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2024-08-24

说明文的教学反思(精选15篇)

1.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篇一

教学反思

说明文即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对这种类型的文章,大部分学生学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但说明文历来又是要求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因此,在教学时无疑成为了一个难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极力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现将针对说明文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一、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与说明文的要点

在阅读一篇说明文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朗读文章的标题,从标题中猜想文章的写作思路、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等,对说明对象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再细读文章,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然后将自己猜想的与细读后的加以分析,这样,学生对说明文的基本要点易于进行梳理与分析了。比如,在学习《“水滴”船》时,我先让学生画画鲸,以此深入讲解,比如可以采用哪些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可以抓住哪些特征进行介绍等。在学生对教室的介绍有了初步感知后,再深入讲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学起枯燥的说明文时,也会觉得很有兴趣。

二、知识与技能结合法

学生在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知识进行理解与巩固。遇到一个知识点时,教师适当进行阐释,然后再找一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析,教师便可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掌握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学生还未充分掌握的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如在讲到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时,我采取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再把那些用得准确的词删掉(换掉),重新组织成文,让学生与原文进行比较的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样,学生对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体会就深得多了。

此外,在教授说明文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些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对每篇文章都满堂灌。既想把说明文的知识点全部传授给学生,又想让学生准确全面的掌握说明文的知识,能够自主地对一篇说明文进行分析,由于对学生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

2.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篇二

一、品词赏句, 领悟精妙

文章是由词语和句子组成的。个性鲜明的词语和句子承载着文章的精妙、言语的精彩。说明文以给人科学知识为目的, 语言特别准确、简洁, 通俗易懂。在说明文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引领学生从词语和句子入手, 细细品读、感悟。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感受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特点, 同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遣词造句的方法。

1. 在“删”“增”“换”中品词赏句。

在说明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删除、增加、调换一些词语或句子, 然后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 学生往往能领悟到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精妙。如教学《鲸》一课, 读课文时我故意把“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虎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这两句话中的“主要”这个词给漏读。学生马上察觉出与课文不同, 纷纷向我指出时, 我引导学生思考:“主要”这个词语可不可以漏掉, 为什么?通过比较, 学生立即明白“主要”这个词在这里是不能漏掉的。如果没有“主要”这个词, 就是说须鲸只吃虾和小鱼, 虎鲸只吃大鱼和海兽, 其他的食物他们是一概不吃的。这显然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合的。“主要”这个词语用在这里介绍鲸的吃食用得非常准确。

2. 在想象中品词赏句。

学生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边读书, 边联想,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想象成一幅幅活动的, 有色彩的画面。在想象中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 用“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生息繁衍”来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学时, 可以引导学生读词语想画面, 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通过想象, 学生读懂了黄河流域曾经的繁荣和兴旺, 也领悟到了说明文用词准确、简洁的特色。

3. 在资料的比照中品词赏句。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说明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资料与课文进行比照学习, 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领悟说明文用词造句的精妙。如在《松鼠》一文中, 作者是这样写松鼠的:“它们面容清秀, 眼睛闪闪发光,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非常敏捷, 非常机警。”学生读、悟之后, 我让学生观看了一段松鼠活动的视频, 并说说感受, 再让学生对这句话进行品析。学生结合直观的感知就比较容易地领悟到句子中这么多个四字词语不但写出了松鼠乖巧的特点, 而且读起来节奏轻快, 这和视频中看到的机灵的小松鼠是非常相配的。这些四字词语用得真好!

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既掌握了科学知识, 又体会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精妙, 还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了遣词造句的方法。

二、注重朗读, 体味情感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 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很多说明文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写得很有趣味, 而且在字里行间同样浸润着作者的情感。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潜心会文, 注重朗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懂文章的内容, 读出文字间潜藏着的情感和趣味, 品味说明文的语文味。

1. 对比读。

教学时, 我们可以把说明文中前后相关联的内容整合在一起, 采用对比朗读的方法来使学生读懂内容, 体味情感。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 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黄河变化前和变化后的词语, 再进行对比朗读。通过“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生息繁衍”和“凶猛暴烈”“叫苦不迭”这些重点词语的对比朗读, 学生读懂了黄河变化之大, 激发了探索变化原因的兴趣, 同时也读出了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担忧和无尽的痛心。

2. 想象读。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 边想象。通过合理的想象, 让学生的头脑中呈现课文描述的画面, 从而读懂内容, 体味情感。如教学《松鼠》一文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课文, 边想象松鼠的活动情景。通过想象, 让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松鼠活泼、机灵的形象, 然后用朗读来表现松鼠的特点。在想象读中学生明白了松鼠的特点, 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 品味读。

在说明文教学中, 我们不但要品味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而且要通过朗读把品味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如在教学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最后一段———治理黄河时, 我紧紧围绕“品”和“读”来进行。一读, 懂治理黄河的对策;二品, 明句子中包含的情感;三读, 展现治理黄河的坚强决心和必胜的信心。

在教学说明文时, 我就是这样通过一次一次的朗读, 让学生读明白课文的内容, 读出作者在文字中传递着的情感。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在朗读中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凸显特点, 训练思维

语文课堂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方法, 还应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说明文结构紧凑、严密、条理清楚;语言表达科学、简洁、通俗易懂;说明的角度新颖,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因此, 在说明文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 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方法的同时, 思维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1. 画图表。

说明文条理清楚, 表达有序。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说明文这个特点, 采用“画图列表”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懂内容, 训练思维。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 在指导学生学习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 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 作比较。

通过对不同句子、语段的比较, 学生不但容易学懂内容和方法, 而且能有效地训练他们的思维。

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 我先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 让学生搞清楚科学家做三次试验前的布置, 试验时的做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填写完后,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 引导他们比较、分析这三次试验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分析, 学生清楚地懂得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飞行的。接着, 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表格, 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验时, 试验前的布置这一格是空着的?学生马上明白, 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验时, 试验前的布置与第一次是一样的。那补写上会怎样呢?我让学生补上第二次和第三次试验前的布置, 再读课文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 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写文章时相同的内容可以省略不写, 相似的活动要有详有略。

四、读写迁移, 学习方法

在说明文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说明文“例子”的作用, 结合具体课文,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进行读写迁移训练。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 学习方法, 不断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1. 提供材料进行仿写。

学生学习了一篇说明文, 懂得一些表达方法的时候, 教师如果趁热打铁, 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仿写, 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2. 模仿语段进行仿写。

说明文语段条理清楚、叙述得当, 是很好的仿练例子。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语段进行仿写。

3. 改写文章进行仿练。

说明文的表达风格有好多种, 把一篇说明文改写成另一种表达风格的说明文, 也是一种读写迁移的办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

运用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味的核心所在, 也是语文教学的高层次目标。在说明文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迁移规律, 努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篇三

主备教师:

参备教师: 教学目标: 12345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30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师:暑假就要结束了,小朋友们这个假期过得高兴吗?(生:高兴!)都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啊? 生1:我去了博山。(师:博山生产的陶瓷可是非常有名的。)生2:我去了青岛。(师:青岛可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教师和学生自然交流。)师:小朋友们去了那么多好玩的地方,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出示课件──公园的一角)师:公园的景色多美呀,你看到了什么? 生1:公园里有湖水和小船。生2:远处有高高的摩天轮。生3:还有一些小朋友。

师:那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操作。)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生2:我摆了2颗星星。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

[评析:摆小棒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操作活动,教师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创设了公园里小朋友们做摆小棒游戏的情境,引出“你们会用小棒摆什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而设计了恰当的学习活动。]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

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一样的数。

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

(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生1:(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生2:(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 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学生评价)生3:(15+15=)5个3加起来是15,另外那5个3加起来也是15,所以我写15加15。

……

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你们想的很好。

生4: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十个3相加”。师: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你很聪明。

生5:我想用省略号。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

师:你说我写出来好吗?(生: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

生6:我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

师:你的想法很大胆,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敢于想像,善于思考,老师相信以后你一定会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生7:可以用乘法,写5乘6。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你知道的可真多。

……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老师看得眼花缭乱,你们的想法都比原来的算式要简便,你们可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数学家们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和小朋友们一样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表示这么长的连加算式。后来,他们决定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板书:10×3=3×10=)看到这个算式你们知道数学家们是怎么想的吗?先在小组里议论议论。

生:10就是10个3,3就是算式里的那些3。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你们真聪明,连数学家们是怎么想的都知道。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1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你知道乘号是怎么来的吗?(生:不知道)乘号是17世纪英国的一位叫欧德莱的数学家最早发明使用的。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生:像叉号、像拼音X、斜着看就是加号了。)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欧德莱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

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比原来简单了。

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

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生:能。)你的作业纸上还有其他的连加算式吗?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学生练习)[评析: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同数连加算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像:“如果大家继续摆下去摆了100个作品,所写的连加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这样的算式真长啊,写起来真会非常麻烦。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哇!”的想法,这时教师注意放手让学生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人类创造和发现“乘法”原始过程的认识状态,探索出了不同的合并加数的简便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数学模型“乘法”,从中让学生真正体验了乘法的含义。这样设计,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鼓励评价,如“小朋友和数学家的发现是一样的”,让学生感到自信,感到自己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知识,由此获得了情感体验。]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大家不仅列出了加法算式,还通过合作探索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的别处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师: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四、全课小结

4.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篇四

安溪第七小学

陈友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分类与整理”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努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积累领悟分类的含义。

整节课我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实物分类,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我安排了“分气球”的环节,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而且学会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又学会了把已知数据进行整理,又能让学生让数学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这节课虽然经过了经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资源的限制,只准备了少量同学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果能为每个孩子都准备气球,让每个孩子都动手进行分气球,这样孩子们的动手体验会更有助于他们的对分类知识的认识。

2.上课时把从统计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哪种形状最多,哪种形状最少?这一活动设置在了拓展“一类”和“一个”的活动后面,造成误导,个别学生变成从拓展后的统计图里获取知识。

3.在课堂中的语言不够精练简洁,有些点拨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对想解决的问题不是很理解,造成很多课堂时间的浪费。

4.学生的作业反馈中出现部分学生对象形统计图没有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涂色,这是我授课中疏忽的知识点。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说明

安溪第七小学

陈友铭

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分类与整理》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初步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3.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与整理的目的和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会按给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整堂课我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喜羊羊贯穿全课,创设一个参观青青草原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在教学设计中,我从“你愿意去哪家超市”入手,引导孩子们明白“把同样的或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接着我在如何把气球进行分类这一环节,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引导哪种方法能让我们一下子看出数量的多少,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引出“象形统计图”这一概念,然后又抛出“你还有更简便的记录方法吗?”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得出还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来表示。整个过程让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学生们就更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接着小结指出“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把这些图形分类,而且能自己设计图、文字等形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就叫整理。”使孩子们对“分类”与“整理”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然后对于所摆出的结果进行反馈,谁最多,谁最少?通过这样的过程,又将用数学纳入到了分类与整理中,让学生学会从分类与整理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接着我又设计了“一类”和“一个”的区别体验,拓展了孩子们对分类以及分类后的数据整理的进一步的认识。接下去是放手让孩子们按“颜色”对气球进行分类,并进行对比体会按形状分和按颜色分的区别:“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相同。

巩固练习时我继续延续本节课的情境,设计了坐车继续参观青青草原和帮慢羊羊村长分水果两个环节,让孩子们在练习中加深对分类的理解,并在对比中继续体验不同分类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5.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篇五

刘卉

教学目标:

1、复习说明文的一般常识。

2、掌握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教学重点:

1、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知识和常见题型。

2、以出题方式进行课堂训练。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知识。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练习:《巍巍中山陵》、《宇宙里有些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什么?

•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如《巍巍中山陵》;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如《宇宙里有些什么》介绍了宇宙的相关知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介绍了花儿色彩鲜艳的原因。

• 类型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 对策: 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 类型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2、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以月考卷《中国汉字》为例进行分析)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打比方:更生动形象;

列数字:更准确,更具体

画图表:更直观、一目了然

举例子:更真实、更具体、更有力

作比较:更鲜明、更准确

下定义:更准确、更简明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摹状貌: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

分类别:更清晰、更有条理

引资料:更鲜明、更具体

作诠释:从某个角度解释,清晰、准确

3、分析说明顺序及其作用(以《中国汉字》为例进行分析)

4、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5、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格式:准确 / 生动形象 /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 事理,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4)与事实不符合。

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4)这与事实不符合,体现语言准确性。

•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 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约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6、如何概括信息。技巧:

①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

②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并进行归纳。

③注意文题。

7、说明文中文段的作用。

8、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 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 / 说明事理以及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二、课堂训练

1、阅读说明文《植物的抗旱本领》,分组给文章出两道题,并解答。

2、学生互相提问并解答,老师点评。

三、原题呈现。

四、小结

复习说明文,要善于总结规律,掌握技巧,灵活运用。

说明文阅读教学反思(刘卉)

本周三,我上了一堂《说明文阅读复习课》,课后有许多感受,现反思如下:

以往我们的做法都是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这就致使我们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乏味,不能把说明文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说明文教学变得鲜活灵动,借以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效率呢?我在这堂课中做了如下探索:

1、紧扣文本,探寻规律。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给学生方法,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然而文章千变万化,没有一种规律可以套住每一篇文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文本特点进行教学,根据文本特点,点示一些方法,探寻一点规律。在上课之前,我给学生做了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在课堂上用练习加以考察,学生都能将知识点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设活动,激发兴趣。说明文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内容枯燥,即使是文艺性说明文,它也没有小说那样有动人的情节,没有散文那样优美的意境,没有诗歌那样有和谐的韵律,因此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因此,我在这堂复习课上设置了这样一个训练活动:我也来当老师。我给了学生一篇说明文阅读材料,在归纳完说明文知识点后,让学生分组来就这篇材料出题,并互相提问。这个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规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灵动机智,生成课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是灵动机智的,这样才能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灵动的课堂。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某个问题出现了概念的混淆,于是便要求学生就此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事实证明,经过讨论,学生对该问题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是在上课之前没有预设过的环节,虽然占用了几分钟的教学时间,但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调整和变动使他们掌握了更为细致的知识点。所以这样的调整在今后的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6.说明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探讨 篇六

现行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20多篇说明文,从篇数上看占的比例不是太大,远远没有记叙文、议论文所占的比例大。但是,学生学的思品、历史、地理等,哪一门不是主要用说明的表达方式来写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学生的答,也主要是用说明的方式来完成。所以,说明文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是相当广泛的。由此看来,搞好说明文教学,对于学生潜在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目前我们有部分老师对说明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到说明文课文了,只是让学生简单地看一看,了解大意就算了,不去深入挖掘其素质教育的内涵。这是目前部分老师教学说明文的一个误区,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学生学习说明文,能够增长知识和才干。平时,我们看天上的云,只知道形状各异,有时又五彩缤纷,但各种形状的云的名称及其特征,我们却不知道或分不清。但学习《看云识天气》后,学生能够了解卷云等十多种云的概念,认识各种云的特征,还能掌握晕、华、虹、霞等知识。学习《死海不死》后,可以了解一些海洋知识,认识到死海“不死”的原因,其本质是海水中矿物质多,咸度高。

当然,我们带领学生学习说明文,“明白事物或事理”,增长知识和才干,这不是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运用说明文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学生掌握有关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知识。因为知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没有一定量的说明文知识的储备,阅读、写作说明文能力的培养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离开了说明文知识的教学,说明文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提高阅读、写作说明文的水平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学说明文,要在准确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挖掘读、写说明文能力的潜力,抓住素质培养的良机,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笔者在教八上第三单元时,先让学生独立通读本单元课文,熟悉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然后让小组合作讨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后,笔者才具体指导他们学习这五篇说明文。笔者在教《中国石拱桥》时,根据作者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给学生传授了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笔者要求学生通读、精读每篇课文,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了解每篇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能够明确其具体作用。笔者着重分析了以下内容:(1)“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比喻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的结构知识;(2)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卢沟桥的坚固。通过以上学习,笔者让学生掌握本文中所用的四种说明方法,并能够在以后阅读和写作中自觉地运用。说明文教学的目的不止于明白,更在于应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更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生物、化学等教科书,帮助他们对基础学科教材的理解,还要学会写实验报告等应用性说明文。在指导学生“学会”说明文的同时,一定要让他们“会学”说明文。我们要优化课堂结构,重视学法指导,注意学习规律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点化,努力改进教法以适应学生掌握和运用学法,力求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得到能力培养。要把说明文教学上成训练课,让学生在“练”中学会动脑筋,努力做到讲中有练,以练带讲,讲练穿插。做到传授知识、启发思维,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把说明文的课上得生动活泼,一改说明文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

素质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思想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说明文中的思想教育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直接受到思想启迪,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产生情感共鸣。如《中国石拱桥》,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我国石拱桥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通过“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等名人的赞语中产生情感共鸣,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学习说明文要给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如《死海不死》就阐明了“死”与“不死”的辩证关系。通过学习,大家明白了死海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的道理,又从现在人们对它的开发利用中看到了人类与自然平衡与和谐发展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文历来不被重视。对于说明文中的素质教育,很多老师更是感到茫然,认为它们十分棘手甚至无从下手。其实,说明文教学同其他文体的教学一样,都是具体的、实在的。只要我们老师善于挖掘,深入思考,每篇说明文都能够提炼出素质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徐卫全.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2(04)

7.小学阶段说明文教学艺术的探讨 篇七

【摘要】: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实用,其文大多比较质朴平实,有的学生会觉得平淡无奇;不少教师讲起文学作品来劲头十足,一教说明文则有气无力,有的还公然对学生说:“说明文没什么好多讲,你们自己看一看算了”。如果“主导”者就抱着这样的态度,说明文教学中出现“低气压”、学生没劲头的现象自然就不足为怪了。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努力激发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勉为”变成“乐为”,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是大有潜力可挖的。笔者谨以下列几种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参与说明文教学艺术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说明文;教学;艺术;探讨

一、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乐趣

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那科学的真知对人的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新知的时候,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活动中,倘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借助有效的专门方法,让学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得到激发。如,有一位老师在导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首先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往透明的各自盛有石灰水和稀盐酸溶液的玻璃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请大家观看。一会儿,学生发现一个杯子里的溶液变红了,而另一个变蓝了,同学们的兴趣骤然大增。老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这里面所隐藏的秘密,如果你认真看一下新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了。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最快地在课文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点拨学生在扩展欣赏视野中品美趣

说明文则大多以平直见长,如《景泰蓝的制作》,有条不紊地向普通读者介绍复杂的制作过程;《中国石拱桥》,如拉家常地介绍包涵高深道理的石拱桥。然而,学习和研究这样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却往往提不起精神,鼓不起劲头。美,从内容和形式统一的角度去看,一方面,应具有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内容(即“真”和“善”);另一方面,又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平直质朴的说明文,是与其“实用”这个目的相适应的,它也有自己美学价值。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做好这方面的“情感铺垫”,启发学生理解说明文形式与目的间的啮合性,品味平直简洁的说明方法中隐含的和艺术性,从而产生新的审美情趣。

三、组织学生在参与图表教学中出新趣

运用图表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并不是陌生的手段,但它对于说明文来说,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说明文的内容与实物联系的直观性和结构的有序性,为图示法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一般的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形象来表现人或事物,用图表法教学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有时会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弄得不好,还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的创造性。其次,说明文以对事物的理性说明为主,它相对地弱化了形象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辅以图表的手段来帮助他们理解,就能在形象和理性互补的过程中,增添感觉上的新趣,更好地实现思维形式的转变。有一位教师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在布置预习时首先让每个学生根据课文绘制石拱桥面示意图。这是一份比较困难的手脑并用的作业,同学们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发现这些在平时看来枯燥乏味的文字,在绘图时显得多么的重要。利用图表进行提问,以检测学生思维的严密程度,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训练更能激起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兴奋。

四、带领学生在涵泳精彩文字中识妙趣

说明文,运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它的最大特征是准确而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问题是对鲜明、生动的语言,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而对“准确”之美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孰视无睹,以至于不屑一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涵泳和体味,学生们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探讨用词之妙的途径很多,有词素分析法、实验演示揣摩法,还有情境体验法、影视场面回味法、不同文体比较法等等。有人在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曾经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下列文字选自课文,请把带点的词更换成别的比较合适的词,并试作比较:①……尽打尽打,盘底就洼了下去;②瓶腹鼓出的部分一截……;③把红铜片圈起来……”全班同学挖空心思,动了不少脑筋,比过来比过去,总找不到一个更妥贴更到位的词,于是从心底佩服作者用词之妙。

结束语

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使说明文教学具有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许多教师在这方面都有各自独到的方法与经验,本文所举的从内容吸引、视角转换、教法更新和语言品味等角度激趣的方法,仅是挂一漏万的几个例子,如果大家能积极开动脑筋,探求新的途径,在说明文教学中争取高效率也是很有希望的。

参考文献

8.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篇八

1、探究说明文阅读的规律,总结阅读说明文的技巧;

2、把握说明文的句子关系,掌握析总分的图示方法;

3、能够运用析总分法解决说明文阅读的相关问题;

4、提高说明文阅读的解题应考能力;

5、培养探究文章奥秘的欲望与能力,培养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数:30分钟。

课型设想:

1、复习课型,总结前一学段说明文学习成果并提高之;

2、教学资源以综合运用教材资源为主,以换新角度,异向思维,开拓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

3、“引—导—练”一条龙,“探究—领悟—练习”一条龙;

4、本课重点解决析总分法及其应用。

5、本课难点为图示法;

6、本课为小型课,30分钟,注意把握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结近期说明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说明文阅读规律的欲望;

引出怎样分析说明文、怎样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等一系列问题。

从句子开始——

二、析总分

1、探究练习一:《中国石拱桥》首段。(最简单的)

(以教师为主,使学生明白:说明文句子关系:总分与并列;句子关系的层级性;句子关系的图示。板书)

2、探究练习二:《大自然的语言》第8段。

(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注意:2、3句的关系;结合说明方法分析;板书渗透析总分运用于解阅读题。)

3、探究练习三:《大自然的语言》第9段。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板书)

三、总结解题规律

1、析总分的应用:(板书)

1)、说明方法的分析;

2)、说明要点的概括;

3)、说明角度与方面;

4)、段意与对象特征。

2、规律总结:(板书)

总分与并列,层级要分清;总是分的总,分是总的分。析分须知总,析总须知分;中心在于总,方法在于分。

9.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篇九

一、定位不准的现象

1. 定位过高

这主要指的是过于拔高小学生说明文习作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出了过难的内容。如某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提出:我们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当中“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对于第一次写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该教师拔高了要求,提高了定位。定位过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说明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说明文真是难写”,影响写作的动力。

2. 定位过低

这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估计不足,觉得学生可能这也掌握不了、那也掌握不了,于是降低定位,造成要求过低。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把写作内容定位于:写写我的文具盒;把目标定位于:能有序地写出自己的文具盒的样子。显然,这些要求是过低的,“有序地写写文具盒的样子”是三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就是定位过低。定位过低,会使学生掌握不到这个文体的精髓,影响可持续发展。

3. 定位过散

这主要指的是在说明文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觉得重点太多,这个需要教、那个也需要教,从而要求过多。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指出:写好说明文,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二要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三要语言通俗易懂。四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说清楚,必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等……这位教师的要求涉及多方面,既有内容上的,又有形式上的,甚至还有语言上的。要求过散,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一课一得”的最佳效果。

二、准确定位的理据

小学阶段说明文习作教学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可以从课标要求、教材编排、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寻找定位的理据。

1. 课标的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明确指出:“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可见,小学阶段在第三学段才有对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写作上的要求则是到第四学段,因此第三学段的说明文写作安排主要是为第四学段的说明文写作做基本的铺垫,即需要写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说明文跟记叙文不同的地方,但不需要作过高、过难的要求,不需要学生完全用“说明、概括”的语言写出事物的内在特点。

2. 教材的解读

整个小学阶段有许多说明文,但是作为说明文特质来教,为说明文写作服务的却不多。

教材编排情况如下:

可见,说明文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有安排,但为说明文写作服务的却从三年级下册才开始。《太阳》这一单元开始教说明方法以及体会说明文章用词的准确性,但从课后习题要求来看,仅仅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只要学生知道就可以了。到五年级上册,才不但教基本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而且要求会用,即会正确辨别、正确寻找例子,并且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从教材中可见,小学阶段的说明文习作对说明方法运用的要求不高,但是需要选择几种合适的说明方法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3. 学生的解读

小学生主要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时期,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语言和内容以概括、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写作有一定的困难,小学阶段的说明文写作需要适当降低概括、说明等要求,只要能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基于定位的操作

定位是方向,做好定位,目标、教学、评价都应该据此展开。

1. 基于定位定目标

五上第三单元习作要求提出: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可见,本次习作本身有三个要求:第一,写的是说明文;第二,有一定的顺序;第三,要用上一些说明方法。第一点是对文体的要求,第二点和第三点是对表达方式的要求。至于具体做到什么程度,要求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基于定位的理解,这一单元的目标可以定为: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样物品,有条理;能在习作中正确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比如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此目标适当地降低了说明文本身的概括性及说明的语言要求,适当地突出了说明方法的要求,立足学生实际,符合课程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起到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

2. 基于定位展教学

根据定位展开的教学应该着力在“教学生抓事物特点”“教学生用说明方法”“教学生会有序表达”上。

(1)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是指教学生对自己想写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抓住一些特点来写。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分两步:第一步,从生活例子中懂得“特点”的概念;第二步,能说一说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如有位教师这样进行教学:

(图片出示:孙悟空、冰箱、玩具火车)

师:同学们,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些事物最独特的地方吗?

生:孙悟空降妖除魔,火眼金睛。

生:玩具火车就像真的火车,但它是给人玩玩的,不能开、不能坐。

生:冰箱像一个箱子,能冷藏、冷冻,让食物保鲜。

师(总结):对呀,这些样子或者功能可以说是事物的特点。特点就是这个事物最独特的地方。那同学们,今天你想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呢?你想写它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然后请学生在本子上写下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

(2)教学生用说明方法。这主要是指教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让文章更加清楚、生动。说明方法已经在阅读课中学过,因此习作指导课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去“用”。比如有位教师这样教学:第一步,回忆学过的几篇说明文,说说已经学过哪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第二步,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第三步,请学生交流在本次作文中,你想用哪些说明方法。这些环节的教学不但重新梳理了在阅读课中学过的说明方法,而且树立起了“这次习作我们要用上这些方法”的意识。

(3)教学生会有序表达。这主要是指教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序”表达,已经掌握了“有序”表达的各种方法,因此本次习作可以借助提纲、表格、清单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1提纲。提纲实际上是行文前的书面构思,明确地规划作者心中为表达某一中心思想而将采取的表述手段:全文大体如何结构,分几个层次,段落、各个层次着重写哪些具体内容,如何开头、过渡、照应、结尾等。帮助学生列写提纲,可以理清顺序,有序表达。比如这样一个提纲:

根据这个提纲,学生可以从“外形、内部、功能”三方面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文具盒。

2表格。表格具有一目了然的功效,借助表格也可以理清写作的顺序。例如这个表格:

说明事物:(我的闹钟)

表格中包括了内容、特点,还包括了要运用的说明方法,非常清晰、有效。

3清单。清单就相当于大脑中的一张图,可以很好地理清顺序。如下面这张构思清单:

构思清单

1.我说明的事物是( )

2.我想说明的事物有这些特点:( )( )

3.我打算按照什么顺序说明这个事物( )(地点变化、时间顺序、游览顺序……)

4. 我的题目:( )

这张清单学生填完后,写作顺序一目了然。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运用提纲、表格、清单等工具,理清写作顺序,达到有序表达的目标。

3. 基于定位作评价

评价是习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说明文习作的评价应该既不任意拔高要求,打击学生信心;也不应该泛泛而谈,让学生无所适从。说明文习作要紧扣定位进行科学评价。比如有一位学生介绍了家乡橘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先出示了这样的评价标准:第一,有一定的顺序,得50分;第二,有恰当的说明方法,得50分;第三,特点非常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这个事物,得50分。然后结合这个标准让学生互相评,最后进行这样的总结: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橘子的生长过程,非常清楚;大量地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橘子不同时期的不同样子,非常不错。如果能把橘子成熟时的味道写一写就更棒了。该教师立足于定位,以鼓励、欣赏的口气既肯定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有条理”“有方法”的优点,又指出了“特点抓得不明显”的缺点,非常中肯和高效。评价紧扣定位,切合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且引领写作。

10.多媒体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

多媒体在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从传统教学中,我们感觉教学说明文时,课堂气氛是死水一潭,学生是昏昏欲睡,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一切由于说明文在表达上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在内容上比较浅显易懂,叙事性、故事性较弱;在教学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又较抽象、枯燥。而新编教材第四册开篇就连续安排了三个单元的说明文。怎样抓好说明文课堂教学,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给教师提出一个要求:“一切事物都应当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多媒体教学满足了这个要求。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而深受老师、同学的喜欢。

一、 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了艺术形象,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能培养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制作了一个课件“苏州园林一日游”。首先在一曲优美的江南小调中,配乐朗诵“江南园林甲水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接着动画展现四幅苏州园林风光“亭台轩榭图”“假山池沼图”“花草树木图”“门窗图”,一下子学生仿佛置身于“图画中”,立刻对苏州园林有了图画美的直观感受,领略了我国园林的建筑美。学生一边欣赏苏州园林独特的艺术美的同时,一边惊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审美情趣,并从心底产生了共鸣。

二、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中,针对课文谈到的云的形态的八种变化来识别天气情况。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列一表格归纳,课堂气氛沉闷。而我在教学时,根据课前的彩图制作了一组动画,并配上一曲动听的钢琴曲,要求学生根据动画展现的变化无常,姿态万千的云,口头描绘,并分别表达,各云彩暗示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仿佛就在广阔的`大自然,欣赏美丽无比的天空。讨论中学生并且还用“云交云,雨淋淋”等谚语来归纳有关的天气情况。这样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把一篇抽象性、知识性很浓的说明文,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了。

三、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提供阅读练习,强化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技能的训练。如教学《故宫博物院》,需要弄清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并对这些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技能。我采用学校电教室的一个课件“闯迷宫”。在一曲带有京味的古典音乐中,展现了故宫,并将故宫各处的情形设计成一个迷宫,学习者只有找出与课文中说明相应的对象、顺序和方法才能顺利过关,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使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

11.在说明文教学中尝试情境教学 篇十一

北山小学

黄华

说明文大多内容平实,语言朴素,因此教这类课文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其自主自愿学习。下面以《鲸》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说明文教学中尝试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喜学、乐学说明文。

一、创设情境,引导积极探索

在教《鲸》这一课时,老师首先用语言描绘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在辽阔无边的太平洋地区曾经举行过一次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各色各样的鱼都游到指定的地点,顺利地通过虾兵虾将把守的赛场大门,鲸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急忙赶来参加。当他正准备搬进赛场大门时,被虾将军挡在门外说:“你不属于鱼类,不能入内参加。”鲸振振有辞地说:“我就是鱼,不然大家怎么都叫我鲸鱼呢?”正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老师设问:“鲸和虾到底谁说的对?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从书中寻找答案。”创设这样的情境,顿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心理,从而带着问题认真读文、积极思考。

在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弄懂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这一问题后,鼓励学生再读课文了解更多有关鲸的知识。学生经过多次诵读,便可依据不同的阅读水平,在各自头脑中形成文章内容的雏形;然后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进行交流。在这种小组学习中,学生既能对一些简单的内容达到共识,又能互为补充,缩短了学生彼此之间的认识差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在学习小组内读懂的内容向全班汇报,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掌握,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不用老师讲学生也能基本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真正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坚决不教,充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二、凭借情境,鼓励质疑问难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活跃的思维,再创情境。首先多媒体展示背景:在一座海洋博物馆里鲸正在活动的画面。然后问:通过自学,同学对鲸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关于鲸,你还有哪些不了解,还有哪些弄不懂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到海洋博物馆,亲自面对鲸来提问。这种质疑方式学生感到新奇,思维很活跃,纷纷提:你们的食量那么大,有找不到食物吃的情况吗?鲸,你的寿命有多长?鲸,你到底有多大?鲸,你那么凶猛,天敌是谁呢?鲸,你的同类为什么会出现在海滩上集体自杀的现象?此时的学生已经把鲸当作很熟悉的人,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关注鲸的情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三、拓展教学空间,教给学习方法

在学生质疑问难之后,师生共同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整理合并。对于能在书中找到答案的,请同学之间当堂予以解决;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比如文章的说明方法,作者抓住了鲸的哪些特点等,则鼓励各学习小组依据小组的实力来主动承担,并允许学生对于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跨组建学习小组;对于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涉及课文以外的内容,则要抓住机会,适当引导。一是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如翻阅《少儿百科全书》查找有关知识,观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专栏节目,还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在电脑上浏览有关鲸的网页。

这个环节,打破了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封闭的信息传递状态,打通了学生已知信息和社会生活现有的信息通道,学生学习的范围更宽,学习情绪更高涨。在学生广征博引打开眼界的同时,他们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角色扮演,发展创造力

在情境中,凭借生动的形象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愉快,使学生的联想、想象活动积极展开,他们会在思维过程中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可以给学生设计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使教材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比如,在学生了解鲸的大小、鲸的种类、鲸的生活习性以及本文的说明方法等内容后,老师请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海洋博物馆里的讲解员,用自己的语言为小朋友详细介绍有关鲸的知识,或者把自己想象成一头虎鲸或须鲸,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绍鲸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扮演的角色。角色扮演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性复述课文,巧妙设计语言训练的过程。在介绍时,学生不仅有条理地叙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用上了说明方法,使自己的语言更形象、更富有个性。这一设计由于让学生自己扮演,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五、设计超市作业,面向全体学生

在超市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适合自己的物品。给学生设计作业也可以像超市一样,提供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作业。学完《鲸》这篇课文,可以设计以下作业供学生挑选:

1.想象鲸与虾将军的对话,重点想象虾将军是如何说服鲸的。

这一练习属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的读写结合片断,既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有关鲸进化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丰富了学生想象力,进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动笔画出鲸睡觉的样子。

这一练习属于变语言文字为绘画的阅读作业,这任务看似简单,可学生要把它画出来,就必须仔细读懂课文。这样利用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把课文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及绘画能力。

3.运用本课的说明方法,抓住某动物的特点写一个片断。

这项作业设计落实了本单元“抓住事物特点写”这一读写训练项目,突出了单元训练重点。

12.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篇十二

科学的说明文教学应该从两个层面去考虑:一是物质层面, 二是精神层面。

说明文教学中的所谓物质层面即课文内容, 要想把握课文内容, 必须认真研究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研究说明顺序, 能让我们了解文章是如何根据事物自身的条理来安排内容的顺序, 而有时这样安排顺序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如布丰的《松鼠》, 文章从松鼠“漂亮”介绍到“驯良”、“乖巧”。这样安排符合人们由外表到内在的认知规律, “漂亮”是松鼠的外在特征, 我们能很直观地感受到, 而“驯良”、“乖巧”则需要进一步感知, 不可能凭感官直接体会到松鼠这样的特征。

说明文会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在学习说明文时,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凸显说明对象的特征, 突出文章主旨, 让说明对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其船背稍夷, ……细若蚊足, 钩画了了, 其色墨。” (明·魏学洢《核舟记》) 句中的“细若蚊足”用打比方把核舟背上的字迹比作蚊足。尽管文字笔画很小, 但看起来很清楚。这就让我们更直观地体会到核舟的精致, 同时又能感受到古代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认识说明对象的特征, 科学地把握文章内容, 说明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着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它的用词极其准确, 具有唯一性, 换成其他词就会使内容出现常识性或科学性错误。如:“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 极少使用彩绘。” (叶圣陶《苏州园林》) 句中的“极少”一词就极为准确, 极少使用彩绘, 并不是完全不用, 有少数地方还会使用一点彩绘, 同时也把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在色彩方面的特征区别开来。

说明文教学中的第二层面精神层面大到涵盖人格教育、审美教育、情感体验, 小到普及人们的生活常识、提高生活质量。说明文和其他体裁的文章一样, 也有文以载道、修身养性等知识伦理的熏陶。

《语文新课标》就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 我们不能把说明文看得太“单纯”, 它也是很“多情”的。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 离不开人的成长, 忽视了这些语文教学则事倍功半。在说明文教学中, 由于注重精神层面, 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更加充满兴趣, 思维也会随之变得活跃起来, 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 在了解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结构坚固的特点的基础上, 学生会激发为祖国先进而悠久的桥梁建筑历史的骄傲之情, 进而热爱学习, 发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为新中国在桥梁发展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

又如通过学习《松鼠》这篇课文, 同学们会被松鼠的乖巧可爱所吸引。我们就会格外珍惜人与动物共处的生活, 进而想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很符合当今世界的环保潮流。

说明文一般都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 具有较强的生活实用性。如能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就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人生存和发展的重用作用, 知识的价值也就得到了体现。如通过学习专题:气候物候, 我们就可能具备观察云的变化、物候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的变化、季节的变迁。

不放弃说明文教学的第二个层面, 对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促进他们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还能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世界, 从而不断地创造美, 这也是发展人的个性需要, 这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 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说明文教学中的这两个层面是互相依托紧密联系的。精神层面的挖掘离不开物质层面的支持, 失去精神层面的物质层面是干巴巴的。以获取美的感受来提高语文水平, 并不排斥理性的认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十分重视物质层面内容, 视它们为说明文教学的全部。我们面对着教材和教参提供的大量信息, 就理所当然地把握说明文中的这些所谓重点和难点。为了达到要求, 还用考试等手段来检测。的确, 这种方法使我们的说明文教学落到实处。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 学生拿到说明文时, 脑子里立刻就考虑涉及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技术层面的东西。好像说明文的课堂变成了常识课或科技知识课, 忽视了对人的精神主体全面性的认识和对人的知识活动复杂性的研究, 这最终导致说明文教学中第二层面的缺失。

13.说明文教学论文 篇十三

凉水河总校 陈海燕

说明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等做科学的说明的。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课文来说,说明文没有曲折情节——吸引人,没有鲜活形象——影响人,也没有浓郁情感——感染人。如何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科普类说明文的乐趣,课上得有情又有趣,那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厌学”变为“乐学”,才能说明文才会焕发其独有的魅力,由此我,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轻松开场,激发兴趣

叶圣陶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脸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只有综合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说明文的教和学才能更加和谐;只有更好的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说明文教学的理性分析和感性的感悟才能更好的融合。只有更好的运用好兴趣教学这个手段,有了导入的激情,有了学习的好奇心,有了情与心的交汇,才使语文的说明文教学和生活贴的更近,使孩子们因步入“柳暗花明”的境地而欢乐,为获取新知而流连忘返。

我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猜谜:“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谜面有趣简单,学生很快就猜着了。接着再提两个问题:你对地球有哪些了解?因为地球是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课堂气氛顿时轻松活跃起来。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导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捕捉学生的阅读兴趣点

说明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科学真知对人的吸引力。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一种新知的时候,他们便会体验到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教师在说明文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强化科学真知的吸引力,积极诱导、扶植学生的这种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会大大增强。

《蝙蝠与雷达》这一课,介绍了仿生学的知识:在科学技术上,飞机雷达的产生主要是得到了蝙蝠夜间飞行特性的启示。在教学时,学生在理清该文说明顺序、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生活中生动、鲜活的实例,使学生明白现代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如飞机、潜艇、雷达、超声波等无一不是从鸟的翅膀,鱼的流线形,蝙蝠的特异功能研究中得到启示而发明出来的。学生兴趣盎然,思路也开阔了。

三、借助语言魅力,调动学生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与一般科学说明文不同,文中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但在课堂上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生硬地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结果导致语言被分析的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失去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

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对比赏读,对“可爱”动情读说,对“破碎”沉痛表述。如第一节的教学实录:

师:默读课文,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地球的美丽之处,用直线划出。生:(交流)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师指导:你读得既正确又清楚,请看屏幕(媒体播放地球图片)师:(逐个问生)你们想说什么? 生:地球太美了!生:地球太可爱了!

师:推荐我们班读书最好的同学,(你觉得美吗?)请把这种美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生读

师:你不仅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老师告诉你,这层水蓝色纱衣不仅美,而且作用也很大。它叫臭氧层,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紫外线侵害。知道了这些,你再读,会读得更好。

生再读。师:读得越来越好了。(生齐读,配乐)

对第一节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体验地球之“可爱”,对第四节的教学,则引导学生体验地球的“易碎”,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气愤、不满、焦急和告诫。这种对比赏读,既让学生体验到丰富的情感,又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艺术形象,能培养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我就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效果非常好。首先在一曲优美的乐曲中,展现在太空拍摄的有关地球的图片,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它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蓝色的纱衣”这样的句子;在感知“地球是可爱的”这一部分是,展示了大量的地球优美的自然风光,在他们一边欣赏独特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一边惊叹匠师们的别具匠心和审美情趣,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效果不言自明。

五、课内外结合,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14.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篇十四

青县流河中学

王会来

说明文不同于其他文件,没有曲折的情节或感人的故事,能够很快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策略,很容易把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变成死板地填鸭式课堂。因此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语文课的工具性作用,成为说明文阅读教学改进的关键。下面,就是我通过近期学习王漫老师《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之后的一些改进想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请学生课前积累资料

其实,任何课堂的效率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必须从让学生自由地查找积累资料。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问题,布置预习任务:查找与要教学的说明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并且指导学生整理、积累资料为己所用。查找、积累相关的资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查到的有关的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当中去,从而产生成就感,还会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深度和广度。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不点自破,学生发言和讨论就会十分积极而有效。若有学生提出疑问,就会有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资料做出解答或补充。这样,学生们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问题来自于学生,解答同样来自于学生。这种方式很有效地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励他们更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地查找资料和学习。

二、变抽象为直观,加深学生理解程度

说明文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让学生查阅资料之外,我们有必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一个理解和认知上的平台,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讨论、交流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主体性的深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育教学资源,把更直观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图片可能比课本插图更逼真,视频可能更具趣味性,实物则更直观。这些手段的运用一定会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地理解。而请学生在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实物之前有目的地提出相关要求,学生的学习一定会更认真,更积极,观察的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三、以朗读、思考、讨论代讲,为学生搭建参与平台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去帮助学生构造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只有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新的认知结构才能构建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搭建参与学习、展示、讨论、交流的平台。比如:课前布置查阅相关资料的预习作业;课堂上提供边读课文边观察的机会;同时还要做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讨论,使其动起来,提高主体参与的深度!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害怕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所以抓紧一切时间用来讲解文中所谓的知识点。这样,只会剥夺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我们能恰当利用教学手段地为学生理解课文搭建平台,引导他们去理解课文,并且通过恰当的语言做引导,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其效果比单纯地分析课文要好得多。

15.说明文的教学反思 篇十五

一、查找相关资料,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 我习惯让学生在课前先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知料, 可以是文字, 也可以是图片。如在教学《松鼠》一文时, 我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 有些学生还查找到了课文中没有提到的松鼠的一些生活习性:松鼠因为长有啮齿而需要靠啃食树皮或植物果实硬壳来磨牙, 不然牙齿就会不断地长, 以至于太长就会吃不到东西;松鼠的食物库存质量绝对上乘, 从来没有腐烂生虫的;它不需要冬眠, 因为它勤劳, 有地方住, 有东西吃, 温饱自足。有些同学还打印了欧洲红松鼠、三彩松鼠、草原犬鼠的图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先让同学们展示他们带来的图片, 让他们获得感官上的享受, 然后让学生分别介绍自己所查的资料, 其他同学就可以在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之余, 又学到了知识。同时也能让他们带着疑问去学习课文:松鼠有这么多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课文为何只选取了说明它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呢?课文又是如何来说明它的这几个特征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 就会让学生既产生学习的兴趣, 又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再以教学《国宝———大熊猫》这篇课文为例, 同学们在课前查找了很多关于熊猫的图片和资料, 有熊猫饮水、爬树、相互间嬉戏、吃竹子、休息的一系列非常可爱的图片, 还有一些它所为人熟知的生活习性:大熊猫生性孤僻, 常分散独栖于茂密的丛林中, 故得雅号“竹林隐士”;熊猫有嗜饮的食性, 一旦找到水源, 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 没命的畅饮, 以至“醉”倒不能走动, 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在通常情况下, 熊猫的性情总是十分温顺, 好似闺阁深院的淑女, 初次见人, 常用前掌蒙面, 或把头低下, 不露真容, 所以有“熊猫小姐”的称号。这些图片和资料在上这一篇课文时, 学生通过展示交流后, 学习兴致高涨, 学起课文来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开拓联系知识, 加深理解课文

在教授《国宝———大熊猫》一文时, 课文提到了大熊猫数量逐渐稀少的原因基本上有五点, 我让学生就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谈谈他们所认为的原因有哪些, 接着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知识: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 英、美等西方国家, 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 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尚未恢复, 迄今已逾50余年, 数量仍然很少。又如宝兴县, 从1963年迄今, 仅在一个县内, 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近些年来, 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时有发生;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 学生既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又能更深刻理解大熊猫如此珍贵的原因了。而在教授《三个太阳》一文的过程中, 课文提到南极的环境很恶劣时, 我适时向学生介绍了以下知识:南极气候之寒冷, 堪称“世界之最”, 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在南极, 人们谈风色变, 这里年平均风速是每秒20米左右, 目前已测到的最大风速已超过每秒100米, 所以南极被喻为“世界的风极”“风暴杀手”;南极虽然四处皆冰, 却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南极是世界上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陆, 也是最荒凉孤寂的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陆。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 学生就更能深刻理解到, 在如此恶劣环境下这些“南极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无私奉献、不畏艰辛、精诚团结的“南极精神”了。

三、课内课外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 不能只教课本上的知识, 还应该注意知识的拓展。课外知识的拓展不仅能让学生增长知识, 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如在教授《大自然的语言》时, 我为学生补充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大小寒。通过这一课外知识的拓展, 学生很快就了解了何为节气。我还让学生通过问家长和上网等方式去搜集一些农谚, 并且了解这些农谚的由来, 如:麦要浇芽, 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 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 全得水来供;寸麦不怕尺水, 尺麦但怕寸水。而这些知识, 平时学生不是很了解, 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 通过上网搜索, 也通过询问家长的方式, 人人参与, 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也让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兴趣更浓厚。在教授《奇妙的克隆》一课时, 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报纸上好的文章, 让他们去看, 多了解一些克隆的知识, 我们还在课堂上开展了“我看克隆人”的讨论, 学生准备充分, 各抒己见, 发言很精彩, 既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可谓是一举两得。

上一篇:结构化学结构化学下一篇:蔬菜产业基地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