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2024-09-02

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15篇)

1.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一

目录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与目的--------------1

第二部分调查内容----------------------1

第三部分调查说明----------------------1

第四部分调查结果-----------------------2

一.在校大学生的电脑使用情况-----2

二.在校大学生对电脑的要求

三.在校大学生男女之间的电脑消费差别

四.总结

买啥电脑?

—关于在校大学生电脑消费的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电脑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电脑产品日趋丰富。还有在网络时代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但未必所有大学生都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电脑。

那究竟买什么电脑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在校大学生。而我组对于很多大学生买电脑被坑,盲目自配而不耐用等情况,特此展开调查,当然是为了给产家提供生产适合学生市场的产品信息。第二部分调查内容

本次关于大学生电脑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在校大学生电脑消费的情况。具体包括①了解在校大学生购买电脑的通常目的;②了解在校大学生对电脑外观的要求;③了解在校大学生对电脑品牌的要求;④了解在校大学生一般使用的电脑配置;⑤了解在校大学生电脑样式的选择以及原因;⑥了解在校大学生男女之间的电脑消费差别。第三部分调查说明

一. 调查总体

调查总体界定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在校大学生

二. 调查方法

考虑到科学性与可行性,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应用相关的统计工具进行分析.三.具体执行方法

调查采用调查人员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两名调查人员负责向60名同学随机发放并回收问卷.第四部分调查结果

备注:(1)发出60份调查问卷,回收60份,有效问卷60份.(2)性别:男性20人,女性40人.(3)调查对象中99%是有使用电脑,1%是不使用电脑.一.在校大学生的电脑使用情况:

①从上图中可以看出, 选择的电脑类别是“注重网络操作平台的上

网型”平均占了47%,而“注重全能的学习型”平均占了

43%,“拥有较高配置的游戏型” 和“其它”分别平均占了

5%,因此,在校大学生使用电脑一般用于学习与上网浏

览资料,玩游戏或做其它的人数很少。

②从上得知,“拥有较高配置的游戏型” 只占了5%,因此,在校大学

生一般对电脑配置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生群体只需要满足

一般上网以及学习功能的电脑配置即可。

③从上图得知,男生中“注重网络操作平台的上网型” 是占了40%,而“注重全能的学习型” 占了35%,女生中“注重网络操作

平台的上网型” 占了53%,而“注重全能的学习型” 占了

27%,因此,在使用电脑的目的方面,男女生并没有存在很大区别。

二.在校大学生对电脑的要求:

① 从图中得知,在外观的要求上,选“黑色沉稳”的平均占了48%,选“银白纯结” 的平均占了22%,而“红色热情”平均占了14%,“紫色尊贵”平均占了13%,“其它”平均占了3%,因此,大学生群体对电脑外观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一般选择的色调都不是太张扬。

② 从图中可知,在品牌的选择上,选“联想”平均占了32.5%,选“苹果”平均占了31.5%而选其它的只占了少数,再结合下图的电脑品牌的数据,选“有更好的质量保证”平均占了36%,选“有着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平均占了30%,而“有悠久的品牌历史和顾客口碑平均占了12%,其它的只占少数, 因此, 大学生群体选择电脑品牌注重售后服务与技术, 例如“联想”与“苹果”。

③ 从上图可知,在电脑样式的选择上,选“笔记本电脑”的平均占了90%,而选择“台式电脑”的平均只占了10%,又从下图可知,在原因上,选“携带方便和工作方便” 的平均占了90%,“硬件升级方便”的平均占了10%,由此可知,在校大学生在电脑样式的选择上一般趋向使用携带以及工作方便的笔记本电脑。

④ 由上图可知,男生中选“黑色沉稳”的占了58%,而女生中选“黑色沉稳”的占了38%,选“银白纯洁”的也占了26%,因

此,在外观方面,女生更注重色彩的美丽。其它方面并没有多大区别。

三. 在校大学生男女之间的电脑消费差别:

由以上的数据分析得知, 男女生电脑消费的主要差别在于外观的选择方面, 女生更注重色彩的选择, 男生没有太注重这方面的要求。

四. 总结:

如今的电脑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在我们这次调查之中,我们得知,在校大学生购买电脑的主要目的是上网查找资料以及学习,以及对电脑的品牌与外观都有较高的要求,产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改善自己的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同时注重生产适合学生使用的配置的电脑,在外观方面,要注重产品色彩的变化,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女性买家。

2.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二

关键词:常州市,大学生,消费状况,分析

一、当前通胀预期下大学生消费现状

1. 应对通货膨胀措施不力。

大多数大学生对通货膨胀都有切身感受, 在问题“您认为通货膨胀是否会对您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中, 有认为十分大的占26.31%, 有69.1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 而认为没有影响的不足5%。但是大学生对缓解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您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的分析中, 选择省吃俭用能省则省的同学占31.25%, 选择向家里要钱的占6.73%, 选择做兼职勤工俭学的占17.63%, 而选择学习理财制定消费预算的则占44.39%。总体来说, 同学们对于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还是比较理智的, 但是在主观题“您认为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理财观念”中, 有85.36%的同学没有回答或是应付性回答了几句话, 只有不到15%的同学能给出详尽的方法说明, 这表明了虽然同学能够以一个理智的态度应对通货膨胀, 但能否具体到实践中, 则存在一定问题。

2. 生活费来源单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主要有家庭, 兼职打工, 奖学金、助学金及其它方面, 其中选择来源于家庭选项的同学占了所有学生的85.74%, 兼职打工占了11.6%, 而奖学金、助学金只占不到4%。说明来自于家庭或父母的资助仍是大学生生活费用来源的主要部分, 在物价上涨背景下, 寻求家庭的帮助是大学生首先想到的手段, 这也将成大学生应对其影响的最主要途径。

3. 基本消费支出受通胀预期影响严重。

饮食购物通常来讲是我们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头, 这也在我们的调查分析中体现出来, 有58.38%的同学在每月的餐饮花销中选择了300元-500元, 有25.3%选择了500元以上, 而其余合计不足16%, 在每月购物花销中, 有45.86%选择100元-200元, 有33.83%选择了50元-100元, 而其它相关问题诸如交通通信花销, 学习娱乐花销则多集中与50元-100元之间。

而这些关乎我们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支出也是最受通胀预期影响的, 53.13%的同学选择了伙食, 认为它是将受通货膨胀影响最大的方面, 36%选择了购物, 有19.37%的同学选择了日用品, 其余合计不足5%。餐饮购物等基本消费支出影响着我们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一调查结果也说明了通货膨胀预期对于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将是相当大的。

4. 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缺乏通货膨胀的认知度。

在调查分析中我们将样本按专业进行了分类, 在专业分类中有29.62%学生是经济类专业, 有70.37%的学生是非经济类专业。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样本间的差异度是比较大的, 在问题“您是否了解通货膨胀这一概念”中有31.62%的经济学专业的同学选择非常了解, 有68.38%的学生选择了解一点, 没有同学选择不太清楚或不了解, 而在非经济专业的同学中, 21.41%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 58.63%选择了解一点, 14.63%选择不太清楚5.33%选择不了解。这说明非经济专业中的部分同学对于通货膨胀缺乏了解, 而这对于他们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不利的。

5. 消费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通胀对我们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愈发深远, 近期极为火爆的网络团购便是通胀催生的新消费方式。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选择消费方式中传统消费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在“您经常选择的购物方式”中, 有50.49%的同学选择了超市或便利店, 22.59%选择专卖店或购物中心, 23.58%选择了网购或团购, 另有3.32%选择其它。这一结果反映出大学生购物越发多样化, 在与同学的交流中, 我们了解到即使一些家境比较富裕的同学, 近日也迷上了网购、团购这些较前卫的购物方式。

二、大学生消费现象的原因分析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通货膨胀。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市场日益繁荣, 客观上为大学生高消费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的生活已不在仅仅追求温饱, 而是更高程度的物质追求。同时通货膨胀的压力及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

2. 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价值观的变化。

高校校园已不只是“象牙塔”, 它与社会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也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 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使得社会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也影响到大学生。同时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消费行为起到了强大的控制作用。由于社会行动出现越来越依赖人际交往的趋势, 大学生也意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们将钱用于满足社会交往欲望的消费, 用来联络同学的感情。

3. 家庭原因。

大学生消费偏高与家庭有密切关系。因为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收入, 他们的一切开支都由家庭承担。如果家人明确地反对学生的高消费, 那么自然大学生的开支相对家庭总开支就小一些。具体来说有两点: (1) 缺少独立意识。由于目前在校的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 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有着优越的成长环境, “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早已深入千家万户, 在生活上不曾遭受过半点委曲, 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独立意识淡薄, 我们调查, 大多数同学生活费由家庭提供, 很少有同学通过打工、奖学金或助学金等方式提供。可见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还是过多依赖于家庭。 (2) 家庭的经济支持充足。由于现阶段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十分宠爱, 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 即使简单的家务活也不用孩子动手。考上大学后, 孩子离开身边, 照顾不到, 就多给一些钱, 让孩子在大学享受。家庭的全方位呵护, 无疑使孩子从小就滋生了优越感, 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4. 自身原因。

(1) 自立与自律意识淡薄。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 没有真正踏上社会, 他们的自立与自律意识比较淡薄, 由于充足的经济支持, 他们的消费心理受外界的诱惑较大, 消费有时欠缺合理性。没有计划的买很多无用的东西。 (2) 同辈群体感染。同辈群体是一群年龄相仿、关系密切、并且在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进行互动的人群所组成的群体。大学生在大学中, 同龄人对其影响很大, 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种产品在学生中成为潮流, 很多同学往往会跟风而至, 而不考虑其是否真的需要。 (3) 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同辈群体中容易出现消费模式的攀比, 当同龄人聚在一起交流的时候, 他们彼此已经将对方作为比较的标准, 从众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他们更加注重炫耀、盲目的攀比, 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在我们的调查中, 有很多同学对奢侈品及名牌服饰情有独钟, 原因是不想让他的同学看不起, 这是典型的攀比心理。

三、对于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一些建议

1. 关于大学生自身的建议。

应对通货膨胀, 首先, 大学生要解决生活费来源单一化与过度依赖来自家庭的经济支持的问题, 需将生活费来源途径多样化。大学生已具备了赚钱挣生活费的能力, 因此应当更多地承担起挣生活费的责任。具体来说, 可以通过学校的勤工俭学项目, 课外进行兼职, 及获得奖学金与助学金等途径来增加生活费, 减轻通货膨胀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其次, 大学生应该学习理财, 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通过理财, 大学生可以对自身经济情况进行合理地预算调控,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虽没到省吃俭用的程度, 但也要尽力提倡低碳与健康的消费观。

2. 对学校的建议。

(1) 学校应从理论方面给学生以极大的良性引导。在平时的课程教育上, 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指导, 让大学生深入理解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另外适时增加一些专项讲座, 让大学生了解国家最新的调控政策, 与时俱进。 (2) 学校应该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了解大学生在通货膨胀压力下最真实的生活学习状态。学校可以通过基层组织如:辅导员与社区调解员等在第一时间给予困难大学生帮助, 适时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还可以增设心理驿站, 对部分适应性较弱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3) 学校应从最实际的角度, 增设勤工俭学岗位, 并出面同校外企业沟通合作, 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平台, 寻找校外兼职与有偿实习。同时对于贫困学生, 增大助学金的补偿力度。

3. 基于政府的政策建议。

3.青海省大学生日常消费状况调查 篇三

关键词:消费调查 大学生 青海省

为了掌握真实的大学生经济水平和消费情况,为学校制定各种资助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指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消费理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青海省大学生进行调查,在该省大学的教室、图书馆、食堂、自习室等地方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75份,有效问卷470份,回收率为94%,并对这些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一、青海省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的来源分析

从表1分析得知,青海省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多样化,主要包括家庭提供、助学金、助学贷款、兼职收入,但是以家庭提供生活费为主,其他消费来源为辅的特征较为明显。

(二)青海省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1、基本生活消费

基本生活消费主要分为饮食消费和生活必需品消费两方面。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饮食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8.0%。由于消费收入水平的制约,大学生恩格尔系数较大,大概是0.5,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值。同时,肥皂、衣服、鞋袜、牙膏、洗衣粉等大学生日常必需品的消费比较固定。

2、网络通讯消费

网络通讯消费主要是大学生使用手机或互联网产生的一些费用[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网络消费,64.89%的大学生每学期平均网络支出100元以下;3.83%的大学生网络支出高达300元以上。相比于网络支出,手机通讯消费所占比例较大,50.34%的大学生每学期平均手机通讯费用支出300元以下。30.85%的大学生费用支出在400元—500元之间。6.38%的大学生支出超过了500元。

3、休闲娱乐消费

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也是如此。没有生活负担,没有初高中升学压力,有了充足的自由分配时间,这些都为大学生追求高品质生活提供了条件,看电影、逛街购物、假期旅游、唱歌健身等潮流娱乐方式备受大学生追捧。

4、人际交往消费

人际交往消费是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人脉网络的支出。当前,大学生各种人情消费支出日益增加,每到一些特别的节日或同学生日,请客吃饭、唱歌、送礼物都是必须的。本文调查结果显示,26.02%的大学生除了日常人际交往消费外,每月额外花费平均用200元—400元在陪朋友唱歌、逛街、购物、看电影等交际活动上。

5.自我发展消费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就业竞争压力,青海省大学生也渐渐意识到增加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性。除了确保优异的专业成绩外,大多数学生购买辅导资料、教材,并参加各种专业有关的资格考试,从而提高自己竞争力。本文调查结果得知,47.66%的大学生平均每学期的自我发展消费在100—300元之间。

二、青海省大学生日常消费特点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水平适中,但个体差异正在加大

青海省大学生消费能够坚持量入而出的原则,然而个性差异较大,小部分大学生消费水平较高,同时也有一些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消费水平只能够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城市、城镇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省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但在个人发展方面支出较低

分析青海省大学生月均消费得知,主要包括伙食和购买日常用品等生存消费,同时也包括了通讯、娱乐、交际与学习等方面的消费。调查得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大学生消费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其在旅游、人际交往、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比例日益增加,然而在个人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较小。

(三)大学生消费相对理性,但缺乏计划性

在消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注重商品的性价比,消费比较理性;但是有些大学生一味地追求潮流、时尚,看重品牌,个性化消费行为尤为严重,消费水平日益增长。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缺乏计划性,随意消费,有的大学生无法量入而出,合理分配,理财能力缺乏。

三、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思路

为了引导青海省大学生合理消费,培养他们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大学各班主任应该采用课堂教学、开班讲座等方法,积极同学生交流沟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消费观,帮助其改正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是一种思想之内的东西,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这是一种内在素质,应该从根源上去改正不科学的消费观念,这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而言尤为必要[2]。第二,培养大学生理财能力。经过支配金钱,科学消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运用金钱的能力。第三,营造良好的消费风气。教育学生不得相互攀比,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第四,倡导勤工俭学。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一定的资助,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总体而言,青海省大学生消费状况比较合理。本文重点调查分析了该省大学生消费来源、结构与观念等方面,发现该省大学生消费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消费水平个体差异显著、个人发展支出比例较小及消费缺乏计划性等方面。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采取有效方式引导大学生消费更加理性,从而使得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薛秀军,吴巧.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及其对策—以厦门、泉州四高校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04):21—23.

[2]白洁.高校校风中应高扬“健康消费”之旗—以广州高校为中心[J].经济研究导刊,2011,10(04):651—653.

4.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四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花钱却是一分一秒的事。尤其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来说,更是这样。我们每每感慨,“钱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花你的口袋就瘪了”。为此,我对山东大学校内学生做了消费状况调查。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电子支付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持卡消费早已普及,而大学生更常用的是电子支付,通过电脑、手机,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支付。

2.消费多元化倾向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80%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手机”,同时,电脑、自行车、轮滑等也多有选择。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12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8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比较谨慎,追求高性价比。

4.追求时尚和名牌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从调查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5%的同学在300元以下;有45%的同学在300-600元之间,有30%的同学在600-900元之间,有19.5%的同学在900元以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2.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调查发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可见,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攀比心理。

3.恋爱支出过度

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6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不道德行为。

四、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主要是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要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一是增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二是克服攀比心理,培养良好消费风气;三是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消费计划。

2.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还需要建立健康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消费自主同时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消费要求给予区分,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王安

5.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五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电子支付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持卡消费早已普及,而大学生更常用的是电子支付,通过电脑、手机,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支付。

2.消费多元化倾向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80%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手机”,同时,电脑、自行车、轮滑等也多有选择。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12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8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比较谨慎,追求高性价比。

4.追求时尚和名牌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从调查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5%的同学在300元以下;有45%的同学在300-600元之间,有30%的同学在600-900元之间,有19.5%的同学在900元以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2.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调查发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可见,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攀比心理。

3.恋爱支出过度

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6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不道德行为。

四、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主要是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要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一是增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二是克服攀比心理,培养良好消费风气;三是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消费计划。

2.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还需要建立健康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消费自主同时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消费要求给予区分,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王安

6.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六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氛围,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确保每位大学生都能理性消费,健康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本课题组开展了以下调查。

(二)、调查时间: 年

(三)、调查地点: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就10市场营销2班所在教室进行了为期一个下午的调查。

(四)、调查对象: 经济管理系

(五)、调查方式:

本次问卷面向经济管理系全体同学,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月日

(一)、月生活费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同学的月生活费在500-600之间,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属于中档生活水平,算得上温饱的小康大学生活,而月生活费400元以下占到15%和800元以上占到7.5%可以看出中国还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值得宣扬的是,有70%的同学会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大学生理性消费占主导,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消费。

(二)、娱乐通讯与支出

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手机,电脑,MP3,MP4等娱乐通讯设备在大学里的使用尤为普遍。统计结果表明,超过95%的同学都配备有手机,而在其中不止一部手机的同学竟占到80%,因此,现在手机在大学里面不仅仅是普遍,用泛滥来形容也不为过了。电脑在大学生里的配有量也不逊色于手机,83%的同学都配备有电脑,可见其对大学生的作用不小。在手机话费支出方面,月消费额在20-50元的同学占90%,这个数据表明大学生在这方面消费比较合理,也看得出大学生比较会精打细算,控制话费支出。

(三)、学习耗材

在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的今天,大学生对纸质的书籍的需求量也日益减少,数据统计,50%的同学在文具,书籍,复印等的耗额在100元以下,由此可以想到,大学图书馆可能在这个方面为同学省下不少花费,所以,图书馆藏书量的多少于种类是否齐全也能直接影响同学在这方面的消费。

(四)、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直接决定消费是否理性。结果显示,31.7%的大学生都以经济实惠为主,更有63.4%的大学生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正确的消费观,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有7.1%的大学生看中品牌,存在一定的攀比炫富心里。

(五)、消费比例

大学生活,占大学生消费最大的一块就是伙食费,数据表明97.6%的大学生生活费主要用在伙食方面,这个毋庸置疑。令人惊奇的事,竟有83.3的大学生生活费重要用在交通,通讯方便,由此可见,当地的交通时分不发达,严重阻碍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外出兼职办事的积极性,造成大学生在交通方面花费巨大。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消费时理性的一面虽处于主导位置,但感性却仍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种充满感性略搀理性的消费,就必然会产生种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得到解决,最终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理性的消费心理。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的两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理性的理财能力就至为关键。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例如通过课堂教育、名师讲座、网络教育等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身的消费结构,引导其形成理性消费的正确消费观念,对自身的消费具有合理、理智的规划和计算。

(二)、增强学生自身的理财能力,营造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7.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七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

1 调查背景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大学生消费问题一直是媒体报道和社会讨论的热点, 越来越重质量、重个性、重时尚。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高职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未来社会消费中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应加强对高职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以有利于指导高职生科学消费, 满足高职生合理消费的愿望, 提高高职生的消费道德素养。就此问题, 我对粤东地区四所高职院校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消费心理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形式在随机抽取的几个班级中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 同时还有一道开放式问题。问题涉及学生日常生活费用、家庭收人、消费结构、消费倾向、消费心理和消费支出等。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还通过个别谈话及网络资源, 对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个别调查和比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86份, 其中男生84人, 占总人数的45.2%, 女生102人, 占总人数的54.8%;大一学生48人, 占25.8%, 大二学生138人, 占74.2%;农村学生116人, 占62.4%, 城市学生70人占37.6%。

2 粤东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我们发现在粤东地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消费呈现以下特征:

2.1 消费呈现区域的不平衡性

当前, 大学生消费群体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倾向, 较富有学生和穷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在不断拉大。据本次调查显示:月消费水平最高的是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大学生, 其次是来自地级市的大学生, 再次是来自县级的大学生, 消费水平最低的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因此, 在高职院校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理念。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身穿阿迪达斯的T恤, 脚蹬耐克运动鞋, 胸前挂着新款手机或MP4, 动辄上饭店吃饭。而许多从农村来的学生在消费时就十分谨慎, 他们觉得家里能供自己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 哪里还舍得花钱, 甚至有少部分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200元。日益明显的分化趋势不仅拉大了学生之间的距离, 而且还对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2.2 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从表1大学生消费结构图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基本生活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方面, 占月消费总额的66.1%, 但并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 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 手机、电脑以及其他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他们消费的热点。大学生不仅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而且在消费结构方面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

2.3 消费行为呈现个性化、时尚化、多样化

由于追求个性化的彰显, 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更推崇标新立异, 他们关注流行、追逐时尚、追求新颖、崇尚个性, 普遍追求独特、新奇和时髦的产品, 并努力包装自己, 希望通过消费的新潮、时尚和前卫向社会展示自己的个性, 通过展示自己的物质魅力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不仅体现在其穿着打扮方面, 而且体现在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上。当代大学生注重挣钱, 推崇“能挣会花”、“分期付款”和“贷款消费”的观念。在消费方式上, 大学生热衷于网上消费和刷卡消费。

2.4 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化

理性消费是当今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观念。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在购买商品时, 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生在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是质量、品牌和价格, 三个因素的比例分别为64%、15%和11%。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大学生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 他们在购买商品时, 会尽量寻找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力求“花得值”。另外, 大学生比较注重自身的形象, 追求品牌和档次, 虽然不一定买名牌, 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同时,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 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 他们更多地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劣, 他们的消费心理已经趋于理性化, 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

3 高职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盲目性和模仿性比较严重, 消费缺乏计划

在我调查的学生中, 绝大多数的学生经济来源于父母。这种经济来源方式使大学生很难体会到钱的来之不易, 不懂得量入为出。容易陷入高消费或超前消费的误区。同时, 大学生消费还表现出了较强的盲目性和模仿性。“超前消费、负债消费”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花明天的钱, 做今天的事”本来是时下不少有职业、有稳定经济来源人群的消费理念, 但许多大学生也纷纷模仿这种生活方式, 变成了“负翁”一族。

3.2 攀比心理严重,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

受社会潮流和消费时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出现了追赶潮流、互相攀比的现象。然而, 他们在经济上的依赖性和追赶潮流的愿望不断发生冲突, 客观上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有的学生追求名牌, 为了拥有一款新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流行的MP3, 他们宁愿节衣缩食, 或者取消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 女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 不惜向同学借钱;还有些大学生舍弃宝贵的学习时间, 通过做兼职赚取外快, 以满足自己的高消费。

3.3 从众心理严重, 情感消费突出

现在大学生比较注重人际交往, 因此, 名目繁多的“人情往来”也成为困扰大学生消费的重要方面。老乡聚会、生日聚会、得奖学金等都得请客, 特别是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之际, 饭局更是一个接一个。一些学生不得不用奖学金或困难补助来请客, 以免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4 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合理消费

高职生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 在校期间形成的消费观念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消费行为, 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 高校要开展理财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1 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的消费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的承受能力相一致。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 要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 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生活需求和经济能力的关系、适度消费和个人发展的关系, 减少奢侈品的消费, 淡化情感交流的物质色彩, 提高自身消费的合理性。

4.2 开展灵活多样的理财教育, 帮助学生提高理财能力

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消费教育课程, 如《消费心理学》《理财常识》等, 使他们掌握相关的理财知识, 了解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消费技巧以及常用消费品的选择、使用、维修与保养等。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抵抗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4.3 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 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重要平台

消费活动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 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 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也是高校育人的切实需要。一方面, 高校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 高校应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 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动向, 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使他们在量入为出的前提下做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参考文献

[1]王生辉.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 (1) .

[2]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11) .

[3]翟春艳, 杨毅.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7) .

8.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 篇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至今已经施行了十年,这期间,它为保护每一位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消费者协会为了了解《消法》在这十年的施行中所 起到的作用,掌握当前中国城镇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宣传《消法》,于 2003年8-10月主持开展了《消法》十年中国城镇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选取了北京、天津、内蒙、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 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甘肃、厦门、成都等16个省市作为调查地区,从这 16个省市分层随机抽取的每一个居民家庭作为抽样调查单位,对抽中的家庭进行了入户问卷 调查,主要调查了对家庭购买耐用消费品具有决策权的家庭成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40 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75份。

一、97.6%的被访者知晓《消法》,58.4%的被访者对其作用给予了积极评价

当我们问及被访者“是否听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调查结 果显示,有97.6%的被访者听说过《消法》,仅有2.4%的被访者没有听说过,这表明《消 法》的宣传效果显著,已经基本上做到家喻户晓,为城镇消费者所熟知。《消法》颁布实施 10年来,其作用也有了一定的体现,对此,我们就《消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所发挥 的作用让被访者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有58.4%的被访者认为《消法》的“作用大”, 有37.0%的被访者认为“一般”,仅有4.7%的被访者认为作用不大,这说明《消法》实施 的整体情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充分肯定。下面,我们分别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职业身份和收入水平的角度来具体看被访者对《消法》作用的评价情况。

2、从不同文化程度看,“大学专科”的被访者回答“作用大”的比例最高,达到60.5 %,“初中及以下”的被访者回答“作用大”的比例最低,但也有55.5%。

3、从不同职业或身份看,“党政、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回答“作用大”的比 例最高,为62.0%;“学生”回答“作用大”的比例最低,为49.8%。

4、从不同的月收入水平看,月收入在“801-2000元”和“2001-5000元”的被访者回 答“作用大”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0.4%和60.1%。而月收入“5001元及以上”的被访者回 答“作用大”的比例最低,为49.3%。

二、大约49%的被访者赞同买假索赔

针对目前存在的社会维权打假力量,我们专门就“买假索赔”这一现象,了解了被访者 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49.3%的被访者“赞同”买假索赔,16.7%的被访者回答“不赞 同”买假索赔,另有34.0%的被访者回答“不好说”。这说明赞同“买假索赔”行为的群众 基础较好。

1、从不同年龄看,19-60岁年龄段的被访者回答“赞同”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中31-4 5岁的被访者回答“赞同”的比例最高,为50.6%,其次是46-60岁年龄段的被访者。回答 “赞同”比例最低的为61岁及以上年龄段的被访者,为42.8%。

2、从不同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赞同买假索赔的被访者比例也相对越高。其中 ,“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被访者赞同买假索赔的比例最高,为54.1%,其次是“大 學专科”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其比例为50.0%。“高中、中专、中技”文化程度的被访者对 买假索赔持不赞同意见的比例最高,为17.4%。

3、从不同职业或身份看,党政、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买假索赔持赞同意见的 比例最高,为52.5%,其次是独资、合资和私营企业工作人员,其比例为47.9%。学生中持 “不赞同”意见的比例最高,达19.2%。

9.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九

调查对象:罗渡镇有大学生的家庭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从而引导大学生对自身有更

明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理财目标以及消费观念,在金融危机的时代能够从容面对挑战,为家庭经济有所贡献。

调查时间:2009.8.10-2009.8.22

调查地点: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罗渡镇

调查方法:由于罗渡地区周边的村比较分散,有大学生的家庭也比较的分散,所

以主要采取的是抽样式调查和走访式调查,另外还采取了电话访问的调查方式。

下面对调查结果作分析:

一、大学生家庭经济现状及消费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罗渡镇的大部分(占70%左右)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来源是靠外出打工,有少部分(占13%左右)是靠在家务农以及做点小本生意。极少一部分(占7%左右)家庭是工薪家庭。据调查他们有的家庭为了供一个大学生,甚至让其他的孩子辍学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而即使这样,有的大学生家庭的日子过得也是捉襟见肘。

上一种情况是稍微好一点的,还有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则主要是依靠学校的贷款以及一些亲戚的借款。

据调查每个大学生的学费平均每个人每年需要10000元左右,而生活费则在400-800之间。这些钱大部分都需要家里解决。

二、引起大学生家庭经济紧张的各种因素

首先:罗渡镇的地理环境相对比较的偏远,交通不是很方便,属于欠发达地区。它周围村社的人赶一次有的集甚至要花上一天的时间。因为没有马路,四周的来往很不方便,全都依靠步行。所以这里的经济也不是很发达,大部分的家庭的经济来源还是要依靠务农,稍微有点经济基础的就在经营点小本生意(如:卖菜,卖水果,打地摊等)

其次:因为在农村,家里的亲人文化都不是很高,所以只有依靠劳动力赚钱,无固定职业。自然工资就不是很高。再加上一些家庭家人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又需要大笔的医药费,经济情况也就不容乐观。

其三:所调查的家庭一般家里都还有一个或两个兄弟姐妹,这也与罗渡的文化氛围以及思想观念有关。一个家庭要承担两个到三个学生的学费及生活费确实有点吃不消。据调查的家庭中有80%还要赡养家里的老人。

其四:则是由于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确实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每年的学费就已经让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够戗,而几乎所有大学生的经济来源都是依靠父母,这就使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之间,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品的开销的。而大部分学生总喜欢把钱都用完。同样,除了日常饮食类为主要开支外,情感开支也相当的大。

综上所述:解决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关键主要集中在了大学生的消费上,我们

知道作为大学生,我们都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俗话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下面就主要是围绕所调查的大学生的在校消费情况作分析:

【一】调查情况:

1、大多数学生走理性消费路线

就月平均生活费而言,五成大学生月生活费超500元,并且400~800元这个区间是大学生最为普遍的花费区间,即使在这个区间内,最高消费和最低消费也相差400元,表明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差距不小。在饮食方面的费用最多。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

2、消费要求张扬个性

“手机、笔记本电脑、MP3一样都不能少。”假期回来,常常会发现班里很多同学换了新手机,有些班级大约一半同学拥有笔记本电脑,大部分同学有MP3.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为了一款流行手机或者名牌衣物,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它必要开支,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他们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3、大学生“月光族”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学生每月花费基本没有节余,其中50元以下节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节余的仅占1%。对于节余的钱,45%的同学选择休闲娱乐,选择买书的不到占十分之一。少数同学遇到超支现象,会找同学借用,或预支下月费用。

4、大多数人理财观念淡薄,财商不高

没有坚持记帐的习惯,大多数学生不明确到一个月的钱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学生选择银行储蓄,没有存款的习惯。在校大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在股票、外汇、基金、债券、保险等市场上投资,并且对这方面的投资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数人认为能做好资产保值已经很不错了。

【二】原因分析:

从消费情况可以总结出,理财能力弱,理财观念薄弱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许多家长始终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前途光明,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特有的“补偿”心理,往往容易造成迁就、娇惯、溺爱孩子,结果却忽略了对孩子早期理财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孩子用钱上,常常是“心太软”,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并且从小学到高中,支配钱这项工作从来都是家长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应该花什么又不该花的。如果孩子在没有问过家长的情况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钱,也会受到家长的训责。上大学了,离家也比较远,大学生们才开始理财,没有经验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别人买我也买,家庭经济好的,消费也更大更加没有节约意识,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学生上。

(二)学校方面:学校在教育学生成材的同时,却没有教他们怎样理财。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认为理财是大人的事,孩子还不适宜涉足这种事情,或者认为理财的事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也能学会。更多的人认为,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片

净土”,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长身体,其他的都应慢慢来。并且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的活动极少学术性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所以在学习上的消费不多。

(三)社会问题: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校园外不良环境(如一些歌舞厅、网吧,游戏机厅)的存在等,往往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学生们受到社会上铺张浪费现象的影响,学生也开始用父母的钱摆阔。学生们花钱大多没有计划性,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只为了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尝试。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缺少经验,在途中迷失方向。

(四)自身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学生的分辨能力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缺少主见。虚荣心、攀比心强等。大学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钱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显示他们的理财能力的缺乏。

况且大学学生的家庭贫富差距很大,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那么“土”,也是为了摆脱自己的自卑心理,则产生了攀比,别人买名牌,自己也要买远远超过自己负担能力的名牌。就为了在校园里不让别人看出差距来。

【三】大学生理财的建议

(一)做好整体规划

每个月可以使用的资金为多少,每月的经常性开支为多少,留取每月资金总额的20%作为备用资金,以应该计划外支出,如外出、购书等。做好个人财务账本。这样不仅能清晰的看出每个月的支出状况,同时能更好的预测未来几个月大概的支出情况。

(二)养成储蓄习惯

可以有计划地将自己不用的钱存成三个月定期储蓄或活期储蓄,然后按照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支取。另外,还可以开一个带有自动理财功能的“综合理财账户”,这样,家长寄去的钱可以自动转为定期存款,而支取的时候,银行电脑系统会自动计算,支取损失最小的存款。最大程度上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

(三)树立勤俭意识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家庭条件更是贫富不一,所以,不能盲目攀比,应该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乱花。除了4年间的学费4万元、基本生活费(吃饭、学习资料钱按600元/月计)约2万元,建议额外支出部分或者全部由学生通过打工挣得。

(四)学会精打细算

大学生活的消费中有很多省钱的窍门,比如买二手货、选择优惠电话卡、办购物打折卡等等。注意学习省钱窍门,尽量别花冤枉钱,更多地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比如电子产品,能用学校的就用学校的,或者几个同学合买、淘二手货,把奢侈消费压缩到最低。

(五)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

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坚持把收支情况整理并记在本子上,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做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六)勤工俭学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勤工助学活动,学会自立,不但能减轻家庭负

担,还能使学生从勤工俭学中体会父母的辛劳,由此树立自立、自强的上进心,为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论及给我们留下的对策思考

(1)实施再就业培训计划,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再就业提供保障。

(2)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积极转换就业机制,从以行政安置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转变。

(3)鼓励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增大就业安置量。组织失业职工参与以

服务街道为主的便民利民活动、公益劳动、家庭手工业等进行生产自救。

(4)联合社会力量,建立生产自救基地,鼓励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从政策上扶持再就业工程,鼓励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5)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我国目前教育投入比例是GDP的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平均在7%左右。因此,我国的教育投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这种投入的增长势必会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近几年来,党和政府正在逐步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费基本趋于稳定。特别是中国的教育政策正在向农村倾斜,农村中小学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大学生的情况也会逐步好转。

(6)规范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贫困农民的子女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贫困农户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有效方式。银行和高等学校要积极、稳妥、安全、有效地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使农村大学生更容易获得资助。各银行应对本地考取大学的农户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力争使所有符合贷款发放条件的贫困农户能够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各高等学校要利用校报、校内网站、信息报栏等形式向在校学生进行宣传。同时,高等学校还要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监督管理和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取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予以关心和指导,及时将获得贷款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后第一就业单位告知贷款的银行。

(7)健全对农村大学生的帮困体系。通过建立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困难补助制度、社会资助和师生、学生互助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帮困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大学生帮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大学生的经济压力,解决农村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勤工助学不失为农村大学生自行解决眼前困难的有效办法。目前,在勤工助学方面应努力实现“四化”,即基地化、产业化、规范化、育人化。基地化是指为勤工助学的在校生提供稳定的、长期的勤工助学岗位;产业化是指将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建成按产业方式运作的社会实体;规范化是指勤工助学管理机构要做好内部结构的调整工作和外部的协调工作,使勤工助学活动规范、有序、安全、高效;育人化是指把勤工助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受到教育。

(8)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依据农村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应引导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自强不息,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古训自勉,敢于面对现实,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武装自己。要根据他们的性格、家庭背景、情趣、爱好、个人经历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和开导。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任何偏见。在学习上要支持和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要鼓励他们参加或放手让他们去组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

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塑造成能独立进行道德判断抉择、道德自律并自觉承担道德责任的人。

(9)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政府应该拿出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子女在报考时应该充分考虑影响就业的地域、学校、专业等多方面因素。农村大学生毕业时注意做到:一是认真分析当时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充分认识自身条件;二是有效利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进村、进社区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等项目;三是遵循大众化教育下的大众化就业的新形势,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多样化和多元化中寻找位子;四是不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调查人:张娟

10.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访谈调查报告 篇十

(一)同学您好!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接受我的访谈。我们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目前大学生在金钱观、消费观、消费与闲暇方式、理财素质等方面的现状,以便能为研究大学生时尚消费提供更多依据。

问:请问,你是哪个学院,学哪个专业的? 答:我是东区经管学院,学财务管理的。

问:哦,想必你对自己的钱财管理的很棒吧?你通常会在哪里就餐?是学校餐厅?还是在外面饭店? 答:我通常在学校的东区餐厅吃饭,偶尔会出去和室友聚下餐。

问:那你们聚餐的时候是你付钱,还是你室友付,还是AA制? 答:我们聚餐都是AA制。

问:你通常一个月的生活费在哪个范围内? 答:大约一个月1500左右。

问:每个月你的生活费是否有剩余?如果有剩余,你会如何处理? 答:一般没有剩余,属于月光族,呵呵。

问:那你有没有对你的消费进行记账的习惯? 答:没有,通常是花多少是多少,没咋注意过。

问:你是否经常购物?是喜欢去超市?还是商店?为什么?

答:嗯。我比较喜欢去超市超市购物。我觉得超市里的东西比较安全,放心。

问:你购物时,是喜欢买名牌的衣服?还是普通的衣服?

答:比较喜欢去买名牌的衣服,感觉名牌的衣服比较可靠,质量比较好,比普通的衣服更耐用些。

问:你觉得自己的理财的能力怎么样? 答:不好。

问:你今后会加强哪方面的消费?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答:精神上的,我会多花点钱买点书看看。

问:请你给目前大学生一些消费建议。

答:不要盲目网购,不要一时冲动,买完了又不是自己真的需要的东西,要理智消费。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谢谢!答:呵呵,不客气。

(二)同学您好!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接受我的访谈。我们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目前大学生在金钱观、消费观、消费与闲暇方式、理财素质等方面的现状,以便能为研究大学生时尚消费提供更多依据。

请问,你是哪个学院,学哪个专业的? 答:我是师范学院,中文系的。

问:你通常会在哪里就餐?是学校餐厅?还是在外面饭店? 答:我通常在学校的餐厅吃饭,大约一星期一次出去和室友聚下餐。

问:那你们聚餐的时候是你付钱,还是你室友付,还是AA制? 答:我们聚餐都是AA制。

问:你通常一个月的生活费在哪个范围内? 答:一般一个月1000左右。

问:每个月你的生活费是否有剩余?如果有剩余,你会如何处理? 答:有剩余,花一部分,存一部分,准备旅游用。

问:那你有没有对你的消费进行记账的习惯? 答:没有,但是有规划。

问:你是否经常购物?是喜欢去超市?还是商店?为什么?

答:不经常去购物。一般购物的话,我比较喜欢去超市超市购物。我觉得超市里的东西有的促销,比较便宜些。

问:你购物时,是喜欢买名牌的衣服?还是普通的衣服?

答:通常喜欢去买名牌的衣服,感觉名牌的衣服有的打折,便宜些,质量也比较好些。

问:你觉得自己的理财的能力怎么样? 答:很好,很有规划。

问:你今后会加强哪方面的消费?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答:精神上的,会多花点钱买点书看看,物质上也会加强,比如买些球拍,体育之类的器械,锻炼锻炼身体。

问:请你给目前大学生一些消费建议。

答:该花就花,该存就存,主要是得有规划,要理智消费,理智存钱。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谢谢!答:不客气。

总结:

11.戴尔推出彩色电脑 猛攻消费市场 篇十一

戴尔高级副总裁Alex Gruzen说:“今天的戴尔与半年前甚至上周的戴尔完全不同。”他说,戴尔认识到,它原来将全部营销力量用在推销最不令人兴奋的产品上,这样是不正确的,现在戴尔要将这些令人兴奋的新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戴尔还表示,将淘汰Dimension台式机品牌,台式机也将使用此前只用于笔记本电脑的Inspiron品牌。从今以后,戴尔将以Inspiron品牌统领戴尔消费类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并称此举是为了给用户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戴尔还推出了首款用闪存取代传统硬盘的消费者PC产品,这款轻量级笔记本电脑配置了32MB数据存储空间。

6月初开始,戴尔开始在沃尔玛销售某些型号的PC,打破了23年来只通过直销渠道销售产品的历史,并称未来数月内将公布更多的零售合作伙伴关系。戴尔认为,在零售店中销售PC使戴尔有机会展示其先进的PC机型,同时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又讯6月29日,北京幸福村艺术中心,戴尔公司把最新发布的8色时尚笔记本电脑带到了中国,同时宣布启动新的消费市场营销计划“YOUR IS HERE”。戴尔中国区总裁闵易达向记者透露,不久还将推出专门针对商用客户的全新品牌和系列产品。他还明确表示,为了进一步拓展消费电脑市场,戴尔将与零售商合作,找到最好的能覆盖全国的销售方式。而在正式宣布之前,媒体的种种传言“都是猜测”。

分析师点评

12.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十二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天津市10所高校, 在校大学本科生1200人为研究对象 (不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和大学一年级学生) , 男生664人 (55.3%) , 女生536人 (44.7%) 。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 查阅国内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文献资料,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 收集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

(2) 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 对所设计的问题通过特尔斐法进行筛选, 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共发放问卷1200份, 回收1158份, 剔除无效问卷68份, 有效回收1090份, 有效率90.83%。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 对有效数据运用百分比统计进行科学的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表1显示: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的目的是愉悦身心, 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的目的是锻炼身体, 男生和女生在其他目的的选择次序上有所不同, 男生更注重的是学习的需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女生则更注重时尚的追求和学习的需要。

2.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内容结构

表2数据显示: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中实物消费占消费内容结构主体地位, 运动服装、体育用品占所列选项的前两位, 服装的支出成为日常体育消费支出的大项, 大学生运动名牌的服装攀比现象是导致出现服装消费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 体育课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服装消费比重最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据调查由于学生体育练习器材的不足和必要的体育活动保护器具的需要是造成体育用品消费居第二位的重要原因, 男生在运动饮料、健身培训项目选择上, 女生在健身培训、运动饮料选项选择上分别居第三、四位, 说明运动饮料消费在大学生体育消费, 女大学生由于自身审美和形体塑形的需要在健身培训消费中占比重较大。从总体上看天津市大学生实物型消费偏高占到体育消费的60%, 虽然健身培训选项在非实物性消费所占比重比较大, 反映大学生对健身培训有较浓厚的兴趣与热情, 但不能掩盖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不均衡, 非实物性体育消费比率偏低, 消费结构不合理的事实。

3. 大学生体育活动场所

表3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是以学校免费场所为主, 其次是学校收费场所和公园群众性体育场所, 社会盈利性场所学生消费较少。大学生活学生以校园为主, 学生经济来源形式较单一, 可支配的资金相对较少, 学校场地离生活区域比较近, 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在路途上, 所以大学生大多是选择学校的免费场地为体育活动的场所。另外一方面, 由于学校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较丰富, 与个人相比, 俱乐部有相对充足的体育器材而且有高年级的同学进行技术指导, 租用学校体育场地费用也相对较便宜, 学生更加愿意参加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进行体育消费, 从而选择社会盈利场所进行体育消费的学生较少。

4. 大学生体育消费态度、消费水平分析

据调查显示: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消费观念, 对体育消费从态度上是积极的, 有70%左右的学生愿意在体育锻炼上进行投资。70%左右的学生每月生活费用在300元~700元之间, 将近80%的学生每年的体育消费在100年~400元之间, 一年按十个月计算, 平均每个月在体育上的消费在10年~40元之间, 体育消费金额约占每月生活费用的3%~6%之间, 明显看出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学生每月生活费用中饮食、购买服装、学习资料占到生活费用比重的绝大多数, 由于经济条件不足, 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这与表4调查结果相同。

5.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在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中, 男女生前三位影响因素是相同的, 经济条件差、学业压力大与体育场地少。大学生主要经济来源由父母提供, 其他经济来源较少, 限制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经济条件差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大也是一个影响体育消费重要因素, 二、三年级大学生课程负担重, 四年级面临毕业、就业和考验的压力, 从而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少, 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调查还显示:有10.37%的女生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 7.64%的女生认为自己条件差, 自信心不足。需要引起高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加强对大学女生进行体育引导, 增强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培养女大学生的锻炼兴趣, 从而进一步促进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增强身体素质。

三、结论

1.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愉悦身心和锻炼身体。其次, 男生更注重的是学习的需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女生则更注重时尚的追求和学习的需要。

2.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 实物性消费所占比重太大。

3.虽然体育消费观念已经逐渐在大学生中形成, 但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经济条件差, 学习压力大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4.学生更喜欢在学校免费和收费的场地进行活动。

摘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 对天津市大学生体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愉悦身心和锻炼身体。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 实物性消费所占比重太大。体育消费观念已经逐渐在大学生中形成, 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济条件差, 学习压力大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天津市,大学生,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

[2]张水明张军: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 2002

[3]林少娜: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1 (6) :11-13

13.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数据 篇十三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是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以便在注重经济价值的现代化社会中引起公众的刮目相看,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发展机会。

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

本调研报告针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及其看法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实地调研,通过对学校各年级各层次同学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其他高校的调查报告,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在总体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善于理财的赤字消费,靠借贷维持而不计偿还能力的超前消费,高于家庭或负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费,偏信广告的盲目消费,追求虚荣的炫耀消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只求和别人一样的攀比消费,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费等。因此,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在这过程中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已是关系到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等多方面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1、消费状况调查数据

(1)家庭平均月收入。

经调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占23%,1000元~5000元占67%,5000元~10000元占7%,10000元以上3%。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来自城市的占4%,来自农村的占96%。可见,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于农村,我国的城乡差别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城市。该数据与中国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绝大部分中国人家庭夫妇月收入为2千元~5千元,贫困家庭与特别富裕家庭都是少数。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每月消费支出较少,而特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可能较奢侈,比如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了20多万元的轿车。这在我们学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2)月平均消费金额。

月平均消费金额500元以下的占9.5%,500元~1000元占72.5%,1000元~2000元占14%,2000元以上占4%。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金额为500元~1000元,每月消费金额超过2000元的只占4%,社会上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代表着高消费,代表着奢侈浪费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费。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于家庭,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打工赚取生活费甚至学费。感觉生活费月月有余的学生占6%,感觉刚好够花的占51.5%,感觉不够花的占42.5%。可见接近一半的当代大学生用钱缺乏计划性,缺乏理财能力。感觉月月有余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69%,由此可见大一新生刚进校门时消费项目较少。而感觉钱不够花的学生中,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占16%,6%,44%,34%,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大三时恋爱的学生多,感觉钱不够用的学生比例最高。

(4)消费方式。

大学生在消费时选择能省则省的占10%,有计划消费的占32%,想花就花的占54%,选择其他的占4%。可见许多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比较随意,缺乏计划性,所以导致钱不够花。

(5)每月的饮食开支。

每月饮食开支在300元以下的学生占10%,200元~400元占48%,400元~600元占32%,600元以上占10%。每月饮食开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饮食开支只有6元多一点,在目前学校食堂一个炒肉3元钱左右的条件下,意味着这样的学生每顿饭只能打一个菜,每天只能吃一顿肉。而每月饮食开支在600元以上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几乎天天买饮料喝。而这些数据与其他地区(如北京、上海)相比又是很低的,这主要是因为绵阳地区物价水平相对较低。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一直存在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6)平常购买学习资料的钱。

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资料的钱,10元以下的占41.5%,10元~50元占49.5%,50元~100元占6%,100元以上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7)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

本次调查遗漏了恋爱开支,但据我们调查过程中口头了解到:在每月与恋爱相关的开支中,选择50元以下的占12%,50元~100元占4.5%,100元~200元占15.5%,200元以上占22%,另外46%的学生回答没有恋爱。由此可见谈恋爱的学生,每月在恋爱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电话费。

平均每月电话费支出在20~30元以下的大学生占20%,30元~50元占38%,50元~80元占36%,80元以上占6%。大多数大学生的电话费支出在50元~100元之间。少数学生远程恋爱,煲电话粥,导致每月话费在150元以上。

(9)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

大学生每月用于上网的平均消费金额在10元以下的占8%,10元~30元的占21%,30元~50元的占39%,50元以上的占3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都只是适当的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10)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29.5%的大学生选择吃喝,24%选择旅游,17.5%选择穿着打扮,16%选择上网吧,7%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还有很多人选择外出观光旅行,可见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迪厅,KTV等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的宠爱。

(11)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消费。

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同学是选择在学校周边的商业区购物。

(12)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每月支出是否有预算有计划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为42%,男同学则为37.1%。

(13)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

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家庭较贫困的学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

(14)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

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2、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2)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3)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 ”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4)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5)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二、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办法

1、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引导

(1)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改变不好的消费观念。

家庭教育在注重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孩子消费观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要摒弃那种和别人比气派要面子的思想。家长们应该交给孩子一种朴素简约优惠实用的消费理念,让其逐渐养成自力更生、不铺张浪费的好品质。

(2)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3)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是大学生不良消费习惯形成的根本。

因此,社会应该逐渐调整整体消费结构。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的支的消费方式也应该逐步改变,从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方式趋于合理!

2、在校大学生应提高自身意识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四、调查总结

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总的来说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应是当务之急。

大学四年,如金岁月,学习是主题。然而消费问题也非常重要。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识,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因此,在大学校园,应该积极倡导量力而行的理性化消费。因此,在大学校园,应该保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优良传统,不应盲目攀比,恣意享乐,应该积极倡导量力而行的理性化消费

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二)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值得重视,而且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方法:

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

二是网络问卷调查。

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

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

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3、资料处理:

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xel2003进行分析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350元或多于12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备案贫困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35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92%,其中70%的贫困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贫困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另外,调查中占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5、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6、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在对于是否会计划月生活费的这一项调查中,选择有计划的女同学仅为28、4%,男同学则为37、1%。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贫困生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多出十个百分点。而贫困生对于外出兼职比普通学生有更热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锻炼自己、早日投入社会的意识。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整体上以1000元-2000元居多,而贫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还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现状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对于自身的消费现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觉得刚刚好的,一成的贫困生觉得自身消费现状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认为自身的消费现状是偏高的,同学们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觉中花了钱的体验,但大多数的同学都没有切实地想过要如何去正视自身消费过高的问题以及想出应对措施,可见,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三、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大学生的消费构成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聚餐、请朋友吃饭、外出旅游、通讯网络方面的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多地意识到了要提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费方式,进而提早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们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2)理性消费仍为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饮食方面,而玩乐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所以较为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3)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饰装扮这一方面明显消费。而作为饱读圣贤书的天之骄子们,学习之余也会不忘逛逛学习用品店和书店,为取得各类证书的补课充电也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消费热点。部分手头宽余的学生还手头上还会拥有一些如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支出过高。

大学生刚开始恋爱为稳固恋情和讨恋人欢心所付出的“恋爱费”比较高,这是大学生消费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谈恋爱而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的大学生大有人在。这种不合理的消费也会导致一种错误价值观的形成,容易让大学生们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所以,恋爱支出过高的现象应制止。

(5)贫困生的消费水平虽然偏低,但消费构成比较合理。

贫困生因为消费能力有限,他们日用的资金来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还有国家、社会资助和勤工俭学等途径。正因为他们的钱得来不易,故他们会对生活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主要的花费在于饮食、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方面。另外,由于对接触社会的要求更为强烈,他们能够把握到社会一定的消费动向,而能否择优地去跟随。

(6)合理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组成不很合理,但极少数的大学生会有规划自己的消费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不知不觉中盲目地追随了流行于校园中的消费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断和自主意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都超出了预计,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在银行帐号上拥有自己的一笔积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成熟。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种消费不合理现象,不仅仅与大学生本身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特性有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密不可分。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首先,学生的高消费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错误的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另外,现今社会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

(2)校园错误消费氛围的催化。

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教育。就算有类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够或教育意义不强。

(3)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普遍对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不足。传统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养,现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体多方面的培养,但一直以来,家庭教育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对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家长们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查中一位贫困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清扫校道时,我会对走过的每个人微笑,因为我知道,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贫困生应积极地面对自身情况,按切身实际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

14.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十四

据悉这份报告对来自中国31个省份和直辖市的各大高校的70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而在品牌忠诚度这项调查上,苹果笔记本在GfK列出的9个品牌中排名第一!

品牌忠诚度指的是各品牌的用户下一台笔记本仍计划购买该品牌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群里中,苹果笔记本的品牌忠诚度是最高的,达到了52%,紧随其后的是戴尔和华硕,成绩分别为35%和34%。

15.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十五

本论文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的方法, 调查对象是西安某高校本科生。我分别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 而且男女比例平均, 学生居住环境包括了农村、乡镇和城市, 样本具有代表性, 所以本人认为调查的结果应该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

(1) 农村学生:家庭月收入为1000~2000元比较普遍, 占到50%;家庭月收入为2000~3000元比例也不少, 占到30%;当然也有比较富裕的农村, 家庭月收入为3000~5000元, 占到10%;还有家庭月收入仅1000元以下的, 也占到10%。 (2) 乡镇学生:家庭月收入比例比较分散。1000元以下占到10%, 1000~1500元占到10%, 5000元以上占到10%, 1500~3000元和3000~5000元各占到35%。 (3) 城市学生:家庭月收入比例较集中, 2000~4000元占到50%;同样, 4000~6000元也占到50%。

2.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主要还是用于饮食支出, 月消费300~550元占主要地位, 表明大学生消费水平比较平均, 月消费300元以下和800元以上的仅占到10%, 差距不明显;学习支出和电脑电话支出为第二消费支出, 但大部分学生消费是在300元以下, 300~550元的消费只占到15%;多数学生的衣服化妆品和娱乐社交支出月消费都在300元以下, 高消费不存在普遍性。

3.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对于你是否经常在学校食堂吃饭, 95%的学生回答“是”, 看来大学生是不经常下馆子的。大四学生在毕业前会经常请客吃饭, 但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则选择大部分时间在食堂吃饭。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借贷消费作为支付高额学费的一条途径, 越来越得到大家特别是农村贫困大学生和父母是工薪阶层的学生的认同, 当然持无所谓态度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而对于高消费和勤俭节约同学们态度比较鲜明, 没有人赞成高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这在总体原则上态度是正确的, 说明大学生的价值观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对于宿舍是否有攀比之风, 20%的同学认为有, 65%的同学认为没有, 15%的同学认为看不出来。而对于宿舍消费差距的问题, 15%的同学认为大, 50%的同学认为一般, 25%的同学认为不大, 10%的同学认为看不出来。

4.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和消费水平。

通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的经济主要来源还是靠父母的资助, 但是可喜的是55%的学生选择勤工俭学,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他们能够端正思想, 并不认为贫穷是丢人的, 通过自己的劳动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既自立又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还有一些城市的大学生也加入了勤工俭学的队伍中, 锻炼自己。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总体一般, 但是由于一些必要的日常支出, 使得每月300元以下的消费几乎为零;而1000元以上的消费也几乎不存在。

三、小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 首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来自中等收入家庭, 经济支付能力有限, 因此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只是处于温饱略有结余;其次, 性别因素对总支出、饮食支出、衣服支出、电话电脑支出等有一定的影响, 显然男生在饮食、电脑上的花费要大于女生, 而女生在衣服、电话上的花费要多于男生;最后, 我认为在大学生中并不存在高消费, 消费水平总体一般。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经济上还不能独立, 为了更好地消费, 我认为主要应该形成健康消费的原则:

1.量入为出的原则。生活消费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 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其内涵却是相同的, 那就是量力而为。在每月、每学期的开销之前, 要对自己的“收入”有个比较准确的估算, 对日后的消费有个合理的安排。

2.经济适用的原则。在选择物品时, 要讲究实用, 优先考虑使用频率最多的用品, 把消费投向主要用于吃饭和学习, 而娱乐和交际的支出尽力减少, 多向有利于提高自己身心健康的方面投资, 要注重投资效益。

3.统筹计划的原则。在花钱上学会计算计划, 这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细致严谨的生活作风, 这对学习、将来的工作、家庭生活都是有益的。合理计划, 统筹安排, 总的原则是依照需要顺序“量体裁衣”, 根据自己的不同年级、不同时期成长发展的需要安排合适的消费构成。

4.角色定位原则。在确立消费时, 要正确认识自己, 体谅家庭情况, 了解社会环境, 特别要注意自己是社会群体中大学生的特殊身份, 以社会所赋予的角色要求, 确立健康的消费心态。

摘要:大学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对于他们的负面影响很多, 比如消费状况, 大家就普遍认为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别很大, 即存在着整天出入高级酒店和娱乐场所的高消费和连吃饭都难以解决的超低消费。本论文通过社会调查方法来证明上述情况是否属实, 并对本科生消费状况作初步分析。

关键词:本科生,消费结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3]范伟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2016秋季六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下一篇:小学六年级班读书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