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

2025-01-09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精选9篇)

1.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 篇一

一、填空题

1、已知事件A与B互不相容,P(A)=0.2,P(B)=0.5,则P(AUB)=____0.5__

__

2、已知随机变量Xob(10,0.9),则E(X)=___9____

3、已知随机变量XoN(2,0.22),则P{X=2}=_________

4、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P{X=k}=,k=1,2,3,则P{1≤X≤2}=________

5、已知总体XoN(5,32),X1,X2,…X10为来自总体X的简单随机样本,其样本均值,则D()=__0.9______

6、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概率为0.7的0.1分布,则E(X)=____0.7____

7、设随机变量X:b(n,p),则E(X)=________,D(X)=________

8、设随机变量X:N(μ,ο2),则E(X)=_______,D(X)=________

9、设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和Y的方差为4和2,则随机变量3X-2Y的方差为_44______

10、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且X:b(4,0.5),Y服从参数为3的泊松分布,则D(X-2Y+1)=___13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一批产品共有10个,其中6个是次品,其余为正品,从中随机取一个,取出的产品是正品的概率为()。

A、B、C、D、2、设事件A=“甲种产品畅销或乙种产品滞销”,则A的对立事件为()。

A、甲种产品滞销且乙种产品畅销

B、甲种产品滞销

C、甲、乙两种产品均畅销

D、甲种产品滞销或乙种产品畅销

3、某射击运动员每次设计的命中率为0.7,他独立射击两次,则两次都能击中的概率为()。

A、0.5

B、0.49

C、0.8

D、0.64、设随机变量X在区间(2,7)上服从均匀分布,则P{X>4}=()。

A、B、1

C

D、5、设随机变量X服从泊松分布P(λ),且λ=0.7,则X的期望E(X)为(D)。

A、0.04

B、0.2

C、0.4

D、0.76、若X,Y相互独立,则下列各项正确的是(D)。

A、E(X-3Y)=E(X)+3E(Y)

B、D(X-Y)=D(X)-D(Y)

C、D(XY)=D(X)5D(Y)

D、E(X-2Y)=E(X)-2E(Y)

7、设P(AB)=0,则()。

A、A与B互不相容

B、A与B独立

C、P(A)=0或P(B)=0

D、P(A-B)=P(A)

三、判断题

1、若事件A为必然事件,即A=S,则P(A)=1。()

2、若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则A与B互不相容。()

3、设X、Y为两个随机变量,则一定有D(XY)=D(X)D(Y)。(错)

4、已知总体X服从指数分布。X1,X2,…,XN是亲自总体X的样本,.则S2是统计量。(对)

5、若事件A与B相互独立,则P(AB)=P(A)P(B)。()

6、设X、Y相互独立,则E(X-Y)=E(X)-E(Y)。(对)

7、设X、Y相互独立,则D(X-Y)=D(X)-D(Y)。(错)

8、若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则D(X-2Y)=D(X)+2D(Y)。(错)

9、若事件A与B相互独立,则P(AIB)=P(A)。()

10、若事件A与B相互独立,则P(AUB)=P(A)+P(B)。()

四、计算题

1、设P(A)=0.6,P(B)=0.8,P(AB)=0.5,求P(A-B)、P(AUB)、P(BIA).2、某特效药的临床有效率为0.8,今有3人服用,问至少有1人治愈的概率是多少?

3、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求:

(1)

k的值;

(2)

P{0.3

(1)P{42

(2)常数a,使得P{X≤a}=0.9505.(Φ(2)=0.9772,Φ(3)=0.9987,Φ(1.65)=0.9505)

5、某工程队完成某项工程的时间X(单位:月)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分布律为

X

P

0.5

0.3

0.1

0.1

(1)

试求该工程队完成此项工程的平均时间

解E(X)=10*0.5+11*0.3+*12*0.1+13*0.1=10.8

(2)

若该工程队所获利润为Y=50(13-X)(单位:万元),试求该工程队的平均利润。

6、已知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则E(X)=3,D(X)=1,E(Y)=2,D(Y)=3,Z=3X-Y,求E(Z)和D(Z)。

五、综合应用题

设某批活塞环的直径X(单位:mm)服从正态分布N(μ,ο2),随机的取8只活塞环,测得它们的直径分别为:74.001,74.005,74.003,74.001,74.000,73.998,74.006,74.002,试求总体均值μ的矩估计量和矩估计值。

解:设X1,X2,…X8为来自总体X的样本,样本k阶矩A1,k=1.2,设总体X的k阶矩uk,k=1.2则u1

=E(X)=u

根据上述式得

u=u1

分别以A1代替u1得u的矩估计量分别为

2.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 篇二

大学数学是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近年来,各校大学数学课程普遍存在学时被压缩、课堂教学时间紧张的问题,于是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和学生感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更有人从根本上反对使用课件进行大学数学教学,认为这是教师懒惰的体现。

事实上,多媒体课件作为最基本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毫无疑问有着黑板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可以制作各种三维图形或动画,生动地展示数学中的各种空间几何关系;可以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可以大大减轻粉尘对教师和学生健康的危害。之所以效果不如人意,不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不好,而是因为使用不当。其中,课件的质量不高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用来制作大学数学多媒体课件的软件有很多,最基本的当然是Power Point,用其制作完成的课件称为PPT课件。大学数学教师通常教学任务繁重,没时间去学习、精通其它软件的使用方法。但软件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指望使用软件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能用好PPT课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就很不错了。PPT不是万能的,不善使用PPT是万万不能的。该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大学数学PPT课件的质量。

2 大学数学PPT课件在质量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上能够下载的大学数学PPT课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翻页频繁。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前后联系密切。如果学生前一页的内容尚未理解、熟悉,屏幕就翻到下一页了,自然就难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

2)没有悬念。一页内容直接完全显示在屏幕上,学生还未搞清逻辑推理过程就已经看到结果了,失去了训练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3)文字繁杂。课件基本上就是教案复制过来的,学习要求、解题思路等完全可以口头上讲清的内容也显示在屏幕上,显得啰嗦、重点不突出。

4)美观不足。比如字体大小不一,颜色单调,不对齐,文字过于靠近屏幕边缘。看起来不舒服,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5)显示不清。字体较小,使用深颜色的背景,在电脑上可能看起来很漂亮,但若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稍有老化,屏幕内容就较难看清。

6)喧宾夺主。经常插入一些有趣的图片、动画或声音,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这些东西多了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课件不理想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模拟优秀教师的板书过程!

如果说一个教师课上得好,好在哪里呢?不外乎两点:第一,嘴上说得好;第二,板书写得好。当然这两点还要配合得好。怎样做到第一点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关于第二点,好的板书应该是怎样的?当然应该是:字迹美观工整,清晰有力,书写速度较快。内容有条理,按计划书写,通常不是写了就擦。学生往往很怀念自己中学时黑板教学搞得好的老师。现在,如果因为课时紧张不得不使用课件教学,但使用的课件存在前述问题,上课情形就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情形大不一样,学生自然会不习惯,觉得现在的老师大大不如从前。这样的课件当然不可能成为优秀课件。

3 改革课件制作方法,提高PPT课件的质量

传统的大学数学PPT课件制作方法是“搭积木”式的:先想好要在屏幕上先后显示什么内容,然后依次输入这些内容(通常是文本框与数学公式),排列整齐,然后设置动画让这些内容依次显示出来。采用传统方法制作PPT课件,固然也能较好地模拟黑板教学过程,但制作难度较大。如果“积木”多了,难以排列整齐,让人从整体上看起来舒服。一旦觉得某一部分的讲法需要改进,修改难度也很大。

例如,想演示定积分的换元法:

将上式直接显示在屏幕上显然不利于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我们希望在屏幕上先后显示:;3∫;4 | cost| ;5 costdt ;60 ;7π2,这个过程也是正常的解题思维过程。如果用传统的“搭积木”式制作方法,就要在Power Point中分别输入1—7项,摆好位置,再设置动画让各项内容逐个显示出来。显然,这种方法编辑麻烦,且不利于以后的调整、修改。

我们推荐使用“预制件”法来制作上述课件:先输入整个算式,将其转化为图像,然后将七个部分分别用方框盖住,再将这些盖子依次揭开。

“预制件”式制作方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预制阶段。运用Word强大的编辑功能,对拟讲解、显示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与编排。传统方式教学时该在黑板上写什么,就在Word里输入什么。内容确定不再修改后再设置文字与公式的颜色。其实预制阶段也就是教学设计阶段。由于Word的编辑十分方便,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专注于教学设计,不会因为制作技术问题分心。我们将编好的Word文档称为“预制件”。制作高质量的“预制件”是制作高质量课件的关键。

第二阶段是后期制作阶段。先用屏幕截图功能将“预制件”转化为图像,再将图像粘贴到Power Point中。然后画一些白色的方框将各部分遮盖,最后利用Power Point的“自定义动画-退出-自左至右擦除”功能,将这些遮盖依次揭开。这样,实际放映时,我们看到的情形就是白色的屏幕上依次显示出黑色的文字,与黑板教学情形完全类似。

与传统的“搭积木”法相比,“预制件”法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这一方法便于解决前述劣质课件存在的问题。为了避免频繁翻页,我们应当尽量将与同一主题有关的内容都集中在一个屏幕上,但又要避免页面显得过于拥挤。为此我们需要反复修改“预制件”,力求使课件内容在保证完整、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简洁而紧凑。这些都可以通过Word强大的编辑功能来实现。另外在后期制作阶段,我们可以制作出十分精细的动画。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让字符一个一个显示出来,完全像在黑板上写字一样。这样就便于学生掌握数学的逻辑思维过程。

这一方法便于课件的修改与移植。“预制件”应该妥善保存,以后若要改变讲法,修改课件,主要是要修改“预制件”。至于重设动画,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预制件”可以提供给其他老师,经过编辑、修改形成符合自己需要的课件。“预制件”还可以经过简单编辑后形成讲义,发给学生,供他们听课、复习时使用。

当然,传统的制作方法也有其优点。因此建议在制作大学数学PPT课件时,“预制件”法为主,“搭积木”法为辅。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杜绝拿来主义。有的教师直接使用网上下载的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因为别人和自己的教学习惯不可能完全相同。至少应该修改之后再用于教学。事实上,与其修改,不如自制。就如同在城市建设中,旧城改造比新城建设难度更大。

2)坚持循序渐进。每年上课前都应修改课件,如果某一部分不理想又没有时间修改,就不要勉强使用。可以将传统的黑板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随着课件的逐步完善,逐渐降低黑板教学方式所占的比重,提高多媒体教学方式所占的比重。

3)课件内容要熟。使用课件教学决不能“先放再说”,那样就成了课件解说了,给人以业务不熟练、讲课没思路的感觉。应该是“讲解在前,放映在后”。为此,课前的模拟演练必不可少。在屏幕上出现下一个内容前,嘴上该说什么是应该事先想好的。

4)使用电子教鞭。上课时不应总是坐在操作台前摆弄鼠标,应当尽量站着讲解,还应不时走到学生中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借助具有遥控功能的翻页笔。还可以自制一个传统教鞭,代替激光束指点屏幕,那样更接近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更加亲切。

5)要有敬业精神。课件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在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下,此工作对教师的业绩贡献作用不是很明显。教师只有高度热爱教学工作,才会愿意在这方面投入时间与精力。

4 结论

理想的大学数学PPT课件应该能很好地模拟优秀教师的板书过程。采用传统的“搭积木”法来制作,Power Point是主要工具,设计与编辑的难度较大,且不利于课件的移植、修改。而采用“预制件”法来制作,Word成了主要工具,我们可以借助Word强大的编辑功能,从一开始就对课件制作高标准、严要求,最终产生高质量的精品课件。

摘要:目前很多大学数学PPT课件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这些课件不能很好地模拟优秀教师的传统板书教学过程。以Word为基本工具,使用“预制件”法,可以制作出界面美观、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大学数学PPT课件。

关键词:大学数学,PPT课件,质量,传统板书教学,“预制件”法

参考文献

[1]赵连霞.多媒体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3(2):826-827.

[2]李尚明.PPT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使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3(7):4463-4464.

[3]方芳.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高等数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5):703-704.

[4]李卫东.多媒体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信息技术,2008(6):35-37.

[5]任叶庆,韩旭里,等.大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大学数学,2011(6):120-122.

[6]杨敏,李科强.大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88-189.

[7]何春.多媒体与大学数学教学[J].高等数学研究,2013(1):96-98.

3.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 篇三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网络课件 外语教学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AFLTC(Computer 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Computer AssistedLanguage Learning)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现在已成为现代外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且有效的手段。随着Internet的兴起,特别是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为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很多学校组建了网络教室,开发了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这些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现状

目前,高校中的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大多数是自主学习型的课件,并目其内容大多数是关于外语视听、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理解教学的。学生的练习主要以单项选择题为主,例如由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中,学生在浏览器中登录该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后,选择自己要学习或练习的课文,在屏幕中显示出对应的问题,并播放音频或视频文件,学生做完练习提交答案后可以直接反馈到学生的屏幕上,计算机会告诉学生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同时还可以把学生所选择的答案记录下来。这种网络多媒体外语教学课件的效果是传统语言实验室或者学生边听录音机边练习的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但这种课件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练习以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为主,不能全面地检查或测试学生的真实外语水平,因为学生采取猜答案的办法也有25%的正确率;(2)尽管在局域网内学生访问的速度可能还可以,但把它放在真正的互联网上并且有多人同时访问的时候,其速度可能很不满意,其效果可能大打折扣;(3)这种课件对外语教师的计算机知识以及网络编程有较高的要求,不利十大多数外语教师的使用以及课件本身的改进;(4)智能化程度不高,不能引导学生去进一步去学习。

三、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发展取决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课件开发人员的水平,以后几年的发展趋势是:练习形式多样化、为课堂教学提供直接的参考和补充、具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人工智能化程度更高、采用流媒体和网络广播技术。

(1)练习形式多样化

为了避免单一的选择题,以后我们应该在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中增加填空题和口头作文题,这二种形式的练习题最能考查学生的真实的外语听力、口语、写作能力。因为听力中的填空题是学生很难凭猜想的办法去猜的,只有真正听懂了才能填写出正确的答案。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听懂,并目还要写出来,真是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如何用计算机来帮助学生练习口语和测试学生的口语水平一直是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难题。现在,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个难题已经得到了部分解决。外语复读软件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练习口语,我们可以设计录音软件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存放在电脑上,教师可以调出学生的录音文件来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要在计算机中实现外语教学中的口语对话,我们可以借鉴成功的商业软件的功能,例如:MSN, QQ中已经很好地实现了视频和音频聊天,豪杰等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室软件具有视频或音频广播功能。如果把这些技术嵌入到我们的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中,很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为课堂教学提供直接的参考和补充

我们的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不一定全部都是练习形式的,完全可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直接的参考和补充,这一点在专业外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讲授某一单元时,教师和学生需要参考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和背景知识,如果我们建立这样一个课件(挂在校园网的网站上)并收集大量的与本文话题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材料,那将是非常受师生欢迎的。

为了保持课件内容的完善和及时补充新的内容,应允许教师进行远程管理,教师可以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添加、删除或修改资料(包括音频和视频材料)。例如教师可以随意输入文字材料,还可以找到电脑中的图片、音频、视频材料,完成后把新增加的材料添加到数据库中,并连按到对应的课文下面,很有实用价值。

(3)具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

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开发离不开外语教师和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否则,很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软件开发人员又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外语教师的身边,这就要求开发的课件具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并且还要容易操作。

(4)人工智能化程度更高

随着多媒体网络在外语教学上的推广,教师和学生不再满足十比较机械的课件,具有一定人工智能功能的课件是将来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必然趋势。例如:当学生填写的内容不完全正确时,课件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完成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4.大学复变函数课件-复变函数 篇四

复变函数

第一节

解析函数的概念及C.-R.方程

1、导数、解析函数

定义2.1:设是在区域内确定的单值函数,并且。如果极限

存在,为复数,则称在处可导或可微,极限称为在处的导数,记作,或。

定义2.2:如果在及的某个邻域内处处可导,则称在处解析;如果在区域内处处解析,则我们称在内解析,也称是的解析函数。解析函数的导(函)数一般记为或。

注解1、语言,如果任给,可以找到一个与有关的正数,使得当,并且时,则称在处可导。

注解2、解析性与连续性:在一个点的可导的函数必然是这个点的连续函数;反之不一定成立;

注解3、解析性与可导性:在一个点的可导性是一个局部概念,而解析性是一个整体概念;

注解4、函数在一个点解析,是指在这个点的某个邻域内解析,因此在此点可导;反之,在一个点的可导性不能得到在这个点解析。

解析函数的四则运算:

和在区域内解析,那么,(分母不为零)也在区域内解析,并且有下面的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复合求导法则:设在平面上的区域内解析,在平面上的区域内解析,而且当时,那么复合函数在内解析,并且有

求导的例子:

(1)、如果(常数),那么;

(2)、,;

(3)、的任何多项式

在整个复平面解析,并且有

(4)、在复平面上,任何有理函数,除去使分母为零的点外是解析的,它的导数的求法与是实变量时相同。

2、柯西-黎曼条件

可微复变函数的实部与虚部满足下面的定理:

定理2.1

设函数在区域内确定,那么在点可微的充要条件是:

1、实部和虚部在处可微;

2、和满足柯西-黎曼条件(简称方程)

证明:(必要性)设在有导数,根据导数的定义,当时

其中。比较上式的实部与虚部,得

因此,由实变二元函数的可微性定义知,在点可微,并且有

因此,柯西-黎曼方程成立。

(充分性)设,在点可微,并且有柯西-黎曼方程成立:

设则由可微性的定义,有:

令,当()时,有

令,则有

所以,在点可微的。

定理2.2

设函数在区域内确定,那么在区域内解析的充要条件是:

1、实部和虚部在内可微;

2、)和在内满足柯西-黎曼条件(简称方程)

关于柯西-黎曼条件,有下面的注解:

注解1、解析函数的实部与虚部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是方程的一组解,它们是在研究流体力学时得到的;

注解2、解析函数的导数形式更简洁:

公式可避免利用定义计算带来的困难。

注解3、利用两个定理,可以判断一个复变函数是否在一点可微或在一个区域内解析。

3、例题

例1

证明在任何点都不可微。

解,四个偏导数在复平面内连续,但任何点都不满足方程,故在任何点都不可微。

例2

试讨论定义于复平面内的函数的可导性。

解:

四个偏导数在复平面内连续,且在复平面内满足方程,故在复平面内处处可导。

例3

设函数在复平面可导,试确定常数之值。

由方程

(1)

(2)

由(1)

(3)

由(2)

(4)

(5)

解(3),(4),(5)得。

第二节

初等解析函数

1、幂函数

利用对数函数,可以定义幂函数:设是任何复数,则定义的次幂函数为

当为正实数,且时,还规定。

由于

因此,对同一个的不同数值的个数等于不同数值的因子

个数。

2、幂函数的基本性质:

1、由于对数函数的多值性,幂函数一般是一个多值函数;

2、当是正整数时,幂函数是一个单值函数;

3、当(当是正整数)时,幂函数是一个值函数;

4、当是有理数时,幂函数是一个值函数;

5、当是无理数或虚数时,幂函数是一个无穷值多值函数。

设在区域内,我们可以把分成无穷个解析分支。对于的一个解析分支,相应地有一个单值连续分支。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的这个单值连续分支在内解析,并且,其中应当理解为对它求导数的那个分支,应当理解为对数函数相应的分支。

对应于在内任一解析分支:当是整数时,在内是同一解析函数;当时,在G内有个解析分支;当是无理数或虚数时,幂函数在内有无穷多个解析分支,是一个无穷值多值函数。

例如当是大于1的整数时,称为根式函数,它是的反函数。当时,有

这是一个值函数。在复平面上以负实轴(包括0)为割线而得得区域内,它有个不同的解析分支:

它们也可以记作,这些分支在负实轴的上沿与下沿所取的值,与相应的连续分支在该处所取的值一致。

当不是整数时,原点及无穷远点是的支点。但按照a是有理数或者不是有理数,这两个支点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为了理解这些结论,我们在0或无穷远点的充分小的邻域内,任作一条简单闭曲线围绕0或无穷远点。在上任取一点,确定在的一个值;相应地确定,在的一个值。现在考虑下列两种情况:

(1)

是有理数,当一点从出发按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连续变动周时,从连续变动到,而则从相应地连续变动到,也即第一次回到了它从出发时的值。这时,我们称原点和无穷远点是的阶支点,也称为阶代数支点。

(2)不是有理数时,容易验证原点和无穷远点是的无穷阶支点。

当不是整数时,由于原点和无穷远点是的支点,所以任取连接这两个支点的一条简单连续曲线作为割线,得一个区域。在内,可以把分解成解析分支。

关于幂函数当为正实数时的映射性质,有下面的结论:

设是一个实数,并且。在平面上取正实数轴(包括原点)作为割线,得到一个区域。考虑内的角形,并取在内的一个解析分支

当描出内的一条射线时(不包括0),在平面描出一条射线。让从0增加到(不包括0及),那么射线扫过角形,而相应的射线扫过角形,因此把夹角为的角形双射成一个夹角为的角形,同时,这个函数把中以原点为心的圆弧映射成中以原点为心的圆弧。

类似地,我们有,当是正整数时,的个分支

分别把区域双射成平面的个角形

.3、例题

例1、作出一个含的区域,使得函数

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分解成解析分支;求一个分支在点的值。

解:由于

我们先求函数的支点。因为的支点是0及无穷远点,所以函数可能的支点是0、1、2及无穷远点。任作一条简单连续闭曲线,使其不经过0、1、2,并使其内区域含0,但不包含1及2。设是上一点,我们确定、及在这点的值分别为

。当从按反时针方向沿连续变动一周时,通过连续变动可以看到,增加了,而

没有变化,于是在的值就从

连续变动到

因此0是函数的一个支点;

同时,任作一条简单连续闭曲线,使其不经过0、1、2,并使其内区域含1,但不包含0及2。设是上一点,我们确定、及在这点的值分别为

。当从按反时针方向沿连续变动一周时,通过连续变动可以看到,增加了,而没有变化,于是在的值就从

连续变动到

因此1也是函数的一个支点;

同理,2和无穷远点也是它的支点。

支点确定后,我们作区域,把函数分解成单值解析分支。

首先,在复平面内作一条连接0、1、2及无穷远点的任意无界简单连续曲线作为割线,在所得区域内,可以把分解成连续分支。例如可取作为复平面上这样的割线,得区域。

其次,任作作一条简单连续闭曲线,使其不经过0、1、2,并使其内区域包含这三个点中的两个,但不包含另外一点。设是上一点,确定在的一个值,同样的讨论,有当从沿连续变化一周回到时,连续变化而得的值没有变化。

所以,我们可以作为割线如下,取线段及从2出发且不与

相交的射线为割线,也可以把分解成连续分支。例如取在所得区域内,可以把w分解成连续分支。例如可取及作为复平面上的割线,得区域。

求在上述区域中的一个解析分支

在的值。

在,取

于是在或内,可以分解成两个解析分支

由于所求的分支在的值为,可见这个分支是

由下图可以得到,在或内处,因此的所求分支在的值是

.例2、验证函数在区域内可以分解成解析分支;求出这个函数在上沿取正实值的一个分支在处的值及函数在下沿的值。

证明:我们有

则0及1是的三阶支点,而无穷远点不是它的支点。

事实上,任作一条简单连续闭曲线,使其内区域包含0、1,设是上一点,确定在的一个值,当从沿连续变化一周回到时,连续变化而得的值没有变化。

因此,在区域内,可以把分解成解析分支。现在选取在上沿取正实值的那一支,即在上沿,其中,根号表示算术根。求这一支在的值。

在上沿,取。于是所求的一支为

其中,根号表示算术根。求这一支在的在内处

于是的指定的一支在处的值是

.最后,考虑上述单值分支在下沿取值的情况。在区域内,当沿右边的曲线,从上沿变动到下沿时,没有变化,而减少了,于是在的下沿,有

当沿左边的曲线,从上沿变动到下沿时,增加了,而

没有变化,于是在的下沿,有

因此,无论怎样,当在的下沿时,上述单值分支的值是

.注解1:

对具有多个有限支点的多值函数,不便采取限制辐角范围的办法,而是首先求出该函数的一切支点,然后适当联结支点以割破复平面,于是,在复平面上以此割线为边界的区域内就能分出该函数的单值解析分支。因为在内变点不能穿过支割线,也就不能单独绕任一支点转一整周,函数就不可能在内同一点取不同的值了。

注解2:

5.大学英语听说教程课件 篇五

关键词:视听说课程 教学方法设计 三位一体教学

英语专业的视听说课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而大学英语的教学一直以来都集中于综合英语的教学,用于听力和口语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尝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综合英语课程和听说课程分开,进行分科教学。分科教学既有利于老师对所教课程深入研究、充分准备和灵活讲授,也更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1]我校每周大学英语课时为六节,进行分科教学后综合英语更改为每周五节,视听说课程教学为每周一节,也就是说两周才安排一次为时两节课即九十分钟的教学时间,一个学期除掉假期、学生实习和考试时间,真正意义上上课的时间为每学期六次即540分钟。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相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是所有视听说课教师为之头痛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设计视听说课堂教学,实现“视”“听”“说”三位一体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便成为视听说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何为视听说课程

英语视听说是一门特殊的英语技能综合课程。其特殊性体现在输入手段的多样化,即“视”、“听”、“说”并举;“听说领先,重在应用”。该课程发挥和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视听课教学的现代性,把传统的听力课与口语课相脱节的教学发展成为视、听、说相结合、实用性强、视听内容丰富的综合课堂。教学目的是结合相关主题,进行主题讨论,通过收听英语对话,观看英语录像,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语言环境,并根据培养英语应用技能的要求,提高和加强学生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彻底消灭“聋子加哑巴”英语的怪现象。

二、视听说课程特色

英语视听说课程与以往的听力和口语分开教学不同,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第一、多媒体性。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是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的。多媒体环境下视听英语教学模式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环境为视听条件、以英语主题教学内容为视听教学任务、以英语语言教学情景为视听教学手段、以教师与学生互动为视听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真切的语言环境和广泛的语言素材,使其活动、行为、思维和表述都在由多媒体所提供的特定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教学。[2]二、网络性。网络的飞速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视听说资源。教师可以借助网上的音频、视频进行视听说课程教学。教师可以选取网络上直观的视频材料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实用性强的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理解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基础上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就所听材料或熟悉话题进行谈话或连贯发言,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以及通过介绍英美风俗和文化特色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基础性。英语从根本上说它首先是一门语言, 而对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讲,对其的视、听和说是基础的要求, 也只有在上述能力打牢的基础上, 深层次的语言文化背景习、语言运用学习才不是空中楼阁。第四、综合性。视听说课程培养的是学生多项技能的运用, 而这多项英语技能不是几项完全独立技能的简单重复或叠加, 他们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通过视听、听说、听写的结合训练, 达到全面提升各项单独技能的目的。

三、借“视”设计听说课程教学方法

视听说课程的最大优点之一在于可以借助视频这种比较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根据心理学有关研究,在获得知识、引起注意、保持记忆的过程中,人的感知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渠道获得的,其中视觉最能使人集中注意力。可见,视频对外语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Tomalin 指出,在成功的外语视频教学课堂上,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听众和观众。他们积极调动视觉、听觉和大脑解码能力以获得语言输入,并且针对视频资料发表意见和感想进行语言输出。

3.1听说课教学方法设计

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不同于英语专业的试听说教学。教师要面对的是层次参差不齐的学生,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大相径庭,有些学生甚至在高中的时候没学过英语,或者有些地方高考不考英语听力,而且因为高中应试教育的结果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低下,在本人所带的大一理科班800多位学生中没有哪个学生可以自信满满地站出来说“我的听力和口语非常厉害”。总结本人及同事的教学经验,再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理解能力,本人认为可以从横向和纵向这两个方面入手来设计视听说课程教学。

3.1.1 纵向课程教学设计

大一上学期:大一的学生对大学里面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不经意地会去打量上课教师的外表气质。在这被得到肯定之后他们要做的事情是评价一位英语教师的英语流利程度和语音语调,之后会把视线转向教师的业务水平、责任心、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与学生的交际能力等方面上。既然我们教师理解学生的需要就应该满足他们的需要。试听说这门课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和魅力,只有增加口语的比重。口语教学相对于公认为“枯燥”的听力教学来说,教师有很大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优势。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视频适当增加口语内容,视频直观生动有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各种讨论活动,据本人观察,学生只要进行小组讨论就会变得非常的有激情。

再次,可以上台演讲,作报告,让他们充分体会做一个 English speaker是一件多么刺激的事情。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口语训练方式,笔者会在横向课程设计里面谈到。由于有视频,学生可以得到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终于有机会可以用英语和自己的同学老师聊天,课堂上互动性强,学生不会感觉有压力,这样的课堂自然是吸引学生的课堂。据笔者对我校大一学生的调查,他们对视听说课的评价是“It’s so interesting and attractive, I hope there are more classes than there used to be.”他们认为视听说课很有意思很吸引人,希望每周能多安排几次课。这足以说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口语训练确实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退一步说更能保证学生对视听说课程的喜爱,从而保证full attendence.而听力教学则可以采用听歌曲填词,听写英语幽默短对话、英语小故事以及课文当中的listening skills这一部分。这些听力材料具有趣味性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寓教于乐。至于listening skills应从大一就开始交给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其它听力材料上学以致用,这也是视听说课程必须做到的教学目标。 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上学期:在大一上学期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授课教师爱上这门课之后,再进入相对boring 的听力教学,学生的反抗情绪就可以适当地得以调整。基本的听力教学,比如:对话听力,小故事听力和listening skills等都在大一上学期得到了基本训练。众所周知,很多学校在大一上学期就可以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我校规定学生在大二上学期才可以参加,这就需要在培训学生基础听力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听力材料的数量,加大听力难度,听力材料的选择应该越来越接近四级听力的形式和难易程度。当然听力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应付四级而是要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但是基于目前有英语四六级的压力,教师和学生的眼光不自觉地会被吸引到这条道上来。此时,听力训练就显得比口语训练更为重要了。在口语训练上,教师可以进行任务型教学,每次课下课时布置口语任务,安排两到三组同学充分准备,在下一次课上给他们十分钟完成他们的口语任务,至于口语任务可以是对话,讨论,小表演,讲故事等。

大二下学期:这时候的教学应该是一半一半的。有人过了四级而未想过要报六级,有人四级未过,有人要报六级,学生的需要不尽相同。为了同时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这时又应当适当增加口语的`比例,因为经过四级的洗礼和大学一年半的英语学习之后,他们对英语,对英语国家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时他们更希望能多接触有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学到更地道的口语,更具体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这时候教师应该向他们“兜售”层次更高水准更高的英语口语材料。比如英语原声电影,英语电视生活剧,英语演讲等材料。而在听力材料选择上由于四六级学生各有所需,因此教师要交互式地选择与四级和六级相近的材料。笔者建议多选择四级难易范围内的材料,毕竟六级程度的学生较少,能过六级的一般自觉性都更好,教师可以充分信任他们的自学能力。

3.1.2 横向课程教学设计

视听说课程的横向教学设计可以分为口语教学设计和听力教学设计。以上篇章中或多或少都有提到过这方面的内容,笔者在这边再做详细叙述。

口语教学设计

口语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在万花丛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生的那几朵恐怕得费些劲了。本人经过总结认为以下几种方式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

上课前10分钟做presentation.形式多样:对话,讲故事,唱英文歌曲,朗读诗歌,话剧表演,假设自己是名人做演讲。由于时间有限,笔者经常采用对话形式,题目可以由教师出,当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通过此举可以培养他们认真待学的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通过查找资料他们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他们自己的口语能力。当然还可以学到一些演讲技巧,克服怯场的弱点等。

做完presentation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听说课本里面的内容选择适当的topic,在播放相仿视频开启学生思维之后让学生自行讨论。根据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有:individual study(个人学习)、discuss in pairs(两人讨论)、group discussion(小组讨论)和lockstep(全班一起讨论)。[5]让学生训练口语的方式不止这些,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策略,比如,可以让大家一起唱英文歌曲;播放诗歌视频然后让学生模仿朗诵;播放生活片段视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播放话剧,让学生重新演绎;进行课堂游戏;或播放无声视频,让学生进行情景配音;或让学生扮演新闻主持人解说爆料新闻,这些材料的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来选择。这些教学策略具有这些特色:小组讨论——三五成组,重在参与;演讲比赛——主题轻松,观点鲜明;故事复述——幽默短小,耐人寻味;现场演示——各显其能,传播信息;课堂游戏——猜谜、绕口令,听歌填词;情景对话——设定语境,模仿并创新;学唱英文歌——快乐歌声中体验英语魅力;新闻主持——通往地道英语的途经。[6]

在这完成这些活动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语言特征、所犯错误和改进方法都应该作出回应,进行点评。

听力教学设计

传统听力停留在播放材料,让学生做习题,然后讲解答案的步骤上。这样的听力课让学生觉得无聊反感。视听说课程由于借助了“视”这样一个特征,使得英语听力课变得更为有趣,更受学生欢迎。听力教学的设计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不应该选择过于简单的学习目标,这样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也不应太难,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听力课应该难易结合,先训练学生的基础听力能力再把材料转向四级的难易程度。英语基础听力包括:对话听力,小故事听力,简单的小短文听力,简单的生活片段听力,或者英语教学视频。就课本而言,有listening skills。 这些听力材料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完视频或听完音频之后复述或者作为听写材料。笔者建议每堂课都应该有听写材料,听写是最能提高学生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接着,听力材料应该逐渐过渡到较难的程度,课本上的听力练习有:listening in,further listening题型包括对话、判断错误、填空、短文听力。这些听力材料跟四级题型和难易程度相近,教师可以加以利用。其次,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其它的听力资料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这些材料包括:一,题材熟悉的VOA、BBC 等外台英语新闻和广播。二,CCTV 英语新闻。如:News Hour (新闻时间) 、China Today (今日中国) 。第三,国内英语电视节目,如CCTV - 9 频道的Dialogue (对话) 。还有Documentary (纪录片) 、Nature & Science (自然与科学)第四,各国名人演说。例如:“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 ,“Clinton’s FarewellSpeech”(克林顿告别演说) 等。第五,情节和语言结构并不十分复杂的英文电影,如一些美国经典老电影《北非谍影》《罗马假日》《音乐之声》等。动画片The Lion King (《狮子王》) 、Shreek(《怪物史莱克》) 、ice age(冰河世纪)Finding Nemo (《海底总动员》) 等,第六,贴近生活、题材熟悉的英文电视连续剧,如Friends (《六人行》) 。现在热播的Prison Break(越狱),Desperate 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当然只能截取适合学生的部分。[1] 听力材料的选取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决定,否则教师的教学活动会变成自导自演的烦闷肥皂剧。 四、三位一体教学

“视”“听”“说”并不是独立的,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把听和说完全独立开来。通过播放视频,听要寓于说,说要寓于听。

心理学家的有关实验证实,在获得知识、引起注意、保持记忆的过程中,人的感知绝大部分(94% )是由视觉和听觉两个渠道获得的。视觉最能使人集中注意力,而视觉和听觉结合并用才能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著名语言学家Stemp leski 和Tomalin认为,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比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能更全面而真实地展示语言信息。[7]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学生通过同时调动多个感官学习,使学习更加身临其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把视、听、说各个环节连成一体,各个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使其既能听能看,又能借助多媒体及教学课件,进行现场视、听、说全面动员,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通过讨论、学习小组等形式反馈出来,让学生互相学习,传递经验,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五、结语

6.[大学课件]贝多芬百年祭 篇六

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 1765-1848 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 “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 作品10之1 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 作品18之3 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 作品57号 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 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 作品74号 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贝 多 芬 百 年

一、教学要求

二、学习要点

三、作者生平

四、作者作品萧伯纳突出的成就是戏剧,“他的戏剧使他成为我们当代最迷人的作家”。主要作品:《不愉快戏剧集》《芭芭拉少校》(1905)《伤心之家》(1913)《苹果车》(1929)《真相毕露》(1932)《圣女贞德》(1923)――诗人创作的最高峰1885至1949年近64个创作春秋中,他共完成了51个剧本。“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萧伯纳是一个幽默、正直、不看重名利的人。当1925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

非常幽默地说:“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只金铃?”他又说:“这件

事我实在有点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获奖是由于我今年没有写出半个字。” 萧伯

纳名言

每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女人;每个不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两个女人。恋爱不是慈善事业,所以不能慷慨施舍。?? 愚人总会发现有更愚的人钦佩

他。??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人喜欢习

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所谓天才

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 劳动是惟

一导向知识的道路。?? 我年轻时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

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成功网罗着大量的过失。?? 不要企图永远

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

五、创作背景贝多芬(1770-1827)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童年在鞭笞中渡过,父亲希望他能成为第二个音乐神童所以强迫

他学习钢琴。由于其天赋过人,加之后天的刻苦磨练,17岁时便受聘为宫廷御

用乐师,开始养家。35岁双耳完全失聪,但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罗

曼-罗兰曾称赞贝多芬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最伟大的音乐诗人,是

最生动地描绘了拿破仑时期的暴风骤雨的艺术家;他的描绘包括人民的苦难、悲

伤;战争的紧张以及自由精神那沉醉的狂欢。”

贝多芬名言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让我屈服!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通过斗争,走向胜利。我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来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而是来完

成伟大的工作的。相关评论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用那句豪语说明的――用痛苦换来欢乐。”(罗曼罗兰)“他虽然遭到尘世

欢乐的拒绝,但他却深知创造带来的喜悦远远大于前者。”“不经过战斗的舍

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

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傅聪)“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

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丑陋、苦闷、狂躁的贝多芬 贝多芬的姿势极为丑

陋。头大,身短,面上不容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有一次他也想学跳舞,然

而他不会按了拍子而动作。据传记者说,他的相貌的表情常常是冷酷而苦闷。身

长五英尺四英寸,肩幅极广,面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鼻硬而直。

指短,且五指长短略等,手的背面长着很长的毛。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永不

戴帽,常常蓬头出外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就被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在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恶魔。坚韧的意志力贝多芬从1796年

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

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

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

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

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关于交响

乐 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人们常把它比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

它是交响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也可以说,它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

奏曲(奏鸣―交响套曲)。

1、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2、音乐内涵深刻,具

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

3、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思考与讨论 划

分全文层次,文章写贝多芬,围绕什么核心展开的? 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什么?

他的音乐与他的个性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文章刻画人物除了直接描写人物外,还调动了哪些艺术手法?生动、优美、诗化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浓重的情感,试举例加以分析。课文讲解 课文层次1独特个性:反抗性,奔腾澎湃、激进的共和者、清教徒性格a、直接描述,把我们引入到大师的灵魂深

处,b、通过对比,表现其独特的精神个性。2音乐特性a 杂乱

音响,不对称 b“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

为目的。” c活力与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 d“他能

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是使你清醒的音乐 ”总

结,明确

1、课文核心:贝多芬“是反抗性的化身”

2、音乐精髓:贝多芬之谜,曲如其人。

3、表现人物的手法:直接、间接,对比、衬托,贝多芬与莫扎特的区别?

4、语言理解与特征总结。语言理解

1、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亨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

责怪我。谁的灵魂最伟大,这是无法评价的,这句话巧妙的表达了作者对贝多

芬的谦逊品格和伟大灵魂的礼赞。语言特征

1、文章语言流畅,以长句

为主,从始至终贯穿不可阻挡的气势,也切合对贝多芬雷霆般性格特点的描画;

2、语言富于形象,比如文章开头对贝多芬形象的刻画,将贝多芬的个性表达得

非常充分。

3、在激情之外蕴含哲理,深刻、精辟。作文与阅读、观赏:

1、聆听„„

2、阅读:《西绪福斯的神话》

3、电影:《莫扎特》 总体特点语

言特点:包含激情,充满哲理,有许多精辟、深刻、含蓄的语言。表达手法:

文章侧重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对比、比喻 句式:以长句为主内容:

整体―重点说明贝多芬的个性独特及音乐特色。局部―每段都

有中心句。医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

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最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

由他搀扶,多少次的创伤曾由他慰。

――傅雷

七、研习与思考 1.贝多芬的为人与他的音乐共同塑造了他的个性,法国大革命曾带给他深刻的影响。你是怎样理解时代给个人的影响,以及作为音乐家的个人给予时代和大众的影响的? 2.读了本文,你能“懂得贝

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乐了”吗?试将贝多芬与莫

扎特的音乐加以比较。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让我屈服!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九、延伸阅读医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 意

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 少次的颠扑曾由

7.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 篇七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研究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多媒体技术出现后, 广泛地应用到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多媒体课件辅助远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遵循教学目标渐进化、学习内容系统化、直观视觉形象化的规律。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有优越性, 但不能替代人的作用, 会存在着消极的影响。本文就多媒体课件辅助远程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探索性研究, 希望对远程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1 多媒体课件在远程大学英语日常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1.1 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教学媒介, 虽然可以提供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来进行模拟实际交际, 但人的喜怒哀乐是不可能完全融入到里面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英语学习, 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相对较少, 就会形成学生会自我封闭,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影响的, 不利于全面进步。

1.2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的过程当中是存在比、学、敢、超的、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扬、鼓励是学生积极进取的力量源泉。学生能够按计算机的指令去完成任务、菝得兴奋, 但这种来自机器的鼓励与来自教师的鼓励和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的刺激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

1.3 影响教师整体教学艺术的发挥。教师在课前花费很多精力准备多媒体课件, 把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等都体现出来。但这些课件的模式是固定的, 不能随时随地改变, 这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新的想法、新的教学理念, 就不可能及时充分发挥, 学生也不可能与时俱进, 吸收更新的知识。

2 多媒体课件在远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影响

多媒体课件对远程大学英语教学能图、文、声、像并茂, 进行大量知识信息的输入是非常有利的,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很明显的视觉作用, 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1 对设定虚拟的英语交际环境有利。有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进行英语教学, 能使抽象的、枯燥的、无趣的学习内容栩栩如生展现在面前, 成为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 对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文时, 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 对学生理解、记忆、矫正发音错误是非常有好处的。

2.2 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通过多媒体技术假设的英语环境, 会同时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起作用, 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仿真练习, 掌握英美国家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习惯, 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兴趣、观察力和想象力。

2.3 对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多媒体课件在制作时, 加入了丰富了内容, 体现了现行英语教学模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不足的优势, 学习者能直观、主动、积极、准确地理解语言和它所展现的语言知识点, 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学习兴趣更浓厚, 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然就会更好。

3 怎样制作多媒体课件才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英语教学, 老师应从学校、学生实际出发, 制作课件, 再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充分使用, 才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3.1 课件设计分析

制作前的分析是相当重要的。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认识结构上的差别、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充分论证, 最后确定制作方案。

3.2 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分析的结果, 结合课件教学设计原则, 进一步分解一节课的语言知识点, 细化总的教学目标, 为课件结构设计做准备。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根据教材内容, 分析知识结构, 勾画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顺序、教学重难点的把控提供重要依据。

3.3 教学过程设计

在细化教学目标、确定知识重难点等内容的基础上, 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也要作详细计划, 如何开始本堂课、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如何正式开始进入新内容、如何讲解各个知识点等。教学过程设计是课件设计的核心环节,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 明确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控制好这一节课的整个教学节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4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它的强大优势, 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震撼。但多媒体课件技术也只有制作者多动脑筋, 不断创新, 设计出来的课件才会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服务好远程英语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多媒体的创造性思维设计中, 多考虑设计一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讨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评价能力,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大脑思维, 整合各种思维活动, 提高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设计中要启迪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知识, 还要有超前的意识, 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4 结论

只有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发挥老师的引领作用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 设计好教学课件, 在课堂上应用好课件, 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质优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训练, 文本、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影像等多种信息有机地融合, 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浓厚, 学习的质量才一定会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振荣.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制作课件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4) .

[2]李建昕.利用网络辅助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学——45分钟优化设计[M].湖南:学苑出版社, 2004 (6) .

[4]马颖峰.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8.清华大学出版社课件 篇八

关键词:教学课件;PPT;教学视频;网络教学;交互性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5-0076-03

一、引言

目前,各高校网站上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任课教师制作的PPT课件;二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录像。对于学生在网上自学,这两种形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利用PPT课件自学,缺少了老师的讲解,没有课堂气氛。利用教学录像自学,有点像看电影,重要内容显示得不完整,缺少了板书,学生几乎没有控制权。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自学。

教师一般都有教学PPT以及相应的教学视频,若能有一种方法直接将这些源文件转换为交互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网络教学课件,那么不仅可以为师生创设广阔自由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而且将大大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1]本文论述了一种将传统多媒体课件转换成网络教学课件的方法。

二、所使用的工具及其特点

本文所论述的转换方法中所用到的软件有:Office 办公软件、Adobe Audition、Flash 8、格式工厂、屏幕录像专家、千千静听(或其他播放mp3的软件)等,其版本如图1所示。

Adobe Audition是一款专业级的音频录制、混合、编辑和控制软件。借助Adobe Audition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控制能力录制、混合、编辑和控制音频。

Macromedia Flash 8.0是一款专业做Flash的软件,做出来的视频清晰且所占内存空间相对较小,这里用于混缩声音与视频以及添加控制视频播放的按钮。

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是微软公司提供的基础性软件,使用方便、方法简单、应用广泛。这里主要是用PowerPoint来录制视频。

格式工厂Format Factory是一套用于格式转换的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可支持当前的大多数多媒体格式文件的相互转换。

屏幕录像专家是一款专业的屏幕录像制作工具。使用它可以轻松地将屏幕上的软件操作过程、网络教学课件、网络电视、网络电影、聊天视频等录制成Flash动画、WMV动画、AVI动画或者自播放的EXE动画。

千千静听是一款大众化的音频播放软件。

三、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

本文所介绍的整个转换原理如图2所示。

1.幻灯片的调整

对PPT课件进行处理,包括背景的变换,素材的添加等。在教学放映时,实现“媒体交互”、“页面交互”、“时间交互”,让PPT课件变“静态”为“动态”。[2]目的是保证录制出来的视频更加清晰、准确,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视频的处理

(1)用格式工厂对视频作处理,进行声音、视频的分离。

1)声音的分离:打开格式工厂,执行“音频”>“所有转到mp3”>“添加文件”添加视频文件,点“确定”>“开始”。

2)视频的分离:打开格式工厂,执行“视频”>“所有转到FLV”>“添加文件”添加视频文件,点“输出配置”,在“音频流”下“关闭音效”后,将“否”改为“是”>“确定”>“开始”。得出来的是没有声音的视频。

(2)再用格式工厂对处理好的视频进行剪辑。剪下需要学生观看的部分,如开头与结尾等。打开格式工厂执行“视频”>“所有转到FLV”>“添加文件”添加处理好的视频文件,点“选项”,根据预览播放窗口截取所需片段,“确定”>“开始”。

(3)使用 Adobe Audition 3.0对音频进行各种效果处理,用以美化音质,也可以添加背景音乐,提高音频的质量。可以执行去噪、高音激励、压限、加混响、加背景等。这里介绍一下所用的声音去噪处理方法。

首先,打开软件进入初始页面,按下键盘上的“9”键或者直接鼠标点击切换到“多轨视图模式”。执行“文件”>“导入”命令或者右键单击,选择“导入”命令导入要进行处理的音频文件,将文件拖入音轨。效果如图3所示。

接着,双击音频进入编辑模式,如图4所示。拖动鼠标任意选取一小段音频执行“效果”>“修复”>“ 采集降噪预置噪声”>“确定”。然后拖动鼠标全选或者按Ctrl+A执行“效果”>“修复”>“ 降噪器”,将降噪级别设置为2点“确定”。

然后,执行“文件”>“保存”或者Ctrl+S保存。[3]

3.录制视频及格式转换

(1)设置计算机分辨率为800×600或者1024×768。打开屏幕录像专家选“录制视频(用AVI格式)”进行设置,如图5所示。去掉“同时录制声音”前边的钩子,“直接录制生成”改为AVI,点录制。

(2)打开处理好的音频以及相应PPT,以声音为基准改变PPT的翻页。直到音频播放完毕,点F2结束即可得到录制视频。

(3)将录制视频格式转换为FLV并去除声音。

4.视频音频的匹配以及添加按钮

(1)打开Macromedia Flash 8 “创建新项目”>“Flash文档”,将图层双击重命名为“音频”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或者快捷键Ctrl+R,导入音频文件;执行插入图层,重命名为“录制的视频”执行“文件”>“导入”>“导入视频”,根据路径选择录制的视频,点“下一个”,选“在SWF中嵌入视频并在时间轴上播放”,点“下一个”>“下一个”>“完成” ,右键选择“任意变形”调整大小;同理导入剪辑的视频,调整大小覆盖录制的视频。然后以声音图层为基准调节视频的画面,使声音与画面良好结合。最终效果如图6所示。

(2)添加按钮。执行“窗口”>“公用库”>“按钮”,调出按钮窗口,拖动按钮到舞台的合适位置,添加一些设置如文字、按钮转到的地方等,达到能实现交互的目的。效果如图7所示。

按Ctrl+Enter可以进行效果测试,达到想要效果后就可以将处理好的文件导出,格式一般为SWF。制作完成。

四、使用效果

将做好的网络教学课件上传到相应的教学网站上即可供在线自学或下载后自学,其格式为SWF的文件。打开文件会发现有一些控制的按钮如图7。点击下一步(上一步)会转到下一个(上一个)教学课件,点击播放或者暂停可以控制视频的播放,还可以添加一个主页将所有课件制作成目录,便于课件的查找,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其他的按钮,如隐藏声音,打开添加的小Flash以增加气氛等。

利用该网络教学不是简单地演示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来共同呈现教学内容,以实现声、文、图、像一体化效果,使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真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4]

本文所介绍的将传统多媒体课件转换成网络教学课件的方法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交互性强且成本低廉等优点,特别适合无编码基础人员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通过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张立国,葛文双.关于“ 交互研究”的定量、定性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

[2]唐德海.增强PPT课件交互功能的解决方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

[3]王曼霖.让年会节目无杂音[J].电脑爱好者,2011(7).

[4]兹托.交互式WEB 站点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9.大学宗教学 第二章课件 篇九

第一章

宗教学概论

第二章

第二章 宗教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宗教的定义,分清宗教的本质,理解宗教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当前我们中国依然存在的宗教及宗教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1.宗教的内涵。2.宗教的本质。3.宗教的特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互动交流、讨论

【教学时数】学时

要研究宗教,先要弄清什么是宗教及宗教的本质是什么,参照中外宗教学研究者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信仰基督,信仰真主,烧香磕头是宗教吗?

一、“宗教”的词源与定义

(一)词源

1.来源于佛教(在佛教中,佛陀所说为教,诸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之分派,合称则为宗派);

2.拉丁文religare,有“联系”之意,泛指人与神的相互关系。现在我们所说的“宗教”,与此说较接近。

(二)定义

1.费尔巴哈:宗教是人对自己的本质—不是有限的、有止境的,而是无限的本质—的意识。这个定义是建立在人本学的基础上,因为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对上帝的意识自然可以归结为对类本质的自我意识。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人是单纯自然人的时候,上帝就是单纯的自然神,人住到房子里去,神也就住进教堂中去,如果上帝是鸟的对象,那么上帝也被看成是长着翅膀的存在者。

2.克利:宗教就是人与上帝的交通与契合。这个定义主要从人与上帝关系的角度立说,这里所谓的宗教信仰,就是舍己从天,尽量把自己引使向上,这类似于中国的“天人合一”

3.铁德尔:宗教是无法定义的,从人生方面来解释宗教。“宗教使人兴奋的一种信仰”,“宗教是灵性上的一种探险。”“宗教能辅助个人发展到他的最高点。”(伊斯兰教的开斋节。苦难时期宗教教义的支撑。加尔文教,现世的努力可以救赎自己)

二、近代西方宗教学中最有影响的三个流派

(一)宗教人类学:注重通过研究古代人类的历史发展和对各种生活方式的比较研

宗教学概论

第二章

究来探讨宗教,结果把宗教理解成对各种神圣物的信仰和崇拜。

(二)宗教社会学:强调宗教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功能,因此,主张以社会为中心来规定宗教。

(三)宗教心理学:侧重于通过分析心理现象来揭示宗教的起源及其本质,与之相应,主张从信仰者的主观感受、宗教体验、宗教情感为中心来定义宗教。

这些定义都是揭示宗教的某一个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揭示它对象最一般、最本质的属性,因此不是科学定义。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宗教观点

(一)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这些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把自己交给了上帝,把自己的本质异化为上帝,由此产生宗教。

(二)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恩格斯:宗教按其本质来说是剥夺人和大自然的全部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把一部分恩典还给人和大自然。

(三)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这一说法虽然精炼,概括,但仍然没有反映宗教最一般的本质属性,也没有把宗教同其他有关的社会意识区别开来。因此这个定义同样不合适。

(四)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段话事都能够揭示宗教最一般的本质属性,学界迄今尚无统一看法,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论著作为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参考。

第二节 宗教的本质

与宗教的定义一样,宗教的本质也是宗教研究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不管哪一种宗教,讨论的核心问题都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

一、人本质说

(一)费尔巴哈

《基督教的本质》论述了人与基督教,上帝与人的关系。认为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人是怎样思维的,怎样主张的,他的上帝也就是怎样思维和主张,人都多大价值,他的上帝就有多大价值,绝对不会再多。人把自身的本质对象化、异化为神,然后再对这个异化物顶礼膜拜,通过它来统治人自身。(中国古代统治者,在执政之处,为了执政的合法性,而借口某种神赋予的权力,以统治他者。《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 著 陈兼 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二)古希腊哲学家 克赛诺芬妮

“凡人们幻想这的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与他们同样的声音和形

宗教学概论

第二章

貌。”也就是说,神是人根据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皮肤黑,鼻子扁扁的;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的。”这说明各个民族,各种肤色的人都使神带上本民族,本人种的形象特征。

实际上,宗教观念中的一切具体内容,天国神殿的所有陈列设施,无一不是世俗人间的缩影和映像。(广东的葬礼上存在烧纸轿车和赵薇相。)

费尔巴哈与古代无神论者在神人关系上的基本观点。把上帝从天国拉会人间,把宗教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但是马克思批判说,他没有主义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进一步揭示宗教异化的世俗根据,即从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等时代的历史条件方面去寻找宗教的起源和本质。(不同时期的大年三十的拜神情况,说明物质经济条件良好的时代里,人们对与宗教或者神的寄托要比过去的少。)

二、社会关系总和说

马克思说:人们根据他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生产关系及生活方式创 造出神、上帝以及各种各样的宗教。这些神、上帝以及宗教本身本质即是创造它们的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所谓宗教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即是特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新教伦理的预定说,更是合适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商业竞争的胜利者以他的财富和成功证明了他是上帝的“选民”。宗教是欧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

第三节 宗教的基本特征

宗教的本质使人有抽象之感,要全面认识宗教,还必须把握宗教的基本特征。

一、与哲学、科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宗教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信什么)

1.信仰对象的超人间化。由于各种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这些超人间化的信仰对象也有不同性格特征。犹太教耶和华,基督教上帝,伊斯兰教真主,带有绝对唯一神的性质。中国传统宗教的天或玉皇大地则更加接近于上神。印度教表现为多神的主神论。这些都是世俗力量超人间话的不同表现形式。(印度电影OMG)

2.信仰的非实证性。超自然力量是永远不能被人所感知的,因此更无法为实践所证实。

二、追求来世的幸福:导源于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

宗教产生,从心理学根源上说,很大程度源于人们的趋利避害本性。原始人无力与自然作斗争,求生存,把希望寄托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上。阶级社会中受压迫的人,向往幸福生活,也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天堂、佛国等彼岸世界。这些都是人们苦难在那里一幻想的幸福得到补偿,以慰藉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感。(佛教寺院里也有等级之别)

三、以严格的组织、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和规范的礼仪使自己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1.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个严格的组织实体。天主教最高组织机构

宗教学概论

第二章

天主教罗马教廷,辖各天主教会。佛教有寺院。基督教有教堂。道教有道观,寺院。这些组织机构都有严格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基督教教堂的规定)。

2.宗教是一种社会力量。宗教作为一种实体,因为它拥有固定的宗教职业者。天主教神父。基督教牧师。伊斯兰教阿訇。佛教和尚、尼姑。道教道士、道姑。宗教专职人员按严格的制度组织起来,他们是神学理论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教义、教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同时也是在人神之间起到上传下达的功能。(尼姑如何招收、台湾的星云大师)

3.宗教礼仪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和程式。通过这些礼仪,即可显示出宗教的神圣性和庄严性,又可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严肃的宗教气氛和炙热的宗教情感。按照宗教礼仪进行宗教实践活动,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宗教信徒的一个重要标志。(伊斯兰教的礼拜。)思考

1.什么是宗教? 2.宗教的定义。3.宗教的特征。阅读书目

1.(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吴飞:《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道风书社出版,2001年。

4.周 敏:《动荡的围龙屋:一个客家宗教的城市化遭遇与文化抗争》,商务印书馆,1995年。

宗教学概论

第二章

宗教学概论

上一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下一篇:数学教研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