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解读

2024-06-17

民生解读(精选10篇)

1.民生解读 篇一

2018年全国两会民生热点提案,两会关于民生热点提案解读

《2018年全国两会民生热点提案,两会关于民生热点提案解读》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2017年全国两会民生热点提案,两会关于民生热点提案解读 目前,山东、江苏两省的省级两会正在举行,在此之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召开了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观察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民生部署依然占据主要篇幅,包括教育、环境、医疗、住房等等,各地纷纷就民众关切的问题,列出今年的民生目标。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何改善?

——北京推药品阳光采购天津拟

提高住院报销比例

作为民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受到民众高度关注。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住院报销比例、推进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问题被不少地方政府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面实施医药分开,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时要大力推行药品阳光采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大医院与社区用药衔接。

而今年天津提出了“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800元,范文写作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

在医保制度衔接方面,湖北省提出要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治等各项制度有效衔接,确保实现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河南明确要完善跨省异地就医即

时结算试点,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

2015年6月18日晚上11点,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幼儿园门前,300名家长熬夜通宵排队,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入园名额。

入园难问题如何缓解?

——多地提出将新建、改建幼儿园

全面两孩政策去年落地后,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不小挑战。今年,新建、改建幼儿园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

例如,天津市今年的目标是新建和提升改造城乡幼儿园100所,完成200所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

宁夏明确要新改建农村幼儿园220所,实现1500人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提高4个百分点。

除了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部分地区家长的经济负担也有望进一步减

轻。心得体会例如,青海今年就提出,要取消义务教育学校社会实践及校外活动收费项目,将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50元。

养老床位能否满足需求?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上海拟增7000张公办养老床位

来自民政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亿,这一庞大群体的养老问题也成为民生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北京今年的工作任务中就包括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建设2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上海也提出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推进社区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新增50家长者照护之家、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7000张公办养老床位,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

此外,上调养老金也被多地政府列

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浙江今年提出要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联动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标准。

云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写入了“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高房价怎样得到抑制?

——多地强调“房子不是用来炒的”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中国楼市发展方向,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在多地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要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

北京提出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要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

多层次需求,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多措并举,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市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另外北京今年将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比例,保障房建设筹集5万套、竣工6万套。棚户区改造万户。完成万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地。

上海也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执行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上海提出了新增供应5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的目标。

环境污染如何整治?

——河南、河北等地设下治霾目标

针对外界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少省份也设立了今年的“治污”目标。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今年平均浓度下降6%以上。河南也明确要确保PM10、浓度稳

定下降,空气优良天数200天以上。

从具体举措而言,河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各地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市县,都要制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城区工业企业调整退出、工业园区调整、散煤治理、矿山关闭复绿等规划,明确目标,定期公开结果,严格考核奖惩。

北京提出要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增加环保执法编制,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惩处偷排超排行为。

“舌尖上的安全”怎样保障?

——多地强调落实“四个最严”严抓食品安全

严抓食品安全也被不少地方政府写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中,针对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多地强调要落实“四个最严”。

天津把“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列为了今年的工作目标。

河北省特别强调,要深入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继续开展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集中整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湖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TOP100范文排行要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贵州也提出了“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强化检验检测,健全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监管体系”的目标

2.民生解读 篇二

2013年上半年, 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要求,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各项民生事业继续取得积极进展。

就业形势稳定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 今年上半年,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5 月21日,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等部门主办的“2013年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启动。重点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及下岗失业人员等进行就业帮扶。招聘周期间, 仅上海市就有9所高校与31家知名民营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370家企业进场招聘, 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5800多个。

数据显示,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近700万人,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为此, 教育部提出,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和措施, 着力拓宽就业渠道, 完善就业服务, 改进就业服务方式和手段, 组织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 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 并加强高校毕业生见习工作。

5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 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 招聘高校毕业生, 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通知同时要求, 从2013年起, 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针对当前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毕业生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差较大的情况, 通知强调, 深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合理确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改善人力资源供给结构。

此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通过落实税收优惠、小额贷款等鼓励政策, 扶持大批劳动者成功就业;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 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 重点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通过开展“春风行动”, 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求职就业和企业招聘用人需要, 提供政策支持和就业服务等。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以及一系列就业服务行动, 使我国就业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

医改有序推进

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相关部门共同发力, 配套措施既“看得见”又“摸得着”。

今年上半年, 全国各地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 相关部门共同发力, 配套措施既“看得见”又“摸得着”, 新一轮医改工作成效显著, “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所缓解。

今年, 北京市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等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继续推进以医药分开为主要内容的公立医院改革。北京友谊医院执行院长辛有清介绍说, 截至7月1日, 该院通过试点医药分开改革, 每位患者的门诊次均医药费下降了78元, 自付费用下降了50多元。以北京市为代表的公立医院改革向全国推广, 目前全国已有600多个县的1000多个县级公立医院成为改革试点, 有22个省区市、431个县级地区完成了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 27个省区市开始了支付方式的改革。总的看来, 实现了“患者负担不增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的预期效果。

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 今年上半年, 国家继续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财政部门明确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 相关部门提升政策落实的监管和管理水平, 努力降低居民就医用药负担。按照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要求, 今年我国将再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筹资标准, 达到340元左右, 实际报销比例力争较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达到全国县级总数50%以上, 逐步降低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付比例。

2月20日,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今年第一项“医改新政”《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 对巩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药品供应、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意见。此后,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 针对极少数患者因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而得不到及时治疗的现象提出解决办法, 健全了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日前召开的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制度, 积极推进居民大病保险试点, 加快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继续以县级医院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医学教育、国产医疗设备研制等配套改革, 切实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形成深化医改的联动机制和强大合力。

社保亮点纷呈

多项积极举措得到落实,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 人民群众的福利得到进一步加强。

今年以来, 本着促民生、保基本的认识, 我国落实多项积极举措, 加快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 亮点纷呈, 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得到进一步改善、福利得到进一步加强。

社会救助方面, 民政部、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 强化流浪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和源头预防工作, 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困境未成年人顺利回归校园和家庭、融入社会、健康成长。同时, 落实和完善孤儿保障制度, 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 发放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 实施孤儿助学工程, 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 把儿童群体分为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普通儿童4个层次, 对不同类型的儿童分不同标准予以福利保障;协调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 发展康复辅具事业, 协调调整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

养老方面, 国家加大了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的投入力度, 财政转移支付和福彩公益金也明确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 其中, 各级民政部门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留存部分要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6月, 民政部、财政部决定,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从今年起连续3年累计投入30亿元, 用于支持建设10万个农村幸福院。同时, 对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予以政策优惠, 并出台新政策, 我国港澳地区具有养老服务经验的服务提供者将可在内地开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服务机构。在政策支持下, 今年以来, 我国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显著, 政府投入、民间投资、港澳及国际资金共同给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局面初步形成。

上半年, 各地继续支持发展以日间照料为主的社区养老服务, 加强城乡社区老人服务设施建设, 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已经超过20张;推动高龄老人津贴和生活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基本覆盖, 并探索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目前, 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正在作为一种普惠性福利制度在全国推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深入研究城乡养老制度衔接有关政策, 研究合并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制度;组织实施2013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 全国企业参保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近1900元。

7 月1日,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3部与老年福利相关的新法规正式施行。新法规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对设立养老机构也提出了更加人性化和更细致的规范、技术标准及全过程监管要求。

3.民生档案的政治解读 篇三

一、民生档案概念

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发表的 《论十大关系》 中鲜明指出大力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以“保障人民生活”,体现了中共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使全体人民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这进一步说明了党在新时期提出执政理念的提升。

何为民生档案?笔者基于前人研究的资料显示,在2007年12月国家档案局印发 《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 之前, 我国档案学界较少提 “民生档案” ,自从2008年以来,民生档案这一概念频率出现全国不同级别的档案期刊和报纸上,学者们纷纷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视角论“民生档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的出现是执政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加强社会民生问题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展现了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致性,顺应了党和政府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需要。

从民生档案的性质及查阅利用对象而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的民生档案,是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在从事社会管理活动所中涉及民生范围的且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广义的民生档案,是指凡与老百姓生计及其安全有关系的档案都可以称为民生档案。笔者认为, 民生档案应该是与普通民众的生计有直接关系的, 受到老百姓关注度高的, 人民群众需要查阅利用的档案。如教育档案、医疗档案、住房档案、就业档案、失业保险档案、知情档案、法律公正档案、房屋拆迁档案等。通常人们最为普通查阅利用的档案应该说是教育档案、医疗档案、住房档案、就业档案这四大类。

二、民生档案建设的原则

要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党和国家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还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关系到亿万人民的长久幸福。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清这一形势,主动融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行列,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形成为解决民生问题出点子、找路子、解难题的良好局面。

1.从传统的档案观向现代档案观的转变。由于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带有带有浓厚的 “官本位”的政治色彩,导致了档案资源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加拿大著名档案学者T·库克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 他从未来和后现代的视角, 对传统的、 以国家为中心的、 实证主义的档案观进行诘问和反思。认为 “传统的档案观必与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业已形成的顽固偏见相呼应, 那就是为主流文化和当权者服务。这种做法让官方叙述占有特权, 却忽视了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的记录, 忽视了他们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国家的影响”。T·库克的话是档案学家对档案工作观念的有力启发。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形态的变迁,使得档案资源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官本位”到“以人为本”,档案资源逐渐面向了大众,“以人为本”的档案观成为引领档案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新潮流。

2.从偏重管理转变为管理与服务的转变。档案工作既是一项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 档案工作是国家治理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为社会各领域提供档案信息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进步和发展。笔者认为, 民生档案概念的兴起, 民生档案建设步伐的推进, 正是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科学发展观在档案工作领域的贯彻和回应, 也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代档案工作领域的真切体现。

3.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档案思想。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档案工作的出发点,是把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量信息集中到各级各类档案馆保管,说到底,社会信息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形成的,而其落脚点也是把经过整理加工的有序排列的政府部门保管的信息再还原给人民群众,其中相当数量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信息正是我们所称之的“民生档案”。因此说,建立民生档案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馆藏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我国民生档案建设的兴起, 是与我国档案工作实践中出现的上述新趋势是吻合的,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档案工作新趋势的总结和提炼。国家档案局行文要求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将会科学引导档案工作坚持 “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 使我国档案工作自觉地面向普通民众。长期以来, 我们在档案管理中, 重黨政机关文书档案、 重事轻人、 重物轻人、 重典型人物轻普通人物。对于档案资源体系来说, 则把许多重要的、涉及民生的档案排斥在国家永久性档案资源体系之外。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建设的兴起, 正是档案工作体系价值指向的一次变革, 将在今后引导中国档案工作更多地面向普通人, 以服务民生为己任, 这大概也是中国档案事业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加]T·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作用[J].档案学通讯,2002(2).

[2]曹航,宗培岭.民生档案的概念解析与价值指向[J].档案管理,2009(2).

4.民生解读 篇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之间的严重不平衡,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显着上升、贫困人口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想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只有大力发展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中国社会才能真正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 民生

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我们似乎是一直在认为经济目标优于社会目标,经济发展几乎成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好像只要是能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其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一时间,经济效益问题成为一切事情的判断尺度和评价标准。在这样的情形下,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其协调发展也开始被许多人所关注。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对于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来说,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经济建设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强调经济建设而忽略了社会建设,以经济建设取代了社会建设,那么,这样的社会只能是一个少数人受益、多数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活水准无法得到保证的病态社会,是一个社会焦虑不断加重、社会问题迅速增多、社会整合程度不断降低的低质量社会。经济建设关注效率,社会建设注重公平,二者好比社会这驾马车向前推进的两个“巨轮”,不能偏废。而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已明显成为滞后的一个“轮子”。中国人已经不再仅仅是温饱性生存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小康意识”已真正觉醒。不符合时代需要和民众诉求的短期“纯数量增长”开始面临挑战,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我们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总之,要坚持合理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适应、协调推进。

二、关注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要求的提高,利益群体诉求多元,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决定了我们依然要用更多精力和更大努力关注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社会建设被第一次正式提高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高度上来,使之不仅成为十七大的新亮点,更折射出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关注科学发展的高瞻远瞩。大力发展社会建设,我们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强大。

三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的措施

1470

5.民生解读 篇五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拥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衣食住行又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民生问题势必会成为一个当前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沧海百年,民生不息”,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更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随着以往旧的矛盾和旧的民生问题的解决,新的矛盾和新的民生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所谓社会建设,就我国情况而言,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狭义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相关联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具体指的是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事业发展、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结构建设以及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等。也就是说,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这方面的改革和建设。而当前民生建设的重点则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 医疗问题

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1.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目前,全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看病难、看病贵”。

2.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政府投入的缺失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上,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包。

3.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都是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不可能不节节攀高,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4.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初衷,“肯定不是让它为政府挣钱,而是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然而,当前一些政策上的矛盾致使这个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一方面是目前政府投入很少,医院收入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的;另一方面,医院自由收费和分配,追求高利润,过度治疗、大处方等现象广泛存在。群众看病不仅要负担医药成本,还要为医生发工资、发奖金以及为医院买设备、盖病房“作贡献”。而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主导地位则让这种情况有可能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5.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职能部门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技术的采用都没有特别“管用”的监管办法。

(二 就业问题

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究竟有多大呢? 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中断了收来源,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所以,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至关重至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 收入分配问题

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中,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群众关心收入分配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增长问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收入增长速度很快,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由于体制、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而且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城乡医疗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我们对民生问题依然缺乏一个系统而实际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我们处在一个涨声四起的时段。水、电、天然气、油、煤等在上涨,房价在上涨,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甚至连肉、粮、油等都在上涨。这意味着,民生问题正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挤压:其一,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的滞后。其二,社会保障机制的残缺。其三,资源性价

格的持续上涨。其四,税收的快速增长。其五,民众工资收入增长缓慢。我国曾经设想的民生路径是,先发展经济,等有了足够的资金再去解决民生问题。但是,长期对民生问题的忽略,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和低利用率,使民生问题的解决不断向后拖延。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不断蚕食着民众的承受能力,使其变得日益脆弱。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会有国家安定,也不会有社会和谐。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既是治国理政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要务。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不断改善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的基本诉求。建国后直到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最大民生问题,就是如何摆脱贫穷,过上温饱生活。但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却选择了一条“齐步走”和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民生发展之路。实践证明,它所带来的只能是“共同贫穷”,当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在这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民生思想及其相应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这个曾经共同贫穷的国家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继而达到总体小康水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现期”并存的特定时期,以及社会事业发展不足所引发的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等问题集中突显,关注民生,推进民主,实现社会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制度建设,既是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划时代伟业。

6.毕节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 篇六

毕节市民生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

2018年9月13日

毕节市2018十件民生实事

1-8月推进情况通报

一、投资完成情况

全市十件民生实事共涉及24项,其中市直单位负责实施1项,县区负责实施23项,计划投资208.51亿元,截止8月,完成投资111.2亿元,占计划的53.33%。其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新建垃圾中转站已完成目标任务,硬化通组路、城乡幼儿园建设、各县区公园建设等6项已完成计划80%以上。

二、任务推进情况

实事一:新建和改扩建城乡幼儿园82所,实施100所农村中小学校“薄改”工程。(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新建和改扩建城乡幼儿园82所。完工70所,主体完工5所,主体施工2所,基础施工5所。

——实施100所农村中小学校“薄改”工程。完工34所,实事五:完成农危改57594户。实施棚户区改造开工44617户、基本建成22777套。(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7594户。根据省安排,任务调整为59250户。目前完成投资14.49亿元,占计划的80.5%,竣工37503户,竣工率63.30%。

——实施棚户区改造开工44617户、基本建成22777套。完成投资18.12亿元,占计划的20.14%。开工31285户,占任务的70.2%;基本建成15066户(套),占任务的66.14%。

实事六: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3000个,新建和改扩建公共场所厕所3069座,推进“厕所革命”,新建垃圾中转站60个,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旅发委、市水务局)

——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3000个。建成停车位2520个,占任务的84%。

——新建和改扩建公共场所厕所3069座,推进“厕所革命”。已建设完成景区厕所、城区厕所、乡镇厕所、村庄厕所、农村厕所等厕所1941座,占任务的62.69%。

——新建垃圾中转站60个。已建成60个垃圾中转站。——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完成投资1.71亿元,占计划的65.17%,已有3座处理厂进行调试运行,其余17座平均形象进度48%。

实事七:建成七星关南山公园、金沙箐河公园、织金凤凰生态公园和宝桢湖公园、赫章塔山山体公园、百里杜鹃湿地公园、金海湖湿地公园。(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7.民生解读 篇七

《意见》对城市管网建设、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加强生态园林建设等逐一部署,并强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提高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确保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专家认为,《意见》操作性强、目标明确、出台及时,非常有利于推进中国新型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一)

现状与需求差距巨大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充满忧患。民众经常反映:下雨就淹,天阴就雾霾,工作日就拥堵。这一系列问题都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民众需求存在巨大差距。

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室主任、研究员刘勇的话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很多,概括起来是三个方面:第一,市政地下管网不足。第二,供水排水质量差,防洪减灾能力低。第三,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除此以外,还有城市垃圾绕城等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而言之,城市基础设施的很多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质量低下的问题。”刘勇表示,在种种问题的背景之下,国家出台了此次《意见》。“这是促进整个新型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措施。”

(二)

突出改善民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与民生密切相关。

《意见》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加强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加强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电网建设,推进城市电网智能化;加强生态园林建设。

《意见》强调,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优先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基础设施改造。同时,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提高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专家评价,这一系列要求找准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真正体现了民生优先的原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城市建设不能只搞地面建设,只搞形象工程,必须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是城市的主体,公共基础设施也理应为群众造福。如果不是民生优先,而是形象优先,就会大量浪费财政资源。”同时,她认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带动钢铁、水泥、建材、装备、仪表、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意见》还对一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时间表。如到2015年,36个重点城市城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和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重要防洪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等。

安全为重是原则

近年来,地下管网事故、道路桥梁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城市正常运行。

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说,“近年来,以水安全为代表的城市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城市供水系统好比是为城市输血的动脉,现有供水设施的输血能力满足不了快速城镇化的需要,必须加强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供水安全保障和支撑能力。”

为此,《意见》明确,“安全为重”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基本原则,要求提高城市管网、排水防涝、消防、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消除安全隐患,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据邵益生介绍,截至2012年,我国城市已聚集了51.7%的人口和超过80%的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他说:“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不仅损失巨大,而且影响全局。提高城市环境安全,既能造福广大群众又能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政府不再大包大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较强,资金大多由各级政府筹集。《意见》中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大力推进。中央财政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城镇污水管网专项资金等现有渠道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确保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可以看到,各级政府仍将是筹集资金的主要力量。

但在此基础上,《意见》特别提出,要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这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打开了新的空间。《意见》提出,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政府应集中财力建设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要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有合理回报或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可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

“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将向市场开放,能够由民间资本做的,就将其拉进来,而不再由政府大包大揽。”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依据《意见》,未来政府须拓宽各种融资方式,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王俊豪表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一方面民间资本的进入有利于形成多元主体的市场结构,促进基础设施行业的企业改革,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与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三)

融资体制改革亟需细则

然而,《意见》虽然顺利落地,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落实难度还是很大。

在刘勇看来,难点首先表现在城市化建设的标准提高。

综合管廊试点遇到的困境是这一问题的缩影。《意见》提出,要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而综合廊道是一个很先进的概念,之前只是在舟山群岛等一些开发区试行,现在要全国推行,投资较大,如何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就成了大问题。

在国内,江苏省的市政管廊建设起点高、速度快,既节约了城市土地和地下空间资源,又改善了城市综合环境,但其发展最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据无锡太湖新城市政管廊项目负责人孙立勇透露,资金就是最大的问题。市政管廊的建设投资包括直接的建设投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反复开挖道路、更换管道和修复环境的重复投资以及因道路交通拥堵、停水、停电、停气等带来的经济损失形成的间接投资等,很难直接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数值作为综合单价。如果没有资金上的有力支持,巨大的建设投资和高昂的运营管理成本都将成为制约市政管廊发展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市政管廊的管理单位、运营费用以及收费定价政策等模糊、不确定,投资成本回收困难也给推进工作带来难度。目前,无锡市市政管廊的建设一般采用的是政府投资模式,市政管廊的运营管理成本来源却未最终确定。“管理责任落在哪一方尚未有明确定位,这必须要政府尽快落实”,孙立勇表示,收费也是一个问题。如果采用对入廊管线单位收取费用的方式,则可为市政管廊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确定如何收费、收费标准、是否满足投资回报和运营管理维护基本费用的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尚难解决,这将成为未来市政管廊能否稳定运营的主要问题。

据了解,日本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共同沟建设费用由预约使用者和道路管理者共同负担,其中,预约使用者投资额占工程总额的60%~70%。因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建议,在市政管廊政策立法的前提下,以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为基础,灵活运用BOT、TOT、ABS、PFI、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逐步拓宽包括管线单位在内的社会各方资金的投资渠道,不断加大财政融资方式外的其他融资方式的比重,逐渐形成与收费机制相协调的、多元化的融资格局,是市政管廊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

王俊豪也建议,应尽快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及其实施细则。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资产收购等方式直接参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基金、股票等间接方式参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蒋震则强调,应该在引入民间资本的过程中严格资质审核,规范招投标程序,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解决立法滞后有待时日

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也是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了解,西欧国家在管道规划、施工、共用管廊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如德国、英国因管线维护更新而开挖道路,就有严格法律规定和审批手续,规定每次开挖不得超过25米或30米,且不得扰民。日本也在1963年颁布了《共同管沟实施法》,解决了共同管沟建设中的资金分摊与回收、建设技术等关键问题。

而在我国,《城乡规划法》中关于地下管线的指导性意见是涉及到市政管廊建设的主要法律,虽然各地方政府在2005年后也开始陆续出台相关技术指引方面的文件,但较之于西方国家,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是滞后的。

立法有赖于观念的转变。刘勇举例说,“我们过去和世界银行合作时,就有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专家提出,中国的问题,特别是北京的交通堵塞问题,实际就是因为大社区造成的,宽阔的马路主干道把两边隔绝,城市居住距离很近却不能交往,因此,一定不要修太多的宽马路,可以有几个主干道,但主干道要建立适量的立交桥,不要影响城市居民之间的来往。”

刘勇说,这次《意见》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未来城市规划应该是小街区、高密度。“这个概念是解决中国交通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可是,这样的思想要落到实处,就需要我们快速转变观念、加强立法。

8.解读“十三五”:增长与民生并举 篇八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做说明时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从国内生产总值来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不过在业内看来,6.5%确实只是底线而非发展目标,尽管需要为全面改革和经济发展提升质量腾出空间,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值得期待。

“十三五”增速底线已成共识

进入今年以来,业内对于“十三五”经济增速底线的猜测就已经众说纷纭。一些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GDP增速不能低于6.8%,也有专家表示,考虑到今年7%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达到6%即可。但随着“十二五”收官临近,业内的主流意见基本都定格在了未来五年年均经济增速不能低于6.5%。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早在今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就表示,如果2015年GDP增速实现7%,“十三五”期间的年均GDP增速必须达到6.56%,即6.5%左右是底线。最近他再度表态称,要想实现在2020年经济增长翻番的目标,则“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要达到6.5%,而要达到这个增长速度关键在于“创新”。

而李克强总理访韩期间在韩国经济界欢迎午餐会上也表示,“我们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这需要今后五年经济年均增长6.5%以上。保持中高速增长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如此看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高层还是专家,6.5%已经普遍被认为是“十三五”经济增速的底线。

为结构调整预留空间

当然,6.5%仅仅是未来五年经济增速的底线而并非惟一目标,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值得期待。习近平在做说明时也强调,综合来看,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就表示,我国仍然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规模,产业升级也后劲十足,在他看来,即使是在“十三五”期间,中国仍然有6%-8%的增长潜力。

“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胡鞍钢则从另一个视角看待经济增速的底线问题。他表示,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速一般都高于预期目标,而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实际增速与目标增速最多也不会相差超过上下0.4个百分点,只要经济增速仍在该区间内,基本就能完成既定目标。

不过,既然中国正在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速肯定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业内也普遍认为,目前的中国早已摆脱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速的念头。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就表示,“十三五”的经济增速要为结构调整预留空间,他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既有增长周期的原因,也有发展方式的问题。“不能因为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就忽视了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更忽视了经济的发展质量。”迟福林说道。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未来五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等也将成为平衡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砝码。

新兴产业“入场”值得期待

不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也在经历一段漫长的“阵痛期”。许多过去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资源密集型行业或者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效益进一步下滑,而有数据显示,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平均已经达到了40%左右。

曾经的另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去库存化”是当前房地产行业的主流趋势,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消化过剩产能的过程,而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也连续三年回落,全然不复当年支柱性产业的风采。

尽管传统支柱性产业日渐式微,但中国的经济发展并不缺乏新鲜血液。王军表示,就制造业而言,《中国制造2025》正在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更多中低端产业升级为中高端产业,力图重新发动传统产业引擎。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前景和活力的一部分,第三产业服务业在近两年的发展同样也有可圈可点之处。近几年,服务业年均增加值都在10%以上,有预测分析,如果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仍能保持10%左右,那么将带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

而一些正在壮大的新兴产业虽然还未形成大气候,但也已经体现出了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王军表示,比如电子商务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逐年攀升,全面与传统行业对接的“互联网+”无形中也在创业创新等领域拔高了经济发展的起点。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未来五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也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弥合收入差距: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正由高速、超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在此背景下,瞄准民生领域的重点问题和挑战,跨越三大“陷阱”,构建全社会民生投入逆势增长、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的长效机制,从而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拉美等国很长时间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五年至为关键。

按照既定目标,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据相关专家测算,按照“两个翻番”目标,2020年,我国GDP有望达到100万亿元人民币,接近美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届时,我国人均GDP有望超过1万美元。

1万美元是一个重要节点,常被认为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志——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

截至去年底,全国GDP总值63.6万亿元人民币,广东和江苏跨上6万亿元人民币台阶,我国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有8省份人均GDP破1万美元。

剩下的20多个省份,尤其是中西部省份需要未来五年加快追赶。

未来五年,我国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比重。“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拉近城乡及地区差距:跳出“贫困陷阱”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累计减贫逾7亿人。近两年减贫近3000万人。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迫近,扶贫、脱贫面临着一场大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尚有7017万贫困人口(每天收入低于1美元),约占农村居民的7.2%。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全国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

按照发展经济学理论,贫困陷阱是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而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之中难以摆脱。贫困陷阱可分为两种——技术陷阱和人口陷阱。因为贫穷,许多人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引起人力资本的退化;缺少物质资本的投入,许多向上发展的机会缺失。

如何使7017万贫困人口脱贫是未来五年的重要考题。贫困不只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生活能力低于基本生活水准,更在于机会的丧失。

“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意义深远。

统计显示,2014年,上海市人均GDP达15843美元,而西部的青海、贵州仅为6390.9美元、4213美元,分别不足上海的一半和三分之一。

减少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是关键所在。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山东、上海、河南、重庆、江苏等省市公路网密度已高于140公里/百平方公里,而西藏和青海仍不及发达地区的十分之一。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铁路网密度已超过5公里/百平方公里,与欧盟水平相当。而新疆、青海、西藏三地区铁路网密度仅分别为每百平方公里0 29公里、0.26公里和0.04公里。

拉近城乡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才能跳出“贫困陷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这需要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的“公共性”。2000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8.5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约40%。2013、2014年中央财政对中西部转移支付稳步增长。此次“十三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这对于补短板、促均衡意义重大。

缩小公共服务差距:避免“高福利陷阱”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国至少已有23个地区上调了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今年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其中,深圳、上海两地最低工资水平超过2000元,分别达到2030元、20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依然是北京,达到18.7元。贵州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1600元,江西一类区域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1530元。

虽然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却有所增加,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表明各地更加注重居民收入等民生指标。

围绕养老保障,目前已经有至少13个省份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在过渡性养老金发放问题上,各地对改革方案进行了细化,坚持保低限高;围绕住房保障,截至9月底,我国已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85万套,基本建成625万套,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2%和130%,目前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总开工量已达到3915万套,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要求。

未来五年,各项民生保障将进一步加强。“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都贯穿了“共享发展”的科学理念。

一方面,目前,我国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民生发展水平很低,弥补历史欠账迫在眉睫。但另一方面,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也要重视发展阶段、量力而行。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分析指出,在欧洲,各国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30%,有的国家,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近50%。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体系能够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一旦经济增速放缓,财政不堪重负,当政府为了维持高福利而不断举债时,这种高福利模式就可能酿成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民生问题是世界各国施政的核心,它事关民心向背、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定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实际,循序渐进。

9.民生解读 篇九

发布日期: 2011-11-02 作者: 常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尚建荣

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更是实施“八项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警务工作作为政府工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把握民生主题,牢固确立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幸福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导向。

一、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打造“民生警务”的初步实践

纵观三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围绕“民生警务”,作了初步的探索实践,主要是实施了“四个工程”:

(一)实施爱民工程。走访零距离。先后组织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领导干部集中上门走访、迎接评议机关和开门评警等活动,累计投入警力6万人次,走访企事业单位3.8万余家、群众26万余户,为困难群众捐款315万元,征求意见建议90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1800余件。2010年度全市评议机关,我局列政府部门一组第六位,较2009年度提升2位,比2008年度提升17位。三年间,市局“评议机关”排名由倒数第二上升到中下,再由中下跃升到中上,实现三年三级跳。恳谈面对面。2010年,创新“警民恳谈日”活动,在全省公安门户网站首创“局长与网友”专栏,推出“网上警民恳谈室”,市局党委班子成员和警种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网络与网民“键对键”恳谈,提供网上、网下咨询服务2.2万次。对“警民恳谈日”活动中征求的意见建议,市局专门下发整改方案,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确保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二)实施安民工程。平安安民。积极推行“破小案”机制,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的入户盗窃、盗窃电动车等侵财性案件,适时开展各类专项行动。作为社会治安“晴雨表”的命案、两抢、八类案件数比“十五”末分别下降了30%、75.8%、36.6%,2011年27起命案保持全破。2009年“打击假币”、2010年“打击发票犯罪”专项行动考核全省第一。和谐安民。2009年,牵头制定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全面启动“和谐安民工程”,建立五大体系,三年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完成技防入户47万户,新增监控探头1.5万个。其中老小区、城中村安防设施改造惠及15万户家庭近50万人,警情下降65%。2010年省综治委全委会首次在非省会城市召开,与会代表重点视察了“和谐安民工程”建设情况。我市见义勇为基金总量1.9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累计颁发奖金843万元。

(三)实施便民工程。窗口便民。在全市率先设立行政服务处,并整建制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率先研发应用“窗口服务评价系统”,设立“首席代表”和“一号窗口”,行政服务事项集中度达94.7%;实现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年办件量突破百万。网上便民。2008年开通“网上公安局”,实现115个服务事项网上下载、网上申报、网上办理。在全省率先开通“交通违法在线缴费”、“二代身份证遗失、损坏补领”等业务,已办理5万余笔。建成全省服务项目最多、功能最强大的“网上车管所”,全面实现网上办理补换驾驶证、行驶证、体检交表、补考约考等多项业务。开通“平安常州”官方博客(微博)群,新浪微博粉丝数超50万,腾讯微博粉丝数超91万。今年4月,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专题介绍我局积极推进“全警触网”,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交通畅通便民。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交通管理连续3年保持国家“A类一等”管理水平,常州建设交通“不堵城市”经验成为全国样本。2010年12月全国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大会在天津召开,时任市长王伟成应邀出席并介绍常州建设“不堵城市”经验。

(四)实施利民工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相继推出《“改进作风、创优服务、惠及民生”新八项措施》、《服务企业规范二十条》、《服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十项措施》等创新举措80余项,取消收费项目13个,为企业减负近2000万元。设立“服务企业工作办公室”,实行各级公安机关负责人与星级企业挂钩联系制度。组织“三个一”活动,三年来走访企业1.5万家(次),征询意见和建议近6000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1500余件,企业满意率达100%。破获涉企案件1500余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14亿元。

二、“民生警务”在民生幸福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稳控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在加快崛起的历史进程中,西方反华势力对我防范遏制明显加重,利用信息科技内外勾联聚合,对我渗透破坏。各种可以和难以预料的社会风险明显增多,犯罪的涉众化、智能化、职业化、网络化、复合化特征更加突出。我国有2亿多流动人口、4亿多网民、8亿多手机用户,互联网日益成为传播各种思潮、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阵地。推进民生警务,能够最大限度集聚民心、民智、民力,理顺完善机制体制,推进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提升公安机关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常州。实践证明,公安机关如不能更好的保障民生,从民生中得到更多的智慧、力量和情感支持,单靠公安一家单打独斗,是难以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通过扎实开展民生警务,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形成公安工作强大的群众基础。从常州警方对重大群体性事件的稳妥解决,到“平安常州”公安微博广受群众追捧,全市公安机关看到了民生警务对于保障民生幸福的强大生命力、广泛影响力和持久原动力。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视民生,关心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公安机关把“民生幸福”作为警务活动的核心理念,把民情、民意作为警务工作的“晴雨表”、“指挥棒”,通过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密切警民间的血肉联系。

三、“民生警务”为民生幸福工程打造坚实保障

(一)坚持党政领导,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公安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党委政府的领导,置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正是在常州市委市政府关注保障民生,做了大量惠及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常州警方适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实施了“和谐安民工程”、“交通畅通工程”,真正把民生警务工作上升为“党政工程”、“民心工程”,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才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保障、服务民生,实现民生警务效能最大化。

(二)坚持专群结合,实现警务活动社会化。现阶段,警务活动社会化是我国警察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民生警务实践中实现警务活动社会化,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机关绩效的标准,更注重对公共利益、民主价值和社会公平的考评。要发挥公安机关“专群工作”的优势,调动群众参与警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提供破案线索、防范漏洞等信息,实现警务工作的前置。同时,针对互联网迅猛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我局积极推进“全警触网”,争当“网络潮人”、实时“网络互动”、建成“网络集群”,着力构建互动型网络群众工作新机制,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

(三)坚持打防互动,实现警务发展集约化。我们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推进民生警务的基础工程,坚持“少发案、多破案”,做强专业队伍、明确打防职责,提高核心战斗力和攻坚克难能力,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正确处理打与防、破大案与破小案的关系,以“打现行、破积案、抓逃犯”为主线,在严厉打击严重犯罪活动的同时,加大对入户盗窃、盗窃“三车”、电信诈骗等民生“小案”的侦办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把社区警务作为公安机关打造民生警务品牌的主战场,充分发挥社区警务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组织群众最前沿的作用,将社区警务植根于民生,又服务于民生。

(四)坚持服管相长,实现警务工作人性化。要坚持服务在前、管在其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摈弃生搬硬套、按部就班的做法,工作方式讲究灵活多变,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我们积极探索并推行在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实行“警务室+租赁中心”、“警务室+物业公司”和“舍长制管理”等管理模式,已实施的小区居住人员对服务管理满意率达100%。要拓宽服务的途径,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为民服务举措,进一步深化“网上公安局”建设。要经常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等活动,通过网上、网下“警民恳谈”,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

(五)坚持公平正义,实现警务执法规范化。实施民生警务,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依法履职的要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公安机关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严格执法的要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公安机关文明执法的要求;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要求,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公安机关执法行为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因此,要着力在提升执法公信力上下功夫,一是学好法,要通过执法培训、岗位练兵、跟班轮训、网上学法等方式,加强教育培训;二是用好法,要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对法律负责的理念,公平正义执法;三是会用法,继续推行“说理式执法”,最大限度地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

10.民生解读 篇十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宋超

(2011年11月)

各位领导: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领导莅临九台检查指导工作,衷心感谢长春市民生办多年来给予我市的厚爱和帮助。下面按照《通知》要求,作以简要汇报。

一、2011年民生行动计划完成情况

今年,我们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总投资29.3亿元实施了10大方面91项民生行动计划。预计到年末,各项民生计划可全部完成。

1、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7568个,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82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08%、218%、103%;大龄就业困难对象“ 4050”人员再就业274人,完成计划的125%;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继续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 130个,带动就业2500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30%、125%;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44万元,完成计划的102%。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口径劳务输出26.5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输出23.75万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21%和130%。突出抓好各项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5112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542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02%和26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556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3637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04%、121%;参加职业技能鉴定4907人,职业技能鉴定率达到96%;鉴定合格4023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达到82%。全力保障劳动者权益,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企业劳动用工备案率达到95%以上,农民工工资当期支付率达到100%,劳动保障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到100%。开展科技培训讲座15场,直接受益农民2万余人次,分别完成计划的187%和667%。全程农机化示范区面积达到15万亩,完成计划的100%。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8家,完成计划的293%。新建科学储粮仓8380套,完成计划的10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档案工资全部兑现,人均月工资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了23%,月津补贴平均增加了404元。

2、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 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基本养老保险新增1023人,失业保险新增530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02%、106%。妥善解决了粮食系统职工失业保险金等历史遗留问题。五七家属工、厂办大集体、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业务陆续开展。为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2353 万元,完成计划的108%。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工伤保险、职工生育保险率先纳入长春市级统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1615人,工伤保险参保36670人,生育保险参保30007人,大额医疗保险参保39130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03%、130%、122%和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2266人,实现基本全覆盖。56015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较上年增加28383人,参合率达98.5%。

3、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发放城市低保金及各类补贴3560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100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700元,分散供养达到1700元。临时救助的病种由原来的12种增加到25种,住院救助封顶线从8000元提高到10000元,救助224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10万元。提高了一至四级伤残人员护理费标准,对突发性、临时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群众给与了应急救助。为269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194名各类精神病 患者实行了免费住院治疗,分别完成计划的179%、129%。为1200名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对200名特困老人实施了救助。实施法律援助120件。调解各类民间纠纷8000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7%。

4、城乡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亿元完成了煤矿棚户区8号小区配套工程建设和7号小区一期工程征地工作。投资6000万元改造 “暖房子” 43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430%,5405户居民受益。投资1.4亿元铺设一二次供暖管网65千米,热源厂新增加3台80吨热水锅炉,城区全部并网实现集中供热。新改造泥

5、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投资2亿元完成16个“一乡一校”工程续建项目15万平方米。投资890万元完成28个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化工程。投资55万元更新了九台市教育城域网资源库,实现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职教中心开设课程达到14个,完成了2000人的招生任务,在校生总数达到3000人。投入845.6万元,实施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学生、希望高中班及涉农专业学生资助计划。

6、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新生儿疾病筛查3133人,筛查率达到93%。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政府补贴 草房1000户,其中困难户100户,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5838人次。为农村孕产妇和贫困孕产妇3068人发放了分娩补助,每人补助300元,共补助92.04万元。对12人次艾滋病患者、27名无主患者实施免费救治。对计划怀孕的4572对农村夫妇及流动人口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24名农村二孩以上自愿实施长效避孕手术的妇女每人奖励1000元。解决了农村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石头口门提水泵站改造及供水管网维修。

7、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开展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歌大赛等系列活动20次,成功举办了长春市第四届农民文化节启动仪式和九台首届全民运动会。完成10个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任务,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土建任务。安装农村有线电视6000户,农村数字电影放映3720场。实施城乡科普画廊计划,向公众提供科技光盘500张,赠送实用技术书籍3000册,开通了实用技术项目库超市。

8、公共安全取得显著成效。对全市涉药企业、医院和个体诊所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达100%。对全市所有的饲料生产企业和兽药饲料经营业户进行全面检查,取缔了8家无证饲料经营企业,吊销了46家不合格兽药饲料经营执照。对畜禽的养殖、屠宰和交易环节进行监测,没收销毁未经检疫动物产 品960公斤,畜禽产品上市合格率100%。对全市10家奶站实行跟踪检测,原料奶合格率100%。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活动,排查各类企业单位533家,发现隐患256处,整改率100%;关闭1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取缔了3个非法小煤井,动态隐患治理率和重大隐患治理率达100%。加强公安“三基”建设,推进“天网工程”进度,安装摄像终端350个。新建城子街、胡家两个乡镇消防站,购置消防车2辆。

9、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加强了石头口门水源地保护,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强化松花江流域重点排污企业监管,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以上。集中开展了烟尘超标排放锅炉专项整治,解决处理38家服务业烟尘污染问题,烟尘控制率为10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级天数截至11月25日为315天。严格规范建筑施工作业时间,实行噪声监测和有效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和主要交通干线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3分贝和68分贝以下。对华能电厂、天景食品公司和龙嘉煤田3家重点放射源防控单位实行周检查制,确保各种监管措施执行到位。完成了新华大街改造、新立公园二期部分绿化工程和栽植工作。新建旱厕6座、渗水井10眼,维修破损公厕25座。绿 化村屯50个,栽植各种苗木花卉12万株。

10、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完成51个农村基层组织活动中心、18个乡(镇)街行政大厅建设任务。建成便民服务站(村邮站)46个,安装居民信报箱5000个。投资1860万元的上河湾镇套子里江桥竣工通车。完成乡村水泥路建设工程116.9公里、农村公路小修养护1200公里、灌缝工程2000公里。完成10座危险桥梁改造工程。修缮了九台市回族公墓。

此外,按照敞口抓民生的原则,及时将群众呼声高、改善民生作用大、切实可行的项目补充到民生行动计划内。投资1.22亿元改造了新华大街等8条主要街路和三中桥、西公铁立交桥等5座桥梁。投资1170万元加强了市政设施维护。投资6192万元建设改造了给排水管网。投资1.5亿元建设了站前地下人防工程,投资6亿元启动了南部新区商业综合体项目和东环路建材市场项目。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各项民生计划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整合各方面财力物力资源,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保发展、促和谐的头等大事来抓,建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负总责,分管副市长负专责,各部门主要领导各负其责的民生工作责任体系。市委书记、市长多次深入民生工程现场,通过实地调研、督促检查和现场办公,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各位副市长对于分管部门的民生工作,也多次召开调度会议,及时解决民生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市长史长友、时任常务副市长关星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市政府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保证了《规划》、《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按照民生行动计划确定的具体内容,我们制定了《九台市民生计划任务分解书》,对各民生责任部门承担的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定了责任部门、责任科室、责任人、工作进度及完成时限,形成了完整的民生工作责任体系。2月28日,在九台剧场召开了千人参加的全市民生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10年民生工作,安排部署了2011年民生任务。市政府还与各责任单位签订了民生工程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奖惩措施,调动了各民生责任部门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坚持“保发展、保民生、保运转”的财政支出导向,将可用财力向民生倾斜。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弥补了县级财政不足的缺陷。今年实施的91项民生计 划,全口径投入资金达到29.3亿元,是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的1.85倍、本级财政收入的3.1倍;其中本级财政投入达到3.6亿元,占本级财政收入的38%,真正实现了“小财政”“大民生”。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市委、市政府将民生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否定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完善了平时抽查,月、季度督查,年终考查的多重考核制度。市民生办、政府督查室定期对民生工作进行督查,了解民生工作动态,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九办通报》的形式进行表扬先进,督促后进,保障了各项民生计划顺利推进。

五是强化舆论宣传。在市政府网站开设“关注民生”专栏,累计上传民生工作信息800余条;健全“市长公开电话网上办公”系统,解决群众民生诉求300余件;在市电视台和《新九台》报开设民生专栏,及时报道民生工作动态,宣传民生工作的典型经验。积极向省市新闻媒体报送宣传我市民生工作的文章,累计采用60余篇。

三、2011年民生工作设想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民生工作的新起点。我们将在长春市民生办的领导下,从九台民生工作实际出发,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继续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和优惠政策扶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贴补贴,工资在2011年的基础上再提高20%。规范房屋出租市场,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二是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巩固社保扩面成果,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向农村延伸,重点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试点工作。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的补助标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体系。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症精神病人的救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加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三是努力提高教育医疗水平。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完成16个“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附属工程建设任务,完成莽卡中心学校和庆阳中心学校2个“一乡一校”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加快医药体制改革进程,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完善医疗服务功能,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市医院整体投入使用。

四是努力提高人居环境水平。启动铁南沿河街棚 户区、八小学棚户区、九小学棚户区改造工程。在空港新城选址建设煤矿棚户区和林业棚户区。改造“暖房子”10万平方米,改造煤矿棚户区8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200套。把改善城乡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重点改善交通状况,突破城区交通瓶颈,对城区60条巷路进行一次性彻底改造。争取用两年时间,彻底解决环路通畅,主干不畅,辅修不多,巷路不平等问题。

五是努力提高文化生活水平。积极开发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提高广场文化的档次和质量。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增加农家书屋藏书总量。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加大文化市场监督和整顿力度,净化文化市场。启动市文体中心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硬件水平。

六是努力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全面加强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检查,对餐饮部门的卫生监督,对畜禽产品的检验检疫,加大对伪劣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行动,将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面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维护九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上一篇:市场拓展部职责下一篇:深夜励志句子说说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