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4-10-07

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精选4篇)

1.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篇一

凌源二高中2017---2018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1—34题 每题 1.5分,共51分)

1.2017年10月27日,苹果iPhoneX手机开始预售。该款手机配备双面全玻璃设计、抗术防尘、无线充电、人脸识别技术等功能,最低售价8388元,顶配版本近万元,面对新款苹果手机,许多消费者充满了矛盾之情:因性能好想入手,又因贵而深感无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优质优价——使用价值越大的商品,其价格就越高 ②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一一商品价格影响其需求 ③量入为 出,理性消费一一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从众心理引发流行趋势——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以电商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支点。2017年7月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因为,减税有利于 A.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B.缩小收入差距 C.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 D.强化财政作用

3.某地将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融合推进“确权+流转+增收”,将集体和个人闲置农房用于发展民宿、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从城市向农村回流,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材料表明

①发展乡村经济必须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②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③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④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越出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

A.强化人民币支付职能,弱化贮藏职能B.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C.提高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效果D.增加境外人民币需求,利于扩大进口

5.品牌是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下列措施中,能推动品牌建设且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企业重视自主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形象 ②推行更高质量标准→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商品价值量 ③企业增强品牌意识 →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做大做强品牌 ④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打造知名品牌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6.某企业依托“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规模生产和需求差异化的矛盾,产品遍布全国并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一跃成为行业翘楚。材料表明,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A.实现了供需的有效对接B.实施“走出去”战略 C.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D.注重产品的品牌效应

7.证监会针对内幕交易,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线索,本着“零容忍” “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从严监管,2017年共做出行政处罚决定224件,罚没款金额74.79亿元,市场禁入44人。上述举措旨在 ①提高资本市场交易效率 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③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④消除资本市场投资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8.为了提高英语能力,小明使用信用卡透支98元购买了一本权威词典。按消费目的划分,这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C.发展资料消费 D.贷款消费

9.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着眼调结构增加投资,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扩大消费的依据有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③消费是连接生产与交换的桥梁和纽带④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7年,我国进口了2000多亿美元的芯片几乎覆盖所有领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2018年将有更多资金流入芯片研发领域,让我们的终端装上“中国芯”。这可能带来的传导效应是: A.行业投资增加—企业利润增加—大幅吸纳就业—转变发展方式 B.助力企业发展—提升创新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主导世界市场 C.提升创新水平—推动行业发展—降低对外依赖—增强经济安全 D.推动行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削减贸易逆差—实现趋利避害

11.近日,“后陈经验”登上央视《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第二季,节目介绍了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成立全国首家“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独立于“村两委”的第三方机构,监督村务管理制度实施和村务管理运作的做法。该做法于2010年被全国人大写入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项改革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后陈经验”启示我们:

①坚持权力制衡与行政管理有机统一,推进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②坚持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形成多元主体协商治理的有效机制 ③坚持基层实践创新与制度建设统一,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认同 ④坚持群众决策权与监督权有机统一,强化民主监督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2018年2月25日,随着广西大新县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全国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已全部完成组建。通过整合人民政府的监察部门、预防腐败局及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读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组建国家监察机关,和同级纪委合署办公,对本地区所有公职人员依法实施监督、调查、处置三项职权。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对我国国家机构调整改革的探索

②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有利于把反腐从党内扩展到党外,使其在国家层面得到更好落实 ③国家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检察权,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 ④这是健全行政和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17年以来,某地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启了党的基层政策宣讲新模式,做到讲习阵地“便民化”、讲习内容“菜单化”、讲习队伍“专业化”,用老乡听得懂的土话土语,打通政策下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农民讲习活动

A.健全了基层民主机制B.体现了基层民主的真实性 C.完善了基层自治体系D.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14.2016年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赴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协助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建议。民主党派的上述做法

①创新了外部监督的形式,提升了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 ②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③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强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 ④彰显了民主党派的协商功能,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被授予地方立法的城市,需要通过科学立法,对“特事特办”“怎么方便怎么干”“为了赶时间闯红灯”等惯性思维加以规制.为此,某市成立了专门机构,建立专家智库,以“立法精细化”为准则,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制定立法立项的准入标准.这说明人大立法要()①与公民良性互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②审慎行使权力,实现权力共享 ③坚持求真务实,保障立法的科学性 ④坚持全面规范、公开透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

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D.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

17.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党的领导下,某市在协商民主的实践中,统筹推进政党协商、政府协商、社区基层事务协商、人民团体协商,从多个层面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参与的权利。协商民主

①是加强权力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前提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③是推动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④既丰富了民主形式也拓展了民主渠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备案审查是合宪性审查的重要方面。2017年1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17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体现了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党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①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②坚持依法执政,履行党的管理服务职能 ③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④确立党的执政地位,始终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某地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雏鹰建言行动”。几年来,学生围绕“环境保护”“中医药文化”等20多个主题开展探究,形成5万余条建言,不少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纳入提案带上两会,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雏鹰建言行动” ①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资源

②坚持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是中小学生有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表现

④是中小学生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二泉映月》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这首乐曲,深刻的传达出创作者阿炳一生的心酸苦痛与怨愤不平,表达了人的内心世界的豁达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和风格,创造出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下列评价中,涉及到《二泉映月》创作途径的是 ①毛泽东主席说,它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发扬光大之 ②评论家说,曲中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有传统艺术的深厚浸润 ③一位英国音乐家说:“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命运》” ④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2.2017年7月30日,我国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盛大阅兵活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景式直播,阅兵仪式威武雄壮令人热血沸腾,使人深受震撼。这表明()①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创造的功能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据记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猴拳.经过历代发展,猴拳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技术风格.今天,中国猴拳艺演绎出更多精彩.这体现了

A.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D.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实质

24.回眸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们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在人们心目中,我国已从地区大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锤炼我们的大国气质,应该

①登高望远,以称霸视野洞察世界发展局势②宁静致远,以平常心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③海纳百川,以宽广胸怀接纳他国各种文化④刚柔相济,以务实作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A.①③ B.①④C.③④ D.②④

2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启示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 ①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必须汲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④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截至目前,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已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2017年,各国孔子学院和课堂各类学员总数232万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272万人次。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平台。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交流可化解文化差异

③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④文化交流能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一镇一神韵,一镇一味道。”2017年1月2日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播出,节目组深入生活,从生活现场和时代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用生动讲述、客观记录的方式传递出当地乡民保留了千百年的生活意蕴。材料说明

①文艺作品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 ②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③人民的智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8.两块幕布、两顶帐篷-乌兰牧骑队员通过自编自演的短小精悍、农牧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向农牧民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乌兰牧骑自成立以来,行程110多万千米,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30多万场,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的奇迹。乌兰牧骑能创造文化奇迹的主要原因在于 ①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传递正能量 ③深入生活,坚持为人民创作的本色④致力于文化内容的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央视《国家宝藏》以深厚的文化内涵、生动的文物故事及所承载的人文情怀让人们在见识中华瑰宝、寻找文化基因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这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C.史书典籍是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30.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和艺术,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让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这表明 A.人口迁徒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促进世界发展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31.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 “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一位德国记者认为,美国的“软实力”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强大。美国的文化,不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强烈地向外扩散着……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拒绝外来文化 ③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④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主观题(共49分)3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严厉打击互联网广告违法行为,工商总局决定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并发布了《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突出整治重点,加大执法力度,狠抓互联网广告案件查办和执法。强化信用监管,推进互联网广告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信息100%公示。

《通知》还显示,将紧紧围绕事关广大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以社会影响大、覆盖面广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移动客户端和新媒体账户等互联网媒介为重点,集中整治社会影响恶劣、公众反映强烈、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严肃查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14分)

36.(12分)材料:“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建立覆盖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经中国共产党提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在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开启了中国特色法治反腐的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12分)

3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材料:宪法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文化土壤里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出现过“宪”、“宪法”等词语。如《国语•晋语》中“尚善罚奸,国之宪法”,《韩非子•宪法》中“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等。但中国古代的“宪法”仅指一般的法律,不是现代意义的宪法。19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的改良主义思想家认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并为民主宪政的发展做出了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要求。习近平指出,宪法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增强宪法自信自觉,普及宪法知识,培育我们自己的宪法文化。(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宪法文化为什么需要不断变化发展。(9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某班级以“宪法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究宪法的影响力。(4分)

3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方面,而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某地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依托山水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推出“民俗之旅”特色旅游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增加。同时,加大投入,将原来杂乱无章的民居统一改造成青砖青瓦、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农家大院、民俗一条街,实现了传统乡村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加深了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是如何塑造乡村文明的。(10分

高一政治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A 6.A 7.C 8.C 9.C 10.C 11.C 12.A 13.D 14.C 15.B 16.B 17.C 18.D 19.B 20.B 21.D 22.C 23.C 24.D 25.A 26.B 27.B 28.D 29.D 30.C

31、C

32、D

33、B

34、C 35.原因(8分):①企业要守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有利于促使企业诚信经营,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分)②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有利于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公平、公正的秩序,促进互联网广告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分)③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信用监管,能够影响和调节互联网经济,促使互联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分)措施(6分):①加快建立和完善广告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②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引导广告企业诚实守信、讲求社会效益。③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广告企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每点2分)

36.(12分)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是统一的。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③有利于反腐工作的全覆盖,提高反腐成效;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每点4分)37.(1)(9分)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基础和动力,顺应中国社会实践变化发展方向而变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宪法文化的进步;②宪法文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利于保持其生机与活力;③发挥文化对人的作用,宪法文化的变化,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培养公民的宪法自信自觉,推动中国民主法制实践的发展。(每点3分)

(2)(4分)

答案示例:①从文化的作用看:进行社会调研,感受宪法对公民的凝聚力。(2分)②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看:人物访谈,体会宪法对人们法制观念的影响。(2分)

38.(10分)

①抓住有利时机,充分挖掘、继承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资源。(2分)②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村民收入。(2分)

③加大对民居等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塑造乡村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3分)④加大经济投入,实现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换取乡村的文化活力,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自信。(3分)

2.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篇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是符合....题目要求。

12.图

一、图二反映了蔬菜、服装两种商品在节日期间的价格与平时价格相比的变化情况。对此的正确解读是,二者价格的变化共同 ..

A.说明了经营策略影响价格 B.说明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C.体现了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D.体现了价格和需求的互动

13.2013年9月17日,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国家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清算。这首先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 A.供应数量会增加 B.价格会上升 C.购买数量会增多 D.质量会提高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60%,对税收和就业贡献率已分别超过50%和80%,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增加额中超过65%和67%。这表明

①我国非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 ②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增强 ③改革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④非公有制经济竞争环境优于公有制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报价是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2015年8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3%。不考虑其他因素,若兑换1万美元,8月13日比8月11日将 A.多支付3000元人民币 B.少支付3000元人民币 C.少支付1860元人民币 D.多支付1860元人民币

16.我国某石英制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居行业之首,技术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产品全部供应下游光伏行业生产单晶石英坩埚,当前,光伏行业的不景气对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产生了较大影响。对该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

A.扩大生产规模,减低生产成本 B.调整生产结构,开拓新的市场 C.加大技术研发,增强竞争优势 D.延长生产链条,生产光伏产品

17.日前,证监会出台了新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其“出现一家、退市一家”的坚定态度被市场解读为“史上最严退市规则”。实行严格退市制度有利于

①增加上市公司经营利润 ②健全公司的组织结构 ③保护企业投资者的利益 ④促使企业增强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美食的背后更有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小人物的命运故事,以及故事背后正在剧烈变革中的中国叙事。这表明 ①特定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小人物们相对应的命运 ②一定的文化总是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

③精神产品和活动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和活动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浙江乌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让来自世界各国参加“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代表深深感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和古镇的空间魅力。这表明

①乌镇的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②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容性

③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提升了乌镇的文化魅力 ④独具个性的民族文化也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文学的力量强大到,使人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世界另外一端人们的想法。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消弭成见和误解”。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读应该是 ①文学能反映一国的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 ②文学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桥梁

③文学可以代替实践成为文化产生的源泉 ④文学交流有利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样,记载了中华民族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进步起着积极作用 B.中华文化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动力 C.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显著特点

D.儒家思想与中华文化同时产生并不断向前发展 22.面对“GPS”、“CPI”之类,不熟悉者难免会迷失在“词语的密林”,甚至有人故意搞些“散装英语”,自以为能充门面、提身价,实则加大了表达和沟通的鸿沟,不仅造成汉语言的失范和失衡,更可能造成文化的错位与断裂。这带给我们的警示是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B.消除外来文化影响才能保证汉语言的健康发展 C.在文化交流中我们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D.主动学习外来文化才能体现汉语言的兼容并包

23.习近平在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大会上指出,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这说明

①学习道德模范的形式创新程度决定实效的大小 ②道德模范的典型性影响学习的方向性 ③道德模范是培育崇德向善风尚的源泉 ④学习道德模范的效果受形式的影响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39.(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当前,我国投资、出口增长乏力,而消费大众却排队购买高品质商品、出国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时有发生;钢铁、煤炭等行业中的许多企业产能过剩、库存量大,高铁等高端装备却热销海内外,互联网掀起一轮波澜壮阔创业创新的热潮;民众对短缺的民生类基础设施、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资源期待有加。针对这一形势,国家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升级现有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激发未来增长的新活力。

(1)概括材料一中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14分)

材料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出清过剩产能,着力减少无效供给,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经营和劳动者就业的影响和要求。(12分)

40.(原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发展不可忽视,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发展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12分)

材料二 天津的民间艺术“泥人张”作为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传承了一百多年,时代更迭,这种艺术何以能经久不衰?接地气,这是从“祖师爷”开始就形成的传统,为塑造一个理发匠的形象,张明山走了不知多少家理发馆,观察理发匠的动作、手势、剃刀的拿法。深入生活,“泥人张”工作室每年都会组织他们到各地采风,寻找创作灵感与素材。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艺术形象源源不断地诞生。在2013年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中,泥人张有大批作品入选,变得家喻户晓。

(2)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泥人张”艺术的成功,对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启示。(10分)

(3)民间艺术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创作、使用和欣赏的艺术形式。我国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但由于其制作繁杂,经济效益低,失传现象日益严重。为传承和振兴我国民间艺术,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建议。(4分)

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12-17 DABDBD

18-23CDABCA

二、非选择题

39.(1)国内有效供给不足(国内有效供给与消费需求不平衡),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民生供给短缺(3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分),推进供给侧改革有利于使生产符合当前大众消费特点,扩大内需(3分),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3分),加强民生供给,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3分)

(2)①从事无效供给生产的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导致企业兼并和破产现象增多,处于新兴产业的企业将赢得发展机遇。(3分)在产能过剩企业的劳动者失业风险加大,在新兴行业就业的机会增多。(2分)

②企业要根据市场供需新状况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发展新技术,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2分)

③劳动者要根据供给侧机构性调整出现的职业需要,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3分)40.(1)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2分),并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2分);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艺成果(2分),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不断推动我国的文艺创新(2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先进性(2分)。

(2)文艺工作者要尊重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地位(2分),积极投身于群众实践,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2分);文艺工作者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2分),要面向广大人民,创作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艺作品(2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2分)。

3.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篇三

(带解析)

一、选择题

1.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经济,从材料中“谷”指的是种植业,“畜”指的是家畜饲养来看古代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种植模式,材料中没有涉及到BCD项中的内容。2.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神话传说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生产工具,根据所学铁犁牛耕出现的时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B项正确,CDA错误。

3.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的变化,这直接反映了古代土地所有制的变化。4.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 “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打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普通小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D.汉代丝织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纺织业,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主要是丝织业的普及及发达。5.一般来讲,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手工业,在三种经济形态中代表着最高水平的是官营手工业,所以其质量也是做好的,D项正确,BCA不符合题意。

6.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当地出现了雇佣关系,而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故选D。7.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条鞭法”。回答本题,需对材料有较好理解和掌握,材料中反映了明后期一些地方,佃户以劣质米交租或借故拖延、拒交,而政府勒令田主(土地的主人)交纳赋税,一些田主被迫借高利贷。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材料没有体现商业对农业冲击;佃户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弱化或矛盾激化等。本题选D项“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答案】C

【解析】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从材料中“政府”、“礼节”等可以判断。

9.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经济的含义,根据所学,自然经济是男耕女织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自然经济的解体就是手工业和农业的相分离,所以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项中正确,CDA错误。

10.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工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企业的内容,根据所学,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开放地区,所以上海是通商口岸,也是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聚集的地方,其他选项不符合要求。

11.在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 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 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华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其原因。A项只从对外国技术依赖角度说明,比较片面。因为材料里还有依赖清政府保护的现象,所以排除A项。C项也只是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先进角度说明,比较片面,故排除。D项表述有误,当时清政府对民族工业进行限制,因此排除D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受到多重压迫,因为力量弱小,在夹缝中生存的民族工业为了同外资竞争而寻求官方庇护,为了反对封建压迫而借助于外资势力。这正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征对其影响。12.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李鸿章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答案】D

【解析】前三者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他们倡导实业救国,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而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故选D项。

13.男人托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的扩张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以来社会习俗变化,其中材料中的现象的变化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教育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政治运动的推动和有识之士的推动,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

14.有人说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结果是进步的,使美洲和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 B.他开辟新航路的品格是高尚的,为美洲的发现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C.他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正义的,加快了美洲的发展 D.他开辟新航路的手段是先进的,最先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全球史观,从该史观出发,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使世界逐渐融为一体,加强了各地的交流,促进了世界的文明和进步。

15.17世纪世界上的头号贸易强国,拥有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其中在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BCA错误。

16.“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良带来的动力变化,这一变化使工业发展不再受到地点的限制。

17.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这一有效信息,可以分析出,涉及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是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电灯等发明符合这一概念。故选D。

18.“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人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之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从材料中“科学”、“科学研究成果”等关键词判断。

19.历史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历史的真实。下图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29年到3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其中ABD先是经济危机后的表现,C是罗斯福新政中为解决就业而兴办的公共工程。所以选择C项。20.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1921年苏俄开始施行新经济政策,选项B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21.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基础之上的,这样导致了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22.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发展的模式,“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指自由放任经济的弊端,引发了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指的是过多干预的失败,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以二者是在揭示经济制度的弊端,B项符合题意,CDA错误。23.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调节机构,其中布雷顿森林体系包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24.由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再到欧盟的出现,反映了西欧国家 A.经济发展水平已无差别 B.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 C.由政治合作走向经济合作 D.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 【答案】B

【解析】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共同体都是经济合作组织,而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合作组织,由此可以看出西欧国家的联合是由经济合作走向经济政治合作。

25.2011年5月德国“毒黄瓜事件”发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宣布暂时禁止来自德国的黄瓜及相关产品入境。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A.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坚决抵制全球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材料中各国暂时禁止德国黄瓜入境是考虑毒黄瓜造成的危害,期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体现。所以C项正确,BDA不符合题意。

26.下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

A.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答案】C

【解析】从“1955年”时间限制入手,这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中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是走合作社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是走和平赎买道路,而人民公社是1958年才开始出现的生产关系变革,包产到组是1978年之后开始的。27.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遇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答案】A

【解析】选项B是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形势的评价;选项C是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选项D是政治建设,与本题没有关系;只有选项A正确分析、总结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阶段特征。

28.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答案】C

【解析】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9.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答案】D

【解析】选项②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选项①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选项④是改革开放初期;选项③是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

30.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 “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答案】A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二、综合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材料五 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2分)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2分)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3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5分)【答案】 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重农抑商(1分)

2.特点: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2分)主要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推行奖励发展实业;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4分)

3.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2分)原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答“左倾”错误、苏联模式影响亦可给分)

4.①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②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方式。(2分)变化:农轻重协调发展。(2分)

5.因素: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3分)

影响: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分)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从古今中外多个角度考查了经济发展的特点。1.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概括出小农经济的特征。

2.考查了民国初期中华民族资本的短暂春天,并要求学生分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3.考查了我国五十年代末经济发展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原因。

4.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并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通过比较得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道路与五十年代的不同。

5.考查了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了价格革命的产生,由此封建主义没落,资本主义兴起。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太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筒编》

材料三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晨,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6.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全球化的媒介有哪些?(2分)

7.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2分)8.根据材料三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2分)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9.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5分)【答案】

6.资源和奴隶的掠夺,生产和贸易超越了国界。(2分)

7.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2分)

8.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2分)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分)

9.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扩张,对传统的民族经济主权构成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捍卫民族主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不能闭关自守,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构,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的主权。(5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6.考查学生概括全球化的的媒介

7.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要求学生回答出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

4.辽宁省阜蒙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篇四

高一文科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命题人:高二历史组

校对人:高二历史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2.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C.君权至上的后果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3.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的做法是()

A.设置内阁 B.设三省相互制约 C.设军机处跪受笔录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4.“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下列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B.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C.察举制有利有弊,总体来看,这一时期还起着重要作用 D.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与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6.北宋中央设立的分割宰相财权的是()

A.参知政事 B.三司使 C.枢密使 D.转运使

7.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 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8.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 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 逐渐分离。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 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

9.钱穆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 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冲破了旧有的官吏来源 B.标志着贵族权力的丧失 C.完善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D.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局限

10.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 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民族文化影响制度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

11.朱元璋建国之后,废除宰相制,发布《皇明祖训》警告子孙:“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并敕谕群臣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这一做法 A.导致了明朝政治的腐败 B.消除了皇权旁落的隐患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堵塞了制度改良的可能性

12.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 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 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13.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14.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雅典民主

A.容易导致政治** C.政治决策过于随意

B.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 D.忽视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15.“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16.雅典为公民发放工资与津贴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公民的艺术欣赏水平B.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 C.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 D.防止社会秩序的混乱

17.《十二铜表法》:“以后凡公民大会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D.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18.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19.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 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A.公民的身份特权

B.公民的义务责任

C.公共事务的意识

D.参政议政的权利

20.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说:“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 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现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下面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相同的经济基础 B.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强硬的政治手段来实现 C.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一定偶然性 D.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21.“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B.创制过程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C.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D.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22.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 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C.“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23.“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责任内阁制 D.1832年议会改革

24.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成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5.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资格规定,只是到来时间有早有晚而已……”下列与此判断相符的历史事件有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圈地运动、美国两党制形成

C.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D.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26.美国宪法第 14 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的任何法律”。该规定的实质是()A.保障美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B.进一步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C.限制南部 11 个蓄奴州的立法权 D.中央政府不再与州政府实行分权

27.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A.社会地位较低 B.权力受内阁制约 C.受多方面监督 D.不掌握国家实权

28.19世纪上半期,美国政坛上逐渐形成了两党制。这对美国政治生活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相互竞争,利于选出优秀人才 B.轮流执政,满足民众某些利益 C.分权制衡,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依法行政,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公正 29.参加 1787 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30.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31.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 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32.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

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33.美国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

众国法律以及以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之一切条约,均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A.共和主义 B.集权体制 C.宪政主义 D.联邦主义

34.《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

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主要()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

35.恩格斯在论述《德意志帝国宪法》时说:“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该宪法规定 A.德国为联邦制国家

B.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C.议会掌握王位继承决定权 D.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教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即“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

“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戚)、故(皇帝的故旧)、贵(上层贵族官僚)、功等八种人的犯罪,司法机关不得自行处理,要先交大臣“议罪”,再奏请皇帝最终裁决。

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 证人证,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罪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就必然导致刑讯逼供……。

在中央,秦汉的延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

材料二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公开了诉讼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更为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及罗马法的影响?(7分)

37.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权力,为非法权力.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

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

──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权利法案》从哪些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3分)

(2)根据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3分)

(3)综上所述,两国分别实行了什么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方向?(9分)

高一文科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BCAAD

6-10BAAAD

11-15DBADB 16-20CDBAC 21-25BCDCD 26-30BCCDC 31-35DADA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36(15分)

(1)(8分)礼教是指导审判的主要原则;官员、贵族享受司法特权;皇帝掌握最终司法审判权;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刑讯逼供;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具有独立性。(答任意4点满分)

(2)(7分)核心内容:以自然法为指导,维护私有财产,调解经济、人事纠纷。(3分)影响:调解了矛盾,巩固了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统治;罗马法成为近现代资产阶级立法和司法的源头。(4分)37(15分).

(1)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3分)

(2)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3分)

(3)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3分)

特征:代议制民主(2分)

上一篇:热力环流说课稿下一篇:物业服务企业标准化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