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应用文

2024-11-11

语文中考应用文(共14篇)

1.语文中考应用文 篇一

中考语文应用文书写格式及内容要求

一般书信包括五个部分:

称呼。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起,转行顶格。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可以接着写“此致”、“祝”等词语,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进步”等祝颂语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面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落款——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此外,在署名之后,有时还可加上“恭呈”、“谨上”等启告语,以示尊敬。

再下一行写日期。日期往往具体到年、月、日,甚至更小的时间单位,如“夜”、“凌晨”、“正午”等。有时需要写信人加上自己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有时还可顺带交代一下写信时的天气状况,如“严寒中”、等。

请柬除具有书信的特点外,还要特别写明出席的具体时间、地点。用语要客气有礼貌。另外,还要注意信封的写法。要写清收信方的邮政编码和详细地址。收信人的姓名、称呼位置居中。称呼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不宜写“父母大人”、“姐姐”等称呼。发信人的详细地址及邮编要写清楚。如果是挂号信,还要写清发信人姓名。

启事的写法,一般是:

标题:第一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常以事由+文种为题,也有直以事由或以文种为题。

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启事的内容。结尾可写特此启事、此启,或不写。

落款:末尾右下方分两行写署名和日期。注意:启事的内容要考虑周到,一般要写得具体明确。内容多的还应分项逐条的写清楚。但是,有的启事,如“招领启事”,由于目的是要失主来认领物件,而又要防止被人冒领,所以有些内容,如物件的数量、特征等就不应该写得具体明确,而应在失主认领时当面核对;但联系的地点、办法等,要写清楚。启事的语言要简明,切忌啰嗦。

通知的一般格式是:

标题:第一行中间写“通知”两字。有的也可以根据情况或写“XX通知”,或在通知前加上发文机关和事由【 “XX关于XXXX的通知” 】,便于尽快了解通知的主要内容。有时还加上“紧急”、“重要”、“补充”等字样。

通知对象的名称:第二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也可以先写正文内容,然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起一行顶格写被通知者的称呼。在日常简单的通知中,如果正文内容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那么,开头或末尾的通知对象名称也可省略。

正文:具体内容一般写在通知对象的名称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如果前面无通知对象的名称,就在标题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通知内容。如果正文内容较多,可分条写,以便读者把握内容要点。

落款:署名和时间分两行写在正文末尾的右下方。署名在上行,日期在下行。有的还要加盖公章。

在电报专用纸上按要求逐项填写收发报人的姓名、单位、地址、电报内容。电文一般不加称呼,不点标点,不留空格。署名紧接正文,可用对方熟知的略语表示。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一格最多可写四位数。注意文字既要简洁,又要明白,语言要准确,不能有歧义。

到邮电局或银行汇款,要填写汇款通知单。“通知单”有固定统一的格式,要按格式要求填写。

汇款金额要用大写的汉字数字书写。大写汉字数字如下: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金额要紧接“人民币”三字书写,数字之间不留空隙。写完金额后,紧接着写一个“整”字。如“贰佰陆拾元整”

收款人和汇款人的地址需详细填写,不用简称。

在“汇款人简短附言”栏中,可简短说明汇款目的或写上其他要说的话。

一种是固定格式,印刷好的介绍信格式,留存根,有编号,便于查询。另一种是公用信纸临时书写,不受限制。

介绍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

第一行正中写“介绍信”三个大字,用大号字。

第二行顶格写联系单位的名称或个人姓名,姓名后面要加“同志、先生”等称呼,下加冒号。

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正文。正文中要如实填写受派遣人员的姓名和基本情况,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明要接洽的事项和对接洽单位的要求等。之后写祈请用语或谦敬语,如“请予接洽”或“请予支持”。

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如紧接正文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然后在下一行顶格写“敬礼”之类。

右下方上下两行分别写明介绍单位的名称或个人的姓名和介绍日期,单位介绍要加盖公章。

最下一行左方注明有效期,如“X月X日前有效”或“有效期X天”等,天数要大写。

一般以组织名义写,格式如下:

第一行正中用大号字写“证明”两个字。

(2)第二行顶格写需要证明信的单位的名称,后面加冒号。

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清楚要证明的人或事的具体内容。

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低两格写“特此证明”四个字。再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证明单位的名称,并加盖公章。在单位名称下边写年、月、日。

公开信的书写格式:

第一行居中写上“公开信”三字,也可以根据情况具体写明“XX致XX的公开信”。

第二行顶格写称谓,下加冒号。

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正文。

正文后写致敬语言,然后在右下方分两行写上写信人姓名和日期。

倡议书的格式:

第一行正中写上“倡议”或“倡议书”,可写正副双标。

第二行空两格起写正文。

正文后要写上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最后在右下方分两行写上发倡议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注明日期。

申请书的格式:

第一行正中写上“申请书”三字,还可以在前面加上标明性质的字样,如“入党”“入团” 等。

第二行顶格写接收申请书的单位名称或领导同志姓名,后加冒号。

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正文。

正文后,一般写上“请XX考验我”或“请领导批准”等字样。

右下角分两行写申请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和申请日期。

第一行的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上“感谢信”三字。如果写给个人,这三个字可以不写。有的还在“感谢信”的前面加上一个定语,说明是因为什么事情、写给谁的感谢信。

第二行顶格写对方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姓名后面可以加适当的称呼,如“同志、师傅、先生”等,后面用冒号。如果感谢的对象比较多,可以把感谢对象放在正文中间提出。

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正文。

正文写好了,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此致”,换一行顶格写上“敬礼”。

最后再换一行,在右半行署上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在署名的下面写上发信的日期。

海报类似招贴,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可用于向广大群众报道或介绍有关戏剧、电影、体育、比赛、报告会、展览会等活动的消息。

海报具有醒目、快速和制作简易等特点。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语言要生动并有吸引力,篇幅必须短小。可根据内容需要配适当的图案或图画,以增强宣传感染力。

标题:如海报或球讯、电影消息、演出海报,可以配以图画,字体活泼多变。

正文:写明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参加人员、参加方式和注意事项。

落款:署名和日期。

2.语文中考应用文 篇二

1. 在“我”看来, 蚂蚱是害虫, 专吃庄稼, 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2009年中考·恩施卷现代文阅读《向生命鞠躬》第14题)

2. 正如文中所言, 每一位母亲自她“决定做一个母亲”起, 都自觉不自觉地脱下那件羽衣, 并小心地珍藏起心中的那份美好。其实, 让母亲重新穿上那件美丽的羽衣, 也是每个做儿女的共同心愿。请以“妈妈, 我已经长大了”为开头, 写几句话, 表达你的心愿。 (2009年中考·临沂卷现代文阅读《母亲的羽衣》第16题)

3. 生活中, 你一定会有被理解关爱或理解关爱他人的经历, 请以其中一方面举例谈谈感受。 (2008年中考·鸡西卷现代文阅读《轻轻叩门的一声清响》第29题)

4. 自主创新, 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为未来的交通发展提两点设想。 (2009年中考·牡丹江卷现代文阅读《高速铁路新时代》第18题)

5. 为了深圳未来的发展, 请你另外提出两条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2010年中考·深圳卷现代文阅读《地球首个生态城市》第12题)

6.“地球曾经很受伤”, 实际上, 人类也在不断地伤害地球。为了减少、阻止人类对“母亲地球”的伤害, 相信你有不少建议, 请你结合实际, 试着提出不少于三条此类的建议。 (2009年中考·黄石卷现代文阅读《地球也曾经很受伤》第25题)

7. 保护环境, 从身边做起。倘若你是一名环保宣传员, 你将给周围的人提怎样的环保建议? (2009年中考·邵阳卷现代文阅读《我们的家园怎么了》第16题)

8.2011年3月22日, 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大地震摧毁了日本福岛部分核反应堆, 导致核辐射, 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也引发了人们是否继续开发利用核能的争议。对此, 你有怎样的看法? (2011年中考·山东临沂卷现代文阅读《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第20题)

9. 品味选文,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响应低碳生活的一些做法。 (勿与选文内容重复) (2010年中考·四川南充卷现代文阅读《低碳与城市生活》第23题)

1 0. 只要我们愿意约束自己, 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就可以成为低碳生活的积极实践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 你将怎样做? (2010年中考·湖南邵阳卷现代文阅读《人类的低碳生活》第14题)

1 1. 针对食品添加剂出现的安全问题, 请你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0年中考·辽宁宽甸卷现代文阅读《食品添加剂值得我们信任吗》)

1 2. 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 除春节贴红春联外, 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 (2010年中考·上海卷现代文阅读《中国红为什么那么红》第19题)

1 3. 掩卷沉思, 感慨良深。当你看到我国西南地区农田龟裂、水井干涸、河水断流, 看到地震灾区玉树的小志愿者才仁旦周那稚气的脸蛋、穿梭的身影时, 你会怎么做? (2010年中考·龙岩卷现代文阅读《缺少一点儿缺少》第11题)

1 4. 当今社会, 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 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2010年中考·辽宁朝阳卷文言文阅读, 甲《马说》乙《战国策·人有卖骏马者》第10题)

1 5. 读完材料后, 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人生体验谈谈:人的文明素质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不引用示例, 任意答出4点即可) 文明素质内容示例:有文化、有理想, 讲卫生、讲信用、热爱生活…… (2010年中考·贵阳卷综合学习水平考查第27题, 材料略)

以上例题从分布来看, 主要出自现代文阅读题 (1~13) , 遍及记叙文 (1~3) 、说明文 (4~12) 、议论文 (13) 等文体, 相比之下尤其以说明文为甚。当然也涉及文言文阅读 (14) 和综合性学习 (15) 。从考点来看, 这些试题主要考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例1、2、3、13、15。其中例1主要考察对生命的态度, 例2主要考察对母爱的报答, 例3主要考察对爱与被爱的感受, 例13主要考察对需要救助人们的善举, 例15主要考察对文明素质内涵的把握;有的主要考察交通、城市等基础建设的设想, 如例4主要考察对未来交通的展望, 例5主要考察对建设生态城市构想;有的主要考察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措施, 如例6、7、8、9、10。其中例6主要考察的是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 例7主要考察保护生活环境的常识, 例8主要考察对利用核能源的看法, 例9、10两道题都主要考察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知识和做法。还有如例11主要考察对食品添加剂安全合理使用的知识与措施, 例12主要考察对民间习俗的了解和关注, 例14主要考察对“名人广告”的价值判断。从题目与文本 (材料) 的关系来看, 它们都是无限开放性的试题, 考生无需阅读选文 (材料) , 只要对题作答, 且能够“言之成理”即可算对。

这类试题严重地游离了语文学科评价的重心。中考语文学科的考察应该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 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对文学作品还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对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要重点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的能力, 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等建议, 并以此作为命题的依据和考察的重点。只有这样, 才能突出语文学科特点, 保证中考甄别选拔功能的发挥。

其次, 它背离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也许有人会说, 这类试题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渗透能力。其实不然。因为语文不是“万金油”, 不是“百宝囊”, 不能将凡是用汉语言文字符号来表达的都归入语文的范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它重在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 语文只能担当起它“独当其任”之任, 不应该也不可能肩负起学生综合素养的重任;它只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不应该也不可以喧宾夺主取而代之。

第三, 它违背了中考语文学科考查的宗旨。众所周知, 中考不同于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考查, 它是初中学段的终结性考试, 旨在准确测量学生在这个学段的语文学科知识水平及运用能力, 为高中阶段教育选拔人才。所以, 中考语文学科的命题只能在语文的专业范围内进行, 如上例举的跨界式命题都会降低中考的信度、效度及公平度, 不利于对优秀语文人才的选拔, 也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的评价。

第四, 它脱离了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力所及。譬如:“未来交通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等, 都是初中学生相对陌生的领域, 所以考生作答时只能靠猜测与想象, 这样不仅不能准确地测量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反而助长了学生说空话、大话、套话的不良风气。

第五, 它给语文教学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 在现阶段中考、高考对教学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的。招生往往考试命题的指向决定着学科教学的走向。眼下不少老师在语文教学中, 过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社会活动实践课、影视娱乐表演课等现象, 不能说与中考命题的误导不无关系。

3.中考语文复习设想 篇三

一、对于字词和名句的复习

对于字词要引导学生认真梳理。每位同学可以把梳理筛选出来的字词抄写在专门的笔记本上,这样既练书写又强化记忆。整理时还要注意将字词放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判断辨别,以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对于古诗文名句整理,范围是甘肃省教科所编写的中考复习指导指定的课内诗文与课外古诗词。同学们可以分册先熟背每篇诗文,然后逐一整理重点名句,从近几年各地中考默写题来看,古诗名句默写材料以陶冶情操、励志修养、人文关爱为主。

二、综合性学习方面的复习应当以本为本

近年来各地都重视了对综合性活动的考查。复习时首先将六本书的所有综合性学习按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的主题设计相应的活动程序;最后要注意关注新近发生的大事,认真收集整理地域文化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名著导读这轮复习中,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适当阅读每册教材附录部分的名著导读,并用表格形式归纳,以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如:作品名称,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内容概括、主要人物、性格分析、读后感想等。

三、古诗文赏读,分类掌握

要熟悉每一篇要求阅读的古诗词篇目(含必背篇目),并围绕名家名篇进行分项整理,如作家生平、作品背景;作家风格、诗体特点;作者情感、诗歌意境;遣词修辞、节奏韵律等。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还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评价赏析。文言文阅读一般分为:字词类、翻译类、分析评价类三个部分。1.字词类,实词复习主要是抓住常用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词语。2.翻译类,侧重于文中关键句子或特殊句式。复习时应该熟练掌握翻译的技巧:(1)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学会换、留、删、补、调等方法。(2)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翻译。(3)学会根据上下文推导,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进行意译。3.分析评价类,复习时要注意熟悉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相应背景下作者的情感立场,学会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

四、对于中考阅读训练的复习

复习时,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阅读的程序: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炼语言→得出答案。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阅读材料要精选,试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

五、对于中考作文训练的复习

在复习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可以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的得与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怎样开拓思路,怎样精选材料,怎样构思谋篇的,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是如何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情感独特的。还需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纸杂志,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4.初三冲刺中考: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四

中考越来越近了,许多考生都开始变得慌张,感觉无处着手,三年学的东西,最后四个月如何复习呢?其实大可不必,根据我们对历届考生的考前观察,加以总结,对这个阶段的复习进行简单的说明,希望对这个阶段困惑的你有所帮助。

首先强调的是基础。争取在最后的几个月能够达到基础零失分,不要惊讶,中考11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上都是零失分,方法很简单,把考试说明上的二字、四字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四字词语要知道解释。打印三份第一份可以借助工具书查找字音、词义;第二份,默写、第三份对错的加以改正,每月重复两次字音、字形、成语应该就没问题了。熟语、文学常识、都可以用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完成。病句常考的几大类型每天练五道题,坚持十天,你会发现病句很简单。

其次是综合性学习。这部分是大多数学生都会丢分的,要找典型题来练习,如材料题和图表题。材料题,首先是读清题干,然后是找准答题区间,去区间里找关键词、关键句来答题。对图表的分析要关注表头、关注表里的每项内容,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关注、最大最小值。根据问题要求选取归纳的信息答题,建议做近三年真题模拟题。

阅读是中学语文的重点环节决不可掉以轻心。首先是必考文言篇目要会翻译,对内容熟练、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特别是文中的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式要进行汇总,准确翻译,加以记忆。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关键词、关键句的含义、句段的作用、词句的赏析以及拓展延伸的解题方法都要有明确的了解。说明文的材料链接和某词去掉可不可以等题型。议论文,找论点、论证过程及思路的把握、补充论据可以做为现阶段突破的重点,可以留心下。建议做近三年中考真题及一、二模题。

5.语文中考应用文 篇五

对于中考作文,大家都知道“切合”题意比“符合”程度更深,但是究竟怎样的文章才算“切合”题意呢?实际上,切合题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和内容上的切合题意。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开门见山,开篇的写作内容直接指向题目涵盖的内容。如萧红的《祖父和我》:“呼兰河这个小城镇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快七十了。 ”

(2)全文以题目中的中心词作为写作的连接线,串联起相关内容。如冯骥才的《花脸》,全文关公的花脸作为串联起相关材料的线索,把我热衷花脸、买了关公的花脸、买了花脸之后的`相关活动内容和我对关公花脸的喜爱这些材料串联起来。

(3)首尾都能很好呼应题目中的中心词。朱自清的《绿》可谓是样式的典范。题为“绿”,开篇作者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文章结尾,作者又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

就中考的临场作文来看,在600字要求的作文中,以上三种形式,能很好保证作文在“中心和材料”上能获得很好的分数。

6.语文中考应用文 篇六

一个人走在人迹罕至的小岛上,手中还攥着刚发下个试卷,上面鲜红的叉牢牢的握住我的心,每离家近一步,心跳就剧烈的跳一下,好似要挣脱束缚跳出来。

夜,是寂静的,而此刻的心情却是狂躁的。忽然,在我临进家的一刻,看见了一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狗。它似乎被惊醒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对陌生人的恐惧,其中还夹杂着一份哀求,还有那一身被污水浸湿的毛发,早已辨别不出是什么颜色了。

心中默默的感叹着世风日下,人们心灵的丑恶。这是,我又犹豫了,脑海里的小天使和小恶魔不淡的争吵这。恶魔笑嘻嘻地说;“这条狗可真够倒霉的,不过是他自找的,你可不要多管闲事”小天使同情的说:“这也是条生命啊,你真的忍心不管吗?”恶魔厌烦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先想想办法解决试卷吧!”“不行,救狗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时,我笑了,因为天使说过要怀一颗善良的心。

我见你跟他小心翼翼的抱起,然后蹑手蹑脚的回到自己房间,开始了自己的洗狗大业,呵呵,怎么听起来像要吃它呢,用温水清洗着它的毛,用手安抚着它的背,重复这动作,渐渐的它不在发抖了,口中不断溢出“呜呜”生,可爱极了,像是在说它很舒服又或者是在感谢。

喂完食物后,小狗抵挡不住疲惫,昏昏沉沉的睡了。看着它那可爱的睡颜,不禁让我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7.语文中考复习之我见 篇七

一、基础整合

词语的积累, 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主要靠学生平时的日积月累。复习时, 可让学生把课文中有注释的词语看一看, 有重点地记一记, 做些积累;同时, 要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揣摩、理解词语的意思, 注意相近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句子的考查, 往往会以语言表达的方式出现。复习时要注意对所涉及的修改病句、修辞运用、变换句式、常见应用文的基本常识等知识的复习。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可能会将一些灵活、开放、难度不小的仿写、根据语境或其他要求进行表述的题目放在附加题中。名著阅读的考查, 主要考查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分析。对此, 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教材, 广泛阅读,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综合性学习的考查, 不会仅仅联系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来考查, 而是会更灵活地联系生活, 联系社会实际, 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 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

二、以“教材”为主, 以“学生”为本, 强化基础知识复习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 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 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以求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另外, 教师还应面向学生的“全体性”, 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 而应该因人分层分类分要求去训练, 尤其是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优等生可“放”, 中等生宜“引”, 后进生需“扶”。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 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 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 加强学生对字的音形、义, 词的遣词造句, 句的理解与运用, 语言的实际运用, 古诗文的积累等方面的把关训练。

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改变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 积极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如:办刊、演出、辩论等, 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还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在老师的指导下, 积极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取研究问题, 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今年的中考说明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在今后的复习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有关自主学习的方法, 特别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落实, 教学活动中要重内容, 不要重形式。在名著的复习方面要注重名著阅读, 在日常学习中制订阅读计划, 真正增加自己的名著阅读量, 开阔视野, 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四、现代文阅读方面要摒弃急功近利思想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教学要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多读书, 多积累, 少做题, 丰富知识, 扩大见闻, 要深入研究教材, 不脱离教材;既要善于利用教材, 又要高于教材, 开发教学资源,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注重课内知识的掌握, 吃透教材。阅读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 拓展到课外。规范文体教学, 规范答题。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准确把握文章要旨, 回答问题时须观点明确, 注重从文章的关键语句中挖掘信息, 提炼出准确的答案。注重对文本的解读, 即整体感知、对语言或形象的品味。

五、作文训练是重中之重, 更要有侧重点

作文训练要以学生为本, 有利于学生文字表达,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鉴于此, 中考语文复习, 首先要立足于使学生掌握和巩固作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 学习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理解、解释社会生活现象, 提高写作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多写绿色作文, 让学生的写作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写真事、抒真情、表真意。

8.解读最新中考语文命题 篇八

一、有比较统一的结构和选材标准

中考语文试题从1998年进行改革,教育部连续几年下发文件,对全国试题进行统一规范和评价,因此各地命题者在试题结构和选材上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

试题结构一般为三大块:积累运用.包括背诵默写和语文基础知识运用的考查:阅读理解,包括文言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方面的内容;作文,即按照大纲和课标要求的写作能力考查。有些地区虽然没有单设积累这一块,但也在阅读理解中结合语境进行了考查。

阅读选材分文言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块。文言文诗文阅读又分为两种情况:新课程改革试验区,由于使用的是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要考查课内诗文的阅读,只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背诵篇目,或者干脆考查课外浅易文言诗文的阅读:非试验区大多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统编教科书,考查范围除了大纲推荐篇目外,还可以考查教科书学过的内容,或课外浅易文言诗文。现代文阅读选材基本上来自课外,包括三大实用文体一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和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说的阅读,有的地区也选了现代诗歌,寓言,和小型戏剧。

二、注重考查综合语文素养

试题注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思维”方面考查。有的试验区在分数的呈现方式上采用了等级评定制,改变了传统的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建立一个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中招生制度体系。因为只要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一分定终生”、“一分值万金”的现象就会继续影响新课程的教学,也就无法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倾向。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都以等级的形式显示出来,既没有总分,也没有了状元。这种做法,十分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为目前课改已经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教师和家长都担心,只要有中考、高考两个指挥棒在,最终还是要以“考试分数论英雄”。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如果很好地解决平时学习与考试选拔的关系,就会大大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突出灵活性和基础性

连续几年的中考改革,连续几年的课程改革,为中考语文试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无论是试验区还是非试验区,试题更为灵活,但在灵活的同时。也较以往注重了试题的基础性。所谓“灵活性”,指的就是根据试题的需要,灵活设置开放性的考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所谓“基础性”,指的就是结合语境设置语文基础知识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当然,试题的灵活性和基础性也体现在基础题和作文中。不少地区的基础知识运用题既结合具体语境考查了必要的语文知识。体现了基础性,又有了一定的延伸和拓展,体现了灵活性。作文题的设计也注重了选材的灵活性,拟题的灵活性,选择试题的灵活性(不少地区的作文不只一题,以供考生根据需要自选)。

四、注重文化性和地方性

所谓“文化性”和“地方性”是指试题的选材而言。以往的试题多把“文化性”放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的记叙文阅读或散文阅读上,忽视了其他文体的文化性,对地方性也不太重视。而2007年的考题,在注重了试题的文化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地方性的特点,如河南省和山西省2007年的中考试题,都有这样的阅读内容。当然除了试题体现的文化、地方性特点之外,还十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即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关于试题的人文性特点,则体现在整个试题的设置中,比如对考生答题时容易忽略处的提醒,题干上对解题方法的指导和提示,作文题设计两至三道供考生自主选择等。有的试题甚至还采用了“帮帮你”的方法,为考生顺利答题、进行深入正确的思考提供了恰当的帮助。这种方法比之运用直接的、指令性的语言效果要好得多,是对考生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

五、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

这里的“综合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综合性学习内容,二是试题的综合性考查方式。出现较多的主要是后者。我们先看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其作出的实施建议是:“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近两年的中考试题遵循课标要求,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了考查,这同时也是一种创新。

六、力求时代性和全面性

试题的所有考查内容都力求体现时代性和全面性,特别是作文试题的设计。这里的“时代性”指作文题目的设计新颖而有性,与时代联系密切;“全面性”指全面考查写作能力,也指题目要求的写作内容能够兼顾考生中的大多数,让所有考生能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论。

另外,作文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是全面的,有好的标题,有感人的内容,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还要有足够的字数、恰当的标点、工整的卷面。因此,很好的体现了时代性和全面性。

9.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篇九

一、试卷结构与特点:

该试卷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仍然秉承了以往的“一卷三块”结构:即“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其中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48分,作文60分,三大板块的分值较上几次月考没有变化。本次试卷共计25道题,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学生答题情况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建立了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语文知识基础的体系,掌握了语文运用的方法与技巧,形成了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试卷书写工整、语言表达流畅优美,思想健康积极,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很强。

此次月考平均分103.40,优秀率为36.12%,及格率为80%,与前几次月考相比,成绩还是比较平稳。

三、主要问题分析

在阅卷中,我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理解不到位。本卷的1---7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应该说比较容易,满分率比较高,但还有许多同学在诗文理解上失分。第6题“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一题,有同学竟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有同学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

2、错别字现象严重。比如第1题,有许多同学“君子好逑”的“逑”字写成了“求”;第7小题“但愿人长久”的“长”写成“常”的、“千里共婵娟”的“婵”写了“蝉”;在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就更多了。

3、审题不清、马虎答题。比如第8小题的对联:“今年端午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可有一些同学对的却是玉树地震、还有对的是世博和春节的;第10小题选择题号填空,正确答案是“(4)”可有的同学却写成了“(D)”从而白白失去分值。还有名著阅读题,要求是除《海的女儿》之外的安徒生的童话,可就有的学生偏答《海的女儿》、本题的另外一个要求是“结合具体故事内容写出你的阅读感受”,可有的考生只写内容或只谈感受,或多或少在此处失分„„这些都不能不说学生的答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马虎、不深思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4、对文章的主旨理解不到位,缺少整体感知能力,大部分中等学生均会脱离全文主旨的“机械答题”。例如第22题:“本文标题是“鸟看地平线”,作者以这种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描写。文章结尾‘飞机即将落地,远方的地平线上,灯火如云霞浮动,仿佛正在酝酿着一轮即将升腾的旭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在这里失分,这题是让我们感受作者对上海世博召开的自豪与赞美,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期待与憧憬。而有的同学却脱离原文回答为:“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结果一分不得。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学生在理解与感悟方面还有欠缺。

5、在答题过程中语言组织与概括能力不强,表达效果不到位,导致有许多题目失分。例如第23题:“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精彩的语言描绘你的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道题共6分,其中内容表述4分,语言组织2分。按理说这道题是最容易得分的,只要你展开大胆的想象,精彩地表达即可,但本题平均得分才4.5分。失分的原因主要是表达不到位:语句不通、表达不完整、标点符号不规范使用等。例如:有位同学写到:“博览会建在天空上如同空中花园一样美丽,在各国的展览馆里可见到微小的飞机!微小的计算机,它们最奇特的是可以变大令人出外携带方便。汽车飞机都在天上是人们出行方便还节能减排呢!”该同学本题才得了4分;另一同学写到:“夜晚,世博会灯火缤纷,无数辆电车在世博会旁穿行,人们手拉手在世博会周围载歌载

舞,在天空中有一座天桥,连接着世界各地,各地的人都来到我的家乡,如入这美好的场面上。”

6、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注重经典名著的阅读。这一点在名著阅读题上表现最为明显。本次的名著阅读考的是安徒生童话。可有很多学生却答不出一篇他的童话来。有写《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还有写《灰姑娘》的、甚至还有写《伊索寓言》的。这说明学生对名著没有认真阅读或是没阅读。因此本题平均得分才3.75分,丢分严重。

7、部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仍然出现字迹潦草不清的现象,书写不工整。在第一大题中,就有扣掉书写分值的同学,书写平均得分0.98分。在阅读和作文的书写中不整洁美观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8、部分学生作文内容空洞,但叙事不够具体,立意不够新颖,情感抒发不够真实,平淡作文较多;还有的同学背作文,文不对题。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审阅试卷,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反思成败,才能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巩固语文基本知识,注重知识的积累,夯实基础。对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要能熟练的背诵或默写,并注意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尤其要与当今社会带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相联系,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重视语文的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精讲精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而不是搞题海战术。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心灵受到触动,才能培养出正确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在阅读中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导向,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能力。

3、要在每一堂课,每一天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要舍得在作文过程上花时间,重视学生构思,立意,列提纲,作文的反复修改。要注重每一个学生作文质的变化,而不只是一篇篇作文量的增加。进一步解决学生能理解但无法表达的苦楚,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4、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能准确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触动心灵的人与事写得具体,感情真实。同时还要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读写的结合,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形式的的技巧。

5、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学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更重要的是不写错别字。

10.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篇十

中考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很多考生惧怕的考察内容之一,冲刺复习期间,就中考现代文复习和考核的重点进行以下归纳。

一、把握词句

阅读课文能结合文本内容发现并把握词义、句义和表达作用,特别是重要词语与关键句子的意义和表达作用。考查理解词语意义的能力,重在考查对语境意义的理解能力。我们阅读文章,必须要在理解词语辞典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细心体会玩味,准确把握它的语境意义。

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是阅读理解中的重要内容。句子的意义主要指句子所蕴含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句子的作用则是指句子对表现文章旨意、情感所要达到的目的和产生的效果。解读句子必须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整篇文章的主旨才能正确地予以解读。

二、理清思路

文体不同,文章思路是有所区别的。记叙文的思路是指内容呈现和情感表达的线索,如事情发展线索、人物活动线索、情感演变线索等;议论文的思路是指文章阐述观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说明文的思路则是说明的顺序。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层次,既要能正确地给文章(包括某一部分)划分层次段落,同时说出划分的依据。(from: )

三、整体理解

所谓理解,就是运用分析、比较、质疑、概括等方法,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解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和表现形式。

理解是一种多维度的、复杂的东西,表现为不同的程度,伴随着疑问和探索,理解的程度将会不断深入。因此,在整体理解这一点上,不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试题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深浅层次也是大相径庭的。有些只要能浅层次地认知,有些需要概括,有些则需要分析。近年来,整体理解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四种:筛选信息、领悟内涵、概括归纳、分析内容。

筛选信息是阅读理解中最浅层次的思维活动,一般只要求从文章中找出相关内容即可。有时需要从整篇文章中进行摘录并作处理。记叙文的信息主要是记叙的要素,如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明文需要筛选的信息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围绕事物特征而引用的材料。议论文的信息筛选,重点是文章的论点、分论点和论据。这些信息是文章中现成的内容。(from: )领悟内涵,就是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旨。阅读文章,必须真正领悟它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摘录文中现成的词句,而是用自己的话来阐述。有研究指出,用自己组织的语句来阐述文章内容,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可以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因此,中考试题非常重视领悟内涵的考核,要求考生依据文本,根据自己的解读,从多个角度领悟内涵,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这类试题,一般都集中在对含义深刻隽永的篇章的理解,对文章写作意图、文章标题的理解。

概括归纳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有人甚至断言,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概括能力上。理解能力强,必然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要点,而反之,则必定抓不住要点,不能正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而且概括归纳不仅能考查出学生在阅读中区别重点和非重点、本质和非本质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出学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的能力。可见概括归纳在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每份试卷中几乎都有概括归纳要点的题目。

记叙文的概括归纳主要有概括记叙的内容、归纳记叙的中心和人物的思想品质;议论文则是归纳论点、分论点,概括事实论据;说明文则主要是归纳说明的事物特征。

概括记叙的内容可用要素概括法、共性提取法、关键词句捕捉法等方法;归纳中心思想一般可以从文章结构层次、人物和事件、文章的题目、开头或结尾,文章的议论、抒情等方面入手。

分析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活动。在阅读中,分析文章重在分析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表达主旨的关系、人物言行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关系、文章运用的写作方法和表达作用的关系等。分析性试题重在剖析具体材料背后的原因、作用、关系等。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为什么郭教授的

“骗局”是 “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from: )这一试题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最完美的礼物》)的前提下,分析郭教授的 “骗局”即沙漠途中隐瞒了水囊里已经没有水的真相所产生的作用和给人生的启迪:给当时的队员们以战胜死亡、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激励人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战胜各种困难险阻。

四、体验感悟

体验,也就是在阅读时,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有意识的情感体验能增强读者的情感活动,让读者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验人物内心情感,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文章、陶

2008中考语文复习专题_现代文阅读的八大热点

冶情操的目的。感悟,就是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触而领悟。在阅读中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思想内容,能结合体验,结合自身的思想,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示,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这是阅读所追求的境界。阅读感悟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必须联系文本,联系实际,联系自身。如2007年上海市中考试题:选择文中

(《老海棠树》)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提高感悟能力,关键是感受要深刻,感点要明确,阐述要充分。

五、鉴赏写作特色 古人读书强调

“由文悟道,因道解文”,即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主旨,然后再去解读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是如何使文章的内容表现得更艺术,主旨更突出的。这就是不仅要懂得文章写什么,还要懂得文章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近年来,对写作特色的鉴赏主要主要集中在对文章表现手法、描写特色和语言修辞的鉴赏等方面。如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就本文

(《最完美的礼物》)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写150字左右的点评。

鉴赏写作特色关键要赏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对突出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六、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是近年来深得重视的阅读能力要求。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鉴赏与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可见,评价文章内容应当提升到形成莘莘学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from: )评价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良莠俱存,鱼龙混杂,我们必须有较强的辨别能力、评价能力,判断是非正误,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马蹄任意践踏的草地,而应该有自己正确、独到的见解,批判错误的观点,弘扬正确的思想,从而发展先进的优秀的思想文化。

七、文化积淀

新 《语文课程标准》把 “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考试必定十分重视文化积淀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积淀的深浅反映了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下。文化积淀包容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在中考复习中主要有语言积累、名著积累、名人轶事积累和生活积累等四个方面。

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它主要包括成语、诗词、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的积累。中外传统的文学名著和文学人物也应该有最起码的了解。而名人轶事凝聚着古今中外社会精英的思想、智慧,反映着他们的成长经力、处世原则和高风亮节。熟悉名人事例是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类试题一般要求围绕某一论点列举名人事例,能正确清楚地叙述名人的有关经历、事情,从而使阅读的过程变成对话、创作、呼应的过程,激活读者的思想和材料的储备。同样,丰富的生活积累不仅能促进语文学习,而且在一定上反映了他的文化积累的深浅。它是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化积淀的考查,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而且,大量的是隐性的阅读理解,没有相应的思想积淀、知识积淀等文化背景知识,阅读是寸步难行的。近年来,在注重隐性的文化积淀考核的同时,更注重了显性的文化积淀的考查。

请看以下两道中考试题:1.沙尘暴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2.文中为论证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引用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的例子。试从课外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from: )显然,只有比较丰富的文化积淀才能毫不困难的解答这些试题。

八、综合运用 在语文学习中,综合运用是指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和各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和言语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在阅读中,综合运用是把文本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的新形式。它突破了传统的阅读学范畴,在阅读与表达、阅读与探究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命题在这方面作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它主要有语言实践和综合性学习两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实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阅读不仅是为了理解,为了掌握作品所包容的思想、认识和各种文化知识,让读者得到文化的熏染和审美的愉悦,阅读还要学习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这种试题一般表现为仿句的练习,即仿照原有的句子造句。它一般包括对句子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句式特征的仿造。

阅读中的综合学习,主要结合阅读文本提供的材料、思想、观点,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显而易见,这是 “学以致用”的具体体现。阅读不仅是为了读懂文章,更主要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显然对平时的教学是一个极好的导向。2000年上海中考试题就作了可贵的实践:

从文中(指现代文

《沙尘暴敲响了警钟》)看,防沙治沙根本而且有效的途径是提倡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根据这个途径,结合发生沙尘暴的原因,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措施。例如:以圈养为主,轮流放牧,来提高草地生产力。

11.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篇十一

熟记考试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按大纲中要求的考点进行复习。

二、语言运用

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怎样辨识错别字,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怎样仿写,怎样整合信息,怎样读懂图表,怎样完成综合题的表达,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三、古诗文阅读

广东中考考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领悟浅易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广东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就是考纲规定的24篇文言文中的内容,题型以翻译题和理解题的形式出现。

广东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作为附加题部分以考查文段阅读或短文为主,目的在于考查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考查的内容有断句、词语理解、句子翻译、人物性格分析、主旨的理解等。这部分难度较大,目的是给语文基础较好的考生发挥的空间。

四、现代文阅读

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根据阅读水平的不同,阅读可分为三个等级和层次。各类体裁作品的阅读首先都是以理解为目的,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能力层级。我们在复习时,要从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程序,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我将阅读的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把握主题→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文章类型不同又有所不同。

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1)记叙文的阅读主要包括记叙的要素,划分层次,概括内容,辨别表达方式,分析人物描写表达的作用。

(2)说明文语段要把握被说明的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总结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议论文的阅读要阅读全文,明确中心论点。把握中心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中心论点一般可在题目、开关、结尾、中间归纳出来;再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论据,找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接着把握论证方法。

(4)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广东省中考文本类阅读是每年必考的。广东省中考语文近年来考查的主要是散文和小说,甚少涉及到诗歌,戏剧更是未曾一见。散文小说都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人物形象。

五、名著阅读

广东中考考纲对名著阅读的要求是: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我们在复习时认真地识记一些诸如作品名称、作者、代表作、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创作特色等内容,还要对作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得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

六、写作

写作训练,落实基本,鼓励创新。

我们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重视不同文体的基本构架、谋篇布局的训练等。

在抓好写作基本功的基础上,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新颖的作品。

12.浅谈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篇十二

关键词: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春节过后, 中考复习就进入了倒计时, 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复习取得最佳效果, 是所有的初三师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也许能为初三的师生提供一些帮助。

一、明确目标

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在中考复习前认真学习和研究《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 将语文中考的范围锁定, 将语文中考的目标瞄准, 并在此基础上, 对2014年中考命题的动向和题目类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这样才能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复习中要注意归纳和总结考点知识, 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 做好由课内向课外的延展, 要精心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 有效地进行训练, 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 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素养得以全面系统的提高。

二、回归教材

教材中的课文, 篇篇文质兼美, 课课皆是典范。它们都是依据新课程标准从众多文章中精选而来, 可谓沙里淘金, 是我们语文学习的范本。它们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的课文, 特别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都有着文化内涵与时代色彩。它们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 教师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好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 接过传承祖国语言文字的责任, 从而保证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回归教材, 应以简单的题为主, 以做过的题为主, 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再现, 解决学生的遗忘问题, 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巩固, 即通过梳理、巩固, 把学过的知识掌握好。

三、注重阅读

(一)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所选的材料均来自课外, 在考题的设置上通常都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 主要考查学生7个方面的能力, 即文题解读、文意把握、整体感知、语言品味、作品感受、赏析品评、延伸拓展。在指导学生解答阅读题时, 教师要告诉他们, 任何文段的考查都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侧重信息的筛选;二是侧重理解和分析;三是侧重感悟和启迪。

教师要告诉学生, 阅读的解答是有序可循的: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在阅读训练中, 教师要严格地要求学生做到6个能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根据语言环境准确地理解关键词语及句子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路;能够由此及彼地准确地感悟和理解语境义和“弦外音”;能够用探究的精神准确地对文章的观点和写作技巧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准确地结合文章的内容、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延伸和拓展。在阅读复习中,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要注意“靠船下篙”, 从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在现代文阅读复习时, 教师要根据《中考说明》中说的“考点”, 要求学生掌握答题的技巧, 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体裁进行复习。在记叙文阅读方面, 要把握文题中的信息明确为什么以此作标题, 能根据语境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 把握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特点等。在议论文方面, 要掌握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弄清论据证明了什么观点, 论证方法有哪些, 其作用是什么。在说明文方面, 要掌握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事物有什么特点,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语言有什么特点。所以, 在阅读训练前, 教师要让学生对每类体裁的上述答题要求、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牢记在心。

而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题目, 我们的解答则可以根据材料采用常规的思维方式, 也可以采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种类型的题目的答案通常是不固定的,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必须要有道理、有说服力。

(二) 古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内容通常都是在《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重点篇目范围之内, 在复习中, 我们要重视每篇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 要能够拎出要点并总结出规律, 最好是能让学生理解背诵且熟记于心。学生要重视文言翻译, 翻译的最好方法就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在翻译时, 学生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 做到逐字逐句对应翻译, 还要做好留、补、删、调、换等工作。学生要重视作者的思想倾向, 能够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立场, 注意联系文章的背景、文章的主要情节、文章的主要人物, 再抓住文章中评论性的语句, 要学会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思想。具体的做法如下:每节课复习一至两篇古文, 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每一课的作者、背景、主题、结构、中心句、主旨句、关键问题、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句的翻译等重点内容进行梳理, 要求学生用笔记本专门记录所学文言文中的全部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并照此分别整理归类, 让其成为“知识块”,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记忆。

四、突出写作

中考语文试卷中占分比例最高的主观性试题就是作文。通常说来, 作文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程度、语文技能应用能力、思维能力, 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作文教学耗时最多, 而见效却最慢, 再加上阅卷中明显的随意性倾向, 所以, 广大语文教师对作文的训练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也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 教师在作文复习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面向生活、关心生活, 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为作文注入丰富的源头活水, 表达真情实感。其二, 强调立意、立意有要深刻、新颖, 合乎当今的社会公德;选材要新, 材料要反映当今的时代风貌, 把笔触伸向社会的热点、焦点、闪光点, 注重挖掘和提炼生活的动情点。其三, 形式创新, 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好的文章要求文质兼美, 即不仅内容好, 形式也要好, 文章的形式就是人的外衣, 外衣的美不可或缺。其四, 明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其五, 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作文题型的命题特点, 特别是目前又出现的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仍然是作文训练的重点。

13.中考语文8.对联 篇十三

8.对联(2014年北京中考新题型)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经典对联:墨(对)泉 这是最经典的一字联。‘墨’字上部为‘黑’字;而‘泉’字上半部分为‘白’字。各属于颜色的一种,且词义相反。两个字的下半部分别为‘土’和‘水’又都属于五行之一。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对联特点: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三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一二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数量对数量,副对副,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但上下联含义又不能重复。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对联按修辞技巧分类:1.对偶联:正对、反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趣对】北宋丞相吕蒙正,相传年轻时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此联的寓意是:缺衣

(一)少食

(十),没有“东西”。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趣对】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下联:寒热温凉(良)恭俭让。此联也是一奇联。上联分两部分:士农工商;宫商角徴羽。前为四业,后为五音,而有一个字重复,一个字谐音。原对寒热温凉为四觉,温良恭俭让为君子的五种德行。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趣对】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现有神人对出下联:听物理,如雾里,雾里看物理,勿理物理。上联:三光日月星。下联:四诗风雅颂。(诗经中雅分大雅、小雅。)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趣对】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趣对】方位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趣对】拆字联。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古木枯,此木成柴;女子好,少女尤妙。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趣对】谐音联。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高力士和李白:玄宗让高为李出题,高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李还击: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1953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人。华罗庚上联:三强韩魏赵。三强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又隐喻钱三强的名字。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千家突击队陪考团#【对联·趣对】蒲松龄自勉联伴千玺中考: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天津中考语文分析 篇十四

稳定性是天津近几年中考语文的一大特点,根据大纲要求,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着自己的特点。整张试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着重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特点如下:

(一)加强基础训练,重在培养能力

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语文知识部分注重对语知运用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语言知识的提取能力和结合语境进行判断的能力;诗歌鉴赏题侧重于表达技巧和鉴赏评价能力;文言文重实词理解和句子疏通的能力;现代文重在信息筛选、整合和根据文意进行推断和评价的能力;写作部分注重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试卷将尽量减少非能力性考查的题目,纯粹考记忆的题目可能逐步减少。

这些题目很好地体现了为高中校选拔人才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二)积极稳步推进,注意试题变化

稳定的试卷模式,基本的命题思路,常用的试题题型,恰当的分值分配,流行的作文,必要的区分度和适中的难易度。整张试卷未出现模糊题和疏漏处,错别字涉及同音字和形近字,成语涉及熟语感情色彩语义等,文言文侧重虚词实词考查、对文本内容寓意的理解,现代文更侧重思想和艺术的双向考查等。

文言文的第一题考实词。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加侧重于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让考生在不认识这个词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做出合理判断。

第二题考语法。文言句式的语法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平时教师的重视也不够,今后应重视。第三题考理解。考查对学生文本内容的掌握理解,学生文言阅读的能力并联系实际,因此并不难。

(三)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人生体验和社会观感

例如作文“对6.1儿童节的看法或经历”紧密联系我们生活的实际,注重学生的人生体验,因为与自我的关系密切所以好写;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很难写好。如果学生平时不关心时事,不善于思考,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流于形式,实际内容浅薄。试卷分值设置:

第Ⅰ卷

1——4题,每题2分(字音、选词填空、语病辨析、修辞辨析)5题,3分(诗歌鉴赏,四首诗,三首古体诗,一首现代诗)6——8题,每题3分(课内现代文阅读)9——11题,每题3分(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一题(例如2010年)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chãn)七下《纪念白求恩》

干涸(kū)八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相得益彰(zhāng)七下《马》 B.宽恕(shù)七上《短文两篇》

天堑(qiàn)八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鳞次栉比(jiã)九下《音乐之声》 C.拮据(jū)九上《我的叔叔于勒》

匀称(châng)八上《中国石拱桥》

惟妙惟肖(xiào)八上《中国石拱桥》 D.娴熟(xián)七下《斑羚飞渡》

阔绰(chuò)九下《孔乙己》

吹毛求疵(cī)九下《热爱生命》 字音考察特点:

1.全部出自课文,以“读一读,写一写”为 主,个别来自书下注音字。

2.主要考查多音字(拮据、匀称、惟妙惟肖)和易错字(干涸、鳞次栉比、吹毛求疵、阔绰)。3.均为常见雅词,没有生僻字。(其中“拮据”“匀称”09年试卷中就曾出现)备考建议

1.及早整理六册书中的字音、字形。

2.阅读教学中关注易错字,指导学生举一反三。3.定时检查、订正。词语考察特点:

考查实词的近义词辨析,难度不大(09、10年均考查实词辨析)。可参见09、10试卷。主要着眼于词义的准确运用和词语之间的搭配。备考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基础。加强词语的积累。了解一些辨析的角度。总结一些解题技巧。第三题、病句

可以说病句是基础题里面较难的一道题了,可是经过总结,中考病句考察类型无非以下几种:

一、单句

1、语序不当①词序不当②名词修饰语不当③句子成分顺序不当

2、搭配不当①主谓搭配不当②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③动宾搭配不当④一面两面问题⑤否定不当⑥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①缺主语②缺宾语③缺介词

4、不合逻辑

5、句式杂糅

6、表意不明

7、重复啰嗦

8、用词不当

二、复句

复句一般就是关联词的错用、滥用,考察最多的诗关联词位置错误。2010年出现了语序不当、无主语、无宾语中心语;2009年考察了无主语、语序不当等。总的来讲,结构、内容上的语病均有考查。难度中等。备考建议:适当的渗透句子结构的相关知识。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让学生归纳病因。

强化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义重复等最常见的病句类型,使学生形成辨析敏感。修辞考察特点:

此为轮考内容。(06年考查过,09年考查内容为标点)

难度不大,仅为修辞辨析,而且均为比较简单的辨析,没有考查修辞的运用。考查常见修辞:排比、比喻、拟人。(06年考查比喻的运用)备考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常见修辞,效果比单独辨析好。对于常见的辨析难点要明确。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归纳修辞运用中常出现的问题。

诗歌鉴赏题考察特点:天津中考很特别,诗歌鉴赏只有一道选择题,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说易在于出题单

一、分值较少,说难难在一选定分,没有其他省市的主观题“仁慈”。天津这道选择题是这样设置的:通常会考查四首诗。

古诗、现代诗均有出现。(09、10、11年均为三首古诗,一首现代诗。)

主要考查对诗句的内容及作用的理解,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审题,将诗句还原于整首诗内进行理解。备考建议:

熟练地背诵是鉴赏的基础。

对备考范围内的诗词理解诗句的大意,对整首诗的内容和写法有整体的把握。细心审题。

课内现代文阅读考察特点

考查实用文体的阅读(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

09年说明文《奇妙的克隆》(八年级上册),10年议论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九年级上册),11年考察《苏州园林》(八年级上册)侧重于文体的基本阅读要点的考查。

(2010第6题考查词语在语境中指代的内容,第7题考查对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第7题综合考察,主要涉及内容概括、写法及作用、观点提炼、论证方法)

难度不大,选项比较明确,只要读懂文章、回到文本就能够解决,从大处着眼设题,不在细节上纠缠。备考建议

扎实做好阅读教学,着眼点不能仅仅放在落实课文要点上,更要注意训练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筛选、概括、理解、表述)以及相关的文体阅读能力。在平时的月考中要培养学生读文答题和认真审题的习惯。课内文言文考察特点: 所选文段相对较长,记叙类议论类占多数,八、九年级选文为主。

09年《唐雎不辱使命》(九上)

10年《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11年《陈涉世家》(九上)考点相对比较固定

09年:词语解释、句子语气、文段分析

10年:词语解释、省略句判断、文段分析

11年:词语解释、字义辨析(“之”字)、文段分析 词语考查基本上以书下注释为范围。

文段分析主要从结构(09)、内容、写法、主旨的角度考查。备考建议

讲读文言文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落实扎实。尤其是书下注释的重点词语解释。对文章的结构、内容、主旨、写法有整体把握。

第Ⅱ卷分析

¤古诗文默写8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 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 综合性学习5分 名著阅读5分 作文50分 古诗文默写:

直接默写6分,理解性默写2分。古诗、古文都有考查。八、九年级诗文为考查重点。名句考查为主。课外文言文考察特点:

选文篇幅较短小(200字以内)。

考点基本为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

词语解释重点是实词,基本上为课内词语的迁移。(09、10、11年中考均未涉及虚词)句子翻译考查的重点是词语的理解,文言句式的把握,句子的顺畅。今年试题有难度,主要问题在于逐字对译困难,需要结合上下文意译。对选段内容的理解紧贴文本。评分标准: 拿2010举例:

14.答案:(1)善:擅长、善于、精通

(2)善:好、好的、好呀、很好、真好、太好了、好极了 要求:

1.每词1分,严格把握。

2.第一个“善”的解释偏重于动词词性,第二个“善” 字以有“好”字为基本点。

3.多写答案以正确答案计分。

4.错别字(专指字形根本错误,不包括连笔和图片模糊)不给分。15.答案: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要求:

1.每个分句1分,直译或意译均可,语义表述准确 即可。

2.第一个分句要点有“你”或“您”(或钟子期)+“听”的解释+“志”的解释。

3.第二分句要点有“想”的解释+“犹”的解释(可忽略)+“心”的解释。

4.错别字不超过一个不计。举例: 1.你听得懂我的心意,就像我的内心所想的一样。

2.你听出我的志趣,好像我心中所想。

3.你能听懂我的志向,也懂我的心(心声、心意、心念、心志)。(心情、心境不给分)16.答案(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2)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要求:

1.第一问1分,除“善哉,善哉”之外,多抄写的除答案三句外,一律扣分。2.抄写出现错字不给分。

3.第二问2分,答题点在于“知心”“交心”“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等词语。主要从心与心的交流的角度入手去分析。

4.大意比较明确,但表述简单或不够顺畅,语句磕绊,错别字一个以上扣1分。5.答题只停留在互相了解、理解,不能表述出“内心相通之意”的扣1分。6.答题只局限在音乐或某一具体方面里进行分析的扣1分。备考建议:

课内文言文教学注重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形成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敏感,及时指导学生整理、积累文言词句。注意加强文言句式的学习。

加大课外文言文阅读量,消除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畏惧感。指导学生答题要紧紧贴近文本。课外现代文阅读考察特点:

考查文学性作品(散文、小说、杂文)(09、10、11年均为散文;09年臧克家《炉火》,10年韩静霆《冬天的芭蕾》,11年陈文和《花开的声音》)考查最基本的阅读能力(筛选、概括、理解、赏析)

2010年17、18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炼整合能力,19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20题考查学生对内容和写法的理解能力。2011年17考察题目深层含义,即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能力,18题诗语段赏析,19题考察学生的提炼整合能力,20题考察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评分标准: 2010为例 17.答案要求:

温暖心灵 温存心灵(1分)姿态优美 美丽 雪骨冰肌(1分)光彩迷人 扑朔迷离的色彩

玲珑剔透(1分)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

1.没有明晰的答题思路,不能抓住段落重点,很好的梳理层次,归纳要点。2.三个特点不列点,几乎将大多数句子罗列在卷面上,语言表述罗嗦不清。3.概括性不强,摘取原句回答,不够简洁、概括。

4.概括不恰当,如将“温暖人的心灵”概括成“温暖、发热”。18.答案要求:

1.第一问,冰灯虽然生命短暂,但它的美丽留在人们心里。(2分)(只答前半句不得分,只答后半句得1分)

2.生命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2分)(用自己的话答出含义即可,答文章的最后一句不得分。)学生存在的问题:

1.对文章内容把握不深,不能从文段信息有效区域提取或概括。2.第一问:忽略了冰灯“生命短暂”这一要点。

3.将答题重点落在“滋润泥土”上,未能突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4.第二问:用原文阐释但要点不完整,只摘取重点句的一半。5.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感悟,但不准确。摘取原文语句,但不准确。19.答案要求:

1.修辞: 比喻 排比(1分)(写出一种修辞即可得分)2.表达效果:内容上的效果占1分。(表现了冰灯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震撼或启示)情感上的效果占1分。(表达了强烈的赞美、喜爱之情)学生主要问题:

1.基本修辞格掌握不准确,不能完全找出比喻、排比两种修辞。

2.分析表达效果不能够抓住得分点:一点出修辞,二分析修辞表达效果,三归纳主旨情感。不能从内容及情感两个角度全面把握。

3.在分析修辞作用时只会生搬硬套空话套话,不能结合句子具体分析。4.一些同学缺少此类题目练习,没有基本的答题思路。20.答案要求:

1.内容:(1)冰灯的美丽令作者难忘。(2分)(只答美丽得1分,答难忘、喜爱得2分)(2)冰灯带来的启示引发了作者深深地思考。(2分)(将具体的启示答出亦可)2.写法:首尾呼应 前后照应(2分)学生的主要问题:

1.天津市连续三年在课外阅读最后一题考到写法,从答题看,学生对内容和写法这两个概念相混淆,张冠李戴,说明平时缺少相应的分析写法的训练。2.缺少紧贴文本,具体分析的过程。备考建议:

在课内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最基本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阅读中一定要强调整体阅读与感知,在了解并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准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涵。

强化文本意识,在整个答题过程中,必须做到以文章为中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筛选信息,顾“文”生“义”,从文中找答案。加强答题表述指导。综合性学习考察特点:

与前几年题目的思路略有变化,筛选、概括的难度降低,与平时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关系紧密。题目开放性增大。

没有了语言表达形式上的限制。名著阅读考察特点: 在五部作品阅读基本范围内。难度不大,一题考常识,一题考内容。只要基本阅读过作品就能够回答。没有语言表达形式上的限制。

(最近三年考察的作品:08《水浒》,09《朝花夕拾》,10《名人传》,11《朝花夕拾》 注意:名著中人名较易写错,评分要求有错别字扣一分。备考建议:

尽最大可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名著阅读的最基本要求。作文(略)

08年_____________你好。(材料:小平,你好)09年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 10年六一儿童节

上一篇:大学欢送晚会策划书方案下一篇:内部人员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