作中的生成性资源为蓝本,开发微电影、教学录像等电子辅助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宴会设计与管理》课程标准 篇四

课程编码:0811068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学时:2

4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一、课程性质

《宴会设计与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酒店管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深对酒店专业的认识,能掌握较为全面的宴会设计与管理的知识和基本理论,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也为从事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素质目标

细心、周密、热情的服务意识,团结、协作、宽容的合作意识,灵活、克制、诚信的职业意识。

(三)能力目标

掌握酒店行业和社会餐饮企业的宴会基础理论和设计的知识,了解宴会的发展动态,具备行业服务能力和从业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主要有《饭店管理概论》、《餐饮服务与管理》、《饮食营养与文化》、《服务礼仪》等。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无后续课程。

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五、教学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宴会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王珑主编

(二)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宴会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陈金标《主题宴会设计》 中国商业出版社刘澜江

(三)教师素质要求 1-2名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

(四)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场地要求:模拟宴会厅

设施要求:主题宴会设计的相关设备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1.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查课,采用期末课业设计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核学生的成绩,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考成绩所组成。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70%。2.课程考核标准

(1)态度纪律考核标准

主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和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考勤,考核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和纪律。

(2)单元实践考核标准

在每个学习模块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独特的单元作业设计来考核学生对每单元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维能力、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3)期末考试考核标准

期末考试主要让学生进行一次大型宴会设计(含餐饮摆台、宴会设计方案、宴会设计流程等方面内容),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六)学习情景设计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组织学生通过主动网上搜索资料以完成工作项目或任务。

5.《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篇五

课程名称:《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务》

课号:091D75D

所属学院: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导游专业

课程类型:选修

1、前言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和导游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在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中属于主干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从事旅行顾问、导游服务,计调工作和旅游管理等相关职业奠定基础。它以前置的《导游业务》、《旅游心理学》、《旅游基础知识》等课程为基础,与后置的《旅游市场营销》、《领队业务》、《风景区管理》等课程密切相关。

1.2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是:本课程34学时,2学分。根据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旅行分销商广义分析、航空公司分销、酒店分销、全球旅游分销、在线支付、搜索引擎旅行顾问、线路设计等最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现场考察、实训操练等方法相结合,实施模块化教学。

课程内容突出技能性、职业化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在教学方式上,适度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按照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基本知识,了解旅行社各部门的运作规律和操作程序,培养学生的业务管理能力,岗位操作技巧以及实际本体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同时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行业实践,加强与本地旅游企业的交流。

具体培养目标:

1)使学生掌握旅行社的职能与业务、分类情况,旅游需求弹性,影响旅行社设立的因

素,旅行社的组织设计和流程以及中国旅行社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等内容,会单独申请成立一家旅行社;

2)系统了解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会熟练设计常规旅游线路,会设计简单的特色旅游线路,会进行营销管理、促销管理、接待管理、财务等内部管理等;

3)使学生了解旅行社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培养旅游服务的职业技能技巧和良好的职

业道德、职业习惯;

4)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灵活应变以及公关协调等能力和素质。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4、课程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与旅行社工作的需求同步,从而使教

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要通过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4.2 教学方法建议

1)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精心制作高质量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2)适度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密切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间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建立模拟旅行社,小组讨论、旅行社实地考察、实例操作,案例分析、实训作业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实效。4.3 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40%)和期末考试(60%)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内容包含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训与作业情况;期末考试,内容包含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两部分。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与若干旅行社合作,不定期的进行旅游业务实践,考察与调查,及时了解旅游行业最新动向。

6.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篇六

《财务管理》课程实施情况与成效

《财务管理》是依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所开设的一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建设主要实施成效

1、教学方法手段上:

在教学手段上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绝大多数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大大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同时丰富的课程信息为那些想进一步深入拓展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便捷。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鼓励采用案例分析辅助教学,同时重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财务管理是一门管理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在知识传授中通常需要学生有相关的经历,这样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目前我们高职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相关的社会经历,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能够很快记住教材上的概念和公式,也能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但管理类知识的掌握要求肯定不仅仅在于原理的理解上,更主要的是能够运用相关的分析技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典型的问题,也就是说知识和能力并重。这一教学目的很难仅仅通过教材的讲授来达到。为此我们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中通过(1)知识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课堂内学习和课堂外—第二课堂互补(3)市场调研实践提高来加以解决。

教学用案例根据财务管理知识的模块而有针对性的选择运用。主要采用老师讲解和学生分组讨论以及小组演示分析内容的相结合方法。预备性的小案例(相关原理应用)学生准备和老师讲解相结合。综合性的案例(较复杂的决策)采用

事先布置、要点问题布置、学生小组准备、课堂演示讨论、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的形式。

2、完善了和教材相关的教学基本文件:

针对不同班级使用的教材编写了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用课件和习题库,教学用基本文件的制作主要在于规范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同时便于新教师加入课程教学,减少课程教学由于个别教师的流动带来的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3、制作并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 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根据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新的《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和在“整体优化”教学理论指导下完成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重新制作并优化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

4、教师队伍的优化:

经过不断优化和建设,本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显著提高。课程组的各位教师,思想活跃、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综合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逐步培养建设成了一支思想过关,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整体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这是一支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富有经验并且思想稳定的队伍。

5、教学组织活动上:

为规范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双周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内容是规范教学内容,协调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并交流关键知识点的讲授方法。在课程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加大对平时的考核,避免将一次性考试作为课程学习考核的唯一手段。我们改变了单一的试卷闭卷考试形式,以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在考核成绩的评定上,建立两级评分体系,总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课程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而理论成绩又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构成,平时成绩又由考勤(20%)、课堂提问(30%)、集体作业成绩(20%)、平时作业(30%)等四部分构成,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通过注

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来全面考虑学生。

二、存在的不足

1.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

(1)根据学科发展动态,结合会计师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注意介绍国内外财务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2)改革教学方法,坚持“少而精,启发式”、“学为主,教为导”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科研化教学方法。

(3)完善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一是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二是精心授课,严格课堂纪律;三是课后辅导、巩固、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四是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教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大学生成长。

2、科学研究,科研能力需要不断加强。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是加强本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围绕教学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申报科研课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3、网络教学的应用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加大投入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的研发。

建工管理系:彭花

7.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篇七

然而, 就近五年假期酒店人才情况调研, 联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和毕业生调查, 笔者发现:

1.就酒店而言, 酒店方基本情况是: (1) 酒店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参与意愿强烈, 但参与度不是很高; (2) 酒店方认为: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目标不够实际, 政治素质课程比例太大; (3) 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 重理论轻实践; (4) 现有学校课程内容缺乏创新, 更新与社会发展变化不太同步等。

2.就实习生和毕业生而言, 不少学生反映: (1) 学校课程体系设置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虽符合国家教育规律, 但对学生而言更要考虑实际需求与今后在酒店的发展相契合; (2) 学校课程体系内容缺乏创新性, 较难引起学生兴趣; (3) 学校课程体系设置结构不够合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 实践性课程比例较少, 真正同酒店相关的实践课程仅占总学时的20%左右; (4) 学校课程体系设置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可以说学生学习达标情况不理想。本文认为上述调查情况, 还需联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际的相关情况, 主要体现在: (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基本脱节; (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基本参照本科模式学科教育等。

我们知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确定、师资保障体系的建立、实训保障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专业教学组织四方面内容的确立是这个系统工程实施的必要条件。针对上述情况,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在借鉴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基本理念的基础上, 积极进行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有益探索。具体来讲, 就是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团队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要求, 参照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联系酒店业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将技能教育———对比酒店行业中级工和高级工的标准———与大专教育衔接, 充分考虑实践技能与理论学习的衔接, 特别是文化课与专业课协调, 通过与酒店企业相关专业人员的共同研讨论证, 最终确定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我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步骤是:先确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设置职业 (岗位) 群, 再定学习内容模块, 从而构建课程体系。概括起来有两点: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应就业岗位 (群) , 以酒店行业中级工和高级工的标准,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若干能力训练模块组成, 每一个模块均对应酒店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既充分考虑酒店行业发展与学生就业岗位 (群) 的需求, 特别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又将本专业核心课程直接对接岗位能力, 体现了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 突出了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如: (1)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课程标准与餐饮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与岗位实际需要相结合, 从而实现岗位“零距离”对接, 学生学完即可参加并取得餐饮服务员中级考证证书; (2) 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 可参加并取得客房服务员中级考证证书; (3)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 可参加并取得前厅服务员中级考证证书; (4)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可参加并取得助理人力资源师 (二级) 考证证书; (5) 茶艺服务与管理课程, 可参加并取得茶艺师资格证书证书; (6) 调酒服务与管理课程, 可参加并取得调酒师资格证书证书; (7) 咖啡服务与管理课程, 可参加并取得咖啡师资格证书证书; (8) 插花员服务与管理课程, 可参加并取得插花员资格证书证书等。此外, 学生学习完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和旅游政策法规, 即可参加并取得全国导游员资格证书。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 彰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 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课程模块设计结合了我国酒店从业者职业岗位晋升规律。顺应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围绕典型的职业活动设置课程的规律。在产学合作教育下, 以酒店从业者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明确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酒店基层、中层管理者的培养目标, 整个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酒店从业者从入职成为酒店员工到发展为管理者的职业生涯轨迹, 把握了酒店从业者岗位晋升规律, 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还开设了饭店主管领班等选修课, 学生学完后, 还可参加并取得饭店主管领班证等, 为学生进入社会做了较好铺垫。

摘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在现在市场背景下, 意义重大。笔者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近几年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的实践为例, 进行了初步探索,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标准,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参考文献

[1]安桃艳, 荣海涛.基于酒店文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订单班为例[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3) .

[2]李成.试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

[3]任平, 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5) .

[4]吴晋.中、高职教育衔接政策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11) .

[5]李穗芳, 高岩.我国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之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5, (01) .

[6]刘育峰.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2, (10) .

[7]吴金林, 石一民.从高职教育角度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8, (04) .

[8]王育培.大众化背景下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4) .

8.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管理 篇八

一、体育与健康教材的行政管理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市场经济是多元的经济,教材的管理体制由单一的集权制管理转变为统一控制下的多元管理体制。体育与健康标准中强调实行“一标多本”,要求我国认真实行国家教科书、地方教科书和学校教科书三级教材管理体制,即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体制。

1.如何理解“一标多本”

教科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决不是指在内容上多些什么或少些什么就体现了“一标多本”。国家提出“一标多本”是要求“多样化”,而不是“多本化”,也就是说不能造成一个课程标准,多套教科书基本上是一个模式的现象。“多样化”是指教科书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体现出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地区特色等。所以,“多样化”与“多本化”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时,还要认真实行国家教科书、地方教科书和学校教科书三级管理体制。

2.教材的编写、发行与审定

教材的选用权应该逐步交还给校长和教师。目前我国教材市场尚未成熟和规范,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选择教材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为了防止出版社的不正当商业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真正使学生从教材中获益,国家已经制订了有关规定,并将尽快建立有关教材选用的法规。上述国家的这些规定和要求是实现教材高质量和多样化的重要保证。当前国家教育部为了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得以落实,保证高质量教科书的出版,实行了“一标多本”和严格的审查制度,教科书经严格审查通过后方可在实验地区进行试验。随着国家有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教材市场的不断规范,必将引入更强的竞争机制,从而在公平的竞争中提高教材的质量。但是,目前我国的教材市场还不尽规范,国家强调实行“一标多本”,而在有的地方,一省一本、一市一本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很不利于教材的多样化和在公平竞争中提高教材质量。因此,国家有关教材的规定和制度正在逐步建立成熟的教材市场经济,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教科书编写队伍,形成一套公正、民主的教科书编写、审查、选用、出版、发行的法规体系。

二、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管理

教基[2001]17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2条规定: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从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可以总结出,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向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趣味性、实用性多元化方向发展。

第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健康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时真正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不同水平阶段教科书内容之间的联系;教科书内容的选取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并使学生懂得如何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增进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

第二,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方向。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体育教育思想上的变革。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既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终身喜爱体育的态度和能力,正确的体育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在自我参与中,获得自我发展。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这就促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体育教学大纲中把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所以,在学校体育期间,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未来社会是信息全球化和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社会,人们工作生活上的压力也随着增大,压力的增大,会影响人们的心身健康。体育活动,特别是快乐体育能缓解这种压力,好的体育习惯更能缓解这种压力。因此,终生体育成为一种必要,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更是成为一种必要。

第三,循序渐进地学习运动项目。在1-6年级,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比较多,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进行全面锻炼,以促进身体的全面发育;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多接触一些运动项目有利于他们对体育的全面了解,以培养对运动的广泛兴趣。到了7-9年级阶段,学生的兴趣开始趋于定向集中发展,即逐渐形成爱好。根据这个特点,学校可以按照内容标准中水平四的规定,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和学生的兴趣,在每一类运动项目(如球类、田径等)中选择若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10-12年级阶段,学生大多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爱好或志趣,学校应引导学生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一两个项目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以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发展他们的爱好、习惯。这样,在7-12年级阶段,学生也逐步参与到了课程建设中来,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三、“2+1”项目辅导教材的管理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8月的《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进行实验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组织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1项目”的含义是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2+1项目”的实施原则是:(1)实施“2+1项目”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要切实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根据健康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内容和方法体系。(2)实施“2+1项目”要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要积极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标准的实验和相关的教学改革,要设立适当的体育、艺术选修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3)实施“2+1项目”要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形成学校的体育、艺术项目传统。(4)实施“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要通过转变观念的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提高广大体育、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2+1项目”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5)实施“2+l项目”要以大力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环境为必要条件。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2+1项目”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因此,“2+1项目”教材的编写可以是单一项目的教科书,而不是综合内容的教科书,即教科书由综合课本向多元的单一项目课本发展,由单一的技能内容向健康、趣味、终身内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占春.构建九年义务教育与健康教材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徐杰.以学生发展为本——20世纪末美英日课程教材的思想.课程·教材·教法,2001(4).

[3] 潘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1.25.

9.《儿科护理学》课程简介(护理) 篇九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英文名字:《Pediatric Nursing》

开课单位:护理学系临床护理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76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见习:12 学时

学分:4.2学分

适用专业:护理学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卫生宣教,帮助与促进小儿身心健康成长。

内容简介:是研究促进小儿身心健康成长及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整体护理

一门护理专业课。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措施。儿科基础护理与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等。

教学形式(方法):理论讲授+见习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平时考核

考核方法:期末理论考试+平时成绩(小测验、作业、考勤等)

教材:《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焱,3版,2002年。主要参考书目: 《儿科学》,杨锡强。

主讲教师: 曹云涛主任医师雷 敏 主管护师

10.护理学类专业课程 篇十

护理学类专业课程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医护心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中央电大大按三年学习安排教 学计划。

本专业三年制专科最低毕业总学分为114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 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一)必修课程

1?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是为配合教育部开展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等。

2?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学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纵向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胚胎学部分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课程的主要内容: 人体解剖学包括运动系统(骨、骨连结、肌学)、内脏学(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脉管系(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感觉器(视器、位听器);组织学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系统三部分;胚胎学包括总论部分和个论部分,前者涉及前8周的发育,后者涉及与临床关系密切的器官系统的.发生及常见先天畸形。

本课程后续课为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3? 人体生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人体生理学是医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课程打好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排泄;内分泌和生殖;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本课程的后续课为: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及临床各学科课程。

4? 医学生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医用生物化学是医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知道及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生物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主要生理意义、调节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理解基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基因调控的概念。理解某些重要器官组织的代谢特点及它们在医学上的意义。

课程的主要内容: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学、维生素、糖代谢、脂类代谢、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肝胆生化、血液生化、钙磷与骨代谢、营养的生化基础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人体解剖生理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为: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

5?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电视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医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学免疫学,第二部分为医学微生物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了解和掌握系统的微生物学的知识。为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必要的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临床预防、分析、诊断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的主要内容:

医学免疫学主要教学内容: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抗原抗体的概念、补体系统、免疫应答及调节、超敏反应及免疫学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教学内容: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生长繁殖与代谢、遗传与变异;致病性与抗细菌感染免疫;消毒灭菌及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原则,病毒性感染特异防治及药物防治原则等基础知识;病原性与条件致病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介绍,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病毒的基本性状、分类,病毒的感染、免疫及实验室检测原则、防治原则,临床常见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检查及防治原则;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本课程的先修课:人体解剖生理学、医用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临床各学科课程。

6? 病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电视课26学时,开设一学期。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是中央电大医科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课。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它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机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科学,为进一步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新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依据基础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以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为基础,以新的课程结构的形式重新组合,将疾病时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形态学改变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整体概念,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特别是基本病理过程和重大疾病的基础知识的介绍。

课程的主要内容: 疾病学概论;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人体解剖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为:健康评估、护理专科各学科课程。

7? 护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电视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层次需要。在护理实践中有效的应用护理程序。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本课程包括两大部分: 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第7~18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先修课:人体解剖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护理临床各学科课程。

8? 医护心理学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电视学时10学时,开设一学期。

医护心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医护心理学分为两大部分,前1-7章为医护心理学的基础,后8-17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对人体各种疾病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帮助的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感觉与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情绪与感情;意志与注意;人格;心理卫生;心理应激与调节;心理障碍;心身疾病;心里评估;心理治疗;临床心理咨询;医患关系;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的心理素养。

本课程的先修课:医学基础课、护理学基础课。

9? 药理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电视课27学时,IP课24学时。开设一学期。

药理学是医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的药理学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1.护理管理学课程标准 篇十一

【关键词】江苏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91-03

【作者简介】徐新玉,江苏省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24)轨道交通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教学管理与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这次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就是对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要求进行的全面审视与系统梳理。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即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等。经前期调研与江苏省职业教育相关专业教科研中心组充分研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确定先期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主体框架主要由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以及编制说明共七个部分组成。

(一)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部分阐明了该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重点阐述了课程类型(即依据本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分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与方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课程功能(指该课程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所发挥的功效)、课程地位(说明本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主要有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等)。

比如:“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技术”课程标准,将课程类型描述为“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将课程功能描述为“是在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行车组织和调度指挥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课程地位描述为“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管理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该部分同时也对课程特点与关联课程等进行了说明。

(二)学时与学分

学时也称课时,是教学的时间单位,1节课的时间称1学时,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1学时一般为45分钟。学分是完成课程所获得的分值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规定,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该部分内容与《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学时学分是一致的。比如:《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技术”课程为96学时、6学分,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技术”课程标准中就是96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指对一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的总体谋划。课程设计应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注重职业修养的培养,有利于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设计思路需要表达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结构编排的构思以及对教学实施的原则性构想。

比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设备运用的职业技能学习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职业精神培养。”课程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及思路是:“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及车站站务员职业资格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及思路是:“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关系及编排的意图是:“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理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为依据,设计学习任务。以学生认知活动规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

(四)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期待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是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开展教学评价的依据,是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课程目标应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分析表,参考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综合分析确定。制定课程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既突出技能目标,又力求学生综合素质提升,重点突出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

比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按照各类应急预案的要求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这是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基本理论;能够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和判别职业危害,能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及安全案例事故分析;能够规范操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设备;具有针对运营事件进行独立思考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规范操作、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是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避免了课程目标与内容知识点的表述重复。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有目的地选择学生从事某一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与要求依据本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性质及课程目标,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特点,将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后组织、编排而成,课程内容应及时反映行业企业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3门核心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与要求”部分都是根据课程特点以4列表格形式列出,每个任务(单元)知识点(能力点)编排顺序为先知识点、后能力点(或技能点)、再素养点,先描述要求低的(如“了解”“初步学会”),后描述要求高的(如“掌握”“熟练应用”)。另外,也注意认知性、技能性、体验性等行为动词的正确使用。

(六)实施建议

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四个方面。

教学建议是以教学实施过程要素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对该课程的实施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供的参考性建议。教学建议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需要经历的关键过程,二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形成的教学途径和机会,三是授课计划的总体安排、教学内容处理、教学安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生成问题的解决等其他应该注意的教学事项。

比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标准中的“应借助轨道交通企业工作现场或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室创设工作情景,保证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这是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形成的教学途径的建议;“教师应将票务各项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与执行力融入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及服务意识”,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建议。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实施效果的检测,是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学习要求的手段。评价建议主要从三方面考虑:一是评价基本理念,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二是评价方式方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三是评价实施过程,以课程目标和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为依据,指导教师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

教材开发与选用建议,应反映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如能力本位、项目引领、理实一体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反映行业发展趋势。教材编写主要考虑编写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内容呈现的过程性、内容设计的弹性、教材内容的可读性等六个方面。教材选用主要围绕编制理念、内容及其结构要求等作原则性描述,以利于学校或教师能从众多已出版的教材中选择最优、最合适的教材。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要素来源和课程实施的条件来源,是以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动态性、多样性、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基本特征的课程基本构成要素与实现由资源向课程转化的各种条件,包括与教学密不可分的、帮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软件与硬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应结合教学实际,在满足教学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力图丰富课程内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促使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利用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合理使用已开放的校外课程教学资源库,且能自主开发信息化教学课件”,就是对如何开发与利用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信息技术资源的建议。

(七)说明

说明部分是根据需要,从课程标准编制的依据及使用范围、课程标准开发团队的主要组成名单以及参考文献三个方面进行补充说明。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标准使用建议

(一)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与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而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等不能违背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如果学校或者教师编写相关教材,其教材的内容要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不能无限制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应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材的编写和实践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二)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2.浅论高校课程建设标准化管理问题 篇十二

标准化及其基本原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称为标准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 标准化在经济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

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是事业发展演进的高级层次, 也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门科学和管理技术, 标准化有其自身发展的理论体系。一般认为, 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是标准化的四大基本原理。其中, 统一是目标, 协调是基础, 简化、优化是统一、协调的原则和依据。

课程建设标准化

标准化作为一种最高基本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管理领域。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达到统一”, 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这与高校课程建设所追求的优化教学秩序、注重教学效益的目标不谋而合。课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是指在高校课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引入标准化管理方法,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优化课程的结构和建设资源。

课程建设是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建设, 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确保和衡量这一工程的质量, 就必须制定相应“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标准, 从而使管理者对课程的评估有据可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正体现了课程建设管理的科学性。

对于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者 (教师或教学团队) 而言, 课程标准的设定可以为课程建设的实施提供可比照的内在尺度, 从而为课程建设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依据。对教学管理者而言, 只有明确的标准才能对课程建设实施权威有效的评估和监控, 提高投入经费的使用效益。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使课程评估有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因此, 课程建设标准化也是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以统一和简化原理控制课程建设标准的制定

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 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 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 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简化原理就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 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 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 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 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 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课程建设应该制定全校性的课程建设统一标准, 整合简化课程设置的多元结构模式、明确课程建设最基本的要素、确立课程设置基本标准等。课程的标准化是课程建设标准化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标准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课程中英文名称、学时学分、教学大纲、教案、教材教义、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考核、师资队伍以及课程评价等几个主要方面。课程建设的管理文件应该针对这些方面提出较为详细的建设要求, 还要对教学要求、教学文件、课堂教学常规以及其他教学环节提出规范化建设要求。另外,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评价标准, 从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法, 对课程建设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评价。

另一方面, 统一原理中的“统一”是指科学合理的统一, 是在一定范围, 一定程度, 一定级别, 一定水平, 一定时间和一定多数的统一。因此, 课程建设要全面规划、分级建设、突出重点, 要建立起从一般课程建设、重点及主干课程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到省 (市) 级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建设体系。课程建设标准的制定也必须具有层次性, 体现不同层次课程的建设质量目标。要按照课程的建设层次和建设性质设定不同类型课程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 进行分级管理, 分类指导。

教学管理者应该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对课程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及时收集、处理和反馈各环节信息。课程管理软件 (例如:赛尔Blackboard网络教学管理平台, 卓越课程中心等) 的应用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协调和优化原理保障课程建设标准化的实施

协调原理就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 并产生实际效果, 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 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最优化原理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 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 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首先, 要协调好课程建设系统内外的关系。课程建设的内部系统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手段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 互相制约。只有协调好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使它们相互促进, 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课程建设的外部系统主要包括课程与校内、校外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为课程建设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 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协调学校各类课程之间、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规范课程建设的管理, 建立学校—院 (系、部门) —课程建设团队三级管理模式, 明确管理职责;另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做好课程建设规划, 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避免同一课程的重复建设。

其次, 课程建设过程应该是一个逐步完善计划、实施、反馈、改进的过程, 是一个在不断改进和创新过程中追求最优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在这过程中, 管理者应该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课程改革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以及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课程建设标准中融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不断完善和优化建设标准。除此之外, 管理者还应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质量对课程级别做相应的调整, 奖优惩劣, 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标准化是进行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 也是保证课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课程建设的标准化是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对于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教学水平, 实现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具有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在课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引入标准化管理, 是对课程建设管理手段创新的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3]鄢高翔, 祁克宗.高校课程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3, 3:36-38.

上一篇:读《青春正能量》有感下一篇:上班睡觉自我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