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2024-07-24

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共19篇)(共19篇)

1.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一

我们对于色彩的感知以及判断只有在整个的色彩关系中去取得,关系问题是我们解决色彩乃至一切艺术的金钥匙,孤立的去分析色彩不存在任何意义,那么,这种色彩的关系中必然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问题,这里我们分别将对二者所具有的特征加以描述,,希望通过描述能够使读者进一步对其性质和艺术的价值有所把握。

另外我想申明一点的是,在实际的公共艺术的色彩运用中,采用单一的色彩对比形式或调和所进行的装饰行为是很少见的,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多种对比和调和的关系并使之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整体里面,换句话说,你无论采用怎样的对比与调和关系,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统一的色调关系是尤其重要的,色调不仅是公共艺术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整个建筑环境的需要,就像文学作品之于章法,音乐作品之于旋律一样,公共艺术一定要在一个和谐而美妙的色调中才能够得以完美的体现。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应该是我们从事造型艺术的人们所公共探讨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深切的掌握其中内容对于我们公共艺术设计无疑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启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体会生活环境是多姿多彩明确色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色彩感受能力。让学生简单了解色彩调和就是近似和有秩序的美,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色彩调和带给你不同的视觉享受。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调和方法尝试利用色彩的调和表现画面内容。通过欣赏作品讲授什么是调和。

色彩的调和通常是指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美的心理要求。在保证色彩变化丰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色彩关系的协调统一。调和具有在视觉上即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基本特点。

2.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二

色彩静物写生是初中美术基础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掌握和提高色彩画技法和艺术欣赏水平的重要途径。

色彩静物画的写生, 通过对各类器皿、花卉瓜果和其它日常用具的描绘, 表达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 抒发作者的情感。画好一幅色彩画不但要掌握好明暗调子的素描技能, 还要能更好地解决色彩写生中的空间感和色调的微差。因此色彩写生表现很活跃, 是人们所喜爱的基础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初中美术特长生的教学, 同仁们各有良方, 现将我在教学中多年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与同仁们进行探讨。对色彩写生的课堂教学, 我的体会是:

一、理解是前提

理解是画者对所摆静物的色彩、形体等的感受和分析, 这种感受的好坏, 直接决定着这幅画的效果。有人说:“画画只需要凭感觉去画, 没什么好学的。”如果对于有相当经验的画者来说, 只需凭感觉去画, 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对初学者, 必先学会“有法”。“理解”, 就是在作画前和作画过程中, 不断地去弄懂形体结构, 透视变化规律以及什么是明暗五调子, 色彩关系是什么, 表现技法和要领有哪些, 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色彩的补色原理怎么去实际运用, 怎么去掌握色彩三要素作画, 怎么去调整色块组织色调等等。懂得了这些道理, 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所以, 画画决非是简单的技术训练, 而是艰苦的思维劳动。否则, 貌似勤练但收效甚微。

二、构图是基础

色彩写生也要重视构图, 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构图是色彩写生的基础, 它主要帮助学生如何把对象合适地布局在画纸上。物体位置、大小、主次、轻重虚实、物体间的疏密距离、前后重叠等处理都是画面构图上要考虑的主要因素。色彩写生的构图, 不仅具有素描写生的诸多要求, 而且又要考虑色彩构成及情感的需要。因此, 选取的角度多取半侧光、半逆光。这样所观察的角度, 应是主题突出、主次分明、布局稳定、光线集中, 有利于画面的构图, 也有利于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 笔者平时训练时先让学生学会如何摆放静物。同时利用课余时间, 对学生进行速效构图训练, 要求在十分钟内完成一幅比较小的画幅构图。通过实践, 对提高学生的构图意识、构图能力、艺术修养很有益处。针对初中三年级将参加中考的同学, 要实行多角度强化构图练习, 以适应考试的需要。

三、色彩关系是核心

色彩关系是一切色彩画的核心。色彩关系包括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谐调, 对比可以使物体更加突出, 谐调可以使多种色彩统一在整体画面内。色彩对比在色彩画中是核心。在色彩静物写生训练中必须依靠和运用“对比”这一点去观察色彩, 表现色彩。当画面的基本色调确定后, 运用对比方法可以确定各个局部的色彩差异, 通过对比判断出每一个体、每个局部的明度、纯度、色相、冷暖。明度对比是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在色彩写生中上色前, 通过比较, 首先找出整个一组静物中最亮的、最暗的色彩。然后再找出每个物象受光部与背光部的明度对比值及物象之间的明度对比值。这样就能控制画面黑白的层次, 使画面色彩不致混乱。纯度是色彩的饱和度。在要求学生对比明度的同时, 还应通过比较找出这组静物哪些色彩最鲜艳, 哪块次艳, 哪块色彩最暗。上色时从最暗画到最鲜, 步步为营。这样能避免“火” (色彩到处很鲜艳, 纯度很高) 、“灰” (色彩到处灰暗, 纯度很低) 或“花” (纯度缺乏层次有序的变化) 。色相是指色彩不同的相貌, 比如:红、黄、蓝、绿等等。色相对比是不同色相的颜色并置在一起, 会存在不同强度的对比。换句话说, 色相对比是指色感比较接近, 但明度、冷暖又相差无几的色相。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该通过比较, 夸张地拉开它们的色相对比, 使色感明朗化, 画面响亮起来。如:那朵花是红的, 红得很耀眼;那片叶子是绿的, 绿得很含蓄;那天是蓝的, 蓝得很宁静。冷暖对比。冷色是象征着海洋、冰川、森林的颜色, 如:蓝色、群青等。暖色是象征着太阳和火焰的颜色, 如:大红、朱红、中黄等。冷暖色的对比, 能产生色彩艺术中最生动最富有魅力的艺术效果。物体的受光和背光部的色彩关系, 决非单一的素描变化的对比关系。通过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即受光部是冷色调, 背光部一定是暖色调;受光部偏暖色时, 背光部一定是偏冷。在一幅画面中, 想正确处理好这些对比关系是不容易的, 这需要同学们长期的练习与探究。

四、整体是关键

绘画的最终目的是使整幅画面好看美丽, 色彩协调。要想达到整体和谐、主题突出, 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练习。如:先深后淡、先湿后干、先远后近、先灰后鲜、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对于初学者, 最感兴趣的往往就是如何表现好一个局部, 热衷于一个局部, 用一个个局部去拼接画面。如画一组苹果, 不是和背景及左右前后的苹果整体比较、整体考虑、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的表现, 而是一个个分割地逐个表现。某一部位画得已很具体, 而另外的纸面还是一片空白。待画面全部填满后, 却成了一幅主次不分、没有前后, 没有虚实空间、没有统一色调, 或灰、或花、或乱、或火的失败之作。这种分割地表现局部、拼接相加的表现方法, 显然是进步缓慢的症结所在。凡是艺术作品, 都必须以完整的效果给人们一个完整的美感。即使画面上有某一局部精雕细刻, 但如果缺乏整体效果, 这样的局部仍是不可取的。整体地看, 整体地画, 就是完整全面地观察、比较、表现。作画时应该笔东眼西、顾盼左右、反复比较, 全面推进。所谓的整体着眼, 局部入手, 就在整体观念的前提下去做局部刻画, 但局部必须服从整体, 最好的局部当它影响整体效果时, 仍然要将其去掉或者减弱。从整体到局部, 再从局部回到整体的作画步骤, 是最为科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仅在素描训练中如此, 在色彩静物写生中道理亦然。

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 我在美术特长班教学过程中还运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即:

一“看”。看就是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下或其它课余时间多看一些优秀的色彩范画或专业书籍。学习优秀的色彩表现技法或理论知识, 开阔视野, 丰富自己的美术知识。然后在每次上课前, 给学生做示范, 看老师如何调色, 如何处理构图、明暗、色彩对比关系以及步骤等。

二“练”。练就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 学生自己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 学生会把刚看到的技法用在自己的画面中, 教师再进行辅导。我在辅导过程中从来不给学生改画, 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示范画, 从而以正确而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纠正自己的缺点, 使学生能够在写生中正确观察色彩关系, 并能正确地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三“评”。评是把学生的每次练习作品集中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 多表扬学生的优点, 少批评缺点, 在每次点评时, 只给每个学生提出一点需要重点改正的地方。这样, 多表扬少批评, 让学生在完成下次作业时充满信心, 并且可轻松的把上节暴露出的问题克服掉。

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要准确而生动地用色彩来表现它们, 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就必须要求学生反复写生实践。在实践中只有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才能不断提高表现能力, 表现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们才能获得较大的进步。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 我愿尽自己微薄之力助众多的美术特长生插上“美丽”的翅膀, 让他们登上最高的艺术殿堂。

摘要:本文着重浅析中学美术特长班教学中, 色彩静物写生课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略谈自己的几点体会。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课, 理解是前提、构图是基础、色彩关系是核心、整体是关键。并要在实践中贯彻一看、二练、三评的原则, 目的是减少教学的盲目性,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把握色彩写生的精髓, 提高其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好的艺术人才。

3.刍议初中美术色彩教学 篇三

关键词:初中美术;色彩教学;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37-01

大部分初中生对于生活当中的色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但是一旦涉及到一些绘画当中难以把握的色彩描绘时,学生们对于色彩知识的了解程度就水平有限了,在色彩搭配上就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学生们在回话当中就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加以融入,针对当前的现状,教师应该积极提升教学质量,逐步完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们的色彩绘画技术。

一、提升学生的色彩理解能力

初中生都是美术学科的初学者,对于一些色彩写生课来说,都是初次接触,虽然大部分的绘画作品还是要依靠灵感,但是还是要有必要的技术性铺垫,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也是学生们发挥自身灵感的基础条件,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图画的次序,避免杂乱无章和毫无意义的作品出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加强和强调学生们在作画过程中对于绘画知识的理解,比如说,在画面形体结构把握这一版块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们对于色彩和光的协调以及光和色的变化规律掌握上,重视一些补色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在完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绘画,最终达到最佳的绘画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构图方面基础

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们绘画构图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无论是在色彩教学中还是素描教学上都是有所要求的。在进行绘画构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种因素,包括了大小设计、位置设定、主次选择以及实景虚景的结合,甚至是物体之间的亲疏关系,前后的叠加处理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利用色彩进行情感表达。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绘画当中的主题或者是光线集中角度等等,教师应该在讲解构图方面知识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物品摆放能力,让学生们在物品摆放的过程中体会美感的存在和选择,然后再对学生们进行快速的构图训练,让学生们能够在大量的练习当中,提高构图的效率和速度,学生们就能够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对于绘画构图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培养自身艺术修养。

三、革新教师的美术教学观念

除了日常对于学生们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东西之外,教师也应该逐步地提升自身的素质,我国美术教学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处于一种激发教学的状态,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学生们作品水平的好坏都是以技术作为主要标准的,甚至是以像与不像作为尺度,忽略了对于学生们观念和思维的培养,更是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美术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让美术教育趋向于国际化的发展。

一方面,教师应该正确地看待一些教学示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学生们进行实践之前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们遵循着这个示范进行作画,示范本身是有优点存在的,它能够让学生们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的方式弄懂作画的内涵,但是这种教学示范模式无疑会限制到学生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们的创作思维趋于单一化,长此以往,将会让学生们陷入到懒惰和盲从的状态当中,将作画转变成了一种盲目的参照作画,学生们的作品丧失了特色的同时,在色彩的选择上也丧失了自我,在色彩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寻求一种突破,引导学生们从自身的兴趣出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色彩产生专属于自己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在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技法上的指导,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地体会美术色彩,绘画的思维也更加地宽泛和灵活,形成真正的艺术特点。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于一些评价标准做出合理的改革,在以往的作品评价过程中,多数是以像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主要对一些技法的好坏进行判定,并且将这两者作为标准给出一定的枫树,自从教学改革之后,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也融入到了最终的成绩评定过程中,这种观点的提出是有意义的,但是还没有应用到实践当中发挥出具体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引进,比如说,在“冷色调和暖色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自我感受的表达,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定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对于同一组图片,有的人会感觉到是冷色调,而有的学生就会感觉到是暖色调,而且伴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变化,冷暖色调的变化也是无穷的,教师在评定学生们评论的同时也不能够采取一个统一的标准,应该尊重每一个同学的见解,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色彩关系,形成更好的作品。

四、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色彩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对于学生们技巧的培训,更是要让学生们多体会生活中的色彩,通过春游等形式让孩子们对色彩产生兴趣,形成审美,并且善于运用,一方面应该重视对学生们审美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绘画审美的生活化。也为了学生们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色彩本身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色彩教学更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对于初中美术色彩教学来说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见解,都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的过程,教师就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研究出更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刘 帅.试论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美术教育研究,2013

4.美术色彩的魅力教学反思 篇四

第二个环节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区别颜色,提问“什么颜色是无法调出来的?”引发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三个环节分小组课堂展示,由一组展示原色,学生根据课本背出了原色的概念,以及说出了三原色红黄蓝,教师给予肯定,二组同学展示间色,此时教师给予提示怎样得到间色?学生说出红色+黄色=橙色,教师给予肯定,并作了实验,三组同学说出了色相的概念,我提示他们从自己的彩笔中找出红色,原因是什么?就是根据色相照出来的。四组同学展示明度的概念———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用时过长,没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显得课堂气氛有点死气沉沉,如果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最好联系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比如:装饰房间你想要暖色调的还是冷色调的呢?对比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白色的粉笔,黑色的黑板等等。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调色以及色彩明度推移练习。

第五个环节作业展评。

5.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五

于是今天我带领全体幼儿来到了一个柳树成荫的栖息草地上。在这儿,孩子们都忙碌起来了,有的在和蜜蜂蝴蝶赛跑,有的看蚂蚁搬东西,有的寻找蒲公英,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在检吹落的花瓣。好一片热闹的景象。

李扬说:“这个花瓣像是小蚂蚁的床。”(她拿着桃花瓣说)燕燕说:“老师你也躺下来吧,很舒服的。”

李涵说:“这里有只小蜜蜂,它正在采花蜜呢?”(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护住蜜蜂,“大家别碰,它要飞走的”)

伟伟说:“那边有许多蒲公英,有大的小的,我们把它带回教室,种在花盆里吧!我要天天看它。”

于是,我用铁锹挖了几株装在方便袋里,这时,细心地李广小朋友指着刚才挖泥的地方说:“这儿还有一条蚯蚓,老师,我们把蚯蚓也带回教室吧!爸爸说蚯蚓会松土的。”

经过一翻商量,我决定将蚯蚓带回教室,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让幼儿观察蚯蚓是否真的会松土。

通过这次找春天的.活动,孩子们切身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找到了美丽的春天,培养了孩子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回园后,我又及时引导幼儿把看到的春天画出来,并把春天的景色说给爸爸妈妈听,同时让家长记录在孩子的成长日记上。

6.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六

环节包括:

先让孩子们了解邻近色的概念,然后在了解邻近色的概念的基础上找邻近色,还添加了游戏环节来进行巩固。然后带领学生体会邻近色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紧接,以梵高《向日葵》局部临摹图引出辅助色,最后总结表现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就是多用邻近色,小面积使用辅助色。这是我设计的整个环节。

整堂课程也有不足之处:

7.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七

1 色彩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

1.1 划分视觉区域

色彩的应用能够创造出一种有序的视觉感,因此,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信息的分类划分工作就可以借助不同的色彩区域来进行。通常情况下,对于网页的主次顺序,都可以通过色彩饱和度的不同来体现,也能够为浏览用户带来一种不同体验。

1.2 突出重点主题

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为帮助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借助色彩自身所具备的情感效应和表现力,来促使网页的形式与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并凭借色彩的内在力量来实现对网页页面的美化,进而使得其主题更为突出,对实现浏览者有效沟通提供了极大帮助。

1.3 吸引目光焦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站数量与日俱增,为了能够帮助所设计网站能够从众多网站中脱颖而出,就需要积极地去借助色彩力量有效增强网页吸引力,进而吸纳更多的用户。

1.4 增强艺术性

对于一个优秀的色彩设计而言,往往会给网页作品带来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其不仅反映在视觉上,而且还能够在网页的象征意义以及心理影响方面得以体现,同时也使得网页设计的作用更具艺术性。

2 网页设计中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基本原理

2.1 色彩对比基本原理

网页设计工作中的色彩关系,设计师通常会采取色彩对比来进行构建,以此来有效突出网页的画面感。而所谓的色彩对比,指的就是在特定的时间或空间作用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差别和对比效果。针对网页设计而言,画面之间的变化正是通过色彩之间的对比才得以更好展现,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画面的变化,才使得画面的呈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另外,在视觉效果上,强烈的色彩对比,更易促使人们对于画面变化的感知进一步加深,同时激发用户的一种视觉紧张感,促使网页的画面特征能够更易被浏览用户所获取。比如,在以暖色调为背景的网页中,其主题颜色往往采用的是冷色调,这种色彩的处理形式能够很好地产生出一种多层次的色彩形态,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主题,进而也更有利于加深广大用户的视觉印象。

2.2 色彩调和基本原理

设计师在网页设计过程中,为实现某一表现目的,在调配色彩时往往会将两个或多个色彩进行相互组合。若干个色彩通过设计师的调整和处理之后,会呈现出一种有序、和谐的状态,促使人们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舒适的视觉效果,这便是色彩的调和。色彩调和处理办法,能够有效缓和设计工作中所应用的多种色彩之间的冲突,促使网页整体画面更为柔和。经过调和处理后的网页画面,表现出一种既统一又对立的和谐美,为广大用户带来一种精神愉悦和视觉享受。

3 网页设计中色彩搭配的具体方法

3.1 注重色彩对比

在网页设计色彩搭配的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的颜色,其对比度会有所差异,相应的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而且给人带来的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的感觉也都会有所差异。因此,网页设计中注重色彩对比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3.1.1 色相对比

网页设计过程中的色彩搭配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色相的对比,待确定网页的主色相之后,还需要对主色相同其他颜色之间的搭配进行综合考虑,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网页主题。一般情况下,两种色相越是接近,则就越容易体现出一种柔和的对比。

3.1.2 明度对比

在色彩的明度对比工作中主要涵盖了彩色差与非彩色差两大内容。同样的,不同的色彩其明度会有所差异,而所谓色彩明度指的主要就是不同色彩明暗之间的差别。在人类的视觉中,色彩明度的对比主要是通过色彩的空间及层次来达成,比如蓝紫色明度较低,而柠檬黄明度却相对较高。由此,在网页的设计过程中,注重色彩明度的对比,方能保证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网页设计需求。

3.1.3 纯度对比

所谓色彩纯度对比,指的是在不同的色彩之间,由于其色彩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对比。一般情况下,色彩的纯度具体划分为了高中低三个等级。采取一种好的色彩纯度对比,能够使得色彩效果更为突出。

3.1.4 面积对比

在色彩搭配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色彩而言,其面积范围越大,则其纯度和明度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这一现象也被称为色彩的面积效果。所以,在网页设计工作中进行色彩的搭配时,还需要紧密结合不同色彩所占据面积大小的不同来合理应用色彩面积对比。

3.2 做好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主要指的是在网页设计工作中所进行的对多种不同色彩的搭配工作。调和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实现一种协调、统一的效果。在具体的调和工作中,需要在紧密结合设计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应用不同方法,促使所设计的网站页面更具生机,从而带来更多的用户浏览量。色彩调和工作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点内容。

3.2.1 同种色彩的调和

在网页设计的色彩搭配工作中,对于同一种色相而言,为更好地消除色相相同所呈现出的单一感,就需要对色彩不同的纯度和明度进行充分利用。如针对某同一色相而言,就可以利用其明度的黑、白、灰来进行有效区分,同时还能够为网页带来一种良好的韵律感。

3.2.2 类似色相的调和

对于一些色相比较接近的色彩而言,其调和工作相对简单很多。所以,在网页设计工作中,当采取一些色相较为类似的色彩时,能够促使网站页面更为和谐。另外,一些类似色的应用也具备一种更好的搭配度。

3.2.3 对比色的调和

对比色指的就是在色环中处于对比位置的两种颜色。在对对比色进行调和时,首先需要明确两种颜色之间所具有的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以便于能够更好地避免网页设计过于突兀问题发生。

3.2.4 渐变色的调和

所谓渐变色,就是指颜色层次渐变的一种色彩。处于两种颜色之间的混色就属于一种渐变性色彩。在渐变色的调和工作中,要紧密结合网站设计工作的需要进行适当调和。一般情况下,对于渐变色的调和,不仅能够促使网页的空间感得到明显增强,同时也使得网站的节奏和韵律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4 网页设计中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关系及应用规律

4.1 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的关系

在网页设计工作中,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两者之间属于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在具体的设计工作过程中,如果色彩对比缺失,那么整个网站页面的色彩就处在一种高度统一的状态之中,显得淡然无味。但如果高度重视色彩对比,忽视色彩之间的调和,那么色彩之间的对比就会显得过于鲜明和强烈,给人一种突兀感。所以,在网页设计工作中,不管是色彩对比,还是调和,都不可缺少,两者密不可分。通过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完成一套优秀的网页设计。

4.2 色彩对比与调和的一般运用规律

4.2.1 平等运用

色彩对比,能够促使作品设计更具个性与特色,而色彩调和,能够使作品设计更加和谐与平衡。所以,在具体的设计工作过程中,对于色彩的调和与对比工作而言,都要给予高度重视,实现两种色彩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

4.2.2 运用的同属性与相配合

色彩的调和与对比,通常只能应用于一些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中,也就是两种方法的应用要遵循同属性的规律。在网页设计工作中,色彩作为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务必要紧密结合网页设计的具体内容和目的,实现同相应文字、图像等其他各项元素的配合运用。

5 结语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网页设计行业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而在网页设计工作中,色彩处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发挥出了重大价值。色彩不仅体现于网页的外表,同时还要能够准确体现出网页所要传达的企业文化等。所以,在网页设计中进行色彩搭配工作时,要始终坚持符合其应用的基本原则,满足主题突出、搭配合理、具备艺术性等要求。另外,设计工作者要努力做好色彩对比与调和工作,并高度关注网页设计中的颜色设计、图案的选择,以此来实现网站设计效果的有效提高,从而吸引更多用户。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并产生了巨大影响。基于当前网络化的大背景,网页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因此,如何实现更好地传递信息并保证能够被人们接受就成为了现代研究工作中的一项新课题。在具体的网页设计工作中,作为传达信息最直接因素的色彩就成为了研究的主要对象。基于此,就针对网页设计中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相关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色彩,网页设计,对比,调和,应用规律

参考文献

[1]杨旭兰.色彩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2]张超,朱晓君.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9-132.

[3]谭少娟.浅议色彩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254-255.

[4]翟永宏.浅谈色彩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2011(10):87-89.

[5]雷宇.网页布局结构与色彩搭配解析[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6]金靖,全坤.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大众文艺,2014(16):120.

8.服装配套与色彩调和 篇八

先谈谈服装的配套。服装的配套有多种形式,有内衣(衬衫,羊毛衫)与外衣的配套,有上装《外套、衬衫》与下装(裙、裤)的配套。有单人服装配套,还有双人服装配套。双人一般指两个人,如母女、父子,夫妻。比如婚礼上新郎与新娘穿的服饰,质料、颜色相近甚至一样,就远不及色彩质料各异的美观。

现在有些年轻人,讲究饰物和装饰品与服装的配套,选用得法,确实可以起到点缀。衬托、画龙点睛的作用。饰物和装饰品可分为实用和装饰两种鞋子、帽子、袜子、围巾、腰带、手套,手帕等,属于实用一类;项链、戒指、胸饰、头花、丝带花结等属于装饰一类。前者是穿着打扮不可缺少的,其色彩一定要与服装协调统一。特别是穿套装(如西服、连衣裙等),实用性饰物都应与套装的色彩呼应。使整个打扮,从头到脚的色彩有主有次,有层次。后者,纯属装饰品,可单独使用,同样要与整体服饰相互协调统一。相反,如果满身镶金挂银、珠光宝气,或男用女饰物,反而会弄巧成拙,起到相反效果。

讲究服装配套,除了要懂得人体美,即自己适合穿哪种式样与质料的衣服外,还应懂一点色彩美。色彩与款式是相互依附,相互对照而存在的。从服饰整体看来,既要有对比,又要有和谐。有对比才能使色彩鲜明、生动,活泼;有和谐才能使画面协调、完整、统一。在颜色的对比上,要防止花俏、零乱,繁杂、生堆硬砌,在色彩的和谐上,要避免平板,单调,灰滞沉闷、枯燥无味。达到了对比与和谐的辩证统一,才能使服饰的色彩艳而不俗,淡而不平,瑰丽多姿,鲜明悦目,幽雅宜人。

耍做到对比与和谐,色与色之间的缓冲过渡与衔接非常重要。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排列,各色能依次衔接,看起来,既鲜明生动,又和谐统一。但是,如果上衣是大红的,裙子是果绿的,就不衔接,看起来比较刺眼;如红与青并列,就更刺眼,有了对比,但不和谐。

在服装配套中,使用同种色,类似色和对比色的配合是很合适的,比如,采用流行色仙客来(深紫)和荷藕(浅紫)相配合,穿深紫的连衣裙,配上浅紫的外衣,显得协调统一,令人有典雅,庄重,素静、大方之感。把某种颜色渐次加白配成明调,或渐次加黑配成暗调,或渐次加进不同深浅的灰配成含灰调,这些不同明暗深浅的颜色都是由同一种颜色变化出来的,色彩学上称它为“同种色”。如果让女孩子上穿艮朱或茜红衬衣,下穿白色裙子;或是上穿浅象牙白衬衫,下穿黑色裙裤,这也是同种色配合的一种方法,都能使人有明朗、调和的美感。同种色的配合,在生活服装中是用得最广泛的。它能使人感到温和,协调,严肃、统一。采取类似色相配合也容易取得既调和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比如采用流行色中的象牙白衬衫,配上蛋黄的裙子,再添加附件——鹅黄的领带、焦茶色的鞋子,点缀艮朱的提包,这样的色彩仿佛有梦幻般金属的光辉,能使人感到高雅、优美、别致,富有青春活力。类似色由于色彩对比不强,色感温和,所以适应的范围也广。在男女生活服装及学生服装中经常应用。

善于选择服装色彩配合的人们,十分讲究色彩的明暗,因为它对于服饰的实用性、季节性、适应性和装饰性都有很大的作用。色彩给予眼睛的错觉关系,在组合服装配色时是可以利用的。例如女子臀部肥大,那么上衣穿淡色,裙子配深色,可以起到调整体型上的差异作用。又如利用黑色或深色的收缩感为胖体型的人制作服装,以减弱胖的感觉;给瘦削体型的人制作黑色外衣时,应该适当加放松度,否则由于黑色的收缩感,会使瘦削的人显得更瘦。再如,近年来,人们爱穿的滑雪衫,色彩鲜艳,既轻又暖,是一种理想的冬令服装。但在选择时,也应根据自己的身材来考虑。一般滑雪衫的填充料是羽绒或中空,看起来显得比较臃肿。如果你是胖身材人,再穿一件淡色,鲜艳的、横格的滑雪衫,在视觉上会给人较实际面积更胖大的感觉。应选取深色直切线花纹的较为适宜。如果你添置一件奶油色滑雪衫,配上黄色的毛衣和浅咖啡的裤子,构成三件套,再配上奶油色的帽子和棕色的皮鞋,将会显得十分和谐美观。

有的青年人在选用服装上,错认为外来的都是新奇的,新奇的都是时髦的,而时髦的一定是美的,因此一味追求所谓“世界潮流”,“服装时髦”,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服装的美与不美,关键在于配饰是否得体,穿着应适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季节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

达·芬奇说过:“你不见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么,你不见山村妇女,穿着朴素无华的衣服,反比盛装的妇女美得多么?”年青的姑娘,并非一定要穿色彩浓艳华丽夺目的服装才显得美丽可爱。宋诗名句:“浓妆淡抹总相宜”,“嫩叶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何须多”。读一下古诗,当有裨益!

9.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九

一、选材意图新

《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美丽的色彩,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吸管吹画”、“弹珠滚画”、“手掌拓印”、“蜡笔涂画”等多种美术活动形式,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内容、材料。“吸管吹画”、“弹珠滚画”、“手掌拓印”等这些在平常美术活动中是很少见的,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欲、积极性,最关建的是这些活动形式对幼儿技能、技巧要求低,易操作,只要动手就能创作出漂亮的作品。体验审美愉悦以及满足感、成功感。还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可以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活动形式;自由构图、用色;大胆表现自我;促进个性发展。

2.目标分析知识性目标:

⑴黄、蓝、绿四种颜色⑵让幼儿学习掌握吹画、滚画、拓印、涂色等美术基本方法、常规。

⑶体验色彩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社会性目标:

⑴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⑵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获得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⑶知道自己生活在绚丽多彩的世界里,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⑴让幼儿对色彩产生兴趣。

⑵体验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难点:⑴用语言表达对色彩的感受。⑵吹画时气流的大小、方向。

三、幼儿情况:分析本班幼儿年龄在3岁半左右,处于涂鸦期、表现期,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喜欢明亮的色彩如、红黄蓝绿和有变化环境;不适宜学习临摹。从平日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看,动手能力较差,依赖成人的指导,操作中畏首、畏脚怕出错。

四、教学方法设计

1.谈话、提问法引出主题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2.观察、学习法提高幼儿审美感受通过欣赏课件(强烈明亮的色彩组合)感受色彩的美丽,激发创作欲望

3.示范讲解法让幼儿掌握基本技能、常规低段幼儿是需教师分步骤示范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条有序的示范、讲解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四个活动组:吹画组、滚画组拓印组、涂色组。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形式,分组活动。给每个幼儿自由的创作空间。

5.个别指导法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的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

五、教学准备

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去找生活中的红、黄、蓝、绿颜色,并从家中带来有颜色的东西

2.吸管、弹珠、彩色水、广告颜料、蜡笔;四开、十六开白纸;方筛、擦手帕若干。

3.课件制作(美丽的色彩组合图)

六、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部分:谈话、提问引出主题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①你们带来了什么?它叫什么?

⑵有什么用途

⑶什么颜色?你喜欢吗?幼儿集体回答,再个别细答。

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引起对色彩的确兴趣。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本环节中难点⑴的突破主要通过老师用表情、动作、适合小班幼儿的重叠词如:红红的、黄黄的、蓝蓝的、绿绿的、作相应的引导。

第三部分:幼儿分组创作第一步:示范创作方法

1.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几种美术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规。吸管吹画是难点做最后一个示范,并放慢速度反复两次。

2.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3.老师据幼儿掌握情况再示范1-2次。

第二步: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

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延伸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添画、加工成比较形象的画如:手掌拓印画添上刺成仙人掌、画上翅膀成小鸟。

教学反思:

以幼儿身边喜爱的各种颜色为主要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听、说、做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陶冶了幼儿美的情操,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活动中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

小班优秀美术教案《美丽的色彩》含反思这篇文章共6831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船》》:小班教案《船》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提高手脑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船》教案吧。

10.初中美术色彩常识教学设计(共) 篇十

教材分析

只有一节课的安排,色彩基础理论不可能做全系统的学习,所以内容的选择围绕着怎样调色展开,色调、色彩情感、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等问题只能留待今后适时解决。新教材的优点在于,没有给教学规定必须要讲到的知识点或必须要执行的教学模式,而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给了教师较大的发挥空间,只要不脱离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组织教学材料。颜料使用的学习,也是一种对美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重妨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与调色相关的色彩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色彩体系的初步认识;体验用毛笔调色的过程,探索并总结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1、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

2、通过分析色相、明度、纯度与色立体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体系性。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经验,学习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

4、其中的关键点是复色,复色既是核心,又是其它知识的联结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习和调色体验,巩固所学相关知识。

1、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提问、举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形式,学习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等基本概念。

2、通过演示,了解调色的基本规律和要领,并认识本课所学概念对掌握调色方法的意义。

3、通过学生练习、自我总结、互评和交流,体验和巩固学习内容,培养自我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4、通过小组分工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分工协作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色的概念及其与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难点:复色与其它知识点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内容。

1、提问原色和间色的概念,并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深化对这两个概念的学习。这两个概念应该是小学学过的内容,之前又让学生做了预习,提问的目的在于减查预习效果,引导学生培养预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提问色相环的概念,进一步学习色相环的特性。

新知识点:色相环的渐变性和循环性

原色在色相环上呈点状分布

间色在色相环上呈线段状分布

3、提问引出复色,在色相环上分析复色的特点。

新知识点:复色同时含有三原色成分

复色在色相环上呈面状分布

4、学习色的基本属性,讲解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概念。

新知识点:色相是色的样貌或色的名称

明度是色的深浅

纯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或饱和度

5、学习补色的概念,并通过色相环分析补色效应及其产生原因。因为时间有限,邻近色和对比色的内容留待今后讲解,只把与调色密切相关的补色提出来学习。新知识点:色相环上相邻180度的色彩互为补色

补色的对比效应和中和效应

6、引出色立体的概念,学习色立体。(1)、色立体的概念。

(2)、出示色立体模型,使学生对色立体有更直观的印象。

新知识点:以色的基本属性作为三个维度形成的色彩立体空间称为色立体(3)、讲解色立体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色立体对调色的指导意义。新知识点:色立体的意义

a、使自然界中的色彩相互联系成为一个体系,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色彩之间的关系。

b、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个属性,在色立体中都有自己对应的位置,因此能够给我们调色提供理论指导。

7、学习调色的基本方法,通过调色演示,使学生体会色的基本属性与调色方法的关系。

三、课堂活动,调色练习。

1、作业要求:利用教师发的模板,完成四组练习,分别是明度推移练习,补色和纯度推移练习,色相推移练习和任意复色调色练习,体验调色,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因为时间有限,为能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以便纠正,要求学生课堂上每人先完成一组练习,但要求组长分工协调,确保每项练习都有人做。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1、每组选派代表,通过展示台对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其他各组发言点评,教师补充。水分和填涂技巧掌握较好的同学借此机会介绍自己的经验。

2、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比并记入各组的学习记录,要求学生课后做完其余的练习,其中任意复色一题必做,其余选做。

11.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53-01

中学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知美的主动性

有些学生对美术欣赏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知美的主动性,是欣赏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有的美术作品画面没有情节性,或是静物、风景,或是花鸟山水,加之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因而当作品展示出来时,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如果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显然他们是不太愿意听的。这时,教师应从美术作品的“情节”入手,即通过介绍有关作品的趣闻轶事,或作品当时的文化及时代背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被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吸引,使学生的思绪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深究”兴趣。进而再结合画面的形式、风格及其蕴涵讲述作品的审美价值,那就事半功倍了。例如欣赏后印象主义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画面没有吸引人的情节,几棵金黄色的向日葵,学生们不屑一顾,这时候先讲一个画外的情节:1987年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日本安田火空海上保险公司用4000万美元抢购了梵高的向日葵,竞拍时间仅4分30秒。“是怎样一副作品那么值钱?”学生们带着惊叹将注意力集中到这幅画上,然后老师再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形式、风格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了。

当然,如果欣赏课仅限于讲述趣闻逸事,主次不分,造成喧宾夺主那就失去了欣赏课的意义,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只有结合作品欣赏活动,“以趣引路”,将艺术家的个性品质与作品的风格、题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不像做唯一标推。有了这些思考以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教师不要从理论上空洞的介绍艺术,应当从上而下地将美学中艺术的不同观念在不同的作品中介绍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欣赏具体的美术作品时,应该注意选取不同理念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在艺术史上这些观念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和限界,而不要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里。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卵石,蜻蜓的神情和动态;或者色彩鲜艳,线条简练,形象夸张的金鱼时,更要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中受到了教育。

三、积极寻找美术欣赏课程与其他学科结合点,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美术欣赏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与语文、历史、音乐以及地理等学科相结合,从单纯知识点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努力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亲自参与研究学习的积极体验,培养创新精神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在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中,学会分享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虽然问题的某些方面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他们也不可能给出全面正确的结论,但对学生而言,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所积累的经验便是他们难得的宝贵收获。更重要的是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活动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体验大师的艺术语言,探索大师的心理

从字面上看欣赏·评述就是看了再加上评说,如果这样学生对于作品的认识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美术欣赏的理解与体验,光靠眼、嘴来看与说是不完整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全方位地体验作品。除了临摹练习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创作练习,促进学生的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融合,从中表达自己的感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形象

在初中七年级美术课本中有欣赏后印象派大师梵·高作品的教学内容,艺术家炫目的色彩激情奔放的笔触往往让学生感觉到迷惑与不解。如何读懂这些密码似的艺术语言,了解艺术家的精神世界,笔者把它作为开启对话之门的钥匙,同时这也是本课例的体验目标。在这里笔者设计了“用色彩表达一种心情”、“线条的魔力”两个体验练习让学生理解这些语言,体会梵·高是怎样在作品中倾诉自己的情感,表达他的主观世界的。在学生体验梵·高那绚烂的金黄色彩世界时,笔者展示了梵·高写下的一段文字:“一切我所向往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笔者问学生“火中取栗”是一种什么感受,我想这一提问必定会唤起学生对烫的感受,也必定对那些火一般的色彩的体验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12.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学反思作为美术教师改变自身教学行为的基本技能, 是帮助教师不断取得进步, 获得新能量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 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理性、自觉。因为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整个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回顾, 更是对自己教学的一种重新认识。教师自身的再评价和经验的逐步积累总结, 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上实行的再备课。因为教师在对原来教学设计以及整个实施过程的再一次思考和梳理, 不仅检测了自己的教学效果, 而且还积累了教学经验。为此, 教师的自我反思有利于教师主体意识的形成和教学中主体性的发挥,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独立性。为此, 美术教师应该把教学反思当做自身教学的一种意识, 用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反思教学的主要对策分析

针对美术教学工作来说, 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 确实需要及时反思, 只有反思才能发现问题, 然后找出短板, 实现自身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反思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思方式, 只要能取得进步,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就是值得提倡的。

1. 及时撰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指教师在完成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后, 对自己整个教学过程的相关实践和设计进行回顾, 同时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撰写在教案上, 作为自己总结教学经验和改进教学的依据, 从而在完善教案的同时起到改进教学的目的。而在教学后记中, 教师主要记载的内容包括:首先, 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精彩片段。美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虽然在课前的备课阶段教师已经对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材处理以及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作了较为充分的设计, 但所有的这些教学设计, 也只有在课堂实践中、在师生互动合作中, 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精彩之处。其次, 反思总结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课前教师的完美设计, 在课堂实践中可能会暴露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甚至会与原先想象的结果相差甚远。所以, 教学后记就是帮助教师及时找出“病因”、“病例”的好方法, 从而便于教师能“吃一堑, 长一智”。最后, 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闪光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展示其思维认知的过程。而学生的思维、见解往往又是独特的, 有创设性的, 所以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 常常会产生一些较有见地的看法或观点, 教师也应该及时采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师不必贤于弟子”, 教师将学生的“高见”及时整理, 也是一个促进自己教学的好方法。

2. 强化合作, 交流教学心得

单独一人的自我反思, 通常比较模糊, 难以深入, 同时也不易看到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 如果和别人交流对话就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 在与别人进行交流对话时, 自己的思维可以更为清晰, 同时克服了“当局者迷”的弊端。实践证明, 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 往往更能引起教师对自己教学的深入思考。毕竟教学不是单人活动, 反思也不仅是个体单独的行为, 它同样需要群体的支持。作为初中美术教师, 在多年的工作中, 最深刻的感受是, 同事们在办公室里闲谈时, 常常会提出一些较为棘手的教学问题, 或者是对新教材中某个问题存在疑惑, 问题一经提出, 大家就开始相互探讨, 许多问题都在这样的探讨、交流中得到了解决。同样的, 在教研活动中, 我们组每位教师每次听课后都会一起认真讨论该节课的优缺点以及得失。所以, 近几年我组的教学成绩也较为突出。课后交流反思对于促进教学的重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3. 重视理论研究, 强化自身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 教学者即为研究者, 已被每一位教师所深信。这也就说明,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授业者, 更是一个研究者。为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记录关键事件、关键信息, 努力让自己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将那些需要探讨、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现象集中起来, 通过自身的理论基础, 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剖析以及整理和提炼, 从而实现认识、实践、反思、再认识的过程, 以便为学生探索出适宜其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此外, 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所谓一周不学自己知道, 一月不学同事知道, 一年不学学生知道。为此读书学习应成为每一名教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习惯。特别是教师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以及参加教学讨论会等方式, 随时了解美术学科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和相关研究成果, 从而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以便真正做到能在反思中学习, 在学习中进步。所以,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时刻把自己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不做拥有知识的权威者, 而应该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摘要:教学工作言外之意, 必须教学相长。反思是每一个美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 因为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其有助于帮助美术教师将理论落实于实践, 是美术教学由经验走向经典的重要步骤。在反思中才能发现问题, 然后找准自身发展的切入点, 进而在反思中取得进步。美术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学生活动及其学习的过程等, 途径则主要为美术教学后记的撰写、交流教学心得和理论研究等。

关键词:初中美术,反思教学,对策,探究

参考文献

[1]牛文.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神州, 2012 (5) .

13.色彩的调和 教案 篇十三

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就是调和的基本道理。通过体验色彩调和的美感,学习利用调和色表现物象。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以及色彩调和带 给人的美感,知道色彩调和的表现方 法和特点。

能力:尝试体验运用色彩调和的基本方法完 成一幅作品。

情意:通过欣赏作品,感受色彩调和的美感了解色彩调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什么是色彩调和,感受和体验色彩调和带给人的美感,尝试运用调和色完成一幅作品。

难点:掌握简单的调和方法,使画面色彩调和。学习材料:

教师:优秀作业、教学课件、色卡、水粉用具。学生:水粉用具。学情分析:

本学年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和识别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多设计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爱思考,爱探索的精神!不要一味的引导,要有具体的方案和方法!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充满色彩的世界里,自然界中的色彩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人不同的美感。出示课题------色彩的调和 新授

1.色卡颜色分类。

出示色卡,组织学生分类。

请你把色卡按一定规律排列和分类。2.教师展示。

演示:按调和色、对比色的规律排列。

分析:请你观察老师排列的方法,说一说有什么规律。3.分析色彩调和的方法。比较几幅不同的色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色彩调和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分析色调与作品内容的关系。

4.根据作品分析进一步讲解什么是色彩调和。什么是色彩调和?

色彩调和通常是指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心理要求。在保证色彩变化丰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色彩关系的协调统一。

调和具有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基本特点。5.组织学生看书:

分析体会画家作品中的色彩调和。

分析学生作品是怎样使用色彩调和的方法。6.教师演示。

教师出示几张小范画,引导学生对比范画分析色彩调和的方法,并演示调和方法。加入同一种色使画面色彩形成一个基本色调。加入灰色使画面色彩形成一个基本色调。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利用两张相同的画稿,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调色,表现色彩的调和。2.辅导要点:

色彩调和的方法,注意颜色的干净及 涂色方法。

14.我的初中美术教学反思 篇十四

陈志国

本人在本校从事初中美术教学近两年,担任初2014级10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从七年级到八年级,学生来自全县各地,大多来自乡下的农村学校,在小学学段,虽然开设了美术课堂,但是真正一直按照教学大纲开设的学校几乎没有,而且大多学校没有专人的美术教师,几乎都是其他科任老师兼任,课堂也被主要科任老师占课,所以面对的学生是基础参差不齐,我开设的教学工作几乎从最基础的开始。一:兴趣的培养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当初我第一次走进课堂,面对每一个班的学生都要问:什么是美术?而能够回答的学生几乎没有,大多的学生都是认为,美术就是画画,美术课就画画课,回答单一,脑中没有概念,其实美术课堂包含了所有的美术种类,我就会花上3节课左右对学生进行欣赏讲解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让其知道美术不仅仅只是画画。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欣赏与技法相结合初中美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学方向。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学生技巧的提高来实现是不可能的,只有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让学生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思维,分辩美与丑。在自己作业时,尽量将画面美化,如初一中国画《鸟语花香》要掌握中国画的特性画出不错的中国画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课前我把这次中国画的教学分成几块:

一、荷花。

二、梅花。

三、竹子。

四、鸟。按照顺序每节课在黑板上展示范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其技法的运用。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临摹学习来学习中国画的技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最后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张创作画,学以致用 三: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

特别利用多媒体教学,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四: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

15.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十五

1. 目前职高美术色彩教学的现状

职高学生的文化课文平普遍低于普通高中学生, 专业课对于职高学生的升学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专业课成绩中, 色彩成绩占到将近一半的比例。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职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不太理想,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职高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致使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无法提高。长久以来, 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 内容上趋于模式化, 教师往往固守于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色彩教学中从绘画的打轮廓、画明暗、铺色调到仔细刻画的整个过程, 让学生一次性完成。这样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度会大大降低, 导致色彩习惯的僵化。传统色彩教学方式没有凸显出美术课的生动和活泼型, 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失去对色彩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指令, 去描摹物象,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色彩的感悟能力, 惰性思维制约着他们创造力的发挥。

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学生在绘画时缺乏直观的光色体验, 往往分不清色彩和颜色的关系, 习惯于进行单色素描。很多学生在绘画时只是用固定的色彩描摹一块衬布或者一个苹果, 这种教条式的色彩观念影响着他们创造力的发挥。缺乏个性化的色彩教程严重制约了美术色彩教学的质量。此外, 目前职高美术色彩教学中普遍运用条件色写生理论, 这种写生方式比较单一,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学生缺乏对主观色彩的进一步探求和创作发挥, 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创作对象的“像不像”, 认为只要画的像, 就是优秀的作品。这种思想将直接制约到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个人思想应当是宽广的, 学生在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之后, 应当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与风格, 将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与情感融入到认识客观对象的活动中, 而不是单纯地描摹对象。以上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色彩教学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 充分实现色彩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职高美术色彩教学的对策

2.1 更新教学观念

职高美术色彩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 在一定意义上的重组是人们思想理念的表现, 从色彩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深层信息。美术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色彩原理去感知、理解色彩, 进而达到表现色彩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忽视了色彩的本质, 而将大多数时间用在调和色彩上, 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等的对比, 是无法完整地表现内容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色彩感知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色彩素养, 通过色彩搭配基本原理、色彩学规律等的向喜讲解,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色彩对于美术的重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自觉地掌握色彩并合理的运用色彩。

2.2 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美术色彩教学的发展, 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应当充分做到因材施教, 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 有针对性的设计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始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交流状态, 和学生一起讨论对色彩的感悟, 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 开拓学生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色彩文化对于艺术设计的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教师在色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色彩文化, 强化色彩重构训练。可以通过收集名作的方式, 让学生积累传统艺术文化, 引导学生多思考, 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文化, 进而进行色彩创造。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外体验活动等方式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色彩文化。

2.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职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对于色彩创造力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 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主动体验和感受客观对象, 在观察生活中自觉地用艺术的眼光,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 最终将所感所悟用色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良好的艺术表现效果是学生运用视觉媒介去传达感情, 通过对客观对象的观察来引发感触, 运用线条和色彩将感觉再现出来, 使得作品富有生命力。教师在色彩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前提下深刻挖掘客观对象的内涵, 关注个人感受, 将自身感触赋予到艺术作品中, 大胆地运用色彩, 在观察过程中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的精神内涵, 从而用色彩表现出来, 进一步提高色彩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色彩教学在职高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在培养学生艺术感悟力和表现力的同时, 要重视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教师要全面认识到目前色彩教学的现状, 针对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来转变教学现状, 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合理运用美术教材, 让学生将色彩理论正确运用到艺术创作中。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美术色彩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美术是一门艺术, 而色彩作为美术教学的基础, 它对于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职高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悟力和表现力, 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让学生在掌握色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艺术的美感。本文主要针对职高美术色彩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职高,美术色彩教学,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齐显军.磨刀不误砍柴功——对美术特长生思想引导的几点体会[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22) :117-119.

[2]石磊.素描教学中独立观察方法的培养与实践[J].美术大观, 2010 (07) :123-125.

16.谈谈高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美术 色彩知识 色彩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5

色彩课教学是美术学科中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我们知道,正确而敏锐地捕捉色彩的能力,是画好色彩画的关键。当我们去画风景写生或面对一组静物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许多多具有不同色彩变化的物体,要想准确、真实地把它们描绘出来,正确的方法就是第一位的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怎样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色彩的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我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指正。

一、色彩基础知识讲解,科学的理论有利于指导实践。

学生初学色彩,对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是必须的,科学的理论有利于指导学生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要让学生懂得相关的色彩基础知识,如:色彩的三原色、间色、补色、复色、色相、明度、纯度、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等等。

讲解色彩基础知识时,最好制作用多媒体课件,视觉效果直接,再加上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对所讲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如色彩绘画中,三原色相调会得到黑色,在课件上可以做出相应的色相环加以展示。教师可以示范调和,可以在纸张上调和,投影展示,也可以用玻璃瓶装适当清水,把颜色放入调和,看色彩变化,然后让学生用色彩在纸张上调配一下,加深印象。讲间色时,用两个原色调和一下,如红色与黄色相调和得到橙色。讲补色,让学生在调色盒里选出对比最鲜明的色彩,课件再展示出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等互为补色,补色调和又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动手调和尝试,再加上现实生活的举例如:红绿灯,年画色彩等等。讲光源色时可以用手电筒安装不同颜色的灯泡照射同一个物体,让学生观察物体的色彩变化,并做相关记录。这样用课件展示与动手操作、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讲解相关色彩知识,配以相关的绘画作品分析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活跃不沉闷,效果直接,事半功倍,效果好。

二、调色训练,体会色彩的调和变化,提高调色能力。

学习了相关的色彩基础知识,接下来的调色训练尤为重要,因为调色训练是将色彩基础知识用于色彩绘画实践的一个过渡期,调色训练主要是教给学生正确的调色方法,探究色彩调和产生的魅力变化。调色训练主要内容有:

1、间色系列:(绿、橙、紫) 如黄加蓝得绿,黄加红得橙,红加蓝得紫,比例不同得到的色彩也不同,不同的黄色、红色、蓝色、两两相调得到的间色都不一样。

2、浅色系列:(1)加水把颜色冲淡(2)加白色等浅色系列使颜色变浅。

3、灰色系列:(包括高级灰,即带色彩的灰)(1)黑+白得灰(2)单一灰色+任意色彩得带色彩的灰(3)补色(如红、绿)+白+任意色彩得带色彩的灰,和单一的灰色+任意色彩所得的灰色有所不同。

4、深色系列:任意一个深色+一个色彩。如:普兰+大红得深紫、普兰+熟褐得墨绿等。

5、单色渐变系列:任意一个色彩逐渐加白色调和,使颜色逐渐变浅,锻炼学生的色差衔接过度能力。

调色训练这一环节,把学生分成小组,一般5人一组,每次调色训练,都可以通过幻灯投影进行示范,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调色体会,每组成员调和后相互对比一下,看谁调的准,学生之间讨论纠正。这样学生之间在老师的指引下相互交流,印象深刻,效率高。再加上分析绘画作品中,不同色系的运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调色训练的应用与重要性。

三、临摹、写生、默写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步骤与作画技巧。

在临近高考的紧迫时间里,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很好地掌握色彩,并将色彩表现在其作品中。笔者认为除了要巩固学生的色彩基础理论和加强调色、用笔、作画等基本步骤的训练外,让学生临摹优秀作品的同时适当地开展写生练习同样重要,并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备考辅导中就找到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在临摹前先观察、分析作品,看一看优秀的作品在色调、用色特点、色彩构成、色块布局、物体的刻画、用笔方法等方面是如何表现的,并进行讨论。通过临摹训练和写生训练的有机结合,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博采众长,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使学生的色彩学习迅速地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准。

四、方法多样,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提高水平。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室内与室外教学相结合,不单调,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色彩感知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下面列举了一些方法,共大家借鉴。

1、从布置静物入手,引导学生自己摆设静物,体会色彩搭配与和谐,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表现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

2、加强表现性色彩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可以带学生玩色彩,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对象,不画任何具体的形象,只要求作色彩游戏,调不同的颜色,每调出不同的颜色才能画上去,而且只画一小块,看每位同学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颜色。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调配色彩上,在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认知,扩大了学生的色域。

3、长、短期作业相结合训练。长期作业能锻炼学生的深入能力,短期作业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两者交替训练,效果更好。

4、参观画展,并自办画展或参赛。参观画展,使学生看到很多优秀作品,提高审美,激发其创作欲望,然后可以组织学生办画展或参赛,这样学生带着创作欲望与竞争欲望,会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加倍努力绘画,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身水平。

总之,色彩教学有很多教学方法,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也有其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只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搞清色彩原理,掌握色彩规律,抓住色彩本质,并进行大量的临摹、写生、默写、等训练,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绘画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蒋美珍.“探究”让课堂有声有色――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之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1(04).

17.初中美术教师教学反思 篇十七

开学第一周我针对学生特点,为了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第一节课导入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怀旧校园歌曲〈光阴的故事〉以动画FLASH形式播放,一曲老歌,水彩风景画的不断播放,把学生带入了主题———过去的日子。第二个环节我用收集摄影照片(关于儿童玩游戏的各种照片)进行展示,勾起学生的回忆,这时就有同学就想到自己的童年,已经过去的难忘的日子,(同学互相交流)第三个环节欣赏儿童作品,从欣赏到观察、从观察到研究,这个环节使同学们从构图。到色彩对儿童创作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小结后,布置下节课主题——童年的日子(创作一幅儿童画)。

一节课虽然以欣赏为主,但是没有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并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亮点1:美术是一种形象表达的视觉艺术,这节课,对于构图透视、色彩、笔触、肌理等因素的表现方法有直接的学习。

亮点2: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经验尽量的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进一步去体会学习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转变教育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角色是我今后研讨的主题。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我总结了自己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你,我,他》一课时,名家名作欣赏,如罗中立的《父亲》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创造过程,通过画面打动学生的心,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2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3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4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18.初中美术《色彩的调和》教学反思 篇十八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和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难点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出示一组春的图片)评析:让幼儿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记住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并让幼儿对本节要画的春天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二、说春天

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

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2、教师小结:看来本节课上大家画得不错,说得也不错,可是我们赞美春天的方式很多呀,我们不光可以画春天的画,还可以唱春天的歌,讲春天的故事,背春天的古诗和儿歌。老师这里就有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你们听(师背村居这首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五、赞春天:让幼儿自由表演赞美春天的各样节目,用来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六、找春天

教师总结:春天实在是太美了,真希望孩子们永远喜欢这个季节,大家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真希望孩子们下节课上还能有这么好的表现,现在老师已经等不及了,就让我们一起唱着歌到外面去寻找春天,拥抱春天吧!

教师和幼儿共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走出教室,至此,全课结束。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19.提升美术色彩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篇十九

创设色彩环境,形成视觉冲击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在美术色彩教学时,要注意创设色彩环境,对学生形成色彩的视觉冲击。在小学美术活动室的布置上,要结合色彩环境的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除了满足学生的活动空间外,还应对室内墙壁进行装饰,让墙壁充满色彩,让色彩赋予墙壁生命。为此,笔者在教室临窗户位置创设了“七彩童心”区域。在这里为了突出鲜明的色彩,摆放了一张象征着春天和希望的绿色画桌,上面摆放了两块黄色画板,还有各色颜料;画桌紧挨的墙壁上挂满了色彩绚丽的图片、名家画作(复制品)、学生参赛获奖的美术作品等。这样的环境创设让色彩扮靓了小学生的视野,让色彩之美唤醒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用各种色彩来表现自己作品的意识。

认知色彩,掌握观察方法

小学生处在美术学习的基础階段,能够正确认知色彩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对色彩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还可以先从美术工具上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初步的了解。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智慧、天空、清爽,绿色代表生命、生机,黄色代表智慧、收获等,通过对色彩的了解,强化了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

我们置身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之中,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色彩,这是学生运用色彩的基础,如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色彩。让学生看到色彩会因为角度的不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光源条件下,颜色看起来也会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掌握色彩观察的方法,这是创作出好的美术作品的前提。

捕捉色彩,提升学习效果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将游戏运用于美术色彩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捕捉色彩,可以使色彩学习更富有趣味性,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小学生天性喜欢用各种鲜艳的色彩来表现自己想象出来的图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而通过游戏活动更好地激发出了小学生的这种美术天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学《画感觉》时,笔者组织学生作了这样一个游戏:首先出示一碟小番茄、桔子,让学生先看一看并回答这是什么?看到它们有什么感觉?接着让学生来闻一闻、尝一尝,同时也让学生品尝自己事先准备的食品,也可和其他小朋友交换品尝。再要求学生把他们品尝后的不同感觉,用不同的颜色来告诉老师。(酸、甜、苦、辣、鲜等感觉)……这样的游戏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并感受到了色彩学习乐趣。

在运用中增强色彩感觉

小学生对色彩进行正确的观察认知后,接下来便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色彩,色彩的运用代表了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是学生灵感的迸发。学生只有正确运用色彩,才能增强自己画作的表现力,让作品更加生动、鲜活。为了提高学生色彩的运用水平,教师要引导学生观摩美术经典之作,如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保罗克利的《鱼的循环》等从中分析色彩运用的艺术,并尝试让学生去实践,自己搭配色彩,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色彩搭配过程中的亮点,给予及时鼓励,使学生建立起色彩搭配的自信,色彩搭配的创新,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觉,让学生更加正确、熟练、精妙地运用色彩。

结合实际,强化实践练习

目前,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给学生讲授色彩知识及技法,但忽视了结合生活实际,练习运用色彩的能力。新课标强调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各种色彩,在自己的画作中更是要充分展现自己对色彩的驾驭能力。教师要求学生对色彩多观察、多练习,教师在教学中还应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比如,女生的色彩感比男生要强烈一些,那么在教学中,就要着重培养女生对色彩应用,培养男生对色彩的感觉。教师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来使用色彩,展现色彩之美。

综上所述,色彩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缤纷世界绽放出美丽是因为它拥有各种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是美术作品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色彩赋予美术作品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着手,引导学生大胆运用色彩,增强对色彩的感觉,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应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究色彩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提高色彩教学质量,让学生色彩知识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上一篇:论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下一篇:ps培训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