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

2024-06-26

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8篇)

1.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 篇一

向全面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转型

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国际和国内服务市场正在寻求具备全面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新的机遇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要求。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全面行业解决方案将极大地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盈利空间。由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特殊性,外包过程中知识和智慧的转移不可避免。从流程管理、信息管理、知识共享、经验共享中向产业链高端进军成为可能。行业解决方案建设要建立在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基础上,日积月累总结归纳行业技术应用,经营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在行业服务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运用完善。

2010年是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更为坚实和稳健的一年。从2006年以来,中国作为服务外包重要目标地成功地获得全球的关注,吸引大量欧美和日韩跨国公司涌入,由此也带动了中国企业将业务实施外包,形成中国独特的整体服务市场的动态演进格局。企业规模迅速扩展,若干个领军企业声称公司人数已愈万人。继文思创新上市后,海辉和软通动力也于2010年在美国顺利上市。估计2010年全国服务外包产值有望接近200亿美元,从业人数也可能达到180万人左右。交付中心也正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全面带动中国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新的一轮服务外包热潮有可能以不同的趋势正在重塑现代服务业的格局。这些新的动向既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服务外包企业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的趋势有:印度以外服务外包市场能力的寻求;全面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发现和成熟度;技术创新和知识储备的实力要求;人力资源的丰富和稳定的供应。总而言之,世界水准的服务外包企业实力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服务外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辨析

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必然是大踏步、跨越式的。要从中国全社会的农耕和工业交替之际直接跨入服务业占据高比重的发达社会形态,其艰巨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中国社会还处于一个现代服务业发展极不发达的现状,高新技术应用于商业和日常服务消费行业极其滞后和匮乏,人员的思想观念、服务意识还停留在农耕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社会、金融体制更是盘根错节,很难跟上经济发展和服务经济的步伐,整个思想意识和社会体制与建设软实力相关的基础十分薄弱。这也决定了当下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严重不足。何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什么是服务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认真讨论,认识清楚,明确方向,瞄准目标。每一个企业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就一般服务外包企业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1)服务市场占有率,包括产业链业务覆盖范围、跨行业和跨文化的市场能力、品牌认知度、对客户的营销能力、客户关系管理等;2)提供服务交付的能力和水平,包括产能、产量、利润率、知识水平、经验积累、行业能力、持续质量水平、人员规模、峰谷负载平衡能力等;3)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包括最新技术的跟踪、著作权和专利权的拥有数量、对客户需求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自身信息化和知识管理能力等;4)人力资源建设,包括营销、技术、运营核心队伍建设、人员稳定性、企业核心价值认可度、企业文化建设等;5)企业战略规划及执行力,包括明确、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长、中、短期企业发展规划、决策与资源配臵的机制、决策执行监管三者的分工与合作等。由于服务外包企业大都属于创业型的,其特点是从初创期的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逐步过渡到销售驱动,规模化发展,走向规范。创业者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国际化和技术应用的特色,迫切需要更新换代,提倡改革开放式的企业管理,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保证企业的基业长青。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设定宏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持续进步,造就中国若干个服务外包的“百年老店”,任重而道远。

服务外包是制造业外包的延伸、继承和发展

现代工业方式的进步就在于产品生产的批量化、标准化、自动化。其中随之是生产过程的高度分工以及相应流程的构成、重组和优化。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利用系统工程学的概念进行科学的、高效的生产组织和经营。工业革命的几百年以来,这样一系列工业工程的实践和理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就是最早使用汽车制造流程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品质,将一种品牌汽车的基本制造划分为由若干个主流程组成:市场调研-需求分析-组织研发-汽车设计-中试生产-采购零件-批量生产-市场展销-批发零售-售后服务,每一个主流程都有一系列更为精细的流程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制造业生产系统。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工业化发展充分、成熟的基础上,发达国家直接地将流程精细化的工业企业管理模式应用来发展现代服务业。70年代开始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替代人脑工作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工作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引入形成一种以服务为主导的生产逻辑。无形的服务流程及其内容通过文档化得以固化,得以形成科学和高效的虚拟化服务交付方式。90年代逐步形成的全球化经济趋势,加剧了世界范围的竞争态势,使得不受时空限制、文化约束的第三方专业队伍提供服务并且创造新价值成为可能。这就是制造业外包向服务业延伸发展的过程。

不同产业发展的规律是可以互相渗透、借鉴,进而走上实现共同快速发展之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就是第二产业工业向第一产业农业渗透和延伸的结果,农业机械标准化、自动化的制造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尤其是近几年来,生物研发、遗传基因、良种培育等专业知识服务应用于农业生产,引发了绿色革命,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粮食生产的巨大成功。

市场经济是推动外包的原动力。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自由、公平的竞争。所有商业组织为了获取持续性的商业竞争力,一方面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而在另一方面又要寻找新的经营模式,以求得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将产业链从本国扩展到有条件的国家,以达到转嫁成本、规避风险、整合资源的目的。世界范围内从60年代开始实行大规模制造业的外包。就是将整个制造产品的产业链进行切割,先把产品制造链的两端即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等高利润、高知识的流程留在欧美发达国家,仅将最简单,最耗能源和劳动力的制造和装配流程转向接包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将服装、玩具、鞋帽等简单消费品向日本、韩国、台湾转移。这些生产外包70、80年代又转向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这种制造业产品外包不但充分利用当地的资金、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客观上还可以训练劳动力、提升他国生产经营能力、进而扩展当地的市场消费,成就当地企业资金的积累。跨国公司是最终的获益者——在世界范围内提升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基于生产流程管理精细化基础上的外包运营模式毫无疑问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接下来外包的递次效应又再一次推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70、80年代日本、韩国、台湾提升劳动力和经营水平后,转向计算机、消费电子产品的外包。中国目前还承担许多大规模低级消费品的制造业外包,从90年代开始计算机、消费电子产品的外包,现在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90年代一场管理运营模式革命悄悄地在知识劳动力富有、西方文化最为融合的贫穷的印度开始,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外包在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这是移植、运用制造业外包的流程管理思想于第三产业。

服务外包继承了制造业外包的降低成本、利用资源的核心能力,同时又由于信息技术和服务的特殊性,服务外包还发展了制造业外包所达不到的,向流程管理、信息管理、知识共享、经验共享、逼近价值链高端的可能性。

现代服务业外包具有知识和智慧转移的崭新特点

今天制造业外包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地非常成熟。无论是低端消费品生产(如服装、玩具、五金工具),到高端工业品的装配(汽车、手机、集成电路)都可以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洼地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主要是消耗简单体力劳动、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制造业最终是获取有形的物化凝结体,其中的高新技术由于凝结在产品中而无法简单仿制、拷贝和获取。这也就是中国三十年来成为了“世界制造中心”,但是几乎没有可以值得炫耀的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品的痛苦和困境所在。我们付出了血汗和自然资源,牺牲了安全环境,换来的是长期徘徊在制造产业链的低端。反思制造业外包带来的弊病以及服务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不能不说是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调,忽略发展具有知识和智慧劳动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的必然后果。

笔者在过去发表的文献中多次论述到服务业外包的实质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有着和产品主导不同的生产逻辑。其中核心的生产逻辑差异在于无形的知识劳动满足人们较高层面(多数是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必须在与客户不断互动中才能有效地完成;客户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大多数时候客户自己都无法表述清楚服务的需求。以信息技术驱动的服务业更具有这类特点,以软件服务为例,软件研究开发的目的是试图利用计算机的能力来取代人类繁琐、复杂、重复的工序和活动,达到极大地提高生产和学习的效率,保证人类生活的更高质量享受。为了帮助软件用户需求的全面挖掘、准确表达,最终完满实现,软件研究开发的架构和思想经历过多次革命性的转型,以求满足客户动态的服务需求,从面向目标(OOA)的思想,到面向客户(COA)的举措,最后到面向服务(SOA)的架构就是高端服务业跟随客户需求发展的明证。其软件研发方法论不断发展的目的就是在于不断寻找、逐步逼近客户的真实需求,其最有成效的方法就是和客户始终保持最为频繁和有效的沟通。今天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Facebook、微博、移动互联网等商业性通讯工具,无不是设法和客户保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沟通和联系。只有随时倾听客户的心声,理解客户的潜在和深层次的需求,成为比客户自己还了解客户的需求,才有可能提供满意度高的服务,也才有可能占据更多客户市场的份额,立足于竞争激烈的服务市场。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通过外包的第三方管理形式委托服务供应商为终端客户提供整个服务产业链中的部分业务。由于服务劳动的这些业务内容主要是联系到高技术应用的知识劳动,由于信息技术更新发展极快,往往来不及抽象成为经典的理论之前已经被淘汰和被新技术所取代,作为隐性知识的经验尤其重要,因此重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尤其重要。不能照搬、沿用陈腐学院派的传统知识管理方法,尤其不能仿效当今学术界不正之风,急功近利,凑空对空的论文,抄囫囵吞枣的书籍。服务外包企业恰恰需要不断归纳、总结各个项目的技术经验,抽象、提炼形成自己一整套技术方案,不断丰富才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素材。服务外包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与终端客户需求相关的技术、架构、流程等。甚至与核心业务的知识和智慧,需要不断关注自己承接项目之间的关联度和技术内容的相关性,这些包括技术细节和崭新应用,商业模式创新思想及应用集中体现了发包商向接包商无法避免的知识和智慧转移,只不过我们要十分关注和重视,思考和分析,把似乎没有关系的内容加以联系、想象和提升,这就是获得间接行业经验的归纳、总结、积累、模仿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过程。服务外包企业缺乏行业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服务外包的运营模式是制造业外包的延伸、继承,是第三方管理介入服务供应商与终端客户之间的特殊经营模式。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来自于发包商,发包商将为终端客户服务的流程进行切割,把一部分非核心业务,或需要交付的服务内容(有时难于截然区分核心和非核心的业务)委托一些专业人士和队伍来完成。因此,其完全的业务内容、规模尺寸、价格定位、交付时间都无法由服务外包接包商自己掌握和操控。终端客户的市场规模、行业范围、服务需求、技术应用能力、流程规范、知识产权等信息更难获取,受制于发包商,类似国内目前大多数服务外包企业单纯依靠外包业务,尤其人员派遣外包根本不可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可以通过服务外包获取大量的资金积累,尤其是承接利润率较高欧美国家的离岸外包,十几年领军服务外包企业已经获得相当的资本积累和人员规模。但是其局限性明显地存在于知识产权积累不足,技术割裂,信息孤岛,也就容易造成忙于应付销售订单,而缺乏关注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和打造。领军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再要进一步扩大,以及利润率稳步提高都由于没有进入到自主创新的产业链高端而受到极大的制约。

领军服务外包企业在今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吸取中国制造业外包的严重教训,不是仅仅满足于资金的积累,在产业链的低端重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服务外包好好把握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从被动地接受发包商的业务,迅速进入到服务产业链的上游,也就是在长期服务外包积累的高知识含量,丰富经验的脑力劳动之中,积极总结、归纳先进国家在服务行业中的独特流程、创新方法、先进意识,不断提升在信息技术服务中的智力创新地位。转型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的现状

由于服务外包行业是一个被动的服务交付行业,无论是国际上的服务外包商,如印度服务交付企业——印孚瑟斯,还是国内的服务外包商——东软、文思创新,都在竭尽全力寻找业务上的出路,尽快摆脱被动局面。现在全球拥有12万人的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印孚瑟斯,7个人于1981年250美元起家,经过十几年努力,幸遇“千年虫”,获取了大量欧美软件信息服务外包,1992年在美国NASDAK上市,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印度公司。此后不断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总结、归纳十几年承接欧美业务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库。同时大量招募行业专家,开辟包括汽车、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大众消费品、离散制造业、能源、教育、医疗卫生、高科技、休闲娱乐、保险、生命科学、媒体娱乐、零售、物流、公用事业、通信等几十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团队,力图为客户提供包括信息技术、行业内容复合型的全面行业解决方案。2003年印孚瑟斯进入中国,在上海和杭州建立中国子公司,试图在中国建立除印度班加罗尔以外的亚太地区最大交付中心,目前员工已经超过3000人。积极在中国和全球招募备有各种技术和行业领域专长的优秀人才,致力于为全球2000强和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型公司提供低风险、多领域、高效能的项目实施团队和解决方案。

东软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服务外包企业,集团的定位是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1991年成立。公司今天的主营业务包括: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软件产品、平台及服务。现有员工1万7千多人,在国内建立6个软件与信息服务研发基地。拥有研究开发人员40%以上。行业解决方案涉及到政府、电信、电力、金融、交通、教育、医疗卫生、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等多个行业。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包括嵌入式软件、移动解决方案以及车载信息娱乐产品。2008年东软完成整体上市计划,并制定新的战略规划,致力于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

文思创新(纽交所上市代码:VIT)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及在中国居领先地位的离岸软件开发公司之一。文思是第一家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文思创新在高科技行业、电信业、金融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与分销业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具备全面的IT专业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研究及开发、企业解决方案、应用软件开发和维护、质量保证和测试、本地化和全球化、基础设施外包以及业务流程外包等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并使之更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目前,文思已成为众多财富500强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了满足客户对全球交付和IT支持日益增长的需求,文思将总部设在北京,在中国上海、南京、深圳、大连、杭州、天津、武汉、成都、西安、香港、日本东京、美国圣地亚哥、西雅图、旧金山和纽约设有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实时服务。文思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全方位的专业技能,有效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并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服务外包企业向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转型是服务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先进技术型服务企业成熟的标志,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这样的转型还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外包滞留在低端产业链提供成功的经验。在外包业务中注重学习流程管理经验,模仿和钻研行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服务水平和交付能力。因此单纯服务外包企业越早开展信息技术驱动服务业的研究、开发,形成一系列自主创新的多种行业解决方案,企业就越有生命力,在服务市场也更具有竞争力。形成全面行业解决方案的途径

服务外包企业有自己业务的特殊性:一是自己无法自主确定服务的内容,二是服务内容不断变化,三是人员变动频繁。针对这样的特殊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来逐步学习和形成行业解决方案。由于服务既无法在研发实验室被创新也无法通过制造业通用的设计产品的方式设计。服务特殊性要求企业转变成为一种不断适应客户需求的组织。这类组织能够实现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为了不断发现客户的新需求,而不断地通过创新,这种持续的创新是建立在,不断学习,紧密联系知识,角色转变和以价值为基础的标准的基础上的。因此服务外包企业要积累行业经验,首先要办成一个持续学习的组织,并注意角色转变,由被动接受任务到思考和尝试了解客户意图而提出创新方案,为客户提供额外的服务价值。

服务外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基础在于实行全企业成员的知识管理体系。由于专业的信息技术以及应用于商业流程的经验和知识不断地积累,使得分散、片面、割裂的知识分布在组织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流程,每一个个体之中,每一个时间的节点之上。因此,知识的发现是一个全企业成员的知识管理系统的首要任务。随时采用崭新的信息搜索引擎工具是收集知识和经验的根本。知识和经验的分类,归纳,整理和归档是形成服务外包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核心任务。建立人工智能和专家识别系统是不断增加知识、经验和智慧库存的必要程序。利用Web Service等新技术将知识不断发布和更新到全组织成员的沟通交流是保障组织持续创新的思想来源。建立分行业的专门知识库,著作权库以及专利库。

形成一个由最新技术组成的知识管理系统来保证服务持续满足客户需求是攀升服务价值链的创新之举。服务外包实质是服务,是利用不断更新的知识、技术和模式为人们提供一流的行业经验服务。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在实现大踏步迈进的过程中,只要运用好知识管理的利器,提升主动服务的能力,为客户设计“一站式”服务,弥补发包商之不足,为获取更大、更长期的服务外包订单打下坚实基础,争取和发包商共赢。

源:《ChinaSourcing》杂志 作者:陈刚

2.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 篇二

5月6日,全球供应链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曼哈顿公司宣布,韩国最大的服装品牌和全球零售集团E·Land (衣恋)旗下子公司E.Land World有限公司正在通过实施曼哈顿供应链商务解决方案提升对顾客的服务承诺,进一步实现未来业务增长目标

曼哈顿日本和韩国总经理Hiroshi Shimizu表示:“非常荣幸我们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够帮助E.Land持续开发新方法和新流程,帮助其把握每个发展机遇。凭借曼哈顿高效的供应链商务解决方案,E·Land的服务水平、销售额及盈利能力均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3.供应链金融服务浅析 篇三

摘要: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本文通过对各大银行现有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概述和浅析,为中小融资企业(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提出了现有可行的融资方案和方法。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银行;金融产品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游、下游成员的连接(linkage)组成的网络结构。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的三方共赢

在供应链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工厂等中小融资企业,物流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

1、对于工厂等中小融资企业,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受经营周期的影响,原材料等流动产品占用大量的资金,如果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通过暂时抵押货权,从银行取得贷款,用于开展业务,解决了在物流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使企业把动产盘活出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产品开发与扩张方面,从而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2、对于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实际上为其开辟了新的增值服务业务,不但可以促进其传统仓储业务的开展,实现客户的个性化、差别化服务,而且物流企业作为银行和客户都相互信任的第三方,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客户的商品产销供应链中去,同时也加强了与银行的同盟关系,给自己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物流企业业务的规范与扩大带来更多的机遇。

3、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物流企业的上、下客户也是他们的潜在目标客户群体。通过与物流公司开展业务,银行可以很好把握住这部分的客户,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由于有物流公司作为第三方监管人对于质押的货物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可能遇到的风险。而且在企业贷款未能如期返还的情况下,物流企业可以协助银行将质押物变现还贷,最小程度地降低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可能产生的损失。

所以说,供应链金融的产生可以实现中小融资企业、物流企业及银行的三方共赢。

三、各大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浅析

供应链金融并非某一单一的业务或产品,它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而是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因此,它也被称为“1+N”模式。

以下笔者将对深圳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这三家商业银行所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进行概述和浅析。

1、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2006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从核心企业入手研判整个供应链,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以解决现存的供应链失衡问题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该链初步整合了20多项产品(服务),在融资服务,在结算服务,理财服务和离岸业务四个大项目中,包括了供应商融资产品、经销商融资产品、出口国家贸易融资产品、进口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国际结算、企业理财方案、委托贷款等27个具体产品。

2、光大银行“阳光供应链”。2007年光大银行推出“阳光供应链”,将以行业内综合实力较强的生产制造厂商作为其核心客户,通过对产业链供应、运输、销售等全过程分析,针对链条上不同客户群的金融需求,由光大银行提供一体化、全方位、个性化、集成式的产品组合。

根据对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光大银行形成了应收账款融资、应付账款融资、阳光商品融资、1+N链式融资、汽车全程通、工程机械按揭、银关系列等金融产品以及针对钢铁、电信、汽车等行业提出行业整体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等品种丰富的供应链融资服务。

3、华夏银行“融资共赢链”。2008年6月,华夏银行在京推出了“融资共赢链”,包括了七条融资链,即帮助企业在没有现实货物情况下,实现融资的未来货权融资链;帮助企业盘活库存,实现快速融资的货权质押融资链和货物质押融资链;帮助企业解决赊销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的应收账款融资链;帮助企业利用国际货币市场资金,降低成本的海外代付融资链;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等级,获取商业机会的全球保付融资链;帮助企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便利境内外采购的国际票证融资链。这七条融资链,运用了多种融资工具,打通了国内与国际供应链融资业务,通过“N+1+N”模式把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贯通起来,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地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

4.供应链代理采购服务协议(范本) 篇四

甲 方: 地 址: 开 户 行: 帐 号: 税 号: 法定代表人:

乙 方: 地 址: 开 户 行: 帐 号: 税 号: 法定代表人:

1、甲乙双方均为根据中国法律、法规注册成立并合法存续的企业法人,有权签订及执行本协议。

2、甲方同意乙方向甲方提供国内采购执行服务,协助乙方在中国境内向甲方指定供应商采购货物事宜。

3、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合作方式

1.1乙方根据甲方的委托实施国内采购执行行为,即:甲方委托乙方以乙方的名义向甲方指定的供应商垫付货款采购协议产品,然后将协议产品交给甲方予以销售。

二、采购事项

2.1甲方必须于乙方履行采购的3个工作日前将已加盖甲方公章(或公章授权其它章)的供应商详细说明及资质、《委托采购货物确认单》和《付款委托书》,通过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送达乙方。

2.2 乙方收到供应商详细说明及资质、《委托采购货物确认单》、《付款委托书》后对甲方指定的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甲方,甲方收到乙方同意接受委托的书面回复后1个工作日内,甲方以 方式向乙方支付采购总金额的 %作为为订货保证金。该订货保证金用于冲抵最后一批货款。如甲方违反本协议有关要约,乙方不返还该订货保证金。

2.3 乙方收到甲方的订货保证金后,以乙方的名义与甲方指定的供应商签订《买卖合同》,并以 的方式支付100%的货款给甲方指定的供应商。

2.4甲方应保证供应商按时(不超过乙方向供应商付清全款后7个自然日)发货,因供应商交货迟延导致乙方受损的,由甲方全额补偿乙方损失。

2.5甲方委托乙方向其指定的供应商采购,乙方对货物的质量、价格、交期、数量等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物流

3.1乙方不负责任何运输,且无论是甲方指定的供应商送货至甲方指定的地点,还是甲方到供应商处自提,在此期间产生的物流费、装卸费、保险费等所有与运输有关的费用全部由甲方承担,乙方除垫付货款外,不承担任何费用和风险。

四、费用及结算

4.1代理费:乙方以其向甲方提供的国内采购执行服务收取代理费,代理费标准为《委托采购货物确认单》金额的 %。

4.2资金占用费:自乙方向甲方供应商支付采购货款日起计算,直至乙方收回乙方垫付的全额采购货款日截止计算乙方资金占用时间,乙方按照每单采购货物总货款的 %/每 天收取(不足 天 按 天计算)。

4.3自乙方向甲方供应商付款日起 天内,无论甲方供应商供货与否,或甲方提货与否,甲方均须向乙方支付乙方垫付的全额采购货款、代理费、资金占用费及其他费用。如甲方逾期提货和支付应付款项,甲方须按应付款项的 %/日支付违约金给乙方;超期10日,甲方交纳的履约保证金直接作为违约金,乙方有权没收该违约金,并有权中止服务和下单的操作,且有权处理在库货物,甲方不得就处理价格提出异议,处理所得价款优先用于支付处理费用和应付

乙方之全额款项,不足部分,甲方须在收到乙方书面要求后 个自然日内支付给乙方。

4.4甲方应保证供应商收到乙方支付的货款后 个自然日内开具全额的增值税发票给乙方,否则乙方有权拒绝接受甲方的下一单委托。

五、担保

5.1本协议签署时,甲方应约束并要求其境内的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为其完全履行本协议及其附件义务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保证责任,并配合签署相应的担保文件。

六、不可抗力

6.1任何一方由于战争及严重的火灾、台风、地震、水灾或其他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和不能克服的事件而影响其履行协议所规定的义务的,受事故影响的一方将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的情况以传真或其他有效方式通知其他方,并在事故发生后五天内以挂号信件或其他有效方式将有关当局或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提交其他方。

6.2由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造成本协议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或延迟履行时,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另一方,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任何损失均由受损失方自行承担。

6.3任何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本协议全部或者部分责任或义务的,应当免除其全部或者部分责任和义务,但均应及时通知另

一方,并应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有关机构出具的证明。

6.4双方同意如因政策法律变更或其他合理情形导致乙方不能履行本协议时,比照不可抗力事件处理。

七、争议的解决

7.1甲乙双方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认真履行本协议项下的各项义务。双方同意,在执行本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八、保证条款

8.1甲方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承诺对本协议及其附件项下甲方的义务责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详细内容见附件《不可撤销的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函》。

九、其它

9.1本协议及附件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甲乙双方加盖有效印章及签字后生效。任何一方如欲终止本协议,应至少提前 个自然日书面通知对方。

9.2本协议若因任何原因被解除或终止,甲乙双方应于解除或终止前/后 个自然日内清理账款、财物。

9.3本协议涉及之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综合费率、保证金率、违约金率等)如有变更,双方以书面形式确认;

9.4双方承诺,将对其各自及其雇员或代表,在其他一方当事人的营业地点因履行义务而知晓的所有内部商业信息严格保守秘密,绝不将该等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9.5若因任何原因致使本协议项下的任何条款成为无效,本协议其它条款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将不受任何影响。

附件一:《代理采购货物确认单》 附件二:《付款委托书》

甲方: 乙方

签字(盖章): 签字(盖章):

5.企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篇五

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系统,指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各相关者的连接或业务的衔接,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SCM系统实施需要具备五个关键条件:

1、拥有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起至关重要的企业要负责整个合作的主体地位。

2、合作企业相互信任——双方必须保持必要的信任。

3、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VMI模式下的企业都必须建立起可靠的信息平台。

4、共享平台——在建立起可靠的信息平台基础上,将关键计划信息通过平台共享。

5、信息分析和预测——企业需要提供足够的运营数据做分析与预测。

SCM系统解决方案项目的成功实施依赖于有序的管理实施计划和有效率的应变管理能力,企业在实施I+SCM系统解决方案之前,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与评估:

1.确保供应链技术支持公司策略

实施I+SCM系统解决方案,是为了支持企业的长远策略和目标,首先要精心选择这一策略工具和关键技术——SCM系统。基本标准是:选用的技术便于配置,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形;在现有基础上能够不断发展,能满足行业变化的需求;必须能加强延展性,以便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2.系统功能支持特定的业务需求的评估

单一系统优势无法满足不同公司的业务需求。选择供应链系统时,必须进行目标差距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缩小系统功能与实际业务需求之间的差距。初选与业务目标最匹配的多个SCM系统之后,不能只根据功能项目表进行选择,因为大多数技术先进型供应链系统均大同小异,难以分辨。相反,应要求供应商展示其解决方案与具体业务需求的适应性。

3.确定投资的具体目标和时限

健全的业务案例是实施I+SCM系统解决方案的准备条件之一。实施之前,管理层应该通过研究同类项目,确定大致的项目实施时间,根据理性的需求分析进行评估。另外,需要配备合格的项目人员,针对投资回报的时限达成一致。选定技术供应商之后,管理层必须确定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目标,明确他们对项目的期望。通过经验丰富的统筹员开展管理层研讨会,明确项目的实施路线和远景目标。

4.最佳方案制定和实施

快速实现投资回报和流程改进的方法是与软件供应商合作确定最佳I+SCM系统解决方案。优质供应商可为用户和客户提供建议,帮助他们制定实施策略,将时间、成本、功能及风险纳入考虑之中,以实现流程改进。通过这一方式,可提供合理的项目管理系统,促进公司业务及配送渠道分析。最后,该系统有助于确定流程改进的必要步骤,促进业务效率提高和业务发展。

5.匹配的项目管理资源准备

不要低估I+SCM系统项目实施资源,项目实施的有效管理需要对各个项目组进行不同目标协调;作为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注重工作协调。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多部门及多推动活动之间的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活动协调能力。同时,成功的项目实施将维持并最终优化各个业务流程,实现最佳的供应链绩效。然而,操作人员参与测试、培训和转换也是至关重要的。

6.供应商尽早参与

如果I+SCM系统解决方案依赖与供应商的合作或协作,必须明确他们在I+SCM系统解决方案实施中的职责。总有部分企业在变革面前犹豫不决,也有一些供应商是“先行先试者”。这些供应商洞察了新型系统带来的结构改善和流程改进,有助提高效率。

7.I+SCM系统解决方案测试

测试实际上包括三个阶段:系统测试、整合测试和用户验收。I+SCM系统测试的目的是确保系统已完成正确配置,能支持规定的业务流程。整合测试在I+SCM系统插入公司现有系统及外部供应商或客户系统时进行,旨在确保各个系统密切配合。用户验收涉及“超级用户”即操作人员,超级用户作为系统的首要用户,负责确定系统是否与预定用途互相融合。在各个阶段中,企业应采用实际业务环境中的实际数据和实际用户,严格遵守预定的业务流程。这是关键阶段的主要部分,项目经理不得低估体量测试的重要性。

8.用户培训

未经培训的用户通常都不能实现系统功能使用上的完全发挥,相应的也无法满足企业实施I+SCM系统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确保实施操作规范的重要性,通过屏幕截取方式将操作规范编写成文,让用户明确应遵守的非系统相关流程。才能更充分的发挥I+SCM系统的功能,满足企业需求。

企业的供应链涵盖了从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存储、销售到最终发送到客户手中的价值增加的全过程以及为保证一过程的顺利进行而必要的各项支持功能。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最大。

企业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将现代科学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手段与信息新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针对企业从采购、库存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解决企业业务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企业级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由6个解决方案组成:

网上采购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对仓储进行有效的管理。

分销管理解决方案行业内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地共享信息,紧密协作。

协同化生产管理系统-做到计划的生产与控制。

物资编码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对物资编码的统一规范的管理。

具体方法

1)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增加和删除供应商及对应采购物品、录入和维护供应商基本信息,及时定义和细化企业采购范围,实现对企业供应商群体的动态管理。

供应商供货信息管理以购货价格为中心,对供应商供货业务资料的记录和控制信息进行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包括对不同供应商、不同物料、不同数量段、不同币别的价格和折扣信息进行了详细记录、业务传递、自动更新、数据分析,同时进行采购最高限价的控制和预警管理。

根据公司产品的生产特性,针对某些特殊的供应商,将生产线上的实际生产状况和整车的配置信息传递给相关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根据车型的配置和上线顺序,将自己货物排序后送到江淮汽车生产线旁,实现同步生产,有效降低供应链的库存。

2)协同采购

协调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信息通信,提供多种信息的查询服务,为供应商提供生产咨询,使供应商可以提早安排自身生产计划来配合供应需求。

生产计划查询。系统将生产计划发布到网上给供应商查询,让供应商可以随时看到最新的生产状况,然后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提早做生产、送货等准备工作,提高双方的作业效率和协作效率。

订单管理。系统将采购订单发布在网上,采购人员与供应商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相关作业处理。系统会对供应商的确认时间做监控,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未做回复的,系统会主动向相关人员示警,通知其进行处理,从而缩短采购订单的确认周期,提高双方的作业效率和协作效率。

3)市场需求预测

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历史信息,结合销售点反馈的订单状况以及销售部门的销售策略,对于销售需求进行一个精确的预测,同时结合当前的库存信息,生产能力,供应商状况,制定一个高级计划安排。高级计划安排可以安排生产什么,在何时何地进行生产,同时考虑到原料供给、生产能力以及企业实现的商业目标等。高级计划安排可以用于生产中的详细生产安排、执行生产计划。同时实行相配合的供应链计划来使生产、配送、运输、采购达到最优化,从而最好地满足需求。

4)库存管理协调系统

SCM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库存管理协调系统可以对江淮汽车各环节的库存进行优化管理,可以实时查询库存状况,通过对于库存情况的记录和分析,也可以找出一些潜在的需求规律。可以通过对需求预测,成本,利润以及服务水平的分析,然后提出一项库存策略,方便公司在库存成本和清仓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并且可以很方便的提供实时的库存水平查询,监控库存状况。

5)配送管理系统

SCM系统解决方案通过配送管理系统可以对当前的零部件或成品配送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在不同承运人、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路线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决定在何时何地运输多大数量的货物,并制定货运计划,从而达到运输费用的最优化。

6)供应商评价系统

公司的采购部门,根据需要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选择要考评的供应商,启动评估,系统会自动根据事先定义的评估策略,将定义为系统自动评估的部分根据相应的评估规则将实际业绩资料进行运算,得到实际的评价:对于主观评估项,则可自动生成问卷,并发布给相关的人员。对于问卷的完成情况可以进行跟踪和监控。当问卷系统自动计算都完成后,系统会自动根据业绩评分规则生成最后的评估结果。

评估的结果从网上直接发布给各评估的供应商,供应商自行上网查询评估结果、及下期的绩效目标,不断改善提高。系统还应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包括目标达成情况分析、供应商比较分析、供应商历史绩效,趋势分析、和下期目标设定等。

7)综合查询系统

财务报表查询:系统可将对帐单、付款清单等资料通过Internet发布给供应商,供应商可以直接进行查询和下载对帐使用。

质量报表查询:该部分主要是针对跟质量有关的部分信息的统计汇总与计算,目的是统计有关质量问题的信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其他报表查询:系统提供给公司内部及其供应商能够通过查询报表管理,分别查询ERP库存、寄售仓库库存、供应商库存、以及库存的进出库查询和月度的进、销、存统计等资料,让供应商随时都能够了解到最新的资料。企业级I+SCM主要功能

企业级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将现代科学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手段与信息新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针对企业从采购、库存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解决企业业务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I+SCM系统的软件开发与设计中,为企业设置了综合信息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存货核算等核心业务的I+SCM系统的模块结构,帮助企业全面管理供应链业务。

6.企业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篇六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自 序..............................................................................3 2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自 序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是从传统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发展而来的新兴系统,其定义见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模式—整合运营资源,是实现最优供应链运行模式的途径,以及匹配与其相称的信息系统的三个步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运营资源的整合高度,已经不能脱离开信息化的支撑,信息化成为成功企业的必备因素之一。

 更加灵活敏捷的市场行为要求,与企业自身规模大、业务及组织交叉复杂之间的矛盾,是优化供应链的动力来源。是企业效率的巨大提升。通过供应链的管理优化,企业管理重点正在从功能管理向过程集成控制的转变。

 在供应链优化过程中,新兴的管理技术及管理手段也被广泛运用,ECR、VMI以及零库存的追求,成为企业不断优化供应链的管理追求目标和优化结果。

 供应链优化的深度,决定了信息系统的整合,也是供应链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从多个“孤岛式”系统,逐渐集成到同一个应用平台,数据的共享推动业务流程达到历史可追溯。企业涉及领域、行业、产业复杂,信息系统的实施模式、内容各异,很容易导致信息系统的多样化,集成一个统一平台,是整合管理的必要途径;

 供应链优化的广度,在企业的信息技术支撑及应用成熟情况下,从仅管理到企业及其内部间的协作业务外,将扩展到全程供应链整合与优化。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有必要牵头整合供应商、客户、外协厂商的协同能力,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进步和信息数据共享,不仅实现本企业的利润目标,也实现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

1.2 通过供应链变革以强化管控

企业由扩张期进入成熟期之后,规模的扩张,开始跟不上成本增长速度,管理重点从保证企业高速扩张,向深化管理、提升效益转变。管理重心的转变,不仅带来组织变革,更重要的是强化企业内部的协同作用,整合不同产业板块,发现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从规模扩张,到战略业务单元或产业板块的业务能力扩张,实现企业对业务政策及执行过程的有效管控。转变的形式,是以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变革及其考核方式的转变来体现。

 从注重单个部门或业务单元的营利考核,到关注各个产业板块的整体强大,以及持续的营利能力;

 从注重于外沿式新兴业务扩张,到核心业务能力服务于不同SBU的板块扩张及作大作强的能力;

 从以组织方式运作公司,到以业务方式运作公司,从以产品为中心来管理业务,到以客户需求以中心来管理产品,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企业很难获得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市场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竞争至高点;

 从单纯强占市场份额为目标,到强化高端客户或企业的细分市场目标客户群的竞争、服务能力为目标。通过企业一盘棋式运作和管理,实现整体作强,保证利润的增长目标。

1.3 通过信息平台以整合企业关键资源

供应链变革除了市场因素以外,也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可以支撑企业的运营,而不致出现“恐龙病”。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供应链的集成应用,来整合公司运营的关键资源。

 渠道资源:多产业板块、业务领域或共享、或区隔渠道网格,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将渠道网络整合一体化管理;

 采购资源:集中采购使采购成本更底,专业化分工更明确。但集中采购的效率保证,需要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整合企业采购资源,形成采购的管理平台;

 物流体系:规划物流体系并保持对生产、销售的敏捷反应,需要信息系统支撑;  计划及先进控制模式的引进:零库存仍是众多企业所追求管理目标。以信息系统贯穿企业运营主线,通过与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的高度业务协作,才能实现企业各单元的采购、库存、销售、调度的协调平衡,达到企业的高效率、低成本;

 消除信息“孤岛”的影响。在企业信息系统框架内,整合企业的专业化软件,如生产控制系统,以及行业专业系统,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企业普遍面临着市场疲软和销售增速下降的压力,而低效的供应链协同又给企业摆脱危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如何优化企业营销推广通路,增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是每个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而选择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准确、快速、高效实现供应链协同,有力控制供应链成本是企业 6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通不畅而影响协同效率,乃至直接影响经营效果。企业供应链协同的提升成为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信息化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基于供应链与互联网融合的协同应用,能帮助企业将业务自然延伸到上、下游业务伙伴,实现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企业、经销商和客户的业务协同,可以帮助企业便捷的管理供应链关系,并与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完全融合,而这种供应链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供应链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一期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支撑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管理:

 统一应用平台: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及构架,在此平台基础上,有效消除信息“孤岛”,使包括财务、人力资源、OA、供应链系统、BI,以及企业个性化的行业专业应用软件等在内的系统,实现统一平台、统一数据;

 集中管理信息资源:企业系统的信息主要分为三大类:基础管理信息、业务管理信息、分析评价与考核信息。这些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资源,通过统一的应用平台,将这些信息集中到网络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统一管理,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实现信息资料的实时查询和业务的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实现运营的集成管控功能,达成财务、业务的相互控制及平衡追溯功能,最主要的是实现了销售政策、结算政策、供应商资源的统一管理或分配权限;

 协同业务运作:企业业务之间的运作,属于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协同与管理;网格化销售体系的管理和运作控制,则属于精细化运作管理。企业业务的运作过程,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多级机构/渠道、多个岗位的协作,业务的管理者需要实时掌握业务进程和业务状态,才能达到运营管控的目标。通过统一的应用平台,模式化各类业务的管理流程和业务处理规则及控制规则,以提高业务的运作规范和效率;

 强化绩效管理: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阶段计划,建立相适应的KPI指标体系,并实施考核,本身并一定要依赖信息系统,但如果要使考核的过程,由事后考核,变成事中的控制和考核。没有信息系统的帮助,是绝对完成不了的。

4.2.1供应进货(采购)系统解决方案

供应进货系统是企业集中管理采购资源,执行专业化采购,以有效降低议价成本、采购费用的管理方式。在采购组织层面,需要统一管理供应商及其评估、采购价格、采购招投标,以及订单和计划的跟踪操作内容。

1、应用框架与方案流程

供应进货系统实际操作模式有多种,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也不同。采用哪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的物料特性、业绩统计等因素,一个企业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采购模式。但采购的信息系统框架,是遵循集中式管理的原则,业务流程及解决方案框架如下: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2、应用说明

归纳中国企业的管理特点,供应进货(采购)分为多种模式,企业的应用场景如下:

管理要点是企业负责供应商选型、管理、评估工作,负责制定价格政策、结算政策,采购部门完成采购过程。

供应供货(采购)系统解决方案:企业负责管理供应商及制定采购价格等采购政策,采购部门在进行采购业务时按照企业的采购政策进行,采购部门处理采购申请、采购订单、采购收货与入库、采购结算与付款等一系列采购业务。

3、方案特点

 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统一的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平台,以支持企业对采购资源的集中控制。

 通过采购组织、库存组织、财务组织等多组织架构的应用,灵活地满足企业订单、多个分支机构收货、集中结算的业务处理。

 通过采购申请汇总、调整等手段体现企业的采购计划控制。 企业库存报告及采购统计分析。

4.2.2客户订货(销售)系统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企业,视公司的销售通路建设为企业的战略实现支柱之一。在销售组织层面,企业维护的是一个网络化的销售体系,需要管理客户、销售价格、销售结算等销售政策,并规划产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品渠道、制定销售计划,并与制造、物流体系共享销售资源和信息,以达到销售、生产、物流服务的协同管理。

1、应用框架与方案流程

中国企业布局市场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网格化销售。网格化销售管理的要点,主要是按照企业发展战略,部署销售网点。企业对销售网点的销售、服务管理,实行集权的管理方式,管理内容包括:产品及其计划、销售订单跟踪的过程、服务及营销活动,并规划和管理销售价格、渠道政策,跟踪执行销售结算、控制销售信用和风险等内容。

企业的销售管理通过与企业的物流、制造资源的协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

2、应用说明

在企业中,要建立自已独立的销售体系,独立进行市场开拓。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信用体系,以及控制库存、流通选择、市场活动费用等内容,并与物流运输、采购相集成,共同完成企业销售管理内容。

企业的应用场景如下:

企业统一管理采购业务、销售政策、信用评审;统一管理库存、运输等物流资源;销售业务由销售部门执行。一旦销售订单成立,企业通过物流中心或区域物流中心,向指定的交货地点直接配送,实现销售。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客户订货(销售)管理解决方案:首先在平台中实现销售管理功能,在授权使用仓库方面,集中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物流中心,并依据销售订单和配货策略进行物流配送。销售订单及其后续处理步骤,都采用集中平台式管理,系统自动根据设置,在企业内部生成方向相反、数据相同的业务处理凭证,完成整个业务的统一协同。使用一盘棋式的网络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决策执行的实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功能节点:

1、客户管理:管理客户结构图和客户订货。其中,客户订货管理监控客户的订货业务;

2、销售计划:下达销售指标和接收销售计划,并按此销售计划考核相关业务单元;

3、价格控制:价格在每一级客户、每一个时间段内,都按一定的规则来制订并执行,对价格进行有效控制;

4、费用:按照市场情况,并根据销售实际需要,制订费用的使用计划;

5、市场竞争反馈:反馈竞争状态、对手市场活动、价格变化、市场占有率和最终客户意见反馈;

3、方案特点

 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统一的客户管理、价格管理、信用管理,以支持企业对销售资源及政策的集中控制。

 通过订购组织、库存组织、财务组织等多组织架构的应用,灵活地满足客户订购、公司发货、结算的业务处理。

 通过要货计划汇总、调整,以及产品资源分配等手段体现企业对可销产品资源的有效控制。

 产品库存报告及销售统计分析。

4.2.3仓储管理解决方案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的经济效益和效率是优先考虑的大事,尤其要为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优质及时的供应服务,就要有先进的仓储管理。

在仓储系统中, 要求用计算机来全面地管理仓库业务的各个环节, 改善仓库管理中心与采购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的信息交流方式, 提高仓库的自动化管理能力。库存清点功能自动生成盘盈盘亏报表, 保证库存信息的准确性。

仓储管理是基于企业应用而设计的,对仓储进行管理。从企业的管控高度,企业需要及时掌控库存数据及其变动,以协调生产、采购、销售业务的展开及计划状态,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

1、应用框架与方案流程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仓储管理提供了与采购、销售、生产相关的出入库操作功能,以及库存管理内部的操作功能,如库存盘点、库存调拔、批次管理、形态转换等,以满足日常库存管理所需的所有需求。

2、应用说明

针对仓储管理解决方案,主要是为完成库存与销售、采购、生产的协同工作。具体的业务管理内容如下:

1、入库业务:库存业务管理的入库业务包括采购收货、采购入库、生产入库、调拨入库、其他入库等;

2、出库业务:库存业务管理的出库业务包括销售出库、领料出库、调拨出库、其他出库等;

3、盘点业务:库存盘点就是清点仓库实际的库存数量,核对库存台账上的数量与仓库实际的库存数量是否一致,然后进行损益计算。库存盘点依据盘点时间与盘点方法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4、库存调拨:分财务组织内仓库之间的调拔和财务组织间调拨,两者在成本、费用的处理模式上,有很大的区别。

5、特殊业务:库存业务管理的特殊业务包括库存状态调整、组装拆卸、批次管理及调整、组合拆包、借入借出等;

6、库存分析:库存分析包括库存查询和库存报表两部分内容;

3、方案特点

 支持企业的多地点、多计量单位、多辅助属性、多计价方式的库存应用模式。 支持批次、序列号、条形码应用,并作全程跟踪。 提供全方位的、图文并茂的库存分析功能。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图5.2.2 供应链电子商务服务业务流程

5.3在线订货

企业通过SCM将产品目录及价格发布到在线订货平台上。客户通过在线订货平台直接订货并跟踪订单后续处理状态,通过可视化订货处理过程,实现购销双方订货业务协同,提高订货处理效率及数据准确性。企业接收客户提交的网上订单,依据价格政策、信用政策、存货库存情况对订单进行审核确认,以及后续的发货及结算。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5.4库存管理

通过客户网上确认收货,自动增加客户库存,减少信息的重复录入;提升了经销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客户定期维护出库信息,帮助客户和企业掌握准确的客户库存信息,消除牛鞭效应,辅助企业业务决策。

5.5在线退货

企业通过在线订货平台,接收客户提交的网上退货申请,依据销售政策、退货类型等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客户通过订单平台,实时查看退货申请的审批状态,帮助企业提高退货处理效率。

5.6网上对账

通过定期从SCM系统自动取数生成对账单,批量将对账单发布网上,客户上网即可查看和确认对账单,帮助企业提高对账效率,减少对账过程的分歧,加快资金的良性循环。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6.2产品特点

1、可定制: 组织结构:对组织结构可以进行设置,包括部门设置、岗位设置和人员设置

表单定制:管理员可以根据本单位业务需求,定义出各种格式的表单,提供给各个

子系统应用

流程定制:管理员无需编程便能快捷的定义出符合本单位需求的各项工作流程

系统管理:提供集成的系统定制和管理环境,方便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的定制、管理和维护

2、可规划: 按照需要设定工作流程 层次化的文件管理模式

提供多重权限框架,可根据自身需要有效的规划访问控制体系

3、可管理: 以组织机构为基础,对整个组织的工作和权限进行管理

当组织机构中的部门、岗位或人员发生调整时,系统各模块内相应的权限进行 同步更新,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完整

4、简单易用: 主要支持最常用的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系统管理员经过短期的培训即可完全掌握系统的安装、定制与管理,普通用户基本做到大部分模块不用培训便可应用系统进行办公。

5、事找人: 为领导和办公人员提供了一个集中办理工作的窗口,大部分重要工作在首页即可办理,各项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工作进行分类,并按时间倒叙排列

6、可扩展: 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各个模块独立实现,并据有标准接口,为今后系统的升级和扩展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很简单的增加二次开发模块或与其他系统互联。

6.3核心优势

非编程开发

平台革新软件开发模式,以组件构建的方式实现软件开发,无需编写代码;以数量级的幅度提升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成本

低技术需求

无需掌握c#、aspx、xml、java、jsp、html等编程语言,只需简单培训就可进行专业级软件开发

趋于零调试

Inoffce平台提供经过反复验证的逻辑组件和页面组件,大幅减少开发调试工作量;平台的页面调试时间趋于零,业务逻辑调试工作量少于传统开发模式调试工作量的1/10 随需而变

word制作表单,编译自动建库,无需编程,实时跟踪,动态调整,随时修改随时应用,为软件“随需而变”提供最佳平台

工作流应用

平台是一个流程化的平台,可以自由实现多用户间的工作流转,基于数据而非业务逻辑的路由规则可以实现任意模式和任意复杂的流转规则

权限管理

平台提供多层次多级别权限设置,有菜单权限、分级权限

流程权限、列表权限,表单权限、行政关系权限、业务关系权限,可以控制表单字段级别 丰富的控件

有多达30种表单控件可以使用,通过组合使用,可以实现传统编程开发的页面表现,而且还在不停的增加,并提供给老客户运行状态下升级,升级不影响系统正常使用

统一美观的界面

平台基于页面组件在自动生成交互界面,无需美工就能够自动生成风格统一、布局优美的交互界面

多维数据分析

强大的报表开发工具,多种方式展示统计数据

6.4功能亮点

1、快速表单制作

1、采取Word方式进行模板绘制,存为HTML格式,经过系统的表单编绎器,制作出以HTML语言构造的精美表单。用户现有的大量word表单可以迅速web化。

2、Word模板制作仅需一两个识别标记,任何人员都可以快速记忆。带[]的表示建立字段,$$表示标题。编译后采取统一表单风格。

3、电子表单支持多种数据库字段类型,类型设置只需在图形化设计界面中点击选择,无须任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何编程操作,支持:字符、日期、数字、大文本等,并可快速设置字段的精度。

4、多种控件类型:一般的标准控件,如:输入框、数据字典、自动编号、表单计算、Office控件嵌入、附件、图片(可直接通过USB摄像头拍取图片,并自动上传到系统表单中)等。另外还有众多特殊控件,如: 编辑网格、表格合计、编辑列表、条形码、一键扫描自动上传、相关表单、弹出数据表(可提取外部数据库的数据,并可以设置弹出数据的条件)等。

5、可以自行定义表单的按钮,如新增,保存,关闭,打印等;可以在流程中控制表单的按钮可见与不可见属性。另:可以自定义按钮功能,与SQL存储过程进行关联,处理一些业务逻辑。

„„

2、工作流程亮点

1、提供完整的流程自定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很方便地创建、修改流程,无需编程。能对整个流程进行实时跟踪监控及时记录审核修改信息。

2、流程设计功能:顺序、并发、条件流转、根据岗位级别自动流转、动态确定执行人、多人处理单一通过、多人处理全部通过、根据表单数据确定流转人,并支持撤消、收回、加签、转发、跳签、跳回、超时提醒等。在执行这些动作时,可并行执行自定的系统事务。

3、每一个节点又可以按步骤执行不同的动作,如工作明细、启动子流程、传阅、知会、文档、归档、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

4、精确的权限控制:可以控制每一个节点、每一个字段的只读、可写、不可见三种状态。

5、流程可以自动归档,流程定义时可以预先设置此流程归档属性。归档属性字段要求可以从表单中选择字段任意组合。

6、支持自由流程,由发起用户自行定义下一节点的人员,动作等。„„

3、报表设计亮点

1、报表数据源采集支持多种数据来源,并可以提取外部数据库数据(Mssql、Orcale),实现与ERP、CRM、HR等其他信息系统集成,可以提取数据源的表或视图,对于系统本身数据库还可以选择系统的主表单、从表等。

2、可以自定义显示字段、字段的显示顺序、多级排序、显示宽度、对齐方式、显示格式;报表的数据项合计(求和、平均、最大值、最小值、计数)、参数字段(参数字段的缺省值、控件属性)、分组字段等。

3、通过报表行数、列高任意调整,行高、列宽自由定义,字体、字号、颜色、前景色、背景色、边框线条的粗细、颜色、类型的任意设定等方式来定义报表,生成各类风格的报表。支持自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定义报表头,如将参数字段值、固定函数值带入报表标题。

4、可以将报表数据导出到Excel,对报表进一步加工与利用。

5、支持图形化报表(柱形、饼形、曲线、综合图)、提取存储过程为数据源,解决各种复杂多变的报表。„„

4、知识、档案、通知、工作计划等模块亮点

1、支持多级知识文档权限树定义,并可以定义权限树可添加知识的部门、岗位或人员。知识的共享权限分配,可设定查看、编辑不同权限。支持多种模板,如采用Word、Excel,查看时会自动转化为Html格式方便用户查看。

2、档案支持手动归档和自动归档两种方式,归档后的文件必须进行借阅方可查看,如需修改或删除的档案,系统会自动记录销毁日志。

3、用户可以维护通知类型,在通知表单上集成Word,用户可在线编辑,也可以打开本地文件进行发布,允许上传附件;发布后的通知自动以Html格式展现,并自定义是否显示阅读人员。

4、日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以及月工作计划之间可以互相关联,互相挂钩;同事之间可以进行任务的指派,协调完成各项工作;可以按岗位级别对任务进行汇总。

5、智能提醒机制

1、在选择人员时,在线和不在线人员用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别,方便用户识别。

2、采用短信模块,可实现用户不在线时,待办流程、通知公告、会议、留言等需查看和处理事项手机短信提醒,确保信息传送的准确性。

3、当通讯录中个人群组中的人员的办公电话或手机号码发生变更,系统将变更前后的信息自动记录,并以消息精灵的形式自动通知与该信息人建立所有关系的用户。

4、可定制电子贺卡,在节假日和员工生日弹出贺卡问候,支持同一节假日多种贺卡,发送时随机抽取。保证贺卡的多样性。

5、„„

6、多级安全方案

1、基于PKI/PMI的认证体系的SSL安全协议标准。

2、采用基于IKEY的身份认证电子令牌的安全登录和与硬件系统的绑定登录。

3、.独创智能菜单方案,为不同部门、岗位、人员及角色分配权限,所见及所用。

4、权限颗粒细化至表单域,可以为字段设置操作者的编辑、只读、不可见权限。

5、可以设置文件的受控属性,受控的文件只能供大家阅读,不能修改、下载、打印、另存、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复制等。

6、支持组织结构分级控制,可单独为部门设置管理员,分级维护自行组织及人员。

7、强大的系统管理

1、可以按用户需要定义个人的显示桌面、提醒选项、提醒时间段、整体风格等。

2、设置常用数据字典、公共日常审批语、个人日常审批语,减少输入量。

3、具备引用、自定义、灵活配置系统内部、系统外部数据源、数据表、表字段、表数据的功能。

4、可以在系统的Web界面设定数据库的备份作业。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系统配备有完整的日志记录,记录操作员所做的任何操作,如能跟踪记录任何登陆者的基本资料,如IP地址、登陆时间、离开时间、所作操作等。

6、弹出数据表时,支持条形码扫描设备,读取条形码自动提取相关资料。

7、集成论坛模块,可与系统的用户同步,如为了保密,可以禁止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8、首家通过纸质手写,光标自动定位,手写方便。

8、会议、公文管理模块亮点

1、支持视频录像设备,不在会议室人员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视频旁听,也可以由会议纪要录入员,录像完毕自动上传到会议模块,其他参与人员查看会议记录。用户不在线通过手机短信进行通知提醒用户参加会议。支持会议共用资源配置。

2、公文制作过程中,支持公文套红功能,即将公文正文内容、字号、主题词、抄送单位、印发日期、印发份数等套入定义好的公文红头模板,且套入内容可选择是否打印。

3、在公文审批过程中,支持手写全文批注功能,且对修改部分提供痕迹保留功能,并支持公文的版本管理。

4、公文批阅过程中支持多人同时批阅功能,且审批的单元格会根据审批内容的增加而自动拉伸,审批人的姓名、审批日期、审批时间均为系统自动生成,用户不能修改,从而确保了审批的真实性及安全性。

5、公文督办支持系统弹出窗口提醒及声音提醒,可通过系统弹出窗口提醒及手机短信提醒来崔办,并能统计督办的公文内容,处理人及处理的时间等。

9、其它亮点摘录

1、弹出数据表时,支持条形码扫描设备,读取条形码自动提取相关资料。

2、集成论坛模块,可与系统的用户同步,如为了保密,可以禁止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3、可以按用户自身需要定义个人的显示桌面、提醒选项、提醒时间段、整体风格等。

供应链电子商务系统解决方案

4、支持分级权限控制,可单独为部门设置管理员,采取继承权限机制。

7.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 篇七

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生产率的提升速度远远大于需求增长的幅度,导致了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制造业、服务业为追求更高的利润空间,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从标准化开始向个性化转变,当代的产业经济已经从产品导向型转向了客户导向型,也就转向了服务型制造。

在整个供应链上,当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制造商、供应商的角度来考虑怎么为客户增加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或是更加个性化的为顾客定制产品,很少有研究者从客户的角度来出发为整个供应链提增加产品或服务。供应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球形的也就是闭环的,而不是直线形或纺锤形,我们从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出发到产品销售给顾客,然后顾客又将使用信息、废旧产品返回给企业,企业再将这些回收的信息、产品进行利用再生产进入到客户手中,从而形成一个闭环供应链。这是一个“活着”的循环,充满了生命力,几乎没有死角。在现有的例子中客户给制造商、供应商提供产品使用信息反馈服务,就是在这个“活着”的循环中逆向服务的雏形。

文章的亮点是打破以往学者从制造业服务化的正面上开始着手的立意,而是从相反的方面即客户逆向服务化来着手研究,着重点在逆向服务过程的方法和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积极的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

1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的内涵

1.1 在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客户逆向服务的具体步骤

本文研究的客户逆向服务是基于整个供应链环节,从供应链的上游端到供应链的下游端有无数个企业和客户参与其中,客户与企业之间良好的接口是保证客户逆向服务顺利进行的根本。同时由于真个平台参与者众多,存在着企业信息泄露的威胁,或者竞争者假冒客户挖掘情报的可能,需要企业有方便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整合整个供应链中的资源,提高生产率,消除浪费,加速行业的发展,具体的措施如下:

(1)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联合互联网运营商将各个企业的信息整合到一个网络平台。(2)这是一个小合作类型平台。这个网络平台只允许企业和客户之间进行合作,不允许企业和企业间进行合作。(3)各个企业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不仅包括原本官方网站上的信息,还包括企业除核心信息外发布的各种物流、物资、人力、信息等这些方面的需求信息。(4)客户参与这个网络平台需要实名身份认证,同时每次决定接受企业需求信息时要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效益的电子版短期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注明合作项目完成的时间、地点、报酬、违约惩罚等。(5)客户每完成一项合作,相应的信誉等价随之发生升降变化,信誉等级越高越能接受更多的合作项目,反之则选择范围小。(6)企业每次发出的合作信息都有应答期限,超出应答期限任然没有客户参与,就会将这条信息撤销。(7)当某一信息需要多人才能完成时,应答者们先组成一个规模合格的临时团队才能接受这个合作任务,并严格遵守合作协议。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结构图如图1所示。

1.2 信息共享平台

首先在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客户逆向服务化的先决条件是供应链中存在一个联系客户与制造商、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目前的行业中客户和制造商、供应商的联系空间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官网和各种官方链接。在这种方式下客户能了解的信息主要就是产成品和服务的一些使用参数和价格参数,制造商和供应商也只能从销售数据和客户留言上来后觉分析市场的变化。本研究所说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将上文中的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空间扩大到整个行业。在这一平台上不只有各个制造商、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还包括制造商和供应商根据企业需求发布的各种与客户合作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企业的核心环节没有影响,但能够对整个行业的资源进行引导整合。

1.3 客户与企业的短期契约联盟契约联盟

在这一平台上,由于对客户而言能够获得收益和信誉,客户存在着参与动机。客户是在实名身份认证的条件下参与合作的,同时严格执行信誉等级制度,不同的信息由不同的信誉等级客户执行,每次参与合作双方都会进行一次短期的契约联盟,也就是签署一份保密合同,违者追究法律责任和信誉等级降级,这一契约联盟将客户的责任和权利规划的很清楚,能有效地约束客户,同时信誉等级高的客户在客户群中会形成无形的权威引导力,就如同专家和普通人的区别,这样也会促使信誉等级高的客户更加爱惜自己的声誉,加强他们对这一平台的向心力。

1.4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具体类容

这一合作平台只是企业和客户间的,不存于在企业和企业间的。在客户逆向服务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实物参与和信息参与两个部分:

1.4.1 客户参与实体过程

客户参与产品的任何一实体过程。比如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某一部件的运输,而发布在信息平台上的的信息,刚好有某一顾客顺路路过,可以帮忙运载,将资源最大化利用,在给顾客的运输费用的同时,作为回报,客户购买的这一类型的某产品时优先考虑该企业,同时企业在价格上面给予优惠或是其他奖励。这样不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也能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1.4.2 客户参与信息过程

或者制造商需要某方面的信息,把相关的要求和报酬发布在信息平台,然后会有相关的顾客接受这个任务。一个行业的顾客会有多个方面的人才储备,一个企业不可能能够将这些知识储备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这个平台能最大地增加专业知识的吸收。

2 在实施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向

在文章中所构建的的信息共享平台要求是在大量的顾客基础上才能进行,但在实际生活中,要让大量顾客认可你的存在必须是要有很大的知名度,且让同类型的竞争者不具客户分流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企业在这样庞大的投入下会存在风险规避行为,而不参与这一合作项目。企业也会对客户是否能按时、按质完成合作项目持有怀疑态度。同时目前互联网相关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而文章所提的契约联盟主要前提就是网络法律具有完全的可操作性,这样的情况下,有些机会主义者的行为会给相关信息的保密带来很大的隐患。针对这两方面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试点运行、风险共担和健全网络法律安全来解决。试点运行也就是先对项目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再根据结果来进行分析探讨关于客户逆向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的优缺点,进行优化改进,能有效减少企业的损失。同时增加企业参与者的数量能有效的达到风险共担的目的。在网络安全法律方面除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外,还可以采用视频签订协议的方法,这样的视频协议是具有法律效果的,能有效解决机会主义者的投机行为。

3 结论

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客户逆向服务进程在目前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各大企业也只是在客户的信息反馈,产品的返修,以旧换新方面上有一些涉及,在其他和客户深层次的合作加强上目前主要还处在在理论和概念研究程度。文章分析了在整个供应链基础下,制造行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的意义和方法,提出客户逆向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建立企业与客户间的信息接口,采用短期契约联盟的方法规范客户行为,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不再是单纯依靠企业增加价值创造活动。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最终可能走向产品全周期合作模式,也就是从产品研发到销售服务顾客都全程参与,通过这样的模式企业的资源配置将得到最大的优化,无论是产品生产率还是销售率都将取得质的飞跃。当然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整个合作平台还包括网络服务的决策和排序,客户与企业间的合作对接战略研究,还有物流和库存管理等等,如何合理有效的安排这些问题将是这一领域未来必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蕾,夏绪辉.逆向供应链服务及其系统体系结构[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21(10):2720-2730.

[2]汪应洛.推进服务型制造: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02):26-31.

[3]何哲,孙林岩,高杰,等.服务型制造在大型制造企业的应用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9):106-108.

[4]田志宇.基于客户价值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定价策略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8:8-42.

[5]吴辅世.基于客户企业动态关系的客户资产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研究生院,2013:1-12.

[6]宋文燕.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40-65.

[7]Tukker,Eight types of product-service system:Eightways to sustainability Experiences from Sus Pro Net[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4.13(4):246-26.

[8]Ming-Chuan Chiu1,Ming-Yu Kuo1.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TO DEVELOP BUSINESS MODEL OF A PRODUCT SERVICE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22(3),369-381,2015.

[9]Marco Taisch,Mohammadreza Heydari Alamdari,and Christiano Zanetti.Manufacturing Service Innovation Ecosystem.[J].APMS 2012,Part II,IFIP AICT 398,pp.321-328,2013.

8.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 篇八

(1.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 201306;2.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0 引言

作为一类典型的服务供应链,物流服务供应链正成为供应链与服务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其产生背景是某一物流服务企业在自身不能独立完成服务运作的情况下,需要从其他企业采购相应的服务能力并形成物流服务组合以完成物流功能运作.[1]由于物流服务供应链是一个新兴领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能力协调方面,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在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方面.KIRSTIN[2]研究具有不确定交货特征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分析生产商和供货商彼此独立和集中决策两种协调模式下的最优决策行为.黄小原[3]在此基础上运用主从决策理论进一步研究不确定需求情况下供应链数量协调机制,并利用离线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获得满意的协调效果.孙荣庭等[4]研究销售商存在竞争的1∶n结构的供应链,基于古诺模型提出一种线性契约解决多销售商竞争的协调问题,并证明其所设计的协调机制可以获得集中协调机制下的供应链绩效水平.BERNSTEIN等[5]研究面向随机需求,且需求分配价格敏感情况下的销售商横向竞争的协调问题.CHEN等[6]针对单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研究市场需求扰动时供应链的不同协调模式.马士华等[7]以MTO型供应链为背景,建立时间价格敏感需求下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的协调模型,并对两种协调模型进行优化求解.HSIEH等[8]研究需求和供给双方不确定情况下,由单一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分散式供应链的协调优化问题.刘伟华等[9]考虑具体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存在物流能力匹配的要求,基于Stackelberg博弈模型,建立有/无能力约束的利润和成本模型,进一步证明无能力匹配情况下供应链相对更具成本和利润优势.YAN等[10]和CHOI等[11]采用信息更新的方法,集中分析多个阶段采购成本变动情况下的产品供应链协调与数量决策问题,为成本信息分阶段变动的供应链协调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之后又有部分学者将这种方法引入服务供应链协调的研究之中.桂云苗[12]和王晓立等[13]研究需求和供给不确定情况下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能力协调问题.崔爱平等[14]提出一种基于期权契约的协调机制,研究其在主从博弈下如何对集成商和分包商的能力订购和投资决策进行有效协调的问题,并对供应链期望额外利润分配和协调机制效果进行数值检验和分析.

上述典型研究主要是基于固定和变动需求背景下,以成本、价格、交货期等为扰动因素的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为主,而在物流服务供应链领域主要以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能力协调为主[9,12-15].有关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仅见于文献[16],该文提出一种公平熵描述利润分配原则,构建随机需求环境下物流服务供应链节点成员间收益共享系数的确定方法.本文以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为对象,研究在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由单一物流服务集成商R,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F和物流能力分包商S组成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问题.

与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不同,物流服务供应链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物流能力的不可储存特性;(2)在整个物流服务供应链中,集成商居于主导地位,直接与终端市场接触.

基于这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引入市场需求这个随机变量(该变量对价格敏感),然后对不同协调方式取得最优绩效的条件进行分析,最后通过详细的数值实验分析需求、成本因素以及市场风险对不同协调模式的影响.

1 问题描述及模型建立

1.1 问题描述

在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中,R,F和S的关系为:R根据市场需求n向F进行物流能力采购,F根据自身能力将部分物流能力外包给S.R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其终端物流市场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假设其服从某一概率分布f(n),且n对价格敏感.R需要对其物流能力销售价格P进行决策,同时根据对n的预测,确定向F采购的能力数量QR;F观测到R采购的能力数量后,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目标确定其能力销售价格R,同时,由于其能力限制,向S外包物流能力数量QF;S根据F外包的物流能力数量及其自身成本函数确定其销售价格W.为便于讨论,参照文献[16],假设F将R订购的物流能力数量全部向S进行外包,即QR=QF=Q.

1.2 符号说明及技术假设

为研究方便,定义相关符号和技术假设如下:P为R向市场提供物流服务能力的销售价格;Q为R向F采购的物流能力数量;R为F向R提供的物流能力销售价格;W为S向F提供的物流能力销售价格;G为当R采购的物流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的单位能力机会损失成本;CS=cSQ+eSQ2为S的成本函数(根据文献[17],CS包含基础物流能力固定成本和物流服务能力集成与运作管理的成本);CF=eFQ2为F的成本函数(根据文献[17],CF主要来源于多种服务能力集成管理的成本);ΠR,ΠF,ΠS和ΠSC分别为R,F,S和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函数.其中,P >R >W >0,G >0,cS>0,eS>0,eF>0.

技术假设1:物流服务市场是完全竞争的,R面临不确定性需求n,n的概率分布函数f(n)已知,在[n-θ,n+θ](θ为需求波动系数,θ>0)上服从均匀分布.

技术假设2:R预期的n是P的线性函数,满足n=D-kP,其中D表示一定时期内的市场规模,k>0表示价格敏感系数,因此R确定不同的物流服务价格将引起n的变动.

技术假设3:F和S不会出现能力不足的情况.

技术假设4:在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节点成员都是风险中性的.

1.3 基本模型建立

根据上述参数设定及技术假设,将R,F及S的期望利润函数表示如下:

在R的期望利润函数中:第1项和第2项分别是市场需求量低于和高于能力订购量的收益;第3项为能力订购量高于市场需求量的损失(不同于产品供应链,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和易逝性,所以不产生库存也没有残值);第4项为能力订购数量少于市场需求时的机会损失成本.

2 不同协调模式分析

2.1 主从协调模式

主从(Leader-Follower,L-F)协调是物流服务供应链比较常见的协调方式,在这种协调方式下R掌握客户重要信息和市场需求状况,属于主导方,F和S是跟随方.R首先进行决策,F观察到R的决策后跟随决策,最后S进行决策.以下基于L-F协调模式,分析各节点企业最优决策的条件.

根据逆向归纳原理,首先对式(3)求Q的一阶条件,得

将式(4)代入式(2),并求ΠF的一阶条件,得

将式(4)和(5)代入R的期望利润函数,通过ΠR的一阶条件,可得R的最优价格P*和最优采购数量Q*.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R获得最大期望利润:

根据式(4)~(7)可求得 R,F和 S的最优策略((P*,Q*),R*,W*),将其代入各自期望利润函数可得到各自最优期望利润.

2.2 集中协调模式

在这种协调方式中,由R,F和上游S构成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成员实现信息共享,利用全部信息进行统一决策,实现系统整体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函数为

由式(1)~(3)得

命题1在集中协调模式中,当θ≤k2M(eS+eF)+kM(M=P+G)时,ΠSC存在最大值.

证明物流服务供应链期望利润ΠSC存在最大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由Q∈[n-θ,n+θ],n=D -kP,易得条件①成立;由各基本参数取值范围知,条件②显然成立;分别将Q=n-θ和Q=n+θ代入条件③,使该式成立,可得θ≤k2M(eS+eF)+kM,其中M=P+G.证毕.

从整体物流服务供应链期望利润函数可以看出,在进行集中协调时,F的销售价格R与S的销售价格W对整体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期望利润没有影响,R和W主要调节整个供应链内部不同节点企业的利润分配.在相关参数满足条件①~③的前提下,整个供应链的最优销售价格P*和采购数量Q*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集中协调取得最优的系统期望利润

根据以上两式求得集中协调下的系统最优策略(P*,Q*),将其代入期望利润函数可得集中协调下的最优期望利润.

2.3 数量协作联盟协调模式

命题2在R,F和S分散决策情况下,各自都基于自身期望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决策,物流集成商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决定P和Q,F和S决定提供R和W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若三方通过相互协商,可以使R希望采购的能力数量与F愿意提供的数量以及S最终提供的数量一致,本文定义这种协调模式为数量协作联盟.

证明首先,根据R期望利润函数公式(1),同命题1证明相似,当θ≤kG时,ΠR存在最大值.

在R的期望利润函数存在最大值的基础上,其决策变量(P,Q)满足以下一阶条件时,R获得最优期望利润

根据式(13),R希望采购的能力数量

根据F期望利润函数式(2),对其求一阶条件得F提供的能力数量

同理,根据S期望利润函数式(3),对其求一阶条件,得S可提供的能力数量:

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可通过内部节点企业物流能力转移R与W的调整,使得三者能力数量需求和供给达到一致,这种协调模式有别于传统的收益共享或者数量回购协调模式,它无须借助外部新增契约参数,主要通过内部节点企业基于竞争协商的方式达到整体绩效的提升.

3 数值实验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不同协调模式对整体绩效的影响,通过一系列详细的数值实验,对比分析不同协调模式的有效性.数值实验按前文所分析的3种协调模式分别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 7.0编程求解.为分析不同协调模式中k,θ,eS,cS,eF对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成员期望利润及不同供应链成员最优价格的影响,分别将上述参数在一定取值(见表1)下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利润进行对比,表2~8为所有数值实验结果.

表1 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相关基础参数取值

根据表2~8的实验结果,得到相关结论如下:

(1)随着k的增加,在L-F协调模式和数量协作联盟模式下,R,F和S的最优定价以及R的最优采购数量均下降;同时,整体供应链绩效也下降.这说明随着k增加,市场对价格越敏感,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各成员为规避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会选择降低各自的决策数量.

(2)θ增加时,在L-F协调模式和数量协作联盟模式下,R的P和Q,F的R及S的W都增加,这说明随着需求波动的加大,供应链各成员为确保自身的期望收益,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各自的决策值.

表2 k对不同协调模式下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表3 k对不同协调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各成员最优价格的影响

表4 θ对不同协调模式下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表5 θ对不同协调模式下物流服务供应链各成员最优价格的影响

表6 eS对不同协调模式下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表7 cS对不同协调模式下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表8 eF对不同协调模式下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3)根据表 2,4,6 ~8 的数值结果,无论 k,θ以及各项物流能力成本参数如何变动,数量协作联盟均可获得集中协调模式下系统最优绩效,说明数量协作联盟是物流服务供应链分散决策下优良的协调模式.在该模式中,供应链各成员通过相互协商,可使物流能力数量的需求与供给最终达成一致,从而保证最优的系统绩效.这种数量协作联盟协调机制与著名的 Vickery-Clarke-Groves机制的协调方法相类似.

(4)根据表6~8的分析,3种协调模式的数值结果均显示:随着F和S成本参数值的增加,整个服务供应链绩效都降低;但随着S成本的增加,其期望利润增加;同样,随着F成本的增加,其利润也相应增加,但整体供应链期望利润下降.这说明随着整个物流服务供应链上游基础物流能力成本的增加,基础能力提供商的期望利润有所提高,但由于R同时面对上游基础能力成本的增加和下游市场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其期望利润下降比较明显,最终导致整个供应链期望利润降低,上游提供商基础物流能力成本的变化对整体供应链绩效影响显著.

(5)各种情况下数量协作联盟的协调效果均优于L-F协调,并且可以取得集中协调模式下的期望利润水平,是一种较好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模式,本文证明该模式的可行性,可以在实际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此外,数值实验也显示,数量协作联盟在实现系统绩效提高的同时,供应链内部各节点企业利润的增加并不一致,S增加最多,R次之,而F出现下降.因此,对于新增利润必须引入有效的再分配机制,以确保在满足个体理性约束的基础上,各成员企业的收益不小于L-F协调模式下各自的收益.同时,对新增利润的分配需要进一步考虑各成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及其谈判能力,这也是保证数量协作联盟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4 结束语

研究由物流服务集成商,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物流能力分包商组成的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对整体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和不同协调方式下各供应链成员取得最优绩效的条件进行分析,证明数量协作联盟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通过大量的数值分析对比市场不确定因素和各种成本因素对不同协调方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导致3种协调方式下的整体供应链绩效的降低;上游基础物流能力成本的变化对整体供应链绩效影响显著;不同情况下数量协作联盟对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均能够取得集中协调模式下的期望绩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是比较理想的协调方式.下一步的研究可以拓展到其他不确定需求情况,以及考虑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物流能力分包商都存在能力不足等相关问题.

[1]刘伟华,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新趋势[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2-3.

[2]KIRSTIN Z.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uncertain just-in-time delivery[J].Int J Production Econ,2002,77(1):1-15.

[3]黄小原.供应链模型与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孙荣庭,孙林岩,李刚.不确定需求下多零售商竞争的供应链协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2):49-58.

[5]BERNSTEIN F,FEDERGRUEN A.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s with competing retailers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J].Manage Sci,2005,51(1):18-29.

[6]CHEN Kebing,XIAO Tiaojun.Demand disrup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with a dominant retailer[J].Eur J Operational Res,2009,197(1):225-234.

[7]马士华,王福寿.时间价格敏感型需求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3):13-19.

[8]HSIEH Chung-Chi,WU Cheng-Han.Capacity allocation,ordering and pricing decisions in a supply chain with demand and supply uncertainties[J].Eur J Operational Res,2008,184(2):667-684.

[9]刘伟华,季建华,包兴,等.物流服务供应链两级能力合作的协调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30(2):149-152.

[10]YAN H,LIU K,HSU A.Optimal two-stage ordering policy with Bayesian information updating[J].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2006,12(1):30-45.

[11]CHOI T-M,LI D,YAN H.Optimal two-stage ordering policy with Bayesian information updating[J].J Operation Res Soc,2003,54:846-859.

[12]桂云苗.需求不确定下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5(12):2412-2438.

[13]王晓立,马士华.供应和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0,20(2):44-49.

[14]崔爱平,刘伟.服务物流供应链中基于期权契约的能力协调[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2):59-65.

[15]崔爱平,刘伟.基于能力分工与合作的LSSC协调[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8,29(2):43-47.

[16]刘伟华.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最优收益共享系数确定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45(5):811-816.

上一篇: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下一篇:网站制作及股票配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