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精选15篇)
1.九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 篇一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为了让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识记,提升对语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对期末复习做以下打算:
一,时间;12月6---26日。每单元约2课时。
二,分三大块:积累和运用阅读和理解写作
三,三个为主:课本为主练习册为主自学为主
四,内容和措施
1.生字和生词,能识记音 形 义。包括文中和课后中的。完成相应练习册的“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2.识记文学知识,看文下注释
3.知道文体知识。看课本后面的附录部分:小说诗歌。115页和122 页的议论文短文
4.名著导读,以《水浒》为主,识记相关内容。
5.修辞标点改错 仿写句子,在具体的练习中讲解。
6.归纳文言文的语言现象
五,阅读理解:
1,完成课后练习和练习册中的“随堂作业”
2,重点课文,教师补充课内和课外阅读。
3,教师讲授个单元文体的阅读技巧
4,背诵和默写相关课文
六,写作,1,会写记叙文,议论文
2,会写命题和半命题以及话题作文。
3,选材广泛,真是
4,书写工整。
5,在600子左右。
6,完成3篇文章。
七.一次模拟考试。
一、复习范围:
九年级上册1----6单元所有内容。
二、复习方法:
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综合复习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通过大量练习的方式加以巩固。练习准备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
三、复习过程:
(一)、按单元复习:
1、按单元复习,重点每课的字词,包括注音、词语解释、运用等。
2、每个单元复习重点课文,主要复习课文内容、重点段落的阅读方法和文章主旨。
3、文言文每篇都要详细复习,重点复习翻译、文言虚词和实词的用法。
4、诗词鉴赏要重点理解诗词的主旨、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名句欣赏。
5、课外古诗词默写复习,要识记背诵并默写。
以上用8课时一个星期时间完成。
(二)、专题复习:
1、结合练习复习字词,包括拼音、错别字的辨析、成语的运用等。(2课时)
2、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的复习,综合几种类型(实词和虚词的运用、通假字、一次多义、古今异义、词性的活用、重点句子的翻译和默写等),结合课外文言文进行题型练习。(3课时)
3、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掌握文章体裁,文章主要内容及段落
层次的分析以及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结合例文进行训练。(2课时)
4、诗词鉴赏和默写,结合试题巩固训练。(早读课)
5、语言实际运用和名著导读的复习,通过讲和练进行复习巩固。(2课时)
6、作文的复习,材料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方法要给学生讲清楚。怎样认真审题,做到主题明确,其次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文章语言的运用、书写、字数等都要重点强调。(3课时)
(三)、综合复习:
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检测,批改并评讲。(3课时)
四、迎接期末考试。
2.九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 篇二
一、把好脉搏精心策划
1. 研读课程标准, 研究数学考试范围及要求
课程标准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是九年级学生备考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没有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的备考是低效的、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 师生都要掌握对每一知识点和考点的要求。
2. 仔细研究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
进行九年级复习备考时, 应该研究近年来的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学业考试的要求是基本的、基础的, 以考察整体教学效果为目的的, 通过考试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 深度揣摩命题的难度要求和命题变化形式。还需教师开阔视野, 搜集新题型, 以及领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二、把握学情合理规划
第一轮:单元复习
打破章节限制, 可以重新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成三大体系, 即: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在单元复习中, 不限于单一知识点, 而是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 按循序渐进的原则, 把知识有机地整合和综合, 对知识进行全方位梳理, 使学生真正地构建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第二轮:专题研究
结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 可设置专题研究。例如:应用问题, 开放问题, 图表信息问题, 运动变化问题等。例如, 在应用问题专题复习时, 又设定了方程的应用、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的应用。现以函数的应用中的一次函数的应用为例分析做法, 一次函数应用是近几年的中考必考考点, 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之一, 教师应该搜集题型, 师生一起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学生便会对此类问题的分析有明确的思路, 从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三轮:综合提升
这一阶段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展,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深、广、难度的发展,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例如, 在攻克压轴题时, 根据很多压轴题都有运动的元素, 就可以针对运动问题进行相应的训练, 如:1.用简单的代数式表示某些变化的量。2.找好界, 分清限。也就是分析图形变化有几种趋势, 找到关键点, 画出各种图形, 分清几种情况。3.解决运动问题常见的几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体会、去分析、去实践。有的同学对压轴题采取放弃的态度, 要让学生拥有自信, 尝试成功, 消除畏惧心理。
第四轮:模拟测试
这一阶段可以采取“考—批—讲”的程序, 以考代练, 让学生在真枪实弹中迅速成长起来, 成熟起来, 因为只有在考试中才能暴露出问题, 只有在考试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学生的失误才能逐渐变少, 才能很快走过害怕考试的心理阶段。
第五轮:考前浏览
这一阶段是考前休整阶段, 学生的紧张程度已达到极限,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轻松的环境, 把做过的试卷进行浏览, 是查漏补缺, 要有轻有重而不是面面俱到。在这一阶段, 学生可以浏览一下教材, 也可以浏览自己的错题集。
三、适度挖掘细致深化
1. 创新备课———复习课既是新课, 又不是新课, 复习课不是重
复, 不是原地踏步, 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具有片面性, 在复习阶段如果还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 那么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也没有什么新的收获。
2. 精选课题和精编试题———复习课上要做到精心选择学生掌握上存在困难的问题, 进行重点的复习, 强化训练, 力求全面过关。
3. 建立学生错题档案, 每一次考试中, 都要将学生易错的问题
3.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篇三
【关键词】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一、概述
复习是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于面临中考的初中生而言,更是需要对复习给予重视。九年级数学,不仅要进行新知识的吸收,同时还要对新知识进行复习,更要准备整个初中数学课程的复习。这样对于一些数学底子比较差的学生而言,会倍感沉重。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复习又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过去的不足进行弥补。所以,对于九年级的学生们而言,学好数学,复习好数学,自信面对中考,就要能够吃苦,进而加上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这样曾经不懂的知识也可以得到完善,而新的知识也能够加以巩固。那么,如何制定有效、科学的复习策略,成为当前九年级学生的首要任务。
二、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定位不准确
中考数学复习定位不准确会对学生的复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定位不准确就会造成中考数学成绩平均分不高。一些数学老师由于过高估计自己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数学复习教学定位较高。这样就会造成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过多地去搞压轴题训练,一部分学生接受不了。一些教师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础,在中考数学复习中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这样就会导致中档题和较难的压轴题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不够。
(二)忽视基础知识,偏重于做题技巧乃至押题
由于在中考复习中,时间短,知识量大,没有时间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习。所以在复习中,教师往往会不自觉地轻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做题技巧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往往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做题技巧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所以,在讲述做题技巧的同时,要将其和数学基础知识良好地结合起来。关于押题,这是很多的教师和学校都使用过的。押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又会使学生产生一味的依赖押题,忽视基础知识的问题。
三、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一)阅读教材,返璞归真,夯实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遵循“课标”的基本理念,关注“课标”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试卷中许多试题大多源于课本,或是改编于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和复习题,试题结合基础知识考查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方程与函数、化归思想、统计思想、转化思想等等)。我们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就要全面系统的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等,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
中考数学命题都是围绕“四基”和“四能”展开的。所谓“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基本思想方法。“四能”指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大部分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是简单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基本的问题。
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在形成体系上下功夫,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新知识应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特别要注意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这样,在解题时,就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启示,从记忆系统里迅速检索出有关信息进行组合,选取与题目的信息构成最佳组合的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二)梳理归纳,重视方法
做题是最需要方法的,尤其是数学的学习,更是需要掌握数学方法。有很多数学思想,都是需要学生们掌握的。在这里值得强调,掌握一种数学方法,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但是不要把已经掌握了的方法,还在重复的练习,这样相当于在做无用功。
1.针对难点、重点、弱点以及热点题型进行专题练习。
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开展专题复习,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解决实际的数学应用问题时,我们要根据题意得出已知的条件,并且要发掘隐蔽的条件,然后画出图形或者列出等量关系方程,把学生容易忽略和容易出错的问题作为重点来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加深记忆。再者就是要针对难点、重点、弱点以及热点题型进行专题练习。每一次进行专题练习前,教师先将这类题型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他们先独立进行思考和解决,课堂上教师再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对于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以及易错的地方会更加关注,复习效率才会提高。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一题多解
数学能力是在训练中培养的,但机械重复题海战术,并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具有能力。反而会加重学生负担,若在教学教中,培养学生 一题多解,则能开拓学生思维,形成发散思维,形成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2)注重多题一解
不同类型的问题,不同知识点的问题,各种知识点的综合问题,其解决所用的知识点尽管不同,但其数学思维方法是相同的,通过多题一解,向学生展示其思维的共同点,使学生体会到思维的共性,掌握其思维方法。
(3)注重数学思想教学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的本质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在中考数学复习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数学思想教学.在解题训练中,有目的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全真模拟,巩固强化
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复习,学生对于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已经基本掌握,这时进行模拟中考测试,其真正的目的就是查找复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漏洞。教师要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认真做好试卷的讲评工作,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做题习惯,不要为了快速的答题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做题步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另外,要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让学生树立信心,不要过度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要通过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以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情迎接中考。
参考文献:
[1]吴永春. 《对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的几点建议》[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 2014(11) .
4.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篇四
位伯镇中学张爱新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进入九年级下学期的复习阶段。众所周知毕业班的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各方面能力相对较低的特点,我们数学组共同研究制定了以下复习计划:
一、知识回顾,夯实基础,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复习中由教师提出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回顾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注意引导学生弄清复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重点例题、练习题和习题重点解决,并把这些题进行变形和延伸,使一题多变,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重视理解能力、解题技巧以及应考能力的培养。我们所使用的辅助资料是教育局下发的中考《面对面》,结合这一资料发现疑难问题重点解决。
二、热点题型复习
这一阶段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面对面》中的八个热点题型把知识系统化,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另外我们还从去年各省市的中考题中选取一些题型新颖比较典型的试题进行分类整理逐一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这一阶段使学生更进一步,达到一个质的飞越。
三、中考模拟测试
我们学校初步决定在以上两个过程中三周进行一次模拟测试,及时阅卷,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重点解决,争取达到举一反三。模拟测试不仅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应考能力。
5.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篇五
一 指导思想
中考毕竟不是高考,它的主要职能是了解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基本数学水平,其次才是作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这就决定了中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同时我市因为整个区域发展不平衡,所以中考试题的难度、开放度、新颖度较其他一些省份低一些。为了更具体更实在的感受卷子的形式和内容就要认真的阅读地纲后的样卷,总体上说2010年中考试题有以下特点:在考查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察。在题型设计、情景安排及问题设问方式等方面有更多的创新,开放型、应用型、信息获取型、实际操作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出现更多。总体上在题量和难度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出现旧题、偏题,怪题。总之是重视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灵活应用数学,重应用、重能力、重创新,实现和新课程标准的无痕迹的“软对接”。
二、复习方法
1、第一轮复习
(1)时间安排(3月15日-----4月30日共7周)
第一周《数与式》
第二周《方程(组)》《不等式组》
第三周《函数》《统计与概率》
第四周《几何初步知识》《三角形》
第五周《四边形》《相似形》
第六周《圆》
第七周《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
(2)复习资料与练习:
现在复习资料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我个人认为在所有的资料中,没有太大 的好坏之分,每套练习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只要系统的用好一套都是有效果的,关键是系统。当然老 1
师是应该多备几套练习,多看一些题也是必需的。
(3)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夯实基础,要做到全面系统也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力求作到“竖成线,横成片”。同时要求学生准确理x2
解每个概念的含义。把以前的模糊概念理解清楚。如是不是分式?还要明确每一个知识x
点在整个初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复习因式分解时,即要系统复习因式分解的定义、方法和一般步骤,还要掌握因式分解在代数式中的恒等变形,数值计算。分式化简、方程变形中的作用既要认识到因式分解是一个基础知识点,又要体会到它也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将基础知识经过这样的系统梳理和归纳,不仅使知识更加系统。还能看到知识间的联系,加深理解,激活思维。使学生思路更清晰,知识更扎实。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具体要求是:
6.九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推荐) 篇六
王新荣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内容较多,而下学期开学离中考时间已经很近了,因此本学期不仅要完成九年级(上)数学学习任务,也要对九年级(下)“二次函数”“相似”两章进行教学,导致本学期复习时间较短,最多只有两周左右的复习时间。为了提高本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复习效率,使学生在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我制定了下面的数学复习计划:
我的复习计划大致分三轮:
第一轮:分章复习,时间12月24日——2013年1月4日
第一部分:相似复习时间: 12月24-25日
第二部分:二次函数复习时间:12月26日-29日
第三部分:圆复习时间:12月30日1月2-4
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把握基本方法上。同时,掌握重点。引导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弄清内部结构,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把握,方法的运切实抓好“双基”的练习。
让学生总结各章重点及难点,以及本章中的重点例题和练习题,再利用上课时间对学生的总结全面细化,弥补其不足之处,提高复习效率,达到学生看见题目能够自己分析出考查哪章节知识点的目的。
重点:唤起对定理定义的记忆,解决答题中的粗心、格式不规范问题。第二轮:专项训练,突破解答题复习时间:1月5日-11日
针对考试的题型有针对性地复习专题题型,分析各种试题,整理分类,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第三轮:综合检测复习时间 :1月13日-16日
选取两至三份质量比较高的期末测试卷,对学生进行实战练习,全面考查复习成果,讲评中注意精讲,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7.九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 篇七
一、复习内容及要求
专题复习既要抓住主要知识和核心内容, 又要关注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走向。以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为切入点, 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 选取近两年各地的典型试题, 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 精讲精练, 常见的专题有:开放探究性问题;实验, 操作问题;方案决策, 设计问题;归纳, 猜想问题;动点问题。
二、复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专题为单位组织复习, 专题的选择要准, 安排时间要合理, 大约4周。专题要具有代表性、针对性, 围绕近两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难点, 对重点题要狠下功夫, 不惜一节课练一至两道习题。
2.注重题后的总结, 做了一道典型的习题后, 要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提升分析总结能力。
3.选择的专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一目的, 但注意选取的难度要把握好一个度, 难度适宜, 坡度适当。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提示思维过程, 揭示解题方法, 切记不能让学生搞题海战术, 更不能急于给学生答案, 而达不到锻炼思维能力的效果。
三、复习策略
下面以“动点问题”为例, 谈谈专题复习的一些做法。
1.习题概述。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以三角形、四边形为基础图形, 图形中的某个元素 (如点、线段等) 按照某种规律运动, 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中互相依赖, 体现了数学中“一般”与“特殊”的互相转化思想。在各地中考试题中以压轴题出现, 考查学生的操作 (画图) 能力, 利用函数, 方程, 相似等知识,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图所示:
在梯形ABCD中, AD∥BC, AD=6cm, CD=4cm, BC=BD=10cm, 点P由点B出发, 沿BD方向匀速运动, 速度为1cm/s, 同时线段EF由DC出发沿DA方向匀速运动, 速度为1cm/s, 交BD于点Q, 连结PE, 设运动时间为ts (0
解答下列问题:
(1) 当t为何值时, PE∥AB?
(2) 设△PEQ的面积为y (cm2) , 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得若存在, 求出此时t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4) 连结PE在上述运动过程中, 五边形PFCDE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涉及一个点在运动, 一条线段EF也在运动, 使得问题转为复杂, 这就要求将“动”化为“静”, 即画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示意图, 然后依据图形结合已知挖掘其中的等量关系, 运用方程来解。
第 (3) 小问先假设这样的关系成立, 列出方程, 通过求解方程来判断“是否存在”。
解: (1) 因为PE∥AB, 所以PED=BAD, EPD=ABD,
即△PED∽△BAD。
所以, 而DE=t, DP=10-t。
所以, 解得。
所以当时, PE∥AB。
(2) 由题意可知EF平分且等于CD, 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DEQ=C, DQE=BDC。
因为BC=BD=10, 所以DEQ=C=BDC=DQE,
所以△DEQ∽△BCD。
过点B作BM⊥CD于点M, 过点PN作PN⊥EF于点N,
, 因为ED=DQ=BP=t,
所以PQ=10-2t, 又因为△PNQ∽△BMD,
(4) 在△PDE和△FBP中, 因为DE=BP=t, PD=BF=10-t, 又因为PDE=FBP, 所以△PDE≌△FBP。
所以s△PDE=s△FBP, s五边形PFCDE=s△PDE+s四边形PFCD=s△FBP+s四边形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 五边形PFCDE的面积不变。
2.启示与建议。首先, 运用多媒体软件, 使图形真正运动起来。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的结合处理, 可给单调的数学教学带来一片生机。授课前, 制作运动问题的课件, 使点、线、图形动起来, 让学生经历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 对动点问题有直接的感性认识, 从而清除对动点问题的畏惧, 树立自己解决这类问题的信心, 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点拔观察方法和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虽然动点问题是中考的压轴题, 涉及知识面广, 但在解题方法和技巧上也有共性可循, 所以要求学生解完每个动点问题后, 都归纳总结, 此类问题总的来说有三个步骤: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结合图形用初始变量表示图形中其他变量;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方程或函数改模型来解决问题。
8.如何提高九年级数学复习效率 篇八
一、打牢基础
尽管近年来中招数学试题中有许多新题型,但所占分值比例比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础题。因此,在复习中必须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让各种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结论及解题方法技巧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水平出发,夯实基础,充分发挥基础知识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弄清它们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结合复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复习速度与复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
二、梳理知识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细致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条分缕析,梳理归类,重新组织,使之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系统。这是一个使知识内化的过程,目的是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把握重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注重“四基”,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九年级复习时,我们更要突出重点,对于学生平时理解不透彻的知识,一定要多下工夫。如,中招试题中有较多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这两类题中所含知识点较多,考验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多进行相应的训练,要注意限定时间,并对各类练习进行归纳和整理。还要特别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基础知识题,来考查学生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基础知识题时,要特别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如,解方程的应用题要做到结论清、过程细;解分式方程要进行检验;尺规作图题要用直尺圆规,画准确并保留作图痕迹等。关注细节是训练的重点,平常做题就注重规范,才能逐渐养成好习惯,才能在考场上得心应手。
四、弄清概念
学生做习题出现常规性错误的原因,分析起来有概念模糊、审题不认真、读错题、读漏题、计算不准确、公式用错等。概念是对事物进行推理的基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做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注重对数学概念的辨析,造成认识模糊不清,做题出现错误。如,复习“三角形”,我提问三角形三边的大小关系时,有个学生竟然回答:“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这个回答引来全班同学哄笑,这就是概念模糊造成的后果。另外,公式是解数学题的基础,要想考好数学,必须能够掌握并灵活应用公式,不能把数学公式记错。认真审题是正确做题的前提条件。有的学生急于求成,审题不认真,匆忙读题后就答题,这样很容易因为审题时错看、漏看一些条件,不能发现隐藏的间接条件,或对条件分析不充分,出现失分。还有,数学问题需要通过计算来解决,有些学生计算能力较弱、准确性低,也会影响数学成绩。如,已知a、b是方程x2-2(k-1)x+k2=0的两个实数根,且a2+b2=4,则k= 。在计算的时候,如果不认真,k值很容易出现错误。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循序渐进,从平日做起。
五、调整心态
一想到马上就要进行中招考试,不少九年级学生会有紧迫感,如果压力过大,就会造成负面心理,干扰复习。作为老师,我们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及时调节学生内心的紧张状态。为了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每天复习功课、进行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凡事按计划进行。九年级学生有很多的考试,大量的考试会让学生身心疲惫,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招考场,肯定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所以,适时地“解放”学生,让学生从学习中走出来,参加有益于身心的文体活动,会有积极的作用。但要注意,“解放”不是完全放松,必须保证学生处于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9.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篇九
马广业 2013-1-9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本学期,我们已经结束了新授知识,为了很好地完成复习教学任务,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制订期末复习计划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的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次期末考试一共考查九上全书和九下一二章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证明
(二)、证明
(三)、一元二次方程,视图与投影,反比例函数,频数与频率,三角函数,二次函数。
我的复习计划大致分三轮:
第一轮:将各章内容分类划分,细化各章知识点,采取学生先自主复习,作出复习手抄报,让学生总结各章重点及难点,以及本章中的重点例题和练习题,再利用上课时间对学生的总结全面细化,弥补其不足之处,提高复习效率,达到学生看见题目能够自己分析出考查哪章节知识点的目的。主要将各章内容分成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三角函数;
第二部分: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部分:频数与频率
第四部分:证明
(二),证明
(三),视图与投影
其中一、二部分为重点,三四部分在习题中同时展开复习,大致需要一个星期时间。
第二轮:通过这次考试的题型有针对性地复习,利用教研活动各校所出模拟试题,整理分类,分为以下专题展开:
一、填空选择专题,全面考察各章细小知识点;
二、几何及三角函数专题; 三、二次函数及动点专题。
由于这些类型的题目是学生感到有难度,且在考试中最易丢分的题目,因此特别针对这些内容作专题训练,以强化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大致四天左右时间。
10.九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 篇十
中考数学复习计划
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
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易:较易:中:难=4:3:2:1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要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以教学案为主。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集中、归类,重点难点热点突出复习,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可对学生共性的难点、误点设立专题。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以题代知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可适当穿插过去的小知识点,以引起记忆。
(4)专题复习可适当拔高。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一个度。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要善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给学生,免得学生产生“糊涂阵”现象。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俗称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要切近中考模式。
(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学生要有错题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3)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讲透;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不宜对模拟卷题题讲。
(4)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前两轮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考场,那肯定效果不好。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后期题量不宜太大,要让学生轻松解题、居高临下解题,能跳出复习的圈子看试题。
(5)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6)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
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
11.浅谈九年级数学学困生复习策略 篇十一
关键词:学困生;复习策略;激发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特别是处于九年级需面对中考,我们更不能放弃学困生的复习工作,只有精心组织好数学学困生的复习课,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
1.数学学习意识淡薄
或者说有部分学生已经没有数学学习意识,上数学课只是成为一种必须。考试成绩也大多是二三十分。有的班级的低分率甚至达到百分之二三十。
2.数学学习基础不好
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不高,特别是学困生。可能小学数学基础就不好,加之七年级、八年级时数学进度过紧,或者自身主动性不高等原因,造成他们数学基础很薄弱。
3.数学学习方式机械
对数学的学习被动接受,产生疲惫心理;对学好九年级数学丧失信心,没有坚定的信念,产生急躁、自卑心理。他们或多或少对学习数学产生恐惧、焦虑、抵触等不良情绪。
二、九年级数学复习课的任务与特点
复习课是整个教学实施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九年级数学课的复习,在整个初中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的目的任务是:查漏补缺,夯实“三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数学总复习的特点:综合性强,容量大,灵活性大,针对性强。
三、复习策略
1.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内在前进的动力
到了九年级,数学学困生们大多对数学已经放弃,或者无所谓。作为教师要夸大一轮复习的功效,让他们感受到,不管以前基础有多薄弱,经过努力,九年级复习完全来得及。通过教师帮助和学生自身努力,让学困生从无助与迷茫中走出来。
2.合理定位,树立目标,找到前进的方向
数学知识技能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因此让学生要合理定位,自己原来是什么样的水平,不要好高骛远。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提高数学成绩,将来有学上就好。所以“轻装上路”,不要有思想负担,能通过九年级复习提高一点就是胜利。
3.抓基础,体现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层次性原则
近年的中考命题实际上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数学中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中的基本常规题已达整份试卷的80%左右。因此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和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情况精心设计若干套专题练习,让学生定时练,扎实练,以保证他们在这些问题上有较好的得分率。
4.狠抓主客观题的得分点,进行点对点训练,让学生看到希望
学困生的中考得分点其实也就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前六题以及解答题第一、二两题。因此选择题和填空题从一开始就要渗透各种解法。
5.教通法,加强学法指导,授之以渔
中考不出“怪题”,重在考通性通法。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视通性通法的教学,对基础题型进行适当归类,从题目的众多解法中分析选择通法,能收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功效,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高中考复习质量。
总之,九年级时间紧,任务重,只要我们一步一步夯实基础,认真落实“双基”,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相信学困生也会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陈波.关于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思考[J].读写算,2011(47).
12.九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 篇十二
命题教学在数学课中常见且重要, 数学大厦中的概念、定义等元素正是依赖一个个数学命题相互联系、形成需要证伪或证明的数学事实.数学命题教学是使学生认识命题的条件、结论, 掌握数学命题的内容和表达形式, 掌握命题的推理过程和证明方法, 对命题的呈现形式进行辨析, 运用命题进行计算、推理或论证,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特别是通过数学命题教学, 学生可以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把学过的知识点系统化, 形成结构紧密的知识体系.
我们组建了“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数学命题教学研究”的课例研究小组, 试图以目标导向为基点来研究数学命题的教学, 使目标导向贯穿于命题教学的各个阶段, 并对命题应用水平层次进行明确的划分, 从而有效地提升命题教学的效果.本次课例研究的载体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圆的轴对称性”第1课时, 内容是确认圆的轴对称性和探索并应用垂径定理.安排了同一位教师在3个平行班3次进行施教, 按照“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进”的方式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按“施教—研讨—改进”循环进行.
为正确厘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我们把圆的知识在不同学段的呈现加以考察和分析, 同时学习并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与圆有关的内容标准, 期望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制订置于前后连贯一致的认识中, 如图1所示.
同时, 考察本节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 以获得本课学习的认知基础:圆的轴对称性涉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勾股定理.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在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原则下, 将“圆的轴对称性”的第1课时目标确定为3个:
学习目标1:经历圆的轴对称性的探索过程.
学习目标2:通过探索、猜想、概括、证明活动习得垂径定理.
学习目标3:应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分为3个层次: (1) 已知两个元素利用勾股定理求第3个元素时, 添半径或弦心距构造标准图形; (2) 已知弓高和半弦、半径、弦心距中的一个量, 通过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其余两个量; (3) 利用垂径定理进行推理论证或与垂径定理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教学改进过程
2.1 从教学时间分配角度, 凸显重点学习目标
从厘定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出, 目标3是属于问题解决的高层次目标, 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应得以保证和凸显.
研究组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观察, 并记录了3次课各环节所使用的时间, 将教学主要环节在3次课中所用时间用统计图作比较, 如图2所示.
再将3次课中分别针对3个目标教学的用时用折线统计图作如下比较, 如图3所示.
由上两图可以看出:3次课在垂径定理应用环节的用时均在20分钟以上, 从第1次课到第3次课针对目标1与目标2的教学用时逐渐减少, 目标3的教学用时不断增加, 高层次的目标3逐步成为课堂教学之重心.
2.2 从例题习题选择角度, 匹配各层学习目标
厘定了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后, 例习题的选择应与之匹配, 例题的教学和习题的演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目标3———会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上文已将其分解为4个子目标.施教中, 第1次课的一例题属于下一课时的内容, 无对应的本课时学习目标;同时, 没有选择与目标3 (3) 匹配的例题与习题, 因此缺少了针对目标3 (3) 的应用, 使本节课的教学产生缺陷;还有, 例习题应用水平层次也不甚清晰, 应用水平层次高的前置, 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 课堂上学生频频出现冷场的现象.第3次课的例习题既考虑到目标3的所有子目标, 而且应用水平层次也理顺, 层层递进, 为学生的思维逐级上升搭设了有效的脚手架.比较第1次与第3次课的例习题使用, 例习题的选择与学习目标越来越匹配.
2.3 从命题教学环节角度, 协同达成学习目标
在本次课例研究中, 通过对3次课的结构梳理, 我们将命题教学分为4个阶段:命题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垂径定理的必要性.命题的获得———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猜想垂径定理的结论, 并用3种语言表述, 然后对定理进行证明.命题的辨析———让学生对符合垂径定理表述及图形模式的辨别.命题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垂径定理的应用, 并把应用水平划分为领会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问题解决水平.
2.3.1 命题的引入:激起学生探究垂径定理的学习欲望
第1、第2次课情境显得平淡, 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垂径定理的必要性.第3次课的情境是:某地下管道因受损需维修, 由于管道的横截面很大 (配有图, 略) , 施工人员无法直接测量管道的半径, 维修需调换一段管道, 施工人员如何获得适配的管道呢?问题让学生迫切想知道解决的办法, 学生对学习垂径定理的有强烈的要求和期盼, 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3.2 命题的获得:由纠结到顺畅, 由模糊到清晰
施教者给出问题, 试图通过探究, 猜想垂径定理的结论.
第1、第2次课给出两个问题, 问题1就让学生产生了歧义, 探究的过程中显得有点绕弯子.问题2的指向也不明确, 受问题1的思维限制, 学生不知从猜想结论的方向思考, 与预设相差很远, 磕磕绊绊, 很不顺畅.
第3次课删除了问题1, 保留了问题2, 限制了获得结论的条件, 并将提问改为指向较明确的表述.学生很清楚需要猜想的是由条件获得的结论, 在既开放又指向明确下进行思考, 从而获得猜想.
在处理垂径定理证明时, 第1、第2次课施教者的引导含糊且纠结, 第3次课上, 施教者思路清晰、分析到位、证明顺畅, 促进了目标2的达成.
2.3.3 命题的辨析:明确了命题的标准范式和非标准范式
命题的辨析是通过对命题的语言、符号、图形呈现相似, 易混淆的形式的辨认, 确认命题的标准范式, 知晓命题的非标准范式, 为应用做好准备.施教者对垂径定理的适用图形进行了辨析, 3次均用的图形如图4所示.
图4中的 (1) 为应用垂径定理的标准图形, (2) (3) (4) 为非标准图形, 但均适用垂径定理.第1次课还用了图5中的 (5) , 因与目标不符, 第2次课被删去.这样使用的图形均含有“垂直”和“过圆心”两个要素, 缺一要素的图形缺少, 因此, 第2次课增加了图5中的 (6) , 第3次课还增加了图5中的 (7) , 这两个图均不适用垂径定理.通过辨析, 学生弄清了适用垂径定理的图形和易混淆的图形, 便于在应用时正确使用, 从而推动学习目标的达成.
2.3.4 命题的应用:完成对子目标的覆盖, 厘清了应用水平层次
前面已对垂径定理的应用所选择的例习题进行了分析, 现再将这一阶段使用的教学任务及其针对的子目标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第1次课子目标覆盖不全, 应用水平跳跃性大、层次比较混乱, 学习目标达成很有限;第2次课子目标中的应用层级性逐步递进, 但缺乏挑战性的高认知水平应用目标;第3次课子目标覆盖全面, 层次清晰, 对学生的挑战循序渐进, 学习目标顺利达成.
3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授课效果在课后作业中的体现
这种学习目标导向下的命题教学课效果如何呢?我们通过课后作业进行了比较, 发现教学效果也不断处在提升之中.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我们编制了用时25分钟课后作业, 作业题不仅全覆盖学习目标, 也涵盖了垂径定理应用的4个层次, 正确率统计情况如表2.
从表2看出, 整体上来说,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授课效果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 越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提高幅度越大.特别是针对学习目标3的高层次目标, 效果提升更为显著.
4 研究获得的认识和结论
命题教学要厘清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实施, 特别是学习目标的层级设置直接指向了命题教学的效果.通过本次课例研究中我们得到以下的认识.
4.1 学习目标厘定需置于数学知识体系的前后关联之中
命题是由一些概念相互联结而构成的, 因此教学的学习目标厘定应根据所教学的命题内容, 将它置于前后关联的知识体系中, 考察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及各阶段所需解决的问题一致考虑.孤立的考虑不利于知识的建构和所需解决问题的正确定位.同时学习目标的确定还应横向考虑与其它知识的关联, 沟通知识间的相互串接.对抽象的学习目标应进行分解, 尽可能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陈述学习目标, 用外在的行为反应内在的能力变化.
4.2 命题教学的过程可以通过4个阶段由浅至深逐步达成
命题课的教学可分为4个阶段:命题的引入、命题的获得、命题的辨析、命题的应用, 将每一个阶段赋予相对应的教学任务.命题的引入应当由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命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命题的获得应通过观察归纳、提出猜想、完善猜想、证明猜想而完成.命题的证明受到学生是否具备与新命题相关的旧知识以及提取旧知识能力的影响, 也会受到学生能否将条件和结论进行匹配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要证明命题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来解决命题证明的难关.命题的辨析是指对符合命题表述模式的辨别, 通过对命题的语言、符号、图形呈现相似, 易混淆的形式的辨认, 确认命题的标准范式和非标准范式, 为命题的应用打下基础.命题的应用是通过利用命题进行计算证明等, 加深对命题的记忆理解, 以备有效提取而进行的命题教学阶段.命题应用的层次应由浅入深, 逐步提高对应用的要求.
4.3 命题的应用阶段需根据学习目标和进度注意多级水平的合理搭配
命题的应用水平可分为4个层次:领会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问题解决水平, 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进度适当搭配, 不宜盲目拔高或游离学习目标之外.命题的领会水平是指能对所学命题的进行复述和再现, 简单运用水平是指能提取所学命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综合运用水平是指能与其它命题进行关联, 综合进行计算和推理, 问题解决水平是指能熟练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根据所学命题, 对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付之于实施, 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命题应用的过程中, 针对学习目标, 设置不同水平层次的例习题, 使学生一步一步跨上台阶, 不但可以提高命题的应用能力, 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8) :72-76, 82.
[2]杨玉东.教研, 要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J].人民教育, 2009, (01) :48-49.
[3]L.W.安德森编著, 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3.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篇十三
教 学 计 划
------九(1)九(2)班
2018/2019学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九(1)九(2)班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教学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一、学情分析
1、新学期,根据九年级的实际,首先是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2、通过对上期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学习数学兴趣不够浓厚,怕吃苦,少问,欠钻研精神;二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1、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
2、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3、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性质;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并加以理解应用;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3、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力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加强培优补差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3)自主作业习惯;(4)课后复习习惯。
7.改进阶段考试形式,改进评价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基础知识技能“推迟判断”,让学生有再次考试的机会,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14.九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 篇十四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留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掌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峻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把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爱好浓厚。另一方面是相称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本章的难点是准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详细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朴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央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参与教学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一种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利用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之培养成为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书向学生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素材,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这样教师应把这些能力的发展放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位置,并通过各种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五、教学方法:
本学期针对不同的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的情况及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学能力为主,主要有:
1、学生猜想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
2、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面向全体学生与照顾个别相结合。
5、组织练习与成绩考查相结合。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七、课后辅导: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有: 布置作业,及时检查并订正。
2、课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教学效果进行咨询,哪些知识点还需进一步巩固,哪些知识还没有讲解透彻,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3、激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4、努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难点,及时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八、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21章 二次根式
第一周四~第二周三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周四~第五周一 第23章第23章
旋转 28
第五周二~第十周一 半期考试
第24章
园
第十周四~第十五周一 第25章 概率初步
第十五周二~第十七周二 期末总复习
第十七三~期末结束
2009—2010学(上)九年级数学
教
学
计
15.九年级上数学工作计划(共6篇) 篇十五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9(1)、9(2)两个班的数学课,尽管这两个班是九年级比
较好的两个班,但在八年级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很不理想。9(1)班及格14人,优良1人;9(2)班及格12人,优良一人;成绩在50分一下的也比较多。九年级上学期是初中数学最为重要的时间段,因为第二学期就要面对总复习,中考,所以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本学期的知识不但多,而且都非常重要,可以说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使很繁重的。所以,如何在非常相对有限的时间里,在现有基础上最大可能的把两个班的数学成绩提高上来,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将来的中考打下好的基础是当前我所面对的最为紧迫的任务。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包括:第二十七章 圆,第二十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九章 相似形,第三十章, 反比例函数,第三十一章命题与证明,第三十二章,三角函数,第三十三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圆与一元二次方程对于学生来说不但是全新的内容,而且是中考所必考的知识点,也是更深一步学习九年级数学下册相关知识的基础,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似形,反比例函数,频率域概率等知识同样也是中考之中的常考点。总之,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比较多,而且都比较重要。九年级下册的教材内容包括:第三十四章 二次函数,第三十五章 圆(2),第三十六章 抽样调查与估算,第三十七章 投影与视图。在这些内容中圆(2)与二次函数是本册书的重点,在中考中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常以大的证明题或者应用题出现,分值比较多。九年级的两本教材不断是有重要的新知识需要去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由过去那种一个题目只考查一个知识点,只有一种解题思路的单一考查形式,向一个题目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多步的,有多种解题思路的综合考查形式的思考、解题过程的转变。
三,存在问题。
1、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的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教学活动涉及到多个方面,教学成绩的好坏有多种因素决定。要求比较严格、讲解比较精彩,能够吸引学生、善于把握考点„„这些都是有一个好成绩的因素。自己的优点在哪里,如何发挥也是重要的问题。2学生的成绩差,但九年级数学必需要求一定的进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效率,即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使学生掌握好所学知识,解决好教学过程中时间与效率的问题。
3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两个班的优良学生只有两个,怎样使数学的优良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两个班不及格的人数非常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怎样设计教学,才能即能够照顾到班里大部分的学生,又能使班里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即怎样既让差生吃饱,又让优生吃好的问题。
5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在于老师讲解的多精彩,而要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怎样的方法去准确的把握学情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为下一步的教学指明方向。6问题的反馈。对于这两个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做练习是很简单的事情,关键是如果练习完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什么方式使学生改正过来,又用什么方法进一步检验他们是不是真正的掌握了。
四,措施与方法:鉴于以上的情况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做好第一单元的教学工作。完事开头难。做好第一单元的教学工作,不仅是因为圆这一单元是全新的内容,更是因为它处在九年级数学的开篇。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抓好了这一单元的工作,也就是为这一个学期开了一个好头,定下了一个基调,便于今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定目标,定任务。从现在起,两个班的学生中,有哪些学生是要到达优良的,哪些学生是要求及格的,哪些学生是让他们对数学不失去兴趣,最后又要是什么结果的。以及对于要求优良的学生怎样处理,对于要求及格的学生怎样的进行教学等问题都有做到心中有数。3,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好反馈工作。要采用作业,小测验,抽查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做好课上,课下练习的反馈工作,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最大的收益。
4,认真钻研教材,钻研历年来数学中考题,钻研数学课标。首先让自己对每一章内容中中考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把握,无论是在新授课中,还是在平时的考试中,都要有所侧重的像这些内容倾斜。
5,思考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使他们有基本的数学素养。特别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通过教师的总结与引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与流程。简单的题目一看就知道从何下手,当遇到复杂的题目时,知道该怎样分析,如何下手,怎样思考,遇到阻碍如何另辟蹊径。对于这些问题,也是本学期要着重解决的。
总之,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压力与挑战并存。数学成绩的提高,不在于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积累;也不在于说了什么,更多的是要看做了什么;对于学生是这样,对于老师而言同样如此。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拥有那份对教学的激情与执着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霍增良
2012年8月24日
篇四: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
篇五: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陶平
一、学情分析:
新学期,根据九年级合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合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九年级数学包括: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 ,第二十三章《旋转》, 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代数三章,几何两章。而且本学期要授完下册第二十七章内容。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 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6、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认
2014-8-27 陶平
篇六:九上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又担任九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又要考虑下学期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注意时间的安排上,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比较好,但是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八大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会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应用;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和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第二十三章 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 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4、精心组织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5、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课时安排
见下页
篇七: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考虑到在九年级下册教学时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制定九年级上学期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同时把握好教学进度。
一、学情分析
1、新学期,根据九年级合班的实际,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重新划分学习小组,对新合班过来的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他们迅速适应新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和新学伴,帮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2、通过对上期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学习数学兴趣不够浓厚,怕吃苦,少问,欠钻研精神;二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指导思想
1、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
2、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3、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性质;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并加以理解应用;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3、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教材分析
1、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2、第22章 二次函数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从而提高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23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4、第24章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5、第25章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措施
1、精心备课,设置好每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突出重点,讲透难点。
2、加强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作答能力和正确率。
3、精心组织单元测试,认真分析试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进行分析与讲解,力求透彻。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组辅导,突破难点。
4、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课时安排
1、根据《教师用书》的安排,九年级上册全书共需68课时,各章教学时间具体分配如下:
⑴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3课时);
⑵第22章 二次函数(15课时);
⑶第23章旋转(8课时);
⑷第24章圆(17课时);
⑸第25章概率初步(15课时)。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课时安排计划。
篇八: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继续担任九(2)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并在学校安排下接手八(3)班数学科目,身感担子重责任大。由于九年级时间非常紧张,既要完成新课程的教学又要考虑下学期对初中阶段整个数学知识的全面系统的复习。所以在注意时间和把握好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比较好,但是优生面不广,尖子不尖。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良莠不齐,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些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还需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有些学生不具有或不够重视,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
二、指导思想:
通过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1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第22章:相似形;
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4章: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每一章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其地位,重视课后反思,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的细节。
(2)抓住课堂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大课堂容量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益。
(3)课后反馈。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培优和治跛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九:2014九年级上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宁 阳 三 中
科目:九年级数学
备课组长:黄现友
时间:2014年8月30日
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九年级数学学科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学习数学的习惯性差,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严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不断提高数学教师备课的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对本学期的数学备课工作拟定以下的计划: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我县的“三环节”教学,探索数学中的“导、学、议、练、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本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三、工作目标
重视教学常规工作,团结奋战,资源与经验共享,平时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提高教学质量、目标落到实处。
1、总揽教材,充分利用学校文化资源,发扬九年级数学教师的团队精神,精心搞好学案的编写工作,上好每一节课,全力打造高效能课堂。
2、精心设计作业,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确实做到减负增效。
3、做好单元过关检测工作,做到有考必改,有改必评,不断总结提高。
4、做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工作,提高集体备课时效性。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网络的丰富资源为数学教学服务。
6、教学成绩比上一学年进步一个名次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教学经验,落实我县“三环节”教学,切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探索“导、学、议、练、悟”的教学基本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充分发挥备课小组团结协作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
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时间定为每周二第六节课,备课组集体讨论教材及教学中的问题,交流教学心得;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难点;统一各种资料;统一大小考试;发挥集体 备课的力量,力争使我们的老师授课能力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提高九年级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3、学生作业做到精心设计、科学、适量。
4、认真抓好学困生的补缺补差工作,使他们能跟上大队伍的步伐,避免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在抓好学习的同时更要在身心上给予更多的关怀,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九年级数学教师乘风破浪,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九年级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
五、本学期的教学单元任务
篇十:2014秋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1、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在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探索、猜想、发现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
第一章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王 会
第五章 投影章视图。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其中特殊的平行四形边,图形的相似,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以及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运用。《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相似图形》,《视图与投影》。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
理及判定定理;难点是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相似图形》的重点是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难点是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视图与投影》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
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是
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3.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九年级上数学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九年级上数学计划09-18
九年级数学上工作计划07-18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07-06
贵州九年级上数学测试10-05
浙江九年级上数学期末10-29
华东师大九年级上数学09-08
九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总结08-26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复习》评课稿07-07
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复习计划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