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要阅读(13篇)
1.初中语文要阅读 篇一
阅读教学要体现“语文味”
什么是“语文味”?有专家将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使之陶醉的审美快感。”也就是语文课所特有的个性、本色、本体和滋味。它是语文教学给人的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一种境界,具有令人欢愉的、吸引人的魅力。语文味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结晶,是言语和精神融化的滋味,是语文的积淀、精髓和灵魂,是语文所特有的气质、氛围、品位和境界。语文的个性魅力就在淋漓尽致的“语文味”之中。
1、“趣”中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的教学不能使学生感兴趣,那么你的教学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得有趣,趣味盎然、妙趣横生。语文教学激发兴趣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趣,通过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激发想像、情境表演、争论辨析、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艺术化、情趣化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让教材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文中趣味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喜欢语文,爱上语文。
2、“情”中陶冶。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就栖居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因此,语文教学要让情感复原,让感情流淌,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泳品味、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进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就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共度的情感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人,能为每一次的太阳升起而欣喜,为每一次的日落而悸动,每一阵风吹过都能让他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每一声蝉叫鸟鸣都能激起他翩跹的思绪,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容易刺激他们的感官,触动他们的心绪。打开情感的闸门,让人性化了的生活款款步入我们的课堂,让真情在我们的课堂恣意流淌,所到之处,必将是鲜花盛开、风光无限。
3、“美”中创造。语文教材中拥有不少优美、壮美、凄美的极有韵味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和诗歌。如果只从传授语文知识的角度引导学生疏通文字,理解主题,教起来就干瘪无味,学起来就味同嚼蜡,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韵味”。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创造美的双手,让学生穿越美丽的语言丛林,走进美妙的课文情境,感受美的韵律,发现美的精华,拓展美的视野,领悟美的意义,在赏心悦目中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融会贯通能力,增加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语文课就不是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而是有韵味的语文艺术课,在艺术的点燃中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寻觅、感悟生活的美好,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语文课堂飘荡着美的音符,学生观之悦目、读之上口、听之悦耳、心醉神摇,使课堂始终诗意盎然、韵味绵长,既拓宽了课文的内容,又熏陶感染了学生,从而激发起他们语文的浓厚兴趣。因此,课堂教学的韵味就是诗意的建构。
4、“言”中内化。语文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和模仿,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不断内化多种营养,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并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让语文课弥漫着独特灵性的“语文味”,就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语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在各种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使学生拥有敏锐的语感图式,鲜活的言语范型,灵性的言语智慧,幸福地栖居在言语的精神家园中。
2.初中语文要阅读 篇二
一、营造民主氛围, 培养阅读情感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年龄偏小、经验少, 他们的心理特点是: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结构, 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其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阶段。但是, 初中学生情感丰富并且容易外露, 有时情感偏激, 或振奋而洋洋得意, 或沮丧怄气而消极。这就要求用直观形象的、充满情趣的语言动作, 巧妙的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之稳定在最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状态上。这样, 就能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和学生乐学的情境, 使他们在课文那种节奏明快、舒缓、急骤、轻柔相间的旋律所创造的情境气氛中, 情不自禁地和它一起同升降共沉浮, 而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和天地。正是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 并且通过这种情境的长期感化和熏陶, 逐步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因而,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更多采用直观教学、趣味教学和情境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必须有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民主的氛围。教师, 不管你有什么情绪, 请微笑着、情绪饱满入课堂;不管某个学生有多么的令你生气, 请先平息怒火, 用眼神或者走到其身边轻拍书本或桌子示意, 决不要板着脸训了半天人。培养兴趣, 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 学习语文, 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课堂上, 不必太多的规矩, 学生发言可以自由一些, 有话直接站起来说, 说了就可坐下, 营造一种阅读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心理上要放松, 把课堂当作师生一起探讨的天空, 把自己当作阅读的真正主人。语文课教学中, 教师能把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寓教于乐, 激发热情和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师生相互信任, 情感融洽, 便创造了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个教学环境中, 学生的感受是兴奋的, 情绪是高昂的, 因而促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乐趣。这样互相促进, 就能保障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师生互动, 传递激情
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互动中, 师生激情飞扬, 深入文本, 使课堂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我国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说过: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可见, 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是多么重要!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这种影响不仅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与教育的方法技能, 而且也有赖于教师能否运用自己的感染力。教师通过情感的感染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 会引起他们的模仿或重复进行这一类行为和活动, 教师利用表扬或批评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对行为起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特别是教师运用自己的感染力向学生提出要求, 使学生感到亲切与善意, 就易于为他们所接受, 成为他们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尽可能选择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 这样有利于联系学生自身体验, 走进文本, 汲取营养;尽可能张扬学生个性, 展示自我才能。鼓励学生筹划诗歌朗诵会, 课本剧表演赛, 班级辩论会, 名著知识竞答赛, 编故事接力等。
三、深入文本, 创设情境, 促进和谐阅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优化教学, 深入文本, 促进和谐阅读。首先是情境的创设。老师们结合课文内容特征, 结合学生实际, 或通过精心设计导语, 即围绕本节课内容, 广泛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 来启发学生联想;或通过解题, 引导学生从标题中具有象征意义等方面着眼, 把学生引入情景氛围;或通过范读, 配以适当的音乐把学生带入教学内容的要求情境中,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 是情绪的培养与调节。通过上一环节的渲染以后, 学生的心理渐入情境, 这样适时地分析人物形象, 或梳理作者在作品中抒情的线索, 或赏析作品的景物的描写及情感的抒发, 来引导学生认知作品中的情感, 从而产生感情共鸣, 教师适时地进行调节, 从而使学生能深入地理解内容。第三, 在师生达到了感情共鸣的基础上, 让学生或诵读, 或默读, 深入体会, 从而形成具有持久性的情感体验, 或让学生搜索生活经历, 用文字来表达这一情感体验, 使情感得以巩固。通过以上三个步骤, 师生的感情得到激发, 优化课堂, 从而文本得以深入, 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促进学生的平等和谐阅读能力。
3.初中语文要阅读 篇三
一、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自主阅读
“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这是笔者在阅读时间上的基本思路。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我们可以采用集中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阅读时间的保证,带动了学生在课下的阅读。再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是书籍来源的保证,目前主要是学生自备书籍,课间、饭后,学生能够做到自带书籍,安静默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全年级、全班参与的读书活动,可有效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在完成了大纲规定的必读篇目后,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读书思路,明确读书方向,选择阅读篇目。《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学生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安心阅读,静心思考,最终有所收获。名著有许许多多,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典的,有现代的,无论是哪类作品,都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人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精神追求,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作用。学生按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管选择什么名著,只要乐于阅读,善于阅读,都能从中摄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对名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名人传》《凡高传》《童年》等作品;喜欢探究动物的学生,可以读《昆虫记》《自然史》等作品;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列佛游记》等作品。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自主权,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地制定读书计划。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其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切莫越俎代庖,否则,只能是越帮越忙。
二、诱导学生深入阅读名著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营养品。学生怎样阅读名著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且充分吸收作品中的精神营养呢?笔者认为,教师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后,还要想办法诱导学生深入阅读,如有些名著文字比较深奥,学生阅读有困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另外,要告诉学生写读书笔记可以培养阅读感悟和思考能力。读书笔记形式多样,需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自行选择。常用的笔记方式有: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及原文摘抄下来,以备学习研究之需;札记,札记是读过以后,记下来的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等思想亮点;做卡片,卡片式活页笔记,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批语。还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书上圈圈点点,作些夹注和眉批。这样,学生也就在评点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教师所应做的是定期对读书笔记进行阅览指导。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
在对名著阅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采取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如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摘抄精彩段落、名句箴言等并定期展览评比摘抄本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我吸收、自我积累的习惯。组织学生个人朗诵或集体朗诵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可仿读、分角色读、轮读、齐读。有时笔者还组织名著朗诵竞赛或朗诵会,并鼓励优秀学生背诵名著中的名段。通过抑扬顿挫、激情洋溢的朗诵,学生可获得作品的思想精髓以及语言的浓厚感染。文学名著中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故事,如《智取生辰纲》等,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胆量,又能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让学生根据名著改编、缩写、仿写、续写等文学再创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名著一般都有一定的篇幅,不是短时间可以阅读完成的,一部分学生无法从容面对这一漫长的过程,往往多盲目冒进,结果影响了阅读效果。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制定简单易行的读书计划,如在月初与学生商定本月利用午间、自习课的空闲时间,每日根据能力大小读10到20页名著,把计划页数和实际页数按日期一日一清地填好。一个月下来厚厚的400到600页的名著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阅读策略,减轻了初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心理和实际困难,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之近年来名著阅读越来越为命题者所青睐。但无论怎样出题,题目一般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迁移渗透。无论解答哪一类型的名著题,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关键是平常要在课外阅读名著方面多下功夫,注重日积月累并做好阅读笔记,才会为解答提供宝贵的素材。
总之,只要教师多用心,多实践,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名著的习惯,同样也可以挖掘他们在这方面的内在潜力,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4.初中语文要阅读 篇四
作者:
余建雄
工作单位:江西省婺源县清华中学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yjxsm7310@126.com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提出:阅读是一种语言技能,是一种理解的技能,是构成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结束时,学生要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认识跟不上课改的要求,英语阅读教学缺乏一定的计划性、目的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落后,课堂教学漠视人文性教育,学生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都严重遏止了教学效果的有效生成。
因此,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如何构建英语阅读课高效课堂呢?笔者从事英语教学20余年,担任过各种层次级别的英语教学比赛的评委,不久前又有幸担任了我县英语阅读教学大比武的评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担任评委的感悟,笔者认为,构建英语阅读课高效课堂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语言教学与能力培养
笔者从不少公开课中发现:课改前,教师特别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指导,结果一篇阅读材料支离破碎,阅读材料只是教语言的载体。教师主要用阅读材料来教单词、短语,教句型,教语法,而对于培养阅读能力则一笔带过。他们认为,学生语言知识懂了,阅读能力就自然提高了。阅读课不像阅读课,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较慢。
课改后,教师有往往走另一个极端,尤其在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上,往往忽视了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一味变着法子开展各种阅读技能训练。然而,在课后又加班加点去补教语言知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的初衷。阅读课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知识,两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不能偏废。
二、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
读前活动(Pre-reading)是阅读的预热阶段。可以设计一些与阅读材料有联系的趣味活动,既能达到使学生了解阅读材料背景、熟悉阅读中新词的目的,又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如教师可以采取Free
talk,听音乐,看图片或视频等,教学部分新单词,讲解课文背景知识,同时这样也缓解阅读前的紧张心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为后面的阅读做好准备。
读中活动(While-reading)在整个英语阅读教学中是核心部分。在该环节,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理解,教他们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来理解文本大意、获取文本信息。最终实现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阅读中可以采用的多种活动,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和思考。
读后活动(Post-reading)是整个阅读教学的最后环节。阅读后的活动是检查阅读理解效果和巩固运用语言材料的阶段。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过程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在阅读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依据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如复述课文、角色扮演、采访活动等口头和笔头练习,让学生阅读之后把短文内容表达出来,这样能帮助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吸收与运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任务设计、活动开展与目标达成笔者从不少公开课发现,不少教师在课上设计了大量的活动,但是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水平、脱离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这样的课堂气氛貌似活跃,其实效率很低。究其原因,要么是活动过于简单,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要么只是部分优生的舞台,后进生甚至中等生只能观望而已。
我们在阅读的任务设计和活动开展时,要从英语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的目标出发,不仅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我们在阅读的任务设计和活动开展时,不仅要让优秀学生在阅读教学任务的完成和阅读活动的开展中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且要使中等生和后进生有机会、有能力、有兴趣参与到任务完成和活动的开展当中。
总之,活动和任务要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习惯于讲解文本,让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含义。因此,他们往往把目标瞄准在中考阅读理解训练上。他们常常让学生做填空、解释、判断、选择等类似的练习题等等。从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角度看,这样的英语阅读教学是低效率的,不利于全面高效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反复操练所输入的语言知识才能使之消化、吸收并进入长期记忆系统。但是,语言输入不会立即自动转化为语言能力,对于大部分输入的语言,学生在语言理解任务完成后抛弃或是只吸收极少的语言形式,不会自动对语言形式加以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的速度、质量和数量得不到保障,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邹为诚,2000),即所谓在语境中理解了的意思却不会正确使用。
笔者以为,英语阅读教学中输入和输出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既要强化语言输入,又要重视语言输出,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打造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
5.初中语文要阅读 篇五
喻瑾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语文教学基本环节之一的阅读教学,能够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那么阅读教学应该怎么开展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从激发兴趣入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积极的课外活动对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课外活动的这一作用更加显著。
多媒体教学有丰富多彩的声音、形象、色彩,而且在内容展现上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比如电影、电视、录相和目前使用的课件,把人、事、物、景等,通过声、光、色、形的谐和,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听得清楚看得明白,知识和道理易于被接受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把这些电教媒体应用于课外活动,不但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培养听说读写和欣赏、鉴别语文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注重引导学生
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就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有了兴趣,学生就不会坐不住,就会积极的投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有哪些内容呢?我觉得应该从经典入手、联系入手、反思入手。
引导学生从经典阅读入手,可以培育其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人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经典阅读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精神的发展。也许经典的阅读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扶助,其实这也正是阅读教学的意义所在。现阶段,小学语文的选文不够精美,即使选择一些名家作品也多有简化或改动,改动的原因是为了小学生更好理解。但是许多改变的文章失去了原文的灵韵,名家作品原汁原味的存在于小学教材中的又有多少?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创造,不是他的信息储存“从无到有”的简单过程,而是“从有到新’’的复杂的综合加工的过程,人们获得的信息量愈多,创造的可能性也愈大。阅读教学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文本”解读的过程,在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文本提升和升华了经验世界的无意识,使它自觉纳入学习者的有意识的规律性的认知领域。同时阅读者也可以发现自身信息的短缺、理解力的薄弱,唤醒再学习、再积累的需要。
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阅读中的反思可以提升对文本的认识水平。阅读中的反思可以把阅读者个性化的感悟与思考融入对文本的理解。进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阅读反思中孩子们可以学会生活反思,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已有的结论,用敏锐的目光、批判的精神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在反思中获得高质量的人生。但是反思并不是可以自觉获得的,有意识的培养也是必要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都是阅读教学中可提倡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平视的姿态把握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解读文本的基本能力,缺乏基本的语感,怎么能与文本平等对话?阅读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必要的阅读技能,技能必须纯熟而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这其间确实不免必要的知识性的艰苦而略显枯燥的训练,苦学和乐学就是这样融为一体,学生智力增进的快感也是艰苦学习的深层快乐。不能怕批评意见就放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是方法,训练是过程,训练是阅读教学手段的一部分,不要夸大也不要贬低它的作用。适度、适当应该是原则。事实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缺乏必要的训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这些阅读的必要能力,一定是阅读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学习的。(三)注重指导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1)做记号。将阅读材料中关键的或特别优美的词、句、段进行圈点、钩划以加深印象。(2)摘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摘抄优美的词、句、段于笔记本上,经常翻阅,从中学到作者遣词造句和描写事物的方法,对自己作文大有益处。(3)写体会。有些文章读后特别令人感动,这时候可以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练了笔,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4)撰写提纲。有些文章篇幅较长,语言文字相对平淡,但结构独具匠心,大家在理解其内容后整理出提纲来,从中可学到作者谋篇布局的办法,供日后参考。(5)精读与浏览。阅读材料,要有选择地阅读,特别是阅读长篇大作时,不必逐字逐句去推敲、去斟酌,只需快速浏览,把握整体,读到精彩处,则放慢速度精研细读,认真领会。
开展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多,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培养、引导和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要重视小学中年段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富于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改革应倡导走个性化阅读之路,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发展。
我们现在阅读教学的一个缺陷就是教师对于课文总是唯恐对学生讲得不够深入、不透彻,从字词的分析、重点段落的剖析到文章中心思想和特色的诠释,方方面面都要讲到,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我认为强调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指导权。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学生分析课文,而是设置一些开放情境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及时对阅读活动进行点拨,重点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在发展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对阅读方法的学习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词句的学习,要学习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篇章的学习,要求能学习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对于课文的整体感知,整体把握,而不是去刻意地寻找关键词和中心句。苏教版第八册《燕子》“语言技巧’’是学习重点,郑振铎运用语言得心应手,透彻玲珑,看似字斟句琢,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仿佛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切中肯綮。其技巧究竟“巧”在何处,学生研习文本可知,如写燕子飞行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二个比喻句形容电线象五线谱、燕子象音符,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不能只有一个答案、一条思路,更不能靠一本教参“包打天下”,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应当是流动跳跃的。激励赏识是学生向上的助推器。鼓励好比春天的阳光,禾苗感到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有愉快的成长。一个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中年级学生,时时企盼的就是对个体阅读价值的肯定。在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地向上成长,轻易否定,犹如含苞待放的花蕾突遭严霜摧残,它再也无力绽放,白此会打蔫凋谢。
6.初中语文要阅读 篇六
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语文教材选编也要与时俱进
语文教材选编也要与时俱进
——也谈鲁迅作品入选教材问题
重庆市石柱县临溪中学校秦万福
又要上鲁迅的作品了,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年单元第一篇是《阿长与山海经》。一见到鲁迅的文章我就头疼。鲁迅的文章用词生僻,语言晦涩,篇幅冗长,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本单元第二篇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真是好文章啊!语言质朴凝练,通俗易懂,结构紧凑,短小精悍,感情真挚。特别是那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教育了多少孩子。我每教一次就感动一次,对父爱就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反观《阿长与山海经》,且不说用词生僻,晦涩难读,单就文章选材和篇幅,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压缩和修改。一二自然段主要介绍“阿长的来历和长相”,无非是为了突出阿长的低贱,三五句即可。第四件事是“阿长给我立了许多的规矩”,也大概是作者所不耐烦的,描写也生动详细了点,可压缩。第五件事是“关于长毛的故事”,也是“我”对她一时产生敬意的故事,不但罗嗦,而且低俗,应该大砍特砍,大量压缩。第七件事是“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是详写的部分。在交待事情起因的那个部分,作者介绍了远房叔祖,里面有太太骂他“死尸”,他称我们为“小友”等等,纯粹瞎扯淡,是多余的,完全可以删除。后面交待搜集的其它绘图的书也没有必要,完全可以省掉。用我的观点看此文从篇幅上至少可以删掉一半。此文不应入选教材。
再看七年级上册的《风筝》,此文应该算鲁迅散文中最简短的一篇了。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深感慨。让中学生来读,似乎有点浪费青春,入选小学高年级得了。
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篇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部分关于“美女蛇”的故事似乎恐怖了点,与“乐园”关系不大,可删除。“三味书屋”部分老师读书的有关描写可以不要,孩子们在下面做小动作的情节也可以减省。其原因在于本文主题虽然是对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但更多的是对老师的赞美,他笔下的老师是博学方正,和蔼慈祥的。此文不应入选教材。
《社戏》一文,教材只是节选了原文的第二部分,是“扬”的部分,这样做本来就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此大打折扣,有断章取义之嫌。入选的这部分从选材和篇幅上看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前面三段写“平桥乐土”,描绘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乡土风貌,初步展示了我与农民孩子愉快相处的情景,为下文去看戏蓄势。我认为语言冗长,可以压缩一半。“戏前波折”部分也可以压缩一半。“赵庄看戏”压缩三分之二。此文不应入选教材。
八年级下册第一篇就是《藤野先生》,这是一篇回忆作者早年留学日本的散文,文中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的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抒写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追述了自己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由学医到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明了自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己要同封建势力战斗到底的决心。本文以受教 于藤野 先生始末为明线,以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为暗线,两条线索互为因果,互相勾连。作者选用了凝练朴实的语言形式,使文章朴实自然,毫无堆砌铺张之感。此文乃好文章,赞成入选教材。
《故乡》以搬家为线索,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为内容,把现实和回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艺术整体,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文章多方面的对比突出了主题的深刻性,传神的肖像描写充分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此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构思都是很可取的,好文章,可以入选教材。
再看《孔乙己》,此文乃鲁迅小说艺术的精品之作。小说描写了一个备受封建教育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终日被人取笑作乐、侮辱欺凌的悲惨命运,沉痛地提出了一个改变人民群众身上昏迷麻木的精神痼疾的严重社会问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小说善于运用人物的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精炼简洁是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小说不足三千字,却写尽了主人公的一生,并揭示了广阔而深刻的主题思想,充分体现了短篇小说的美学特征。它剪裁得好,是真正的短篇小说的结构艺术。虽然它写的是横断面,但又有时间的长度。线索单纯,毫无枝蔓。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组织情节,重情节而不重故事。笔墨集中于一个人物,其他人物有的是陪衬,有的是虚写,都不展开。场面也很集中,就在咸亨酒店柜台前,这里虽然只是孔乙己生活的一个侧面,却像把一面镜子放到了反照人物的最佳角度。细节也选得很精,每个细节对刻画人物,深化主题都具有高度的表现力,都能以一当十,甚于细针密缕的叙述,洋洋洒洒铺排的效果。行文措辞,遣词造句也十分简洁朴素,通俗易懂,毫无生僻晦涩之感,真正达到了“捶字坚而难移”的境界。如果教材选编只选鲁迅一篇作品的话,此文乃当仁不让。
我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对高中语文教材不熟悉,没有发言权,故不加点评。
鲁迅何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巨人,反帝反封建的闯将。他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对国民的弱点和劣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他的作品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我是何人,我乃普通教师也,区区小人物一个。我没有资格对鲁迅的作品说三道四。我是太岁头上动土,不知天高地厚。只不过对于一位从教二十七年的老教师来说,我还是有深刻体会的,也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在言论自由的今天,我也斗胆甛噪几句。再说,我们应该尊敬名人,但不能迷信名人。如果没有怀疑意识,人类就难以进步;没有批判精神,社会就无法创新。对于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我当学生的时候没有读懂鲁迅的作品,一是我当时的水平根本无法理解鲁迅的作品,二是为了升学,时间不允许我只读鲁迅的作品。我当教师几十年来,对鲁迅的作品也非趋之若鹜。是不是我这个教师素质太差,不够格,非也。我非专家学者,更非“鲁迅迷”。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职责告诉我应该博学多识。教材所选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多的是,我应该花大量的精力去全面钻研教材,我不可能成为“鲁迅迷”。学生也不应该成为“鲁迅迷”。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从《诗经》《楚辞》再到诸子百家,秦汉文学,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特别是近代文学,除了鲁迅,还有郭沫若、老舍、茅盾、巴金、冰心、叶圣陶、朱自清„„当代文坛的名家名作也很多。除了本民族的,学生还要了解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莫泊桑、普希金、都德、高尔基、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学生需要广泛阅读,需要全面学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学生读不懂鲁迅的作品不能说学生的能力太差。鲁迅文章的难读与鲁迅的伟大是无关的,鲁迅文学作品的卓越功绩不等于中学师生都承认其可读性,一个人、一部文学作品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不能等同于其在教学上的地位。从教学角度而言,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十几岁的中学生,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改变命运
百度提升自我
我们不能不适应他们的认知特点,不能不尊重教育规律。鲁迅 先生生活在二十世纪初,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他需要同各种黑暗势力作斗争,他的作品充满了战斗性。今天是二十一世纪了,信息经济时代,科技高度发达,社会高度进步,今天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时代不同,今非昔比。因此,学生无法体会鲁迅作品中的价值,不喜欢鲁迅就正常了。
是不是鲁迅的作品过时了,非也。鲁迅的作品不但不过时,而且具有永恒性,他的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流芳千古,永载史册。目前鲁迅的作品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很多,堪称被教科书引用最多的作家。我不反对鲁迅作品入选教材,但也支持教材选编尽量减少鲁迅的作品,“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今年教师节前夕,温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听课后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说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眼看世界,牢牢把握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深深地懂得中国,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国情,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温总理高屋建瓴般的讲话令人振聋发聩,值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课程教材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研究。古今中外名家名作灿若星河,应该多选一些让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作品进教材。教材选编应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用心
爱心
7.语文教学要注重课外阅读 篇七
一、课外阅读的作用
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堂的教与学, 但同时, 它也需要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因为课内阅读教学能够带动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又能促进课内阅读, 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延伸, 也是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发展, 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课本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 社会才是一部巨大的教科书。课外阅读不受课堂教学形式的限制, 具有广泛多样、随意灵活的特点, 学生通过对书籍、报刊、杂志等的阅读, 可以使视野从学校、课堂扩展到整个社会, 从而形成广阔的“智力背景”。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掌握知识不能只靠死记硬背, 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技能技巧。课外阅读为学生运用知识提供了广阔的场所, 可以更有效地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语感、增强理解能力。
(三)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
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决定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适于自己的阅读活动, 这样不仅能发展个人才能, 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
(四) 有利于陶冶情操。
课外阅读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是学生极充实的精神食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可以感受文章的意境, 受到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熏陶, 使心理得到调节, 有益于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看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新课程教学观要求学生自主、创新、探究学习, 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还要积累知识。从语文教学来看, 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 为新教学观的实现创造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由此可见, 课外阅读在学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而课外阅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成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那么, 作为肩负着重要基础学科教育教学重任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 应如何行之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对此, 我想就自己的实践谈两点粗浅的看法。
(一)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是学生个体完全自觉自愿的活动, 阅读兴趣在课外阅读中就十分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求知欲的具体表现进行启发诱导, 使儿童明确其意义, 把他们读书的兴趣和愿望激发起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 或讲一些故事的开端, 但不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和故事的经过与结果, 只告诉他们相关的书名, 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或结果, 这样, 学生想阅读的愿望和兴趣就被激起来了, 他们自然会主动地去借书看。久而久之, 就会从中体会到看书的乐趣。人对某一事物的兴趣一旦被激发, 是很难转变的。
(二) 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
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儿童接受事物和掌握知识的快慢。小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制约, 认识的字和理解的词毕竟有限,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效果。教师在阅读指导中, 要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 即遇到不认识的字和实在无法理解的词时查字典或词典。经过日积月累, 学生认识、理解的字词不断增加, 了解的东西也越来越多。随着阅读量的增多, 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日渐提高, 之后学习起语文来就会轻松多了。
(三) 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 是人在一定的情况下, 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倾向, 是后天养成的。所谓阅读习惯, 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 也不需要自己警觉, 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而良好的阅读习惯, 则包括认真看书、一边读一边想、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 主要要培养学生善于抵制干扰的能力, 如外界干扰过大时, 可用手把双耳塞住, 用心看书, 切不可心不在焉、囫囵吞枣。此外, 还有培养学生爱惜图书、注意阅读卫生、看书前最好把手洗干净的习惯。
(四)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由于社会文化市场的影响, 小学生中有可能流入一些不适合他们阅读的读物, 一方面, 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另一方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他们也许会去接触这些读物, 此时, 教师应相机指导, 提高学生的辨别力, 适时推荐健康读物。《小学语文必读课本》为学生提供了现成的课外读物, 语文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必读》的时间及指导课, 抓住与语文课本的联系点, 以巩固和发展课内教学的教学成果, 提高阅读能力。同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作文方面的书, 要经常向学生介绍有益书报。目前来说, 2005年刚出版的一套新课标参考书目是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一批课外读物, 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
前苏联当代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书——也是学校, 应当教会每个学生在书的世界里旅行。”而古人也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学生只要能勤于课外阅读, 就能为课内阅读, 乃至作文等语文能力的提高, 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努力提高阅读质量, 有效发挥课外阅读在提高语文素质方面的作用, 使课外阅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当课外阅读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时, 语文教学的质量, 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摘要:小学语文是语文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教学离不开课堂教学, 但也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因为课外阅读能促进课内阅读, 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延伸, 也是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发展,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能, 陶冶学生情操等。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8.初中语文要阅读 篇八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当下的阅读教学现状如何?怎样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呢?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 忽视学生的个性认知积淀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是文学作品,其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色彩是斑斓的,生命积淀是厚重的,其包含的人文精神较其他形式的文字材料更为丰厚。阅读是一种精神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独具个性的阅读者才能不断积淀丰厚自己的精神底蕴,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也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过程所产生的细微而深刻的心理感受,和由此引发的愉悦感。
反观当下的阅读教学,教师或唱独角戏,从头表演到尾;或提问满天飞,有价值的无价值的、复杂的简单的、适度不适度的问题都堆砌在课堂上,只图课堂不冷场、气氛热烈就行;或挥动理性的解剖刀,无情地解剖活生生的文本;或以枯燥的阅读练习取代兴味盎然的文本解读,使得原本应该吸引人、富有激情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死气沉沉。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忽视学生的个性认知积淀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屈原的寂寞哀怨、李白的旷达豪情、杜甫的忧患深沉、鲁迅的伟大深刻不再成为语文课上一道迷人的风景时,语文教师是否应该对自己的阅读教学进行反思?学生思想的贫乏和情感的淡薄,是任何高明、新潮的教学技巧也无法掩盖的缺憾。
(二) 阅读主体的主动性缺失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智活动,应洋溢着理解、吸收、批判、创造的愉悦感。但在当下的阅读教学中,身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似乎很少感到这种愉悦。课堂上,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主旨上,忽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应具有的比照、联想、创造的“自我发现”能力。于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形同虚设,学生不敢怎样想就怎样说,而是想着怎样说才符合书本的意思,才符合老师的要求。于是,让学生在“原意”的基础上稍稍有点“发挥”成为教学的常态,往往是学生的联想尚未引发,思路就被扼杀在了“定论”中。再加上“阅读提示”一类的导读信息,无疑为学生走“理解的后门”提供了方便。这样一来,学生的回答可能十分标准,但毫无疑问,他们也因主体性的缺失而体会不到阅读的真正乐趣。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并没真正获得自己对文本的体验,他们对文本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仅是成人经验的翻版,他们的任务是只需要记忆现成的答案即可,没有自己的理解、想象,更别说创造性的理解与创造了。
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是学生带着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三)“肢解”课文消解阅读的美感
如果把文章比喻成一座宝塔,很多教师采取的阅读教学办法是掀掉塔顶,拆掉塔身,一层一层显示给学生看;如果把文章比喻成一个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很多教师采取的阅读教学办法是先分躯干,再解剖器官,一点一点呈现给学生看。这样的阅读教学,消解了美感——零碎地对字词句段的详细剖析,除了能应对考试外,学生很难真正融入文本之中,在思想、行为、价值观方面的收获很少。
二、让学生自主阅读
语文教育的意义不在于仅仅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一篇篇凝结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这种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 拓展阅读时空
教师应利用每周一节或两节的阅读课时间,让学生自由品读;开放学校图书馆,不断充实图书数量、提高图书质量,并设立班级图书柜,让学生在课外尽情赏读;把双休日、节假日这些本该学生支配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尽兴阅读。教师不提示,不指导,不加以任何束缚,让学生在书中去经历悲欢离合,品读人生百味。除了国家教育部原来开列的中学生必读的中外名著外,教师还可以将新教育研究院经过专家仔细筛选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开阔阅读的视野,增大阅读量。
忽视课外阅读只会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从而“孤陋寡闻”,知识面狭窄,精神营养不良,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总是答案雷同,写作文也是捉襟见肘,篇篇雷同。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多读,学生才能拥有丰富的材料,才可能善写。
(二)实现阅读自由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领悟,自己修炼,从文本中发掘出别人视而不见的“宝藏”,引发付诸笔端的冲动。和古今中外三教九流的人物对话,自我升华;品味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感受作者的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品尝文章的深邃与空灵之美。在大容量的自由阅读中,学生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能在长期的文字熏陶中不断走向成熟,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根基,从而使阅读真正达到升华的境界。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无限潜能,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只有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和自豪感,享受探求知识的快乐,学习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越学越要学。
1.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
感悟是读者主体意识的扩张。读者从文本中获得的是自己对文本的感受、辨析、评判,是对文本潜在意义的不断发掘。这些感受、辨析、评判或发掘,因其独特而可贵,应加以珍视。
文章是随心随性的东西,它的美需要共鸣和应和。学生的每一种理解都是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与丰富,教师可以加以点拨、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用自己的认识代替学生的认识,应让学生明白:理解作品并不是一味地接受,还要找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回答。如《宋定伯捉鬼》一文,教参讲解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宣扬不怕鬼更要敢捉鬼制服鬼”“它通过逢鬼、骗鬼和捉鬼的描写,赞扬了宋定伯的机智勇敢,说明鬼并没有什么可怕,人完全可以制服它”。那么,学生一定要这样认识吗?非也。在教学中,有学生说:“在这篇课文中,我认为鬼比人好,因为鬼坦诚、纯正,与‘人’为善,说的都是真话、实话,而人——宋定伯说的都是假话。他不诚实,欺诈。”对此,教师应体现教学的民主,肯定此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至于其观点正确与否可发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材料,并分成正、反两方,举行辩论赛,真理自然水落石出。教师千万不可对学生独特的理解、感悟抱以冷漠、挖苦、讽刺,这样学生就不敢再畅谈自己的想法了。
2.重视学生的“第一感悟”
“第一感悟”是指学生阅读作品、熟悉内容后,随之而生的对作品整体的原初感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篇作品的初始理解各有千秋。学生在自由阅读中,思绪随作品跌宕起伏,并不断将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思想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进行比照印证,读后或会有一种快意,或会有一股纠结久久萦绕心头。
一般说来,学生阅读作品后的“第一感悟”比较粗略、浅薄,看法比较凌乱,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练习题对作品的艺术手法、结构方式、人物情节环境进行分析,由表入里,进入更深的理解层次。如对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文的理解,人生落魄,怀才不遇,他乡遇故知,或英雄相惜,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各自成理就行,教师不必苛求学生一定要去贴合杜甫的原意。再如,对于鲁迅作品《风筝》的象征意义,可以理解为:风筝是少年时的呵斥、责备的眼神;是成年后的自责、深深的忏悔;风筝象征美好的青春,也是逝去的春天等,不一而足。
3.扩展学生的思维张力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知识积累等来设计问题。问题要新颖、深刻、难易适度,富于变化,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论不休,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能引导学生体验、品味作品的情思、意味,从而探究思考人生、社会。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教师可问:“顺境和逆境,哪个更能促人成才?”学生动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多个角度探究,可能得出不同的答案,而这正是教师所期望的。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所以要有教师的介入,是因为在教师的参与下,学生本不够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得到提升,沉睡的体验会被唤醒,旧有的见识能得到更新,思维的张力得到扩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体,充分与文本直接对话,自主提问,并通过一切可利用的工具、资料解疑、释疑,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感悟。使文本的意义处于不断地被创造性理解之中,让学生因为与文本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让每一堂语文课成为精彩的记忆而留存心中。
责任编辑 王 芸
9.刍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九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以及实践性比较高强的科目,更是一门充满德育教育学科。要想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阅读教学则是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因此,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语文阅读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动机
一、注重课堂朗读训练和评价,树立学生阅读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多角度”是指每个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理解,“有创意阅读”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悟。这反映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感情的熏陶,而朗读是培养学生朗读情感的方式之一。对此,教学时,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树立阅读信心。
1.根据不同的朗读形式,给与贴切的评价。有感情的朗读应该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不同学生对文章情感基调的把握的方式也不同。学生在朗读时,教师根据不同形式的朗读给与贴切的评价,并适当启发,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朗读的快乐,自然而然的将饱满的感情释放并融汇到朗读之中。朗读成为学生个人感情的宣泄。
2.注重学困生、留守生朗读评价。在生活中,学困生、留守生的内心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更渴求别人对他们学习的认可。针对这样的学生应常常鼓励他们:你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这段话或文章,相信你下次会读得更多、更好。这样的语言会化解学生在课堂朗读中的尴尬,并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阅读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自主阅读
动机是愿望改变为行为的动力。如果一个人只有愿望而无动机,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他的愿望是无效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因为动机指向目标,它反映的是某种需求;动机指向行动它为获得需求满足而产生行动。我国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这个道理,在《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乐之”的程度,“乐之”的程度越高,学习动机就越强烈,行动越坚决,维护行动的时间就越长久。所以说激发学生阅读语文的动机,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阅读。
三、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
1.品味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选入课本的文章,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要对作品熟读精思,并进行适当赏析和评价,这样可以启发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了解作品的作者及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学生在阅读作品时,不仅要了解作者,更要了解作者生活和时代背景。任何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学生在阅读时才能准确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
3.比较初稿和定稿,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许多文章都是通过作者反复推敲修改后才定稿。阅读时如能找到初稿,拿出与定稿进行比较,看看哪些地方做了修改,并反复思考作者为什么修改。对其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问题往往会有人提出新的看法,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从中受到亲启示,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大有益处。
四、注重拓展教师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通常来说,语文教师除了是相关知识的传播者以外,还是学生知识结构的设计者和搭建者。正因为如此,这就需要?Z文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素养。为了确保教师能够更好地充当知识的设计者和搭建者,具体来说,教师不仅仅是要不断完善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自身心理学以及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能更好地去了解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最终使得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在进行实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掌握阅读教学的规律性,方法正确且适合的阅读教学方式是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为了能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同时,为了防止出现语文教学活动的盲目性,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在实际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更好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按照每位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为每位学生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需要做到因材施教。
五、以教师的情感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高效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兴趣。初中生心理特点表明,课前激趣对学习非常重要。每学一篇文本前,教师都应该设计一段饱含情感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然,单纯就这一点激趣是不够的,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因此,教师应选择与文本主旨一致或接近的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名篇,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理解文本的契合点,从心理上降低难度指数,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力求语言亲切生动、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以形体语言。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力求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状态下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逐渐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0.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篇十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2、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11.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工具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课。质量是教学的生命,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受到情操和品德的教育,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阅读课堂中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追求共性,忽视个性;强调教师的权威,抹杀学生的个性。而阅读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培养孩子们勇于质疑的能力,更是让他们动动脑子就可以展示自己才华,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更是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课改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能够表达,不能理解的要敢于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认真记,失去自我。
当然民主的课堂,并不是放任放纵放手不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在细心聆听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与见解的同时要及时引导总结、提升、拓展,不能整节课都让学生自己在动甚至在玩。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感受、体会,但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次的,有可能是肤浅的,如果他们的思维不能得到肯定,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愿意作课堂内容的记录员。我们要让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大胆地让学生参与。
二、问题要有层次
特级教师李观博有言:“教学不只是直接给学生以知识,还要唤起学生自己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这靠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在问题设计上力求让各个不同层次学生都能体验探索的乐趣,唤起每一个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
(一)提问设计要有开放的意识
我们习惯于设计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延伸的问题,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自由的思维空间。或者给学生一些课外的阅读内容,让学生自己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去设计问题,自己去探寻答案,自己在探讨分析中总结规律。
(二)教师要及时引导、提升
阅读的目的是读懂文章、理解层次、理解语言、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内容与主旨情感与思想意义的把握;阅读文学作品,还要能进行鉴赏和评价。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完全自己把握,基础中等以下的学生可能会不知所从,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阅读的思路“粗读—→精读—→研读”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发挥尽可能自己的专长。在教学设计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要能够得以基本解决,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均能得到展示锻炼。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阅读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它的训练必须依照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同时又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
(一)积累基础
积累的内容有字音、字形、汉字等;要较准确地把握文体特征、表达方式,各种语言修辞的特点;能够自己根据自己理解阅读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思想感情,为理解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名言警句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有很大作用。
(二)学会提问
有效地利用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中学语文。引导学生提问文本:如“文章交代了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章的表现手法语言含义”等等;学会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 等。
(三)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诵读优美文段,让学生在阅读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品位和审美情趣。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阶段。只有掌握相当的文化知识、语言知识,进行基本文段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分析作品,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中学生具备初步的评鉴能力,因此可培养对人物形象、情节、某一观点能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合作——创新”式学习。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并写出感受、评价。合作研讨要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质疑。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起好组织指导作用,还要适时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发散思维和开创性思维。创新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内容与自己的相关的生活经验、情感等联系起来,提炼不同的内容。教学中对学生思考和思维拓展的灵活考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做出客观的评价,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见解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阅读关系到各科,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逐渐领会、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就要通过必要的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还应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这要受学生的个人能力、学习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必须循序渐进。
12.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文本意识 篇十二
一、 细读文本,激发情感体验
在如今这样一个群体朗读大形势下, 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还存在认知缺失,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朗读中并没有将自己融入到文本当中, 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仅仅是浅层次,并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而所谓的细读文本,则是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 然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须知阅读教学的凭借是文本, 问题的答案也在文本中。与此同时,教师给予的提示或者提出的问题, 必须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当中, 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以苏教版高语中《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就是对于亲人和生命的一种感悟, 地坛只是作为一种载体而存在。所以,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 作者和地坛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作者对于母爱是一个怎样的理解? 在给出这两个问题之后, 学生的阅读就会变得有方向, 在读课文的过程当中, 也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现出的情感。
二、 剖析文本,深入感受意境
学生对作者表述的情感有一定的了解之后, 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在这一阶段就需要教师对文章进行逐段地分析, 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跟上作者的脚步。
还是以《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为例, 教师所应该做的就是将文中作者的情感表达, 在文本语句的解读过程当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作者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找到,其中包括“地坛距离我家很近”,“我和地坛有着相似的命运”以及“地坛的存在给了我生活的勇气”。第一句不用解释,完全是地理因素而已;第二句作者和地坛相似的命运就是曾经都是鼎盛时代, 但是现在作者残疾,而地坛也是荒芜了第三句地坛给了生活的勇气那么剖析起来就是地坛荒芜了许多年,依然是矗立在此,并且焕发出生机, 就如同作者的人生一般, 作者在课文当中曾提到“地坛虽然荒芜, 但并不衰败”,我们都知道荒芜和衰败本是相连的, 但是作者确说荒芜却不衰败, 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剖析。虽然,地坛中人迹罕至, 但是这里并不缺乏生命的足迹, 旺盛的生命力在这里展现。所以,作者可以用荒芜二字形容地坛的景象, 但是又要用并不衰败来阐述这种旺盛的生命力,这种不屈的、向上的精神。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表述的是对于母亲的思念, 其中有这样一句“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一天”。这一天的时间, 是母亲离去之后的时间, 这一天作者的心中充满着惆怅和茫然, 也正是这一天, 才使作者深切地体会到母亲对于自己的那种挚爱之情。作者在行文的过程当中, 每一句话都是有的放矢, 作为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对于文本进行深层次地剖析, 使学生的感受从浅薄到深刻。
三、 拓展文本,实现境界升华
“教的目的是 为了达到 不教。”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 还需要进行文本上的链接。使学生能够在延伸的过程当中有 效加强自 身的运用 能力,实现境界上的升华。还是以《我与地坛》这篇文章为例 ,在讲述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这一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延伸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从这两篇文章当中体会荒芜地坛当中的生机和破败园子当中的生机, 使学生对于这种生命的感悟更进一步, 具体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地提升。
1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说(交稿) 篇十三
阅读是通晓古今、陶冶情趣、增长辩才的有效渠道,更是我们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圣贤们早已总结出来的语文学习之道。因此,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关系。”这也是在提醒我们,学生和老师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者,是学习上的合作者,老师绝不是学生的主宰者,更不是知识的小贩。
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课上,教师要创设比较浓厚的阅读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了解作品背景,融入作品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阅读与技能、积累、感受、创造在教学中渗透结合,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完美。
1、创新阅读方法,掌握语言技能。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要“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我们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呢?阅读方法也要创新,在创新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阅读技巧分为三层次:速读——精读——美读。在阅读一篇文学作品中,速读是基础;精读是过程;美读是深化。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一文时,首先要求学生以最快速度读完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问题: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思路是怎样的?接着,为达到深入阅读效果,要求学生精读有关段落,并且每人至少提出一个质疑,点名要求学生或老师回答。这样一来,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发现并提出了不少颇具水平的问题。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美读,读出感情,读出美感,不讲求速度,尤其一位学生选择了最后部分进行美读,用一个词形容——“激动”,在“激动”的表现上感情又是复杂的,有痛苦、热爱、激愤、坚定、意志„„ 最后这种训练,拓宽了知识领域,充实了教学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大大压缩了授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当然,速读、精读、美读仅仅只是众多阅读方法中的三种,阅读方法具备多样性特点,我们可以因文而异,合理选择。“一些书可以浅尝辄止,一些书可以狼吞虎咽,而有一些书则需要细嚼慢咽,好好消化”,“浏览、略读、泛读、速度”可以用来阅读课外长篇小说等,理解文意,浅尝辄止;“品读、美读、精读”可以用来读散文、诗歌,边读边品,边读边悟,细嚼慢咽,好好消化;“吟读、背读、唱读”可以用于读诗词曲等等,可以狼吞虎咽。
2、引导课外阅读,增加语言积累。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育的延伸,更是加固和补充,然而没有了积累,课堂语文学习好比“空中楼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见识多了,文章读得多了,自然会明白阅读文章的一些规律。教师在教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让学生采众家之长,并且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厚积”,同时又提升了语言积累的功效。如学了余光中的《乡愁》、李清照的《武陵春》后,为了拓展知识面、提升阅读体验,于是就介绍他们搜集古现代写“愁”名句,自然而然,学生搜集的写“愁”的名句典型而全面,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学习《春》让学生搜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词,如“不知细叶水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乱花溅入迷人眼”等;学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后,学生对我国的历史遗产兴趣很浓,于是就介绍他们自己去查找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建筑。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查找阅读能力,又增加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虽说是课外阅读,但也绝非让学生随意、盲目地进行阅读,它也需要必要的辅导。每周抽一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一些好的文章、积累一些优秀的诗词散文,一起去欣赏与评析,适当的背诵一些好作品。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正确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鉴赏品评,培养语言感受。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在品评阅读中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例如《黄河颂》一文的教学,这首诗歌热烈地歌颂了黄河的形象,教学中我首先用音乐和画面激发学生感受黄河的悠久与波澜形象,为了让学生能感受黄河所凝聚的伟大精神和体会诗人爱国情怀,我让学生选择句子品读,要求学生以“我欣赏诗中的,因为” 句式说话。学生经过一番品读,感悟颇深,想法纷纭:“我欣赏这首诗的语言,因为它采用生动的修辞,形象地勾画出了黄河的轮廓,多么的壮阔,多么的雄浑!”,“我欣赏这首诗的韵律,因为它的节奏明快、旋律奔放,引人高歌,催人奋进”,“我欣赏这首诗的结构,因为它句式错落,并反复以‘啊!黄河„„’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等等。学生对美的感受与发现真是个性独特、美不胜收。
教师在阅读鉴赏教学中如能设计积极有效的教学问题,并能在合理评价的同时尊重学生的审美感受,才能真正让学生做到“以主动的精神去积极发现一些东西,唤起生命的全部激情和想象,理智的思考、感受和体验读物深处所隐藏的东西”。
4、置身悟读,进行语言创造。
我认为阅读教学中“读是基础,写是目的”,写做是语言的创造性活动,也可以说成是阅读的高级形式。语文课堂上,置身悟读,才是进行语言创造的最佳状态,在《秋天》的教学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要悟出“秋味”,就必须调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秋景图。于是将同学们的兴趣点引导到“我们秋天在哪里,在哪里?它在硕果累累的农家小院,它在„„”句式的仿写上,从课堂反馈看,“秋天”——“秋天在承载白霜的草地上”、“秋天在寥阔的天空中”、“秋天在充满思念的中秋之夜”、“秋天在满载红鲤的渔船之上”等填写的精彩的句子充分说明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行了一次语言的创造。然而这些语言的再创造离不开教
师的阅读上的引导,更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思维伴随的阅读,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日记、随笔、拓展作文、续写、改写等入手,进行语言的创造。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好习惯能造就人,学习语言的好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要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启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使学生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同时还要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阅读比赛等活动。其次,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会阅读时在书上勾点圈画等批注的使用方法,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最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微处人手,要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教师要有周密的考虑和科学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有耐心和恒心,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方法的多样的,选择方法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实用有效,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通过各种阅读能够走进文本、探索文本、发现文本、甚至创造文本。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姓名:李俊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富源中学
邮编:256800
手机:***
【初中语文要阅读】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论文10-26
初中语文古文阅读12-14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10-24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案12-25
初中语文阅读导学案06-27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整理08-17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初谈12-02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06-11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