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智慧的班主任(共18篇)(共18篇)
1.做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篇一
做个有智慧的女人,可以从容淡定,举手投足透着优雅的风范,不卑不亢,看着赏心悦目,沟通起来大方可爱。
一个女人极致的魅力,不是装出来的,那需要一定的修养,健康的心态,怎样能成为智慧女人呢?
无论受了什么委屈,不要做怨妇.可以倾诉排解心情,但不要哭天喊地,以为整个世界欺骗了你,要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把事态扩大.这几年随着离婚率的增高,常听见这样这样的话:“他(她)欺骗了我,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了?”你当然没有,要说对不起,生活对不起我们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人会说:“谢谢老天爷,给了我完美无缺的欢乐”。人生以缺憾为美,如断臂的维纳斯;以见不到为稀有,如蒙那丽沙的微笑:以失去为珍贵,如我们心中所怀念的风景。不要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自己的思想行为,纠缠不休,以至于容颜憔悴,理智失衡,丢失了真我的风采。
看破事态真象,放下烦恼,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毕竟我们生活在人群中,饮食男女,必被七情六欲所困,沉沉浮浮。佛书上有一段话说:“魔不是魔鬼,魔是种种苦难,种种折磨,佛经里的魔,都是折磨的意思,因为折磨太可怕了,太痛苦了,梁武帝把磨字改成魔。我们生活遇到的魔障,怨家,不是外头,就是自己呀。”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运动员要想拿金牌,就要克服心理压力,在精神和势气上压倒对手。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战胜自己的心魔!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以蠡测海”这好比“如水被持”,无法施展发挥自己的能量。
“以蠡测海”是比喻见识浅薄,坐井观天。而“蠡”是一种贝壳做的瓢。用瓢想知道大海的深度,无非是以卵击石。
“如水被持”这个词是我在佛书上看到的,很受启发,与大家分享一下。大概意义是:水到在一个茶杯里,它的范围境界,就只有茶杯那么一点点大,假如我们把一杯水,到在大海里头,你看看这个水性的境界有多大。
做个有智慧的女人,它是经久不衰的法则,魅力之源泉。智慧就要增加知识。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我想能实现,阅历知识水平增加了,自然能提高生活质量。
2.做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篇二
关键词: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独具匠心,坚持不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中国企业对它的极度需求,让人耳目一新。
什么是工匠精神?通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我认为工匠精神包含了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对事物精益求精的态度,二是独具匠心的创造力,三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个人认为总理对企业提出的工匠精神对我们教师行业同样适用,以下是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精益求精与通用智慧课堂
京银座的小野二郎,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虾要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需要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正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是他精益求精的追求,使他成为日本的“寿司之神”。
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样是我们智慧课堂所需要的。
智慧课堂必须是精心准备的课堂。“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但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一堂课”,教师在备课中要尽自己所能,精益求精地准备每节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育智慧,而成就智慧课堂的最好方法就是课前精心设计,包括情景导入、问题设计、预设拓展、思考留白、预见生成、典例分析、课堂演练等。首先从课标中分析本节课要把握的重点和该注意的易混点,然后从学情分析中设计最适合的课堂导入、最佳的探究问题,掌握好课堂练习的分寸,确定好课堂小结的预设人选。此外,备课的智慧还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有“拿来主义”的勇气和智慧,好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时机,采用百家之长弥补自己备课中的疏漏。
二、创新与智慧课堂
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国家,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企业才能获得优势,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许多人都知道螺母用的时间长了就会松动,但在高速飞驰的动车上,螺母是一定不能松动的,如果螺母松动脱落,那么满载乘客的列车就会有解体的危险。所以螺母一定不能松动!而要螺母不松动,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日本哈德洛克(Hard Lock)工业株式会社却可以办到。为了生产永不松动的螺母,公司创始人若林克彦进行了两次探索,第一次生产的螺母会松动,又进行了第二次探索,经过苦苦思索,最后受牌坊启发,在螺母上增加榫头,经过种种测试,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永不松动的螺母。
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创新精神,勇于实践,行业才得到发展。智慧课堂也是如此。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这种复杂多变的学生需求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其实,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劳动。虽然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实际的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却是由教师主导的,整个教学设计都带上教师显著的个性风格,是变化的。同时,教育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其灵魂就在于创新。能不能从传统的、僵化的常规中发现那些灵动的、能减轻学生负担的东西,能不能将教学氛围营造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并不断赋予教学内容以新意,于“一叶之中见世界”,关键就在于教育艺术的创造性。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教学不仅更富有成效,而且能给教师带来更大程度的内心满足和愉悦,触发新的创新动机。
三、坚持不懈的专注与智慧人生
从2015年5月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截至5月7日,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过3560万次。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正如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岗位上的教师。
现代社会虽然充斥着浮躁的风气,但教育却容不得半点浮躁,需要教师抵挡外界的诱惑,沉下气,静下心,坚守岗位,因为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因此,只有坚持,才能成为一个有工匠精神的智慧老师。
参考文献
[1]根岸康雄(日).精益制造028:工匠精神[J].东方出版社,2015.
[2]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J].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杨柱森.通用技术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2015(8).
3.做个智慧的班主任 篇三
【关键词】智慧班主任;突发事件;冷静沉着;机智宽容;以退为进
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因其难以预料,常常令人无所适从、措手不及,若处理得好,则能使人绝处逢生、转败为胜。同样,由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也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时候。如何处理班级内的突发事件,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稳定发展,也反映出作为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艺术。
作者认为,突发事件往往是教育的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平时,学生的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突发事件的爆发使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这时,他们对周围信息反应特别敏感,思想矛盾特别尖锐,是学生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抓住这些最佳时机,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每个班主任都必须学会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冷静沉着,降温处理
降温处理,就是班主任暂时采取淡化的方式,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
例如某一次上课,我正在讲台上挥斥方遒慷慨陈词,背过身时突然学生中间传来一阵嘎然而止的手机铃声,按照学校规定,手机是违禁物品,更不允许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们都在四处张望寻找始作俑者,气氛紧张。我注意到A同学低垂着头,周围同学的目光都躲躲闪闪的,于是笑着对全班同学说:“看来这位同学有点跟不上时代啊,还用这么老土的手机铃声,不如下课后到老师办公室来,我给你换一个,咱们现在继续上课!”这样我顺利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A同学也及时的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解释了原因,并主动因为打扰课堂而向全班同学道歉,我也马上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他们拿回了手机并表示一定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从那以后我班再也没有同学违规带手机回校。
对待突发事件,常用的办法就是冷处理。实施冷处理,并不是对事件不作处理,也不是拖拖拉拉不及时处理,而是尽量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争取调查了解的时间,等待最佳的教育时机,为合理、全面、彻底解决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2机智宽容,幽默化解
诚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样,处理突发事件对于我们班主任来说,是一项自由度很大的创造性活动,表现的艺术性很强,偶发事件的处理手段如机智、幽默、暗示、宽容等,都需要我们灵活地加以运用。
有一次,我班学生小C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但已迟到几分钟,全班同学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哄堂大笑。我不失时机地说:“大家不要笑,他跑得满头大汗说明他根本不愿迟到,我们为他这种进取心鼓鼓掌!”语音刚落,一片掌声,小C同学又羞愧又感动,从此,几乎没有迟到过。
有些突发事件,形成了一定的尴尬局面,但却不值得争个曲直长短,如果非追究下去不可的话,结果只能是越搞越糟。遇到这种情况,聪明的办法就是用幽默来进行化解。运用幽默,不仅为调节情绪,缓解冲突,更主要的是它本身就是教育的武器。幽默是智慧的表现,也许能将一场冲突消于无形,像这样的处理,寓教于笑,妙趣横生,学生感受到的只会是春风拂面,而我们的教育也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以退为进,重在教育
分寸感是教育机智的组成部分之一。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掌握分寸很重要,稍有偏颇,就可能把成功变为失败,把学生推向反面。
有件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担任初三班主任的时候,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很重。在一次晚修时,我发现F同学竟然在明目张胆的抄作业,当时我一气之下将他的作业本撕成两半,更没想到F是个倔脾气,他当时就很激动的说:“我抄作业固然不对,但老师把我的作业本撕了就是你老师的不对了”,一副忿忿不平的样子,刚开始我也没理他。当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的时候,细想对整个事件的处理经过,也确实觉得自己不够冷静,况且对这种类型的学生是不能一味的硬碰硬,还需以退为进才行。于是课后再找他谈心,并送了一本新的作业本给他,而他也答应我再也不抄作业,事情得到很好地解决。
有时在一定条件下需要以退为进。这退和进便是分寸问题,掌握分寸是一种直觉性很强的技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勤于思考,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具备分寸感。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是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供使用的,全靠班主任老师处变不惊随机应变。班主任在心里要随时牢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对象是非常特殊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这一个个的个体在每一个家庭里都是那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
“教育,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讲方法”。让我们做个智慧的班主任,提高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袁永椿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
[2]《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做个有爱心的班主任(张小兰) 篇四
乌溪中心学校
张小兰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孩子面前有太多的责任和义务。一颗爱心得永远给孩子们,让他们时刻感到温暖、幸福。
去年,我从第三小学调到中心小学新接了一个班,这个班在很多人看来是多灾多难,四年换了三个语文老师,我刚接手,新的环境,新的教室,新的学生,一切是那么陌生。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呀,所以教育好孩子是我当老师的本分。在他们面前,我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结果证明孩子是善良的,是“向师”的。还记得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改掉了他们在教室乱扔乱丢的习惯,天天说,天天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然而从小养成的习惯岂能说改就能改掉的?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有一次班长在她的课桌旁扔了一张废纸,其实撇开这一点,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也许因为恻隐之心吧,我并没有批评她,而是自己走到她的面前弯下腰捡起了那张纸。“滕雨同学,我帮你把纸捡起来了。”我轻轻说道。自尊的孩子脸红了,从此她的桌旁干干净净。我也用这种办法去教育其他孩子,我趁他们写课堂作业的时候,常常拿着扫帚扫他们桌旁的垃圾,扫到谁的身旁,谁就不好意思了,甚至有的同学趁我没发现之前偷偷
捡起自己扔的垃圾。这么几次下来,奇迹出现了,教室慢慢干净起来了,原来有时候亲自去做比说效果更佳。我需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因为我是他们的班主任。
二、关注问题学生,不时给其自信
教学的第一天,我发现了我的学生中有三个孩子更需要我多一点的关爱。强语嫣,多么好听的名字,一个漂漂亮亮的女生: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可就是这么一个可爱的女孩,听力出现了问题,上课时常常听不见,尽管她带了助听器。为了她,我一改往日的 “低音教学”,还特意让他当路队长,其实我只是想给她一些自信,让她多一点点快乐,先天的不足已经让她失去很多了。沈超,一个右手残废,只能靠左手写字的男孩,嘴唇接近兔唇,说话结结巴巴,还有那一对朝天的鼻孔,上天的不公平让他从娘胎里出来就失去了最起码的“五官端正”。可怜的孩子,报名的第一天我就关注他了,看着他让我想到:健全多么重要呀!这样一个小孩有时也会干点糊涂事,他就在镇上开交流会那一天放学之后没有回家,家人发现他没回去,着急地在会场上找了很长时间,当我得知消息后也立刻去找,该联系的都联系了,可始终没有他的踪影,那天,我们找他到凌晨2点。第二天才得知他到其他班一个好朋友的家里了。其实,我好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我选择了感情教育。“沈超同学,你昨晚没回去,你知道你的家人和老师有多么担心吗?我们是一夜没睡觉呀,孩子,你在我们心中可是一块宝呀……”他哭了,他明白了自己有多么
重要。胡志翔,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他始终坚持沉默是金,上课从不回答老师的任何问题,下课从不与同学交流,我上了一个星期的课,没有听到他的一点儿声音。怎样让他开口说话?这个问题几乎天天萦绕在我的大脑里,试了N个办法,结果都是我一个人的满腔热情付诸东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要求他跟我说话了,但我每天上课之前和下课之后都要和他打招呼,当然都是我一个人的精彩。能放弃吗?不能。时间长了,他大概觉得我很亲切吧,对着我还有一点小表情了,那种想跟我说话而又不敢的样子,真有些可爱。可能我天天打招呼的原因吧,大家都很羡慕他,这也给了他自信,竟然有一天他问同桌一道数学题了。当天,就有其他孩子告诉我了,我当时就在课堂上假装很生气地说了一句:“胡志翔,你也太瞧不起我了,跟同学说话,也不跟我这个班主任说话!”他一急说道:“老师,不是的。”这是他在课堂上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旁边的同学在窃窃私语:“他说话了,他跟老师说话了……”我激动了,虽然这句话很短,但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此刻,还有什么话比这句话更能让我欣慰?我不敢说自己是辛勤的园丁,吐丝的春蚕,化泪的蜡炬,但我尽量做到关爱每个孩子,争取做到问心无愧,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三、用实际行动给留守儿童以温暖
我们班有好多留守儿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父母。一次,在我的语文教学课堂上,一个孩子在发呆,我让他回答问题,他不知所措,我就问了:“鲁子傲同学,别人都在听课你在干
什么?”他低下头不讲话,我很生气,正准备狠狠批评一顿时,转念一想:这个孩子平时就不爱说话,性格内向。于是我又说话了:“这样吧,你能把你为什么发呆的原因说出来,我就不罚你。”旁边的学生都很着急:“你快说,老师给你机会呢!”他又微微抬起头,看了看我,我向他投以鼓励的目光。“我想我的爸爸妈妈了!”话音一落,只见他的泪水夺眶而出。听他这么一说,还有十几个跟他一样处境的孩子也低下头。我立刻掏出手机给鲁子傲同学:“现在就给你的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告诉父母你很想念他们。”他点点头,高兴极了。我的课堂教学就这样停下来,整个教室的人都在听他和爸爸妈妈在电话里交流。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从他那上扬的嘴角,我们看到了他的开心。之后,我跟孩子们说:“我知道我们班还有的同学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你们如果也在想念爸妈,下课后,到老师这儿来,打电话给他们。”孩子们欢呼起来。那天,孩子们的日记上都不约而同地记叙了那节课。以后的班队活动课,我常以“留守儿童之家”为主题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身体、心灵、学习成绩,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这点,我必须要做到,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四、常以小小行动点燃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一天,在我的课堂上,一个很漂亮的女生趴在桌上无精打采的样子,我走近一摸她的额头,很烫,她发烧了。我立刻打电话给她的家长,可没人接。总不能看着孩子受罪吧,下了课,我带着她到附近的医院吊水。孩子的作文上写道:“那天,我生病了,老师带着我去看医生,一路上,她不停地叮嘱我要走在马路边上,还不时问我有力气走吗?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她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虽然我发着高烧,可老师对我那么好,我都感觉到自己的烧退了……”孩子就是这样,你对她好,她感动,她不会去跟老师当面说谢谢,但她会用那一个个鲜活的汉字来表达她的内心。在那字里行间,我深深体会到了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5.做个有爱心的人 篇五
今天,爸爸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捐款捐物。其中,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捐了105元钱,感动全国。他是一个乞讨老人,头发花白,衣衫褴褛,上午他捐了5元,下午又捐了100元,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本来上午就想捐,但钱太零碎了,不好意思拿出来,中午去银行兑换成一张100的才捐„„灾区的人们比我惨,钱对于他们比我更重要,他们生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当时周围的很多人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很受感动,心里也想了很多。这位“爱心老爷爷”靠乞讨过日子,生活一定很困难,105元钱应该是他的全部家当了吧?他却全都拿出来捐给了灾区。他捐的肯定不是最多的,但是能尽自己最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这是多么高尚的行为啊!
想想我自己,我觉得很惭愧。平时我又是怎样花105元钱的呢?可能就是吃一顿肯德基、去游乐场玩,要不就是买一件漂亮衣服。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非常优越了,但我却很少想到把这些钱节约下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起“爱心老爷爷”,我真是差的太远了。
爸爸告诉我:“社会象个大家庭,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份爱心,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关爱,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还告诉我:“爱心无大小。”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老爷爷学习。就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乘坐公交车时能够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生活中懂得节约用水,不随处乱扔垃圾,节约每一分钱帮助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关心帮助残疾人„„那样,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正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6.做个有思想的历史老师 篇六
眉村中学王德胜
有思想的历史老师,真的久违了,我们经常听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我们这个民族在“轴心时代”,一大批思想家璀璨夺目,光耀古今,但是自“天人感应”发明者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我国思想史就开始黯淡,乏善可陈,到科举制滥殇的宋明清时期,四书五经成为士子孜孜以求的敲门砖!以至于有学者疾呼“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时运多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盛产”了一大批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启蒙”为己任,但很快救亡取代了启蒙,“思想家”让位于“革命家”,知识分子以投身革命为荣,以反帝反封为己任(这中间有分化、有团结、有斗争等)。在这过程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也悄悄开始发生变化,试看几例(仅摘录抗战时期的延安):
1、陈学昭,是一位留法博士,在谈到她在延安的感受“一有空,我就在窑洞前纺线,晚上有时在月光下也纺。在纺线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想了,一手摇着车,一手拉出又细又匀的线,感到满意和幸福。”(纺线的愉悦!)(陈学昭:《天涯归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P177)
2、“识字不识字吧,有什么关系呢?还不是一样革命”(革命与文化高低无关,与觉悟有关!?)(欧阳山:《圣地》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3、郭小川写道“抚摸着/发粗的肩膀/和赤色的胸膛”“就是这样/炼成了钢”(为具有农民的健壮而自豪!)
4、还有一位诗人写了《我生产了十七石》“我生产了十七石/用我这苍白的手/用我这握笔杆的手/拿起粗重的镢头。”“我生产了十七石/我再不是苍白的知识分子/我是钢筋铁骨的庄稼汉/世界再没有什么叫困难”。“ 我生产了十七石/比我写一篇漂亮的文章/比我发表一个动人的讲演/更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我能生产了十七石,比什么都重要!)(以上摘自《延安文艺丛书•诗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我能理解,在特殊的时期,革命的中心工作不同,但我忧虑的是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定位会不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呢?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评价和期待会不会发生改变呢?全国解放后,党对知识分子是相当重视的,1956年提出繁荣社会科学研究的“双百方针”,知识分子的春天来临!其后一系列的运动,特别是史无前例的“文革”,万马齐喑!文革结束后,开展了真理标准的讨论,思想界在复苏!我们的时代发出了“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科教兴国”的呼唤!我们开始追求知识,我们在奥赛上成功了!但是建国快60年,诺贝尔奖一直魂牵梦绕(美国1901-1997年共获得诺奖211个;日本到2003年11个诺奖中有4个是21世纪头三年获得)。诺贝尔奖代表了一种创新!我们民族曾以四大发明闻名世界,为何我们的创新衰竭了呢?有人开始以自己微弱的行动来唤起社会对“有思想的专业追求”(我创造的一个术语,不一定准确):清华大学博士导师陈丹青离开了清华,以连续4年招不到一名硕士生为由,对现行的高校研究生招生体制发出质疑,“愤而辞职”。(我不反对考外语,但专业素养更重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卫方近日又发出公开声明,决定暂停招收硕士生。(2005年6月27日《北京晨报》);和陈丹青辞职的原因相似,贺卫方的决定,是因为痛感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是因为深恶于影
7.做个有“匠心”的教师又何妨? 篇七
提到“匠”, 我们总能想到的是诸如“木匠”“、瓦匠”“、铁匠”这些体力劳动者, 而在“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思想的作用下, 称呼教师为“教书匠”自然会引起教师群体的排斥。可是, 我们细细挖掘“匠”的内涵, 会发现它除了指代“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的人”外, 也含有“灵巧、巧妙”的意思。更何况“, 匠”所代表的“技”又是通往“艺”的必由之路。由此, 笔者以为, 为师者需要做有“匠心”的“教书匠”, 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的风格, 这样才有可能慢慢转向为教育教学的“艺术家”。
《庄子·达生》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梓庆的人能雕刻木头做鐻, 鐻做成以后, 看见的人无不惊叹好像是鬼神的工夫。鲁侯见到便问他, 说:“你用什么办法做成的呢?”梓庆回答道:“我准备做鐻时, 从不敢随便耗费精神, 必定斋戒来静养心思。斋戒三天, 不再怀有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思想;斋戒五天, 不再心存非议、夸誉、技巧或笨拙的杂念;斋戒七天, 已不为外物所动仿佛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和形体。这个时候, 我已经忘记我是在为朝廷做事, 外界的扰乱全都消失。然后我便进入山林, 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选择好外形与体态最与鐻相合的, 这时业已形成的鐻的形象便呈现于我的眼前, 然后动手加工制作;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 制成的器物疑为鬼斧神工的原因, 恐怕也就出于这一点吧!”这就是非常出名的《梓庆为鐻》, 而很多人看来, 这个故事蕴含了中国最早的“匠人精神”。那么从这个故事中, 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发呢?
首先, 做一个有“匠心”的老师要懂得专注。任何一件精美艺术品的诞生都离不开每个环节的处理细致和到位。梓庆为鐻, 先让自己的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 在胸有成竹的时候走进山林选取最合适的材料, 一旦着手雕刻便全身投入, 身心归一。于教师而言, 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育人, 也需要心怀这样的一份虔诚。文本解读需要综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和认知发展水平以及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构成, 不想当然, 更不能好高骛远。与学生相处时, 需以了解和关怀作为前提, 注重沟通的有效性, 要将每一次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当成走进其心灵深处的“仪式”, 如此才能在面对学生时流露真情、表达真爱, 进而将育人化为一种不留痕迹的“绕指柔”。
其次, 做一个有“匠心”的老师应做到荣辱不惊、心态平和。社会的高度发展导致人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一种价值观念认为“付出”与“回报”要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教育本就是一门“慢”的艺术, 快不了, 更急不来。梓庆为鐻之前斋三日, 将功劳、地位、金钱等完全抛之脑后, 一门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 自然达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于教师而言, 也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摆渡人”, 把学生从这个彼岸渡到那个彼岸, 帮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从实际的教育生活来看, 如若我们真的这样做了, 很多附加的东西也会随之而来, 比如来自学生的亲近、同事的肯定、家长和社会的信赖等等。何况, 当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无论是精神层次还是物质层面都有了明显的改观, 做好自己的工作, 就像网络上流行的这句话:“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
再次, 做一个有“匠心”的老师要尊重规律, 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谓“术到极致, 几近于道”, 从梓庆的例子可以看到, 他带着对树木和自然生命的极大尊重去选材, 制作时达到忘我的境界, 做出来的鐻自然是巧夺天工的。对于教师来说, 同样应该将尊重客观规律作为我们行为处事的基本前提:学科教学要遵循学科的规律、育人要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了规律并且科学运用了规律,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当然, 做个有“匠心”的老师需要尽力去掉“匠气”。正如前文所提及, 我们自身不愿意接受“教书匠”这个称呼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希望沾染上做事机械重复、毫无新意的“匠气”。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 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有着不断变化的教育生态, 如果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那么其结果就变成了消极的“应对”, 甚至沦为“应付”。当下“核心素养”、“互联网+”、“创客思维”对于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 “匠气”的存在将使得我们无法接受这些新观点、新理念, 并最终限制我们的视界和格局。“匠气”的另一个特征是对于经验的过分倚重, 而要真正让“匠心”跳动, 需要有不断否定旧的自己、生成新的自己的勇气和行动。
8.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篇八
可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纵观历史,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大富大贵,追求青史留名,追求及时享乐……为此,人们付出了心灵的自由,付出了最纯真的块垒,我们的心灵套上了厚重的枷锁。特别是一个商业泛滥的时代,一个失去了净土的时代,我们只有负重向前,因为在这物欲到极端的现代,唯有那枷锁才能迫使我们发展,而唯有发展才能确保我们的生存!于是,每一天我们都在“对付”,“对付”一本本教材,“对付”一串串的作业,“对付”无穷无尽的很无味又很无谓的内容。我们没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气,没有杜甫看不下官场黑暗、蜗居草棚的正气,没有李白不攀附权贵、“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豪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没有先贤的勇气与魄力,于是我们都选择了生存,而不是生活。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斥着物欲。我们被物质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的教育在物质的挤压下也渐渐沾上了些许铜臭味,失去了教育的净土,一些教师也在经济的大潮中逐渐迷失自我,选择了功名利禄。
作为这个物欲时代的教师,我们当何去何从?
我们要感谢庄子。他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人生修为指出了方向。读庄子的文章让我感到生命的阔达、宏远,生命蕴藏着太多丰富的内涵,我们还有太多东西有待细细品味、咀嚼。我们虽然不能达到庄子的“无己”“无名”“无功”的境界。但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做到开阔胸襟,笑对人生,正确对待工资待遇,正确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家长的批评和学生的意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教学工作属于复杂劳动,教师理应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对待。但由于我国社会目前阶段的复杂情况,使得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又加重了这种心理不平衡。教师也需要每天面对油盐酱醋的生活,也需为房子而殚心竭力,为孩子入学而发愁。工资的过低,舆论的压力,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如何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这是教师面对的第一关,那我们就好好学习庄子。庄子主张摆脱世俗羁绊获得心灵自由翱翔,我们要学习庄子那份从容不迫、遇事淡然的平和心态。当我们用更广阔的眼光看待整个生命历程时,也许我们就不会对眼前的这些小惠小利斤斤计较了,而是以一种更宽广的胸襟去包容,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去享受生命的美好,在努力为生的幸福奔波奋斗的同时,也在心灵的海洋中畅游一番,看破内心重重的藩篱障碍,抛却种种物欲杂念,最终获得一份清明的理性,从而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岂不亦人生快哉!
遇到家长“告状”,不要过多地去想自己的委屈,那样对工作只会百害而无一益。应该正确对待家长的批评,是不是自己这些方面真的做得不好,是不是没有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这样就不会使自己的心胸变得狭隘,影响自己的工作、影响生活的心情。法国作家雨果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们要做一个胸怀宽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
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力争做到不因领导的表扬而欣喜若狂,也不因领导的批评而气急败坏。古人所提倡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确是大大有助于心理健康的。
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人言”之所以“可畏”,在于它直接伤害人的心灵。但“人言”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被人背后议论。因此,要想避免心灵伤害,与其徒劳地去制止“人言”的产生,不如为自己筑起一道心灵的防线——这道防线便是“宽容”。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来自同事的议论,不外乎三种情况:中肯的批评、善良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对于中肯的批评,我们应“闻过则喜”;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地对待,明智的做法是,能够解释的尽可能解释,一时解释不清的干脆不解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更要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做出让人信服的成就;对于恶意的中伤,应该相信恶意中伤者是小人,本不是一类人,他根本无法理解你的思想境界,更无法进入你的精神世界,你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呢。外国谚语说,“当你与傻子吵架时,旁边的观众往往分不清究竟谁是傻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大写的人”是不可能因小人的流言而失去自己的尊严的。
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不仅仅关系到教师的人格修养,更体现出我们民主的教育思想。姑且不论学生们合理的意见会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这是我们每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所理应具备的现代意识。更何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平等观念、民主素质的主人,这才能适应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跻身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需要。如果我们的学生连向老师说“不”的勇气都没有,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更是未来中国的悲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让我们在教育的这片净土上且做不系之舟,为逍遥一游。
链接
《父后七日》
作者:刘梓洁
作品简介:2006年,刘梓洁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后七日》,惊艳在座评审,夺下台湾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作家陈芳明赞道:它开辟了散文的全新版图。文章以散文方式叙述一个从彰化县北上工作的青年返乡奔父丧七日的故事,以黑色幽默手法展现出道教与台湾丧葬习俗,同时探讨了仪式解放感情的能力。2010年刘梓洁及资深影像工作者王育麟联合编导拍摄同名影片。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作者:林清玄
9.做个有头脑的追梦人 篇九
一、做个有头脑的追梦人
每个人都有头脑,他就长在我们的脖子上,有人说,我天资较笨,我记东西慢,忘东西快,人家操作一遍就会了,我要操作几遍才行,我的头脑不是学习的料!这里我想说的,要想做到有头脑,很简单,就是全心全意、永不言弃做完一件事!
2月24号刚结束的索契冬奥会,冰雪健儿为世人奉献了美妙的视觉盛宴。能进入冬奥会赛场的都是顶尖选手,比赛中他们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而每一次成功和失败的背后,总有感人的瞬间让泪花纵横!这里我讲述两个没获得奖牌的选手的故事:
庞清、佟健是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他们已经36岁,这是第四次征战冬奥会,他们曾是单人运动员,从93年为了双人滑冰牵手到一起,整整21年,这在运动员生涯中也是很长的岁月,他们历经摔伤和合作中的起起伏伏等磨难,但为了心中的梦想,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不低头,仍然驰骋在冰道上!获得了双人滑第四名的成绩。另一个选手是日本女子花样滑冰名将浅田真央,她曾创造了一个个奇迹,17岁就完成了阿克塞尔三周跳,是第一名三次完成阿克塞尔三周跳的女子花滑选手。索契是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次比赛,由于在前一天的短节目比赛中出现失误,决赛中出场的顺序极为靠前,本有机会冲击金牌的她,她知道几乎已经没有可能登上领奖台了,但决赛中她依然坚强,随着音乐她曼妙的身姿如画卷般铺开,在冰面上勾勒出一道道曲线。乐曲结束的刹那,浅田的姿态定格在挺身昂首的瞬间。这一刻,迎接她的是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她完美的演出打动了在场的裁判评委,浅田的得分超过142分,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熟悉而迷人的微笑。虽然没能夺得奖牌,但她仍旧赢得了观众们的心。央视解说评价道:“今天对于浅田真央来说,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用最完美的演出留给观众。”
也许我们中些多人对冬奥会并不了解和太多的关注,但奥运会的 “重在参与、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不低头”的体育精神却激励着许多人,他们坚持不懈的奋斗!并为此改变着个人的命运。
我想我们要是有这样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全身心的上好每节课,还会说自己没头脑么!
本学期我们规定每个同学上课要做到“四有二无”即要同学们上课有课本,有课堂笔记,有笔,有课后作业本,就是要帮大家创设一个好的心境和习惯。上课没有书本,不记课堂笔记,再聪明的头脑也记不了这么多的原理,要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希望大家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特别是模块课小组训练时,老师现场操作讲解,大家更要随手带笔记,并认真的记下重要的要点和步骤,这些笔记我还希望大家好好珍藏,今后随手翻下,都有收获!上下午上课提前十分钟到教室,花几分钟时间先预习下本节课的内容,听课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现在让大家在上课期间把手机统一存缴,就是要大家上课心无旁骛,大家喜欢三星、苹果手机,为能拥有一个土豪金而欣喜,但你们知道么,发明创造这些玩意的的乔布斯和硅谷里的高工高管们,是乍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他把孩子送到硅谷中的华德学校。学校规矩:在七年级以前,也就是在十二岁前后,连电脑都不能碰,就不用说iphone、ipodb如果我们能全心全意、坚持不懈的学好每个模快,梦有多远,心就有多大!我们离成功就会又近一步!
二、做个心胸开阔的文明人
著名画家黄永玉现年90高龄,从小家教很严,但至今还坚守着小时候所受到的教育。从小他爷爷就要求他吃饭,喝汤没有声音,所以他《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喝汤、吃饭没有声音。”
“嗯!”
“我问你!”爷爷说,“你就回答。”
“猪吃饭才有声音。”黄永玉回答说,他爷爷又说,“还有,寝不言,食不语……”一边低头吃得很认真。
爷爷看着黄永玉,夹了一块牛肉巴子放在他的饭上。黄永玉说:“多谢!”
“有人教你的罢?” “嗯!爸和妈讲过,小地方也要注意。” 还有不少小地方。像,不要说空话。像,莫拿人的闪失笑谈。从这些日常小事的要求来看,从小黄永玉所受的家教象在持戒受行,而我们不少同学小时候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受戒,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宿舍里不顾他人反对,高谈阔论,现在学校明确这样的严格要求,让大家养成文明的习惯,就是要为大家补上一课!如果我们能做到在容舍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安时午休,不不随手乱扔垃圾,不从楼上抛杂物,既知书,又识礼,该会终身受益 关于读书,黄永玉的爷爷说:“学堂那些书读下去是有用的,像盖房子砌墙角。”但砌墙角不等于盖房子。“盖房子要靠以后不停读课外的书。”“有的读书人蠢,一辈子砌墙角,一间房子都冇盖成。”爷爷强调长大做事情,交朋友,课外书,才是盖房子的学问:
“你听我讲,不管你以后长大成人是穷是富,当不当名人专家,多懂点稀奇古怪的知识还是占便宜的,起码是个快活人;不会一哄而起只读一本书,个个变成蠢人。”除了读书,还有打拳,是父母送他一生的随身礼。爷爷对他讲了自己打拳的心得:“要没有打拳就活不到今天了。打拳强身,还练„精神‟,做个正派人。越练越和平我建议大家除了多学好课本知识外,有空多选些好的课外书籍,多煅炼身体,遇到同学间纠纷与矛盾,互相体谅点,佛说,有容乃大,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做个热爱自己的正派人
生命属于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坚强的,它能够在死神面前毫无惧色;但它又是脆弱的,脆弱地在一瞬间就消失。生命或者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善待别人,善待自己,这脆弱与顽强取决于我们心中的安全之钟是否常响。遵守社会的规则,遵守学校的制度,才会紧握宝贵的生命之花,!
也许许多人没有感受过伤害之痛,要是我们看到过车祸现场的血肉横飞,血桨四溢,抢救室里满身绷带,脸色惨白,痛苦呻吟,我们的心会一阵阵锹痛,还记得我们中的一位同学,没按时起身出操,为了躲避检查,自己从楼上跳下,家人花钱医治是小事,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别人是难以想象的!去年盐城一所学校的一位同学患先天性心脏病,但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导致上体育课参加了中长跑而突然休克身亡,我们中有些同学了为夜里上网,从楼上想方设法下来,自己还幸灾乐祸,没被发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不定哪天大祸临头!
再说说吸烟。据统计,吸咽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74%,而不吸烟的比例仅为4%,吸烟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猝死综合症,呼吸功能下降、中风等共20多种疾病。
10.小故事--做个有温度的人 篇十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父亲,不能正常工作生活,走路还得靠拐杖支撑着。母亲年轻时被拉煤车撞倒,过重的伤势让她不能长时间站立。现实是冷酷的,身患残疾的父母给她的就是这个既残又贫的家。她的到来,父母的心里也没感受到一丝暖意。因为,扶养她成了父母最大的负担。
出生于贫寒中的她,最渴望得到温暖。然而残疾的父母不能给她许多,相反,还要她来安慰和照顾。
父亲行动不便,一个人呆在家里寂寞,她就充当父亲的耳朵,将在学校里、院子里听到的趣事讲给父亲听。母亲勤劳要强,做起家务总停不下来,她就抢着干些重活,以减轻母亲的疲劳。寒暑假,别的孩子都在疯玩,而她还得想办法筹措学费。
贫寒催生“早熟”。有时候,也想溜出去和同伴们痛快地玩一场,但想到父母和家里,她就觉得,自己真的和同伴们不同。一晃进了高三。不想那一年,母亲旧伤口复发引起溃烂,医生建议做手术治疗。一家三口靠低保生活,日子本来就捉襟见肘。高昂的手术费面前,母亲只好选择放弃治疗。母亲想省下手术费供她读书,过早懂事的她怎么不知道母亲的心思呢?一番权衡之后,她也作出了选择:辍学打工给母亲治病!
这样的选择,是母亲不愿意看到的,母亲希望她能考上大学。母亲的话,她至今记忆犹新:只有自己发光发热了,才能更好地温暖家人。她听从母亲的劝慰,回到了学校。用心复习功课的同时,她不忘母亲的病情,利用假日,跑进书店,淘来中医书籍,开始自学中医知识。黄芪可以“托疮生肌”,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药店买来了便宜的中药,并每天泡给母亲喝。一个月后,母亲脚上的伤口竟然有了好转,原来溃烂的伤口上长出了新的肌肉。
做个有温度的人小试成功,这让她看到了希望。忽然间,她萌生了学中医的念头。短短的一年苦学,她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
相比西医的“冷漠”,中医就更显有“温度”。边学边用,她首先将中医的“温度”通过爱心传递到了父亲身上——她成了父亲的“御用医师”。父亲有慢性腹泻的病根,她就用艾灸为父亲进行治疗。艾条是神奇的,通过在腹部的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和双侧天枢穴做悬灸,没有输过一次液,服过一粒药丸,父亲的腹泻竟治好了。
11.做个有温度的人 篇十一
出生于贫寒中的她,最渴望的是能得到那种温暖人性的温度。这种渴望对她来说,有点奢侈。残疾的父母不能给她许多,相反,还要她来安慰和照顾。
父亲行动不便,一个人待在家里寂寞,她就充当父亲的耳朵,将在学校里、院子里听到的趣事讲给父亲听。母亲勤劳要强,做起家务总停不下来,她就抢着干些重活,以减轻母亲身上的疲劳。寒暑假,别的孩子都在疯玩,而她还得想办法筹措学费。
贫寒催生“早熟”。有时候,也想溜出去和同伴们痛快地玩一场,但想到母亲的劳累,父亲的不能动弹,她就觉得:自己真的和伙伴们不同,她们有健康的父母,而自己只要帮家里做点事,就能让父母少操一份心。于是,她就有了和自己年龄不相称的想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来温暖一个贫寒的家。
一晃进了高三。不曾想那一年,母亲旧伤口复发引起溃烂,医生建议做手术治疗。一家三口靠低保生活,日子本来就捉襟见肘。在高昂的手术费面前,望而却步的母亲只好选择放弃治疗。母亲选择放弃治疗,就是想省下手术费供她读书,过早懂事的她怎会不知道母親的这个痛苦选择呢?一番权衡之后,她也作出了选择:辍学打工也要治好母亲的病!
这样的选择,是母亲不愿意看到的,母亲看重的是她能考上大学。母亲的劝慰,她至今记忆犹新:只有自己发光发热了,才能更好地温暖家人。
她听从了母亲的劝慰,回到了学校。用心复习功课的同时,她不忘母亲的病情,利用假日,跑进书店,淘来中医书籍,开始自学中医知识。黄芪可以“托疮生肌”,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药店买来了便宜的中药,并每天泡给母亲喝。一个月后,母亲脚上的伤口竟然有了好转,原来溃烂的伤口上长出了新肉。
小试成功,这让她看到了中医的希望。忽然间,她的心里萌生出了报考中医的念头:做名中医,治病救人。做个有温度的人!经过短短一年的苦学,她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
相比西医的“冷漠”,中医就更显得有“温度”。边学边用,她首先将中医的“温度”通过爱心传递到了父亲身上——她成了父亲的“御用医师”。父亲有慢性腹泻的病根,她就用艾灸为父亲进行治疗。没有输过一次液,服过一粒药丸,父亲的腹泻竟这样治好了。
她叫杨靖,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级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学生。她用有温度的中医,治好了父母身上多年的顽疾,换来了他人的理解和肯定,赢得了2015年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的称号。
用温度来丈量人生的杨靖,用自己的坚持和温暖治愈了命运带来的伤,她在博客上的留言更能打动人心:“我总是把家庭给自己带来的苦难,看做是上天的恩赐!因为没有差距,就不会被缩短。没有困境,就不会有所改变。苦难也是一种温度,它是冰冷的。冰冷并不可怕,冰冷更能激发人的斗志。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就是将身上的这股斗志转化成人生的正能量,去温暖着他人。”
12.日行一善,做个有修养的人 篇十二
一、让我们热爱我们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我们的大家庭, 我们除了学习, 我们要打扫好教室的卫生, 整理好教室的桌椅, 同学们之间应该友爱, 不能有矛盾, 而这些看似是小事, 其实是班集体的大事, 比如我们教室的卫生, 也许有的人就会偷懒, 总想少干一点, 或者总想干点简单的, 把脏的、难打扫的留给别人, 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善良的想法, 是一种损人利己的想法, 这种想法是社会所不提倡的, 也许你一时得利, 轻松了自己, 但是你很有可能就失去了朋友, 没有人愿意和你在一起, 别人和你在一起总是吃亏,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会和你做朋友, 同学们之间的友爱应该像兄弟姐妹们一样去为对方着想, 有需要打扫的卫生, 自己应该尽力去做, 做不了的寻求帮助, 教室里有纸屑的, 顺手捡起来放到垃圾筐里, 同学们之间尽量不要有矛盾, 真有矛盾了别的同学应帮助去化解, 这样班集体才能充满爱, 大家都心存善良, 为我们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氛围。
二、做善事很简单, 张开自己的嘴
我们大部分人总是羞于表达, 尤其是和父母之间, 也会有不和平的时候, 父母是长辈, 他们为了我们的生活学习, 总是在操心, 我们应该去体谅他们, 可以帮他们收拾家务, 减轻他们的负担, 好好学习, 不让他们费心, 但是有时我们也会做错事情惹他们生气, 也许你想过道歉, 但是你在心里说了一遍、两遍, 甚至十遍, 都不愿意从口里说出来。我的一个学生有一次上课很不专心, 明显是有心事, 我叫他到办公室谈话, 他说昨天晚上自己在还没有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在玩游戏, 妈妈很严厉的批评他赶紧去写作业, 由于他心里的不情愿, 猛然扯开凳子离开桌子的时候, 把桌上的玻璃水杯碰到了地上, 摔碎了, 他看了一眼就生气的回自己屋了, 早上起来发现妈妈手上缠着胶带, 他问爸爸, 爸爸说是昨天收拾玻璃碎渣的时候划的, 饭桌上, 妈妈把所有吃的都端到他面前, 关心的问他喝牛奶还是喝粥, 要不要吃鸡蛋, 他说那时他真的很想说一句:妈妈, 我错了, 但是心里想了很多次还是没有说, 来到学校之后担心妈妈的手疼不疼, 连课都听不下去。我听了之后, 告诉他, 任何事情只要你想做的时候都不晚, 我拿出自己的手机让他给她妈妈打了个电话, 他拨通之后说:妈妈我错了, 然后眼泪就掉了下来, 挂了电话之后, 他明显感觉很轻松, 像是摆脱了一块大石头, 多么简单的一句话, 折磨着两个人的心, 希望我们都能善待别人, 宽容自己。
三、善待别人, 总有人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当我们伸手向别人要的时候, 想一想我们有没有给与过其他人, 我经常和学生们讲善有善报, 只要你一直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运气就不会太差, 以我们最平常的学习生活为例, 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就是一种善良, 他有一道题不会做, 而你正好会做, 教给了他, 这就是一种善良, 当下次你不会做的时候, 也许他就会帮助你, 我们之间的信任就是从这种小事情上建立起来的, 而如果当时你会做那道题, 没有告诉他, 也许你有不会做的题的时候很可能就没有人帮助你, 而你帮助了别人, 别人回报了你, 这会让你信心十足, 浑身充满正能量, 被你帮助过的人也会去帮助别人, 这条无形的纽带把你、我、他连在了一起, 所以, 当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 希望我们对待别人都是竭尽所能, 因为总有一天也许你也会受到别人对你同样的恩惠。我们的善良不仅限于朋友,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陌生人, 正是由于我们和陌生人的不熟悉, 我们对他的帮助才会显得更加的伟大, 当他对我们报以真诚的谢意的时候, 用那种感激和赞赏的眼神看着你的时候, 心中会得到很多快乐, 也许我们很多时候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 希望我们可以端正思想,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四、我们需要思想教育的灌输
任何时代都有需要我们学习的人物和书籍, 这是对我们心灵的提升, 课本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实例, 课外的书籍, 如《道德经》、《弟子规》等这些书会让学生们学习到尊老爱幼、善良真诚、诚信友善等做人的道理, 这些对于他们思想的形成以及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会定期让学生们背诵学生行为规范, 只有你知道了这些规范, 你才会去做, 所以我觉得背诵是理解的基础。我会根据课程安排, 带学生们去体验生活, 艰苦的环境会让他们更加知道珍惜现在的生活, 不去浪费粮食, 不去乱花钱, 更加体谅他们的父母, 他们会变得善良, 变得宽容, 变得更加懂事。
日行一善就是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有义务去帮助学生, 给与他们正确的引导, 我一定会以身作则, 践行一个老师应有的德育素质, 去教育和感染学生, 将做善事形成学生的一种习惯,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从自我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 热心帮助身边的同学及陌生人, 在家能孝敬父母, 体谅父母, 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学校能尊敬老师, 体谅老师, 友爱同学, 认真完成课业任务, 用行动去回报父母和老师, 通过点滴积累, 把做善事变成生活中的好习惯, 把好习惯变成生命中良好的品德,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 坚持做好事, 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谢金世, 连留英.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八项修炼[M].中国工业出版设, 2010 (2) .
[2]王永春.在少先队文化中灌输朴素情感的行与思[J].2010 (1) .
[3]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设, 2004.
13.做个有良心的人作文 篇十三
良心不是刻意去寻找的,它就在你的心里!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善良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当你遇到抢劫或行凶的,你如离得较远或较隐蔽,不妨给110打个报警电话,并尽可能把罪犯的特征记清楚。其实良心不是用做事的大小来衡量的,不能说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好事,良心就会变得很巨大;也不能说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良心就变得渺小。当你偶然捡到钱包,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等还给人家。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有钱了找人家道个歉,把钱还给人家。当你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时,怕送回家太麻烦,就送到派出所。实在不行替他们打个电话也行。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 精华。
良心是我们处理人和事的标尺,指引着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 之路。无论大事小事,无论难事易事,只要是对别人有益的,我们尽力去做了,哪怕做得不够好,我们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赚钱养家,仅此而已。平凡并没有不好,只要我们都好好地做人做事,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只要我们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无愧于天地间,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有意义。当你在马路上遇到有人摔倒时,如果旁边有路人愿意作证,或摔倒之人意识清醒愿意签个字或被手机录个音,你就帮忙一把,给他送到医院。毕竟还是好人多,病人的亲属大都明白事理,酬谢补偿。就是遇到纠缠不清的,也吃不了大亏。做人要有良心,这是我们从小就接受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教育。善待别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知恩图报,走正道,这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亲近有良心的善人,远离无良心的恶棍。这也是人类在一方面遵守社会合法生存的守则之一。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好事虽小,要努力去身体力行,这是与人为善的起点”。即使有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我们能力微薄,但我们尽心了、尽力了,这就足够了。当你在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如果不太累,或过几站就要下车,就让一下座。但要注意用身体挡住其他人,好把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走远点默然下车。每一个人的良心是好是坏,通常情况下,也就只有自己才能最了解到透彻和彻底的。只要坚信人间 的一个生命轮回哲理和自然规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什么都报。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
14.做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篇十四
作者:党博
内容简介
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如何教育孩子从小胸怀梦想,立志成才,长大做一名成功人士呢?本书精选了81个启发女孩思考的小故事,让女孩在趣味的阅读中对照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同时,本书并不仅仅停留于讲故事,除了阐发对女孩有帮助的道理外,还通过“知识放大点”“学习成长金点子”等栏目,对小故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与学习、兴趣相关的内容做了进一步解读,旨在开启读者的心智,激励她们从小树立?大的理想,借鉴成功者的智慧和经验,不断地磨砺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本书故事简练,可读性强,体例新颖,是青少年理想的励志读物。
全书目录
第一章 自信是女孩子的生命
01.磨炼飞翔的翅膀
02.坚持走自己认定的路
03.做事要满怀自信
0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05.坚持自己的理想
06.困难面前决不退缩
07.遇到挫折要相信自己
08.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
09.何妨从头再来
10.也许下一次就是你
11.重拾信心的女英雄
第二章 靠学习把自己变成强者
01.知识会让你变得更出色
15.做个有“学问”的人 篇十五
《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全文共分5个部分:先写“问”的重要性,是“金钥匙”,是“铺路石”;再举哥白尼的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举沈括的例子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地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整篇课文叙述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一、学贵有“问”
人们常说“学贵有疑”,有疑必有问,在学习的过程中,“问”是十分重要的。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文开头也提出观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接着举了哥白尼的一个例子来说明“问”的重要性。“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非常喜欢”“经常”和“缠着”写出了哥白尼思考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多,特别喜欢问。哥白尼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问,这对他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哥白尼后来成为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除了学,要不要有问呢?问谁呢?怎样问呢?这些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我们当然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正如课文中所说:“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问谁呢?“能者为师!”“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
二、学贵有“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学好问”还要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课文举了沈括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或许你们并不了解沈括,他是一位博学多才、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其著作《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小时候就不仅爱问,而且善于观察思考,“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说“问”是“金钥匙”“铺路石”,那么,“思”又是什么呢?思考就是一艘劈波斩浪的航船,思考就是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我们前进,思考就是推开知识大门的巨手。
三、“学”“问”相成
学问学问,既要“学”也要“问”。课文中对于“学”没有太多的叙述。其实,不论述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学”的重要。而对于“问”的重要性,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论述。其实,不管是“学”也好,“问”也好,把二者孤立开来都是不行的。“学无涯而问不止,问无休而学有成。”学的越多,产生的问题就会越多;问的越多,学到的知识也就会越多。课文中也写道:“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让我们从小养成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的好习惯,成为有学问的人!
【快乐思维】
16.做个有担当的人演讲稿 篇十六
大家好!
担当是什么?担当属于一个人的责任,一个人肩上的担子,一个人该负的责任……担当到底是什么?你是否知道?
高中生的担当是什么?初中生的担当是什么?小学生,大学生的担当是什么?他们的担当就是学习,只有学习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母亲大人常常对我讲过一句话,她对我说:“我常常在电视上听到一句话,‘不要到长大后再后悔,后悔某及’”。其实母亲只读了小学,但她渴望我能成才,她说只有我成才,她才能扬眉吐气。其实我一直想对母亲大人说,我们学生的任务是学习,而且我们的担子也不轻。每次放月假回家,母亲大人便会开始问我的学习情况,然后便说:“现在已经不是义务教育了,我希望你能弄清楚你在为谁读书,我们辛辛苦苦地供你上学,就是想让你成为我们的骄傲,希望你能让我们骄傲一回。”母亲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因为母亲没有站在我的角度上去想,所以她并不懂得我的痛苦,我们学生的痛苦。只是她对我的期盼越大,对我的失望也就越大……
初三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努力,也不知道中考的含义是什么?只知道自己对班主任说过要考进十六中。班主任当然是支持的,她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我要努力,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刚开始自己还挺认真的,连下课都坐在座位上写作业,钻研数学题,可是坚持不了几天便放弃了。将自己的学习计划一改再改,以至于每天都在玩。这是自己觉得最“爽”的几天了。可是在竞争对手看来,这无疑是最好赶超对手的好时间,好机会。她们便会在我们玩得很嗨的时候,做着一本又一本的复习资料,看着一张又一张用红笔写得密密麻麻的解释的试卷。到最后月考时,自己比她们少了两百多分。这对我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当班主任把自己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时,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感觉天快要塌下来,感觉班主任会对我失去信心。班主任对我说:“你既然自己有目标就要全力以赴,好好学习,经常复习和预习。你为什么这次月考考得这么差,原因是什么?原因便是你自己不够坚持,三心二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学习方式,你觉得你的成绩会上去吗?你的中考会考好?我坚决和准确的告诉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你并不清楚一个学生的担当,一个学生的责任,一个学生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而你的担当便是把你所想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完成好,坚持不懈的做好你该做的事完成你该承担的责任。这样你才会清楚一个学生的担子有多“重”。当班主任训斥完后,我自己已经哭得不像样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再也没有像从前那样不负责任了……
17.做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篇十七
为了让学生胸襟开阔,你先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他的学生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有同行问过:在一个教学群体中,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发展自己?我说并不难: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容忍聪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这样的话如果让洋人听了,也许会莫名其妙,而在中国,同行之间,最难处理的也正是这些问题。
落后腐朽的文化,也残存于我们的教育界。我不止一次地听到教师的抱怨,当他们取得一些成绩时,常有芒刺在背之感。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肯吃的苦。无视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褊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有可能传染学生。
该吃的苦不肯吃,该做的事不愿做,只希望靠年资优势倚老卖老,背靠落后的权力体制,倚仗共同利益圈子,做八面玲珑的“乡愿”„„这样的选择固然有其自身特殊的心理,往往也在于从社会的“清流”与“污浊”的不相容中,一些同行看到了“清者之悲”和“浊者之乐”,价值观发生混乱。在一些文教单位,投机取巧、不讲原则的庸俗作风一直存在。
心胸狭隘的人,总会把同行贬得不值一文:同行爱好读书,他马上就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科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不行”;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甚至又会说“没有生活情调有什么意思?”——他从来不肯说“很抱歉,我不懂”、“我不会,你能告诉我吗?”“不好意思,这本书我没看过”„„
为什么有些教师心胸狭隘?除了一部分性格原因,最主要的,是懦夫懒汉意识作祟。文革结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时代,只要有自己的追求,作为知识分子,是能找到精神寄托的。比如他想致力于教学研究,不管环境有多困难,只要尽力而为,总不至于一无所获。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同样工作任务,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无成,有的人则只靠行政背景混日子,形成这样的差异,完全在于教师的个人素质。
不想吃苦,不肯变革,“混”成习惯,也就希望大家“静止”,永远处在同一水平上;看到同行的任何一点成绩,不是见贤思齐,而是千方百计地替他找寻不足,以安慰自己;对同行在探索过程中的失误,则幸灾乐祸。自己不奋斗不努力,见得同行取得成就,只会嫉妒,总像有一群小虫子在啃自己的心;把别人的成就当作心理重压,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挣扎,他的那把小尺子,量遍一切人和事,就是量不出自己永不太平的心胸。这样的教师,很难有所作为。
有这种妒忌心,对身心健康不利。心理学社会学有关这方面的解说已经很多,不赘述了。这里单说教师情绪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心胸狭隘,最大的危害,在于这种狭隘有可能传给学生。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应当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当几十名学生和一位处处斤斤计较,时时嫉贤妒能的教师相处三年,他们不可能一点不受影响。卢刚弑师事件后,教育界
有过反思,但没有抓住机会,挖掘教育价值,以重视学生的人格养成,而是把他视为孤立的个案,很快就淡化了。我在学校工作这些年,经常看到学生中有卢刚式的狭隘与冷酷,虽然程度不可能达到报复杀人的地步,但诸如“下次考试一定要报一剑之仇”“一定要出这口鸟气”之类的恶语,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一名学生,为什么对同学取得的成绩那样忌恨?为什么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为什么能向自己的教师下手?卢刚早年受过什么样的教育,我不太了解,但我估计,他的周围很可能有一群缺乏胸襟的人,他不懂得什么是“星空”,什么是“辽阔”,什么是“明天”。狭隘的人虽然不全像卢刚那样走极端,持枪杀人,可他的心里却一直有把刀子啊。
1986年的一次班会上,我为学生读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窝里斗”。我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是有根据的。但是,同学们在讨论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悲凉。20多年过去,当年的学生都还记得这篇文章,他们说,第一次看这篇文章,很震撼也很害怕,但很快就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走上社会,到处都看到不如意的事,有时不敢“冒尖”,有时不得不藏拙;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免不了要看“小鸡肚肠”们的脸色„„然而,自己对别人,则尽可能地做到一片坦荡。这,就是当年一粒种子的作用。
18.做个有控制力的妈妈 篇十八
尴尬场面1
“宝贝,咱们回家吧,好吗?”玩得正酣的孩子的回答通常是:“不,不好!”如果这个时候你决定来硬的,直接把他带离现场,那么估计回应你的就是满地打滚和尖叫着不肯离开。
调整方法:删掉“好吗”
我们提倡要学会尊重孩子,于是“好吗”这句能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感觉到被尊重的词,便成了许多妈妈的常用语。但是,当你习惯和孩子说什么话都以“好吗”做结尾的时候,就把自己陷入了与孩子谈判的境地,完全丧失了家长应有的控制权。所以,在某些你该做决定而且必须坚决的时候,要删掉“好吗”。这可以改变和孩子的交流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尴尬场面2
“宝贝,我们3点钟要出门去珊珊阿姨家。”明明已经告诉了孩子,他也一直期待去见喜欢的珊珊阿姨。但是当你准备带他出门的时候,他正痴迷于给他的铠甲勇士换装。于是,他坚定地不肯穿外套,并且用双手、双脚顶住门边,仿佛你要带他去的不是你朋友家,而是刀山火海。
调整方法:以行动替代
与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讨论守时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孩子听不懂你所说的话,他所知道的仅仅是“我在家里玩得正带劲”,看见的是“大人们也在家”。所以,这个时候,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你可以在提前10分钟、5分钟的时候给孩子一些提醒,然后在准备出门的时候果断行动。通常孩子不会有太多异议。
尴尬场面3
育儿书经常教我们:要给孩子选择权!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可是,让3岁的孩子挑选今天上幼儿园要穿的衣服,则可能会成为一个早上的马拉松事件。他有可能对着衣柜发呆,也有可能在翻衣柜时忘记了是在挑衣服,而玩起了捉迷藏。如果这时候你打算匆忙给他套上衣服带他出门的话,相信即将迎来8级以上的“地震”。
调整方法:附加条件
如果真的要给孩子选择权,那应该是有附加条件的。就挑选衣服一事来说,首先,你应该为小孩子整理衣柜,至少保证他在夏天不会挑出来一件高领的厚毛衣穿;其次,应该在前一天晚上让孩子挑选,而且告诉他第二天早晨不可以随便更改主意;再次,挑选的时间也要规定,不能任由孩子无限制地挑选。要告诉孩子:“如果你在规定时间里不做出决定,那就由妈妈决定了。”这做法有时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抗,但尖叫声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孩子通过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学会行使选择的权利,你也没有失去自己的控制权。
尴尬场面4
滔滔想去外面玩,嚷了很久。而妈妈正忙着准备晚饭,洗衣机里还有一堆衣服没晾。于是她没好气地回应道:“你想出去?我还想出去呢!”滔滔听了大叫:“噢!噢!可以出去啦!”他听不出来妈妈话里的情绪,只是从字面上认为妈妈已经同意了他的请求,而且妈妈也想出去。之后,妈妈再如何安抚滔滔,告诉他“半个小时后就能出去”也不见效了,他一定坚持马上出门。
调整方法:正确回应
如何正确地回应两三岁孩子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事。遇到这种情况,回应的方式本身就是权威感的树立。年龄小的孩子视“半个小时后我们再出去”这样的话为无效,因为他完全没有时间观念。那么你可以明确地回应孩子:“现在我们不能去外面。”“等我把晚饭准备好,我们就可以出去玩了。”
尴尬场面5
每次小朋友聚会,小蕊都会玩疯了,根本不想离开。让她走的时候她会问:“欣欣没走,湛湛也没走,为什么我非走?”小蕊妈妈会说:“我们住得远,要早点走,不然堵车。”小蕊会接着说:“我不怕远,我不怕堵车。”如果妈妈说:“我要回家做饭。”小蕊就会接:“我就要在这儿玩,我不吃饭。”如果此时强行把孩子带走,想想吧,你在其他孩子和家长心目中是一个多么专制、不讲理的妈妈!
调整方法:去掉个人因素
在这样争论中,父母很少能获胜。因为你和孩子的逻辑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制定规则是简单有效的办法。比如小蕊的妈妈在此后严格制定了8点钟必须上床睡觉的规则,全家人都必须遵守。于是,在最近的一次聚会上,小蕊又和妈妈争论为什么其他的孩子可以继续玩,而自己必须离开时,妈妈就告诉她:“我们要在8点钟上床睡觉。这是规定,不能改变。”小蕊听后,安静地和妈妈一起离开了。这种方法把争论中的个人因素删除了,只是就事论事,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尴尬场面6
2岁的鹏鹏从小就爱哭,受欺负了或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更会哭得委屈。一个男孩子这样的个性让鹏鹏妈妈无比崩溃,似乎就是在向众人宣布她是一个失败的母亲。所以每次鹏鹏在公众场合哭,妈妈都会气恼地呵斥儿子,但这往往会招来更大的哭声和更多的眼泪。
调整方法:容忍眼泪
有时候对付孩子的哭,必须克制自己厌烦的情绪,退一步告诉自己:这样哭一会儿挺好,每个人都需要宣泄。在孩子还没有找到其他的宣泄渠道之前,也许哭是一种不错的解压方式。这么调整过之后,鹏鹏妈妈再也不会说“闭嘴”或者“不许哭”这样的话,而是会主动地抱抱儿子,或是静静地陪在旁边。鹏鹏哭的时间和频率反而开始减少了。
尴尬场面7
最近,不到1岁的小米经常莫名其妙地大哭和发脾气,还爱在妈妈接电话时抢手机,不让抢就打妈妈。这让妈妈既着急又生气。
调整方法:增加关注
通过和专家的沟通,小米妈妈回想到,确实在她带小米出去时一和别的妈妈聊天,或者在小米玩的时候长时间讲电话,小米就会变成小恶魔。于是再带女儿出去时,妈妈不会让孩子自娱自乐而只顾和其他人聊天了;和女儿一起玩时也不会讲很长时间的电话。如果有来电,会告诉对方过一阵再打回去。这个方法很有效,小米再也不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了。很多心理学实验证明:在父母关注的情况下,孩子会更倾向于有好的表现。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关注也有着强大的效应,会让孩子的行为不断地得到优化。
在合理的界限内发展,懂得尊重权威的孩子,才更容易获得延缓满足的能力和形成自律,而这些正是未来获得成功的重要品质。父母则是最适合给孩子划定界限,让孩子理解什么是权威的最初人选,当然也是最好的人选。
编辑/吴颖(wuying@bphg.com.cn)
【做个有智慧的班主任】推荐阅读:
智慧班主任的智慧10-03
如何做个智慧的HR11-29
做有爱心、有激情、有智慧的班主任11-06
班主任智慧集07-22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二):巧打时间差06-24
智慧型班主任交流09-03
做一名智慧爱心型班主任09-04
做个幸福的班主任12-06
班主任培训材料:做个健康的班主任12-08
如何做个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艺术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