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日志小学科学

2024-12-01

继续教育日志小学科学(共14篇)(共14篇)

1.继续教育日志小学科学 篇一

通过网络学习和专家讲解,我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1、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

2、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亦具有重要意义。

3、不仅可以是儿童的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

4、由于设计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

5、设计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6、在亲历设计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2.继续教育日志小学科学 篇二

一、小学科学课程创新教育的问题分析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现在的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没有按照培养具备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标准去办学和做教育。然而作为小学开发学生好奇心与创造力最有利的科学课程, 它的创新教育却开展得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 具有以下几点:

(一) 教育观念的陈旧老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孔孟之道历来得到我们的尊崇, 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 实现“大一统”[1], 为政府培养合格的官吏和驯服的臣民, 使教育内容大多是类似于儒家经典的统一教材, 重点放在了教人如何做官上, 而轻视了科学技术。“我国的传统统治文化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礼治文化, 其核心是对‘上’的顺从。奴性的本质是一种对‘上’的依附性人格, 其形成正是传统礼治文化的长期浸染。”同时, 相对于古代君王的权力通过刑罚、奴役来体现君主的神圣权威, 而现代的权力是通过平和的方式使人在顺从的前提下达到权力所定的目标, 我们称之为规训。“规训权力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学校教育首当其冲。在教育异化为规训的背景下, 教育迎合了礼治文化, 实现奴性的再生产。”[2]这种“奴性”, 使人们不用独立思考, 也不敢独立思考, 他们再也不用想着创新, 做出一些新的东西, 也不敢于创新。这种观念使得小学科学课形同虚设, 并没有发挥出它的实际效用, 认为科学离我们甚远, 科学课的真正作用也被我们愚昧地抛弃了。

(二) 教学过程的陈腐老套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事物好奇心强, 有些学生知道的自然知识比教师还多。往往当教师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尝试给他们一些自由空间时, 学生的问题会汹涌而至, 有时甚至会让教师难以招架, 于是为保证教师的权威性, 只能压制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以种种认为合适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教给学生, 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3]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和家长往往喜欢学生顺从自己, 或是对成人的观点表示赞同,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想法, 这在学校课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久而久之, 学生渐渐丧失发问和表达不同意见的冲动和能力, 这是对儿童可能发展起来的创造力的最大障碍, 也是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基础性破坏, 这是小学教育中特别要警惕的问题。”[4]

(三) 教学方法的机械呆板

为了追求高分数, 强调标准化教学, 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 有的教师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懒得实验, 责任心强点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采取“发现法”, 然而所谓的“发现法”也变成了“机械式教授法”。比如, 在讲授《搭支架》一节中, 为了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强, 有的教师就会摆出许多模型支架, 其中只有三角形的支架没有倒塌, 用此法暗示性提问什么形状稳定性强, 以此让学生学会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教师通过这种‘暗示性的提问’或者某种别的教育方法, 从学生那里‘引出’教师所希望的回答。”[5]这种方法是讲授法的变种, 把奇思巧妙的科学让学生生吞活剥。

(四) 教育评价的单一僵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重在强调每节课的认知目标达到与否, 并把它作为评价一节课好与坏的标准, 这样就完全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课程改革要求课堂应该是自主的、开放的, 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动态多变的,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的需要随时做出调整。然而, 当一堂课气氛活跃了, 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 他们往往会提出很多新奇问题, 教师也因此陷入两难局面: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新意值得研究, 另一方面如果花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教学计划显然不能及时完成。于是经过权衡, 教师只有对那些问题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同时, 传统教育强调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整合性, 重视知识的记忆和重现, 学生掌握知识的量和准确度成了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硬性指标。这种单一层面的评价标准造成对评价的方向性指导, 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有效实施是创新教育的途径

(一) 创新理念的培养需要教育观念的创新

培养科学课教师拥有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科学课的启蒙阶段, 教师往往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也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培养创新型教师。首先, 教师应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其次,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不能“一刀切”;再次,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在科学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并认真解答他们的问题。因此创新型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还要担任更多的角色。“孩子的成长需要懂得尊重孩子、善于发现孩子潜能, 能用自己善良的心灵、才智和运用教育技术对孩子产生影响, 以自己的全部心血培育具有健全心智的新生一代的‘灵魂工程师’。”[6]

(二)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学过程的创新

“创新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上来, 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7]人对活动的态度有三个等级, 最低级的是被动应答, 第二个等级是自觉适应, 这两种反应都是有外界情境所引起或者是他人提出的, 只是第二种反应是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内容, 这两种反应也是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所带给学生的反应, 学生在这种课堂中根本没有参与其中, 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最高级的是主动创造。这一等级与前两个等级最大的差别在于, 活动的目的、任务是由活动主体为满足自己的需求提出的, 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 对主体来说是带有一种探索性与创造性的。”[8]在小学科学课《水的三态变化》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学生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为了实现自己提出的目标任务, 会主动参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积极追求科学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的欣喜与失败的焦灼, 这样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

1.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建构广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建构, 不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主动地建构的过程。这有两种含义:一是这种建构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二是这种建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发明, 有创造性的方面。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启发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与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更多地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科学产生遥不可及的思想, 让他们发现科学与自身已有经验有着某种关系时, 他们才会主动去建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应该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想象空间以及施展的余地。因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习是他们利用已有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使之具有创新能力。

2. 开发学生多种智能

判断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 主要是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自然环境下的创造力。智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 而是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八种智能要素组成的。小学科学中的创新教育应是一种开发智能的教育, 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 并发现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各种潜能, 从多元角度培养科学创新人才。比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 教师可分别将两条塑料绳、一条塑料绳与一条金属丝、两条金属丝连接在小灯泡和电源上, 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接着让学生之间自己动手, 合作完成刚才的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学生实践过后, 教师顺势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 进而引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教学中, 挖掘学生身上尚未被开发与发现的潜能,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教育评价的创新

人的创造能力只有在培养创造型人格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全面充分地萌发, 并以一种健康、向上的趋势发展。

1. 注重发展的评价取向

创新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学过程。对于教师, 评价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积极评价, 注意教师课前课后的教学表现, 教师是否对上节课进行反思, 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更是对教师现有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工作的态度和情感进行完整的综合的评定。对于学生, 评价不能以学生是否能说出正确答案来评价他的好坏, 要看他是否独立思考, 善于发问, 是否学会学习, 是否有开发的潜力, 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来自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是否能够较稳定地引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 关系到学生对学习乃至学校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涵盖教学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需求, 从而促进创新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2. 注重个性的评价标准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 他们既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 又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在创新教育的评价过程中, 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教师和学生, 就会使他们削足适履, 放弃个性, 也就无法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要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来保护他们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创新性教育评价应在明确的评价标准和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

(五)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我国科学课程的创新教育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小学的科学创新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 要充分发挥校外力量。社会团体可举办一些小学生奇思妙想的科学创新活动, 社区开放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航空管、艺术馆, 学生可以到具体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实地学习, 在做中学, 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接触科学、艺术以及文化创意的自由学习空间。小学科学创新教育的疆域可以扩展到网络, 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学课程, 并给他们一个可以相互交流、擦出科学火花的平台。这种扩大教育环境的做法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新霖.春秋公羊传要义[M].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

[2]蒙石荣, 蒋文宁.试论规训教育对国民劣根性的再生产[J].现代教育论丛, 2014 (3) .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4][6][8]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3.继续教育日志小学科学 篇三

【关键词】体制改革;教育范式;改进策略

0引言

由于时代飞速的发展,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门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学科。长期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小学科学的课堂上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与兴趣,那么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们的长处将会突显出来,将来可能会成为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因此,对于小学学科的教育范式,国家应着重研究其教育方法。

1教育范式的含义

通过科学研究表明,其所指的“范式”,是指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包括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及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自然观。实际上,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方式,大都处于“过分的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范式危机,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应改变其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当前,我国就此危机,提倡科学研究、创新精神等,进而将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

2教育范式的改变

随着科学教育不断改革,科学教育的范围逐渐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化,科学教育者应总结传统型教学的优点,摒弃其缺点,有效的融入现代型教学中。

2.1传统型教学的特点

2.1.1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讲课期间,往往是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由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的好处是教师带动着学生学习,不至于让学生落下过多的课程。

2.1.2在教学中以讲解为主

部分教师将科学作为有形之物,在其讲解时,可以使用论述、反证等方法进行讲解,通过学生快速的理解并掌握其含义,使学生达到迅速掌握知识的目的。

2.2现代型教学的特点

现代科学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科学的多元化,主要强调科学过程中存在的相关价值。其内在含义是“文化科学”,所以现代型科学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2.2.1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起着主导性作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靠其学习中发现的,而不是一味教师进行提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发现问题的能力。

2.2.2在教学中以实践为主

“文化科学”的含义,就是将科学文化视为一种普通联系的存在,并通过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发现其本质,以此提高学习者的科学素养。在教师讲解课程的过程中,配有实践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达到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书本知识层面的效果。

2.3二者存在的差别

根据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又存在着许多差异。具体差别表现在:学生与教师的角色有所改变;教学的观点有所改变等。现代的科学范式较传统的科学范式而言,现代的科学范式为学习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3不同的教育范式,给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

3.1传统型教学的评价

在传统型教学的模式下,教材的知识体系主要采取的是分门别类,各学科之间不存在联系,虽然这种体系较符合学习知识的逻辑性,但是由于将完整的科学体系分开,将会导致各学科学习的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3.2现代型教学的评价

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也随之变浅,因此,现代教育范式对科学学科的综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越发注重同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现实生活的普遍联系。对于现代科学教育范式来说,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价值观。但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目前,我国教育仍处于教师提问的阶段。

4对于教育改进的发展策略

不同的教育范式本质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的转变,是需要时间的磨合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教学理念的改革、人才培养的改革等。因此,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由传统型教育范式向现代型教育范式的转变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变革。在变革期间首先要做到提升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其次,增加对专业教育者的重视;最后,对于科学教育的资源进行完善。

5结论

由于小学科学教育的边缘化,导致了部分学校对科学的不重视。现在,我国正由传统型教育范式向现代型教育范式转变。在此期间,学校需做到培养专业团队,完善资源等,为把此转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丁邦平.我国小学科学教师教育:现状、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1,10(02):1-7.

4.中小学继续教育远程研修日志 篇四

我参加中小学继续教育远程研修培训已经结束,回顾学习经历,感慨颇多、受益匪浅我通过这次网络培训,观看了优秀教师的授课,获益匪浅:教育观念得到了明显转变,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研究获得了新感悟,思考问题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许多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启发解决„„

回顾往事,和着艰辛、拌着拼搏,但也倍感喜悦和欣慰。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只觉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操作熟练;从初上网时的被动性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搜索资源、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这一切让我的学识收获灿烂无比,使我的业务素质与日俱增。

还记得从事学习的每一个日子里,细读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品析专家教育理论,使我们直面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大胆抛弃什么;与科任老师及学员的交流使我柳暗花明、视野开阔。我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一有时间便进入到这一网络平台中来,在这里自由浏览、评论他人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自己不成熟的文章又可得到各学员中肯的评论。在这里交友,在这里寻宝„„。视野变广了,我了解到教学中最前沿的知识,充分理解了新课改理念。我深感这一平台加强教师与学习者的沟通和联络,为教师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环境,这对每位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每天除了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剩余的时间我几乎都用在了远程培训上„„就这么忙碌着,眼睛花了,肩膀痛了,可是我的心里是充实的,甜蜜的。因为我分享着智慧,和大家互动着、交流着,得到了大家的鼓励,和大家一起共同创造着工作带给我们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喜悦。这是激情燃烧的日子,是精彩无限的日子,这些日子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给我的人生增添更多的色彩。离别在即,我渴望天天拥有这份令人激动的喜悦。因为我发自内心地期待学习。

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当我研读了《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后,感触颇深。联想十余年来自己的教育细节,虽说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在思维训练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看了感悟颇深!“教就是为了不教”的内涵就在于此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行思维,对于同一情景材料,如“西部大开发”引导学生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不同角度进行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提出独到的见解,最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这些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常教学中不断引导,鼓励尝试,才能在学生的自主运用中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开拓学生思维,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因势利导,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陈出新,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余地,从而得到锻炼,达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位一体,是我苦苦思索、探索的事情。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刚走上工作岗位到形成自己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形成,经过了十几年的摸索,还记得我怀着满腔热情参加参加了2003初中教师课改研讨活动,却只得了二等奖,回来后我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在授课上还有待提高。所以,在以后进行授课时,我紧紧抓住课标,去掉那些“繁、难、偏、杂”的教学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立足于教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这样子才可以让学生感触到历史的真实存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原来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身边到处都有历史的足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导入时,多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周围实际的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这节课当中,并且能够在这节课当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但这笑声,应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高度体现,决非为了笑而笑,庸俗的搞笑,课堂是活跃了,收效却没了,学生的笑应源于教学内容,是一种会心的笑,豁然的笑。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5.东风小学教育干部工作日志19 篇五

姓名:程建波 1月5日星期一

ЖЖ上午,举行升旗仪式,对本周所要开展的活动加以提醒。准备档案。根据新文件做出新的调整和完善。按原来的标准准备的档案,需要作出新的调整和完善。补充新的内容,充实新的材料。

ЖЖ下午,继续准备档案.必须在教学上找到一条正确、有效的道路引领全体教师的成长。目前的教学存在着事倍功半,令人非常沮丧的现象。学生不愿意学,教师教得好辛苦。

眼睛应该盯在什么样的学生身上?差生,向最低处看齐,成绩不会很好。眼睛盯在优生身上,大部分学生跟不上趟。还是以中游学生为本吧。上课,学生的作业需要及时批改。即将进入复习阶段,应该人人进步,人人发展。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很会偷懒,必须人人过关

ЖЖ思考:分层次教学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很难施行。

1月6日星期二

ЖЖ上午,继续准备市规范化学校的争创的相关材料。

ЖЖ下午,进一步完善各项迎检准备工作,在细节上多做考虑。ЖЖ思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月7日星期三

ЖЖ上午,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究竟在乎的是什么?尊重、赞美、成为众人看齐的对象。好孩子确实是夸出来的,必须在夸奖学生生上下些功夫。

加强班级管理,让学生听话,遵守纪律这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准备档案。

ЖЖ下午,组织教师读书活动。书中的道理很明白为什么人们不按照大道理走。或许现实比书本更实际、更复杂、更残酷。

继续开展读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各校老师精彩的演讲博得阵阵掌声。同时一些老师的观点和意见也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赞同。比如珍惜这份工作、拒绝浮躁、抱怨、多读书读好书等。ЖЖ思考: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月8日星期四

ЖЖ上午,人人过关、明确究竟应该掌握些什么是搞好复习的关键,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熟能生巧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学生为什么不会?因为不熟。为什么不熟?学的次数少。

ЖЖ下午,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学生纪律、期末复习、安全等事项

卫生大扫除。安排部分学生参与卫生大扫除,人人都参与效果并不好。只安排部分学生效果更好。同时不耽误学生学习。

ЖЖ思考:考试是检验教学工作好坏的很重要的方法。ЖЖ希望:取的好成绩。

1月9日星期五

ЖЖ上午,批改试卷,部分学生真让人大失所望。

ЖЖ下午,常规检查,关注教师的复习备课,复习效果,班级纪律等。

撰写本周日志。

ЖЖ思考:学习工作的方法,讲究方式方法,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研修日志 篇六

教育大事,我们共进

伴随新的学期的开始,心理培训开始了,带给我们很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我们适当适时的指导,这次培训的几个题目内容正是我们所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新时代老师的必须技能。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和心理健康的老师一起,才能创造社会的奇迹,开创美好的未来。

我首先学习的是关于《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与教学应用》:认知派学习理论强调整体观,注重人的学习内部心理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内部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或图式的建构。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维果斯基的内化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均可作为认知派的代表性学说。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学习教育学需要明确“教育是什么”和“教育能够做什么”这两个基本问题。前者关涉的是教育之“体”(是什么),后者关涉的是教育之“用”(为什么)。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发展这两方面。从教育者说到受教育者,从古代教育说到现代教育,我们学习了关于教育最基本的理论内容,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最基础的保证,给我们最有力的指导。

对于《国内外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这一课中,主要目标是使学员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家、教育名著(名篇)的教育思想。本专题

课程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两部分,分别就中国教育家、教育名著和外国教育家、教育名著中的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

在这里我们就像是穿越到了教育家们所在的时代和国度,一同体会教育的特点和方式,体会各国教育的不同,体会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教育的理解和诠释。从多角度,多方位给予我们现在的教育以指导。

7.小学科学学科生命教育之我见 篇七

一、进行生命教育, 首先要正确认识生命, 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是物质的:现代科学认为, 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 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原始生命是由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后逐步演化而成的。它在同体外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 实现自我保存、自我更新、自我复制和自我组织。生命现象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 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 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意识性。有人说人的生命是由三个因素构成, 即形体、心理 (精神) 和社会性。意即生命乃形体与心理的合一:只有形体, 没有精神, 不能构成生命, 反之亦然。人的生命是形体、心理与社会性的统一, 所以人的生命才是天下最可宝贵的。可见通过生命教育, 提高人们的生命意识是多么的重要。《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的一篇文章说, 北京市从6月21日到7月12日半个月的时间内, 就有4名重点高校的学生自杀。6月21日,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前一天, 在北京某重点高校一名叫李义的大三男生, 因为一直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于当日下午一点钟左右, 从学校宿舍六楼跳下身亡。可见, 我们在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知识为人类谋取愈来愈多的福利的同时, 正确地认识生命, 认识生命的重要, 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彰显。

二、进行生命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重视生命教育, 要向学生明确生命有如下的几个特点:一是生命的不可逆性。从胚胎起, 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 以迄衰亡。它不会“倒行逆施”, 返老还童也非现实。二是生命的不可再生性。生命, 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世间常说, “人死不得复生”, 便道出了这个真理。所谓来世转生, 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谈。三是生命的不可换性。生命为个体所私有, 相互不得交换, 彼此不可替代。四是生命的不可创性。生命是自然孕育而成, 非为某种神秘力量所创造。生命是创造之源, 而非创造之果。没有生命, 就没有创造, 但有了创造, 也不会有什么生命。

三、进行生命教育, 还要注重提高生命个体的生存技能

对学生进行生存技能教育, 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生存能力、自救抢险知识素质, 另一方面要协调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 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和生存能力的培养, 使生命教育跳出教材的显性课程。通过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通消防安全知识、正确用电知识教育, 及观看应急自救、互助教育片等途径, 使孩子的同情心、勇敢、关爱、宽容等人文精神在整体教育环境中逐渐形成, 生存能力逐步提高, 使他们能幸福茁壮地成长。

8.小学科学教育现状思考 篇八

关键词:科学教育 队伍建设 专业素养 教学现状

一、科学教育现状堪忧

1.教师队伍结构成为制约科学教育的瓶颈

当下,小学科学教师师资队伍构成情况复杂,一般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数学、语文教师兼任科学课,这类人数最多,科学课只是他们的副业,大多数只是为了补足工作量;第二类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当当临时工;第三类是教干类,因为事务繁琐,所以安排几节没有什么教学压力的科学课;第四类是教不好语文或数学的教师,拉郎配式地教科学课。以上教师几乎占到科学教师总数的80%以上,而第五类真正的专职科学教师却不足15%,其中业务能力较强的更是不足5%。专职教师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区重点学校,乡镇学校和村级小学都是兼职教师。他们每天有大量的语、数等主业学科工作要做,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教案、随笔、各种小结、考试、家庭、孩子、做不完的家务,即便是参加科学比赛拿到一张优课证书、论文获奖、参加了各种培训,可是这和他们的职称评定不对口,等于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有多余时间来研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且又不好教的科学课呢?毫无疑问,随着改革的进行,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师资队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性因素。师资问题不解决,科学教育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2.低能力使得新教材、新理念无法落到实处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小学《自然》课程更名为《科学》课程,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依据该标准编写的《科学》较之以往的《自然》教科书,无论在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组织以及教材的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是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的、与世界小学科学教育相接轨的、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新型教材。

现在的《科学》教科书中图片占有较大比例,许多教学内容是以图代文,只提出问题与情景,不直接给出答案,意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想象与思考,在处理上给教者和学者留有广阔的空间。教师一贯比较依赖的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也是如此,给出了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和教学建议,没有具体案例,让教师自行组织,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但是,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把握的难度,对科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所有的教学目标不仅不可能实现,还可能造成教学质量在原有水平上的后退。

3.专业知识不得要领使科学素养沦为空谈

在仅有的不到15%的科学专职教师中,其专业化程度也让人忧虑,面广量大的兼职教师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兼职教师缺乏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知识面狭窄,缺乏系统的科学专业知识,对科学教育的核心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操作不到位,或仅仅流于形式,对学生的探究实验缺乏必要的指导或指导不到位,对教材的研究水平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其驾驭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二、科学教育课堂案例分析

案例一 《听听声音》

师:这是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出示音叉),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请同学们分别敲击大小音叉,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选取其中的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它们发出的声音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领取材料做实验)

……

现状分析:

1.由于教师没有明确音叉的击打部位,于是学生们在活动中有的用橡皮锤击打音叉顶部正上方,有的击打下部分,有的击打中间外侧面,有的击打上面外侧,还有的击打里侧,击打什么部位的都有,甚至有的同学左敲敲右敲敲、上敲敲下敲敲,完全没有了科学研究的状态,好像是在敲小鼓。

2.教师没有强调如何听。(一次敲击结束,耳朵靠近仔细听,还可以用嘴巴轻轻模仿敲击的声音,待声音完全消失后再敲第二次。)活动中一些孩子敲完一支音叉,还没怎么仔细听又忙着去敲另一支音叉,结果两支音叉发出的声音混在一起,不能区别出有什么不同。

3.没有将“用同样大的力击打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和“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支音叉”这两个实验分开做,导致活动目标指向性模糊,使得孩子们在交流汇报的时候无法表达清楚。

三、小学科学教育优化建设策略

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①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着力加强教师专职队伍的建设

小学科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基础工程,我们应向发达国家学习,把科学课纳入到国家基础课程的主干学科中去。县(区)教育局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各校必须配足、配齐专职的小学科学教师,并纳入学校考核。

②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之专职胜任

凡是教过科学的教师都知道科学课并不好教。首先表现在专业知识方面,它包含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地球和宇宙、新科技发展等。如果一个科学教师没有宽厚、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便很难有精力去顾及科学性质问题,一切探究都是空话。其次表现在教学技能方面,它涉及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观察技能、实验技能、演示技能、调控技能等。小学科学的教学技能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是一般其他课程难以互换或替代的,因而科学课教师只有精通科学课的各种教学技能,才能驾驭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教学。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使之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同时,还要加强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的配备与补充,使农村学校、城区学校都能够具备开展教学实验必需的条件,使小学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动手做的学科。

2.提供翔实的课例指导

教材编写组是新课程标准的直接执行者,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给教师预留了很大的处理创新空间。可是经常又能听到兼职教师抱怨:“书上就几幅图片,这课实在不知道怎么上!”这好比让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去赛跑。那么如何使一线教师胜任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便成为了一个既现实又需要迫切解决的新课题。编写组应当从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研究切入,梳理出科学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内容,形成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范例提供给教师们,使教师们特别是一些兼职的教师,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这些实验教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中探究实验,编写组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翔实,并且每个过程都要附上设计意图。教材编写组在编写教参时应该考虑一线教师的实际水平,编写翔实的教学设计,供教师们学习、参考。面对复杂的师资队伍,创新、创造的难度可能比较大,而“照葫芦画瓢”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它可以减轻兼职教师的工作量又不会影响孩子科学素养的发展。在日复一日的“画瓢”过程中,在一个又一个设计意图的解读中,日积月累的熏陶,科学教育的理念、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自然会内化形成,全体科学课教师的素养自然会提升。

3.创建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

将区域内优秀的骨干教师吸纳进来,可以创立以中心城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区域、校际间定期举行学教、送教活动,送教和被送区域教师代表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执教,周边村校教师集中听课、评课,打造以所有专、兼职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目标的教学研究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外援。在学习共同体的运作过程中,力争使教师们的发展目标取向、方式单一的状况也都有所转变,对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也不断由注重探究的表层具体操作行为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探究的本质能有更深入的理解,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在学习共同体的运作过程中使教师们找到组织上的归属感、业务提高后的成就感、肩负使命的责任感与自豪感,为科学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4.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彰显学科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与科普教育机构、科协等部门联手组织学生的科普宣传和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成长,在活动中受到科学教育,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兴趣。唯有如此,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创新思维才会不断迸发。因此,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好台子,指好路子,努力使科学教育常态化、规范化。

国运兴衰,系于科技;科技命脉,在于教育。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关注、支持学校,加强科学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目标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维军.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科学教育质量堪忧——对宿迁市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4).

9.继续教育日志小学科学 篇九

幼儿园园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如何根据科学教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实行有效的科学教育,我在此方面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

在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中——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的优势,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所以,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和形成良好行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手段运用与目标培养达到和谐、高效。

一、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一)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幼儿掌握科学知识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限制,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信息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

如:在科学活动《动物的保护方法》中,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观看了课件,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不同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对画面的放大、定格等多种手段进行,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得出合理的原因。这样让幼儿能够真切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小朋友们看着看着,根据动物的不同保护方法,将动物们进行了归类,进一步了解了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科学教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

有了对科学所持的正确态度,就为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需要一定的过程。幼儿的特点是好模仿,可在范例、榜样的作用下,通过大量的行为练习,帮助其良好行为的形成。电教手段中的投影、录像等电教媒体的有机结合可以加速良好行为的形成。可将幼儿生活、游戏中一些正确的行为展现给幼儿。如在多元智能教育中科学领域中要教育幼儿形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幼儿看到录像中的小朋友在吃饭时不挑食、荤素搭配;长得非常好,于是他们各自也怀着“我也可以这样做”的愿望,向他们学习正确的行为。教师的鼓励、评价、加上经过集体的练习、参与、从改变群体行为习惯入手,加速了良好行为的形成。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其他手段有机结合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载体,为幼儿园科学教育带来了生机,而当它与其他传统手段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结构时,则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优化教育技术的过程。在中班“预防龋齿”活动中,先引导幼儿看动画资料片“小红脸”和“小蓝脸”,形象的媒体再现了细菌如何侵蚀牙齿,使小朋友知道龋齿的危害;然后又启发幼儿谈论生活中的经验,说说小细菌的危害,然后进行操作、练习、在音乐的伴奏下,大家一起来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最后大家讨论怎样保护牙齿,不让小细菌来破坏它。在短短的30分钟内,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使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学习了正确的行为。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优势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要在幼儿园广泛推广这种教学手段,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还必须解决一些问题。在教学中要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必须有相应的多媒体设备作为前提。我所在的幼儿园是农村幼儿园,我园还未配置电脑、大屏幕投影仪、数码摄像机等一系列设备,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条件。而且,目前我们教师的在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方面的水平还参差不齐,所以,在以后希望能给我们教师提供必须的硬件条件,作为教师,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学习,达到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我想,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最终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在多媒体教学领域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10.小学科学教育叙事 篇十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要求每一名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以探究为核心,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浮与沉》一节课时,准备的材料有:水槽、水、土豆、石头、橡皮泥、曲别针、空水瓶、海绵和橡皮。在开始实验前,同学们要先猜想物体的浮与沉。王同学猜想:土豆、石头和海绵会沉下去,橡皮泥、曲别针、空水瓶、橡皮会浮起来,然后就开始实验了。

王同学首先往大水盆里注水,然后,他先把会沉的物体放入水中,这时,他发现把海绵轻轻地放在水上,它会浮起来,如果把海绵压到水底,让它吸水,海绵就会悬浮,真神奇!

接着,王同学把我们认为会浮起来的物体放入水中,他又发现橡皮泥沉下去了。他想: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浮与沉呢?他先把水瓶的盖子打开,水瓶竟然慢慢地沉下去了。好神奇!

在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王同学小组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他们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因素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个性差异,有小组内的环境因素。但教师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策略,对小组学习的认识水平,学生分组合理性,学生学法渗透,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课上发现的这些部分学生显能就不奇怪了。

经过我的帮助,学生们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融洽了,发现孩子们都愿意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来了。

11.继续教育日志小学科学 篇十一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育  教育范式  影响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由此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加强科学教育的措施,通过长期的研究表明,在小学时代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可以启蒙和培养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由此也可以增加其在初中级高中阶段对科学教育的兴趣,从而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当前,对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如何选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一、不同教育范式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

(一)不同中心的教育模式

在传统科学教育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背诵和题海训练,由此导致学生虽然有丰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由此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代的教育范式着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指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二)对实践、理论的重视

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小学科学教育老师主要通过概念、例题分析等方式向学生分析科学知识,而对于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则较少涉及。现代教育范式则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以实践为主,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实验课程,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

二、基于教育范式转变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并不处于主体地位,而是受到语文、数学、英语等与升学相关的课程排挤在边缘,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小学科学课程的课时设置较少,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兴趣。对此,国家的教育部门应当转变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安排,从思想上提高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增加科学课程的时长,并开设大量的实践环节,转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科学学习。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学生讲述对科学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以证明科学观点,从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增加科学教育的课程时长,可以使学生更多的与科学教育接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较大。

(二)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调查表明,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较为匮乏,而且学历较低,参加过专业科学教育培训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由此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对此,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促使教师更好的抓住科学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小学科学教育是传统科学教育范式向现代科学教育范式转变关键阶段,因此,要加强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不仅要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教师动手实践的能力,如对于要教育学生进行实践的科学案例,教师应当首先进行实验,对于案例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注意问题进行充分了解,以保证学生操作实验的安全性,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最后的结果。

(三)丰富小学科学教育资源

对于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国家的有关教育部门也应当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为学生购置配套标准的教学资源,并采用不同方式对科学教育进行扶持,从而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更多的空间,以实现传统教育范式向现代教育范式的转变,并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教育模式。通过丰富小学科学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学习能力,实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对科学发展的越发重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针对此种情况,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转变小学科学教育的边缘地位,促进其向主体地位发展,同时不断培养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充实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各种资源,以满足小学科学教育的需要,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为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思轶.论教育范式的转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余进利,张雪.关于教师教育范式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何菊玲,栗洪武.教师教育范式:结构与内涵——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解读[J].教育研究.2008(04)

12.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十二

一、在科学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科学态度应该是指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对这些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或行为, 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是实事求是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他能撬动地球吗》“寻找杠杆的秘密”时, 老师应要求学生先认识实验装置“杠杆尺”, 按科学程序进行, 先找出“杠杆尺”的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然后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 由表及里;在教学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等必须长期进行的观察时, 我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 以便分析研究。这样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 而且使他们获得了方法, 又使他们获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在学生的实验中, 我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 如实记录实验结果, 有时由于各方面原因使操作中出现误差或失败也是很正常的, 关键是要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促使学生从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教学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电池》中有一个小组实验《用电池点亮小灯泡》, 在做实验过程中, 有一组说他们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我就先叫他们按照老师所讲的方法仔细检查一下线路是否连接正确, 小灯泡仍然不亮。于是我就叫全班学生帮他们这一小组找问题, 我就叫他们在实物投影上演示, 同学们都肯定了他们连接方法, 但还是没有使小灯泡亮起来。于是, 我就首先肯定了该小组做法, 同时指出可能是连接材料出了问题, 他们就一一换实验材料, 结果他们发现是一根导线中间空了, 不能用了, 当他们换好材料后小灯泡亮了, 他们成功了, 这样使他们既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又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在科学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基本条件。小学科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 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来实现。良好的习惯来源于生活细节, 我们科学教师就要从生活细节入手, 从点滴入手。例如:在科学教学活动中, 我教育他们把用过的实验器材放归原处, 教育他们爱惜实验器材, 教育他们要爱护循环使用教材, 珍惜国家森林资源, 教育他们及时感谢小组内同学给予的帮助, 教育他们实验前要有计划, 实验时要细致等等。这些细节、点滴都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提醒要求来实现, 还要注意循序渐进, 并要贯穿始终。比如:我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去上课, 要求他们进出教室时应做到“静、轻、快”, 适时提醒他们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洁净, 与同学共同分享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通过反复训练, 学生就能认识到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 对社会负责, 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感。

三、在科学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的团结合作与互助精神的培养

现代社会提倡团队精神, 提倡交流、合作, 团结就是力量, 合作才有出路。在当今劳动分工日益细密的情况下, 靠个人的能力成功的机会更少了。合作已经成了人的一种能力, 是成功的基础。因此, 我们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就可以大大缩小学生之间的距离, 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 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 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 增加合作意识, 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 比如:我在教学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 比一比哪一组想到的办法最多, 最后请每一组都进行展示, 这样既注重小组的作用又展示了个体。这种教学方法, 既达到了科学教学目的, 又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与互助的精神, 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使他们能够健

康成长。◇

四、在科学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是走向成功的

生子关键。女而, 现在中国家庭的孩子再加上几千年的传统思, 想大多, 使得这些数都是独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独生子女都受到了万, 人们为般的宠爱, 特别是现代改变自己的生育存女的条父件母和都给外子出女打创工造, 好是的他条们件的, 公绝婆大或多外数公子、教外皇手, 能婆在力或这差亲种, 戚做环照事境料情里他缺成们乏长的耐的生心孩活, 子, 没分他有辨们毅能更力力是是弱太件, 很上动育正常的事, 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有意识地

培养他们。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由

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到新课程, 所以他们兴趣高, 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 但这种兴趣最终还是维持不了多久, 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如果此时教师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监督, 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 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积, 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在教学《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时, 课上学生观察种子, 学生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 下课前师生设计一个研究计划, 并按计划进行研究活动, 我在学生兴趣下降, 遇到困难时及时鼓励帮助, 帮助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最后分阶段以展示的形式把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 让他们感受到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 又能不知不觉地磨练了他们的毅力, 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

五、在科学教学中, 注重对学生参观、考察的能力和主人翁责任感的培养

13.美国小学的科学教育 篇十三

美国的科学教育正处在一个深刻变化时期。国家标准为美国所有青少年确定了科学教育的新内容和成功的条件。改革焦点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们与他们能感觉到的现象和思想进行深入的集体的互相影响。

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科学教育改革是漫长历史结出的果实。比如我们只要回忆一下,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一些科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就曾试图改善美国的科学教育,设计了一些配备必要设备和适当培训的模型课程。这些现在看来都是属于过去的经验,对于美国大多数小学和班级的教育实践只产生了微乎其微的影响,因为经验的传播是建立在小学教师自主采纳基础上的。总之必须看到,美国的小学教育制度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法国要落后。

制定标准

10年来,美国担心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地位受到影响,在小学里进行了一场极其严肃的科学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不但广泛重视孩子和公民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注意吸取以前进行过的经验成果。

这次改革具有更为深厚的基础,其影响也更为深远。因为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对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生进行科学教育。1995年美国科学院的执行机构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出版的一部著作中,对这种一致意见作了充分的说明。该书的内容以举例说明的形式,详细陈述了美国人称之为美国科学教育的标准(美国没有法国强制性教学大纲的概念,他们的标准既有目标、原则、建议,又有课程内容和要培养的能力。这些详细制定的标准,旨在为各州甚至学校独立组织的教学制定一个范围)。

由教师、科学家、企业家、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者、校长、学区行政官员和教育心理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和工作组,连续工作了4年,制定出这个标准。

为了征求和收集批评意见,先后有5个版本在数千个人、数百个科学家和教育家小组中传阅。1995年9月制定的最终文件,建立在广泛的赞同意见之上的。其主要原则如下: ──所有的学生能够而且应该学习科学。

──孩子们像科学家们一样,通过实验调查(美国人称之为Hands On,字面意思为“把手放在上面”,或更自由地译为“动手做”),或更全面地说,通过与感觉到的现象或思想发生深刻的相互影响,了解自然世界和技术世界。

──科学教育内容不仅是各学科基本内容集合,而且还要操作、实验研究、认识科学对人类和社会的某些影响、了解科学性质及其历史。

──社会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父母、企业„„)共同承担完成“标准”所确定的目标责任。因此,改革不但明确了学生应当知道什么或应当会做什么,而且明确了学校、学区、州和国家各级在扩大教育权限和责任的同时,应当给教育、学业检查、教师培训和学生辅导带来的东西。

学业成功的条件

达到这样的协调一致是了不起的,对于将必要的改革引进学校显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这还不够。美国的教育体系非常庞大且权力分散,要在50个州和16000个学区真正实施教育改革是需要时间的。

在芝加哥、帕萨迪纳、波士顿、旧金山等城市,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可以从中汲取若干经验。教改的成功,要求每个学区的支持和任命一位有能力有影响的教育家作科学协调人来参与。在教师方面,要为他们明确讲课的内容,同时给予他们选择教学情景的充分自由,但不是临时安排的自由。他们还需要一些好教材,一个定期提供技术操作之必要仪器的后勤服务部门。他们期待着有一个职业终身教育计划,以便获得足够的时间来进修,他

们希望教师顾问能够经常在课堂上给予帮助。他们要求经常以小组形式工作。最后,为了进行必要的调整,参与改革的人需要对学生及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估。最困难的但也是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评估体系,对长期上科学技术课的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评价。

当学校与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的机构如博物馆和科学文化中心、大学、工业界、医学中心等(他们并不总是习惯于共同工作)进行合作时,实验就会取得成功。合作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在某些情况下,老师们把外部的合作伙伴请到学校来上课。在通常情况下,这些机构提供各种有益的信息,以便编写一些供学生使用或教师培训所需要的课程。这些机构在仪器设备和财政上给予支持,并为学生提供学校以外的科学实验机会。

最近10年来,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在设备上还是在课程上,都对改善科学教育作出了贡献。教师们通过网络能够接触到大量的研究及信息资源。但是,通讯技术的影响仍然微乎其微,经费紧缺是一个原因,但主要是教师们还不能熟练掌握这些通讯工具。博物馆提供旨在使用这些技术的优秀公共培训课程。

总之,人们越来越关注改善科学教育,这方面的投入也加大了。如果能同时在教学法、对学习机制的理解、机会均等必要性诸方面发生长期和全面的变化,那么新出现的变化才是牢固的。由于在学生中推行分组实验,在教师中实行教学小组制度,学校向校外团体开放(科学的,职业的)科学学习全面促进了学校教学和行政运作的变革进程。

14.继续教育日志小学科学 篇十四

学日志

小学语文继续教育日志

小学语文继续教育日志

学会使用赞赏的语言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好学生也是夸出来的。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反之,教师的批评指责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产生自暴自弃、偏激、攻击等行为。每个学生具备的优势不一样,有的语言智能突出,有的空间视觉智能突出,有的运动智能突出,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特长与其成功之处,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同时,当学生正确地回答了问题,或者提出了一个好的创意,甚至有一个小小的善举,教师都要用愉悦的语气给予真诚的赞赏。

学习体会

通过听曾老师的讲座理解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意涵

1.理念:⑴ 师德为先⑵学生为本⑶能力为重⑷终身学习

2.三个维度:⑴专业理念与师德⑵专业知识⑶专业能力

3.十三个领域:

⑴职业理解与认识

⑵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⑶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⑷个人修养与行为

⑸教育知识

⑹学科知识

⑺学科教学知识

⑻通识性知识

⑼教学设计

⑽教学实施

⑾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⑿ 教育教学评价⒀沟通与合作

4.各个领域的基本要求

上好课

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是一个很宽范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不难从中找出共同点。

首先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课堂上应建立起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于,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了。这需要教师自身的基本功要过硬,还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技巧,来驾驭课堂。

第三,善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教师要学会倾听,利用学生本身的的经验基础,重新构建,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加以拓展。让课堂充满生成,充满活力,独具特色。

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自读能力

阅读方法是完成阅读任务的途径和手段。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传授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感受和体验,提高阅读品味。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制定阅读计划,提出目标要求,激发阅读兴趣,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使学生喜欢读书、爱书,教会自主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掌握积累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自我评价阅读法等阅读方法;自觉摘抄优美语段、生字生词,勤于积累精彩词语、名言警句、背诵美文,富于联想、善于表达,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理解内容、感受课文、抓住要点的能力,不断地提高阅读速

度,获取大量信息的能力。

做一名“有爱”的教师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热爱教

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师德修养的核心内容。温家宝总理在第21个教师节时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热爱学生,教师就必须具备五心:

1、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挚爱之心。

2、教师要有尊重信任的真诚之心。

3、教师要有严而有度的民主之心。

4、教师要有宽容忍耐的理解之心。

5、教师要有人格崇高的自律之心。

总之,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要想对得起这个令人自豪的称谓,我们必须具有爱心,一颗爱事业的心,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爱学校的心。小学语文日志

小学语文研修日志

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

生.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

一、要对学生严慈相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二、要严而有理。所谓严而有理,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三、要严而有度。这一点是指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偏低。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四、要严而有方。伊索有一则寓言: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谁强壮。风说:

“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人,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便用力对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并且脱下了外套。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出色的学生。

五、要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六、要严中求细。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眼、嘴、额的动作中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察觉到的任何问题。在纷繁的工作中,教师要尽力抽出时间多听,多问,多看,多想,从生活、学习、思想、劳动、工作、活动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避免酿成大错。“细”本身就是爱。

一位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就要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这种爱和情就是关心、体贴、帮助加严格要求,这种情和爱既深刻又博大。慈母对孩子之所以无私,是因为有血缘关系。教师对学生付以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付以慈母般的柔情,那就是一种更崇高而伟大的爱,它强烈地感化着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感悟

人生,走向人生。《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学习日志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学习日志

国培中聆听了专家对《2016版的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解读,深有感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低年级小朋友理性思维能力较差,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他们说起来津津有味,可却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更不知如何把它们付诸笔端。于是,我们根据孩子好说好动的特点,尽可能多地利用“活动课”这种课堂组织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联想、创造。下面结合教学谈几点具体方法:

一、精讲课文范例,指导仿写

1.抓住容易迁移的地方仿写。

2.在学生易动情的地方练习。

3.在易发散学生思维处练习。

二、组织实践活动,积累鲜活材料

1.参观,游览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安全地开展活动。

2.语文知识竞赛;

3.科学小实验;

4.游戏,比赛活动;

5.社会实践活动;

三、留心生活中的发现,搜集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应从内容入手,那内容从何而来?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如课堂生活,课间游戏,同学间的趣事,街头见闻,邻里情,父母爱等。为什么五彩的生活难以进驻学生的习作?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常常把身边发生的事忽略了。

四,加强课外阅读,丰富语言储备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

五、教学评价改革,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作文教学也少不了作文评价,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作文学习和教师的作文教学,从而更有效的提高作文的兴趣和能力。

在作文起步训练中,不管学生怎么想,怎么写,只要文中有一颗真挚的童心,就予以支持、肯定和鼓励。作文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量不同个性的学生,或用教师的主观想法代替学生的习作实践。在“每日一句”的写话训练中,让孩子们放飞想象,言有童真。孩子不能没有期待,不能没有想象,不能没有梦幻。因为,有了期待,才可能有追求,有了想象才可能有创造,有了梦幻才可能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执着。语文教师如在儿童的黄金时节,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一个宽

广的作文天地,让孩子放飞想象,我们定能顺利地带领孩子走入快乐作文的殿堂,让作文焕发勃勃的生命力!

纵上所述,课堂中要尽量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激活我们的作文课堂,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小学英语教学我的研修日志

我的研修日志

洪山区李桥小学英语教师 夏娇

这次学习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大有改进。远程培训也确实给课堂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在当今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多媒体的引进也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不但便利和丰富了教学,活跃了气氛,且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小学英语课堂里,也可以体会到很多学生的英语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也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着反思。我觉得要非常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尤其是领读。而不能完全用听录音来代替教师的领读。在我所执教的三个年级中,学困生的最大

特征就是:根本就不会读。一个完全不会读课文的学生怎么去听懂,交流或做题呢?即使我用了很多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语法,强化要求他们背单词也是无济于事。最后我明白要让学生学会读课文,认真背诵课文,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知识的积累方能融会贯通地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朗读是英语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成为现代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现在朗读却成了英语课堂中被我们遗忘的角落。我个人对朗读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前朗读

我要求学生在老师还没来之前朗读单词及课文,这样可以有效的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并且巩固所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对句中反复出现的单词不仅加深了“形”的认识,而且获得了“声”的直观。

二、示范朗读,请学生模仿跟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示范朗读,让学生听并且熟悉课文,并注意观察我的口形以及语音、语调,然后再跟读。带读

一遍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了解后,再放课文录音请学生跟着录音读,每句话后停顿,请学生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语音、语调。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课余采取全班齐读、开火车轮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并掌握课文知识,提高朗读的能力。

四、开展英语朗读比赛

在教学中,我还开展了朗读比赛。因为本校三个班级的英语都是我执教,所以先在班级进行朗读比赛,把全班分为两大组,运用“爬台阶”的游戏,看哪组得分最多,最先爬到插有小红旗的顶端。然后再拓展到了班与班之间比。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动力,让很多不敢读的学生敢于大声大胆地读,通

过竞赛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切实提高了英语朗读的兴趣。

总之,英语朗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朗读的重要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坚持朗读训练,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的小学语文学习研修日志3

我的小学语文学习研修日志

培训期间,我不断思考什么样的语文课,既能让学生高效的了解学习语文课的方法,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最后还要做到重点突出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语文教师要让教学过程充分体现语文的特点。语文讲的是语言和文字,而不是讲故事。也就是说在讲课 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感悟把语言符号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再把活生生的生活准确概括成语 言,让学生懂得这些语言符号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在每一篇文章 的学习上,都力争让 学生学到一点,且要把这一点学透就可以了,而这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最难的,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来教 授。

2、语文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 学中我重在启发学生思考,以平等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主观 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使其学习变为爱学乐学。

3、多读多练,培养语感。语文是一门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平时 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以此作为教学重点来训练。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这必须靠生活点滴积累。在教学过 程中我发现藏族孩子阅读能力不佳,这就无形地成为学习语文的障碍,所以读书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在 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重点训练朗读,引导孩子阅读儿童著作,或背诵古诗词,让孩子实践一下,会有 意想不到的效果。

4、勤于练字,认真

书写。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迹,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 神面貌。所以拥有一手好字,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这更是农村学生需要加强的,他们在学好母语的同时 还必须勤于练习写汉字,写一手好字,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值得赞许的。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 于思维能力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 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是耐心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其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往往要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学生相 对独立且又合作的思维方式与人格也就尤为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 的能力强。但 同时,他们做事

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头蛇尾,对事情的认识不够,老师就必须发挥其引导作用,使学 生的学习步入正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插上希望的翅膀。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研修日志

一、具体做法:、课堂阅读学习时有意积累。

以课内阅读为基础。每学一篇课文时,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细心揣摩文中的词句,如哪个词用得好,怎么好,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在反复的语感训练中让学生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摘录下来并熟记。、学习使用词语练习说话、写话。

学生摘抄词语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运用课文的用词造句方法,围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一个小话题,一件小事写好一段话。不求数量的多少,讲求用词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

二、操作中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

1.运用字词从写句子入手降低难度,培养兴趣。

学生升入二、三年级以后,开始学习写话,写几句话,写一段话。在写话时,一定要用到字词,学生写话时所用到的字词必是自己理解的词语,积累了的字词,只有积累得多,用时才方便得心应手。学习语言是积累,理解语言是为了应用。在指导学生写话过程中,教师注意了循序渐进。先训练学生用一个、两个字词写好一两句话。活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又训练学生用

一、两个词写好几句话,写好一段话。到四年级时,教师再指导学生连段成篇。这样的训练,既延续了二年级的写话训练,又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很自然地进行了写一段话的训练,减少难度,为学生走向成功辅设了台阶,使作文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们知道,学生的作文实际上是学生对已积累的词汇、句式以及语法等语

言材料的尝试性、创造性的运用。

很明显,对小学生来说,平时的词汇积累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位教师在阅读指导时,特别重视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词汇真正理解、分类积累和练习运用。

强调了咬文嚼字的训练,让学生强调了咬文嚼字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学习、理解文章中词语运用的精当,表达方式的巧妙后,从学生个人兴趣出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摘录下来,这是理解和积累。而积累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学会举一反三。因此,他又强调让学生运用所选词语及写作的方法写自己身边的小事,以达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勤动笔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自我人格的发展。

每日一积累、一话题,天天记,天天练,训练学生养成了勤动笔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因此,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不仅练就了扎实的作文基本功,也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写身边生活小事的过程中,学生从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分析中,品尝了生活的酸甜,1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从中也学习了做人的哲理。

而在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中,进一步健全了学生自身的人格,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实现了学生人格的自我教育。、在选词造句、连句成段的训练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学生在理解语言之后,他们就要积极地思考,如何运用词语,写自己的生活,准确地表达思想,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就要举一反三,大胆创新。恰当的运用所学词语,去表达

新的生活,新的内容,这是一种尝试,这更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

2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研修日志3

浅谈语文字词教学

通过培训,观看视频教学,作为一个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深知这次培训的可贵。同时也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小学语文应该如何教。结合小学语文的新课标,我认为应该重点培养中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积累,积累字词句,积累语文素养,积累语文中的情感。一个不懂文字的人是很难说他的语文水平很高的;一个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是很难读懂别人写的文章的;一个不会理解文章中别人的情感的人,是很难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情感的。所以语文的积累,从中学做起是更加重要的,只有指导和帮助学生积累许许多多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水平。因此语文积累就

应从小学开始。

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不但要阅读课内的语言材料,还要阅读课外读物,而大量阅读课外材料更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经验证明:一个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与从来没有读过课外书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是相差得很远的;一个酷爱读书的学生与一个讨厌读书的学生,他们的语文能力是相差的很遥远的。从这一点看来,小学语文教学多多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首要条件之一,任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花多些力气去引导学生早些进入课外的阅读层面,这样小学生就会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会提高得很

快了。

小学语文教师更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尽早把学生引进写作的层面上来。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更是比积累和阅读难得多,尤其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因为在农村,教学资源的缺乏,师资的水平底的情况下进行上面几种语文教学活动,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进行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

上一篇:旅游服务质量制度下一篇:局20XX年治理“黑网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