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制度总结(精选8篇)
1.集体林权制度总结 篇一
以兴林富民为目标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我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认真按照州、县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乡的实际,制定林改工作流程,分级成立领导工作机构。在县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林改指导组、巡回督导组及县林改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各村委会村组干部、林业站全体职工的辛勤工作和全乡各界人仕及广大
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历时10个多月的时间。整个林改工作紧紧围绕实现森林资源增长、林业产业发展、林农持续增收、林区社会和谐的目标,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要求,严格把握改革的范围。从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来开展工作,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精心组织、稳步推进、狠抓落实。现将我乡整个林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位于弥度县城东南部,距县城43公里,是两州三县的结合部,东与楚雄州南华县罗武庄乡、红土坡乡五顶山接壤,南与牛街乡,西与南涧县南涧镇接壤,北与祥云县鹿鸣乡接壤,辖区国土面积301.08平方公里,有13个村民委员会,122个自然村、151个村民小组、6787户、24712人,本级财政收入3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5元,全乡有林地面积344836.5亩,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99412.5亩,地方公益林99795亩,商品林145629亩,林木绿化覆盖率达71.7%。本次林改涉及13个村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小组6787户24083人。摸底调查农户数7651户,359338.14亩,自留山205户4570亩,责任山5964户281909.6亩,共管山31个村民小组62019.7亩,退耕还林1288户7512.2亩,四荒出让194户3326.64亩。
二、林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2006上半年,我乡在邑郎村委会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完成集体林股权到户面积490亩,483户1756人,完成确权换证1112宗24618.7亩,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措施的落实,初步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起到了示范作用。
2006年8月12日全县召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后,我乡及时成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机构,吃透林改政策,合理编制工作流程,并于2006年8月16日召开全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宣传发动动员会,8月底全乡13个村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小组都分别成立林改领导机构,掀起了林改政策宣传高潮,并开始了扎实的改革行动。举全乡各级之力,克服了林改资金、技术力量不足和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困难,统一思想、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督导组,以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矛盾调处中心、以乡人大主席为林改办主任、林业站全员参与唱主角,形成了党政一把手抓林改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化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加强领导,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的林改工作队伍,抽调人员时,在全乡各机关站所中做到“硬抽人、抽硬人、强抽人、抽强人”的措施,力求把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的年轻力强的机关干部派驻到第一线。同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请销假审批制度,配合好县下派的林改工作队和村委会两委班子,指导好、引导好、把握好、开展好各村民小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并坚持按上级提出的“时间服从于质量”的要求。严把质量关,乡党委政府要求各村委会林改工作“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通碟令,加强领导、督导、指导,确保此项工作有序、稳步、高效的顺利开展。
(二)、宣传到位,通过各级开展的林改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加大全乡林改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群众会、户主会、党员会和各村民小组骨干分子及有威望的老干部等各界人士参与的林改动员会。利用广播宣传、简报发行、标语书写、致林农的公开信、入户走访、出黑榜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整个林改的目的、意义、范围、内容、把握的基本原则。在林改期间,全乡共下发致林农公开信6787封,林改政策解答300本,书写标语30条,出黑榜报54期,简报发行35期,发放林改宣传磁带14盘。在宣传发动上,做到了加大力度,推进深度和广度,不留死角,使林改工作走入农家,人人知道,形成全乡上下人人知林改、议林改,积极参与林改的良好氛围。
(三)、措施到位。根据州县的林改要求及相关的政策解答,在县指导、督导组的精心指导、督导下,结合我乡乡情、村情、林情的实际,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做到了改革的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并引导群众走一村一策、一组一策、一山一策,做到主体改革措施明确、政策明确、范围、内容明确、奖惩措施明确,目标、责任、时间明确加强领导和督查。
(四)、责任落实。建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联系挂钩改革的工作
制度,党政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指导工作制度,分别与各村委会总支书记、各林改领导组成员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林改责任制度,并与村委会两委班子换届及提拔任用直接挂钩。
(五)依靠群众。改革方案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决策,都由村民多次讨论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后才能实施,尊重了民意,合乎了民情,体现了民主,实现了
平稳改革,取得了成效,为我乡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项改革,既符合上级的要求,又符合我乡林地占全县五分之一的农业林业大乡的实际,是一项务实之举、惠民之举,合乎民意,深得民心,实现绿色经济强乡的目标,就必须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打牢。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农村改革的延伸,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突破和重大调整,是发展林业、繁荣林区、富裕林农的必然选择,是构建我乡林农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是破解当前制约林业发展的难题,是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乡紧紧围绕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抓住改革的关键和重点,研究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三、摸清林改底数,制定方案
我乡与林业“三定”时两山到户及集体共管山、“四荒”出让等各类林地为依据进行摸底调查,由于当时工作粗放,底数不清,导致目前资料查找难的情况,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查找自家的两山依据及组织出面到县档案局查找,并完成一榜公示,二榜公示,三榜定案的两山及集体共管山的摸底调查工作,摸清了2006年6月30日全乡改革基准日6787户24083人的人口底数,确定参与分配对象。各村民委员会积极组织引导各村民小组召开群众会、户主会,制定本村组切实可行的林改方案,并经百分之七十、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及群众同意,逐级上报审批,根据批准的方案进行分类指导。如有的村委会集体林中的商品林面积小且远而分散的,不能均山到户的引导林农采取均股到户到人,并认真根据《森林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村规民约及管理方案和分配方案。又如有的村委会由于1982、1983年两山到户时工作粗放,工作不到位、不具体,导致四至不明确,底子不清,自留山、责任山存在着有山无证、有证无山、证证重叠等历史问题,加之近20多年来的管理体制责、权、利不明,尤其是处置权和收益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林农管护积极性不高,集体林区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科技兴林难,人地矛盾突出,农林烟矛盾锐化,干群关系处理难等一系列困扰林业发展的难题仍然突出,严重制约着我乡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广大林农长期守着“金山银山”过紧日子,整个林业处于“大资源、小产业、穷林农”的状态。我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乡,又是一个农业大乡,也是一个林业大乡,90%以上人口生活的农村,71.5%的为林业用地,林业用地是我乡常耕地的13倍,森林、林地是我乡农业农村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这对我们山区乡来说,“希望在山、潜力在林,吃饭靠耕地,致富靠山林”。实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塑林农经营主体地位,激活机制、盘活资源。我乡在制定方案时,重点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确保农民得实惠,二是确保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林业直接关系到全乡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维持生存生计的根本和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通过这次林改,实现还山于民,使全乡广大林农真正成为集体山林的主人,让林农敢于投入、舍得投入,敢于造林,大胆护林,依靠政策最终使群众真正得到林业资源给予的实惠,使之成为德政之举的民心工程。确保生态受保护,乡党委政府加强领导,认识到位,坚守一条底线,推进改革,决不牺牲生态环境,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把管护森林资源与农民自身利益直接挂钩,变部门管林业为全民保生存,变少数人管理为全民护林。深知如果考虑不周,把握不好、防范不力,在改革中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两山到户时就曾出现过分到户后森林被大肆砍光的惨重历史教训。教育全乡广大林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引以为戒。另外我乡在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时,认真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摸清集体山林的基本现状和经营管理状况,了解群众对改革的想法和意愿,依靠群众确定林改的区域和界限,认真区划各类林地、两类林及其林种起源,依据全乡的乡情民意和村情林情,本着最大力度保护森林生态,最大限度保护林农利益的原则,把集体利益与林农利益、尊重历史与现实发展、统一部署与分类指导、群众意愿与规范操作、加强管理与放活经营很好地兼顾起来,一村一策、一山一策、一小组一案地认真研究,逐级合理科学地制定林改实施方案。
四、认真调处各类林权纠纷
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中心的职能作用是创造林改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林改期间,有的村委会,林地界限不清,林木权属不明,林权纠纷不断的问题十分突出,矛盾十分尖锐,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处和化解,将势必影响改革的进程,农村的稳定乃至社会的和谐,深知处理好林权纠纷问题,是这次林改中不能回避和必须迈过的一道坎。针对这一情况,乡林改办及时制定矛盾纠纷分级调处责任制度,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并把要求下发到各村委会,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村委会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各种矛盾纠纷大量显现出来。我乡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中心的作用,本着“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依法依规的要求,在乡党委政府的加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民间组织和老党员老干部和村组干部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细致地做好调处工作,做到户与户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纠纷不出乡,对历史遗留问题认真查找历史凭证,认真踏勘争议林地,认真咨询历史证人,认真分析纠纷原因,认真听取不同意见,依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做到各方满意,不留后患。全乡发生矛盾纠纷79起,纠纷面积9880.5亩,其中乡际1起,村际12起,组际9起,户与户际53起,县际4起,县际4起纠纷中有3起由于堪界勘出勘入,维持堪界撤出3起,不属于林地纠纷1起。经过多次调处尚未成功的新和村委会北朝南与多依村委会多依树、太平村委会陆瓦黑与青云村委会小里黑村共2起山界纠纷,面积451.5亩,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亲自到现场,直接组织调处,已于6月28日成功调处,双方均已达成协议,至此我乡的79起纠纷全部结案,调处成功率达100%。
五、严格规范操作,保证林改健康有序开展。
县委政府在2006年8月12日林改动员会上,县长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到改革的主体范围、主要内容、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等,都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明确要求,乡党委政府在8月16日全乡林改动员会上,乡党委书记要求各村委会、乡林改办务必在林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操作中,要原原本本贯彻、认认真真执行,规规范范操作,切实做到改革不走过场,符合农民意愿,生态受到保护,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要注意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对改革方案及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民民主决策后实施,做到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二要吸取“三定”时工作不到位、管理粗放的教训,内外业人员要高度负责,做到相关资料完整,做到记载的地块、地类、面积和四至界线“四统一”。三要认真细致做好确权发证工作,做到实际面积、承包合同、林权证面积和承包经营登记薄“四相符”,承包面积、承包位置、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林地标注“五到户”,让农民吃下“定心丸”。1月21日县林改办分配给我乡配合支援林改外业勾图的大学生16名,通过县林业技术工程师的精心指导、实地操作、培训下,22日由林业站8位技术人员分别带到我乡邑郎、新和两个村委会进行开展外业勾绘工作,通过实地勾绘,掌握技能后,林改办又将分为6个组,由林业站6位技术人员任组长,分别进驻6个村委会进行外业勾绘,通过林业站、村委会及大学生的艰苦努力,发扬顽强拼搏、勇于奉献及不怕苦、不怕累、大无畏精神,经过50多天,力尽千辛万苦,顶着烈日严寒,挑灯夜战,全乡13个村委会151个村民小组外业勘查勾绘工作于3月12日全面结束,共勘查勾绘宗344836.5亩,其中均山到户180601.5亩,均股到户164235亩,林业站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认真进行表格的填写,面积的计算、核对、内业整理确定无误后进行微机录入,认真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做到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5月3日,在县指导组、县督导组、县林改办的指导下,在小里村委会租力村进行《林权证》《股权证》首发仪式,这次发证工作的起动,将推动我乡的林改工作向13个村委会的发证工作全面展开,我乡内业整理、微机录入工作于5月20日全面结束。乡林业站全体职工与于7月20日至8月13日到县林业局整理完善林权登记申请表,打印林权证及相关材料归档。
全乡林业用地面积344836.5亩,其中:公益林199207.5亩,商品林145629亩,应确权面积344836.5亩,已确权面积344836.5亩,确权户数6391户,确权宗地数4575宗,确权率达100%,均山到户面积164312.3亩,均股到户164235亩,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面积108721.6亩,均山率达74.7%。申请核发林权证户数2519户,面积344836.5亩,宗地4575宗,核发林权证2514本,制证、发证工作已于8月20日全面结束。
六、加强档案痕迹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我乡从林改动员会开始,一直把痕迹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求林改办及13个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有关林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林改其间,县督导组带领县档案局工作人员,深入林改第一线指导村委会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材料收集归类、归档、装订工作,根据县林改办的要求,我乡于4月20日组织了档案管理业务员培训,并邀请县档案局局长、副局长及其它工作人员亲临指导并作业务培训,实地操作归类装档2个村委会的林改档案,做到标准、要求、规格、模式“四个统一”。在7月9日至18日组织13个村委会总支书记、副书记、副主任、村组干部到乡林业站进行档案材料整理、归档。对7月19日县对乡检查验收中提出的问题以书面形式通知各村委会限期整改。并于8月17日至20日集中档案管理员再次进行自查、整改、归档,将该档案变为历史资料依据永久保存。为我乡的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七、取得的经验
(一)、加强领导,组织保障是前提
为全面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我乡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乡人大主席任副组长兼林改办主任的领导机构,做到六到位(即:组织保障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责任到位、业务培训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确保林改工作顺利开展。
(二)、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关键。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林改工作放到站略的高度,摆在议事日程,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创新工作机制,激励奖惩机制,做到身体力行,亲自督导指导林改,为林改工作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依靠群众,机制创新是基础
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同时也是首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我乡在林改中,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按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由村民自主决定林改方案,从而使林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四)、试点先行,调查摸底是根本。
林改工作在13个村委会中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各村委会的村情、组情、林情,各村委会采取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全面铺开的方式进行。
(五)严格质量,规范操作是核心。
质量是林改的生命。在林改工作中,严格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质量,为确保林改工作质量,结合我乡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对照业务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的规定进行自检自查,做到时间、进度和质量的协调统一。
(六)、严格程序,依法办事是途径。
这次改革的主要依据是《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我乡各村委会及工作队员严格按程序依法办事,确保了改革,依法依规健康稳步推进。
(七)、强化服务,明确责任是核心。
这次林改是为全乡人民谋利的一件大事,县乡工作队员认真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严格要求自己,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整个林改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增强组织观念,明确责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身心投入林改工作之中。
(八)公平、公正、公开是保障。
乡林改办、村委会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林业工作,坚持“三公开、四公示、六签名”的原则,充分尊重民意,顺民心,妥善处理林改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和问题,确保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我乡的林改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林改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领导认识还不够到位,存在着事不关己,缺乏顾全大局意识,有的村委会干部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存在着“三怕”思想,怕乱、怕花时间、怕花钱,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二是一些村委会保障措施不力,组织机构不健全,林改工作经费不足及拉用仅有的经费用于其它支出,严重影响了林改的进度和质量。对林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思路不清晰、办法不多。由于13个村委会改革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均山到户工作难以开展,确权到户率达不到要求。三是有的群众对林改的认识不足、不到位,参与林改的积极性不高,只注重耕田耕地,不注重耕山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没有理顺,缺乏长远意识。
(二)几点建议
1、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维护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地制宜地制定配套改革措施及方案,出台相关的惠民优惠政策,巩固主体改革成果。
2、党政一把手抓林业、抓生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山区农民的生存环境,关注林业发展,关注林农经济增收、生产发展,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关系,做到既要“绿水清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思路。在山区,不抓生态建设就会迷失方向,不抓产业发展就会丧失活力,继续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严格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地资源,壮大山区经济。
3、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方式,建立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体系。
4、继续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要抓好村规民约的制定,提高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
5、是要引导农民自发成立民间护林组织,完善森林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和群防群治服务网络。
6、妥善处理集体公益建设与森林林地使用审批管理保护的关系。
7、加强基层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资金投入。
总之,我乡的林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到结束,首先是领导重视、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机构健全、措施有力;其次因地制宜,方法得当,一村一策,宣传到位,群众参与,上下配合,通过林改基本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经济、社会进一步得到协调发展,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林区社会治安稳定,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更进一步的和谐发展,全乡群众爱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林改,林农守好自己的山,看好自己的林的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林农发现自己的林地被开垦,林木被砍伐及时向林业部门举报,林业站加大巡山巡查力度,做到林改与保护资源两不误。在林改期间,共接群众举报盗伐林木案1起,盗伐箱木案件2起,毁林开垦乱占林地案件4起,移交森林公安刑事立案2起,林政处罚5起,做到结案迅速、查处迅速、打击从重,历时6天时间,2起刑事案件5起林政案件全部告破,打击一起,震撼一方,有效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有力地推动林改工作顺利完成,圆满结束。
2.集体林权制度总结 篇二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农民有了大量的林业资本,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就业渠道得到有效拓宽;增加了农民的财产和收入,农民群众得到了巨大实惠;调处了大量林权纠纷,农村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改善;改善了农村干群关系,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林权市场开始步入资本市场。
2009年11月7日,中国第一家区域性林业产权交易所--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南昌成立。11月23日,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在北京正式揭牌运营。仅隔半月,南北两家林权交易所相继挂牌,主要从事林地、林木、股权、债权、项目(工程)、技术等的转让交易,并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森林资产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自运作以来,已经开展林地、林木等林权交易400多宗,成交13.7万亩,成交金额近5亿元。让人不禁对林交所满怀期待,而且寄予厚望。
按照中央要求,力争今年完成林地确权任务,明年完成林权证发放任务。4月15日上午,我国南北联合林业产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将以南北联合林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完善市商、金融服务商、经纪代理、中介服务等会员体系,树立区域性市场地位;积极筹划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和适时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中心,组建森林资产评估中心和森林碳汇检测中心;加强南方林权交易网和林产品网上商城升级改造及推广,形成全国林产品销售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
南北联合林业产权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是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引进风险投资基金5000万元后,所搭建的一个资本运作平台,力争三年后进入证券市场上市。这是我国林权市场迈向资本市场的深度标志性一步。
一是林业产业实现资源和资本市场的有效链接
虽然林权交易市场还刚建雏形,但其潜力却在逐步彰显。浙江、江苏和江西等地的产权交易所已经陆续有林权项目上马,而随着两大林交交易所的成立,掀起新一轮的林地投资热指日可待。
林权交易所成立更加强化了森林资源的商品性,增加了市场要素,加大了林地的流转功能,使林权等不能流动的资源也具有了流动性,从而提高其价值水平。由于目前的林权改革主要是针对集体所有的部分,而国有林权改制的步伐也在加快,可以预期林权交易的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林权将会成为未来新的投资和热点,林权交易所的成立正是为极具潜力的市场提供了一个规范操作的信息平台。
期待林权交易所将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注入林业产业,使林地、林木和林产价值最大化,同时也逐步提升林业产业投资的回报率,从而实现林业资源和资本的高效链接。
二是林业低碳经济步入市场化运营
当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虽然我国是最有潜力的碳交易资源供给国,但仍存在国内企业信息不对称,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相关碳交易存在严重的价值低估现象,且在国际碳交易规则的制定上也缺乏有力度的凭证。
中国林权交易所作为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许可经营森林碳汇的交易所,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规范森林碳汇市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将提供是一个有力的平台。林权交易所将充分发挥自身凝聚国内外企业、中介、银行、投行等市场主体的强大市场平台作用,发展各种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真正成为中国”市场化手段解决节能减排环保问题”的一块基石。
期待进入市场化的碳汇能更高效地发挥森林固碳的作用,使森林低碳经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三是林业第三产业由此蓬勃发展
在林业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一直是个薄弱产业,而其中的林业信息咨询业还尚处在孕育状态。新成立的林权交易所将信息咨询业放在重要的业务范围,这是一大亮点,一大突破。成立后的林权交易所将提供全国范围林木林地交易托管及信息查询服务、林权证抵押融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大宗林业商品交易等服务、为林业企业提供改制上市的咨询服务以及林业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服务等。
期待在林权交易所的带动下,林业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将由此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林业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因此取得突破性进展。
3.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 篇三
关键词:吉林省;集体林权;改革
中图分类号:S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61-1
1 依法保证集体林地的主体地位
要依法保证林区农户对林地所享有的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参照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做法,以户为单位,对林地进行承包经营。集体所有的集体林,以人口为基础,按照均山、均林、均股、均利的原则明晰农户对林地的产权。通过完善相关的政策,规范和完善已承包到户和流转的集体林。
2 规范林地、林木流转
建立规范的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可以增强林权改革的活力。按照合法、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林地承包经营权中的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都可以流转,只要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流转后不得改变林地用途,政府都应予以认可支持。需要注意的是,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转让流转需要征得集体成员的同意,受益要归属全体居民享有,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分配和公益事业。
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加强流转管理,加强对森林资源流转工作的指导。依法规范流转,探索限期限量流转的办法,保障公平交易,防止农民失山失地。探索限定受让方资格的办法,限制没有林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工商企业和个人受让森林,抑制过度炒买炒卖森林的行为;加快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建立集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于一体的资源流转的要素市场,建立森林资源流转信息库,逐步实现流转信息化、网络化;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加快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评估行为,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
3 分步骤进行
吉林省集体林权的改革要分步骤按一定的计划进行,具体可以分成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林区农民认真学习了解相关政策知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工作,搞好组织发动。加大政策培训力度,提高指导能力。
第二步的工作是调查摸底,摸清家底。利用各种方法,尤其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开展林区情况调查摸底,弄清家底,特别要搞清楚森林资源底数以及流转情况和参改人口状况。这些情况是改革的基础,严格把关,逐级审批方案。在调查摸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集体林实际状况和农民的意愿,制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第三步是具体的落实阶段,在基层政府的指导下,村民自治组织按照政策规定结合每个乡村的实际情况,以村组为单位,由村两委会组建的各个小组具体进行林改操作,改革结果要张榜公示。抓好林改的档案建设和管理。还要注意检查驗收,及时地核(换)发林权证。
4 解决后续关键问题,做好配套改革
4.1 加大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
吉林省集体林权改革的目标是明确林地和林木的产权,对于不同林区的不同林木资源,要分类经营,采取不同的采伐管理制度,实施不同的森林资源管理的不同方法,实行不同的森林采伐管理形式,从而保证林权所有者对不同林区的合法权益,确保林区农民享有集体林权改革成果;有利于贯彻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方针,引导林农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有利于树种、林种、龄组结构调整,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具体来说,吉林省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按照县(市、区)为单位制定县级森林经营规划,对不同林区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林木采伐的宏观控制,保证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森林蓄积量不下降、林分质量更优更好的目标;其次指导林业经营者自主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逐步落实林业经营者对商品林的采伐处置权、自主权,引导林农树立可持续经营理念,科学制定森林培育、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营方案;最后简化管理程序和手续,强化服务,方便林农。彻底改变以往采伐申请程序复杂、采伐内容限制复杂、林木采伐限额量明显不足的情况。
4.2 实现林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实现共同经营和委托经营的目标,加快林业合作经营组织建设。以亲情、友情、资金为纽带,成立家庭林场或股份合作林场,克服林权到户后小农化经济倾向,实现林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在资金、技术的连接下,提高加工企业与林农合作水平,建立原料林基地;发挥国有林场技术、管理上的领导位置,与林农合作成立股份合作林场。企业在尊重林地拥有者意愿的前提下,也可通过租赁、合作、联办、委托等多种形式,与林农合作建工业原料林基地,实行定向培育,促进林纸、林板、林化一体化经营。
提高互助合作水平,在林区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林区农民参加协会的积极性,通过各类专业合作协会的有效运作,切实维护林区农民的合法权益。
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社会化中介组织建设。围绕林业生产经营,建立森林资源评估、木竹检尺、伐区设计、信息咨询、技术培训中心等,为广大林农和林业经营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林区社会中介组织应一方面可以搜集相关信息功能,为林权流转和林木转让的谈判、订立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监督合约执行情况,调解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参考文献
[1] 张正,高岚.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历史变迁思考[J].福建林业科技,2007,(1).
[2] 张海鹏,王克强,姜志德.中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
[3] 张红宵.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及动因分析——基于福建省村级案例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4):68-72.
4.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篇四
一、加强领导,组建机构
镇党委、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郑挺同志为组长的**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若干个工作小组,各小组在镇党委政府和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安排下,各负其责地开展工作。
二、统一思想,加强宣传
镇政府召开了镇村社三级干部参加的宣传动员业务培训会,各村在此基础上,在镇林改办的指导下,对各村参加林改工作的业务人员,再次开展业务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宣传发动和业务培训,统一了全镇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使全镇人民都充分认识了林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林改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又一举措,使全镇农民都积极自觉地投入到本次林改工作中。
三、精心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各村根据镇林改办的要求,成立了各社社长及每社抽一至二名文化程度较高,责任心强、坚持正义的社员参加的林改工作小组,具体实施本社的现场勘验、丈量和各种表格的填写工作,在开展勘验、丈量前,各村社都召开了相应的社员代表会或社员大会,制定出了各村集体林改方案,镇林改办根据各村林改方案,制定出了**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并报县林改办批准。使我镇林改外业勘验丈量工作由原计划三个月完成提前到半个月完成。全镇参加林改农户1。01万户,拟发林权证1.04万本,面积4722亩。
四、积极筹集资金,作好林改后勤保障工作
为了全面完成我镇集体林权制度,镇党委、镇政府在镇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积极组织了近十万元资金,用于林改工作,保障了林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镇林改工作公示阶段已结束,进行微机录入和打印林权证阶段,力争在年底前进入发证阶段。
**镇林改办
5.集体林权制度总结 篇五
侯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林改办的具体指导下,已完成了1—3阶段的工作,主体改革工作基本完成。现将有关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侯镇土地总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辖8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林改工作涉及87个村,2549户,全镇林地总面积18540市亩,其中商品林面积11725亩,公益林面积6779亩。道路林网总长29.426万米,栽植树木198.1万株。已签订林木承包合同2549份,林权申请登记2735份。合同签定率达到100%,发证率达到100%。
二、主要做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三农”重点工作之一,是家庭承包经营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土地改革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延伸。林改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如有不慎,极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为确保我镇林改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好成效,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领导抓,抓领导,建全机构,落实责任。
工作抓得好不好,关建看领导。为确保林改工作顺利推进,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付乐启同志任组长,分管农村、农业工作的付镇长任付组长,农、林、水三站长和各片总支书记任成员的侯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林改办公室(设在政府总合楼一楼),林业站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日常工作。各村相应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民议事会代表、党员议事会代表任成员的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村文书为组长、德高望重、办事公正、工作能力强的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林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村的集体林权改革工作。从镇到村设立了林改办公室。镇配备了电脑、GPS、档案厨、档案盒等办公设备。镇、村签订了《林改目标责任书》,具体落实林改工作责任和工作目标,同时把林改工作列入镇村考核内容,考评分参与村干部工资奖惩,保证了林改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宣传、强化培训、规范操作。
自2010年3月20日潍坊市林改动员培训会议后,侯镇党委政府根据寿光市委、市府、市林改办会议要求,分别于5月20日、5月31日、6月19日、7月2日召开了村支部书记、村文书参加的会议,专题贯彻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领导有关于《关于认真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文件、讲话、会议精神要求等,对侯镇的林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和按排。对业务骨干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村村召开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向广大干部群众讲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政策、规定、方法、步骤。使全镇上下干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改革、真心拥护改革、自觉参与改革。为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3、深入细致搞好调查摸底,规范完善林木承包合同。
在市林改办的统一部署和具体指导下,我镇认真抓好了各村的调查摸底工作。这是搞好整个林改工作的关键基础环节。各村林改工作小组选工作认真细致的人员,逐村、逐地片、逐户、逐路、逐树进行查数、调查摸底登记。调查摸底登记结束后,以村为单位按林种、公益林、经济林、用材林、农田林网、集体经营、家庭承包等林木资源情况进行审查汇总。对已经采取不同形式的改制落实经营主体的林木、林地资源情况进行祥细调查,对已经镇经管站、镇司法所审查、公证的合同,一律维持原合同不变,以保持合同的法律尊严。不规范的口头合同,群众意见大的、需要续签的合同。经村两委研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新签或续签。各村将本村集体林地林木资源调查摸底合同签订情况张榜公示。
4、强力督导,整体推进。规范建档,统一管理。
由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各村情况复杂不
一、各不相同,决定了87个村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即要防止工作走过场,草率收兵,改革不能收到实效;又要防止避免工作走极端,教条化,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影响和贻误其他工作,阻碍全镇林改进程。为此,镇党委政府对林改工作专门下发了考核督导意见。并在全镇支部书记、部门負责人大会上提出按林改进度、上报材料质量、考核排名、全镇通报。督导全镇87个村按政策、按林改程序要求、办事操作。确保了全镇林改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在全镇林改全面推进工作中,我镇严格按市林改办要求,镇、村都认真收集、整理和保管好林改的各种资料图、文、表及合同,镇、村都建立了完整的林改档案。林木承包合同,市、镇、村、户一式四份,配备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同时按照林权登记要市、镇、村、林权所有者四级备案要求,设计了林权登记台账、林地承包合同登记台账、林权登记申请表登记台账等标准格式文本,很好地解决了林权登记工作中不规范、不健全、不便查阅和存档的问题,为全镇林木资源管理、林权、林改档案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目前,全镇林改的主体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林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部分干部群众对林改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平原地区乡镇搞林改,是林业部门瞎胡闹,没事找事,找麻烦。是为向林农、群众要钱收费作准备,怕如实上报林地面积、株数后多交费,参与林改的积极性不高。
2、是主体改革完成以后配套改革措施没有及时跟进,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自觉性。
下一步,我镇要在市林改部门的指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配套改革,逐步建立适宜侯镇集体林业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确保实现侯镇林木资原增长,林农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改革目标。
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论文 篇六
内容提要:.........................................................2 关键词:..........................................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集体林权改革历史回顾...........................................2 二.现阶段林改进展情况.............................................3
2.1全国林改进展情况.............................................3 2.2柳州市林改进展情况...........................................3 2.3柳州市林地基本情况...........................................4
三、柳州市林改存在的问题...........................................5
3.1 部分县区主要领导不够重视,没有形成合力......................5 3.2 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舆论氛围................................6 3.3 技术力量不足,林改工作推动举步维艰..........................6 3.4 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林业部门孤军奋战........................6 3.5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为推进工作增加难度......................6 3.6 林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林权证的权威性........................7 3.7 林业“三定”历史遗留问题多,留下许多后遗症..................7 3.8 宗地面积过小................................................8
四、解决办法:.....................................................8
4.1 要加强领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8 4.2要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改革氛围.............................8 4.3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9 4.4要搞好部门配合,努力形成林改的工作合力......................10 4.5抢时机,促进工作进展........................................10 4.6要抓好督促检查,确保改革质量................................10 4.7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11 4.8创新工作方法,联户发证......................................12 柳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茶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项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必须对农村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促进林业的发展、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任务就是要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并通过发林权证来落实这四个“权”,因此这个证必须是“铁证”,可见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2009年,广西柳州市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林改工作人员对林改政策、方法均在摸索、理解、把握的一个磨合过程,再加上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大家对政策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近一年来林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问题 解决方法
一.集体林权改革历史回顾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程,大体可分为 2 四个阶段:一是土改时期的“分山分林到户”;二是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三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四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这四个阶段的林权制度改革是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不同程度地推动了集体林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集体林产权虚置、农民经营主体地位不落实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推进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现阶段林改进展情况
2.1全国林改进展情况
国家在2003年启动,以福建、江西为试点省份,并于2006年底在全国全面推广。目前,全国有27个省区市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和工作机构,有16个省区市制定了政策性文件。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正在推进配套改革;云南、安徽、河北、湖北4省主体改革全面推开;湖南、河南、贵州、海南等8省市正在总结试点经验,今年将全面推开;其他省区也在积极开展试点、深入调研,进行前期准备。2.2柳州市林改进展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工作会议中指出:全区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集体林地为21027万亩。2009年初—2011年底,在武鸣县、钦州市钦北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在全区选择25个县(市、区)进行扩大试点。2010年初—2012年底,在先行试点与扩大试点以外的其他各县(市、区)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09年,柳州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柳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林改工作,市本级、各县区、各乡镇成立了林改领导小组和林改办,落实了林改办工作人员,制定了林改工作方案,落实了工作任务、工作责任,筹措了工作经费,开展了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培训学习、外业勘界、纠纷调处、内业整理、材料审核、登记发证等工作,据统计,2009年,柳州市财政下拨林改工作经费410万元,各县区自筹林改工作经费774万元;各县区发放“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林改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76万多份,制作林改宣传标牌、张贴林改宣传标语10862块、条,出版林改简报86期;共举办各级林改培训班1131期,培训人员46670人次;共调结林权纠纷案件2209起;柳州市全年完成林改勘界面积28.44万公顷,林改发证面积20.03万公顷,均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计划任务。2.3柳州市林地基本情况
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80.9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4.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8.6%。森林 面积为112.5万公顷(含灌木林),活立木蓄积4918万立方米,2009年森林覆盖率为61.2%。在森林面积中,纯林73.4万公顷,混交林4.16万公顷,竹林5.27万公顷。按主要林种分:用材林65.2万公顷,占57.8%;防护林37.98万公顷,占33.6%;经济林9.45万公顷,占8.4%。在有蓄积的用材林分中,按主要树种分:杉木27.7万公顷,占48.3%;松树18.8万公顷,占32.8%;阔叶树10.2万公顷,占17.8%。我市的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总量均排广西前列,其中,杉木、油茶居广西第一,毛竹居广西第二。
三、柳州市林改存在的问题
2009年,我市开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林改工作人员对林改政策、方法均存在摸索、理解、把握的一个磨合过程,再加上各地情况的不尽相同,大家对政策的理解把握也不尽相同。柳州市在一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3.1 部分县区主要领导不够重视,没有形成合力。
2009年,柳州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由于部分县乡主要领导的不够重视,导致柳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工作不到位,没有形成一定的合力。
3.2 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舆论氛围。
2009年开始之初,柳州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但是由于面对这个新事物,很多人在观望,不敢先去去吃螃蟹,导致宣传舆论跟不上,除了林改试点县鹿寨县大张旗鼓搞林改以外,其他县区还是处于观望态度,没有从宣传上形成舆论氛围。3.3 技术力量不足,林改工作推动举步维艰。
由于2009年,是全国森林资源 “二类”调查之年,我市相当一部分技术力量投入到“二类”调中,分散了很大一部分技术力量,加上我市集体林地面积1600多万亩,时间紧,任务重,技术人员缺口比较大。
3.4 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林业部门孤军奋战。
2009年,我市林改初始开展,林改涉及的业务繁多,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发改、财政、档案等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是一项大改革。但是2009年林改工作,柳州市整体没有形成合力,很多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林改的社会历史意义,以为只是林业部门搞的事情,没有形成有序、多部门联合有序的推进工作局面。
3.5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为推进工作增加难度。
大部分林农外出务工,未能及时返乡参与林改工作,对林改 摸底调查、村组方案制定及勘界工作带来了困难。村民小组外出农户数超过全村民小组农户数的三分之一,外出农户无法联系回乡参加林改也不作授权委托,导致村民小组农户代表不足全村民小组农户代表数的三分之二。同时,由于群众对林改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认为改不改都一样,再加上集体林地交通条件很不方便,附近没有水源,还有现今很多农民都外出务工。要让地利用起来,必须有很大的投资,花费足够的精力。农民们就没有敢想在这样的地上投资,这次林改分下后,也就没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因此,参与配合林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出现召集村民开会难,外业勘查无人到现地的情况。
3.6 林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林权证的权威性。
由于各县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方式和技术力量都不一样,部分县区为了完成任务,存在赶进度,不重视质量的情况。3.7 林业“三定”历史遗留问题多,留下许多后遗症。我市落实林业“三定”时的确权颁证工作较粗放。责任山和集体统一经营的集体林地相当部分都没有颁发林权证。自留山颁发了林权证,但也存在发证时不勘界,“指山为界”,四至不清;有的虽勘界,但面积没有实测,而按习惯面积填写;有的林地无证或证地不符;有的只登记、不发证;有的发证到村、未再到户。林权档案不健全或散落、遗失较多。发证后林地林木资源发生了 7 变化,但林权变更登记和换发证工作未跟上。由于上述原因,我县集体林法定产权关系仍不明晰,使得林权纠纷调处、权益保护、采伐申请、林权流转和抵押贷款等都带来困难或留下后遗症。3.8 宗地面积过小。
宗地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1位,宗地面积不足0.1亩的,保留小数点后2位。我市的集体林地平分之后的各宗地很小,很多不足0.1亩。外业勘界时所用的地行图为1:10000,不足0.1亩的宗地很难上图。使外业的勘界的难度大大加强。
四、解决办法
4.1 要加强领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林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县、乡、村都要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将林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层层签订林改目标管理责任书,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把林改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认真谋划,正确引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确保林改积极健康推进。
4.2要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全面推进林改,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行动。各地要高度 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工具,采取多种手段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中央《意见》的重大意义,宣传党的兴林富民政策,提高全社会对林改的认识。要通过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消除干部群众的疑虑,使广大农民和乡村干部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宣传好试点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和推动全省林改工作。 4.3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林改比耕地改革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要求更细致,需要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作保证。各地要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包括村基层干部的培训。要本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提高能力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逐级开展专项培训。要通过培训,使从事林改工作的业务骨干和各级领导干部熟练掌握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熟悉工作程序和质量要求,把握政策界限,明确目标任务,提高工作能力。为了推进我市林改工作,2009年,柳州市林业局在《柳州日报》公开登报招聘了一批技术人员,培训合格后,分到各县区进行林改工作,还从全市各县区林业部门、林场抽调技术人员支援试点县鹿寨县的林改工作,三江县从中南林业大学邀请了十几个大学生来进行林改工作,这些都是一些好的办法。
4.4要搞好部门配合,努力形成林改的工作合力。
林改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任何单位工作措施不落实,支持政策不到位,都可能导致改革出现问题,甚至止步不前。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主动支持改革。在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努力形成改革工作合力。林业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当好参谋和助手,争取各方支持。财政部门要将林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积极筹措资金,保障经费到位。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有利于改革的社会氛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林改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林改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林改的顺利进行。 4.5抢时机,促进工作进展。
要充分利用好清明、春节等农民工返乡的有利时间,推进林改工作。农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要做到改革的政策让农民明白,改革的全过程让农民参与,确保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坚持平等、自愿、有偿、互利、稳定的原则,引导和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把握好“农民得实惠”这个根本。
4.6要抓好督促检查,确保改革质量。
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林改第一线,逐级开展 督导检查。各级领导要亲自参与,分片督导,把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要把好民主决策关,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要把好政策落实关,依法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每一位农民平等享有林地承包的权利;要把好勘界操作关,林业部门要派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现场指导农民进行勘界,确保四至清楚;要把好确权发证关,林地林木勘界确权后,要履行法定程序,及时进行林权登记,依法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要把好档案资料关,做到有据可查、有字为证。在推进林改过程中,要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4.7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三定”时期德遗留问题,在改革过程中既要鼓励探索创新,又要尊重历史,注意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解决山林权属纠纷,积极化解相关矛盾。林改是一场“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这“三定”最重要的是“人定心”。我们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把确保林区社会和谐稳定贯穿于林改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做好林改工作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工作部门要从有利于林区稳定、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重证据、摆事实、互调换、讲感情。要充分发挥老村干、老党员、老户主的作用,通过干部带头、党员示范,推动矛盾问题的解决,切实把各种矛盾纠纷消除在山上、处理在现场、落实在村组,做到组内纠纷不出组、村内纠纷不出村、乡(镇)内纠纷不出乡(镇)、县内纠纷不出县。同时,要建立应急机制,有效防止恶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林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以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林改工作顺利进行。4.8创新工作方法,联户发证。
针对宗地较小的地块,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联户发证。
7.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 篇七
一、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 政府部门无疑是主要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要想深化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就需要政府在这项改革中制定科学的林业发展政策, 并且实施全面战略管理。不仅要落实制度化、规范化, 还需要协调各方利益主体的权益, 建立林业发展与林农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 明确角色意识, 分层次落实责任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 政府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对自身的管理角色和引导角色有清晰的认识, 能够在整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执行的过程中, 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促进广西林业事业的发展。
首先, 技术操作层次。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流程, 为了确保整个改革制度取得更好的效果, 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管理需要, 设定可操作的各分项指标。如在林地抵押贷款方面, 就可以通过设立贷款额度指标, 贷款难度指标等;在信息公开方面,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信息公开程度指标、信息公开广度指标、信息公开频度指标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细化, 就能够让政府部门, 通过指数化技术来衡量和检查, 林业部门在改革过程中制定的政策及其管理的效果, 为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基础。
其次, 管理层次。要保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达到预期的目标, 就需要政府建立高效的林业管理体系。因此,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效益的服务管理理念。也就是不管是采取在目标式管理, 还是标杆管理、绩效管理, 都必须坚持以兴林富农为目标, 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为终极目标。事实上, 绩效管理是较为有效的管理途径。如果政府部门, 能够以科学的绩效管理强化组织价值, 那就能够为人力资本增值, 也能够制定具有竞争力管理技术。
(二) 实现资金、产业、科技, 三大支撑的组合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 我们要让林业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做到还山、还权、还利于民, 实现兴林富农的目标, 就需要政府对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首先, 政府要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采取运行“投资推动”与“改革拉动”的策略, 最终能够实现“集约经营型”林业。在改革过程中, 应该从资金引进的角度出发,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林业信贷业务, 进一步加快森林资源收储中心的建设, 同时, 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 完善林权证抵押担保贷款办法, 并积极建立森林保险制度, 从多方面完善集体林权改革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其次, 政府还需要从现代化林业的角度出发, 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也就是为林业管理, 为林业产业提供科学技术指导。比如公开林改信息及林业科技政策;引导林农实行科学经营, 开通林业服务热线, 帮助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等等。
二、优化资源管理体系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 要确保各项措施得以顺利执行, 就需要林业部门对资源管理体系进行全面优化, 确保各项资源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并进一步加强林业执法力度。
(一) 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管理改革
林业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形势的需要, 创新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探索行之有效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首先, 需要根据森林资源分布, 建立起产权明晰、办事高效、运转协调、执法严明、监管有力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根据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的要求, 真正做好试点工作, 同时, 还需要及时总结经验, 制订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森林经营管理规范。在这个过程中, 还需要针对广西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森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和模式, 全面提高森林经营管理的水平。
此外, 还需要根据广西林业管理的实际情况, 对公益林要严格管护、科学经营, 确保生态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完美结合;对人工商品林, 就需要采取依法放活、集约经营的方式, 将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 还需要建立以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实时、动态、开放式的信息服务。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 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森林资源监测组织体系, 健全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持系统, 全面提升各地林业资源的预测预警能力。
(二)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和基层林政执法队伍建设
在集体林权改革中, 如何加强林业执法, 保证林业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 是林业部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 在新的改革背景下, 林业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林业资源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的建设。
首先, 必须加强木材检查站、林政稽查队和林业工作站等, 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者就需要合理调整木材检查站的建设布局, 根据各地林业布局以及管理方式, 探索流动巡查等新的检查方式, 尤其是需要完善木材运输检查的规章制度, 确保木材检查站的监督管理得以顺利执行。要大力加强林政稽查队伍建设, 逐步建立健全林政稽查执法体系, 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其次, 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建设。森林资源监督是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监督地区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利用和保护管理, 确保法律实施、政令畅通。要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 就需要强化监督机构人才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业务建设, 从实用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 建立制度完备、运转协调、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此外, 还需要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强化依法行政和执政为民意识, 增强监督能力, 提高监督实效。
再次, 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规划和监测机构建设。对集体林权改革而言, 掌握最准确的林业资源动态, 是确保制定改革适应时代发展, 适应本地区林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般来说,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着野外信息采集、监测数据处理、生态建设成效评价和林业发展规划编制等重要职能, 为林业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数据基础, 对整个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要提高林业检测部门的现代化监测能力, 通过高科技的引入, 强化管理着力提高调查、监测成果质量和水平。
(三)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职能
在集体林权制度管理中, 基层部门的领导管理, 是决定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因此, 有必要加强领导部门的管理职责, 落实领导干部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
这就需要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领导, 完善领导干部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 将林业管理与政绩考核结合起来, 即将森林资源的数量消长、质量升降和保护管理情况等作为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真正将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领导肩上。
三、提升林农参与管理的意识
事实上,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 居于主导位置的林农, 本应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但是从当前的情况看, 其参与能力面临极大困境, 如林区信息化建设落后, 可供参与途径有限, 林农参与能力不强等。
因此,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进程中, 必须要提升林农参与意识和能力:一是加快林区信息化建设;二是政府提供各种途径激发林农参与热情, 提供科技指导, 举办各种培训班, 提升林农的参与水平;三是林农自身要不断学习有关参与的知识, 提升自身价值与认同的机会, 提高参与能力。
只有落实上述措施, 才能提升林农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从根本上改变林业的产权结构, 培育林农的角色意识, 实现“社会林业社会办”。当然, 对政府部门而言, 最为重要的工作在于, 充分保障林农自主决策权与创制权, 让林农获得社会创造力的源泉, 杜绝一切事务由政府包办的行为, 也就是说, 政府在关系到具体管理过程的各项内容不予干涉, 只在决策权的战略方向与创制权的实现方面加以引导。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深化发展, 广西的集体林业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各地集体林业管理的现状, 提出具有实用性的解决策略, 在保证林农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确保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摘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完做好这项工程, 需要政府部门, 尤其是林业管理部门针对自治区林业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目标, 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全面推进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文章将就目前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需要优化的工作展开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广西林业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金银亮.我国集体林权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2]李娅.江西省集体林区林权改革效果、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8.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篇八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14-1
林业资源是一种生态资源,保护并科学开发林业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发展的保证。自从我国实行集体林权制度以来,逐步实施了惠林惠农制度和政策,积极提高了林业经济发展水平,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经济的热情,促进了我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了林业资源,然而这一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究竟带来了多大的成绩和效果,需要走到农民中展开调查。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的调查与评价
通过走进某地区农民群众,采取问卷调研、亲身访谈、开展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与总结等来得出结论,通过抽取调查样本,分析这些样本的差异等等展开调查与评价。发放问卷300份,其中的276份为有效问卷。
1.1林权政策的调查评价
发放问卷中提出了“对林权改革政策的感受”类似问题,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共调查农户数276户,其中满意198户,不满意78户,满意率为71.7%,不满意率为28.3%。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农户对林权制度改革持满意态度,只有28.3%的农户持不满意态度,这说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得民心,使多数农民享受到了实惠。虽然也有一部分农户持反对意见,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享受到山林开发和经营的权利,而且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各种阻力。例如:林权抵押贷款难、贷款程序繁琐等等,导致了他们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负面评价。
1.2对集体林權改革相关政策的意见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到农民对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政策的想法和意见,经过调查数据表明:当前从事林业经营的农民最渴求一种生活与收入的稳定性,因为从具体的选择中可以看出有99%的农户都选择了老有保障,农民都希望能够享受到养老或医疗方面的保险待遇,而且有将近90%的农户希望当林业经营遇到自然灾害后,国家能够有所补偿,从而维护稳定的收入。同时,农户也希望在林权办理与采伐方面能够更加顺利。
1.3对银行贷款制度的评价
自从实行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民的林业开发热情高涨,但也面临着资金挑战,更多的农民只有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然而在银行贷款这一环节,农民仍然给出了不同的评价。同样从276份问卷中进行总结:低利息贷款52户占18.8%,抵押贷款65户占23.6%,毫无优惠贷款159户占57.6%。
从以上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在银行贷款这方面,有50%以上的农户未能享受到优惠,只有23.6%的农户采取抵押的方式获取贷款。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银行作为盈利性金融机构利益性质的影响,很多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山林经营规模较大和还贷能力较强的林业大户,从而保证自身的经济收益,这也是与林业经济收益周期长、风险大等原因密不可分的。基于这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才使得有50%以上的农民无法享受到银行贷款制度的优惠。
1.4林业采伐指标制度的评价
在采伐指标方面,主要从采伐指标的获得便捷性与分配科学性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采伐指标获得的便捷性。实行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农民就要接受和遵循采伐限额制度,然而,在采伐指标是否容易获取方面,在问卷中提出问题“采伐指标获取的便捷程度”。从276份调查问卷中进行全面分析,具体的调查结果认为非常便捷9份占3.2%,不便捷245份占88.8%,不清楚22份占8.0%。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有将近90%的农户认为采伐指标获取不便捷,也就是侧面意味着采伐指标很难获取,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严格的林业采伐制度,对采伐进行严格限制。实际上,虽然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指标下达到农村地区,然而,由于下达的指标十分有限,且操作不规范,导致很多没有关系、没有实力的农户无法获得指标,而且即使获得了采伐指标,也会因为采伐程序复杂、繁琐,影响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对于采伐指标分配是否科学、公平、合理的问题,在问卷调查中也进行了调查,具体的调查结果为:指标分配科学57份占20.7%,分配不科学203份占73.5%,不清楚16份占5.8%。从以上调查中可以看出,有70%以上的农户认为当前的采伐指标分配不科学、不合理、不公平,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原本严格的限额采伐制度造成了采伐指标相对有限,这样珍贵的采伐指标很容易被相关的权力部门进行非法操作,不正确履行规定程序,通过走后门等形式进行暗箱操作等现象时常发展,这些都影响了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
2结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支持并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这项制度政策仍有一些不足和缺点,需要改进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有5个发展动力[J].华人世界,2010,(1).
[2]杜群,王兆平.集体林权改革中林地流转规范的冲突与协调[J].江西社会科学,2012,(6).
[3]刘璨.社区林业制度绩效与消除贫困研究一效率分析与案例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集体林权制度总结】推荐阅读:
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2-0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汇报12-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汇报材料01-04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调研报告11-11
集体林权私有化实施方案07-04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09-02
林权改革10-06
林权抵押担保合同06-25
林权流转补充协议12-20
林权转让协议书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