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识字

2024-08-20

阅读识字(精选12篇)

1.阅读识字 篇一

快乐阅读 高效识字

鸿尾中心小学

吴凌枫

小学生的识字与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二年级能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两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一方面要完成艰巨识字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在大量的阅读中增强学生各方面语文素养。

一、低年级阅读与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在处理阅读与识字教学的关系中,都存在以下几种错误的做法:1.教学思想上认识偏颇

首先,老师没有恰当地把握识字要求。有的教师没有正确理解课标关于要求认读的字与“要求会写的字”的表述,对于会认的字也采用了会写的字的要求,提高了难度,导致阅读教学时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识字还不够。

其次,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一些教师认为,要认的字早晚都要变成会写的,所以现在让孩子们分析字形,说一说记忆方法,有利于以后的识字教学,这种错误认识和做法,加重了学生的学习重担。

1.教学形式上字文分割

其一,有的教师把“识字教学的重点在低年级”等同于“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识字”,走入一味追求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量的误区。教学开始即用大量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字、辨字、“一字开花”,学习课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只是带领学生读了几遍课文,提几个问题,就草草结束。

其二,有的教师创设各种情景指导学生想像、表演、对话、朗读等,追求阅读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对生字则不理不睬,放在最后集体读一读,走过场。

其三,有的教师上课时采取“两段清”----先识字,再阅读,所谓的先扫清障碍,再读文,进入“阅读教学”环节,生字搁在一边了,学完课文,生字还是陌生的。识字与阅读互不相干的“楚河汉界”式的学习,使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耗时低效。

二、低年级阅读与识字教学整合的基本方法

如何让识字教学“踏雪无痕”地融入阅读教学中,在阅读中有效提高识字效率,达到识字与阅读双赢?我们重新学习了前人的经验,走阅读与识字教学整合之路,以阅读为主线,识字为辅线,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强化识字教学,把识字贯穿在导入、感悟、提升的全过程中,努力建构一种各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1.创境识字,导入新课

课堂上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情境创设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或者形象的板书等方法导入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教学《雨点儿》一课时,在导入课题时可这样设计:出示课件“雨”字演变:要下雨了,天上 飘来一片乌云,接着下起雨。乌云变成横,雨点儿就变成雨字的下半部分。学生通过观看一下子就记住了雨的样子,老师再通过范读“雨点儿”,让学生注意:儿化音的读法,读出雨点的可爱。通过多媒体展示“雨”字演变,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记住了“雨”的音、形、义,孩子们会觉得识字很有意思。

2.读文识字,字文交融

识字学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这并不是说整节阅读课都要进行识字教学活动。因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了识字教学任务,还担负着朗读、积累语言以及培养初步理解能力的任务。为了提高阅读课中识字的实效,随文识字是个好办法,但要进行巧妙设计,避免为识字而设问,造成“费时低效”的现象。

《两只小狮子》一课要认读的生字有14个,其中9个都藏在写两只狮子不同表现的两句话中。有心的教师便会抓住这一特点来设计,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想两只小狮子表现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快找到了勤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懒狮子懒洋洋地晒太阳。根据学生的交流让学生用动作来表演生字“滚、扑、咬”、“赖洋洋”。这样一来,既激发孩子们学习主动性,又轻松地学习了大部分的生字。

3.集中复现,巩固生字(1)拓展资源中巩固生字

在执教《两只小狮子》时,可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一首儿歌:“小狮子,懒洋洋,做事慢吞吞,整天晒太阳。快练功,滚扑撕咬应刻苦,将来才能靠自己。”一首儿歌,让学生再次体验文章讲述的故事,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并把6个生字进行了重现与巩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单纯机械地复现生字,儿童的记忆的效果比较差,如果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复现,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同时提高了阅读能力。(2)盘点词语中巩固生字

我发现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每个单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前都设了“词语盘点”这一栏目。“词语盘点”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查漏补缺。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引入低年级,在阅读课结束前也来盘点整篇课文的词语。

我在教《狐狸和乌鸦》时,在最后设计“串读词语,回顾故事”这样一个环节,让孩子们一起来读黑板上的词语,一边读一边回忆这则寓言故事,一边读一边感受狐狸的狡猾、乌鸦的愚笨,体会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的道理。8个词语的盘点巩固了要认的生字,也帮助学生回顾了课文中有趣的故事。

可以说,阅读与识字教学的整合,不是阅读和识字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的过程中愉悦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两者的不断整合有助于促进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从而达到快乐阅读、有效识字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②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③李思纯:《新课程教学资源库.语文教学资料》(1-2)④戴宝云:《小学语文》

2.阅读识字 篇二

上学校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 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 爱劳动,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唱一唱、念一念, 几遍之后我告诉孩子们:“老师要考一考大家, 看谁认识儿歌中的字词。知道答案的不要出声, 用你的指头指着儿歌中的这两个字, 念这一句儿歌。”

我出示卡片“功劳”, 有的孩子张嘴要说, 我伸出食指放嘴边“嘘”地一声示意, 他们的手赶紧在儿歌中找寻, 找到的用手指着“功劳”, 仰起头骄傲地看着我。我转着圈看, 耳朵靠近孩子们的嘴, 听他们轻轻地念。找不到的、不会念的孩子把目光集中到同桌的手指上, 然后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原来是‘功劳’啊!”然后我让大家一起念, 右手持卡片从胸前向前一推, 像乐队指挥一样挥动着手臂, 指挥着孩子们的“回答大合唱”, 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念着。

“下一个词看谁找得快, 注意用你的手, 而不是嘴!”孩子们目光专注地看着我, 期待着下一个词出现……

“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认一认儿歌下面的词语表、生字表。”

……

就这样, 孩子们入学第一天就学会“自学”生字的办法。下午到校后便有十几个学生找我认字, 我给他们盖上鲜红的奖杯印章。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第一周便有30多个学生认会了7首儿歌中的100多个生字。

小册子的第二部分有《小书包》《国旗》《坐得正》《写字姿势》《爱护眼睛》等儿歌, 结合学生的生活边进行入学教育边读儿歌认生字。

小册子的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情境歌, 结合学习汉语拼音教学生读熟儿歌, 认读儿歌下面生字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如:

aoe

大公鸡, o o啼, 阿姨带我到村西。

小白鹅, e e叫, 连声问我“早上好”

四声

一声高高平又平, 二声就像上山坡,

三声下坡又上坡, 四声就像下山坡。

iu俟

小蚂蚁, 要过河,

乌龟伯伯把它驮,

鱼儿见了笑呵呵。

早上、课间、中午上课前, 都有许多孩子围着让我检查他们认字。我左右手同时工作, 左手指着一个字, 左边的学生在儿歌中搜索, 右手指着一个字, 右边的学生开始搜索———这时, 左边的学生已找出了生字。有时我同时检查三个甚至四个学生。孩子们没读熟就找我检查, 我也不急躁。因为学前没有认字经验的学生认字困难是正常现象, 他们能独立识字, 就是最迷人的景象!还有比学生会“自学”更令老师欣喜的事情吗?

有的学生上学前没有识字的基础, 可以只读儿歌, 读会儿歌, 老师就在他的小册子中儿歌所在的地方盖一个印章, 会认生字就每首盖两个印章。为了鼓励学生减少排队的次数, 尽量不要一首一首地检查, 可以规定每10首检查一次, 多奖励一个印章;每20首检查一次, 多奖励3个印章;每30首检查一次, 多奖励5个印章……这样有的学生就愿意不断地边读新儿歌边复习, 找老师查整本书, 得到最多的奖励。盖几个印章, 不用花费一分钱, 就把小朋友“哄”得开心不已!

开学初的两三天, 通过读“熟悉的儿歌”和“入学教育儿歌”让学生逐渐安静下来后, 就开始拼音的教学。

3.阅读识字 篇三

一、听后阅读。利用无意记忆熟悉汉字

这一阶段只要求熟悉汉字,不提具体的识字要求。每篇课文教学也是从听故事说故事开始。在听熟听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反复指读课文,一般指读3~5遍,目的在于提高生字认读的刺激强度,增加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在指读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对一部分复现率较高的汉字逐步化“生”为“熟”,这就为以后的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有意记忆。分批强化识字

通过第一阶段十来篇课文的阅读,学生已经熟悉了不少汉字。由于多次见面。学生对这些汉字已经比较熟悉,而且已经度过了最高遗忘期,所以教师唤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并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记住这些汉字。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短,巩固率很高。这一阶段课文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1.所故事说故事

上课仍旧让孩子听故事,一般每个故事听3、4遍,在听熟听懂的基础上。跟着录音学说故事。

2.读故事

这一阶段已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一些汉字,学生已经能通过拼读掌握字音。因此,这一阶段的指读较之第一阶段容易些。为了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将课文中需要认读的汉字做好记号,使学生在指读时引起注意。

3.认汉字

阅读之后,教师出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汉字,让学生通过指读句子中的生字,并自己认读小卡片等多种形式来熟记这些生字。

三、先识后写。逐步达到“四会”

1.要求学生分批书写已经认识的汉字,达到“四会”

在写字过程中,再一次复习认识的汉字。

2,课文教学继续进行

教课文时听的次数可适当减少,因为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所以阅读时可以不完全依赖记忆。

3.开设扩展阅览课

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与此同时,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也大大提高。阅读识字法遵循儿童的记忆规律,在学生“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允许遗忘”,待遗忘率最高期过后再要求,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识字,充分开发了儿童的识字潜能,是一种较为轻松有效的识字方法。

(作者单位青海省大通四中小学部)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浅谈

张瑞锋

历史这门学科在初中一直作为技能课存在的,历史老师处在其中也很尴尬,学生不重视,领导要成绩。课外学生也没有大量的时间巩固,所以课上的45分钟就很关键。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产生巨大的效益呢?作为农村初中的历史老师,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要让学生有兴趣

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主要在两个时间点上:一是开学初,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历史教师要把这个好奇心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历史,这不是说让学生懂得历史的真实含义,只要让他明白历史的时间概念:历史是今天之前发生的事情。可以上溯到三四百年前的人类诞生,也可以是几十年前的西欧巨变。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这样就会吸引他们去学习历史。

另外,每一节课开始的几分钟是一个很關键的时间点。

如果历史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读。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的中心上来。通常有这样的方法:图片导人、歌曲导人、新闻导入等。如:在八年级历史《难忘九一八》上,我在正式的上课前,播放曲目《松花江上》,悲壮的歌声从情绪上激发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师生进入到特定的氛围,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二、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我上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常有5分钟的时间自由提问,也许开始学生还很幼稚。提的问题还显粗糙。但是只要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提问水平会逐渐提高的。在学习《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一学生就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曙光是指什么?为什么文艺复兴能在欧洲出现?这些问题的提出对课文的理解很有帮助。学生在提问中学到了知识,理解了重难点。学习效率自然上来了。通过学生自己提问题,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养成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三、要及时建构知识体系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每课的知识点都不少。学生绝不能把基本的史实作为孤立的知识点单独学习,在学习中适时将所学知识点根据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的线索构成有层次的知识结构体系。比如:中国古代史可以以朝代为单位。朝代再细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

四、要开展学科活动

初一阶段学科活动以历史故事会为主,用八节课的时间,每节课抽十分钟左右时间来进行,让同学们自己来讲与课程相关的历史故事。我认为组织历史故事比赛、故事会等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有效方式。在集中活动时(每周抽一节活动课)每人都把自己准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同学们踊跃参加,充分体现了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他们课外搜集资料、读物,都试图找出最优美、最动听、最具吸引力,大家都喜欢的历史故事来,大家的故事决不重复,内容涉及政治的,如:玄武门之变、陈桥兵变、辛酉政变……不计其数;文化的有:程门立雪、映雪苦读……多如牛毛;军事的有:长乎之战、火烧赤壁……数不胜数一段时间之后,每个人的记忆里都储存下许多美丽神奇的故事,这样寓教于乐,学生高兴得不得了。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从实际出发,寻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途径,为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4.此讲所述游戏识字阅读 篇四

儿童游戏是十分广泛的,游戏中识字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也可以花样翻新。但为孩子设计和选择游戏识字阅读,一定要根据年龄的大小、基础的差异、所处环境的不同、教育条件的优劣来区别对待,内容或增或减,或深或浅,或另有选择;方法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创造更新。但总的目标都是要激发孩子的积极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促进他们全面

发展、充分发展。

设计游戏,不但应当有利于识字阅读,更应当有利于开发智力、丰富知识、增强体质、进行品德教育等,并且要逐步加大游戏难度,积累识字量,最后过渡到广泛阅读。

一、体育游戏识字

1.识字再去玩

答应带孩子上公园玩,孩子情绪就一下子调动起来了。成人说:“呀,‘公园’两个字不认识,我们会走错门的,快点,我们记住‘公园’两个字再去玩。”这样孩子既高兴又认得快,走到公园门口还会高声朗读“××公园”的大招牌呢!

用同样的方法,到外婆家去玩,认“外婆”;到海边去玩,认“大海”;上街去玩,认“中山大道”“新华书店”等等,效率都是极高的。

2.买东西识字

孩子最喜欢上街买他心爱的玩具、糖果和小书,这时成人说:“这东西真好玩,真好看,真好吃,但我们不认识它的名字,它会生气的;认识了它的名字,它就不生气了。”于是立即写张袖珍卡片,认读几遍后贴在东西上,交给孩子。

3.投沙包识字

缝制一个沙包,里面装上沙粒、豆子或玉米等,带孩子到户外去扔,去捡(双手都要练),这时说:“明明真会扔!我们扔的是什么呀?它叫沙包。”于是就认“沙包”。如果孩子情绪高,识字能力强,还可以认“扔”“远”等字。

4.托球识字

把彩色气球充气后系紧,向上托和抛。这时孩子会特别兴奋,不仅能训练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发展反应力和判断力,而且玩过以后也喜欢认“气球”“飞”“高”等字。传接皮球和拍皮球游戏也同样可以识字。

5.登高识字

用桌椅、小木箱等筑高台,保护孩子爬上去体验高的感受。这不仅能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精神和自信心,也认识了高、低方位,还极易认识“高”字。成人把孩子举高玩,再学有关的字也是一样。

6.走平衡木识字

让孩子从长凳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这时孩子也很兴奋,走后很容易学会“走”“稳”“平衡木”等字。

7.游泳识字

夏天带孩子去游泳,他们玩水一定兴高采烈,上岸休息时就可以用指头蘸水写“水”“游”等字给孩子认。孩子不仅识了字,以后对这次玩水的记忆也特别深刻。

二、感知游戏识字

1.给色卡配对识字

跟孩子一起制作一些颜色卡片,将红、黄、蓝、绿、橙、紫、黑、白等色纸剪成小方块,贴在小硬纸板上,边贴边告诉孩子颜色的名称。每种颜色做两块卡片。

成人拿一套色卡,孩子拿一套色卡,成人先出示一种颜色说:“我出红色。”孩子要出示同样的颜色说:“我也出红色。”如果配对了就要鼓励,并用红色彩笔在红色卡反面写“红”字给孩子认读。如此配对识字,识字和辨色相互促进。

认完字后教孩子认读儿歌:

“红橙黄绿紫青蓝,七种颜色真好看。”

2.给图形配对识字

与孩子一起做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视接受能力逐步增加半圆形、菱形、梯形、直角三角形、扇形等)的图形卡片,边做边告诉他图形名称。共做两套。

成人手中拿一套,孩子手中拿一套(如在幼儿园就应每人发一套),然后成人说:“请把圆形拿出来。”孩子就应边取边说:“我把圆形拿出来。”孩子配对了就应表扬,并在图形上写“圆形”等字给孩子认,如此类推。

游戏做完后教孩子认读以下儿歌:

“正方形正,圆形圆,长方形瘦瘦,三角形尖。”

3.找色、找形识字

写一些“红”“黄”“蓝”等颜色的字和“圆”“方”“尖”等形状的字,认一遍后交给孩子。然后问:“房间里哪些东西是红的?”“哪些东西是方的?”„„要孩子去找,找对了就把相应的字块搁在上面,如此类推。

4.触摸袋识字

将多种水果、干果贴上名称,孩子认一遍后放进大口袋里,然后要孩子去摸(不许看)。成人报一种果名,孩子就应摸出那个果品来。摸出来后就读上面的字,读对了就把它吃掉。如此反复进行,不仅识了字,更发展了触觉,培养了形象思维和判断能力。

也可以用两个口袋,内放同样的物品,要孩子两只手去摸同样的东西,并同时摸出来。这可以培养孩子注意的分配能力。

游戏做完了,在黑板上读以下儿歌:

“香蕉、苹果、橘子、梨,花生、瓜子、核桃、糖。

摸得对,尝一尝,玩玩吃吃格外香。”

5.辨声识字

给孩子蒙上眼睛,然后成人摆弄物品,使它发出声音让孩子猜。如让铁钉、木块掉到地上,敲击搪瓷杯,用脚磕地板,撞击两个药瓶,折断一根小棒,开关电灯,拍打衣服等等。孩子猜对一件就放开眼睛看一看,同时认一认有关的字和词,再继续猜。这既训练听觉,又强化识字。这些字词要事先准备好,如“叮铃铃”,“咚咚咚”,“啪的一声”,“咔嚓一响”等。

游戏做完了,可以认读以下儿歌:

“敲杯子,碰药瓶,折小棒,丢铁钉,叮叮咚咚真好听。”

辨声游戏还可以将各种声音录音,如打鼓、敲三角铁、拍手、蝉鸣、鸟叫、狗吠、鸡啼、某某人说话等,然后放出来让孩子猜。孩子猜高兴后,又能学不少相关的字。

还可让孩子将石头、沙子、玻璃珠、沙袋等物一件一件放入饼干筒,摇摇听听,问问孩子:这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一样吗?然后认“响亮”“清脆”“发闷”等词。

6.尝味道识字

给孩子蒙上眼睛,然后用小勺子喂他曾吃过的各种水果、蔬菜,让孩子一样一样猜是什么食品,有什么味道。做完游戏后就可认“香蕉———香甜”“橘子———酸甜”“辣椒———辣”“苦瓜———苦”等字,并认读儿歌:

“蔬菜水果有营养,酸甜苦辣我都尝。”

7.嗅气味识字

将酒、醋、香油、香水、茶叶、五香、酱油、樟脑丸、辣椒粉等不同气味的物品分别装在不透明的瓶子里,让孩子一瓶一瓶地嗅,猜猜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孩子猜对一样,成人就把那个物品的名称写在小卡片上,让孩子认读后,动手贴在瓶上。这样既训练了灵敏的嗅觉,又识别了不同的物和字。以后复习这些字时,又可以让孩子嗅一嗅。

做完以上游戏,可以认读儿歌:

“我的鼻子灵又灵,各种气味分得清。

酒香醋酸辣椒辣,香油香水味不同。”

三、动手游戏识字

让孩子动手动脑,发展手的小肌肉的运动,使之手巧心灵。

1.拾饭粒识字

让孩子将一个盘内的饭粒,一粒一粒地拾到碗内,成人在旁边教他数:一粒、二粒、三粒„„拾完后,要好好表扬他,并认读儿歌:

“爱惜小饭粒,吃饭不浪费。”

这一游戏能发展孩子的小肌肉,并使手、眼协调动作。

2.开锁识字

准备若干把锁和配对的钥匙,在锁和钥匙上各挂一个小字卡,上写“1号锁”“1号钥匙”“2号锁”“2号钥匙”等,让孩子认字开锁,反复进行。

3.给娃娃穿衣识字

给玩具娃娃做一些背心、衬衣、春装、大衣、西装、短裤、秋衫、棉帽等四季服装,并在上面写上服装名称。让孩子边认字,边选择衣服给娃娃穿,帮助娃娃扣扣子等。此游戏二三岁的孩子很喜欢做。

4.剪画报识字

指给孩子看画报上的画,以及表示它们名称的字,如“天安门”“燕子”等,然后指导孩子把图画剪下来,把字块也剪下来,再要求孩子字配画、画配字,配正确了就表扬。

四、认物明理游戏识字

1.指身体认字

让孩子指出自己身体的相应部位,如头、额、眼、耳、鼻、嘴、脸、手、下巴、胳膊、胸脯、肚脐、屁股等等,边指边认字,读得快、指得快要奖赏,读错、指错要受罚。

2.指物品认字

先给孩子许多实物名称的识字卡片,然后成人指桌上的碗、盘、杯、勺、筷、饭、菜、瓶等物,成人说一件,孩子就要找出那个字放到实物旁边,同时大声读那个字。

同样的方法还可指房内的物品、室外的物品和远处的事物。

3.买菜游戏识字

先在卡片上写“白菜”“萝卜”“黄瓜”“猪肉”“鸡蛋”“葱”“大蒜”“姜”“菠菜”“藕”等字,与孩子共同布置好菜场的货架。然后给孩子一只篮子,要他去买菜,吩咐他买什么菜就要提什么卡片回来,回来以后要一样一样说买了些什么菜。

4.拼图识字

用厚板做成大小不等的许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然后与孩子一起拼图,问孩子:“这像什么?”“那像什么?”当他回答正确时,在图形下面写字,或要求孩子放相应的字卡。如:

以上既可以成人摆图考孩子,也可以孩子摆图考成人。同样也能用火柴做拼图游戏,如:

5.分类识字

把许多识字袖珍卡片堆放在一起,对孩子说:“你把动物字卡找出来。”“你把水果字卡找出来。”“你把人物字卡找出来。”“你把餐具字卡找出来。”等等,找对了给予鼓励。

6.给动物找食品

准备一些动物玩具或图片,把它们排成一列,再准备一些动物食品字卡放在另一边。问孩子:“小狗最喜欢吃什么呀?”“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呀?”„„让孩子用小盘装上食品字卡送到动物跟前,做对了给予鼓励。

7.大卡车能装什么

准备一辆玩具大卡车,问孩子:“大卡车能装什么?”鼓励他把有关识字卡片装到大卡车上,如“沙子”“砖头”“水泥”“木材”“钢铁”“机器”“蔬菜”“集装箱”等,如孩子装上大卡车不能装的东西(如“水”),就要讲清原因,并重装。

8.用字卡口头造句

准备一些字词卡片,卡片上的内容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让孩子看卡片造句。例如出示3张卡片,左边是“妈妈”,中间是“小朋友”,右边是“高兴”,启发孩子说出:“妈妈送小朋友上幼儿园,小朋友真高兴”,或“妈妈给小朋友讲故事,小朋友高兴得笑了”。最好同样的词要造出不同的句子来。

9.镜子反射日光读词读句

墙上挂许多词和句,让孩子用镜子反射日光,照亮哪个词或句,就把它高声地读出来。也可以成人照,孩子读;孩子照,成人读,互相考试。

10.学说对应词识字

这项活动既识字,又长知识,还有趣味性。成人拿出一个字卡,读出声,孩子就要找出对应字卡,读出声。例如:

上—下 高—低 长—短 粗—细 大—小

宽—窄 厚—薄 来—去 真—假 新—旧

进—退 黑—白 深—浅 正—反 出—入

天—地 古—今 曲—直 生—死 兄—弟

父—子

勤劳—懒惰 勇敢—怯懦 节约—浪费 聪明—愚笨

朋友—敌人 正确—错误 前进—后退 灵活—呆板

太阳—月亮 白天—黑夜 现在—过去 老师—学生

胜利—失败 开始—结束 早晨—傍晚 清楚—糊涂

喜欢—讨厌 反对—赞成 动物—植物 幸福—痛苦

安全—危险 认真—马虎 小心—大意

11.字谜

猜一个字谜,以后永远就不会忘记这个字了。猜字谜还能发展智力,培养分析字形的能力。如:

二个(竹)对口(吕)九辆车(轨)

九人(仇)可可(哥)十日(早)

万点(方)皮衣(被)十二点(斗)

三十(卉)加减(土、士)木门(闲)

双木(林)复习(羽)十三点(汁)

握手告别(屋)消灭蚊虫(文)剪刀丢了(前)

一加一不是二(王)毛竹(笔)二点水(冰)

又一点(叉)大米(类)厂里有只狗(厌)

三个太阳(晶)三个人(众)没风飘不起来(票)

太阳加月亮(明)鸟张口(鸣)一减一不是零(三)

叠罗汉(众)一箭穿心(必)一寸木(村)

眼中流水(泪)白水(泉)头上戴歪帽(买)

合手(拿)羊喝水(洋)扁担抬起太阳(旦)

王大姐戴两朵花(美)买有、卖有、人人有(头)

一只小帆船,满舱都装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迷)

有水可养鱼,有土种庄稼,有人就是他,有马跑天下。(也)

1、引小动物找家识字游戏

游戏准备:在家里准备一块识字场地,场地的周围贴着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动物名称字卡。

识字玩法:幼儿在场地一端站好。家长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幼儿立即边跑边学小猫的动作向小猫字卡跑去。其余的儿歌如

“爱吃小虫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

“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

“大鼻子,长又长,我的大象在哪方?”

“耳朵长尾巴短,我的小兔跳得远。”本方法主要用于对动物名称的学习。

2、让宝宝给字搬家

游戏玩法:把将要复习的生字贴在家里的门上,父母说:“宝宝,我们要把字宝宝搬到书房去,请远远把某个字宝宝搬到书房。”搬对了,给以掌声鼓励;搬错了,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进行指证。直到生字搬完为止。

3、快乐魔方识字游戏法

玩法:家长将要复习的生字写在正方体的各个面上,坐在床上或者是地上让宝宝来抛,小方盒落地后,哪一面朝上,就请念出它的名字,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4、小演员游戏法

玩法:如果要复习的生字是幼儿可以用动作来表现的,家长可以出示字卡请宝宝当小演员来表演相应的动作,如出示“跳”字,孩子看后,原地跳几下。

5、给字宝宝照相游戏

玩法:家长出示字宝宝,孩子给字宝宝照相,幼儿念三遍字后,说“咔嚓咔嚓喀嚓"。

6、送字宝宝回家

玩法:家长将儿歌或故事中的生字空出,幼儿齐念儿歌(或故事),念到空白处时,请幼儿找出所缺的生字字卡,放到空白处。

7、摘果子游戏识字

玩法:把字卡做成各种水果状贴在大树上,请孩子上来摘果子。宝宝摘下果子后,如果念出果子后面的字宝宝,就把果子奖励给宝宝。

8、捉迷藏

玩法:学完生字后,家长可以将其中一生字盖起来,让孩子闭上眼睛,请宝宝猜一猜是哪一个字宝宝藏了起来。

9、少了谁

游戏方法:把所学的字张贴在黑板上,让幼儿注视几秒钟后闭上眼睛,迅速拿掉其中一字,让幼儿观察一下少了谁并说出其名字,然后亮出该字,让幼儿加深记忆。

10、中华字经大字卡识字

玩法:把《中华字经》里头的卡片,制作成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宝宝们读出这个字。妈妈或者爸爸 陪读做玩字游戏 提高宝宝对识字的兴趣 组织语言将字打乱 然后在排 巩固所学汉字,每天早晚坚持10分钟学习半年可实现自主阅读

11、童话乐园识字

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离不开童话故事,离不开动画片。在我们长大了,可能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看过得童话故事和动画片。现在有一些游戏软件,里面有一些故事书,让孩子在读故事的时候识字。[1]

12、表演识字

让孩子表演他最喜欢做的游戏,如孩子喜欢当小大夫,就让他坐到写有医生的位置上,对病人问这问那,用一听筒在听,开药方,打针„„这时候教育他识读,“医”、“药”、“病”、“针”等,就不会太难。

编辑本段幼儿识字游戏妙招

一、抓住孩子最佳识字时机

兴趣和好奇心能激活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抓住这个时机,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探探特别喜欢玩玩具,每次给他买新玩具时都教他认许多字。一次我给他买了一把手枪,他爱不释手。趁他高兴之际我先教他认“手枪”,接着又边讲边教他认“子弹”、“扳机”、“目标”、“瞄准”、“靶子”、“喜欢”、“爱不释手”等等。这一连串的字词在说着玩着中探探就会说、会认、会用了。

二、自制识字卡片

为了教探探识字,我们准备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卡片,还有双面胶、绳子、彩笔,这些都放在随时能拿到的地方。并把家里各种物品的名称都写在卡片上,贴上去,有时还把价格也写上,我和儿子轮流当营业员和顾客,玩购物的游戏。只要我们出门散步或到超市购物,会随手带上几张卡片和彩笔,以便见到探探感兴趣和不知道的事物及时给他记下来。

三、组词与游戏

这种方法可以教孩子懂得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字的用法,丰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感觉认字并不是种刻板的学习,而是种能让他快乐的游戏。比如,我教他《小儿垂钓》一诗,我把这些字写在卡片上,先教他读,再告诉他意思,然后我们进行表演。我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他拿着棍子向前走;读“侧卧莓苔草映身”,他躺在草丛中作垂钓状;到“路人借问遥招手”,他连看也不看我,只是挥动着他的小手,我问他为什么不理我,他回答道:“怕得鱼惊不应人”,那神情可爱极了,傍晚散步时,我们又带着这些卡片,我把卡片当飞碟向前抛一个,他捡一个,并迅速地认出这个字,再组一个“词”。就这样,他不知不觉地既背诗,又认识了许多字。

四、创造识字环境

教孩子识字并不仅局限于家这个小环境,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孩子识字的情景和教材。

1、超市和菜场

我经常带探探到菜场和超市,让他在这种真实的情境和环境中认识各种蔬菜和水果。教他分类认,对比认;认形状,认颜色。每次回来除了买一点稀有的水果和蔬菜之外,就是带回来许多识字卡片。回到家后,我们又摆卡片超市,做购物游戏。在这种情境中,他不但把字与实物对应起来了,而且认得快,记得牢。

2、广告和商品包装

带探探出门,见到广告就读;买任何东西先让他自己看包装,买回来后便把包装上的标志和一些有用的东西剪下来,作为孩子认字和了解各种事物的素材。

3、写下孩子认识的人的名字

我常把孩子认识的人的名字写在卡片上教他认。先写亲人的称呼,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然后再写亲人的姓名。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又把他们班上三十多个小朋友的姓名全部写在卡片上教他认,时间不长就都会认了。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篇五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白果树小学 刘春玲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1—2年级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一年级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学习目标: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要求认识500个字,其中要求会写100个字;第二册会认字550个,会写字250个,这在几十年来的教学改革中是首见的。城市一年级小学生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较多的字,从托儿所到幼儿园,识字功底就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再加上社会的氛围,家长放学后的辅导,不能辅导的则请家教,学生要达到《新课程标准》识字量的要求,并不是难事。然而这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多数只上过一年的学前班,有些甚至连学前班都没有上过,放学回家后,家长则忙于自己的农活,有的连字也不认识,根本无暇辅导孩子。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识字及巩固识字是一年级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如何选择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识字量,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我逐步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阵地,进行识字教学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渠道。向课堂要效益,很多生字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巩固、加深。一直以来小学教育都沿用“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方式,而新课程却要求改变以往那种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能力。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战术”,方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识字欲望。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出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则是很关键。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假如识字教学只是单纯为识字而识字进行教学,会使识字教学变得枯燥无味的苦差事,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却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生活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熟悉或不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中再现出来并引导学生置身于这些生活情境之中,去亲身体验感受,产生语文学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就会缩短与学习内容的距离,并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与热情。如《自选商场》识字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情境创设,将有关的物品放置于教室中,让学生如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在学生要把看到的事物进行表达的时候,就把相关词卡贴于该具体事物的旁边,进行相应的识字教学。运用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就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快乐。

(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兴趣

一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学生都喜欢游戏,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1、找朋友。教师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

2、开火车。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说句子,3、摘苹果。在黑板上出示一棵大树,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哪个会读就摘下来并把苹果送给学生。

4、鬼兔赛跑。老师出示生字,第一个正确读出,后面学生组词,看哪一组词说得多。

5、猜字谜:教师根据字形特点来编谜面让学生猜,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字的过程,这种识字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

6、设置识字“游戏礼物”。在每节语文课开始的五分钟送“游戏礼物”。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的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教师适时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将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爱学的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超越教材,走进生活,自主识字

生活是很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很好的识字课堂,巧妙地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是增识字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在新环境中识字

1、认识同班同学的姓名。开学初,我就把班中每个学生的姓名制成座位表贴在讲台桌上。第一次发作业本时,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的了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课余时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热情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姓名,有的好奇地寻找着同学们的名字。没有几天功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作业本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他们记住了。这个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做法,使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2、认识课程表。课程表中每天的课程安排是学生必须事先知道的,由于不认识汉字,读课程表也是一个障碍。继认名字比赛后,我就组织学生读课程表比赛,看谁先会读课程表,一张课程表汉字最多也不过几十个字,大多数学生一二天下来,就基本会读了。

3、在熟悉校园环境中识字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对学校生活感到好奇。我们在进行入学教育带领学生熟悉学校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识字教学。带领学生认识校名、各专用教室的名称。学生发现了他们所学过的字就会很兴奋很自豪,平时经过也会不由自主地认读起来。为了创设识字环境,我们还可以将教室作一番精心的布置。可在一年级的班级里,把教室里的课桌、讲台、黑板等可视物品写上拼音及汉字,平时举目可及。教师在拼音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引读,下课与学生闲聊时还可以随机抽查。这样利用学习环境,在熟悉拼音的同时,学生就能认识多个难度较大的字,无意中又帮助学生认识了不少字。

4、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电视、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所以,教材编排识字二中的三篇课文就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我们每星期评出十几个“识字大王”的作品进行展览,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6.谈谈小学低段课外阅读与识字 篇六

根据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意课内外的联系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就是说,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识字,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有阅读需要的,但识字量少了会存在阅读障碍,进而降低学生在阅读中识字的兴趣。所以识字和阅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我校结合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而我们又必须抓住从儿童进入阅读状态的心理需求入手为契机,专门开展了课外阅读课,将一个年级有阅读兴趣的孩子集中在星期四下午的最后的两节课上阅读兴趣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上课学生反映得出,形成阅读兴趣无疑取决于阅读内容和形式。因此,我在为儿童阅读的“成功尝试”创造条件方面有如下做法予以总结。

一、创造阅读条件,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兴趣班上,随着孩子们识字量的增多,我逐渐指导学生阅读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注音读物,从单幅图一句话到一段话,阅读内容也可从简单的儿歌慢慢过渡到短小的童话、浅显的配图寓言等。我结合孩子们语文当单元所学课文的文体、教育意义等特点,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注音读物,如《安徒生童话》《亲爱的笨笨猪》等注音读物,让学生在课间和同学一起读,在家中和父母一起读,把自己读会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把自己的故事书推荐给同学,和同学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学生阅读之初或许会很慢,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自己所吸纳的话外音、言外意,是老师读、学生听所不能取代的。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他要认清楚字形。还要思考字词表达的意思,遇到不认识的字,他还会思考如何去解决等。这样学生一边识字,一边阅读,以阅读促进生字的掌握,以生字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巧用激励,让学生爱读书。

1.开展读书得星、换卡活动,激励学生读书。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第一堂兴趣课我设计制作了阅读记录卡,里面结合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绘画、摘抄、同伴听评、老师听评画星栏目。并告知孩子们,第一节课是看完规定阅读数量的课外读物,并做好记录,第二节课就是采用“好书推荐”“我来讲故事”“我读你听”等形式的展示和评比。学生们往往为了得到上台展示的机会,就得很认真的看完故事并将故事中识得的规定数量的生字利用实物投影指示给同学们,并介绍自己认识该字的方法,这一关通过之后,才有机会上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所看故事内容。展示完后根据其水平都会得到相应的加星的奖励,得星最多的,就将是下一周的课外阅读课的小老师(坐讲台上读书的奖励)。

2、采用多种形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为照顾到一些学困生,我还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各种报刊杂志结合起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由于各种课外读物相对更加规范,同时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有帮助,所以,我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变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的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3.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活动,调动阅读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我以班为单位开展“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背诗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把阅读、识字寓于具体的活动中,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励学生坚持阅读,在阅读中与汉字反复见面,不仅能及时巩固识字,而且能扩大识字量。

三、大量阅读。帮助识字

学生具备了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都期盼着星期四的到来!当然这也是一种可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强化识字,扩大识字量的很好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我课后会布置适当孩子们感兴趣的作业,并在阅读课中让学生展示课外阅读中的识字成果,满足其成就感。

1.制作识字卡。引导学生将阅读中识得的字或剪贴或书写在自己设计制作的识字卡上,平时在年级内交流,每月在全班交流展示,在交流中评出制作精美,有创意的识字卡展示在各班外墙“识字乐园”中,使一人识得的字变为大家都识得的字,同时评出“阅读识字大王”,以此促进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主动识字。

7.识字阅读维度途径与方法探微 篇七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教学生识字时,教师要从激发学生识字、阅读兴趣考虑,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字阅读的热情,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生字,在识字过程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这对全面整合识字和阅读资源有重要帮助。学生学习兴趣一旦被点燃,其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升。教师创设识字阅读教学情境的方法众多,利用故事引导、谜语激发、名言介入等,都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特别是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之后,可以为课堂提升丰富图片、动画、视频和文字材料,对学生视觉、听觉产生重要激发力量。如在学习《秋游》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画面,一群小学生正开展秋游活动,有的观察秋天的美景、有的追逐打闹、有的听老师讲解,蓝天、白云、农田、水稻、高粱、棉花等景物各具特色。教师让学生一边观察图片,一边阅读课文,为提升阅读效果,还专门进行了范读,并让学生仿读。教师将生字连同相关语句投放到大屏幕上,学生开始自读认知。很快,学生不仅完成了识字任务,还能够熟练朗读文本。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结合图示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掌握生字,学生学习效率相当显著。这是因为教师将识字有形化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增,结合阅读经历体验,提升了识字维度,他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识记了生字,也提高了阅读能力。可见,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便利的学习条件,使学习活动开展顺利有序。

二、提倡自主识字,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识字创造条件,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学习生字,深刻理解生字的应用意义,不仅能够提升识字效率,还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成长。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个阶段阅读教学都有重要规定,特别是对中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培育有重要规范和要求,教师要提升学生识字阅读结合教学意识,制定科学识字阅读策略,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如在学习《小鹰学飞》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标记出来,然后让同桌两个人展开合作阅读,一个人饰演小鹰,一个人饰演老鹰,先是展开分角色朗读,再进行故事演绎阅读,再根据记忆进行对话表演。学生大多喜欢这样的演绎活动,参与积极性很高。最后,教师展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开始认读和书写,学生根据注音能够掌握生字读音,并根据具体语境掌握字义,学习过程非常顺利。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同桌合作进行阅读活动,都属于自主学习范畴,学生自我消化学习认知,特别是课堂演绎活动,能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积极识记生字,并对文本情节展开认知,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感知,自然对遇到的生字有了感性认识,并通过文本展开学习,逐渐对生字形成理性认知。这其实是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同步开展,二者不仅没有形成对冲,还能够相互扶持和促进,学习呈现活跃性。

三、强化情感诵读,注重识字语言积累

阅读文本中接触到生字,学生会很快对其进行更多的信息收集和整合,对生字形成主动学习的认知意识。实践证明,学生阅读中识字要比单个识字速度更快、印象更深、持续记忆时间更长。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强化情感诵读的力度,让学生对文本文字进行更为直观的认识。识字和阅读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如在学习《青松》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然后让学生反复仿读,再给出朗读指导:这首小诗,只有22 个字,朗读时,要注意掌握好语调、语气和语速。这是一首赞美青松的诗,要求语气要恭敬,语气要严肃端正,语速要缓慢,还要注意声音的高低快慢变化,体现明显的节奏感。学生开始朗读练习,在朗读展示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给出具体的指导。这篇课文只有5 个生字,朗读结束时,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结果是良好,他们大都能够掌握生字的读音和意义。同时,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并给予朗读技巧以具体指导。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形成文本内化感知,掌握了青松的内在品质,也学到了朗读诗歌的技巧。特别是情感赋予朗读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识字、熟读、背诵课文等学习成果,还从思想深处受到一定触动,为识字阅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8.怎样在阅读中识字 篇八

关键词:培养习惯;识字教学;方法;实践;朗读

一、充分信任学生,善于放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年级学生在识字能力上已经获得一定的方法技巧,如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基本方法,以及查字词典的方法,这些为中年级学生独立地借助工具书主动识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独立识字。对于易错易混的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辨析,适当指导,但大多数生字应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行解决。

二、随文识字,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把生字与词语、句段联系起来

随文识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从儿童身边的人物、生活这些鲜活熟悉的内容入手,以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儿歌、童话故事等形式呈现,或借助拼音,或借助画面,或借助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给儿童爱与美的启迪,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的识字时,教师抓住以读课文为识字的切入点,以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为识字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识字,将生字、新词与句段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这就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从而培养学生学会识字的方法。这样既把生字的音、义、形融为一体,更能体会用词的精彩,形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识字教学要与大量的课外阅读及写作结合起来

对于教材中规定的要认识的字,不要强求一一记住,只要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识字量就会有保证。识字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而中年级的阅读,还在于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识字要在语言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才能有效提高。因此,通过以读促识,以识促读;多读多识,多识多读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互助识字、注音识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尽快进入独立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

四、要重视写字的指导

一是重视硬笔正楷字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强调笔顺笔画的教学,只有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才能把字寫好看,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书写汉字的快乐。二是重视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深厚的书法文化,使学生知道书法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同进在加强习练的基础上,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在临摹的基础上对于喜好书法的学生还要给以个性的、提高的指导,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

五、积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知识的拓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让学生反复美读,在读中识字、读中感悟文情、文意与文美。此外,教师要适时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入情入境地朗读。发挥其感染力,关注每个学生。在此指导的过程中,既要有严格要求,又要有温馨提醒。这样,学生既能理解文情,又能感悟出课文的价值所在。此环节后,及时开展“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达到训练、运用与拓展的目的。

因此,当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语文因生活而精彩,让识字因阅读而丰富,就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开拓语文识字与阅读教学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君.创新识字方法让学生轻松学识字[J].宁夏教育,2010(3).

[2]魏长青.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3).

[3]彭雪梅.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4).

[4]王静.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规律[J].语文学刊,2001(2).

9.阅读识字 篇九

——参加‚第十二届‘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3月25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第十二届‘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教学研讨会,在三天的学习中,共聆听了来自全国的16位名师、专家的授课和讲座,真是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专家们深厚的功底、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教学、对学生的关爱、对教学的研究,深深打动着我、感染着我,让我这个第一次走出家门的教育者看到了世界的新奇和美妙。张敏华老师悦耳动听的声音、富有激情的讲授,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伟大的师爱;吴琳老师睿智的课堂和对语文教学的默默付出,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教育者的品格;石春妍老师的‚‘双线’并进识字,‘三境’联动阅读‛讲座,为我们识字、阅读教学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还有著名儿童诗人雪野、教育专家赵志祥、赵昭、钟鹤童、吉春亚等等,都让我备受感染,心灵一次次被深深撞击,深觉自己知识、能力的差距。

当然,在不断地反省过程中,专家们传递的理念、方法也慢慢在我心中扎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学生基础段打牢基础,在课堂中进行识字、阅读教学,结合专家的讲授和自己的一点教学实践,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识字、阅读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识字的关键是记忆,学生识字负担重,重就重在学过的字容易忘记。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短时记忆的遗忘率一般在60~70%之间。要求学生在‚最容易遗忘‛的时候‚不许遗忘‛,教师和学生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遗忘作斗争。事实证明,现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用于‚复习巩固‛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认识‛生字的时间。这样识字费时又费劲,学生和教师的负担都很重。随文识字根据人的记忆规律,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用听故事、读故事的办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活

动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让课文中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字就不是孤立的,汉字被置身于广阔的背景,放在文章的整体之中,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观。从另外的角度看,字、词、句、段、篇是相互联系的,符合课文教学的系统观和联系观。这样,学生对生字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容易记忆。

如:课文《乌鸦喝水》里有‚喝、渴、找、怎、么、办、法、高、想‛等生字,我一边讲故事,一边随着故事情节出现生字。乌鸦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学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区别,就能牢固的记住,不易混淆。‚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我们找东西都要用手,所以‚找‛字是提手旁。‚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瓶子,里面放了大半瓶水,又怕学生看不清水在瓶子里的高度,便在瓶子里掺了红墨水,这时我拿着乌鸦图片作演示,表示乌鸦喝不着小口高颈瓶里的水,因为瓶子里的水不多,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这时乌鸦开动了脑筋,它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办法‛这个生词,意思容易理解,不需要多加解释,只要对字形稍加指点就可以了。对‚办‛字我还做了这样的强调:想办法,要动脑筋,要用力气,用力气就会出汗,所以力字旁的两点千万不要丢了。教师一边讲一边问,学生边听故事边答问题,边认识生字,兴趣盎然,一点也不感到枯燥,更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二、应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喜欢识字、爱上阅读。首先,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根据低年段学生的特点通过一些具体的情境,游戏或比较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只要教学开始,便能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猜谜游戏,从游戏中引出绳子,适时

地完成生字的教学。这样,在学生兴趣高涨的情况下,让学生对生字建立表象,形成初步认知并及时对这些生字进行深入的学习。

其次,扫清阅读‚障碍‛激发阅读兴趣。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识字的方法、规律,让学生自主找方法、用规律去主动获取识字方法。如授课时,教师抓住以读课文为识字的切入点,引入课文后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课文,‚同学们读书时,你想给同学提什么要求呢?‛学生会这样回答:‚首先给生字朋友做记号,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学生通过互相提示后,教师就指导学生一边读文,一边把生字或不懂读的字画出来,后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当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时,就要以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为识字的着力点,引导学生将自己认识的字、词、句与课文整合起来,这时教师可以采取不同手段检查,如开火车认读生字、老师让学生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找出带有生词的句子读一读、最后再来读课文.这样既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又体现了识字、读文层次性,而且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与生字碰了几回面,‚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新字,同时也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 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再次,积极倡导随文识字,图文结合理解字义。随文识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儿童身边熟悉的内容入手,以儿童感兴趣的、儿歌、童话故事等形式呈现,或借助拼音,或借助画面,或借助丰富多采的语言形式,给儿童爱与美的启迪,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时用图画帮助识字,可以使学生对生字产生强烈、深刻的第一象。在学习课文时,采用随机让学生观看图画识字的方法,使汉字和图片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汉字的形状就会清晰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明显的提高了识字效率。同时通过图画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理解课文。

三、带领学生走出文本,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生活处处是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如每个单元主题后的讨论实践题,可组织带领学生模拟社会舞台、扮演小记者等方式,在解答的同时了解了社会,更丰富了语文知识。还如《荷花》一课的学习,文本之外再为学生朗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优美且丰富了知识、升华了主题,更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真正树立和落实了大语文观。这些活动可以说是识字、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10.听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识字有感 篇十

今天听了低年级的一节语文阅读课,感受颇深,李惠兰老师的随文识字教学很值得探讨。

“随文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在感悟课文时认识生字,是当前低年级语文教学所提倡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有语言环境,大部分生字学生自己就能解决,比如联系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等,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读书,那么一遇到生字学生就要动脑去解决(这里也可能出现以前学习过又忘记的字)。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经历了一个不会到会的过程,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随文识字”有自己的优势:创设温馨而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注重儿童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心理体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义在课文语境中得到明确深入的开掘,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运用心理学衰退理论研究成果,实施笔画笔顺、字形结构的机械记忆。识字与阅读教学整合,并不是识字与阅读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机进行识字教学,有效识记生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促进阅读教学,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据调查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方便,低段老师用得最多的识字方法是集中识字,而在《丑小鸭》这节课中李老师集多种识字方法为一体,既有集中识字,更有分散识字,还有语境识字等,初次尝试的成功,给了我更多的实践信心。《丑小鸭》一课在李老师的引领下,更是做到了识字和阅读的有效整合。

识字就是为了帮助阅读,阅读也能帮助识字。阅读与识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我们只有把识字和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识字去阅读,在阅读中更好地去识字,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识字和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更自主地去识字和阅读,做到轻松识字,快乐阅读。而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字词运用是发展低年级学生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些关键的常用的字词不能够只停留在让学生认读、理解的层面上,更重要的借助字词运用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发展,因此该片段的教学我容识字、阅读、写话为一体,让三者相辅相成。但是“随文识字” 也有不足:忽略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和科学系统,对识字的难点字形的理解、认知、记忆缺乏科学性。不能成批识字,影响识字效率。它的认知特点是借助课文语境及上下文的内容与联系来理解字义,利用儿童长于机械记忆的特点识记字形。

11.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识字能力 篇十一

科学研究表明:3~6岁儿童的大脑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着的,异常活跃,到青少年时期活跃程度才逐渐降低。如果在幼儿时期不能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有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要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一切知识的重要动力。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目的地为幼儿提供一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要在活动区和图书角里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故事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故事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图书页面要色彩鲜艳,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图画内容要与幼儿生活有关,简单具体、生动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氛围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书面语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幼儿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的语言知识,不断地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阅读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交往等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要与幼儿建立“师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他们阅读、思考,引导他们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并通过“生生互动”的形式,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阅读关系,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他们会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心和自主精神,让阅读真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四、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1.先背后认。先把所学的内容背下来,再通过以手指字的形式,完整地辨认字、识字。

2.故事提放。教师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幼儿提出贯穿故事内容的关键字,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对其中汉字的识认。

3.跟读训练法。在开始学习阅读时教师在前面读,幼儿在后面紧跟着读,反复训练。

4.文中识字。在幼儿有一定的识字量的基础上,把阅读的内容直接交给幼儿,让幼儿独立阅读,遇到生字时,再由教师帮助解决。

在我们的生活里,处处都有幼儿阅读的机会和内容。教师应把握时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培养自信心、独立性、好奇心和创造性,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12.阅读识字 篇十二

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定位

(一)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视角定位。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正逐渐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语文教育也正在变异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炼课。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固定的题型、标准的答案,直至将原本非常优美的文章肢解得面目全非。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新课标“总目标”的第七项,对阅读教学的表述为五句话,突出“自读能力”(特别是“良好语感”)的培养,体现了阅读智能、阅读知识、阅读情志的多元目标,强调了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阅读教学旨在促进和帮助学生体验感知,在体验感知的过程中,丰富思想感情,认知未来世界。而固定的教学模式却使得学生在文山题海中跋涉,也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很难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二)阅读活动的空间定位。

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阅读活动应呈现开放学习的态势,并渗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家庭中,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正因为这种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在这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开放性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视野去审视海阔天空的世界,去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这样逼真的、多元的、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变狭小的课堂为广阔的交际场所,使阅读不再是孤立的活动,而变成活生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三)阅读活动的角色定位。

现阶段阅读活动的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普遍存在“主客颠倒”的现象,学生应是阅读课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协调者。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命题的方式,用点评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创造精神。在阅读课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那是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正是这种阅读主体和写作主体之间的对话使语言文化世代传承。

二、意义识字推进阅读的策略

意义识字是指把初学汉字放在一定意义的课文内,使学生在感受课文意义的同时,形象地记忆该意义文块,从而相应记忆该汉字的音、形,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该汉字的意义。小学生在初步掌握一定汉字的同时,即可开始大量地阅读意义文块,使初步认识的汉字大量重复出现,从而巩固认字及不断扩充所认字的意义。在生本教育理念引领下,教师通过创新性阅读策略的运用,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推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寻求家长的支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由于生本语文教材第一课就进入文字学习,没有安排拼音教学。为了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关注学生的识字起点,学期伊始我们就对学生、家长进行了入学前的识字问卷调查,初步掌握学生的识字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识字基础差距较大,识字教学任务很艰巨。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配合,通过召开家长会,交流学生们的学习现状,教家长一些在家进行亲子游戏和亲子阅读的方法,并推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相关书籍。

我们每节课前设计前置学习单,让学生先自学,一般有以下几项内容:(1)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听录音跟读,重点识记自己不认识的字。(2)和家长玩生字卡片。(3)我自己学会一个生字,爸妈教会了一个生字。(4)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很快地记住生字。

“前置性学习”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它不仅为课堂学习作了准备,而且可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前置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学生会获得一种愉悦、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们有备而来,带着问题来上课,学习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上完新课,可以布置“玩字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玩字卡游戏,每天五分钟,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复习巩固了生字。长此以往,学生自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自学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识字兴趣。

生本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生本课堂的大体流程是“个体学→小组议→集中研”,教师起点拨和调控的作用。开课伊始,教师应让学生去自读课文,圈出识记有困难的字,补充前置学习时的感受,画出引起思考的地方。由于有了前置性学习,学生自学的过程主要是回顾一下在家学习的收获和问题,为小组交流作准备。交流主要包括交流生字的读音和字形,课文的朗读,课文中读懂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这些内容首先在小组内进行,小组的培养非常重要。交流主要可以分为几种方式来进行:

1. 小组游戏式,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字。因此,我们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摆长龙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邮递员送信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人人都做小老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小组游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责任感,提升成就感。

2. 小组汇报式,培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小组汇报。小组汇报的内容多种多样。如生字字音的提醒,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他们把生字中容易读错的字找出来,以开火车的形式提醒全班同学注意。如生字书写的提醒,对于一个生字,小组会分工汇报,比如:1号说结构,2号说笔顺,3号说关键笔画,4号扩词,5号补充等等;还有课文朗读汇报,学生们会分句子读,分小节读,分角色读等。

让学生代表小组交流、汇报,让每一个学生的能量都得到释放,都有展示的机会,他们就能感受到前置性学习的乐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从不同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小组意识和荣誉感。

3. 全班研讨式,绽放活力。

全班研讨式是指组织学生毫无拘束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想象、思考、交流和探讨。主要包括把前置学习时进行的思考、感悟说出来和全班同学分享,也可以提出在前置学习时产生的疑问或者在听取同学发言时碰撞的智慧火花。这是课堂最活跃的交流方式,让各种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相互启迪。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展示各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便于借鉴和学习;同时,也可以集思广益,汇集整理出完整的、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纤夫”而是“牧者”;不再是问题的终结者,而是质疑的鼓励者。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归纳、提升。

(三)积极推进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生本教育语文教材实验要求一年级大量识字,而学生识字量大,遗忘也快,这属于正常现象。克服遗忘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尽早进入阅读,多阅读。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提前进入阅读,大量阅读,自主获取知识,既是生本语文教育实验的目的,也是实验的教学特色。

1. 师生共读,培养兴趣。

生本教材有一本配套的课外阅读书,教师利用午间阅读5~10分钟时间,带着学生读时,要求他们眼看手指,放声朗读。放学回家让他们读给爸妈听,教师通过发短信等方式联系家长,让家长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并签上字,第二天到学校给学生盖章发红花。学生得到家长的表扬,得到教师的鼓励,就会饶有兴趣继续往后读了。本着上不封顶的原则,每天发花盖章,在阅读的量上不给硬性的规定,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之间有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亲子共读,保证时间。

亲子阅读也是学生初始读书的一种方式,为了督促这项工作的开展,教师可以设计读书记录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内容包括:我今天从______点到______点,读了一本______书。我记住了______个词语,读书的收获是______。因为要批改,有些内容学生没法填写,可以建议学生说家长写的形式。并且要求保证每天20分钟的读书时间。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为学生们的阅读扫清了障碍,巩固了生字,培养了阅读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独立阅读,发掘潜能。

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推行一段时间后,不少学生已经不愿意跟在教师和家长的后面走了,他们有了自己独立阅读的强烈愿望,于是,教师可以鼓励家长给孩子买书,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只要他们喜欢的就买,但每次只买一本,且每人带两本书放在教室的图书角,参加读书漂流活动。学生们在家每天读书半小时,在学校还有30分钟左右的午间阅读时间。当读书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时,教师也就不再需要每天检查阅读记录表了,可以改为一周收一次,记录表上有学生每天阅读的大概字数和阅读书目,家长和学生分别要填写阅读态度和累计字数,学生一周的读书情况一目了然。

4. 开展活动,展示成果。

学生掌握了知识,特别在课外阅读中了解到一些新鲜知识后,总想在同学们面前表现出来,还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作为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每天的课前五分钟和学生一起背古诗、诵经典,开展“好书发布会”、班级“阅读之星”评比、词语接力赛、朗读擂台赛、故事大王赛等等。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他们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之后,心理上有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通过以上三方面策略的实施,许多家长和教师都能欣喜地感受到意义识字、推进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大量的意义识字为学生提前进入阅读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课外阅读又巩固了课内识字,克服了生字遗忘现象,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上一篇:小班识字教学计划下一篇:燃气管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