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精选8篇)
1.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 篇一
姓名:
学号:
学校:
班级:
引言
大学的生活已经过了将近三分之二了,我也经常会思考自己今后的出路,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可是一直没有仔细规划过。直到这学期上了就业指导课,老师布置了这一项作业,我才开始真正静下心来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而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可以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也有些人由于懈怠或者找不到方向而蹉跎了岁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规划的未来会使人生的路更加明朗。
面对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很多人都在迷茫的审视着自己未来的人生。而且伴随着高校年年扩招,大学生数量剧增,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职业规划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需要一份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帮我们了解自己,树立航向,更好的把握人生的轨迹,增加我们成功的筹码。
为了适应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以下认识及规划:
一、自我认识
1、基本资料
2、自我盘点
优点:积极向上,比较乐观,有比较强的社会正义感;对人诚实,对事负责,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对于自己所信仰的事业,尽心尽责;敢打敢拼,富有开拓精神;动手能力强,吃苦耐劳,爱动脑,喜欢研究事物的工作原理。做事有自己的注意及见解。
缺点:性格有些内向,语言能力不足,所以不太善于与陌生人交往。
3、职业兴趣
按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划分,我应该属于实用型。从这些分析来看,我的确是属于实用型的,喜欢动手实际操作的工作,而实际我也是这样的,适合与机械或事物打交道,而不属于销售等工作。所以我打算从事汽车维修这类的工作,把一个有故障或者坏的东西修复,会是自己很有成就感。
二、环境分析
知己之后,接下来就要知彼,也就是要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环境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我生活在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做农活,挣钱难。所以父母比较重视教育,希望我们能多读书学些知识,将来也不用像他们那么苦,哥哥已经毕业顺利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父母看到了希望,所以也更加支持我,有家人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所以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会坚持走下去。
2.学校环境分析
我们学校名声虽然不是很响亮,但是在汽车专业还不错,汽车实训的设备也比较齐全,所以肯定能学到很多实用的技术。
4.职业环境分析
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汽车后续服务需求也快速的增大,将来的就业机会比较大。
挑战: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紧张,竞争力大。虽然汽车行业就业率比较高,但是汽车服务这行业上手慢,要学好技术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且现在汽车上的高科技技术越来越多,汽车修理的难度也会加大。
5.职业目标确定
通过以上各种环境的份详细得出结论,我还是比较适合从事汽车方面的工作,自己的爱好是汽车,环境也允许做汽车方面的工作,最终决定从事汽车工作,成为一名高水准的汽车修理技师,并拥有自己的一个汽车修理店,要在汽车修理这行业做出自己的成就,的确需要更过的时间和精力,我相信我自己做得到的。
三.职业目标实现规划
1.2012年3月开始至7月,是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这个学期把之前学过的课程重新回顾,把基本的理论知识再巩固加深,在实训方面多动手操作,把理论知识与实训课上看到学到的东西融合起来。总之就是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多学些实践性的东西。把能考的与这个职业相关的证尽量考完。
2.7月份开始到找一家4S店或汽车修理厂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在这一年当中掌握大部分维修知识,能自己处理一些简单的汽车故障排除,汽车零配件件的拆装与检修。熟悉4S店或修理厂的管理模式,为将来开自己的店做准备。学会一些社会上生存的必要为人处事方法。
3.2013年6月正式毕业,开始正式踏入社会,如果以前实习的单位比较有发展的空间,人家也愿意要自己去那里工作,那就回到之前实习的单位继续工作,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不行就再花几个月的时间找合适的单位。因为刚开始自己的水平不高,所以工资待遇方面可以稍低些,只要能在里面学到技术就好。
4.经过在修理厂或4S店3年的学习,掌握了汽车维修的大部分知识,技术水平到达维修技师的层次,能自己排除汽车故障中较难的问题并修复。到达这个水平后,可以考虑寻找更高级的店进行深造。
5.经过几年的奋斗,积累了一些钱,够自己开个简单修理铺所需的资金,2020年左右,回到老乡开个自己的修理店。在之后的时间里,精心经营自己的店面,同时也不断学习汽车行业前沿的技术充实自己。
四.评估调整
事物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事物是相对的静止和绝对的运动的统一体。所以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国家政策、个人情况的变化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我的目标不能顺利实现,这就要求我在实践中对职业规划进行定期评估,适当的予以调整。
五.结束语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终于要告一段落了,但是这并不是结束,而仅仅是新的开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要定期对自己的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
在没有规划之前,我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还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可以说还是在黑暗中摸索,但是经过这次认真的规划与分析,我对自身,对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可以说现在是拨开迷雾见日出了。
人生最重的事,不是你现在站在何处,而是你今后要朝哪个方向走,只要方向对,找到路,就不怕路远。现在我已经规划好了我未来的路,找到了自己今后的方向,那么现在就是我为之奋斗的时候了,不管路有多远,只要从现在开始行动,一点一滴积累,我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2.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 篇二
通过对湖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调研, 了解汽车应用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以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为核心, 设置了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模块衔接、能力模块衔接等, 有助于中职生升入到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技术创新, 避免了课程内容的重复, 注重创造性智力技能和职业核心技能的培养, 并且课程体系的衔接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内容衔接上, 加强专业基础职业技能的培养, 满足了企业对不同层次的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由于各中高职学校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的理解不同, 所在学校所在地的地方环境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同等居多方面, 导致各院校在专业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不一致, 导致了中高职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衔接问题。
1.以就业为培养目标。调查发现, 20 所中职学校中有13 所中职学校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就业”, 强调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会注重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特别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忽视了想进一步向高一级院校学习深造的学生需求。
2. 以升学为培养目标。调查发现, 20 所中职学校中有16 所中职学校把“升学率”作为招生和吸引学生的制胜法宝。因此在课程组织教学过程中, 特别在招生考试课程, 教师加大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学生需全身心投入考试所需的内容。这样, 造成“重基础而轻实践”, 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的优势不再明显, 减弱了中职毕业生在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专业性”职业功能。
(二) 中高职教育的专业理论课程内容重复率高
当前, 在专业课程上, 中高职两个阶段尚未建立统一的相互衔接课程标准。同时, 中高职两级学校在课程内容上缺少必要的沟通与联系, 各自按照培养目标, 制定课程标准和确定教学内容, 构建课程体系, 从而在中高职阶段的专业课程的重复不可避免。从课程的数量来看, 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数在24~26 门课程, 多于中职学校的16~21 门课程。从课程的内容来看, 高职课程的内容大多数包含了中职课程的内容, 两者的重复较大, 如汽车机械结构、汽车电子技术基础等。讲授内容重复交叉, 浪费时间和精力, 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 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目前, 我国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具体制定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更不用说中高职课程相互衔接的标准。而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课程标准, 因此, 没有统一编写依据的中高职教材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市场调查发现, 不同出版社出版同一教材名称的教材, 但编写的教材内容、课程的考核标准等却各不相同。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国的中职教育包括三类学校, 即职校、中专和技校, 而各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又归属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 形成了各自的行业和地方特色。二是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设置各自不同的课程标准。三是各校的培养目标不一致, 因此在教材的选用、课程标准、专业设置等方面都各有特点。四是有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材借用本科教材。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对对口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入学资格需要的条件无法给予保证。由此, 高职“对口专业”招生考试仅为一个“招生”外在的形式, 并没有真正促进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可持续性的职业技能发展。
二、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思考
(一) 以“职业性”为核心作为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最根本的特点之一是“职业性”。职业教育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用技能, 为社会企业和行业提供发展性人才。因此, 不管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 都是同源的“职业”教育, 只是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而已。在中高职衔接中, 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专业技术能力的衔接。这样, 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和特点,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就可以通过“职业”在课程的设置上给予落实, 以注重学生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为培养目标, 将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操作技能有效的结合, 满足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 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 以“能力递进”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大量的社会需求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加强的是: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并且更要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同时, 根据专业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 以“能力递进”为主线, 将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高职教育在与中职教育同类同名课程教学过程中, 要突出“高”之所在之处, 要拓宽课程内容的广度, 加深课程内容难度, 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 加强层次沟通交流
虽然职业教育培养的目的是为企业行业提供一线的操作人才, 但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层次之分的。一般说来, 中职教育培养初中级人才, 主要是侧重经验性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培养中高级人才, 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策略性技术人才。中职重视单一技能, 高职强调综合技能。这两种层次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不同则反应在学校的课程上。所以就需要系统地整体来考虑中高职课程衔接, 加强中职和高职这两个层次之间的相互沟通, 科学的划分各自的教学内容, 确定中职需要开设哪些课程, 高职需要开设哪些课程;明确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点是什么;高职教育之于中职教育“高”在哪里;中职和高职不同层次人才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 高职教育如何能够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等等。以层次沟通原则来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因为这既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又与中高职教育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相适应。
三、中高职汽车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
(一) 培养目标
中职汽车运用技术培养的是初、中级汽车技术人才, 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中、高级汽车技术人才。因此, 高职要比中职培养的技术人才在专业知识结构上更深、在职业技能操作水平上更高、在创新能力上更强、在综合职业素质上更全面。
(二) 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衔接方案
中高职教育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衔接课程体系框架如表1, 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的实践为主, 注重基础知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以专业核心课程和高级技能实践为主, 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从表1 可以看出,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是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关键。从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来看, 高职课程相比中职课程而言, 加深了知识和技能的深度, 增加了广度, 拓展了学生就业的宽度。此外, 对于中职与高职重复开设的课程, 可以根据其在中职学习期间获得的成绩来确定是否达到高职院校免修的条件, 确定其是否获得该课程的相应学分。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 使其担任教师的教学助手,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 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的衔接, 更是学生的心智技能的衔接。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以专业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以“职业能力”递进为嵌入点, 构建课程体系结构与设置不同层次化职业技能水平为衔接的具体思路, 希望能为各兄弟院校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合理衔接提供借鉴与参考。
摘要:通过分析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以专业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以“职业能力”递进为嵌入点, 构建不同层次化职业技能水平的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满足社会企业对不同层次的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中高职,汽车运用技术,课程体系,衔接
参考文献
[1]邢江勇.中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 :12-16.
[2]温福军, 黄俊刚, 郭海龙.职业能力分级培养的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29) :38-42.
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 篇三
【关键词】指导思想;核心课程衔接;几点问题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014BZY012)的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初中起点的 5 年制小高职。这种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是由同一个团队制定,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实现统一。
另一种模式是中高职采用合作办学的模式。学生前两年在中职学习,毕业后经选拔成绩合格者后三年可以在高职学习即 “2+3” 的教育模式。由于这批学生在进入高职后和普高班学生混班上课,所以这种教育模式长久以来存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不统一,课程的教学目标重复,教学资源存在一定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中高职衔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中高职课程对接的工作不仅会影响汽检专业中高职衔接能否顺利进行还是实现中高职协调发展从而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需要重遵循和适应职业教育系统的内部关系规律来考虑中职与高职之间的层次、生源、专业和课程结构的相互衔接。
1 中高职课程对接指导思想
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曾经说过,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指导思想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以系统观思考中高职发展的整体协调、逻辑协调、有效协调和内生协调。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汽车专业中高职的教育意味着终身教育的不同阶段。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成果中工作能力应该是递进的关系,适应的工作岗位是递升的关系。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作为“2+3”中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专家访谈等工作。通过对长沙市市及周边 58 家汽车维修企业的走访和调研制定了高职人才“5S、6C、7P”的培养方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以及以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在调查和走访中我们意识到中职和高职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是不同的。中职学生毕业后应满足学生在维修中拆装和车辆保养的就业要求。
2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衔接
2.1 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起点。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人才的教育。是要遵循技能发展的层次递进规律的,旨在培养掌握“经验技能”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掌握“策略技能”的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是建立在中职基础之上的。是同一类型中不同层次的教育。中高职衔接不是简单地把中职和高职叠加,而是在合理定位二者层次和结构的基础上,实施中高职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对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中高职衔接的立足点,也是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起点。通过调研,把握中高职教育不同层次对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阶段的要求,准确定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扩展专业知识内容,注意理论深度的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避免交叉重叠。
2.2 课程标准的有效衔接
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是建立统一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衔接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统一的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确定其相应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个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确定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以及确定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 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2.3 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内容衔接要遵循宽基础、实用性和个性化原则。中高职课程衔接要注意内容分层和结构。课程结构应该是宽基础、活模块,兼顾职业教育就业和终身学习两个目标,通过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具体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对中职和高职课程内容准确定位。根据中高职两个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研究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性,按不同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岗位目标要求,选取相应的课程内容。其次,按层级和梯度原则遴选课程内容。中职和高职期间所学的课程内容在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级差上应该有明显的区别。第三,双方骨干专业教师一起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
3 中高职课程对接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3.1 兼顾中职教学的完整性
“2+3”的学生在完成中职阶段的学习后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兼顾这部分学生就业的需求。也就是要完成他们作为汽车“护士”的岗位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学习。在中职阶段侧重汽车维修工具的使用和汽车的拆装。
3.2 构建完整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一个完整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可以促进课程衔接顺利完成,为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供制度保障。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中职阶段只需要考取最基本的中级汽车维修工证书即可,保障基本就业需要。高职阶段考取对应的高级汽车维修工证书。为扩大就业需要还可以有选择性、针对性的考取驾驶证、二手车评估师证书等对就业有所帮助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就业岗位存在很强的梯度性,中高职衔接操作的可行性强。随着汽车后市场的逐年扩大,汽運专业中高职衔接亦存在较大的生源需求。但汽运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对接仍处于研究初期,仍然需要中高职教师、教育专家继续认真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刘越琪,孟国强,郭海龙.能力核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76-100.
[2] 张怡斌.中高职教育互动衔接及协调发展探析[J].教育探索,2013 (3)15-17.
[3] 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 (5) :23-27.
4.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 篇四
调查前提:
现在在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发现了现在的初中课堂都在使用“学案教学”的方式。即:学生上课前要完成一份学案,内容就是新课的预习内容。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主回答问题进行。之后,老师会加以补充和解释说明。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在想,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因此做了这样一份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了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掌握新的教学概念,教育方式。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均为中职学生,年龄在13--16周岁。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查问卷100份,收回98份,回收率达98%.三、调查时间:2011年9月8日――――2011年10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对现在“做中学,做中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适应程度与看法,以及对以后教学模式的期望。
六、调查结果
53%的学生对此方式表示赞同。他们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增强他们课前的准备活动,充分做好预习,以便在课堂上对自己之前不足的地方加强理解与听课。而且课堂上给予了学生更多表现得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述自己的观点,增强表达能力。3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他们觉得,从小到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我们听。可以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取得高分。可是现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课时有一半时间都是同学在讲,没有准确性。还浪费了时间。这样对于取得成绩没有任何好处。还有7%的学生表示中立。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既有好处又有坏处。
此外,我还对部分老师进行了采访调查。很多老师也都表示,对于现在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接受的事应试教育,按照老师的 要求做学问,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模式。现在,忽然的转变,难免会有很多学生不适应。而且,老师表示,这种方式,在八年级试用还可以。等学生到了九年级,还是要实行以前的教学模式,因为对于中考的学生来讲,还是成绩尤为重要。
5.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五
专业学位课程:交通运输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运用工程学。
授工学学士学位
6.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 篇六
——安居职业中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情况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地处安居区教育园区,是安居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省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9十3”免费教育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环境幽雅,职教文化底蕴厚重。校园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1300万元。现有教职工227人,在籍全日制学生3000余人。建有“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四大专业群,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技术管理、学前教育、畜牧兽医等十多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是省级重点专业。
学校秉承“德育为首,技能为重,素质领先”的办学思想,以“厚德精技,培养真人”为校训,践行“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为农育才,助农致富”的办学理念,规范管理,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机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业绩闻名全省。原省人大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席义方同志盛赞学校为“农村人才资本的孵化器”,四川省教育厅涂文涛厅长称赞学校为“特色鲜明的农村中职学校”。学校先后评为了“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60余项殊荣。
2013年,学校紧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步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以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承办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为工作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的主要工作
优化专业设置,加强精品专业建设,增强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1 列入了我校2013年工作要点。如何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成为了学校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学校把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了今年学校发展的大事。在专业申报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调查研究,进行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
1、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据统计,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从业人员需求以10%的速度增长,专门人才(指受过中等及以上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增长比例已达到25%。这一发展趋势给我们中职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主动应对国际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更多汽车产业链上不同工种和岗位的实用技术人才。
2、汽修人才市场需求增大。
由于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的持续增加,无论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要考虑售后服务问题。虽然几年来各大中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汽车销售网点和汽车特约服务站,但无论是汽车的零件销售、整车销售和维修服务都十分缺乏受系统培训的专门技术人员。据测算,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今后每年将递增10%—20%左右。
据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汽车运用维修从业人员中,一是工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约为4:5:1,(发达国家为2:4:4);二是技术水平偏低,具有故障诊断技能的技工仅占20%(日本为40%,美国高达80%),其中维修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8%左右,(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占40%),结构明显老化; 三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员工少,多数是学徒出身。目前,汽车后服务人才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旺盛,但最紧缺的是一批年轻的、具有较 2 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3、对接本地企业,服务地方工业的发展。
伴随安居区委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以海特汽车城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正在兴起,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式落户安居,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服务地方企业,为企业输送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也是当务之急!
4、学生和家长学习热情持续高涨。
汽车驾驶是现代人的必备的三大生存技能之一,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尤其是年轻人学习驾驶的热情持续高涨。许多在外务工的内地青年回乡创业,首先选择学习的就是驾驶技术,因此各地大大小小的驾校报名火爆。安居域内仅有5家汽车修理厂,无专业的4S店,而且设备落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现代汽车检测手段等,致使安居域内很多车辆要送到外地维修保养。随着汽车维修服务产业链的拉长,市场不仅需要大量机修工、电工,也需要技术主管、经营主管、前台服务、汽车配件管理部门经理等不同岗位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如今,在安居本地,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无论就业创业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学生及家长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学习热情高涨。
综上所述,我校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既是解决汽车维修与服务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共同期盼,更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学习借鉴,制定详实的专业建设规划。
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到乐山一职中、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大英职业技术学校考察学习,借鉴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我所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注重培训,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1、转岗培训。学校从电子专业、机械专业选拔了一批思想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的教师充实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让他们自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此同时,学校安排他们到安居的汽车修配厂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为来期的专业课教学做准备。
2、送培工作。学校积极争取培训指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本期,我校谭清文老师到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级培训;陈超老师到东风汽车公司进行为期六个月企业实践,专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他们学成回来,将担任本专业核心专业课的教学。
3、行业聘用。学校将在安居本地聘请多年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的专业人才,到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以缓解学校专业师资的不足。
(四)加大投入,添置必备的教学和实训设备。
学校在考察省内兄弟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共计划投入200余万元,建设汽车底盘实训室、电子电器电控综合实训室、汽车空调维修检测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及性能实训室、汽车变速器实训室等六个专业实训室,购置了透明汽车模型,汽车电路示教板等教学设备,使其能满足教学需要。目前,学校正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方案已提交区教育局审定。
(五)校企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与本地企业海特汽车、福多纳汽车部件公司等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安居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店合作,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增强师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学校正与相关企业签定合作协议。
三、下步打算
1、全力做好专业申报、备案的相关工作,争取能在2014年春季招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生。
2、加快硬件建设步伐,迅速启动实训设备采购立项、招标等系列工作,力争招收新生前实训设备到位。
3、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方案,细化人才培养方案,申报成功后加快推进该专业教育教学相关准备工作。
诚然,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很多地方考虑不够成熟,而且目前还没有明显成效,尤其是硬件建设上还未实质推进,但我们相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办得规范、办出成效!
7.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 篇七
(一) 汽车运货使用的条码技术。
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对条形码进行光电扫描阅读, 最终实现对数据进行传输或者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种特殊代码设备, 主要由条、空或者是字符组成。这种阅读方式非常简单, 并且, 直到现在这种阅读方式仍然在物流领域中使用。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如今的汽车运输中, 能够快速的检测出所有车辆在具体的物流环节中存储的基本信息。
(二) 车辆监控系统。
现代的各种物流环节中, 各种运输元素的汽车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 比如, 安装GPS等。利用车载终端实现卫星定位, 并将定位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最终传输, 实现在具体的电子地图上及时准确地获得车辆具体的位置或者车辆所处的状态等, 完成对车辆进行的及时监督以及管理。
将这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现代的物流环节中能够有效的降低使用的成本。首先, 利用这一先进的技术能够实现对车辆进行的监控, 能够及时了解车辆具体的信息以及状态等, 实现了准确的控制, 保证物流决策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车辆货物具体的情况, 并进行高效的统筹安排, 减少了空载率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运行使用的成本。其次, 实现了物流的透明化管理, 并能够准确的了解客户订单具体的完成情况, 对订单进行及时的监控, 最终提升所有客户整体的满意度。
二、先进管理技术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
(一) 物流管理。
在物流领域中所服务的所有管理技术被称为现代的物流管理, 在社会进行再生产的过程中, 结合实体的流动规律, 并使用基本管理原理以及管理方法, 对整个物流行业的运作进行计划以及监督, 使所有的物流活动能够进行最佳的配置, 从而有效的降低物流的整体成本支出, 同时提升物流的整体效率,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种物流管理就在一些发达国家使用并发展, 但是, 我国的物流管理具体的应用与发展比较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更多的企业都开始应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技术, 并充分的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以及实际情况, 逐渐建立物流管理相应的模式, 并建立属于自己的物流元素, 不断完善物流以及资金流具体的应用链, 减少了大量的呆滞物资, 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在物流的实际管理中, 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 将会直接影响物流领域的快速发展。
(二) 现代物流管理在实际物流领域中具体的发展方向
1. 相关的管理技术。
在现代物流领域中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非常多, 大部分都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创作出各种高尖端的技术手段。例如, RFID、电子标签以及现代物流互联网技术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 能够有效的减少大量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 同时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 避免工作中出现更多的失误, 减少整个企业投入的固定成本以及使用的运营成本等。如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更多先进的管理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现代的物流领域中。
2. 具体的管理模式。
我国现代的物流领域中, 逐渐开始应用各种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 并充分地结合物流领域实际的情况, 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等。例如, 现代比较流行的JIT准时制基本原则等。汽车运用与管理应用于如今的物流领域中能够将正确的货物, 在规定的时间内, 利用规定好的方式最终运送到制定的客户手中。这样的运输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少在物流环节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的消极作用, 同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库存的原因引起巨大的浸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并应用现代物流领域中的各种优势, 并且, 现代物流领域中具有的高效以及准确的管理理念与汽车运输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较大的关联。也可以理解为, 运输领域能够形象直观的表现出现代物流领域中的各种优势。在运输行业中, 最终的工具就是汽车, 对于汽车的应用管理、汽车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汽车相关的安全管理都与现代的物流领域存在较大的关联。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成功的管理经验能够为整个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中,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先进的管理理念, 无论是汽车技术还是管理技术, 都是现代物流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曾宇容, 王林, 袁泽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区域物流资源整合[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4) :125-127.
8.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 篇八
汽车维修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及运输企业,从事驾驶、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等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第一线生产工作,对实际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但很多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不高,或运用技能的能力较差,即学不能致用。
这个问题的出现,与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及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素质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传统的专业教学方法一般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实际操作,其特点是以学科为本位,对该学科的理论和技能有较系统的讲述和操练,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较为系统和完整。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文化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特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是不足够的。下面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对该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1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及运输企业,业务范围主要是上述企业中与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等有关的工作,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操作技能,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故障诊断。
汽车维修专业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较广,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它既含有配合精密的机械机构、液压控制机构,又含有复杂的电子技术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器装置及其他附属机构等,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
汽车专业学生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职业教育应注重职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运用的要求,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问题。现代汽车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而高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不仅用于汽车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安全气囊,而且广泛应用在车身与电器等方面,如空调、灯光、音响、座椅的位置调整与记忆、车窗玻璃升降、后视镜的调整和位置记忆、防盗等有关的控制中。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技术。
前些年,我国的汽车工业还不是很发达,汽车保有量较少,并且以中型货车为主,科技含量低。汽车运用的基本任务只局限在“用好、管好、保修好”汽车,无论是汽车使用技术、管理制度,还是维修设备与工艺都比较落后。汽车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更是主要依靠传统的经验法进行。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现在已经步入家庭。车的类型也由过去的单一型发展到现在以轿车为主,各种车型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在结构上,由于电子控制技术、现代液压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的大量采用,现代汽车的科技含量已经非常高。汽车运用的基本任务也由过去抓“环节”转变为现在的“对汽车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同时,对汽车的使用技术、管理制度、维修工艺以及检测诊断技术也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汽车修理对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存在一定的差距,决定其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特殊性。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一言堂,传授知识和技能,加上少量师生互动,忽视了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那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技能培养方法,才能达到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在工作岗位能把所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呢?
2 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的教学
方法
2.1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即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汽车修理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识别能力、分析能力的方法。其教学场所可以是课堂或实验车间,也可以是汽车修理企业。其优点是以“用”带“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从而使学生深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2.2 项目训练教学法
所谓项目训练法就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可以针对汽车的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如汽车修理的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发动机构造原理知识,还要懂得汽车电子点火原理。在项目训练法中,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退居次要的位置,仅仅起着辅导、咨询的作用。其特点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用”,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和运用能力。
2.3 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教学方法的实施
案例分析与项目训练两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缺一不可,前者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以案例分析为基础,把汽车修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入选好的实例中,教会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修理汽车的技能;后者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用”,教师设计好一些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到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去,从而训练学生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案例分析为载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先讲解理论,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技能,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中等职业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弱,理论课显得比较枯燥,学生很难听好课,记不牢。采用案例分析法就是通过教师选用一些典型的修理汽车的案例,把教学目标要求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融合到实例中去,通过分析案例,教会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如以“发动机正时链断裂,造成气门杆弯曲”此案例作为载体,引出表1所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不同的案例分析进行教学后,学生能把汽车修理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各个模块掌握好。这样打破传统的按顺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以项目训练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为了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采用项目训练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学习完一个模块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些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实践。学生在进行项目的训练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运用,自己制订计划、实施方案和工作步骤,遇到问题可向教师咨询。
如以“引起发动机气缸压力不够的原因及检测方法”作为一个项目给学生进行训练,可以巩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技能,具体表2所示。通过类似的项目训练,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并能与实践紧密相结合。另外,通过这样的项目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的学习能力、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劳动素质。
3)案例分析与项目训练相结合。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有意义,所以在汽修专业的教学中,案例分析与项目训练两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案例分析法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项目训练是学生具体运用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手段。两者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学生才能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3 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案例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由于案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完成项目的参照,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所选案例应包含所需的教学内容。同时注意选择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故障实例,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项目的设计
教师在选择项目给学生训练时,要注意项目的难易程度,太容易的项目起不到训练学生的目的;选择太难的项目,学生做不到,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和失去信心。所以在选择项目时,要控制好项目的难度,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另外,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把学生按不同层次分成几个小组,选择项目的难度也有所不同,因材施教。
4 结束语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较其他专业更多、更广,要系统地掌握所有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对于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显然太难,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让中职学生更直接地学到第一线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正确地运用,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笔者将不断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使中职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安阳市电子信息学校)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分析】推荐阅读:
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专业英语中的运用06-26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顶岗实习大纲08-25
汽车运用系职业规划07-06
汽车运用与维修说课课件06-14
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11-15
汽车电子专业市场分析11-01
汽车技术专业毕业生求职信08-16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运用12-10
新媒体运用分析09-29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