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2024-11-28

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共16篇)

1.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一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

培育核心价值观 干部先行当“五者”

陈朝安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单行本,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干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学习及其精神要义的领会。要在全社会掀起一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广大干部必须带头做好“五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思想者、自律者、宣传者和践行者。

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领会精神内容!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和荣辱观,带头领会其精神实质和要义精髓,带头宣讲,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及倡导了多年的公民道德“二十字方针”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转化实际行动。这是我们干部正确把握清楚明白和清醒敏感的政治方向、道德指向、思想倾向和行为航向的前提条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基础、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

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者——明白时代责任!

思想灵魂是干部形象的外在表现,时代责任是干部形象的外在升华,我们的加上,义不容辞的担子就是要凝聚民族魂,要传递正能量,要投身新改革,要研讨新办法,要建设新家园。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从内心深处彻底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才能很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渗透和体现到本职工作、日常学习和生活点滴之中。因此,我们必须要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者。

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律者——树立榜样旗帜!

当前,反腐形势异常严峻,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中央三令五申的“八项规定”、“反对四风”以及省市县的相关规定,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和一些角落执行我来很难很难,显得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干部严格自律意识极差,纪律观念淡薄,价值观严重变形,给党的形象和威信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2013年的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评选表彰以及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活动,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这就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旗帜。这些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着、示范者、践行者和自律者。因此,我们必须要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律者。

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传播文明火种!

如今,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启动,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及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正需要我们广大干部大力宣传,传播文明和思想、道德和观念、信仰和价值的火种。要把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结合到舆论宣传活动之中,以此带动整个社会出现新的气象,形成新的风尚,凝聚新的合力,扭转落后观念,摈弃腐朽思潮,从而推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的改革发展。同时,要善于运用大众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加强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罗盘、人生的信仰和约束的标杆,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因此,我们必须要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

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推动社会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了,结合自身实际思考了,也严格自律了,广泛宣传了,那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呢?为了推动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要当好踏踏实实的践行者,认认真真作好各项工作,以文明道德、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为契机,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为真正形成文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社会而奋斗,这才是文明干部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我们必须要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培育核心价值观,干部先行当“五者”。文明道德促发展,观念也是创造力。

让我们干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上,竭尽全力地唱响正气歌、正义歌和万民歌,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凝聚正能量,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吧!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2.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二

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报告之所以作三层次的区分, 是要阐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我们党和国家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在社会与市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以及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从国家层面看, 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 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 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将这一战略任务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 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进展, 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凝聚力量、达成共识、提升价值的有效途径。[1]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 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论是指导理论、共同理想, 还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荣辱观念, 都包含着共同的基本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贯通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确定核心价值观就能够使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更为集中的价值基础、目标和导向, 就能够使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更为凝炼的价值内涵、符号和表达。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 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 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康庄大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必将进一步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凝聚到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上来, 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理想信念既是人民主体的利益需求也是价值需求;既需要人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也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指出精神价值归宿;既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建设, 也需要我们每个公民自觉地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贯穿于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

其次,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 实现团结和谐的根本途径和紧迫需要。

社会思潮从其影响的社会层面看, 主要以学术思潮、政治思潮、民间思潮三种形式出现。它是促进社会发展或阻碍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正确的、先进的社会思潮如“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当前的改革开放思潮等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错误的社会思潮则是阻碍改革开放和社会前进的绊脚石。社会共识也称社会合意, 即社会成员对社会事务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看法。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下去, 需要该社会成员对社会有一种“共识”, 即对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正确与错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事物等要有一致或接近的认识。社会共识包含多个层面的内容, 它可以为生活在同一社会之中的人们提供背景或知识, 从而减少沟通障碍, 增大交往成效, 促进社会资本的广泛形成。[2]

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加速期, 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 各种社会力量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化社会意识并存, 传统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相互交融,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 社会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凝聚起来、团结起来, 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非常紧迫。

再次, 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挑战, 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 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软实力, 实际上就是讲文化实力, 讲一个国家除了单一经济实力外很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一种力量。具体软实力是指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和来自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及凝聚力。它包括中国的文化产品, 比如说出版物、报纸电影、电视事业等的影响, 甚至还包括语言, 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 一种美感, 一种魅力。

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 它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 这是避免不了的。在西方各国开始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也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 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可。今天, 中华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发展中大国地位和世界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还不相适应。同时, 西方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影响也在不断加剧。在多年的发展中, 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 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威胁, 以致于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 其中西方研究者抛出的文明冲突论最为代表。其描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如果和伊斯兰文明结合共同对抗西方, 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西方国家出台了很多打压中国的策略。今天,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贯彻, 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 不断从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 有利于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 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只有积极地宣传中国文化, 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才能先一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在当前国际形势下,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日益频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制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的渗透, 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侵蚀, 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迫切要求。[3]

总之, 我们应当汲取人类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的一切优秀成果, 包括价值观念方面的优秀成果, 要把这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 融入到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 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特别是要体现到精神产品创作传播等方面, 体现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现代传播体系,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进一步大众化、普及化。注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爱岗敬业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同自觉履行党员公民的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结合起来, 自觉地用核心价值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评价体系, 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 建立各种制度体系包括法律规范、行为准则、道德标准长效机制等使之成为制度和约束社会各种行为的框架。同时还要树立一批坚持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榜样, 使人们见贤思齐, 学有榜样。

参考文献

[1]颜晓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N].天津日报, 2012-12-17.

[2]李子林.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湖北日报, 2012-12-17.

3.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三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新阐发和新诠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凝聚社会共识、汇聚群众力量筑牢了基础。”高校必须有效引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引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修正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需要

大学生思想状况整体是健康、积极的,他们坚持党的领导,对国家发展建设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感到自豪,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功利思想、现实主义抬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先进生产技术和理念的引入,带有浓厚功利主义色彩的文化也借机涌入中国、进入学校,使大学生受到了不良影响。当被问及为何读大学时,他们的回应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却忘记了家人的期许和自己的责任;当被问及为何要加入学生组织和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时,他们的回应是为了获奖证书和充实简历,却忘记了学生组织的服务宗旨。种种现象表明,部分大学生思想趋于功利和现实。

(2)缺乏责任意识。许多大学生虽然能意识到集体、社会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却更加看重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和“小我”理想的满足。很多大学生虽然理解人作为“社会人”,需要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需要对集体、社会作出奉献,却片面强调集体、社会对个人的理解和满足。部分大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以自我为本位,甚至因私废公。

(3)政治理念不成熟。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很大一部分独生子女没有受过很大的挫折,当走出家门,面对社会上的严酷考验受挫后,会产生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在世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逐渐淡化甚至失去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种认同感的淡化体现出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理念不成熟。

2.优化大学生品质结构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体现出政治觉悟或者价值观在品质结构中的重要性。”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价值观的“可塑造性”很强,高校要抓住时机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凝聚大学生的思想共识,这对优化大学生品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实践是引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如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大部分都能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风貌,展现时代精神,但因部分课程内容缺乏对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解读,缺乏实用性和新鲜感,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联系不紧密,导致课程效果大打折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不能深入学生脑海、融入学生心灵。

二、引领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建议

1.完善教学体系,形成教育合力

(1)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各类学科教学之中。首先,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育作用,利用好课堂这个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讲清、讲明、讲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具体表象。其次,要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让其他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为补充、互成辅助、互相促进。

(2)将核心价值观培育渗透到学校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能,将核心价值观培育寓于管理之中,寓于教学之中,寓于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打通管理、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几个工作环节界限,使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学校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教育学生。

(3)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之中。为了让学生将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相统一、相结合,要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新载体、新渠道,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用核心价值观构建和完善自身价值体系,将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变成一种与自身紧密联系的主动要求和情感体验。

2.加强科研创新,提升教育艺术

推进对大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的研究,整理他们关心的问题,解答他们内心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加适应大学生发展需求,更加反映大学生诉求,使大学生树立自身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的理念,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4.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篇四

总书记强调,要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不仅给我们指明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方向,而且指明了抓好基础工程的科学方法。目前,我局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要把这项关系地税形象的德政工程、基础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就要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法论,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前不久,市局对直属机构开展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测评。在测评中发现,有的单位对干部职工宣传引导不够,大家对创建任务不知道,对标准要求不清楚,存在工作挂空挡、落实不力的问题;有的单位斤斤计较部门小利益,强调客观困难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少,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有的部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安排工作粗枝大叶,检查验收马马虎虎,存在细节不细、标准不高的问题,没有真正形成创建合力、掀起热潮。这些现象说明,目前的创建工作亟须按照总书记指明的方法论,改进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下真功夫,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落细,就是要对照创建工作的要求和职责,从难点抓起,从细节做起。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是一个强中选强,优中择优的过程,谁的标准更严格,谁的工作更精细,谁才有可能胜出。我们在安排各项工作时,不仅目标要细、要求要细,而且责任要细、措施要细。只有以严谨细致的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才不致于在创建中留下失街亭、走麦城的遗憾。

落小,就是要把握创建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枚小棋子,要甘于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要乐于做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积小胜为大胜。我们要从诸如对广大纳税人送一个微笑、端一杯热水、说一声谢谢&&这些日常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习惯,提高道德素养,为创建添智聚力。

落实,就是要根据创建的规则和标准,认真抓工作,踏实搞创建。发扬钉钉子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要对创建指标要求逐字逐句认真研读,把创建任务逐条逐项科学分解,将标准要求反复宣讲,使每个人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子;要做好重点难点工作、急难险重任务的统筹协调,想方设法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创建的主动性,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要教育引导大家弘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不畏艰难险阻,不计个人得失,一腔热情惠民生,一股狠劲抓落实。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第一做到孝悌,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姐妹爱护;然后再提升到第二,次谨信,言语谨慎,不要嘴没有把门的,乱讲一气,自己痛快了,不管别人的感受了;再提升到第三,泛爱众,就是说广泛地怜爱、亲爱、爱敬大众,这个就是孔子在《论语》里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进而做到第四,“而亲仁”——人,必须得有一颗宽恕的心、仁慈的心、仁爱的心。这颗心说的是,我们在每一天、每一时刻都得有这样一个心境。

这个“心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条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弟子规》又有:“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人们都在一个蓝天下,一个地球上,我们人都是同为一体的,同样包括动物和植物,大家都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个就是信仰。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人类才有希望。

人生有两个命:身命和慧命。二命是同位一体。慧命是心,身命是身体。心——思维,心念,想法,心出现问题,身体自然就出问题。这个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叫做“命由心造,福自我求”。

我们往往不知道“慧命”的慧是智慧的慧。现在明白了,一切人文哲学和人文社会,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等等,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心”的问题。如果思维方式出了问题,那么,这个人天天都是在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下生活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一定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施食不知其味,昏昏噩噩,迷迷糊糊”。久而久之,身体自然就会出毛病。身体不好,自然又会反馈给这种病态的思维——这也是牛顿的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一个人都具备了两个命——身命和慧命。那么,我们同样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的自身无非也就是这个样子啦……什么样子呢?似乎就是一个基本上保持很固定的一个身躯,别人具备的所有的功能,我也基本上都具备,(当然特殊情况的人群,除外)只是让其继续成长、生长和发展下去,享尽天年,百岁乃去,也就可以了。

可是,我们有将如何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生长和发展下去哪?答案是,只有去改造这个“慧命”。所谓慧命,既是前面所讲述的解决“心”的问题,怎么办?转变自己的一些错位的、错误的、颠倒了的观念。

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先说说这个“观念”这两个字——如果将这两个字拆开,就是“又见今天的心”,有时候我们能够看见“昨天”的心,似乎还能够看见“明天”的心,可是永远也看不见伟大的今天的心。因此几乎天天是在痛苦、抑郁和烦恼中度过。

“观念”既是今天的心,总是看不见。看不见我们自己天天都在想什么,自己的心念、想法和对一切事物的看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面,有一个“思想意思的能动性”理论,告诉我们什么呢?思想意思有内省的作用,进一步说,思维方式是有一定的能量的。这种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作用力非常强大。

譬如说:人,有善的、好的、美妙的思想、想法和心念,一定就会发出善的、好的、美妙的能量。换言之,如果是恶的、丑陋的、破坏性的思想、想法和心念,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恶的、丑陋的、破坏性的能量。长期在这种能量之中生活,好好想想,我们原本很健康的身体,会很自然地遭到了破坏。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很简单,试想,如果你去爱一个人,喜欢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一定是心旷神怡、美妙无比,天天都想跟他(她)在一起聊天、吃饭、干活……反过来,如果你非常讨厌一个人,非常憎恨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似乎像躲避眼镜蛇一样滴远离这个人。

所以说,“正心”是第一重要的。来自“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是说“天下太平”的意思。那么如何正心呢?就是“又见今天的心”,把每天扭曲了的心态,修正到充满对自己周围的人,对自己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包括一切的陌生人的爱护上,让这种“爱”的能量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从自己的内心得到了一些快乐,或者必然产生一种幸福感。

这个信念和心念就叫做“改造慧命”,随之而来的自己的身心非常自自然然地会快乐健康起来了。

慧命,也可以说是一种有智慧、用智慧的思维方式,先正心念,即正心。

智慧与聪明不仅仅是两码事儿,而且还有很多的区别:聪明是鸡蛋;智慧是地球。看不出来谁打谁小,你只能还算是聪明,不能说你有智慧。

这些智慧在《弟子规》的“泛爱众”篇里面有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6.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从事着这样一份职业,我深感无悔于我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份职业的选择,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行动的选择,也是一份态度的选择。而从踏上从教之路的那一刻开始,教师的特殊身份也就决定了我教师生涯前进的方向和价值追求: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敬业成人,精业成才。这将会是我教师职业的引路明灯与前进方向。

做一名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教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在外企打工的白领或个体经营者,每月拿到的钱可能是教师的工资的两倍三倍甚至十倍八倍!他们大部分都应酬多多,几乎每天都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甚至奖金一次就十来万。这点一度让许多教师多多少少的有点不平衡,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与发展需要。那我们教师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需要呢?教师职业的生存需要会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工作与学习,使自己的教师身份得到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同。教师职业的享受需要是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事业。学生的成才,这是教师独有的精神动力。教师职业的发展需要集中表现在教师为适应学生的不断发展进步而进行的两种努力:一种是不断进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另一种是进行文化业务进修与修身。因此,如果说提高教师待遇是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那么提高教师素质则是尊师重教的基本前提。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责任感。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而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的良知。其次,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敬畏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度的标志,它存在于教师 的内心。一个敬畏工作的人,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所谓“敬业者生存”,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教师一定要热爱所教的学科,热爱所教的对象。教师从内心真正热爱学生,就会产生爱生如子之情,就会把挚爱倾注到教学中,就会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融进教学中。具备了爱心的教师,才能真心实意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心存善意,宽恕学生的“冒犯和过错”;才能凝聚学生,增强士气;才能“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做一名敬业成人,精业成才的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学识以为学生的前进导航。我们教师更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教育人、培养人是一种富于艺术性、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灵活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意志性格、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更为广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同时还要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最新信息,有才干的一代新人。

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

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价值的追求不仅在于积极前进的脚步,也在于前进的道路上要以奋进的脚步和严格的自律为太阳底下的神圣事业增色添彩。身为教师,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发挥了没有,我的价值又发挥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自省。

7.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着必然的、内在的、统一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制度性、历史性、阶级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联系在一起,是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是在价值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受其统领。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抽象地从字面理解其内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属性,又不能离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虽然某些价值理念用语可能包含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某个既成的价值规范用语,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已经被注入新的内容,而不是原有价值范畴的简单移用。所以,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抽象地谈论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摒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制度性要素,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如果核心价值体系不发生根本转变,只是人类社会原有的价值规范的单纯移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容易混淆不清,容易发生价值误导,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百害而无一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的凝练和深化。不能因为当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核心价值观上,而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倡导”的基础上,凝练出最能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的是方向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性质。为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诠释。

二、思考之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然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三、思考之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层面,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这三个层面都很重要,哪个层面都不可忽视。当前,尤其要重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因此,人的本质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进而决定人们的价值观念。

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这些要求十分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都是以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国家和地方政府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的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都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我们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底,用锐意改革的精神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衔接的作法、办法。

经济是基础,价值观只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仅仅是在观念领域培育践行,或者说不可能仅仅靠“思想教育”本身就能解决,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沃土,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不断的培育,人们才乐于践行,并由此不断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要求,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8.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8-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 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举其要者主要有:

(一)是“中和”“仁爱”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最古老、最持久、最本质的思想传统。“中和”一词的含义,是指按“中庸”的标准去做事、去处理一切关系,就会达到处处“和谐”的状态。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必然会与人为善,就会推己及人,就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就会使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每个单位、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充满祥和和欢乐,充满友爱和情谊,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就能够正确对待名利和一切身外之物,就能够做到“自知者明”,就能够做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就能够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就能够实现身心交泰,就会成为一个与人与世有益的人。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二)是“修齐治平”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我们自觉地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勇往直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价值。

(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把家、国视为一体,始终把族群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萌生发展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

我们说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不能局限于中华文化本身,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即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对待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既要肯定其进步性、现实性的一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揭示其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一套既大胆借鉴又科学超越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观形态制高点的、具有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是面向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价值观念生成的源头活水,价值观念不仅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要廓清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诸多纷争,就必须面向实践,实事求是地考察并理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应当到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当代中国语境提出的,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不仅要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更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是深入生活,特别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与面向实践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深入人民大众生活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要求。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要善于结语、概括、吸收来自人民生活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北京精神”、“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都是人民共同凝练出来的来自人民生活的崇高价值。

(三)是遵循规律,特别是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展文化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样,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因为严格说来,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凝练都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尽管精神生产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但是任何思想、观念一旦从物质生产的纠缠中超越出来,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力量”,它力图沿着自身的逻辑发展下去,并反过来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也可能在思想领域“拉第一小提琴”,有助于我们理解价值观念的相对独立性,更提示我们要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万舒全.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向度[J].《高教学刊》2015 (14)

9.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九

孙平

通过江苏大学第九届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认识到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众多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中都涉及价值观问题,例如:在论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在讨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问题时,都必须理解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功能。当前我们正在学习的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因此,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2.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崇高性。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所形成的主导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社会主义主旋律”,其实就是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指以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形态出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及其系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特点在于: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我国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条件下,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形成的主导价值观体系,它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或支配地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认同的价值观体系。第二,这一价值观体系是经过思想家、理论家研究、整理、论证完善,是以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形态面世的思想理论体系。第三,这一价值观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以官方形式在社会上予以倡导宣传、并对民众进行教育的主流思想意识。第四,这一价值观体系形成以后就会成为国家政权机构、合法社会团体自觉地、广泛地用来发挥稳定社会、团结群众、凝聚民心、形成舆论、教育民众等重要作用的思想工具。第五,这一价值观体系在内容上涵盖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壮会实践的主要领域或方面,是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的体现,因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的具有根本性普遍性广泛社会性和主导性意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

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成为目前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参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均承担着重要职责和作用。因此,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同样有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宪法为根本准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积极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管理,监督国家政策方针的执行,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责。当下中国各民主党派总体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的特点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以中共执政理念为指引、结合自身发展职责等。中国民主党派的总体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有利于社会的繁荣稳定,也有利于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统一、建构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之中。

本人通过学习,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决心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政治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自觉的理论学习和专题培训,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自觉参与到构建的实践中去。这其中既包括自觉的自我学习和集体学习,也包括针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题学习和理论培训及相关的研讨活动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牢牢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要时刻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要深刻领会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夯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实践,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要求真正转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

2.做好参政议政工作。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开展的工作必须突出参政党的特点,要最终落脚到参政议政上来。参政党不同于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的“做好事、做实事”。作为农工党江苏大学委员会一方面是结合自己的组织特色规划自己的优势领域,把医疗卫生和科学技术相关行业作为自己参政议政的主要领域,对这一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跟踪研究,每年都围绕这方面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使自己成为这方面问题的权威,从而将组织上的特色变成参政议政、履行职能上的特色和优势,实现科学参政议政。另一方面,这种规划还要统筹参政党整体的参政行为与个体的参政行为,使两者之间达成平衡。也就是说,各民主党派要确定自己的主要领域,把党派整体的参政行为集中于这个主要领域,同时也要兼顾每一个成员个体广泛的参政兴趣,形成以优势领域为核心,同时向其他领域辐射、兼顾其他相关问题的参政特色。

10.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十

6月3日,组织召开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的会议。这次会议让我受益匪浅,会后我又进行了系列的学习及思考。下面就是我这段时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价值体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永不过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其方法论更是为我们探索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方式方法。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确保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不会迷失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本本化、教条化。不断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期的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决定行动,共同的理想保证行动协调一致。伴随着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共同理想,这样才能有效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甚至是“忠孝不能两全”,这样的文化熏陶贯穿五千年漫漫历史长河,这都是要在个人的心中强调一个国家的概念,强调为国负责、为国牺牲,“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公务员干部,人民警察,我们更是要将这样一种爱国情怀落到实处,时刻想着祖国和人民。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出实绩。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可以说21世纪是我们中国发展的世纪,我们只有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思想各个领域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强国富民的理想。

5、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从各个方面展现了提升社会主义道德境界的迫切性、重要性,对执政党和全体党员来说,是一种基本道德取向,只有坚持这种取向,才能走向道德理想境界;对全体公民的伦理生活来说,是一种基本价值追求,只有坚持这种追求,才能获取生活意义境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端正社会风气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它集中回答了用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的问题,让人明白在思想道德领域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从而让正气得到弘扬,邪气无处藏身,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核心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共识。人们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就有了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就能够宽容谅解、求同存异,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增强社会成 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篇十一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何以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是思政教育中的现实问题。通过考察“史学危机”的挑战、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在联系,得出了如下结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21-03

中共十八大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承担着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命。正如当代学者曹景文所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承担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重任,它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共识、增强公民意识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这就意味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相统一的。因此现代学者杨军建议要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载体相结合”[2]。然而,这种普遍流行的看法却无法解决二者之间何以能够结合的问题。

一、“史学危机”的理论挑战

事实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要揭示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就需要考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史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采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等概念,标识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进程,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趋势。然而,曾经作为普遍适用的历史规律在新时代也越来越面临严峻的理论挑战。1986年,何新明确批评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指出这一学说违背了马克思的学说。他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线性演化模式歪曲了马克思理论的本意,是误植欧洲历史模式造成的“概念和术语的错乱”[3]。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史学研究中出现了与主流结论不同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期。在具体考察了“封建”“封建社会”和“封建主义”等概念后,冯天瑜、李慎之、黄敏兰、侯建新等学者指出,将秦朝至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称为“封建社会”名不符实[4]。

这些观点得到了历史学界的呼应,冲击了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存在的合理性。这让一些主流历史学者倍感危机,出现了“史学危机”之说。龚书铎曾写道:“近年来,‘史学危机的说法颇为流行。”[5]“这一说法其来有自,部分主流历史学者僵化、教条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实情,以致难以引起社会的共鸣,突出了原有历史研究模式的弊病。何平指出,“史学危机”主要是历史叙事引发的传播危机,“‘叙事本位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然而近代以来的新史学,尤其是1949年以后的史学却日趋与中国固有的历史叙事传统渐行渐远,由此导致了史学的空框化”,“而所谓历史评价也往往表现为非叙事的当下意识形态评判或价值评判”[6]。“史学危机”使旧史学的宏达叙述研究模式逐渐淡出学术视野,历史逐渐回归学术——追求历史的真实性。

“史学危机”及其深远影响揭示了以往历史理论重结论而轻学术的问题,因此结论常常给自身带来困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明确反对封建文化,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学已与近现代社会脱节,但这一说法无法解释魏源、徐继畬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儒者接受和传播近代西学现象。与之类似,教材批评北洋政府的崇儒政策,却也给自身增加了解释现实的困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内容出现的理论困境影响了被接受的程度。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论证没有新意”“一些结论缺乏说服力”[7]。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事实上,“五种社会形态”学说有其合理之处。在5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框架下,封建社会已经落后于近代的资本主义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落后性表现为在中国与资本主义列强展开的各方面的竞争中都处在不利地位,令民族和国家长期处于被压制的处境。换而言之,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能够清晰地解释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同时也为中国未来提供了发展方向,最终迈向独立、自由、强盛以及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对于近代中国人而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反对侵略中国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国内的封建主义力量,建立人民民主的现代国家。

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反思封建主义文化。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将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称为“封建伦理纲常”“封建主义思想”[8]。它主要包括官方儒学以及佛教、道教。这些文化与现实文化的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时代差距。为了突出这一观点,教材提出了3个相互联系的观点作为理解封建主义思想的内在条件。

第一个观点,封建主义思想不适宜近现代生活需要,这一观点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密切相关。按照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总是朝着更高级、更文明的方向发展。人类历史发展的这一过程及趋势表明,封建社会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更落后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封建社会的文化落后于资本主义文化整整一个发展阶段。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出了这样一个文化判断,即作为封建文化的孔学、儒学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

由于封建文化已经落后于时代需要,因此批判意识形态化的孔学是很合理的,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出的第二个观点。它特别称赞太平天国的反儒活动,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推行的反儒政策合乎历史发展的趋势。教材非常坚持这一观点,它始终相信,以儒学为核心的政治上层建筑已经难以与近代的生产力相适应。这就决定了儒学被社会遗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评价“中体西用”时,教材明确指出,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中学”(即儒学)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正常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

对孔学的批评将人们的目光转向了西方近代文化,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提出第三个理论观点,即与世界同步,认同和接受近现代化理念才是中国的发展出路。教材在讲到维新派的文化主张时,将他们的思想主张称为“思想启蒙”。教材非常支持维新派的文化主张,明确指出,要反对儒学意识形态,必须引介西方近代的社会思想观念以及科学理论知识,运用西方近代的政治理念与学说(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进化等)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严格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进一步打开了中国人的思想世界。维新派的思想文化主张激发了中国人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热情,成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惯性。教材也明确指出,“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使不少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们在批判意识形态化的儒学的同时,积极开展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学派进行理论辩论,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先进特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

尽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批评孔学已落后于时代,但它却又主张儒学并非一无是处。这一判断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被毛泽东同志表述为“一分为二”,即矛盾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两种属性,同一性是保持事物存在的重要力量,而斗争性则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这种矛盾的观点是考察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原理,毛泽东较早地运用这一原理考察传统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就采用了“一分为二”的方法来看待儒学。他指出,孔孟有一部分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的看法。而在正确对待封建文化的态度上,毛泽东明确指提出“精华糟粕论”的观点:“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9]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观点被概括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著名论断。

这样的观点也被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其他教材接受。《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更将传统文化视为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该教材第一章明确指出,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转变为中国化的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能够被中国社会广泛认同。要达到这样的文化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变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课题使人们回到传统文化中,重新建构新的历史文化脉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考察传统文化的根据,对传统文化开展拣择,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精神广泛传播到人民群众中,使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表明,认同和回归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大趋势。这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有关。当时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在主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主流哲学推动下,作为主流文化意识的思政理论必然反映社会文化现实。因此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决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一文化主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结合,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滋养。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综合上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它以文化的历史变迁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逻辑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对封建主义文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新时代文化,即以吸取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训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近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时代价值,树立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目标。

这一结论对思想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具有历史底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深刻反思当下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问题。有学者已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话语方式与现实社会生活脱节现象[11],主要表现在将政治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用政治话语、文件话语和权力话语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12]。事实上,这样的话语体系必然难以承载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文化,因此思想文化的缺位使思政教育缺乏对现当代社会思潮和个人生活世界的关注和理解,以致于一元化意识形态权威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解构,社会上出现了价值失范的现实问题。正如当代学者许苏明所说,多元话语形态“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霸权,旧的思想开始遭到普遍质疑,并指向传统话语的权威地位、思想内容、价值观念和话语方式等各个方面,传统话语认同危机加剧了人们精神迷失和信仰虚空”[1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样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尽管教材在很多内容的表述上已经明显与时俱进,但是部分内容却没有采纳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没有及时更新的相关内容,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它会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应给予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5):12—21.

〔2〕杨军.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历史文化载体——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7):87—90.

〔3〕何新.中国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从今年出版的两部史著看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危机[J].读书,1986,(11):40—51.

〔4〕叶宪.“封建”新辨——关于近年来中国秦汉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争论的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9.

〔5〕龚书铎.从“史学危机”想到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53—54.

〔6〕何平.历史叙事功能的退化与史学危机——兼论历史评价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5,(2):11—13.

〔7〕游海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局限评析[J].思想政治理论新探索,2010,(00):439—451.

〔8〕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9,54.

〔9〕刘西芳:略论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吸取[J].孔学研究,1999,(00):33—43.

〔10〕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4.

〔11〕任帅军.教育困境还是范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引出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02—808.

〔12〕董世军,孙玉华,周立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困境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7,(1):85—88.

〔13〕许苏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9.

12.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十二

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 正是知识学习和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形成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 认识复杂的世事人情, 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 对他们而言都在启蒙之中, 都在易变易动之中, 亦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为使学生从小接受符合国家与民族根本利益的普世价值教育, 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 学校不能无视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埋头知识教学, 也不能脱离社会侈谈个性张扬, 而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

一、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核心的把握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自身及其周围事物的价值定位, 就是人对物质世界关联自我的意义、作用的总体看法;核心价值观是指对人或事物价值的诸多看法中居核心地位, 起决定作用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引领全体社会成员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 同心协力投入建设事业追求美好理想, 实现幸福人生的统帅性价值体系, 它的内涵极为丰富。价值论者认为, 一切价值植根于人, 指向于人, 是人 (客体) 或事物满足人 (主体) 的需要所呈现的特性, 离开了人, 便无从谈论价值;没有与人产生关联, 便无法确定价值——总之, “没有进入社会实践及认识活动中的人——主体, 世界不过是一团按照某种规律运行的自然之物, 是无所谓意义、无所谓价值的。”这就显见, 无论什么社会形态, 无论哪个发展阶段, 真正进步的积极的价值观, 应该体现遵循人的本性、维护人的尊严、遵从人的需要、彰显人的主体潜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由此观之:人, 是价值哲学的立论基点, 也是价值哲学的研究归宿;以人为本, 无疑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

应该说,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材中是贯穿始终的红线, 然而, 教学的难处在于:绝大部分课文不易让学生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直抵核心理念, 它们只是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表现核心理念统领下的二级主题或三级主题, 能够比较直接反映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课文少之又少。鉴于这种情形,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须以敏锐的目光, 从教材中发现这种稀缺资源, 从文本中挖掘这种题材元素和语言文字, 然后以智慧的策略引导和教育学生, 使学生感受和确立人本主义理念, 铺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举例来说,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借一位中国儿童之口, 倾诉其父作为我国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及其家人久久沉浸于丧亲之痛的情景, 表达了人民痛恨战争、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渴求和平、誓死捍卫和平的强烈感情。那么战争的罪孽何在?和平的珍贵何在?教学本文, 不能局限于对热爱和平的情感体验, 还要引导学生由课文的感人之处生发开去, 通过直观情境的呈现、内心感受的交流, 让学生深入体会战争的残忍在于对生命的肆虐、对人生存权利、人格尊严的践踏, 和平的珍贵在于给人以自由呼吸的生存空间和安宁、从容的生活环境——而这, 正是对人的需求、人的权利、人的价值的最基本的尊重与守护。这样教学, 不仅开启了文本解读的全新视角, 而且极好地渗透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教育。

二、以善为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价值的整合

价值, 表达的对象是世界对于人的意义和效用。一切存在, 对人有意义有效用, 才是价值存在——这已是不争的学术事实, 人本主义“核心”理念意即在此。以此“核心”为统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很多内容, 由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等五个部分组成, 十八大报告首次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 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词语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学生是未来的公民, 学科教学应参照公民层面的价值观要求, 结合学科特点, 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语文教材中, 有哪些内容和主题可以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呢?语文教学中, 我们又应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和主题正确回应人本理念, 进而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培养呢?

以人为本这一价值“核心”的本质是“善”, 物对人有价值, 是由于它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对人有价值, 也是由于他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有益于他人的生活和发展;而满足人的需要, 有益于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 在物看来, 这是效用, 在人看来, 这是善举。善之所以是人本价值之根, 是因为它既能惠及他人, 又能惠及自身:惠及他人, 即满足他人物质的或精神的需要;惠及自身, 即满足自身向善的精神需要, 且能以情动情、以善生善, 获得直接或间接的感恩或回报。这无论对人还是对己, 无论是对当下, 还是对未来, 归根结底, 一切善行善举, 都惠及于人, 都回归于人的需要、人的美好、人的幸福。由此可见, 人本主义作为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其终极旨归是“致善”, 而“致善”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凝结于亿万炎黄子孙血脉中的传统美德的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旨与它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诉求与它也是不谋而合的。纵观语文教材, 尽管主题多维多元, 内容多姿多彩, 但均没有超越“善”的主旨, 没有偏离“致善”的主脉;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应着眼于“致善”, 从“善”的维度归纳教材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 按“善”目标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渗透, 激活学生潜在的“善”性, 培育学生“向善”意识和行为。

纵观语文教材, 围绕“善”的价值, 教师应整合五个方面的主题, 并随机提出教学上的建议:

1. 表现为“忠勇”的善。

“忠勇”之“忠”, 封建社会专指对君王忠心, 与其相对的是“奸”;后引申为对国家、民族的忠诚, 再后逐步广延为对某种思想、某种信念或某种操行的坚守, 在当今, 我们可以把“忠”理解为爱国精神、民族气节等。“忠勇”之“勇”, 是表现精神、气节的行为特质, 亦即无所畏惧的勇气、奋不顾身的胆量和永不妥协的斗志。“忠”与“勇”是密不可分的, 有“忠”必能“勇”, 无“勇”难言“忠”, 所以“忠勇”当是同旨。语文教材中表现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或人生信念的内容, 即属“忠勇”主题范畴, 其中心人物大多是为祖国、为民族、为组织、为同志、为理想而临危不惧、罹难不屈的典型, 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 被捕前为党紧张工作, 被捕后为保护党的组织忍受酷刑而守口如瓶直至被处绞刑;《晏子使楚》中的晏子, 出使楚国时为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回击楚国君臣对自己的讥笑和对齐国的诬蔑;《夸父追日》中的夸父, 为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日夜兼程长途跋涉去追赶太阳, 最终因焦渴至极颓然倒下化作大山留下桃林……教学这类课文, 在悉心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行为中表现出的坚韧、不屈、英勇、智慧的同时, 更要着力启发学生揣摩支撑这些行为的伟大志向、高尚心灵, 读懂他们心怀天下、情系国家、生为大众的至善境界。

2. 表现为“仁爱”的善。

“仁”, 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内涵很丰富, 以现代思维简而言之, “仁”的主旨是引导人们恪守善道, 创造和谐融洽的社会生活;爱, 是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人类情感。将“仁”“爱”相合, 意即仁慈、爱怜, 特指人在他人遭遇困境或难处时直接给予体恤、关照、接济、扶持、抚慰等行为举动, 它是人类以“善”为根本价值取向之最普遍最重要的方面, 也是人类“善”心“善”举之最直观最必需的表现。语文教材中, 敬重尊长、孝顺长辈、关心弱者、怜爱儿童、济助贫民、救护病人等内容均当纳入此列。比如, 《她是我的朋友》中孤儿院的小男孩阮恒, 在以为输了血会死亡的情况下决定牺牲自己输血给自己的朋友——被炮弹炸伤的小女孩;《七颗钻石》中的小姑娘, 在地球大旱时的一个夜晚拿着水罐出门历尽周折好不容易为生病的母亲找到水, 母亲以自己将死为由要女儿喝下这水, 女儿忍受极度干渴却将水让给了突然进屋的一位过路人;《穷人》中的桑娜, 深夜等待出海打鱼未归的丈夫不能入眠特意去看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 (寡妇) , 发现西蒙已死便将她那熟睡的两个孩子抱回并准备收养他们……这类课文, 教学时不能拘泥于编者给定的主题, 应该引导学生移情体验, 感受人类心灵之间相通的善性, 进而受到善的教育。

3. 表现为“悲悯”的善。

提及“悲悯”, 便联想到“大慈大悲”及“慈悲为怀”之类的宗教用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与宗教观念相提并论, 但在引导人博爱众生、实现人的心灵和谐的终极价值上, 两者殊途同归;当人类肆无忌惮虐杀和猎食各种动物, 当人类毫不节制掠夺和糟蹋地球资源, 有人呼吁人类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其“敬畏”正是带有宗教意味的警示。因此, 当教师提出以“悲悯”主题作为“致善”的价值取向时, 心中确有一种宗教情愫。比照“仁爱”主题, “悲悯”不指涉人对人的“善”, 而是表达人对其他生命体的“善”——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 人与其他动物乃至所有生命体都是兄弟姐妹, 人应敬畏它们, 善待它们。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反映这类主题的内容。比如, 《麻雀》中的作者, 打猎回家途中看到一只小麻雀从巢中掉落, 面临猎狗扑食的生命危险, 老麻雀不顾一切从树上扑落在猎狗面前, 准备以命相搏, 作者见此情景急忙唤回猎狗;《天鹅的故事》中, 斯杰潘老人寒冬的一天在贝加尔湖打野鸭时, 看到一群天鹅团结协作奋力破冰觅取鱼虾的场面深受感动, 便收起上了子弹的猎枪, 从此告别打猎生涯……教学这类课文, 既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体味动物那感人的生命灵性, 还要特别点拨学生体察相关人物的悲悯之情及催生这种情感的根源, 进而从生命世界的“肝胆相照”中受到“善”的教育。

4. 表现为“勤勉”的善。

据辞海注释, “勤勉”之“勤”是出力、努力, 兼有常、多之意;“勤勉”之“勉”是尽力, 两义相合, 形容做事非常尽心竭力。人生在世, “扮演”的社会角色可能有多种, 但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实践活动看, 不外乎两种角色, 一是学习者, 一是劳动者。学习侧重吸收内化, 劳动侧重应用外化;通常总是学习在先, 劳动在后, 学习是劳动的准备, 劳动是学习的目的, 当然两者并非截然割裂,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裨益的。但无论学习还是劳动, 都须勤之勉之, 来不得半点懈怠和敷衍, 故有“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训, 也有“勤劳门第春光好”的今诫, 勤奋学习、辛勤劳动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然也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涵。语文教材中反映这类主题的内容相当多, 比如《金子》中的彼得·弗雷特, 随众人涌向萨文河畔淘金, 当众人扫兴离去时, 他却心有不甘买了块无人要的土地继续淘金, 再次无果时便在地上种花卖给人们装饰生活, 终于实现了财富梦想;《鱼游到了纸上》中的聋人青年, 每个星期天前往玉泉专注观察潜心学画, 努力让“鱼儿游到心里”最后达到“鱼儿游到纸上”的境界……教学这类课文, 不能仅仅停留于品读与感悟主人公勤奋勤劳的表现, 更应启发学生探寻主人公感人行为中潜藏着的自主、自强以求成就功业报效社会的强烈使命感和善良情怀。

5. 表现为“诚信”的善。

关于诚信, 我国诸多古贤先圣早有完备论述, 朱熹说:“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程颢、程颐说:“信者, 无伪而已”;杨雄说:“信就是‘不食其言’”。诚信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有重大意义, 它自古以来便被奉为立国立人之根本, 国家失信于民, 则无以服众, 导致民心溃散;做人失信于人, 则无以为友, 终将众叛亲离, 所以荀子认为:“耻不信, 不耻不见信”, 并谆谆告诫道:“善为国者, 不欺其民;善为家者, 不欺其亲”。由此可见, 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又一重要内容, 无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之一。鉴于当今中国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社会背景, 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以诚信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中也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比如《中彩那天》中的穷人父亲, 领得中彩所得的梦寐以求的奔驰汽车, 却发现奖品应该属于他的富人朋友库伯让他捎带的那张彩票, 便在一番灵魂洗礼后毅然通知库伯开走汽车;《钓鱼的启示》中的父亲, 在离鲈鱼捕捞开放时间仅两小时且完全无人知道的夜晚, 十分欣喜地钓到一条特大鲈鱼, 却不顾我的哭泣和恳求毫不犹豫放回湖中……教学这类课文, 须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直接表现主人公诚实品质的语言文字, 但不能就此满足, 还须特别用心点拨, 让学生由此深究下去, 挖掘主人公的诚信品行所能产生的社会意义, 从中体会其“善”的价值。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对语文教材中体现“善”价值的主题所作的整合, 与十八大报告对公民提出的“八字”要求相吻合, 对如何有效渗透这些不同主题的价值观教育作出了扼要的原则性提示, 虽然绝对未能且也无法穷举所有方面的内容以及众多的教学方法, 但通过借鉴本文的整合和提示, 期望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同仁打开思路, 因文而异、因人制宜地构建自感完整的内容体系, 找到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应着眼于“致善”, 从“善”的维度归纳教材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 按“善”目标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渗透, 激活学生潜在的“善”性, 培育学生“向善”意识和行为。

13.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十三

朋友们,你和我,我们,于整个社会而言,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一堆沙子是松散的,但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却比花岗岩还坚韧;一滴水是微弱的,但无数的水滴凝聚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深沉;一颗星是黯淡的,,但无数的星辰凝聚就有了星穹的璀璨夺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凝聚沙子的水泥,是指引星辰的北斗,是无数水滴前行的方向!正是靠着这思想文化的丰富凝聚,靠着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引领的大智慧、大源流、主航道,中华民族才实现了各民族心心相印的大融合,任谁也无法宰割无法分裂;实现了各宗教、各思想流派兼容并蓄的大融合,任谁也无法打败无法消灭;实现了古与今、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天衣无缝的大融合,任谁也无法使之悄然泯灭!

g 君不见--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都曾经是古文明中心,到现在却是灰飞烟灭;世界上上千个民族,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五千年不曾被屈从被撕裂而一枝独秀?地球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古老却不曾被毁灭被同化而雄立古今?人世间有4000多种文明,有哪一种文明能像华夏文化这样悠久不曾被打碎而今仍笑领风骚?

为此,我大笑,我高歌,我骄傲!在伟大祖__周岁生日之际,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永远长青!

14.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十四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政治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努力提高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水平。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脚步也更加坚定。

第一,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意义的认识,统一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紧紧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适应了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要从思想认识上把建设这一体系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15.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十五

然而, 现阶段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之中, 党在建设与发展之中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 有些问题也初步出现端倪。中国梦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是国人对祖国母亲更加繁荣昌盛的期待, 是亿万中国同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共同的梦想, 是中国广大劳苦大众共同的夙愿和心声。要真正实现中国梦,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转化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实践, 通过实践, 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真正魅力, 确实做到人民群众才是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最有实力的超级强国。如何实现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开出硕果之花, 怎么从人民群众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实践是我们现阶段必须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中国梦实现需要的必然条件探析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初步繁荣向高度发展的过度阶段, 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 社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 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人口基数大, 人均经济收入较低,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前景一片看好。但是从人民群众实际的生活条件和实际经济状况来看, 我国人民群众实际经济收入并不高, 贫富差距在逐步拉大, 社会公平难以全面实现。所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转变必须从群众实际出发, 老百姓能够真正幸福才是国家实际的幸福, 才能实现中国梦的长远发展。

2.中国梦实现需要的必然条件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 是缔造祖国辉煌历史的生力军。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 缩小我国人民群众的贫富差距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条件。古语说得好:“君, 舟也, 民, 水也。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也就是说,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际能够感受社会主义美好时光主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

实现中国梦的必然条件还有赖于人民群众对党的相信度。党是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辉煌的主要航线, 如果党失信于民, 必将受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必然难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所以说, 取信于民是党领导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渠道之一, 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条件之一。党要从严治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确确实实做到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 实现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根本发展目标。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在长期的工作中局部发展出现脱离群众路线现象

从新中国发展历程来看,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曲折性是我党能够在历史时期中认识到领导全国人民开疆扩土的艰巨性。正是因为我党及时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及时处理好非常时期的党群关系。但是, 常在河边走, 哪有不湿鞋, 长期的工作中, 必然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在现实工作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群众的具体利益, 武断地实现畸形的工作发展, 一边倒, 刮热风等现象随机出现, 导致实际工作脱离群众路线, 这样对党的工作和具体的经济发展百害而无一利。脱离群众路线是不可取的工作现象, 需要及时解决。

2.部分党员干部在现实工作中失信于民

只有取信于民,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戴。因为我党的工作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发展目标是我党工作的主要原则。因此, 只有充分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 才能全面展开工作, 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然而, 在现实工作中, 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起经济方面糖衣炮弹的攻击, 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 为了一己私利, 损公肥私, 大大地失信于民。例如一些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之便, 大贪特贪人民群众的公众财产, 导致腐败之风横行, 使一些地方的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绝对不是一面之谈, 为了实现中国梦, 国家大拳出击, 实现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目标, 这一工作目标的实现, 揪出了一大群巨贪之虎和尾随之蝇。

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转变途径探微

1.取信于民, 树立党的绝对领导地位

只有取信于民,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才能让人民群众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转变。党在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党的工作宗旨执行, 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 时时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事事应公正处理, 只有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信任, 才能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方面的转变。

2.真正实现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发展目标, 让群众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必须严格按照党的规章制度形式, 严格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处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方向, 确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不断加强自身道德水准和行为方面的价值观能力培养, 为做好干群工作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 才能使群众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作用。

3.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和组织群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 实现群众是现实生活中一切事务发展的主体, 不断培养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使群众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敢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敢于维护自身的基本利益和共同维护公众的根本利益。组织群众不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深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到具有一定价值观素养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转变途径是多方面的, 综其所言, 主要依靠领导阶级和人民群众主体共同努力来实现。也就是说, 一方面, 中国共产党应该严格按照党性来领导全国人民, 一丝不苟的往中国梦的发展方向前进。另一方面, 凡是绝对不能脱离群众, 坚持走群众路线, 实现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转变, 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全国人民大团结, 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转变是本文研究分析探讨的主要内容,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转化途径是本文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就相关知识和观点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奉献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转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向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3 (02) .

[2]程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广东社会科学, 2013 (02) .

[3]本刊记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研究员[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02) .

[4]韩春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重倡导”析理[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1) .

[5]陈卫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倡导平等价值观[J].探索与争鸣, 2012 (12) .

16.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 篇十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文化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具有最广泛的价值共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要求,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要求。

总体上看,虽然当前我国公民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社会成员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状态与冲突,实际行为失范和理想信念危机并存,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現实的人的价值观。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是行动的指南,是价值观的天然土壤。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本文拟从狭义文化视角探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路径。

一、扎实塑造与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市场化、信息网络化三大趋势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相互作用,催生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从单一性到多样性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一旦失去一个明显的文化权威,人们面对形形色色的价值选项会陷入辨析的困境,甚至误入歧途。扎实塑造与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成了时代的必然。主流文化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能够在诸多文化中起到主导地位,并能整合和引领其他文化的文化。我国的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具有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为人民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塑造与培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吸收各方面的智慧,汇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扎实塑造与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一是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高我国主流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充实我国的主流文化。二是要创造性地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它具有当代积极意义;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统,赋予它与时俱进的品质;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壮大充实我国主流文化的内涵。三是要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不断创新主流文化,支持有益的亚文化,改造落后的旧文化,坚决抵制反动文化。四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不断探索新的方法途径以加快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全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二、深化、拓展有效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提升公民的文化判断力

文化判断力是主体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对一定文化现象及其价值所表现出来的选择、判别、取舍、整合的高级认识能力,它渗透在主体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层面之中,包括信仰、道德、科学、艺术、习俗、生活方式、网络联系等。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对多元文化有着较为宽容的心态和较强的适应与接纳能力,文化交融与冲突对人们产生了以往任何时代都难以比拟的震动和影响。但要看到,人们面对各种价值选择表现出来的矛盾性、盲目性、武断性等,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不同文化的判断力,所以提升人们的文化判断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提升公民的文化判断力,第一要务是帮助人们建立文化判断的标准。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只有使人们在思想深处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使人们在面对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时能固守住思想阵地,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二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理解西方文化。一方面,引导人们认真分析和研究西方文化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秀成果,帮助他们客观批判西方文化中的腐朽因素,使人们能以开放、理性的心态充分利用一切有价值的西方文化资源和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习西方文化中的指导地位的同时,要开展积极的思想反思活动,帮助人们抵制西方不良价值观的冲击。

三、切实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积极引领社会思潮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切实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引领社会思潮的核心问题。二要建立起对社会思潮进行迅捷、动态的预测、分析、引导、反应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思潮预测机制。要最大可能地减少负面社会思潮的影响,就要及时地对其做出准确预测,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危害,研究其变化趋向。其次要建立引导疏通机制。引导疏通是解决人们社会意识领域中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引导疏通中要对各种不正确的思想、观点进行客观分析,对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果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再次是建立长期有效的反馈反应机制。关注负面社会思潮及其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和反馈,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尽可能防止消极错误思潮的蔓延滋长。三要持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追求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在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按照核心价值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涵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有效地转化为人们自觉价值追求的体制机制与科学路径。首先要重视建构人们对国家、政治、民族、文化及自我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其次在面向大众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要提高其真理性与彻底性,使其客观、全面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再次,要运用社团、网络、媒体等多元、立体、社会化的宣传教育手段和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民众的影响力、引导力,让民众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魅力。

四、加强对现代传媒的文化管理

加强现代传媒的文化管理,一是政府要强化对现代传媒的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现代传媒管理机构。其次,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现代传媒监督管理机制,调动民众和社会的力量实施对整个媒体的监督,形成以民众和社会对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为准则的文化氛围。再次,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与监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防止惡意信息的扩散与传播,防范网络犯罪。二要强化现代传媒的服务功能,利用现代传媒宣扬民族精神和民族习俗,维护我国文化安全。面对更新的现代传媒体系,我们应该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风俗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使现代传媒为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服务,弘扬民族精神,巩固文化的民族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三是建立健全媒体信息监督与引导机制。首先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舆情报送及研判机制,由专门人员负责搜集媒体的舆情信息,通过网络信息监管、舆情采编和分析,对各类媒体上的重要舆情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及时掌握各类媒体动态,并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其次要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遇到重大突发舆情时,能够分层次、分领域做好应急情况下热点敏感问题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建立“舆情发现—舆情通报—部门处理—跟踪反馈”等一整套反应机制,迅速扭转媒体舆论的错误倾向。

五、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增强公民的文化自觉

在今天,中华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为我们的现代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文化自觉的强大力量体现在它赋予人们理性的文化分析、遴选、传播和创新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当前,提升公民的文化自觉,加强公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现实的有效途径。一是社会普遍开设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等,进一步加强普及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对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较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与学习。二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组织编写传统文化教材,运用适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传播传统文化,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日岗,覃翠柏.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判断力教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

[2]俞瑞康.试论文化判断力[J].昌吉学院学报,2004(3).

[3]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256.

基金项目: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路径研究”(14BBS03)。

上一篇:内部奖励通知下一篇:发布会准备工作要点以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