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的诗歌

2024-12-30

遐想的诗歌(共17篇)

1.遐想的诗歌 篇一

大约从1983开始参与国标舞(体育舞蹈)的活动至今,我见证了很多优秀选手的退役,好几年前,我国的体育舞蹈圈、国标舞界对选手的退役不是很重视,更多聚焦于谁在夺冠这话语上。自从2002年在广州办过一次全国体育舞蹈冠军退役仪式之后,观众才逐渐地见识体育舞蹈“退役”的场面。

在国外,印象最深的一次“退役”仪式发生在1999年的英国黑池舞蹈节上。比赛前已经有传闻说曾获8届黑池舞蹈节职业标准舞冠军的马科斯·希尔顿和凯伦·希尔顿将要在这次活动宣布退役,这吸引了大批舞迷的关注。为此在周六晚的“国际团队对抗赛”(Team Match)的开赛前,现场已经座无虚席,连比赛场馆皇后舞厅的走廊都是挤满了观众。

马科斯·希尔顿和凯伦·希尔顿夫妇在1990年首次从如日中天的约翰·伍德和安妮·刘易斯组合手中夺得黑池第一把交椅后,接下来的四年,两对绝顶高手轮流坐庄不用说,带动世界标准舞革命性变化也不用说,更让世界的观众津津入味地品尝国标舞(体育舞蹈)世纪之战带来的震撼!

这也难怪,无敌最寂寞,艺术巨匠约翰·伍德与优雅高贵的标准舞女神安妮·刘易斯在1994年拆档后,马科斯·希尔顿和凯伦·希尔顿就成了一枝独秀,后来即使遭遇零星如卢卡和罗琳的微不足道的冲击,也改不了英国国宝马科斯·希尔顿和凯伦·希尔顿的去意。

在“国际团队对杭赛”最后一曲舞蹈结束后,当时的主持人贝尔·埃文爵士(Bill Irvine MBE)用大家熟悉的语调缓缓宣读了世界冠军马科斯·希尔顿和凯伦·希尔顿的退役声明,此时全场观众起立、热烈鼓掌欢迎马科斯·希尔顿和凯伦·希尔顿夫妇从后台再次回来踏上皇后舞厅的地板,经历了几乎有10分钟长时间的鼓掌和呐喊之后,他们夫妇俩用一曲独步天下的快步舞令全场沸腾至极点,也令观众充满嗟叹!

国外的退役仪式,没有领导讲话,没有粉丝们争相送花,没有神圣的授牌,相比“舞而优则仕”,以舞为媒,赏玩人间,感动之余,更令人敬畏的是以舞为重、其它都是云烟的气概。

因为无敌而寂寞,因为寂寞而退隐,真的伟大!

比起世界冠军马科斯·希尔顿和凯伦·希尔顿夫妇光彩夺目的退役,有些世界高手的退役给人些许英雄迟暮的唏嘘。

世界“狐步王子”的安德鲁·辛肯森(Andrew Sinkinson)在黑池舞蹈节退役仪式上拿着一份稿子来念,稿件内容关于他的成长、他的历程、他的老师等等,冗长的发言记载着沧桑,从舞伴兼夫人罗琳·巴里被帅气的卢卡撬走的落寞,到与小师妹阿曼达共舞,再到与丹麦白雪美人夏洛特的合作,除了巅峰不再,更多的是酒友约翰·伍德挥袖潇洒而去,师兄弟马科斯·希尔顿和凯伦.希尔顿夫妇退隐江湖,这位独步天下的狐步王子早已没有荡气回旋的激情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也就这样寂寞地来、寂寞地走了。

在国内,最令我感叹的是有“拉丁舞天后”之称的黄蕊退役仪式,当晚共有5位当年中国拉丁舞届顶级的帅哥、或是旧搭档、或是同学、或是战友、或是学时园丁,与之共舞浪漫妖冶的伦巴舞蹈不说,天皇巨星刘德华亲自驾临现场助威打气更是全场的沸腾点。

我一直认为洋名为“Shirley”的黄蕊是中国拉丁舞的奇葩,记得1993年在北京舞蹈学院初次观赏她与舞伴练舞,如风疾飞般的旋转令我大吃一惊,惊叹她的超常人的舞蹈能力之余更感叹:这小妞会很有作为!可惜的是与冠军搭档马骏分伴后,Shirley虽然几经风雨,也再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舞伴冲击世界之巅,这真是孤身走路,路难走!好舞者没好的伴就是无搭档能“敌”,这也是另类无敌最寂寞的实例。

无论是香港冯培斌大师1982年开始登陆广州,还是日本成濑大师在1986年驻京授艺,竞技式的体育舞蹈在中国大陆生根发芽才差不多30个春秋,相对已有百年历史的国标舞(体育舞蹈)的英国,我国的体育舞蹈历史还算是“青年阶段”,不过,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可用“迅猛”来描述其形容,迅猛之余,我们是否需要静下心来总结与计划?

英文Retire,词为退出和撤出之意,作为体育竞赛的舞蹈选手必然经历的一个神圣阶段,舞蹈界也称之为“退役”。

正如文人李敖所赋予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风光能几日时?

2.长寿的遐想 篇二

一位农妇,丈夫二十余岁即撇下儿女离世,农妇上伺公婆,下抚儿女,耕田持家,一身独任。以精卫填海之诚,司女娲补天之职,毕竟养育儿女成人,终克几废之家重兴。农妇一生劳作,近百岁善终天年。

在偃师市的缑氏镇和府店镇,同样也有几方碑文,所记事迹与故事结局,也大都与上述农妇的情形相仿。

这些现象很令人费解!?

照理说,丈夫去世后,家庭收入减少,物质生活贫乏;劳动力减少了,女主人的工作量将会增加,体力消耗当更大;正值青春而独守空房,精神痛苦将甚于炮烙;敬老人疼儿女,自身营养当更差;里里外外日夜劳作,休息时间必然有限……这些对于任何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而导致这些命运相似、生存状态相同的不幸之人的生命质量,远远高于同时代的人呢?

我猜想,一定是她们异乎寻常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给她们的生命注入了超凡的活力。那她们不同寻常的是什么呢?

在对旧中国农村妇女劳动内容、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之后,我发现她们的一些工作状态、生活方式和心态与近代科学发现的长寿因素不谋而合!

第一,是她们经常从事的两种劳动———纺线和织布。

纺线的传统姿势是盘坐。这种盘坐,一般是以散盘或平盘的状态,端坐在玉米皮编织的草垫子上面的。这种劳动式的、大众式的自然盘坐,与宗教式的在蒲团上的盘坐,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双腿盘坐时,原来滞留于腿部的约相当于人体血液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的血液,将向上返流。上体的血液供应量一下子增加了三分之一,脏器和大脑就得到了充分的滋润和营养。大脑相对贫血的现象得到改善,神经系统的疲劳就会很快消除,而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人的免疫力就可以大大提高。上体的血流量增加,就有助于脏器的清理,同时有助于把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排出体外,使人体工作系统保持清洁状态,从而延长人体机器的工作寿命。人体各项器官性能状态优良,人的健康长寿也就不成问题了。

文献记载,一个人如果一天静坐一二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不日即有良好的效果。传统的农妇纺线,往往起早贪黑,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等于把每天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宗教修行”,获益也就远远高于常人。

在纺棉花时,右手的摇转是个圆运动,左手的抽线回线也是圆运动,身体的拧转还是圆运动。回线时的拔高降低是脊椎的伸缩运动,与左手伸缩相应的后仰是脊椎的前后纵立圆运动。

在织布时,双脚的交替踏踩是前后划圆运动,双手的交替投梭是前后平圆运动,与之相应的身体拧转是左右圆运动;双手推档和与之相应的身体的俯仰同样是纵立的圆运动。

手法的舒张运动能使筋骨舒畅,可谓:“易筋”。脊椎的伸缩摇转可以直接按摩脊髓及中枢神经,可谓:“ 洗髓”。一个人每天“易筋洗髓”大半天,她的身体还能不健康?

其二,我们还可以想见,由于物质欠缺,农妇为了喂饱儿女,就不得不经常委屈自己。她常常省半碗饭给儿女们,这样她也就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忍饥挨饿当然是出于无奈,但她的长寿却因此而受惠。

医学实验发现,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动物的生命活力和寿命,远远高于饱食终日的同类动物。经研究发现,生物体的营养供给一旦低于正常水平,肌体的新陈代谢机能就会随之降低,代谢速度随之减缓。代谢越慢,寿命越长———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人。所以,穷人长寿的比例至少不低于同龄的富人,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方面,我们必须正视一种现实,那就是这些长寿的农妇当年面临“灭顶之灾”时,怀中都有年幼的儿女。这就是说,她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精神支柱———“为了儿女,我一定要活下去!”这是她们共同的信念。她们在儿女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一切。正是这种至诚至纯的信念,给了她们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动力,使她们度过了人生中最悲惨的岁月。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他往往就能够创造奇迹。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有一份不能死的责任,一个人就有可能将生命拓展至极限。事实上,这也就是在无数次天灾人祸中,伤痛不至于死的人死了,而情况严重得多的人却起死回生的原因。

显然,有责任并且决心负责的人有希望活得更长久!农妇们便是如此。

这些农妇都是坚强的人,乐观的人。感情的挫折不能使她失望,命运的坎坷不能使她屈服,生活的重担压不垮她,人情世故难不倒她,这是何等坚强的意志?不怨天,不忧人,从不绝望,永不放弃,坦然地承受苦难,平静地面对生活,这是一群心理多么健全的人!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人是听天由命的俗人,是感情苍白的人,是活得平平淡淡的俗人。但我认为,这些农妇实为人生的强者,顺应命运改变命运的楷模。她们长寿,便是她们行为正确的有力证明!

最后,在没有发现新的有力证据之前,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盘坐,身体各部位的自然的圆运动,经常的半饥饿状态,强烈的生存责任感,决心活下去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健全的心理状态及乐观现实的人生态度,便是长寿农妇们的长寿因素。

如果大家认可上述观点,我们就可以在养生问题上达成共识,那就是:

3.阳光下的遐想诗歌 篇三

《西北风》

你总想掀起万物向着你的方向

把寒冷刻画在活着的物脸上

《电线杆》

你把光明与温暖带到人间

自己的身躯却暴露在严寒酷暑中

《大树》

多想把星星长在自己身上

一颗太阳毁灭了你所有的梦想

《蓝天》

把空旷,深邃给了自己

把耀眼给了太阳

《云朵》

飘的再快,跑的再急

你也走不出天空的魔掌

《麻雀》

以为有了翅膀就获得了自由

可是,你终究飞不过时空

《鸡》

都有一个成为凤凰的梦想

却都好逸恶劳

《房屋》

有了自己的空间就有安全感了

你不知,房屋也会倒塌!

《土地》

你总把关注给了他人

殊不知,没了你,一切都不可能

《春天》

以为冬天过后就是春天

如果雪花不化,那还会是春天吗?

《雪花》

你以为你是冬季的精灵

有时,你可能降落在酷暑

《洗衣机》

洗去的`是衣服的污渍

你能洗净穿衣服的人吗?

《坟墓》

终于有家了

你别哭,我很幸福

《麦子》

走过春夏秋冬

4.诗歌:小河一隅遐想 篇四

你涓涓细流的样子,

摆在我的眸前绚丽纷呈,

这是你不到百分之一的婉约之美。

还有更多的谜语深藏在大山的另一边,

很想沿着你的路,走出去看看。

那里是不是花香得缤纷如云,

将世人的故事诉说得更加精彩。

//

你莞尔一笑放逐涟漪,

如此最美,使我驻足凝望静思成永恒。

我欣喜你的娟然,你的含蓄,你的诗歌涌动,

是挽留我不再远行的最好理由。

于是,

慵懒的心紧紧抱住了双腿小憩,

让灵魂随意偷飞一阵子,

如同那只翩翩而飞的`白蝶,

穿过地平线融入了白云一边。

脚依然如树木,

呆呆在原处长出根来。

//

你点滴成镜子,

每天都约我来此处洗涮心魂的尘土,

昨日已成永远,

今日也将学习昨日的单调,

我为何如此百无聊赖呢?

你纵然很美,

此处不过是你的百分之一的苗条。

是该向你的身段深处旅行去,

如同那只寻找彩云之源的燕鸥,

飞到天尽头。寻觅翩若惊鸿,

5.月夜遐想 篇五

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有过无穷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将它们写下来,一定能打动人。自己给习作定个题目。

(苏教五下“习作7”)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月牙儿已经挂上了那高深莫测的天空。远处,调皮的小星星也眨着眼睛,忽隐忽现和我们玩着捉迷藏呢!

瞧!那一颗小星星就是牛郎对织女无尽的思念,小小的月牙儿就是用来盛装牛郎这份思念的。每过一天,牛郎的思念就向月牙儿注入一份。就这样,星星不断填入,月牙儿慢慢变胖、变满。直到有一天,月牙儿被填圆,圆得丰满,圆得发亮。远方的织女看见了,欣慰异常。为了接受、回应牛郎的情感,她便每天取出一份牛郎的思念,圆圆的月牙儿又慢慢变瘦、变浅……就这样,牛郎装,织女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月亮周而复始,牛郎织女的情感也不断加深。

牛郎织女的真挚情感感动了苍穹里的成员,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北斗七星也连成了一把水晶勺,想把天河里的水一勺一勺地舀掉,让牛郎织女能随时相见。可这天河的水就是不少,气得北斗七星也耷拉着脑袋,勺身倾斜下来。勺里的水变成眼泪滴到凡间,喜鹊知道了,便成群结队地飞往天空,去帮助牛郎织女。于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就有无数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你没发现吗,每年的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是不是很少?

咦,头顶上这颗最亮的星星叫什么?还有那紧密相连的三颗星又叫什么?它们又有什么奇妙的故事?美丽而又神秘的夜空,你能告诉我吗?

(指导教师戎艳)

教师点评

6.阳光灿烂的遐想 篇六

桑一丹,女,1990年6月9日出生.

现为深圳市南山区南头中学高三学生

凤冈诗社社长

习惯躲在角落去写自己喜欢的文字

用稚拙的话语讲述

我的经历,我的思考,我的人生

它并不完美,却是真实

阳光灿烂,我用柔软的左手遮挡刺进眼的阳光,却还是有一丝游走进我的眼中,毫不留情。这一份温存,便让心中升起缕缕轻烟,飘扬,萦绕不散。

难得的好天气,难得的温情,难得的体育课。

一圈,两圈……却是永不停下来,便永不知疲倦,于是一步踏一步,真想就这样日夜交替,没有喧嚣,没有人群的嘲笑。只有我,只有温热的太阳,稠密的阳光,绛红的跑道,夸父追日的毅力,我要狂奔向前,永不停留。因为,我就是尼采,我就是太阳。

熟悉的动作,似曾相识的三分球,依旧是圆滑而细致的弧度。可你们,又在哪儿呢?我想看看你们热得微红的脸,滴落的汗珠,男生爽朗的味道,加上四周洋溢的金色和一旁观看的我们,这是多么惬意的一幅画,充满了我全部的爱恋和痛苦。

周遭真是令人难以理解,而人生又是一个无言的谜。果真是人生如梦吧。我贪婪,我欲罢不能,我逃不开。

我的心是一座城池,里面有无数奇珍异宝,有我亘古不变的依靠。我不够完美,亦如我不够残缺。我自命不凡,但风人眼中我依旧平凡,公主的骄傲多奢侈,我只是想要拥抱这明媚的阳光,充斥在每一个角落,告诉我,不要悲伤,不要寂寞。

7.遐想的作文:三月遐想 篇七

我徘徊于三月,我钟情于三月,我徜徉于三月,我沉溺于三月。

我出生在三月。就像一株小草,在这个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悄然发芽,漫天挥洒的雨珠,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我的眼泪是对三月的感恩。

我流浪在三月。是一朵自由的云,我在高山之巅聚集,在田野间遨游,我离开了青葱的树林,我来到奔腾的江河。不曾相遇,也不曾熟悉。

我成长在三月。是一棵小树,我强劲的树根在黑暗的`泥土中疯狂拼命的吸取养分,阳光悄悄地透过我的枝叶,柔和地射在地面上,留下一个个光圈。

我成熟于三月。开出一朵醉人的花。我与蜜蜂共舞,与溪水共歌,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过往的人都赞叹我的美丽。

我繁衍在三月。是一只胆大的母鸡,清晨,我出去觅食,将食物带回家,喂给我的孩子,怕狗的我也在这时挺身而出保护它们。傍晚,我与孩子们一起进入美妙的梦乡。

我快乐在三月。白雾片片,让明媚温暖的阳光隐藏在它背后,梦一般的迷雾,它浸透在每一缕杨柳风中,浸透了整座小镇,让人们的心在梦幻里荡漾,让每一只鸟儿都自由地歌唱应和。

我希望在三月。我的灵魂留在每一首诗中。“我想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环游世界,只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向阳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8.明月的遐想作文 篇八

今晚,我努力想使自己圆满起来,像明月。坐在房间里的我,面对明月,心里一直闪烁着不可名状的想绪,那思绪就像稍纵即逝的流星,让你本以为天空中明明灭灭的星光,一抬眼竟仿佛是恍惚着的粒粒珍珠。当然,珍珠是没有的,半空中仅有一轮明月,它像一颗巨大的眼睛,隐藏着幽秘的光芒,让人在安静之中,有着说不出的惊悸,我的灵魂常常慑于这近乎强悍的光芒。

一位哲人说过,当一个人沉醉在一个幻像之中,他就会把这幻像的模糊的情味,当作真实的洒。一年前的我,在和今晚近乎一样幽秘的夜,就着一轮明月,我头差点被酒操纵着成为哲人所说中的境界。那次喝酒的人很多,我本来是作为一名凑热闹的`,可不知是什么力量使我自己在那夜成为一名随落的酒徒。真的很奇怪,人往往原先的愿望是出于对娱乐的渴望,但最后却使它成为自己痛苦的一部分。

那夜的月光很好,像一层轻纱罩在每一个红光满面的人的身上,我们好似都被一种神秘的力量驱动,自动成为酒的俘虏。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想成为像李白那样的酒仙,斗酒入怀,对天狂吟,挥毫成诗,泼墨成篇,那是对酒的亵渎,也是对明月的不尊敬,虽然我自己也很爱写诗。但我们偏偏这样做了,当然,我与其它人的心境有所不同,别人喝酒是为了求醉,而我喝酒是为了要从别种的醉酒中清醒过来,当我的洒杯空了的时候,我就让它空着,但当它半满的时候,我却恨它半满。那夜的明月是否很圆,我已经忘了,在醉意朦胧中,我突然发觉那月光古老而有层次,百物静观皆自得,假如每个人都能凝神观照,对联物物类类也和你一样自有一番月光的情趣,你会觉得它们都没有不能圆满的愿望。我记得当时我时我说了一句:给我明月,我将向黑夜挑战,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醒来后头痛欲裂,从那以后,我对月光隐隐有了震慑之意,懊恼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但我想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就像今夜当月落到心灵深处的时候,我就变得十分安静了,更何况,人在明月中总是爱自怜自艾的,特别是心情不好之人,更易犯错,对影成三人也罢,起舞弄清影也罢,都不需要装模做态,皆是心有感触而发。闭上双眼,唐人张若虚那华灿的春江花月夜总如潮头扑岸般涌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些湿润的诗句会沁入你干涩的心胸,让你感受自已淡忘了的激动,禁不住那心灵上一;一卷一卷涌来的微吟和那丝丝缕缕的迷惘惆怅。脱去了岁月沉重的外壳,你的心跳和月光中的诗的节奏重叠、撞击,你也许会像少年一样诘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人生代代无穷已,煤月年年只相似,慨叹人生苦短,年年易逝,仿佛这世人不再关注的忧患话题又摆在你的面前,让你不禁要重复一遍又一遍这古老的疑惑,宇宙是什么,人生是什么?千万莫要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世界进入了多彩的年代,时代前进的步伐一日千里,喧器纷乱中,明月仿佛也受到了沾染、不再像以前一样明亮。杜鹃啼血不知归去,不如归去但你却茫然不知走向何方,路归何处,可是,不管白天黑夜,谁的心灵不再流浪呢?但唯有这片月色还可让你醒着做一声梦,带着自己的手,牵着自己的魂,谛听自己,确认自己。时代的变迁也许使月光和诗篇都淹没在灯光华彩里,田园风光在陶渊明的世界里才能重现,也许明天注定来临,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却望不清天涯路。纵使你想文化载道,也是举步维艰,总也弥合不了语言的断裂,浸润不了思维的枯索。但我想,只要在明月里淘洗自身,在永久流动的时间里,逝去的只是灵魂的躯壳,留下纯洁的心灵,在明月下做一番小憩,明天的路,步子会迈得更稳更有力。

9.闲时的遐想 篇九

我一直企盼幸福,却感到这非常遥远,它又如此特殊,只可望而不可即,几乎无法獲得。殊不知幸福就在我身边,在我背后,它悄然无声、不事张扬。原来,我做的工作,度过的时日,与周围人的和谐共处——幸福就在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流年似水,只有到了回首时顿悟:这就是幸福,幸福本来一直与我相伴相随!

人,实质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感觉到自己是债权人,第二类——债务人。债权人杞人忧天总是怨天尤人,认为所有的人——儿女、双亲、同事乃至人民——都在某些方面对不起他、亏欠他,造成他的生活不幸,葬送他的个人前程。债务人则经受着另外一种更高的境界,令人羡慕的痛苦:无法偿还亏欠生活、亏欠人民的深情厚谊。我更像债务人:我既不求功名,也不盼利禄。我感到幸福的是能够做一点有益处的事情。

人在很多方面依赖于大自然,依赖于天气状况。寒冷、阴雨,人对此无能为力。只有等待大自然状态的好转,继续生活。雅库特老人说得好:“寒冷、阴雨——很好!这过后将出现太阳,将会暖洋洋!”

寻找幸福——微妙而离奇。生活中一味追求功成名就——结果,徒劳无益。应该老老实实地生活,接受自然本身的馈赠。我们常常在遥远的某个地方寻找幸福,我们匆忙追逐——转瞬即逝的光束。其实幸福就在身旁,在日常生活之中——达到力所胜任的目标,称心的工作,家庭的和谐,安全无恙。不过,永久的、一成不变的幸福是没有的,幸福有时上升,过一段时间又会下降。下降时或平稳或急骤,甚至会严重跌伤。这种升降只需耐心度过,好像忍耐恶劣天气或命中注定的其他不测一样,最后,临终时你有权说:你是幸福的。

当人们问萧伯纳他是否幸福时,他回答说:他幸福是因为没有时间考虑这一点。他的幸福在于工作,在于创作。幸福各式各样,也可划分阶段,犹如昼夜时间一样。如果一切都按大自然规定的那样:适时、适度、无忧、无虑,那么,可以认为:人幸福地度过了一生。

(摘自《广州日报》)

10.莫言获奖与教育遐想 篇十

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让许多中国人感到非常振奋,因为中国本土终于出现了一个真正意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多年来就一直有一个诺贝尔情结,认为泱泱大国而无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乃是中国人的一种耻辱,当然更是教育的耻辱,因为人们有理由相信,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教育的失职。这也是为什么当“钱学森之问”提出后,教育内部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危机,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即要使教育为国人争口气。所以,当莫言获得诺贝尔大奖的消息得到确证后,人们总算松了一口气,因为诺贝尔大奖情结终于得到释放了。尽管这只是一个文学奖,还不是一个科学大奖,但已经能够慰藉一下国人对诺贝尔奖慕而不得的心情了,毕竟文学也代表了某一方面的学术,尽管人们对于文学的评价有非常多的尺度,但诺贝尔文学奖还是有相当大的代表性的。

但当人们追述莫言的教育履历时,并不能让国人对中国教育产生多大的振奋,因为莫言的教育经历似乎不能证明中国教育的成功,相反倒是印证了其失败,因为莫言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或者说,他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靠自学的。如果说一定要说他的成功是教育的结果的话,那么就只能说他受到的是社会教育,或者说社会启蒙教育。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学历不高是他的幸运,这显然是对中国教育一个无情的批判。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是人生攀升的阶梯,然而莫言的经历似乎是对中国教育的效果提供了反例,这对于中国教育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尽管莫言的案例是对中国教育成效的巨大打击,但这个打击并不是致命的。为什么?因为很少有人会因为莫言的论调而忽视教育或拒绝教育,教育也仍然是绝大多数人流动的阶梯。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离开教育,一切几乎成为不可能。

这似乎提出了一个相反的命题:教育既是有用的又是无用的。

二、教育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

在今天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教育是有用的,因为它确实具有许多功利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那就很难享受到人类文明的成果,更为直接的是连一个体面的职业都找不到。现在社会是一个文凭社会,大多数职业都需要出示教育学历证书,可以说,学历证书就是一个人的职业入门证书。社会上固然存在个别虽然学历文凭很低但也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地位的案例,但那毕竟属于极端的个案,似乎不能说明什么。莫言本人大概就是这样的极端个案。

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当然更需要具有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同时还需要深刻的生活体验以及具备相当熟练的表达技巧,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可能成功。而对我国当下流行的应试教育体制而言,培养这些能力和品质似乎是无力的,从而也是无用的。

其实,不仅文学创作需要如此的品格特质,每一个科学发明创造都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体验并熟练地掌握科学的表达技巧。因为没有科学的表达技巧,任凭你有多大的创造才能或聪明才智也不可能为人知晓;同样,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就很难产生问题意识,也就很难找到突破方向;进而,如果没有批判精神就很容易墨守成规甚至产生思想的惰性。如果没有独立的个性品质,即便是有新的灵感出现,也可能无法坚持,无法变成科学成果。因为没有独立个性的人就没有真正的自信心,就没有顽强的坚守意志;而想象力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一个人如果没有想象力,那么他的思维是呆滞的,也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发明创造。

然而,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就是从扼杀想象力开始的,并以独立个性品质泯灭作为教育的结果。因为只有接受那些权威的标准化的知识才能自如地应付考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学习生活自然就变得机械单调,就很难再发展想象力,也就失去批判思考的动力,也很难出现令心灵感动的事件,这样的生活自然就失去了趣味。即使是表达方式的训练也是机械的,因为都是按照模板进行模仿,从而失去了个体主动性的参与,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这样的表达不仅是一个模子的,而且是脱离生活需要的,从而变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无法解决生活需要的任何问题。这种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的最大的弊端,从而也是一种无用的教育。

这一现实就要求我们反思:什么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教育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三、教育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必须说,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这种人必须具有独立的个性品质,不是那种依附性的人格——因为那样的人不可能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必须具有批判精神,而不是那种凡事都唯唯诺诺——因为那样的人无法面对生活复杂问题;必须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而不是那种做任何事情都机械刻板的人——因为那样的人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这种人应该具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体验,而不是只知道书本知识、心灵苍白的人——因为那样的人缺乏生活激情,也就缺乏创造潜能;这种人应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仅仅知道鹦鹉学舌——因为那样的人不能提供新鲜经验,从而不能丰富人们的认识。

也许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可以培养出比较理想的人格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受到升学的压力摧残。目前中小学教育不可能实施这样的教育,因为升学的高压已经使不可能有剩余精力发挥自由想象了,他们只有按照老师的训练模式来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否则在高度畸形的竞争中就不可能获胜。大学也有可能进行这样创造性的教育,因为大学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了,而且大学具有比较宽松的学术氛围,相对而言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品质了。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我们的升学压力已经延伸到幼儿园,幼儿园很早就开始了知识教育,就会提前把小学知识甚至中学知识灌输给幼儿;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冲动,所以也在千方百计地挤压孩子的自由玩耍时间,让他们上这样的或那样的所谓兴趣班。家长为了孩子接受早期教育而不惜花费大力气和大价钱,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具有先发优势,所谓“不能输在起点上”就是这个思想的集中反映。对此,谁又有能力制止?也许真的有必要为了保障儿童的玩耍时间而立法,但相信这样的法律很难得到执行,或者说即使执行,执法成本必定非常高而无法持久。

四、为什么大学不能培养创新人才?

在大学期间本来是一个发展个性的大好时机,事实不然,学生在经过长达十余年的考试大战之后已经身心俱疲了,不少人已经对学习不感兴趣了,甚至产生了极度的厌学情绪,但是在各种制度和舆论压力下而不便于发作,他们只好从逃避学习中寻找乐趣,如热心于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和沉溺于网络游戏就是一个很好逃避机会。此外,学生们普遍面临就业压力,为此,也不得不允许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各种兼职活动中,无论是有偿性的还是无偿性的兼职活动,因为大家也确实发现,这些活动参与过程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这样就能够改变学生原来对社会的近乎无知的状态。而且大学里的大多数课程仍旧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从而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难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和批判意识养成都是不利的。大学毕业论文本来是一个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很好机会,但由于大多数课程学习是非常机械的。如此,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所有的正式机会几乎都丧失了。所以,如果学生仍然具有创造力的话,只能靠学生自学或在参加各种业余活动中发现。这就如同莫言的境遇,即创造性是非教育给予的,是主体对生活主动反思获得的。

11.月亮的遐想作文 篇十一

怎么减肥呢?她开始节食,每天只吃一点点青菜和水果;其次,她又去办了一张健身卡,每天去健身房运动,燃烧她的卡路里。于是地球上的人发现,月亮果然一天天的变瘦了。

她先变成了半圆,又慢慢变成了弯弯的月牙。

过了半个月,月亮女神终于瘦成了一道闪电,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转过来转过去,很是满意。于是她决定大吃一顿,庆祝自己减肥成功。所以那天人们发现月亮不见了,因为她正躲在家里吃大餐呢!这一吃呀可不得了,月亮女神就控制不住了,每天都吃得很多,于是她又慢慢的变胖了,半个月后,月亮女神又变得圆圆的了。地球

上的人看到了,又开始称赞:“今天的月亮真圆呀!”

12.云的遐想作文 篇十二

云的遐想

雨后初晴,太阳的光刚刚穿破云层,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起来。云朵飘飘,轻轻的,软绵绵的,无忧无虑的,令我的心也不由得跟着云朵慢慢地漂浮起来。

我愿我是一朵云,一朵洁白无暇的云,随风漂浮,然后幸福地依偎在蓝天哥哥的怀抱里,那是一种享受,那是一种美,那是一份幸福。

如果问我来世想做什么,我还是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我愿成为一片白云。云,纯纯的洁白,让人很是喜欢,它外表纯洁,内心更是纯洁。

如果我不是一片云,那我也不会为此而很遗憾。我愿意躺在云的身上感受阳光的存在,让风拂过我的发梢……

我愿成为云,一朵无忧亦无虑的云。

云的遐想

下午,我和几个小朋友躺在草坪上看白云。

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棉花、有的像山羊、还有的像在奔驰的马……好看极了。

云的遐想

下午,我和几个小朋友躺在草坪上看白云。

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棉花、有的像山羊、还有的`像在奔驰的马……好看极了。

云的遐想

春寒乍暖,一部歌颂伟大母爱的新片《下辈子还做母子》来到了我们济南,星期四老师拿着一叠电影票对我们说,星期六星期天两天,历山剧院为我们播放一部影片,名字叫下辈子还做母子,据说影片很感人希望同学们去看一下……

星期六我早早的来到历山剧院,静静的坐着,等着,影片开始了,全场非常寂静,观众们都认真的看着。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母亲如何帮助身患绝症的孩子提高生命质量的故事,取材于发生在广州的一个真实故事。被医生“宣判”的了恶性淋巴瘤而且只能活3-4年的江小荻,厄运面前在父母亲的努力下战斗到了11岁,像健康孩子一样上文化课、体育课、争当三好生、上山下海,父母亲让儿子在延长生命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培养儿子用健康心态顽强与病魔抗争。以朴实的力量打动着在场观众,我看到许多家长和孩子都留下了热泪,母亲在孩子死后道出的心声“孩子,爸爸妈妈要感谢你,感谢你那么懂事,感谢你给我们带来了永远回味无穷的欢乐,也感谢你让我们尽可能完美―为了做你的榜样,我们从不敢怠惰,不敢游戏人生。谢谢你,亲爱的好儿子,下辈子还做母子!”更令为人父母者深思。

其中一个情节深深的打动了我,让我为江小荻的毅力和知错就改的精神吃惊。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江小荻不小心犯了错误,老师知道他身体有病,没有让他罚站,而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己在班门口罚站,它的妈妈也是学校中的一位老师,看到自己的孩子罚站,自己也在办公室站着,小荻站了很长时间,脸上出了汗,但他仍然站在那里,因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应该像班内的同学一样有错就要受到惩罚。这让我想到了自己,我们班的许多同学,犯了错误后,必须需要老师督促他教育他,才会改掉错误,有的同学甚至老批评他后,对老师红眉毛绿眼睛的,不满意,但看过这个影片之后,你有没有后悔,有没有感到自己太差了呢/

影片中的这位母亲,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活下去,他省吃俭用,用许多方法尽可能让孩子快乐,他让小荻做许多鲤鱼,当小荻克服一个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就在龙门旁边贴上一个小鲤鱼,这样让小荻有了竞争力,让他想同学们一样往前赶得第一。

江小荻的一句话非常使我受感动,小荻说 “我的第三个愿望是争取活到六十岁,好好的报答我的父母。”朴素的话中蕴涵了深情。十多岁的小迪已经渐知人事、初通事理,岂会不晓得自己病的严重后果?他这么说、这么做,也只是为了安慰他的父母。一句“活到六十岁”,饱蘸了儿子对父母的依恋;一句“好好的报答”,蕴藏了儿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多么孝顺的儿子啊!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影片中的江小迪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其实影片中关于这方面说的并不多,甚至也只有那一纸留言。不过,仅仅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就看到了江小迪在和命运做顽强斗争时,时时刻刻都记挂这父母的深恩。

母爱,多少人用深情的笔墨描写过它,可我觉得,母爱的深沉厚博,是任何文字无法表述的。就如静水流深般的,水,生命源泉的水,静静地,不喧嚣不沸腾,但却流得那么深那么远,使你的身心全都浸淫在这浩渺的水中,自然舒适而不易察觉。多少人,顿胸捶足痛悔在父母健在的时候,没能给他们更多一些的关爱,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在”,那么,不要给自己这个后悔的机会吧,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多给我们的父母一点关怀吧。其实,他们要的真的很少……

云的遐想

我扒在阳台上,无意中看了一眼天空,很快就被天上的景色吸引住了:万里晴空飘着朵朵白云,真美啊!

忽然,一只乌龟从东山口飞快往上爬,也许是在趁兔子睡觉的时候赶快到终点吧。爬着爬着,一阵风吹来,乌龟突然停下脚步掉下一个圆圆的东西。啊,是蛋!生完蛋后,它又继续往前走。哼,真是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这时,奇迹出现了,从蛋里很快钻出一只小乌龟,它跟在妈妈身后,飞快向前爬。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只鹰,它低着头,寻找食物。一眨眼功夫,老鹰越变越大,翅膀也越张越开,成了个四不象的怪物。

天上的云在不断变化着,等我揉揉眼,再看时,已经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了。

云的遐想

在碧蓝碧蓝的天空中,时常会有朵朵白云在悠闲地散步。它们一会儿向东飞,一会儿向西飞……小时候,我看着这些走个不停的云,总会想:原来云宝宝也像我们一样要上课的,不信你看,它们正你追我赶地向前跑呢!

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啊!一次,我看见一朵很像乌龟的云,正缓缓地移动,我看得入了神,心想:是不是乌龟和兔子又赛跑了呢,那兔子肯定赢了,因为乌龟已经落在后面好远了,兔子也一定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一定不会在大树下睡觉了。过了一会儿,我又去看乌龟。 哎呀,乌龟不见了,只剩下一只刺猬了,哦,我知道了,乌龟一定去找兔子了,这只刺猬正赶着去看谁得了奖呢。

13.遐想的诗歌 篇十三

在我这十多年的工作过程中,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并且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济南市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的项目。首先这个工程是省会文化艺术中心, 夺目壮观, 是山东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再有, 这个工程是由著名的法国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 他是我崇拜的大设计师, 参观了他设计的国家大剧院项目后, 对他大胆的创意设计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这次我居然能参与到他设计的项目当中去, 让我无比的欣喜。

在这个项目施工图纸的深化工程中, 不像我做过的其他项目那样一帆风顺;首先语言不通, 他们讲法语和英语, 在语言交流方面让我很是费劲, 有时还是需要翻译的讲述;当他们回国后, 我们也是不间断地做图纸沟通, 他们对图纸审核的回复内容全篇都是英文, 漂洋过海发过来的邮件全是法文的标示, 对于这一切我真是伤透了脑筋。但不管怎样, 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不然会影响工期。于是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 和自己肤浅的法文水平, 借助于网络翻译, 最终把每一次的对接, 从颜色的推敲调整到造型的设计确定、施工工艺的可实现度, 都做到了尽善尽美。

现在工程都竣工一年多了, 每当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工程, 我就会回想起与安德鲁老先生一起选择材料样品, 与他的助理设计师一起商讨方案的场面, 心里还是充满着激动和自豪, 忘记了定方案那段时间所有的曲折和艰辛。很珍惜那段时光, 让我成长和进步。

14.关于高潮的遐想 篇十四

遵从传统的英国人其实跟中国人很像,说起话来咬文嚼字委婉曲折,谈起性生活来也是遮遮掩掩,所以看“妇科病”的女人四仰八叉地躺在妇科大夫面前时还能彬彬有礼面不改色地说:早上好,医生。《歇斯底里》讲的就是一个在保守国家发明振动自慰器的故事。维多利亚时代,女人们穿得严严实实,说起自己的病症闪烁其词扭扭捏捏,于是医生只好将这类病归结为“歇斯底里症”,伦敦一半的女人都患有此症,为此看病的大夫为她们做阴道按摩手都抽筋了。这位大夫于是无意中发明了振动自慰器,为无爱可做的女人们带来了福音。

现在的人们要有福得多,据说有一位90后清华女孩在北京开了一家情趣店,猥琐大叔们看见琳琅满目的情趣用品后问她:小姑娘,这些你都试过吗?女孩清新无邪地回答:对啊,我都试过啊。还说这样充满爆点的生活让她非常开心。追求身体的愉悦,欲望的满足,本就是人生活在世上的权利。馋嘴的人有权利大快朵颐,口渴的人有咖啡美酒牛奶茶水各色饮料可以选择,喜欢穿貂裘的女人甚至可以名正言顺地剥夺动物生存的权利,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女人为自己争取获得性高潮的权利哪里不对呢?

一个男人可以对一个女人见色起意,一个女人也可以因为爱一个男人而跟他共赴巫山,然而爱情和欲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分不开的。男主角向医生的小女儿求婚时只是尴尬地握着她的手说,那就这样定了吧;而他向医生的大女儿求婚时,却是情不自禁地去亲吻他爱的人。伯特兰·罗素曾对爱情下过这样的定义:爱情,它是一种超越了肉欲的渴望,渴望能逃脱笼罩在男人与女人一生中巨大的孤独感。也许今天,满足肉欲的渴望变得容易了一些,但是找到一个人,逃脱生命的孤独却还是很难,要不然现在就不会有那么多剩男剩女圣斗士前赴后继地奔向非诚勿扰。电影中的男主角最终爱上的,是那个神经兮兮又重口味的女权主义者,而不是她那个端庄傻气的妹妹。男女主角最终决定用专利发明的钱一起去实现共同的理想。我想他们算是达到灵与肉的共同高潮了吧,如果他们的性生活也和谐的话。

中国人的第一理想是当公务员,实在不行可以当个老师,共同的理由就是要稳定。我能理解在这样浮躁社会中生存的焦虑,但是我想起这两个职业——稳定的上下班时间,稳定的工资,稳定的环境,甚至稳定的性生活,总觉得寡淡无味。人生的快乐,不就是找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走上一条充满未知的路,相互慰藉,共同成长,然后一起到达高潮吗?

15.月亮遐想的作文 篇十五

我看见了很多的东西,有一个庞大的月宫,但是我找遍了月宫也找不到嫦娥,我看见了桂花树,树下还有一把斧子,但是我围着桂花树,怎么也找不到砍树的吴刚,我还看见了捣药的罐子,却找不到捣药的玉兔......

我找啊找,找了好久,什么人也没有,突然我的脚好像踩到一个东西,我抬脚一看,是一个按钮,一阵蓝光,将我裹住,转眼间我到了一个房间,看到嫦娥在开舞会。

我想不明白,他们每个人不也应该有自己的工作职责吗,为什么还有时间开舞会呢,他们好像看透了我的想法,玉兔说:“每天捣药太累了,我到人间买了一台捣药的机器,现在我就轻松了”。吴刚说:“我砍了几千年的树,玉皇大帝同意我下凡一次,去人间买了一把电动的锯子,以前一年的活,我现在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了”。

16.初中诗歌散文:十月遐想 篇十六

日子一天天从指缝间流过,没有波澜,平静如水。

呆呆地望着电脑,心却十分平静。电脑那端字里行间,依然透露着让人振奋愉悦的信息:体育赛事、娱乐新闻、热门影视……我却心如止水,静静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养份”,就在这秋夜,与那宁静的夜空一般。

金秋十月,对于此时的我却感觉不到十月“金”的宝贵,亦如其它月份。或许,夹杂着更多惆怅——家人的健康、工作与学习……什么时候让自己变得如此多愁善感,太多无法用文字表达。国庆假期,本应是举国同庆的大好日子,但我却感受不到假期的快乐。三天,犹如双休的周末一般。窝在家里由电视、电脑相伴,与孩子相伴。

空间里的文字越来越少,体重却有增无减,太多的事与愿违。低头沉思刚经历过的九月,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记下来。细数九月一日、二日、三日……生活中能写的,也只有儿子了。孩子步入了三年级,又是全新的一个阶段。虽然孩子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但也看到了他进步的一面,变得易于沟通起来。书上说:顽皮的孩子聪明,这一点我始终坚信,孩子是聪明的,只是他的聪明未能在早期显现。学习的每一天,有快乐也有烦恼,快乐的是孩子愿把学校的喜悦与我分享,烦恼的便是自我控制力差——回家不能自觉、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天,孩子很开心地对我说:“妈妈,我竞选当班干部了,而且成功了!”看得出孩子那难以抑制的喜悦,我也受他感染,忙着向他表示恭喜,又不免附带几句增加动力的话语。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孩子的成长。虽然岁月蹉跎得我与世无争,但孩子还是保持着那份追求上进和勇敢的心。关于竞选,真的让我意想不到。希望借此孩子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虽然语数第一、二单元的考试并不是很满意,但相信,孩子会越来越棒!开学伊始,孩子喜欢上了英语课,而且课堂上的表现欲极强,这不免让老师犯了难,正常的上课秩序因为他受到了干扰。经过与他的多次沟通,孩子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表示愿意改,我很期待!

孩子很喜欢看动画片,而又喜欢英语,我允许他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看英文版的《神奇校车》动画片,孩子非常喜欢。因为在这个九月,他已看完了中文版的《神奇校车》第一、二、三季共25本图书,虽然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无法听懂音频,但我希望能够对他以后的英语听力有所帮助,多磨磨耳朵,我们小时候学中文不也如此吗?

九月,再加这个国庆假期,孩子还还看完了《苹果树上的外婆》、《狼王梦全集》、杨红缨的《非常系列》共8本、伍美珍的《阳光姐姐小书房》共12本,还有其它我已不记得了。书是知识的海洋,希望孩子能在这个海洋里自由的遨游,汲取更多的知识。

前阵子,与孩子约法三章,只要孩子有进步的表现,我就奖励他电脑票A或者电脑票B,A特指看英文版动画片20分钟,B特指看英文版动画片10分钟。只要他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可以出示奖励的电脑票看一会儿动画片。为此,孩子很兴奋,我也很开心。国庆假期,神奇校车已看到30集,洪恩GOGO看到了10集,蓝猫学作文看了3集……

昨天晚上,顶着睡意,硬是看完了浙江卫视的《麦霸英雄汇》,温州战胜成都,实力还是侥幸?只有专家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对台下的三位仲裁产生了兴趣,丁薇因为经常客串浙江卫视,有点熟悉;那个许愿,让我听着他的话很累,又有紧着眉头欲笑的感觉;伍洲彤,很面善,似乎又很亲切的感觉,今天在网上搜了一下他的资料,他的经历不一般,从他的新浪微博中发现他的文笔不一般。他应该算是一个文笔不错的音乐人吧!因为他微博中的文字,让我又加了这一段。

17.“退”的遐想和顿悟 篇十七

每次到海边旅游,我不但喜欢看涨潮,也喜欢看退潮。退潮时,只见潮水一拨比一拨更舒缓,更文静,当最后一拨潮水退尽的时候,大海把五彩缤纷的贝壳、海螺壳,还有那青绿青绿的海白菜和酱紫酱紫的龙角菜都留了下来,点缀在被潮水刻成涟漪式花纹的、灿如碎金的沙滩上,活脱出一幅幅巨型工笔画。微风拂来,一种大海所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我立在海边,久久不愿离去。

由退潮我想到大千世界种种“退”的现象和行为。例如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写得很多的落英吧,繁花离开栖息的枝条,就是一种合乎客观规律的“退”的现象。有的诗人大概不理会这层道理,白白浪费了太多忧伤的心墨。一首黛玉葬花诗,使许多人傻傻地跟着掉了多少伤心的泪珠。要算孟浩然洞明哲理,你看同样是写落花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没有半点惜春的伤感,有的却是一种平静中带着几分怡悦的心情。我猜度,他也许是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没有春之落花,哪有秋之硕果?就连最擅长写伤感诗词的李清照,也深悟事物互相转换和进退的辩证关系,在《如梦令》中写到海棠花落的时候也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然红花少了,绿叶却增加了,有何值得惋惜!

有涨必有落,有进必有退,这是铁律。为了节省生存必需的养料和水分,秋叶纷纷从枝头退位,成就了来年满树的青绿婆娑。大江亦或小河,前浪都在加快步伐向下游流去,为后浪腾出自己的方位,从而避免了两岸洪水泛滥。虫蚁的冬蛰,蚕宝宝的羽化,莫不如此。还有更壮烈的是,雄螳螂为了后代的繁衍,竟将自己活生生的躯体充当已怀孕的雌螳螂的腹中之食,心甘情愿地退出了生命的圣地。

我顿悟了:人类社会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要让它持续向前发展,前面的人就要让出空间给后面的人,否则也会“泛滥成灾”。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同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尽管这不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事,但能欣然以对,心情舒畅地离开工作岗位,尤其是离开权力岗位,并尽快转换角色,津津有味地度过人生中那段被称为“第二青春”的并不短暂的老年生活,这仍然不失为一种尽责,也是一种襟怀,一种美德和修养。因此,我们有理由对退下来以后,把晚年生活打理得精彩纷呈的老同志表示敬意。

人生是一首长诗,与在岗生活内蕴不尽相同的退休生活,当然也是这首诗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在这一诗章中,可能没有高潮迭起,却会有微波荡漾;可能没有惊天动地,却会有恬淡优雅;可能没有硕果累累,却会有绽放的心花丛丛。论诗者说:诗的意境取决于诗人的心境。我想,只要我们老同志有一个好的心境,退休生活这一诗章就可以写得高昂而不低沉,潇洒而不拘泥,多姿多彩而不单调枯燥,同样可以写出虹霓的神韵和彩霞的绚丽。

上一篇:抽屉原理例题解析下一篇:电影《银河补习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