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设计

2024-08-18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设计(精选10篇)

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设计 篇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教案设计

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陆星

教学目标:

识记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法(设问――实验――归纳――总结――练习)

教学用具:

中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及多功能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文字表达式;

3. 表现氢气的还原性的文字表达式。

实物投影:学生写出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思考:从三个文字表达式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定性说明化学反应)

引入:10g氯酸钾分解后可生成多少g氧气?若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学习了本章的内容,这样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投影:第四章 化学方程式

讲述:为了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投影:演示 白磷的.燃烧

观察:实验现象 比较:反应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

实验操作:称量反应前系统的质量;点燃白磷;称量反应后系统的总质量

实物投影:天平指针在反应前后保持一致。

投影:实验分析:磷(P)+氧气(O2) 点燃 五氧化二磷(P2O5)

讲述:由于锥形瓶及仪器质量不变,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M(P)+M(O2)=M(P2O5)

学生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投影:实验步骤:1.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分别装入烧杯和小试管中;

2.称量反应前系统的总质量;

3.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4.称量反应后系统的总质量,并比较质量的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投影:实验分析:

硫酸铜(CuSO4)+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铜(Cu(OH)2)+硫酸钠(Na2SO4)

蓝色溶液 无色透明溶液 蓝色沉淀 无色透明溶液

学生思考: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M(CuSO4)+M(NaOH)=M(Cu(OH)2)+(Na2SO4)

二、讲授新课:

思考: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投影:第一节

;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ΣM(反应物)=ΣM(生成物)

过度:仅仅以两个实验是否可以说明这个定律呢?

思考: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问题1:2g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什么不等于2g?

问题2:10g氯酸钾加热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什么小于10g?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1和问题2。

投影:二、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三、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投影:思考并讨论:只守恒定律为什么可以成立?

提示: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化学变化前后各种微粒的种类及数目的变化方面考虑。

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发言,综合讨论结果。

讲述:以P+O2 点燃 P2O5为例。

反应前后:改变――分子种类

不变――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个数

投影: 改变 分子种类

元素种类

化学变化前后 不变 原子种类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原子个数

三、课堂小结: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3.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学生练习:《整训》P41 1、2

作业:课本P70 1、2

2.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二

学生动手实验体会科学探究

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将各小组的现象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

【小组归纳实验现象】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从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分析】

上面四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多媒体展示分析过程

【学生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多媒体直观形象

【得出结论】

【总结】

建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初步知识体系

【阅读资料】

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发展。

了解化学史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反思】

实验5-1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是不是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学生分析】

>

培养思维的全面性、准确性

进一步理解定律

实验5-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

播放实验录像

学生观察并分析

【师生小结】:理解质量守恒应注意的地方

注意物质的状态、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在密闭容器中不能与环境有物质的交换

思维的全面性

【提问】如何改进实验实验5-1,实验5-2 ,能够观察到天平保持平衡的现象?

【学生交流】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1、2

运用知识

【提问】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呢?

引入下一环节

【播放动画】

水的分解

水的分解

增强直观

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理解守恒原因

师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构建学生自我的知识体系

学生练习:3、4

运用知识

【作业】: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台称、电子称、纯净水瓶、小眼药瓶、细绳等用品,食醋、纯碱、石灰石等药品;或自选药品、器材。设计一个方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设计实验

自我提高和升华

学生练习

1、在A+B=C中,若a克 A完全反应生成c克C,即消耗B为( )克。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以下现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3、 蜡烛+ O2 → CO2 + H2O中,蜡烛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4、在化学反应2AB2 + B2 = 2C中(A、B为两种原子的符号),C的化学式用A 、B表示为( )。

3.化学教案-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篇三

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并运用原子的观点讲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本节教学目的:

1、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说明一些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

2、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重点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正确观察分析有关的实验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定律中的关键词语“参加化学反应的”、“生成的”、“质量总和”、一方面要注意到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算在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中,未参加反应的或反应剩余的物质质量不能算在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全部物质的质量总和。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驳斥伪科学的错误论点、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及化学式.

核心知识

1.质量守恒定律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例如:参加反应P和O2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P2O5的质量.

2.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质量守恒.

3.实质: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分子过程.

典型例题

例1 若有a克KClO3与 b克 MnO2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c克,则反应生成O2的质量是 克,同时会生成氯化钾 克.

分析 KClO3在 MnO2催化作用下生成KCl和O2,而MnO2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剩余固体是KCl和MnO2的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O2=MKClO3-MKCl

解答 (a+b-c)克 (c一b)克

例2 将一定质量的`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后,生成MgO的质量与镁条相比,是不变,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

分析 Mg在空气中与O2化合生成M,遵循质量守恒定律.Mg+O2 MgO

解答 增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MgO的质量,必定等于镁条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之和,所以MgO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大了.

例3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各物质质量总和、元素的种类不变.

解答 选C.

例4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可能含有C、H、O元素

分析 从燃烧产物水和CO2的组成来看,共含有三种元素,即碳、氢、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可知反应物中必定也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由于可燃物是在氧气中燃烧的,即氧气中肯定含有氧元素,而且也只含氧元素,所以可燃物中就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而是否含氧元素就不能确定了.

解答 应选(C)

4.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篇四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

教学难点:反应热与键能

教学过程:

[讨论]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当中,有哪些反应伴随着能量(热量)变化?

[引言]通过讨论知道,在化学反应当中,常件有能量变化,现在我们来学习

化学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

5.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设计 篇五

(1)虚拟路径法

若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E,可以有三个途径:

①由A直接变为生成物E,反应热为ΔH

②由A经过B变成E,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

③由A经过C变成D,再由D变成E,反应热分别为ΔH3、ΔH4、ΔH5如图所示:

则有ΔH=ΔH1+ΔH2=ΔH3+ΔH4+ΔH5。

(2)加合法

即运用所给方程式通过加减的方法得到所求热化学方程式。

2.实例

如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P4(s,白磷)+5O2===P4O10(s) ΔH1=-2 983.2 kJmol-1

②P(s,红磷)+54O2(g)=14P4O10(s) ΔH2=-738.5 kJmol-1

要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虚拟如下过程。

根据盖斯定律:

ΔH=ΔH1 +(—ΔH2)×4

=-2_983.2_kJmol-1+738.5_kJmol-1×4

=-29.2_kJmol (结果)

所以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s,白磷)===4P(s,红磷) ΔH=-29.2 kJmol-1。也可利用加合法由①-4×②得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3.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的注意事项

(1)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数值也必须乘上该数。

(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的“+”“-”号必须随之改变。

【典例1】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 kJmol-1

(2)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 kJmol-1

(3)Fe3O4(s)+CO(g)===3FeO(s)+CO2(g) ΔH=+19 kJmol-1

则FeO(s)被CO(g)还原成Fe(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FeO+CO===Fe+CO2 ΔH=-11 kJmol-1

B. FeO(s)+CO(g)===Fe(s)+CO2(g) ΔH=-22 kJmol-1

C . FeO(s)+CO(g)===Fe(s)+CO2(g) ΔH=-11 kJmol-1

D. FeO(s)+CO(g)===Fe(s)+CO2(g) ΔH=+11 kJmol-1

解析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 kJmol-1①,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 kJmol-1②,Fe3O4(s)+CO(g)===3FeO(s)+CO2(g) ΔH=+19 kJmol-1③,将①式×3-②式得:

2Fe3O4(s)+8CO(g)===6Fe(s)+8CO2(g) ΔH=-25 kJmol-1×3+47 kJmol-1=-28 kJmol-1,

将方程式两边同除以2得:

Fe3O4(s)+4CO(g)===3Fe(s)+4CO2(g) ΔH=-14 kJmol-1④,将(④式-③式)÷3即可得出答案。所以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

答案 C

【变式训练1】 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Δ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H3=+0.33 kJmol-1

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S(单斜,s)===S(正交,s) 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S(单斜,s)===S(正交,s) 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答案 C

二、高一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反应热计算的类型及方法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

ΔH=生成物的能量和-反应物的能量和。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

ΔH=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将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的“加”“减”变形后,由过程的热效应进行计算、比较。

(5)根据物质的燃烧热数值计算:

Q(放)=n(可燃物)×|ΔH|

(6)根据比热公式进行计算:Q=cmΔt。

2.注意事项

(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

(2)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移项,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化学计量数以及Δ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Δ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

(4)求总反应的反应热,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各步反应的反应热简单相加。不论一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始态和终态完全一致,盖斯定律才成立。某些物质只是在分步反应中暂时出现,最后应该恰好消耗完。

【典例2】 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 411.0 kJmol-1和-1 366.8 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ΔH为( )

A.-44.2 kJmol-1 B.+44.2 kJmol-1

C.-330 kJmol-1 D.+330 kJmol-1

解析 解答本题可先写出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计算。根据题给各物质燃烧热数据可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②C2H4(g)+3O2(g)===2CO2(g)+2H2O(l) ΔH=-1 411.0 kJmol-1;

③C2H5OH(l)+3O2(g)===3H2O(l)+2CO2(g) ΔH=-1 366.8 kJmol-1

由②-③可得:C2H4(g)+H2O(l)===C2H5OH(l) ΔH=-44.2 kJmol-1,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

【变式训练2】 已知:N2(g)+2O2(g)===2NO2(g) ΔH=+67.7 kJmol-1①

N2H4(g)+O2(g)===N2(g)+2H2O(g) ΔH=-543 kJmol-1②

12H2(g)+12F2(g)===HF(g) ΔH=-269 kJmol-1③

H2(g)+12O2(g)===H2O(g) ΔH=-242 kJmol-1④

(1)写出肼(N2H4)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则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肼和氟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2H4(g)+2NO2(g)===3N2(g)+4H2O(g) ΔH=-1 153.7 kJmol-1

6.高一下化学教案设计 篇六

篇一:高一化学《碱金属元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2)了解焰色反应的操作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总结、推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培养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的知识网络图。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关键是熟悉自然族的学习方法。每一族重点掌握代表物质的性质,其他元素的性质可以利用相似性和递变性的规律加以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形成知识结构的网络可以把分散的内容统一起来。为以后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 卤族铺平道路,使得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水到渠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碱金属元素结构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及其原因。

难点:

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过程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引入]学生上黑板写出碱金属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什么?

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掉一个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2)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是否相似?

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6页[表 2—l],碱金属的主要物理物质并加以总结。①色状:银白色金属(铯略带金色光泽)②柔软、密度小,熔点低 ③有较强的导电导热性。

[提问]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不同点是什么?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它们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于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越来越弱,失电子的能力越来越容易。

(2)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36页[表2—1]与[表2-2],总结出碱金属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渐大,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如:

a、硬度:柔软,有展性,由小到大;

b、密度:由小到大,(K反常)。

c、熔沸点:由高到低,Na略低于水的沸点,K稍高于人的体温,Cs低于人的体温,除汞外,金属中铯的熔点最低。

五:[归纳]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到结论。①在变化规律中有个别反常现象,如钾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小,②从密度的大小得到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得到锂保存在石蜡中,而钠钾则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还原性依次增强。

六:布置作业。

篇二: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教案

本节教材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元素的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以及主要化合价、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然上课的起手式对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引领作用。

浦东中学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我在化学课上选择性地穿插一点校史,学生颇感意外的同时,也会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比如1945年毛泽东与浦东中学第一任校长黄炎培作了一次关于“历史周期律” 的著名谈话。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这时,我就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能跳出这历史的‘周期律’吗?”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政权的更替,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盛衰周期率”的现象。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最终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历史证明,历代统治阶级都因没有办法真正接受人民的监督,无一例外地导致严重的腐败,从而不可能跳出盛衰周期率的支配。

历史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人生之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股市说:波浪理论。

时间说:春夏秋冬

佛说:要知前生事,今生应者是。要知来生事,今生做者是。

生命:18年后又一条好汉!

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这些事例我们或可多说,或可少说,把教科书中逻辑性的知识社会化、生活化、常态化,不仅赋予了知识的趣味性、生动性,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产生互动性。

7.高中化学《氨气》教案设计 篇七

一、主题与背景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等能力,仍是目前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师,我很想让每一堂课都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我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现我以《氨气》的教学为例,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

二、情境描述

在上课前一天,我给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氨气的化学式NH3,你能知道氨的哪些性质?提示他们可从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氧化还原规律等方面入手探究,并尽可能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性质。课堂上同学们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对于一些浅显的性质同学们比较容易推出来,如

有同学可能以前见过闻过氨气,提出氨气在常温下为气态,有刺激性气味。这时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只装满氨气的试管,依次传下去,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一些农村的学生兴奋地说,与化肥碳铵的气味一样,有反应快的同学马上说是碳铵分解为NH3了。这时气氛很活跃,有同学想知道碳铵是什么,有同学说谁想打磕睡就给他闻氨气,等等。

(2) 从氨气的化学式NH3知,其摩尔质量为17g/l,,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标况下密度为0.771g/l,所以同学们推出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这是旧知识的运用,不错。

(3) 有同学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知识推出NH3的.稳定性强于CH4、PH3、弱于H2O、HF。能学以致用,很好。

有同学从化学键的知识推出NH3的电子式为 ,但分子结构不会分析。我提示N原子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那三个N―H键会不会分布成正三角形,完全对称呢?学生答不会?那请推测NH3可能为极性还是非极性分子呢?我在前面已讲过这个知识,所以学生很容易推出为极性分子。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既然NH3为极性分子,那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何呢?学生马上想到,NH3易溶于水。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呢?有同学说,将装满NH3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观察水面上升的高度。这时我给同学们演示书上的“喷泉实验”。学生在一刹那对实验的“动感”现象和鲜明的“色差”现象发出一阵惊叹。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思维能力也活跃起来。由喷的现象极易想到瓶内气体的压强急剧减小,而证明了NH3极易溶于水;由“无色变红色”的现象,也顺理成章的认识到NH3的水溶液为碱性。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NH3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氨水的性质。为了加深学生对“NH3+H2O �P NH3.H2O�PNH4+ +OH-的理解,我给每个小组发一瓶氨水,让他们打开瓶塞,闻到其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认识NH3.H2O的不稳定性,理解第一个“�P”的含义。然后进一步提出在实验室如何用浓氨水来制取氨气。学生很容易想到将浓氨水加热即可。有个别同学提出在浓氨水中加入固体NaOH,,虽然不能从平衡移动的知识来解释,但他知道固体NaOH,溶于水要放热。我再让学生从OH-的浓度增大来理解第二个“�P”的含义。这样从NH3的结构推到物理性质再到化学性质层层递进,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从NH3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可推知NH3有还原性,可与O2、F2等氧化性的物质反应。这时我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规律写出NH3分别与O2、Cl2、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前面的几个性质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老师的引导下能一步步的理解和接受,但NH3还有哪些性质呢?我提示学生NH3的结构中N原子还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而H+的核外没有电子,当两者相遇时,如何使它们都能达到稳定结构。学生可从配位键的角度来理解NH3与H+结合成NH4+的过程,从而认识到NH3能与酸反应成盐,进一步认识NH3是碱性气体。我准备了一瓶浓盐酸,一瓶浓流酸,一瓶浓氨水,和红色石蕊试纸。先让学生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观察变蓝的现象。再分别将蘸有浓盐酸、浓流酸的玻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观察现象,从而领会挥发性的酸与氨气在空气中相遇才产生白烟。最后学生总结氨气如何检验。这样从结构推出性质,再用实验来证明,学生好理解,印象深刻。

(7)学生没有学过氢键,我从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及原子半径大小补充了NH3与NH3、NH3与H2O之间有氢键的形成,理解NH3易液化,易溶于水。这样让学生对NH3有全面的了解。

三、问题讨论

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由氨气的结构推出它的性质,再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性质,最后由性质联系它的用途。这样层层推进,学生便于理解和接收。另外,我想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同学们觉得较轻松地掌握了重难点知识,且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效果较好。但我觉得最大的几个问题是:

时间不够。大纲要求的一节课内容,至少要2节课才能完成。若再将喷泉实验引申和归纳,则需3节课。

对于优生源的班级开展探究式学习还可以,对于基础较差、条件艰苦的偏远山区的学生开展起来很困难。

课堂上同学们有时会因为某个问题一直深入讨论,或扯到其它不相干的问题上,难回到我们这节课的主题上来。从而浪费课堂时间,重点不突出,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我在设想,如果我每节课都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讨论学习,教师最后再归纳、总结、补充,从长久来看,学生会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但由于时间限制,做题少了,训练少了,复习少了,讲评少了,短期的教学成绩肯定会受影响,而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唯分数为高,教师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其美的度?

四、教育反思

8.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设计 篇八

1.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同时测量一段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具:课本图8-1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问:在前面几章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什么叫电流?在什么条件下才会有电流产生?(电荷的定向移动;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我们知道,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有电流。可以猜想:所加电压越高,电流就会越大。U↑→I↑(板书,下同)

另一方面,任何导体都有电阻,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以推断:导体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R↑→I↓

即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这两个因素有关。

我们对于一个物理现象的研究,不应满足于“变大”、“变小”这种初步认识,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就是说要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研究课题。第八章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通过什么途径来研究?做实验!因为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物理实验可以使我们找到规律。

电流受到两个因素电压、电阻的影响,如果电压、电阻同时变化,它们各自对电流的影响有互相加强或减弱的可能,也有互相抵消的可能,使我们无法判断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如何设计实验?其实,一个量受几个因素影响的问题,前面的学习已经遇到过了。大家回忆一下,比如电阻。问:“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是怎样研究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的呢?(出示小黑板)填空:“同材料、同长度的两条导线,电阻与粗细有关”;“同材料、同粗细的两条导线,电阻与长度有关”;“同长度、同粗细的两条导线,电阻与材料有关”。这“同材料”、“同长度”、“同粗细”的实质就是有意将这些量固定,每次只研究电阻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

启发学生:“与这种作法类似,我们如何来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两个量的关系呢?”应该“固定电阻,单独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或“固定电压,单独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告诉学生:这种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为多个单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物理中极为有用的方法。

板书:第八章

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U↑→I R↑→I↓

研究途径:实验

实验方法: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另一个量与电流的关系

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按课本图8-1(把图板书在黑板上)连接实验电路。先不连电压表,引导学生看清回路:电流表与R串联。读数表示通过R的电流。然后再将电压表接入,让学生看清:电压表与R并联,读数表示R两端的电压。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R两端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同时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填入表格。

3.学生讨论:“实验数据说明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学生上黑板填写结论。

教师评议学生书写的结论,强调实验条件:电阻一定。

学生口述实验结论“电阻R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R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板书:

1.实验一 研究I与U的关系

2.实验条件:R一定

实验电路:

记录

R=5Ω

三、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路图同课本图8-1,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保持不变,将定值电阻值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填入表格。

学生讨论:“实验数据说明电流跟电阻有什么关系?”学生上黑板写出结论。

教师评议学生书写的结论,强调实验条件: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学生口述实验结论:“电阻R一定时,流过R的电流跟电阻R的阻值成反比。”

板书:

2.实验二研究I与R的关系

实验条件:U一定

记录

U=3V

四、小结、巩固

将实验结论填入课本空白处,并用“ ”符号将实验条件标示出来。

9.高中化学离子晶体教案设计 篇九

晶体结构与性质在本章中的作用:物质结构与性质理论依据依次为: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其中晶体安排在第三章第一是因为晶体结构的相关知识是物质结构理论知识框架的金字塔的塔顶,学习晶体的知识,必须先知道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的知识;第二是学习晶体知识的同时,也恰恰能对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知识加以梳理。

本节内容位于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的第四节离子晶体。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看:正好起到对本章前面三节大量的晶体结构知识小结和系统化的作用,同时,前面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是晶体结构的理论依据,学生正是在学习了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知识后,才能够推理出正确的晶体结构知识;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来看,本专题的知识需要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本专题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微观世界的奥秘,体会内因决定外因,物质变化的规律性和多样性。

学生分析 1.学生思维能力分析:本节离子结构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归纳、分析、对比、综合、演绎。而对于中学生而言,其归纳能力较好而演绎能力较差。

2.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分析:学生已经通过晶体的常识、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晶体结构的感性知识,以上知识对学习离子晶体知识打好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晶体的概念,能识别氯化钠、氯化铯、氟化钙的晶胞结构。

2.学会离子晶体的性质与晶胞结构的关系。

3.通过探究知道离子晶体的配位数与离子半径比的关系。

4、掌握立方晶系的晶胞中,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5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方法和过程:

分析、归纳、讨论、探究、多媒体演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结构决定性质,体会研究晶体的社会意义,同时感受晶体的结观美和结构美 教学重点 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离子晶体配位数及其影响因素,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特点;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的计算;离子晶体配位数的影响因素;晶格能的定义和应用。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策略 分析、归纳、应用 §3.4【晶体结构与性质----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或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1:离子晶体

任务1.1?: 定义

任务1.2:常见的离子晶体

任务1.3: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

板块2: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配位数

任务2.1:定义

任务2.2 :影响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的因素

任务2.3:立方晶系的晶胞中, 原子个数比的计算:

任务2.4:离子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

【展示】晶体图片和实物。

引导观察:这几种物质具有 一定的几何形状,它们是晶体。引出晶体的定义。

【讲述】:在晶体里,构成晶体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等)是有规则排布的,根据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可将晶体分为若干类型。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离子晶体。

【展示】:硫酸铜晶体

提问1:硫酸铜属于哪一类化合物?

提问2:离子化合物中存在何种化学键?

【讲述】: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均为离子晶体。

板书:一、离子晶体

1.离子晶体定义: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叫做离子晶体。

提问:构成离子晶体的粒子是什么?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提问:组成离子晶体的物质有哪些?

【教师总结】:2、常见的离子晶体有:

从组成上看: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

从类别看:

强碱:KOH、Ca(OH)2 、NaOH、Ba(OH)2等。

大部分盐类:NaCl、CaF2、Na2SO4、CH3COONa、NH4Cl等。

某些金属氧化物:CaO、K2O等

【提问】:离子晶体中是否只含有离子键?离子晶体中是否一定含有活泼金属的离子

3.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

学生分析:NaOH、Na2O2、NH4Cl、CaF2中的化学键类型

教师小节: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还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Ca(ClO)2等)、非极性键(如Na2O2、CaC2等)。离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活泼金属的离子,如NH4Cl、CH3COONH4晶体都是仅含非金属元素。

【讲述】: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是按一定规律在空间排列的,下面就以NaCl和CsCl晶体为例来讨论在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是怎样排列的?

【投影】:NaCl晶体结构模型

【讲述】在NaCl晶体中,存在可重复的最小单元,我们称之为晶胞。

引导观察: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

教师总结

(a)钠离子和氯离子位于立方体的顶角上,并交错排列。

(b)钠离子:体心和棱中点;氯离子:面心和顶点,或者反之。

引导观察: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同时吸引着几个Cl-,每个Cl-周围同时吸引着几个Na+?

板书:1.定义:是指一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异电性离子的数目。

【探究】NaCl和CsCl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

阅读教材78页【科学探究】并完成表格3-4

【思考】为什么同是AB型离子晶体, CsCl与NaCl的晶体结构和配位数不一样?请从两者的组成中试寻找形成差异的原因。

【板书】2. 影响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的因素:

(1)正、负离子半径比的大小

【投影】

离子

Na+

Cs+

Cl-

离子半径/pm

169

181

【自主探究】CaF2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

前面两例中每种晶体的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同,阴、阳离子个数相同,配位数不相同。如果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的电荷数不相同,阴、阳离子个数不相同,各离子的配位数是否也不相同?下面请看CaF2晶体结构回答问题:

请根据图中晶胞结构计算:每个Ca2 +周围最邻近的F-有____个,表明Ca2 +的配位数为____。每个F-周围最邻近的Ca2 +有____个,表明F-的配位数是_____。由此可见,在CaF2晶体中,Ca 2 +和F-个数比为______,刚好与Ca2 +和F-的电荷数之比______。整个晶体的结构与前面两例的结构完全不相同。因此可以得出晶体中阴、阳离子电荷比也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重要因素,称为电荷因素。

(2)电荷因素:晶体中阴、阳离子电荷比

此外,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还有离 子键的纯粹程度,称为键性因素。对此高中不作详细学习。

(3)键性因素: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引导观察】:一个氯化钠基本结构单元中含几个Na+和 Cl-?

【分析】:在氯化钠基本结构单元中Na+位于体心和棱中点,因棱上每个Na+又为周围4个基本单元所共有,所以该基本结构单元独占Na+的是12×1/4+1=4个.Cl-位于顶点及面心处,每个平面上有4个顶点与1个面心,而每个顶点上的氯离于又为8个基本结构单元(本层4个,上层4个)所共有,一个基本结构单元有6个面,每面有一个面心氯离子,又为两个基本结构单元共有,所以该基本结构单元中独占的Cl-数为8×1/8+6×1/2=4。n(Na+):n(Cl-)=4:4=1:1。化学式为NaCl.

【教师小结】:根据离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求阴、阳离子个数比的方法。①处于顶点上的离子:同时为8个基本单元共有,每个离子有1/8属于基本单元。 ②处于棱上的离子:同时为4个基本单元共有,每个离子有1/4属于基本单元。③处于面上的离子;同时为2个基本单元共有,每个离子有1/2属于基本单元。 ④处于体心的离子:则完全属于该基本单元。

【投影】:CsCl晶体结构模型

【引导观察】:(1)铯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2)与铯离子等距离且最近的氯离子各有几个?(3)每个CsCl基本单元含铯离子、氯离子的个数?

教师小结:在NaCl,CsCl等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NaCl、CsCl是表示离子晶体中离子个数比的化学式,而不是表示分子组成的分子式。

【提问】:离子晶体的结构对其物理性质有何影响?

在离子晶体中,由于离子间存在着较强的离子键,因此使离子晶体一般具有较大的硬度、较高的熔点和沸点。离子晶体一般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却能导电,离子晶体中,有些易溶于水,如钾盐,钠盐,铵盐和硝酸盐均易溶于水;而有些却难溶于水,如BaSO4等。

投影:离子晶体小结

观看图片

学生回答1:属于离子化合物。

学生回答2:存在离子键

学生回答:构成离子晶体的粒子是阴、阳离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分析

学生回答: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同时吸引着6个Cl-,每个Cl-周围也同时吸引着6个Na+, Na+和Cl-以离子键相结合,在NaCl晶体中Na+和 Cl-的个数比为1:1

学生分析并讨论

学生观察分析并讨论

学生回答:铯离子:体心;氯离子:顶点,或者反之。

在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同时吸引着8个Cl-,每个Cl-周围也同时吸引着8个Cs+。每个CsCl基本单元含铯离子1个、氯离子1个。

学生阅读自学:教材中有关离子晶体内容,整理、归纳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并用相关的离子键理论解释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先从常见的晶体图片入手,逐步深入到微观粒子、空间构型,从而展开问题的讨论,用图片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学生在NaCl晶体结构上选择立方体的面中心或立方体的顶角的 为中心去展开想象,在此基础让学生学会替换法,及逻辑推理法,为了更深层次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3:晶格能

任务3.1:晶格能的定义:

任务3.2:晶格能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任务3.3: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任务3.4:典型的晶体类别 提问1:离子晶体的定义、种类、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

提问2:离子晶体的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给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提问3: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给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影响离子键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化学 上用什么来衡量?

【板书小结】:离子键的强度---晶格能

【讲述】:晶格能是指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例如:拆开 1 mol NaCl 晶体使之形成气态钠离子和氯离子时, 吸收的能量. 用U 表示:

NaCl(s) ?Na+(g)+? Cl-(g) U= 786 KJ.mol-1?

【讲述】:晶格能U越大,表明离子晶体中的离子键越牢固。一般而言,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强. 破坏离子键时吸收的能量就越多,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回忆,一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10.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设计 篇十

第2课时 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

1.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 2.如何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 【导入】

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而现在影响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问题主要是酸雨、臭氧层受损、温室效应。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温室效应。【板书】

二、温室效应 【提问】

和其他星球相比,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左右,且昼夜温差不大,适合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这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引起的温室效应有关。那么什么叫温室效应呢?或者讲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 【学生讨论回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及水蒸气等温室气体允许部分太阳辐射(短波辐射)透过并达到地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同时,这些温室气体又能吸收从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层内,仅让很少的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宇宙空间,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进一步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

在此我们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来模拟大气中的温室效应,请大家阅读教材P4的“观察与思考”栏目。【演示实验】

【注意事项】

①两支温度计的型号要相同,最大量程100℃为宜;

②瓶口不要塞得太紧,以免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将瓶塞和温度计弹起; ③灯泡不要直接照射温度计,灯泡要置于两个锥形瓶的正中间,使两个锥形瓶的受光照程度相同。【实验现象】

盛二氧化碳气体的锥形瓶内温度较高,盛空气的锥形瓶内的温度较低。【解释】

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使锥形瓶内吸收的热能与散发的热能之比大于另一只 锥形瓶内吸收的热能与散发的热能之比,导致盛二氧化碳气体的锥形瓶内温度升高。【提问】

那么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哪些呢? 【板书】2.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

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氯代烷、水蒸气、臭氧等。【提问】

温室效应的加剧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板书】

3.温室效应的危害 【学生讨论】

它会带来以下几种严重恶果:

(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海平面上升;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介绍】

最明显的影响表现在农业方面。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植物的气孔(气体和水蒸气通过的细孔)只要张开得小一点即可收入同样数量的二氧化碳,这样,植物由于蒸发所损失的水份就减少了,结果是植物会长得更大。农作物生长较快,就可能较快地把土壤中的养分吸光,农家就不得不购买更多的化肥。粮食的质量可能随着二氧化碳的提高而下降,因为叶子的含碳量可能增加,含氮量可能减少。在温室效应中,害虫和病害较易蔓延,这就需要更多的农药治理。

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干旱区会变得更干旱,土地沙漠化,使农业减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

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提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 【讨论回答】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知识拓展】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布置作业】

上一篇:唯美爱情短语大全下一篇:党支部鉴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