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2024-07-16

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精选16篇)

1.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一

某在线学习系统使用过程的心得体会

通过实施《CLM 企业大学》计划,在人才培养、组织优化、知识管理、低成本运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增强员工责任感和凝聚力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管理者

通过使用企大云学习,企业高层和人力部门的管理者全面掌握了企业的培训开展情况,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计划,详细地考核和评估报告,使得以前无法量化的东西一下子变得具体和生动起来,投入的培训经费不但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而且还比以前节省了许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低成本的投入,云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2、员工

A、信息化的培训方式覆盖了大部分的管理人员,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企业的极大重视,不仅主动参与企业组织的培训,而且还广泛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和讨论中去。每名员工,通过学习,专业技能和水平得到提升,都深刻地体会到 CLM 给他们带来的真正切实的好处和利益。

B、培训是企业最好的福利,员工们在企业中能够不断提高,掌握知识和技能,极大地增强了他们作为企业主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3、企业

A、企业对培训的效果更加了解,能够更有效的投入经费到效果欠缺的组织或课程中去,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B、全体员工的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强制和激励制度双管齐下,确保了顺利实现企业的人才战略。

简而言之,企业获得的最大收益,就在于两方面:人才的培养和积累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像一辆车,而人才和利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轮子。它们相互促进、共同驱动着企业向前发展。

做为一个新型的培训项目,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为了达更理想的效果,让更多的员工主动参与学习,特提出以下建议:

1、对月度、季度、的优秀学习团队和学习标兵进行表彰;

2、开展《职业发展能力认证方案》,推动员工积极参与学习;

3、推行《月度培训考核制度》,以鼓励措施吸引更多的员工来参与;

4、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推广 CLM 学习,如每季度做一次知识竞赛问答等。

5、从 企大在线CLM 用户总体使用情况来看,这种培训方式更适合中基层员工,如基层管理人员、内勤人员、销售人员、班组长等。可以提高他们的管理素养、专业素养等。

6、综合企大在线CLM 用户实施情况,应用比较好的企业都倾向于扩大内部课程的上传数,内部课程上传有利于组织知识的沉淀与企业知识库的建立。对于企业持续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7、企大云学习的特点之一在于员工的个性化学习,建议企业完善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充分挖掘企大云学习的平台的课程资源与管理功能。为员工职业发展与企业能力素质养成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8、设定良好的奖励机制,以推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部门学习的竞争性!

9、扩大学员用户数,后台显示剩余账号数达 68 个之多,尽可能覆盖中基层人员,增强学习氛围以打造公司学习型组织!

2.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二

从人才演变历史进程来看, 现代工业社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这两类技术人员是从一个共同的祖先———手工业社会的工匠分化而来的。在手工业社会中, 生产是由工匠, 即手工业作坊的师傅为主要力量完成的, 作为全能型人才, 工匠承担从设计到制造, 甚至包括市场营销和成本核算的生产全过程。工业社会较之于手工业社会, 科学技术得到极大提高, 在生产领域表现为生产的产品和生产产品的技术装备所含有的技术大大增加, 劳动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如果再让一个人的工作覆盖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部过程, 则生产率将会降低, 这说明工匠这样单一人才模式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于是从工匠分化出了主要从事设计的工程师和主要从事制造的技术工人。

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两个重要变化:一个变化是人才类型分化了, 全能型的工匠分化为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显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做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事。例如同样面对滑动轴承, 工程师的设计工作更多是通过承载受力计算选用或设计合适的轴承, 或者设计轴承的制造和装配工艺, 会涉及到流体力学、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学科知识。而技术工人的制造装配维修工作则更多是加工工件、判断故障、清洗更换等, 应该能够在给定的工艺规定下正确实施生产以及进一步地能够对规定的工艺进行优化。对他的工作来说, 关于滑动轴承的流体力学知识和油膜强度计算是没有必要的, 材料学中的铁碳合金图对技术工人的价值也不大。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是:加工装配薄壳零件如何避免变形保证精度;如何判断轴承问题以及检测更换轴承工具等等。可见, 做两个领域的事涉及到两个不同的知识系统。

第二个变化是人才培养的途径变化了。人才培养途径从手工业学徒培训转变为大工业的学校教育。在手工业时代, 劳动后备力量的培养即工匠的成长是:学徒 (接受培训的新人) ———伙计 (满师的学徒进一步积累经验) ———工匠 (能带学徒的师傅) 三部曲模式。学习的过程在劳动中进行, 例如工匠在为马车制作滑动轴承时将坯件通过加热捶打形成一定的形状和强度的轴瓦, 学徒在一旁一面配合工作 (甩大榔头的体力活) , 一面学习着。其中“火候”是重要经验知识的表现:何时将坯件从炉中取出或回炉, 在不同温度下捶打的轻重缓急。之后的安装同样有打磨配合的功夫。

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学校学习不学工匠的直接经验了, 而是通过教师从教材中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传承下来的间接经验。一方面, 教师在学校教教材内容, 这是学校教学的章法, 普通学校教育的分科教学传统和习惯对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培养发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 手工业时代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 自然科学 (数学和物理学) 在技术领域的应用形成的工程科学, 如机械学、材料学等, 能够很好地对应工程师的职业工作要求, 例如与上述滑动轴承相关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学, 制造工艺学等, 因此工程师在学校的培养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系统顺理成章。

与此相反, 由于手工业体系受大工业冲击而崩溃, 特别是流水线作业将完整的工作过程割裂, 全能型工匠的“做”的知识系统既因为直接经验而不易通过文字符号传承, 又因为技术工人作为机器的延伸接受指令工作的分工观念而被忽略。因此没有自己知识系统的职业教育只能从工程师教育的学科系统中“拿”一点东西过来用, 或者说以工程师的课程体系为蓝本进行简化, 因此形成职业教育的学科课程和低层次的状况。

3.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印制电路板课程 教学实施

1 教学模式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工作过程导向下串行发展到串并行再到并串行的一种很好的系统形式。以坚持“行动导向”为基本原则,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

2 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教学制,道尔顿制(废除班级授课制,指导每个学生各自学习不同的教材,以发展其个性),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形式结合)都是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哪种形式最适合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呢?为了解决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学组织困难的问题,采用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比较合适的。将整个教学班级按3~6人分成若干的小组,依据企业车间的模式,采用班组长负责制。学习时教师下达工作任务书,任务书中对该任务进行一定的描述并提出要求,学生则以教师下达的任务书为共同的活动中心分组学习讨论,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完成既定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有下面四个方面:(1)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工程;(2)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3)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4)让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成为考核评价的一部分。

在采用分组教学法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协作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进行合理分组,最终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并培养其欠缺之处;(2)加强组长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3)组长可以轮流担当。

3 教学方法

(1)四步教学法。四步教学法包括计划、演示、实施、检查。由教师做计划并进行演示,学生实施,教师检查,评价学生的实施情况及达到的状态,学生也对自己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相互评价。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不能指导学生独立计划和检查任务,而且没有给学生留太多机会来做独立的决定。可用于完成某一个完整项目任务中的一小部分。

(2)项目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以及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提出项目实例,将学科知识巧妙地隐含在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3)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项目教学法的重点是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感知自主学习的实质和乐趣。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各种手段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来迁移旧知识,构建新知识。以串联稳压电源电路印制板制作项目为例,针对原理图元件的导入、编辑与元器件的新建,涉及多种对象的认识、理解与操作;对于报表的生成与修改,涉及控件与报表的知识;PCB图设计中涉及到对电路板物理特性的规划,元件布局涉及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元件封装涉及到对电子元件外围尺寸的考虑等等的知识内容。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学生可以先查阅有关的教材、资料,在实践中,逐步地理解、模仿、改造,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鼓励大家资源共享,相互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

4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利用的条件,除了通常包括的教材、课件、教具、工具书、仿真器以外,我院还引进了小型工业快速制板系统,建立了仿工业的制板实验室。该系统包括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数控钻床、手动裁板机、热转印机、图形转移机、自动线路板抛光机、程控曝光机、烘干机、线路板丝印机、化学沉铜机、化学镀锡机和全自动多槽腐蚀机。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制板速度和效率。

5 教学实施

(1)布置任务。首先将情境(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不太大的,新知识、难点不太多的任务。如情境二串联稳压电源PCB板的设计中可细分为9个任务:原理图环境设置;原理图元件的制作;串联稳压电源原理图的绘制与设计;电气规则检查及生成网络表;串联稳压电源的仿真;PCB板的设计环境设置;PCB板的库操作;PCB布局;PCB布线。

(2)分析任务。给出任务之后,教师就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分析。除了一部分以前已经学习过的,学生自己能给出解决方案的问题以外,剩下的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正是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老问题一定要由学生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得出解决方案。方案得出后,教师一般需要对操作过程作示范。

(3)完成任务。学生独立或者分组实践操作来完成任务。在这个环节,老师是指导者,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4)检查任务。学生实践完成后,教师要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 课程考核

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减少考核误差,学习效果评价采取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7 结束语

4.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四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常用传动与润滑》教学研究

<机械基础>和<液压传动>是两门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内容复杂、知识面广的专业基础课,普通的教学方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院化机维修专业将<机械基础>和<液压传动>两门课程整合成<常用传动与润滑>一门课程,并以典型的机、电、液化一体化产品为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机械类专业技术所必备的`完整的机械与液压传动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 者:仲崇生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8刊 名:广西轻工业英文刊名: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年,卷(期):25(12)分类号:G420关键词:机械基础 液压传动 任务引领 教学 实施

5.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五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注重工作过程的整体性,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有利于学生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打破了学科体系的束缚,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安排序化教学体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联系起来,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显著特征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相连,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适应高职学生思维特征。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课程的开发设计全面展开,但课程开发往往停留在研究层面,真正走进课堂的很少。本研究吸收和借鉴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岗位需求、能力培养、学生未来五年之内的可持续发展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与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体系。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以培养酒店行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酒店服务与管理所涵盖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调酒和制作咖啡为特色、以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酒店管理职业素质为核心,面向酒店及相关行业,具有较强酒店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工学交替,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产与实习相结合。课程设置依托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来确定,课程内容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进行整合与序化。全面促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合理化培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快速发展。

3.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专业酒吧和咖啡厅、星级酒店、国际酒店集团管理公司、自主创业等方面就业。主要从事调酒、制作咖啡等饮品和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服务与管理方面工作。

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人际交往的沟通、外语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等一般通用知识;具备调酒与咖啡制作和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管理与服务及食品营养卫生等专业知识。

4.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完善,取决于设置哪些课程,通过什么方式去完成。专业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前提。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如何突出特色,把握核心专业课程,明确它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6.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六

通过一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培训‛学习,学到了很多,同时也在思考针对我们目前的条件,我们应该怎样使自己的专业建设跨上一个新高度,办出自己的特色,以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确保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现结合培训班所学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培训‛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对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的认识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理实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二、我们在课程改革上存在的不足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意识到国家把职业教育提到现在的重要地位是必要的,因为高职教育离社会最近,离经济最近,是培养社会迫切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且作为职业教育,目前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变,要改变目前的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育模式,应该遵循人的认知学习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我们的教学方式距离教学做一体化的距离还比较远,这主要有以下原因(1)教职员工思想观念上还未改变,还需要广泛深入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教职工认识上不到位,教学改革必然存在阻力,许多人消极观望或不愿意改变已经熟练的教学方式。(2)目前的硬件设施严重匮乏,实训基地设备不足,设备状况较差,而且很多设备陈旧,完全与现有的施工技术脱节,学生学完以后到工作岗位不能直接应用,学而无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3)师资队伍工程素质较差,很多年轻教师没有工程实践经历,实验室缺少先进的科研设备,科研能力不足,缺少一些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项目,教职工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更加影响教学,影响毕业生质量和产学研合作(4)产学研合作困难重重,要想实现产学研合作,必须具有双赢的运行机制。因为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过硬的科研队伍,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足,对企业没有引力,很难实现真正的产学研合作。

三、整改措施

从我们培训过程中实际操作来看,对于课程体系开发难度是比较大,主要是我们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对岗位的熟悉程度不够,以致改起来无从下手或力不从心。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搞好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的先决条件,同时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在实践教学中转变教育理念。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实现观念的转变。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在广大教职工中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统一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精品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面向社会和面向市场办学,全面提高毕业生质量。此外,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要把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建立专业志向,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当我们的学生产生有问题需要解决的动机时,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开始学习。因此,我们要在技能需要的引领下,使学生产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重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不单纯的是知识加技能,而是突出与技能对应的知识,要在教会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学会技能和运用知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多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利用示范建设的资金集中建设2—3个设备先进、与市场结合紧密、台套数充足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在目前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应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对实训基地的设备进行有计划的更新,使其总能领先于工程技术领域,这样也为教职工的科研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认可度提高后,可以承接一些工程项目,达到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循环。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能够承接工程项目后,也能够为实训基地的运转提供资金支持。

(3)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理念,所谓的教改就是要把知识人才体系改为岗位能力人才体系,把学科体系改为工作过程体系,否则教学就不能适应学生实际和企业实际,就没有职教特色和质量。但实施起来确实很难,对于教师来讲,本身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思维、教学模式都要改变,特别是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对具体的工作过程、任务细节缺乏全面具体的了解,因此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多数存在凭借理论推想和对实际的想象来进行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设计,因此在具体改革课程改革中自然存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现象。因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

(4)加强团结协作。高职教育的教学,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做事,以及怎样把事做得更好,是有明确岗位能力目标,围绕项目整合对应知识,以任务为载体,在职业情境中提高职业能力,有知识的突出应用指向的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团结协作,共同筛选、制定出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套路,也需要院校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相互沟通,以减少企业调研、能力分析、课程体系、专业标准、课程标准、项目设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效益,加快整体改革的速度。实现互惠双赢的机制,以期实现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的目的。

此外,我们教师在实际授课中要做到(1)创新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真实的任务驱动,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很显然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求,需要我们教师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次完整、接近实战的工作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分析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找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的历程。职业成长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和载体,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如何设计符合发展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这对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尽量安排大幅度的时间集中上某一门课,动态实施,完全按照教学项目重组教师团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应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独立地去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注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监控并评估。以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社会能力(如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全方面发展的能力,更好适应企业的需求;(2)转变授课形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课程和教学改革,要把教师转化成生产教练、把教材转化成训练手册、把教法转化成训练方法、把课堂转化成工作现场。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能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再以教材为中心,更不能以教室为中心,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纽带,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发挥教师的生产教练作用和教材的训练手册作用,通过合适的训练方法,在工作现场中去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培养品德,形成素养;(3)转变考试形式,即从结果考试转向过程考评,从传统考场转向工作现场(模拟)。我们以往特别重视结果考试,而忽视过程考试,特别重视教师在教室中教,学生在教室里学,考试在教室内靠,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的地点基本上就集中在教室内,而现在必须改以往重视结果考试为重视过程考评,边学便考边评,不断反馈,不断纠正,要改传统的教室中心为工作现场为中心,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

7.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七

精心设计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发现精神。本文就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的设计进行研究,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说明。

职业中学是培养生产第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不同岗位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技能型人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职业教育却脱离了工作的世界,大大影响职业技术人材的培养质量,导致企业在录用毕业生后仍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从需求出发,从工作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展课堂教学,并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渠道,这才是职业教育的宗旨。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及学习情境

什么是工作过程?姜大源教授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工作过程建立的,通过分析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

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是一个有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它是根据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为学习领域,再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即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工作工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设计的,其载体是一个“学习与工作的任务”,即“内容是用于学习的工作任务”,简称“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学习情境的物质化表现,它来源于企业生产或服务实践,能够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可以说是工作环境的再现。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设计策略

职业教育的宗旨就要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的,为了有效地创设学习情境,首先要对当地的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要求和行为规范。将学习内容安排在情境化的真实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实践活动而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教学实践证明,精心设计的各种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发现精神。经过多次的研究学习和实践运用的结果表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下的学期情境的设计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模拟实训情境

实训是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可以使学生把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以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从而构建出当前所需学习知识的意义。但是,学校毕竟是学校,它并不是真正的工作环境,所以很多实训的条件在学校里并不能全都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创设模拟的情境。

2案例情境

它主要是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各种感官去理解和建构知识。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的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教师创设的案例故事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设计。

3问题情境

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立障碍,让学生处于“欲解而不能”的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线索,并注意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求解。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要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4协作情境

它与实际的工作环境比较相似,容易实现知识世界向工作世界的迁移。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完成大型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只强调个别化学习是不够的,要创设协作化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设定组长,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的实施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固定的结构适用于“一般工作过程”。而学习过程是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缺乏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要对一项任务设计不同的计划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时,就需要进行教学化处理,即要进行符合教学要求,便于教学实施,又要保证学生能理解并可操作的处理。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这六步曲进行转化:

“资讯”——所需知识的准备,以及为巩固知识的习题或案例分析的内容等,即要学中做的内容。

“计划”——所需要的材料、工具、设计草图等。

“决策”——具体的步骤、程序、过程、方法,包括所用到的知识,技能等。

“实施”——实际操作的题目,即做中学的内容。

“检查”——完成任务的标准。

“评估”——即评价方式如自评、他评、师评。也可以是模拟竟标的方式等。

下面以包装盒的设计为例,结合实际情况,详细说明在“平面处理”这一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开展、实施过程。

整个学习情境分为三个子情境:

从表中可以看到,学习情境的难度系数是从高到低,由易到难、由简入深,循序渐进的地设计,以第三个子情境为例,整个情境可以这样开展的:产品纸盒包装的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整个学习情境分为三个学习任务:一是包装盒的平面效果设计,二是包装盒的展开图设计,三是包装盒的立体效果制作。这里以第二个任务展开说明:

(1)咨询阶段:

(1)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收集关于产品包装相关的知识,做好学习准备。同时,老师也收集相关的理论知识,纠缠成学案,供学生在任务开始的过程中进行参考和学习。

(2)上课时:创设案例情境,用一个高三的顶岗实习生的实际经历作为导入:刚进行一家广告公司实习第一周,老板要求对一个产品的外包装进行排版,学生无从下手,导致最后的辞职。让学生置身其中,想象明年的今天,他就是这个人,他该怎么处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3)布置任务,以浓缩果粉为产品,给出该产品包装盒的长宽高,要求设计出一个常见的长方体纸盒。

(2)计划阶段:领到任务,开始分组讨论,并要求绘出草图,标明尺寸,最终确定合理的方案。

(3)决策阶段:分组讨论所需使用到的方法和技能,对于还没有掌握到的方法技能,可以从老师提供的学案寻求帮助。

(4)实施阶段:着手中实现展开图效果绘制。

(5)检查阶段:小组讨论,每个成员的作品能否正确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盒子。不行的是为什么,并找出答案。

(6)评估阶段:最后,以组为单位,提交作品,并让学生自己填写课后评价表,再由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和任务效果进行评分。课后由老师根据作品给出综合评价。

最后完成设计效果,并掌握工作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而是把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才能具有开发和整体设计学习情境的能力,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任务,设计适应于学生认知结构和符合企业要求的学习情境,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

(2)教师需要有跨专业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了,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也可能需要几位教师联合承担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有良好的合作能力。

(3).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中的深色,我们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学生才是主人,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的分析和实施中。

实践证明,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学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

注释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顿祖义.项目化课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6):61-63.

3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教论坛,2007(4):4-10.

4孙慧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职业,2007,(12):27

5王素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浅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8.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汽车销售;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是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在传统学科体系下,很难突出该课程的职业性与实践性,难以培养出与市场接轨的高技能型人才。而在工作工程系统化设计的教学模式中,以汽车销售实际工作为教学主线,以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知识、能力为出发点组织教学,使学生理解汽车营销的概念,掌握常用销售技巧、销售话术。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后,能处理汽车销售业务中的一般问题。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的思路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的设计流程如下:1、对汽车销售业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2、召开校外实践专家座谈会,确定行动领域;3、进行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4、设计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安排实践教学环境;5、实施具体教学环节、考核环节、教学反馈环节。

二、构建特色化的学习情境

1.选择“五类车”销售业务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习情境的设置。汽车销售业务由于车型的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性较大,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本课程选择了五类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微型车及紧凑型家用轿车、行政级轿车及商务车(MPV)、越野车及SUV、豪华车及跑车、商用车(客货车)。这五类车型涵盖了汽车销售的大多数车型,所针对的客户群体也很广泛,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设置“八大情境”作为教学主线。八大学习情境包括接待、介绍、预算、试车、谈判、定车、交车、追踪。这八个典型的学习情境是每类车型销售业务中的共性环节,又包含有差异性环节。例如:在销售紧凑型家用轿车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就需要了解购买该类车型的客户心理状态特性,以及常用的“三黄金”法则,即“黄金排量、黄金价格、黄金配置”等专业术语。而在销售豪华车及跑车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还需要了解时尚、色彩、品牌、个性等方面的知识。

3.合理安排每个情境中的工作任务。每个学习情境有3~6个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任务的组合设计,每一个学习情境能够基本涵盖该环节真实职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通过八个学习情境、16个工作任务的安排,能够让学生了解汽车销售业务的真实面,掌握工作过程中的核心技能与必须的知识,并不断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提高综合素质。通过这种课程设计思路能够促成学生形成“我要学,我能做”的自主学习、自主能力培养意识。

三、课程活动单元的设计与实施

1.以工作组为最小教学单位。根据汽车销售行业业务团队的特点,组成学生工作组,每个组3~5人,设置组长1人。这样设置不仅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及现场管理,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以任务单形式安排学习内容。进行每个工作任务前,准备工作任务单,以工作任务单的形式将该学习任务内容派发给学生,确定工作任务。学生以工作组为单位事先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制订本组工作方案。

3.以真实工作现场进行教学效果评估。每个学习情境结束后,随机抽取2~3组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形式为真实工作的现场测试,评估人员为授课教师及企业一线员工,根据测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职业形象、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联合给出评定结果。以评估结果进行教学总结及反馈,对总结出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为下一次教学提供改进依据。

四、具体教学方法

1.模拟现场教学法。通过模拟汽车卖场,并通过仿真商务软件等,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场景中感受汽车销售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基础层面操作能力。

2.分组对抗教学法。在汽车销售中引入分组对抗模式,即让各个工作小组扮演不同品牌的经销商,相互竞争客户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各种一线车型的情况,掌握商务谈判的技巧,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抗挫折能力。

3.角色交叉扮演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短时间内进行客户、销售代表角色的转换,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可以较好地改善学生的口才、形象气质,激发学习兴趣。

4.现场实战教学法。在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进行。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东风本田、众泰等品牌当地的一级销售服务商。基地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实训岗位和指导教师。通过现场实战,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角色,也为企业用人提供了互相了解的机会。

9.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九

[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是当前教育形势所趋, 是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评估人员,在迎评促建过程中,对做好评估工作有几点体会。

[关键词]:评估工作;迎评促建;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5年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体系。为此,学院在全面回顾办学历程、系统总结办学经验、认真分析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经过全院的学习动员、自评自改、专家评估、整改完善等工作环节,进一步开创我院发展的新局面。作为一名评估人员,参与了学院的评估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院党委领导的重视是对学校评估工作的有力支持

我院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是当前教育形势所趋, 是推动高职高专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迎评的目的就是抓住发展机遇,使学校各个方面都上台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学校

受益,学生受益,用人单位受益。评估工作是全方位的工作质量的评估,不单纯是教学工作的评估,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高强度的工作。

在评建过程中,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粮食局对我院的评估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粮局的领导多次到校检查指导工作,给我校鼓舞和力量,有利的促进了我院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结合我院具体情况,我院一定会抓住这次机遇,做好评估工作,使我院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二、评估工作对促进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院教职工都深深的感到,评估是对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的大检验。通过评估,可以帮助学校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明确办学目标,规范办学标准;可以加强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和支持;可以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全面发挥。使学校、学生、教职工真正收益。评估过程抓的实不实,结果将直接影响学院的发展,评估结果直接向社会公布的,对学校的社会声誉有直接影响,这会影响招生和就业,影响学校的发展。

三、全院教职工积极学习评估的相关文件和资料,掌握评估的本质。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是评估工作的基本原则。而评估的本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运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即对学校教育目标和标准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和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作出的价值判断。为了搞好评估工作,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了评估工作的相关文件和材料。其中,《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是必须认真研究和琢磨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共有6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及36个主要观测点。这就决定了评估的量化体系分成了三个层面,即学院、系部和教研室。因此,必须根据这三个层面的指标内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学院、系部和教研究室进行细化、量化和具体化;另一方面,专家进入校内进行评估,实际上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质量检查过程。因此,应该尽早使所有教职员工熟悉评估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实际步骤,以便在紧张的迎评工作中做到既有秩序又有侧重,在繁忙的评估准备阶段把握好轻、重、缓、急,在关键的受评时刻能应对自如。

四、要正确处理好评估工作和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评估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是搞好评估工作的保证。在评建期间,评估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做到两头都要抓,两头都不耽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如果仅仅重视评估,忽视教学,就会偏离评估的正确方向。在评建期间,势必要动用大批的教师和学生开展大量的工作和活动,这就要求职能部门妥善安排,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抓紧进行。在做好评建工作的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教

学质量和水平,不至于因为评估而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当然在评估中应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抓好教育防范,确保学校稳定。

五、要对专业剖析有所创新

在评估工作中,专业剖析是重中之重。为此,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专业剖析在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精心准备支撑材料,做好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及课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写与完善。

10.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十

这期培训班是全省地税系统2012年最先举办的一期培训班,充分体现了省局领导的高瞻远瞩,体现了

省局党组对我们基层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七个单位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不仅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还让我开阔了视野;“阳光心态”教会我如何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学会减压排忧,以健康的心态,创造灿烂的人生;“有效沟通”教会我怎样与不同层次的人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开阔了眼界,更懂得了一名党务工作者应肩负的责任。下面,我就此次培训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要把发展的观念贯穿整个基层党务工作的始终

一是自觉把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使这一工作的所有举措都能配合发展大局,都能够为促进发展服务,以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基层党务工作。二是要努力营造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中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做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基层党务工作就努力去发扬、培养什么样的素质能力和工作作风;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障碍,党务工作就主动去发现、去帮助解决。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做法。三要立足于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来推动发展。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基层党务工作,以自身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斗。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上水平,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部门工作职能的履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落实;充分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推进理论武装工程建设,促进基层党员的全面发展

用“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指导基层党务工作,就是要坚持党员在党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和改进教育管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一是把认真抓好学习与鼓励积极投身于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基层税务党员的素质。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开设辅导讲座,组织定期轮训,以及办好各类培训班等,为党员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条件,鼓励党员坚持自学,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风尚。同时,积极组织动员基层广大党员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在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中汲取营养、丰富提高。二是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促进基层党员的成长进步,自觉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税务机关党组织的一项任务,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抓。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把各种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和成长地。三是把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从基层实际出发,摆正党员的位置,把教育人、理解人、帮助人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严格教育管理,又主动关心爱护。注重满腔热忱地帮助税务机关党员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推进基层党务工作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11.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经济应用数学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专业

课 题:本文系2016年度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经济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实证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编号:16SDJ014,主持人:孙少平)阶段研究成果。

一、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核心课程为:物流概论、物流企业会计、物流系统与信息技术、仓储与库存管理实务、采购实务、配送实务、运输管理、国际物流、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操作、运筹学、市场营销学、物流电子商务等。要求学生要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具备物流管理的应用程序操作能力,具备物流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规划,具有物流行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运筹学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最优化的问题,应用数学模型来求得合理运用人力、物力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有关信息。仓储与库存管理实务课程内容包括:库存管理概述、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生产物料控制、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库存管理绩效与标杆管理等。物流企业管理是以物流企业管理思想和原理为主要框架,综合研究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物流企业管理的系统观念、管理基础、组织机构、市场研究、决策和计划管理、企业文化、作业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进行专门的研究。

笔者从工作岗位、相应的职业活动、应该具备的数学能力、对应的数学知识四个方面分析物流行业人员应具备的数学能力。物流信息处理员具有信息的梳理与处理、数据处理和分析预测能力,需要用到数据拟合、预测方法以及极限的知识。商品流通加工员能够制定商品的加工、原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方案等,能制订最优生产及采购方案,用到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导数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物流配送业务员具有制订装箱、运输路线方案,制订最优物资装配、流通运输路线的能力,需要运输问题、图与网络的知识。物流仓储业务员具备原材料进购、库存管理,制订采购、存储方案的数学模型能力,利用导数应用的知识。物流市场营销员具备市场开发、业务承揽、价格谈判,判断业务成本、收益和利润的变化、走向及合理定价能力,需要极限、导数应用的相关知识。企业管理员具备企业管理决策、最优化企业管理、决策方案制定的数学建模能力,需要学习导数及应用、积分及应用、线性动态规划、运输问题、图与网络等知识。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包括以下10个宏观的方面:课程信息(代码、学分、学时、授课对象、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整体目标设计(总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课程内容设计(项目名称、学时、子项目编号、名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实施方式、手段及步骤、可展示的结果),课程进程表(周次、学时、单元标题、项目编号、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师生活动、考核内容、教学方法),第一节课及最后一次课梗概(着重介绍课程的目标、项目任务、考核方式,利用典型的案例、实例、问题和操作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考核方案(课程组集体研讨确定),教学材料(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具体课程教学设计,高职经济应用数学课程分为两个学期来实现,共68学时。第一学期,1~5单元,16周,每周2学时,合计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经济活动中的函数关系分析,极限与变化趋势分析,经济最优化问题分析,边际与弹性分析,经济总量问题分析。第二学期,6~11单元,18周,每周2学时,合计36学时,教学内容包括:销售与市场、生产作业计划安排、配送与运输、物流中心选址和车辆配装、指派问题和旅行商问题、物资调运问题的图上作业法。

笔者以第4单元的第2节“边际分析”为例,具体说明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能力目标:能够掌握边际成本、收入、利润的概念;能够求出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能够掌握边际分析模型的应用;能够对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商家提价和降价的促销手段加以分析。知识目标:边际成本、收入、利润;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若干边际分析模型。素质目标:深刻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力训练任务:任务1,理解边际的概念和边际函数;任务2,掌握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函数的边际值和边际函数;任务3,学会边际分析模型的应用。案例分析及知识讲解:案例1,麦穗问题;案例2,边际利润问题1;案例3,边际成本问题;案例4,边际收入问题;案例5,边际利润问题2;案例6,最大利润问题——边际分析模型。还有课堂操练实训任务和课下实践作业,以及课后教师教学的反思体会。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分为5个模块(情景):公司经营和生产情况分析,公司生产和产品的边际分析及弹性分析,公司总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公司决策规划的最优化模型,公司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

8个知识目标:掌握需求、供给、成本、收入、利润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理解函数的极限概念,掌握求函数极限的方法;理解导数及微分概念,掌握求导数及微分的方法;理解微分的经济意义,掌握微分近似计算的方法;理解不定积分及定积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掌握求不定积分及定积分的方法;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结构,掌握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初等解法;理解概率与统计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其基本方法。

15个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典型的、常用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应用其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能用极限方法确定贷款和投资方案;能进行边际与弹性的计算,明确其经济意义和做出实际分析;能用导数的方法解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问题;能用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对常用经济函数的问题做出最优决策;能利用利率、现值、终值和贴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能分析在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总产量之间的经济关系;能用积分的方法计算在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条件下,经济变量的积累变化、总量及平均量;能用表格表示的经济量之间关系的计算;能利用线性代数方法对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能合理的获取数据资料,并作出估计和检验;能计算产品的合格率;能对随机事件、随机变量问题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能预测连续或者离散变化的经济现象的状况及其发生的可能性;能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估反馈)为指导,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课堂教学内容为“国美商场”商品采购与库存控制的最优化方案设计,课下作业为“国美商场”商品营销的最优方案设计。利用经济案例,开发实际的数学模型,应用案例驱动教学法,作为现实经济环境的仿真,是很适合高职学生的应用教学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衬托数学知识的经济背景,有意识地从经济案例量化分析中汲取建模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拨开经济迷雾、捕捉关键信息、洞察内在规律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下图即为数学建模、案例分析的基本线路图。

四、课程改革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笔者以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较早开始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经济应用数学课堂生态化、项目化、系统化教学模式;编辑项目化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实训实验课教学项目,编写数学建模课教案及竞赛练习册。

笔者在两个学年度(四个学期),在所任教高职学院经管系物流管理专业6个大专班级进行了实践,以2个物流卓越技师班作为实验班,其他4个普通班作为对照班,以下是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根据表1和表2的数据分析得知:卓越班期末成绩比入学成绩均值增加了18.7分,增幅为29.03%;普通班期末成绩比入学成绩均值增加了9.8分,增幅为18.56%;卓越班比普通班的入学成绩均值高11.6分,但是期末成绩均值高20.5分,增幅为76.72%,差距拉大了;根据表1和表2入学和期末成绩计算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51和0.873,这说明相关性很强。由此可以证明卓越班所采用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实有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职教论坛,2004(8).

[2]姚成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编写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

[3]程德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材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7).

[4]耿青松.基于工作过程的数学课程设计[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2).

12.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十二

1 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思路

1.1 课程开发的理念

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 以及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 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1]。

1.2 课程开发的思路

课程开发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能够胜任铁路现场施工工作岗位的能力, 这就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与普通课程的不同。按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 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及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确定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工作系统化课程的总体开发思路为:以现场实践教学为主线, 按照真实的工作任务的组织课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过程的咨询者和指导者;由典型工作任务划分“行动领域”, 进一步转化为“学习领域”, 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指导思想和步骤, 进行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通过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划分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确定课程标准。具体流程的起点是首先进行市场调研, 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 最后确定课程标准体系。

2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

2.1 社会需求分析

铁路建设是国家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到2020年,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 规划建成“八纵八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之间将由客运专线相连, 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进一步完善, 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进一步加强, 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行车速度将进一步提高。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必将为铁路施工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带来了契机。通过调研发现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存在极大缺口, 因此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群定为铁道工程技术施工员、试验员与检测员。

2.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专业教师与课程专家、企业专家的共同努力确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 并对典型工作任务做详细分析, 作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材料[2]~[3]。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工种为施工员、试验员、质检员。经过调研,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有3大类、6个工种、48个典型工作任务。

2.3 行动领域划分———学习领域的确定

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课程专家采用研讨等多种方式[4], 对48个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行动、目标及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参考国家资格职业标准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要求, 按照能力的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形成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行动领域, 并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转换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施工图纸的识读与绘制、施工测量与仪器维护、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铁路轨道的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路基施工与检测等7个学习领域。

2.4 学习领域设计

由上可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共有7个, 限于篇幅, 仅介绍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学习领域的设计过程。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是依据铁路工程地基基础试验与检测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设计的。根据铁路工程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技术的发展对铁路勘察、施工检测等应用性人才的实际要求, 使土工试验与检测的理论知识与铁路工程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的实际工作任务相结合, 将涉及“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渗透性”、“土中应力的计算”、“土的强度计算”、“土的变形计算”、“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实施重组与优化, 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以砂土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碎石类土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粘性土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软土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等10个学习情境。课程内容分为土的认识、土的工程性质、土的土工试验与检测、土的工程评价、土的工程应用及施工控制等五个层次, 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还模拟职业环境的教学环境。同时,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采用多种学习素材及教学手段, 突出专业技术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以培养学生进行铁路土工试验与检测、土的工程评价以及土的施工控制等工作能力。通过该系列学习情境的学习, 学生不但能够掌握铁路工程地基基础土工试验与检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工作认真、团队协作、吃苦耐劳、数据分析处理、表达分析等综合素质。

3 结语

本文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习领域开发与设计做了详细的探讨, 并在实践中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这种课程模式在国际上也已经非常普及。但由于目前我国传统学科课程理念根深蒂固, 真正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 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 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开发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职教课程。

摘要:本文针对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借鉴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新的理念, 详细介绍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开发并应用于实践教学。实践证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切实有效的教育。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

参考文献

[1]王爽, 李敏锐.过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写作课堂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2) :138-139.

[2]施学良.基于工作过程的五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01) :134-136.

[3]宋振国.以能力为本位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 2009, (11) :51.

13.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十三

风转变心得体会

测绘系统学习八项规定实现工作作风转变心得体会

----刘 静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也正是着眼于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中央下发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的出台,展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新理念和新姿态,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态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决心。此举顺民心得民意,是党中央为更好的履行新时期历史任务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诺。其目的就是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使执政的根基更加牢固。

作为一名在测绘系统工作多年的党员,我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更坚定了信念。八项规定是一个动员令,也是解决问题的开端和破题。它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学习领会以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深刻领会其中关于反腐倡廉的精神实质。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立足当前,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干部工作作风是党风,政风、行风的重要体现。机关作风建设直

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关系到全行业发展大局。近年来,全系统积极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机关作风建设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仍然存在办事效率不高、工作执行不力、责任意识不强、团结协作不够、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起来,从基层和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作风建设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在提升我们自身良好形象上取得新成效。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和发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良好局面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不仅要率先垂范,严格自律,而且要管好部下,带好队伍,不能以为自身没有发生腐败问题就具备了防

腐的免疫力而放松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特别要针对本部门工作特点,对一些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环节,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能落到实处。

三、强化引领意识,以廉洁理念为主导,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通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需要在自警自省中牢固坚守。当今社会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不时冲击影响着我们,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必须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经常照照镜子,时常敲敲警钟,常扫思想灰尘,切实做到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

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决不让贪欲的惊涛骇浪冲破自律的堤坝,清醒地把持住自己。

我认为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不仅是个人生活工作方式、思想精神体现,更是一种政治责任、岗位要求,不仅事关个人进步、社会风气、群众利益,更关系国家发展,事业成败。

“八项规定”句句是实在话、贴心话。对于满怀期待的中国百姓而言,这个声音是端正党风政风、抵制不良之风、转变社会风气的战鼓,为中国发展带来新的强大的动力。实干兴邦,就从转变工作作风开始。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通过自我表率和模范带头,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这堂课生动具体,中央带头,全党上下积极行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种工作作风的转变,看似简单,但是对改进党风、改进政风、改进民风其作用何其深远。

八项规定的出台给全党、全社会带来一股风清气正的务实之风,鼓舞士气,大快人心。我坚信只要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实际工作中持之以恒,认真履职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我们的党就一定能继续赢得民心,引领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心 得 体 会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党发出的号召,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做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真学习规定内容,对照规定密切联系群众,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实践中我会反思自身存在的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求真务实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心得体会。

一、这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从中央、省、市、县

都作了严格的规定,领导高度重视,群众重点关注,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不能走过场。

二、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要有创造性开展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让他们感觉到党的温暖,使他们尽快脱离贫困。

三、真正到群众中去了解实际问题和困难,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坎上,给他们解决好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群众相信政府。

四、严格遵守机关的一切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习,不

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工作的事不做,真心为群众办事。

总之,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来的及时,全党上下共同一心,正在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作为基层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为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转变作风树形象,构建和谐快乐校

——学习“中央八项规定” “六项禁令”心得体会

洋渡镇中心小学校余光学

“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

请……” 11月10日,在教师政治学习会上,孙校长和秦校长组织老师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群众关系的“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

秦校长对“八条规定”和“六条禁令”逐条进行了讲解。孙校长强调指出: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为教师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全校教师要认真学习“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开展自我梳理、自我解剖、自我整改,将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从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五风”建设,即党员的党风、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学校的校风。要把改进工作作风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开会要简短精炼,教师在撰写各种计划、总结、心得体会、教育信息时,要少讲假话、空话、套话,简短务实求真,各班要节约用电,及时关灯,打印室要加强管理,节约纸张等。

通过这次政治学习,教师们都非常感慨与支持。大家谈到,学校是重要的育人机构,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执行相关规定,坚持勤俭办学,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将以务实的风气正作风、带教风、促学风、塑校风,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教人民满意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再上新台阶。我明确了这次活动的目标是要努力树立学校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新形象;纠正学风不正、消除被动应付、克服享乐主义,从而建设创新型、学习型、高效型、廉洁型、服务型“五型”教师。通过学习,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转变教师作风,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师的期望,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

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时间,真正能够为党和人民干点事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岗位,教书育人,心得体会,通过转变作风,可以树立团结协作的教师形象。团结是大局,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能不能搞好团结,是衡量和检查教师素质高低、师德的重要标志。通过作风整顿,可以树立务实高效的教师形象。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解决好当前教

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真抓实干,最老实的办法就是一件一件地抓,抓一件落实一件。

二、要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锐意改革,创新思维,不断完善自身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倡导和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带头人,要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不但要自己品行端正,业务水平高,乐于敬业,端正态度,还应想方设法投入到学校集体的建设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校增光、添彩。

三、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切实解决教学中的不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即要学政治、学理论,又要学业务、学法律、学科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这次师

风师德效能建设为契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模范。

总之,通过学习,提高了我的政治敏锐性,增强了我的政治鉴别力。强化了我们的四种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要努力树立学校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新形象;纠正学风不正、消除被动应付、克服享乐主义,从而建设创新型、学习型、高效型、廉洁型、服务型“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以“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六个禁令”为准绳,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形成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使我们在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以高度的责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用最好的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使教育真正做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

敬爱的党支部:

卷烟厂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深入学习《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转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习近平同志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通知》,就如何践行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厂领导带领大家学习了文件精神,并指出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是总书记提出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一理念的重要体现,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学习,结合企业工作特点,准确定位找准角色,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为赣南卷烟厂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是深刻领会“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抓好规定的落实和执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把力量凝聚到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来。

二是始终坚持廉洁从业、勤俭节约。中央“八项规定”对党员干部的衣食住行作了新的明确规定,全厂员工在任

何时候都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及“八项规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今年接待费将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下调,各部门更要奉行勤俭节约的精神,合理使用费用。

三是始终坚持服务职工、亲善有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按照“八项规定”,进一步秉承服务基层、服务员工、服务生产一线的治厂理念,情感上贴近、工作上关怀、生活上关心,让广大员工在企业的家庭中顺心、顺气、快乐。

最后,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的心得,并表示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夯实工作基础,转变工作作风。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7.03

学习八项规定工作心得体会

李磊

以中共中央的“八项规定”为契机,在以后工作中,要坚持自身建设。

紧张忙碌的2014年已经过去,来到安监站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即快乐又充实,并且更让我意识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一个建筑安全监督员,有对工地安全施工监督的责任,也有让自己专业知识不断积累的需要,展望2014年,建筑安全还有许多路要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虽然过程有些艰辛,但是前途一定光明,我有责任也有信心将建筑安全工作做好。

一、自觉抓好自身的政治和业务学习

作为一个监督员,首先要政治思想过关,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要坚持好读书,读好书,看好报,紧跟当今社会整治形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八严禁”“十二不准”的规定,不断加大对专业书籍的阅读量,通过监督员培训以及对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的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进步。

二、找准自己的位置,立足于本职工作

对于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往往会被认为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也许我们身上确实存在一些浮躁情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自己要先“沉”下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及起点,踏实走好每一步。来到安监站,学习了不少东西,但对有的工作还是

不熟悉,日常工作虽然已问题不大,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仍旧比较差,与人的沟通还存在问题,处理工作起来,不是这么得心应手。

三、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在安监站工作中,对领导交办的事,要努力去完成,不断明确目标,紧紧围绕“安全”这一主题,继续将建筑施工安全“两防”工作及隐患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在日常监督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在建工程中存在的隐患要督促施工企业整改落实,要敢于说不,要敢于斗硬,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监督过程中,要加强对工地的巡查力度,督促落实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及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教育,学习好的经验和管理方法,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监督,加大对建筑施工安全政策、规章宣传教育工作,并不断取得进步。

14.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十四

一、自身素质得到提升。

短暂而又难忘的山东行政学院的学习生活,对我来讲是一个加油充电的好机会,通过学习,我坚定了信念、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收获了友谊,使我在许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为提高自己的理论境界、工作境界和人生境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很荣幸能够在党建培训班学习,也十分珍惜这次不可多得的机会,每节课都能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自身能力素质和党建工作经验方面的不足。在培训期间,我们听了山东行政学院邱丽莉教授《阳光心态》的专题讲座,让我对从改变心态从而改变人生有了系统而正确的认识。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若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若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若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质上与财富、相貌、地位、权力没多大关系。幸福由自己思想、心态而决定。阳光心态是知足、感恩、乐观开朗的一种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愿我们大家能带着阳光心态,缔造阳光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培训期间,我们听了山东行政学院杜江先教授《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的专题讲座,使我对执行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力争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用执行力的态度、力度、速度和效度四个评价要素进行对照,不断提高执行力,向着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的目标努力。

在培训期间,还组织我们到邹平学习,先后参观了长星集团、魏桥创业园、西王集团等先进企业,深入到生产一线,参观学习其现场管理的科学理念以及生产加工的先进工艺。通过参观学习,使我对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认识到学习邹平不是要照搬邹平,而是要学习先进企业的发展模式、先进理念和企业家干事创业精神,以便发现差距,及时改进,开拓思路、转变理念,更好地适应本职岗位工作的需求。

二、坚定了干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在培训期间,青岛市地税局、济宁市地税局、济南历下分局、枣庄薛城分局、莱芜莱城分局、莱西市地税局和宁津县地税局等7个单位介绍了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青岛的品牌引领、济南历下的五个结合、枣庄薛城的税徽闪耀党旗红品牌下的七新目标、宁津的每天学习一个小时每天收获一份快乐,都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党务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培训,让我既学到了党务工作的先进经验,更坚定了干好党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四方分局近几年在党建工作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启动党建五项工程,推动人和税通的品牌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就是:启动表率工程,以党建带全面,构建开拓型党委,以学习促能力,构建学习型党委,以沟通解民情,构建务实型党委,按三型标准把党委班子建设成一线坚强领导核心;启动堡垒工程,优化基层支部设置,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五个好标准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税收前沿堡垒;启动先锋工程,营造氛围,提升党员的能力素质,典型带动,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鞭策激励,激发党员的创业精神,按照五带头标准把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成为先锋队;启动暖心工程,党委带头、身体力行,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搭建平台、凝心聚力,按照执政为民要求进一步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启动廉政工程,完善廉政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努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按照廉洁从政要求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坚强防线。在今后的工作汇总,我们将以这次学习培训为契机,贯彻落实省局、市局党建工作新要求,以继续深化提升人和税通品牌为总抓手,深入完善推进五项工程,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全面开创地税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再一次衷心感谢各级领导给我这次参加省局党务工作培训学习的机会,这次学习经历将在我从事党务工作道路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在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充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指导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满怀激情地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谢谢!2012年2月19日至25日,省局机关党委精心组织,严密筹划了全系统党务工作培训,为参训的党务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省局党组的亲切关怀。在教育、交流、研讨中受到教育启发,又通过比较看到自身的差距。最重要的是使我们增强了做好党建工作的信念和信心,进一步理顺了党建的工作思路,为今后的党建工作明确了方向。下面我根据培训和平时的实践谈谈做好党建工作的体会:

一、靠观念先导,在上下联动上实现新突破

(一)要澄清观念。目前个别单位,存在着党建工作可有可无“边缘化”错误倾向,存在着抓党建会冲击税收中心工作“两张皮”的模糊认识,弄不清党建工作的实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长期和平环境冲淡了一些同志的党性观念,以至于对严峻的政治斗争麻木不仁,没有把我们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上升到巩固政权,维护稳定,确保安宁这样一个高度去认识。党的建设的核心是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在30年代就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是强基固本、是第一位的。我们一定要汲取前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刻教训,强化党的观念,时刻关注党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各项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要准确定位。我们应当弄清党建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党建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是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保证党的中心工作的,和中心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遥相互应的,也是无法分割的。从税务系统来说,党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为税收中心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的,带好队才能收好税。我们必须要在保障中心,把握大局的高度,筹划党建,把党建放在统领全局的高度,准确地定位,才能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抓好党建工作和税收中心任务落实。

(三)要坚定方向。一是党建工作要以保证税收中心工作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确保党建工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只有把党建工作融入税收征管、融入基层建设,融入队伍管理,才能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党建工作要贴近群众的期盼。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开展好窗口单位为民服务活动,满足纳税人的需求,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三是党建工作要紧扣广大党员心愿。要真诚为党员服务,满足党员需求。以和谐地税建设为目标,化解疑虑,解决难题,凝心聚力,建设团结向上坚强团队。

二、靠组织保障,在扎实推进上实现新突破

(一)领导必须重视。领导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一把手”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能光说不练,只是嘴上说说。主要领导要亲自筹划、亲自抓落实才能发挥党建工作的统领作用和保证作用。分管领导和具体抓党建工作的同志,要经常向主要领导汇报请示党建工作,重点解决好党建工作怎么抓、抓什么的问题,不断寻求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协调经费保障,在领导的关注、支持下,扎扎实实干几件事,解决好面临的实际问题,把党建的难点工作做成亮点工作。

(二)组织必须强化。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入研究探讨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党建工作发挥作用的新机制,做好经常性的党建工作。一是经常性工作要抓规范。搞好党建工作规划,抓住工作重点,定期进行督导检查,抓好经常性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和党员教育活动落实。二是重点性工作要抓深化。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组织结构,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党员队伍能力建设,按照省局要求推行绩效考核问责,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培养良好作风,开发个人潜能,增强创造活力。三是创新性工作抓突破。精心打造党建品牌,进一步创造优势,不断拓展品牌效应。

(二)典型要在爱护。典型要进行动态的跟踪管理,既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汲取有些典型树不长久和渐渐脱变的深刻教训,要给以经常性的关注、培养和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好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调整心态,克服困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的纯洁,保持应有的先进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15.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十五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内涵

2004年, 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 提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 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

高职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有三层含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 通过分析、综合, 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 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重新设计课程———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二是按照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顺序,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三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过程

常规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要组建校企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 按照综合情境的分析———行动领域的导出———学习领域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六步法) 的路径推进, 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习领域中。

以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过程是直接以典型产品生产过程为切入点, 围绕产品生产过程甚至是产品生命周期,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依次确定相应学习领域 (课程) , 然后围绕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用途、型号等设计学习情境, 最后按“六步法”实施教学过程。

三、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实例

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连杆生产线为例, 按照以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 针对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开发。

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开发如表1所示。首先, 以连杆生产过程为主线, 确定专业学习领域, 以认知规律为指导, 序化学习领域;围绕连杆的生产纲领、生产过程、加工工艺、性能用途、材质和型号等尽可能多地设计学习情境;最后根据师资配备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情境按“六步法”实施教学, 并结合合格产品与生产过程综合进行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

以上学习领域不仅涵盖了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原有的所有专业课程, 而且学习情境的设计也紧紧围绕连杆生产线展开, 真正实现了“做中学, 学中做”。学习情境的设计和生产线的组织管理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四、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所需条件

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的一种尝试, 笔者认为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但使用该模式进行高职课程开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典型产品的选取既要长期满足市场需求, 又能基本涵盖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

该模式既然是针对整个专业进行的课程开发, 产品必须具备典型性, 即产品要能覆盖整个专业学习领域。同时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 典型产品的选取还应满足市场需求, 以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2. 建设一个典型产品生产的实训基地。

该模式的教学过程是按“六步法”实施的, 因此必须有实训基地的支撑, 并且所有专业教学过程都应在实训基地完成。

3. 教师与师傅真正对接。

由于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都在实训基地完成, 因此所有的教师均应是生产一线人员。就我院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而言, 所有的生产一线人员全都是经过培养的原专业教师, 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该教学模式。

4.

需要一套强有力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考核评价模式的支撑, 才足以让学生能够安心、顺从地接受课程改革的实施, 让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 (专业能力培养) 中, 逐步培养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总之, 典型产品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是我院结合长线产品生产线, 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的一种尝试, 也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课程开发模式, 目前还处于探索实施阶段, 效果需要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6.工作过程系统化心得体会 篇十六

关键词: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 电机制造工艺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55-02

1 基于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机制造工艺课程开发的理念

“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是现行较为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将其运用到相关高职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培养能实现“技”与“能”的多重实践,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完成某项工作的相关程序和技能要领,也能使学生在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方法。

《电机制造工艺》课程是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电机与电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电工技术及安装》、《电子线路的分析与制作》和《电机的原理与结构》的基础上再学习的,该课程在专业设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电机制造工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与难点,使得该课程教学也充满挑战,众所周知,电机制造工艺原本就关系到很多的工业产品,同时,这些工业产品有可以按照电压、转速、安装和冷却方式、防护级别、配用负载等要素的不同,被分成不同批次的工业产品。因此,当工业产品被逐步细分后,要求非常之多,制造起来质量要求很高。在制造工艺质量方面,电机制造中很多零部件的制造并不简单,那些制造工艺比较复杂,质量难以把握的零部件也不少,比如铁心、绕组等零部件的制造就困难重重。这些制造复杂的零部件大部分是用手工制造的,质量方面也较难稳定控制;因此,在该课程的体系设置上,如何整合上述困难,实施有效的教学确实是个重要课题。

本课程的教学标准推行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实际的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度、给予更多的启发、获得更多的收货。加强“教、学、练、做”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育与学的新教学模式。通过借鉴职业教育“学习情景”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先进理念,积极探索适合电机制造工艺教学的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深化课程开发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2 电机制造工艺课程开发设计的构建思路

2.1 课程的定位

《电机制造工艺》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电机制造工艺、电机绕组制造工艺、电机铁心制造工艺、电机零部件制造方法、换向器和集电环制造方法、笼型转子制造、电机的装配工艺等,以及了解常用工艺装备的结构、电机工艺方案分析方法、产品的试验及加工质量对产品性能影响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研,通过对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第一手的制造资料、制造工艺、零部件、装配整机、检验产品质量等等的工作环节进行研究和汇总分析后,最后分析出了胜任电机组装、调试、检测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应该具有的技术素养,然后将这些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再进行分析、提炼出代表性的或典型的任务并将其转化成课程。

2.2 课程的设计思路

依照“电机制造工艺”典型工作任务的性质,以及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依照工作全过程来制定学习的内容。然后,以课程作为传授技术、培养能力的载体,使用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等的有效方式,形成一种教、学、练、做整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该工作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3 课程内容的选取

电机制造工艺的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至相应学习情景模块中去。

4 载体的选择

根据课程内容,根据载体的“三性”,选择合适的载体承载:(1)考虑其典型性,适合实际教学要求、能满足课程的知识及能力目标;(2)考虑其真实性,就是要真实的模拟实业操作的全过程;(3)考虑知识技能的迁移效果,要让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技能和技术可以在各种相关的公司和职位上都能得以运用。

5 教学情境的设计

载体确定后,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不同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能学会工作及创新工作。下面以项目二:电机定子铁心的制造工艺为例,见表1。

6 课程实施

6.1 教学组织

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题,不论是学习的过程,还是实施的过程,亦或者是检查、评估的过程,都应该把学生作为这些环节的主体,教师只能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工作习惯。

教学组织形式方面:(1)使用“生产线教学”的模式,讲究学习和实践统一。教学的实施使用分组模拟的形式,可以把所有学生按照6个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中挑选出一位学生成为生产工作中的负责人,负责安排其他同学的生产、组织,并负责管理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生产过程。通过这种有分工、有合作、有组织、有管理的形式,既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技术主管,监督和管理学生的生产行为,为学生提供各种技术的咨询服务。从而让参与实践的学生能够有一种真正参与工作、生产的体验。(2)遵循课内外结合的原则。对于工作时间较多,需要较长工期的任务,安排给学生课后进行自学和研究,提高学生自学和自我调配能力。对于实际生产制造工艺的学习,为了让学生能够有真实的感知,有组织的安排每个班的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场地进行实地的设计和生产。

6.2 实施保障

本课程的教师要求:打造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教学队伍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通过引进电机与电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特聘教授,使本课程的教学队伍具备了较先进的实践经验,并具备一定的学术和科研水平。 同时还将本课程的年轻教师送入相关的企业(湘电集团)挂职锻炼,从多方面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课程的设备要求:能满足至少8 个小组的电机产品组装、装配、测试、维修等流程的电机工艺设备实训条件。

本课程使用的学习场地不仅仅局限于课内,还有课外的其他场所。对于初次的知识理论教学和一般型的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内的多媒体电机工艺实训中心展开;而对于学习具体的电机产品制造方法流程,以及学生实习等任务则安排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展开。

7 结束语

《电机制造工艺》是电机与电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对湘电集团“基于典型产品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的实施步骤来进行该课程的建设,对该课程的开发思路、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项目的设计、课程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开发与实践,最终为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培养高素质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在以后的教学实施中,本课程还要逐步完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加强试题库的建设、完善教学实施过程的考核、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便更好、更快地使学生适应和符合企业的真实岗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晓波,徐永明,张雪君.电机制造工艺学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

上一篇:党支部民主评议工作小结下一篇:桂林理工大学(函授)成人高等教育2014年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