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2024-08-17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精选11篇)

1.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篇一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建设生态文明

构筑和谐新村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2011年2月 日)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稳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初步形成了“生态秀美、民风淳朴、产业低碳、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天人合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格局。2010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一、加强村容整治,优化宜居生态环境。重点实施了6大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一是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突出抓好重点道路沿线、重点河流沿岸、重点村寨的整治建设,着力打造“三河三路四寨”示范工程,清理河段尾砂28万方,取缔非法采砂船只6只,规范采砂场管理3处,初步实现“河流清澈、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生态宜居”目标。二是实施城乡清洁卫生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清洁卫生工程,大力开展“三清五改”整治活动,新建乡镇垃圾处理场6个、垃圾围984个;完成农村改栏2200户、改厨1563户、改厕1798个;强化城镇市政设施维护和交通秩序整治,为8个建制镇配备清扫保洁员,城镇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三是实施农村大团寨消防人饮工程。我县广大农村苗寨多为木质结构建筑群,消防隐患十分突出。为此,我县决定每年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利用5年时间全面完成222个50户以上农村 大团寨消防人饮工程建设任务,去年完成41个,解决了2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有效预防了火灾事故发生,荣获全省农村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四是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充分考虑我县地质灾害隐患较多、消防隐患较为突出等实际情况,我们启动了异地搬迁工程、苗寨民居建筑风格改造工程,投入970万元帮助群众新建改造房屋1255户,苗族建筑风格进一步浓郁,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五是实施清洁能源推广工程。坚持把沼气池建设与农村“三清五改”工作相配套,新建沼气池150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000余台、改造节柴灶3200余台,有效控制了农村面源污染,荣获全省能源建设先进单位。六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实施一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疏浚、渠道修复、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村村通”信息等系列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宜居环境质量。完成各种水利建设工程2700余处,完成县到乡公路改造19公里、通畅工程60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90%的行政村通公路;新增农机4000余台,机械耕作面达6.8万亩;新建烂阳、远冲等14个移动基站,通讯覆盖率达85%、村级宽带覆盖率达53%。

二、加强产业建设,发展特色生态经济。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工业等3大特色产业,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农民人均收入2501元,是“十五”末的1.75倍,年均增长11.8%。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重点培育了林业、兔业、乳业、菜业、bb花猪、土特山货等6大农业特色产业,建设巩固的工业原料林基地、AA兔业航母、牛百岁系列绿色食品、珠三角与长株潭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打造林业支柱产业,狠抓造林绿化,五年来共造林25.6 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27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791万方;狠抓生态保护,完成植树造林6.75万亩、“三边绿化”和珠防林封山育林7.72万亩,划定 “四点四线一圈”生态公益林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先后获得AA省林业测土配方、森林病虫害防治、生态公益林保护先进单位和怀化市“三边绿化”、工业原料林、泰格林纸供材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引进了惠龙兔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2600万元,繁育种兔3.5万只,带动360余户农户养殖肉兔80万只,年产1500吨的兔肉深加工生产线投产运营。扶持牛百岁公司投资1600万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乳制品生产线,年产量将达3000吨,实现产值2000万元;果味饮料、山泉水生产线正在抓紧建设。以溪口香港强记菜业为示范,以xx、xx、xx等乡镇为基础,建设3万亩外销型蔬菜基地,每年可为菜场农民增收1.3万元。实施xx花猪保护工程,目前正在引进1万吨bb花猪猪肉制品生产线。以食用菌、特种野猪、竹根鼠为主体的土特山货迅速发展,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发展食用菌1000万棒,实现产值1.2亿元,带动农民就业2000余人。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欢乐苗乡”为营销主题,以“中国苗族文化风情休闲最佳旅游目的地”为营销形象,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万佛山主峰景区投资1800万元,完成游步道、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皇都苗文化村4A景区标准化建设、百里苗文化长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芋头古苗寨修缮工程、旅游标识体系等项目顺利推进;15家旅游宾馆、农家乐全新投入使用。万佛山景区荣膺国家3A景区,龙底生态漂流景区荣获“怀化市最佳等级景区”,恭城书院等4处文物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工作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新增半坡鼓楼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 处。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扶持发展了惠龙兔业、牛百岁、峒王酒、利民畜业等农产品龙头加工工业,实现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围绕旅游办工业,启动了与江苏南通客商合作开发苗锦项目,组建了XX县呀啰耶苗锦织艺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耶啰耶兔肉、牛百岁、峒王酒、有嚼头、绿生源、阳烂银饰等旅游产品。围绕生态办工业,加快发展低碳工业,推动竹木加工、矿产冶炼、建筑建材、水电开发等现有企业技改扩容提质,累计投入技改资金2.15亿元,增长125.5%,基本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发展目标

三、加强思想引领,培育和谐生态文化。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为价值取向的和谐生态观念,以“爱好和平、追求亲睦”为价值取向的和谐人际交往,着力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下乡工程、义务教育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传承创新生态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基础。目前,全县90%的苗寨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乡镇文化站覆盖面达80%,新建农村书屋85个,年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新建农村合格学校10所,农村中小学入学率达100%。荣获全国农民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二是倡导生态消费理念。引导群众转变消费理念,树立生态消费观念,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准入条件,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县城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营,神华林化5万吨技改扩容、工业硅5条1.25万千伏等生产线建设顺利推进,实现了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初步构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消费模式。三是树立生态文明新风。积极挖掘整理、传承创新苗族和谐文化,大力弘扬以“崇尚公正、不损他人”为价值取向的款约文化,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寨、和谐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实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帐乡代理、村民“一事一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民生工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去除生活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农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和谐文明的乡风民俗。黄土乡半坡村、陇城镇中步村等大多苗寨连续几十年无刑事案件。荣获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县,连续2年荣获全市综治、维稳工作先进县,连续7年荣获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四、加强服务保障,健全长效生态机制。一是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出台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涉农资金整合、招商引资、产业扶植、农民增收等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对能繁母牛每头补助500元,对种兔每只补助30元,对油茶林新造每亩补助240元、低改每亩补助150元,对生态公益林每年补偿超过30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2亿元、发放各类涉农补贴4600余万元。二是建立了市场经营机制。在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培育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科技园区等5类农业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6个、经营大户300余户、市级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示范社4个。双江镇红香村苗木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苗木基地4000余亩,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余元。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坚持建设与经营并举,招商引资与自力更生结合,组建了XX旅游总公司和皇都、万佛山2个子公司,并与万佛山、皇都、芋头景区内群 众签订了开发经营利益分配协议,鼓励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三是建立了农村服务机制。整合涉农部门资源,构建了农村信息、科技、金融、物流、防疫等农村五大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了县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开通了农村信息服务网,信息覆盖全县21个乡镇,连接村级信息示范点68个。开展了“网上供销”,在全省率先创建了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3万余吨,其经验在全省供销系统推广。推行了“银行+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村互助资金借贷等多种信贷模式,建立了村级银行,入会群众1200余户,发放贷款400余万元。去年全县新增涉农贷款1.5亿元,增长48%,逐步解决了农村缺信息、缺技术、缺资金等难题。四是建立了示范创建机制。按照“办点示范、点面结合、成片推进”的思路,县四大家主要领导挂点示范,县委选派干部任村第一书记驻点示范,县直单位和各乡镇办点示范,县、乡、村三级级级参与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们重点创建了百里苗文化长廊新农村示范片,打造了皇都、芋头、坪坦、横岭等景点化苗寨,完成村庄布局、产业发展等5个规划,道路硬化、改水、改厕、改电、改厨率达90%以上,沼气入户率达70%以上。全县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1个、市县级示范点30余个;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绿色学校、绿色机关5个,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30个、五星级生态休闲农庄3个;皇都苗文化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四星级休闲农庄,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全县新农村建设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篇二

杭州市燃气集团作为一个以天然气为主营业务的城市能源服务企业, 要切实按照十八大的战略部署,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为杭州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作出新贡献。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保持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

我们在学习领会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精神中, 还要从理论上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优先原则、发展方式和制度保障等新观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 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指明了推进生态文明的方向和路径。关于优先原则,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这是对非理性的发展观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纠正,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 具有重大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关于发展方式, 十八大报告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国内外正反经验都证明, 通过加紧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消耗率, 是赢得未来、造福人民大众的决定因素。关于制度保障, 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包括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这些重要制度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切实性和时效性。充分理解上述新观点, 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涵, 更增加我们工作的敏感性和主动性。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新模式

近几年来, 节能减排, 低碳经济, 一直来是我们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十八大报告中提及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对于如何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污染、建设生态城市等方面, 我们还需要不断拓展视野、创新思路。通过十八大报告的学习, 结合我们的实际, 我们深刻体会到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相对而言, 普及清洁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特别是优质清洁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还应提升得更高一些。我们认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不仅在于大幅度提高清洁能源生产能力, 也在于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利用率是关键”。为此我们作出了努力, 2012年集团与中石化合作成立了中石化杭燃能源有限公司, 投运2个加气站, 发展车用燃气;与华电集团合作开发下沙、江东热电项目, 下沙热电厂已经于去年7月试供热, 形成了公司多元化发展格局。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关键在于很好地将十八提出的战略部署落实到行动中去。从今年起, 集团公司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新模式中再显身手, 再创佳绩。主要着眼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广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2013年1月23日, 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首次专辟一节提出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 要求到2015年建成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这意味着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关键一环, 对调整能源结构、解决当前愈演愈烈的雾霾污染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 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我国建筑在使用中最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 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而“三联供”作为高效、环保的设备, 很好地实现了能源效率利用最大化, 能源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 北京、上海、广东等在已有试点推广, 集团公司建有的“三联供”系统是浙江省第一个。2013年,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三联供”项目, 进行调研和论证。要推进公交阮家桥等项目落地, 打造商业运营模式样板, 同时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 争取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社会评价体系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的鼓励和扶持。二是加快车用天然气的应用。北京已经大规模投行压缩天然气 (CNG) 公交车, 根据测试, PM2.5排放物比柴油车型降低97%以上。我们通过抓好项目建设、项目储备、工程管理、市场拓展、合作发展等五方面工作, 加快市域范围内站点建设和储备。在投运石桥公交LNG加气站后, 今年力争主城区新增2-3个加气站, 市域五县 (市) 项目公司及下沙开发区各增加1个加气站。同时要进行杭州市船用LNG市场前景分析, 努力开拓新市场。三是推动热电项目的投产。推动下沙电厂尽早实现联合循环发电, 加快江东天然气热电项目建设, 以新业务实现燃气供气规模的整体提升。四是全力以赴实施杭州市“无燃煤区”建设方案。今年3月, 杭州市政府出台了杭州市“无燃煤区”建设实施方案, 在2013—2015年间, 杭州市主城区、全市各区、县 (市) 建成区要逐步建成无燃煤区, 以此改善大气质量。这是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集团公司将组织精干力量, 全面投入, 做细做精, 根据各改造企业现状用能结构、产业特点、未来用气负荷等情况, 制订详细的改造方案, 评估测算费用, 开展一对一的营销工作, 吸引该类企业加快用能方式转变。让政府放心, 让用户满意。

3.草地农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阵地 篇三

首先,我国草业已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草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等多种功能。研究表明,当植被覆盖度增加到50%以上时,地表风蚀水蚀会明显降低。在农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区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尤其是种植苜蓿、披碱草等多年生牧草,不仅可以获得大量优质饲草料,而且由于增加了冬春季节地面覆盖,能够显著降低风速、减少风蚀和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发展草地农业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对畜产品特别是牛羊肉的需要量持续增加,而就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而言,完全依靠天然草原和农村秸秆资源已经很难满足这种需求。据测算,种植1亩优质高产人工饲草料地相当于10~30亩天然草原草产量。如能利用我国条件适宜的10%的优质土地,建立集约化人工草地,每年可生产牧草3亿吨以上,这相当于我国18亿亩耕地生物产量的1/4,即等同于新增“耕地”4.5亿亩。通过建设人工草地,不仅可以解决饲草料不足的问题,也将大大缓解天然草原载畜压力。

第三,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實行粮食和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农田土壤退化板结。发展草地农业,推行引草入田和草田轮作,将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引入作物轮作系统,可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氮肥的使用。牧草饲喂家畜还可真正做到以地养地,加快耕地休养生息和土壤生态修复。种植1年、2年和3年的苜蓿地,其土壤氮素净增量分别为每公顷83公斤、115公斤和124公斤,种植5年的苜蓿可获得3~5年的后茬作物高产。

4.生态建设思想宣传 篇四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全旗生态建设的新高潮,全力打造特色化生态绿旗。这也是旗委十三届九次全委扩大会上提出的“实现七个新突破”之一。一会儿,李建平主席就生态建设工作做具体安排和部署,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在统一思想中提高认识

生态是民生之本,生态是文明之源,生态是经济之基。近年来,准旗历届领导班子坚持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保护和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率先推行了禁牧舍饲养畜,创造性实施了“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矿区环境治理,高标准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淤地坝建设等生态水保项目,生态面貌发生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好转的巨大变迁。全旗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8.6%和25.9%,人均林地面积3.45亩,人均活立木蓄积量11.46立方米。昔日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如今变成草木葱茏的高原盛景。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特别是准格尔旗作为资源型地区,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较大、生态建设欠帐较多。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乱”的现象还比较明显;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建设滞后,“脏”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治,特别是“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卫生脏乱差还较为普遍,等等,诸如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必将成为影响全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良好生态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更加优美、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全旗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如果还是按一般的水平去发展,人民是不会满意的,我们自己都是不能满意的。因此说,加快生态建设,对准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特别是109高速的通车、人气的带动、对环境的要求更高。基于这些考虑,旗委、政府在党政联席会上已确定了生态工作方案,今天召开这个会是个动员会,目的是让大家早动手安排、早组织行动,利用冬春季适宜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我们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把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水青山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自觉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来维护,把生态效益作为最长远的经济效益来追求,推动生态建设不断采取新举措,再上新台阶。

二、要在明确目标中突出重点

加强生态建设的目的是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我们必须把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结合起来,实现生态与惠民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要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在城市见缝插绿,高标准绿化美化,打造美好家园;在农村大力植树造林,实现村容绿化整洁;在矿区高标准进行环境治理,创造现代化的绿色工业矿区,勾画“城在林中、村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美丽画卷;二是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通过开展荒山绿化、发展庭院经济、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就业容量,挖掘农民增收潜力;三是要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不断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林业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加强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政府、企业、个人参与,集中精力、集中财力,建设城市周边、村镇内外、公路两侧等人群聚居、活动频繁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自然恢复区、工矿区周边环境和需要恢复治理的矿区环境。具体来讲,要抓好四项任务:一是建设以大路新区、薛家湾、沙圪堵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城区;二是建设以103高速公路、大东高速公路和大路新区至薛家湾镇快速干道为重点的绿色生态通道;三是建设以苏木乡镇所在地、移民新村、黑色路面两侧及旅游景点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村镇;四是建设以禁止开发区和工矿区为重点的绿色生态自然恢复区。

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必须全党动员、全民上阵,务求尽快取得明显成效。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贴近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特色化生态绿旗建设。

一要高起点规划。目前,全旗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即将出台,在制定规划方案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使用乡土树种,保证一次成活,一次成景,要有长远目标,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种什么树、种多大的树要适地适宜,要多听专家的意见;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实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城镇乡村统筹兼顾,治污绿化同步进行。要突出景观效益,注重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注重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注重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追求艺术性。要严格执行规划方案,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不得随意改作它用,更不能随意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确保规划方案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要高标准建设。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一些重点绿化工程,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公开招标,选择知名度高、成果较多的一流设计单位来做。特别要突出人文理念,把准格尔文化与现代绿化艺术有机结合,打造独具准格尔特色的绿色城市和绿色村镇。特别要加大中心城镇的绿化力度,宜树植树、宜花种花,注重花草树木的搭配,注重平面立体效果的处理,注重水陆绿色的衔接,注重实用功能和美化功能的有机统一,精心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充分展示准格尔的生态绿化水平,体现准格尔深厚的文化内涵,力争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建设效果。

5.大力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篇五

我国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历史过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与西方多元治理不同,中国特色的治理突出的是一元多体和依法治理,即要把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调、公众参与、依法保障统一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实现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这就是要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里的生态文明制度指的是生态文明领域的规范、规章、标准的制度化成果。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了建立和完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必须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领导,党要提高自身领导和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从顶层设计来看,我们可以考虑设立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之类的机构,推动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第二,必须强化各级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将各级政府打造成为生态型政府。从机构设置来看,应该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领域大部制改革,将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和草原管理等职能进一步整合起来,以增强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第三,必须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依法大力发展群众性生态环境保护运动和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强化各类社会主体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第四,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规定,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体系。在此前提下,要推动设立生态文明领域警察队伍、法庭,严格执法。

6.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篇六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危机”的巨大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以征服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的严肃反思,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中国,或者说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我们却很有可能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和先行者。这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惊人的一致。毫不夸张地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华文明就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而今天,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无疑是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的良好借鉴。

提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一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认为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快乐。这一点从层出不穷的如欧阳修、谢灵运等纵情山水的大儒就可见一斑。而董仲舒主张的“天人合一”,虽然主要是为了加强皇权,但客观地审视这一学说,我们可以发现,“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的统一的肯定:“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种种说法无不肯定了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天理人伦的统一,两千多年前的伦理思想,竟暗暗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儒家还倡导“畏天命”、“知天命”、“制天命”——既要敬畏自然,又要了解自然乃至利用自然。这正是人类已经踏上并在今后仍将一直走下去的道路。而且只有同时做到这三者,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道家思想,亦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分。道士们都要修道“修道”,那么何为“道”?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道”是天地间的至理,是自然地规律,人修道,就是要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准则,并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在”的境界。不难看出,这种肯定“物”“我”相合的哲学,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也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再看道家提倡的“知常”、“知和”、“知止”、“知足”,本质上仍是对自然、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人类在建设工业文明时忘记了保持这种敬畏,一味地追求征服自热,并最终自食恶果。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拾对自热的敬畏,改善、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真正地生态文明。

传统思想中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从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相关的律令就看得出来:《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草木以时入山林,这是多么朴实的道理,也恰是生态文明所要求的。还有“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这,断其手”,这样的刑罚固然残酷,但对环境的重视决不含糊。这些保护环境的制度,并非某位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思想内涵所决定的。中国的传统思想,本身就包含了系统而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

7.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 篇七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在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创新等领域取得了跨越式的提升, 而在人们享受社会整体进步的同时, 我国的生态环境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成为21世纪人类最为严峻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生态问题相结合,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的同时, 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法规, 并积极应用到实践中, 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在继承老一辈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同时, 根据当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与时俱进地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方法,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全面的进步。

1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容

1.1 倡导绿色GDP, 发展循环经济

习近平早在1989年谈闽东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时候就提出, 闽东的振兴在于“林”。林业在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创造的优美投资环境又可以间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具有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后在浙江任职期间出提出要创建生态省, “既要GDP, 又要绿色GDP”[2], 将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优化和文明消费方式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体来讲, 就发展方式而言, 就是将原来“暴饮暴食”般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细嚼慢咽”般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就经济结构优化而言, 要依托各种先进技术来改造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的同时,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就消费方式而言, 大力倡导文明消费、合理消费新风尚的形成, 自觉养成诸如垃圾分类投放、使用节能环保材料等文明消费方式, 进一步扩大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线。

1.2 加强政府职能建设,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职能天然的一部分, 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 应凭借其力量优势、组织优势和信息优势, 把完善相应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加强政府职能建设的发力点, 为调动市场各主体的积极性提供科学的制度性保障, 正如习近平所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 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保障, 没有一套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 没有健全的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就难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

首先应建立一系列生态问责机制, 让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之弦紧绷。习近平指出:“要抓紧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将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随着一系列明确地考核指标、严格地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将有效地激励各级政府树立生态政绩观念, 切实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尽职能。

其次应建立一系列调动市场各主体活力的引导激励机制, 让政府、企业、第三方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的每个公民形成一股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形成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最广大的统一战线。习近平指出“能否有效进行社会动员, 是对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4]政府在带头建设资源节约型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 应进行长远的、科学的规划, 制定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和制度安排, 积极引导企业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充分调动市场中企业主体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资源的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各种第三方社会组织在政府和社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积极搭建生态文明参与平台, 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充分拓宽和完善公众参与渠道, 引导公众广泛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无限智慧, 给予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持久的生命力。

最后应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的标准和内容。政府应本着公平的原则, 运用立法、行政、市场等手段, 最终建立起补偿标准合理、补偿对象科学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方面的矛盾, 处理好下游地区和上游地区、受益地区和受损地区、末端产业地区和源头产业地区的利益平衡, 最终形成一个经济环境良性循环、各区域统筹协调的和谐发展局面。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 要实行因地制宜的特殊补偿政策, 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 将生态保护工作完善到方方面面。

1.3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 引领生态建设新风尚

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当今我国生态形势愈发严峻, 诸如云南曲靖铬污染、湖南“毒大米”等事件层出不穷, 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最根本利益的保障带来严重的危机,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了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落后、人民的生态意识不强的现实。生态危机本质上就是生态文化的危机, 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 就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总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剖析我国许多的生态问题, 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生态文化没有在全民心中扎根。有鉴于此,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成为当前生态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先进地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做支撑, 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便无法得到彻底地改变。

在谈到如何构建和弘扬的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时, 习近平指出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 切实推广绿色GDP观念的普及, 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让生态文化的思想深入人心。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生态文化的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伦理处理生态问题, 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 使生态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 并将生态保护意识落实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1.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依法执政

我国生态环境管理法律体系虽已初步建立, 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容尚未完全覆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 表现在对于公益性的生态保护建设缺乏应有的保护和支持政策, 对于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划分不清晰、监督不到位, 对于企业的环境污染处罚力度不强。习近平指出:“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使用、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 制定更加严格的节约标准”、“还要进一步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 严肃查处各种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提高浪费的成本。”[5]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立法质量, 做到有法可依, 更要破除各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对相关法律置若罔闻的行政不作为而带来的阻力, 严格依法执政, 尽最大可能给人民群众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2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特点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凸显以人为本

我国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归根到底是忽视了人的价值, 忽视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往在社会建设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 在顶层设计中没有充分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要求, 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如果没有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 连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权都保障不了, 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人, 就其范围而论, 指的是最广大的人们群众, 而不是少数某个人或利益集团;人就其属性而言, 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指人作为自然生物具备的本能、形态和特征。社会属性指人作为社会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国在《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中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人权保障。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工业文明, 再由工业文明走到生态文明, 是人类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化, 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 重民生、办实事,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需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6]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依靠制度保障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 在脆弱的生态面前, 生态文明建设更需要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作保障。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无形中为某些生态破坏行为留下了漏洞, 尤其是在面对公共资源的开发保护过程中, 权责不明确, 导致不负责任的肆意开发相关, 严重威胁生态平衡。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 监督体制不健全, 没有形成涵盖全社会的生态环境监督体系, 而且在政府执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不顺, 执法部门交叉管理, 管理混乱。在如此严峻的社会形势下,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法治建设更要运用法制的思维方式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需要法治建设作保障, 社会的安定稳定也需要法治建设作支撑。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构建系统的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整治和完善以往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7]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各方面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 并建立相应的自然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用法制治理生态而不是人制。严格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让所有破坏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付出代价。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弥补我国在生态补偿治理方面的诸多不足, 创新补偿方式, 改革单一的治理方式, 由政府一元治理转变到多元共治, 推行环境污染的第三发治理模式。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公开环境信息, 保障人民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 健全监督举报制度, 让环境的治理和权力的运用呈现在阳光下, 呈现在人民的监督下。

3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性认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观;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指导下的生态文明观。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是立足于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具体分析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立足具体实践, 深入调查研究, 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下,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以人为本, 实现人民的最大幸福方为根木目标, 改善环境问题, 改革生态治理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保护理念。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美丽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转型期, 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问题的恶化。在生态文明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时,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会越来越严峻, 在这种发展局势下, 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生态建设思想,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才不至于产生GDP快速上升, 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人民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经济发展不一定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 保护环境也不意味着放弃、减缓经济的发展。加强顶层设计, 在全社会引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提高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

以往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粗放的、不合理的, 因此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当时是迫于恢复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倡导绿色GDP, 发展循环经济, 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主旋律,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成为了人们新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发展生态相关产业, 最终带动我国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升级, 构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安定有序、环境优美舒适的核心局面。

参考文献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37.

[3]习近平, 李克强, 刘云山.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2:49.

[4]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156.

[5]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4:192.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245.

8.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篇八

【摘要】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构建,既使五大建设融为了“一体”,又在强调了注重推进整体建设的同时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地位,彰显了整体文明进步的价值诉求。在“五位一体”背景下要注意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新的定位,认清其新特点,注意将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目标、原则、要求贯穿于其他四项建设中,各项建设都体现生态文明的精神,达成生态文明的目标。

【关键词】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新特点;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党和政府根据世情、国情的形势变化,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结构和格局如何构成和安排,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构建,既强调了相依相济的五大建设要融为“一体”,又指出了要在注重推进整体建设的同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地位,与之前的“四位一体”布局相比,生态文明的建设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认清新特点,开辟新思路,将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目标、原则、要求贯穿于其他四项建设中,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

“五位一体”总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布局,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二位一体”布局到以富强、民主、文明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布局,再到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布局,再发展到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演进过程。“五位一体”建设格局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五位”相依相济构成“一体”,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整体部署,旨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项建设子系统,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宏观大系统。这五个方面虽然各自包含着各不相同的内容,涉及各不相同的领域,有着自身所遵循的不同规律,各自在系统中的功能不同,各自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对社会文明整体推进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但是他们却不是简单并行独立的机械相加和拼凑。五大建设互为组成部分,是互相约束、互相统帅、互相促进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分别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心、灵魂、保障、条件及基础,它们有机构成了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推进、互相限制的整体。这些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步,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从辩证法的角度来思考“五位一体”总布局,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体”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五位的决定性因素,‘五位是为其服务的,‘五位分别是‘一体的组成部分。”[1]要看到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决不可以简单地条块割裂,不可对它们进行单一化的解读。不仅如此,还必须看到五大建设的联系是双向的,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向度的。例如,社会和生态文明两者间的影响都是互相的:前者会对后者产生严重影响,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也影响到社会建设。解决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需要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解决政治建设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等等。

“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特点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它从以往的独立性建设转变到了融入性建设,从非系统的建设开始转变到了系统性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首先,从并行独立性的建设到融入性的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之前,生态文明建设被看作是一个单独项建设,被视为同其他四大建设没有关联的独立项,因而当时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多是单纯的围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来进行。然而在“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后,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要重新定位和认识,应该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并非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大建设并行独立的一种新建设,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融入其他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渗透并融入上述四大建设中的。

其次,从非系统的建设到系统性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之前,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够重视,从来没有将其地位放在家战略高度,因而往往缺乏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支撑,建设方案缺乏顶层设计,建设任务的实施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建设资金缺乏有效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也主要是体现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防污治污等就环保来谈环保层次上。而在“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作为了一项系统工程,从非系统的规范的建设发展成为了整体的、制度化的、规范的、系统的创建,“不管是生态文明其思想层次上包括的内在意义,还是其具体内容,以及在生态文明具体建设的过程中与其他文明的关系都具有整体性的特征。”[2]

“五位一体”总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

“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之前和之后,由于对生态文明的定位、要求、面临的任务不同,所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也必然发生很大变化。

首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目标贯穿其他四项建设中。先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目标能够成为导引和旗帜。在先进理念的指导和目标引领下,“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纳入地球生物圈系统的良性循环运动。它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目标,诸如天人合一、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相依相济共荣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及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等理念;生态充满活力、环境质量优良、生态安全良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目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必须按照以上理念和目标引领行动,并把这些理念和目标融入“五位一体”总的建设布局中,各个方面建设都能够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其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原则贯穿其他四项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在不断实践探索中,逐渐明晰了一些公认的指导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整体推进原则等。把生态文明建设上述原则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当中去,并与这四大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并形成一致的生态目标,协调发展,可以使我们在制定战略和规章制度时要合理,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快生态科技的发展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不能以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为代价。

再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贯穿其他四项建设中。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主体、建设过程、建设指导思想、建设成就评价具有一系列要求。如它要求每一个建设主体都要具有生态意识,反对把人类价值和利益绝对化;它强调要充分肯定自然及其生态系统的价值,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的关系,把开发大自然与呵护大自然相统一起来。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贯穿到其他四项建设中,要求四大建设都要以生态文明的要求为基本准绳。经济建设中坚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政治文明建设中体现百姓对生态文明的新诉求。文化建设中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等,都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社会建设中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4]

最后,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体现其它建设成果中。在“五位一体”总布局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成果会体现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成果上,包括物态的、制度态的、文化态的等等。经济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体现在生态物质文明上,如绿色农产品、环保工业产品、生态产业园区、生态科技园、生态工厂等。政治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成就体现在生态制度文明上,如符合生态系统要求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制度等;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体现生态精神文明上,如树立生态科学、生态忧患、生态责任等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制观等。

参考文献

[1]黄敏霞.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哲学思考[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

[2]齐峰.“五位一体”与五个统一—总布局的辩证解读[J].宁波经济,2013,06

[3]廖才茂.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4,09:10-14.

[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基金项目

9.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篇九

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一)绿色发展

材料 绿色发展决心 2017 年 5 月 26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 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 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 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 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2017 中国绿色经济峰会 “2017 中国绿色经济峰会”作为高交会系列专业技术论坛之一,于 2017 年 11 月 18 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绿色发展与全球合作”。以演讲嘉宾 的高规格和权威性而备受瞩目,充分展示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最新的前沿动态和 思潮。本届峰会以“绿色发展与全球合作”为主题,从“城市绿色经济建设”“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多个话题展开演讲讨论和对话,暨时将邀请国内外 优秀企业家、政府官员及行业机构负责人出席。成为汇聚中西方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新 动态,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设问1.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符合哪一战略和基本国策?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如何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国家: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生态环境;⑤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科技保障;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2)社会:①加强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传;②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③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环保、节约资源的社会氛围。

(3)公民:①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②身体力行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动;③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一草一木;④积极参加有关环保的公益活动;⑤勇于并善于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举办中国绿色经济峰会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绿色环保理念;④有利于引导公民落实绿色生活方式;⑤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4.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④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⑤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5.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你心中的美丽中国有哪些特征? 如:山川秀丽之美,政治清明之美,经济繁荣之美,和谐安居之美……

6.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

①环境方面:乱排污水,乱放废气,乱砍滥伐,破坏植被,随意焚烧秸秆,乱丢垃圾等; ②资源方面:舌尖上的浪费,盲目消费,虐杀野生动物,浪费资源能源等。7.在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认识资源环境形势的紧迫性,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及重要意义。提高自己 的资源、环境意识;②自觉遵纪守法,参加环保公益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③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多坐公交,纸张双面用,爱护花草,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等;④自觉与身边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二)保护环境

材料 环境状况 2017 年 6 月 5 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6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6年,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一阶段实施监测的 74 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74.2%,比 2015年上升 3 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 2015 年下降 9.1%。全国 338 个地级及以上 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78.8%,比 2015 年上升 2.1 个百分点;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 21.2%。世界环境日

2017 年 6 月 日上午,联合国驻华系统与北京市环保局、通州区政府联合在 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举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活动现场,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张世钢说,2017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旨在呼吁和鼓励大家走进自然,欣赏它的美丽并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而以行动保护自 然。保护环境重在全社会的参与和行动,联合国驻华系统在世界环境日举办主题活动,旨在 体现全球的倡议重在落到具体的行动。设问1.如何才能防止空气污染现象反弹?

①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加强环保科技的应用,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③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民步行或用自行车代步,控制机动车污染;④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防治空气污染的意识;⑤鼓励公民敢于并善于同污染大气的行为作斗争。

2.“人与自然,相联相生”对国家和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依法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④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环保知识,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等。(2)公民:①落实环保行动,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少乘汽车多走 路、植树造林等;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就环境保护问题,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④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

3、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①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如何以具体行动共建绿色环保家园?

①日常环保: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不随意乱扔垃圾;拒绝使用塑料袋,杜绝白色垃圾;对 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②环保行动:做义务环保宣传员,向人们介绍环境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发现破坏环境的情 况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等等。

5.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①执法部门:要做到严格、严明、严肃执法;②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依法办事;

③相关部门:要增强监管力度,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依法行政。

6.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搞好我们的环境,让“祖国的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

①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 国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替代资源、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治理环境 污染;加强环保立法,加大对保护环境的宣传,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全 民族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每个人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和 破坏环境的事等;

②个人: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积极参加 打扫社区卫生的劳动;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承担绿色环保社会责任,敢 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进行环保调查,将调查结果向环保部门反映,提出保护环境的 建议;等等。

(三)节约资源

设问1.提倡建设“海绵城市”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②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③有利于保护环境,优化生态;④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2.为什么要发展清洁能源创新技术?

①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②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践;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3.统筹城市“涉水”工程、“涉绿”工程和“涉改”工程有何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维护城市的生态环境;②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③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城市秩序; 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这 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④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绿色、低碳生活。

5.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能做些什么?

①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清洁能源开 发的投资力度;④积极宣传清洁能源的相关知识,推广高效清洁能源的产品。

6.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①积极宣传循环经济促进法,让更多的人了解,从而增强人们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②提高资源、环境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 不买过度包装的食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购物袋等;③同各种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作斗争,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应有 的贡献。

7.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资源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请你列举几个实例。

①洗脸、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还可以用来浇灌农作物;②用破旧衣服当抹布;用旧牙刷当鞋刷;③课本、教材等循环使用。

8.你认为随手关灯(循环用水等)是小事吗?为什么? 不是。原因:①随手关灯是节约意识强的表现或节约用电的表现;

②节约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继承弘扬;③节约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做有节约意识的公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④节约资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利 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节约资源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随手关灯等。

9.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你认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节约措施?

①节用:节约利用水、电、纸等;②弃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③代用:自备方便袋代替使用塑料袋;④重用:将废弃物重新使用,如废弃物回收或把废弃物重新成有用的物品等。

(四)可持续发展 造金山银山

材料 可持续发展 2017 年 8 月 21 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启动仪式暨《中国落实 2030 年可 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落实可 持续发展议程是当前国际发展合作的共同任务,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政府高度重 视落实这一议程,出台《中国落实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在经济、社会、环 境三大领域平衡推进落实工作,取得诸多早期收获。中国将坚持不懈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国家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金山银山 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僻苦寒之地。五十五载寒来暑往,一代代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在 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在国家的重要生态区位上,塞罕坝人肩扛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 绿色奇迹,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今天的塞罕坝,是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设问

1、说一说我国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应该如何平衡地推进落实工作?

(1)经济: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将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③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为发展经济提供活力。

(2)社会:①完善社会体制,维护公平正义;②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民生。

(3)环境: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④节约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

2.塞罕坝为什么实现了从荒僻苦寒之地到绿水青山的转变?

①我国坚定不移地落实了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塞罕坝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③塞罕坝人发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④塞罕坝人热爱祖国、报效祖国;⑤塞罕坝人追求生命的价值。

3.为什么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④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4.如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④运用法律、科技手段保护环境。

5、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②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④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⑤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⑥有利于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

6、青少年应该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10.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篇十

刚才,我们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论述。下面,我就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实际,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从“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到“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总书记频频以妙言隽语生动阐释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践行生态文明新思想,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其中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凸显。老百姓从过去的“求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粮食、住宜居环境已成为我们党委、政府最务实的民生责任。习总书记多次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作为中心组成员,我们要深入系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自觉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一要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主动解读重大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主动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从不同的角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力量重视环境保护、参与环境保护。二要深入开展环保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积极倡导培育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促使每个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和共享者,营造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生态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三要不断加大环保案件的查处力度,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公众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畅通环保举报渠道,发现一次查处一次,以最严格的处罚惩戒措施,推动形成不愿、不能、不敢破坏生态环境的强大震慑。

二、践行生态文明新思想,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并明确了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作出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决策部署。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就我区而言,践行生态文明新思想,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重点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对重点燃煤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当前要重点把控煤炭一级市场准入关口,为大气冬防工作奠定基础;要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对各类施工扬尘源实行“专人监管、一票停工”制,打造“扬尘监管”示范工地,坚决遏制扬尘;要加大对黄标车淘汰力度,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黄标车限行制度;要集中查处整治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偷排偷放、恶意排污、超标排污的涉污企业;要加强秸秆、垃圾、树枝树叶、杂草禁烧工作力度,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11.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篇十一

[关键词] 管理;医院;文化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7-156-02

医院文化不仅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保障和重要方法。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虽然概念不同,但又存在辩证统一的和谐关系,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培育独特的医院文化,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医院文化的重点,反过来,建设医院文化也能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1 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需齐头并进

东阿县人民医院作为聊城市唯一一家县级医改试点医院,在进程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医院之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这也就给从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1]。基于此,管理人员首先必须是管理能手,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医院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医院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之成为实力强大且独具自身特色的现代化医院。

将医院文化的建设与思政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就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导,全面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但这取决于医院对思政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高低[2]。近几年来,东阿县人民医院越来越重视医院文化的建设,以不断推动医院改革并加快发展步伐,并将其作为發挥医院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又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思政工作者既是医院党建工作的核心人物,又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思政工作者的思想业务素质高低极大的影响着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有效性,这一重要性又决定其在医院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它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保障。

笔者所在医院针对医院的工作重点和党员思想实际,开展了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过思想教育与疏导,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价值,激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凝聚了力量,提升工作效能,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和社会形象。“团队精神,品质医院”是笔者所在医院文化的核心,也是笔者所在医院在医疗服务与经营活动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所逐步形成的,更是一种全体医务人员认同的先进群众意识,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医院个性,对医务人员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约束力和引导力,是医务人员对医院的信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的高度呈现[3]。

医院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并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也需要渗透到医院运作的各个层面之中,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医院的视角观看,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管理的新型理论,其本质就是通过医院文化的建设加强医院内部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医院文化主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特征,医院文化的建设就要以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全面提升管理能效。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文化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出现更大的影响和作用[4]。

2 思想政治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紧密地结合[5],这样才能体现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力量。针对医院的任何措施政策的改革,思想政治工作永远都是宣传引导的先行者,主动开展医院精神的教育,引导医务人员去正确认识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的必然趋势,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适应医院的发展,从而敦促医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有利益发现医务人员的思想动动态,找准医务人员的思想脉络,找出问题的所在,在细微之处下思政功夫,不断激发业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之真正感受到医院的温情。

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引进了国际上最为科学和先进的临床管理理念,在全省率先进行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推广。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更加规范疾病诊治,避免诊疗过程的随意性及盲目性,去除所有不合理治疗手段。临床路径详细规定了诊治某类疾病所必需的检查、用药、治疗等具体项目。保障了医疗护理流程和质量控制及住院时间控制,有效规范了诊疗行为。就此,笔者所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跟进,在全院范围内大力宣传这种先进的思想理念,使广大医务工作充分认识实施临床路径应用的必要性的紧迫性。2011年聊城市“临床路径在二级医院的应用与推广”学习班就在笔者所在医院举办并做了重点交流。

3 思想政治工作引领着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

笔者所在医院旨在要培养出一批符合医院需要的复合型思想工作人才,通过结合医院的实际,追求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最佳化,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最大限度地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积极倡导民主、平等的交流对活,使全

体医务人员及时掌握党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医院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结合起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医院[6]。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定期交流,吐故纳新,选拔出优秀的复合型政工干部,政工干部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说外行话,不做外行事,能结合实际,切准思想脉搏,只有深入到医务人员中去,和他们站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心理世界,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医院应加强医院文化的建设,也就是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素质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医务人员,医务人员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将医院文化的建设与思政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明确思政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针对性、科学性的影响,才能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实力,最终促进医院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志平.医院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中的思想工作与制度建设[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12(6):37-38.

[2] 吴芳.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32(30):90-91.

[3] 赵卫忠,张慧颖.公立医院体制创新模式比较研究—“神木”与“宿迁”模式之优劣初探[J].右江医学,2011,25(6):43-44.

[4] 宋国明.公立医院应重视战略规划管理[J].中国卫生人才,2011,28(12):23-24.

[5] 栗莉,徐晶,饶慧兰.医院建设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导向[J].现代医院,2011,11(1):135-137.

[6] 许馨文.对搞好医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123.

(收稿日期:2012-02-22)

上一篇:稽核单项选择及答案下一篇:甲方管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