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共12篇)
1.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1.认识了解古老的弹拨乐器——箜篌
2.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歌曲《画》,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
2.聆听《春江花月夜》主题,谈谈音乐与歌曲《画》有什么关系?
二、欣赏箜篌曲《春江花月夜》
1.欣赏音乐主题,介绍箜篌及其音色特点。
2.欣赏《江楼钟鼓》(引子)
(1)夕阳西下,寺庙里忽然隐隐约约传来了音乐。(播放引子)
(2)教师:引子是节奏自由的散板,乐器用弹跳、轮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拟阵阵低沉的鼓声。远处钟声回响,水面碧波荡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非常细腻。
3.《江楼钟鼓》主题赏析。
(1)出示谱例,请欣赏并选择主题表现的意境:
A.欢快跳跃B.委婉恬静C.深沉低缓
(2)视唱主题
(3)设问: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现这种意境的?
(4)归纳:旋律入波浪般进行,显得格外柔美与和谐。另一个特点是使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使音调轻盈平稳,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的美丽景致。结尾婉转呜咽的旋律导入了深远的意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
(5)介绍“鱼咬尾”的音乐句式。
4.赏析《花影层叠》
(1)导语:我们把眼光从远处收回看看近处的江面发生了什么?此段音乐中节奏、速度、力度等形式要素哪一项变化最明显?
(2)归纳:音乐主题在6小节徐缓的曲调之后,乐器突然弹出了4个作移位摸进的短句,急促二热烈,描写了花枝弄影,香飘春江的情景。
5.赏析《渔歌唱晚》
2.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 篇二
一、音乐教师先从音乐的旋律方面入手, 全面扩展对学生的音响感知熏陶, 并让学生进行深刻体验。
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感知力的教学中, 音乐教师要发挥学生自身具有的审美能力, 不但要有理论传授还要加强实践的审美训练, 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深入把握音乐的本质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进行有血有肉的感觉表象体验并进行储存。比如说, 在课上要求学生听一遍完整的音乐作品, 要求学生说出音乐作品的内在艺术表现联系, 这是一种让学生凭借听觉去感知音乐音响及其内部结构形式的心理活动。从艺术培养的角度看, 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在音响感知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音乐旋律有着起伏变化和抑扬顿挫等特点, 它是音乐的表现主体, 旋律的这一特点体现出了音乐的本质属性。对音响感知中关于旋律感的培养, 主要是让学生感知音乐旋律的内在特点, 由此产生心理的升华, 达到对旋律中蕴涵实在内容和抽象内容的感知体验。如在上悲剧美课时, 可以选用二胡独奏曲作品《二泉映月》, 因为《二泉映月》的旋律不但很多人都很熟悉, 而且非常动人。在教学阶段, 在学生鉴赏之前教师可以对乐曲不做介绍, 先在学生面前呈现乐曲旋律, 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 并且可能会有不少学生说出这首作品的曲名。让学生进行这一鉴赏时, 要注意作品内部旋律的变化, 如在低音区时旋律比较优美, 其意境好像是描绘二泉夜色那种淡淡的味道, 而中高音区的旋律则有不同的感受, 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仿佛是作者在面对大好河山时, 联想到自己的悲惨经历并由此产生的内心感慨。在这种旋律体验的前提下, 学生很快就不由自主地进入到音乐情境中。除了音乐旋律之外, 节奏在音响感知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学生节奏的掌握训练, 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现实状态, 而且能体验到作者内心的活动, 以便能从自己积累的内在情感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容。在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师要提前对一节课的音乐作品的相关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把握, 把其中最能体现感知能力和内心体验的音乐要素筛选出来, 作为重点进行教学, 并让学生对其他音乐表现要素进行拓展, 把学生各种体验形成融会贯通。
二、以动作参与体验音乐要素。
3.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 篇三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情景剧;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情景剧很好地将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更加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将教材内容以形体化、动态化的内容表达出来,让学生参与到情景剧的表演中,在表演中不单单是演唱,而是体验音乐的内涵,不仅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也能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达到新课标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一、音乐情景剧符合小学学段的特点和需求
小学生初入学校,仍然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情感的表达一般没有限制,而且具有相当强的模仿能力。针对这一特点,小学生更适合通过音乐情景剧来学习音乐,同时,通过情景剧还能培养学生舞蹈和表演等方面的能力,从音乐等多种艺术角度对学生进行熏陶。小学音乐除了教学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更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通过灵活组织音乐情景剧,充分发掘音乐作品的基本内涵,以形象化的表演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音乐情景剧中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并通过演唱和表演的形式从心理的角度去感悟音乐,优化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音乐情景剧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音乐情景剧是一种简单的表演形式,通过幽默的对话或者对相关行动的表达,在舞台上重现特定的场景。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音乐情景剧模式,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的特点以及初入学校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通过表演、演唱或者观看,来体会具体的音乐内涵,并主动地抒发音乐情感,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良好个性。音乐情景剧主要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能力发展
音乐情景剧多是贴近生活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发挥出极强的模仿能力,调动起诸多感官,以亲身感受加上主观思考把握扮演的角色。音乐情景剧主要的表达形式是演唱,所以,歌词和曲调与情感的表达有直接的联系。角色的喜怒哀乐会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不是通过文字性的描述进行表演,而是通过对音乐和角色的感悟进行表演,思维和感官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另外,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偏向于形象思维,具体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确切形成,所以,小学生不会通过机械化地记忆进行认识,而是通过形象化的思维进行记忆,所以,在音乐情景剧中,小学生动用多样化的思维模式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锻炼。
2.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音乐鉴赏主要是指个体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感知以及从中生发出的联想思考。音乐作品从多个层面刺激人们的感官,激发人们的思维能力。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对音乐内涵的感悟也与生活体验有关。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情感价值取向的认识还不够,对善恶美丑的概念也相对模糊,而且小学生在接触社会媒体时,也可能受到其他音乐形式的影响。事实上,小学生更应当找准适当的音乐,从小就要培养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小学音乐情景剧教学实践研究
音乐情景剧集合了音乐、表演和故事情节等多种情感表达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为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音乐情景剧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情感,让学习音乐的欲望持续下去。音乐剧以音乐为主线,围绕音乐形象,在师生间共同学习、共同体验,突出了音乐的创造性,优化了学生的音乐体验。
1.提高学生对音乐表演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上采用音乐情景剧形式让课堂更加活跃,一改传统课堂枯燥的理论教学模式或者跟唱演唱的模式,让学生在更加多彩的活动中体验音乐。在开展情景剧之间,可以先让学生接触情景剧的一些内容,比如,情景演唱、唱跳结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曲调分析人物形象等。学生在情景剧中不能只是一味地按照既定的剧本表演和演唱,必须要突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生要在掌握节奏和曲调特点的基础上,主动参加演出,发挥创造力,将情景剧角色演得更加贴近真实,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自由的环境下积极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音乐情景剧要有互动评价
音乐情景剧有一定的内容,在表演和演唱的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学生很可能渐渐失去表演的兴趣,尤其是在唱错或者表演错的情况下,由于紧张,学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在情景剧中要有交流,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音乐,避免学生盲目的、错误的理解。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唱得不错!”“表演的非常自然!”等等,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另外,在情景剧结束后,要给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人物的刻画是通过肢体语言或者演唱强调表达的,是一种形象化的感悟,而要将这种感悟形成经验,就必须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学生在情景剧中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学习的效果还需要巩固,如果学生只是出于好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很有可能在课堂后就忘记了,那么,音乐教学的效果也不如预期。教师在表演后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或同学互评,让学生说出自己哪里演得不好,觉得别人哪里演得好自己需要借鉴,这是形成自我学习经验的过程,这样不会使情景剧的感悟流于表面。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表演和演唱进行点评,巩固乐理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感悟音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通过实践和总结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尽量让学生即兴发挥
要通过音乐情景剧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对音乐产生思考,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反复排练情景剧,慢慢地学生会形成一种定式,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形成习惯之后,主动思维就少了,情景剧的表演反而形成许多束缚。首先,让学生了解情景剧情,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再对其中的音乐演唱进行熟悉,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和人物特点有感情地演唱。比如,东郭先生中,东郭先生把狼从口袋里放了出来,这时毛驴应当有所表现,尽管毛驴是动物,不应当有人的思维,但是在情景剧中,为了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节奏和曲调的理解,赋予动物和植物以人类的思维,也是思考的过程。扮演毛驴的学生看到东郭先生放了狼,知道后来东郭先生会被狼追得仓皇逃命,这时的思想活动是焦虑的,学生就可以即兴表现出忧虑,如叹气、摇头等等。这样的即兴发挥,一方面要求学生对音乐和剧情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一来一回,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自我感悟的反馈是对音乐真正有所了解,情感变化也是学生对音乐的直观表达,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思维,对音乐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陆晓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
[2]冯丽红.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做法[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2).
4.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篇四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表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模块名称:音乐鉴赏
授课年级:高一 教学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介绍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及 作品创作的年代、背景,认识、了解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光辉一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能力,对作品整体把握的鉴赏能力,通过细赏其中的乐章,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感受作品情感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信念。
教材分析:
1、《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9年3月创作的著名大型声乐作品,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壮阔无比的史诗。作品痛诉了华夏摇篮――黄河遭受的苦难;揭示了黄河伟大坚强的气概;歌颂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坚强必胜的英雄气概。这部作品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像战斗的号角、讨伐的文一样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使中华儿女斗志昂扬地奔赴战场,去投入民族解放战争,去光复被蹂躏的每一寸土地。 《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是诗人光未然根据原拟写的长诗《黄河吟》改写的八乐章歌词,而且每乐章前都有诗歌朗诵。 《黄河大合唱》的全部合唱谱曲仅用六天的时间,连同伴奏音乐也不过半月。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在曲式结构上既吸取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又强烈地突出了民族音乐的色彩、风格;在伴奏音乐上,既发挥了管弦乐有宏大气魄的特长又突出了民族乐器的色彩;演唱前的诗歌朗诵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心潮为之震撼。 《黄河大合唱》是堪与世界任何声乐名作相媲美的永世辉煌的音乐名著。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激越而惊心动魄的战歌。2、《黄河颂》气势雄伟的男中音独唱。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4、《黄水谣》民谣体的诉说性民歌。5、《河边对口曲》朴素的民歌风格,男生对唱歌曲。6、《黄河怨》感情深厚、如泣如诉的女高音独唱曲。7、《保卫黄河》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曲,形象鲜明有力、富于动力。8、《怒吼吧!黄河》整部作品的精练概括,艺术感染力达到全曲顶峰。
2、作者及创作背景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禹人。青年时期留学法国学习声乐,1935年回国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他积极创作演出,作品皆为鼓舞中国民众同仇敌嫱度肟谷盏哪谌荨K相继创作了《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多首歌曲,大型声乐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其他还有《中国狂想曲》等器乐作品。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方法:听一段、唱几句、议一阵,启发 感受 参与 熏陶、陶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声乐练声:作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转换练习。
二、情景导入: 播放抗日战争历史纪录片。
提问:影片内容发生在哪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你看后有哪些感想?(教师点拨,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
三、新课
导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革命的人群像像潮水般涌入这场浩大的反侵略的战争中,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许多优秀的音乐家……
1、播放洗星海生平简介
提问:你从中可以看出冼星海是个怎样的人?
2、播放《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故事
提问:(1)、冼星海在战火中、在窑洞里、在土炕上、在煤油灯下、在小方桌上,仅用了六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巨作,是什么动力使他做到的呢?
(2)延安演剧三队在自制简陋的乐器伴奏下,仅用了14天时间就完成了首演,那又是什么动力能使他们做到呢?
3、播放《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剪辑音乐视频,学生分别说出八个乐章曲名,并随机说说
每个乐章其中的音乐特征或随音乐唱唱其中的乐句。
(1)教师简介作品体裁―声乐套曲,学生总结听赏八个乐章总体印象,填空:作品(音乐内容)丰富,(音乐情感)丰富,(表演形式)丰富。
教师小结:《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同时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在曲式结构上还吸取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由此可以看出冼星海无论是在音乐专业创作的安排上还是在主题内容的把握上都做得非常的细致。
(2)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乐章,有的可以唱唱有特点的乐句,或朗诵其中的文句。
过渡语: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其中在老百姓当中传唱非常广的二个乐章,那就是《黄水谣》和《保卫黄河》。
4、欣赏《黄水谣》
(1) 完整播放《黄水谣》,分析音乐形象。
提问:音乐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三个),你在音乐中听到几种情绪?(幸福、痛苦)
(2) 观看教师制作的本乐章各个乐段音乐要素对比表格,并通过示范、讨论体会“音乐语言”(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产生的重要影响。
(3) 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演唱《黄水谣》第一乐段和再现乐段,
5.高中生音乐鉴赏教案 篇五
本课为人教版高一音乐欣赏一单元第五课内容。《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中创作的代表性的作品。它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作品中所特有的史诗性和英雄性,是一部具有典型贝多芬风格的古典交响曲,极具欣赏价值。
【年级】:高一
【教学内容】1、欣赏《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2、了解交响曲、贝多芬生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知识目标:理解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3、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感知评价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交响乐、作曲家生平资料等,在课堂上交流、补充,培养学生自己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了解交响乐知识的基本常识,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地情感,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并熟悉其第一、第二主题。能够对交响音乐感兴趣,并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对比,感知评价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教法:跟唱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互联网、书籍、音响等)收集有关交响音乐,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地资料,以备这节课交流、补充。
老师:准备相关资料,音响、课件等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请两名同学表演见面握手的情景:
互相看得见
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位出什么了吗?
请这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是呀,身体的残缺给人回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里障碍,就和我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但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大声说出他的名字——贝多芬。
贝多芬简介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出示贝多芬画像,通过神情揣摩他的性格
(学生通过课前网络书籍资料的查找对他已有所了解,可互相补充)
课件展示,看短片,了解贝多芬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师:我想,在贝多芬众多作品中,下面这部作品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出示课题:《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三、呈示部音乐片段欣赏
1、主部主题欣赏
a.欣赏后,课件展示: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气氛?
(阴森恐怖)
师:对于这个主导动机,贝多芬曾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师这样敲门的。”命运交响曲名字也来源于此。
通过这样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命运是好运还是厄运呢?
(厄运)
b.看谱例,用跟唱法学唱“命运主题”
1=be2/4
f0333|1-|0222|7?-|
(要求力度强)
2、副部主题欣赏
这是一段充满着希望,温馨的抒情旋律,它是作为美好的理想形象而出现的。
1=be2/4
p51︱71︱26︱65︱
(跟唱法学唱)
3两个主题对比
分组讨论:这两个主题给我们印象是否一样?(表格比较,略)
表演对比:
男同学——命运主题:用强力度演唱,配以敲门动作,模仿厄运敲门的样子;
女同学——抒情主题:用弱力度演唱,用手画线条,表现美好温馨的情感。
点评:
我们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表现了对不同音乐情绪的理解。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其实我们刚才的手势就是简单的指挥动作,说不定将来我们中间还能出个指挥家呢。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世界最出色指挥家之一的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杨,请大家看看他师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对命运的理解。
全曲欣赏,分组讨论:
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用笔记录欣赏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与命运斗争的历程?可以用线条,图画,词语等等,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
分组讨论:欣赏完,各组同学交流感受,派代表发言。
教师举代表性记录进行点评。
注:(命运与希望,抗争与胜利,压抑与悲愤,雄壮有力与热情冲动。(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对命运的反抗和斗争,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贵族的厌恶和唾弃,感受着法国大革命的震撼和激荡,对未来的坚定和激昂,和对幸福的渴望等)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取得胜利
拓展延伸
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强调矛盾的对比,不断的反复来加强主题这便是贝多芬音乐作品的风格。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树立坚强的意志,有勇气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请同学们举几个与命运作斗争的实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这种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学生发言。
我们的革命先驱们,是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地与敌人斗争。在这里,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革命烈士,请大家全体起立,我们齐唱国歌。
六、教师寄语
6.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 篇六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由于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这就决定了:第一,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也就是说,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而不是其他。第二,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因为,既然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那么,听觉感知便成了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训练与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不仅对于音乐欣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唱歌、演奏乐器、识谱等等均离不开听觉的主导作用,音准、节奏感、声音表现力等诸因素也都需要由听觉来鉴定和调整。所以,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不但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且使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展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审美水平,已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随着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的设备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在音乐会中和学校的音乐课堂里。实际上,中小学生每天从家庭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有意或无意)要比音乐课堂里多得多。这是由于,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振兴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的繁荣、音乐事业的发展则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食粮。这种现象当然是可喜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也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使加强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显得更加急迫和必要。
第一,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和某些音乐的商品化倾向,加之音乐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某些广告音乐、生活音乐、工业音乐、医疗音乐的应用与推广,使家庭和社会的音乐生活呈现出十分纷繁复杂的情况,良莠混杂、雅俗交织、美丑难辨。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教学如果不密切地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给学生的家庭及社会音乐生活以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的审美教育目的。
第二,由于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这种不良的听觉习惯如果不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地加以纠正,那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而且,这种听觉的不良习惯还会延续到课堂教学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育。由此可见,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听”的艺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音乐课程中,“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这种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其审美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
(1)培养审美感知,包括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基础。
(2)培养审美情感,包括音乐情感辨别力和音乐情感表现力,以及音乐情感理解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发展和深化。
2.怎样理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这是否意味着学生的音乐体验可以同教师或课本不一致?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教育观念问题。请看下面的案例,这是登载在《中国音乐教育》上的一篇有关音乐欣赏教学的文章,相信广大读者,尤其是音乐教师们读过以后会有所感触。
用音乐打开想像的闸门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空间。没有想像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像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像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我在几年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自身的这一特点,通过让学生写听后感的方法来激发想像,提高素质,陶冶情操。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一首乐曲带给人们的想像不会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
音乐的声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具有不可指向性的特点。各人的领悟和情感不同,对音乐的创造也会不尽相同。教师创设一个环境,把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一次,我安排了为乐曲起名字的活动。我播放了《大海》和《空山鸟语》两段音乐给大家听,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它们取名字。于是“流水欢歌”、“清泉”、“清澈的溪水”、“雨中的邂逅”、“舞”、“争执”、“百鸟争鸣”等名字诞生了。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有一位农村转学来的学生为《空山鸟语》起了个别出心裁的名字:“捉鸡”,并写了注解:“老太太的鸡从鸡窝跑到院子里,她急着到处捉,又来了一群小伙子,拿着笤帚一起捉,打翻了院子里所有的东西,也没有捉到。”我认为能写出这样的听后感,说明了同学们之间想像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能用“谁想像得好,谁想像得差”单纯地评价。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写听后感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可能正是《空山鸟语》中二胡声描绘的鸟鸣碰撞了那位农村同学的灵感,由此产生了与自己生活经历相似的联想。“捉鸡”这个名字起得虽然不雅,但敢于想像,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7.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 篇七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
1、欣赏拉丁美洲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和探戈舞曲《小伙伴》(阿根廷),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探戈音乐极富拉美风格,节奏感强,学习探戈的节奏,并做探戈舞蹈动作的模仿。
重点难点:如何理解“拉丁美洲音乐是三种音乐的融合”?(结合欣赏的拉丁美洲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墨西哥)和探戈舞曲《小伙伴》(阿根廷)及地理、历史背景加以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舞蹈,思考这是哪种舞蹈,源自哪个国家或地区。
学生:拉丁舞,源自拉丁美洲地区的阿根廷。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关于拉丁舞的哪些舞种?学生集体回答桑巴、伦巴、恰恰等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拉丁美洲这片景色秀丽而富有艺术的国土,欣赏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
拉丁美洲音乐简介:教师出示课件一拉丁美洲地图,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说出拉丁美洲包括的地区及主要国家并重点介绍了墨西哥、阿根廷。教师补充: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安部族。古代印地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印加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得到了高度发展。后来经过三百多年的殖民统制,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欧洲移民和非洲黑人奴隶的到来,欧洲音乐、印地安音乐、黑人音乐相混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乐。
二、新课教学
1、墨西哥的歌曲《美丽的小天使》
(1)、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几拍子的?
学生甲:具有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带有淡淡的乡愁。是四三拍子的。
学生乙:旋律美妙动人,略带伤感。是四二拍子的。
教师:这两位同学都感觉到了淡淡的乡愁,感觉不同的是拍子,到底四三拍还是四二拍呢?出示电脑课件《美丽的小天使》的谱子,解释是因为跨小节连线的出现改变了原来的强弱规律。使音乐听起来像两拍子,实际上是四三拍的。让学生通过唱谱子感受,ⅰⅰ6︱6 7 5 ⅰⅰ6︱7 5的区别,教师:同学们通过唱谱进行对比,能感觉到有跨小节连线和没有的不同吗?
学生回答:有连线感到音乐更加缠绵、美妙、动听。
:教师: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切分节奏。
(2)、学唱歌曲教师弹琴,示范,先唱谱子再唱歌词,充分体会切分节奏。
(3)、通过学唱歌曲总结有那些音构成旋律,接近于哪种调式?
学生:是以1234567七声音阶为基础,接近欧洲的调式。
教师:是的,这也是拉丁美洲音乐语言上接近欧洲的根本原因。
2、欣赏探戈舞曲《小伙伴》
提到拉丁美洲的音乐可以说是载歌载舞,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探戈是阿根挺的一种城市舞蹈,下面我们欣赏探戈舞曲《小伙伴》。听完之后,同学们能模仿音乐中经常出现的一段节奏或旋律吗?请欣赏。
学生集体唱出旋律。
教师:下面请跟着手风琴来唱一下这个极富特色的主题。(要求学生边划旋律线边唱,体会旋律中七、八级大跳和半音并存的特点。)
教师:这样的七、八级大跳和半音级进的音乐,给你什么感觉呢?
学生:悠扬、徐缓、深沉,节奏强烈、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
教师:我们带着这样的音乐感觉再来唱一遍这个主题。
师生共同唱主题。
教师:音乐中也大量运用了切分节奏,比如这段音乐谱例,我们在聆听探戈舞曲《小伙伴》、体味探戈节奏的基础上,模仿下面的节奏练习。(教师示范,让学生练习,然后找个别学生打出节奏。)
探戈常见节奏练习:
3、欣赏探戈舞蹈,师生共舞。
(1)、教师:以上我们感受了探戈舞曲的风格,探戈实际上是一种集音乐、歌唱、诗词、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探戈舞蹈,领阅一下探戈舞蹈的魅力。(展示课件2005年世界拉丁舞中探戈的片段。)欣赏完之后,哪位同学来谈谈感受呢?找一到两名同学回答。
(2)学习探戈舞步,师生共舞(重点体会夸张的身体动作和有力的顿步相结合,使表演跌宕起伏的感觉。)两人一组练习,请个别同学表演,集体表演。
4、教师简介探戈的发展:最初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郊下层人民中间。19世纪中叶,欧洲上层社会流行小步舞和华尔兹,人们感到厌倦,探戈以它新颖独特的魅力进入欧洲上层社会发展。
5、欣赏更多拉丁舞表演,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对“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的认识。
三、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1、(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墨西哥歌曲《美丽的小天使》和探戈舞曲《小伙伴》,并欣赏了探戈舞及其它拉丁舞的表演,请同学们从音乐的旋律构成、节奏特点、音乐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总结一下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
2、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回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拉丁美洲音乐是印地安、非洲、欧洲三种音乐文化的融合)
四、课后作业:
8.中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 篇八
付宝环(崇文小学,特级教师)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要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课标中还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到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欣赏教学如此重要,我们应怎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呢?
一、深钻教材是教学的根本
音乐欣赏课是通过音乐作品感染学生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熟悉教材,理解教材,钻研教材,通过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对音乐作品创作手法的分析、对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音乐内涵的理解来挖掘音乐欣赏教学的方法。
有人认为,音乐欣赏课不就是放一放录音,学生听一听就完了,其实不然,有更多的老师感到讲音乐欣赏课不容易,经常有教师问我:音乐欣赏课令我困惑的是找不到方法,不知道怎样让学生听进去。每当遇到这样的提问,我总是回答:你把要欣赏的音乐作品先自己听赏几十遍,自己先弄通,弄懂,弄明白,就一定能找到教学的方法。因为,不能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当然就谈不上引导学生欣赏了。音乐是一门技术性与知识性很强的艺术,不仅要对音乐有所了解,还要了解文学、美术、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深入的理解音乐。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熟悉音乐,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获得感受。具体到某一首作品,可以做以下案头工作:
1.反复聆听音乐,记录音乐的主题旋律并能用钢琴演奏;
2.分辨音乐作品中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音色、旋律、速度、力度是怎样的,以及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及对比)3.分辨音乐主题是如何发展的; 4.分辨音乐的结构;(也就是曲式结构)5.了解作者的简况;
6.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一些趣闻轶事;
7.了 解与作品相关的文化内涵,如诗歌、绘画、文学、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等; 8.在反复聆听中引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产生联想和想象)9.产 生设计欣赏教学的思路。
试想,在 N 多次聆听作品之后,就不难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了。
二、音乐欣赏教学的设计
音乐欣赏教学的一般过程大家都熟悉或常用的是:
1.导入:引入教学的阶段。导入要自然,要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魅力。不可过多地用非音乐的形式代替音乐。(比如图片、文字、故事等)
2.带着问题听音乐:每一次听音乐都要有目的地聆听,带着问题听音乐,如音乐的情绪、音乐的风格、音乐的构成等。
3.感受音乐:提倡完整的欣赏音乐,如果篇幅较长可以分段欣赏。
4.探索 音乐:这是教学的中心部分,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内部结构,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不能以教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
(1)分段欣赏(感受情绪、记忆主题、分析音乐要素、联想与想象)(2)完整欣赏(分辨音乐结构、加深记忆主题)5.复听音乐:这是巩固、加深记忆的阶段。
6.感悟音乐:感悟音乐是深入感受音乐的阶段,可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及相关文化,升华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7.表现音乐:用外化的手段表现对音乐的感悟、感受。以上只是一般的教学过程,切不可以形成教学的框框,应根据教学实际所需创新,以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我举一个欣赏教学的实例,这是一节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作品《沃尔塔瓦河》的教学实例。我认为在教学的设计上有很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
教学开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口琴练习(这个学校是用口琴作为音乐学习的辅助乐器的),吹奏的旋律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 3 ︱ 6 7 1 2 ︱ 3 3 3 ·︱ 4 · 4 ·︱ 3 · 3 3 ︱ 2 · 2 2 ︱ 1 2 1 1 ︱ 7 · 7 7 ︱ 6 „„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我们要欣赏一首乐曲的片段,当你听到我们刚才口琴吹奏过的旋律时,请举手示意我,并在听完之后,谈一谈你的感受。这是第一次让学生聆听乐曲,只是主题部分。学生会初步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优美、流畅,像流水一样的清新感。接下来,教师揭示了教学的主题:我们一起来共同欣赏音乐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它选自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教师在和学生就捷克、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等话题进行短暂交流后提问:什么是交响诗?
生:单乐章的标题管弦乐。(课前教师留了作业,学生已查阅了一些资料)师:你以前欣赏过哪些类似的乐曲? 生:交响童话《彼得与狼》、《龟兔赛跑》。师:那么什么是标题?
生:标题是指说明乐曲内容的一段文字。
师:那好,斯美塔那为这部作品写下的一段文字说明是这样的:
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这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卵石哗哗作响,迎着阳光闪耀光芒。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猎号的回音。它穿过庄稼地,饱览丰盛的收获,在它两岸旁边,传出了乡村婚礼的欢笑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曲在河上的浪尖上嬉戏。天渐渐亮了,在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记忆的那些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破浪喧哗。顺着圣约翰峡谷,沃尔塔瓦河奔泻而下,冲击着悬崖峭壁,发出轰然巨响。尔后,河水越加壮阔地奔向布拉格,流经古老的维谢赫拉德,现出它的全部瑰丽和庄严。沃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会合,并逐渐消失在远方。
读完了这段文字,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九张字条,每张上分别写着不同的标题:茂密森林、源头小溪、峡谷激流、流向远方、沃尔塔瓦河主题、水仙舞蹈、冲出险境、乡民婚礼、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学生手里都有一张写有这九个标题的表格,教师开始放录音,请学生欣赏全曲,边听边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将这九个标题排序。音乐结束后再分小组讨论,得出相对一致的排序后,请两个小组长把本组的排序结果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阐述各自的理解与观点。
这里就出现了不同的排序结果,教师并不急于作出评判。而是带领学生们再次逐个音乐片段地欣赏乐曲,并以斯美塔那的那段话作为佐证,请同学们进行判断。学生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听赏中不断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最后一致得出的排序是:
1.源头小溪; 2.沃尔塔瓦河主题; 3.茂密森林; 4.村民婚礼; 5.水仙舞蹈; 6.黎明时的沃尔塔瓦河; 7.峡谷激流; 8.冲出险境; 9.流向远方。
由于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听得认真,又借助文字帮助理解,(这里的文字是来源于作者本人的)当学生们听赏后讨论感受时很多人都很兴奋,纷纷表达说:乐曲令人感动;我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听到了激流奔涌的气势;我感到音乐中的抒情与优美;在乐曲的最后我感受到一种伟大与宽容的情怀。„„
当然,由于作品长,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了,欣赏得不够细,乐曲中许多的音乐要素还来不及分析和品味。但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一节四十五分钟的欣赏课是成功的。
这节课的成功,首先是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反复聆听以及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教学设计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教师对这部作品的聆听不下几十遍,并且自己先被作品感动,从而激发了她把这一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的强烈愿望。对这样一部世界著名的优秀音乐作品,人的一生可能要多次欣赏它,在学生这个年龄段是较初步的涉猎,带有浏览性的。尽管如此,这个初步的欣赏应该说是能够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既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导入这个环节,教师是因地制宜地运用了口琴吹奏来揭示欣赏乐曲的主题,既自然又有效果。教学一开始,学生们就在老师不留痕迹的引导下参与到音乐中来了。另外就是引导学生为乐曲排序。这是引导学生欣赏的方法,也就是一种手段,让学生通过排序更好地、更深入地欣赏音乐、感悟音乐的内涵才是目的。那么,排序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使欣赏不那么漫无边际,无可把握,没抓挠,而排序又有它的不可定性,因为这些标题的排序不是老师事先排好的,学生要在自己聆听的过程中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来排定顺序,这又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为它是未知的,有一些悬念在里面。当然,这些标题的拟定是教师在自己反复聆听的基础上精心提炼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教学中才能使学生的聆听更加专注、用心和深入,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在这样不知不觉的专注和用心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起来了;特别是让学生感受,交流讨论,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师生之间的交流是自然的,学生的表达也是水到渠成的。但是在这看似自然的教学过程,却是教师精心设计而成的。
三、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思维方式要更新
音乐欣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参与中增强音乐的感受力与理解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特别是对管弦乐曲的欣赏,常常使学生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状态中。多数情况是,教师出主题、分析曲式结构、学生能听出主题与对比主题,能听出曲式结构就可以了。如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呢?建议老师们从以下三方面做些努力:
1.教师本人先要对音乐作品作比较透彻的了解
这包括作品的相关文字资料,也包括对作品音响的反复聆听。在备课中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反复听赏应不下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上百遍(因乐曲的长短、难易程度而定)。达到烂熟于心的程度。以求对作品有充分的理解,方能在教学中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形象地创设情感氛围。
2.抓住“音乐形象”这条主线
音乐是稍纵即逝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情绪、情感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因此,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启发、引导、议论都不离开音乐的情感内涵,就会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例如在欣赏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野蜂飞舞》的过程中,我一改过去的做法:先讲故事,再介绍音乐主题,最后学生被动地欣赏音乐的这一套,而是先让学生直接听作品(曲名也不告诉他们),这首作品比较短,速度又快,还是很抓人的。反复听赏几遍之后,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哇!学生们的发言踊跃极了:
“有狗熊!有蜜蜂,在搏斗!”; “一个人在走夜路,很害怕的样子”; “猫在捉老鼠”; “水中鲨鱼追人”; “猎人在与野兽搏斗”„„
我问学生:“你们感觉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学生们纷纷回答:“恐惧、紧张、搏斗、挣扎、有追有跑„„” “太好了!你们对乐曲的感受不仅强烈,而且准确。”这时,教师再来介绍乐曲的名字、曲作者的简略情况,以及乐曲的出处——歌剧《沙皇萨尔丹的故事》的幕间曲。是根据俄国诗人普希金的童话诗改编的,剧情是„„学生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很快地理解了乐曲,知道了管弦乐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了王子变化成的野蜂与昏庸的沙皇及谗言制造者的搏斗,有复仇的追逐,也有恐慌的逃窜、挣扎。待到再听乐曲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乐曲中两个不同的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了记忆。
3.相信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
不过多的先入为主,而是给学生留有充分感受音乐的空间。从而更深入地走进音乐,学会剖析音乐。如在欣赏交响组曲《海霞》之一《童年》的时候,我只告诉了学生乐曲的名字,并不急于介绍出处与创作背景,而是让学生先听音乐,自己从音乐中感 悟:乐曲所描写的是怎样的一个童年?(现在的学生没看过《海霞》的电影,对这个组曲也是一无所知)这样倒使学生们听得更专注,想象更丰富。讨论时,他们表达的语言虽各不相同,但感触是相近的。
“乐曲中的童年是悲惨的”; “很黑暗,很凄凉”; “好像有激烈的搏斗”;
“有海浪的声音,可能跟海有关系”。
大家说完了,我开始讲述乐曲的创作背景及电影《海霞》的故事梗概,并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音乐感受是准确的。
那么,作曲家是通过怎样的音乐手段来讲述这样一个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的呢?我们又逐段地进行了欣赏和分析。于此,学生们已掌握了乐曲欣赏的主动权,积极性与注意力也早已被他们的自信心调动起来了。随着音乐一段段地展开,老师稍加点拨,大家对音乐理解便步步深入。同时,对音乐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打击乐模拟的风声、海浪声是多么的逼真;圆号四、五度旋律进行塑造的空旷、孤寂的意境是多么的形象;高胡这一擅长表现海南风情的民族乐器所演奏的海霞主题又是多么地纤弱而优美;还有乐队全奏时长号那具有强烈穿透力的半音下行,形象地刻画出渔民们与海匪渔霸的斗争是你死我活,震撼人心的。
四、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种类型和常用的方法 1.单一内容型 单一内容型,也称标题型音乐欣赏教学,是欣赏教学最主要的一种类型,通过欣赏一首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如《沃尔塔瓦河》、《海霞》等。在这类教学中更适合用主题欣赏法,记忆主题并能判断主题的发展是音乐欣赏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乐曲是由主题构成的,有的是一个主题,有的由若干个主题构成。主题欣赏法就是通过记忆主题欣赏音乐的方法,除了演唱主题的旋律之外,还可以为主题填词演唱。如为《瑶族舞曲》第二部分主题填词的《瑶山夜歌》。为了帮助学生记忆主题,教师可以带学生唱一唱主题,把听唱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例如海霞的主题音乐就是渔歌变化来的)
2.专题型
专题型是以某个主题内容进行集中欣赏的教学。它的特点是通过同一特点作品的欣赏加深对某个专题的认识。如体裁方面的可以有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等;题材方面的可以有大海、春天、动物等;演奏形式方面的可以有民歌、流行音乐等。上好这一类型的欣赏课,文化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要精心地把几个作品进行梳理,使他们产生有机的联系,使音乐教育更加接近人文教育的实质。
3.综 合型
综合型是与其他的教学结合在一起的类型,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之中,这是对音乐欣赏广义理解的运用,也是体现音乐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单元欣赏《难忘的歌》,是配合二年级学生即将加入少先队,带上红领巾而安排的队史教育的内容。包括《共产儿童团歌》、《儿童团放哨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卖报歌》等歌曲的欣赏或学唱。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电影《红孩子》的片段来介绍《共产儿童团歌》,通过电影《英雄小八路》的片段介绍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用卡拉 OK 动画呈现了《卖报歌》,用童声合唱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儿童团放哨歌》。从多层面,多角度让孩子们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更立体地了解了四首歌曲的时代背景与人文内涵。教师通过这些有声有色有形有影的教材,向学生们讲述那些发生在五十年前、六十年前、甚至七八十年前的生动故事,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什么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当我们再来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时候,孩子们不禁肃然起立,随着音乐动情地放声高歌。接着,我引导学生对歌词的内容展开讨论,当谈到“为着理想勇敢前进”这句歌词时,我问大家,什么是理想?片刻的沉默之后,有人举起了手:“就是心里想的”、“是最想实现的”“是将来长大了,自己要干什么”„„对呀!同学们,理想,就是我们每个人心里的愿望。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吗?有的孩子兴奋地点着头,有的孩子努力地思考着,有的孩子显得有点茫然。我说,这样吧,今天下课后,每个人都认真地考虑一下,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然后把它写下来,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下次音乐课交给我好吗?等到再上音乐课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理想”交到了我的手中。看着这些出自七八岁孩子之手的作品,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小小的纸片上,不仅写着质朴的语言,还都配有稚气的图画,有的折成了花篮的形状,有的加上了别致的信封,有的折成小书包的样子,有的做成了贺卡„„,显然,孩子们在制作“理想”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整个身心。这里有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的展示,也有美术和手工劳动作品。我知道,孩子们在最近几天中一直被自己的“理想”激励着。因为,不时地有同学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您知道我的理想是什么吗?我还没写好呢,等着瞧吧!”当今天踏着铃声走进音乐教室的时候,他们的眼中都流露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我想“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前进,前进”这句歌词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心里了。这首歌,我自己唱了四十多年,教孩子们唱了三十多年,而这一次的教学我认为是最成功的。我找了一个大纸袋,把孩子们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封面上写着:今天学习《难忘的歌》,谈到了“为着理想勇敢前进”„„这里装着二年级全体同学的理想。我对大家说,同学们,十几年以后,你们长大了,那时候如果你们再回到母校,打开这个纸袋,我想,那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没有等到十几年以后,三年后,当我们在音乐课上学习《小纸船的梦》的时候,又谈到了“理想”,我提起当初他们曾经每人写下过自己的理想保存在我这里,他们都瞪大了眼睛,似乎对自己幼年时的事情不大记得了。我拿出了那个大纸袋,向他们展示一个个稚嫩的作品,并一一地朗读作品中的话语,全班安静极了,他们屏住呼吸倾听着每一字,听完一句就会发出一阵欢呼。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小小的纸片会产生如此轰动的效应。课后,许多孩子给我写来了感想。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写道:付老师:您给我们念我们二年级时的理想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顺着脸颊往下流,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是一种感动,一种幸福,一种温暖„„您给了我一种自信,一种坚定自己理想的地基,有了这个地基,理想的大楼永远不会倒掉,它会永远矗立在 2006 年 3 月 30 日 音乐教室里每个五年级二班同学的心里,永远,永远„„。在信的封面上写着:给理想大楼的建筑人,设计者。这封信我一直保留着,经常打开读一读,它给我鼓舞,也给我温暖。
9.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 篇九
一、教学内容:
1、乐清民歌《对鸟》
2、介绍山歌及特点
3、创编歌词及表演
二、教学目标
1、过对温州民歌《对鸟》的学唱。感受温州乡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地方音乐的喜爱。
2、分析比较山歌的风格特点,并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歌曲欢乐,爽朗的情绪。
三、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的特点。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及创编歌词
四、教材分析:
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音乐风格,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迥异。温州民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山区,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音条件,充分发挥其演唱才能和演唱风格。
五、教具准备
录音机 幻灯片 大歌纸 道具(在教室旁边用椅子和桌子搭成两座山)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温州民歌《叮叮铛》的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气氛
(二)基本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呢?(温州民歌《叮叮铛》)对,很多同学都熟悉它并会演唱这首歌。我请一位同学来唱唱。那谁还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乡土音乐呢?(„„„)哦,原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温州非常有名的山歌《对鸟》(出示大歌纸)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它是用温州什么地方的方言来唱的。(乐清)那这首歌中那些歌词跟温州话不同。
2、出示歌纸,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念一念。“介姆”“过”“打”“胭脂”“唇”这几个字与温州话区别比较大 a:介姆:乐清方言,什么的意思 b:天主鸟又名 鸡鸟
c:长尾巴丁:嘴似鹦鹉,尾长似凤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试念来趋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歌词做好准备。
3、学唱这首歌 a 师无伴奏范唱
b 师对学生进行口头传唱。唱好下滑音(铜 绿 鸽 夹嘴这几个字)c 学生学会后由第一排对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传唱。设计意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学生不一定要会唱曲谱这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口头传唱以及学生排与排之间的传唱,充分体现出民歌口头传唱的这一特点,而教师的范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介绍山歌及特点并与劳动号子的区别
a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歌之一劳动号子的节奏,演唱形式,曲调的特点(出示幻灯)
劳动号子 节奏: 固定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曲调: 粗犷有力 b 师:通过今天学唱的山歌《对鸟》,你认为山歌是怎样的?它与劳动号子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听《对鸟》和《打夯歌》(出示幻灯片)
劳动号子 山歌 节奏 固定 自由 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 对唱
曲调 粗犷有力 高亢 嘹亮 悠长
设计意图:由于教材的连贯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劳动号子的特点,这里利用上下课联系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了解山歌与劳动号子的区别,从而达到了既巩固了劳动号子的内容,又能加深对山歌特点的理解
5、齐唱《对鸟》
师:我们知道山歌应用高亢,嘹亮,奔放的声音来唱,那么让我们再来齐唱《对鸟》,唱出山歌的特点。(学生无伴奏唱,有教师来指挥)设计意图:加深印象,起到巩固的作用
6、创编歌词与表演唱
师:我们知道民歌在歌词上有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老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也来即兴创作歌词怎样。
a 小组讨论,要求在小组中先试唱
b 每组有由两名学生来表演,先问后答的形式
c 汇报时,先演唱,再问学生“你们听出他们那些地方体现出山歌的特点。” d 同学们你们在山上边劳动边唱歌过吗?我请两位同学登上这两座山进行劳动,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对鸟》和你们创编的歌词,一起来体验山野劳动的愉快心情(先表演《对鸟》,再表演自己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同时对山歌特点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运用。
(三)、课堂小结
10.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十
活动名称: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
设计意图:
该活动把“脚”称为“先生”,还用优美的旋律唱出来,并遵循一定的欢快的节奏,模仿“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各种动作,这些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趣味性活动,不可能不激发幼儿认识“脚”保护“脚”的积极性,即学到了生理常识,懂得了一些生活常识,还获得了音乐的美的熏陶。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做做、唱唱的游戏中学习律动歌曲《滑稽的脚先生》,能随音乐节奏掌握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动作。
2.明确小脚的名称,知道天气变冷了,小脚保暖的重要性。
3.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旋律,在音乐游戏中,尝试多种用脚行走的趣味方式。
难点:在行进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步距与平衡,尽量不碰到别人。
活动准备:
1.贴好脚印的地垫。
2.“小礼物":袜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听音乐走进活动室。引导幼儿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拍手、走路、做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境,熟悉旋律与节奏,并合着语言节奏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走玩玩。
2.引导幼儿找到适合自己的座位,以按摩小脚的情景进一步熟悉旋律、节奏与歌词。
3.教师完整范唱,幼儿欣赏后跟唱。
引导幼儿将走路的样子加入歌词中演唱。
三、结束部分
1.师幼共同讨论脚的重要性,知道可以穿上袜子来保护小脚。
师:和小脚做游戏你开心吗?想一想,小脚除了和我们做游戏,平时还可以帮我们做哪些事情?小脚这么能干,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关心它、保护它呢?(洗脚和穿袜子、穿鞋子……)
2.结束环节:找袜子、收地垫,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高,师幼关系较为融洽,教师与幼儿之
11.中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十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初步感受弱拍起唱的节奏,能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表达自己喜爱花卉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
2.蝴蝶姐姐翅膀一对;
3.蝴蝶头饰十个;
4.花环十个。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蝴蝶姐姐的角色)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美丽的蝴蝶姐姐,我有一个漂亮的小花园,现在蝴蝶姐姐带你们去看看,好吗?(好)那我们就学着美丽的蝴蝶飞到我的小花园吧!
老师带着幼儿进入活动室
师:小蝴蝶们注意慢慢飞,不要急哦!不要挤,注意安全,马上就要到我的小花园了!
2.(多媒体出示小花园画面)
师:好了,我的小花园到了,小朋友看,花园里的花真美呀,我们一起来和花儿跳个舞吧!
老师带着幼儿一起练习律动。
3.师:我的花儿说你们跳得真好,我们一起再来唱唱花儿开真美丽吧!
练声并复习歌曲。
1.师:请小朋友们到蝴蝶姐姐这儿来休息一会吧!每个小朋友都找一张凳子坐下来吧!你们知道我的小花园里都有什么呀?(花)那你们猜猜都有什么花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就知道了。
2.完整欣赏歌曲,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3.一边出示图谱一边提问:
⑴你们听见歌曲里唱了什么呀?
⑵我的小花园种满了什么呢?
⑶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呀?歌曲里是怎么唱的呢?
⑷每天早上我会给鲜花做什么呀?
⑸你听见歌曲里唱了哪两种花呀?
⑹它们开得怎么样呢?
师:请小朋友再听蝴蝶姐姐唱一遍吧!
4.老师一边演示磁性教具一边有表情地清唱歌曲。
5.师:这首歌曲唱的就是我的小花园,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说说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呀?(我的小花园)
6.合着琴声学习歌词
师:我的小花园里的花开得真美丽,小朋友们跟着蝴蝶姐姐一起来说说吧!
老师一边操作图谱教具,一边带着幼儿跟着琴声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7.师:小朋友念歌词的时候要注意念出跳跃的感觉来,种满了鲜花,我给它浇水,开放得多美丽这三句的开头呀要念得快一点,短一点,我们一起拍着手再来一遍吧!
1.师:接下来,小朋友们跟着蝴蝶姐姐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再次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跟着老师唱一遍!
2.师:小朋友说说我们应该用什么情绪来唱这首歌的(高兴)怎么唱才能唱出高兴的情绪来呢?(请个别幼儿来表现)
3.师:刚才这个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呀?请小朋友们拿起凳子底下的碰铃,我们拍着碰铃唱一遍吧!小朋友要唱出高兴的情绪来哦!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把碰铃送回凳子底下吧!
1.师:蝴蝶姐姐的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花,除了茉莉和玫瑰还有什么花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图片出示桃花和迎春花,一边出示一边说说这是什么花,是什么颜色。)蝴蝶姐姐要把这两种花也唱到歌曲里去。(老师示范创编)
2.师: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什么颜色的花呢?跟你的小伙伴一起来说说,也把它们唱到歌曲里去,好吗?
3.幼儿分组练习创编,老师巡回指导。
4、师:接下来,我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把你编的好听的歌曲唱给大家听!(请个别幼儿上来演唱)
5.表演
师:小朋友们创编得真好,今天你们把蝴蝶姐姐花园里的花都唱进了好听的歌曲里,我太高兴了,高兴得想跳舞了,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师:时间不早了,蝴蝶姐姐把你们带出来这么久,你们的老师一定很着急了,请小朋友跟着蝴蝶姐姐一起飞回到老师那里去,把你们编的好听的歌曲唱给老师听,好吗?
(幼儿在欢快的歌声中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我的小花园”是一个艺术活动,这是一首节奏轻快、有趣、优美的歌曲。花园里的情景通过歌曲的形式唱出来,对于幼儿来说非常有兴趣。这首歌曲在教学中,要求幼儿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那么教师用自身的情绪来调动幼儿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歌曲中休止符处要唱出跳跃的感觉,是幼儿学唱这首歌曲的难点,需要教师利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唱好这首歌曲。
在教学活动中,我利用歌词图谱法,孩子们很容易地理解了歌词并记住了歌词。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易懂,却描绘出美丽的自然风光。再通过多媒体的介绍,让幼儿去发现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充分体现歌曲中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活动中,我还用游戏、舞蹈等方式串连活动。孩子们跟着音乐的旋律表现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开放的情景,也充分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我发现孩子们做了游戏、舞蹈忘了唱歌,把幼儿的情绪再调动一些,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更能表现自己。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设计意图
歌曲《郊游》曲调流畅、轻快从容,来源于幼儿生活。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带幼儿进入郊游的情境中,再现了幼儿生活中外出游玩的生活经历。在活动中感受郊外美丽的景色帮助幼儿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活动目标
(一)理解歌曲ABA结构,感知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二)学习用跳跃、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谱、音乐磁带。
经验准备:有过郊游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我和朋友去郊游,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1.今天,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一起去郊游,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郊游吗?郊游就是出去旅游。那现在就请你邀请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郊游吧。
2.(播放歌曲磁带),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手拉手,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理解歌曲内容,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1.有许多小朋友也手拉手去郊游,我们来听听,小朋友们去郊游看到了什么?(完整听歌曲一遍)
2.小朋友们是怎么去郊游的?他们去郊游看到了些什么呢?(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知道什么叫锦绣?(锦绣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3.出示图谱,理解歌曲。
(1)我把这首歌曲画了下来,请你们看着图谱再来听我唱一遍歌曲吧。(范唱。)
(2)你们看懂了吗?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请幼儿说一说)
(3)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把小朋友们出去郊游的事一起来说一说。
4.刚才你有没有听出来这首歌曲有几段吗?(三段)哪两段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那这首歌你觉得哪里是很快乐的,唱起来应该是跳跃、活泼的,哪里听起来是很优美的、温柔的,唱起来应该是轻柔的、缓慢的?
5.第一段和第三段讲了小朋友去干什么?(郊游)那去郊游的时候心里怎样?(高兴、开心等)那我们唱的时候该怎么唱?用很欢快跳跃的声音唱。
6.那中间第二段是在欣赏美丽的景色,欣赏景色的时候我们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那我们唱的时候也要慢慢地,用很优美的声音演唱。
7.带领幼儿一起轻松欢快地演唱,感受与朋友一起郊游的快乐情绪。
(三)大家一起去郊游
1.教师带头以邀请游戏的形式,连续邀请幼儿手拉手地边唱边表演。每增添一个幼儿,歌曲就重复唱一遍。
2.请四名幼儿带头。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个小朋友拉好手,然后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一遍后,赶紧再邀请一名幼儿,手拉手边唱边走。不断反复演唱这段歌词,知道所有幼儿均被邀请到。
3.请幼儿两两结伴,共同演唱歌曲。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3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数高楼》,念准数高楼时的节奏型。
2.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学玩音乐游戏“数高楼”。
3.体验与同伴合作玩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特制高楼图、图片白云、图片弟弟妹妹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课题。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高楼大厦。你有没有去数一数哪幢楼房有几层?谁来做一做数高楼的动作?(抬头)你数过最高几层楼?很高很高的楼房好象在哪儿?
幼儿回答。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做高楼,请小朋友们来数数这里的高楼有多高?
二、出示高楼图
1、请小朋友上来数一数。(边数边加动作)
2、提问:你有没有发现老师带来的高楼有什么特别地方?(提示颜色)
3、要求:把颜色一样的楼层连起来数。
4、想想做做,数高楼可以用那些动作来表示。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数高楼》第一段。
提问: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2、听着琴声,跟着老师轻轻唱。
3、倾听第二段,提问高楼数清楚了没有?
4、带着幼儿轻轻唱。
5、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四、学玩游戏“数高楼”。
1、老师请部分幼儿配合老师讲解游戏玩法。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2名幼儿做弟弟和妹妹站在圈外。
2、游戏可反复进行。弟弟妹妹的人数可增加到4—6人。
3、活动结束。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4【设计思路】
1、活动素材分析:
音乐活动《猴子学样》中的乐曲选用的是一首恰恰舞曲,这首舞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让人听了又一种忍不住想动起来的感觉。同时,我选择了幼儿熟悉与喜爱的“猴子”形象作为音乐游戏的“主角”,赢得幼儿喜爱的同时又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2、幼儿经验分析
我班幼儿很喜欢音乐活动,在肢体动作的表达表现上有一些经验的积累。日常的音乐活动中,他们在模拟动物形态的同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创造,并且喜欢表现。大班下学期,同伴更加喜欢和同伴合作游戏,游戏中还经常伴着儿歌火歌曲。近期,他们看了动画片《猴子学样》,对猴子剥香蕉、登高望远等动作产生了兴趣,借此机会,我想通过《猴子学样》这个活动为载体,能够更多的激起幼儿模仿猴子动作的愿望。
3、活动价值分析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同时,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得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本次活动就是延续《动物大世界》的主题背景,继续让幼儿了解动物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以音乐游戏为载体开展的活动。
活动通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对猴子形态的模拟,激发幼儿自主创编猴子的不同动作,满足幼儿创造与表达的愿望。同时,通过图谱的出示,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引发联想以及与同伴互动游戏中激发幼儿主动、快乐地和同伴合作游戏。
【内容与要求】
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材料与环境创设】
1、看过动画片《猴子学样》
2、音乐《恰恰恰》、礼帽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师:前两天,我们看过一个关于猴子的动画片。你看到猴子会干什么呢?
1、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内容用语言节奏和动作(手势)进行提升。
(这只|猴子|会勾树枝|)
2、动作提升
师:我来表扬表扬你们这些猴子啊,我怎么表扬?
要求:当张老师表扬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那你这只猴子就要把你会做的动作做出来。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教师将幼儿的舞蹈动作编进猴子的舞蹈中。
师:我现在把你们这些动作编进猴子的舞蹈当中去好不好?看仔细了,它的舞蹈里面跳了些什么,哪里很有趣?一会告诉我哦!(音乐)
●师随音乐跳舞。
(1)向我点点头..(2)看好,猴王要打招呼了:朋友你好,耸耸肩
(3)哦——手拍嘴巴发出哦哦哦的声音
(4)猴子的舞蹈(将幼儿的动作编进舞蹈里)
(5)结束动作:这只猴子真聪明!
2、回忆舞蹈动作
●提问:有趣吗?哪里比较有趣?
●提问:除了“哦哦哦”的地方很有趣,还有哪里很有趣的?
●提示:刚才我把你们的动作都编进舞蹈里了,什么时候跳出来的呢?当音乐唱到“哎咿呀咿呀”的时候,我们就把自己的动作编进舞蹈里跳出来。
3、幼儿尝试听音乐跳舞
师:你们想把自己的动作编进来吗?好,小猴子们,我们找个空地方站好!一起来学学猴王的舞蹈。
要求:当音乐到“哎咿呀一”的时候要自己编动作。
●师带领幼儿一起跳舞。
4、提升舞蹈动作经验,找出有靓点动作的“猴子”。
5、图谱探索
师:你们都是最聪明的猴子,我把你们的动作都画下来了,请你们来看看,看得懂吗?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探索图谱表现的内容,教师适当提升经验。
2、尝试看图表现
师:猴王现在不带你们做动作了,你们这些聪明的猴子看着我的大照片,来表演猴子的舞蹈好不好?
要求:这次我们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用脚(做动作)。
●师引导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在座位上用动作表现。(师点图谱附加语言和动作引导)
三、玩玩演演——猴子传帽。
过渡语:现在猴王说,我要和你们玩最开心的游戏了,看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有一顶(帽子),想带吗?可是一个人戴够吗?我们一起来想办法,用我们的脑子来想办法。
要求:朋友之间拉起手,我们围个大圆圈,双脚盘腿坐下来。
讨论游戏规则:
师:这顶帽子只有我有,什么时候传给旁边的朋友?
1、尝试一顶帽子进行游戏。
我们试试看啊,当帽子没有传到你的手中时先和朋友打打招呼哦,一起来。
幼儿掌握游戏规则时加入音乐。
师:听着音乐来试试看。
师:你会玩这个游戏了吗?刚刚在游戏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2、尝试两顶帽子。
师:一顶帽子难不倒你们,我们增加一顶帽子吧。
提问:这次听到猴王跳舞的音乐时有几个猴子来跳舞了?(拿到帽子的两个猴子)
3、尝试三顶帽子。
师:想不想挑战三顶帽子?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5活动目标:
①学会唱歌曲《小树叶》,准确把握节奏。
②了解春秋两个季节树叶的变化,对大自然季节变化有初步的了解。
③感受春天小树叶打扮树妈妈的喜悦,秋天离开树妈妈的悲伤,增加情绪情感体验。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小树叶》。
活动难点: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春、秋两季大树的图片、歌曲《小树叶》简谱。
活动过程:
教师展示两幅不同季节的大树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发现不同之处。
师:我们看到了两幅图片,哪一幅是春天,哪一幅是秋天呢?你是通过什么发现的?
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春天小树叶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小树叶成了黄色的,掉落在地上。
教师弹唱歌曲,让幼儿继续停留在春秋小树叶变化之中。从上一环节的看到这一环节的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我们的小树叶啊,春天就冒出小嫩芽,越长越大,她们开开心心的长满了整个大树,把树妈妈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可是小树叶长啊长啊,长到秋天她就从绿色慢慢变成了黄色,变成黄色的时候,小树叶就要离开树妈妈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她会被风婆婆带到很远的地方……
在了解了树叶的四季变化之后,歌词内容则相对简单,只要教师与幼儿互动,反复练习则很快就能记住歌词
学唱歌曲,逐句学唱,反复练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歌曲
表演唱不仅是学习成效的检测,更是幼儿学习成果的展示!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6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大雨、小雨。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下大雨、下小雨,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雨丝”人手一份,节奏图,钢琴。
2、已学过歌曲《大雨小雨》
活动过程:
1、出示雨丝,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诗歌小雨点,发现小雨点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你们觉得大雨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今天一起来下雨。(在座位下有雨的道具请你拿出来)
2、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师:听,在下什么样的雨?(另一教师弹高音区音乐:轻快、跳跃)请你们觉得小雨是怎么下的?(轻轻的、有点跳的感觉)请你跟着琴声来下小雨。(师再次弹轻风,师生共同轻轻抖动雨丝。)你们觉得怎么样可以把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表示小雨(幼儿讨论)教师采用一种合理的动作一起练习(比如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
师:听,又下起了什么雨?(师弹低音区音乐:沉重、连贯。)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用你们的雨和动作来表示下大雨。(再次弹,师生动作)
师:嘘!雨停啦,(师生停在原地)我们都知道雨是会变大变小的,让我们来跟着琴声来变化着下雨吧!(弹两种不同的音乐,师生共同变化抖动雨丝。)
3、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区别大雨、小雨的变化
(1)师:雨停了,让我们休息一会,听一段音乐吧(弹奏《大雨小雨》)
(2)引导幼儿尝试用高低不同的声音和语言节奏表现雨的变化。
A)用语言节奏练习下小雨。
⑴ 师:我们都知道小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回答)下小雨时候声音应该怎么样?(轻)谁会用轻轻的声音来下小雨?
⑵出示节奏图
师:老师这儿有与幅节奏图,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它的节奏。
谁会用小雨的声音配上这个节奏来下雨,注意了小雨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幼儿练习---个别:还有谁有不一样的下小雨声音、集体)
B)用语言节奏练习下大雨。
⑴ 师:那大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回答)下大雨时候声音应该怎么样?(响)谁会用响亮的声音来下大雨?
⑵出示节奏图
师:老师这儿有与幅节奏图,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它的节奏。
谁会用大雨的声音配上这个节奏来下雨,注意了大雨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幼儿练习---个别:还有谁有不一样的下大雨声音、集体)
(3)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大雨、小雨。
⑴ 师:你们听,大雨、小雨是谁在唱?(配班老师弹《大雨小雨》的音乐老师用不同的声音演唱)
大雨唱了什么部分?小雨唱了什么部分?
⑵ 我们再来听一听,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再次倾听)小雨唱的歌是怎样的?是跳跳的,还是连连的,细细的还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细细的)大雨呢?(连连的、低低的、粗粗的)(出示图谱:表示两种不同的声音)
⑶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小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是细细的),大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粗粗的),(师生一起清唱)
⑷ 分组唱:谁愿意唱大雨的声音呢?谁愿意唱小雨的声音?(教师帮助幼儿分组)!(幼儿分组交换唱2遍)
4、游戏:大雨小雨
师:我们玩个大雨小雨的游戏吧。我们小朋友做雨点。当听到下大雨的声音就表示雨点很多,我们就很多的小朋友抱在一起。当下小雨的时候雨点是很少的,那你就自己随意的走小碎步。
5、结束部分。
师:雨停了外面的阳光出来了,我们到外面去晒一会太阳、吹一会风。(教师带领孩子去室外活动一会儿)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7活动目标:
1、能看图谱用好听的声音连贯地演唱歌曲。
2、能大胆创编第二段歌词。
3、体验创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幼儿参观过菜园
活动过程:
昨天我们去那里参观的?菜园里有那些菜?(教师同时出示这些菜。)
完整地说一说(用菜园里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联系说完整话)
有节奏地边拍手边说一说。
三、以故事引入教学活动,熟悉歌词。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本书,上面有什么?有谁?
1、教师带有边看图谱边讲故事
2、教师提问:
(1)谁来到小菜园了?
(2)小兔子是怎样来的?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小兔子跑(跳)?
(3)小菜园里有哪些蔬菜?
(4)小兔子是怎样吃蔬菜的?它用了几口吃掉蔬菜的?小菜园怎样了?
3、有节奏地念歌词。
教师:老师把儿歌变成了一首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教师范唱)
1、提问:在这首歌里,什么地方是唱的?什么地方是有节奏地念出来的?
2、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曲,要求在念唱的部分边念边拍手。
(小兔子把小菜园搞坏了它的心情非常的难过,小朋友,你知道小兔子为什么难过吗?可是小兔子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它想让小菜园变会原来的样子,你们能帮它想个好办法吗?)
教师在幼儿创编时操作图谱。
五、把幼儿创编的歌词唱到歌曲里。
教师:让我们大家唱唱自己的编好的歌。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运用故事情境创设,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中图谱的运用也比价的好。第一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吃蔬菜的情境,第二段重点让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中蔬菜的情境。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8活动目标:
1.在仿编歌词及两两结伴游戏的过程中学唱歌曲,在教师动作暗示下唱准休止符。
2.歉意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方便歌词并演唱歌曲。
3.在两两结伴游戏的过程中,积极寻找同伴,不拒绝发出邀请的同伴,初步感受相互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认识自己的收,知道手的作用。
2.手偶1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手偶的是身份与幼儿互动。
1.教师带上手偶:小朋友们好!开学了,你们都成为中班的哥哥姐姐了,小木偶也特地赶来为你们祝贺啦!瞧!他在高兴地干什么呀?
二、教师范唱歌曲。
1.教师以手偶的口吻:让我来给你们表演个节目吧!我来唱首歌,名字叫《我有小手》。请你们听听我的小手在做什么、2.教师:我的歌儿唱完了,谢谢大家!
三、师幼套理论歌词,合作表演;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小朋友,刚才某某小朋友唱的歌里,小手在做什么?你们来做给我看看!
2.教师反馈幼儿的动作,并反复示范,带幼儿分句练习。
3.教师:现在我来唱歌词,你们来做动作,不记得动作的小朋友可以看我的手势。
4.教师: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
四、幼儿尝试替换歌词歌曲。
1.教师我们的小手除了拍还可以干什么?
五、幼儿两两结伴,变唱歌变做相关交流游戏。
1.教师:下面请小朋友起立,听前奏,找个好朋友手拉手,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
2.教师:刚才我们是自己玩小手拍拍的游戏,现在我们可以和朋友来拍一拍。
3.教师:下面我们要来换另外的动作和好朋友一起玩了,注意听!
4.教师在前奏即将结束是,说出手的动作,幼儿边唱变做两两交流。前奏再次开始,幼儿换一个朋友游戏。如此反复。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美术角,让幼儿创造性地回执“手掌变化造型”。
活动反思:
《我有小手》是一首简单易学且朗朗上口的歌曲,歌曲重点为:在教师动作的暗示下,学唱带有休止符的歌曲。歌曲难点为:创编歌曲,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今天歌唱活动一开始,我以猜谜语游戏的情景导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方式的激发下幼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参与活动的兴趣,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了学唱歌曲、仿编歌曲。
活动中,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体验歌曲的休止符,通过结合动作演示,孩子们较快地掌握了这首有休止符的歌曲。在创编环节,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小手还能干什么?比如:我有小手我点点点,我有小手我敲敲敲,我有小手我搓搓搓等。接着再引导孩子想想身体其他部位还能干什么?如:我有小脚我跺跺跺、我有眼睛我眨眨眨、我有屁股我扭扭扭等等。孩子们不仅轻松的学会了歌曲,而且兴致非常浓厚。最后环节,孩子们两两结伴边唱边玩游戏,参与也非常积极。
活动后,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和餐前活动的时间,引导幼儿边唱歌边两两结伴进行游戏,孩子们玩得乐此不疲。不但进一步促进幼儿之间友好交往,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了歌曲。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9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唱歌曲《小鸭嘎嘎》,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唱准附点节奏。
活动难点:
尝试分组演唱,并能快速准确接唱歌曲。
活动准备:
《小鸭嘎嘎》音乐,ppt课件,分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互动,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导入:水中游来小鸭子
(1)(出示ppt图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个浴缸大吗?请你学一学。
(2)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看看是谁?(出示小鸭)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为什么喜欢它?它摸上去什么样?眼睛大吗?学一学。
2、小鸭嘎嘎叫
(1)欣赏歌曲第一段
师:我喜欢小黄鸭可爱的样子,我还喜欢它什么地方呢,这回要请你们的耳朵来帮忙听一听了,这首歌会告诉你,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问:我为什么喜欢它?你们会洗澡吗?一起来学一学吧!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和小黄鸭一起洗澡吗?因为这个浴缸太大了,我一个人洗很孤单,小黄鸭陪我洗澡,还陪我玩水呢!你们喜欢玩水吗?怎么玩?来,学一学。
(2)重点练唱小鸭叫声(附点节奏)
师:刚才你们玩水的时候,来了两只小黄鸭,还记得小黄鸭的叫声吗?哪一只是我的朋友呢?请你听一听吧!
(师分别演唱两只小鸭的叫声,幼儿听辨并练习附点节奏,并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
(3)学唱歌曲后一部分
师:我的小鸭还有本领呢,快来找找吧!
①师逐句弹唱唱后一部分。幼儿倾听并找出小黄鸭的本领。
②欣赏ppt课件,引导幼儿添加象声词。
刚才你们听到“我会游”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唱”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吹泡泡”的后面又有什么声音?两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样吗?请你学一学怎样吹出向上和向下的声音呢?
③幼儿随乐表演唱。
3、小黄鸭合唱队
(1)齐唱练习
师:(出示ppt图片六只小鸭)小朋友的歌声引来了一群小黄鸭,这六只小鸭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黄鸭和唱队”,今天它们是来演唱《小鸭嘎嘎》这首歌的,可是他们还不会唱呢,你们会唱了,你们来教教它们,好吗?
(2)分组演唱小鸭子合唱队要去沙滩上演出,他们要分成三组,一组唱游泳的,一组唱唱歌的,一组唱吹泡泡的,怎么分呢?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表演吗?请你自己选一个队加入吧!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为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活动反思:
《小鸭嘎嘎》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富于表演,很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
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游戏化教学教改模式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理解记忆,学唱模式,将歌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歌曲,整个过程像是在玩耍,没有了教的痕迹。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欣赏感知音乐,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的情绪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贴近《指南》的目标要求,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在不断的感受与欣赏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指南》。
我会把这次观摩示范活动做为起点,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使我们的游戏化教学更有效。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0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快的旋律,尝试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乐意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哑铃、串铃、圆舞斑、每种乐器的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
2.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织纺歌》。
1.听音乐。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听一首乐曲。一边听一边想,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幼儿听音乐,教师用身体动作表现布的过程,帮助幼儿感受乐曲的旋律)
--教师;请你说一说听完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教师:这首音乐听起来很轻快,就像织布机在织布一样。它的名字就叫《织布歌》
二、熟悉乐曲旋律,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奏。
1.教师播放乐曲,幼儿随音乐拍手,拍出节奏型。
--教师:请倪你跟着音乐拍拍它的节奏。
2.引导幼儿将拍手动作转换成身体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不只是拍手,还要拍身体的其他部位,请跟老师试一试。
--在教师的指挥下,幼儿练习身体动作。(拍肩、拍腿)。
3.将幼儿分成三组,一组拍手、一组拍肩、一组拍腿。
--教师:现在我来指挥,我指挥哪一组哪一组就做动作。
三、尝试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1.教师:老师准备了哑铃、串铃。园舞板,拍手的地方用哑铃演奏,拍肩的地方用串铃演奏,拍腿的地方用圆舞板演奏。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2.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空手做打击乐演奏动作。
3.幼儿拿乐器,看教师指挥,集体演奏1-2遍。
4.幼儿自由交换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请小朋友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在椅子下面,然后找到另一个你想演奏的位置坐下。
四、幼儿整理收放打击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中提供乐器和音乐,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的演奏活动。
活动提示:
1.整个活动是一个循序浙进的过程,从拍手--身体动作(总、分)--乐器演奏的每一个环节的处理,教师都布能操之过急。如果幼儿一次布能完整做到,可以将交换乐器环节放到以后的音乐活动中进行。
2.教师可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提供打击乐器,如果无条件,可自制打击乐器。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1活动目标:
1、在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2、创编不同的“雪人造型”动作。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在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难点:
创编不同的“雪人造型”动作。
活动准备:
1、已初步会唱歌曲。
2、有在下雪天堆雪人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雪花》
引导幼儿扮演小雪花,快乐地表演唱,鼓励幼儿与同伴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六个花瓣的雪花造型。
2、复习歌曲《堆雪人》,注意唱出歌曲3∕4节拍的特点以及活泼、快乐的情趣。
3、创编歌曲表演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堆雪人”动作,并指导雪人堆好后不能动。
创编“不同造型”的雪人,并做好控制,以供同伴们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反馈幼儿的雪人造型,组织幼儿互相观察。
4、完整听音乐做游戏。
幼儿两两结伴,自己商量角色,一人当“雪人”,另一人为小朋友去堆雪人。鼓励引导幼儿能根据同伴的意图做出相应的雪人造型动作。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2活动目标:
1.学习用说唱结合的方式表达歌曲的温馨和美好。
2.尝试根据图片提示,理解歌词并多形式演唱。
3.初步学会用优美、舒缓的演唱效果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活动准备:
三课树(爸爸、妈妈、我);ppt;歌词图谱四套。
活动过程:
一、问好导入,感受旋律。
1.用唱歌的方式来问好。
师:小朋友你好~男|女小朋友好~xxx你好~幼:你好,你好,封老师你好~
2.倾听旋律。
师:今天来了快乐的一家人,听,爸爸唱着快乐的歌来了!看,美丽的妈妈也来了!还有谁来了?(小朋友,宝宝)他们给小朋友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
你听完这个旋律有什么感觉?
二、倾听操作,熟悉歌词。
1.倾听清唱,初步感受歌曲。
师:这么优美、舒缓的旋律讲的可是关于家的事。我们都有幸福的家,宝宝说她也有幸福的家,她还要给我们唱一唱她的家呢。
2.提问:歌词里面唱了什么?谁来说说?(我有一个家,爸爸妈妈还有我,天天笑哈哈,爸爸去挣钱)师:爸爸去挣钱是说出来的还是唱出来的?(说出来的)那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爸爸挣钱可是很神气的,我们要很神气的来说一说。那妈妈呢?
3.幼儿分组匹配图片,进一步理解歌词。
师:刚刚小朋友听的很仔细,说出了许多的歌词,小朋友想不想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歌词宝宝们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藏在这些图片里,要请小朋友把它们按照正确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排对了就可以来唱这首好听的歌,你们想排一排吗?四个小朋友一组,轻轻地走过去排一排。
4.展示图谱、纠错,表述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都已经排好了,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排的对不对呢?(唱歌)那老师来唱,你们用火眼金睛来看一看哪里排错了,好吗?
师:看着图片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三、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跟随音乐初步学唱。
师:现在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遍。(2遍)
2.尝试用多种方式演唱歌曲,感受演唱的乐趣。
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首歌更好听?(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轮唱;你说我唱;分角色唱、交换角色)
四、欢迎来我家。
师:你们有幸福的家吗?恩,那我们的老师们肯定都很想去小朋友家做客,你们愿意邀请他们去你家做客吗?愿意邀请哪个老师就走到她身边邀请她。
歌曲:欢迎来我家。
师:那我们现在回去准备些好吃的,招待老师,好吗?跟老师们说再见!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3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学唱新歌《小乌龟》。
2、在情景的启发下,了解并学习遵守游戏的规则。
3、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唤起同情心,并感受互相帮助的温暖。
活动准备
小山坡的背景图、小乌龟、小兔子、大灰狼、老鹰的图片。
活动过程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有一只小乌龟,它爬过高高的山坡,去看望它的好朋友,他还给好朋友带着礼物呢。”
1、教师清唱歌曲,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师:“听一听它给好朋友带了什么礼物呢?”
2、出示背景图,教师第二遍清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听听小乌龟在爬山坡的时候,爬得很累了,发出什么声音?
3、教师带动作再次演唱歌曲,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记忆歌词。
师:“小乌龟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怎么样滚下来的?”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表演唱。
师:“小乌龟准备,我们一起来学学小乌龟是怎样爬山坡的。”
5、师幼齐唱,并引导幼儿猜猜小乌龟会遇见谁。
师:“小乌龟为什么会从山上叽里咕噜滚下来?猜猜它遇见谁?”(逐一出示小兔子、大狼狗、老鹰引导幼儿演唱)
6、教师带领幼儿结合手指动作进行表演唱。
师:“小乌龟准备,我们要在自己身上爬山坡了。”(引导幼儿在自己身上爬、同伴身上爬)
7、教师比动作,引导幼儿自己演唱歌曲。
师:“小乌龟的歌,你们会唱了吗?”
1、第一次游戏:引导幼儿变成大石头。
2、第二次游戏:启发幼儿变成和别人不一样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
2.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跳音的唱法。
3.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附点音符和跳音的正确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PPT、棉桃等小图片一套、歌曲的音乐、事先对棉桃等农作物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发声练习(尝试一口气唱完一句不换气,为下面的歌曲做铺垫)
2.边打节奏边练习发声(X·X X| X·X X|X X|X-|)
3.这个叫附点节奏,我们再来听另外一种附点节奏,听听它跟刚才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X·XX|X X X X|)
二.学唱歌曲
1.引出主题师:秋天到了,好多农作物都成熟了,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种,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没开的棉桃图片)这叫棉桃,因为它没开的时候就像桃子一样,所以我们叫它棉桃!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名称叫做《秋天多么美》,听一听里面的棉桃是怎么样的?
2.理解、学唱歌曲
(1).熟悉、理解歌曲(老师清唱第一段)师:这首歌曲的名称叫什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棉桃姐姐是什么样的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可以把描述棉套的几句话唱一唱)歌曲里面重复在唱的是哪一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来来来来”是在叫大家都来发现秋天的美)
(2).熟悉歌曲节奏师:刚刚我们拍了两个节奏,大家还记得是怎么拍的吗?请一个小朋友来把第一个节奏来拍一拍(然后全体小朋友一起拍,教师可以边拍节奏,边唱,第二个节奏同上)师:现在,我们按着这个节奏,来一起把歌词念一遍。
(3).学唱歌曲(出示图谱PPT)教师清唱,幼儿跟唱两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拍手跟唱)学唱跳音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张图谱,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这个叫跳音,要求我们唱这一句的时候,要用跳跃的声音来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跟着钢琴学唱两边(第一遍要求把跳音唱出来,第二遍要求怀着秋天多美好的感情来唱)
三.歌曲延伸
师:这首歌曲还有两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二段和第三段又是在讲谁?(播放整首歌曲,要求第一段可以跟着唱,第二段、第三段要认真听)师:第二段和第三段讲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出示图片稻花和高粱)关于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思
一、听,即用耳朵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歌曲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听多变的形式,变换着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多听。如听mtv唱片、听老师范唱、带着问题听、打着节奏听、跳着舞来听等,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唱歌曲,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学。
二、看,百闻不如一见,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种植物,让幼儿过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如考虑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钢筋建筑的高楼里,离秋天里农村收获的景象距离很远,因此,我把农村收获的景象用相机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分享收获的喜悦,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利于歌曲的感情处理。
三、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不失时机给孩子提供动的机会,让幼儿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全身动,感情处理让其心动,歌曲创作让其脑动,歌曲演唱让其口动,节奏强弱让其手动,丰收舞蹈让其全身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作。即创作,在平日的活动中孩子的创新总是令我赞叹不已,因此我大胆地进行着教学实验,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声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把想说的用歌声唱出来,我想充满歌声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借助《秋天多么美》优美的音乐,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从各个领域进行教育渗透,如自然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卫生教育等,使幼儿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首好听的歌,而是学到了许许多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5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蜜蜂做工》。
2、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创编表演。
3、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蜜蜂的头饰、翅膀,场景(树、花、草……),音乐《蜜蜂做工》、《小蜜蜂》。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小蜜蜂》的音乐做动作入场。
2、找到相应的位置,复习歌曲《蜜蜂做工》1---2遍。
3、请幼儿按乐句创编蜜蜂飞舞的动作。
师:(模仿蜜蜂,创设情境):嗡嗡嗡,嗡嗡嗡……。你们猜猜我是谁啊?
幼:蜜蜂。
师:小朋友知道蜜蜂采蜜的时候上下飞舞非常的漂亮,哪我们知道他们有那些漂亮的动作呢?
幼: … …。
(提示性的让幼儿一句一句的创编动作,并将动作编排到相应的歌词中,一边请幼儿跟着唱歌曲,一边带领他们做动作。)。师: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扮演花,并分组表演。(一部份扮演花、一部分扮演蜜蜂。)幼:……师:蜜蜂宝宝们,我们一起去采蜜啦!(放音乐《蜜蜂做工》)(一起站起来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歌曲,间奏引导幼儿学小蜜蜂闻花香、采花蜜。)
4、交换表演。
5、听音乐假装吃蜂蜜,享受劳动成果。
(总结)教师:勤劳的小蜜蜂真棒,这样到了冬天就有什么吃?
幼:蜂蜜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吃蜂蜜吧。(师幼歌曲《小蜜蜂》做吃蜂蜜的动作,并出场。)
6、总结
12.音乐创意活动策划方案 篇十二
【协办单位】各赞助企业
【活动时间】20__年8月23日19:00_21:30
【活动主题】“__晚报·华夏千秋教育基金20__慈善音乐会”
【活动地点】琴台音乐厅
【活动规模】1400人
【活动组织】
【责任分工】
政法部:负责各主办单位衔接,善款募集,主要新闻报道
文教部:负责__乐团、琴台音乐厅及活动演出报道
广告部:负责冠名企业招商,善款募集
编务部活动策划室:负责__乐团、琴台音乐厅衔接,活动策划,现场组织协调
社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
【活动计划】
一.筹备阶段(20__年6月—7月23日)
1、邀请__乐团,确定《演出曲目》。(文教部编务部活动策划室)
2、征集活动冠名赞助企业、参会慈善企业和义卖物品。(政法部、广告部)
3、制作华夏千秋教育基金相关宣传资料,制定今年奖励计划。(华夏千秋教育基金)
4、策划制订现场活动流程。(编务部活动策划室)
二.组织阶段(20__年7月24日_8月15日)
1、确定到会慈善企业和爱心人士名单(政法部、广告部)
2、音乐会彩排(编务部活动策划室、广告部)
3、现场布置设计和门票设计(编务部活动策划室、广告部)
4、音乐会节目单设计(编务部活动策划室、政法部、广告部)
提示:音乐会节目单截稿日期8月2日
三.活动阶段(20__年8月16日_8月24日)
1、编辑活动特刊(政法部、广告部)
2、制作音乐会节目单和门票(编务部活动策划室)
3、发放门票,邀请嘉宾(政法部、广告部)
【活动安排】20__年8月23日
9:00音乐厅室内外现场布置(背景横幅、签到处背景板、_展架等)
(编务部活动策划室)
9:30安排交通大巴接__乐队到场,做演出准备。(编务部活动策划室)
17:00后勤安保人员到场(社办)
18:00各主办单位、爱心企业人员到场接待。主要领导到贵宾室休息。
(政法部、广告部、编务部活动策划室)
19:30演出开始(拟特邀柳莺主持)
主要领导致辞(待定)
19:45上半场演出
20:30中场休息,爱心企业捐赠仪式。(现场设立募捐箱)
20:45下半场演出
21:30活动结束。
【音乐会节目单内容】
1、__乐团演出节目单及乐团相关简介(__乐团提供)
2、华夏千秋教育基金简介及过往善举事迹(政法部提供)
3、冠名及爱心企业名目(政法部、广告部提供)
4、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介及事迹(基金会、政法部提供)
【小学音乐鉴赏活动创意音乐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音乐鉴赏活动精选音乐鉴赏活动06-18
小学音乐教案:《小瓜棚》06-24
小学音乐的活动总结10-28
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总结07-09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总结11-11
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九册《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教学教案06-30
中小学音乐课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