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培训心得体会

2024-09-10

智能电网培训心得体会(共10篇)

1.智能电网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发展策划部智能电网知识学习总结培训

根据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工作的要求,我部按计划组织了智能电网远程培训学习,现将组织学习的情况汇报如下:

通过学习我们一是了解了智能电网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智能电网”一词的受关注度不断提高。在2009 年、2010 年两年的试点工作基础上,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再度升温。“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开展智能电网建设试点,改造建设智能变电站推广应用智能电表,配套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未来五年,将是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关键五年。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智能化投资总额为2861.1亿元,年均投资572.2亿元,较十一五250亿元的年均投资大幅翻番。

通过远程智能电网学习二是了解了智能电网具备的特征:(1)坚强。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2)自愈。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3)兼容。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合理接入,适应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接入,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并提供对用户的增值服务。(4)经济。支持电力市场运营和电力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集成。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益化管理。(6)优化。优化资产的利用,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

通过远程智能电网学习三是我们了解到智能电网将减轻来自输电和配电系统中的电能质量事件。

通过其先进的控制方法监测电网的基本元件,从而快速诊断并准确地提出解决任何电能质量事件的方案。此外,智能电网的设计还要考虑减少由于闪电、开关涌流、线路故障和谐波源引起的电能质量的扰动,同时应用超导、材料、储能以及改善电能质量的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解决电能质量的问题。另外,智能电网将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电网免受由于用户的电子负载所造成的电能质量的影响,将通过监测和执行相关的标准,限制用户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除此之外,智能电网将采用适当的滤波器,以防止谐波污染送入电网,恶化电网的电能质量。

通过远程智能电网学习四是智能电网将使电力市场蓬勃发展。

在智能电网中,先进的设备和广泛的通信系统在每个时间段内支持市场的运作,并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因此电力市场的基础设施及其技术支持系统是电力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智能电网通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可以最有效地管理如能源、容量、容量变化率、潮流阻塞等参量,降低潮流阻塞,扩大市场,汇集更多的买家和卖家。用户通过实时报价来感受到价格的增长从而将降低电力需求,推动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并促进新技术的开发,新型洁净的能源产品也将给市场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2.智能电网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1 电网智能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

1.1 智能规划发展现状

电网规划的智能化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 当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配电网规划领域。配电网规划与输电网规划在规划思路、方法等方面不尽相同。由于电压等级低, 涉及面相对不广, 网架层级简单清晰等原因, 配电网规划更容易实现“智能化”。目前配电网规划平台已经在部分省公司部署, 技术水平相对成熟,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在电网规划理论研究方面, 主要思路是将智能工程、优化、风险评估等理论、方法应用于电网规划问题中, 研究规划核心问题的优化算法。这类研究偏理论化, 尚处于科研探索阶段, 实际应用不多。

随着SG186工程建设不断深入, 华北、华东、上海等网省公司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电网规划设计工作中, 通过构建软硬件平台, 实现对传统人工规划工作的计算机辅助。其中, 华东电网公司首先提出了“智能规划体系”的概念, 开展了智能电网规划体系构建项目研究, 作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研究和实际结合紧密, 成果较多, 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1.2 智能规划应具备的功能特点

综合目前电网智能规划的研究发展情况, 电网智能规划必须具备以下5个功能特点。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 实现电网规划的信息化、可视化、交互性是智能规划的第一步[5], 实现智能化则是智能规划的第二步。

(1)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平台。电网规划需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而经济性和地理信息紧密相关。例如:不同地形上新建变电站的类型、站址、规模等属性是不同的;在征地成本日益增加, 线路走廊日益紧张的今天, 电网工程项目的很大一部分投资将由土地决定;随着对电网防灾能力要求的提高, 气象、冰区、雷区等地理信息也对电网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 电网规划不但需要考虑电网拓扑结构, 更需要考虑电网地理信息。

目前, 我国省级电力公司中开展电力GIS应用的约有半数以上, 部分省已逐步建成了全省统一的电力GIS系统应用。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研究论证表明, 建设电网规划GIS平台能够为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项目后评估等功能任务的实现奠定基础, 电网智能规划必须基于电网地理信息系统。

(2) 电网规划信息系统。电力系统具有海量数据、广域分布的特点。电网规划涉及面很广, 要考虑的各方面的问题繁多, 信息量更加庞大;另一方面, 电力市场化改革给电网规划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发电公司和电网公司都已经成为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 供应侧的电源和电网协调难度加大, 电网规划面对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

智能规划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具备充分的数据和庞大的设备架构体系, 具有信息高度融合集中的特点, 能够快速获得和应对现有各类信息和各方面问题, 也能够不断更新获取新信息和新问题。

(3) 可视化。和电网运行不同, 电网规划设计需要更加精确的电网接线图, 并且对未来各个水平年的电网进行统一规划。目前, 我国电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电网滚动规划周期加快。每次规划的优化调整给测绘工作、计划规划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智能规划一个显著功能是实现地图和数据的结合, 实现包括电气计算结果在内的各类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规划系统不仅能够自动生成所需的电网地理接线图和系统方案图, 供规划人员设计研讨使用, 而且能够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平台, 辅助规划人员实现方案设计, 并完成系统方案的电气计算校验和经济技术比较。

(4) 交互性——建立统一的协议和模型标准。电网是不断发展的, 各类新技术新理念也是不断发展的, 电网规划面临的问题也是随着发展不断变化的;另一方面, 各类开发平台、开发软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各有特点、优势。因此, 电网智能规划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具有交互性的平台。交互性就意味着智能规划系统必须建立统一的协议和模型标准, 以保证不同参与者开发的软硬件模块的无缝结合。

(5) 智能化。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统的电网规划领域结合, 即初步形成了电网智能规划的实现基础, 能够初步对规划技术人员进行辅助, 大大提高电网规划集约化、标准化程度。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 则是智能规划系统的成熟阶段。届时, 在标准的数据模型和统一开放的系统平台的基础上, 开发研究人员能够采用各类开发语言, 建设相应功能, 加快各类电网规划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转化, 以取代现有的电网规划的各项实际工作。电网规划的理念、方法、流程机制、研究成果都将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 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需要智能规划

2.1 智能规划是实现统一规划、发挥公司集约性的重要手段

站点、线路、设备的固有信息、气象、雷区、覆冰区等地理信息是电网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些数据和电气数据一样, 具有广域分布、海量信息的特点, 决定了我国电网规划资源力量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的特点。各地区均设有规划设计单位对本地区电网进行统计、管理、规划工作。规划资源不集中, 力量分散。各类规划信息系统也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 难以发挥出公司集约性的优势。

电网智能规划本身就意味着信息的集中存储、标准化的交互。智能规划系统和先进的GPS导航、遥感技术 (RS) 相结合, 能够打破地理信息壁垒, 实现统一规划, 有效发挥公司集约性, 提高规划的合理性。

2.2 智能规划是建设坚强特高压电网的前提保障

合理的电网规划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保证电力系统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先决物质条件。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能源、灾害、土地资源等各类问题, 电网运行安全需要在规划阶段就要进行初步考虑;另一方面, 传统集中式规划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边界条件, 从而导致部分工程负载过轻, 经济效益没有达到预期, 部分工程则难以满足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 使得电网承担较大的运行风险。

智能规划信息化、交互性的特点, 使得规划能够紧密跟随各方面实际形势、电网发展趋势, 最大限度地满足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能源的接入需求和空间分布的各类负荷增长的需求, 从根本上体现公司意志、国家意志。通过优化投资、优化系统方案和发展时序, 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形成科学的、低风险的网架, 为建设坚强的特高压电网提供了前提保障。

2.3 智能规划系统和智能电网建设相辅相成

电网规划是现有电网的扩展, 必须建立在对现有电网、设备运行情况等大量信息的分析基础上。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为智能规划提供丰富的现状数据, 将是电网智能规划的重要数据信息来源;另一方面, 智能规划能够更加快速应对各类变化的边界条件, 及时获取新技术、各类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信息, 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 提高电网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在这些方面, 智能规划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辅助和补充。

3 实现电网智能规划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公司启动SG186工程以来, 电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为实现电网智能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是建设智能规划系统的先天优势。目前, 要实现智能规划, 还需要面临3个主要问题。

3.1 实现平台多样, 数据格式不统一

目前, 部分网省公司和科研单位开展了电网规划信息平台建设, 取得了大量应用研究成果。但是, 各单位信息系统实现平台多样, 数据格式不统一, 管理流程各有特点, 服务对象也不相同。在建设水平和实现功能方面, 既有高低区别, 也有类似重复建设。数据格式和应用程序的差异大大增加了各单位之间数据交互和系统集成的难度, 加大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集约化、信息化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统一的数据模型和协议标准是实现不同系统无缝结合的基础。为了实现智能规划, 必须首先制定标准的规划系统平台框架, 包括标准的数据格式、统一的协议等。目前, 虽然应用级的能量管理系统 (DMS/EMS) 接口标准IEC61968/61970能够满足各个应用的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模型和API规范的需求, 但需注意的是, IEC61968/61970标准针对的对象是DMS/EMS, 对于电网规划来说, 部分对象及其数据属性描述得过于详细, 颗粒度过小, 而部分关于经济、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属性则没有涉及, 难以应用于电网智能规划框架设计中。因此, 针对电网规划的信息模型和组件接口规范的标准亟待制定、建立。

3.2 电网地理信息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是建设智能电网和实现智能规划的关键问题之一。智能规划需要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实现平台, 涉及到国家信息, 信息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紧迫、突出。

处理电网信息安全问题, 主要从管理和技术2方面入手。公司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已经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因此智能规划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要在已经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加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实施力度。目前, 美国在其智能电网建设框架中提出了两个关于信息安全的标准, 分别是针对骨干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标准NERC CIP 002-009和针对联邦信息系统的安全标准NIST SP800-53, NIST SP 800-82。我国智能规划信息安全建设应加强对相关标准制定, 开展技术研究和引进, 保障信息安全。

3.3 管理模式和规划理念的转变

电网规划需要考虑包括电力系统运行、国民经济、自然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 电网规划不但需要高级计量装置 (AMI) 和各类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 而且需要大量通过人工统计、经验总结的数据。建设电网规划平台不但需要开发、研究先进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还需要转变、创新管理模式, 以提高经验统计类数据的质量, 适应先进的电网规划平台系统。

随着电力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电网规划方法、理念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智能电网的发展形势。电网规划平台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超前应对各类边界条件的变化, 提高电网规划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电网规划平台系统的建设能够促进电网规划理念的转变, 促进规划工作的科学发展。

4 结语

我国将要建设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 电网智能规划是保证这一宏伟蓝图实现的重要手段和前提保障。为了加快电网智能规划的实现, 提出以下建议:

(1) 统筹考虑公司电网规划信息化系统建设, 提高项目建设的集约性, 避免多家单位重复开发建设;

(2) 尽快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特别是电网智能规划的标准构架, 包括对象数据模型、通信协议、应用接口的各类标准, 为实现智能规划、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基础;

(3) 在建设智能规划系统的同时, 重视信息安全工作。按照统一原则和技术标准, 在已经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电网信息安全深度防护技术;

(4) 开展规划管理机制、工作运作模式如何与发展电网智能规划相适应的相关问题研究, 探索管理、工作模式转变, 加快规划思路、理念的转变, 适应智能规划的发展要求。

摘要:智能电网本质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有电气设施结合形成的新型电网, 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最新发展方向。电网智能规划则是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网规划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电网规划工作结合形成的新型规划系统, 具有信息化、可视化、交互性、智能化的功能特点, 能够超前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 提高电网规划的适应性和科学性, 是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奇石, 邱家驹.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人工智能方法 (二) ——遗传算法在配电网初级布线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 22 (11) :21-23, 1998.

[2]王成山, 王赛一.基于空间GIS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智能规划 (一) :辐射接线模式的自动布局[J].电力系统自动化:28 (5) :45-50, 2004.

[3]丁伟, 胡兆光, 智能工程理论扩展及其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8 (16) :15-21, 2008.

[4]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电网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方法和应用研究[R]北京, 2009.

[5]黄平.地理信息系统在电网规划中应用的展望[J].电力技术经济, 21 (4) :10-15, 2009.

[6]郏琳, 陆明怡.电网空间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应用[J].电力信息化, 2 (10) :66-69, 2004.

[7]EPRI.Report to NIST on the Smart Grid Interoperability Standards Roadmap[R].U.S.2009.

[8]张文亮, 刘壮志, 王明俊, 等.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C].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北京:2009 (5) .

3.南方电网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南方电网培训心得

2011年3月21日到25日.南方电网举办了一期调度培训.下面对每天培训的内容进行简要归纳和总结.在南方电网培训期间,首先学习的就是术语和定义,作为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口齿要清晰洪亮,要熟习电气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工作监护人,值班负责人等的定义。了解设备的四种状态是变电站值班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设备共分为运行状态,热备用状态,冷备用状态和检修状态。如冷备用状态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无安全措施,且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在变电站首先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工作原则。

了解变电站的操作术语也是每个变电站值班员首要任务,如电气操作:是指将电气设备状态进行转换,一次系统运行方式变更,继电保护定值调整、装置的启停用,二次回路的切换,自动装置的投切、试验等嗦进行的操作执行过程的总称。常用的电气操作有单一操作,倒母线,倒负荷,并列,解列等等。

一些高压侧的倒闸操作都要由地网的调度发布命令才能执行,因此要熟习调度指令,调度指令一般分为综合令、单项令和逐项令。综合令是指发令人说明操作任务、要求、操作对象的起始和终结状态,具体操作步骤和操作顺序项目由受令人拟定的调度指令。只涉及一个单位完成的操作才能试用综合令。单项令是指由值班调度员下达的单项操作的操作指令。只有了解了调度的指令才能更好的配合调度完成操作。

在变电站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工作票制度了,做任何操作都要有工作票,填写工作票时应对照接线图或模拟图版,与现场设备的名称和编号相符合,并使用双重编号。要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填写或计算机打印,一式两份,应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个别非关键词错、漏需要修改时,应字迹清楚。在培训期间,参观了百色500kv变电站,该变电站采用的是3/2接线方式,3/2接线方式中2条母线之间3个开关串联,形成一串。在一串中从相邻的2个开关之间引出元件,即3个开关供两个元件,中间开关作为共用,相当于每个元件用1.5个开关,因此也称为一个半开关接线。3/2接线的优点:(1)供电可靠性高。每一回路有两台断路器供电,发生母线故障或断路器故障时不会导致出线停电;(2)运行调度灵活。正常运行时两组母线和所有断路器都投入工作,从而形成多环路供电方式;(3)倒闸操作方便。隔离开关一般仅作检修用。检修断路器时,直接操作即可。检修母线时,二次回路不需要切换。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在熟记调度管理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把一些模糊概念得到更加明朗清晰认识,为回到运行工作岗位上正确理解和执行调度命令打下坚实基础,是一次非常有必要的培训,对于规范日常运行工作行为具有高度指导意义,做为总降的一名值班员.掌握与调度相关的规程规定是我们运行人员最基本的业务素质.为开展好专业管理和电网运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确保厂内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龙彦伊

2011-3-31篇二:电力公司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总结

转眼间,短短的十三天的培训已经结束了,作为一名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我很荣幸参加这次培训,通过这次南网公司组织的培训使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南方电网公司的大企业风范和企业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我关于本次培训的一些体会和总结。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分别学习了安全工器具、外伤急救和心肺复苏。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安全工器具就像医生的手术刀、厨师的勺子一样,能熟练的使用它们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罗老师向 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安全工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使我们对自己的行业又加深了认识。人在受到致命伤害时,最好的治疗时间就是刚受伤的十分钟内,能不能正确地使用急救方法就成了我们这个高危行业的重中之重,做为电力公司生产线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碰到触电的情况,学会心肺复苏,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罗老师和赵老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外伤急救和心肺复苏法,通过这些学习能让我们在出现电力事故时能快速、冷静、有效的进行抢救,最大限度地拯救受伤人员的生命,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我看到每一个新入企的同事都在很努力的学习抢救技能,这使我很感动,我体会到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军训可以培养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者失误都可能对电网和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而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起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军训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班主任、班委的管理,服从学校的各种规定,对每天的早操、训练绝不缺席、不早退、不旷课,军训虽然辛苦,但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感情。

为了进一步落实消防要求,切实提高新入企员工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我们此次的培训还为我们安排了消防应急预案演练,在消防演习前,各位老师对火场进行了认真地布置,学校向此次活动提供了三十多瓶干粉灭火器、三个火盆和若干汽油,活动开始前老师向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灭火的检验和使用方法,并强调了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同事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大部分同事都参与了此次灭火演练,并搏得阵阵掌声,活动最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石棉毯灭火法,不少同事也实际操作了这种方法,通过这次演练活动的开展,真正提高了员工的消防意识,熟练掌握了灭火器和灭火毯的使用方法。

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财富,是企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文化成果,要了解一个企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文化,只有当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内涵相一致,企业和员工才能够共同进步,共创佳绩。通过深入学习南方电网的企业文化,我深入的理解了南方电网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等,作为南方电网的一员,我们要深入了解南方电网的企业文化,秉承南方电网的企业精神,以公司宗旨理念为思想动力,全心全力为南方电网服务,做一名合格的电力人。

十三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我感悟很多,我学到的不仅是老师教的知识,还交到了许多朋友,认识了许多的同行,开阔了眼界,培养了我们的勇气、执着、友谊和欢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回首这次培训,让我对公司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非常地充实,回到公司的这几天我感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走得路还很长,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能力,弥补不足,做好准备迎接更高的挑战,我会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尽最大的努力把技能和业务学的更扎实。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爱护,我们要拿出执着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身到工作中去,为公司的明天做出最大的贡献。篇三:参观南方电网心得体会 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2013年5月29日,在无线电协会的组织下,我们来到了肇庆市南方电网进行参观学习。下午两点钟,我们坐着公交车,从学校到达目的地。由于之前已经跟相关负责人沟通过,所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很快便开始了这次参观学习之旅。

在节能展示厅的主厅里,我们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看到了整个肇庆市的电力运输结构的微观模型,了解了覆盖整个肇庆的输电线路。同学们都对这个模型十分感兴趣,因为这个模型是用电来控制的,通过开关可以让整个输电线路“活”起来,这让许多学电子的同学感到很有趣,因为这其中体现出来的正是对他们所学知识具体运用。

随后,我们有参观了其他展厅,见识到了各种新型的节能电器,了解到了各种不同的家电的耗电情况,懂的了各种不同的发电方式,更是学习到了关于电的一些有趣的知识,比如静电所引发的一些现象,又比如手动发电等。

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了懂得了许多以前不了解的东西,大家都感觉不虚此行。我也在不同的展区中看到了许多以前不曾了解过的东西,懂得了很多以前都不懂的东西。比如,有一个展厅,里面陈列了各种不同的发电方式的简易装置,当我看到火力发电的方法后,以往关于火力如何发电的疑问也迎刃而解。

在参观完所有展厅后,工作人员更是邀请我们到会议厅,并特意为我们举办了一场关于节能与用电的答题比赛。当大家得知有这么一个环节时,都踊跃的想要参加其中,最终,我们选出了两位男生代表与两位女生代表分为两组进行抢答,并且在男生的通力合作下,最终男生队取得了抢答比赛的胜利。然而比赛第二,友谊第一,紧张而不失有趣的比赛也进一步的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大家在满怀着对工作人员的尽职工作的感谢中结束了这次参观之旅。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了节能用电的相关知识以及各种与电相关的知识。不得不说人类对于电的利用在不断的进步着,而对于节能的重要性也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也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利用会日益走向多样化,环保化,甚至在将来也许会出现一种可以取代电能的更优秀的能源,然而在现阶段,更准确来说是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能都会是人类所能利用的主要能源。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更好的利用这种能源,造福人类。

网络工程

4.“三华”同步电网培训学习心得 篇四

最近,国网公司在全系统开展了“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培训,统一思想。要求全员培训,我也自己观看了培训课件,学习了《知识手册》。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国网公司开展“三华”同步电网培训目的是使全体员工系统了解特高压电网的基本知识、国家电网的发展规划、特高压技术的创新成果以及建设“三华”同步电网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公司上下对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三华”同步电网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落实公司“三思三晋”工作方式和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华北雨话中电网采用1000千伏交流联网;华北与华北电网通过高岭直流背靠背工程实现异步联网,华中与华东电网通过葛洲坝——南桥、龙泉——政平和宜都——华新直流工程实现异步联网;华中与南方电网通过三峡——广东直流工程实现异步联网;西北与华中电网通过灵宝直流背靠背工程、德阳——宝鸡直流工程实现异步联网。全国形成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南方五个主要的同步电网。

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将我国华北、华东和华中区域电网连结起来形成的特高压同步电网,成为“三华”同步电网。“三华”同步电网连接北方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和华北、华东负荷中心地区,覆盖地理面积约320万平方千米。2015年全国将形成华北、“三华”、西北、南方四个主要的同步电网。

到2020年,预计“三华”同步电网总装机容量约10亿千瓦,占 全国的57%;全社会用电量约5.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的67%;与北美东部电网等国外现有大型同步电网的规模基本相当。“三华”电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电运矛盾。

特高压电网可以大幅度提高电网自身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将有力促进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一是从根本上解决煤电油运紧张矛盾;二是扩大了水电消纳范围;三是提高了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四是节约电源装机容量;五是取得良好社会环境效益;六是电网电网投资比例合理;七是电价具有竞争力。

电网的安全取决于合理的电网结构、完善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科学的调度与管理。“三华”同步电网采用1000千瓦联网,电网联系紧密,等效电器距离仅相当于采用500千瓦联网的1/4,电网形态由原来的东北——华北——华中“长链式”优化为更加坚强的华北——华东——华中“团状”结构,与西北、东北、南方三个同步电网之间通过直流联系。随着电网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设备可靠性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特高压大电网将更加安全、可靠。

“三华”特高压方案虽然能够改善500千伏电网与直流输电规模不匹配的问题,但华东直流馈入数及规模仍很大,不能解决多馈入直流系统稳定性与交流电网控制短路电流之间的矛盾。“三华”特高压同步方案形成强交、强直、协调发展的电网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较异步方案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是我国电网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这次观看学习“三华”同步电网知识培训及学习手册,是我 更了解了现代电网的相关知识,更了解了我国电网飞速发展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电网建设,学习电网知识,做个合格的工作者。

程春

5.智能电网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分享

创新

电网调度受令资格取证培训班学习心得

9月7日至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南方电网举办的“电网调度受令资格取证培训班”的学习。参加这次培训的有来自全州各发电厂,变电站和厂矿企业的同行们。在此之前,自己也学习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危险性和专业知识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培训过程中,由南方电网的有关技术员,调度员给我们讲解了与我们工作有关的电工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电网调度管理规程,电网操作部分和事故处理专业知识,还让我们参与了一些有关专业术语的智力游戏。虽然只是短短三天培训学习,却让我对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危险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我们从事电气运行的员工来说,设备的安全运行意味着一切,它的意义在于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更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光明。在工作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疏忽或麻痹大意都会使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中断,就能让工作中同事的生命处于危险。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为我厂的安全生产提供动力保障。

9月7日至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南方电网举办的“电网调度受令资格取证培训班”的学习。参加这次培训的有来自全州各发电厂,变电站和厂矿企业的同行们。在此之前,自己也学习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危险性和专业知识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培训过程中,由南方电网的有关技术员,调度员给我们讲解了与我们工作有关的电工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电网调度管理规程,电网操作部分和事故处理专业知识,还让我们参与了一些有关专业术语的智力游戏。虽然只是短短三天培训学习,却让我对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危险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我们从事电气运行的员工来说,设备的安全运行意味着一切,它的意义在于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更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光明。在工作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疏忽或麻痹大意都会使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中断,就能让工作中同事的生命处于危险。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为我厂的安全生产提供动力保障。

免费

分享

创新

6.浅谈智能电网和智能网络 篇六

0 引言

对于现代经济发展, 能源是一个不可避忌的因素, 它成了很多国家发展的关键优势或主要瓶颈。我国电网企业当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何提高电力投资和建设的效率, 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提高电网运营维护的水平, 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以及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的复杂性要求电网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发电、输电到配电是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电网和用户所面对现状:电力不能被储存, 因此对生产环节的协调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输电和配电系统都存在机械式的开关装置故障;家里保险丝断了, 要用人工去安装等问题, 但是, 这些在下一代智能电网中都可以解决。

1 智能电网

提起“智能”, 很多人马上联想到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科技, 然而比起其他方面的智能化, 电网的智能化无疑是动作最大、阻力最大、也是未来带给人类最多环境和经济方面实惠的工程。

传统的电力分配方式, 类似于经济学上的计划经济, 电力资源没有被合理配置, 造成能源和财富的损失, 而智能电网会基本杜绝此类的“浪费”:它会把暂时不用的电卖给其他需要电力的人, 供或需都由电力资源市场决定。

与传统电网管理模式相比, 智能电网实现对电力客户、资产及运营的持续监视, 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可靠性和服务水平。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企业级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 实现对电力客户、资产、运营的持续管控。有人把智能电网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 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资产设备状态和电力信息的更实时、更全面和更详细的监视, 提高电网的可观测性;第2层次, 提供先进的IT技术手段, 实现对电力企业信息的传输和集成;第3层次, 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 进行高级分析, 实现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和效率的目标。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包括不仅可以测量用电指标, 还可以包括实现信息实时、高速、双向地传输并与电网互联的测量系统;能够远程监控并进行实时的信息搜集和发布的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 使消费者能够对家庭能源进行自动化操作;支持独立的发电和储电设备的接入, 如家用太阳能电池板、电池、风力涡轮机和混合动力车等设备, 使电网电力能够方便地传输到这些设备上。智能电网技术将能源使用的决定权交给消费者, 由他们决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使用。可以预计的好处包括节省电费、智能管理、更强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支持混合动力车的接入, 以及使家庭设备的智能化。电力企业正在试图改变传统电网, 使之适应数字化时代, 来改善输电和应对从空调、电脑到混合动力车的电力需求。

2 智能网络

显而易见, 智能电网为消费者提供的大量服务来源于编程和数据分析的功能。例如, 用户可以控制调温器的设置, 在离开家时命令提高空调的温度, 回到家时再恢复到一个比较舒适的温度。数据分析方面, 用户可以根据预算调整使用, 电器零售商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模式和预算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服务。例如, 预算有限的用户可以根据实时信息在使用方式上进行选择。所以, 在构建智能电网庞大工程中, 2个要素是必备的:一个是创建开放的系统;另一个是创建共享的信息模式。

这里提到的“智能网络”就是通过传感器把各种设备、资产连接到一起, 形成一个客户服务总线, 从而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可靠性、使运行和管理最优化。不仅电力公司可以读到用户的电表, 而且用户也能看到整个城市的电力供求情况, 在功能上实现了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

Home Plug网络产品行业认证体系下的电力线联网技术是下一代电网ICT技术的焦点话题, 它的高速传输速率使其成为Wi-Fi技术的有力补充。智能电网中BPL (电信宽带) 技术贡献不小:比如自动断电检测、恢复确认远程连接和断开电力服务及可高效的管理程序和读表能力。虽然BPL提供宽带接入的领域有限, 但可作为对其他宽带接入的一种补充, 用于扩展DSL覆盖地域, 还可作为“空载”Wi MAX无线基站, 将宽带接入引入城郊和乡村。电力线传输所存在明显的缺点就是噪声大和安全性低的问题。尽管电力线可以作为高速通信的一种备选介质, 但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并不具备提供高质量数据传输服务的功能, 而且, 使用电力线来进行通信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错误。家庭电器产生的电磁波会对通信产生干扰, 这种联网方式也会影响短波收音机等。另外, 供电网上网服务, 是一种“共享带宽” (shared bandwidth) 的技术, 用户上网时的速度, 取决于当时会有多少用户上网。如果很多用户同时上网, 传输速度相对就较慢。所以, 决定数据质量和有效性的网速和可靠性将成为智能网络发展的技术难题。

目前电网企业普遍存在的数据收集体系残缺、通信体系兼容性差、应用系统相互割裂、数据缺乏深度利用等问题, 随着“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开拓, 将逐一被攻克。而电力生产流程与现代智能网络交织的结构将帮助电网企业建立起电网运行和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

3 下一代电网

有人说:“智能电网最具革命性的理念不是花里胡哨的新奇, 而是将互联网的精神贯彻到了电力行业, 用技术的智能化实现电力行业的市场化, 从而极大的缓解电力紧张和电力中断问题。”这句话道出了下一代电网最核心的内涵, 即应用智能网络技术构建的智能电网。

智能网络交织下的智能电网被认为是下一代电网的主流。而在ICT技术融合之后的智能网络一般涉及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五大方面。高级分析和优化是智能电网应用的核心, 帮助电网企业提升电网运行水平和效率, 支持关键业务战略的实现。高级分析和优化更加关注资产寿命、电网规划设计和电网运行等方面。要实现智能电网的高级分析和优化, 需要多个基础应用系统以及大量的数据支持, 除了电网企业目前已经普遍建立的自动化和管理系统之外, 还需要以下关键应用和技术, 包括自动计量管理 (Automated Meter Management, AMM) 、远程资产监视和控制 (Remote Asse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移动作业管理 (Mobile WorkforceManagement) 和基于IP的S C A D A (I P-e n a b l e dSCADA) 。

智能电网的蛋糕不仅让电力公司嗅到香气, 而且让ICT解决方案商们垂涎欲滴。据悉, IBM指定Cen-ter Point Energy公司作为全球公用事业网络联盟 (Global Utility Network Coalition) 的创建成员, 而Google也宣布了一个与太平洋煤气和电力公司 (Pacific Gas&Electric (PG&E) ) 的测试项目。该公司早就开始与Google、Intel以及其他一些组织合作, 进行提高能源效率的研究。以智能电网为蓝本的下一代电网, 给全球电力、电信产业, 信息产业及所有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其实与美国相比, 中国电力行业的基础建设要先进得多, 美国有的变电器用了40年仍然没有收集数据的功能, 而中国的变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 在继电保护和电网调度等方面更居于世界领先。高起点或许带给电网智能化一个好的开始。未来智能电网也将不仅只是完成现在广泛提倡的节能环保任务。

表面看来,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未必在经济上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但实际上, 长远来看, 智能电网创造的利润是巨大的。根据美国的专门机构的调查显示, 构建智能电网将在未来20年内可节省价值800亿美元的电能, 在高峰期用电量甚至可以至少节省50%。

4 结语

智能电网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涉及到电网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因此, 在考虑智能电网时, 要首先对电网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 业务变革和管理变革要先行。根据当前中国电网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IBM建议中国电网企业在进行智能电网时, 应先重点关注电力生产运行, 从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域和业务着手;对输电网, 选择条件比较好的线路工区和变电工区进行智能电网试点, 并与新建和改造紧密结合。在调度信息与生产管理信息有效集成的基础上, 实现从不同维度和层次对数据进行分析。

7.智能电网论文 篇七

摘要:在全球电网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的大背景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简要概括了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电网的特点;介绍了智能电网在世界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最后简述了智能电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

0 引言

在这种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视的背景下,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可靠、具有较高自愈能力、与用户之间实现密切互动的现代化电网,于是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在智能电网中,可以将能源开发、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以及蓄能与能源终端用户的各种电气设备和其用能设施,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注重低碳环保,依靠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梯级利用系统、蓄能系统和蓄电交通系统等组合优化配置,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功能和互补功能,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使用户投资效益和成本达到一种合理有利的状态。本文主要以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智能电网的由来,特征,发展历程、现状及广阔前景。

智能电网的产生背景及由来

首先,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比,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力网络系统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电能供应不够稳定,特别是几次震惊世界的大停电事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行的电力系统压力不断加大。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停电影响了地铁、电梯以及机场的正常运营,在一些地方造成了交通拥堵,给成千上万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2005年8月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供电的一条主要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加州电力主管部门紧急启动限电措施,造成大约50万居民断电半个小时。

其次,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人们希望获得更可靠、更优质的电能,在目前电网中,电压跌落是最多的电能质量问题。因为电压跌落大部分不可预见和不可控的事件引起的。电压跌落发生的次数在电力系统中每年都不一样。电能质量对于工业和制造厂是一个大问题,对于日益复杂的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线加工厂,极小的电能扰动都可能带来极大的破坏力。

并且,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而现在电网中输送的电能大部分都是火电,1度火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0.96kg,那么可想而知,全球每年因为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另一方面,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面对这种矛盾,人们希望建立一个相对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电网系统。

在这些大的背景下,2001年,美国EPRI(电力研究院)最早提出“IntelliGrid”(智能电网)概念,并且开始进行相关研究。欧洲2005年成立“智能电网(Smart Grids)欧洲技术论坛”,也将“Smart Grids”上升到战略地位开展研究。2006年IBM提出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所谓智能电网是IBM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除了以公布的计划,美国还将着重集中对每年要耗费1200亿美元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以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全面提高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引领引导并支持能源及相关产业技术和装备升级,构筑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自进入信息时代,全球压力不断增大,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市场化的不断加深,用户对电能可靠性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2 智能电网主要的特点

2.1智能电网的自愈性

这是智能电网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智能电网的核心功能,这就需要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的的在线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的控制手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迅速做出预测、检测和相应,故障发生时,在没有或少量人工干预下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

2.2智能电网的互动性

在电网中,电网与环境、设备、用户互相之间的互动是智能电网的另一重要特征。系统运行与批发、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衔接,支持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通过市场交易更好地激励电力市场的主体参与电网安全管理,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这样,一方面为用户节省了开支,同时也会大量减少输电线路不必要的损耗。在这种互动机制下,能够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利用电价这一驱动力,削峰填谷,这对于整个电网的运行都有极大的好处。

2.3智能电网对多种能源的兼容性

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可以实现清洁的可再生资源的转化整合,并输送到国家电网中来,有利于绿色电网的建设。当然这一点是与智能电网的互动性分不开的。另外,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一方面减少了对外来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与电能的质量。

2.4智能电网的坚强可靠性

智能电网的每一个元素都应该有安全需求的考虑,在整个系统中应确保一定的集成和平衡。对其基础设施的攻击主要分为物理攻击和信息攻击,在智能电网中应该在抵御这些攻击的同时,尽量降低成本,获得实际的效益。

2.5智能电网的优质性

智能电网中运用的先进技术将同时减少电力输送系统中的带能质量问题和保护用户的敏感电子设备,总之其终端目的都是将清洁、可靠、优质的电能送到用户。

智能电网在世界上的发展

3.1美国的智能电网 总体来说,美国的智能电网主要是为了建立一个发电和配电更有效更安全的现代化电网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2001年,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创立了智能电网联盟,推动“Intelli Grid”研究。这个项目主要有两个目标:①分析出电力系统的商业需求,包括现在、未来的各种需求,如自愈电网概念等;②以基于这些分析得出的电力系统的需求作为基础,提出支撑未来电力系统的信息需求系统使用战术性的方法来建立一个战略视图,以战略的高度建立一个不依赖具体技术的视图框架。

为了使美国电网实现现在化,保证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美国能源部(DOE)于2003年发布了“Grid2030”,对美国未来电网远景做了阐述。DOE于2004年有进一步发布了“国家输电技术路线图”,为实现“Grid2030”进行了战略部署。在这两份文件以及工业界的指导下,2004年在DOE的支持下,电网智能化项目(Grid Wise)启动。

2005—2006年,DOE与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合作,发起了“现代电网”倡议,任务是进一步细化电网现代化远景和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国家电工委员会IEC于2008年筹建了SG3智能电网战略工作组,以制定智能电网的相关标准,推进智能电网的进程,促进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的一致性。2009年4月16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公布了能源部发展智能电网的详细规划。能源部将设立两个专项计划,分别为“智能电网投资拨款项目”(Smart Grid Investment Grant Program)和智能电网示范项目(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s),投资额分别为33.75亿美元和6.15亿美元。2009年4月,美国National Grid向马萨诸塞州公共事业部提交了一份持续两年、总投资达5700万元的电网示范项目。

2007年初Xcel能源公司推出了智能电网概念,选择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是推进智能电网城市项目,并付诸实施。在资金方面,Xcel能源公司预计与其合伙人资助一亿美元,并计划调动其他来源,包括政府补助金,做到让消费者无成本投入。2008年美国博尔德市已经成为了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3.2欧洲智能电网

2004年,欧盟委员会启动了相关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提出了欧洲要建设智能电网。2006年,欧盟理事会能源绿皮书《欧洲可持续的、竞争的和安全的电能策略》明确指出,欧洲已经进入新能源时代,智能电网技术是保证电能质量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保证供电的持续性、竞争性和安全性是欧洲能源政策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欧洲电力市场和电网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未来整个欧洲的电网必须向用户提供高度可靠、经济有效的电能,并充分开发利用大型集中发电机和小型分布式电源。

2008年7月1日,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负责启动了欧盟11个国家25个合作伙伴联合承担的ADRESS项目。该项目总预算为1600万欧元,目的是开发互动式配电能源网络,让电力用户主动参与到电力市场及电力服务中。2001~2008年,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累计安装了3180万块智能电表,覆盖率已达到95%,剩余部分将于2011年前完成。

2009年4月,西班牙电力公司ENDESA牵头,与当地政府合作在西班牙南部城市Puerto Real开展智能城市项目试点,包括智能发电(分布式发电)、智能化电力交易、智能化电网、智能化计量、智能化家庭,共计投资3150万欧元。当地政府出资25%,计划用4年完成智能城市建设。该项目涉及9000个用户、1个变电站以及5条中压线路和65个传输线中心。

2009年6月,荷兰阿姆斯特丹选择埃森哲(Accenture)公司帮助自己完成“智能城市(Smart City)”计划。该计划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下一代节能设备、CO2减排等内容。法国的规划是从2012年1月开始,将所有新装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2011年3月30日宣布,将于2019年前完成为英国3000万户住宅及商业建筑物安装5300万台智能电表的计划。目前英国的人口约为6000万,约有2300万户家庭,该计划几乎涉及英国所有住宅和商业建筑。作为欧洲2020年及后续的电力发展目标,未来欧洲电网应满足以下需求:①;灵活性,在适应未来电网变化与挑战的同时,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②可接入性,使所有用户都可接入电网,尤其是推广用户的对可再生、高效、清洁能源的利用;③可靠性,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满足数字化时代的电力需求;④经济性,通过技术创新、能源有效管理、有序市场竞争及相关政策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3.3日本的智能电网

日本政府通过深入比较与美国电力工业的不同特征,结合自身国情,决定本国的智能电网的发展。日本政府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构建智能电网。据2009年3月17日日本《电气新闻》报道,针对美国提出的智能电网,日本经济产业副部长望月晴文指出,美国的脆弱电力系统与日本的坚强电力系统无法单纯比较,日本将根据本身国情,主要围绕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构建智能电网。经产省根据日本企业在智能电网的技术先进性,选出了7领域26项重要技术项目作为发展重点。如输电领域的输电系统广域监视控制系统(WASA)、配电领域的配电自动化、储能领域的系统用蓄电池的最优控制、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充电和信息管理和智能电表领域的广域通讯等列入其中。2010年4月,日本经产省在横滨市、丰田市、京都府和北九州市开展了智能电网实证项目。京都府京阪奈节能城市项目,利用智能电表开展节能技术实证;横滨市开展智能家居技术实证;北九州市开展新能源接入技术实证;丰田市开展电动汽车技术实证。3.4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

我国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缓慢,甚至是刚刚起步。2007年10月,华东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的研究,密切跟踪国际先进电力企业和研究机构对智能电网的研究,并结合华东电网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思路和行动规划——2010年初步建成电网高级调度中心,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数字化电网,2030年真正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2009至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未来10年将建成坚强智能电网2009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的试点工作;2011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以特高压电网为基础,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世界各国都在着重研究发展的新一代电网,应该说,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当前的传统型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解决很多当前电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自愈性理论上可以使当前电网中出现的大停电事件变为零可能;并且其互动性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通过供电公司与用户的双重反馈可以极大的促进当前风电等不可控电能的利用和电能传输的效率;智能电网还可以加快绿色电网的建设,使电网更加安全洁净。同时,智能电网可促成和激励新产业的发展扩大,加快电力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电网的创新将使销售市场更加自由,更具有创造力,以智能电网为载体,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主要驱动力的一系列新技术所组成的产业群将随智能电网的建设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并且,最具前景的产业是电动汽车及储能技术,最具难度的是如何实现电网的最有控制。智能电网还会促进电力市场的蓬勃发展,在智能电网中,先进的设备和广泛的通信系统等基础设施及其技术支持系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和数据。总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智能电网必将成为世界电网发展一个重要方向。

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综合智能电网在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对于智能电网的浅层认识。1)智能电网作为新一代电网是在目前电网所暴露出的问题的推动下出现的;2)智能电网具有传统电网所不具有的特征;3)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开发适合于本国国情的智能电网;4)智能电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智能电网导论》——许晓慧 [2] 《中国电力与能源》——刘振亚 [3] 《复杂大电网安全性分析¬——智能电网的概念与实现》——丁道齐

8.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推进 篇八

智能电网发展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资源不平衡分布、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环保问题已引起全球关注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承载着降低能耗、科学发展和有效利用能源、推动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使命。2010~2012年,发展智能电网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2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指出,在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要完成电网投资超过3000亿元。这种投资力度,被关注智能电网建设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国家电网公司正全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来自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市开展了29类共287个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建设,已建成投产25类试点项目中的238项。这些项目,包括发电、输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以上海为例,目前,已全面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10多项试点工程建设,包括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用电楼宇试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以及智能电能表推广等。而江苏、浙江、山东、重庆等省市也都在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布局。

5383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年消纳增量明显

智能电网建设,所承载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清洁能源与分布式电源的消纳。

4月3日,位于河北张家口张北县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连续安全运行100天,累计发电超亿千瓦时。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该工程的顺利运行标志我国智能电网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据介绍,该工程一期建设风电10万千瓦、光伏发电4万千瓦,储能电池2万千瓦,配套建设风光储输联合控制中心及一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该工程运用了风电、光伏以及储能系统的多种发电组合模式,并采用了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的智能优化运行方式。

此外,国家电网公司还在宁夏、青海等中国西部光能资源丰富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运行试点工程建设。并先后成立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试验)中心。

据国家电网公司透露,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新能源接入量已经达到5383亿千瓦时,风电并网容量已达到4394万千瓦,并已全部纳入风电功率预测范围。

74座 智能变电站实现信息网络化互动化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智能变电站在技术和功能上能更好地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要求。未来智能电网将有大量新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及装备应用,以及间歇式分布清洁能源接入,这将对变电站智能化水平提出严峻的挑战。降低干扰、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优化能源接入与分配,都成为变电站智能化的重要内容。

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国家电网公司不仅促进了原有电力一二次设备发生革命性变化,在变电站技术标准制定方面也取得了良好进展。如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智能组件、IEC61850及网络通信技术、一体化电源系统源端维护等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据了解,自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110千伏北川智能变电站即国内首座投运的智能变电站至今,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新建或者改造74座智能变电站,涵盖110(66)千伏~750千伏不同电压等级。而且,智能变电站实现了信息数据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以及高级应用互动化。

32个 智能小区/楼宇让民众享受智能生活

智能电网建设,不仅肩负着有效利用能源、缓解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矛盾的重担,还承担着服务民生,服务百姓幸福生活的责任。作为电网末端的用电环节,其智能化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从智能小区与智能楼宇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接入,以及到智能电能表的应用推广,国家电网公司在拓展服务范围的同时,也让人们充分体会到智能电网给生活带来的好处。

以重庆加新沁园智能小区为例,该小区建设包括用电信息采集、三表集抄、智能用电双向互动、三网融合、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低压配网自动化、95598系统集成、需求侧响应等内容。对于该小区的1334户居民来说,他们已经充分享受到智能小区的智能与便利。

据国家电网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重庆、河北共建设了32个智能小区/楼宇。同时完成了26个网省公司系统采集主站建设。智能小区与楼宇,不仅实现了智能用电的双向交互,而且,通过智能化建设,为居民构建了便捷智能的家居生活。

243座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商业化

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引导社会改变用能方式,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以促进节能减排,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3月15日,世界上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北京高安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投运。这是北京“十二五”期间计划建成22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中的一座。而此前浙江电力公司已创造性地实现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的苏沪杭城际互联。据了解,今年,浙江省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还要织得更大,实现电动汽车在重点城市以及跨城际示范运行。

9.智能电网主要内涵是什么? 篇九

②经济高效:是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对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基本要求;

③清洁环保:在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利用,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对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诉求;

④透明开放:意指为电力市场化建设提供透明、开放的实施平台,提供高品质的附加增值服务,是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

10.聚焦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 篇十

核心提示:1智能电网的技术概况智能电网是为了实现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它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从而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

(real-time)、高速(high-speed)、双向(two-way)的效果,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之时,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

1智能电网的技术概况

智能电网是为了实现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它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从而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real-time)、高速(high-speed)、双向(two-way)的效果,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之时,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同时,智能电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

2009年6月27~28日,第一届智能电网研究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论坛共安排了十四个学术报告,从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技术组成、设备需求等多个角度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的报告为―智能电网的原动力、技术组成和实施路线‖。报告中提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侧管理、分布式电源等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原动力。智能电网是综合应用通讯、高级传感器、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提高输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在―储能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的报告中指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较大的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如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这个难题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并提出了智能电网对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即足够大的储能容量、足够快的功率响应速度、足够大的交换功率、足够高的储能效率、足够小的放电周期、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足够小的运行费用。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教授作了―分布式电源、微网、智能配电系统‖的报告,分别对分布式电源、微网和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山东理工大学徐丙垠教授的―智能配电网中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加拿大卑诗省水电公司栾文鹏的―高级量测系统‖、国家电网需求侧管理中心陈江华的―我国需求侧管理实践成效与展望‖、智能电网—远景,技术与应用‖等,都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实现方式和发展前景。

2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我国数字化电网建设涵盖了发电、调度、输变电、配电和用户各个环节,包括:信息化平台、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柔性交流输电,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配网自动化系统、用电管理采集系统等。实际上,目前我国数字化电网建设可以算是智能电网的雏形。

2.1参考量测技术

参数量测技术是智能电网基本的组成部件,先进的参数量测技术获得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数据信息,以供智能电网的各个方面使用。它们评估电网设备的健康状况和电网的完整性,进行表计的读取、消除电费估计以及防止窃电、缓减电网阻塞以及与用户的沟通。

未来的智能电网将取消所有的电磁表计及其读取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使电力公司与用户进行双向通信的智能固态表计。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表计将有更多的功能,除了可以计量每天不同时段电力的使用和电费外,还有储存电力公司下达的高峰电力价格信号及电费费率,并通知用户实施什么样的费率政策。更高级的功能有用户自行根据费率政策,编制时间表,自动控制用户内部电力使用的策略。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参数量测技术给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和规划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包括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相位关系(WAMS)、设备健康状况和能力、表计的损坏、故障定位、变压器和线路负荷、关键元件的温度、停电确认、电能消费和预测等数据。新的软件系统将收集、储存、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为电力公司的其他业务所用。

未来的数字保护将嵌入计算机代理程序,极大地提高可靠性。计算机代理程序是一个自治和交互的自适应的软件模块。广域监测系统、保护和控制方案将集成数字保护、先进的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代理程序。在这样一个集成的分布式的保护系统中,保护元件能够自适应地相互通信,这样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极大地提高可靠性,因为即使部分系统出现了故障,其他的带有计算机代理程序的保护元件仍然能够保护系统。

2.2智能电网通信技术

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没有这样的通信系统,任何智能电网的特征都无法实现。因为智能电网的数据获取、保护和控制都需要这样的通信系统的支持,因此建立这样的通信系统是迈向智能电网的第一步。同时通信系统要和电网一

样深入到千家万户,这样就形成了两张紧密联系的网络—电网和通信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智能电网的目标和主要特征。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使智能电网成为一个动态的、实时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大型的基础设施。当这样的通信系统建成后,它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资产的利用率,繁荣电力市场,抵御电网受到的攻击,从而提高电网价值。

适用于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需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具备双向性、实时性、可靠性特征,出于安全性考虑理论上应是与公网隔离的电力通信专网。二是具备技术先进性,能够承载智能电网现有业务和未来扩展业务。三是最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可具有面向电力智能电网业务的定制开发和业务升级能力。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从事骨干信息通信网络建设、运行管理的直属公司,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相关前期研究工作,并着力推进有关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软硬件产品研发,开展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模式研究,加快信息通信产业化发展。

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信通公司积极参与其中与信息通信专业相关的研究,向国家电网公司提交了通信专题技术报告。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了用电信息采集主站软件平台、基于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的采集器等产品。

智能电网客户服务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电网与客户之间实时交互响应,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互动营销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信通公司将智能电网客户服务试

点分别设立在北京莲香园小区和阜成路95号院。其中,阜成路95号院试点以光纤入户为主要特点,以机顶盒和电视机为展现手段,实现三表抄收和查询、物业、配送、网络增值等一系列特色服务,体现出良好的交互性和智能化特色。

2.3信息管理系统

智能电网中的信息管理系统应主要包括采集与处理、分析、集成、显示、信息安全等五个功能。

(1)信息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详尽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服务、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ce,IED)资源的动态共享、大容量高速存取、冗余备用、精确数据对时等。(2)信息分析。对经过采集、处理和集成后的信息进行业务分析,是开展电网相关业务的重要辅助工具。纵向包括―发电–输电–配

电–需求侧‖四级产业链业务分析和―国家–大区–省级–地县‖四级电网信息分析。横向包括发电计划、停电管理、资产管理、维护管理、生产优化、风险管理、市场运作、负荷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模块分析。(3)信息集成。智能电网的信息系统在纵向上要实现产业链信息集成和电网信息集成,横向上要实现各级电网企业内部业务的信息集成。(4)信息显示。为各类型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可视化界面,需要合理运用平面显示、三维动画、语音识别、触摸屏、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视频和音频技术。(5)信息安全。智能电网必须明确各利益主体的保密程度和权限,并保护其资料和经济利益。因此,必须研究复杂大系统下的网络生存、主动实时防护、安全存储、网络病毒防范、恶意攻击防范、网络信任体系与新的密码等技术。

2.4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调度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则是智能调度研究与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提升调度系统驾驭大电网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纵深风险防御能力、科学决策管理能力、灵活高效调控能力和公平友好市场调配能力的技术基础。

现有的调度自动化系统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非自动、信息的杂乱、控制过程不安全、集中式控制方法缺乏、事故决策困难等。为适应大电网、特高压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运行管理要求,实现调度业务的科学决策、电网运行的高效管理、电网异常及事故的快速响应,必须对智能调度加以分析研究。

为加快推进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总体设计和应用功能规范编写工作,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受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委托,承担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总体设计工作。2009年7月6日至18日,在国调中心带领下,国网电科院工作组顺利完成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总体设计,并讨论确定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体系,为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快速有序建设提供指导。国网电科院工作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和四大应用的总体设计,承担并顺利完成调度计划应用、安全校核应用和调度管理应用的功能流程和总体设计。

2.5高级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及控制的一种现代技术,节能效果可达10~40,可以减少机电设备的体积并能够实现最佳工作效率

。目前,半导体功率元器件向高压化、大容量化发展,电力电子产业出现了以SVC为代表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以高压直流输电为代表的新型超高压输电技术、以高压变频为代表的电气传动技术,以智能开关为代表的同步开断技术,以及以静止无功发生器、动态电压恢复器为代表的用户电力技术等。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将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电力系统参数的连续调节控制,从而大幅降低输电损耗、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和保证电力系统稳定水平。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对于远距离输电、高压直流输电拥有独特的优势。其中,轻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GTO、IGBT等可关断的器件组成换流器,使中型的直流输电工程在较短输送距离也具有竞争力。此外,可关断器件组成的换流器,还可用于向海上石油平台、海岛等孤立小系统供电,未来还可用于城市配电系统,接入燃料电池、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轻型直流输电系统更有助于解决清洁能源上网稳定性问题。

高压变频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节电率一般可达30左右,但缺点是成本高,并产生高次谐波污染电网。同步开断(智能开关)技术是在电压或电流的指定相位完成电路的断开或闭合。目前,高压开关大都是机械开关,开断时间长、分散性大,难以实现准确的定相开断。实现同步开断的根本出路在于用电子开关取代机械开关。

2.6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

智能电网的核心在于构建具备智能判断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多种能源统一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网络系统,可对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且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输配电方式将电能输送给终端用户,实现对电能的最优配置与利用,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分布式电源(DER)的种类很多,包括小水电、风力发电、光伏电源、燃料电池和储能装置(如飞轮、超级电容器、超导磁能存储、液流电池和钠硫蓄电池等)。一般来说,其容量从1kW到10MW。配电网中的DER由于靠近负荷中心,降低了对电网扩展的需要,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因此得到广泛采用。特别是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在许多国家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增长。目前,在北欧的几个国家,DER已拥有30以上的发电量分额。在美国DER目前只占总容量的7,而预期到2020年时这一份额将达25。

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并于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上运行,彻底

改变了传统的配电系统单向潮流的特点,要求系统使用新的保护方案、电压控制和仪表来满足双向潮流的需要。然而,通过高级的自动化系统把这些分布式电源无缝集成到电网中来并协调运行,将可带来巨大的效益。除了节省对输电网的投资外,它可提高全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提供对电网的紧急功率和峰荷电力支持,及其他一些辅助服务功能,如无功支持、电能质量改善等;同时,它也为系统运行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如在风暴和冰雪天气下,当大电网遭到严重破坏时,这些分布式电源可自行形成孤岛或微网向医院、交通枢纽和广播电视等重要用户提供应急供电。

3智能电网的功能实现

目前,智能电网研究较为成熟的主要是美国,美国多个州已开始设计智能电网系统,GE、IBM、西门子、Google、Intel等信息产业龙头都已投入智能电网业务。

美国能源部中国办公室的MaitinSchoenbauer出席了2009年6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第一届智能电网研究论坛,介绍了美国智能电网的有关情况。MartinSchoenbauer介绍了―美国能源部智能电网业务‖,美国能源部正在发起建立智能电网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和信息库,资助智能电网技术研发项目,并指出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将是中美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得市是美国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每户家庭都安排了智能电表,人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电价,从而把一些事情,比如洗衣服、烫衣服等安排在电价低的时间段。电表还可以帮助人们优先使用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同时,变电站可以收集到每家每户的用电情况。一旦有问题出现,可以重新配备电力。

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阿勒格尼电力公司(AlleghenyEnergy)的―超级电路‖项目(SuperCircuitproject)把先进的监测、控制和保护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供电线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该电网将整合生物柴油发电、能量储存以及先进的计量基础设施(智能仪表)和通信网络,迅速地预测、确定并帮助解决网络问题。

美国科罗拉多州科林斯堡(FortCollins)及该市拥有的公用事业公司支持多项清洁能源计划。其中一项涉及在五个用户区域内把太阳能和风能等近30种可再生能源结合在一起。该计划与其他一些分布式供电系统共同支持该市一个称为FortZED的零能耗区。

美国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ofHawaii)在研制一个配电管理系统平台,它采用智能计量作为门户站,综合了需求反应、住宅节能自动化、分布式发电优化管理、配电系统的储存与负荷、允许配电系统与主电网中其他系统协调的各种控制手段。

上一篇:狮子和黄牛寓言故事下一篇:法律讲座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