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节致辞

2024-08-11

乡村文化节致辞(共12篇)(共12篇)

1.乡村文化节致辞 篇一

在新疆第三届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西北地区曲子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传承人嘉宾及广大百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西北地区曲子专家、艺人们欢聚在呼图壁,隆重举办首届西北地区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组委会和全县23万各族群众,向莅临首届西北地区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曲子传承人及嘉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呼图壁县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呼图壁作为新疆曲子传承的重要地区,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使文化节已逐步提升为西北地区的民间艺术盛会,打响了“百年乡村小曲子,传承之地呼图壁”的文化品牌。今年,由自治区文化厅、昌吉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呼图壁县承办的“新疆第三届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于今天上午盛大开幕了,让所有的嘉宾、百姓朋友们共享了曲子的盛宴。近半个月来,我们除了承办西北民间曲子研讨会、新疆曲子大赛及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曲子戏展演之外,还举办了这场首届西北地区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会,让西北各省曲子和新

疆曲子的深厚渊源得到很好地交流和挖掘,共同感受和触摸到曲子文化与中国文化同根同脉的魅力。同时,也为各路曲子艺人搭建一个很好地交流平台,以此来展示各地区曲子戏独特的演唱技巧、表演风格、地域特色、器乐演奏技法、演出服饰、化妆等曲子文化元素,达到相互吸收各地曲子传唱和推广的好经验,从而促进曲艺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也让原籍在甘肃、陕西的老百姓与各地的新疆曲子爱好者“零距离”观赏到原汁原味的曲子艺术。

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新疆乡村艺术节暨曲子文化节”是我县承办的一个文化艺术盛会,也是呼图壁新疆曲子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新疆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上,呼图壁的新疆曲子被正式命名为自治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天,各地曲子艺人汇聚在美丽吉祥的呼图壁,共同交流曲子技艺,还希望能为呼图壁的新疆曲子的文化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预祝首届西北地区曲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会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14年7月19日

2.乡村文化节致辞 篇二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一)文化的公共性失落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同时具有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性质。历史上,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曾在乡村社会的进步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启示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脱离了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环境,使乡村教师远离乡土社会与乡土文化,在追赶城市教师的同时失落了文化的公共性。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向乡村少年传输着远离乡村生活的知识以外,很少在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沦为乡村社会的喑哑群体。

城市化的专业发展模式是导致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失落的最直接原因。目前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城市化取向强行剥离了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联系。“他们仿佛被迫从乡土文化的肌体中撕裂出来,其生存方式日益和传统的一切发生异化,导致了自身与本土文化的疏离”。乡村教师在乡村学校这座堡垒里坚守着对城市文化的忠诚,同时凸显他们微薄的尊严与优越感。他们向往却无法得到城市文化的慰藉,同时由于在乡村会公共责任中的缺位,他们也得不到乡村社会的认同。

(二)文化内涵不足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总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乡村教师的文化内涵不足,则会带来很多问题。

乡村教师文化内涵不足直接导致课堂僵化。教师应该是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智者。如果教师缺乏文化积淀,知识视野不够开阔,文化修养和情趣单薄,课堂将面临无穷的危机与尴尬。缺乏了文化,缺少对人性的关注与诠释,课堂呆板乏味,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文化内涵不足还将造成乡村少年精神游离。没有哲学家胸怀天下的宇宙情怀,乡村教师不能支撑起乡村少年精神的天空并滋养他们的生命。他们能为学生提供应试答案,却不能给他们的精神世界一些关照,一份扶持与启示。教师的文化涵养单薄,不能给他们旷达的审美眼界,无法弥补乡村少年精神世界的空虚,彷徨与无助。

教师的文化涵养不足,也使教师本人的职业生涯严重缺氧。为追逐名利混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缺少精神寄托、文化支撑的他们,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无疑教师本身很难从这种教书生涯中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

(三)身份认同的困惑

身份认同,是一种人的自我身份感,而身份认同危机就是一种人的自我身份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使我国乡村教师正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教师教学功能的削弱。传统的知识传授是由掌握知识权威的乡村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拟像时代的到来使乡村教师失去了表达空间。传统的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成为学生与机器打交道,乡村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比之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乡村教师很难从“知识的网络传播操作者”这个角色中获得效能感和成就感。

专业构建的自主权丧失。随着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及相关的评价范式对于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严格控制与规定使乡村教师在追赶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教育的主动权。同时,乡村教师在忠实地传播这些城市知识的同时,渐渐地远离了乡村社会,淡出了乡村公共生活视野。在当地人看来,他们是与乡村社会无关的异乡人。而在掌握城市知识话语权的文化精英看来,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显然是失败的,并不认可他们。如此,乡村教师就沦为了不折不扣的社会边缘人,这不仅挫伤了乡村教师的信心,更给他们带来了身份确认上的困惑。

(四)价值取向的异化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本来应该是乡村文化方向的引领者,乡村少年的扶持者,对乡村教育保持一份热诚,坚定的希望与信心。然而,遗憾的是,当前乡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异化的现象。

价值观的城市化取向。乡村教师接受的城市教育及他们本身在城市接受教育时,城市的富足和文明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留驻城市曾经是他们的一个梦想,然而当他们被现实抛向乡村的时候,他们只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学生身上。乡村教师的这种偏向城市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作用于学生年幼的心灵,影响着他们最初的城乡观念。

教师的职业道德下降。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有些教师的职业精神开始退化。工作上不思进取,满腹牢骚怨气,敷衍塞责,师德荡然无存。他们对教育失去了热心与爱心,对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严重损害了乡村教师的威信和形象。乡村教师应该严格律己,修身养性,涵养师德,养成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

二、乡村教师文化重构的策略建议

(一)提升文化素养

文化是教师的灵魂和血液,没有文化内涵的教师充其量是一个教书匠,所谓“君子不器”,乡村教师要想摆脱沦为“器”的命运,就要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不仅是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和生命质量的内在要求。

乡村教师提升文化素养,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经典。乡村教师应该让学习读书支撑自己的生命,用文化涵养生命。以一种古典的心境,从容地沉静地对待读书,养成超凡脱俗的文人气质。

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实现自身的成长。乡村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既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汲取西方文化的科学民主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乡村教师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阅读的热忱,为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唯其如此,乡村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成为乡村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乡村文化的引导者,让乡村教育更智慧,更人性。

(二)培养文化批判意识

鲍曼认为,知识分子能否“超越对自身所属专业或所属艺术门类的局部性关怀,参与到对真理、判断和时代趣味等这样一些全球性问题的探讨中来”,永远是区分“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尺度。文化批判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乡村教师的本分,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乡村教师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的价值理性知识,这为乡村教师所扮演的知识分子角色进行文化批判提供了便利,文化批判也成为乡村教师公共责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该通过公共领域的文化批判引领乡村文化的进步。乡村教师依据专业知识所培育出的价值理性进行公共领域的关怀,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弱势,缺乏甄别的专业知识。既然乡村教师是社会知识分子阶层的有机构成,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是通过社会文化批判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乡村教师凭借其文化优势话语为乡村文化提供理性批判,是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更是公共关怀责任的要求。

(三)提升乡土文化素养

乡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质朴的人性,丰富的民间工艺,以及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天人合一的农业思想,无不包含着民间智慧和人性的温暖。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渗透在他们的血液与骨髓里。乡村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完成文化上的回归,才能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成长。

乡村教师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首先要有一份情感归属。拥有朴素的乡土情怀,在内质上把自己看做乡村的一分子,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之上的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关注平民百姓的人生和命运,以悲悯的心来面对乡村社会的种种真善美,假丑恶,与乡村社会同呼吸。

其次,乡村教师关注乡村少年的生活世界,积极引导并培育乡村社区文化。扩展公共文化空间,为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整合提供一个参与平台。以此来丰富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公共精神。

总之,乡村教师应立足乡村,并紧跟时代,把握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核,积极吸取现当代科学与民主的养料,内省于己,外启于人,积极参与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建设,获得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成就自身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运鑫.平民精神:乡村教师公共性回归之所[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5) .

[2]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书屋, 2006 (10) .

[3]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 2000 (4) .

[4][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三联书店, 2000.

3.乡村文化节致辞 篇三

关键词:乡村;文化危机;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D6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13—02

民国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呈现出全面颓废的态势,乡村经济破产,基层社会整合失序,乡村文化调节功能弱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简直可以说死了一半或一多半”[1],整个乡村陷入了全面的社会生态危机,其波及面之大、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使整个乡村社会几至陷入了恶性循环。

一、乡村文化危机

清末以来的新教育运动无论是模仿日本,还是参照美国,均以模仿甚至抄袭西方工业社会的教育制度为其特征。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种从异国他乡移植过来的新教育体制在中国实施后,出现了许多弊端。陶行知在当时就看出了这些弊端:“我国兴学以来,最初仿效泰西,继而学习日本,民国四年取法德国,近年特生美国热,都非健全的趋向。学来学去,总是三不像。”[2]欧美国家的现代教育血液输入到中国乡村社会肌体内,产生了排异反应,导致了当时乡村社会的文化危机,整个乡村社会的文化教育几尽瘫痪。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社会的教育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中等以上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乡村的孩童小学毕业后很难进入中等学校学习,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庞大,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更少。广大民众对学校教育仍持有怀疑的态度,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很难推行,私塾还有一定的市场。尽管国家在用强制手段把欧美的近代教育模式嵌入乡村社会,欲在与工业文明尚无多大瓜葛的乡土社会塑造一套与近代社会合拍的新文化系统。然而,外在的强制力量还无法把传统的教育与乡土社会分离开来,私塾等旧的教育模式在乡土社会中以其独有的隐性方式顽强地存活。

在乡土社会中,私塾在国家的强力下仍得以生存的动力源自草根社会民众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感固与传统的习惯性不无关联,但更应归功于旧式教育与乡村文化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形成的和谐共融性。换言之,旧式教育模式所富涵的许多乡土文化认同的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其不失去存在的依据,与外来的新式教育模式相较,在乡土文化的土壤中极具适应性。新式教育虽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推行,但在具体的时空中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乡土文化的气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新式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与乡村实际不符。对此时人有深切的体会:“现在的农村小学课程,太觉深泛,不切实际生活,应教的不较,不教的反而去死教。”[3]遂有论者感叹道:“村民认为(学校教材)不若四书五经有用,非四书五经适合于学校教材,实为学校取材不适合于当地情形。”[4]

二是新式的乡村教育与乡村需求相背离。“小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办事,每不能游刃有余,甚至家庭社会常用之便条帐簿不能做。”[5]此论述虽不能完全反应当时乡村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但至少从某种程度折射出了当时乡村新式教育的实际效果与乡村需求的背离。关于当时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与社会背离,费孝通也有所论及:“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一是他们并没有利用新的知识去改良传统社会,一是产生了一批寄生性的‘团阀’阶层,既不能从生产中去获取生活,只有用权势去获取财富了。从这方面说,现在这种教育不但没有做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任务,反而发生了一种副作用,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有点像‘采矿’,损失了乡土社会。”[6]

三是乡村教师的都市化使其难以融入乡村。十年兴学,学堂是由诏书推广的,由诏书推广的学堂同时又按诏书分布:“着各省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7]而后,县城、府城、省城便成为了新学堂的汇集之地。这个过程使教育的重心移到了城市之中,并顺着由高到低的等序向大城市归趋。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不愿意回到乡土社会中去。知识分子与乡村社会的疏离,使得他们仅仅“见闻限于通都大邑”,仅仅“熟视过东洋的工业社会”,“而广大的中国社会对于他们却是谜样的模糊”[8]。

新式教育无法在乡村真正确立,旧式教育的功能亦处于失常状态,乡村文化调节机制失效,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失衡,乡村的文化教育陷入了危机之中。正如有的学者研究表明:“自新政以后,农村社会生态就已经开始破坏了,这种破坏,并不止于旧教育的毁去,新教育的不来,而是农村社会礼俗、社会规则和行为方式的紊乱。农村丧失了原有的调节机制,无法完成固有的循环和运转。民国以来虽然乡村的风俗还在延续,但灵魂却已丧失,日见纷乱和无序,乡村的组织,从宗族到乡社,无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农村至少在文化层次上,已经陷入了现代化变革的深渊。”[9]

二、乡村文化危机下的教育思想

面对如此严重的乡村危机,当时不少忧国忧民、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中国乡村的出路,抱着“振兴农业”、“拯救农村”的强烈愿望,纷纷走出“象牙塔”,离开大城市,放弃城市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深入农村,进行乡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实验,以复兴日趋衰落的乡村社会,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思潮。

乡村建设知识分子大体上都设想通过平民或民众教育入手,谋求乡村的全面改造与建设,试图最终解决他们各自所看到的乡村问题。因他们对乡村社会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见解不一,提出了不同的解决乡村危机的途径。梁漱溟本其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认为当时的乡村危机的问题所在是“文化失调”,试图通过儒学的复兴,来拯救当时的乡村危机。粱漱溟认为,中国的各种问题——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都不过是根本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乡村建设必须是一个文化运动而不是政治运动。西方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和崩溃造成了当时的乡村危机。他曾指出:“中国人既与西洋人见面之后,中国文化便发生了变化。自维新变法一直到现在,其中有好几次变化,有好些地方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三年一变,二年一变,孙猴子有七十二变,中国人变得也和他差不多了。——旧的玩儿几乎通统变化得没有了!中国乡村就在这一变再变七十二变中被破坏了。”[10]

晏阳初认为当时中国乡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四大病害。1933年他在《中华平民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中写道:“在定县,我们研究的结果,认为农村问题是千头万绪。从这些问题中,我们认定了四种问题,是比较基本的。这四大基本问题可以用四个大字来代表它,所谓愚、贫、弱、私。”[11]陶行知认为当时乡村的主要问题是乡村教育的瘫痪,进而主张“乡村学校做改造农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试图通过乡村教育来解決当时的乡村危机,决心“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12]。

三、乡村文化危机下的乡村教育实践

基于各自对乡村危机的不同认识,知识分子全面开始了自己的乡村建设实验,粱漱溟在广东、山东、河南进行了其乡村建设的实验,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推广平民教育展开其乡村建设,陶行知则在南京郊外创办晓庄师范学校,黄炎培在江苏昆山实施职业教育的实验等。有学者指出:“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即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法,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措施,以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的‘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13]关于这次乡村建设,已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故在此不作具体叙述。笔者试图说明的是,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属于当时的乡村建设实践之一,作为当时年轻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陶行知意识到当时的乡村危机,并积极寻求解决危机的路径。当时的知识分子结合对社会现实反省自己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到当时中国的问题在“乡村”,并积极投身到乡村中去,试图通过乡村的改造来改造整个中国。正如美国知名女作家赛珍珠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为林语堂的《中国人》英文版作序所言:“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人民。他们发现在农村小镇、小村庄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生活,所幸的是还保持着自己的特点,未曾被那个曾经使他们自己生活变得不健康起来的现代主义所侵蚀。他们开始为自己国家有这样一个宏伟而坚定的基础而感到高兴,并急切把它变为新的鼓舞力量。”[14]

参考文献:

[1]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方法[J].东方杂志(第24卷60号):5-13.

[2]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3.

[3]江问渔.乡村教育[J].中华教育界,1930:4.

[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40.

[5]缪序宾.乡村小学之缺点及其病原之补救法[J].中华教育界,1924:4.

[6]费孝通.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卷4)[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359.

[7]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20.

[8]东方杂志[J].(第27卷第6号):70.

[9]张鸣.教育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3:3.

[10]粱漱溟全集(卷1)[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07-608.

[11]晏阳初全集(卷1)[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47.

[12]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3.

[13]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2.

[14]林语堂.吾国吾民(英文版)(序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6.

4.欢乐乡村行文艺演出上的致辞 篇四

多篇)

欢乐乡村行文艺演出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在xx区**畔,迎来第三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欢乐乡村行”专场演出活动,共同感受新农村建设的蓬勃气象,共同体会新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和同志们的光临表示热忱的欢迎!向筹办此次展演活动的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xx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以乡村文化为主体,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角,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业绩、新成就、新气象,用全新的艺术形式生动演绎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实现”中国梦”,加快推进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建设,紧紧围绕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新村建设加快推进,产村融合发展初具规模,现代农村新形态正徐徐展现。在全国新农村文化和新村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将以此项活动为契机,以”两化”互动和统筹城乡发展为统揽,紧扣”**率先、川东领先、区域争先”工作取向,大力实施”产业现代化、全域城镇化、开放纵深化、环境宜居化、文旅品牌化”五化战略,全域推进新村建设,加快”产城一体”“产村融合”发展步伐,努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最后,祝此次专场演出活动取得圆

满成功!

借此机会,祝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乡村文明欢乐行”活动启动仪式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父老乡亲:上午好!在这充满生机、丰收在即的美好时节,香城人民迎来了激情愉悦,充满真情、希望与活力的“乡村文明欢乐行”活动。今天,济宁市文明办、济宁市广播电台等联合开展的“乡村文明欢乐行”活动在香城镇启动了,这是香城人民的福荫,更是香城人民的荣耀。在此,我谨代表香城镇党委、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香城镇总面积177平方公里,辖10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0.7万亩,总人口8.5万人,是典型山区农业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科学提出了“山水旅

游名镇、特色产业重镇、生态经济强镇、文明和谐新镇”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大力实施生态循环经济,统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把香城打造成“现代农业的试验点、循环经济的展示点、农村新貌的示范点、基层党建的闪光点”。先后获得了“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绿化示范镇”、“山东省新农村小蘑菇建设先进镇”、“济宁市文明镇”等荣誉称号。今年又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生态镇”、“山东省旅游强镇”等荣誉。前程似锦,胜景辉煌,相信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香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济宁市和我市市委、市政府给香城人民送来了殷切关怀与温暖,也寄予了深切厚望与关注。我们将以“乡村文明欢乐行”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精心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样化、积极引导农民思

想观念的大转变、文明行为习惯的大改善、农村文明程度的大提升,为全面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最后,预祝“乡村文明欢乐行”活动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全镇父老乡亲:家庭幸福、事业兴旺、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广西电视台《欢乐乡村行》走进马山举行专场大型公益演出活动

8月27日,由广西电视台、中共马山县委、马山县人民政府主办,广西电视台资讯频道、中共马山县委宣传部、南宁市豪爵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承办的广西电视台《欢乐乡村行》——“山欢水笑好地方 奋进和谐新马山”大型公益演出活动在马山县体育馆广场激情上演。

气势恢宏的壮族会鼓表演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清一色的农民演员激情满

怀、倾情献艺。民俗舞蹈《舞竹筒打扁担庆丰收》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该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声部民歌《哥妹相会在竹林》犹如天籁,尽显和声之美。民俗表演《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另观众大饱眼福。此外,《欢歌载舞庆丰年》、《花灯舞》、《山风》等节目充满了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在公益活动演出现场,还穿插该县农副特产推介、致富精英授勋、为贫困学子颁发助学金等公益环节。金银花、旱藕粉、里当鸡、黑山羊干巴、金龙猪等该县农副特产摆到了活动现场,并将通过主持人的介绍及广西电视台传媒平台,让更多观众所认识。金钗镇龙塘村的蓝海飞、里当乡龙那村的蓝艳娥、古零镇弄拉屯的李荣光、被授予“广西农村致富精英”的荣誉称号,并向现场观众传授他们致富的经验。5名品学兼优的学子现场获得了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资助的3000元助学金。

据悉,广西电视台大型公益活动《豪爵·欢乐乡村行》一直以宣传广西县域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新型农民的风采、资助贫困学生等为主要内容,得到了广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成为了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公益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也得到了马山鑫煌豪爵铃木专卖店的大力支持。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李汉奎将《豪爵·欢乐乡村行》的

“欢乐旗帜”传递给下一站——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代表.中共马山县委副书记罗安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李汉奎,县人大 常委会副主任李萍女士为李荣光、蓝海飞、蓝艳娥等三位致富带头人颁发荣誉证书.百龙滩镇百龙会鼓队表演的《壮鼓庆丰收》.县领导樊美萍、霍炳至;南宁市豪爵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 代表何阔利、熊囿植为五位学子颁发三千元的助学金.在开发区庆祝建党87周年暨

“欢乐泉州”文艺演出活动上的致词王远东

同志们:

春风化雨沐华夏,改革开放乘东风。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建党87周年、喜迎奥运会、农运会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泉州开发区庆祝建党87周年暨“欢乐泉州”文艺演出活动,感到特别有意义!首先,我谨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来宾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等一下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亲切的问候!

开发区作为泉州市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11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紧密团结在党工委周围,带领广大创业人员先行先试、攻坚克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泉州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成为全市最具发展活力、最有发展潜力、最富人文魅力的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当前,开发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轮回,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的起点上。在庆祝党的华诞之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时刻牢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继续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建工作在构建创新型开发区、加快“一区多园”建设进程中拓展新空间、展示新作为、取得新成效。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好字当头、先行先试”工作主线,继续发扬不甘落后、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精神,树立一种“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的气魄和志向,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学习,拼搏奉献,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要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在干事创业中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凝聚全体开发区人的智慧和力量,在全区掀起干事创业促发展的热潮。

同志们,我们党已经走过87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必将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中华民族一定会乘风破浪、乘胜前进;我们也坚信,在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党员和各方创业人员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奉献进取,泉州开发区必将创造更多的发展奇迹,书写更加动人的壮丽篇章!谢谢大家!

在国庆文艺演出上的致辞

同志们、朋友们: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们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全县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参加演出的全体演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

抚今追昔,豪情满怀。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各种风险和挑战,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回顾60年的历程,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无尚荣耀!我们为伟大祖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勤劳勇敢的xx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xx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徐向前、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军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当年有3000多xx儿女参加了红军,有500多名xx儿女牺牲在长征中上,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

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地处渝东北的xx,敞开了封闭的山门,张满了前进的风帆,正阔步迈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去年以来,在市委主要领导的倡导下,全市广泛开展了“唱读讲传”活动,我县围绕弘扬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县掀起了“四位一体”活动热潮。用先进的、红色的、正派的文化来抵制低俗的文化,进而传承革命理想、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今天的文艺活动,既是对全县“唱读讲传”活动的小结,又是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的总动员。希望

各镇乡和县属各部门要抢抓机遇,认真落实县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提出的“五大任务”和“六件实事”,提升城口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把全县人民的干劲调动起来、智慧凝聚起来、热情激发出来,为实现xx的繁荣、文明与进步而不懈奋斗!

最后,祝今天的文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5.梨文化节致辞 篇五

在首届莱阳梨文化节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2009年9月26日)

尊敬的中科院李家洋副院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金秋送爽、梨果飘香的美好时节,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六十华诞的欢庆日子里,首届莱阳梨文化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中共莱阳市委、莱阳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多年来给予莱阳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

“中国梨乡、绿色莱阳”。莱阳以莱阳梨而闻名海内外,是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绿色名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中国食品工业十强县。莱阳梨作为著名的名优特产,肉质细嫩,甘甜如饴,历史上曾列为皇家贡品,在莱阳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日前已顺利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百里河滩、万亩梨园,风景秀美、气象万千,清代诗人赵蜚声“千树梨花千树雪、一溪杨柳一溪烟”的千古佳句就是对此美景的真实写照。可以说,莱阳梨是我们的骄傲、是城市的名片,它传承着历史和文化,也承载着梨乡人民的美好希望和明天。

梨果醉金秋,喜迎八方客。我们举办莱阳梨文化节,就是要以梨为媒、以节联姻,搭建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的媒介和平台,展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形象,带动百姓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首届莱阳梨文化节期间,我们将开展经贸洽谈、游园赏梨、梨状元评选及拍卖、书画摄影比赛、梨乡民俗表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真诚地欢迎各位来宾和各位朋友到莱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是90万梨乡人民共同的责任和期盼。我们将以莱阳梨文化节的举办为契机,抓住全省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战略机遇,围绕“三年大变样、五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服务业兴市、南海开发三大战略,实现大项目、园区、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业四大突破,做好特色、创新、品牌三篇文章,加强制度、力度、速度三大建设,借助外力、激活内力,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努力打造绿色食品、机械汽车、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四大产业基地,将莱阳建设成为胶东半岛副中心城市、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滨河生态城市,全力在新起点上开创莱阳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6.核桃文化节庆典致辞 篇六

中共西舍路乡委员会副书记、乡人民政府乡长 何绍才

(2011年9月2日)

秋风送爽,核桃飘香。在这充满丰收和喜悦的初秋时节,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楚雄市首届哀牢山核桃文化节。在此,我谨代表西舍路乡党委、人大、政府、纪委四班子和西舍路乡2万多父老乡亲,对不辞辛劳前来关心指导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长期以来关心西舍路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对前来经商洽谈的各路客商表示热烈的欢迎!

西舍路,这扇楚雄市乃至楚雄州的南大门,二州四县(市)交界地,由于地处边远,很少有人熟知。历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勤劳善良的西舍路人民在哀牢山里默默耕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战胜了“11.02”特大自然灾害,实现了受灾群众“搬得来、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积极应对百年一遇大旱,确保了大旱之年夺丰收,促进了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西舍路乡是核桃的原产地之一,在我乡境内,有一个叫撒米苦的村民小组,撒米苦是彝语,意思是:核桃由两瓣变成四瓣的地方,是全州唯一以“核桃”相关词汇命名的村民小组。我乡地域宽广、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光照合理、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得天独厚的核桃产业发展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单位、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乡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核桃产业作为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产业,进行大力培植。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全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70203亩,产量达1000多吨,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产量 1

和产值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居全市第一;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由于我乡所产核桃纯天然、高品质,2008年,3000亩核桃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有机核桃,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核桃已经成为了支柱产业,成为了促农增收的主渠道。

产业发展,科技先行。为加强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引领,进一步打造有机核桃品牌,搭建哀牢山核桃交易平台,促进核桃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楚雄市核桃知名度。经过长期培育、多方洽谈和精心准备,我乡与云南广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合作框架内对我乡核桃产业进行全方位培育,扩大种植面积,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核桃交易集散地,延长产业链,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我们的核桃产业已经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了产值和产量居全市第一的位臵。但是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产业链短、管理加工粗放、果农市场意识差、品牌效应小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乡乃至哀牢山片区核桃产业的发展。这不仅是核桃产业发展的瓶颈,更是我乡党委、政府实现产业升级和促农增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林业、农业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品牌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科技管理,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打造有机核桃品牌,搭建哀牢山核桃交易平台,促进核桃产业快速发展。

要切实发展好我乡乃至整个哀牢山片区核桃产业,需要搭建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楚雄市首届哀牢山核桃文化节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我们真心的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纳良言,集思广益;借东风,加快发展。再此,我们恳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路客商建言献策,共同促进我乡乃至哀牢山片区核桃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西舍路山水灵秀,儿女多情,峰峦叠嶂,梯田旖旎,云海翻腾,享有“哀牢明珠,神迷胜境,有机核桃基地,生态优良之乡”的美誉,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路客商尽情领略。

最后,预祝楚雄市首届哀牢山核桃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路客商和各位父老乡亲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7.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 篇七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础形态, 人类在这里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从而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城市地区传统的文化以及风景遭到重创, 这导致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同样的损害。如何保持国家原有景观的优越性和完整性, 如何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这是每个学者都需要关注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2 浅谈乡村文化景观

2.1 乡村文化景观的定义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 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同时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 体现了特定乡村地域独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长的农耕年代, 生产力、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灾难等是驱动形成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及变化的主要因素[2]。

2.2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和复合性。其中, 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三维空间形态特点的有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 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轨迹则由它的复合型全然体现。

2.2.1 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当地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 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与非物质形态景观。其中, 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建筑、聚落等, 非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当地的风俗、传统等。例如, 江南水乡从明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日, 临水而居、依水成街, 形成了整体的人文和景观格局, 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闲暇惬意的生活氛围[3]。而皖南古村落则有另一番风情, 主要体现在“以村落选址、徽派建筑”等为内容的环境氛围内, 其简而淡的特殊建筑风格, 恰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文化景观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4]。

2.2.2 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是一个阶段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乡村文化景观中, 村民大都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惯、环境、信仰、风俗等, 累积下来丰厚而悠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这也是文化发展积淀下来的丰硕成果。

例如, 陆林 (2004) 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后提到, 它的景观特征是禅宗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 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与环境相适应和社会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5]。

2.2.3 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 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因此, 乡村文化景观的诞生和发展与物质生产紧密相关, 如梯田、麦田等。

2.2.4 复合性

一定区域的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 都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者其他外来文化的介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 可以用一幅复合的画面来看待一个区域的文化景观, 这是一种连续层次组成的, 由新特征叠加在先前每代残留特征之上的画面。

2.3 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

2.3.1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与孤岛现象

作为农村文化景观和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体现, 传统乡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观的完整和连续性。然而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呈现高度破碎的状况。

王云才 (2006) 指出, 类似沪宁杭地区, 因为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景观有了巨大的进步, 从而传统乡村地方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巨变。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形成, 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联通, 改变了当地的地域环境, 从而使得江南水乡原有的文化景观扩大形成沪宁杭地区景观体系的微缩盆景和园林景观[3]。

地区环境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 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3]。如现代城市景观、古村镇景观、现代新兴产业景观。这样的分割格局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丧失连续性和整体性, 形成孤立景观, 进而加速了地方景观的变化和消逝。

2.3.2 边缘化趋势与景观废弃

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的边缘化地区 (marginal area) 由于经济联系、地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低产、通达性差, 因此乡村人口大批量外迁, 导致农田最终荒废, 房屋闲置, 最终产生乡村废弃景观。25年来, Isabelle Poudevigne (1997) 针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研究指出, 农业生产会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升高, 反之, 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废弃。由此, 土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消亡[6]。

2.3.3 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结构演变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地域文化及景观整体格局的变迁, 由此, 传统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属性被迅速改变。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区,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增长, 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工业化。这将深刻影响到乡村景观环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结构[7]。

2.3.4 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观冲击

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 人们更向往风景优雅, 景观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在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 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导致了景观变化的不规范性。

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一是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和当地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不协调, 二是建筑外观使用了不协调的建筑材料, 三是不恰当的总图规划与景观设计, 四是大而丑陋的广告标示, 五是架空的电话电缆线等[8]。

旅游业的发展随之带动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王云才 (2007) 以江南水乡为例, 原本该属于古镇的青石板路, 沿街小店寥寥, 现已因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变为了现代城市商业街的模式, 原本沉于寂静的古镇被迫承受喧嚣与嘈杂。这种趋于恶势的城市化使古镇文化景观不得不面对十足的冲击与挑战[9]。

3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3.1 国内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正逐步收敛。每当我们观测我国的每个区域时, 不论是小城镇, 还是大都市, 在都市的建设中都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 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 在某些区域里, 不管你身在何处, 似曾相识都会有感而生。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在逐渐消失, 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学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认为, 今天的中国建筑, 艺术, 甚至政治经济问题, 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 一种对自己文化价值先验否定而导致的文化自卑症, 对于一个民族, 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症[10]。”怎样防止乡村文化与景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走城市建设的旧步伐, 需要当代的设计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观。

近年来, 我国在农村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 但农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2001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部分村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研究数字显示, 截止到该年年底, 全国大约将近63.5%的乡村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 然而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 规划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盲目追随心态较严重。

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保留较为成功的区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进行乡村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时, 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政策, 传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布满大街小巷, 体现出别样的乡土气息与氛围, 与城市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和生活氛围有着强烈的对比, 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村现代化[10]。在建设江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同时, 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乡村还开始组建了“农家乐”的特色旅游项目, 即使没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但是这种特色的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表述。

3.2 国外现状

3.2.1 德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 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 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 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 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 英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在英国, 乡村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各级政府部门都特别关注的景观建设项目。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已经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 强化了居民对家的向心力和地域归属感。

4 探讨与思考

4.1 当代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农耕技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 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也在不断加剧。其他乡村景观要素也在对其进行不断干扰, 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 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最大挑战———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中, 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顺应发展要求, 农村开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设水准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随着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 原本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已变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竞争加剧, 我国与周边国家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领也愈演愈烈。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 将本该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被占为己有。这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侵权。

其次, 就内部挑战而言, 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意识的淡漠无疑成了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继续延伸的最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急切地渴望转换身份, 大批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不再眷恋养育着自己的土地, 放弃了原本的农村生活。也正因为如此, 留守儿童、留守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 原本极富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人们对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4.2 对策与建议

4.2.1 用正确的方式保留及传承

乡村文化景观应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态、保护于原地。对于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 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 应不惜一切代价地保留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景观。

4.2.2 提高村民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村民是乡村文化景观的辛勤创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实守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留守乡村的村民越来越少, 乡村文化景观也在逐渐流失。只有在营造良好乡村环境的同时, 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 才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5 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活动, 人与自然共存下的不断改造, 才构成了今日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景观。然而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 留守村民对本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淡漠, 都严重影响了原本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妥善保留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来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断地被注入到乡村文化景观里, 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乡村文化景观和现代社会景观, 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只有做到“保留”与“改革”同在, 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属于我国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 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延续中, 发挥出乡村文化景观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孙艺惠, 陈田, 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8 (6) :90~96.

[2]刘之浩, 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4) :120~123.

[3]王云才.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6) :708~712.

[4]吴晓勤, 陈安生, 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 2001 (8) :59~61.

[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 2004, 24 (6) :660~665.

[6]Isabelle Poudevigne, Sabine van Rooij, Pierre Morin, 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 Normandy, 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 :93~103.

[7]Sylvain Paquette, 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5) :215~238.

[8]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 (16) :342~345.

[9]王云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 (6) :700~703.

8.乡村教育的文化功能 篇八

2011年暑假,我跟随海淀区教育关工委和老教协培训学校前往河北怀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支教工作。这次的支教区别于以往意义上的支教,主要工作是为乡村教师进行常规性培训和问候。笔者作为一名传播者,将在象牙塔里所见所闻的优秀教育现象和18年的教育经历及其所反映的教育理念与怀来县土木镇的所有教师分享。携手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优秀老师和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各位专家,这次的怀来之旅对我本人是一次个人品质的历练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不由发现一个严峻的社会现象: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下文将针对这一问题给出文化心理学分析和课程体系解答。

二、乡村教育现状

1.乡村学生对乡土价值的逃离

虽然“不学习穿草鞋,学习好穿皮鞋”不再是乡村学生接受教育的普遍目的,但我们仍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乡村人对乡村价值的逃离。在怀来不少学校的教室里,“优秀作业角”展览的都是“伟大的梦想”。如图画展主题通常是“心目中的城市面貌”“理想的大房子”等;小作文比赛获奖的题目也经常是“我的梦想是律师…‘我想成为一名医生”等。暂且不说这种千篇一律的作品对创造力的限制,由此我们看出:在与城市现代化被动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被动与劣势日益明显。正因为如此,在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这种局面的直接表现当然是经济发展的边缘化;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必然导致文化的边缘化,即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

2.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

调查显示,土木镇上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理想。在该镇上有十几个学校,但教师只有不到40人,其中只有22.5%的教师接受过本科教育,另有27.5%的教师是大专学历,而高职高专毕业就来教书的教师比例占到一半。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短缺的师资力量就要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除了少量专业教师外,几乎大多数教师每周都有30节课。我在与乡村教师们的互动讲座中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不敢发表个人见解,甚至无法流利地朗读幻灯片上的文字。很难想象,他们在课堂上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

3.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

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很多设备,这里只以图书馆为例。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土木镇中心小学的图书馆也只有两个书柜的书。随便拿出一本来看,满是灰尘,书名是《封神榜》,再翻开书的首页,看到出版日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此可以推测这里的学生会受到怎样的文学熏陶。总之,通过无意中看到的图书馆,可以窥见除教师因素外乡村教育文化缺失的又一原因。庆幸的是,乡村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教育经费的安排已经是众多乡村教育难题中最受重视的一个问题了。

三、布鲁纳认知文化心理学的启示

1.布鲁纳认知主义心理学观点

布鲁纳兼通心理学与教育学两个领域,其早期认知主义观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任何学科的内核是其结构,而不是具体的技术细节。(2)尽管结构的本质是简单的,但其存在形态却可以是复杂的。因此,在结构(而不是具体知识形态的)意义上,任何学科都可以按照在智育上忠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儿童。(3)要重视开发人的高级思维能力,如顿悟与直觉思维等,它们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得到充分的关注。(4)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内驱力上,而不能仅凭刺激与奖励等驱动手段。

2.认知主义学派对乡村教育的负面影响

虽然认知主义学派对乡村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教师教多个学科的现象给出了理论依据,但是认知主义的教育观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它没有意识到学校仅是教育的多种存在方式之一,往往是就学校研究学校,从而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孤岛。它脱离文化的发展,抽象地、孤立地考虑教育,将教育化简为学校,再将学校化简为课程,接着将课程化简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后将一切化简为教学细节。这也是为什么乡村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教学标准、测试考核等技术细节,而不是其文化功能。

3.布鲁纳历史文化学派的教育观

与“生物一心理”相对应的另一种人类图像是“历史一文化”,这就是后期用来弥补认知主义学派缺点的历史文化学派。代表人物之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布鲁纳的教育文化观接纳了二者的思想并进行了综合创造。布鲁纳的教育观可以用两句名言来概括:其一,“学校不是孤岛,而是整个文化大陆的组成部分”。其二,教育的功能是“将年轻人导入文化的规范之道”。布鲁纳认为,学校是教育的一条途径,而教育则是文化的一个功能。因此,要认识学校的本质,不能将视野局限于学校内部,而应放眼于学校赖以存在的整个文化体系,将学校看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对学校作出切合实际的定位。在此大框架下,对学校的内部运行机制给出恰当的答案。

4.历史文化学派对乡村教育的启示

因此,教育文化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巨大的文化有机体,教育应当承担何种功能?扮演何种角色?社会应当(以及能够)给教育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将这些问题按同比例缩小到乡村教育范围内,就得到了乡村教育的文化功能:乡村教育在文化层面的作用之一就是恢复那动摇已久的、涉及乡村少年生命存在和生存精神的根基。

四、乡村教育的文化功能何以实现

1.乡村文化的解体

如上文所言,乡村被城市化后导致其文化边缘化的表现之一,是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对乡村原有文化秩序的冲击。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乡村儿童与山野小溪、鸡犬牛羊之间自然活泼的嬉戏交流;很难再听到老人与年长者在田间劳动之余讲述的民间故事。取而代之的是中年人外出打工挣钱,由此赌博、暴力犯罪等事态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总之,当代际之间的乡村文化交流完全让位于对以金钱为中心的拜物教文化的崇拜时,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并开始沦为城市文明的附庸。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乡村自身文化生态的破坏,直接导致乡村少年对自身周遭文化的冷漠,他们生存其中的土壤不足以带给他们生存的自信,从而使他们不再把目光系于乡间,他们与生养他们的乡村自然失去了过去的那份亲近与美好。他们许多人变得看不起乡土,看不起劳动,但他们又无所适从,他们同样不是城市文化意义上的少年,他们因此成了一种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成了文化荒漠中的人。这种对本土文化的排斥心理,可从上文中说到的以怀来为例的乡村学生对乡土价值的逃离中找到现实依据。

2.重新厘定乡村教育的课程体系

乡村文化的重建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需要整个社会生存理念以及对现代化想象的转变。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教育是文化的一个功能。所以针对乡村文化重建,教育理应担负起这个任务。具体地,可以建立一种全新的课程知识体系。在该体系中,除了承认并尊重现有生存价值理念、尊重乡村对社会富裕的渴求之外,乡村教师不妨在课堂上设计和添加逐步引导、培植乡村文化的活动和方案。通过这样的课程活动发掘、培植、提升目前还存留着或者可能恢复的乡村文化的种子,并予以适当扶植,还可建立机制、鼓励创新,营造新型的乡村本土文化。建立新的课程知识体系对教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就更需要乡村教师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更要在质量上有大幅度提高。

3.隐性文化和本土文化对乡村教育功能的补充

虽然乡村教育需要承担乡村文化虚化后给乡村少年成长留下的精神空白,全方位地抚慰、孕育乡村少年的生命机体,培育他们完整的心性与情感,但是相对于个人完整生命而言,学校教育所能提供的文化滋养与价值教化毕竟是简单的,不足以慰藉个人生命需要的多样性,人的健全发展需要个人周遭的生存空间的整体孕育。所以,隐性文化、本土文化和个人周遭缄默的知识,都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精神资源,这些都在个人生命发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刘铁芳《乡村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美国]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

9.文化节开幕式致辞 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百花齐放、香草芬芳,今天,xx区第三届香草文化节隆重开幕了。在此,受XX区长的委托,我谨代表xx区人民政府,向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关心、支持我区旅游业发展的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花都是XX的北大门,风景秀丽、人杰地灵。近年来,我区在大力发展汽车、空港、皮具、珠宝、声光电等支柱产业的同时,加快整合生态、文化资源,通过香草文化节、枇杷节、芋头节、油菜花节等乡村游品牌节庆活动,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度假等绿色旅游文化产业,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花都香草文化节自2009年首次举办以来,全力打造最具特色的观光花海、花卉大餐,努力营造返璞归真的田园自然风光,满足广大游客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村气息的需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本届香草文化节以“香草童话韵味花山”为主题,精心塑造如童话般浪漫的香草世界,充分展示xx最早的县城所在地——花山镇的乡村历史文化。节庆期间还将举办异地务工青年“相约香草,结缘花都”专题活动,使他们充分感受花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关怀之美,增强对xx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融入花都。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更是富民产业,衷心希望花山镇及各部门通过香草文化节这个平台,进一步挖掘我区特色丰富的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也诚挚希望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及社会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花都、支持花都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最后,预祝第四届香草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10.文化节闭幕式致辞 篇十

大家好!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第九届“多彩的童年”校园文化节经过一个月的比赛、展演、比拼,所有项目落下了帷幕。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为本届艺术节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多彩的童年”校园文化节是我校九年来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规模大、内容丰富,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在我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缩影,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是全体师生魅力展示的平台。

文化节自开幕以来,先后成功举行了运动会、阳光剧场诗朗诵、科技、绘画、硬笔书法、校园琴韵等项目。在各项目负责人和班主任老师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充分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拿出智慧,献计献策,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充分体现出来,精彩表现充分展示出来,灿烂微笑洒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真为你们骄傲和自豪。学校的“太阳花”舞蹈队和合唱队参加区比赛获得金奖,校园琴韵的孩子们代表学校参加街道演出获得赞誉,运动会上展示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诗朗诵的精彩表现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都为我们留下难忘美好的回忆。

本届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放松心情,受到了艺术和美的熏陶。比赛的获奖是有限的,展露的精神财富是无价的。只要积极参与,只要努力过,无论是否得到掌声和鲜花,人人都会收到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无论比赛成绩高低,只要参与过,激动过,欢呼过,就将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

11.论乡村文化离散与构建 篇十一

关键词:乡村文化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一、乡村文化离散并失去自我整合能力

乡村文化离散意味着传统社会特质的破坏,农村社会处于多变的、不稳定、不完整状态。

(一)乡村社会边缘化与乡村文化的虚化

乡村文化因其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但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据调查,当今乡村娱乐呈现出一种光怪陆离的色彩。许多地方村民娱乐时间趋于标准化,以往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形成的狂欢逐渐逝去,国家法定节日和一些“洋节”成了乡村娱乐的借口;在娱乐方式上,传统与现代并存,但现代娱乐方式逐渐占据主动。许多民间艺术要么后继无人,要么缺少市场,逐渐被城市强势文化所淹没。

在一切以金钱为价值标准压力下,乡村本土文化秩序也解体了。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的以年长者为主导的前喻文化迅速向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后喻文化过渡,年长者在乡村文化秩序中迅速边缘化。……而那些经济上的成功者恰恰又远离乡村生活,对于当下的乡村文化生活秩序而言,他们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不足以积极介入乡村文化秩序的积极建设之中,乡村本土文化秩序瓦解也在意料之中了。更为关键的是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解体,利益的驱动几乎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而成为乡村社会的最高主宰。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的内涵。

(二)乡村价值空心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乡村出现人才资源的空心化,并由此带来价值空心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常年或不定期脱离了农村生产实践。因为人才的大量流失,土地粗放经营、粮食种植单一化、乡村基层组织涣散、乡村人际关系疏离、传统文化和手艺后继无人、老无所养、少无所教等后果已经日渐显现出来。因此,黄波断言,乡村不再是一个让人心灵安妥的地方,在精神层面,当下的乡村还有没有独具的价值已成疑问,当然更无法输出价值,无法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一极了。

(三)乡村伦理危机

传统的乡村伦理对维系农村的社会秩序、传承中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中,城市的“文明”和“非文明”会同时影响或侵蚀农村原有的文化根基,乡村价值取向前所未有的混乱、多元、模糊。

随着现代性的因素的影响,传统社会的伦理价值逐渐被抛弃。家庭失和、邻里失信、古道热肠的善举日少,图名逐利日多,乡村吸引力减弱、公德操守缺乏、恣意破坏生态增多等,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传统价值观已不大认同或存在认同困难。但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没有成为当代农村主流的价值观。

二、乡村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历史上看,乡村文化危机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缩影。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历次劫难或追捧中变得模糊了。基于现代性的追求,“城市”就会被当做是富裕、文明的象征、文化的中心,而农村则是贫穷的、野蛮的,是文化的沙漠。本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遗留给乡村文化的并不都是田园牧歌式的温馨与浪漫,对乡村文化中的封建、愚昧、涣散、狭隘、偏执等落后思想和观念进行清理也是必然的。但是,鉴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非线性的,前现代因素、现代因素、后现代因素同时存在,三者交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文化转换的难度。一方面是文化发展中前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另一方面是后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后现代因素是對现代的消解和解构,使得现代性扑朔迷离,很难予以准确把握,而现代因素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现代化往往意味着标准化、同质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而乡村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差异性,而且受方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影响,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无形中加大了传承的难度。

第二,从文化生长的环境看,当乡土中国变成离土中国,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遭到破坏后,故乡只是一种形而上的仰望。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乡村文化的解体,其核心正在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由原来的集体经济转向农村分散经营机制,村民观念中的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农村人际关系离散,传统伦理约束力下降。农民的流动改变了乡土社会的基本构成,也改变了乡村文化和风俗习惯,转型中的乡村出现文化断层。三是乡村工业化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那种和谐与宁静不复存在。四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现代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但同时也淡化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对动植物的禁忌保护,这种建构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观念与宗教意识在现代社会日渐式微。失去敬畏的乡村文化自然也就没有约束力了。

第三,从文化传播方面看,伴随着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乡村文化消费已经越来越和城市同步,都市强势文化之下,乡村文化日渐萎缩。首先,从娱乐方式上看,村民过去群众性和组织性的文娱方式被自主的休闲方式所代替,一些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诸如耍狮子、唱大戏等娱乐活动难以开展。其次,从传播内容上看,媒体的目光始终紧盯在城市受众上,对于消费能力较低的农村受众,则普遍采取放弃的做法。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要么太少,要么虚假。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文化高地”的信息。而真正的都市文化、现代文化并没有或未能真正走近农民,消费主义文化伴随着各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几乎所毫无悬念地占领了农村市场,乡民在这些貌似先进的强势文化面前必然会惶恐、焦虑,对自己固守的价值观产生怀疑、鄙视甚至完全放弃。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意义重大

首先,有利于重建农民的生活价值,解决过渡时期农民,特别是80、90后年轻农民的归宿(重要的是精神归宿)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考虑到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完成城市化的时间可能还要长。其实,即便是城市化率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也不会同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正如贺雪峰所看到的那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0年,农村人口只能十分缓慢地转移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将长期保持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农村目前‘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也将长期延续。”这就意味着农村依然是多数农民最终的归宿。

其次,有利于激发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现代意识,增强村庄的文明程度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农村社会实践的主体,缺少农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对亿万农民进行精神洗礼的新农村建设也是有缺陷的。但在各地乡村建设中,我们看到农民却在这场关切自身利益的建设中作为一个整体失语了。据中国网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农民听说过新农村建设,但80%的人又对其内容知之甚少,还有24.8%的农民表现淡漠怀疑和悲观。对新农村建设主要靠谁,只有14.4%的受访者认为靠农民。这种现象的出现既和政府的动员机制不到位有关,更和常年在外的农民对农村建设缺少热情和支持有关。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与一般价值体系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时代的先进性、超越各种局部利益的超脱性、以及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决定了其能在乡村离散文化的整合中发挥其他文化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整合乡村文化建设。从理论上看,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规范着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和稳定秩序。因此,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从现实看,首先,中国正在向文化大国方向迈进,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关键,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统领,中国难成真正的文化大国,充其量只是世界强势文化的殖民地或市场。其次,我国是个农民人数占多数的国家,乡村建设成败既关系整个国家建设成败,也关系到广大乡村自身特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乡村文化内生乏力,各种外来文化又良莠不齐令乡村无所适从,当代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既不可能简单回到过去,以传统文化统领,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现代化理论,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只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导向。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重建乡村文化尊严。贺雪峰在他的《乡村的前途》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我希望重建田园牧歌的生活,……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追求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总之,农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却不是依靠高消费来获得的,因为农民没有可以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大量的研究和事例表明,當今乡村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相对贫困,而是到处可见触目惊心的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不仅存在于物质生活水平贫穷的地去,同样也存在于物质生活比较甚至非常富裕的地区消费主义文化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生活的主宰意识形态,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重建农村的价值系统,目的是为了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摆脱消费主义和享受主义的腐蚀性影响,从而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建构一种农民能够认同、接受的文化价值系统。当然,在城市作为一个参照系存在时,如何说服农民不去攀比是困难的。因此,乡村价值重建实际应该是一场全民的文艺复兴运动。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套正向的、积极的价值系统,乡村价值重建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锦晓.我国农村离散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

2、王华.视像主导与乡村生活——有关大众娱乐的一次文化研究[J].天涯,2010(2).

3、黄波.富人治村的背后是乡村价值空心化[EB/OL].http://www.techweb.com.cn/commerce/2009-11-11/465795.shtml,2009-11-11.

4、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国情报告: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DB/OL].中国网.

6、倪伟.精神生活的贫困[J].天涯,2006(5).

*本文系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10JDJNJD301)《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农村建设》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12.乡村文化节致辞 篇十二

(一) 科举制废除时

科举制度自隋朝建立以来, 便成为士阶层进身的必由之路, 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封建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变成科举的附庸。鸦片战争以后, 由于中国闭关锁国的封建大门已被打开, 政治经济发生了变化国家处于外敌入侵、民不聊生的情况下,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官吏在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的同时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病。于是科举制度在这个封闭的国度里实行了1300年之久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 在直隶总督袁世凯等人奏请停止科举办新式教育。其认为“科举一日不废, 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 以分其砥砺, 实修之志……学堂决无大兴之望”。在他们看来, 设立学堂, “并非专为储才, 乃以开通民智为主, 使人人获有普及教育之教育, 且有普通之知能, 上知效忠于国, 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 固足以佐治理, 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兵家工商, 各完其义务而分任其事业”[1]。若能停止科举, 建立学校, 则可以“广学育才, 化民成俗, 内定国势, 外服强邻, 转危为安”[2]。清廷迫于形势, 于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 八月“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著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3]自此, 科举在中国被动式近代化的进程中寿终。此乃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 代表中国封建时代正统儒家文化的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结束。新的教育制度得以建立。中国教育开始迈入了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

作为传统教育科举附庸的私塾从春秋战国时诞生到19 世纪末一直是中国文字和文化得以延绵不辍的主要阵地。在唐宋时基本普及, 到明清时已形成一种制度在民间广泛设立。清末学部根据私塾的设置方式把私塾分为:家塾、族塾、村塾、义塾、散馆。其主要来源于秀才、儒生、告老离职归乡的知识分子。家塾, 是由富贵人家或官宦、士绅设立并延聘先生坐馆。族塾, 是由某一宗族在祠堂、庙宇设立, 由本族中有学识、威望高的人来担任老师。村塾, 是由一村或联村合办, 经费由家长们共同承担, 或由学田支付。义塾, 是地方官绅为贫困子弟设立的公益性教育机构, 聘请塾师任教, 费用由捐助者或学田支付。散馆, 由塾师自己开办, 其主持者是塾师中学识较高、影响较大的儒士或官员。这种处于乡土社会下层的草根群体为安身立命之所, 或耕或读, 将大半生时间留在乡间, 往往扮演知识和文化代言人的角色。处理民间纠纷、对付上官和县府、商议决策村中大事、推行社会教化……。正如梁漱溟所说:“在中国读与耕之两事, 士与家之两种人, 其间气脉浑然, 相通而不相隔”[4]。完全融入乡间适合社会需要传递文化、培养人才。然而到了晚清, 由于政治腐败和经济衰退, 塾师生活极度贫困。《蒙馆诗》道出了塾师的四苦:一苦, 出门在外时间长, 薪金却难给足;二苦, 教学条件恶劣。“塾堂三两间, 东穿又西破。上漏并下湿, 常在泥涂坐……”。三苦, 居住环境糟糕。“两捆乱稻柴, 一条粗衾布。虽有青麻账, 又被鼠咬破”。四苦, 食不饱。“粥饭只寻常, 酒肴只寻常, 酒肴亦精卤。鱼肉不周全, 时常吃豆腐。非淡即是盐, 有酱又没醋。烹调总不佳, 如何下得肚?勉强吃些饭, 腹中常带饿”[5]。在这种境况下, 私塾发展是步履艰难, 难以起到为封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基础作用, 不适应社会发展, 不得不步入改革的历程。

(二) 清末民初 (1840-1911) ——由传统走向近代 (教育制度衰败下乡村教师脱离乡土本性)

从19 世纪60 年代起 (1862 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标志着近代教育开始萌芽) , 洋务派把地主阶级改革派向西方学习的口号从思想变成行动。于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批新式学堂应运而生了, 之后随着维新派的宣传和提倡, 各类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在新政时, 清政府把“求才”作为首要任务。1901 年6 月清政府谕旨指出:“为政之道, 首在得人, 况值时局艰危, 尤应破格求才, 以资治理”[6]于是采取是一系列发展新教育措施:书院改学堂、鼓励留学制定新学制等, 促使新学得以大规模发展。然而正值西太后被八国联军打到西安时, 张百熙为挽救时局, 赴西安请学。清政府认命其为管学大臣主持全国教育改革。在吴汝沦、罗振玉等人的支持下与努力下, 清政府于1902、1904 分别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使中国真正开始了近化化的进程。

1901 年9 月, 清政府下令:“著各省所有书院, 在省城均设学堂, 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 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 并多设蒙养学堂”[7]因此, 县城、府城、省城便成了新学堂的汇集之地。在政府的引导下学堂如此布局以及政府资源配置的过度倾斜, 使得教育重心由过去的乡村转移到城市, 城市学堂就日益增多, 乡村学堂日渐减少, 乡村教育基本被排挤出去处于无力发展的境地。一些乡村知识分子为了接受新式教育只能前往城市。正如费孝通在其《乡土重建》中谈到:“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享受, 比起农村单调的生活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 加之在长期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都市习俗的熏染, 使得这些来自农村的知识人觉得已异与乡下人, 而无法再和充满土气的人为伍了”[8];因此, 毕业后不愿回到简陋的农村而在城市定居求职与消费。

1905 年12 月, 在中央设立国家管理教育最高行政机关学部, 次年在各省又设立了使司, 负责省级学务。据统计:“到1909 年全国有劝学所1558 个, 劝学员12066 人”[9], 自此, 从中央到地方较完整的新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便应运而生, 是新教育发展催化剂。1907年3月, 学部又公布《奏定师范学堂毕业效力义务章程》规定:“大学堂师范毕业生义务期限为5 年并在此期间不得经营教育以外之事。1907 年5 月, 学部奏准官费生回国后皆令充当专门教员5 年以尽义务, 从而保证了教师质量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稳定了教育队伍”[10]。综上, 通过废科举、设学部、建学制, 国民教育取代了家庭私塾, 新式教师取代了塾师。深刻表明国家权力不断介入乡村社会, 使千年如斯的乡村社会陷入了政治危机中。加速了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生活的疏离。

(三) 中华民国时期 (1912-1949) ——特定时代召唤教育重心由城市转为乡村

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宣告了封建帝制的终结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一批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了适应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造, 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随后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并大肆推行封建复古文化教育, 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1915 年9 月在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为开端和主要阵地, 汇集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以“改造国民性”为根本宗旨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在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 西方各种教育思潮纷纷涌入中国 (如: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工读主义教育等) , 由此带来一系列新教育方面的革新措施。1918 年12 月, 教育部组织由范源濂、蔡元培、蒋梦麟等参加教育调查会, 1919 年4 月, 在教育调查会第一次会议上, 沈恩孚和蒋梦麟二人提出了名为《教育宗旨研究案》的议案, 主张以:“养成健全人格, 发展共和精神为宗旨, 会议议决通过这一议案”[11], 此举为1922 新学制奠定基础, 朝着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 华北、华东大片国土相继失守日寇所到之处便是一片废墟, 使教育遭到惨重损失。国民政府于1939 年9 月颁布《县各级组织纲要》, 正式实施“管教卫合一”和“三位一体”的新县制[12], 这种将国民教育与农村封建势力相结合的“乡村自治”制度表面上是要加强政教联系, 实质上为国民党政权实行自上而下的集权专制提供了扎实基础。随着日帝侵略、国内军阀不断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 使乡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教育濒临停滞。李大钊曾在其《青年与农村》中强调:“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 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 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我甚希望我们中国的青年认清这个道理, 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去, 使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 是万不容缓的。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 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 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去开发他们, 使他们知道要求解放、陈说痛苦、脱去愚昧、自己打算自己生活的利病的人, 除去我们几个青年, 举国昏昏, 还有哪个?”[13]知识分子与农村实际相结合是社会革命的需要, 更是知识分子改造自我的需要。在种种体制和教育思潮的席卷下, 一大批教育家放弃高官厚禄和优越的城市生活, 自愿到乡下去致力于乡村教育, 创办试验区, 提倡发展乡村教育。陶行知于1924 年8 月在《申报·平民周刊》上发表了《同到乡下去》一文, 鼓励学生下乡办学:“同去改旧村, 同去造新村”[14]。到1924 年10 月, 陶行知则坚定地主张:“中国以农立国, 十有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 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15]。为培养具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于1927 年3 月, 在南门郊区小庄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院 (1928 年8 月更名为晓庄学校) 。在这教育改造实验中, 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生活本身就有教育, 加强学校与社会相联系, 好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反之则是坏的教育。另一位非常重视乡村教育的晏阳初1920 年留美返国后到处进行平民教育实验, 提倡“除文盲, 做新民”思想, 并于1924 年在河北定县创办平民学校, 推行平民教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四大教育, 三大方式论”得以实施并取得了瞩目成效。然后这种教育救国运动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阶级对抗非常激烈的条件下, 单纯通过教育改良手段使人人受教提升价值, 改造乡村发展乡村, 但历史证明这只是一个美好夙愿罢了。

(四) 解放 (1949-1978) ——新中国教育的起步与建设

1945 年3 月5 日, 中国共产党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了报告。会议集中讨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 夺取全国胜利, 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 即从乡村转到城市, 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建国后由战争向和平建设过程的前景提出解放区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 在以生产为中心的前提下教育服务于生产, 标志着教育地位提高和教育职能的转变。1966-1976 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国家陷入空前浩劫, 在“四人帮”支持下, 部分人夺权推行“极左”路线, 实行法西斯专政采用各种污蔑迫害知识分子和广大教师, 使教育受到严重破坏。

1958-1960 教育事业由于左倾错误影响而陷入了混乱状态, 为了解决“大跃进”造成的农业停滞不前、城镇人口膨胀等严重的经济问题。毛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阔的天地, 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苦下中家的再教育, 很有必要”。于是中央政府组织大量青年离开城市到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1976 年10 月, “四人帮”被粉碎, 为结束了长达10 年的“文化大革命”创造条件, 社会各个领域开始拨乱反正, 于徘徊中前进。1978 年10 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1979 年后, 除部分在农村结婚落户, 永远地留在农村, 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然而在此阶段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严格的户籍制度、计划供应制度给农村经济更来巨大负荷。

(五) 1978——至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邓小平的复出, 1978年12 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摒弃了“两个凡是”决定从1979 年起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并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政策。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 经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从古至今, 整个“三农”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历史复杂难题一直是政府高度重视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余年聚焦“三农”。2002 年十六大后, 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勾勒出中央集体施政的概貌对“三农”问题的态度极其引人关注。2005 年10 月在北京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从国情出发, 作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农民为主体, 全社会各阶层的历史使命。工作生活在乡村中的教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一体化过程中乡村教师与乡村生活疏离问题依然存在, “身在农村心在城”, 在我们身边不乏出现——上班于乡村, 放假休息消费于城市, 有人把他们比作“候鸟群”, 频繁迁徙于城市和乡村学校之间。给农村经济教育带来严重损失, 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浅析当代乡村教师脱离乡土本性的原因

纵观中国乡村教师的百年文化历史沿革, 从“草根”塾师到现代的国家乡村教师, 逐渐脱离乡土本性, 成为其“异乡人”。随着“废科举、兴学堂……”等体制运行, 标志国家权力介入乡村并不断渗透。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 尽管政府采取一系列调和举措, 为其搭建较好平台, 但这种“候鸟群迁徙”现象依然凸显并困扰乡村经济和教育发展。

一方面由于社会现实导致其价值取向变化, 如:民国学者吴景超《都市社会学》就人才集中于都市现象作为精辟分析:“都市之所以能大人物的缘故, 便是国为都市中百业发达, 大人物有用物之中。一个只有几千人的乡村是养不起一个文明全国的医生即使这位医生是在乡下生的但他壮年的事业一定在大都市医院里。乡村养不起好医生也养不起大教授。学者是不肯在小学中与孩童周旋的, 他希望到都市的大学中去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以前皇帝要搜罗人才时眼光要关注在隐士身上, 现在时势变易人才不集中于山林而集中于都市, 如一个人才离开都市不与外界来往不久便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不称其为人才了”[16]。城市丰富的物质环境和精神享受, 众多的就业机会, 使得来自农村的知识分子不愿回农村选择滞留于城市。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和利益的驱使。在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与绅权相结”, 乡民子弟通过读书入仕进城、光耀门楣、年迈告老还乡、荣归故里啊什么的。然而由于这种传统观念和“虚荣心”, 大批知识分子觉得花费很大气力努力读书终于来到城里, 再也不甘心回到乡里当个农民教师。然而, 由于现实等种种原因又不得不工作于乡村中。但他们终究愿意把自己标榜“城里人”依恋于城里。

三、乡村教师与乡村生活文化变迁史对当代的启示

在传统社会, 学校和乡村社会民间规范的竞争中往往显得势单力薄, 民国时期乡村学校不断开辟出自己的领域。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得以凸显, 学校作为现代国家的组织机构更深地嵌入到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对乡民生命的影响日益明显, 成为外部生活在乡村社会中的拓殖, 成为联系乡村与政府的重要媒介。乡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宝贵资源, 纵观历史, 在当今社会如何有效发挥其在农村教育建设中的作用?

(一) 长期以来我国有关教师教育的相关政策忽视了我国城乡文化间的差别, 没有考虑到农村教师发展的异质性。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危机日益剧烈, 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农民痛苦日益深刻, 各乡村普遍有一种不臬不安的现象”[17]于是, 一些有识之士放弃了城里的高官厚禄的生活把视野转向农村。如:“梁漱溟结合农村实际在邹平乡村建设实验区效法于清代“陆氏之约”他办村学乡学, 按乡约办法使教育于政治经济一体的“政教合一”、“富教合一”、“以教统政”团体, 认为教师可以把群众凝聚起来成事实上的领袖。因此有必要制定有利于乡村教师与乡土互动的教师教育政策, 地方政府、教师教育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形成互动联系机制建立适应农村情况的教育制度并鼓励教师探寻与乡村生活相融合的方法和措施”[18]。

(二) 在政府的引导下, 教育重心由乡村转到城市, 导致资源过度倾斜, 乡村设备简陋、师资匮乏……。1901 年9 月, 清政府下令规定“著各省所有书院, 于省城均设学堂, 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 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 并多设蒙养学堂”[19]。这表明高等学堂、专门学堂和师范学堂等大都集中于京城, 省会城市及其他重要城市。中学学堂基本设在各府、厅及直隶州的所在地, 连小学堂多设在府州县所在地乡村学校仅占学校总数10%[20]。教育部在1913 年-1914 年度视察各学区学务报告中指出:“ (河南) 初等小学, 全省无一合格者……各省初省小学校大半租借庙宇充作校舍, 编制设备未完全, 管理亦未合法, 其教授多用单极法, 次序条例均未深谙, 实与私塾无异。”[21]面对资源过度倾斜, 导致教师对乡村毫无依恋, 势必影响教学质量使乡村教育处于无力发展境地, 拉大城乡差距。因此, 政府在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方面应给予极度关注。

上一篇: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作文下一篇:我爱上你爱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