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2024-06-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精选13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能够在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的机会是难能可贵的,我非常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上课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明显感觉自己对国家建设的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身的思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原有的一些错误认识也有了改善。不同于本科时候灌输形式的教学方式,本学期老师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老师经常组织我们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并且为我们播放一些从国外角度来看待中国社会建设的教学视频,这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得枯燥乏味的政治课也变得生动有趣。

社会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很多国家在实践中奉行之,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也遭遇了重大挫折。我国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吸取了深刻的教训。但是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国际时局更新很快,在这样的形式下,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基本问题是顺利解决各种棘手问题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学习完这门课程,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从党的指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下,更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所以顺利推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种种历史和现实事件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步,与我们始终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不可分。我们观看了关于俄罗斯史上改革的视频,20世界后期震惊世界的苏东巨变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以及体制建设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未能结合实际国情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会进一步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所以我们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同时,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官员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观看了关于官员财产公示问题的视频。现阶段,国内有些官员以公谋私,榨取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劳动人民的果实,出现了所谓的“房叔”、“表叔”,社会各界“反腐倡廉”的呼声很高。我们的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如何认识、把握和运用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是生死攸关、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持领导官员队伍的清廉就显得至关重要。官员财产公示这一政策实行起来是有相当的难度,会遭到相当大的阻力,比如官员们会想方设法转移财产至亲戚名下及国外账户等等,但不可因此就不作为,因为目前这一现状已相当严峻,再不加制止会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速度。在实行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作出相应调整,比如有一位评论员提出,这项政策必须执行,但为了减小阻力,可以保证公示以后官员以前的财产不予追究,自公示之后开始加以考核。

关于这一点,我从中获得的启发很大。以前存在很多的思想误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遭遇到较大的阻力,预测到执行方案可能不会带来显著效果的时候,往往会放弃自己的初衷和想法。现在则改变了看法,意识到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争取,应该加以坚持,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找到更切合实际的方法和策略。

另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个人的意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观看了普京的视频后,我深深为普京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他坚毅、刚强,但又不乏灵活性和柔情的一面,这种多元化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性格还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有更好的弹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并从中求得较好的发展。此外,我们还观看了《中国人来了》的视频,深入了解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我们一直觉得自己的民族是善良友好的,我们国家在非洲的很多贸易和建设事业都为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很大的活力,但在当地人眼中却可能成为他们的威胁,并被其他国家也视为一种垄断。这启示我们有时候要跳出固有的模式,站在新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和思考。

我还认识到国家的建设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家的很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动态都关涉到我们生活模式和状态的调整和变化,因此要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这样才能及时抓住相应的机会,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身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我更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学会以微观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突出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的建设,必须在各个方面都长足发展,齐头并进:(1)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坚持喝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各项制度;(2)在社会建设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活满意度;(3)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使广大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4)在生态建设方面,要逐渐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模式,并使再生能源比重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最后,向一直不辞劳苦为我们上课的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因为有您的努力,才有我们的进步。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上课并未非常积极地思考,课后未能及时搜集相关的资料扩展自己的知识。总之,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我需要用一生去不断地学习和丰富,所以这门课程虽然结束了,我的学习却不能因此而中断。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二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三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也得到了大学生们的认可和喜欢。“三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思路是:“理论精讲、实践强化、考核多元”, 探索实践“第一课堂———问题驱动, 第二课堂———活动引领, 第三课堂———项目体验”。

一、以学生为中心, 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必须实现三大转变

传统的《概论》课程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 教师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教材中心”, 而对学生的中心地位不够重视, 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也导致了《概论》课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怕上、学生不爱上的局面。因此, 要改变《概论》课教学现状, 就必须把转变既有的教学理念作为抓手, 实现三大教学模式的转变。

1. 把“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转变为“三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要提高《概论》课对大学生们的吸引力, 就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理论教学”模式。“三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所谓“三课堂”就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第一课堂”, 以大学生们校内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 校外活动为主的“第三课堂”。“三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能够积极拓展教学空间, 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强化对学生课外活动的影响, 做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 设计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活动, 并通过活动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心得体会提炼升华, 为第一课堂提供素材, 做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

2. 把“主客体二分”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教学模式。

和我国其他传统教学模式一样, 《概论》教学也是强调“教师主体”和“学生客体”, 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地学习, 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教师需转变“主客体二分”的教育理念为“多元主体”。在多元主体教育理念中, 教学主体范畴扩展, 包括课程教师、学生、其他教师及教辅人员、社会人员等。课程教师在《概论》课程教学的各环节起引导作用;学生通过参与设置问题、讨论及总结答案等方式成为教学主体。学生主体的出现也会激发其学习、思考和实践的积极性, 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其他教师、教辅人员和企业人员等也可以成为教学主体参与到教学之中, 设置和回答问题, 使问题设置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主客体的变化没有使教学复杂化, 反而使教学双方可以互换角色, 丰富实践内容, 提高教学双方对内容的理解力。

3. 把注重“知识化”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知行转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概论》课程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 教师也努力让学生掌握“知识”, 注重教化学生“知道”系统的理论内容。但学生知道这些之后怎样做却被教师忽视甚至忽略。他们可能通过电视、网络等接触多种价值观念, 甚至接受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所以, 知识化的讲授所达成的“知道”的目标并不能满足“概论”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要求。所以, 《概论》课程的教学要重在“知行转化”, 教师既要通过合理有效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学习到知识, 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引导和激发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行为, 做到知行统一。

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创新“三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概论”课程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 我们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采用问题驱动法, 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 根据教材要求, 结合形势政策, 充分利用唐山地理优势 (李大钊纪念馆、抗震遗址等) 开展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活动, 形成“第一课堂———问题驱动, 第二课堂———活动引领, 第三课堂———项目体验”的“三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1. 第一课堂:

“问题驱动”教学法下的理论精讲。课题组根据学生实际, 针对“第一课堂”的教学采取“问题驱动”教学法, 以《概论》教材内容为基础, 对其进行新的整合,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果。

“问题驱动”教学法下的理论精讲, 突出“一面旗帜, 一条道路、一个体系”的主旋律, 本着“要精要管用”的原则, 让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我们将全书十五章整合为三个“为什么” (why) , 两个“是什么” (what) , 一个“主体是谁” (who) (为了谁?依靠谁?领导核心是谁?) 的“六个W”。

在具体讲授中, 注重了问题情境的设置和学生的参与,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了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第二课堂:

“活动引领”教学法下的课堂延伸。第二课堂即学生的校内活动。对应第一课堂的内容, 将校内实践活动设计为六个主题:高举旗帜、红色记忆、坚定信心、科学发展、居安思危、执政兴国。每个主题下都有具体的活动, 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论坛、辩论赛, 以专业为单位开展红歌会, 利用周末影院播放专题片, 请专家举办形势政策报告, 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等。同时, 为激发同学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中成立了“红色社团”———理论学习小组, 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小组、科学发展观学习小组等, 通过开展系列学习实践活动, 深化了对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的认识, 取得良好的效果。

3. 第三课堂:

“项目体验”教学法下的课堂深化。第三课堂是校外实践活动。结合“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与专业教师、相关企业和部门合作, 积极设计活动项目, 开展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自愿选择项目, 以社会实践小组的形式组织实施。真实的社会实践使同学们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发展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都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三、完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突出笔试成绩, 分数成为衡量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 但学生是否认同社会主义制度是难以通过两个小时的答题测试出来的。“三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考核评价机制也必须随之改变。课题组在传统考核机制的基础上, 探索了“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多元考核评价机制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进行。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高职学生评价范畴可以分为知识认知评价、社会实践评价、个人品行评价三个内容。其中知识评价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社会实践评价是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对课外活动的统一考量;个人品行评价是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基础, 综合分析学生的品德修养, 并将其纳入考核范畴。我们将考核评价设定为学生评价 (自评互评) 、课堂表现、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期末考试五部分, 比例分别为:学生评价10%、课堂表现20%、校内实践10%、校外实践10%、期末考试50%。既有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 也有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同时又保留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核。这种多元考核评价,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 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都要得到学生认可,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评价机制的反馈, 及时调整评价内容和比例。实践证明, 多元考核评价机制深受学生欢迎。

“三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已经在部分职业院校进行了三年多的实践,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深受师生认可。2011年该课程被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 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王鹏.关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 2007 (02) :45-46

[2]彭付芝.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条件[J].教学研究, 2009 (5) :77-79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三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逻辑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现实、由一元模式到中国特色的转变而做出的自我发展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支撑,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支撑;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发展逻辑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幻境到科学蓝图的转变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从来都不缺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中不乏各种奇思妙想和虚幻认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基于对资本主义现实制度的不满,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但他们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虽然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但是它本身却是极为宝贵的材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到现实制度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它以其科学的理论向世人讲述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遗憾的是,直到马克思、恩格斯相继离世,他们也没有看到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列宁身上。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列宁敏锐地指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实践中,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三)社会主义由一元模式到中国特色的转变

列宁的过早离世使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没有机会得到实施。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政治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各国推行,苏联模式遂成为社会主义各国发展必须遵守的一元化模式。在我国建设之初,党的领导人使用了这种模式,在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制约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创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

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现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这期间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跌宕起伏、兴衰荣辱,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无疑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终的目的是要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充满信心,他们相信无产阶级通过武装斗争是能够夺取政权的。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列宁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上改变了直接民主制的设想,转向间接民主制,并逐步形成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权力高度集中、一党执政的领导体制;在经济制度方面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执政之后,这些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为特点的斯大林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存在弊端,但它在苏联建设的相当长时间内发挥了强大的动员优势,使苏联由欧洲的一个落后国家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

(三)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初级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执政体制也基本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充满制度自信。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等,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主政治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民主政治实践源于我国民主政治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集中一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它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制度实践的优越性体现在其有效地保障了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了最广泛、最直接的民主实践。历史和实践证明了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科学性及正确性,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全党以及人民群众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发展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发展实践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效性和优越性。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既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下,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就。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更使我们坚定不移地树立起基本经济制度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群众认同实践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四

本学期,我学习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课程,值此期末之际,对本学期的课程学习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一灌输方式的授课形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若干主题,例如:中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再将全班分成八小组,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汇报。这样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首先让我体会最为深刻的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学习,使我体验了中国伟大的经济改革,从建国前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到现在全球经济中备受瞩目的大国,其中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国的几场伟大的经济改革。建国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国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也完成了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探索时期,80年代的改革开放将我国与国际连接,体制的改革使企业管理体制搞活,将经济现状上的一潭死水变为一簇活泉,我国的经济又被重新注入了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直至令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实体之一,是国际市场中的各国企业争相抢夺的主要市场,中国的经济情况对世界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然我国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弊病,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一步开放,但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结合当时国内国外具体形势来看待其中的问题,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改革中出现的磕绊也应得到理解,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走完全程。虽然表面上看我国的经济情况似乎一片大好,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更要针对具体问题仔细研究提出有利改善的建设性方案,建设性应大于批评性,与其对政府工作、社会行为的种种缺陷指指点点发泄不满,不如集中智慧与能量多做实事,为问题的解决多找突破的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但大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崛起中的通病,或者说是一些较普遍性的经济特征,比如地方经济保护主义、半开放型生产方式、无节制的浪费资源、出口产品多是低端产品、出口结构偏低偏轻、产品的自主研发与自主创新偏少,虽然我国在与其它国家的出口贸易中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我们难以说我国在国际贸易总额占据优势,更不能说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足够强劲,这些巨大 的贸易顺差一是由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一分一分积累而来,二是其中主要份额不是由我国得到。其中的产品研发费用,品牌盈利仍流向科研有明显优势的欧美发达国家。另外,粗放型增长方

式是不能让经济增长持久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接纳外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坚持,拒绝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污染而坐享其中的经济效果。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不断的经济改革中进行的,我国的经济现状也正处于已有一定经济基础但处于竞争弱势的节点上,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主要的是我们应该以哪种态度去面对问题,相信国家将继续走进下一场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组汇报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通过查找文献,整理资料,通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我体会到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其次要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再次要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

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其次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次要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最后要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其次

要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再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最后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

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

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视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论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区总体上生态环境优良,但也存在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生态水平逐渐滑坡的潜在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我们发出了当头棒喝,敲响了发展警钟。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区,着力构建生态文明。要想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其次要强化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再次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另外还要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体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五

作为工科生,以前提起政治课就会心生厌烦,所以对政治几乎没有任何的认识与自我见解,对自己的国家,对我所生活其中的社会鲜有评价。也时常以爱因斯坦的那句“政治是短暂的,方程式才是永恒的”做一个自我安慰。但这学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与体会。高老师的讲解非常精彩且很富激情,课前的名人名言,课后相关著名书籍的推荐。不只是课本内容的灌输,更多的是书本知识与时政的结合,还有自己带有哲理性的独到见解与我们分享。

听完了高老师精彩的讲解后,我受益匪浅,虽然本科时也学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都只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并且好多东西都随时间的消逝渐渐地淡忘了。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解决了我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许多困惑,比如说中国为什么不顺应潮流走资本主义道路?现在也有部分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又与之不同呢?以前上诸如此类 的政治课时我都觉得书本上的冗长的文字让人乏味,但这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老师启发性的生动的授课方式,让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每节课我都从头听到尾。我觉得这门课开设不仅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让我学会了去思考问题。下面就是我学完这门课后的一些体会。

新中国成立65年,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gdp持续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从经济规模方面评价,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如此庞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已快实现全面的小康建设,九年义务教育也基本普及。近几年国家在医疗方面的投入也使得长久以来的看病难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城市化建设也令发达国家都惊叹,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半数。我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神州系列火箭已经将十多位宇航员送入太空,蛟龙号也屡破记录,歼二十和歼十五战斗机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有这些全球顶尖技术都有中国科研工作者的身影,这都离不开祖国的支持,祖国自由的文化环境和对科研的足够重视。

这几十年的快速进步以及其中的一些波折和探索尝试,都在说明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所有这些功绩都离不开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伟大的邓小平同志带领我们打开国门,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走上了富强之路。真正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目我们已经可以想象的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参照目前的形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全面现代化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而且不会很遥远。

这门课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都始终是围绕着中国特色主义理论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系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和基本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之所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缘出无由的,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便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系统回答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现代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旳时代特色。当今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紧密联系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联系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当前中国虽然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必须还得立足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抓紧眼前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好地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需求、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是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其次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接下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最后是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文明发展、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六

究》学习心得

姓 名:王润江

学 号:*** 专 业:有机化学

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问题与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同时又将整个内容分成的不同的区块来阐述,使得整个课程化整为零,分区教授,让我们对于空泛的政治内容有了具体实际的理解。下面我就所学内容浅谈些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所以还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从根本上说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他们的学说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也使我深深的明白,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经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1)在政治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3)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4)在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

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我国在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也有所偏颇,过于注重经济发展。虽然,从表面上看我国的经济情况似乎一片大好,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不仅要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更要针对具体问题仔细研究提出有利改善的建设性方案,建设性应大于批评性,与其对政府工作、社会行为的种种缺陷指指点点发泄不满,不如集中智慧与能量多做实事,为问题的解决多找突破的途径。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但大多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崛起中的通病,或者说是一些较普遍性的经济特征,比如地方经济保护主义、半开放型生产方式、无节制的浪费资源、出口产品多是低端产品、出口结构偏低偏轻、产品的自主研发与自主创新偏少,虽然我国在与其它国家的出口贸易中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我们难以说我国在国际贸易总额占据优势,更不能说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足够强劲,这些巨大的贸易顺差一是由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一分一分积累而来,二是其中主要份额不是由我国得到。其中的产品研发费用,品牌盈利仍流向科研有明显优势的欧美发达国家。另外,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不能让经济增长持久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接纳外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坚持,拒绝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污染而坐享其中的经济效果。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不断的经济改革中进行的,我国的经济现状也正处于已有一定经济基础但处于竞争弱势的节点上,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主要的是我们应该以哪种态度去面对问题,相信国家将继续走进下一场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角度,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此原理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的角度,体现了生产力的标准。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在及时分析、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经验的前提下,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继续和深入。有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我们就把握住了对改革是非、改革成败判断的根本标准,就可以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就可以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发展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立足现实、总结历史、前瞻未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当代世界和中国得出的科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第一个代表,同时提出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坚持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原理,生产力标准是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可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了更加完整、系统的概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创造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的能够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他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即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密切结合改革开放和国际局势的新变化,集中全党智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的提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同时,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同时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方位,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尤其是广大党政领导干部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必须有理论的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政领导干部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破除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统领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指针,确保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这个基础性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全党的理论素养,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内化为全体党员同志的自觉性追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终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2.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科学地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那种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的片面认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3]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我们要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继续解放思想的实践,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指导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努力在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3.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申奥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从“神五”的成功发射到“神七”的太空漫步,从加快城镇化水平到新农村建设,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从东部率先发展到西部大开发,改革的进程全面的展开,这些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那种认为把科学发展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在改革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和偏见,恰恰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才能解决。很多问题并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恰恰是不按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造成的,正是在改革问题上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所致。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和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三十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严重自然灾害以及汶川特大地震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摘要: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加以深入的剖析, 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并就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2-743.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7-28.

[4]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5]辛鸣, 杨海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1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八

关键词:重要性;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30-02

一、民主的含义

(一)民主的科学内涵

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是对于君主专制而言的,首先承认全体人民拥有主权、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并按多数人民意志行使表决权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国家形式的民主在马克思主义者来看也是这样,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一名著中说道:“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的本质规定性是从民主与专政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的,就是民主是一种在形式上承认公民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阶级统治形式。“人民的权力”是民主的基本含义,这是我国学者的看法。民主实质上是体现一定阶级专政的政治外壳的形式。“民主就是以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和保护少数原则为内容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形式和国家制度”这是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认为的。“民主就是人民政权的意思,多数人统治的意思”这是著名学者徐鸿武指出的。“以多数人的意志为政权的基础,承认全体公民自由、平等的统治形式和国家形态”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民主的解释。

作为一种国家政体形式和国家政治制度的民主,是在承认全体人民拥有主权、自由和平等的基础上,并按多数人的意志进行裁决程序,从而行使政治决定权的统治形式和政权组织形式。

(二)民主概念的广泛性(包括延伸和泛化)

作为一种本质规定性的国家制度的民主,又可以称之为“国家形态”的民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由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地应用到了民主的概念,这样就引起了民主概念的延伸和泛化,从而导致了许多“非国家形态”的民主概念出现。

在现实生活中有较大发展的民主概念,一方面,民主已由政治生活、政治制度,延伸到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民主已由国家制度泛化为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和一般的管理制度。民主的内涵呈现出二维结构是由于民主概念的延伸和泛化造成的,就是非国家形态的非本质性结构和国家形态的本质性结构,形成当代社会较为完整的民主概念是将二者相结合,承认公民拥有自由和主权以及平等权利,并按照多数人的意志统治的国家政治制和政权组成形式,这就是民主在本质上的规定性。它还表现为一切以公民自由参与、权利平等和多数人意志为基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社会管理方式。此概念由于保持了民主的本质性内涵,还包含了非本质性内涵,最重要是符合社会的客观规律,所以这样的表述是比较正确的和全面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这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是在新时期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需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实现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我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结合起来,走属于我国自己的路,发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求真务实。这一理论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哲学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来的,该会议明确指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如果要夺取建设小康社会全面胜利,建设人民美好新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系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主的相互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成功实践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主要内容:第一,民主的实质“是以一种国家形态或一种国家形式”表现出来的,民主是以鲜明的阶级性为主要特征的,没有超阶级的民主。第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重要内容是民主与法制相结合。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受我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重要影响

我国历史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起源于孟子,这说明每一个国家和政党民主思想的形成都需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如果少了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会缓慢地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我国历史的发展是跳跃式的。要谈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就得进入资本主义阶段。那时期中国发展不了资本主义民主是由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却使封建专制主义得到了加强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就是一颗毒瘤,不仅毒害了国家而且也毒害了无产阶级及其领袖。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所要克服的。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体现在资产阶级民主优于封建专制主义。意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行君主制、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没有哪个不是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人物孙中山,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这就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当前的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民主在中国根本找不到可以生长的土壤。因此,中国共产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而借鉴采用资产阶级民主的某些好的形式,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规律的。

总的来说,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剥削制度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民主、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武装斗争(革命)建立民主制度,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首先提出来的。建立和巩固社会经济基础的作用是民主制度的本质所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列宁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用以深刻地阐明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应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以这一马克思主义民主学说为依据。

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牢固的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理论上找到了一条根本出路,就是人民民主。提出和形成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成了新中国的理论基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从马列出发,并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潮流、步伐和特征,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四、小结

民主政治是与精神文明和市场经济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文明之一,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和主要特征,国家现代化不可能没有民主政治,没有民主的国家,不可能完全实现国家现代化。正由于如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没有排斥民主政治,而且把民主视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而且把建设民主政治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

民主政治可以说是全人类政治发展的重要文明成果,社会进步的价值内涵由它体现,包括制度结构和一些基本原则。只有具备民主政治的一般性特征,才可称是民主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既体现了民主政治的一般性特征,具有基本结构体系的民主制度,所以,它是民主的政治制度。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因为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它的基本特征,又以体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级作为它的基本内容。正因为如此,具有反映历史经验和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是具有结构体系的民主制度,具有模式的民主制度。所以,我国的民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而不是一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继承民主的精神和原则,加之自己的丰富和发展,这就是我国的民主制度,它既是我国人民对世界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又深化和发展了民主制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王仲田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

[4]朱峻峰.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思想研究[M].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九

我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非常有必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时刻关注中国国情,掌握中国及世界发展动态。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发展道路,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操,更能将自己和社会、国家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我们将来的人生是何其重要。经过本学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了新的认识,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才能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其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先进性的建设是最重要的保证。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抓紧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第二,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

反思苏联的倒塌,根本上来讲是忽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点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切实做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更加帮助自己坚定了这份信念,在此感谢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为我们开设这门课程。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

一、试从多角度、多层面解读“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命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逻辑框架剖析。

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请结合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认识和理解。

四、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这一重要论断?

五、什么是真实的中国?如何理性看待中国的崛起?

六、试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教育的重大意义。

七、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全球视角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筹城乡发展思想

1.深刻论证了城乡分离的历史必然性。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厂的大量出现与集中,使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体现了资本主义比以往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在社会层面上看,城乡分离还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都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客观事实。

2.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关系的状况及性质马克思描述了城乡之间对立的表现。首先是城乡差别和城市病态。其次是个人劳动方式的对立。城乡之间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最后,是劳动方式的对立和劳动活动的畸形发展,农业持续发展遭受到损害。

3.科学预测、分析城乡融合的趋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如当初城乡对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样,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此时,社会将生产出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因此,社会划分为各个互相敌对的阶级就是多余的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融合将随之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必要性

1.农村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高潮,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多陷入停滞状态。由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品供给短缺,导致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和相对收益率严重偏低,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这无疑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这个木桶当中的短板,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

2.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当前的户籍制度还限制农民自由迁徙,使农民不能自由选择工作和生活方式。在我国,由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居民身份差异造成的农民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民几乎处于被排斥的境地。机会不平等限制了农民获取和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的能力,造成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或者因为受歧视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收入一直处在低水平状态,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农村依然落后。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较快,并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是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2007年达到3.3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过大,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农村市场的繁荣,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现象。

(二)马克思主义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毛泽东时期

毛泽东的统筹城乡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极重大的地位,忽视农业方面工作的重要性是完全错误的。1962年9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总结了大跃进的教训,明确做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的论断。第二,强调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是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经验,按“重轻农”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56年,毛泽东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要按“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其实就是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首先要把农业搞好。第三、城市要支援农村,工业要支援农业。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体现了毛泽东统筹城乡重要思想。纲要就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问题,提出了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毛泽东认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和工农相互支援是农民解放的保证。

2.第二阶段:邓小平时期

邓小平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的思想,为我国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他的统筹城乡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支援农业是工业的重大任务。1975年,邓小平提出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关于工业支援农业的方式,邓小平指出,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工业要以自己的发展为农业提供资金积累和科学技术支撑,提供农用机械设备、肥料等;同时要减轻农业的负担。第二,农业哺育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促进农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产生了许多乡镇企业。对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要大力扶植其发展。

3.第三阶段:十七大以来

1.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三农”问题,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视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我党在全面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形势下,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首次提出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nlc202309040140

2.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1)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视不够,社会保障水平整体偏低,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更为落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加快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进城农民工问题,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既然成为了产业工人的一部分,那么给予农民工以产业工人的待遇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针对农民进城就业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的问题,党中央要求“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建立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平等权的体现。中央一系列硬性规定的出台,减少了农民进城务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农民的就业权益得到了极大的维护。(3)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导致其他城乡分离政策的基础性原因,加剧了城乡差别的扩大。因此,应大力改革城乡社会管理制度,淡化城市偏向,使户籍与其所享受的福利待遇逐步分离、脱钩。2004年党中央提出:“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3.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以更有效地协调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问题上的矛盾,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财力增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扶贫开发、防灾减灾、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4.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过去相当一个时期,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我们一直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缺乏对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关注。党的基层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弱,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是否能真正落实。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指出:一些城乡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因而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践行此,无疑对党的基层建设的加强、有效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浅析当代城乡发展问题与解决路径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非要求全国实行统一的保障标准。中央财政可按统一标准向各地发放低保资金,各地再根据当地生活水准调整本地农村低保标准。2.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制度改革。在遵循“新农保”“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下:(1)考虑将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土地收益、新型的房产税收入作为“新农保”一个重要的资金保障来源,同时加快省级统筹步伐,以保障资金的稳定增长。(2)逐步推进社会保险信息化联网建设,增加个人账户的便携性、可流动性,以强化其积累功能。(3)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提高保险金的收益率,通过完善监管制度以加强保险金的安全。3.建立更加惠农的医疗制度。遵循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原则,以适度强制代替自愿参与,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保大病的基础上将基本医疗服务纳入保障范围内。调整卫生资源布局,各级财政投入向农村医疗卫生倾斜。

(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实现“两免一补”,在此基础上,应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体系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教育师资、办学条件,逐步统一城乡标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在收入待遇上应对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适当倾斜。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规模。

(三)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关键还在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一致性。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并且农业产业化能促使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缩小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

(四)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过度分散,无法克服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导致农业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在不改变我国当前农村基础制度安排的前提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农业规模效应形成和市场谈判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农户走出孤立封闭的生产运营圈子,摆脱农资需求与产品销售方面的不利地位,制衡工商业资本对农民的垄断性侵害,同时降低生产和流通中的交易费用。

(五)城镇化形成集中市场,拉动内需

城镇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它有利于形成更大、更集中的市场需求,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反过来促进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政府的作用不是强制人们集中居住,用行政手段推进土地整备,而主要应通过良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及各种财税优惠政策的提供,逐渐吸引人们聚集起来生产、生活与交易。当专业经济足够高,交易费用足够小时,新兴城镇自然会形成与发展。

这些措施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依靠的是城市或乡村的发展的同步性,实现城乡双向互动和协调发展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探究事物内部的本质必然联系,注重渐进性、客观性,是科学有效地协调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中国城乡发展的实践中,不断结合客观实际进行城乡发展理论研究是有其必要性的。

参考文献

[1]韦廷柒,唐圆梦.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历程[J].理论导刊,2011(10).

[2]张晓雯.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改革与发展,2009(3):62-65.

[3]邢朝辉.国内城乡发展理论的认识与把握[J].当代经济,2008(2):146-147.

[4]李淼,王岩.论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J].探索,2010(5):14-18.

[5]刘荣材.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18.

[6]黄冠豪.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演进与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2(12):8-14.

[7]胡大平.作为批判的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求是,2001(4):19~2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杨云.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农业发展——理论透视·发展分析·模式构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1田天(1986.12-),男(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熊欣(1989.07-),男,汉族,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研究.

*通讯作者:刘福军(1957.8-),男(汉族),云南省昭通市,正高级研究员,工作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农村职业教育,与第一作者关系:导师.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二

教育部规定的108个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其中理论教学64个学时, 实践教学44个学时。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又把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教学部分, 我们根据各个章节具体内容加入了适当的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讨论和演讲等形式, 加强师生互动, 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课外实践教学部分作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特色, 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了几个亮点, 同时在实践中将继续探索改进。

一、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第一, 教师根据教材中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内容提出若干题目, 让学生自由组成五到十个人的小组进行社会调查, 收集材料, 最终形成调查报告。优秀的调查报告可以申请我院团委组织的大学生科研课题。每学期结束, 将以一个大班为单位把调查报告汇编成册作为教学成果收藏。

第二, 教师选定一到两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 以个人或自由结合小组的方式, 把成果制作成PPT、DV、小品、歌曲、舞蹈等。每个班用两个课时展示学生的成果, 评委由学生干部4人和学生民主选举4人, 共8人组成。每个班取前3名, 共8个大班, 总计24个节目, 再经过教师编排, 可以与团委、宣传部等部门合作共同组织一场大型展示会, 可以邀请新乡电视台、新乡日报等大型媒体进行公开报道, 加大宣传力度, 并与《三全学院报》、《新乡医学院报》、《新乡日报》、《河南日报》等合作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社会实践”专栏, 以展示我们课程改革的成果。

第三, 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 将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学。比如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 可以邀请刘庄、南街村等领导到我院作大型报告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部分, 可以邀请长垣等地的知名企业家作报告;国际战略和外交部分, 可以邀请高校等著名教授讲授当前国际形势。

第四, 与院咨讯中心合作在学院网站上开通留言板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 由教授本课程的教师和邀请的客座专家 (可以是邀请为我们作学术报告的专家, 也可以根据交流话题专门邀请有关专家) 共同解答学生的问题, 使学生与教师直接进行思想交流。

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作为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亮点之一, 我们根据理论课内容和实际需要建立四个实践教学基地。 (1) 在新乡市七里营镇刘庄、京华园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践教学基地, 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路径和河南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与江苏华西村做对比研究; (2) 在新乡市新飞公司、金龙铜业有限公司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教学基地, 重点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3) 在长垣县建立非公经济发展实践教学基地, 深入研讨闻名全国的“长垣模式”; (4) 在新乡市小店工业园区建立新型工业道路实践教学基地, 探讨科学发展观在新乡的应用与实践。

我们定期组织学生代表深入基地调查研究, 还通过不定期邀请教学基地的有关领导、企业家或知名人士到学院讲学等形式, 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 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三、全程监控教学改革

为了了解教学改革的效果, 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设置三份, 在上课前我们设计了学期初期《教学预期问卷》, 了解学生希望从本课程中学到什么内容, 喜欢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等;在学期中期, 设计了中期《教学效果测评问卷》, 了解改革后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否适应新的教学方式, 以及学生对后期教学的意见;在学期末, 设计终期《教学考核问卷》, 了解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满意程度, 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打分, 以及对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建议。

四、科学设置教学考核方式

为了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我们征得教务处同意对本课程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本课程考试将实行百分制, 共包括三部分成绩:闭卷考试成绩60%、课堂成绩10%、实践成绩30%。

闭卷考试的成绩为60分, 在学期末理论课学习结束时进行。闭卷考试将不再设立论述等大型题目, 题型将设计为三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

课堂成绩为10分, 这部分成绩的评定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予以试行。课堂成绩由课内实践成绩和学生的到课情况两部分组成。学生的到课情况占3分, 由班级辅导员提供。课内实践成绩占7分, 由学生自己打分。由于概论课是大班授课, 一个大班的学生人数很多, 再加上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了体现公平原则, 课内实践部分的讨论、演讲等活动都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每个班大致分为6到8个小组, 小组设有组长。每次的课内实践题目教师会提前布置, 各个小组课下准备, 组长负责协调、安排小组成员的活动。成绩的评定将由小组成员根据每个人的贡献打分, 具体操作举例说明。

比如一个小组20人, 每一个人都要给其他所有的组员打分, 最高分7分, 这样每一个人将有19个分数, 这19个分数相加除以19就是该名组员的一次课内实践成绩, 每次的课内实践成绩由组长负责汇总统计上报给老师, 最后, 再把每次的课内实践成绩相加除以次数, 就是最终的课内实践成绩。课内实践成绩再加上到课情况分数, 就是课堂成绩。

让辅导员和学生参与到成绩的评定中来, 可以增强概论课成绩评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学习的自觉性。

实践成绩为30分, 这里主要指的是课外实践活动的成绩。教师将对每次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的成果进行打分, 每次都以百分制计算, 学期末把所有实践成绩汇总相加, 最后折算成总成绩的30%, 即为实践成绩。实践成绩也是由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的, 当然每个同学的努力程度和贡献大小也不同, 如果统一打分则有失公平。这一学期我们将以课堂成绩为试点, 如能顺利有效地实施, 在下一级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中, 实践成绩的20%将由学生自己打分。

五、经费保障

为了确保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作保障, 我们作了详细的预算及明细。凡是经过批准的教学改革经费, 将实行专款专用。

经费开支的范围包括:用于该课题研究的图书资料费;复印、翻印、打印等费用;设备购置费;课题研究使用的材料费;外出学习考察的差旅费、会务费;发表文章的版面费或著作出版费等;专家讲座费;继续教育培训费;劳务费;其他费用。

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改革在学院和部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 经过概论教研室各位教师的精心编排, 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 教师队伍严重不健全。由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全院学生必修的公共课, 学生的人数非常庞大。而该课程主要由教研室四位教师负责承担, 虽然我们也聘请有关专家及学院领导授课, 但是, 在实际授课中专职教师严重不足。特别是在教学改革中突出了实践教学, 这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职教师的鼎力支持。因此, 要使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需要尽快增加教学队伍建设。同时, 还需要学院协调各个班级的辅导员, 必要时给予一定的配合。

第二, 硬件设备短缺, 缺乏技术支持。本课程设有网络课程、留言板等内容, 这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共同支持。

第三, 经费严重不足。以前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占绝大多数, 需要的经费也不多。经过教学改革增设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 比如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大型展示会的演绎、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网络平台的设立等, 都需要相应的经费支持。因此, 现在的经费水平是难以确保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的, 要达到教学改革预期的效果, 必须在经费上给予保障。

第四, 制度保障尚需完善。此次进行的教学改革需要学院许多部门予以支持, 如果学院能给予本课程教学改革以制度保障, 就为我部在与各部门进行协作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总的来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 我院把本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 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初步成果, 做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 中宣部、教育部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新乡医学院在教学中以此为重点, 从改革实践教学形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全程监控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特色,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三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认识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以人为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三、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第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是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

第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下一篇:女生400米加油稿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