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2024-10-04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精选16篇)

1.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一

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途径分析

摘 要: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学是满足汽车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新技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及时总结实践当中得出的经验,进而使授课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汽修专业课;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由于汽车工业进步迅猛,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汽车维修人员以及汽车运用技术人员渐渐变为社会紧缺的一种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现在是教育部等六部委选出的技能急缺型人才。这种变化实际上为汽车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新标准。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学质量变得迫在眉睫。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汽修专业课教学

1.利用图片、影片等导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日常教学工作而言,导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就像交响乐的序曲,小说的序言。导课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明确课程目标,产生学习热情等。比如,教师利用相机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拍成照片,并将其投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其具体位置以及结构,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化。这也就解决了实物本身比较小,观察难度比较大,数量比较小的问题。而且根性的东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激发思维潜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以及记忆水平。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导课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利用动画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使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汽车理论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汽车相关原理,这一部分的学习难度相对比较大,不少教师费尽心力也难以真正使学生理解其中奥妙。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相关内容,这种局面就将得到极大的缓解。比如当教师讲解发动机中“喷油器”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其本身比较复杂,当燃油在进行喷射的时候,燃油的状态又是流动的,喷雾质量会比较难以理解,教师也很难将其讲解清楚。如果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及时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喷油器的整个工作流程都将得到详尽的展示,学生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了。

二、理论联系实际,优化汽车专业课教学

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教师仅仅利用“结构―原理―检测”的方法进行教学,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这样的讲解非常枯燥乏味,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学习疲劳。很多实践知识并未在课程中得到体现。教材本身并未对部分实践知识进行收录,理论和实践出现了一定的脱节,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的背景之下,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使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更有学习热情。

1.联系实践,用案例教学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

什么叫做案例呢?案例实际上就是对实际应用场景的叙述,它可能包含着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解决方法。而教师所需要用的案例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利用案例来当作自己的教学材料,把学生带领到实际的应用情境中去。用真实的这案例来引领学生学习汽车灯系统的电路故障问题,使学生提高面对困难的实际能力。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还可以适时地安排学生到相关汽车修理厂进行参观学习,由车间专业经验丰富的技工师傅向大家讲解自己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案例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方法,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易学。

2.课堂教学需要实践,实践是教学的关键环节

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课堂挪到实训基地,当教师讲解了某个部件的知识后,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零件进行观察学习,并组织拆卸和组装,认识其工作构造与原理。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学生能更容易了解所学习的内容。

三、善于总结汽车的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参考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系,理出知识重点,发现知识难点,利用最简单的语言,突出知识点。此外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尽可能将专业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使他们能够自己应用知识。同时在日常作业中要求学生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能够减少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比如说:发动机的相关知识既复杂又难懂,传动系统与动力系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可以利用树状图的方法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汇总成有条理的知识框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进行汽修专业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新技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及时总结实践当中得出的经验,进而使授课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在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的背景之下,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使课程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汽修专业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优化汽车专业课教学,善于总结汽车的相关知识,进而使授课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传敏.在汽车专业职业教育中优化教学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10(01):369.[2]王彬.如何优化汽车专业的课堂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9(03):95.[3]柯福涛.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学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1(10):258.?编辑 段丽君

2.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二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问题,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作为家庭代步工具广泛地进入普通家庭, 尤其是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日益完善, 汽车的增速还在提升。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势必对于专业汽修人才的需求会提升, 因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汽车的数量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 而且增速还呈现加快的趋势, 据此对于专业的汽车维修和保养的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每年大约需新增加从业人员30多万, 这无疑给培养这类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带来难得发展机会。

一、存在的问题

然而, 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汽修专业的教学状况来看, 总体上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整个社会对于中职教育认可度增加的状况下, 中职教育在办学条件、办学环境以及生源等方面均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 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 主要表现在:

(一) 教学方法缺乏变化, 导致学生积极性差

当前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教育对象学生身上, 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而从中职学校的生源来看, 虽然这几年因为就业的压力选择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 但是从生源质量来看, 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比较差, 尤其是在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方面问题较大, 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够真正消化吸收, 而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指导, 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实践操作, 以及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 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同时, 部分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依然是在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对于教材知识抽象的讲解, 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学习兴趣下降, 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教学缺乏针对性, 导致学生发展差异大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 学生的就业率是衡量其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这可能是唯一指标。但是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差异性并没有获得教师的充分重视,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还是存在着脱节的状况, 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形之中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 甚至会逐渐掉队, 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这与学校的全面育人理念是脱节的。

(三) 实践环节有待加强

从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来看, 培养知识与能力兼备, 特别是专业知识相对扎实的人才是汽修专业育人的主要目标, 技能是他们未来择业的重要依赖, 尤其是动手能力。然而就目前来看, 因为资金的原因, 很多学校在学生实训平台上所实践的机器比较落伍, 而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这无形之中会影响学生技能的实用性;同时, 因为扩招的原因, 现在汽修专业相对火热, 学生人数相对较多, 这导致在实践环节, 部分学生实践的时间不充分, 导致技能不够扎实。

二、需采取的措施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科教学的质量, 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最终会影响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具体来说,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增强教育技能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 教育处于时代发展的前沿, 作为教师来说必须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 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特别是当今中职学校发展的需求, 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结合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 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成为一名知识与技能过硬的新时期中职教师。

(二) 多和学校领导交流, 完善教学环境

中职学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构成了学科教学的两大部分。在理论教学方面, 要结合中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现实来想方法、找措施。结合学生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尽可能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多种形式来呈现所学知识, 这样既能够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实践环节, 教师要紧跟汽车产业时代发展的脉搏, 了解核心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来更新设备, 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切实为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改变教学模式,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目标为主导

在现有状况下, 很明显旧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当前的能力培养教学理念, 针对中职教育学生的成才方向, 在教学上应采取一体化教学法, 结合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教学板块, 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展示成果、实验验证等环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技术能力和关键能力, 并通过教师、学生本人和小组三个维度对其能力做综合评价。这样不仅会使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针对性更强, 同时也更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有利于学生的成人成才。

四、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如此。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 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对后进生多鼓励、少批评

心理学家认为, 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 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 学习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而对学习中的失败、挫折要多鼓励、少批评。中外教育专家都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对待学生要多鼓励, 少批评。

总之,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在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中职教师要以满腔的激情和信心投入到我们的汽车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中, 进一步提高我们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汽修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三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围绕维修企业的某一项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导,采用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汽修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中职学校在校生情况与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决定必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在中职学生具有以下特点:知识基础较差,多是中考成绩300分以下、无法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差异也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被动,接受能力差。社会对中职毕业生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而大多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教学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理论教师单一地传授理论知识,理论学完后再由实习教师上实习课,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再加上课本理论知识陈旧,学生实习时间较少,或者没有实习设备,直接导致实践知识非常欠缺,以至于招工单位对学校的教学产生了看法,认为在学校学三年不如在修理厂学三个月。因此,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的需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成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牵扯面很广,不是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将理实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

1.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室与实训室、车间融合为一体,教师既传授理论又指导实践,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过硬的职业岗位综合技能,又要掌握维修工作的前沿知识和技术,这类教师目前紧缺。所以,一方面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一种过渡的办法,可采用专业技术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合作授课的形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要建立一套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长效机制,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从社会招聘能满足汽修专业实践教学的人才,尤其是中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安排学校专业课教师下维修企业顶岗实践锻炼,使其全面掌握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状况,即熟悉汽修专业的理论,也熟悉汽修厂的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才能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可靠的保证。

2.理实一体化教室

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它体现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氛围,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要具备实操教学的条件,要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教学场所要有足够的实训设备,不同教学模块对应不同的设备和环境,从硬件到软件应尽可能设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场所一致,从而在这个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里,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形成专业技能、技巧和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加设备投入是保证教学实施的重要措施。我校在现有发动机运行检测、发动机拆装、汽车底盘设备运行检测、底盘设备拆装、汽车电气设备等实训室的基础上,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基地建设,新建的实训车间,在厂房高度、面积大小、采光通风方案、电力配备、高压气源供应等方面,均按实际生产需要配置,实训场地分成两个大区,即总成区和整车区。总成区分为汽车电喷发动机、汽车电器设备、汽车底盘、汽车整车电路等工位,主要是对汽车各大总成进行拆装、检查和调整。实车区分为前台接待、销售与服务、维护保养、诊断维修和钣金油漆工位。整车工位是在总成类工位的基础上,进行实车的生产化训练。实车训练时以二级维护为工作基础,训练学生利用已掌握知识的能力,达到对总成工位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整合。

3.教学的大纲、计划和校本教材

我校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打破原来专业课的结构划分,结合当前汽车维修市场的最新技术发展,将所有专业课重新化为发动机机修、发动机性能检测模块、自动变速器与驱动桥、手动变速器与驱动桥、转向与悬架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电器、空调与暖风系统、汽车整车维护、机械基础模块、汽车英语模块等。适用的大纲、教材根据市场的要求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主线,“先讲义,后教材,成熟一门,编写一门”的方法,编写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

4.教学的组织

在教学的组织上,实行以实训技能模块、实训管理工厂化、实训服务工厂化等为主要特征的产学结合的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班级为基础的实训教学组织模式转变为以技能实训模块为基础的开放式的实训教学组织模式,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场所的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的一体化,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的一体化,学生与学徒的一体化,教学和科研的一体化,培训和鉴定的一体化。在教学安排上,采用走班式教学,专业课则全部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中进行,教学采用班组化,进行教学轮换,任课教师承担一个小班的实训教学。讲解示范时全班集中,分解组装时按小组分散学习和训练。这样,任课教师就有更大的精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讲解的内容也会增多,且更为详尽;小组分散时教师能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能较好地完成每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另外,由于教师在同一工位不断重复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教学的讲授,为教师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指导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5.教学评价与学生考核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单靠先进的设备和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尤为重要,因为课程和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学校应该重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并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

对学生的考核,打破传统的学习考核方式,实行与生产相近的多样化考核。一是单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个体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如重点考查对零部件的认知、总成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生产用表填报等。二是双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协作和配合,如整车的二级维护考核,我们就以两位学生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考核。三是班组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检验学生的技能应用和技术拓展能力,如整车诊断与维修工位,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仪器设置故障后,由全组学生探究完成。这些考核与企业的生产任务紧密相关,更加贴近实际,接近生产,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中去。

4.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 篇四

宝山职校汽修实训组

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在高速发展,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修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适应汽车技术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引进更先进的汽车实训实习装备,更要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便是其中的一种。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现职业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理论课、实验实训课的界限,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步提升。“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创新了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最终实现了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教师队伍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

二、我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我校汽修专业在校两学年的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根据培养方向划分为若干个学习模块,根据特点实行项目化教学。

为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3-6个课题,每个课题又可细分为4-6个分课题(单元),以便于动作。

以在校汽修专业班级的教学安排进行说明,模块流程和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模块流程:

第一学期:钳、焊工——发动机识别、简单拆装——底盘识别、简单拆装——电气识别、简单拆装。

第二学期:发动机熟练拆装——底盘熟练拆装——电气熟练拆装。

第三学期:发动机检修——底盘检修——电气检修—— 考证

第四学期:整车检修-汽车维护——汽车检测——汽车驾驶——汽修专门化方向——考证

每学期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组(一般按5人进行分组),将各组分别安排到各模块之中(各模块内又可分为4-5组),各小组每周定期进行教学循环。公共基础及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2年内模块教学之间穿插进行。第五、六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三、我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评估 1.实施过程

(1)教学实施前检查

包括教学资料、设施检查,指导教师相关培训检查。

(2)实施步骤

根据教学安排,将各班级进行分组,一般按25人进行分组,每周定期轮换。指导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介绍教学场所的设施、安全规则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学习材料领取及贮放手续、工具材料的领取及贮放手续。

教学组织一般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操作技能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采用程序化技能培训法——五阶段教学法(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点评考核),部分学习单元可采用项目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自我研究时,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和辅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当多数同学产生共同问题时,指导教师将情况反馈给学习单元开发者。(3)教学管理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日常加强教学秩序的巡查和监控。2.教学评估

5.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五

长沙汽车工业学校

李振湘

【摘 要】本文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情境化教室建设、情境化专业教案设计、情境化学案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设、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资料库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汽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将教学过程比作教师的一桶水灌溉给学生一杯水的过程。而传统教学中总是认为教师只要具有一桶水就能给学生一杯水,如果教师具有一桶水且毫不保留的将这一桶水在课堂中“倒”出来了,但学生却不能得到一杯水的时候,那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了。其实不然,在早期就有著名的教育家提出:“教育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火焰”。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关注自己是否拥有了一桶水,还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得到一杯水。其实这也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问题,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中就出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教师用水桶尽情尽量向学生杯中倒水的境界。这就是有的初为教师的人认为只要具有一桶水就是一名教师的理念。其实这仅仅只是做一名教师的一个基本条件而已,可以认为是首要条件,但绝对不是能够当好教师的唯一条件,因为可能我们一桶水尽管尽情的倒出来了,而学生不一定就得到了半点水,可能学生的“杯子盖”还没有拧开,学生的“杯子口”我们也没有了解到底有多大,最终导致教师辛辛苦苦所倒的“水”大部分或者全部流到学生“杯子”之外了。第二种境界就是很多教师不仅仅就是将自己桶中的水倒出来就了事,而是想了一些办法,首先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将“杯子盖”拧开了再“灌溉”,有时还会考虑找一些“灌溉”的方法,让自己倒出来的“水”尽量多的流入学生的“杯中”,这时候教师突然发现想让自己倒出来的“水”尽量多的流入学生的“杯中”有时还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甚至感觉到做一名尽职尽责的教师好难,好辛苦,不免就更多了几分埋怨,埋怨起自己的学生不好学,不配合老师的教学。然而不管我们怎么埋怨,辛苦就是难以从本质上改善教学的效果。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各种现代教学体系演义了一场场伟大的教学革命,第三种特别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境界应运而生,即创设情境,理实一体,引导学生自己找水喝!那就是教师不再用“水桶”尽情尽量向学生“杯中”倒水“灌溉”。而是想办法激发出学生的“饥渴”感,让学生不得不渴望自己拿着“杯子”深入教师的“水桶”中掏水“喝”。这样的教学使教师不再感觉之前的一厢情愿带来的辛苦,而学生也开始因情愿的学习不再感觉有之前的难受。教师要达到这种教学境界,除了要备好“一桶水”之外,还应该更多的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差异等等。能够利用好广泛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以及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综合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教学表达的艺术性,创造出勾起学生“饥渴”感的学习情境(我们称为情境教学)。我们通过努力,进行了理实一体情境化教学改革。1 理实一体教学方式的内涵

“理实一体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化、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它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汽车基本知识和巩固汽车拆装、维修、调试、检测等基本技能,最终达到培养目标,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情景、教师队伍、学生培养与生产实践需要无缝对接。汽车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建设情况(1)情境化专业教室建设

通过专业教学和汽车生产、维修企业相结合,营造现代汽车服务企业第一线真实的职业环境。建设各实训教学基地应尽可能接近企业的工作条件及环境,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相整合。建成的结构类理实一体教室,硬件配置既有理论教学的条件,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师可利用课件教学,又配置有与教学项目相应的拆装工具、检测设备等实训操作所需的设备设施。

我校先后投资1000多万,引进先进的汽修实训设备,重点建设了理实一体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模块化专业教室3间、汽车维修综合技能实训室10间、电工电子实训室2间、汽车维修仿真教学实训室3间和1个汽车维修厂。我们建成的专业教室就是集维修车间、多媒体教室、资料室于一体的多功能专业教室。

建成非盈利一站式汽车服务中心,由本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教师轮流顶岗,通过网络、汽车维修厂、上门服务三条渠道对外提供技术服务。

依托毗邻比亚迪公司的地理优势,以“嵌入”的运作方式建成“前厂后校”、“厂中有校”的校外实习基地。(2)情境化专业教案设计

教师按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是,引入“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将知识分解整合成“学习任务”。如:汽车底盘中“齿轮齿条转向器”项目学习中,典型工作任务是“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拆装、检修和调整”,分解成为六个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任务一“操作独立悬架配备的转向系台架,分析转向系作用、组成、原理”、任务二“制定方案,拆卸并分解齿轮齿条转向器”、任务三“结合图形与实物学习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作用、结构、原理”;任务四:“制定方案,装配齿轮齿条转向器”;任务五“结合图形与实物,分析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调整内容及调整方法”;任务六“结合图形与实物,分析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检修内容及方法”。所有学习任务都采用行动导向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学习(观察实物和图形、查阅资料、实践尝试等)完成。整个过程都让学生忙活起来,而教师“闲下来了”。教师“这桶水摆放在那儿”,随时等着学生来“讨水喝”(碰到学生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给予适当指导、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等等)。而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学习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加容易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前先完成基础的“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3组,每组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都要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教师评价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3)情境化学案设计

学生学案由学生的学习工单和学习资料两部分组成。学习工单内有要求学生分栏目填写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料上有与学生操作一致的总成解剖图和三维图,并附有必要的图形说明。以方便学生查找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4)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教师既要传授专业基本知识,还要能够进行诸如维修工厂的现场实践操作,并且还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设计并组织好情境化教学过程。为了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新教师第一年安排到实训室,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培养或派到企业进行培养;每年定期(一般在寒暑假时间)安排中青年教师到汽车生产或维修企业实习,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到对口企业兼职,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在生产企业进行的教学项目,聘请企业专家与本校教师共同指导或管理学生实训,这样既优化了师资,也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教学师资配备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要求更高,课堂上要求有三名具备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专业教师,所以专业教师的消耗非常大。

我校34名汽修专业教师中,企业聘请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9名,另外还有5名专业教师在企业一线兼职,每学期长期有1——2名青年教师驻企业锻炼。寒暑假时间要求每名教师累计在企业锻炼时间两个月以上,这样保证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紧跟汽车新技术和企业管理新技术的更迭。(5)教学资料库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师开发适合“理实一体教学”的教材、课件或教辅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使培养过程更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和掌握技能的规律。汽车维修专业教研组组织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成立“汽车理实一体教学资料开发小组”,经过几年努力,开发出了一批实用性强的“理实一体教学”指导书和课件,开发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模版”。现在“汽车理实一体教学资料开发小组”正准备编写出版汽修专业“理实一体教学”教材。(6)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建设

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由汽车维修专业教研组负责,教研组成立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项目组,下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项目课程开发小组。“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项目组负责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建设与改造规划,设备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以及教学项目开发与实施。每周定期召开“理实一体教学”研讨会,各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基地使用的具体情况提出管理意见,完善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在每学期期末将新学期实训项目及要求、学生人数和实训时间等报至学校实训处。学校实训处实行统一安排。对于服务性教学基地(汽车维修厂),实行统一管理,满足教学和社会服务两大需要。加强实训过程管理,强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强化。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专业培养较方便,但学生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仍存在强化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室建设中充分考虑学生基本能力强化的问题,实训基地建成的汽车综合技能实训室和汽车维修厂为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提供了条件。(7)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在教学考核评价中,每学期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结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及组织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学生的学习成果分过程考核评价和终极考核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评价中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纪律观念和理解掌握知识技能水平等等。而终极考核评价是对学生掌握整个项目知识技能程度的考核。

“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革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将思维能力训练和动手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探索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兼顾了学生知识培养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培养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涵,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

6.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模式反思 篇六

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如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实验模式等等,在诸多种教育模式中,没有那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学中,采用那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当然,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完美的模式,改革教学模式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某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这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

如在发动机教学中,要一改以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要在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上体验学习内容的氛围下进行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应注意充分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的整合。学生能充分地与实物、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学习了起动机的组成与构造,体验了实物的直观优势。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用拆装起动机的步骤来串联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体**论与实践一体化,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也有能力的体现。

二、以分组的方式,打破了以往一贯的教学方式,采取了“自主探究,启发教学”的新教法,将日常故障、问题思考、讨论与交流借助实物、探究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教学的主线,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的有机整合,巧妙化解了学生的思维点,使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知识、步骤逐渐明晰,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现了教学的亮点。在实操过程中,老师不控制每个组的进度,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或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你做”,变成了“我要做”。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协作性,同时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案设计深刻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能有效地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值得提高的地方。教学中所举的案例应更加贴切点,应更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应更好地管理课堂。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虽是集体授课,而实际上则是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课外活动小组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即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若老师能适当引导,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的保持和提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在小组活动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愿,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找题目,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编写软件,服务于学校的各个部门。我们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有了自学本领,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当然,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任务,老师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启发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7.浅谈技工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篇七

一、当前汽修专业教学现状

1. 理论与实践脱钩

大多数技工学校在日常教学中, 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实践教学环节的严重不足, 已无法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学方式大多依然沿袭普教的“粉笔+黑板、口授+板书”这种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模式。生产实习设备大多是企业淘汰下来的、低技术含量的废旧品, 只能勉强给学生进行拆装实习, 无法满足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需要, 不利于理论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

2. 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汽车均是采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 而现有教材还是以叙述基本汽车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维修和故障诊断方法为主。虽然教材基本上淘汰了不再应用的陈旧的结构、技术和工艺, 增加了正在普遍应用或即将普遍应用的新结构、新技术和新工艺, 但也多数为一章的内容一带而过。所以, 笔者认为现有教材更适合于高考的理论问卷, 而不利于培养实操性强的技工一线人员。

3. 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从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看, 大多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较低, “双师型”骨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弱等等。尤其是由于从未在维修企业岗位上工作过, 青年教师大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如果教师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只会纸上谈兵, 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呢?这些问题已成为专业教学进步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建议实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并不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还是一种培养技能人才的新措施。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 建议逐步实施模块、项目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以独立操作或小组合作的形式, 由学生自己收集信息, 自行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直至最终完成项目的实施及评价;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 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弥补技能教学上的不足。项目教学法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校技能教学模式的改革。

2.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

汽修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 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 通常容易淡忘前面所学的内容, 无法顺利进入到实践当中。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让学生进行拆装, 他们会无从下手, 而且时间紧张, 容不得他们探索、实践。只能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顺序进行操作, 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讨能力得不到发挥。通过多媒体展示法、教师演示法和自我实践法, 可以巩固并复习本章节所学知识, 把要拆装的部分结构和运动状态以逼真的色彩、形象的动画演示出来;教师再亲自演示一遍, 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学生再通过自己动手,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3. 注重实践教学, 力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应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实践, 技工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 打破先学结构和原理再学使用和维修的传统方法。同时, 学校也要与条件较好的, 掌握汽车技术发展前沿信息的各类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联系, 把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 以弥补实习条件的不足。同时, 还可以开展订单培养, 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 以便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目前, 技工学校教师多数为未达到规定学历要求但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 应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学历进修。要严把教师学历关, 聘用的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对大学毕业新进入教师岗位的专业教师, 学校应适时送他们到企业进修、提高实践经验, 对他们进行实践技术培训的考核, 使其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操作水平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还可以给出一定时间让年轻教师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或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解决实际问题, 让他们掌握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 学习到成功的生产经验, 及时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的调整, 以此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汽车工业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汽车数量逐年递增, 由此衍生的汽车服务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技工学校是这些行业人才的主要培训场所, 因此, 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技工学校必须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工业在我国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社会对专业的汽修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专门培养汽修人才的技工学校, 紧跟市场对汽修人才的需求变化,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是提高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本文就技工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8.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八

【关键词】中职学生 计算机英语 教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这就决定了计算机从发明之日起就使用英语作为人机交流的桥梁。电脑中的第一条命令、第一个语句乃至每一个符号以及用各种电脑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都是用英语单词或英语单词的缩写形式写成。因此,我们可以说英语和电脑是“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然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职业学校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英语教学应从基本开始,落实英语音标、语法等基础知识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对于现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情况下,对技术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根据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显示:在职业学校有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上,中职学校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

针对此问题,老师要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英語的第一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的进行音标和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在补课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让学生落实音标和语法基础,使学生敢读、敢说,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树立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在对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英语教学应抓住学生心理,实行理想和信念教育,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教学中,口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可实际中口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为薄弱的环节,音标基础差,不敢读单词,怕出错。不会读单词,造成记忆单词困难,听写困难,背、读课文困难,理解课文困难,跟讲课进度一点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学习英语的感觉,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从而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

理想、信念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英语这门课程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认识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错误的认为: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干好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导致对于英语的学习的放松,甚至于放弃。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就看不懂计算机中各种语言、命令符号、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更无法谈起操作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也就无法干好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需要、是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更是树立学生要学好英语的需要。

三、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英语教学应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行心理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成不变的课堂,严肃认真的老师,老师讲,学生听,使得学生对英语这门主要是靠对话交流的课程失去了交流的环境,变成了一滩死水,听、说、读、写不能有效的结合,枯燥的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老师一味的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满堂灌,老师累的气喘嘘嘘,学生听的迷迷糊糊,再接下来就是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测验考试,周而复始,形成了机械化的程序,课堂教学没有了生机和活力,老师主动的灌,学生被动的听,学习成了一种使命,上课成了完成任务,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中职信息技术专业的某些学生对计算机本身的知识掌握不够,计算机英语其实就是计算机和英语两门学科的综合,英语教学应注重计算机知识和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传统的英语教学和电脑教学各自为政,互无联系,导致人们对简单的英语单词在电脑中出现时就不知所措、不得其解。能否把英语和电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否将英语和电脑同时进行教学呢?回答是肯定的。实践证明两者有机结合益处很多。毫无疑问,学好英语能促进电脑的学习,反之,凭借丰富的电脑知识、电脑操作经验以及电脑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可快速学好英语。因此,想学好英语是绝对离不开电脑这个现代化工具的。英语和电脑的教学同时进行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特别是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有意去剖析同一单词的日常含义和在电脑中的含义,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这对英语和电脑的教学大有裨益。例如,我们平时在学校学的英语单词drive是“开车”之意,从未学过drive词义为“驱动器”,而且在《新英汉词典》中也没有“驱动器”这个解释。如果在教学中兼顾其在电脑中的含义,这将使学习者受益匪浅。像这些重要的常用英文单词还有很多。

熟练的电脑操作有助于学好英语,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大趋势。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可谓“声情并茂”,给学习英语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应用有利于人性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的实现,对外语学习正产生着积极的、巨大的影响。与传统的学习手段相比,电脑多媒体为学习英语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学习者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样大大增强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生动性。电脑多媒体的交互功能,使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人们从多媒体外语课上学到的知识相对牢固得多。研究表明:人们一般可以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而多媒体的视、听、做全方位手段,以及交互式、立体化、人性化的学习方式能使人们很快掌握自己所学知识的80%~90%。显而易见,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最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

由此可见,对英语老师的计算机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不断加强英语知识更新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五、中职学校计算机英语教材版本种类繁多、难易程度不同,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选择性教学,必要时要采取分层教学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使用教材需要教育的智慧,也就是说,教师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合理分配课时,妥善安排教学顺序和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能否有针对性地灵活使用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就是要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对教材的接受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难度往往不是一个静态定量,而是一个动态变量,不仅是取决于教材的本身,而且是取决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教材的可接受程度。在备课过程中,什么是备教材要先备学生?就是要慎重把握教材的难易度,也就是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的程度。

什么是分层教学呢?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把教材内容分成若干个层面,把教材的难度划分成几个区分度,使班上优、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对教材难度感到适宜。这就要求教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学习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够让优生吃得饱,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了,各获各的益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可以让学生同样感悟学习生活的人生价值,同样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样地自信和自强,同样的自尊和自爱。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但却有一样的生命价值。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但却有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公平,即不是让学生接受大一统的教育,而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学习的权力,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获得学习成功的机会,感悟和体验教育人生的权力和机会。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班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英语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打好基础,继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加入更多的趣味教学和多媒体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握好计算机知识和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相信,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的中职学生将不再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李保成:《教师应如何使用教材》,教学与管理,2001(3)

9.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篇九

在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安排上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中职学校为了使毕业生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往往进行模糊化、扩大化处理。如将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制造业、维修业和销售业工作。设置文化课、专业课和选修课,文化课针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课时比重超过1/3;专业课针对机电维修工作岗位,课时比重约占1/3;选修课设置成专门化方向,主要针对钣金、商务等工作岗位及汽车特定技术,课时较少。这种培养模式易造成学生学得广而不精,动手能力不强,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

学生入校后,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课程,而是在学校课程表“安排”下学习,即使学生发现学校安排的课程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在学习中遇到自己无法逾越的困难时,也没有另行选择的余地,这时,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积极性。学生不能选择课程,更不能选择教师,这正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教学思路,采用“选择式”教学。“选择式”教学是一种预约式教学模式,由学生先提出学习请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再进行教学安排。“选择式”教学总体上包含设计课程、学生选择课程、根据学生选择作出教学安排等三个环节。

设计课程是“选择式”教学的基础,也是“选择式”教学改革的核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是教学改革成功的第一步。课程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课程的培养目标能满足企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二是课程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三是课程适合目前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充分了解企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邀请企业的行业专家一起设计。

学生选择课程是“选择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由学校推荐的适合自己的学习课程。对学生而言.选择了课程就意味着选择了将来的就业方向,正确的选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学生暂时作不出选择,可让学生试选试学,若能适应则继续按照选定的方向和课程学下去,若不能适应就要及时调整,重新选择其他方向和课程。

根据学生的选择作出教学安排是“选择式”教学中最复杂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学生对学习课程的选择,综合考虑学校的师资因素和实训设施条件,最终作出一种权衡式的安排,包括学习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安排等,学生在选择学习课程的同时会形成自己一个学期的课程表,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选择,会形成众多的课程表,教学管理部门要从学生众多的课程表中综合出各教师的个人授课表,达到学生的课程表与教师的授课表相互协调。

“选择式”教学改革实施要点

(一)开发“选择式”学习课程

根据企业岗位设置的特点,中职汽修专业大体上可向学生推荐三个专业学习方向和一个专业延伸学习方向。即机电维修方向、钣金喷漆方向、美容美饰方向和汽车商务方向。机电维修方向主要针对企业的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和电气设备维修工作岗位。这些岗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选学者基础比较扎实,知识比较全面,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钣金喷漆方向主要针对企业的车身整形、调漆、喷涂工作岗位,均是汽车维修企业技能型工种,要求选学

者有较好的体能和耐心。美容美饰方向主要针对企业的汽车防护、饰品与附件安装工作岗位,其定位偏向于技能方向,要求选学者有一定的电学基础。汽车商务方向主要针对企业的整车与零配件销售、汽车保险理赔、仓库管理等工作岗位.是汽车维修的配套及上游工种,适合性格外向、社交能力强的学生选学。

(二)学习预约

入学预约是指新生入学后,为自己制定在校期间的学习计划,一般要求学生入学两周后作出决定。学校通过摸底考试、面谈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体格等实际情况,提出恰当的选学建议。例如对知识比较全面的学生,建议选择机电维修方向,对知识缺陷比较明显而体格健壮的学生,建议选择钣金喷漆方向,比较瘦小则建议选择美容美饰方向。

学期预约是学生为自己制定未来一个学期的学习计划,是针对教学提出的一项学习约定。除第一学期外,其余学期都要求学生预定,即前一个学期结束时就要递交下个学期的学习预约,包括学习课程、学习内容、时间表、课程表等.使教学管理部门能有足够的整理时间。这种选择能起到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这也正是“选择式”教学改革积极的一面。

学习调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预约失败型的,一种是学习不适型的。前者是学习预约与教学安排不能统一,要求学生重新作出选择:后者是学生本身不能适应原来的学习,自己重新作出选择。

(三)教学安排

教学安排是“选择式”教学改革的最后一道程序,由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生的学习预约或学习调整作出安排,主要包括编排学生学习班级和安排授课教师两个内容。编排学生学习班级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预约.把一周中在同一时间段选择的学习课程、学习内容、授课教师相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个“临时”学习班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班级以小班为宜.如15~20人,最多不超过30人,如超过30人,需增设学习班级,另派授课教师,也可建议学生另选学习时间,增加原被选教师的授课课时,安排授课教师实际上是进行比对和调整,在设置课程时除了把课程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外,还把授课教师确定下来了。因此,教师已有固定的授课表,教学管理部门主要是统计选择同一教师的学生人数,判断是否超标,如果超标要及时与教师协商增设班级,增加教师授课课时,并把学生名单交给教师。

(四)教学管理

“选择式”教学以学习课程和教师为中心组成学习班级,学习班级总是一种拆分、组合的不稳定状态,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地调控教学.需要构建一套“以目标管理过程、以过程促成目标”的弹性教学管理体系——目标管理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是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双向管理体系,是一种由目标调控教学的管理体系,通过设置目标、完成目标、检查效果、反馈信息来实现教学管理。目标设置包括三个方面,即学历目标、考工目标和就业目标。“选择式”教学改革的条件

(一)师资条件

师资是“选择式”教学改革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具备一定的师资条件,才能顺利地开展“选择式”教学。

首先,教师数量要充足。“选择式”教学采用的是小班制教学,一般在15-20人。因此,师生比例要与此相称。学生有几个学习方向选择,学生会更分散,某些学习班级人数会低于15人,会需要更多的授课教师,要求师生比例更高一些。

其次,教师要具有综合能力。一方面,要求基础课程教师熟悉核心课程,教学要紧密联系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教师要具备“双师”水平.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都要有较高水准,能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要求教师在单、双学期分别承担至少一门课程,有时根据学生学习预约的变化,可能需要一个学期担任两门甚至三门课程,因此,教师要具有从事多学科教学的能力。

(二)教学设施条件

实训设施是开展“选择式”教学的物质基础,只有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均达到一定条件,才能顺利开展实训教学。

10.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十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构想与实践

黑龙江省大庆市蒙妮坦职业高级中学 于振富

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已经形成较成熟的体系,但也存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的专业教学有待进一步创新。原来中职专业大多是二年在校内学习,第三学年到企业实习,课程体系沿用中学学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统编教材为主,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占主导,教学方法及手段以讲授与课堂演示、学生专项技能训练为主,培养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与生产实际有距离,专业综合能力水平不高,就业后,顶岗能力差,技能提升的后劲不足,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的发展。

2.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带头人、专业的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还未形成;教师实践能力弱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企业、行业享有较高声誉的行业精英和一线有丰富经验的技术进校任教的还很少。

3.校企合作是中职办学改革的基础,在校企联合培养办学的机制还需加强建设,校企合作方式还需拓展、校企合作内涵还需发掘,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需进一步探索。

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专业建设为重点,紧紧依托行业,紧密融合企业,推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并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最终实现教学现代化、专业实体化、课程模块化、教材校本化、实训生产化和就业对口化的目标。

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是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也是中职专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专业改革中,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进行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过去,大多数学校采取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学校,一年进企业实习,这种培养模式形式单一,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低,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较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针对专业的发展,针对企业、行业开展“企业、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与行业专家、企业骨干等进行专业建设研讨,以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联合开展对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分析,确定岗位工作过程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一定将校企合作作为基础,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工学交替、轮岗实践、多轮实践等多形式培养模式,在培养实际岗位工作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⑵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本网网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要成立由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参照行业标准,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基本工作思路是:确定工作岗位―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能力需求―确定学习领域―设计教学项目―构建课程体系。下面是某校烹饪专业制定的“文化基础+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a.构建“必需实用”的文化基础课程

b.构建“提升学生修养”的职业素养课程

c.构建岗位能力需求的专业技能课程

⑶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法,实现技能和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在能力的实训过程中,集成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

⑷加强工学结合校本特色教材建设。在项目化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本着“整合、实用、开放、发展”的原则,挖掘内涵,编写能够对接岗位需求、衔接技能鉴定、体现项目教学、应用任务驱动的实训教材,教材要体现先进性、新颖性、仿真性、综合性和地方专业特色。

⑸加强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研发、引进和整合校内外专业优质教学资源,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提供教学资源,包括试题汇编、教学案例、实训项目、图片素材、视频素材、教学大纲、课件、教案、课程标准和行业技能标准等通用主题素材,为专业教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牵动专业教务的改革。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环境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能反映学校较高标准的课程,对推动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能使本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懂得如何教学又懂得如何训练,既是训练的设计者又是学生的指导者、陪伴者和支持者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建设一支由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个数量充足“动态组合、校企流动”模式的兼职教师人才库;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教学团队。

⑴专业带头人建设 ⑵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⑶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⑷构建师资队伍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是中职办学改革的基础,学校进一步扩大了与企业的`联姻力度,推进学校“教产一体化”进程;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对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专业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用,课程体系和质量考核体系共同开发的格局,建立起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培养”,逐步形成互惠互利、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⑴建立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建设“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深层次校企合作。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整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资源,与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共同建设专业,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探索专业办产业的办学思路,为专业发展出谋划策。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执行《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规范校企合作运行制度》,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⑵强化“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企业提出培养标准,学校按企业培养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联合开发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联合开发实训教材,参与学生的考核,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

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采取对外经营,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培养学生、教师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需要,实现100%的学生能够至少有半年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

11.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评价,就是依据其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及水平给予的评议和估价。科学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育专业素质的提高,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笔者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评判一节文化课质量的高下,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借鉴和参照普高的模式,但是用不变的标准去衡量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则难免有失偏颇。这是因为,专业课与文化课相比,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

1.专业课知识点繁杂和零乱

從专业课教材的编排角度来看,在一门专业课程中,有多种学科的知识彼此交叉,互相混杂。教师在某门课程的教学中,经常要停下来补充一下其他学科的知识,而这门学科可能又牵涉到别的内容,教师往往顾此失彼。

2.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明显的阶段性、延迟性

这就造成有的课程必须以“讲”为主,而有的课程则应以“练”为纲。有些专业知识,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靠亲手练习才能掌握的。这里“教”和“练”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跨度,“讲练结合”似乎难以做到。在评定文化课时,我们可以采取在课后抽查几个学生的办法来检验一节课的实际授课效果,而在专业课上却很难这样做。

3.教材的深度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存在差距

一般而言,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习动力又相对不足,而所学的学科又相对较难。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按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又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两者不可兼得,教师不得已调整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减少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环节,使专业课课堂教学的结构产生某些缺陷。

由于专业课教材和课堂教学存在上述特点,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在谙熟教材结构、把握专业特色、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评课导向,以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为目的,搞好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那么,我们进行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应该评些什么内容呢?

一、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结合本地实际,专业需求和教学质量表现出明确的导向性。

2.激励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主要是由理、工、农高校毕业,本校专业改行,从有关部门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三部分组成,有的虽熟悉专业,但未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有的有教学经验,但专业知识与技能尚不精深,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使被评者经过努力可达到的评价标准,就可科学地调动教师投入教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分类性原则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最好按不同的目标要求,分级分类评价,如,对刚毕业或是初级职称的教师,可将评价的重点设在教学素质及教学基本功方面;对已有一定教学经历的中级教师,评价的重点可设在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过程方面,而对有较长教龄的高级教师,则侧重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艺术方面。

4.客观性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案、权重、指标体系,评课人员组成、评课结论及课后信息反馈都应客观公正。一般情况下,可由评课人员课后集中,各抒己见、讨论评述,在此基础上形成书面结论并及时反馈。在特定情况下(如被评教师评定职称),也可由评课人员独立讨论,取得共识,再向学校有关领导反馈。

二、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课堂类型较多。从教学目的上,可分为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和实训实习课等;从教学过程上,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辅导课、综合课等,不论何种课型,都应有其共性的规律和要素,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1.教学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的每堂专业课既是整个专业课目标教学的有机成分,也是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对应点的组成要素。因此,每堂课都应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仅教师知道,也要让学生清楚本节课应该学什么、懂什么、会什么。这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之一。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是评判教师对培养目标的对应点教学大纲的理解和掌握,对教材的驾驭,对重、难、疑点的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等。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评价:

(1)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和专业技能的传授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操作、服务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课课堂教学应紧密围绕典型职业活动有序展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除了阐述和讲解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职业活动能力上,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学到与之相关的技能,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也使学生的兴趣、智力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2)专业理论、技能的教学和职业道德的相互渗透

一堂好的专业课,自然要讲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但同样不可忽视寓德于教,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崇德、敬业、爱岗、遵纪的教育。诚然,我们有政治课、职业道德课要对学生进行这项工作,但是在专业课课堂上,我们挖掘教材内容,选准适当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也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良效。

3.教学方法和手段

主要评价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课程性质、教材特点、学生知识水平、班级情况等。教学手段是否使用恰当,是否因材施教、针对性强,“教”与“学”之间是否协调,是否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法改革是否有创新等。同时要善于学习,不断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武装自己。

4.学法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在专业课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根据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逐渐从“学会”过渡到“会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5.教学素质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个人素质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主要通过教师表现的专业知识水平,讲课艺术水平,操作、演示技能水平,语言表述水平,板书水平和教学仪态等层面展现出来。

6.教学结构

任何一堂专业课都应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利用时间。这一点,可通过新课导入、新旧知识融合,各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节奏、时间的分配、教学反馈与校正,偶发事件的处理,教学效率等几方面与以评价。

7.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主要看课堂上积极主动的教学双边活动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气氛、教学效率、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等。

专业课课堂教学,是个受多因素制约的动态平衡系统,评价一节专业课,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除了考虑上述几个方面外,评课人还应摒弃个人情感因素和好恶倾向,本着对工作负责、对教师和学生负责的态度,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认真做细、做好。

课堂教学评价是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其最终目的是关注学生发展、提高教学素质和改进教学实践,通过教学评价和评价结果分析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评价过程中要保持和被评者的良好、平等的互动,而不是被评价者的被动合作,让评价真正成为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4.

[2]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3]谈课堂教学评估.贵州教育,1996.

(作者单位 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信息工程部)

12.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十二

汽修专业一体化学习内容涵盖了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支持等四大块。而技术支持又包括了技术管理、车辆检修、保险理赔、鉴定评估、业务接待、企业管理和财务行政等方向。汽修专业一体化学生的就业的核心岗位包括汽车机械维修工和汽车维修电工两种。前者从事汽车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后者从事维修汽车电器和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汽修专业一体化进行通过合理的机修岗位调研,确立机修岗位项目,整合开设项目工位,最后进行验证其可行性来实现紧跟市场,适应企业需求的目标。

一、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车型繁多,具体车型维修深度不足

现代汽修服务的是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器、机电,机油一体的高科技的生成物,但是,现代汽车车型种类繁多,技术更新也不断加快,所以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分析、汽车维修及相关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综合维修服务的对象基本上是各国的车型,汽车的品牌、年份、车款中种类繁多,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注重的可能是不同车型的维修,对于具体车型维修的深度存在欠缺,纵向的专业化程度达不到专修店或是4S店的水平。

2、具体车型技术信息来源不畅

汽修专业化专业属于高职教学,虽然国家要求车型的开发信息应该公开供教学使用,但是某些具体车型的技术信息还是被4S店所垄断,这就造成了汽修专业一体化字教学中的信息来源不足,没有了技术信息就如同无源之水,无论怎样改革、怎样创新都无法实现专业的真正发展。

3、缺乏系统的技术培训

当前的汽修专业一体化技术培训缺乏系统的管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放映故事片或是宣传片;教师对于学生的培训不能一对一模式,不能个个顾及;对于理论课的不重视,实践不能充分联系理论;没有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不能联合所有学生和工程师进行集体参训;车型技术资料未被完全的公示,缺乏经过系统培训的并充分掌握技能分析能力的高级技师等等,这些都是汽修一体化专业在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系统的技术培训,仅仅靠员工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实现到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4、缺乏完善的技术支持

普通的教学单位不能像专修店一样,高薪聘请技术支持人员,不能组建可以技术共享的技术支持团队。并且,在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只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信息、课程内容、考试等学习支持服务,而对于专业技能等技术服务支持却不能满足。所以,在排除故障时,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持,使得学生缺乏思路,摸不着头绪,非常苦恼。缺乏技术支持则难以实现专业产业的规模化,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的设备不能自给自足,只能通过国外引进,而这又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学习,技术必然成长缓慢、发展缓慢。

二、对于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建议

1、推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

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注重职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的双重发展。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除必须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备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好和教学能力。,另外,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考察应该还应该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执行工位上岗证,同学生一起下企业锻炼,能给予学生指导和纠正。

2、改革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实施

汽修专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应该以职业技能的平行发展为中心,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列讲座,灌输教学新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多方位考核的理念深入教学;可以通过多元化进行课堂组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课堂组织教学;可以通过根据课堂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学。

3、认真落实汽修专业一体化的考核

认真落实汽修专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的考核。对于教科书模式的授课的内容、课程建设是否适用于汽修行业的实际操作,现有的课程体系、学校的工位设备、实训技能培训场地等进行基本考核;对于教学的维修手册识读、发动机维修、电气电子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保养与维修、汽车整车故障排除等六大核心技能进行综合考核。

4、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为教学拓宽渠道

加强校企合作,推行专业带头人联合校企互聘形成企业引进并培养、企业挂职锻炼培养、职教师资基地培养、职业资格认证培养、技能竞赛培养、产学合作实践、课题培养、鼓励访学的培养途径。还应注重校企合作的层次和内涵的提升,企业的工程师请进来作为学校的主讲教师;企业的实际项目带进来作为学校的教学项目;学校的学生走出去作为企业的企业学生;学校的教师走出去作为企业的责任教师;学校的教学环境与企业的工作环境相同的深度融合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三、结语

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是整合教室、企业、车间为一体的一体化课程改革项目。在汽修专业推行一体化课程改革,全面建设一体化课程是国家对于汽修专业一体化的要求。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面临着无数挑战,而教学系统建设、良好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技能、完善的师资培训规划和相关管理制度为汽修专业实现落实一体化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查恒效.工学结合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03)

1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十三

摘 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低,教师压力大,教学手段单一,这一现状使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英语教学现状 反思与建议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 职业学校以其专业

性、实用性越来越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加上升学压力,导致教学任务重,尤其是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目前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差,态度不端正

根据5年来我校英语调研组的调查统计,65%左右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20%的学生基础一般,兴趣不足;15%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成绩提高缓慢。据了解,这正是目前多数职业学校学生的现实情况。

由于基础差,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压力、失去信心,在课堂上害怕老师提问,更不敢向老师提问。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始终是被动学习,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步骤。步入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后,他们无所适从,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学习英语。

2、教师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多数英语教师的平均周课时达到12甚至16课时,带2至3个班,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也很少有机会进修。而且,英语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了大部分英语教师不但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照顾学生的衣食住行及班级的各项事务。

考试压力不堪重负。广大学生及家长将考试升学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教育管理部门也将考试排名和升学率与教师的晋级、工资、奖金挂钩,考学生其实成了考教师,因而教师的考试压力绝不亚于学生,尤其是英语教师。过重的压力严重损害了英语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的热情。

3、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兴趣低

现实中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口头讲解,书写板书,没有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虽然幻灯片、电化教室得到普及,但很少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单一的英语教学方法,较差的英语基础,使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加之学生觉得学英语纯粹是为了考试,抱着对今后工作无用处的消极思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低。更有学生是因为英语成绩差而选择职业学校,这些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

二、反思与建议

面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尴尬现状,作为一线教育工作

者,我时常对教学现状进行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成长规律,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善。

1、树立育人理念,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基础差、心理素质低、甚至自暴自弃等问题,这是事实。但我们也要看到他们又有很强的进取愿望、动手能力、思想灵活等优点。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坚持用爱心感化学生,用真心教育学生,用耐心说服学生。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鼓励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真、善、美适时适度地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综合素养方面也得到良好的熏陶。

只要我们多做有心人,善于发现与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就能为他们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因材施教,巩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学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喜欢英语,为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大、成绩悬殊等特点,可根据学生的成绩分组。把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分成一个组,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法;对于程度较差而愿意学的学生,可以用实用的口语来教,教给他们一些日常会话;对于那些程度较差又不愿学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生动、形象的板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倡导学生间互帮互助,培养“优生带差生、差生学优生、优生比着学、差生比进步”的班级氛围。

3、减轻教师压力,营造和谐教书育人氛围。

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减轻教师压力。要充分调动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安排课时上适当均衡,尤其在班主任安排上,要适当照顾英语教师;在非教学任务安排上,要重实效、讲质量。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减少英语教师工作时间。目前英语教师超课时现象比较严重,课时增加就必然增加教师工作量。因此,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给英语教师创造合理科学的工作、生活环境。

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纾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一线教师的待遇,给教师创造舒心、安心的工作环境。

4、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以致用”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英语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打电话用语,教师可以把移动电话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在逼真的模拟情境中操练,从而熟练掌握“may i speak to „?”,“this is„speaking”等电话用语。

表扬和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步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课堂上要对学生多说鼓励性的语言,如“wonderful”、“excellent”、“i wish you can make more progress next time”等,培养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巩固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结束语

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感到,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任重道远,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唯有头脑清醒,认清职业学校英语教育的现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树立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努力工作,才能开创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新局面。

参考书目:

[1] 施仕绒,《浅议职高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5(4);

[2] 赵桾,《职高英语教学刍议》[j],安徽教育,2003(3);

14.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十四

教育部二○○九年五月四日颁发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9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8号。

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在认真总结上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覆盖专业面广、规范性要求高的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现已将新修订的9门教学大纲印发,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新大纲自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

1.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2.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3.中等职业学校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大纲

4.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教学大纲

5.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6.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7.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8.中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力学基础教学大纲

9.中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

以上文件电子稿已经放到学校FTP上。

各教研室要根据专业需要,结合制订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这些课程在支撑后续专业技能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中的基础作用。

后面学校还要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新大纲的能力。在实施新大纲过程中,有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请报教学研究室。

15.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十五

第一:教育部门制定的培养目标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对美术专业一般都实施“双轨制”。学校开设的基本也都是两个大方向的专业, 一是可以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高考或对口升学班, 但是从学校的生源来看, 与普通高中的美术生相比职业学校的美术生素质普遍较低, 但个人定位不准确, 目标却偏高而无法实现。报考高等学府的结果并不理想, 或对考入的学校不甚满意。

另一方向是以“就业”为目的的美术设计类专业, 笔者认为这个方向从长远的意义来说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真正应该重视的专业发展方向。从本人调查的6所学校来看, 大多学校还是侧重于开设考学专业, 而对于就业设计专业重视不够。严格说国内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社会目前的认知程度还不够, 而且起点低, 还停留在中专或专科的水准, 学生没有继续发展学历的空间;我们的产教结合还做得不够好, 并且没有针对性, 大部分所学知识进入社会后用不上, 而所需的知识却又学得不够精等等, 这些无疑是发展国内中等职业教育瓶颈, 也成为制约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发展。

第二:教育资源的现状 (硬件设施、师资力量)

美术的专业教育特点是小班制、个性化教学, 它一般没有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要求, 但需要创见性的艺术表现和个性语言特征。目前的职业学校在教育资源上的问题颇多:由于教育经费的紧张, 硬件建设投入有限, 不能适应在校学生需求的增长, 教学设施落后 (包括画室、设计室、电脑室以及各种教室内必需的设施) , 教学资料不充足 (包括人物模特、专业类器材等) , 教学空间紧张。为解决这些问题, 只能无视美术教育规律的特殊性, 不管师生的配备原则和比率将小课变为大课、集体授课, 甚至是合班上课。

由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变化, 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相对偏低, 但学校还无法提供给专业教师一个知识进修或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环境和宽松的机会。也有一些中职学校是因为在扩大办学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 配备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 没有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的学生也通常是没有实践经验且专业性又不强, 在市场上必然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第三:教育教学的问题尤为突出

有关教育教学上的问题, 从下面对几所院校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不少矛盾焦点:专业方向太少, 基础理论太多, 专业设置过于陈旧, 实习机会少, 对学生的实习不够重视, 涉及专业课程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分析来说:

1. 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专业的设置大同小异, 导致培养的人才专业教育资源重复。

同时由于传统教育思维注重“嫡亲化”, 讲究“师承”关系, 导致人才同质化。[1]如材料装饰类:纸质、竹木、纤维、织物、陶瓷等, 材料雕刻类:玉雕、石雕、根雕、宝石设计等专业都没有相对正规的专业设置, 工艺美术技术行业人才奇缺;而雷同专业的人才却形成了恶性就业竞争和浪费的现象。

2. 教育理念传统落后。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去看:

(1) 传统美术教育理念, 计划性、终结性、专一性教育理念确实是已经不相适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专业这种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导致教育内容和形式因循守旧, 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社会美术职业人才的质量。这些理念偏离了目前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教育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制约了美术专业技术发展, 也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中不断提高的对人才素质要求。

(2) 在改革美术专业教学理念过程中有个别学校也走入误区, 片面强调美术实用的技能训练, 致使学生成为没有思想的机械工人, 甚至是完全忽视的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美术学科应具有的人文精神、民族情结、社会审美意识的培养没有体现。

3. 中职美术职业教育教育理念的陈旧还在不同程度影响它

的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美术专业长期以来开设的是纯绘画和传统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 沿袭着专业美术学院的纯艺术绘画形式的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重理论、轻技能, 不太重视市场化设计的弊端还在职业学校中不断地体现出来。而有些中等职业学校过于追求热门专业, 不能冷静理智的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改革教学模式, 盲目扩大个别专业的招生来迎合经济市场需求, 学生毕业时就业已趋于饱和状态, 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改革教学模式也要看到利弊两端, 分析长远的发展趋势, 任何一方过犹不及。

4. 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专业教学、教材体系不够完整。

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到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 缺少相关的交叉边缘学科如《商业销售环境》、《企业形象策划》、《光源设计》、《工程预算》、《设计标准与预算》、《装饰材料和装饰工艺》等课程的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只会绘画或设计, 不懂美术设计的应用环境、装饰材料的使用、更不要说有效地进行材料预算等实际应用的问题了。

5. 指导学生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根本性任务, 而学校对于这点却比较忽视。

正因为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升学为目标, 在就业方向推销学生力度不够。中等职业学校在决策上的这一偏差才引起教育教学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生的就业问题没引起中等职业学校更多的重视, 这才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生源的逐年下降。

摘要:近几年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因素, 导致中等职业类学校学生困难, 学生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 而且各种问题越来越严重。试图从教育部门制定的培养目标、教育资源的现状、教育教学的问题等方面来分析一下中职学校中美术专业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现状,困境,问题

参考文献

16.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学 篇十六

一、专业学科教学计划设置的矛盾与对策

技工学校汽车修理专业学科主要有:《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工艺》《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汽车电器》《汽车空调》《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等,每门课程均独立设置。如果按传统教学,几门相关专业理论课教学时间跨度必将较大,以发动机为例,讲解“发动机结构原理”与“发动机零件的修理工艺”或“发动机维护与故排”的时间间隔至少在一个学期,容易造成学生对整体知识认识不清楚,也造成老师在后面的教学中难免要浪费一些时间重复操作和讲解以前的内容,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计划,根据专业,以模块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编排。即把《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工艺》《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三门课进行综合,《汽车电器》《汽车空调》进行综合,按“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与空调”、“汽车新技术”划分为四大模块,再把各模块细分为若干个子课题,并对子课题作出具体要求及安排,一般按理论与实习4:6的比例分配,实践证明这种分配比例对于侧重于技能操作的技校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宜的。

二、教材方面的矛盾与对策

技工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现行教材一般为“劳动版”或“交通版”教材,作为传统的教材已经不能够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学校可组织专业老师,根据学校设备条件和教学计划安排,按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可对原教材一些过时或不适用的内容进行取舍,并根据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增加一些新车型、新技术,从而编写出一套适合自身教学条件的一体化教材。

三、“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与对策

一体化教学要求任课老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即“双师型”。而现实情况是,技工学校的教师队伍中,理论课教师往往缺乏实际操作技能,而实习课教师又达不到高的理论水平。

针对“双师型”教师缺乏的情况,学校应当制定一系列鼓励措施,在过渡阶段让理论课教师多到工厂实践,并根据教材内容,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组织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规范的技能操作培训。对原有实习课教师采取自学,听课等手段进行理论素养的提高。当达到一定水平时,把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进行对换任课。在转型过程中,对于原实习课教师来说,汽车设计原理方面,特别是牵涉到力学、计算方面的内容,是转型过程中的难点,必须加强理论和文化方面的学习;而对于原理论课教师来说,技术拆裝方面不是难事,但在故障诊断排除方面,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诊断分析过程要讲解得准确生动也并非易事,要做到真正专业,必须在空余时间坚持下修理厂积累经验,最终才能成为真正胜任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以上三点是大部分技工学校在推行一体化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要领导重视、政策支持、广大教师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取长补短,我们一体化教学的路将会越走越好。

上一篇:会议旅游策划案下一篇: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