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精选11篇)
1.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一
xxx煤业有限公司
监控工作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
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团结一致,努力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下面我就一年来监控队的工作进度做以下总结:
一、在思想认识上
1、提高认识,努力学习业务知识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在煤矿行业体现也尤为突出,实现了采煤机械化、运输皮带化、安全监控智能化等一系列重大的技术改革措施。时代的进步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安全监控”旨在安全,尽职尽能保安全
通风科监控队做为一个职能部门,它的主要职责就是要随时监测井下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各种有害气体的涌出情况,以及主扇风机开停、井下局扇风机开停、皮带运输开停等各作业点供电情况等各种设备设施的工作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为煤矿安全工作做出最及时有力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监控队所有人员要用十二分的认真与努力,全面及时的把井下所有动态情况记录、上传报告、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存档。维护好监控室的监控主机的运行正常,数据读取有效、井下的监控线路悬挂整齐,设备使用有
效、断电范围符合《规程》规定,及时校验更换传感器。
二、在实际工作中
1、补充完善了安全监控系统(KJ95N常州天地)的记录和资料、备品备件。改变了以前记录上的模糊、含糊现象,特别是对瓦斯“三闭锁”记录,做到了按《规程》要求,实测实填;对其它各种记录都进行了更正、补充。基本上做到了记录全面、监控有效。
2、领取了有关安全监控工作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参加了市里组织的特殊工种培训工作,并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学习。大家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讨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素质。
3、完善了人员定位系统(KJ251重庆煤科院)。做到下井人员信息准确、详细、井下人员工作范围定位有效。并补充发放了人员定位卡,做到不佩戴定位卡决不准下井。
4、完善了瓦斯监控系统。由原来的设备不全,到现在的增加了风门声光报警、分站断线声光报警、传感器断线、超限、故障声光报警、增加了皮带开停、皮带烟雾、皮带一氧化碳绞车提升开停等传感器提高了安全监控系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完善了产量监控系统(三级科技)的设计、安装、运行等一系列的工作,对井下煤炭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监控监督的作用。
并与各厂家签订了维护协议,有故障及时与厂家联系,做到三大监控的有效监控及运行正常。
6、完善了通信联络系统,在原先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避难硐室、联络巷绞车、综采面回风硐室、总回风临时绞车、井上办公食堂和公寓楼食堂、安监处办公室、供销科办公室、矿磅房、地面皮带转载处等各地方的通信。
一年来,在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安全监控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监控队的工作有了大步的提高,为我矿的安全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与国家标准化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还需要矿领导的大力支持,也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努力。在12月份,我们监控队积极配合市里安全监察大队、县监控调度室做好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积极与厂家和安全监察大队、县监控调度室做好三大监控的评审、验收、年检及联网工作。争取月底把这几项工作做完,把监控数据及时上传县监控调度室与安全监察大队,为我矿正常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完善系统设施,提高安全监控力度
对现有的一些坏的、不符合要求的硬件设施向矿领导提出申请,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三大系统”,使我矿安全监控系统达到标准化要求。
3、强化软件资料存档备份工作
做到各种软件、图纸、报表、资料及时填写、更新、存档。以备随时查阅。
4、加强监控队伍人员的技术知识
针对我矿监控室人员底子薄、经验不足的现状,加大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学习讨论会,通过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提高;充分利用 “每日一题、每周一测、每月一考”活动,提高队伍人员业务知识水平。
完成矿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努力,要使我们监控队不论从软件资料上,还是硬件设施上,还是自身技能和素质上,都要有很大提高,向着质量标准化要求的方向而努力奋斗!
2.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二
关键词:化工企业,风险分析,预警技术
近些年来,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 化工企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其生产的规模愈来愈大, 并且开始逐渐朝着生产大型化、自动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化工企业所采取的传统安全工作方式, 因为无法有效掌握安全事故出现的内在规律, 且无法对事故展开有效的预测, 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方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 进而导致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频频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给化工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对化工企业的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具有极为重大且现实的意义。
1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概况
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 是一种预防企业生产过程事故的新兴技术, 该技术的实质是构建技术系统, 亦或者是在生产现场实施实时风险预警机制, 对生产危机 (危险状态) 实行超前性的信息警告, 进而把造成事故风险的因素予以去除 (亦或者是对事故前的危险状态展开预防性的控制) , 从而达到超前预防事故的目的。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 一般是采取可以把事故预防关口向前移, 把以事故出现后应急为主的管理模式向“事前风险监控、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 且用动态风险管理方式替代静态安全管理方式, 组合、系统的管理体系替代原有单项、分散的事故处理体系。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满足了当今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需求, 尤其是化工企业, 同时还是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的一个重要手段。
2化工企业风险分析
企业在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中, 一般都存在风险, 并且在一定情况下, 风险会转变成危险, 从而造成严重的事故, 对企业的生产与人员安全都将带来极大的危险。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同样存在风险, 这与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2.1化工企业生产特点分析
2.1.1化工企业其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原材料与生产出来的产品, 基本上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具体表现为有害、有毒、腐蚀等。
2.1.2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且是持续不断的生产, 因为只有这样, 方能有效控制单位产品的成本, 方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
2.1.3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趋于复杂化, 并且有极为严格的工艺条件要求, 企业在生产时需要经过多个工序与加工单元, 并且历经许多次的分离 (反应) , 方能生产出最终的产品。
2.1.4自动化水平较高, 因为化工企业机械设备的持续化、大型化, 工艺生产过程的复杂化, 使得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 企业开始使用自动化水平比较高的控制系统进行生产。
2.2风险的类别
在化工企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不同的风险类别其存在的状态、触发环境以及发展等, 都是不一样的。化工企业为了能够对其风险展开科学有效的监控, 那么必须对其风险类别加以合理划分, 从而对风险展开辨识、管理、检测、控制以及预警。一般情况下, 可以把化工企业的风险分成两大类, 即动态风险与静态风险, 其中前者属于潜在风险, 是人的不安全操作所引发的;而后者属于固有风险, 其是因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而导致的生产风险, 是造成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其中又包含化学因素类与物理因素类风险。
2.3风险辨识分析
所谓的风险辨识, 指的就是察觉与识别系统当中所存在的危险源, 一般情况下, 风险辨识的方法有多种, 以下将对较为常见的几种方法进行简要阐述。
2.3.1危险和可操作性分析法:
该方法是对生产工艺过程与操作展开全面的、有效的检查, 从而对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差能否引发不良后果加以明确, 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为:间歇 (连续) 的化工生产过程、概念设计初期与在使用装置段的复杂流程。
2.3.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该方法是在一个系统 (子系统) 开始进行运行以前, 宏观性的对系统已经存在的危险源、产生条件以及将会引发的后果展开分析的一种方式, 其适用范围是:在一些方案 (工艺装置、工程项目) 的初期阶段、设计阶段, 可以采取该方式展开风险识别。
2.3.3事件树分析法:
由事件起初状态开始, 依据事故发生的顺序将其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然后逐个展开分析, 每步都从两个方面 (成功与失败) 展开, 并且用不同的线表示, 直至得出最后的结果, 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分析系统以往所出现事故以及将会发生的事故。
3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的运用
3.1采集风险信息
通常情况下, 化工企业在生产作业的过程中, 是采取人工收集信息的方式。化工企业会安排专门的安全监察人员、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等, 来收集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信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化工企业还可以采用专门的检测系统对风险信息加以收集。风险信息的收集一般有三种方式, 即随机积累法、有目的地专项收集以及由下而上的广泛性收集。
3.2风险的识别与管理
化工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管理, 一般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 (1) 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加以有效的识别; (2) 对风险的类别进行区分; (3) 对风险的危险等级加以评定; (4) 依据实际的情况对风险展开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上文中已经对风险的分类、识别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在此不做赘述。而对风险的管理上, 具体操作的作法为:首先, 应当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识别出事故安全隐患, 且对隐患信息加以处理与储存;其次, 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对事故安全隐患加以控制与管理, 对其展开动态的监控和预警;最后, 对事故安全隐患加以有效的整改, 将隐患予以消除, 对于安全隐患极为严重的, 企业应当停产整顿, 直至风险被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畴内。
3.3传输、储存且分析信息
风险信息收集方式不同, 其处理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人工收集到的风险信息, 应当先填写信息汇报表, 且将其上交至“安全信息中心”, 由其对信息展开详细的分析, 然后再将分析的结果上传到企业网络服务器内的数据库当中;对于采取自动化仪表所收集的风险信息, 同样采取上述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与储存。依据安全需要, 对网络服务器内的信息展开查询检索, 亦或者是采取统计图表分析法对其展开详尽的分析。
3.4风险预警提示
所谓的预警提示, 是指依据化工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对事故预防的要求, 并且结合各种风险或危险的程度, 对风险管理工作与风险预警给出恰当的指示。例如, 对于风险危险程度比较大的, 即危险源内的IA、IB级, 在化工企业当中必须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 倘若这种类别的风险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妥善, 那么就必须在企业内发布重大风险警示信息。
3.5安全动态监控与对策
在将风险信息上传至网络服务器且在企业内部网络上发布之后, 则能够运用相应的软件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工作, 展开有效地动态监控。通常情况下,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分别是对工作场所、责任单位、责任人员以及风险处理等实施动态监控。
对于化工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 应当在第一时间内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且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 以便确保安全措施实行的作用充分发挥。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中的安全措施, 一般是指作业的规程、安全标准以及有关地安全法规等, 其能够在相应配套软件的协助之下, 对各个层次展开有效的安全管理。
4结束语
综上, 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一旦风险被触发, 那么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将会危及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加强对化工企业的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化工企业中实施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技术, 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出现, 提升企业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但是,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 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 因此, 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继续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其在化工企业中运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田启明.化工企业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综述[J].中国化工贸易, 2013 (10) .
[2]郭磊.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35) .
3.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三
2016年监控运维班持续推进班组安全管理,按照组织引导与自我鞭策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三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在班组安全管理中,以高标准、高要求,组织引导职工立足岗位,牢记安全,勤奋工作,引导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安全素养。班组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班组安全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班组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不断提高。
一、学习提高,知识共享,创建学习型“安全标准班组”
作为从事监控运维的班组,前端监控设备安装的不同环境决定了我们要时刻面对不同的运维现场。为此,班组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打造学习的平台,建设学习型安全标准岗,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班组建立了团队学习、自我学习、知识共享三位一体的学习的平台,着力培养职工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各点位监控设备所处的实际环境进行不断学习,采用现场安全教育辅以班组安全小课堂的形式,充分发挥班组作为职工素质教育前沿阵地的作用。
(一)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学习常态化,利用每周二班组会组织一次集中安全学习,每天8点5分准时开启班前学习,并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改变职工安全学习枯燥性。对事故案例的学习,我们采用播放3分钟安全动画、网络视频等方式,增强职工对事故案例学习、理解的深入程度,增加安全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养成遵章守纪按标准化作业的良好习惯,避免了麻痹大意造成的伤害。针对班组年轻职工较多这一特点,班组除做好常规性安全教育,例如组织学习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考试上岗等工作外,还指定经验丰富的职工与年轻职工来到运维现场,进行“一对一”安全言传身教,保证每一个职工的安全“到点到位”。
(二)强化操作演练,提高安全技能
面对复杂的运维现场,班组将要涉及到基本知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工业煤气安全防护、用电、交通安全等方方面面。为了让职工全面掌握安全技能,班组还制定了培训计划,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针对实际操作进行演练,对突发性事故,如煤气、触电、消防进行应急演练,并将有关课件和视频在班组进行知识共享,供大家温故知新,达到所有职工的知识、技能、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
二、健全制度、自主管理,建设和谐型“安全标准岗”
班组深入贯彻山信软件各级要求,自主管理,从抓思想、拓理论、换模式、提标准四个方面,逐步健全管理制度。
(一)“上岗零违章、安全零事故”,安全愿景筑牢思想防线
安全愿景是班组安全工作的导向明灯,有利于提升班组整体安全意识和警觉性。监控运维班在2016年设立了“运维零违章、监控零事故”的安全愿景,制定了“始于零,止于零,牢筑安全标准岗”的安全创建目标,通过创新拓展安全机制,在班组中建立了“岗位安全我能行”的健康稳定工作氛围,实现并保持了班组全年安全“零”事故的良好记录。
(二)安全理论创新应用,安全管理力度显著提升
监控运维班在已有的安全理论和安全管理体制上,通过不断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以事故案例、自身工作为出发点,创新的安全理论,将安全工作落在实处。
我们以塔状建立安全模型,包含安全原则切实制定、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人身安全及经济价值收益三个概念,它们之间呈塔形递进。清楚地解释了没有严格的切实的安全原则做约束,管理制度执行起来就会无据可依、无力可行,从而对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和经济价值收益造成影响的关系。
(三)强化安全工作力度,坚持贯彻“113”安全原则
“113”即“一重”、“一点”、“三个标准化”,“一重”安全责任落实。通过完善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组织绩效考核、加强人员和团队间安全协作等方式,提升班组整体安全素质。“一点”班组安全员轮值法,每位职工都能体会到班组安全员这个重要“点”,让每名职工在轮值安全员期间强化牢记安全知识。“三个标准化”是班组纪律标准化、硬件运维标准化以及系统运维标准化,目的在群面规范职工各道专业安全操作行为规范。
(四)拓展工作模式,新媒体构建岗位安全交流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监控运维班也紧跟“潮流”通过班工内网腾讯通、手机微信群、互联网飞信、QQ等方式建立安全交流平台,开展班组安全信息交流活动。班组安全建设交流平台”通过网络交流提升班组安全管理工作透明度,增强全员参与度,实现了集思广益的。
2016年班组利用自主技术搭建的莱钢高清视频远程监控平台,能够第一时间内发现前端设备故障,并根据不同的提示符号进行判断,前端进行拼接的现场图像能够以其接近200度的覆盖全景,较为清晰的对现场危险源进行描述,有效协助班组维护人员进行安全防护工作。将远程设备监管与现场运维安全相结合,从而成为班组安全工作的有利助手。
三、系统思考,建设创新型“安全标准岗”
近年来,随着安全形势的日益加剧,安全生产的压力逐步加大,班组系统思考,有针对性地逐步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活动载体,积极落实莱芜自动化分公司、网维事业部的各项安全工作,使班组安全工作落实到人,落到实处。
(一)创新管理模式,打造全新安全管理
1、细化班前、后安全工作流程
班前5分钟是一个班组永恒不便的主题,每天8点5分,轮值安全员会回顾昨天运维情况及问题;班长布置当日工作安排,成员交流安全注意事项;每天工作结束后,班组又新增班后总结,由现场运维负责人对当天运维工作、安全工作的进行回顾;轮值安全员、班长相互补充,并按时填写自动化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2、强化自主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加强班组职工自主性,要求职工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要实行有督察、有整改、有验证的自主闭环控制,大力推进安全隐患、设备隐患的排查、整改活动。并且与事业部安全员及时沟通,将现场巡检、隐患整改材料反馈给事业部,便于班组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3、持续完善“安全运维操标准化”工作
班组及时总结近期安全标准化开展情况,查找不足。持续完善监控各类安全运维操作标准化的形成,以手册的形式,确保职工按标准执行。
(二)创新载体,提升职工参与性
1、创新安全讲座,提升安全意识
监控运维班将定期举行安全讲座,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内容涵盖《自动化部操作规程手册》、事业部安全检查标准、事故应急预案、工前五分钟开展规范等。针对隐患排查整改,班组结合实际开展危险源辨识讲座,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隐患排查整改活动中。最终通过活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2、开展安全演练,保证安全运维
班组职工在事业部安全员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了现场实践演练。内容覆盖消防、煤气、心肺复苏等班组所需各类技能。由上级安全技术人员以视频、幻灯片、模拟人体的形式为职工详细讲解各类技能。在理论培训后,职工在开展相关实际操作,如有方式方法不正确的地方,有上级安全技术人员现场提出纠正办法,强化操作,以达到人人参与演练,确保技能熟练掌握,从而保障运维工作安全开展。
3、隐患排查长期持续 结合监控运维班运维实际,班组将针对所维护的各类区域坚持长期的隐患排查工作,积极开拓思路,从多专业、多角度审视作业对象和作业环境,开展“危险源辨识,隐患排查整改”,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进行拉网式排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任何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人员设备安全。
4、签订《职工安全互保协议书》,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为强化职工安全责任意识,班组以岗位承诺的形式签订《安全互保协议书》。职工承诺积极参加安全学习,做到认真履行安全职责,提高自身保护能力的同时,实现互相督促自保互保联保,杜绝安全隐患发生。
(三)创新成果,服务生产
监控运维班通过职工自主学习、强化力度,拓宽创新思维模式,班组职工先后撰写发表各方面技术论文26篇,获得国家级专利2项,省级QC优秀成果2项,公司及自动化部QC优秀成果共5项,截至2016年10月,班组职工先后承揽公司、部级三全一智、精益改善相关课题18项,预期降本增效34万元,其中一类项目3个,二类6个,自主改善类9个。相关课题负责人占班组总人数的80%,共同参与率达到100%。
4.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四
:
一、组织实施 为确保此次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2012年××市县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了《2012年××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方案要求
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采样、检验、上报工作。中心领导非常重视,先后派出3人次到××市疾控中心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业务培训,以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技术技能。
二、样品监测
2012年9在××等乡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人次
共出动采样人员205车次,针对超市、食品批发店、市场摊点、饭店等20家开展食品采样抽检工作并及时上报、反馈有关监测数据。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 监测按《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测按《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及时送至实验室,并按要求详细填写样品登记表。
三、监测结果 根据《2012年××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我县采用常规监测方法监测我县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两个方面。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样本进行了检测。共监测各类样品60份,其中,完成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任务25份包括:膨化食品5份,水发产品5份,粉丝、竹笋等5份,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等5份,熟肉制品、腌腊制品等5份。完成食源性致病菌常规监测任务35份,包括:焙烤食品10份,凉拌菜5份,果蔬类5份,婴幼儿食品5份,皮蛋10份。
三、存在问题与下一步打算 1、2监测的面更
3、监管部门应加大食品源头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
4、积极开展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使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5.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五
百日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根据《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县食药监局的悉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镇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已全面完成任务。现将我镇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排查工作基本情况
1、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县食药监局文件精神,经过镇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成立了苍游镇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镇长担任,各片办负责人为成员,各村也专门确定一名主要干部负责此项工作;同时下发了《苍游镇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建了镇村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工作队伍。通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的排查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方法步骤与任务分工;通过组建工作队伍,层层分解了工作任务,夯实了各级的工作责任,为开展大排查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搞好动员培训,切实做好宣传。镇政府于3月27日
1召开由各村主任、文书、各包村干部100多人参加的全镇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动员部署及培训会议,王镇长对大排查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同时,镇上利用会议、广播、标语、张贴公告等各种方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营造开展大排查活动的浓厚氛围。据统计,全镇共召开各种会议15次,出黑板报11期,利用广播宣传11次,书写临时宣传标语25条,张贴公告100份。
3、认真摸排自查,全面进行检查
对于获证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企业,我们根据去年摸排的底子,由镇食药监所干部深入各村组、各单位、各经营户逐户进行摸排,填写基本信息表,指导排查对象按照自查表进行自查;对于无证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店、食品摊贩(简称“四小”食品点),由各村进行摸排,填写基本信息表,村监督员指导进行自查,自查结束后将基本信息表和自查表交镇食监所。镇食监所根据摸底表和自查表,组织人员根据检查表要求,逐项对所有排查对象进行检查。检查主要风险点:对食品流通单位,重点检查食品进货查验,餐饮服务单位,重点检查原料进货查验,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重点突出原辅料进货查验。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检查意见,下发整改通知,限期进行整改。
二、排查对象底数情况
本次排查,主要摸清获证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
企业、经营户基本情况;摸清无证“四小”食品点和无资质保健食品经营者基本情况;摸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情况;摸清农产品流通市场基本情况。
经过镇食药监所6名同志和各村监督员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截至4月15日我们已摸清了我镇排查对象底数。据统计,我镇共有食品流通单位35家,其中获证食品流通单位 18 家,小食品店17家,获证率为51%;食品服务餐饮单位5家,获证食品服务餐饮单位2家,有固定地点的小餐饮3家,获证率为40%;学校及建筑工地6家,获证的有4家,未获证的有2家,获证率为67%;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2家,获证率为100%。我镇共有食品经营单位48家,获证的有26户,获证率为54%。我们对这 48 家排查对象建立了监管纸质档案,并将获证摸底信息录入“陕西省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三、风险点分析
因本镇的基础环境和地理位臵的影响,辖区内食品销售、餐饮服务行业较少。在获证食品流通单位方面,风险点主要有:1.食品存放条件的环境较差,部分食品未能按照说明安全存放。2.部分食品经营者的采购验收意识较差,对食品的索证索票及来源的票据保存不够。小食品店风险点主要有:1.存在健康证的办理不到位。2.销售人员对食品应索取生产企业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流通许可证、产品合格文件等意识不强。
四、专项行动的总体评价
自去年镇食药监所成立以来,在县食药监局的业务指导下,经过镇监管所干部卓有成效的工作,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镇、放心村各项工作基本到位,力增我镇创建省级药品放心镇验收成功。
通过此次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我所摸清了辖区内的各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其他情况,查清了各区域、环节、对象、品种、主体的风险点。建立了监管对象档案,建立数据库,明确监管所的职能、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监管所机构的健全,增强监管人员责任意识、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方法,加强与县局的协同工作能力。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和监管对象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机制,加大宣传使辖区人民认识到食品安全重要性。此次大排查专项活动推动了政府工作的正能量,展示了政府维护食品安全的坚定决心。
五、下一步打算及意见建议
通过此次的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专项行动,使我们基层食监所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同时日后的工作应更加严谨,针对检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向县局上报信息并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力度,给我辖区百姓一个放心食品安全镇。
但在专项检查过程中,我们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村组虽配备了监督员、但因报酬较低,无法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镇村监管力量严重不足;2.监管对象法律意识淡薄,利己思想作祟,对监管工作有抵触情绪,监管工作难度大;3.镇监管所没有必要的食品检测检验设备,许多工作难以或无从开展;4.监管工作刚刚起步,监管人员业务知识贫乏,急需培训提高。
总之,食品风险大排查是一项新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今后,我们一定乘着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东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开拓创新,大胆工作,确保我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上级组织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苍游镇食品药品监管所
6.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六
为加强电力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规范电力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控制、减轻和消除电力安全事故损害[1],国务院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于2011年9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中明确了电力安全事故定义、事故级别划分标准,并对事故调查、处罚及追责等提出了实施细则。随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均出台了相应的事故调查规程。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对电网尤其是对用户负荷密集、重要用户比例较高的大型城市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安全事故中造成电网减供负荷或城市供电用户停电的原因主要包括电力设备损坏或故障、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切负荷、低频低压减载装置切负荷以及调度命令负荷控制措施(如事故拉路和有序供电等)。前者为物理现象,非人为因素,后三者是电网调度运行中常用的紧急减负荷手段。在事故等级划分标准中,可能引起电力安全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的判据不仅考虑电网减供负荷量,还包括了城市供电用户停电范围。因此,要实现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切负荷风险评估的目标,必须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解决对供电用户的监视,即将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线监视范围从传统的电网一次设备、二次设备扩展至用户层面。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规模日益扩大和复杂化,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内外的几次大停电事故的发生,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除了需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联系紧密的电网来满足安全稳定运行要求之外,还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来弥补电网一次系统的缺陷以及事故情况下的紧急控制。为了防止大的事故的发生,现代电网逐渐形成了集中管理+区域控制的模式,既从全网的高度统一管理各区域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又不影响各区域稳定控制系统的独立运行[3,4],这里的集中管理即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集中管理系统(简称稳控集中管理系统)。
从系统功能上,早期的稳控集中管理系统多以实现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运行状态的实时监视为主要目标[2,3,5,6];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稳控专业管理需求的不断扩充,逐渐形成了“监视—告警—管理”的系统功能框架,在运行监视的基础上,提供定值召唤及巡检比对、动作录波曲线显示、稳控系统运行统计等相关功能,为稳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便捷的技术服务。
在负荷密集的大型城市电网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及高可靠性供电是其首要任务,但目前的稳控集中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其特殊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
1)缺乏对稳控数据的有效利用,系统应用大多仍停留在监视管理阶段。
2)不能实时评估离线制定的稳控策略、稳控装置的实际运行状态与当前电网运行工况是否匹配。
3)未能充分利用城市电网调度系统电网模型,实现对稳控装置切除负荷风险进行监控,与高可靠性供电要求不相符。
4)缺乏降低或消除稳控系统切负荷风险隐患的远程控制手段。
1 技术要求与现状分析
要解决现有稳控集中管理系统功能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大型城市电网的实际使用需求,需要落实以下技术条件:①具有区域稳控系统的调管权限;②电网模型覆盖低压网络;③建立稳控装置策略模型;④建立负荷线路与供电用户的关系数据库;⑤获取到稳控装置采集信息以外的负荷数据;⑥建立对远方稳控装置进行控制的审核机制。
在网省级电网中,一般仅能满足部分条件,如省级电网设备建模范围一般在220kV及以上,无法覆盖低压甚至配电网络,也就无法建立低压用户及负荷线路的关系数据库,而这些正是大型城市电网的优势。根据条件①可以实现城市电网稳控装置运行状态监视,采集稳控装置运行状态、控制元件电气量、相关压板或通道状态等;根据条件②和③可以实现稳控系统当值策略在线识别,预知电网当前运行工况下稳控装置的控制措施,再结合条件①则可以判断稳控系统当值可执行策略与离线制定的控制策略是否匹配,即离线制定的控制策略能否得到顺利实施、是否符合策略制定的预期;在此基础上,根据条件④可在线统计稳控系统控制措施执行后对供电用户的影响,包括会造成多少用户失压;条件⑤则弥补了稳控装置布点上的不足,有助于系统精确统计全网及各分区电网的总负荷;条件⑥可以为稳控系统切负荷可能产生的风险提供预防控制手段,即当稳控系统当前可执行控制措施量不足或会造成重要用户失压风险时,可以通过远方投退控制允切压板,增加当前可控制措施量或退出对重要用户的控制,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裕度及供电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系统如何解决并利用以上技术条件,有必要介绍一下稳控集中管理系统的结构。稳控集中管理系统主要由主站系统、通信网络、稳控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主站系统(以下若无特殊说明,稳控集中管理系统即为主站系统)设置在调度中心内。
从系统结构上,按照其与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关系,主站系统经历了独立系统、一体化系统两个主要发展阶段[2,3,6]。独立系统具有规模小、建设成本低的特点,但需要与EMS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比较适用于局域电网或大型企业内部电网;一体化系统具有规模大,一次性投资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大多通过统一支撑平台共享EMS电网一次设备模型和实测数据等各类信息,与EMS共用数据库、工作站、交换机等硬件设备。目前大多电力系统调度机构一般采用一体化系统方案。
现代典型的稳控集中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SCADA系统表示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2 稳控装置切负荷风险监控功能设计
基于上述条件,本文针对稳控装置切负荷风险监控设计以下应用功能。
1)稳控装置低频低压减载量统计。
2)稳控系统当值策略可实施性评估及控制量不足时辅助决策。
3)重要用户失压风险监控。
4)远程控制。
2.1 稳控装置低频低压减载量统计
本功能适用于接入稳控集中管理系统中的集成低频低压减载功能的稳控装置和第三道防线中的低频低压自动减载装置,目的是验证电网低频低压减载负荷实际配置量是否满足整定方案要求。
输入数据包括:①可控负荷线路实测功率、切除优先级、投停状态、允切压板状态、各轮次频率及时延、各轮次需切负荷量,这些信息可以从管理系统采集的稳控装置信息中直接提取;②电网各地区第三道防线中的低频低压减载就地装置各轮次实时可切负荷评估量和全网及各分区电网实时总负荷量,此信息从EMS以自定义文本文件方式固定1min(可设置)周期获取,可同时适用于独立主站系统以及一体化主站系统;③电网调度运行低频低压减载整定方案,此信息来自电网运行方式报告,录入系统数据库,定期更新维护。
该功能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根据信息①计算出装置各轮次实时可切负荷评估量信息,并按地区统计出稳控装置各轮次实时可切负荷评估量;其次,结合信息②,通过累加稳控装置、就地装置可切量数值,得到全网低频低压减载各轮次实时可切负荷评估量,并计算可切负荷比例;最后,利用信息③来评估电网低频低压减载实时配置量是否满足要求。
本功能的关键点在于计算单个稳控装置各轮次实时可切负荷评估量[7]。计算稳控装置单条负荷线路可切除量时考虑了以下约束:当前功率大于定值“负荷线路投运功率”、负荷线路投退压板状态为“投入”、优先级非零、负荷线路功率方向为正;单个稳控装置切除负荷线路采用优先级高的负荷线路先切、同一优先级的所有负荷线路同时切除的原则。设Pfi x(m)为第m轮次需切除负荷量(装置整定定值),m≥1;Pld(n)为低频低压功能切除优先级为n的所有负荷实时可切量,1≤n≤16;Prange(m)为可供第m轮次切除的所有负荷功率,m≥1。具体算法说明如下。
1)基本轮第一轮实时可切量Prange(1)等于稳控装置参与低频低压整定的所有负荷线路可切功率之和,即。假设基本轮第一轮动作,实切负荷评估量等于1~N1优先级线路功率可切量之和,即,其中N1表示满足基本轮第一轮需切负荷量要求的实际切除的负荷对应的最低优先级,此时N1需满足。
2)基本轮第二轮实时可切量Prange(2)等于,即(N1+1)~16优先级线路功率可切量之和。假设基本轮第二轮动作,实切负荷评估量等于,即N1+1~N2优先级线路功率可切量之和,其中N2表示满足基本轮第二轮需切负荷量要求的实际切除的负荷对应的最低优先级,此时N2需满足。
3)依此类推,直至完成7个基本轮、2个特殊轮的可切量和实时可切负荷评估量计算。“特A轮、特B轮”与“基本轮和特殊轮”共用所有可切负荷线路,计算方法与基本轮第一轮和第二轮相同。
2.2 稳控系统当值策略可实施性评估及控制量不足时辅助决策
目前,国内稳控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决策方式是离线决策、在线匹配方式,即根据电网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设定相关的故障,通过大量的离线计算得出各种组合方式下为维持系统稳定所需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形成控制策略表,在实际运行中实现运行方式和故障类型的实时匹配[8,9,10,11],检索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决策。然而,在电网实际运行时发生了与控制策略匹配的故障时,稳控装置的控制策略表能否顺利执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通道是否正常、出口压板是否投入、实际配置的可控制量是否满足策略要求等,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无法全部执行离线制定的控制策略,就有可能造成“欠控”,导致电网事故范围蔓延,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大停电事故[12,13,14]。
因此,为防止稳控系统在电网紧急状态下出现“欠控”甚至“拒动”情况,非常有必要在事故前对稳控系统的控制策略可实施性进行评估,以提高稳控系统紧急情况下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实现本功能需要两类主要输入数据:稳控系统实测信息、稳控系统策略模型。具体实现思路为:①基于结构化方法在主站系统建立稳控系统策略模型[15,16],包括方式定义、故障、动作判据、控制措施、约束条件等五大类内容;②以故障为索引,按照离线决策方式模拟稳控装置策略搜索逻辑,得出电网当前运行工况下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Mp);③结合实测信息中稳控系统装置运行状态、通道状态、允切压板状态、待控元件投停状态、出口压板状态(智能型压板)等,综合得出实际可控制措施量(Mk);④对于双套配置(并列运行或主辅运行)的稳控装置,分别计算A套、B套装置当值策略需控制措施量Mpa和Mpb,若二者不一致,系统发出告警信息,提醒运行人员关注;⑤比较Mp与Mk,若Mp<Mk,认为稳控系统当值策略可以得到顺利实施,否则认为当值策略控制量不足;⑥在当值策略控制量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提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有两种方式:增加稳控系统当前可控制措施量Mk,或调整电网运行方式,降低断面潮流水平,减少稳控系统当值策略需控制措施量Mp。
2.3 重要用户失压风险监控
大型城市党政机关、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商场、社区等配套设施较为集中,普遍具有人口密度大、重要用户密集的特点,对安全可靠供电的要求更高,对停电的容忍度极低,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极有可能造成重要用户失压的风险。
本功能主要设计以下两部分内容。
1)评估稳控装置切负荷对供电用户造成的失压风险。输入数据包括:稳控系统实时数据、当值策略控制措施、低频低压减载量统计结果、供电用户与负荷线路关系数据库等,通过对稳控装置切除负荷线路关联的重要用户进行拓扑分析,统计可能影响或造成失压的各级重要用户数。重要用户受影响和失压的判定逻辑为:①对单路供电的用户,如果线路或者变压器都被切除,则认为该用户失压;②对于多路供电的用户,如果全部线路或者变压器被切除,则认为该用户失压;如果仅部分线路或者变压器被切除,则认为该用户受影响。为突出重点,兼顾功能实用性,本功能支持设置关注受影响或可能造成失压的最低等级。
2)提出规避或降低供电用户失压风险的措施。以失压用户级别来表征事故的严重程度,失压用户级别越高,表示事故越严重。当稳控系统切除负荷后存在供电用户尤其是重要用户失压风险时,则需要采取预防控制手段来规避该风险或降低该风险的危害性,但必须保证稳控系统的可控制措施量足够。控制措施主要包括:①调整待控负荷线路的优先级,将切除元件转移至与重要用户无关或更低等级供电用户的负荷线路;②退出存在失压风险的重要用户关联的负荷线路允切或功能压板,使之退出当值策略可控制措施空间,但同时需要投入其他与重要用户无关或低等级供电用户的负荷线路允切或功能压板,保证当值策略可控措施总量满足策略表要求。
2.4 远程控制
随着变电站无人值守的普及,如何在调度系统实现对稳控系统装置的远程操作成了调度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17,18]。根据电网运行实际需求,远程操作内容一般包括:修改定值、投退软压板、切换定值区。通过此功能可以实现在调度系统侧根据电网运行方式需要,远方对装置运行定值进行调整,尤其适用于需要临时调整稳控装置运行定值,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快速就地操作的紧急情况,同时也可以为控制量不足辅助决策或切负荷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实施手段。本功能前提是要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本系统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引入双人操作监护机制,修改定值前进行操作权限和操作流程的审核。
2)遵循数据召唤,预修改,返校确认,修改执行,结果返回的控制流程。
3)整个过程完整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修改前后的值、操作结果等信息。
以远方修改稳控装置定值为例,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3 工程应用
广州作为国内中心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交通、会展和航运中心。广州电网是南方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西电东送的受端负荷中心之一,也是目前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中心城区覆盖了包括党政军、交通枢纽、传媒等重要用户以及大批商场、社区、人流密集区等重点关注用户,对安全可靠供电的要求更高。另外,广州电网自从广东电网分立后,全面接管广州电网范围稳控系统子站及执行站装置,迫切需要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对稳控系统运行状态集中监视以及切负荷风险监控。因此,本系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广州电网作为试点应用对象。
从系统结构上,广州稳控集中管理系统(简称本系统或系统)采用基于OPEN-3000统一支撑平台独立建设模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广州电网EMS处于更新换代期;②新系统采用的支撑平台与现运行系统平台不同;③新系统项目尚处于筹备阶段,无法满足本系统的建设进度要求。根据电力系统安全防护要求[19,20,21,22],系统安装在安全Ⅰ区,采用Linux安全操作系统。通过本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填补了广州电网对于稳控系统及装置集中监视的空白。为解决本功能需要的数据源问题,本系统从EMS导入电网一次设备模型和第三道防线实时可切负荷量以及电网实时分区负荷总量,以补充稳控装置数据。
从系统功能上,广州稳控集中管理系统集数据采集、集中监视、运行管理、风险评估预警、辅助决策、远程控制于一体,致力于构建实时化、精细化、高可靠性的监视控制决策系统,为广州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驾护航。
系统于2014年上半年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已接入木棉控制子站稳控装置信息,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系统充分利用了广州电网集省调、地调自动化系统于一体的优势,引入了重要用户与负荷线路关系数据库,实现了将调度系统监视范围扩展到供电用户层面,为稳控系统切负荷风险监控功能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条件。调度运行人员通过工作终端人机界面(包括图形和交互工具)从广州电网全局、各稳控系统、稳控站点3个层面对广州稳控系统全方位监控[23]。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在试运行期间,系统能够正确反映木棉稳控装置的运行状态,为广州电网稳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本系统在广州电网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下。
1)实现对木棉稳控系统运行状态实时监视。如图4所示,可直观了解木棉子站与执行站装置的通道状态、装置运行状态等信息,并即时反映装置是否存在异常告警或动作事件,如木棉B套装置当前存在异常告警。可实时掌握稳控装置压板状态,以木棉A套装置为例,系统以现场装置压板布局绘制了压板监视图,见附录A。
2)可实时了解木棉稳控系统的异常告警信息。例如:2014年9月11日凌晨,从木甲线检修,木棉A套、B套装置从木甲线检修压板依次投入,线路状态变为停运(0),见附录B。
3)可即时获取稳控系统动作报告及录波数据文件等,用于事故后分析。如2014年7月23日11时8分,由于220kV木村甲乙线双回故障同时跳闸,触发木棉稳控系统动作,切除220kV潭村站、猎德站及天河站部分负荷,避免了220kV麒天甲乙线过载跳闸造成的中心城区大面积停电事故。事后分析人员从本系统提取即时保存的动作录波数据,为事故分析及BPA仿真计算提供了准确的运行数据,显著提高了事故分析效率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临时调整装置运行定值更便捷。2014年8月12日,由于500kV木棉站3号主变压器出现缺陷待处理,为确保在缺陷处理完毕前主变压器不过负荷运行,需紧急调整500kV木棉站稳控装置中的3号主变压器的过载动作定值。调度员使用本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将500kV木棉站稳控装置中的3号主变压器过载动作电流定值从1 540A调整为1 150A、动作功率定值从1 185 MW调整为950 MW,有效保证了稳控系统(装置)在特殊或临时运行方式下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试运行情况表明,本系统实现了广州电网稳控系统“异常状态有告警、危险状态有预警、紧急情况有报告、决策处理有依据、远程控制有手段”的目标,为稳控系统集中管理提供了智能化手段。不足的是,目前系统仅接入了木棉子站稳控装置,信息量较少,部分应用功能无法得到实际应用和体现,后期将结合稳控系统改造计划陆续接入其他的稳控装置,以丰富系统数据信息量,提高相关功能的应用程度,更好地服务于广州电网。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切负荷风险监控系列功能紧密结合了大型城市电网的实际应用需求,充分利用了大型城市电网的数据资源优势,是对现有稳控集中管理系统应用功能的有力补充。在试点应用中,基本实现了稳控装置切负荷风险监控系列功能:提出了一种在线统计低频低压减载量统计方法;通过在调度侧建立稳控系统策略模型实现了稳控系统当值策略在线识别及可实施性评估以及控制量不足情况下的辅助决策支持;通过建立负荷线路与重要用户的关系数据库,实现了稳控系统切负荷重要用户失压风险评估功能;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可以及时消除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裕度,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
7.车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篇七
为认真落实路局一号文件,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职工非正常行车处置能力,突出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车务系统干部职工深入贯彻全路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以确保‚春运‛、‚两会‛安全为重点,突出安全风险管理,深入开展施工、防洪安全大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根据车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部署,进行一下工作。
一、主要做法:
1.严格接发客车安全控制。下发了《关于加强旅客列车安全管理的通知》,对可能造成客车冲突、脱轨事故的12项安全风险进行细化控制措施。
2.下发《关于规范接发旅客列车时装卸作业的通知》,严格执行接发旅客列车时装卸作业的规定,确保旅客列车绝对安全。
3.根据《2012年车务工作重点》(运综函“2012”1号)文件中‚各单位对所有车站(场)值班员要逐一进行非正常情况的演练考核,逐人建档,务必全部过关‛的要求,运输处下发《关于对行车职工非正常处置能力进行风险辨识的通知》(运站电“2012”16号)。一是各站段制定激励职工学习的有效措施;二是各站段要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三是要求认真排查,逐人建档,并制定补强计划。
4.各站段根据运输处《关于上报安全风险‚红线‛管理办法的通知》(运站电“2012”34号)文件要求制定了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红线‛管理办法》,重点突出不同工种的安全风险‘红线’管理办法,明确‘红线’标准‛的要求。
5.强化安全信息管理,关口前移,制定分析制度。
6.各单位按照《关于制定车务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卡的通知》(运站电“2012”37号)要求,一是按岗位工种分别制定安全风险控制卡;二是安全风险控制卡制定结合了《事规》和各岗位工种实际;三是根据铁道部《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修订、补充规定》(铁科技[2012]4号)要求,为做好贯彻落实,规范技术规章,配合总工室修订了《京沪高速铁路德州东(不含)至徐州东(不含)行车组织细则》、《胶济客运专线即墨至济南东间行车组织细则》和《非客运专线自动闭塞区段轨道电路故障处置办法》。结合安全风险管理并着手制定高铁系统的安全风险控制卡。
7.运输处按照路局要求,每月下发一次车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通报,目前已下发3期。重点对当月的关键性、倾向性问题分析,找出不足,提出要求,并制定了下一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8.运输处根据《关于迅速开展路外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的通知》(运站电“2012”56号)要求,强化路外安全管理,开展路外安全大检查大整改活动。
9.强化规章管理。目前修改了两项规章制度,修改了一项作
业标准,新制定一项作业标准。
10.根据运输处下发的《关于对专用线(铁路)、段管线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运站电“2012”43号),为遏制惯性事故,开展了专用线安全管理专项检查。
二、进展情况:
1.各单位对行车职工非正常处置能力进行风险辨识排查建档工作正在进行,并制定了培训计划,内容以岗位实作和应急处置为重点,切实提高行车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按照铁道部《关于推进车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要求各站段结合本单位《安全风险作业卡控措施》和《安全风险‚红线‛管理办法》加强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对行车职工非正常处置能力进行风险辨识排查建档工作。
3.根据按照铁道部《车务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运调技术函[2012]110号)文件要求,做好车务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办法的学习,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修改了车务安全风险考核办法、标准化考核办法,即将下发。
4.继续开展‚围歼调车作业事故‛活动。认真吸取‚3.24‛济西站调车脱轨事故教训,扎实开展‚围歼调车作业事故‛活动,抓好调车作业突出问题整治,强化调车安全管理。调车作业中认真执行信号确认、要道还道、调车联控及穿正调车制度要求,指挥动车前必须认真确认信号,线路预检必须彻底,作业中不得提前撤除防溜,调车引导人员必须引导到头,不得中途下车,防止
‚冲、脱、挤‛等惯性事故的发生。确保调车和人身安全。
5.开展施工、防洪安全大检查。一是根据《关于车务系统开展施工、防洪安全大检查的通知》(运站电[2012]64号),继续开展为期40天的施工、防洪安全大检查,对检查重点逐项列表检查,分析排查施工风险源点并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二是认真执行济铁总发[2012]98号文件,抓好车务施工作业标准的学习和落实。
8.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八
结
为确保整治活动取得时效,县卫计局制定并印发了《峨山县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以卫计局局长为组长的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医疗安全和风险防范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欢迎参考!
XX医疗安全和风险防范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范文 针对近期部分省市接连发生多起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对医疗卫生行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安全事件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峨山县卫计局于3月6日至8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有关工作整治活动。
为确保整治活动取得时效,县卫计局制定并印发了《峨山县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成立了以卫计局局长为组长的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专项整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带队组织县卫生监督局、医政医管股、行政审批股相关工作人员共7人,先后对全县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采取随机抽取和明察暗访的方式开展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专项整治活动。
此次整治活动随机抽取了14家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重点督查,督查内容一是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情况的痕迹资料及工作台账进行查阅;二是对各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制度,临床服务行为的规范等方面进行督查;三是排查安全隐患,针对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科室,药品流通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以及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执业规范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
针对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督查组提出一要加强培训学习,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三要加强医疗安全隐患监管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对自身医疗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自查,建立台帐,逐条落实,确保整改到位。
XX医疗安全和风险防范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医疗质量安全整顿工作整改要求,我科对医疗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现就自查结果及下一步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某些医疗核心管理制度还有落实不够的地方。
个别医务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对首诊医师负责制、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会诊等核心制度有时不能很好的落实,病例讨论还有应付的情况。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健全,对手术病人的风险评估,仅限于术前讨论或术前小结中,还没建立起书面的风险评估制度。
(二)抗菌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不合理的想象。
个别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普通感冒也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抗生素应用档次过高,时间过长。
(三)住院病历书写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病程记录中对修改的医嘱、阳性化验结果缺少分析,查房内容分析少,有的象记流水帐,过于形式化。
2、存在知情同意书告知、签字不规范、药品及一次性高低值耗材等自费项目未签知情同意书。
3、病历均为打印,复制粘贴后未及时查对,姓名、住院号不相符等情况依然存在,字迹潦草,有涂改现象。
(四)个别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中时有“生冷硬”现象,医疗风险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医患沟通技巧不够,对医疗风险估计不足,造成医患沟通不够到位。
(五)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能很好的满足病人的需求,急救技能尚需要进一步演练。
(六)科室管理不够,问题发现后不能经常性督促整改和落实,造成问题长期存在。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医务人员普遍存在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质量管理知识缺乏,质量意识不强,这样就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将质量要求应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就难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因此,培训全体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知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之一。首先要加强医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务必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质量核心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
(二)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及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核心制度的落实。
1、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三级医师查房和病历书写检查工作,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对查到的问题除了当面讲解以外,一周一通报,对屡犯的一定要通过经济处罚,给予惩戒。
2、要加强三基训练与考核,同时对专业知识按照年初学习计划逐步学习到位,在科内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要不断完善考核办法,严肃考核纪律,注重培训的实效。
3、加强病案质量的管理。
开展病历书写规范培训,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及病历检查标准,保证病历的规范书写,及时将住院病历归档管理。
4、根据卫生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通知精神,制定我科具体实施办法及奖惩制度,注重监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禁止滥用抗生素情况出现。
(三)进一步加强科内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以及群教活动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教育。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傲的工作作风,立根在群众,服务在一线,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受老百姓尊敬的医务工作者,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要真正做到将病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不谋私利。
(四)继续加强医患沟通技巧训练,针对病人入院时,医学干预时,病人呼叫时,手术时,特殊检查时,病情变化时等情况进行医患沟通技巧的训练,以增进医患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保证落实知情同意书的签署。XX医疗安全和风险防范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和市卫计局文件精神,为了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防范医疗安全风险,近日,我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
医院成立由张进社院长担任组长,医疗组长焦建雄、副院长姚建龙、副院长黄慧玲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在院周会、行政例会上多次动员,传达文件精神,并要求各科室层层动员落实,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防范工作。
此外,医院修订完善了医疗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医疗安全办、医务科、质控科、控感科等部门针对质量、安全和服务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排查各类医疗安全隐患。特别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操作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加大对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室等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力度。
检查过程中,要求各科室加强管理,严格遵守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认真贯彻执行规范、指南、操作规程,规范临床服务行为,坚决杜绝违反医疗操作常规行为的发生。完善医疗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源头管控,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9.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九
一、对象监测
对象监测是指风险投资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 (如生产、经营、融资、决策等) 进行全过程的监测。它的任务是描述企业真实状况及发展动向。一般来讲, 风险投资家监测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参加企业董事会; (2) 查阅企业财务状况资料、产品资料、生产设备资料以及经营计划; (3) 向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进行咨询; (4) 了解企业所在行业市场竞争情况的变化以及客观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变化等等。在这一过程中, 风险投资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企业家可能对风险投资家隐瞒了某些重要信息, 特别是有关技术方面的信息。这就需要风险投资家密切关注与企业相关的技术创新情况, 必要时要请有关科研机构提供帮助。
二、逆境识别
逆境识别是指风险投资家用特定的评价指标, 判识企业的具体经营环节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逆境现象, 如产品成本太高、市场成长缓慢、不当的财务控制, 企业家无法有效管理等等。斯威庭对风险投资家所作出的实证研究 (见表1) 发现, 风险投资家较为关注的是利润、投资回报率、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这4个指标, 因为这几个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生产、管理、资金以及技术状况。一旦风险投资家发现这些指标出现了异常的下降趋势, 便会认为企业在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当然, 对于不同的风险投资家以及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 评价指标选取及重要性评估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在企业种子阶段, 风险投资家可能会关注知识产权问题, 而在企业发展壮大阶段, 风险投资家则会关注供应商和客户的变动情况。
注:5表示最重要, 0表示不重要, 4、3、2、1表示重要程度从强到弱。
三、逆境诊断
逆境诊断主要是对已被识别的各种逆境现象, 进行成因分析、过程分析和发展趋势的预测。这里, 我们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因素分为两类:技术问题和管理失误。由于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对象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因素, 所以我们将技术问题单列出来, 它主要包括产品无法在有竞争力的成本下完成、产品原型测试不满意、新技术出现使产品过时、替代性产品出现、后续新产品开发失败等等。管理失误是指企业管理层因企业内外环境的突变或个人认识错误而造成的错误管理行为, 它包括错误的行销策略、不当的财务控制、管理层内部的斗争等等。对于企业出现的每一问题, 风险投资家都要认真加以诊断, 以分析哪种因素是主要的, 起丰导作用的;哪些是从属的、派生的。比如由于竞争加剧导致企业销售额下降, 风险投资家应分析这是由于企业产品成本较高, 缺乏竞争力, 还是企业营销系统出了问题。
四、一般对策
一般对策是风险投资家在对企业逆境诊断基础上, 针对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取相应对策。当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技术问题时, 风险投资家首先应判断技术有无更新改进的必要和可能。若风险投资家认为企业技术已经过时, 并且没有开发新技术的基础和条件, 风险投资家便会考虑在适当时机撤出资本。若风险投资家认为企业技术只是在一些细节上还不够完善, 风险投资家便会利用其资讯网络向企业提供支持和援助, 以便企业及早走出逆境。当企业管理出现问题时, 风险投资家首先会利用自己在财务、营销方面的专长向企业提供帮助, 比如企业资金短缺, 风险投资家便有可能以担保形式向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融通。而如果企业销售渠道不畅, 风险投资家也可以帮助企业设计适当的营销战略。
五、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风险投资家应付企业逆境的一般对策不能有效扭转逆境现象, 企业陷入危机状态 (如持续亏损、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生产停顿等) 时, 风险投资家所采取的一种特别管理活动。它是一种“例外”性质的管理, 风险投资家在企业管理层已无法控制经营局势时, 通过撤换企业管理人员, 执行特别计划等应急措施来积极介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一旦企业恢复正常, 风险投资家便重新履行其日常监控职能;但如果风险投资家的措施失败, 风险投资家就不得不撤出资本, 在企业出现危机时, 风险投资家通常会采取的措施是撤换企业的CEO。
为了减少代理风险, 风险投资家除了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进行监控以外, 一般在契约中设立一些限制条款, 限制企业家从事有可能损害风险投资家利益的行为, 包括禁止企业家未经风险投资家同意将股份转移给第三方;禁止企业改变经营范围;禁止企业从事与企业主体不相关的投资业务;企业必须将流动比率、营运资金或净值维持在一定水准;企业必须维持与同业相同水准的负债比率。
参考文献
[1]成思危:成思危论风险投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焦方义刘春燕:中国风险投资市场体系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3]蔡莉杨如冰:风险资本市场的生成与演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李松涛俞自由:推动风险投资发展政策手段的分析[J].软科学.2005, (3)
10.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 篇十
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公司转发了“****号通知”,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公司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下发到各所属公司。要求各所属公司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方案并抓好落实。
******公司都能够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并结合各自实际开展相关工作。
一、各所属公司都能够以全面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强化预防为主理念,认真研究分析安全风险,在预防与管控风险上狠下功夫,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二、各所属公司把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与各节假日前夕的安全大检查相结合,组织生产管理人员,重点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开展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有效保证了平时及节假日期间的生产安全。
三、各所属公司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生产的任务指标层层落实,明确了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同时加强检查力度,杜绝违章作业,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各所属公司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中,都能够采取具体措施,加强过程管控和整改评估,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了国资系统的安全生产良好态势,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
11.财务监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篇十一
一、财务管理的松、假、差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作为以价值运动形式为主的、政策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于主要从事资金流通与资本运作业务的金融公司来说,其好坏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财务控制乏力易导致金融风险
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出的总闸门,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金融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财务控制往往显得非常乏力。如在办理资金进出手续时无章可循,法规资料不齐备;拨付资金不按业务的进度和节奏进行,造成损失浪费;以报代管,管贷不管收,资金回收工作抓得不紧,造成大量的呆账、滞账,不良资产越积越多。
此外,财务控制不力还表现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法统一,上级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得中央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法规不能认真贯彻下去,资金周转缓慢,财会信息不能及时、准确传递,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无疑对金融风险的产生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2.虚假的财会信息掩盖了金融风险
在真实性原则下,财务会计可以通过有关资料和信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分析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据此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在财会工作中注入了虚假因素,后果则会相反。
近几年,金融公司财会核算的虚假性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所有者权益虚置,资本金不真实;搞账外经营,设立账外账;会计科目混淆使用,账账、账款、账实不符;通过人为调账使资产负债比例达标等。财会信息的虚假性使得许多企业长期粉饰太平,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只有等到各种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时,才惊慌失措,但这往往为时已晚。财会核算的虚假性实际上是保住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断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3.理财技能低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长期以来,许多金融公司的财会工作主要集中在日常的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不重视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理财技能贫乏,对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4.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
财务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以及金融公司个别财会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如贪污挪用公款,利用公章私自划拨资金,搞恶性透支,虚开资信证明等,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金融风险。
由此可见,金融公司财务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二、强化财务监控职能―――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强现代理财意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财务机制:
1.积极主动的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决策是金融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
(1)树立新型的决策意识。包括风险决策意识、综合决策意识和效益决策意识。
(2)建立财会咨询队伍。可建立由财会部门牵头,即由精干、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和有丰富业务工作经验、又具一定财会知识的业务人员组成的财会咨询队伍,定期提供较详实的分析报告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3)直接参予决策。为了把好投资、融资项目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公司都应成立投资、融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各下属业务单位根据需要成立审查小组,制定、实施一整套审查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应牵头组织活动,资深财会、审计人员应成为该委员会成员。
(4)为了明确决策责任,全面掌握业务情况,财会部门要建立投资、融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2.严格、认真的财务控制机制
(1)强化制度控制。金融公司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财会制度,对会计核算、现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利润分配、银行账户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下发各部门和职工执行。企业应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对财会基本知识和财会制度的宣传和学习,实行考试合格上岗制度,并制定执行财会制度的奖罚条例,把财会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职工及管理者的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来考核。
(2)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如若发现疑点,必须马上中止所办的有关手续,待事情弄清楚以后再办理,切不可盲目行事。
(3)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加强同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发现有违反财会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
3.真实、科学的财会信息处理机制
(1)整顿会计工作秩序。金融公司对现有公司的资产、负债、投资和融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核查,调整不实的账务,以达到账款、账账、账实相符,尽快纠正会计核算中不真实、不规范的问题。
(2)实行财会信息责任制。上级部门要改变以往那种查出问题只追查财会人员的责任或只对单位罚款的作法,明确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对财会人员按其工作特点制定责任制,对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予以监督,并进行考核评比。
(3)抓好规范化、标准化会计基础工作。对财会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范围要进行调整、改进,建立财会工作新秩序。人民银行应举办有关的培训班,对金融公司的财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之全面了解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律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核算与理财能力,为防范金融风险打下基础。
4.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财务制衡机制
金融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财会部门除了自觉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以外,还必须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去调节、制约整个企业的营运过程,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1)健全和硬化财务预算约束。财会部门每年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金融监管的要求,对企业的资产规模、资本扩张、资金借贷、经营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指标进行反复测算和平衡,制定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的财务计划。
(2)加大力度抓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金融公司应当成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协调委员会或协调小组,定期举行例会,通报资产负债情况,编制好资产负债比例考核表,讨论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3)加强财会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会部门之间必须保持协调一致,保证统一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企业的财务制度。为此,金融公司对属下单位的财务应实行下管一级的办法,即财会人员尤其是负责人由上级单位委派,定期调换。财会负责人定期回公司总部财会部门述职,建立个人业绩考核档案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公司总部财会部门应更多地了解下属单位财会人员的工作情况,加强指导和督促。
(4)培养财会人员的自律意识,完善内、外部的对账制度,健全企业稽核监控系统,强化检查监督。
5.在现代资本市场上游刃自如的理财机制
如何防范与及时化解金融风险,财会部门除了增强社会责任感,改善日常工作以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理财技能,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资本市场,财会人员都必须积极涉足,成为理财能手,以此来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
(1)梳理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关系,互解债务链,使内部资产负债结构趋向合理,减少资金阻滞,加速资金周转。
【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总结】推荐阅读:
食品企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08-30
食品安全风险排查记录10-24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探讨论文11-07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成立06-17
10.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工程监理工作总结09-22
食品安全培训总结06-28
食品安全重点总结07-11
乡镇食品安全年终总结07-22
学校食品安全活动总结07-23
小学食品安全教学总结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