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

2024-07-09

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精选12篇)

1.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 篇一

公路护坡绿化植物管理论文参考

论文关键词小冠花;公路护坡绿化;繁殖技术

论文摘要阐述了公路护坡绿化植物小冠花的形态特征、生物特性、护坡特点以及除公路护坡绿化外的其他用途,介绍了其繁殖技术,如种子直播法、育苗移栽法、分株繁殖、截根繁殖和枝条繁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公路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特别适合作为公路护坡栽植,我国20世纪70年代从国外引进之后,在南京、山西、陕西、甘肃、北京等地栽培生长良好,近几年经过在东北地区试种后发现,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护处理的情况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长正常、健壮,是东北地区新兴护坡地被植物。

1形态特征

小冠花(CornillaVariaL.)别名多变小冠花,属豆科小冠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侧根发达,呈放射状,横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处纵横交错分布,并生长出许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进行无性繁殖。其主根和侧根上部长有形状不规则的根瘤;茎匍匐生长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质软而柔嫩,长90~150cm,草丛高度仅60~70cm;叶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25枚,全缘,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伞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环状紧密排列于花梗顶端,花冠蝶形,花初开时粉红色,以后渐变紫红色,开花期长;荚果细棒状,长2~4cm,每荚有3~12节,每节有种子1粒;种子细长,呈红褐色,种皮坚硬,腊质层厚,硬实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学特性

小冠花抗逆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但不耐湿。该种根系发达,有很强的再生力和生活力,抗旱性强,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也能生长;但生长较慢。一旦雨季来临水分充足,生长立即加快,在适当灌溉条件下,生长繁茂。小冠花不耐湿,如受水淹,根部易腐烂死亡。小冠花萌发早,抗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发育较好,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长。其1年有2次明显的营养生长现象,第1次生长为头年潜伏在地下的越冬芽在早春萌发出土;第2次生长为第1次生长苗进入盛花期后,侧根上的不定芽再次萌发出土。多变小冠花发枝力很强,地上枝叶繁茂,单株覆盖度达4~6m2。

3护坡特点

公路边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公路边坡被水冲毁,稳定公路路基,附带美化公路沿线景观环境。小冠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根茎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贫瘠能力尤其显著,是坡地防护、绿化美化难得的优良品种。种植当年,地上部分即可形成致密的草层植被,当年实生苗单株草丛覆盖面积可达0.8~1.7m2,丛与丛之间茎蔓交织,枝叶繁茂,使整个地面全部覆盖,能阻止暴雨直接冲击地面,延续雨水渗透时间,阻滞地表径流形成,防止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稳定层,从而有效稳定土层,固定沟坡,阻挡冲刷和塌陷,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小冠花根系发达,串根性极强,在地下易形成庞大的根群网络,有利于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冲防蚀性能,从而有效保护路肩、边坡。特别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对减少水土流失有明显的效果。

4其他用途

小冠花除了能进行公路护坡绿化外,还有很多用途。小冠花根系有很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强,同时枝叶含氮3.1%、磷0.2%、钾3%,是很好的绿肥作物;种植小冠花后的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都显著增加,土壤理化形状也得到改善,能抑制杂草生长,也是果园、林地、沙荒等地的良好覆盖绿肥;小冠花茎叶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是牲畜的优良饲草;另外,小冠花花期长,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

5繁殖技术

5.1种子直播法

5.1.1场地整理。由于小冠花种子细小,苗期生长较慢,因此应精心整地,去除树根、草根、石块等杂物;然后施入有机肥进行耕翻、细耙、整平。耕层深以25~30cm为宜,经整理后的地块应达到细致平坦、上松下实。

5.1.2种子处理。春夏秋均可播种。由于小冠花种子硬实率高达70%~80%,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可擦破种皮,也可用15%的硫酸浸种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净再进行播种。

5.1.3播种方法。多采用撒播和条播法。将种子混入一定比例的细沙土进行播种,通常撒播用种量为22.5~30.0kg/hm2;条播行距30cm,用种量为15kg/hm2,覆土厚度皆为1~2cm,播后适当镇压。为保持床面湿润,利于出苗,可在床面上覆盖草帘,待出苗后陆续撤除。

5.2育苗移栽法

春天建好苗床浇足水,事先也要进行上述的种子处理,

然后播于苗床覆以粗砂或肥土,用塑料薄膜盖床保温保湿,待苗高15cm时移栽大地。阴雨天进行移栽缓苗效果好。

5.3分株繁殖

将生长多年的过密母株挖出,分成单株移栽,栽后压实土壤浇足水,成活率达90%以上。

5.4截根繁殖

4~5月或雨季把粗壮的根系挖出,截成15~20cm长的小段,每段带3~5芽埋入土中,覆土4~6cm,保持土壤一定湿度,15d左右即可发芽。

5.5枝条扦插

生长季节截取枝条中部20cm左右长的枝条,斜插于土中,浇透水,注意不能太湿,约20d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孙吉雄.草坪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张宝鑫,白淑媛.地被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业,.

2.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 篇二

1 水分管理

1.1 浇水时间与方法

新栽植的树木应根据天气、绿地条件和树种的抗旱能力, 进行适期、适量的灌溉, 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已栽植成活的树木, 在久旱或绿地条件较差、土壤十分干旱时, 应及时采取浇灌措施。夏秋季浇水宜早晚进行, 冬季浇水应中午进行, 浇水要1次浇透, 尤其是夏秋2季。乔木的浇水树堰高度10cm左右, 乔木多以树干胸径10倍左右做为树堰直径, 保证不跑水, 雨季或暴雨后应排除树木周围积水, 新栽树木积水应尽快排除。

1.2 浇水时应注意的问题

浇水应依次进行, 以防浇漏。浇水必须适时, 不能等旱情特严重的时候进行。浇水后要适时松土除草, 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又减少杂草与树木争水争肥, 以利于保墒、通气和根系发达。

2 养分管理

2.1 施肥时间

施肥一般在深秋和初冬进行, 追肥1年2次为宜, 施用肥料种类应按树种、生长期、土壤条件及观赏等不同要求确定;生长期欲扩大树冠宜施氮肥;生长缓慢期观花观果树种应增施磷、钾肥。提倡有条件的使用复合肥料和有机肥。

2.2 施肥用量

施肥量应根据树种、树龄、生长期、肥源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等条件决定。一般乔木干径在15cm以下的, 灌木株高、冠幅2m×2m的成形单株, 每3cm干径应施堆肥1.0kg;干径在15cm以上的, 或成片灌木绿篱的, 每3cm干径应施堆肥1.0~2.0kg;树木青壮年欲扩大树冠, 以及观花观果植物应适当增加施肥量。

2.3 施肥方法

可因地因树而定, 一般乔木或单株灌木均应挖好施肥环沟, 其外径应与树木的冠幅及新种土球树穴相适用, 深度应在根系密集层以上, 宽度约为25~30cm。施肥后, 应将环沟填平。中分带树穴固封等根外施肥困难的可采用叶面施肥, 浓度一般为尿素0.5%左右。

3 整形修剪

3.1 修剪的时间和方法

乔灌木通过修剪稳定树形, 均衡树势, 调节树木通风透光和肥水分配。以调整植物群落为主, 根据景观需要和树木生长发育的特性, 将树冠修剪、整理, 使形成和保持一定形状同时减少自然伤害。休眠期修剪一般在11~12月份进行, 休眠期修剪以整形为主, 可稍重剪;夏季修剪则于生长期5~6月左右, 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 宜轻剪。有伤流的树种应尽量避免雨期修剪, 宜在休眠期修剪;春夏季开花的花木, 应在花后及时修剪;秋季开花的花木和一般树木, 应休眠期进行;畏寒植物一般在春季修剪。

3.2 修剪时应注意的问题

树木应根据不同生长习性采取不同的整形措施, 顶芽优势特别强的树种, 应保留其顶芽, 维护其塔形、园锥形树冠;顶芽优势不太强易形成丛状树冠的树种, 宜整修成园球形、半园球形或自然形树冠;对已成形的球形植物, 在整形修剪时, 应采用摘心, 对空隙点进行吊扎;对观花小乔木的整形修剪, 宜符合自然形态。

对成型乔木树种, 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残枝、枯枝、以及根部萌生枝等;除特殊需要, 一般不宜过度修剪;对不同品种组合的树群, 修剪时要注意调整植物群落, 突出层次, 做到相互间协调统一;大乔木修剪时, 技术人员在树下观察指导, 树上工人修剪操作, 分工协作, 合理剪定。

花灌木修剪, 应有利于促进短枝和花芽形成, 有利于枝叶繁茂、分布匀称;修剪应遵循“先下后上, 先内后外, 去弱留强, 去老留新”的原则;上下边坡、隧道顶, 不要求成形成篱的花灌木, 可按自然冠形疏剪, 增加生物量、绿量, 培养花枝, 达到花灌点缀效果。

草坪修剪, 一方面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另一方面能延长的草坪的生长年限, 提高美化效果。草坪的修剪要适时、适高, 在夏季草坪生长旺盛季节, 每季度进行2~3次的修剪, 修剪高度不超过15cm。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虫害防治时间及方法

预防性打药在每年的3月、10月各进行1次。其余时间, 根据病虫害发现情况及时处治。防病害可用多菌灵等;防治虫害一般可用吡虫啉、功夫、氧化乐果油、辛硫磷、氯氧化钠菊酯、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农药, 可防治乔灌草的根腐病、蚜虫、钻心虫、白粉病、叶斑病、草坪草锈病及红蜘蛛、介壳虫以及危害草坪的粘虫等多种病虫害。

4.2 使用农药时应注意的问题

喷药时间应在晴天、无风的早晨或下午进行;使用农药时要“巧、准、狠”;不能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要对症下药、不能盲目用药;使用农药时的浓度要适度;喷药时要从叶上部和背部均匀喷洒, 不得有遗漏;注意操作安全, 以免药物中毒。

4.3 坚持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经常性的养管工作。要对病虫害采取堵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创造不利于寄生的条件等措施。平时做好测报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与科研单位联合, 不断总结病虫害的发生的规律、防治方法, 从而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大面积发生。

5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一项很琐碎的工作, 但十分重要。灌木生长季节要不间断地中耕除草, 及时除去杂草, 减少危害灌木生长;除下的杂草要集中处理, 及时运走。影响植物景观的直立性杂草必须铲除;对影响树木生长的各类野生藤蔓应及时清除;乔木根部周围可结合中耕除草, 秋冬季可修整出直径1.2m的透气“窗口”。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疏松, 在易板结的土壤, 树木蒸腾较弱时须每月松土1次, 中耕深度为10~20cm, 以不影响根系为限。中耕除草应选在晴朗或初晴天气, 且土壤不过分潮湿的时候进行, 应注意不可削伤树皮、折损枝条。

草坪杂草应及时除去, 除草可采用人工、机械、生物和化学除草方法, 根据不同杂草采用不同的方法, 特别是中分带应多采取化学除草的方法;要坚持“除早、除小、除了”原则, 人工除草应连根拔除;单纯型草坪纯洁度应保持大于95%, 杂草过多又无法净化时, 应淘汰重铺。

6 防护措施

高大乔木在台风等灾害性风暴来临前, 应执行“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对根浅、迎风、树冠庞大、枝叶过密、绿地条件差的树木, 根据情况分别采取立柱、绑扎、疏枝、扶正等措施。

树木防护工作应在台风来临季节前做好, 行道树、大乔木的扶正最好在春季补植季节同时做好;风暴后, 应立即进行抢救。

凡易受冻的树木, 冬季应采取根际培土及覆草、主干包扎、修剪等防寒措施;防寒工作应在12月底前完成;对耐寒差包扎越冬的树木, 春分后逐步拆除包扎物并随即清运。

7 结论

高速绿化养护要坚持建管并举, 做到“三分种、七分养”, 并及时开展浇水、施肥、修剪、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以保证景观效果, 达到绿美的行车环境。

绿化养护管理中要不断进行总结, 对不适应的品种进行改良和淘汰, 在补植及提升改造工作时进一步完善原有绿化布局, 及时增加适应性强、易养护的品种, 尽量做到“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高速公路沿线绿色长廊。

绿化养护要与保障公路安全有机联系起来。高速公路上车速快, 因此要及时对中分带、互通匝道、服务区进出口等起防眩和视线诱导的植物进行修剪。确保绿化植物不影响司机的行车安全。

8 结语

3.浅谈高速公路绿化 篇三

关键词:生态延续;安全;物种选择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162-02

1 高速公路绿化的作用

1.1 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高速公路绿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破坏,应积极维护与弥补。因此高速公路的绿化对维护生态延续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绿化种植,有效解决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对当地环境造成的破坏,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

1.2 改善视线功能

由于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可以利用中间隔离带物种有效阻挡对面的车光,避免眩光产生,从而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时沿途不断变化的绿化景象,可以提示司机公路的变化,从而正确判断行车方向、路线,利于安全驾驶。

1.3 有利于净化空气

由于施工对周围的植被破坏严重,种植后不仅能够稳固路基,同时也有利于保持水土、减少风沙侵蚀、吸附噪声、以及浮尘、汽车尾气,从而净化环境。

2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原则

2.1 行车安全性

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首先要考虑其行车安全,要注意:①中间隔离带的物种能够起到防眩光作用;②在禁止种植的区域应选择地皮植物来增加绿量而不应选择高大的乔、灌木以免造成行车安全隐患;③在隧道的出入口处应种植高大的乔木来缓冲明暗过大;④在事故频发的地段,也可以多种一些灌木来减缓事故的损失。

2.2 与生态相协调

高速公路的绿化既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还必须满足道路本身的环境要求,恢复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为行车提供优美环境,充分体现高速公路的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

2.3 经济性

在高速公路绿化中应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较少且易成活的物种,并且水土保持能力要好,并应优先选用本土物种。要尽量减少草皮的用量,增加乔、灌木的数量。在美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尽量降低物种费用,以及后期的管理费用。

3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3.1 路基两侧的绿化

路基两侧的绿化带以保护路基边坡、恢复生态、涵养水分为主,同时也丰富公路两侧的景观。对于土质边坡要选择多年生、根系发达、耐旱耐贫瘠的物种;对于石质边坡可采用垂直绿化加以覆盖,在底部砌筑花槽,种植灌木,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同时减少水土流失。

3.2 边坡绿化

(1)绿化物种的选择:①以本土植物为主,同时引进外来伏良品种为辅,适应性强也要便于管理;②物种应以草木植物为主,藤木、灌木为辅,因地制宜,同样也保证物种的多物性;③物种筛选要以种子繁殖为主,由于边坡的特殊性,要便于施工和后期管理。

(2)边坡绿化的种植方式方法:①常用的可选用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等,在护坡下方挖坑种植,在坑内换上肥力比较高的基肥,采用这种方式,攀援植物可长到2 m~3 m,可以在岩石边坡和护坡下部采用。②也可选用葡萄藤木植物,如常见的迎春花,在坡上部和天沟洞的地方砌花槽,同样要进行换土和使用基肥。采用这种方式,下垂枝叶当可下延2 m,这种方式适宜在岩石边坡成护坡的上部使用。③对于土质不错而又处于向阳处,也可在这些边坡处用低矮的草皮做底色,同时搭配比较低矮的灌木形成一定韵律的图章,也可作一些单向的壁画,增加行程中的亮点。

3.3 中间隔离带的绿化

中间隔离带是整个高速公路绿化中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而同时绿化景观和艺术性最高的部分,隔离带土层瘠薄,施工留下来的砼砂粒多、风沙大,在物种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适应性强、耐高温,也要耐寒、耐瘠薄的同时又能便于管理、易于成活的物种。

中间隔离带一般在2 m~4 m宽,植物高度在1.5 m~1.8 m之间,这样才能防止司乘人员有防眩反应,而过高时,由于形成的全封闭,感觉上不舒服,尤其是阳光斜照时,产生的阴影会使司机的视觉产生幻觉,因此对物种的选择要求多。在北方可以选种丁香、榆味梅、薰列梅、金银冬、榆树球、连翘,可采用草坪、地被、灌木、小乔木,视觉上形成不同韵律感,由于车速较快,可形成2 km~3 km为一个标准段,循环使用。

4 高速公路立交区的绿化

对于交通立交区的绿化要多选择物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尽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景不同,绿化效果层次分明,以矮小灌木为主,能够涵养水分,一定要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追求视觉效果,也可将绿化、美化同经济树木以及苗圃有机结合,选择经济性好、易于修剪的苗木结合园林艺术,合理种植,在美化的同时也可增加经济效益。

5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绿化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主要是为司机和乘客作短暂停留的。主要有加油站、汽车间、管理楼、餐厅、停车场、宾馆等,绿化设计主要是考虑给司机乘客一个开阔的感觉,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布置形式,比如大面积的草坪,通过植物选景,形成宽阔和谐的美,在最边缘区,可种植高大的乔木等,形成服务区的范围,同时也起到防护的作用。

6 高速公路绿化的管理

由于高速公路绿化区域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不利于物种的成活与成长,在影响美观的同时也增加费用,因此节水灌溉是保证绿化的重要环节。

(1)修建蓄水池,在地势较低的部位修建蓄水池,将高处的雨水、雪水引来,尽可能保留自然降水。

(2)也可采用喷抗旱剂等方式来减少植物的水分蒸发。

(3)充分利用服务区的循环用水来灌溉。

总之,高速公路的绿化应注重自然景观,做到经济、适用、美观、合理利用、地形及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增加行驶过程的美感、舒适感。

Discussed the Highway Afforests

Liang Xinya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al fast development,highway’s construction also entered has operated the traffic lane. The highway provided safely, fast, comfortable has ridden in a carriage environment for the people,at the same time, the people also hoped that the highway could become the g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extension,along walked high speed,a side water and soil,a side character and style,increased an appeal for the monotonous traveling schedule.

4.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 篇四

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考核标准

编制单位:静海县交通局

交通局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考核标准

一、养护管理总体目标:

实施园林式绿化管理,体现园艺性绿化效果。绿化景观明显,群落特性突出,环境整洁,达到点成景、片成林、面成型,乔木整齐,绿地优美,绿篱成型。植物健壮,长势优良。补植到位,无缺株,无死树。环境清整、保墒及时,无树挂,无垃圾,根部无堆积。修剪合理,外形美观。病虫害防治及时,常年控制在不影响美观的危害程度之内。浇水得当,无枯黄及生长不良现象。

二、主要植物类别养管标准

(一)行道树(乔木类)养管标准

整体景观效果突出,植株健壮,长势茂盛,冠干比协调、树冠完整优美。透光适度;树体通直无歪斜,无树挂;修剪合理;落叶乔木截干处分枝点以下无枝芽,无徒长枝、病虫枝、过密枝、并生枝、交叉枝、下垂枝、枯枝、伤损枝、无死树、断桩;基本无病虫害危害迹象,其中蛀干性害虫危害率不超过2%,并做到及时防治;食叶性害虫要控制在大面积爆发之前,害虫危害率不超过5%,并做到及时防治。

(二)花灌木类植物养管标准

生长和发育健壮,枝叶繁茂,分布均匀,修剪成形,树形优美、色彩自然,无明显病虫害,无徒长枝,无树挂垃圾,根部常年保持整洁,无堆积杂物,无缺株断垄现象。

(三)绿篱类植物养管标准

整株枝叶丰满,色泽正常,修剪整齐划一,修剪面平整,棱角整齐,外形美观,无缺株,无明显病虫害,无树挂垃圾,根部常年保持整齐,无堆积杂物。

(四)地被、攀缘类植物养管标准

生长旺盛、覆盖率不低于95%,无明显斑秃,根部整洁,无杂物。

(五)草坪养管标准

草坪地形平顺自然,排水良好,覆盖率不少于95%,色泽正常,整洁美观,生长良好,无病虫害,无明显裸露斑秃,无明显高草、杂草、无生活垃圾,生长高度不超过l5cm。

三、主要抚育措施标准

(一)浇水

浇水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树制宜、见湿见干”的原则,根据气候、土壤质地结构和植物习性,以及当年当月降水情况和土壤干湿状况合理安排浇水,酌情增加或减少浇水次数。新植树木必须做到随栽植、随浇水,浇足浇透。盐碱地浇水,要“明水大浇”、“灌耪结合”,即:灌水与中耕松土相结合。砂地种的树木要增加灌水次数,并小水勤浇,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较黏重的土壤应减少烧水次数。

1、新植乔木浇水。深度80-100cm、浇水量每穴l00-120公斤(以80cm*80cm树穴为例)。浇水前应查看树穴墒情,避免水涝。连浇3—4次,干旱季节可根据墒情酌情增加浇水次数;11月底浇“封冻水

年共浇5-8遍水、翌年3月中下旬浇“返青水”;翌年11月底浇最后一遍“封冻水”。栽植3年以上的苗木视干旱情况酌情浇水。

2、花灌木、绿篱及桧柏等常绿植物浇水。浇水深度不低于60cm。每年3月中下旬大水浇“返青水”,在干旱季节(4月份、5月份、6月份、9月份)每月应至少浇水l次(不喜水植物浇水应酌减),11月底浇“封冻水”。

3、新植小榆树、柽柳组团浇水。深度不低于60cm。新植苗木应浇4遍透水和一遍“封冰水”,翌年3月中下旬浇一遍“返青水”。栽植3年以上的苗木要浇灌返青水及封冻水,干旱季节要酌情浇水。

4、草坪浇水。浇水深度不低于l5cm。冷型草浇水适宜大水满灌,3月中旬浇第一遍水;4月份2遍;5、6、7月每10天一遍;9月、10月2遍;ll月l遍;全年至少17遍。休眠期(6、7月份)宜在上午l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浇水。暖型草或耐旱地被植物在3月中旬大水漫灌浇一遍“返青水”;4月、5月、6月应每月至少浇一遍水;11月浇一遍“封冰水”。

(二)修剪

对树木进行正确的修剪、整形可以均衡树势,创造和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调整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促进树木生长茁壮,形成优美的树姿,增强公路绿化的抗风能力和观赏性。对草坪进行修剪可保持良好景观效果,并有助于防止草坪植物退化,延长草坪利用年限。

树木修剪的原则是:“对强主枝强剪,对弱主枝弱剪”、“对强侧枝弱剪,对弱侧枝强剪”,以此达到调节生长、使养分逐渐平衡的效

果。

修剪按照“由基到梢、由内到外”的顺序,先看好树冠的整体应整成何种形式,然后由主枝的基部自内向外逐渐向上修剪。修枝切口应平滑,并与树平齐,防止损伤树干、高杖突出和树冠大小不一。

1、乔木修剪

应将乔木下垂枝、徒长枝、交叉枝、弯曲畸形枝、病虫枝、过密枝、枯枝烂头以及侵入公路建筑界限、遮挡交通标志、触及电线、影响视距的枝条剪除,使得树冠圆整,分枝均衡,保持树形优美和自然形态。

幼年期乔木具有旺盛的生长势,不宜强修剪,应做整形修剪,修剪下垂、过密、并生枝。修剪时期应选在休眠期,即:11月底l2月初或2月底3月初。一般说来,白蜡留5-7个主枝,槐树、杨树、柳树、椿树等要保持其自然形态,除去分枝点以下杂乱枝。雨季修剪仅对枯枝、病虫害枝进行剪除。新植树木仅做抹芽定干处理。

成年期乔木具有完整优美的树冠,应适当修剪,保持植株的健壮完美,要去除死枝、枯枝、杂乱枝、并死枝、断枝、过密枝。

衰老期乔木生长势力衰弱,宜受病虫害侵染,应以强剪为主以刺激恢复生长。在生长期随时修剪干枯枝,必要时在休眠期做“截头去顶”处理。树木“截头”修剪,留茬高度离分枝点l0-15cm,切口平滑、涂油漆封口。截头处理必须报经工程组织单位同意。

2、灌木类修剪整形。

按树种的生长发育习性,可分为下述几类剪整方式:

花灌木类,每年修剪2次,3月下旬、8月中旬各一次,确保“五一”“十一”开花整齐。

先开花后发叶的种类,可在春季开花后修剪老枝,保持理想树姿。对碧桃、毛樱桃、榆叶梅等枝条稠密的种类,可适当疏剪弱枝、病虫枝,用重剪进行枝条更新,用轻剪维持树形。对于具有拱形枝的种类,如连翘、迎春等,可将老枝重剪,促进发生强壮的新条以充分发挥其树姿特点。

花开于当年新梢的种类,可在冬季或早春剪整。如月季、珍珠梅等可达到在生长季中开花不绝的,除早春重剪老枝外,并应在花后将新梢修剪,以便再次发枝开花。

观赏枝条及观叶的种类,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应在冬季或早春施行重剪,以后施行轻剪,使萌发多数枝叶。

萌芽力极强的种类或冬季易于干梢的种类,可在冬季自地面剪去,使来春重新萌发新枝,如紫穗槐等。

3、绿篱(组团)剪整。

一般修剪成几何形状,统一高度和侧面,修剪时顶面和侧面兼顾,按照设计意图修剪。常见的绿篱(组团)修剪:

(1)隔离带小桧柏。高度应控制1.2-1.6米。雨季整形,剪去徒长枝;夏季整形,剪除过密枝,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避免“烧膛”。

(2)小榆树、柽柳。高度应控制在85cm左右。修剪遍数:5月、6月每月修剪2次,7-9月,每月3次;10月-ll月每月2次。雨季

要加强修剪,经常性保持美观。

(3)卫矛、金叶女贞、紫叶小檗。高度应控制在60-70cm,生长旺季每月修剪2次,雨季要加强修剪,经常性保持美观。

(4)黄杨类。修剪高度应控制在70—85cm。

4、地被、攀援类植物的修剪。

应促进枝条分散,增进覆盖和攀援的功能。多年生攀援植物要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删老弱藤。

5、草坪修剪

草坪(常见高羊茅、黑麦、早熟禾)修剪。平整草地用草坪修剪机,自然起伏地形或路缘石、高侧石边的高草用割草机修剪。剪草前应彻底清除草坪内坚硬物,对刀片做消毒处理,确保刀片锋利;修剪后的草屑及时清除;修剪后应进行浇水。修剪高度控制在8cm以内,生长高度不得高于15cm。

(三)病虫害防治

严格苗木检疫制度,保持绿地卫生,消灭越冬虫卵,蛹,烧毁落叶虫瘿、虫茧,及时清除衰弱、病害绿化植物。各单位可依照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园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公布的有关病虫害信息和防治方法进行预防。绿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树木病虫害的日常巡查,发现疫情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坚决予以除治,杜绝病虫害的蔓延。进行化学防治时,绿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现场监督,确保药物的使用功效,杜绝“药害”等安全责任事故。

(四)施肥

一般情况下,每年施肥两次,宜在3月底4月初,7-8月份进行。栽植月季、卫矛、金叶女贞应施腐熟有机肥,以后每年应追施氮肥2次。冷型草宜在4月、8月追施氮肥,每次以20-25g/㎡。新植树木宜在早春及雨季追肥。

(五)树木刷白

行道树每年刷白两次,分别是五一前、十一前。刷白注意事项:刷白前彻底清除老灰层,上边要整齐呈一条线;行道树刷白时,树底根部还应用油毡等物体遮挡,刷完后清除树根散漏的白灰,做到工完料静场地清。

(六)草坪绿地清整

行道树、绿篱、各类花灌木树挂随见随清除。

绿地草坪、分隔带每天都要捡拾一遍垃圾,重要点位如县城环线及各放射线每天要集中捡拾2遍,并有日常人员随时保洁。对于草坪绿地中的杂物,除平时要经常处理外,每年应集中清理两次,尤其是清明节前后,要进行一次大清理,清理的方法是用短齿耙紧贴地面,将废弃物、杂物和枯枝落叶等一并清除干净,以使草坪清洁整齐,并减少覆盖,更多地接受阳光照射,提高地温,促使草坪植物返青。

绿篱、花灌木根部要及时清除杂物,清掏根部、无防寒设施时每月要清整一遍。

草坪自第二年起,每年用特制的打孔杈进行一次打孔松土(打孔杈带把长1.2—1.3米,具有4个齿,齿长30cm。一般将打孔杈垂直踩入土壤中,前后轻轻松动两下,垂直拔出即可),以减少土壤板结,增加通透性,提高草坪植物的绿度,延缓草坪衰退,延长草坪的利用年限。

除杂草:每年3-8次。景点草皮4月至9月每月1次。

(七)防寒措施

花灌木、绿篱、分隔带应做冬季防寒处理。防风挡设置时间一般在11月份,解除时间一般在3月份。防风挡要双面设置,统一要求为绿色,并要认真固定,不得出现被风吹散现象,防风挡与地面之间不得留有空隙。

四、养护管理考核

(一)考核类型

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分为日常考核、阶段性考核和年度考核三种类型。

日常考核由绿化工程组织单位安排专人分片负责,随时进行,遇有重要活动,以及重大节日期间必查,考核前不通知养管承包单位。

阶段性考核由交通局和绿化工程组织单位成立联合考核组,根据不同季节养管工作的重点内容,按季度于适宜时期进行。阶段性考核提前一周通知养管承包单位。

年度考核由县政府委托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联合考核组,于每年10月份进行。年度考核提前一周通知养管承包单位。

(二)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1、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以项目为单位,以实地查看为主,对照标准按百分制

评分的方式进行。在整体查看的基础上,根据被考核项目的面积大小和植物种类、数量的多少,随机抽取适量点位进行细致查看。对整体查看时发现异常情况的点位必须细致查看。

2、评分标准

详见《公路绿化林带养护管理评分标准(表一)》和《自然式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评分标准(表二)》。

3、考核结果运用

阶段性考核后将以书面形式下发养管承包单位,并由其负责人签字确认。按季度拨付的养管费用与当期养管综合考核成绩挂钩。

各季度养管综合考核成绩按照日常考核占30%,季度考核占70%的比例计算得出。综合成绩为90分(含90分)以上的,按合同金额全额支付该季度养管费用;综合成绩为80分(含80分)至90分的,按合同金额的85%支付该季度养管费用;综合成绩为60分(含60分)至80分的,按合同金额的70%支付该季度养管费用;综合成绩为60分以下的,暂不支付该季度养管费用并限期整改,整改到位后按合同金额的50%支付该季度养管费用,对整改不力或一年内再次出现季度综合成绩不足60分的,除不支付改季度养管费用外,扣留全部承包保证金,并不再续签养管承包合同。

所扣减的养管费用,一部分用于奖励先进养管项目承包单位,另一部分由绿化组织单位统筹管理,用于承包单位不能正常履行养管责任时的补救措施费用,以及用于补植正常死亡苗木等用途。

先进养管项目根据考核结果按年度确认。具体方法为:对经县政

5.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与对策 篇五

关键词:公路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绿化

1概述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高速公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到200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9000多公里,其中山东省有2077公里。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其快捷、安全、舒适的特性为驾乘人员提供了优质服务,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速公路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快捷、安全、舒适,而是畅、洁、绿、美的绿肮鄞笸ǖ馈R虼耍绾伪;ず突指锤咚俟废喙氐淖匀簧肪常浞址⒒勇躺脖还δ埽枪方ㄉ韬凸芾碚呖悸堑闹匾侍狻N耍颐蔷腿绾味陨蕉「咚俟仿袒腥轿弧⒘⑻迨健⒍喙δ艿目蒲Ч婊ㄉ瑁唇ㄈ÷躺咚俟氛庖晃侍猓辛顺醪降奶教趾统⑹浴?/SpAN>

2高速公路绿化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1高速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都有明确规定,交通部对公路绿化也有明确要求,我省林业、交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也一直将公路绿化工作列于重要议事日程,并一直在不断努力。

2.2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的质量产生了影响,应采取措施,搞好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而绿化是重要的措施,因为植物茂密的树冠、落叶及草皮可防雨水的冲蚀,高大的枝叶可以遮阳,叶面的绒毛或气孔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植物的各部分可将声音吸收、折射偏向,所以上述环境上的问题可以用栽植植物的方法控制,而且采用植栽方式不仅能够增进环境协调,恢复自然生态,并能持久发挥作用或随时间增强。所以植物在保护维系环境及生态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高速公路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2.3公路绿化的作用

①自然环境调和:通过适当规划公路绿化,可解决破坏当地自然生态平衡及与自然环境不调和的感觉,使公路融于自然环境之中,达到相得益彰之效。

②生活环境调和:人类大肆的开发利用绿地,已使生活环境的绿色资源逐渐减少。公路绿化可为单调的道路平添绿意,也具有削弱车辆噪音,及吸收车辆废气,净化生活环境的作用。

③防止灾害发生:公路的兴建经常破坏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加强公路绿化可以减缓此种不良冲击,减少灾害发生。

④稳固边坡:裸露的边坡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侵蚀现象,增加了养护的难度,而边坡植被可达到水土保持、稳定边坡的目的。

⑤视线诱导功能:合理规划苗木栽植位置,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集中注意力。公路沿途连续的植物绿带,可以显示公路线形变化,使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避免弯道突兀出现。

⑥防止事故发生:中央分隔带规划整齐的花木绿带可以有效遮蔽对向车辆灯光,起到防眩作用,有助于降低交通事故。边坡栽植的柔韧性强、耐冲撞的灌木丛,为失控车辆提供了缓冲地带,有助于减低伤亡程度。

⑦协助休憩:公路沿线由植物营造的绿意盎然的环境,能有效消除驾乘人员长途旅行的疲劳。通过园林规划的服务区,为暂停休息的旅客提供了优美的休憩场所。

⑧调整景观:借助密集连续的绿墙遮掩路旁不雅观的景物,达到美化路容的效果。通过规划公路绿化,可降低公路所造成的不协调性,将公路融入当地景观中,加强景致特色。

这里要提出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关注的效益,而高速公路绿化能带来什么效益呢?我们认为,从以上八项功能足以说明,绿化改善提高了通行条件和环境,除能给高速公路带来有利于交通安全、稳固保护道路、降低养护成本、吸引更多车辆通行、增加运营收入的自身效益外,更大的是改善了国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社会责任。3山东省高速公路绿化模式

3.1山东省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概况

山东省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东部三面临海为半岛,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山东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山东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降雨量在550-95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1~14℃,极端最低气温在零下11~20℃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6~43℃。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山东水资源比较贫乏,每人平均占有仅52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18.8%。丘陵山区土地瘠薄,黄河平原为盐碱地,近几年干旱缺水,对植树绿化带来较大难度。

3.2山东省高速公路绿化的现状

山东省高速公路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建成通车13条高速公路,里程达2200多公里,到今年底可达通车里程2433公里,到2003年可达3000公里,到2007年实现4000公里,届时将形成全省县县通高速的高速公路网。

前几年由于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任务繁重,把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到了建设上,对高速公路的环保生态配套建设没有引起足

够的重视,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的绿化美化方面相对滞后,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先期工程项目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绿化工程重视不够,设计预算安排不足,使主体工程与绿化工程不协调,给后期绿化带来了繁重的任务。

2、各建设管理单位仅依据所辖路段的情况进行绿化设计、施工,使得整条高速公路绿化没有统一的规划与风格,绿化建植格局比较混乱。

3、高速公路隔离栅外的沿线绿化,由于缺乏与当地政府的紧密协调和投资渠道不畅等原因,影响了绿色通道的整体建设。

4、后期管护投入不足、管护力量薄弱等原因,使得高速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土地闲置较多,影响了公路生态及景观,使得高速公路绿化率、成活率、覆盖率偏低。在以上方面有的兄弟省市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也使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从今年起我们注重了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并将高速公路绿化美化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正在加大投入,加紧建设山东高速绿色通道。

3.3我省高速公路绿化的理念和原则

高速公路作为环境中的道路,既要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又要满足道路本身的环境要求。我们确立绿化的理念是:以恢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提供优美舒适的行车条件为目的,体现以人为本、车为本的服务观念,实现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绿在路中,路在绿中的生态、文明、景观大通道。

在确立我省高速公路绿化原则时,对如何结合山东的实际,体现山东高速的特色,我们做了大量的考察和论证,认为,我省的高速公路绿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山东省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美结合,注重效益,充分挖掘山东省常绿苗木资源丰富的优势,以耐瘠薄、耐干旱、宜粗放管理的常绿树种组成山东省高速公路的常青骨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段组配不同季相的开花及彩叶植物,丰富景观组成,体现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山东高速特色绿化模式。具体应掌握以下原则:

(1)公路绿化应以满足交通功能要求为主,兼顾景观舒适性、生态适应性以及经济实用性。即保证高速公路的交通功能,并加强水土保持、视线诱导、标志、指示、防眩、遮蔽等功能;合理规划公路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使高速公路成为一条景观走廊;设计合理的动植物群落演替方向,较快的达到稳定,并能够长期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从根本上控制生态工程管理成本;要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优化设计,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等多种方法,开展生态工程建设。

(2)在设计手法上突出简洁、大方,多采用大色块,避免繁杂;

(3)中央分隔带以防眩和诱导功能为主,注意减少养护工作量;

(4)路侧绿化带以水土保持、固坡为主。注意与路侧自然景观相协调,适当考虑与绿色通道的协调,并根据路外景观适当采取景观通透和遮挡等设计手法;

(5)在苗木规格和数量的选择上注意兼顾初栽效果与成景效果,综合考虑种植费与养护费,并尽量少用草皮,增加乔灌木数量,降低工程综合造价及后期管护费用。

3.4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建设期和运营管理期的关系:高速公路绿化作为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纳入公路发展的统一规划。我们在今后的新建、改建高速公路中,将坚持高速公路绿化与公路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施工”的原则,对高速公路绿化在建设期间就给予充分重视,使绿化工作一步到位,避免先期不足。运营管理期以做好已有苗木的管护、完善原有绿化规划为重点,通过各种抚育管护手段促进苗木的生长,保持并改进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生态环境及功能绿化效果。

(2)规划和实施的关系:好的规划设计是绿化成功的一半。只有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选择适宜、先进的绿化规划方案,才能更有利于指导绿化工程实施。为此,我们首先对全省高速公路进行统一绿化规划,再根据山东省绿化资金状况和气候特点分期实施绿化工程,并在施工中积累经验,并逐步推广。

(3)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全省高速公路绿化应有所侧重。对于途经山东的全国交通主干道和山东省内的经济、旅游交通干线,以及靠近大城市、旅游城市、收费站、服务区的重点路段要提高绿化档次,重点规划,加大投入,在搞好生态、功能绿化的同时,突出景观效果。

(4)绿与美的关系:绿化是美化的基础,只有营造出绿意盎然、四季常青的绿化背景格调,才能在其上勾勒优美的景色。因此,应首先构建高速公路四季常青骨架背景,再进一步实施美化环境的工作。

(5)绿化与效益的关系:高速公路绿化工作在突出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经济效益。首先应加大先期投入,以减少后期的管养费用;其次要通过“以圃代林、以绿养绿”的形式,增加绿化经济收益;再是依靠科技进步,减少绿化管养成本;另外还要将绿化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促进持续发展。

(6)路内与路外的关系:隔离栅外的绿化也是高速公路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和运营管理期间应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配套实施。解决的途径是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充分发动沿线群众,按规划同步搞好绿化建设。

3.5山东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形式的选择

(1)路侧绿化带

以保护路基边坡,恢复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丰富公路景观为主要功能。

①土质边坡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如狗牙根、结缕草、野牛草等)与当地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如紫穗槐、连翘、沙地柏等)相结合,如济青高速公路边坡上部1/3栽植结缕草、狗牙根等乡土草种,下部栽植经常修剪的紫穗槐等灌木,起到了较好的固土护坡作用。

&nbs

p;②挖方路段的石质边坡无土无水,只可采用垂直绿化材料加以覆盖,恢复绿量,增加美感。沿碎落台砌花槽,内植常绿树及花灌木,形成多层次空间立体绿化,以减少路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形成景致效果,恢复自然环境。路堑顶部栽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材料,以减少水土流失,并与原有山体环境达成一致。

③高填方路段坡脚可种植一些乔灌木,树种选择与绿色通道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低填方路段可种植花灌木。

④边沟外侧绿地的绿化以生态防护为目的,兼顾美化环境。

(2)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绿化是车行过程中视线触及最多的景色。我们以达到防眩、安全、美化等目的进行绿化,并注重了以下几点:

①除城市进出口外,减少花灌木的种植,并附以地被覆盖,宜绿则绿,避免裸露;

②因中央分隔带绿化为高速、动态的景观,种植形式的变换以15公里左右为宜;

③设计的苗木规格和种植间距及树冠形状应保证防眩效果;

④考虑养护工作的安全性,在养护困难的重丘段可采用地表硬化,以防眩板满足防眩要求;

⑤以常绿树种为主,如蜀桧、龙柏、大叶黄杨等,在重点路段可适当栽植花灌木。

近期,我们拟对京福高速(山东段)中隔带进行改造,采用蜀桧、龙柏等植物以“百叶窗”的形式进行防眩栽植,其间布置紫薇、月季等花灌木,其下铺植结缕草、野牛草等耐粗放管理的植被,以期达到防眩、景观、绿色覆盖为一体的效果。

(3)互通立交区

对于互通立交绿化,我们采取以下风格:以优化植物配植为主,强调生态绿化;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突出季相效果;立体绿化层次分明,突出层次效果;以丛植为主,注重涵养水源;在创造良好生态群落的前提下,追求景观效果,力求做到生态性与视觉效果上的有机结合。

①地处主要城市的出入口的立交,我们加大投入,搞好绿化设计,建设成紧跟时代潮流,体现高速公路形象的绿化美化景点。如地处济南市郊的天桥立交,我们突出展示早春和城市森林景观为主,植物配置反映季相效果和层次效果,以片植为主,突出大色块,大线条,注重了城市景观和公路绿化景观的统一与协调。曲阜立交在突出大色块、大线条的同时,又结合孔子故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栽植了碧桃、李树,寓有“桃李满天下”之意。

②在一些位置偏远,立地条件较好的立交匝道,将绿化、美化与经济林、用材林及苗圃地相结合。尤其是加大苗圃地的建设,选择一些经济增长点高、美化效果好的苗木,利用园林设计手段,合理布局,在绿化美化立交匝道的同时又能生产大量的可供高速公路使用及对外经营的优质苗木,提高经济效益。如峄山互通立交,我们拟栽植雪松、桧柏、扶芳藤、紫薇、连翘等植物,在将几个匝道圈巧妙连接、优化配置、展现景观效果的同时,又可通过间苗的方式产出大量优质苗木。

③在取土厂、拌和厂等不适宜绿化的立交匝道,通过开挖整填,形成鱼池、经济林、畜牧养殖相结合的立体生态经济体系。如华山立交原为拌和料厂,我们开挖了鱼池,修建了养殖厂,并进行了适宜的绿化,节约了绿化资金,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服务区绿化

服务区是为了满足驾乘人员的活动、休憩、维修、餐饮等目的而设的专区,是体现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及绿化景观效果的重要示范窗口。需满足欣赏风景、提供游憩等多种功能,体现优美、静雅、舒适、方便的特点。如济南崮山服务区,我们考虑了周围的大片绿地与其后的山水背景互相协调,其建筑、广场、花坛、绿地主要采用庭院园林式绿化手法,加强美化效果,使整体环境舒适宜人,轻松活泼,起到良好的休闲目的。

4高速公路绿化管护的保障措施

4.1高速公路绿化工作应走专业化、市场化、群众化的道路。

(1)专业化:高速公路绿化工作科技含量相对较高,技术要求严格,施工安全系数较低,因此,施工人员应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必须培养专业化的施工、养护队伍。

(2)市场化: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规模、标准、投资的不断扩大,我们将结合养护体制改革,对绿化施工及管护实行招投标制度和定额管理制度,引进社会化、专业化的绿化队伍,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降低管护成本,提高管护质量。

(3)群众化:高速公路的整体绿化工作非赖高速公路绿化主管单位一己之力可以达成,尚需各有关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创建。我们将高速公路绿化纳入各级国土绿化规划、城市整体规划中,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和群众搞好用地范围外的绿色通道建设。发动收费站、服务区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自己动手,美化家园,使绿化工作更具群众性。

4.2加强管理,重视质量,明确管养目的。

抓好绿化抚育管理工作,及时对苗木进行补植、修剪,切实做好防治病虫害、浇水、更新、采伐等工作,确保苗木生长旺盛,保持树形美观、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及植物功能。同时采用以圃代林,加强苗圃建设的方式,使绿化与效益相结合,满足高速公路补栽、更新等管护要求,并积极开拓绿化市场,尽可能的达到“以绿养绿”的目的。

4.3依靠科技进步,推动高速公路绿化建设迅速发展。

提高高速公路绿化水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工程施工、选种育苗、栽植管护、植物病虫害等方面加强科研工作,提高技术含量,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推进科技成果向高速公路绿化实际工作的转化。培养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强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适应新形势下高速公路绿化工作的需要。

4.4根据山东省干旱缺水的自然特点,推广节水型管护措施。

高速公路绿化区域的干旱缺水,成为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并降低了绿化苗木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影响了景观、生态和功能绿化的效果。因此,须在选择耐干旱苗木品种的同时,应用多种措施进行节水:

(1)覆盖保墒:通过覆盖塑料膜、草苫、干土,起到减少蒸发的目的。

(2)修建蓄水池: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建设蓄水池、蓄水沟,尽可能截留自然降水。

(3)药剂喷施:通过喷施抗旱剂等药剂,减少植物水分蒸发。

(4)新产品应用:采用干水、保水剂等新型保水材料,最大限度的蓄积水分。

(5)循环用水:对生活区、服务区的污水加以净化处理,并用于苗木灌溉。

6.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 篇六

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公司承接的****高速公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是***公司为了迎接全国公路养护大检查所进行的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我标段工程起始桩号为K169+300,终点桩号为K217+900。工程的内容是将中央绿化带两侧原有的老化枯死段绿篱清除然后进行栽植阔叶麦冬。合同工程量为60030米,工期为40日历天。

二、施工的组织

因本工程是我公司在***中标的第一个绿化工程,工程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美化效果以及***公司在日后的全国公路大检查工作中的评比,也关系到我公司的企业形象,因此我公司对此工程高度重视,决心下大力气将本工程干好。公司为此专门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工程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工作。由公司优秀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由公司有着丰富园林、道路绿化施工经验的****担任项目总工。从**聘请绿化专业施工队伍为本工程进行施工作业,并投入水车、苗木运输车、载人面包车、标志运输车及管理用车数部以保证本工程的用车需求。另外公司从财力上也大力支持,特组织本工程专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及质量的管理

1、材料选购公司派专人赴**麦冬生长基地收购麦冬苗以避免源头的不合格苗木,另外对采购运至施工现场的苗木进行二次筛查,去除病苗、烂苗、缺水干枯苗,清除苗木包内的杂物和过量的泥土,这样做既减少了公司的经济损失,也保证了工程所用麦冬苗的质量。对运至现场的苗木,项目部首先安排工人进行苗木疏理,去除梢头及过长的根须以减少栽植后苗木水分的蒸发和肥料的损耗。

2、施工过程严格按业主要求尺寸进行施工放样,中分带两侧每侧种植两行。苗木的行距为20CM,丛距为15CM,外侧一行距路缘石内缘15CM,成品字形栽植且栽植麦冬苗确保6仔球/丛。

3、栽植:首先挖除原有老化枯死的金叶女贞,然后对土壤进行20CM的深翻,翻土后按要求施撒基肥和过磷酸钙,然后整平松软的种植土壤,最后栽植麦冬苗并立即浇透水。

四、安全管理

由于在高速公路上施工随时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我单位对交通安全引起高度重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以确保施工安全。

1、公司在施工前首先为本次施工人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购买了两百余只安全警示锥用以封闭施工路段。

2、公司及时制作了多块标志牌用以提醒驾驶人员,疏导交通。

3、对工程人员及工程所用材料实行分车运输,避免人车混杂发生危险。

4、公司为本工程配备了专职安全员在施工人员前方来车方向摇旗以提醒过往注意安全。

7.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 篇七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模式,管养技术

1 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养护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以往的高速公路绿化建设过程中, 由于高速公路相关养护人员对绿化知识的缺失与综合素质低下, 从而导致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一些养护人员在不具备植被养护技能和环境总体分析的情况下, 盲目选择树种与幼苗进行耕种, 导致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然而相关绿化管理人员对养护管理知识的缺乏, 则是影响高速公路整体绿化效果的直接原因。

1.2 外来物种的盲目引进

一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引进外国先进的物种进行种植, 就可以增强高速公路的绿化建设, 但外来物种的引进不仅容易造成植被生产力低下, 还会影响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原本意义。除此之外, 外来物种可能会携带部分外来病毒, 出现植物枯萎或死去的现象, 而且外来物种在脱离了天敌控制的情况下, 来到崭新的生长环境, 则会出现不受控制, 甚至影响其他树苗生长等情况, 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 养护工作量过大

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重视, 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加, 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绿化管理要求, 导致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根据各个地区地理条件的不同, 绿化工作的难度也随之不同, 而上海地区, 由于高速公路交通枢纽繁多, 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难度。

2 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模式

在上海市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 相关人员要积极采用现代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管理模式, 将高速公路绿化职责分配到各个部门, 以部门为单位, 负责不同的工作规划, 提升团队凝聚力。

检查部门要建立考核与处罚制度, 不定期进行上路检查, 检查各部门负责绿化区域进展, 结合季度末的整合报告, 对各标段绿化区域养护情况进行综合定期考核, 并根据月度养护计划完成情况和养护标准进行考核评估[1]。在处罚方面要做到公私分明, 针对失误频发的部门要给予警告处分, 警示他人不能出现类似情况, 从根本上杜绝绿化不利、影响生态环境发展的现象出现。

3 高速公路绿化管养技术

3.1 浇水排灌工作

绿化管理人员要保证绿化水量充足, 每次浇水都要做到让土壤被水浸透, 应尽量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进行浇水工作, 由于中午天气过于炎热, 会加快水资源的蒸发速度, 从而导致绿化水分吸收不充分。

在靠近河流、溪水地段, 可以采用滴灌的手法, 在节省水资源的同时, 促进土壤更好地吸收, 而在低洼积水地区要及时通过明暗沟排水等方法, 进行雨后排涝工作, 以减少苗木因水量过多而死亡的几率。

3.2 施肥工作

工作人员要按照不同种类苗木的种植, 采用合理的肥料作为基肥与回填土进行搅拌, 并进行填实工作;第2年早春阶段施加尿素肥料, 在肥料实施完毕后, 必须要及时进行灌水工作, 使肥料得以渗透到土壤内部, 被苗木全部吸收, 而且苗木根部的肥料应选在晴天或者傍晚进行喷洒工作, 有关工作人员要对苗木的成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以确保苗木的存活率, 更好地提升高速公路绿化效果[2]。

3.3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高速公路绿化过程中, 随着病虫害的出现, 常常会发生树叶被啃食和地表种植土壤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状况, 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 有关人员可以采取化学药物对病虫害进行根治, 及时清理各类苗木生长环境, 以降低病虫危害率。

3.4 除草工作

除草作为绿化日常管理中重要的工作, 主要采用人工除草法, 通过对杂草进行挖根处理, 从根本上杜绝杂草生长, 同时要避免伤到树木根部。上海市公路管理部门应根据雨量与温度的监管, 进行除草工作。6~8月之间可以每月进行2次除草工作, 避免草荒的形成。相关工作人员应时刻注意绿化杂草生长状况, 严格将杂草控制在绿化面积的3%以内, 且杂草高度不能超过草坪高度。

4 结语

在高速公路绿化管理过程中, 上海市绿化的养护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在确保交通顺畅的同时, 改善道路两侧生态景观,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作用, 保护人们行车安全。积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同时, 提高绿化管养技术的科技含量, 从根本上提升绿化建设, 发挥绿化生态环保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亮.高速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初探[J].河南科技, 2013 (6)

8.惠州市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优化建议 篇八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优化;建议;广东省惠州市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02

1 惠州市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现状

随着潮莞高速惠州段、惠深沿海高速的通车,截止“十一五”结束,惠州市共有6条高速公路共计375 km,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跃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广州市[1]。目前,随着“五横四纵三支”的高速公路网的加速形成,惠州市的高速公路已经成为连接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十分重要的交通干线。在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的两边,随处都可以看见茂密的树林,这些树林在设计安排方面错落有致,向市民整体呈现出了十分有秩序的生态文明建设场面[2]。其中,惠州市的惠河高速惠州西出口、广惠高速汝湖出口以及广惠、惠河高速公路小金口出口在绿化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大约16.33 hm2绿化建设面积,并且在这3个重点的高速公路出口,可以十分明显看出惠州市高速公路建设对于绿化设计布局的重视以及惠州市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准则方面取得的成就[3]。

其中,惠河高速惠州西出口高速公路内的绿色建设已经实现的面积大约是在1.37 hm2,在高速公路的两旁,已经种植的树木种类有黄槐、异木棉和红花紫荆等,这些绿化种类的分类层次各异,在与高速公路协调方面也呈现出了非常优化的局面。可以说,这一路段的高速公路在绿化设计方面已经初步的实现了因地制宜、树木种类各异的特点[4]。

而广惠高速汝湖出口段的高速公路绿化面积已经达到了2.68 hm2,这一路段种植的凤凰木已经能够适应环境,形成了两层或者市三层的立体景观格局[5]。在此基础上,惠州市开始探索其他种类树木的建设。

总体来看,惠州市的高速公路在建设运行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绿化的设计与建设,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也实现了一定的绿化建设成果。当下,惠州市的高速公路在在视觉效应上整体呈现出了绿色背景,在不同的季节也实现了不同的景观[6]。

2 惠州市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整体理念

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以及绿色景观的建设布局的发展整体较晚,但随着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概念深入人心,惠州市从事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专业人才也在逐渐增多,已经成功实现了从模仿到自我探索和创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项目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模仿、自我探索、改进绿化方法以及思维、创新绿化模式并总结绿化经验和教训。在经历过这些绿化发展阶段之后,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专业人员总结了几点绿化设计的整体理念。

第一,在进行绿化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所有的绿化设计都应基于交通安全通行的基础之上,在绿化设计考察的过程中,要努力的避免对原先高速公路的地形、地貌特征等不良行为。不仅如此,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必须注意遵守自然发展的规律,尽可能地保护原有地貌,避免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第二,在进行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时,必须遵守国家道路建设的统一要求和规则,不仅要满足绿化景观的要求,还要注意高速公路建设的施工方便,以及不能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

第三,在进行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建设时,注意协调多种文化元素的协调问题,配合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需求,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的艺术水平以及文化内内涵,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惠州市的人文关怀建设,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过程中提升社会大众的与阅读,塑造良好的驾驶环境。

第四,在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以及工程建设时,必须注意协调绿化植物的美观程度以及绿化功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高速公路绿化工程中,使用的绿色植物应当发挥净化空气、吸收汽油燃料以及柴油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的气体,并能够在绿化植物的化学作用之下对高速公路周围的环境起到净化的作用,这是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进行绿化设计时,不能盲目的追求美观的功能,而是要注重植物是否能够发挥净化空气以及绿化的功能。

第五,在实现了有效的协调绿化植物的美观性以及绿化功能的关系基础之上,强调惠州市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应当尽可能的调节社会大众的单调、枯燥的行车环境,在高速公路裸露的路堑、边坡上进行绿色的装饰,使高速公路周围的绿色环境尽可能消除汽车行驶给人的身体、生态环境的危害,并使高速公路周围的绿色环境能够更巧妙的融入到惠州市这一整个的氛围之中,为所有使用高速公路的社会大众创建出更加优美、舒畅的驾驶环境。

3 惠州市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优化建议

首先,应对惠州市高速公路周边的绿化工程所使用的绿色植物的种类选择进行优化。高速公路的建设环境多是处在较为偏僻的地段,在这一环境中实施绿色植物的种植与培养有着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会影响绿色植物的成活率,这些影响了绿色工程设计,但是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克服这些困难,保证绿化效果,使高速公路周围所种植的绿色植物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

第一,绿色植物的种类应当能够改善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对高速公路路段上的安全位置进行重点的绿化以及优化,使这一路段的绿化植物能够充分保证高速公路的车辆行驶安全。

第二,种植在高速公路周围的植物应当具备提升景观效果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植物配置以及植物塑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提升景观的塑造效果,展现惠州市的地方特色,通过绿色工程的设计改善整个惠州市的文化传播特色。

第三,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绿化目标不仅在于景观的美化或者是生态的建设,而是在于景观建设、生态恢复和安全出行。绿化工程能够将上述三个目标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于深化高速公路绿化功能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在优化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绿化时,应当注意调整绿色植物的布置格局;在进行绿色植物布局时,应当考虑高速公路的地理环境、当地的生态环境、惠州市的气候环境等多个因素,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能够在更加经济的基础上选择出适合的绿色植物种类。根据惠州市的环境,在进行高速公路绿化时,最佳的选择是的本土植物以及优良的外来植物种类。同时,考虑到绿化面积,应栽种一些容易成活且后期维护成本较低的绿色植物,使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能够进一步发展。

4 结语

高速公路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高速公路进行必要的绿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本文介绍了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设计的现状,并在绿化现状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惠州市的绿化理念。惠州市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对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期望未来惠州市的高速公路绿化建设能够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乔丽书.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县段绿化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4(16):149.

[2]陶佳梁.区域性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设计及施工特点[J].江西建材,2014(6):204.

[3]莫利平.基于构建人-文-境共生体系的高速公路改扩建绿化景观设计[J].公路与汽运,2014(5):146-150.

[4]宫春亭,孙君梅.海南高速公路九所互通立交绿化设计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8):125-127.

[5]钟舜贤.浅谈广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美化的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4,(14):350.

[6]温洁萍.浅析高速公路绿化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4(11):174.

9.辽宁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技术探讨 篇九

养护管理是高等级公路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持高速公路绿地的.景观效果、发挥生态效能、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高速公路绿地功能、立地条件及应用植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水分、养分、土壤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补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 者:李庆军 柴艳 作者单位:李庆军(辽宁高速公路葫芦岛管理处,辽宁,葫芦岛,125000)

柴艳(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01)

10.高速公路绿化管理办法 篇十

1.高速公路景观空间视觉合理性

高速公路绿化首先要满足高速公路的功能要求,以“安全、舒适、实用、美观”为宗旨,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司机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尤其是夜间双向行驶车辆的灯光照射会产生眩光,使司机产生暂时的视觉障碍,威胁行车安全。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碎石台、边坡生态植草防护可以给司机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立体空间,减轻视觉疲劳,起到防眩作用,从而提高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地貌气候条件结合实际要求进行景观设计规划。在植被选择上应考虑到既净化空气、减小噪声,又美化环境的绿色生态植物,

考虑植被的多种搭配种植,兼顾到每个季节都有常青植物景观,春、夏、秋三季依次有花开,错落有致,从色彩上对植被进行有对比、有层次的搭配。对安全驾驶视野范围内的植被高度,要有节奏、有层次,绿化带从高速公路向两旁近花草、中灌木、远乔木的布局,避免植被过密种植给驾驶者带来密闭通道压抑感,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树木交叉种植的方式,可以有阶段、有节奏性的留有间隙,给人带来新颖感和在封闭的高速公路环境中给驾驶者一个相对宽阔、开放的视野效果,并搭配植被高度及人工修剪维护。

2.标志性植被受地域文化影响

11.公路绿化设计浅谈 篇十一

关键词公路;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71-0204-01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正在形成以高速公路为干道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虽然能带来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公路施工中对沿线植被的破坏,很容易造成环境的恶化。公路绿化作为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营造优美的交通环境,而且是恢复及改善路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方法。因此,对公路沿线进行合理的绿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1公路绿化设计的组成

公路绿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绿化、中央分隔带、交叉路口绿化。

1)线路绿化。线路绿化包括路肩、边坡及碎落台等绿化用地。其绿化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持水土、固定边坡、丰富高速公路两侧的环境景观。路肩绿化以乔木为主,结合灌木、花草,常采用等间距的栽植方法,每隔一定距离(3-5公里)可适当变换品种;护坡分为填方和挖方两种,绿化一般以草坪或地被植物为主,填方段护坡可根据坡度大小在坡底栽植部分大规格苗木,挖方段护坡则以速生、攀援植物为主,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碎落台等应根据绿地形状、宽度、面积等,采用不同的绿化形式。线路绿化应尽量选用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使其与两侧的环境相融,扩大公路绿化的景观范围。

2)中央分隔带绿化。中央分隔带是高等级道路绿化的重点,常应用在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主干道等位置,其主要目的是分隔车道、保障行车安全、改善行車环境。高速公路一般设一条分隔带,我国的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宽度多为1.5-3.0米,其绿化常采用平植式、树篱式等几种形式,苗木一般选用常绿与花灌木结合,便于控制栽植、修剪高度。城市主干道中央分隔带一般有一条或两条,绿化主要以低矮的花灌木为主,常采用绿篱、模纹图案等绿化种植方式,苗木种植高度一般要求低于2米,多选用色彩丰富、花期长的苗木品种。

3)交叉路口绿化。交叉路口绿化包括平交道口、交通岛、立交桥等形式,其中平交道口绿化种植时必需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即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刚够停车的距离),宜选用低矮灌木、草花进行种植;交通岛的作用主要是组织环形交通,一般为圆形,且必须封闭,其绿化不能设计吸引游人的装饰小品,常以嵌花草皮或低矮的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立体桥一般由主、次干道及匝道组成,其形式多样,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在匝道和主、次干道的交汇处,应留出足够的安全视距,只可栽植草皮和地被植物。整个立交多采用草坪、模纹图案点缀高大乔木和花灌木的方式,匝道的外侧,可采用导向栽植和隔离栽植等方式。

2公路绿化设计的目的

1)稳定路基边坡,保护生态环境。公路建设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土石方挖填工程,必然会对沿线的地被、土壤结构进行破坏,造成水土的流失,破坏生态环境。公路绿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公路沿线的植物群落进行修复,通过合理规划,引进适当植物品种,使整个路域范围内的植物群落尽快恢复,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

2)诱导交通视线,保证行车安全。公路存在不同的路段和区域,特别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行车的情况下,绿化设计诱导交通、引导视线、防止眩光的作用变得尤为重要。通过配置不同的植物,形成特定的景观效果,可以使驾驶员通过视线的变化,发现前方路段行车环境的不同,起到诱导交通的作用,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3)美化环境景观,提高路面寿命。合理的公路绿化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植物配置,改变驾驶人员的视野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形成“畅安舒美”的行车环境。公路绿地内的植被对调节沿线气候有明显的作用,可以调节公路周围的温度、湿度,形成小气候,避免了高温干燥及气候急剧变化对公路造成的影响。

3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1)进行公路绿化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是保障行车安全,绿化设计首先应根据行车安全的需要来选择植物。

2)适地适树、突出特色的原则,公路绿化设计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充分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通过合理配置,将公路建设成连接城市交通的绿色纽带。

3)方便后期管理的原则,与城市绿化相比,公路绿化点多、线长、面广,后期管护难度大,公路绿化设计应在不影响绿化效果的条件下,选用一些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苗木,方便后期的养护管理。

4公路绿化设计的方法步骤

公路绿化设计的方法步骤包括:前期情况调查;图纸基本设计;图纸详细设计。

1)前期情况调查。前期情况调查即对设计路段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质地、植被类型及周边的社会经济条件、苗木供应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索取有关的图纸资料,为图纸设计打好基础。

2)图纸基本设计。图纸基本设计包括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的绘制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者应根据业主的要求,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图纸完成后应向业主进行汇报,并根据业主意见修改、完善。

3)图纸详细设计。图纸详细设计,即施工图的设计。施工图一般采用1:1000或1:500的比例,并应准确绘出栽植苗木的位置,苗木的种类、数量、规格、间距等,使施工者按此图纸进行绿化施工。

5公路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绿化设计工作开展不平衡,高等级公路绿化的设计工作一般开展较早,图纸资料也比较完善;低等级公路则缺乏必要的绿化设计。

2)公路绿化设计缺乏标准的规范,绿化机构较简单、品种单一、绿化标准也不高。

3)设计与施工脱节,缺乏既懂工程又懂绿化的专业技术人员。

4)公路绿化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公路绿化整体水平较低。

公路绿化设计对于公路建设水平的提高具体重要的意义,一个成功的绿化设计既应当增强交通的安全,又应当提高景观的效果。公路绿化设计是工程学、园林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产物,设计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真正做到扬长避短,达到理想的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廷楷.高速公路线型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邹燕丽.公路设计的环境保护原则[J].中国公路,2006,24:89.

12.高速公路绿化带建造 篇十二

1. 净化空气

首先,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自动调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 使空气保持新鲜;其次, 由于行车的影响, 柴、汽油燃烧后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废气, 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而绿色植物如同空气过滤器, 能吸收大量的有毒气体, 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再次, 空气中漂浮着大量尘埃, 是细菌和病毒生殖繁衍的场所, 减少灰尘也就减少了空气中细菌病毒的含量。绿色植物对尘埃有很好的黏附作用, 密集的草皮、根茎、叶片与地面紧密结合, 形成植被, 不宜出现二次扬尘。在绿化工程中, 通常选择臭柏、桧柏、侧柏等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树种。通过这些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杀菌抑尘, 创造一个比较洁净的行车环境。

2. 降低噪声

公路绿化显著降低了汽车噪声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树木有散射声波的作用, 能把投射到叶片上的噪声分散到各个方向, 造成声能消耗使其减弱。枝叶表面的毛孔、绒毛能够像孔纤维吸音板一样, 把噪声吸收掉。由于茂密的叶片形成松软而富有弹性的表层, 有效地吸收声能, 减少噪声危害。

3. 美化路容

绿色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绿色的环境中, 会使人精神振奋, 思想活跃, 而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人的信息几乎都是由视觉传入的, 因此, 改变驾驶员的视野环境极为重要。长时间高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会在精神上、视觉上产生疲倦, 对行车不利。通过色彩多样的植物及形态各异的乔灌木景观, 可以改善枯燥的行车环境, 调节视觉, 消除精神疲倦, 提高安全保障。

4. 保持水土

土方工程构成公路的基本形式, 为了保护路堑、路堤等边坡的稳定, 在筑路施工中采用了一些必要的工程措施, 但这些工程防护措施只能是局部的, 而大面积是利用植物进行防护, 植物根系纵横交织而发达, 有效地增加土壤机械固着能力, 提高了抗冲、防蚀能力, 起到了保持水土, 稳固路基的作用。边坡、护坡的绿化植被可截流阻挡雨水对坡面的直接冲击, 减少地表径流, 防止路基变形及坡面坍塌。

二、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原则

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要适应公路的整体需要, 符合小气候的特殊性以及“高速”、“安全”的要求。绿化是高速公路设施的组成部分, 绿化必须充分考虑现有行车要求、交通安全、环境状况、自然条件及道路养护维修等问题。因此, 在高速公路绿化时要遵守下列基本原则。

1. 为公路高速、安全运营服务

保障车辆在高速运行下的交通安全, 由重点到一般, 优先抓好距城市较近公路主干道、互通式立交桥的景观建设。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 保证视野良好、开阔。

2. 防护功能与观赏性相结合

以立交桥出入口为景点绿化, 干道实行普遍绿化, 不让土地裸露。

3. 与周边环境和谐

绿化建设应考虑背景条件, 要同绿化带外侧毗邻的农田防护林、果树经济林、村屯绿化带等相结合, 做到防护、绿化、美化和谐统一。

4.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栽植乡土树种的同时, 大力引种具有美化、经济、高效、适用等多用途、多目标、多功能树种, 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做到因地制宜。

5. 绿化与设施功能的协调

要使绿化见效快, 寿命长, 景观富于变化, 必须与道路设施功能紧密结合, 加强设施功能的发挥, 方便道路设施的养护维修, 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的操作。

三、绿化目标

在对公路的环境现状综合分析、评价和解析的基础上, 根据公路的性质、功能以及绿化立地条件、资金投入情况等, 设定如下绿化目标。

1. 多功能生态绿化体系

在公路两侧、互通立交区及服务区全面实现绿化, 建设多功能观赏性防护林。建成以道路出入口、立交桥和服务区各具特色的园林绿化景点;道路普遍绿化为多功能、多层次、多观赏效果的生态绿化体系。

2. 多物种防护绿化体系

在绿化工程中丰富生物多样性, 做到乔、灌、草合理配置, 增强绿化植物种类。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动观效果, 突破一条路两行树的呆板模式。通过种植高大乔木与周边毗邻的农田防护林、居民区绿化等有机结合形成的防护林带降低风速, 有效地减少风沙危害, 提高公路的能见度, 保持路面清洁。发挥植物净化空气的功能, 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防止有害气体向周边扩散。

四、绿化布局

公路总体布局一般呈带状分布, 绿化工程要根据公路特点, 结合立地自然条件和绿化目标, 将不同层次的绿化单元有机地衔接起来, 构建丰富多彩的绿化模式, 最大限度地拓展绿化空间, 提高绿化覆盖度, 增强防护性和绿化观赏性。

1. 绿化工程的水平布局和垂直布局

绿化工程水平布局采用点 (互通式立交桥、服务区) 、线 (公路主干道) 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园林绿化方式将各互通式立交桥、服务区、道路出入口进行景点式绿化, 与公路主干道沿线多功能防护林的绿化有机地连接起来, 使整条公路形成多功能、多色彩的绿化布局形式。在垂直层面布局上, 根据绿化物种的特征, 乔、灌、草相结合, 突出表现空间层次结构。主干道绿化要根据绿化空间合理配置植物株行距, 以高大乔木构成绿化骨架和基调, 挺拔雄伟, 四季有绿, 并配以花灌木形成垂直层面布局。

2. 立交桥景点绿化布局

立交桥景点绿化, 以其建筑形式和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进行绿化布局。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的配置方式, 以针叶树作基调, 用色彩丰富、造型别致的花灌木做成寓意深刻和突出地方特点的各种图案。树种配置采用多组团, 大色块, 流线型的自然式, 铺以大面积开朗明快的草坪作衬托。树木配置高矮相间, 错落有致, 层次分明, 体现气魄, 对立交桥的建筑艺术起到美化和烘托的作用。

3. 植物优化结构布局

根据立地条件, 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栽植技术、经营管理方式、病虫害防治以及景观的装饰作用, 选择植物材料, 优化物种的配置, 为树木的培育与养护管理创造最合理的条件。在充分利用现有乡土植物的基础上, 丰富植物多样性。可选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草本花卉、针叶树、阔叶树等树种, 这些物种都各有独特的色彩、风韵、芳香、听声 (松涛) 的特点, 而且这些特点又能随季节及树龄的变化而丰富发展, 呈连续变化的动态效果。在植物种类的配置上, 要考虑季相的变化, 配置一些常绿的树种, 达到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树成荫, 浓影覆地;秋季色彩斑斓、果实累累;冬季松柏翠绿、白雪挂仗的绿化效果。

4. 中央分隔带绿化布局

上一篇:入职申请表模板下一篇:小学防灾应急演练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