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2024-08-21

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16篇)

1.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注重实效,促进辖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推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1、活动时间:6月3日、

2、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

3、活动主题: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三、组织机构

组 长:卢丽华 富祥社区书记

副组长:刘 丽 富祥社社区副书记

成 员:郑素艳 社区副主任

张新美 社区副主任

赵丹丹 社区助理

金先锋 社区助理

潘 莹 统计员

李 程 就业助理

四、活动内容:

1、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检查重点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执行,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加强对居民区楼道内堆放物不合理摆放的处理,查隐患、查事故、查整改。

2、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

社区建立组织机构,精心部署。

2、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社区宣传作用,加强正面引导。

3、增强实效。

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增强活动实效。

2.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篇二

1 健康教育方法及程序

1.1 社区健康教育评估

社区健康教育评估即是社区护士系统地、动态地收集有关教育对象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的过程。

1.1.1 资料收集内容

①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工作职业、住房状况、经济收入、自然环境等;②心理状况:如学习愿望、态度及心理压力等;③生理状况:如身体状况、生物遗传因素等;④生活方式:如饮食、睡眠、性生活、吸烟、酗酒、锻炼等;⑤学习能力:如文化程度、学习经历、学习特点及学习方式等;⑥医疗卫生服务:如医疗卫生机构的地理位置及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状况等。

1.1.2 整理资料

整理资料的目的就是把收集的原始数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加工, 使其变成系统化、条理化资料, 以便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资料应按以下程序[2]进行:①检查、核对资料;②资料分类、分组;③拟定整理表;④资料归组。

1.1.3 资料分析

包括统计描述、统计推断以及解释分析统计结果。

1.2 社区健康教育诊断

社区健康教育诊断是在社区健康教育评估资料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对社区人群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和学习需求做出判断, 从中排列出健康教育需求次序和确定教育对象学习方式的过程。社区健康教育诊断需有以下内容。

1.2.1 列出社区健康问题

即将健康教育对象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一一列出。在叙述社区人群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时, 多采用“问题+相关因素”的形式。

1.2.2 排列健康教育需求次序

教育对象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可能不止一个, 社区护士应与教育对象一起排列健康教育需求的先后顺序。在排列顺序时社区护士应在尊重教育对象意愿的基础上, 根据其健康教育需求的紧迫性及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和资源进行排列。

1.2.3 确定教育对象的学习方式

为确保社区健康教育的质量, 社区护士还应系统地收集有关教育对象学习能力及可能影响教育对象学习的各种资料, 包括文化程度、学习经历、学习特点等, 以确定教育对象的学习方式。

1.3 制订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是在社区健康教育诊断的基础上, 针对社区主要的健康问题制订出相应的教育目标、对策、措施的过程。为了使社区健康教育计划能有效地实施, 社区护士应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社区基层组织领导及教育对象共同磋商制订, 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以教育对象为中心。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目的及长、短期目标;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的时间地点;对社区健康教育者的培训方案;社区健康教育教材的选择或编写;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形式;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价方式。

1.4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是将社区护理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在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过程中, 社区护士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依靠社区各级领导的支持, 以保证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②充分利用社区内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共同做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③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团结合作共同完成社区健康教育计划;④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评价, 以便及时修改、完善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确保社区健康教育效果;⑤准确记录计划执行情况、教育对象的反应等。

1.5 社区健康教育评价

社区护理评价是根据已制定的社区健康教育目标, 对所提供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对比、总结、修改的过程。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评价类型如下。

1.5.1 教育者评价

在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应通过教育对象的不同形式反馈, 如面部表情、提问、口头或书面反馈等, 及时修改教育方式及方法, 从而更好地满足教育对象的需求。

1.5.2 教育过程评价

教育过程评价贯穿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健康教育组织者通过不断收集教育者、教育对象对健康教育活动的反馈信息, 定期监测健康教育短期目标实现的情况。

1.5.3 教育效果评价

所谓教育效果评价是在健康教育结束时对健康教育的结果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价。

2 小结

社区护士如要正确、有效地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必须按5个工作程序进行:即社区健康教育评估、社区健康教育诊断、制订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社区健康教育评价。因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程序是社区护士科学的确认健康问题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工作方法, 它能为护士提供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工作框架。护士掌握了这种工作方法, 即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杂乱性、无目的性。所以, 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社区护士如按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程序进行, 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3.社区矫正实施困境研究 篇三

关键词:社区矫正;现状;困境完善

一、实施社区矫正存在的困境

(一)执行主体不明确

我国立法方面的缺失已经极大地阻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是我国关于社区矫正执法主体的法律规定错杂,没有统一的规定。之前的相关法律,仅仅规定有社区矫正这一制度,没有具体规定执行主体和程序,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并没有指出司法行政部门是执法主体。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关执行主体的条文是不科学的,规定的主体不明确,规定多元主体使得各机关职权不明,承担责任时相互推诿,公安机关精力不够,不能胜任社区矫正工作,司法行政机关没有执法权,工作缺乏威信。可见执法主体的不明确,已经制约到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适用对象偏窄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适用对象限缩为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此举不利于社区矫正的长足发展,造成制度浪费。社会矫正适用范围的过分限缩,阻碍了社会矫正目的的实现,而且必将在未来成为严重阻碍该制度发展的“瓶颈”。现行规定会造成监狱人满为患,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因此,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偏窄会阻碍该项制度的长远发展。

(三)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制度不健全

审前社会调查“是指在法院判刑前,由专门机构对犯罪人的犯罪背景、一贯表现等进行专门的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为法庭定罪量刑和判后矫正、帮教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一种制度”。①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是为了查清执行对象能否适应社区内的监督教育,会不会破坏社区秩序,所在社区居民愿不愿意接受,执行对象能否达到实施非监禁刑罚的标准,最根本的还要看社区矫正能否达到教育改造的目的。科学的调查能够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科学的规划,提高利用效率,所以社区矫正前的社会调查对于社区矫正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司法实践并没有规定类似于社区矫正前社会调查这样的制度,我国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审前社会调查制度。

二、我国社区矫正出路探索

(一)明确执法主体

我国应当尽快制定统一的法律规定,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司法行政机关确定为社区矫正的执法机关。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各司其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司法行政机关已经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司法实践已有惯例,将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执法机关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社区矫正工作与监狱工作都承担了对罪犯实施教育改造的任务,二者同属于刑罚执行活动,因此,有必要统一法律赋予社区矫正机关明确的执法权。

设立社区矫正局,与监狱管理局同属于司法行政部门管辖。“将社区矫正的执行权归于司法行政机关。建议在司法部、司法厅、市司法局下设立社区矫正局,各区、县(市)司法局设立社区矫正科,乡镇司法所设立社区矫正办公室”。②这样的举措提升了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的重要性,对我国非监禁刑的普遍执行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规范执行机关的矫正活动,做到各个机关间权责清晰。

(二)扩大适用对象

由于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还不完善,对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的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无可厚非。然而为了该项制度的长足发展,应该扩大适用对象。对于矫正对象的范围,《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五类对象应该是合理的。应该将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扩大到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人员。扩大社区矫正对象适用范围可以最大化社区矫正的功效,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有利于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分子回归社会。

(三)建立审前社会调查制度

审前调查制度是对矫正对象成功矫正的基础,是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准确量刑的可靠参考依据。实践中出现可能判决适用非监禁刑的情况,在最终判决以前,法院应该主动地请求相关社区矫正机构对案例中的被告人进行审前社会调查并做出相应的报告,被请求的社区矫正机构可以根据被告人的日常行为、邻居亲友的评价及社区是否有资格实施教育改造等相关情况,对被告人是否可以适用社区矫正做出客观的评估。我国应该对社区矫正审前的社会调查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定,可对被告人家庭背景、个性特点、犯前表现、悔罪表现、社会反响、监管条件进行调查。此外,还应对社会调查的程序加以严格的规定,防止各个机关在履行手续的过程中相互推诿责任。

社区矫正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能够使罪犯顺利的回归社会,符合当代世界刑罚执行潮流。但是由于本土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社区矫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正确适用社区矫正制度,能够有效的避免监狱改造的弊端,扩大非监禁刑的应用,更好的完成帮助犯罪人员改造回归社会的任务。

注释:

①李科.从《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看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路径[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2(9).

②李鹏等.强化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途径[J].中国检察官,2012(11).

参考文献:

[1]赵秉志主编.社区矫正专题整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10.

[2]李豫黔.论监狱工作与社区矫正的若干问题[J].中国监狱学刊,2012(2).

[3]社区矫正调研课题组.推进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工作的调研报告[J].中国司法,2011(2).

[4]李懷胜.社区矫正工作实操指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5]李鹏等.强化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途径[J].中国检察官,2012(11).

作者简介:

郑菁菁,女,(1991,08–今)山西晋中人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4.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篇四

根据东辛房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落脚点,以遏制伤亡事故和减少职业危害为着力点,立足“安全服务、持续改进”的原则,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安全文化和社区环境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社区成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和人员伤害,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家庭和谐因素,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

社区一把手负总责,社区治保主任具体负责创建“平安社区”各项工作的落实,谁主管谁负责,把维护稳定的措施与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社区各居民小组组长。年初签订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

二、搞好创建“平安社区”宣传活动

创建“平安社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群众的积极配合,不单单是领导者的责任,因此一定要认真组织好宣传,发动每一位群众参与此项活动。我们将以发贴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向群众宣传,使他们了解到创建“平安创建”活动的目的 和意义,以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动员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平安社区”的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无毒社区、无邪教社区”的创建目标,形成“人人参与平安创建”的工作局面。

三、发挥群防群治队伍作用

在搞好宣传发动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依托已建立的1名安全信息员、以及党员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和30人组成的维安志愿者。社区将进一步加大对这些队伍的管理,保证这些群防群治队伍正常运转。

四、结合实际、突出重点

根据我社区的实际情况,今年我社区将着重抓住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社区治安防范管理,发挥义务巡逻队的治安防范宣传作用,积极宣传“五防”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降低发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创建平安家园的自觉性。

二是完善调解工作制度,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积极为辖区居民排忧解难,在社区内做到各类矛盾调处及时,在开展工作中依法调处,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积极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在辖区内以板报、标语、入户等形式组织居民开展不让邪教进我家活动,把反邪教警示教育落实到实处。

四是抓好重点人口的管理。社区治保会将积极配合派出所抓好重点人口的管理,在工作中认真掌握其动向并注意管控。对外来 人口的管理的谁主管,谁负责。对房屋出租户、暂住人口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葡萄园社区居委会

5.安全生产社区创建方案 篇五

城安委发„2010‟9号

城口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

关于印发城口县2010安全社区创建

工作方案的通知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城口县2010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六月十八日

城口县2010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10‟93号)要求,我县将启动2010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为推进我县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围绕平安城口建设和市级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目标,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为切入点,建设安全社区,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推进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

二、组织领导

成立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安监局局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安监局内,负责处理安全社区创建相关事宜。

三、工作目标

确保到2010年底,我县已启动创建市级安全社区的乡镇有:葛城街道、复兴街道、修齐镇、高燕乡、坪坝镇、龙田乡等6个乡镇市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通过考核评定,达到市级安全社区标

准。其中,2009年启动的葛城街道安全社区,今年年底要接受市上验收、认证、授牌工作。

四、实施依据

我县创建安全社区的依据有:《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标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会出台的《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进实施安全保障“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通知》(渝安监发„2010‟56号)、《重庆市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渝安监发„2010‟57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10‟93号)、《城口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进安全保障“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通知》(城安办„2010‟36号)。

五、实施步骤

2010年,我县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按以下四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5月20日—6月10日)。制定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方案,针对今年创建安全社区的6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安全社区基本情况档案。相关乡镇、街道要成立安全社区工作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宣传、教育、培训。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6月11日—8月31日)。各创建单位要按照安全社区创建方案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及时总结、提炼安全社区创建经验。要成立安全社区建设

网络组织,落实建设资金投入。要结合辖区安全情况,有针对性地策划和实施安全促进项目,建立健全安全社区管理制度。要开展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评估及预防、事故与伤害记录检测和监督、应急预案和响应、预防及纠正措施、创建档案评审与持续改进等工作;要按照实施方案和计划,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逐项完成安全促进项目。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9月1日—10月31日)。10月上旬,各创建单位要按照《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推进实施安全保障“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通知》(渝安监发„2010‟56号)、《重庆市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试行)》(渝安监发„2010‟57号)、《关于推进安全保障“十百千”示范工程的通知》(城安办„2010‟36号)要求,做好自查工作。自查验收合格的单位,由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牵头,对创建单位进行初步评定,初评合格后向市政府安委会提出验收申请。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0年11月1日—12月31日)。由县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召开安全社区创建总结暨部署2011创建工作会议,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安全社区创建成果,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开展较好的单位进行表彰。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推动安全社区建设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提升社区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

故和伤害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平安城口”建设、“市级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的基础工作,更是实现社会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创建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安全社区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相互配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切实把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此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要坚持标准,注重实效,严格进行自查评估,做好档案资料收集、保管工作。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创建单位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努力克服创建工作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组织保障,做到资金、人员、责任、任务“四落实”。要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及时解决,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三)严格标准,务求实效。各创建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社区创建标准,开展好每一项安全促进项目,不走过场,力争做到“创建一个、达标一个、命名一个”,让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成为建设“平安城口”和创建“市级安全保障型城市”的坚实基础。

主题词:安全社区工作方案通知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纪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人武部。

县委各部委,各人民团体。

6.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篇六

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渝办发[2012]92号)文件的精神以及镇党委、镇政府和镇安监办的部署,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动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以及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社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态势,为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组织领导:

社区成立行动专项行动小组,明确责任。

三、打击重点:

1.渔船、农用船、“三无船舶”非法载客; 2.大船小证、违章航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依法严厉打击。

专项行动要注重做到“四个一律”: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 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三)建立长效机制。

(四)做好信息报送。

7.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篇七

1 社区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 生活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因此, 居住在城市的人们, 不但要求生活水平有“量”的提高, 还要有“质”的提高, 但是, 纵观我国各大城市, 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1 社区环境卫生差

社区中生活垃圾乱堆乱放, 动物粪便随地排放, 小摊废弃物堆积;“白色污染”和“垃圾围城现象”十分突出;小广告随处张贴, 传单满天飞, 纸张浪费严重;未做到垃圾分类, 一些化学污染品渗入地下水, 污染水质, 影响居民身体健康。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生活及工业污水乱排乱倒现象严重, 污染内河水质, 使原本清澈见底的河道变成了臭水沟。锅炉燃烧等民用燃煤直接向大气排放烟尘、油烟、二氧化硫;机动车排放氮氧化物;建筑工地产生扬尘, 且无除尘装置;垃圾腐烂、污水等产气等。

1.2 社区环境布局不合理

许多社区内缺少停车位或没有明确标示停车的标志, 这就给社区内小汽车停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区内道路的设计不合理也给社区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城市绿化面积不足、布局不够合理、结构不够科学, 绿化面积小、质量差, 社区内花木修剪维护工作不到位;社区内还普遍存在私拉电线问题及偷电现象也较严重。噪音污染, 街道旁小贩叫卖声、来往汽车鸣笛声、娱乐音响声、工业噪音等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作息。

1.3 社区环境法制不完善

我国对于环境保护还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 社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强烈, 导致居民随地吐痰, 生活垃圾乱扔。我国对于社区小商小贩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 社区内随处可听到商贩的叫卖声, 垃圾遍地都是。

1.4 社区周围交通实施不理想

居住在郊区大型社区的老人、儿童, 平时出去商场、学校等地, 由于公共交通的供给不足往往会成为交通弱势群体, 因此对社区周边交通的关注成为社区交通的重要方面。

1.5 社区卫生服务对社区环境关注不够

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如:社区护士的理论知识不够全面, 服务态度欠佳, 社区护士人数较少, 社区医疗设备缺少, 导致社区居民没有得到及时的全方位的健康指导, 对社区中的一些不到位的安全设施也听之任之, 如池塘周围没有围栏和警告牌。

2 采取的措施

2.1 明确社区环境危害, 采取相应对策

由于社区环境污染会造成以下危害社区居民的某些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可以造成多个脏器的损害;蓄积性强的污染物引起的持续性蓄积危害, 如铅、汞、二恶英等。社区护士应定期为社区居民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 对慢性疾病可以进行详细的调查, 确定是否与环境有关, 以防止其他的社区居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2 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 实施多元化措施

社区环境保护要发动居民监督管理社区环境问题, 及时掌握社区环境状况, 积极改善社区道路拥挤状况, 对现有的污水管网进行优化与升级, 使其发挥作用;拆除破旧建筑、临时搭盖违章建筑、禽畜舍以及露天厕所等;购置垃圾收集车辆, 配备环卫工人, 增加垃圾回收装置, 如垃圾桶、垃圾屋、垃圾围等的品种与数量。通过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使居民了解当前社区环境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自己能为环保做什么, 形成“保护环境光荣, 破坏环境可耻”的舆论氛围。

2.3 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法制建设的认识

对于环境保护我们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使环保执法适应我国环保工作实际, 务必加强执法程序和监督机制建设。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切实理顺执法程序, 对社会危害性较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应着重处罚;建立环境执法监督机制, 保证行政执法合法高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取缔一些不符合规划功能, 利用杂务间、车库等建设的饮食店, 并对沿街超标排放的饮食店限期整治。

2.4 合理规划社区布局, 提高绿化质量在社区合理地建立固定停车点, 取消集贸市场, 建立集中商贸区

加强社区绿化, 将森林引入社区, 将公园引向街头, 在街道、小区空旷处以及房屋庭院等处种植花草, 尽量选用适合北方生长的四季长绿树种, 以乔木为主、灌木花卉相结合, 做到经济性、实用性、观赏性与实效性高度平衡。在小河、池塘等处设置护栏或警示牌, 以防社区居民不慎掉入,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5 规划社区交通, 提供社区居民交通便利

根据社区居民的出行情况和公共交通的需要情况在社区周围设置合理的公交站, 引进出行时需要量较大的公交车, 需要社区地理位置与城市公交线路的相互协调, 方便社区居民出行。

2.6 提高社区护理质量, 宣传环境保护

社区护士还可以展开相应的健康讲座、分发健康小册子来宣传环境对我们人体的重要性, 提高人们的环境安全的意识, 以促进环境与健康的协调, 减少某些疾病的患病率

平时应密切观察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多做一些环境方面的科学研究, 保护居民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袭, 如: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检查饮水和食品卫生、限制社区居室装潢环境污染, 等等。在进行卫生管理工作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 对待社区居民就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 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 以利更好的开展社区卫生工作。

摘要:为了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安全意识, 减少不必要的损害的发生, 本文分析了社区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积极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社区环境,安全隐患,健康,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玉玲.社区预防与保健[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9, 16 (4) :77~80.

[2]鲍建勇.建构人性化的城市居住社区环境探讨[J].理论探讨, 2010, 9:279~281.

8.如何消除社区安全隐患 篇八

关键词:消除;社区安全隐患

管道矿区生活基地承担着矿区居民的供水、供电、供暖等生产任务,拥有锅炉、压力容器、高低压配电、住宅电梯等多种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具有临时用工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凸显出矿区安全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建设安全、和谐的矿区生活基地?怎样去消除社区安全隐患?是我们工作在第一线的安全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全新挑战。

一、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保障

有法可依是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要前提,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长期法治建设的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对于我们管理矿区基地同样适用。首先也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燃气检查制度、锅炉操作规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小区环境遵守章程等等,使我们的社区安全管理有法可循。如果没有这些有力的规章和制度作为坚实的基础保障,怎能去建立一座安全的大厦?

二、认真执行安全检查是基础

在社区安全管理中,有了制度保障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制度的实施。认真执行各项制度,大力做好安全检查。因为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对查找各项安全隐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社区安全管理中,怎么去查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首先按照制度、标准、规范、对照查。比如每年社区的燃气安全检查,不仅从制度上规范一年两次,强制落实。其次还要端正态度认真、细致查,不能假、大、空走过场,雷声大雨点小。要实实在在的以负责任的态度去进行。对查找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消除。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前提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矿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作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以人为本。马克思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业人员积极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适当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情、激发创造力。社区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所以执行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更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也会随之提高。思维僵硬固化容易对所见到的事物引起轻视。要逐步提高社区安全管理人员适应安全管理的动态模式,因为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为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要学会举一反三的考虑全面。去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螺旋般上升达到新的高度。

四、安全培训教育是关键

引导广大员工由安全教育的客体转为安全教育的主体,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还要让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对待安全生产工作“严是爱,松是害”,矿区对所有违章行为的查处,不是跟某个人过不去,而是对员工最深切的关爱。其次,对于社区居民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也必不可少。因为社区安全的高度,也在于居民的安全意识程度如何。只有首先促进社区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进一步促进居民不安全行为习惯的转变,以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通过安全讲座、大屏幕、知识展板、电视节目等各种手段,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社区居民和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环境氛围,则矿区生活基地的安全文化必将有质的发展和飞跃。

五、案例事故教育去反思

2003年12月23日晚,位于重庆市开县境内的罗家16H天然气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井喷失控,大量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并扩散,造成243人死亡、2142人中毒住院治疗、65000名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各种经济损失达6432万元的重大事故。

这起事故产生溢流到井喷的直接原因之一是,作业人员在起钻过程中存在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井喷失控的直接原因是,钻具组合中去掉了回压阀,致使起钻发生井喷时钻杆内无法控制,是井喷演变成为井喷失控。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是,未能及时决定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其中掌管这些操作的六个人中的每一个人都是300和29中锁链的一环,在自己的岗位上每个人都没有去掉自己的那一环,最终酿成了一场重大事故。这是多么惨痛的一场教训,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却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去思考。

因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此日定为安全生产警示日,将12月份定为安全生产警示月,就是通过事故案例的警醒提醒我们:警钟必须长鸣!

通过案例教育的回顾、警示,在矿区生活基地安全管理中要让员工铭记事故教训,时刻警醒自己的岗位操作和生产活动,进一步提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营造人人参与安全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在社区生活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安全是天,安全是矿区生活基地的生命和灵魂,消除不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给我们矿区生活基地一个明媚、祥和的蓝天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程方明;史合;安全管理评价的基本思想及方法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11期

9.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篇九

大检查的实施方案

根据街道的工作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和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平稳,XXX社区在本辖区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六道湾社区安全生产大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XXX(六道湾社区居委会主任)副组长:XXX(六道湾社区片警)成员: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二)人员分组

社区由片区民警带队,组织社区干部和社区联防队员按照两会期间社区巡逻分组,分别对辖区内长青一队和长青五队两个大片区进行摸底排查。

(三)检查目标

社区切实汲取近期发生的各类事故教训,认真研判本辖区、各行业、各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立足于超前防范,进一步强化监

管,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整治隐患,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从源头上、根本上防范和遏制事故,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和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四)检查时间

自即日起至3月14日结束。

(五)检查范围

大检查范围:道路交通、消防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 工、危险化学品、燃气、特种设备、民用爆炸物品等行业(领域),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暖等。

(六)检查内容

道路交通方面:加强本辖区停车场及车辆密集地区等地方设立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宣传安全知识,要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辖区居民安全意识。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消防方面:针对当前火灾易发、高发等特点,继续深入开展“清剿火患”战役行动,重点对歌舞厅、网吧、饭店、车站、高层地下建筑以及易燃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检查,严厉整治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以及在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损坏建筑消防设施等行为,坚决杜绝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方面:对新开工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并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开工建设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彻底整治施工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切实加强企业上岗培训的检查

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岗前全员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农民工和新员工的岗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危险化学品方面: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为重点加强检查,特别是对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储存、以及危险化学品出库登记、台帐等要逐项检查,落实剧毒化学品购运许可、备案登记等管理制度,严防危险化学品丢失、泄漏、污染和爆炸等事故发生。

燃气方面: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燃气行业安全整治成果,强化对城市燃气管道、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供应站、加压站、汽车燃气充装站等场所(部位)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充装和使用超期未检、报废钢瓶等行为,继续加大对非法燃气换气点的整治工作力度,防止泄漏、爆炸事故的发生。

特种设备方面:社区加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索道等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确保设备设施完好,落实操作规程,运行安全可靠。

民用爆炸物品方面:对本辖区运输、储存、使用等主要环节上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督促使用单位加强对爆破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管,防范事故发生。同时,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暖等各有关部门都要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当前安全生产特点,深入组织开展好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切实加强行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严防事故发生。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清醒地看到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要充分认识做好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把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亲自带队检查,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责任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强化措施,务求实效。切实加大整改工作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制定落实防范措施,指定专人盯守,限期整改责令停业整改。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对未完成整改的重大隐患,相关部门要安排专人盯守,实行24小时严密监控。

3、广泛发动,群防群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和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辖区各单位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检查活动。鼓励群众举报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

4、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全国“两 会”期间,社区及辖区各单位严格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的监控,做到专人值守,加大巡查力度。要坚持24小时干部值班和领导到岗带班值班制度,严格执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事故,要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安监办公室,确保事故信息和其

他重要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5、做好每天信息报送工作。每日由安全生产专干负责向街道上报每日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及进度。

10.村社区食品安全实施方案 篇十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到日常检查、督促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合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的各项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的源头污染和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环节整治,严格执行卫生许可和生产许可等制度。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辖区范围内的医疗卫生、小食品店的食品药品安全组织体系,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管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四、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应急机制,对已经或可能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及时报告,不隐瞒并主动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限度消除不良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11.社区安全:物业不能承受之重 篇十一

物业公司被炒鱿鱼了。

这是今年3月20日发生在西安的真实事件。负责唐园小区物业管理的陕西大洋力恒物业管理公司被该小区1900多户业主炒了鱿鱼。当天,上百名业主来到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办公室,分头将物业管理人员“请”出了他们所服务了16年的社区,并封存了电脑、打印机等物品。紧接着,一部分业主前往唐园小区的西、南大门,接管小区门卫。随后,业主委员会在物业公司办公室张贴公告,称从即日起,唐园小区物业开始由全体业主自行管理。

是什么原因,让业主们如此“愤怒”?被社区居民们诟病最多的,是社区安全问题,该社区曾屡次出现居民财物丢失、墙面受损剥落等现象。

居民财务丢失的情况,在中国的很多社区内均有发生。“2013中国平安小康指数”特别对社区安全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关于“你所生活的社区有没有发生过失窃情况”的调查中,仅有8.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发生过”,73.7%的受访者表示“发生过”,其中,60.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生活的社区“偶尔发生”失窃情况,而13.6%的受访者则表示自己生活的社区“经常发生”失窃情况。

其实,物业公司因为保证不了社区安全而被居民罢免,在此之前已经发生多次。物业管理,对于社区居民的安全感真的那么重要吗?

《小康》调查显示,在“安全社区必备的十大条件”排行榜中,“有监控设备”成为了超过半数受访者的首选答案,众所周知,监控设备的安装和正常使用离不开完善的物业管理。除此之外,排行第二到第四位的选项,也与良好的物业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们依次是 “有严格的门禁制度”、“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和“小区内有保安巡逻”。显而易见,一个管理有素的物业团队是社区安全的重要保障。“有高素质的居民”和“有完善的居民自治组织”分列第五位和第七位。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同样在社区安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唐园小区的业主维权行动中,对物业强烈不满的业主们从召开业主大会讨论物业去留的问题,到成功解聘物业公司实行物业活动业主自管,均展现了市民的高素质和维权意识。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自由流动,城市中的外来人口也呈逐年增多趋势。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群在融合过程中,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也造成了公众安全感的缺失。

在经常出入社区的非本社区居住人员中,哪类人会对居民们的安全感造成影响呢?调查显示,“挨家挨户发放小广告的人员”被57.7%的受访者认为是最会对社区居民安全感造成影响的一类人,紧随其后的是“收废品人员”、“装修工人”和“摆摊小贩”,他们的存在也对社区居民的安全感造成了一定影响。

近年来,地方政府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区安全是社会长治久安的保证。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就曾说过:“政府给每一个人安全感比万亿投资管用。”而最近,贵阳市的两家社区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员,就因为群众安全感排名靠后而“吃了黄牌”,中心的联系包保领导、分片包保单位责任人还被扣除了当年的目标责任金。

在地方政府“动真格”并脚踏实地的努力下,社区居民安全感的提升将不是什么难事儿。

12.实施社区首诊制探析 篇十二

社区首诊制度 (the system of the firsttreatment in t Ile community) 是指规定居民在患病需要就诊时, 须首先到社区卫生机构接受全科医生诊疗的一种制度。除非急诊, 居民若要去医院寻求专科医生的服务, 必须要经过社区全科医生的转诊。

目前, 我国关于“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的概念都是基于国外的相关研究。国外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只有“守门人 (gate keeper) ”制度, 它包含2个层面: (1) 全科医生对病人进行首诊; (2) 由全科医生承担对病人的转诊。可见, 双向转诊是“守门人”制的组成部分。所以“守门人”制就是我国首诊制, 它包含双向转诊的内容[1]。

我国的社区首诊制度于2006年2月起开展试点工作。2009年1月, 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 未来2年内要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社区首诊, 否则医保不予报销。

2 社区首诊制度发展的障碍

2.1 对社区医疗缺乏信任

不是所有的病都有必要去大医院, 是个人所共知的常识, 但很多人明知此理, 依然前去, 原因就是对社区医院没有信任感, 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疗条件持怀疑态度。尽管有些病人由于方便也愿意去社区就诊, 但是又担心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认为在社区就诊可能会耽误病情, 而不得不去大医院。结果造成大病小病都直接去大医院, 大医院人满为患,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可罗雀的现象。以成都市武侯区的调查为例, 社区普通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率仅为16.4%。

2.2 服务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还没有完全形成,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知识老化、学历和职称偏低。据08年有关媒体报道, 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生比例不到20%。《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表明,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文化程度主要是中专 (52.7%) 和大专 (27.4%) , 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7.6%;专业技术职称以助理师级 (47.6%) 为主, 中级及以上职称只占22.2%。这些数据说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与大医院医务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就全科医生来说, 作为社区首诊制的关键因素, 他们的数量和质量更是难以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据了解, 经过正规培训的全科医生只有几千人, 而全国已经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12000个, 这说明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我国全科医学的培训制度和培训体系的不健全, 造成我国全科医生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 医疗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2.3 设施设备配置不足

目前, 我国卫生资源80%集中在城市, 城市卫生资源80%集中在大医院, 但大医院门诊患者中80%解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优质资源浪费严重。作为“两级构架”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服务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常见病和多发病本应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解决, 但由于其卫生资源配置少而落后, 难以承担应有的责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备、仪器较落后, 医生收入偏低, 房屋等硬件条件普遍较差。

2.4 政策引导出现偏差

由于医保政策没有明确规定首诊在社区, 拥有医保的患者不论先到大医院还是先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都可得到医保报销, 加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住院起付标准和门诊报销比例与大医院差别较小, 患者没有理由不选择大医院, 因此社区卫生机构使用率不足是必然的。

3 促进社区首诊制的发展

3.1 加强政策引导

卫生部正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 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 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区域大中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签订协议, 让一般常见、多发的小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 大病则转向二级以上的大医院, 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样, 就可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 大病及时转诊”。浙江省卫生厅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 并合理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补偿起付线和自负比例, 利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3.2 加强全科医学教育

我国的全科医生无论是培训制度创新还是人员结构的扩充更替都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国不少城市都进行了全科医生培训制度的摸索, 主要有短期的岗位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两种方式, 前者的优点是可在短期内解决全科医生的短缺问题,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时间短暂、培训设施和课程不健全、质量参差不齐,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不利于首诊制度的开展。后者仅在少数经济条件好的省市开展, 但周期长、数量小。

下一步应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各种教学资源, 实现全科医学教育规范化、高素质、高层次;加大全科医生的培训经费, 开办多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如研究生教育、全科医师的岗位培训、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培训等, 以适应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3.社区安全工作方案 篇十三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责任

(一)成立领导小组。按照食品安全属地化管理原则,镇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各司其责”要求,镇政府成立以镇长林文杰为组长,分管副镇长刘萍为副组长,食药卫计办、党政办、财政所、推进办、农技综合站、群工办、派出所、卫生院、学校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范围内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各村(社区)相应成立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本村(社区)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工作,确保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加强队伍建设。按照《金堂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改革完善金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金堂府发〔20--〕4号)及《金堂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乡镇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规范和职责的通知》(金堂食安办〔20--〕55号)文件精神,及时组建新的食品药品和卫计生管理办公室,建立完善镇村组(镇食品样品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三级监管网络,实现联动联防机制,形成办公室人员包村、村干部包片、组长包组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网。充分发挥村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信息员末梢神经作用,协助镇食药所做好日常管理、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工作,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无盲区。

(三)落实工作责任。落实食品安全目标绩效考核制度,年初镇政府与村(社区)、学校等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分解工作责任,并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村(社区)目标考核和村组干部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覆盖和无缝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切实承担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食品监管责任,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消除监管盲区,全面治理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二、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

(一)信息收集。要充分发挥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的积极性,在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全镇范围内的餐馆、商店、小卖部、流动厨师、个体医疗诊所、村卫生站等基本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工作档案,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二)日常监管。一是严格群宴管理。实行农村群宴“双申报”制度。凡5桌以上宴席,承办厨师应向厨师所在的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报告;宴席举办人应向村(居)民小组长报告,组长向村食品安全协管员报告后由镇公卫所指派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并登记。镇食药监办要加强流动厨师教育和培训管理,群宴厨师要有《健康证》方可上岗。要及时掌握各村流动厨师的相关信息,督促群宴厨师及时办验证,每季度对流动厨师承办宴席等情况进行公示。每年对厨师办席情况进行民意调查并公示调查结果。二是加强学校及工地等食堂管理。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卖部及工地的日常监控,确保学校食堂、小卖部进货质量可靠和食品安全的工作相关制度的落实。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强日常巡查,整治流动食品摊点。做好开学前后、节日前后、流行病多发季节等特殊时期巡查工作,防止群体中毒事件的发生。三是日常巡查。实行食品安全检查情况“月报制”。村(社区)每月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镇食药监卫计办针对不同时期检查重点开展巡查,将形成巡查工作台帐。

(三)宣传教育。采取座谈会议、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广播、“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知识进课堂”“食品安全知识进村组”等形式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提升执法水平,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由镇食药监卫计办负责开展村组干部集中培训和流动厨师集中培训工作,一年不低于1次;村(社区)负责做好本(社区)范围内流动厨师、小买部等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程度,增强责任心。

(四)应急处置。在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修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方案》,加强对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镇、村三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建立群众投诉举报工作流程,处理好投诉举报,完善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严格考核,进一步明确职责

各村(社区)负责本辖区内超市、商店的食品安全检查,同时每月按时上报负责区域食品安全检查进度,及群宴信息,5桌以上的群宴要报乡镇卫生所备案。对如实上报的村(社区)食品药品协管员给予每月30元的工作经费,未上报或由此引起重大事故的相应扣除工作经费。

水管站负责各种交易的水产品的食品安全。

畜管站负责交易的肉类(包括猪肉、羊肉、家禽类及其肉制品和蛋类等)食品安全。

农技站负责市场内交易的粮油、水果、蔬菜类的食品安全。

公共卫生所负责乡镇所有餐馆的食品安全和村(社区)的农村群宴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负责各小作坊糕点、豆腐制品的食品安全;协助负责场镇各大超市商店的食品安全。

学校负责校内食堂、小买部的食品食品安全。

14.社区街道安全活动方案 篇十四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人为本”的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安全生产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安”,突出抓好“三个强化(强化标准化创建、强化执法检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三个提升(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基层基础能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全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安全支撑。

二、工作目标

确保不发生各类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坚决杜绝较大以上等级事故。强化安全生产指导、管理和监督,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确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1 、落实社区、科室和相关单位安全监管责任。 落实安全生产分级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监管、行业管理、指导职责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细化各社区、科室及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以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为载体,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构建安全生产的责任网络体系。

2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条件;健全管理机构,建立有人就有岗、有岗就有责的全员责任体系;强化现场监管,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企业全员培训制,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持证作业,员工经培训合格后上岗;按照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3 、落实各级领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 依据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街道主要领导以签订目标责任书形式,落实党政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党政分管领导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4 、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 全面掌握全街道安全生产动态,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措施不到位、未按规定要求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不及时的单位和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严肃责任追究,层层级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倒逼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二)强化安全监管基础保障

1 、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步伐。 一是巩固达标企业规范管理。巩固已达标企业的标准化创建成果,督促企业按照标准要求,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管理质量。二是督促未达标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标准;大力度推进小微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完成区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2 、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一是隐患排查常态化。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三全两规范一及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安全检查表进行规范化检查、隐患统计分析,预案预测、督查整改等过程规范化运行;及时如实上报整改事故隐患)”工作机制,抓实隐患排查、评估、申报、整改的各个环节。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机制,鼓励动员全社会,包括新闻媒体对隐患的排查治理进行监督、举报。二是隐患监管系统化。进一步完善提高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扩大信息系统注册登录用户,督促企业适时做好数据更新,形成监管的闭环管理。三是隐患整改刚性化。对每次排查和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凡是能及时整改的,落实当场整改;对一时不能整改的隐患,实行限期整改;对难以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整改,并严格落实重大安全隐患上报备案、分级挂牌督办、整改验收、申报销号等制度。

3 、全面加强职业卫生安全监管。 一是落实企业职业危害预防的责任,督促企业加强对职业危害的日常管理。二是继续抓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重点加强对危化品、建材、机械、涉氨等行业企业的检查监督。三是强化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认真做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审查、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审查工作。四是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系建设,强化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加大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

4 、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综合监管。 一是固化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期和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全年安排全街道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活动不少于3 次;二是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适时组织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专业安全生产检查,全年不少于10 次;三是注重提高安全检查效果。建立安全检查专家参与制度,邀请专家检查指导,增强安全检查的性、隐患发现的及时性和整改措施的科学性。要建立常态化的安全检查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综合检查、集中检查、专项检查制度,健全隐患整改机制,确保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

5 、加强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和备案。督促企业按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做好预案的修订、完善与政府应急预案衔接;二是加强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督促指导各单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三是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联动的应急救援网络,提升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实际效果。

15.社区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篇十五

2011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框架,提出要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构建符合我国特点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针对老年人而设立的日间照料中心是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

1 目前日间照料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2001年民政部制定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以来,各地逐步建立起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室、活动室、医疗室、健身场等社区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但由于资金、人员以及管理的问题,设施普遍闲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也出现了停滞。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人照料问题的凸显,各级政府又相继颁发了支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政策和实施意见。我国内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逐渐得到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关注。

1)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培训,缺乏医疗护理专业人员,无法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

2)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内容有限,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导致社区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选择率较低。

3)缺乏对服务对象的评估及准人机制,无法根据老人的自理能力及健康状况提供不同水平的照顾服务。目前日间照料中心只适合生活基本能完全自理的老人,认知功能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这部分最需要社区养老服务的老人反而无法使用该服务。

4)缺乏有效的机构评价体系,无法对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进行统一评价。

2 解决措施与方案

2.1 与大型信息中心联合,构建物联网信息平台

目前我国养老院建设很滞后,信息化水平较低。其实养老院最需要IT技术,一方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管理更加细化。物联网技术可以提升养老院的管理水平。通过易家康家庭医生平台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可以维护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身体状况100项、动态心电图、心率、血氧、血压、脂肪率、体重等指标),为高龄、失能老人配备电子服务装置,提供无线定位、健康监测、信息提醒和舒适家居等智慧养老服务,实现对老年人的健康、居家日常活动的连续监测。

2)查询安全用药、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同样可查询常见病、多发病科普知识、常用药品处方集、老年人及弱势群体精神慰藉、康复保健医疗器械、养生餐(药膳)、文体活动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及养老院的老年人,实现日间照料中心高效、低成本科学化管理,从而惠及更多的社区民众,辐射更大的区域。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不少养老院使用,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和纠纷,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2.2 与社会资本融合,建立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医养康复中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都有了很大改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日常护理和治疗以社区和家庭为主。

我国的医疗模式正朝着以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主流,社区医院为分支,家庭医疗、康复、预防为补充的方向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群体需要在出院后到社区日间照料所,社区医养康复中心具有社区全科门诊的基础服务功能,同时也可以对慢性病、老年痴呆、癌症术后康复等进行病后康复、理疗、护理照护,可减轻家庭负担,可以白天照料,晚上回家休息,同时还可以设置养老院实现对半失能以上老人的照护与帮助。

华龄集团信息中心通过物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了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医疗器械免费体验和中医药预防保健等医药文化传播的有机融合,建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健康大平台,服务于一方百姓。

就服务区域而言,不仅要立足于本社区,还要辐射到其他社区;就服务对象而言,不仅要满足于老年人的需求,还要满足于老年人之外的其他群体,包括成年人、青少年和婴幼儿;就服务种类而言,不仅要承担对内服务,还要承接对外服务,真正实现以日间照料中心为突破口,带动社区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新时代智慧社区的社会功能。

2.2.1 智慧养老

以现代通信、智能呼叫、物联网及电子商务为技术依托,以“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服务及支援中心”为核心,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增值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服务主体,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见图1)。

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对服务对象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主动关怀三大类服务方式。服务项目涵盖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文体娱乐、法律维权等多种项目。

1)用户老人通过手机或呼叫器采用一键通或拨打电话提出服务要求。

2)服务中心根据老人服务要求进行分区和项目归类,同时联系社区服务站或服务人员进行服务对接和派单。

3)终端服务店接单,联系客户确认信息及服务时间,并安排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4)服务中心24小时内按流程回访老人,了解老人对本次服务的意见及满意度。

5)此次服务及信息自动进入会员服务数据库备份,做为客户资料永久保存。

6)终端服务店或服务人员根据此次服务获得相应记录和评级。

2.2.2 健康服务

建立基本信息及健康档案,将(血压、血氧、血糖、心电图等)通过“身体状况初步诊断专家系统”自行查询健康状况进行初步健康提醒,根据医疗知识库,逐步完善个人医疗基础数据,定期为个人量身定制健康服务报告。

3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养老物联网示范项目

3.1 项目介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养老物联网示范项目为《国家民政部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作为公益性的民生项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3.2 实施内容

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智能手机终端,高龄、失能老人配备可戴式电子服务装置,提供无线定位、健康监测、信息提醒和舒适家居、家政保姆、订餐、送货等智慧养老服务(见图2)。

可实现对老年人的健康、居家日常活动连续的监测。以社区智慧养老作为示范及突破口,并可推广到广泛的街道社区与养老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中。采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养老服务的智能化、网络化及个性化。

3.3 受益对象

社区(居家)、机构(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等)的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

3.4 系统构成

由一个养老服务软硬件集成平台(数据服务中心),一个社区老人服务活动中心(或养老家庭),多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手机,一套物联网应用环境(含WiFi、zigBee、RFID等)组成。

3.5 相关设备

计算机数据服务中心设备,适用于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托老所、家庭的物联网家居型设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手机型的电子服务装置。

3.6 对受益方的要求

1)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或设备用于养老照顾。

2)受益方必须是老人或者是照顾老人的亲属或社区及养老院服务人员。

3)需要填写民政部受益对象受益书。

4)可以对实施地点授牌。

3.7 实施方式

受益方接受本条款对受益方的要求,确定实施地点和受益对象后进行安装实施,安装工期为1个月,安装后进行民政部项目授牌。

涉及客户主要涵盖养老衍生行业全生态链,包括:政府机构、养老地产、战略投资、险资银行、VC投资、PE投资、养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疗养院、健康服务业、会销企业转型、大型连锁药店升级、大型家政公司升级、大型快餐企业升级、大型养生馆、养生基地及旅居基地的产业升级。

3.8 智慧社区全响应体验中心

体验中心是按照统一的形象标准和管理制度,设立在各个小区内的一个具有高效运维能力的产品客服与社区服务运营管理的服务实体机构。分15,50、150及500mm2以上旗舰店,按照智慧社区职责要求配备站长和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实时的智能产品客服、排除解决智能产品日常使用故障的同时,建立高标准、高要求、切实可行的社区服务质量保障与督促机制,长期在当地拓展与维系社区服务商关系,快速反应并有效落实符合居民需要的各种社区服务,保障社区服务运营的稳定运行。

智能体验中心是在科普中心的基础上,持续引进与居民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让社区居民充分了解并认识智慧社区带给居民生活的便利,并进行实际体验,通过亲身体验后,适合居民自身需要的技次术或产品就可以不断进行推广。因此,智能体验中心除了一般的科普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智慧引领作用。同时,充分利用中心的室内空间,设计智慧社区展示区,让民众充分了解整个智慧社区的框架以及各个系统的运行状况等。

屋子里面重点是物联网视频安防监控、健康体验、智能居家服务,在外屋放计算机系统管理和展示后台的内容。将健康服务产业的老人消费者、社区体验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以及健康产品整合到养老产业中,创立了集居家照护、旅游养生、寿乡养老、老年再教育、老年服务超市、老人社区托老、社区义工平台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

3.9 智慧社区物联网管理系统

该系统结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物联的实际情况,自动组网、统一管理。主要由移动终端设备、智能网关控制器、数据通信接口、系统平台构成,实现了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两大功能。

3.1 0 智能家居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设施智能集成,创造一个完美舒适且节能环保的个性化智能生活空间,让民众享受到更为轻松自在、体贴安心的家居生活。通过智能家居控制网关能控制电灯、空调、电视、背景音乐、空气净化器、窗帘等(见图3)。

3.11智能安防报警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水平之余,家居安全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事情,于是各种防盗、警戒、安保装置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类传感器并不具备报警通知功能,智能安防报警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器、门磁、窗磁、红外视频摄像头激活设置,使出门在外的用户了解到报警触发时的现场情况(见图4)。

3.12远程健康服务系统

简单身体状况指标参数自检系统。住户每天可通过网络上传或者通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系统中输入相关参数(血压、血糖等),系统通过“老年身体状况初步诊断专家系统”自行查询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诊断。

3.13智慧社区全响应电子沙盘

全响应电子沙盘是在体验中心建一个实体声、光、电沙盘模型,辅助一个三维全高清立体图像和社区三维视频语音全景,背后汇集了本社区的相关数据;利用高德三维地图,图层数据库部署在居委会本地,居民能从“图”上找到和衣食住行有关的所有信息,而政府部门也将可以从这张社区电子沙盘上调取为抢险、救援等服务的翔实数据。其实就是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它把居民地、绿地、道路交通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容纳在同一平台上,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的在线服务。本地信息不仅能显示建筑立体图形,还能显示建筑名称、归属人等信息。外网信息将为市民的吃喝游乐、衣食住行提供基于位置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如果叠加其他专题数据,未来各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都可以上传到这张图上,市民上网就可以查阅。

3.14手机移动客户端

智慧社区移动管理平板终端是根据社区工作需要开发的平板客户端,能够访问并查询智慧社区全响应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的采集、更新、比对、查询,调用社区电子地图基于LBS实现周边商铺等数据的采集、更新、比对、查询;实现对所管楼门内的居民智能服务管理、智能安防报警、远程健康服务查询、社区便民服务系统的查询。

3.15智慧社区移动应用手机终端

16.浅谈社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 篇十六

【关键词】社区;消防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财富的增多,易燃、可燃材料广泛地运用于家庭装修。同时,随着电视、音响、空调、电脑、微波炉等诸多现代化家用电器充斥家庭以及天然气、液化气的普遍使用,用电、用气量大大增加,家庭火灾隐患日益突出,消防工作走进社区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搞好社区消防工作,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工作研究的重点。

1.社区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规划设计不健全,总体布局不合理

近年来高层住宅、豪华饭店、综合办公楼等在城市居住小区内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位置,这给小区规划带来了难点,也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因其强烈的烟囱效应而殃及建筑整体,而且这类建筑中人员密度较高,疏散较为困难,故常常会因火灾而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对现代居住小区的消防建设缺乏经验,所以在小区消防规划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旦发生火灾,会出现火烧连营的现象。

1.2政府干预严重,消防设施缺乏

大部分小区在建立之前多是由政府招商引资而来的项目,开发商与地方政府之间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因此,在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审核方面,地方政府干预过多,使得一些应该设计上的室内外消火栓、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被无情的去掉;另外,某些地区的消防部门在收取开发商的一些赞助费及其它费用后,就降低标准审核,应该设计的没有设计上,复杂的设计变成简单的设计,数量上也减半,从而使得消防设施缺乏。這些都留下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1.3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

物业管理公司遇到实质性问题时,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一些借口、托词,把矛盾上交或把矛盾转移到上级单位。如某小区室内消火栓损坏,反映到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公司以原来的开发商在验收时没有通知他们到现场,移交时没有这方面内容为由不改正。另外,很多地产商为解决燃眉之急,边销售边开发边进住,临时搭配班子,注册公司,组建队伍,成立了开发商领导下的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开发完毕,物业管理也就延续开展工作,出现问题时开发商与物业管理“一个鼻孔出气”,贯彻执行的不是居民业主的意图和想法,业主的利益得不到维护,涉及居住者与开发商的矛盾时,物业管理公司则站在上级单位的一边帮忙,形成“亲缘式”的局面。

1.4管理标准不一,要求不严

小区少则几千人,大则上万人,甚至十余万人,在小区内居住的人数众多,层次不齐,有的是穷人,有的是富人,有的人有着一定的社会地位,有的和小区物业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小区物业公司在进行管理时也存在着差别,针对有着一定社会地位或者与物业公司有着密切联系的住户,在管理过程中,标准较低、要求不严。如在参加消防培训时,这类人往往很少参加,要求配置消防器材时,这类人则可不配,要求整改火灾隐患时,这类人可以不整改,这使得一部分愿意整改火灾隐患,愿意接受消防培训,愿意配备消防设施的住户也攀比起来,变得不服从管理,从而形成了消防安全不关己,漠视消防安全的局面。

2.对社区消防工作的几点思考

2.1 社区是公安派出所的直接管辖对象

公安派出所则要切实履行起职责,按照消防法的有关规定,对村(居)民住宅和三级消防重点单位实施消防管理。因此,在社区建设中,消防工作的内容必不可少。由于基层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消防部门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工作指导力度,通过社区消防建设,实施消防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居民和社区自治的原则,共创消防平安社区。

2.2 要确保社区消防工作的资金来源,实施社区消防硬件建设稳步发展

近年来,社会消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消防事业经费也逐年得到增长,但是在进行社区消防建设初期还是普遍遇到了经费紧张的问题。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难以解决老城区新器材投入资金和新建社区设施维护资金。因此,公安部门应建议通过采取政府预算、驻区单位、保险公司和广告公司赞助、物业管理单位和居民家庭出资等措施,筹措消防经费。同时应明确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费中的比例,不足部分可采取适当调节收费标准或共建单位支持的形式加以解决。并可通过协调进一步将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等其他管理规定中,确保社区消防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

2.3 要定期开展查隐患、保平安活动,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在社区消防工作中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组织志愿消防队伍对各家庭住户进行安全检查,主要对其用火、用电、用气情况,以及电气线路的维修和家庭装修等造成的隐患等进行检查;重点单位和小区物业部门可组织联检互查,不断查改本单位和部门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拆除或改造影响居民安全疏散的防盗窗,消除居民楼梯内的堆积物品,消除地面垃圾、高空障碍等阻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保持安全疏散和消防车道畅通无阻。

2.4 抓好对特殊人群的服务

在社区、城镇逐步建立健全老年人救助网络,为孤寡老人提供包括防火在内的全方位服务。社区要对老人进行统一登记,按情况实施管理。有子女照料的老人,社居委要与其子女或照料人签订协议,加强其日常对老人日常防火安全管理。没有子女照顾的独居老人,社区应制定特殊保护方案,尽可能为其住地配置灭火器,实行一对一上门或电话服务,定期对老人提供防火服务,如每天定时打电话或上门查看提醒老人注意用火、用电、用气,注意安全。

3.结束语

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夯实消防安全基础,是确保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和公安消防部门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社区消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必然需求。“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消防”,通过正在开展的社区消防工作的网络化、正规化管理,社区领导消防安全意识应有所提高,要自觉认识到做好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抓好消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消防工作视为己任。社区志愿消防员应增强责任心,把从事消防服务当作为群众办好事的善举,对防火宣传和消防检查报浓厚的兴趣,工作不辞辛苦。总之,社区消防组织在消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各级政府、各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科]

【参考文献】

[1]彭柱.浅谈如何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工作[J].科学之友(B版),2009,(02).

[2]社区消防安全牵动城市的竞争力[J].北方消,2003,(11).

[3]冯百毓.浅谈社区消防工作[J].上海消,1996,(06).

上一篇:法制员下一篇:公司年会邀请函-公司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