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盘屿中学科技活动计划(精选3篇)
1.福州市盘屿中学科技活动计划 篇一
福州高级中学第十届科技节活动计划
(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普及科技教育,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科技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初步成果,提升我校科技教育特色。本届科技节主题是“携手科技、创造快乐”,通过科技节系列活动让学生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学习科技知识。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主任:苏芸
副主任:卢榕飞俞勇 郑璋
成员:林金来刘燕吴丹舟王伟庄阳彬董兆树 肖莺张 华赵时宜 林忠姚春红付进华金宁静翁金雄谢小闽刘国健陈立明 林松游建波陈杰生黄 薇陈秀琴陈锦平刘 靖
2、活动策划组
组长:刘燕
成员:董兆树付进华金宁静翁金雄谢小闽刘国健陈立明 林松游建波陈杰生黄 薇陈秀琴 高岚龙平刘立宇黄巍 林雯
3、宣传组
组长:林金来
成员:姚春红丘伟华林雯林少霞
(1)文字宣传:姚春红吴春华
(2)摄影摄像:丘伟华林雯林少霞
4、后勤组
组长:王伟
成员:赵时宜黄闽晶叶嘉琳
5、保卫组
组长:郑贵芳
成员:黄巍保安
6、奖品组
组长:肖莺
成员:林 忠潘 翠
三、本届科技节宣传标语
1、携手科技创造快乐
2、在体验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3、梦想在这里开始创造在这里起步成功在这里奠基
四、活动方案
1、科技节开幕式(5月16日国旗下讲话)(德育处)
2、科技节闭幕式(5月29日国旗下讲话)(德育处)
3、教研组自创项目(5月21日上午,每个集备组至少一个项目)(教研组长)(保留历届优秀项目,增加创新项目)
参考项目
(1)英语科技论文阅读比赛
(2)科普读书活动、科普征文比赛
(3)高
一、高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知识竞赛
(4)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比赛
(5)科技创新成果:小发明、小制作、小创意展示
(6)趣味科技活动
4、科技教育主题班会(德育处)
5、组织学生参观福州“6.18科技项目成果交易会”(科技教育教研室)
6、高
一、高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科技教育教研室、年段长)
7、高
一、高二研究性学习论文评比(科技教育教研室、年段长)
8、高
一、高二研究性学习校级优秀课题评比(科技教育教研室、年段长)
9、科普知识讲座(科技教育教研室)
10、科普画廊(图书馆)
五、活动时间:2011年5月16日-5月21日
六、表彰奖励
1、科技节单项比赛项目获奖名额分配
单项比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折算班级集体积分为7分、5分、4分。
2、科技节班级集体比赛项目获奖名额分配
集体项目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折算班级集体积分为一等奖14分,二等奖10分,三等奖8分。
3、科技节班级团体奖
班级团体总分为个人项目和班级集体项目分之和,每个年段科技节班级总分前6名者给予团体“第一名”到 “第六名”称号,颁发奖状。
4、评选福州高级中学“科技之星”
对在科技节活动中表现突出,成果优胜者,授予“福州高级中学科技之星”荣誉称号,颁发证书。每班2-3人。
5、评选优秀科技活动项目奖
优秀科技活动项目奖由各班班长推荐,教务处评定公示后产生。
七、活动要求
1、各教研组要认真做好组织策划,在4月10日前将《活动项目策划表》发到教务处公共邮箱。要求项目具有创新性。特别是有比赛规则或评比方法的要提前通知学生做好相关准备。
2、加强活动的管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高效进行。
3、各教研组按评奖名额及时评奖,及时将获奖名单(填写好科技节项目评比成绩通知单)和作品交教务处,以便及时表扬公布、展出、发证书。
2.福州市盘屿中学科技活动计划 篇二
关键词:科技馆,馆校合作,科普活动,教育职能
1 “馆校合作”的探索实践
福州科技馆于1992 年成立, 是福州市重要的精神文明窗口, 在建馆之初就踏上了不断创新的历程, 尝试与高校合作开展科技培训工作, 例如与福州大学合作开展“自学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高校远程教育”和“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教育培训活动。在高校的支持下, 科技馆的培训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口碑。
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城市, 在城市中心, 已建有一座省级科技馆, 其地理环境、投资规模、功能种类均大大优于市级科技馆。此外, 投资超过9 亿元的省级新科技馆又在兴建中。如果市级科技馆不向差异化的方向发展, 那么自身必将被边缘化, 造成资源浪费。2007 年, 福州科技馆搬迁至远离市区的橘园洲大桥公园内, 因周边基础设施欠缺, 市民来馆参观十分不便, 科技馆的人气锐减。
福州科技馆要生存, 就必须秉持不断创新的理念, 挖掘可利用资源。近年来, 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上下了足功夫, 从提升“软环境”入手, 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逐渐形成从小学到中学, 再到大学, 从农学到化学, 再到工学, 从志愿者服务到技术咨询, 再到科学传播等多层次、多学科、多角度的“馆校合作”模式, 特别在与高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方面, 出精品、创品牌, 办出了中小馆的特色。福州市科协承担着福州市“产学研”合作任务, 与在榕高校联系密切。福州科技馆利用参与“产学研”合作工作这一契机走进高校校园, 在与高校师生的互动中达成合作办科普的共识。2010 年以来, 馆校联合办科普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馆校间实现资源互补、互惠双赢。福州科技馆给大学生们创造实践机会, 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成为他们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第一站, 深受高校师生的欢迎;而高校完善的学科体系为科普展教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知识储备——优秀的师资是科学传播队伍的“智囊团”, 甚至教学装备都能成为我们的科普展品,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青少年在与大学生互动的过程中, 除了学习新知识外, 还能了解大学校园生活。
福州科技馆先后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教育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院部分院系等多所高等院校达成了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各院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逐渐推出了“科普志愿者服务”“科普农场”“在榕大学生创新作品展演”等一系列深受大家欢迎的品牌活动。
福州科技馆户外“生态园”占地2 hm2, 有杨桃树、琵琶树、榕树等各类果木80 多种200 多科。在到处都充满钢筋水泥建筑的今天, 福州科技馆拥有这样一片“绿洲”十分难得, 这在国内科技馆中为数不多。因此, 我们利用“生态园”与福建农林大学尝试“馆校合作”, 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为市民创造一个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福建农林大学的师生用他们的学科特长, 给“生态园”带来更加科学、专业的栽培技术, 并面向市民开展植物辨识、观赏和果木种植培训等活动, 同时, 还举办了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蝴蝶展、鸣虫展、宠物饲养、标本制作等主题科普活动, 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2011 年, 福州科技馆在户外开辟出0.2 hm2土地, 创办现实版的“科普农场”, 市民通过网站报名申请土地, 按约进行种植体验, 由福建农林大学给予种植技能培训和指导。3 年内, 农场粉丝队伍不断壮大, “开心农场俱乐部QQ群”接纳2 000多个家庭新加入成为会员, 粉丝超过1 万人。市民在“劳动”中了解了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整个过程, 与大自然更加亲近。“科普农场”已成为福州科技馆的品牌活动, 被中国科协评为“特色科普活动”。
福州科技馆还分别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闽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共同举办了“化学魔术”“神奇印染”“智能机械展示”等主题活动。2011-11, 我们把各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 为大学生们推出了更大的展示平台, 举办了“在榕大学生创新作品展演”。在活动中, 各院校师生积极参与, 晒出好作品, 其中包括福州大学机械学院自行研发的方程式赛车, 福建农林大学的动植物标本和先进的栽培技术, 福建师范大学的“化学魔术”, 福建工程学院自制的3D打印机, 闽江学院的服装表演、布艺制作、扎染技术等, 让市民大开眼界, 赞不绝口。迄今为止, “在榕大学生创新作品展演”已举办三届, 展演内容逐渐丰富, 人流量逐年递增。在观众中, 不少企业家现场看中人才, 表达招募意愿, 或挑中创新作品, 商洽合作事宜。该展演已经超越了观赏娱乐的范畴, 成为大学生们带着科技创新作品走出校门, 向社会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也是社会各界了解高校学科特色, 观察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窗口。无论是高校师生, 还是市民, 都喜欢创新作品展演, 并积极参与活动。当然, 我们也与小学、中学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例如“机器人竞赛”“两岸中学生自然探索夏令营”等已成为我们的传统品牌项目。
2 “馆校合作”的成功原因
在一城两馆的大背景下, 福州科技馆通过自己的努力, 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成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从学校角度来看, 无论是教学, 还是科研, 学校多在校际之间或校企之间交流, 与社会的互动渠道较少, 而学校必须得到社会的了解和认可。“馆校合作”平台无疑给学校提供了通向外界的桥梁——象牙塔内的师生在科技馆的大舞台上展现自我, 有利于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2) 从科技馆角度来看, 无论是科普话题的选择, 还是科普内容的丰富, 都希望有取之不尽的资源。高校参与科普, 为科技馆提供了多样的展教内容和形式, 也是科技馆从服务中小学生延伸到大学生的良好契机, 科技馆的社会价值无疑得到很大提升。 (3) 对市民观众来说, 在“馆校合作”平台上推出展示作品或互动活动更能提升他们的参与兴趣, 因为这些大学生设计的作品和策划的活动更贴近年龄相仿的青少年, 便于他们模仿或探究。因此, 由馆校联合举办的“大学生创新作品展演”活动总是能吸引大量的中小学生, 今天学长们的成就就是他们明天学习奋斗的目标。
3 深化“馆校合作”的思路
福州科技馆在探索特色化科普活动中感受到了“馆校合作”的效果, 并感觉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下阶段, 福州科技馆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 深入推进“馆校合作”。具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充分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作用。福州科技馆已有与农林大学合作创建“科普农场”的成功经验, 可将此思路延伸到室内展厅, 利用高校资源制作科普展品, 师生共同参与, 将高校中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科普展品, 让高校在科技馆内有用武之地, 能发挥一技之长。 (2) 发挥公共平台的聚合效应, 扩大馆校合作面。福州科技馆已有与多所高校合作举办“创新作品展演”的成功经验, 可将此经验扩延, 与更多的高校合作。不分学校类别, 也不论学校层次, 都可以在科技馆找到展演的舞台。科技馆也将成为不限专业的学校、不设门槛的平台。 (3) 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扩大馆校合作的影响。福州科技馆与高校合作多年, 共办科普活动, 积攒了人气, 扩大了影响, 已形成新的品牌。为保持馆校合作较强的生命力, 就应该让这种活动受益多方, 例如馆校合作举办科普活动可以成为高校形象宣传、招生的窗口, 也可以成为大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还可以成为企业招募人才、了解高校的渠道。这样的科普活动就不再局限于娱乐与观赏, 而是要提升为交流互动活动, 使多方受益。
4 结束语
“馆校合作”模式有助于科技馆与学校建立稳固而有意义的合作关系, 科技馆主导的“馆校合作”教育实践正逐渐成为科技馆教育的一种潮流。根据科技馆的特点和学校的需求, 积极探索、策划符合本馆实际情况的“馆校合作”模式, 这是优化科技馆教育职能、实现科技馆互动式教育理念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宋娴.中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2.
3.福州市盘屿中学科技活动计划 篇三
摘 要: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湖州市吴兴区初级中学冬季长跑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湖州市吴兴区初级中学冬季长跑活动开展总体良好,长跑距离、时间、次数符合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课外锻炼时间无法保证,家长介入因素以及学校场地问题。建议学校创新组织方式,与学生及家长及时沟通,合理利用场地,让学生在冬季长跑中真正享受到体育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吴兴区初级中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现状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经济水平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却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下降。2006年12月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在全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过对湖州市吴兴区初级中学冬季长跑现状调查研究,本课题为今后该活动的开展提出指导性建议,也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各类支持和建议。
二、“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1.体育课开展情况。体育课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教育部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体育课开设的数量。任何学校都不得以各种理由强制占用体育课。我们通过对几所初级中学体育课开展情况调查发现,体育课并没有经常被挤占,但挤占情况少数存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天气和场地因素。恶劣天气下,无法在室外上课,而场地匮乏也限制了体育课课时。(2)学业压力。很多学校在期末考试前一周停止所有文体活动。
2.学生课外锻炼情况调查分析。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我们通过对学生课外锻炼情况的调查发现,37.5%的学生能保证每天参加锻炼一小时,但一小时是包含在校的两操和体育课,真正的课外锻炼活动较少。而62.5%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原因主要集中在学习压力上,课后时间多数在做作业。
三、“冬季长跑”活动开展情况
1.开展长跑的距离、时间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湖州市吴兴区冬季长跑距离集中在1000~1500米,符合我国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距离要求(小学生为800~1000米/天,初中生为1500米/天)。长跑开展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大课间、体育课、早操,这期间学生在校,锻炼时间可以保证。但课外及节假日情况就比较糟糕,大部分学生表示很少进行锻炼活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在校期间)里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是目前学校体育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2.开展长跑的频率和学生参与情况调查。冬季长跑活动的频率和学生参与情况关乎着整个活动的开展,通过对若干所初级中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冬季长跑活动开展情况良好,长跑次数在1~2次,符合国家标准。从学生参与情况来看,48%的学生能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长跑,但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并不是自愿参与。23%的学生经常请假甚至不参与长跑活动。从上述结果看,学生长跑参与度很高,个别请假和不愿参加的情况还是存在。如何组织冬季长跑,让每个学生都自愿参与进来需要学校的思考。
3.开展长跑活动的场地。开展“阳光体育”需要一定的场所。通过对湖州市吴兴区初级中学长跑活动场地调查,我们发现冬季长跑活动普遍集中在操场及学校教学楼附近。由于学生较多,操场只有一个,不能同时满足3个年段的学生锻炼,所以还有一部分是在教学楼附近进行长跑,这体现了学校愿意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充分开发各种场地的态度。
4.家长对冬季长跑活动的态度。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参与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41.5%的家长很支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但18%的家长明确表示不支持,他们认为体育活动占用日常学习时间。我们从以上调查发现,学生的思想认识会在学校和家长两方面的引导下陷入矛盾。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和老师通过学生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解决家长的顾虑,使两者达成共识。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1)学校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冬季长跑的开展,其中包含多方面,如宣传工作、学生教育工作、家长的沟通工作、学校场地的安排工作、冬季长跑的组织工作、教师人员的指导工作等。(2)学生的主观态度影响着参与长跑的热情和效率,影响着冬季长跑活动的开展。(3)家长和社会的认知度影响着冬季长跑活动的开展。(4)其他客观因素同样制约着冬季长跑活动的开展,如学校场地、天气等。
2.建议。(1)学校应加强对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做好家长的工作。学校要合理利用各种场地,组织各年级进行锻炼,提高对场地和器材的利用率,增设其他体育项目,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2)教师可以创新冬季长跑的组织形式,融入其他元素,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3)学生应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李荔.扬州市城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查与分析[D].扬州:扬州大学,2011.
[2]徐勤荣.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和对策[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9.
[3]张玉磊.上海市部分高中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开展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2010.
【福州市盘屿中学科技活动计划】推荐阅读:
福州时代中学小升初11-19
福州铜盘中学2010年学校工作总结12-12
福州市晋江商会简介02-20
福州市安全生产协会08-12
2016 年福州市普法考试答案01-01
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规定06-10
福州市公安局任前公示02-15
福州市公开选拔副处级年轻干部公告06-28
有关福州市房地产经纪合同(乙种本)12-04
福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