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段创意设计

2024-06-19

教学片段创意设计(共16篇)

1.教学片段创意设计 篇一

《宋明理学》中“宋明理学的影响”片断的教学设计

宿松中学 孙伟萍

一、教学内容分析

①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在掌握宋明儒学内容及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了解其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逐步形成正确而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分析本片断在本课和本单元中的地位:“宋明理学的影响”在本课的最后一段,对本课的内容起总结作用。而理学本身对于巩固专制皇权起了重要作用,但其禁锢人性的消极思想也成为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对象,这就为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埋下伏笔。可以说本片断起了一个承上而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基于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人物评价、史实分析归纳已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逻辑归纳能力,因此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①阅读课文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②通过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及其思想发展脉络的学习,正解认识宋明理学及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过程与方法】

按“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归纳讲解”模式进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五、教学过程

(一)补充下列材料,比较理解上一子目有关不同时期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3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儒家伦理道德;对立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中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朱:“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 王:“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二)过渡到下一片断“宋明理学的影响”,投影以下材料:

名言名篇: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美丽 ”的三寸金莲

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犹有怜之者;死于理,“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宋明理学的作用?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完善如下:

积极方面:塑造了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消极方面:①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②用三纲五常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③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等观念。

(三)拓展提升:对宋明理学应持什么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四)小结:宋明理学直承孔孟而继续发展,使之从传统思想上升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传统的中国哲学,是中国人对宇宙现象与人的生存原则的一种领悟和把握,并把这种基本精神贯彻于实践之中。孔孟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启蒙,程朱理学使中国哲学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我们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宋明理学的作用。

反思:分析学情,适当补充具体事例,复杂的理论通俗化,贴近学生要求,是教师应当深思熟虑的问题。

2.教学片段创意设计 篇二

1. 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与圆有关的美丽图片, 一起欣赏。 (幻灯片播放)

师:漂亮吗?难怪有人曾经说过:“我们的世界是因为有了圆才如此美丽!”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圆的世界, 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2. 提问

你们在哪些物体上见到过圆形?

学生回答后, 教师课件展示课本出现的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并抽象出圆。

3.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

师: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圆, 看了那么多的圆, 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呢?用你们手中的学具画一画。

引导交流所画的圆,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小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板书: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二、自主探究, 体验成功

1. 介绍圆规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师:刚才, 同学们“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用不同的工具画出了这么多的圆, 如果要画一个这么大的圆 (手势比划圆的大小) , 选刚才的什么工具好呢?

生:圆规。 (课件出示圆规) 圆规画出来的圆, 既可以大, 又可以小。

师: (介绍圆规) 圆规有两只脚, 一只脚是针尖, 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图的笔, 两脚可以随意叉开, 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

师:还有一个小窍门, 画圆时有针尖的一脚用力稍微重一些, 可以将圆规稍微倾斜一些, 这样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旋转。明白了吗? (手势示范)

2.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师: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哪几个步骤?需要注意什么?

师:大家都画好了, 我们来看看电脑动画是怎样画的? (课件出示画圆过程)

总结画圆的步骤: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板书)

师:假如现在规定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 谁能上来把这个圆画出来, 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小结:画圆时应该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 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 要旋转一周。 (课件出示)

3. 介绍圆

师:我们会画圆了, 还要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师介绍圆心、半径、直径。 (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自己的圆中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并用字母表示。

完成“练一练”第1题。

4. 探究圆的特征

师:我们现在会用圆规画圆, 并且又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 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的特征。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的方法来探究圆的特征。

3.作文教学应重视创意片段写作 篇三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意片段 写作

所谓“创意”,顾名思义,就是创出新的意思或意境。当它与“写作”联姻后,创意写作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写作,可以是在既定的场景、情境、范畴下的个体发挥,写成的文字作品几乎不含模拟或类似的成分,仅仅属于作者个体的原创。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创意片段写作训练需要更新几个观念。

首先,重视写作情境的营造。写作是语境要素间的潜在互动,语境要素包括具体情景、写作目的、作者等,它们将决定并制约着文章形态。

其次,评价体现过程关注。不考虑“遣词造句美不美,好不好”等干扰因素,不用生硬简单的评价条款将写作过程变成零散、断裂的思维碎片。我们的评价就是在片段写作过程中提供的帮助,体现为一种过程的关注、辅助、提醒、修正。

再次,肯定能力的提升。“创意”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先从放胆写开始,当写作变得大胆流畅后,再添加更多的创意元素,如设计贴近生活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融人情境中写;扮演不同的角色写;自觉调用各种技法写;更精准地瞄准目标写等。

第四,任务驱动。写作不是作者一个人在倾诉,总是面对一定的读者。我们写出的文章也只有进入与读者互动流通的领域才具有价值。事实上,读者的需要和文化环境一直在以一种隐秘但强大的力量决定着文章的内容、结构、文体、语言。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写作前就设定好片段文本的既定读者,之后让他们带着鲜明的任务驱动去写,读者就是任务的对接方,写作就是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

“创意片段写作训练”的实施包括三个过程:

(一)“想到什么,写出来”——“创意片段写作训练”的起步阶段

起步阶段的创意就体现在“低要求”上,力求让学生“想到什么,写出来”。中国传统作文教学理论中有“放胆说”,“放”就是学生写作开放自由的情态,是无拘无束地写作享受。“放”需要借助“胆”。胆量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文质的不苛求,来自将学生放归生活。“先寫自己熟悉的”,“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就值得写”。

(二)“想清楚,写出来”——“创意片段写作训练”的推进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写作预备后,横亘在学生写作之门的巨石被搬开了,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想清楚,写出来”的质变阶段。此阶段特别要注重“创意”。“想清楚”就是强调作前的构思,是思维参与的信号。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之前想清楚:我将以什么身份来写,我要写给谁看;我写下的这段话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我要在什么情境下写;我在写的时候,可以运用什么方法让他们看得更明白……想得越清楚,写得越畅快、越有可读性。这里,老师要指导学生怎么去“想”,但“想”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切不可包办替代。以往写作指导教师代为构思,学生也只有依葫芦画瓢,写的作文千篇一律,可读性不强。长此以往,学生慵懒,教师厌看。

这个阶段教师要在写作设计上下功夫:

第一,情境创设要“新”,“新”就是要瓦解学生对惯性思维的依赖,既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又要避陈去俗,翻新出奇,从新的角度、层面去感受和发现旧对象的新意义,提高写作积极性。

第二,写作要求要明确。杜绝“字数达到多少,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这些空话套话。

第三,评价要有针对性。要求学生要“创意”写作,教师的评价为什么不能有“创意”呢?杜绝旁观者式或高高在上的评语,如语言优美、中心突出等,教师要先进入创作情境,尝试表达,知冷暖,体察创意的艰难。通达是基础;符合情境是达标,新颖是优秀。每次练习都在唯一情境下创意,不能模仿;言语能有出乎意料的创意,有一鸣惊人的内容,能一语中的达成目标的视为优秀。

如写一段话,要求教会别人你最拿手的一件事。此事例中,写作之前“想清楚”至少做到三个明确:第一,明确“我”所处的具体的言语交际语境,通过文字“面对面交流”,有可感;第二,明确“我”将以什么样的身份写,“教”即是“已会者”,写作联系了生活,有可依;第三,明确写作任务以及达成的目标,“教会”是目的,能主动选择有效的方法,写作有了动力,有可为。想清楚后写,有思维参与写,写就变得简单、主动。

(三)“想得妙,写出来”——“创意片段写作训练”的提升阶段

“新”不一定“妙”,此阶段在“新”的基础上要求“妙”。“想得妙,写出来”。“想得妙”中的“妙”是此阶段的评价理念。何谓妙?“妙”源自《道德经》,这里指无死板恒定的规律性,无世俗条框的限定性,具有充分的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具体说,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训练:第一,要求学生写作前构思要充分、持久,不要贸然动笔,训练全面思维。第二,要求学生作文时构思要多角度,不要陷入单一死板的牛角尖,训练发散思维。第三,要求学生表达抓住关键处,不要不着边际或是平均用力,训练集中思维。第四,要求学生在自查自改时,能从反向逆推以求证,训练逆向思维。

4.手指片段教学设计 篇四

课前欣赏漫画:

一、漫画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这些都是丰子恺的作品。介绍丰子恺:著名作家、漫画家。

2、交流反馈:同学们都完成了,我们来看一看这一位同学是怎样填写的。

1、教师:丰子恺先生写的课文,如同他的漫画一样让人忍不住想笑。

2、第一次介绍:屏幕出示要求:介绍你喜欢的手指。

4、第三次介绍:请学生来介绍,认真听,好在哪?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学生的介绍比较概括、理性,干巴巴。

教师现场采访介绍同学:你为什么把中指的这个特点介绍的这样具体?

出示: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2)介绍食指

学生:舞蹈演员。

5、第四次介绍:有条理、有趣味,落落大方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手指。

学生评议:说出了优缺点。

6、小结:五个手指各有所长,正所谓——(出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教师:(图片出示身上的五官)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会让我们有所感悟。看,老师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图片,提出要求:我们身上的五官也同样具有不同特点,我们学着幽默风趣的语言,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一写。

2、交流:

4、推荐阅读: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小学生丰子恺读本》送给班子的图书角,大家可以轮阅。

5、课外作业:学习课文的写法,完成习作《五官》

板书:

手指

有条理 有趣味 落落大方

幽默传神

今天我们学习《手指》一文。我先把几个层次不同的问题列出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老师适当微调,然后分组活动。

题目: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第二组:

题目: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大拇指:„„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食指:„„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中指: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无名指和小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第三组:

题目: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都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将屏幕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

2.师:这一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短处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重点引导:(大屏幕出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寥寥几语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

篇二:手指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课题: 手指

学科: 语文 备课教师:邓毅 授课年级:六年级 篇三:手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手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本组课文中,《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体现本组课文共同的特点:借平凡的日常所见,揭示生活真谛。

关于人文主题,学生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感情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而这些情与理的内省要以学生的反复阅读为前提,以学生搜集的资料为辅助。

关于知识能力培养主题,把从三年级开始的抓住重点句段继续熟练应用,六年级上册重点习得的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蕴含的深层意思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还要体现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特点,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以增强语感。

教法选择:

首先要充分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在广泛的交流中矫正、完

善、丰富个人对文章的品读。其次就是教师要在抓重点句段理解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上着力强化。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老师禁不住要向你们竖起大拇指。

男女生分组抢说含有“手”字的成语,不能重复。

手疾眼快 爱不释手 白手起家 不择手段措手不及垂手可得 触手可及 赤 手空拳

大打出手丹青妙手 大手大脚额手称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拱手让人拱手听命

高抬贵手 高下其手 高下在手 举手之劳毛手毛脚妙手偶得 蹑脚蹑手 拿手好戏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棋逢对手 棋逢敌手棋高一着,亲如手足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是十分快乐的事情,这快乐当然不排除语文学习与学生特别喜爱的游戏相结合,结合课文内容,课前二分钟大家一起玩玩手语和手影,兴奋点一下子被激活。为以下的学习做了积极的心理孕伏。成语是汉语的一朵奇葩,在紧张的竞赛中积累一些成语,能够以趣促言,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

【设计意图】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养成就是在每课书的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学生的语感也与良好的朗读习惯有直接关系。而就文本解读这个角度,反复朗读,可以其义自见。

【设计意图】自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学生阅读能力最基础的一项。

2.交流读书所得。

手指名称

他的样子

他的性格

大拇指

肯吃苦

食指

直直落落的曲线

机敏

中指

出工不出力

无名指和小指

附庸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在屏幕上一一出示五根手指的样子及其性格,能够更加一目了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更加清晰。

n1.大拇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把朗读作为了一个支点,拉动对语文形式的感性认识,从而滋养写作;拉动语言的积累,从而提升语感;拉动思维的深入,从而受到人文的熏陶。

他的性格学生归纳起来有难度,因此要给学生潜心读书的时间,耐心等待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学生读书的答案可能有:从事的工作复杂,经常从事冒险和受伤的工作。还有他很机敏。

【设计意图】要把拨乱反正的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只要认真读书,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会有自己个性化的不曾预约的精彩。因此。

【设计意图】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老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选自己所爱,展自己所长。

5.识字片段教学设计 篇五

1、会认“撒、玉、仰”三个字,会写“数、玉、珍、珠”四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夜空的美丽。

教学重点:

1、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规范书写“数、玉、珍、珠”四个字。

教学难点:认清“撒、仰”的字形,读准读音,理解字义。掌握多音字“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根据情景图描述: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星星在美丽的夜空中忽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一个孩子依偎在奶奶的身边,仰着头,用心地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呢?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师板书课题,请大家伸出手指一起跟老师板书课题吧。板书完毕,请同学们再大声地读两遍课题。

2、师指着“数”问:你能像用数星星这样的词用“数”再组词吗?学生组词,如“数数”,“数鸭子”。教师相机引出“数”的另一个读音“shù”,读“shù”时可以组哪些词呢?如:数学,数字。

二、随文识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读识字。

师:下面请大家结合着课文插图,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读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会怎么办?

生可能回答:(1)借助课后生字注音识字。(2)问问身边的同学。(3)向老师请教。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师:哪位同学能勇敢地读给大家听一听。随机指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品句识字。

师:在这一段中,有一句话写出了夜空的美丽,你能找出来吗?

生: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师: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出示“珍珠”一词: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这个词语。

生:珍珠

师:睁大你亮晶晶的小眼睛,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个字都有个王字旁。

师:真会观察。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

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王字旁加上朱就是珍珠的珠。

生: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把诊断的诊中的“讠”换成王字旁,就是“珍”。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好。我们再来念念这个词语吧。

生:珍珠

师:有没有见过珍珠呀?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珍珠圆圆的。

生:珍珠闪闪发光,非常有光彩。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把星星比作珍珠?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就像珍珠一样闪烁着光芒。

师:说得真好。所以作者把星星比作了——生接:珍珠。那碧玉盘是什么呢?

生:就是用碧玉做的.盘子。

师:哦,在这里指什么?也是玉盘子吗?

生:不是,在这里指夜空。

师:你很会理解。请大家猜个谜语,一个姓王的小伙子,腰里掖着一块糖。是这个词中的哪个字呢?

生:玉。

师:真聪明。

师:让我们把这个句子再完整地读一读。

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学生齐读。

师: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生:撒。

师:你的眼睛可真亮。

出示“撒”:怎样记住这个字?

生:提手旁加个“散步”的“散”

师: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对吗?请你做做“撒”的动作好吗?(生做)其他同学也可以做一做。

师:能用“撒”组个词吗?

生试着组词,如有和“洒”混淆的,师应引导学生对两个字加以区分:撒指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可组词:撒种子,撒花。而洒表示使(水或其它东西)分散的落下,或指分散的落下,如:洒水,泼洒。可见区别主要在“扔出去”和“落下” 。

师: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孩子们,如果坐在院子里的孩子是你,看到这样夜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很美。

生:我会陶醉在这美丽的夜空中。

师:那现在请大家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自由练读,指生读,师示范读,生齐读。

师:在这美丽的夜空下,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干什么呢?

生:数星星。

师:他是怎样数的?请你来读一读。

生: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shǔ]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师:我们学着这个孩子也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吧。

师生共同仰起头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

师:刚才我们。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头是——生接:仰着的。

出示“仰”,师:那仰的意思就是——?

生:把头朝上抬起来。

师指着“仰”字:这个字怎么来记呀?

生:用换偏旁的方法,把欢迎的迎中的走之旁换成单人旁,就是“仰着头”的仰。

生:仰和柳树的柳也很相似。

师引导学生区分“仰”和“柳”。

师: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生:不能。

师:可是这个孩子还是在数着,一颗,两颗,三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这真是一个——

生:认真的孩子、有恒心的孩子、爱观察的孩子。

师:让我们带着敬佩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生齐读。

三、书写指导。

1、出示:“数、玉、珍、珠”,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数、珍、珠是左右结构的字,玉是独体结构的字。

2、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四个字,学生认真观察。强调:

数:分清各个部件,左上是个米,捺变成点。左下是个女,横不出头,充分给右边的反文让出空间。

玉:注意三道横之间的长短关系,中间的横最短,下面的横最长。三道横之间的间隔要匀称,写的时候不要丢掉一点。

珍、珠:这两个字在写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王字作偏旁,横变成提,强调“珍”下面的三个撇起笔在一条直线上。

3、学生临摹仿写。

6.识字写字教学设计片段 篇六

师:在几个生字宝宝中,“气”字想先和你们成为好朋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字帖里的“气”字,想一想怎样把它写好。

(学生开动脑筋,各自读帖)

师:要写好“气”字,应注意些什么?

生1:“气”是个独体字,整体看是方形的,要注意写平稳。

师:能先从整体结构观察一个字,对!

生2:“气”字最后一笔和我们学过的“飞”字的第l笔相同,都是“横折斜钩”(_乙),不要写成横折弯钩(乙),或者把斜钩写成竖提。

生3:老师我有补充,“气”字的最后一笔横折钩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从左半格的横中线中间稍微靠下一点的地方起笔,写得要长一点,能托住上面的笔画。不然,站不稳,“气”真的会生气了。

师:说得很形象!这一笔是“气”字的主笔,是写好这个字的关键,一定要注意斜中求正。

生4:“气”字第一笔撇占左上格,从竖中线左边一点起笔,第2笔、第3笔、第4笔中有3个横,要排匀称,写的时候要注意中间横短,下横最长。

师:对,第1笔要找准位置。

多横排列时,只有一个长横,这是基本笔画的组合变化规律。

“气”字都急着和你们做朋友了,快来在字帖上试着描一个写两个吧,看谁的“气”字朋友最漂亮。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写完的同学,在自己认为写得最漂亮的字旁边画上自己喜欢的标记。然后,和字帖中的范字比较一下,看看哪儿写得不好,在后面再写一写。

(学生自我欣赏,自我修正)师:接下来,你们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互相评一评,看谁最会观察、欣赏别人,别忘了指出字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按小组相互赏析交流)

师:现在,谁愿意把你的“气”字朋友给大家欣赏欣赏?

(学生积极踊跃,选一生到前面给大家展示)

师:××x,你自己先来说说吧!

生:我觉得我写的第二个字比较漂亮,尤其是最后一笔横折斜钩长短合适,把上面的笔画托住了,我特别喜欢,给自己画了一面小旗。第一个字写得看着不舒服。

师:真懂得欣赏,老师也有同感。小组同学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觉得×××同学的字写得很认真,第二个字很端正,三横排列均匀,我要向他学习。

生2:我想提醒他,第一个“气”字的横折斜钩的斜钩写得太短了,就像一个人的腿短了一截一样,站不稳。

生3:我也喜欢他写的第二个字。第一个字第一笔撇起笔靠下了,整个字显得有点挤。

师:你们很善于评价,准确找到了问题所在。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

生4:我感觉如果第一个横写得太靠下也不行,为了排均匀,整个字在田字格中就不能居中了,像沉下去似的。

生5:我认为最后一笔斜的角度也不能太大,不然这个“气”字朋友就像趴着一样,显得没有精神。

师:老师在你们写字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对同学能严格要求,称得上是负责任的小老师!现在,老师就按你们的建议来写一个。要知道,看仔细是写好字的前提,注意“气”字主笔的写法。(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7.教学片段创意设计 篇七

一、在观察操作中丰富学生的表象

【教学片段1】分—平均分—认识分数。

利用学生分月饼的情境,明确:两个人分两个月饼,1个人分得1个,“1个”就可以用整数“1”来表示。(展示整数“1”)

师:如果1个月饼要公平地分给两个人,那又该怎么分呢?一个大一个小公平吗?

生:不行,不公平,要一样多。

师:想一想,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分得一样多的分法叫做什么?

生:平均分。

师:分得一样多的分法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这平均分得的半个月饼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那么要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创造一个新的数表示这“半个”吧!

师: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是一半,是两份中的1份,现在我们就用“1份”这个词来表示“一半”。一半是其中的1份,另一半也是其中的1份。你们看,这里还有一个同样大的月饼,我们可以用它来表示分之前情况,贴在下面,用“2”来表示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上面贴分之后的情况,用“1”来表示其中的1份。(板书)

师:同学们,在左边的同学手中有一个西瓜,在右边的同学手中有一个三角形,你们也像老师一样分一分,公平地分给两个人。

学生操作,集体展示。

师:把1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这是其中的1份,另外半个也是其中的1份。我们再拿出一个一样大的西瓜,用刚刚的办法来表示,用“2”来表示平均分成两份,用“1”来表示其中的1份。(板书)

生:三角形也可以用“2”来表示平均分成两份,用“1”来表示其中的1份。(板书)

师:请你们观察这几个实物或图形,观察这几个数,都是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1份,这样表示还挺清晰的。可是2和1这么写好像又会和整数混在一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和整数区分一下?

生1:加个逗号。

生2:加个括号。

师:如果我们给它们加上个小横线,这不就区分开了吗?这个数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研究的“分数”。(板书)

师:这个数就读作“二分之一”。分数可特殊了,只有在平均分的时候,才可以用分数表示。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是半个,是整个月饼的一半,是两份中的1份,我们就用分数1/2表示,另外半个也是1/2。

师:想一想,小横线可以表示什么呢?“2”又表示什么?“1”又表示什么?

生:小横线可以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了两份,“1”表示其中的1份。

师:把1个物体,像月饼、西瓜、苹果等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用1/2表示。

概念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抽象出某一类对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在教学时,注重从学生所熟悉的感性材料入手,分月饼、分图形,利用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物体的经验,三组数据形象地对比,从整数引入分数,让学生既从内在意义上,也从外在表现上初步感知“分数”,把新的认知起点与旧有的经验联系起来了。学生还通过板书感受到了“分数”在人类历史中的形成过程,为后面介绍分数的历程埋下了伏笔。

二、在类比思考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片段2】涂一涂、比一比。

师:实物中有1/2,三角形中有1/2,你能不能也在其他的平面图形中折出1/2呢?请你拿出彩纸,自己动手折一折,然后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2,并用1/2标注出来。学生动手折。小组交流展示(图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么多的图形,为什么阴影部分都能用来表示1/2呢?

生:虽然它们的图形大小不一样,但是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1份都能用1/2表示。

师:所以这块阴影部分就是这个圆形的1/2,而这个正方形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2,它们的“主人”可不同啦,一定要说清楚。

【教学片段3】折一折、画出“几分之一”。

师:生活中不仅有1/2,还有许许多多几分之一。你还知道有哪些几分之一吗?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现在就请你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用折一折、画一画等方法创造出更多的几分之一,记得要标出你折的分数。

学生折后,集体交流:折的是几分之一?是怎么折的?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对“平均分”后产生的分数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安排了一些富有思维性质的操作性活动,让学生从图像中、直观感悟分数的大小,获取直接的经验。在认识1/2时,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图形的1/2,而是选择不同的图形来让学生动手操作表现它的1/2,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直观地体会到“为什么图形不同,但阴影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

三、在概括反思中增进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只有通过概括,为概念下好定义,学生才能运用推理、迁移来继续学习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先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师呈现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特征,从“分”到“平均分”,再到“分数”,从“二分之一”再到“几分之一”,一系列展现学生生活经验的环节促进了概念的建立。接着,让学生总结分数的含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完整地用数学语言说出分数的含义确实有些难度,因此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 ,采用课件 展示分数 的概念“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份,其中的1份就能用分之一来表示”,让学生能够模仿着说,再自己说,降低了思维的难度,帮助理解概念的含义。最后,举例生活中的分数,了解分数概念的演变历史,建立起分数的概念与已有的相关整数概念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串联起系列概念,为后面继续学习其他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8.教学片段创意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但能表示具体的数,还能够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从“数”到“字母”

课件呈现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的场景。

场景1:一组学生摆了1个、2个、3个三角形。

场景2:另一组学生摆三角形,但所摆的三角形的个数从场景中辨识不出来。

场景2呈现后,提问:他们摆了多少个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

学生做出“4个”“5个”等各种猜测,有学生指出:他们摆了任意个三角形。

师:我赞同你的说法。摆任意个三角形,要用多少根小棒?

生1:可以用?×3,用?代表未知的三角形个数。

生2:可以用( )×3。

生3:可以用a表示,用了a×3根。

师:a表示什么?

生3: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

师:当数量不确定的时候,可以用字母来表示。

【设计意图】课前学情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字母”并不陌生,但只是把它们当成某个特定物或数的替代符号,其中的缘由是,学生以往的认识对象都是具体的、确定的。因此,用字母表示数的新意义要进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关于字母运用的原有经验是必须被唤醒的,而且,要实现认知上的突破,必须对字母表示数的新意义和旧经验之间的区别有清楚的认识。所以,教师要直面学生运用字母的已有经验,并对之加以调适和总结。课前谈话,是激活、唤醒;从确定到不确定,是转折、提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个性化的符号表示——数学地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丰富经验。

二、从“字母”到“式子”

师:假如要围成这么多(指着a)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

生:b根,x根。

师:小棒的根数是不确定的,所以同学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字母表示。

师:事物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关系,只看这一个字母b,你能看出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吗?

生:不能。

师:我们刚才是这样计算的:1×3, 2×3, 3×3, 4×3。这些变化的算式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呢?

(学生安静地思考,然后小声地和同桌进行交流。)

师:每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现在有a个三角形,一共需要——

生:a×3根。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也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用一个字母和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小棒的根数,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一些?

生1:用式子表示比用一个字母好。

生2:从这个式子就可以看出有a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

师:这个a×3既可以表示小棒一共有多少根,还能告诉我们小棒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最难理解的是: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结果,又表示关系。究其原因,算术学习的长期熏陶,学生习惯于关注具体可见的“结果”,具有强烈的“得数情结”。因此,要接受“含有字母的式子能够表示结果”已经是勉为其难了。而对“还能表示关系”这一层,学生更是感到困惑不解。这是从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转变的一道难以跨越的“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转换视角,从关注“结果”到关注“算式”,“把计算小棒根数的算式作为思考对象”,对“将含有字母的式子既看做一个过程,更能看做一个对象”这种思维方式的价值有了真切的体会。(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天山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9.《播种友情》教学设计片段 篇九

内容标准

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与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能力: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知识: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我思考、我发现、我探究、我成功.案例:小雨很喜欢交朋友,她的朋友可不少,和刘丽是学习上当之无愧的好朋友。虽然个性、爱好迥异,学习上确是形影不离,她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学习方法,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不仅这样,在小雨有错误的时候刘丽总是很认真地指出来,诚恳地帮小雨改正错误,刘丽的批评让小雨及时清醒,不断地进步,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教师:刘丽的友情给小雨很大的帮助,但是一个批评自己缺点和错误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吗?请同学们思考、探讨一下这问题。

学生:是真正的朋友。(小组讨论,分析朋友的批评对自己的帮助和提高,并选出同学回答)

教师:当我们出现了缺点和错误时,朋友直言不讳的批评,坦诚相见的劝告,就会成为一味良药,催人猛醒,使人进步。

当我们有缺点时朋友会批评我们,那么当我们有了困难或取得了成绩的时候朋友又会给我们怎样的帮助呢?

学生:说一说知心朋友对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帮助。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教师: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朋友会给我们热情的鼓励和帮助,使我们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战胜困难和挫折;在取得成绩和获得成功的时候,朋友的逆耳良言,又会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总之,友情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幸福和欢乐。

设计意图:把讨论作为此环节的主要教学方式,也是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的过程也是合作的过程,发散思维培养的过程。对于友情的积极意义,通过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事例,给学生以直观地感受,以很好地落实教育教学目标。

10.教学片段创意设计 篇十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杨美红

教材分析:

《我想》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第九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共有5个小节,前4个小节结构基本相同,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接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文中的“我”携着一颗童心,在春天的阳光里尽情地幻想、想象,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诗中采用了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以凝练的语言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细心品读,模仿创编,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新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的意境,体会“我”对美的追求和向往。2.认识5个生字,会写“柳”、“商”两个字,练习独立识字。3.激发学生想象力,仿照课文前四节再编写一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红色半圆,你想到了什么?我把它竖着放,你又想到了什么?倒着放呢?(指名说)

2.过渡语:你们瞧,这就是想象,会想象的孩子最聪明。世界上所有的发明就是在想象中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的儿童诗也和想象有关,名字就叫做《我想》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同学们,有了想象,一个小小的半圆就成了一个精彩的世界,有了想象,诗歌也变得更美了。快速打开书本,认真听一听。

2.这首诗,实在是太美了,有的同学都跟着读了起来。词语朋友也跑出来了,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词语)自己读一读。

词语:布谷鸟、柳树、柳絮、蒲公英、小小的脚丫、湿软的土地、甜美的营养、柔软的白云、神奇的课堂、明亮的太阳、绿色的篷帐、遥远的地方、绿得生辉、开得漂亮、商量商量、瞧一瞧、随着风儿游荡

3.读准确了吗?我来听听。请听老师的提示,你们再认真地将每个词连读两遍。耳朵竖起来了。

4.厉害的人读词语,他会让人好像真的看见这样东西一样。比如:布谷鸟叫声很清脆、遥远的地方实在太远了,我们就拉长读。

5.我读一个,你们读一个。

有意思吧!这次换你们先读,也可以跟老师一样做动作。

6.读得真美,可是会读了,还得会写。想想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怎样把它们写漂亮。(课件出示“柳”、“商”)

师范写柳:木字旁的竖起笔高,中间的撇起笔低一点,右边的横折钩的横和左边的横一样高。注意中间的一撇,表示柳条随着风儿飘荡着。

师范写商: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里面是八口,表示商量的时候七嘴八舌。将这这个字在书桌上写一写。

(再出示词语)找出你还觉得难写的,自己在桌子上写一写,并且像刚才那些想一想哪个笔画要注意。

7.生字我们会写了,诗歌一定难不倒你们!这样吧!我们来比比,在规定的时间看谁课文读的次数多,想要读得多,速度就得快,立起书本,预备——开始!

8.我刚才下去悄悄一问,有的同学读了两遍,厉害点的读了三遍。

三、再读课文,读熟读美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快还不够,还要读得美。我们来看看谁读得最美。读诗歌要有轻有重,老师用红色标出来的就读得轻一点,你们听(老师范读),生齐读。

2.你们注意到了吗?“悠哇,悠——”后面有一个长长的破折号,要读得长一点,慢一点。指名读。

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可爱了。一二组和三四组比一比。3.后面的小节也有这样的破折号,你们试一试。全班齐读。

4.读得真不错,我们再来比一比,男同学一句,女同学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5.男同学和女同学都读得这么投入,老师都比不出谁比较厉害了。这样吧,杨老师也和你们比一比。有信心赢我吗?红色的老师读,黑色的你们读。

四、边读边想,即兴补白

1.小姑娘的想象实在太神奇了,让我们和她一起张开想象的翅膀吧!第一小节补白训练点:悠哇,悠——,悠出

。悠哇,悠——悠出绿油油的小草,悠出刚睡醒的小青蛙,悠哇,悠——悠出

。(看图说话)第二小节补白训练点:我还想把脚丫连在。我还想把脚丫连在榕树须上,连在小草根上,连在玫瑰花茎上。连在。(看图说话)连在。(指名说)

第三小节补白训练点:看

。看天空多辽阔,看彩虹多灿烂。看

。(指名说)

第四小节补白训练点:变

,得

。变小树,长得高大。

变,长得

。(指名说)

2.过渡语:同学们,相信现在的你呀,一定和小姑娘一样爱上幻想了。你们有什么奇特的想法吗?动动脑筋。

3.老师也有许多想法,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想把手臂接在细细的雨丝上,滋润金黄的沙漠,融入蔚蓝的大海,洒呀洒,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4.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先说给同桌听听。教师巡视并指导。

5.好,同学们,欣赏了同桌的想法,再拿起笔把自己独特的想法美美地写下来。教师巡视并指导。

6.反馈:咱们班的第一位小诗人是谁?

7.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的想象这么新奇,这么独特,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两首有趣的畅想。

《字母的畅想》《海上的风》。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总结:原来啊,丰富的想象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同时,老师觉得在这堂课中,咱们班的同学能够做到看中想、听中想、写中想、读中想,真是不容易。想象不仅是神奇的魔术师,它还是我们学习的好方法,希望以后我们也能够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今天回去之后就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听,编一首小诗也可以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超市: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诗歌 3.模仿课文编一首小诗,并读给家人听。

附: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它一来,就溅起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琴师,它一来,就奏出万种乐曲。海上的风是大力士,它一来,送走万片云帆。海上的风是狮子,它一吼,就掀起滔天波浪。

字母的畅想

11.《秋思》教学片段赏析 篇十一

师:以前学过不少古诗,请大家说一说,怎样读懂一首诗的字面意思?

生:我的方法是先理解诗句中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把这些词语的意思串连起来。

师:这是一种好方法。(板书)

师:在采用这种连词意理解古诗的方法时,有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

生:有。我发现有时候直接把词意连起来,句子不怎么通顺。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生:比如《泊船瓜洲》的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把几个词语的意思直接连起来,就是“京口瓜洲一条长江相隔”。这就不通顺。

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生:我觉得适当添加一些词语就可以了,“京口和瓜洲之间被一条长江隔开。”这就通顺了。

师:你这个办法总结得好。(板书)添加一些词语,能使句子更通顺。同样道理,有时候也需要适当地删除一些重复的词语。(板书)

生:我还想到了,有时候还需要把词语的位置互相调换一下。

师:你真会总结,这也是一个好办法。(板书)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用“连、添、删、调”理解《秋思》的字面意思。

【赏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主张:古诗教学要淡化诗意,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而要重视品析诵读。但是,淡化诗意不等于不要理解诗意,如果连诗的字面意思都不理解,何谈入情入境地品析呢?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对成年人来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但对小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毕竟古诗在语法上有其特殊性,语言表达方式与今天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正如达尔文所说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上述片段中,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对古诗字面意思理解的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片段二】

师:只知道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够,我们只有细细地品读,发挥想象,才能进一步感受诗中包蕴的极其深刻的内涵。请静下心来默读这首诗,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产生许多疑问。(生自由读古诗,找出疑问)

生:诗的第一行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我觉得这句话不通。秋风明明是无形的,他怎么看得见呢?

师:是啊,诗人怎么看得见呢?他能看见的是些什么?

生:我认为诗人看见的是秋天的景色,如枯黄的树叶簌簌地随风飘落。

生:还看见衰败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发抖。

师:“瑟瑟发抖”这个想象非常丰富,非常形象。

生:诗人还可能看见一群大雁往南飞去。

师:(播放秋风声)是啊,秋风虽然无形,却又处处可见。秋风过处,树叶飘落,百花凋零。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刮在洛阳城里,刮过树梢,刮过草地,也刮过诗人张籍的心田。大家试着比较一下,如果把“见秋风”改为“见落叶”“见花谢”“见大雁”,效果如何呢?

生:还是用“见秋风”恰当。这三个字把诗人见到的萧瑟凄凉景色都概括进去了。

师:秋天本是个丰收的季节,为什么在诗人张籍眼里却如此萧瑟凄凉呢?谁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生:我从第二行诗找到了答案。诗人看见萧瑟的秋天来到,不由得想念起家乡的亲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心情自然是非常寂寞凄凉的。

师:有谁在课外收集了张籍的资料?

生:张籍一生坎坷,贫病交迫。由于出身微贱,所以尽管才华横溢,却始终得不到皇帝的赏识,做一个九品小官就长达十年之久。

生:张籍有严重的眼病,因无钱医治,几近失明,他的好友孟郊曾称他为“穷瞎张太祝”。

生:诗人客居洛阳时,曾作诗形容自己的处境:“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

师:是啊,在这样凄凉的心境之下,面对树叶飘落、百花凋零的秋景,诗人怎能不备感凄凉呢?现在你再来读这行诗,是不是有了和初读时不一样的感受?(生练习朗读)

【赏析】理解“见秋风”是本诗教学的一个难点。从写作技巧来看,诗人有意将有形的秋容秋态化为无形的秋风。一方面,是因为“见秋风”一词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更符合古诗语言洗练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从表达感情的效果来看,“见秋风”不仅包含着诗人所见到的秋天萧瑟之景,更传达出诗人内心孤苦凄凉的情感。但是,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宜传授如此高深的写作知识的。在以上设计中,执教者抓住“秋风”一词,播放一阵紧似一阵的秋风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子里再现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再结合第二行诗和张籍生平资料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片段三】

生:我知道“意万重”的意思是要说的话太多,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诗人有那么多话要说呢?

师: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孤身一人漂泊在洛阳城,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呢?假如他的父母还健在,他想对白发双亲说什么?

生:父母亲大人,你们身体还好吗?没能在身边侍候二老,儿子真是不孝。你们要保重身体啊!

师:自己常年在外,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是妻子照顾,诗人多想对她说——

生:夫人,你在家操持家务,还要照顾老人、抚养子女,辛苦你了!

师:作为父亲,诗人又想对他的子女说什么呢?

生:我的儿女啊,你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不在家,你们要孝敬爷爷奶奶,照顾好母亲。

生:诗人还可能会对子女说:你们一定要用功上进,将来一定要比我有出息!

师:给亲人写信时,除了问候,还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生:还会告诉一些自己的情况。

师:那么诗人可能告诉亲人一些什么呢?

生:说他独自在外漂泊的艰难。

生:说他思念亲人的孤独寂寞。

生:也想说他患病无人照顾的凄凉和痛苦。

师:是啊,要说的话真是太多了,可以说千言万语在心头,可是,有些话又怎能向亲人诉说呢?说了只能让家乡的亲人为自己担忧。想说,又不能说,想说,又不知道怎样说,这就是(引读——欲作家书意万重)一个“万”字,多么准确地刻画了诗人此时此刻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的状况。把前两行连起来朗诵一下,再次体会诗人的情感。(生朗读)

师:请说说读这两行诗的感受。

生:我仿佛看到诗人写了一张又一张,地上扔了一团又一团的信纸,可他还是不满意,一会儿低头沉思,一会儿来回踱步,一会儿又站在窗口出神地远望。

……

师:带着自己的理解,咱们再来读这两行诗。(配乐,生朗读)

【赏析】“意万重”一词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诗人写家书时复杂的情感,是教学的又一难点。学生对写家书一事虽然不陌生,但因为他们年龄小,阅历不深,很难理解诗人心中虽有千言,却无从落笔的复杂情绪。借助以上设计,教师一步步提示和引导,让学生设身处地站在诗人的角度来思考、说话,从而体会诗人的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在此基础上,给学生配上哀婉的古筝曲进行朗读,深化对诗情的领悟。

【片段四】

生:既然诗人这么想家,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给大家提供了从《全唐诗》中摘抄下来的张籍的几首诗,请小组合作,从这几首诗中找答案。(出示古诗,生合作学习)

师:从这三首诗中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读了《思江南旧游》,明白了张籍不回家是因为路太远,不给家里写信是因为担心家里地址有变动。古代通讯不发达,诗人又常年在外,不能及时得到家里的消息。

生:我从《南归》一诗中明白了,诗人不回家是觉得自己没有成就,无脸见家乡亲人。

生:《早春闲游》中告诉我,诗人长年生病,感到出门困难。

生:我查了课外资料,知道诗人的老家在苏州,而他现在是在洛阳,相距将近一千公里,古代交通落后,回一趟家太难了。

师:说得有道理。我想,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诗人有家不能归,只能在洛阳城的秋风中凭借一封家书捎去对家人的思念!这封信中寄托了他多少深情和无奈啊!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把这首诗诵读一遍。(生配乐诵读全诗)

师:(出示一张空白灯片)送信人带着诗人的家信绝尘而去,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送信人乘坐的马车已经消失在天的尽头了,但诗人还静静地站在洛阳的街道上,凝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久久不愿意离去。秋风又起,卷起了诗人的长袍。几片枯叶无声地飘落在他的头上,又慢慢地滑落下来。

生:在一个宁静的山村,一间低矮的木屋里,两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的身旁围着几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妇女,其中一个青年男子正在读一封信。他们正是张籍的家人。读着,听着,老人已是老泪纵横,而那位妇人也早已泣不成声。

师:是啊,一封家书,写不尽思念;一封家书,诉不完衷肠。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感谢诗人张籍,用他真挚的情怀感动我们,用这千古传诵的名篇感染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配乐,生背诵全诗)

【赏析】这一片段贯穿了两个理念:一是通过课外拓展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说明他们真正用心读了诗。教师不急于作答,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寻找答案,培养诗趣,积淀文化底蕴。同时,也巩固了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理解古诗的方法。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满起来。在课结尾处设计一个留白的画面让学生想象,营造一个更加悠远的意境,真正实现跨越时空与诗人对话。(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六零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12.教学片段创意设计 篇十二

“过滤”操作出现在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课题中, 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怎样让学生理解性地掌握这项基本操作, 并领会其操作要点的缘由?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联系实物, 层层推进, 丝丝相扣,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例片段]

……

师出示:一杯加明矾沉降后的水

师: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验, 比如, 要将茶水和茶叶分开, 我们可以用滤网。在化学上为了使固体杂质和液体更好的分离, 我们采用过滤的方法。

师:如何通过“过滤”操作, 把这杯水变澄清?需要哪些仪器来完成呢?

师出示:漏斗、烧杯、玻璃棒、圆形滤纸 (跟漏斗配套的) 、铁架台 (带铁圈) 。

师:根据提供的仪器想一想, 该按怎样的顺序组装呢?

生:滤纸放漏斗里, 然后放铁架台的铁圈上, 下面放烧杯。

师:很好, 根据你们所说的, 我们一起来组装。圆形滤纸如何放进漏斗?

生:把圆形滤纸变成漏斗状的圆锥形。先对折, 再对折, 然后打开。

师: (折好滤纸并打开) 大家看看这打开的滤纸有什么特点, 厚度一样吗?

生:一半一层, 一半三层, 三层一边的滤纸厚。

师: (滤纸放进漏斗) 看看又有什么问题?

生:滤纸和漏斗没有粘在一起。

师:不粘在一起会怎样?能有什么好方法使滤纸粘在漏斗上呢?

生:不紧贴会有气泡, 过滤的时候会比较慢。用水润湿滤纸。

师: (滤纸折好放进漏斗, 然后用玻璃棒蘸水将滤纸润湿并赶走气泡) 现在我们的过滤器准备好了, 仔细看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

师:滤纸的边缘能否高于漏斗的边缘?

生:不能, 若高于滤纸的边缘, 水会顺着高出的滤纸流出来。

师操作:将准备好的过滤器放在铁圈上, 下面放烧杯 (故意将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 。拿着加明矾沉降后的水倒进漏斗里, 故意倒出一些。

师:看到什么了?能行吗?

生:水溅出来了, 还要玻璃棒。

师:很好。怎样用呢?看看烧杯的模样。

生:烧杯口沿着玻璃棒倒, 玻璃棒放在漏斗里。

师:还记得我们折好的滤纸一半只有一层, 一半?

生:一半有三层, 玻璃棒要放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师: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的上端, 玻璃棒的末端轻轻地斜紧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玻璃棒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让烧杯里的水全部流进漏斗。

师:用化学术语描述叫“引流”。是不是水倒得越多越好呢?

生:不是, 水多了会不经过滤纸直接流进烧杯, 还有可能溅出来。

师:所以, 往漏斗里倒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师: (按照刚才的要求规范操作) 看到什么情况了?

生:水又从漏斗的下端溅出来了。

师:回想一下, 生活中我们怎样倒啤酒, 倒得多又不会溅出?是否有所启示。

生:将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师: (调整后再操作) 看看现在的水澄清吗, 有没有溅出来?

生:很澄清, 没有溅出。

学生分小组进行过滤实验操作。

师:按照过滤的操作顺序, 我们一起来总结其操作要点或者说注意事项。

生: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 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的上端, 玻璃棒的末端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师:这就是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 二低, 三靠。还记得我们用到了哪些仪器吗?

生: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带铁圈) 、滤纸。

……

[课例评析]

一、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挖掘过滤操作要点, 规范操作。

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 联系操作实际, 边演示边激发学生挖掘其操作要点, 比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过滤, 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强化了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二、培养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

在演示中, 由于没有严格按过滤的要点操作而出现了许多错误, 老师大胆的把错误展示出来, 并让学生来改正错误, 以达到理解过滤操作要点的精髓。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过滤的操作要点, 体现了“教育无痕”的良好效果, 从而更好地理解过滤操作时为什么要“一贴, 二低, 三靠”。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要重视实验教学。

作为化学教师, 不管是在演示实验中, 还是在学生分组实验中, 我们都要做到操作规范、熟练正确、有条不紊, 确保每一个实验都成功。另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我们多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实验。

13.比例尺教学设计片段 篇十三

1、操作计算。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最简单的——画线段游戏。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

①橡皮长5厘米

②圆规长11厘米

③米尺长1米

师:咦?怎么不画了?

生:画不下。

师:那怎么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1米画到纸上去?

生:可以把1米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

师:这个办法不错。就用这种方法画吧。

学生画完,集体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及关系式)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板书)师:下面每位同学算出自己的比例尺。(生独立计算后汇报结果,师板书)

师:同样是1米的米尺的线段图,为什么它的比例尺却不一样呢?(缩小的倍数不同)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课前所说的最后一道脑筋转弯的题目吗?原来坐车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的火车站实际距离约是18千米,而蚂蚁行的是30厘米的图上距离,怪不得只要3秒呢!那么,你能求出这副地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做前先交流)

师:大家交流一下,谁能告诉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

师: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说我们在求比例尺的时候,首先写出比,再把单位统一起来,最后化简比。(板书1.写出比。2.单位统一。3.化简比)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让能说说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的方法是怎样的?

对应练习: 完成课本第49页“做一做”

(2)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比例尺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比例尺? 生1:大型建筑。生2:房屋装修。

师:根据这幅图的比例尺,你能用另一种说法说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吗?

(让学生说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

三、认真比较,深刻理解

1、比较比例尺,揭示数值比例尺的意义。

师:像1:1000000这样的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它也可以写成1/1000000你.能说说比例尺1:100000000所表示的意思吗? 生:距离是实际距离的一百万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百万倍。

师: 你还见过怎样的比例尺?(出示中国地图)引出线段比例尺。

2、认识线段比例尺。

师: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1厘米:60千米

=1厘米:6000000厘米

=1:6000000

小结: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两种基本形式.它们之间可以进行转换.把线段比例尺转换成数值比例尺只要把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简就可以了.3、认识把实际距离放大后的比例尺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米尺的实际距离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我们还求出了它的比例尺是1:100等,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要把实际距离放大后再画在图上的呢(有)

(出示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

师:这是同学们三年级科学书中蚂蚁图,他是把蚂蚁放大后画在书上,图上蚂蚁长6厘米,而蚂蚁实际长6毫米。你能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学生尝试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指名板演)

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图和图纸,介绍把实际距离放大后的比例尺。

纵观这节课所认识的比例尺,思考下列问题: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相同吗?化简后的比例尺带不带单位?

2、求比例尺时,通常要做什么?

14.体育课片段教学设计 篇十四

授课者:付俊刚 授课年级:初二

授课内容:双手前掷实心球 重,难点:出手角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出手角度”对投掷项目成绩的影响作用,理解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全体学生知道投掷项目“38—42度”是最合理的出手角度,并能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角度进行投掷练习。

3.情感目标:能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进取与竞争意识。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1.导入

2.双手前掷纸球

3.双手投掷不同高度的实心球 4.确定出手角度的投掷练习5.打分投远练习6.小组积分比赛

1.导入

意图:通过游戏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称叫“打靶”。游戏方法是,每人2发子弹(纸球),距标靶(悬挂一定高度,有记分环)2—3米投掷,单双手都可以,每人投掷10次,看看谁的环数最高。在“打靶”的时候,要求一轮2次投完后,集体一起捡好球,再进行下一轮。undstand? 学生:yes.教师:有没有信心拿第一? 学生:有。

教师:好的,大家信心很足。但是可不只是嘴巴上喊喊就行的哦!我要看看大家的真本事。are you

ready? 学生:yes.教师:let’s

go!

游戏过程中

教师:哦,不错,投的又高又准…..加油,差一点打到十分………唉,可惜,脱靶啦…..游戏结束

教师:大家很认真很努力,有多少同学打到90环以上?80环以上?…..学生:举手示意

教师:请“打靶”打的好的同学谈一谈怎样才能投到高分? 学生:瞄的准..力气大…

教师:怎样才能瞄得准?怎样才能发挥力气?

学生:对准靶心、出手角度掌握好……..;利用全身上力气…….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思考问题比较全面。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重点解决投掷时“出手角度”的问题,由于是实心球相对较重,所以今天我们的练习要求是双手,课的最后我们将看看谁通过学习投的更远、球飞行的弧线最优美。

2.双手投掷纸球

意图:安全教育;感觉体验“双手前掷”的动作概念 教师:(教师假装不小心掷一个纸球到一个学生身上,假装大惊失色,赶紧过去询问怎么样)啊,好危险啊。学生表情:大笑,大惊小怪

教师: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投掷纪律。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试想如果刚才是个实心球、铅球,那可能就得上医院啦。

教师:好,大家现在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双脚前后站立,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持球于体前,两臂稍弯;接体前屈;将球举至头后方,身体形成满弓,右腿用力后蹬,将力量上传,上体前摆,快速挥臂;当球将达到头部正上方时,两手用力拔指将球向正上方投出,并完成空中交换腿,右脚落地制动。教师:好,大家开始练习。

3.双手投掷不同高度的实心球

意图:体验不同出手角度(高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

教师:投掷起点不变,大家面前有高低不等的三条横线,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投掷高度(越过横线),看哪一个高度掷的最远?听我的哨音投、捡球。预备,开始(哨音)

学生练习中

教师:再高一点试试….你投过第二条横线试试看是不会远一点?……出手早一点

学生:老师我投不到线那里怎办啊? 教师:上前一步,近一点再试试 学生:好的。

教师:体会一下投过不同高度的出手角度以及对远度的影响、请大家找到自己适宜的角度

4.确定出手角度的投掷练习

意图:确定合理的出手角度、自己适宜的出手高度 教师:刚才大家体验了15—20次,请谈谈高度对远度的影响,是不是越高越好?不是的话,多大的出手角度最适宜?

学生:有一定的高度才有一定的远度,投掷高度因人而异…..,投掷高度是出手角度决定的 教师:大家思考、观察很仔细,回答很有见地。通过研究发现出手角度42度左右,投的最远。

教师:再体验练习10次左右,看看你的远度有没有提高。学生:好的

教师:哦,不错,球飞行的弧线很优美、很漂亮…..有进步…..个别学生展示

教师:为什么他投的远?

学生:力气大、出手角度好。

教师:力气大是一个主要因素,怎样才能力气大?主要是全身的协调用力,这在下个课时我们重点解决。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的出手角度非常好,从球的飞行路线就能感觉出来。下面每个人再试投5次,我们比比赛,看看谁投得远。

5.打分投远比赛练习

意图:激发练习积极性、培养进取意识

教师:地上有1—10分线,大家试试看能投到几分。教师:加油,看能不能再远一点? 6.小组积分比赛

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就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与竞争意识。教师:刚才是个人比远展示,现在各小组6个人,每人投2次,把每人分数相加,比比看哪一组的分数最高。

15.片段教学策略谈 篇十五

第一, 关注教学步骤的完整性, 让局部片段成就微型课堂。

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一样, 同样具有完整的教学步骤:导入、新课、结课, 并在教学步骤中凸显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以《我盼春天的荠菜》一课为例, 要求做第9、第10两个自然段 (主要写“我”对荠菜的喜爱之情) 的片段教学。因此, 拟定教学重点为体会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教学难点是体会“坦然、享受”的含义。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突破呢?考虑到第9自然段在本文中与前一自然段的情感有明显的对比, 第2、3两自然段虽然没有情节上的联系, 却是情感的纽带, 因此, 拟运用对比的教学方式来设计教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对文中小女孩的经历能用几个字来概括吗?

师:嗯, 馋、饿、偷、逃、落水、游荡、怕…… (相应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女孩的经历印象非常深刻, 那你认为这是一段怎样的经历? (出示句式:这是一段______的经历。) 这横线上, 你会填哪个词?请你 (停顿) , 请你 (停顿) 。

师:是啊, 这是一段关于饥饿的记忆, 真是刻骨铭心。你知道吗?那时, 小女孩心中有个小小的愿望, 她在盼——— (停顿) 是啊, 此时, 面对饥饿的小女孩, 她会盼什么呢? (读课题) 我盼春天的荠菜。

师:读读第9自然段, 你的理解会不一样。

新课环节:略。

结课环节:

师:刚才我们通过前后的对比, 深入体会了“我”的坦然背后的心酸, 现在你对“盼”又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吗? (停顿)

师:对, 小小的“我”除了盼望季节的春天, 能带来荠菜填饱肚子的春天, 还盼什么?

师:其实, 要了解更多“盼”的内涵, 建议大家课外去搜集有关作者张洁的资料, 你会有更多不一样的体会与感悟。

这样经历“导入、新课、结课”三个环节, 一堂课完整的构架就呈现在听者面前了。时间虽短, 但步骤井然, 环节齐全, 教学如行云流水, 很好地塑造了一堂微型课的模型。

第二, 凸显实施过程的虚拟性, 让平面设计呈现“现场”感。

按常理说, 没有学生就无所谓教学;没有教与学的双边互动, 也就无所谓课堂。但片段教学的本质是教学活动, 因此, 必须得虚拟出学生的存在, 还要虚拟出一个“课堂现场”。那么如何虚拟出不存在的学生, 如何虚拟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课堂现场”呢?语文课堂现场, 不仅有“动”的场, 如议论、指答、朗读等, 还有“静”的场, 如默读、思考、批注等。针对不同的“现场”, 教师怎样自如调用体态和语态“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呢?请看下例:

师: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对姥姥的剪纸有什么印象, 能用“姥姥的剪纸真__________!”来赞叹吗? (停顿, 环视)

师:请你说 (请的手势) 。嗯, 栩栩如生!

师:最后那位同学呢 (目光跟进, 注视某一处) ?哦, 惟妙惟肖……好!同学们所有的赞叹凝聚成一个字, 就是——— (停顿)

师:嗯, 好一个“神”! (板书“神”, 转身注视) 那么姥姥的剪纸到底神在哪儿呢?请同学们默读第1~3自然段, 动动笔墨…… (在讲台周围微微走动, 巡视状)

师: (双手制止, 目光期待) 好, 同学们, 一道道横线就是你们深深的思考痕迹。谁率先把自己的读书收获与大家分享? (略停, 倾听状)

师: (出示这句话) 哦, 你觉得姥姥的剪纸神就神在这里, 请看大屏幕——— (你姥姥神了, 剪猫像猫, 剪虎像虎, 剪只母鸡能下蛋, 剪只公鸡能打鸣。) 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读上去感觉怎样?

师:是啊, 谁来很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好, 就你, 第三位女生 (手里打着拍子, 应和学生的朗读) 。

……

实施师生交流教学时, 执教者不但要完成教学语言部分, 还要巧妙代替学生回应, 但是不能原原本本重复学生的话语, 怎么办呢?如案例中, 教师以“嗯, 好一个‘神’!”“哦, 惟妙惟肖……好”“嗯, 栩栩如生!”等这样的评价或少量、局部的重复学生的话来形成回应产生互动, 这里虽然没有学生的只言片语, 但透过教师的回应和评价, 学生的言语却呈现出来, 让人产生现场感。在虚拟学生默读或思考、勾画时, 教师在讲台周围走动, 虚拟出巡视的感觉。在虚拟指答、个别交流时, 教师多运用手势指向心中学生的位置, 以停顿代表学生思考或回答的时间, 运用目光的跟随, 再辅以自然的教态和语态, 这样就能够给听课者营造出师生共同在场的感觉, 真正做到“心中有现场, 眼中有学生”。

第三, 增强课堂生成的预设性, 让双边互动充分体现。

平常的课堂是充满变数的, 不管你如何精心周密地预设, 总会有无法预计的生成, 而这些生成必须由学生来实现。片段教学中, 因为现场没有学生, 很多可能促成精彩生成的环节没办法真实呈现, 而片段教学的虚拟性又决定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教师只有加以预设, 设法让教学互动有变数, 即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本实际, 预设难易不同的问题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可能生成的互动情形。例如《轮椅上的霍金》感悟生活强者的片段教学:

师:透过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霍金? (身体前倾, 作倾听状。)

师:乐观坚强的霍金, 能说得具体点吗?

师:是啊, 面对残酷的命运, 别人看到的是不能、没有, 而他看到的是能!是有!

师: (眼神跟进, 注视, 微笑) 你的眼神深深吸引了我, 请你说——— (停顿)

师:你看到一个乐观感恩的霍金, 命运对他如此残酷, 他却心怀“感恩”, 他在感恩什么?

师:来, 不要胆怯, 联系生活, 联系前文勇敢地把你的看法说出来! (身体前倾, 目光期待。)

……

16.《花瓣飘香》教学片段品评 篇十六

【案例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哪位同学来读课题?

(一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不好。

师: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一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齐说)好。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案例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哪位同学来读课题?

(一位同学读,“花瓣”两个字读得轻轻柔柔的)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一片片美丽的花瓣。

(第二位学生读,将“香”字读得甜甜的)

师: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

生1:我仿佛闻到淡淡的香味。

(第三位学生读,突出了“飘”字)

生2:我感觉到花瓣的香味飘到很远很远。

(第四位学生读,读得特别高兴)

生3:我仿佛看到花瓣张开笑脸,使劲散发着它的清香。

(第五位学生读,读得很陶醉)

生4:我仿佛看到小女孩被淡淡的花瓣香深深地陶醉了。

师:是啊,每个人的朗读都会让我们有不一样的感觉,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读出你的独特感受。

【评析】

一、 说说“再”

案例一中,一名学生读完课题后,教师对这名学生的朗读并不满意,却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请另一名学生“再”朗读一遍。第一遍的读与第二遍的读之间有没有递进作用呢?学生的朗读水平是不是有所提升呢?教师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读得不好,问题在哪里?该怎样引导?教师的提问过程其实是启发与诱导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一名学生读完以后,教师没有评价,其他学生只知道不好,但说不出哪里不好,该怎样读好。当老师说“再”读一遍时,学生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去读。如果毫无目的地机械性重复,只会消磨孩子的个性与积极性,助长孩子的应付性。

案例二中,五名学生的朗读却让人一直有新鲜感,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老师只以一个问题贯穿了整个朗读的训练过程:“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这个问题不仅针对听的学生,也针对读的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读的学生只有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才能让别的同学听完后有所感受;听的学生也会侧重听这位同学在朗读中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 说说“好”

听课中,我们也经常发现类似于案例一中的问题,老师会问学生“写得好不好?”“读得好不好?”……学生听到类似的问题便会条件反射地回答:“好!”好在哪里呢?学生并未体验出来。接下来,未能体验出“好”的集体朗读,也只能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个性朗读更是无从说起了。

案例二中,老师没有说一个“好”字,却指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读出花瓣的美、香和发自内心的深深陶醉。开始老师指名读课题,学生对“花瓣”两个字读得特别轻柔,“飘香”两个字读得很平淡,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将他读得特别轻柔的“花瓣”二字指出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通过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一片片美丽的花瓣。”接下来,老师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用主要问题“同学们,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感觉到什么?”引领下面的朗读。虽然接下来还有几名同学读,但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并没有重复、雷同的感觉。个性化的朗读让学生听得入迷,评得巧妙。五位同学的朗读分别通过“花瓣”一词展现了花瓣的美:通过读“飘”字,体现了花瓣散发香味的动态美;通过读“香”字,让听者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花瓣那淡淡的清香;通过学生高兴地读,体现了花瓣散发香味的愉快;通过学生陶醉地读,表达了小女孩闻花香时发自内心的深深陶醉,这些都源于主要问题的引领。

上一篇:消防安全整改报告书下一篇:公路施工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