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2024-12-07

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11篇)

1.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篇一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一、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发布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国家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总之,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多属性、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属于复杂系统的多属性描述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进行研究。随着国家对农村生态文明的不断重视、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备,未来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和丰富,从而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考察和科学评价奠定基础。

2.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篇二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1. 构建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及基本原则

(1) 基本思路。

(1) 充分体现评价目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是考察信息化能否帮助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和进一步制定信息化战略的依据, 并且可为整个信息化系统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指导项目过程管理的开展。

(2) 立足现状, 兼顾未来。我国高校信息化水平与国外相比还较落后, 在软硬件及人才配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构建, 应立足我国高校及信息化现状, 并反映高校信息化的现实需要及发展趋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及人才配备的考察和评价。

(3) 借鉴国家和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和高校都属于组织范畴, 2者所构建的信息化性质比较类似。因此, 本文可以借鉴国家及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来构建高校评价指标体系。

(4) 通过多渠道设计评价指标的具体构成。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通过对现有资源、利用率等数据的统计得到部分具体指标;根据用户的信息化需求设计一级指标。

(2) 基本原则。

构建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包括: (1) 科学性原则; (2) 客观性原则; (3) 引导性原则; (4) 动态性原则; (5) 可持续发展原则; (6) 全面精练原则。

2. 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基本框架。

(1) 信息化战略。高校信息化建设既是技术问题, 也是战略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只有上升到战略高度, 才能真正推动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进行。本文采用4个二级指标测定信息化战略:信息化主管领导综合能力、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地位、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经费投入。

(2) 信息化基础设施。高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高校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考核硬件设施的建设水平。这一指标包括应用终端装备、网络设施2个二级评价指标及8个三级指标。

(3) 信息化应用。测定指标主要包括应用管理系统、校园卡系统、系统集成情况3个二级指标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身份识别功能应用程度等11个三级指标。

(4) 信息资源。这一指标可以通过基础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3个二级指标及下设的6个三级指标来反映。

(5) 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化人力资源这一指标可通过信息化工作团队建设、信息化技能整体水平、信息化专业人才团队建设3个二级指标及应用系统管理队伍建设、网络管理队伍建设、教职员工信息化技能整体水平、学生信息化技能整体水平、信息化专业人才团队建设整体水平5个三级指标来体现。

(6) 信息化安全和管理。本文在信息化安全和管理一级指标下设安全管理方案、安全情况和管理情况3个二级指标和基本设施管理方案、应用系统管理方案、网络安全情况、主机安全情况、存储安全情况、网管系统使用情况、主机管理情况和网络故障率8个三级指标。

(2)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数据来源。

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 如相对比较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在高校信息化评价中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组织多个专家通过对某个学校实地调查, 问卷打分。

(3) 评价计算。

(1) 选定评价因素集。一级指标集T={T1, T2, T3, T4, T5, T6}, 二级指标集Ti={Ti1, Ti 2, …Ti j} (i=1, 2, 3, 4, 5, 6) 。

(2) 建立评价等级集。由专家组成评审小组, 评价等级分4级, 即V={V1, V2, V3, V4}={很好, 较好, 一般, 差}, 对应的评语加权系数矩阵为F=[9 7 5 3]T。

(3) 确立权重关系矩阵。用AHP法得出一、二级指标的权重:

(4) 单因素评价。首先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Ai={Ai j}。由于指标Ti j的模糊性可以通过特尔菲法得到Ti j隶属于第i价评语Vj的程度, 据此构造评判矩阵。单因素Qi=Wi×Ai (i=1, 2, 3, 4, 5, 6) 评价。

(5) 多因素综合评价。由Q构成更高一级的矩阵R, 求得综合评价矩阵M。M=W×R。最后, 计算综合评价值E=M×F, E表示高校信息化评价的分值。

3. 计算案例

以南京某高校的信息化为例, 根据上述计算步骤, 具体应用如下。

(1) 对专家组评分进行数学处理得到模糊评判矩阵。对专家的打分进行了模糊修正后得到模糊评判矩阵。

(2) 单因素评价Qi=Wi×Ai (i=1, 2, 3, 4, 5, 6) 得到:

(3) 多因素综合评价得出最终评价结果M。

(4) 评价结果。该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估值为6.7515, 介于一般与较好之间。该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要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同时应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建设, 重视后续配套的软件、系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军跃, 徐刚, 黄伟九.高等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高教探索, 2004 (3) :47-49.

[2]李勇, 刘文云.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情报杂志, 2006 (3) :141-143.

[3]秦嘉杭, 许鑫, 苏新宁.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6 (4) :63-69.

3.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篇三

[摘要]文章通过认真分析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成方案,确定了制定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有关原则,在借鉴其他学者建立的指标的基础上,根据高校信息化的特点,对指标体系作了大幅调整,确定了高校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具体构成。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评价体系 构建

[作者简介]李思寰(1981- ),女,湖北大悟人,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湖南怀化 418000)常忠武(1962- ),男,河北雄县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工商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和资产评估。(江苏苏州215137)

[课题项目]本文系怀化学院科研项目“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测度和综合评价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66-02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现状综述

2000年11月7日,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三次全体会议,并正式发布《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作为当前进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量化分析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制订一整套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在全世界尚属首次。国家信息化指标将从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培养、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主导作用等方面加以引导,促进我国提高信息化水平、尽快缩小与国际信息化发展的差距。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设计及评价方法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在指标的设置上更加体现了时代特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省市、地区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但是该方法只适宜测算社会信息化水平,若用来测算教育信息化或是其他行业信息化水平,则应作较大的调整。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建立

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1990年对现代教学媒体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作为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教学环境,具有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外部刺激的多样性、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性、计算机网络特征及超文本与网络化特征相结合等。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一文论述了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他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系统设计、对媒体的使用技能、途径等作了详尽的研究,同时也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内容。

2003年9月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与高校信息化研究会筹委会合并而成的学术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成立。①丁玉国等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运作机制研究”一文中从管理体制、科学运作、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领导体制及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立良好运行机制的几个基本原则。

张成洪等人在“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探讨”一文中,参考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趋势,首次建立了一个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了包括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情况、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机构和管理六个大类的指标。安宝生教授则在“我国高校信息化体系的四大支柱”一文中强调高校信息化应该从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及培训体系四大方面来开展评估。徐国利在他的“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中,将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分为3个等级,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服务等7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信息中心组织成立了工作小组,200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广东高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作为该文件附件同时公布执行。

复旦大学的张成洪在“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将原来的指标体系调整后的指标体系,他指出新的指标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应用、教学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保障体系五个方面。②我国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但是基本上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教育事业发展。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

赵全超,赵国杰在应用定性和定量指标上,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模糊矩阵,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刘军跃、饶慧等提出了一套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并以实例进行应用分析。余丽华等人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闫慧设计了由教育化基础建设指数、教育信息资源指数、教育网站建设指数、教育信息化主题水平指数和教育信息消费水平指数构成的教育信息化测试指标体系,并运用二次球面函数来计算教育信息化指数,以克服算术平均法的弱点。余丽华、石青、费军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李涛考虑到高校信息化评估的多因素、多目标及复杂性,选取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应用了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李勇、刘文云应用综合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来测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二、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求

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是指用于高校信息化全面评估的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指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首先,高等教育信息化指标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目的,实现其导向性。要综合反映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便于制定和出台必要的政策与制度,整体推进各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确定指标权重及统计方法,以反映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其次,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借鉴和吸收教育理论与信息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要对每个具体指标进行必要的分析,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避免重复。

最后,指标体系的设立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既能以尽量少的指标完成综合评价任务,又能按单项指标、各高校、各省市进行统计,方便数据的收集及处理;另一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考虑某一指标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这一指标数据取得的可能性,要与现有的统计数字相衔接,以便能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渠道和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地收集到相应的信息资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以上的要求,结合高校信息化水平测度和评价的一般方法与内容,笔者认为,高校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战略地位评价指标。战略地位是高校信息化的前提,它决定了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保证了信息化工作的资金来源。本文选取了年度运营维护投入、近三年的信息化投入资金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例、经费增长率三项。

年度运营维护投入反映了学校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有投入才会有产出,要想信息化取得成功,必须有明确的信息化规划和充足的预算资金。近三年的信息化资金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例和经费增长率则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考察学校对信息化的实际投入情况。

2.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基础设施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直接的平台,是反映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校园网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率和多媒体教室数量等。

校园网出口带宽是指网络设备的规格、性能等,它是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反映了学校通过网络与外界交换信息资源的快慢,主要是指学校的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率则表明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推广情况。多媒体教室便于教师利用课件教学,能激发教师开发教学信息资源的热情,便于大班教学,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其数量也是基础设施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3.应用状况评价指标。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的重点,主要有基于网络的综合办公系统及教务、科研、学生以及招生就业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能极大地方便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等各方面的工作,能集中体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效益。本文选用了其中最主要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教师总数、最主要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学生总数、最近一学年实现网上教学的课程总数、最近一学年参加网上课程的学生总数、最近一学年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学校主页平均每日访问次数、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等七个指标,其中,教育部对高校使用的系统一般都进行了指定或是相关的认证,教务管理系统同样也应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并根据学校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开发,只有能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系统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则包括科研、招生就业、图书馆、机房、校园一卡通等管理信息系统。

4.信息资源评价指标。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信息化有“路、车、货”的说法,如果说把校园物理网络比做路,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比做车,那各种信息资源就是货,高校信息化仅仅是建设物理网络,应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还远远没有达到目的,只有将各种教学资源、公用信息、内部信息都收集整理成库,并在允许范围内供大家共享,才是高校信息化的目标。本文选取了图书馆能提供的各类文献数据库的数量、学校或院系统一建设的为学科研究服务的学科资源库数量、每日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浏览次数、每日图书馆电子资源被下载的次数四个指标。其中各类文献数据库主要衡量校内公用和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5.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人才是高校信息化取得成功的根本,人力资源水平主要通过最近一学年正式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的人次、信息化建设部门规模(人数)、学校在编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队伍规模(人数)三个指标来衡量。信息技术年培训人次及措施反映学校对教职员工信息素养的培训情况,学校在编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队伍规模(人数)则反映教职员工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掌握情况,可通过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认证合格率来衡量。

6.组织机构和管理评价指标。组织机构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现高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从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教育部的行业标准程度、执行明确的信息化安全相关规范程度两个方面来考察。机构设置主要是考察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职能及实际的运作情况,这与战略地位中的组织地位相辅相成,前面考察是否建立有相关的机构,这里着重考察其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规章制度则主要考察其网络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措施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安全管理着重考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响应机制和解决机制。

[注释]

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简介[EB/OL].http://www.edu-info.edu.cn/xhzl/xhjj.htm,2004-06-09.

4.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篇四

摘要: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网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经济社会及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效应和效益极大,应注重其社会评价工作。为搞好电网建设项目社会评价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电网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特点和方法,提出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然后,具体探讨了电网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体系构建中的相关问题,具体包括确定评价指标建立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和评价模型。

关键词:电网建设项目;社会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体系

电网建设项目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仅影响着电力行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工农业、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有着巨大影响。一般电网建设项目运营2~3年后,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需要对电网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综合得出关于电网建设项目的社会评价,为当前和今后的电网建设提供指导。可见,电网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是电力行业自我监督和自我促进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社会评价的作用,应当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电网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体系,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展开。

5.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篇五

变电建设项目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设计的研究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力企业变电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评价,构建基于模糊理论的多级综合测评模型,为电力企业变电建设项目提供快捷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指导依据.

作 者:黄浩 姜学文 霍红刚 HUANG Hao JIANG Xue-weng HUO Hong-gang 作者单位:湖北鄂州供电公司,湖北,鄂州,436000刊 名:湖北电力英文刊名:HUBEI ELECTRIC POWER年,卷(期):31(2)分类号:N955 F224关键词:变电建设项目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6.完善信息化培训体系建设 篇六

继续以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完善信息化人才培训体系。大规模、多层次地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为全区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按照《内蒙古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依托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包头高新技术开发区,规范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标准,细化培训种类,形成有针对性的、可供操作的培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文件,推动国家“计算机资格(水平)考试”继续教育工作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更好地开展。积极协调引进微软公司在呼和浩特设立IT人才与技能培训基地,带动全区培训工作逐步实现规模化和有序发展。

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切实搞好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工作。年内力争将电子政务知识列为党校党政干部中长期培训的必修课程,不断强化各级党政干部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和信息化领导水平。举办“区直党政机关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信息化知识讲座”和“盟市机关电子政务网管人员培训班”。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高校信息化学科建设。发挥已授牌的培训基地、培训点以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作用,广泛培养信息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切实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进一步加强全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全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政策法规的起草、落实工作,共同抓好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规划和组织实施。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和强化全社会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加大信息安全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开展信息化风险评估试点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电子政务培训和考核。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注重实效,分步实施。对各级领导、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技术支持管理人员三个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子政务理论、基础知识、应用操作、IT技术四个方面进行培训和考核。

在党校、行政学院、党政机关内部多途径、多种方式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其电子政务应用能力,逐步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自觉成为合格的电子政务应用者。积极引进和培养既熟悉政务管理又懂专业技术的电子政务高端设计及建设的专门人才。加强整合政府各部门信息化机构,合理配备各级、各部门的电子政务专职人员。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专家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加强国内外电子政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圆满结束

为保障云南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的顺利实施,云南省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决定对全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接入单位的技术骨干进行培训。此次培训由云南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委托云南省

信息技术发展中心承办。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对此次培训进行了充分准备和精心组织,通过对整个培训工作周密细致的安排,于2003年9月6日圆满结束培训任务。

一、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总体情况

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于2003年8月6日开始至2003年9月6日结束,共进行四期,先后对全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接入单位(包括5个办公厅、48个省级部门、16个地州市及129个县的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的技术骨干进行了培训,共计213人次,每期培训时间为八天。

详细情况见下表:

要求培训

单位数 实到培训单位数 培训人次(人)培训

报到率 考试及格率

第一期 53 48 50 90.57% 100%

第二期 48 45 49 93.75% 100%

第三期 49 48 51 97.96% 100%

第四期 48 46 63 95.83% 100%

注:表中对已推后培训的单位以原安排计划的单位数计算 未参加培训的单位有:

第一期: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人事厅、省计生委、省新闻出版局

第二期:昆明西山区、昆明晋宁县、曲靖罗平县

第三期:大理市

第四期:墨江县、维西县

二、充分准备、精心组织,确保每期培训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能保质保量,按时有序的进行,承办方云南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通过电话、传真、交换文件等方式提前完成了与各地县人员的联系工作,确定培训人员名单及相关资料,力求保证各学员能按时报到参加培训,同时,为保证培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使学员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我们积极联系学习场地,事先为学员安排好食宿,以解决学员们在昆培训期间的后顾之忧。所有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都为省电子政务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使整个培训工作均在有序、可控的范围内进行。

第一期学员于8月5日到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报到并领取学员证,培训课程从2003年8月6日开始,培训地点安排在昆明市市政府综合楼,这期学员均为省级部门的网管中心技术骨干。第二期于2003年8月13日在山水酒店报到,从第二期开始,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开始为来自非昆明地区学员安排食宿,并指派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学员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为学员提供周到服务,从而使学员能顺利的完成学业,并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这次培训得到了五大办公厅、各省级部门、各地州县网管中心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纷纷要求加派人员参加培训,因此第四期学员人数大幅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带来的培训场地、设备紧张的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场地,增加培训设备,解决了人员增加带来的诸多问题,并使学员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安排合理,学习效果良好

此次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主要围绕网络管理和操作系统两方面进行,第一部分为36学时,第二部分为12学时,课程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并做到安排合理,同时,为使培训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网络部分课程由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及华为认证讲师授课,操作系统课程由微软认证讲师授课。为了使学员能对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情况有具体的了解和感性认识,省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在培训过程中对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情况作了专题介绍,还安排学员参观了省电子政务网管中心。由于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师资力量强大及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学员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认为学有所得,通过培训基本掌握了电子政务网络管理的技能,并能基本满足当地电子政务系统的工程建设、网络管理及系统维护方面的需要。

四、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云南省电子政务技术培训历时32天。通过本次培训,极大丰富了省信息技术发展中心承办培训活动的经验,并为以后的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首先,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各期衔接时间紧密,增大了组织工作的难度,产生了一些预先没有估计到的问题。其次,在培训过程中,每期学员人数较多,老师不能与学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影响了教学的互动性。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这对我们今后的培训工作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7.武汉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分析 篇七

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信息化正在成为一个国家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城市信息化是指城市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地域特点, 因地制宜发展信息产业, 利用信息技术及相关活动改造和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等所有领域, 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 通过信息化来提高和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加速城市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信息化的实质是信息化在人类所居住的城市的全面实现, 是城市经济社会形态发生重大转变的动态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是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而且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全面变革。

武汉作为我国的交通和通信重要枢纽, 信息基础设施优势十分明显。同时以电子政务为代表的一大批信息化应用工程逐渐启动, 金融、交通、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发展, 信息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逐步成熟, 一批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 促进了武汉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在赢得“中国·武汉光谷”的制胜决策之后, 武汉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尤其是2001年, 武汉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定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 为武汉今后的城市信息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武汉城市信息化定位

城市信息化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确定城市信息化坐标的过程。回顾历史, 武汉有过灿烂辉煌的过去;正视现实, 武汉的城市信息化整体发展尚有差距。面对新世纪, 武汉城市信息化发展必须在世界、全国、区域各个不同层面找准自己的定位, 遵循国家关于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方针, 积极贯彻武汉“开放先导”和“科教立市”战略。以市场为导向, 以创新为动力, 抢抓机遇, 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信息产业, 大力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将实现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建立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 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以大战略、大谋略确立和培养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 武汉城市信息化要具备世界发达国家先进城市平均水准、处于中国的领先水平、成为华中地区的信息网络中心。

三、武汉城市信息化发展原则

根据武汉城市信息化在三个层次上的定位, 武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针是:立足实际, 讲求实效;政府引导, 协调发展;体制创新, 激活动力;适应发展, 保障安全。

——立足实际, 讲求实效。即要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 从满足政府、企业、公众的迫切需求出发, 建设广大人民群众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 推广普及应用型信息技术, 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政府引导, 协调发展。政府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完善信息化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 促进区域、城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体制创新, 激活动力。把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有机结合, 形成信息化与经济体制改革互动的机制, 提升信息对各类资源配置及利用效率的先导和整合作用, 激活市场动力。

——适应发展, 保障安全。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全面贯彻“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方针。

武汉城市信息化建设要抓住国家加快“中部崛起”的良好机遇, 扩大交流与合作, 力争后来居上, 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城市信息化测评方法分析

城市信息化测评是对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测算、评估, 以揭示和评价区域信息化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并指导管理决策部门从制约因素入手安排、规划信息化建设工作。

信息化测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 近三四十年来, 在信息化测评研究方面积累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归纳起来, 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一是从经济学范畴出发的以信息经济为对象的宏观计量, 以此来反映社会信息化水平, 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波拉特等人;二是从衡量社会信息的信息流量和信息能力等来反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 主要依据某些综合的社会统计数字来构造测度模型, 其典型的代表是日本提出的信息化指标。

(1) 信息产业测评法:“波拉特法”

“波拉特法”即“经济结构法”, 在宏观层面分析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评价方法中是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1977年在其专著《信息经济》中建立的。它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依据, 侧重信息经济的测评, 吸收和发展了“后工业社会论”和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工理论, 利用投入——产出法和部门分类法, 将信息行业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逐一识别出来。利用两个数据库, 即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职业结构矩形”数据库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资本流通矩形”数据库, 计算出三项指标: (1) 信息劳动者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 (2) 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3)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从而评估出信息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该方法运用严谨、规范的评价体系, 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信息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 但是数据整理比较复杂, 测算时需要与之相应的统计体系与口径, 应用具有一定难度。

(2) 信息社会测度法:日本的指数测评法

用于评价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代表方法是日本电信与经济研究所在1965年建立的“指数测评法”。该方法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 选出与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系数有关的11项指标, 组成一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

(1) 信息量:包含人均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年报纸期发数、每万人一年内书籍销售点数、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等五个指标;

(2) 信息装备率:包含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每万人拥有电子计算机数等三个指标;

(3) 通信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每百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等两个指标;

(4) 信息系数:含一个指标, 即个人消费支出中除衣食住外杂费所占的比率。

与波拉特法相比, 日本的指数测评法具有统计数据容易获得、操作过程简便易行、测评结果直观清晰的特点。但是, 在指标设立上对信息产业的作用强调不够, 有些指标如“人均发函件数”影响较小也较为陈旧。

(3) 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方案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信息化的测评研究。2002年7月, 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方案 (试行) 》, 作为试点城市进行信息化水平测评的依据。该方案包括每万人城域网带宽、家庭宽带接入比例、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 (线/百人) 、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人均GDP、平均受教育年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政策法规完善程度、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上网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大中小学每百人在校生拥有计算机数、市政府门户网站年人均访问次数、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15个指标构成, 是一套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测算标准。

不过, 该方案过于粗糙, 强调了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评价 (这类指标占指标总数一半还多) , 但没有反映信息化投入、信息化人才储备情况、信息化政策环境等, 没有真正反映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 我国许多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进入加速期, 但是城市信息化的测评研究还较为薄弱, 标准和权威的城市信息化评价体远未形成。因此, 迫切需要加强城市信息化的测评研究, 以便为城市信息化水平的纵向比较、横向对比以及未来预测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五、城市信息化判断标准分析

为了能对城市信息化的综合发展横向和纵向的对比, 建立城市信息化判断标准, 符合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有助于把握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导向, 提高“数字城市”建设的总体效率。

现阶段虽然可以比较直观的评价武汉城市信息化, 但城市信息化是动态发展的, 指标判断标准也应进行随时调整。因此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将从以下角度总结和分析武汉城市信息化的判断标准。

(1) 发达健全的信息网络, 并得到充分使用;

(2) 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 并得到充分应用;

(3) 海量的信息资源, 并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4) 先进发达的信息产业, 并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主导作用;

(5) 兴旺的信息服务业, 并广泛普及社会服务;

(6) 充足的信息人才, 并能人尽其才;

(7) 健全的信息化法制, 并能充分实施;

(8) 繁荣的信息市场, 并发挥其导向作用。

六、城市信息化评价指标的遴选原则

(1)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意味着指标体系要能反映充分的信息量, n个评价指标相互独立, 构成一个n维空间, 空间中的每个点都对应着城市信息化水平的一个状态;由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指标构成一个指标群, 反映城市信息化某一个层面的实质内容;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指标群综合成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来测度和评价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2)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二是数据资料可量化, 定量指标数据要保证真实、可靠和有效, 而定性指标和经验指标应尽量少用;三是评价指标不能过多, 应尽可能简化。

(3) 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所评估对象的内涵与结构相符合, 能够真正反映某一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本质。

(4) 可比性原则。必须明确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涵义、统计口径、时间和适用范围, 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 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把握不同城市 (或者同一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 信息化的实际水平和变化趋势。在进行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价时, 为了确保其可比性, 指标应尽量采用相对指标, 少用绝对指标。

(5)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动态积累过程, 它对整个社会经济影响的滞后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不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其真实值。因此,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 既要有测度城市信息化现状 (即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先进度和信息开发应用状况) 的现实指标 (静态指标) , 又要有反映城市推进信息化发展过程 (即城市信息化发展趋势) 的过程指标 (动态指标) , 能综合反映城市信息化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而且其评价指标也不能保持长期不变, 应根据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对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七、武汉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 根据指标遴选的5项基本原则, 可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信息化推进机制和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四个方面构建城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准则层、指标层两个层面和15个评价指标组成, 评价指标涵盖面广, 内在逻辑性强, 数量繁简适中,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能够比较客观和准确的描述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内涵与结构, 因此, 可以作为判断标准来测度和分析城市信息化水平。 (参见表1)

表1中的评价指标基础数据基本上都可以从统计年鉴中获取, 对城市信息化评价可以做到定量分析。该评价指标既可以作为武汉城市信息化程度的判断标准, 也可以为我国其他城市信息化评价提供借鉴。

八、结束语

根据国际经验, 当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 这个区域的信息化进程也将驶入快车道。应该说, 进入21世纪以来, 武汉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以及武汉城市经济圈的逐步启动, 将进一步促进武汉城市信息化的发展, 但其发展过程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纵观武汉城市信息化发展历程, 武汉城市信息化走的是一条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规律, 与城市规划相匹配的特色道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要素的加速积累, 武汉城市信息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同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改善自身, 缩小差距, 创新特色, 实现目标, 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八个方面:

(1) 提升和完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2) 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中心;

(3) 加强高层次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4) 推进“三网融合”;

(5)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活跃信息市场;

(6) 大力壮大信息人才队伍;

(7) 加强信息化法制的建设和实施;

(8) 数字城市。

参考文献

(1) 金江军, 城市信息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 No.2, 2005。

(2) 付兵荣, 城市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 《情报科学》, No.3, 2003。

(3) 谢卫群, 世界城市信息化新趋势, 《中国信息界》, No.1, 2004。

8.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篇八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较少。国内研究主要有徐强、戴芸的从系统观点出发研究设计的多维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李晓青的从财务、业务流程、客户服务、战略与发展四个角度,引入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N)算法研究设计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王江涛、周泓的利用IT平衡计分卡(I T Balanced Score Card,ITBSC),研究设计以IT价值贡献、IT用户满意度、IT内部过程和IT学习与革新为准则,对商业银行信息化进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邵宏宇、郭伟的研究设计信息化环境、战略、能力和水平的绩效指标体系等等。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过多过繁、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评价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性基础上的定量评价。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模式要以我国信息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我国最新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以及《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为蓝本,参考国外通用的信息化指标及信息化测度理论,要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现状,体现科学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2.全面性原则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涵盖财务、客户、内部控制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在划分层次和选取指标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综合考虑,下层指标的层次和数量要科学合理。既要突出与目标关联最紧密的重要指标,又要精简指标体系的层次和指标的数量,做到全面合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3.层次性原则

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指标体系时,根据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设置多层指标,根据指标重要程度设置成一、二、三层级指标,并根据指标的关联程度对每层指标进行一定的归类和分析,形成层次分明、关联明显的绩效指标体系,指标层级数量和从属指标数量能简则简,能少则少,能满足评价要求,简化评价过程。

4.实用性原则

构建企业信息化绩效指标体系时,信息化评估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指标要实用、可操作性,所需数据易采集、计算方法简明,结果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比较,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开放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发展,从而能够指导企业信息化的方向,使企业长久受益。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绩效评价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把系统各因素间的隶属关系由高到低排成若干层次,将各层中的指标进行比较,量化每一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得出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终实现层次总排序。通过排序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决策。这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有实用性、系统性、简洁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决策分析中。该方法不足之处是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量化打分带有主观因素,评价结果单一,不能进行整体评价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是把不易定量的指标定量化,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其基本原理是:先确定被评判对象的指标集和评价等级集,再分别确定各個指标的权重及它们的隶属度向量,获得模糊评判矩阵,最后进行模糊运算,得到模糊评价综合结果。以评价因素最优的为评价基准,采用百分制,评价值为100分,对其他评价指标相互比较,依据欠优的程度得到响应的评价值。该方法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能较好防人为干扰,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域、行业、规模特点各异,注定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漫长、曲折,且规律性差,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该采取积极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深入发展。

1.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科学决策,层层递进

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项目,它的目的是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提供技术支持。为了实施企业信息化,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中小企业应该从企业全局出发,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全面、科学地分析企业的整体环境,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现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论文发表。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分阶段的实施方针,不断推进内外整合,规范业务流程、消除信息孤岛,最终全面实现信息化。

2.争取主动指标体系,按需、量力实施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在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建设的初期阶段,一方面要争取主动,而不是被动实施;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人力、物力情况,进行调研,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量力而行的、可具体操作的实施计划书。

3.分层、分重点管理,全员参与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自始至终都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比如企业流程再造需求的支持、培训工作支持、高层领导支持和组织机构支持等。

在这个组织机构中,要以“分层管理、全员参与”为原则,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管理是分层次的、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另外企业信息化也是一个全员参与的人机互动的系统工作,这就要求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不断组织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信息化素质和技能,增强企业每一位员工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竞争力才能更强,所以,全员参与是取得信息化事业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9.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研究 篇九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刑事犯罪高发期和对敌斗争复杂期,社会治安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和严峻考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治安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构建一种立足于信息时代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工作效能和对社会治安的整体驾驭能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信息化时代挑战的迫切要求,是顺应公安信息化潮流的必然选择,是应对转型期社会治安复杂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载体,是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10.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需求[模版] 篇十

一、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第一期工作目标

(一)第一期工作的总体目标:

1)

2)

3)

4)

5)明确集团总部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 对目标进行分解,制定目标达成的蓝图规划 完善信息安全体系 在信息管理部实施 达到国资委A级要求

(二)本项目的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信息安全现状,收集信息安全的需求,在集团总部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明确集团总部信息安全整体目标,制定信息安全目标达成蓝图规划。

2)

3)在集团总部建立信息安全组织体系架构、明确信息安全职责,保持信息安全组织的良好运作。完善、发布集团总部各项信息安全体系制度,使集团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并通过多种手段来促进信息安全制度在信息管理部落实,达到国资委信息安全A级要求,并通过ISO 27001认证。

4)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尽量减少用户的无意识信息泄露行为。

11.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 篇十一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指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完善。利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很多。针对众多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已有成果,而且评价方法也有很多。但是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框架进行搜索,没有得到相关的内容,而且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为此,本文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研究”为题,试图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从而促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研究的现实意义有以下几点:

1.提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通过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的研究,为评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同时提升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一方面使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了努力目标,使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更加明确,有较强的操作性;另一方面,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和进度提供了尺度,使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者能针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提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

2.培育档案系统软件市场,逐步形成系统软件优胜劣汰的机制。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能够促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对于优秀的、能够适应档案实际工作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以之为参考标准和借鉴,并继续发展完善;对于需要改进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促使其改善和进步,从而逐步促进系统软件的优胜劣汰机制。

3.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而研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可以加强数据库的建设,有利于优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甚至整个档案信息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从而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的设计原则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使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个更科学、全面准确的认识,进而为评价、指导和推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和数据支持,使得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产生更大的效益。具体的设计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全面性:评价范围综合全面,涵盖范围广。②系统性:评价体系逻辑性强,有层次性;横向指标间并列无包含现象,纵向指标间上层指标涵盖下层指标。③适用性:适用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与需要,评价指标的含义明确,资料收集方便。④先进性:能反映出当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技术和最新的管理理念。

三、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框架

根据上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的设计原则,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功能特点和职能特点,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笔者设计了两层指标。如表1所示。

1.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指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出发,是针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要求而提出的指标。①数据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就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对各类档案目录及原文信息进行管理的功能。数据管理对象——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对象包括文本信息、图像信息、音频和视频信息。目录、全文:对各类档案目录及原文信息进行管理。实时处理: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性的处理。定期数据备份:应用数据库做好记录,以便查找错误来源;每次修改时,应使备份修改前、后的内容并保存,以备查阅;系统出现故障时,用备份文件恢复数据库。数据输入、存储、修改、删除:即具有数据库的建立、修改、删除,档案数据的输入、存储、修改、删除等功能。数据格式统一: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档案数据,其文件格式均应尽量采用通用文件格式。②整理编目功能。能为用户自行设置实体分类方案预留空间:具备数据采集、类目设置基本功能,并能满足自动按照分类类目进行分类和排序。能自动生成各种排列序号,并能由用户自主修改、重排:能自动生成档案管理所需各种排列序号,并能由用户自主修改和重排序。能自动生成符合相关标准的各类目录和备考表。具备统计功能,并能生成相应报表。具备打印输出功能:能打印输出各类目录、统计报表。③检索查询功能。提供简单查询:能够设置题名、责任者、形成时间、主题词、分类号等检索项,而且根据用户需求,还可设置文件编号、档号等辅助检索项。提供多条件组合查询,并能对常用检索途径进行优化: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多种途径检索查询的基本功能,并具备借阅管理等辅助功能,满足用户对查全率、查准率的要求。设置目录检索、全文检索、图文声像一体化检索等功能。对查询结果进行显示、排序、转存、打印、选择输出等处理。④辅助管理功能。对档案的时间、来源、责任者、数量、载体等进行管理:对征集、接收、移交档案的时间、来源、交接人、数量、种类、载体等进行管理。对档案保管期限变更、密级变更、鉴定销毁等进行管理。

2.系统性能。①可靠性。对于系统可靠性,比硬件可靠性更难保证,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是系统性能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用户权限管理,实行严格的制度:对系统实行访问控制,防止越权操作的技术措施。数据加密,具有相应的密级识别:数据保护,必须保证系统对档案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和销毁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并在各项操作中有相应的密级识别。对于涉密系统还应有严格的数据加密措施。系统日志管理:系统日志管理应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电子文件、档案查询日志记录功能,包括上机人姓名、访问时间(年月日时分)、所用微机编号、查询内容、利用方式(阅读、修改、拷贝、打印),并提供详情查询功能。日志文件保存时间应不少于两个月,需长期保存的日志文件应可自动转存备份。安全保密监控等功能:能对系统中各种操作实现严格的监控并加以记录。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提供数据备份与恢复处理功能。②可扩展性。系统的维护、扩充、修改:系统的维护、扩充、修改是要经常进行的工作。留有相应的功能拓展接口:各使用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档案管理软件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分阶段实现本规定所要求的各种功能,但必须留有相应的拓展接口。③先进性。方案、结构、功能、通讯、使用、安装等综合性能:先进性是指所建信息系统在总体上是先进的,是能产生较大效益的,而且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④通用性。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可以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档案馆,包括政府行政部门、高校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档案馆。适用对象:适用于集体和个人,包括上级领导和下级职员。

3.系统利用。①界面友好性,用户使用信息系统方便,基本操作功能易于掌握:对于用户而言,通常不太了解信息技术,他们需要的是方便,越方便越好,方便是很有吸引力的。人机界面简洁美观:界面美观大方,不繁琐,有自己的风格特点。②准确性。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用户查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够提高用户查询档案信息的全面和准确率。③实用性,实现档案管理功能:对于用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实现预期的档案功能。提供决策支持:对用户来说,没有必要关心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程度,能否在日常事务中对决策和管理的支持才是重要的。④及时性。信息本身的时效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要由有时效性,不要有太多过时的信息。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来说,信息的及时提供并能使用是用户极为关心的事情。及时提供信息,决策者就可以及时作出决策。

4.系统效益。①经济效益,收益/成本:即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可以对企业产生有形的影响。②社会效益,辅助决策、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加用户亲切感、改进单位形象:主要是指对单位产生无形的影响。由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其应用的广泛性,种类繁多,指标体系的设计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视具体情况而缩减。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它所面临的问题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想要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完全阐释清楚,还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做基础,需要丰富的科学理论做指导。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能提供一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建议与启迪,为其建设和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于本海.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煤炭企业管理,2004,(5).

[2]张新红,郑丕谔.基于神经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10).

[3]许茂伟,梁萍.信息系统评价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雄开盛,董兆鑫.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6).

[5]张学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与对策[J].档案管理,2006,(3).

[6]郑柏杰,李志仁.档案管理信息系统[J].信息技术,2000,(3).

[7]郭志敏.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档案,2003,(5).

[8]钱毅.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标准化[J].浙江档案,1998,(10).

上一篇:被人遗忘的情感作文下一篇:关于高淳生态环境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