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024-10-09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1篇)

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篇一

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先后发生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产品有了剩余,为了互通有无,不同部落间的交换活动成为经常的现象。这种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是最原始的商业活动。传说神农氏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原始商业的反映。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尚书•酒浩》记载有殷人“肇牵牛远服贾”,意思是说商代有人专门用牛车到远处做买卖。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代后期出现了铜币。但是,当时商业行为主要发生于方国部落之间,并且是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商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只起着微小的作用。西周时,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但是,商业由奴隶主官府垄断,并没有专门的职官来管理市场。《周礼•地官•质人》记载:“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凡卖亻卖者质剂焉。”“质人”就是管理市场的经纪人。市场交换的商品有奴隶、牛马、兵器、珍宝等,凡成交的商品都要由“质人”给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那时的商人和百工一样,是属于奴隶主贵族的,称为“工商食官”,他们主要是替奴隶主贵族经营,为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服务。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私商兴起,有的大商人周游列国做生意,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和各国之间的交际,能和诸侯“分庭抗礼”。弦高假借郑国君命犒秦师的故事是很出名的。可见当时大商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了。

到了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都城长安及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各中等城市均设有市,连军队驻地、屯戍地区也设有军市。当时城市的市场有固定的地点,叫做“市井”。长安城最初有东、西二市,后增至九市。市井同宅区严格分开,周围有墙,叫,市门叫。市内设有供摆设出卖商品的店铺“商肆”(又叫“市肆”),同类商品集中在一起,称做“列肆”。另有存放货物的仓库“店”,或称“邸舍”、“廛”。官府对市井控制、管理很严,市门有专职的门吏掌管。市内设官署,置“市令”或“市长”管理、监督交易,还有专管治安的官吏。市井官署设于市楼(旗亭),楼皆重屋,上悬大鼓,以击鼓来通知开市和闭市。闭市后,市门关闭,不再有任何营业活动,逗留市内不去的人要处罚。凡在市井营业的商人,须向市井官署登记,交纳市租。四川新繁出上的汉代市井画像砖,较全面地表现了当时城市中的市井容貌,是我们了解汉代商业情况的形象资料。

唐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商业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全国县以上的城镇都有市。长安和洛阳的市最大。都城长安是国内外贸易的中心。城内有东西对称的商业区一东市和西市,占地都很大,四面八方的商客和外国商人在此交易。唐和汉代一样,市内的店铺叫“肆”,出售同类货物的肆集中在一个区域内,组成“行”,行有“行头”。行是保护同行商人的利益,应付官府交涉事务的组织。据《长安志》记载,东市有“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邸是供客商居住和存放货物的地方。1956年在北京房山发现的唐代石刻佛经里,记载幽州(北京)的商行有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果子行、炭行、磨行、染行、布行、绢行、大绢行、小绢行、新绢行、丝绵行、丝帛行、生铁行、杂货行等。唐代对商业的管理很严。商业区和居民区分开。市场有市令、市丞等负责管理征收商税,凡买卖奴婢、牲口等,均需立契,违者犯法。市场活动有时间限制,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始贸易,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下,停止贸易。

唐代对外贸易很发达,“丝绸之路”是陆上对外商业交通要道。沿海的广州、扬州、明州(宁波)、登州(山东蓬莱)等,是亚、非各国来往贸易的重要城市和港口,当地设有“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宋代商品经济有了新发展.商业发达的城市更多了,中小城镇和农村集市贸易也渐繁盛,城市的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以前固定于一定地方的制度,取消了营业时间的限制。北宋都城汴京(开封)是全国商业和交通中心。城内外商店铺席遍布,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有的店铺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即千万”。城里到处有酒楼、食店、茶坊、妓馆,有的

酒搂饮客常至千余人。出现了晚问营业的“夜市”。市场上有南方的米、果品、名茶、丝织品,有沿海的水产,西北的牛羊、煤,成都、福建、杭州的纸、印本书籍、有两浙的漆器和各地的陶瓷器、药材、珠玉金银器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珍珠等也在市上销售,宋代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就是北宋都城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

宋代同行业的商户,组成“商行”,人行的商户称“行户”,东京市上至少有160行,行户有6400多户。据说各行衣着不同,在街上行走,一看便知道是那一行的。外来的商人不经投行,不得在市上经商。商行又是官府敲榨剥削商人的工具。那时宫廷所需货物,向商人征购,而多拖欠几年不给钱。

随着商业和商行组织的发达,北宋时,市场上开始出现卖货时不用现钱的信用交易“赊卖”,和官营的汇兑机构“便钱条”。当时货币铸造量猛增,仍满足不了需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手工业生产者为了推销商品,维持荣誉,还设计使用了商标。山东济南有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以白兔为商品标记。这块印制白兔商标的铜版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个商标。

明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地区性分工的出现以及分工门类的增多,投入市场的商品品种和数量大为增加,并且从过去的以奢侈品为主转为以人民生活、生产的必需品为主,从而更加促进商业的繁荣。商人数量大增,明中叶以后,商人的行会组织向着“会馆”发展。会馆是按地域组成,会馆内又按行业分成“帮”。这些既同乡又同行的会馆行帮组织,为保护自身利益,共同协商价格,相互借贷,合力对外。当然,它仍被豪商富贾所操纵,一般中小商人只能唯命是从,任其宰割。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尤其是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有的在明初还是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到明末已成为拥有几万人口的大市镇了。商业资本也慢慢渗入生产领域,有的以包买商的形式出现,有的商人直接投资开设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到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业更加活跃。但是,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摧残束缚,几经曲折,发展极为缓慢。在全国范围内,明清时期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居统治地位。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篇二

关于古代中国的建筑, 由于种种自然的、非自然的影响, 中国各个地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并且由于古代社会发展迟缓和交通的闭塞, 使得各地的这些特色得以长期保持下来, 如南方长江流域为代表的架空竹木建筑“干阑”建筑, 北方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木骨泥建筑等。但总体上讲, 中国古代建筑普遍采用木构框架承重结构, 平面布局讲究中轴线, 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 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建筑立面造型体现我国古代建筑的三分一原理。这与古罗马、古希腊的以宏伟、典雅而著称的石材建筑有着精神上的本质区别, 它们完全不是一种风格, 它们所蕴涵的思想是并列存在的。中国古代建筑长期在儒家与道家主张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发展, 因此不会形成像古罗马斗兽场一样的狂野气息, 也不会形成古希腊神庙那种令人崇拜、令人畏惧的宏伟形象, 而是在其对基址选择的讲究、其整治环境的目的和起到一定心理补偿的作用下形成了建筑、自然、人组成的三者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从我国古代建筑体现出来, 如故宫的太和殿、北京的天坛、明十三陵等。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包括宫殿、府邸、寺院、楼台以及居民住房等, 其立面色彩斑斓, 对比强烈, 充分表现出建筑色彩的艺术效果。这种建筑色彩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和持续发展, 是中华文化不断创造、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色彩的建筑。我国传统建筑色彩产生在旧石器时代的穴居、巢居时代。其建筑材料是土、石、草、木等原始的建筑材料。其颜色都是这些材料的本色, 但就是这几种简单的色彩组合构成了最初中国原始建筑色彩的天然搭配。和国外建筑色彩运用相比较,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独具一格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在屋顶上的琉璃瓦, 不仅吸水率低, 致密性好, 而且色泽艳丽, 颜色丰富, 北魏年间我国已经有琉璃的生产, 到唐代琉璃的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其色彩已有黄、绿、蓝、白等色。以清皇宫为例, 主要建筑采用了黄色的琉璃瓦屋顶, 大红色的墙和柱子, 白色的台基和栏杆, 青绿点金和贴金彩画, 所有的构建和装饰色彩鲜明, 搭配合理, 对比强烈, 因而建筑色彩就显得色彩斑斓, 整个建筑也就被凸显的金碧辉煌。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风格

我国自秦仿建六国宫室, 将全国文化集中于关中, 后秦亡后, 汉继承秦制, 全国建筑风格趋于统一。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 伦理内容明确, 布局铺陈舒展, 构图整齐规则。同时随着独尊儒术的确立, 各种当时的一些建筑风格形式也作为宗教及礼仪的形式确立下来, 并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

城市是统治阶级进行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也是他们的据点。城市建筑集中了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城市中的宫殿是为古代帝王所建造的最隆重、最宏大、最高级的建筑形式, 它们集中体现了古代人民在建筑技术和艺术等方面的创造力, 代表着一个历史时期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

中国建筑艺术大都受中国古典理性美的感染, 始终没有离开平面辅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这种情感的抒发大都在理性的渗透、制约和控制下, 表现出一种情感中的理性美。所有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 出现在以抽象的线条、体积为审美对象的建筑艺术中, 使得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一种“飞动轻快、精致典雅、舒适实用, 富有鲜明节奏感和民族艺术特色”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特点

装饰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建筑风格特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中,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营造形式特点自成体系, 而建筑装饰在这些以木构架为结构体系的单幢房屋和群体空间形态以及整体外观等的特点中, 起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装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绘画:木构架建筑需要在木材表面涂上油漆以防潮防腐防虫蛀。彩画最初的功能就是为了保护建筑物, 后来才逐渐突出其装饰性。早在商代宫殿建筑中, 就有了用彩色编织物做装饰的记载, 后来逐步发展到直接在建筑木构件上进行彩画。宋代以后, 彩画已成为宫殿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雕刻:古建筑的雕刻可以分为木雕与砖雕。雕刻手法采用高浮雕、浮雕、阴线刻、凹面刻、减地平面阴刻等等。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篇三

宋婉琴

(中共宝鸡市委党校 陕西宝鸡 721001)

【摘 要】当代著名史学家夏曾佑在其《中国古代史》中言道:“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这里所说的“秦制”、“秦政”,即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政治体制,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传统政治制度。本文在简要论述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文官制度;封建君主制;中央集权;宗法制度

中国自夏代产生国家后,就国体而言,以地主阶级专政时间最长;就政体而言,以君主制历时最长。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地主阶级专政的君主专制国家制度在中国出现最早、发展最充分。如果以皇权与中央集权制的实施程度及其演进形式为标准,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是战国时期,废除了过去集最高行政、军事权力于执政大臣之手的制度,实行将相分立的文武分职制度,即“官分文武,君之二术”。这一做法使国君成为全国唯一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人物。普遍实现军功授爵制度,形成了治事的官职与酬功的爵位的分离,有利于官吏的选拔任用。这一时期,君主集权制、官僚制度、将相分职制、郡县制和赋税制等,先后为各国所采行。

二是秦汉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确立时期。秦代实行三公九卿制度,爵位分两种:高爵也称官爵,低爵也称民爵。汉初承秦袭二十等爵,汉武帝时改彻侯为列侯,再加上诸侯王,实际上是二十一等爵位。皇帝制度、官僚制度、二府辅政体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得以确立。

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发展时期。自东汉时起,“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还成立了专职的监察御史台。曹魏设中书省掌秘书,参与决策,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晋设门下省,掌侍从顾问;南北朝时,门下省取得了监督中书和尚书二省的权力。地方上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取代了原来的郡县两级制。

四是隋唐五代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巩固时期。隋代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相权三分,大大加强了皇权。皇帝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省制得以巩固和发展,中央政务机关的确立、科举制的实行等,均体现了封建君主制的成熟。

五是宋元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高度发展时期。三省制向一省制转变。宋代采取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派出机构——路,由地方监察区向行政区过渡,而府、州、军、监直属朝廷,县镇以下乡里制发展成乡、都、保、甲制,中央对地方乃至基层的控制日益加强。元代中央行政体制由二府(省、院)并立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各自对皇帝负责。原为中央派出机构的行省转化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行省以下,实行路、府、州、县及乡里制,以严密控制地方。

六是明清时期,为宗法封建君主制的鼎盛时期。明代罢中书省,废宰相,以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清两代均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帝集权发展到了顶端。地方上省级建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府州县以下建制日趋定型。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历程,可知其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奉行专制主义原则,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早于典型的英国君主专制政体近2000年,中国君主专制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列国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专制统治,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用官僚制取代世卿世禄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加厉行中央集权,“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以后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持久不衰,愈演愈烈。专制政体的长期延续,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其它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欧洲从中古到近代也存在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它在绝大部分时间内不过空有其名,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军事行政联合体”,不能与中国秦汉直至明清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帝国相提并论。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有二:一是帝位终身制与皇统世袭制。秦始皇创立了专制主义的皇帝制度,“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在其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为历代帝王所师承。皇统世袭制,即是把帝位视作皇帝一家一姓的私产,父子相传,表明皇权的不可外移性。汉高祖刘邦接受叔孙通的建议,确定了预立太子及立嫡制度,这是皇家独占的政治特权,带有封闭性、落后性和腐朽性。二是皇权无约束,不受监督。秦始皇确立了“命为制,令为诏”,“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专制主义原则,集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从而赋予君主制以个人独裁型。此后,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就成为千古不变的教条。卢梭指出:“专制主义是不容许有任何其他主人的,只要它一发号令,便没有考虑道义和职责的余地”(《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第二,中央集权制至于极端。

中央集权制是相对于地方分权制而言的。它与专制主义不同,概念不可混淆:专制主义“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心情领导一切”(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即“朕即国家”,指国家形式的核心部分,亦即政体的本质特点;而中央集权制,则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形式,指的是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包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手段和管理的方法。但中央集权制与专制主义又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历史上,其正式确立是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确立而载入秦王朝史册的。自秦至清两千年间,中央集权、封建专制主义和大一统,三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均是中国地主制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

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郡国、郡县无立法权;二是郡县制地方官员的除授、迁移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行政长官必须向中央政府负责;三是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四是就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而言,地方政府在司法、财政、军事诸方面均无自主权,必须受制于中央政府。中央集权制是国家完整性的象征。

nlc202309011338

第三,高举神权旗帜,借神权以支配和维护政权。

宗教神权在中国古代并不发达,所以中国古代社会没有经历过神权政治或神权国家阶段。人们较少地去论证神灵的权威性,而是不厌其烦地证明君权来源于神权,说明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决定政权因革的合理性。《尚书》等经典史籍均把天地神坻作为君主君临天下的后台,是“天命所归”,所有重大军政措施和用人行政都是奉天命而为的,“格于皇天”、“格于上帝”。用“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理论来论说和证明君主是上天派驻人间的政治代表,是“奉天承运”的“天子”,若有违抗或忤逆或反对君主统治的,便是逆天之举,理应受到惩罚,“以昭天讨”。

在官制史上先后出现的史、宗、祝、卜、巫、贞人等神职或半神职官,正是君主利用所谓的“神意”来加强统治的主要手段,“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乃是这种统治手段的体现。祭祀是“国之大政”,历朝历代均明文规定各种祀典和正式尊奉的神祗,设有主管部门,且上至帝后,下及各级地方行政长官,均要亲自主持各种祭祀典礼,这充分体现了神人合一国家政治的性质。为了体现自己是秉承天意、执行天威的,历代帝王均喜欢以“天”字作为国家的年号或君主谥号,尤以明清两代为甚。处处将“天”加以突出,使“天”成为神祗的总代表,成为人间政权的总守护神。

第四,君主专制与宗法制度密不可分。

中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内圣外王”便被视为君主统治大国的关键。其中,“外王”是君临天下,保证各种统一措施能够贯彻执行;“内圣”则是以统一的思想统摄天下人心。宗法时期的血缘关系培植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际关系典范,这种“礼”自然被引鉴为治国之本,成为“内圣”之道。此外,严谨的宗法家庭代代相传,无形中成为固有的“集体无(潜)意识”,对家庭的感情极易引导,于是,“国之本在家”、“家齐而国治”就无疑在国家政治中利用了人们的家族情结,使得“家国同构”作为一种政治观念盛行不衰。

家国同构的观念逐渐成为信仰的支柱,“孝”因此而从家指向国,即“以孝作忠”,“在家为孝,在国为忠”成为古代伦理道德的典范,并从思想基础上支援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运作。将“孝”从家扩大到国,取得了将宗族内的凝聚力导向民族整体和国家的客观效果,并以此制约宗族之于国家的离心因素。“有学者认为宗族内凝聚力的向外延伸,使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有了自己的根基,它不是自上而下依靠行政手段和宣传效应获得,而是从家至家族至乡土至民族慢慢培养起来的。”

第五,官僚政治根深蒂固。

所谓官僚政治,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种派生物,即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中国封建官僚是从奴隶制时代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官者,管也;僚者,官也,即《左传·文公七年》所言:“同官为僚。”官僚的实质,不过是君主的奴仆。《通典·职官一》曰:“秦兼并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宰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首创了官僚政治的格局。官僚政治在制度上的表现,是形成体系完备、历史久远而发达的文官制度。无论是考选、铨叙、品阶、薪俸还是考绩、监察、迁转、赏罚、致仕,也无论是品官与吏胥的划分还是限任制与常任制的区别,在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史上,均是首屈一指的,并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起了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点有三:一是官为君设,为官僚政治赋予了浓厚的人治色彩。各级官僚均是皇帝推行个人意志、统治百姓的工具,必须对皇帝尽忠。“官僚政治的要害,是确立官僚对皇帝以及官僚上下级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二是它虽然有一套完备的考选官僚制度,但无论是从考选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方式和程序上看,都体现了其封闭性。以官举人,权操于上。三是“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赋予官僚政治以腐败性。历代设官,皆置吏胥,乃官府中的办事人员,与官僚相辅相成。官与吏的区别:官僚实行限任制,吏胥实行常任制;官僚放任要回避本籍,吏胥则基本上是土著。由此,很容易形成吏胥左右官场的局面。

【作者简介】

宋婉琴(1963— ),女,中共宝鸡市委党校校委委员、行政管理与法学室主任,历史学副教授。

4.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特点 篇四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

中国古代音乐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创造的音乐,直至1840年,中国社会性质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为止,都是中国古代音乐的范围。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时间跨度大,包含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全部时期。和任何艺术形式一样,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源自劳动,在劳动人民的智慧中繁衍生息,伴随着劳动力和生产水平的发展,慢慢开始走向兴盛和繁荣。其中,起着最主要推动作用的便是物质生产生活基础,尤尔,可以将中古古代音乐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时期音乐、奴隶制社会时期音乐、封建制社会时期音乐。

(一)原始时期音乐

在艺术起源中,众多国内外的学者都倾向劳动创造艺术的理论说法。的确,在劳动中的生产口号、劳动工具撞击所产生的节奏,在时间的慢慢演变之下,加之人工的创作,逐步形成了最初的音乐样式。从周口店到元谋,我国的土地上早在约100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迹象,这也大大促发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

古代文献中关于远古音乐的传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某某氏为名的古乐,如朱襄氏之乐、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乐等;另一类是被尊为古代帝王的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和夏禹等时代的古乐。这是的中国古代音乐已经出现了很明显得氏族为单位的音乐变现,有着明显的各具不同的音乐特征。《吕氏春秋》中曾记载:“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音乐还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样式,多半是配合这舞蹈进行表演,多以模仿动物为题材,伴奏的乐器也只是为一些简易制成的笛、鼓等,从而达到祭祀或者祈求丰收的目的。

在原始时期的音乐,表现的简单而质朴,更多的是具有实际象征意义的类似于巫术的活动,表达上随意而具有随机性,未能形成固定的曲目。

(二)奴隶制社会时期音乐

在长达1700年的奴隶制社会中,中国古代音乐有着很大的进步。这也是伴随着劳动力的发展和阶级制度的产生而来的。物质生活的相对充盈让百姓开始有机会去创作音乐,并且,处于奴隶主阶级的贵族也开始要求又文娱生活的享乐,价值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制作出更多的乐器,而曲谱等也能较为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有着空间大的发展。

从夏代开始,音乐的功能便具有多极化,在现在发现中的夏代音乐中,很大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来颂扬功德、祭祀祖先为目的的音乐。到了商代,更是出现了带有占卜意义的乐曲出现,而到了周代,更是将以前的音乐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礼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歌舞的主要表现对象变成了鬼神祭祀占卜活动,让这一时期的音乐表现出了浓重的统治阶级色彩。

同时,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仍然是在舞蹈的配合下进行演出,在器乐的门类上有所增加,制作器乐的材料更加丰富,制作工艺也更加精良,走向更加成熟的道路。

(三)封建制社会时期音乐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的建立开始,我国进入到了封建君主制时期。这也是中国古代史中最漫长的一页,在这一期,从不断地战火纷争到民族统一,到中原文化的兴起,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区域交融客观上大大促进的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并呈现出精彩纷呈的音乐艺术表现。

音乐从诞生开始就有着很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在奴隶制社会中已经为它披上了政治的色彩。而到了春秋末期,孔子的儒家学派思想,更是奠定了中国古代音乐最重要的“礼乐”思想。“礼乐”思想的提出成为以后封建控制阶级对音乐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也就是:一切音乐要从统治阶级出发,也就是音乐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宗法制度的社会之下,音乐成为一种别样的“政治策略”,并靠托宗教等来阐发艺术的美感和思想。

同时,相对于国家控制的“礼乐”而言,慢慢在民间产发出通俗简单的音乐样式来,一方面来源于物质生活的稳定,另一方面来源于人们对宫廷音乐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带动更多人走向音乐的世界。

在这一时期,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开始兴起,那就是“戏曲”。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戏曲有着复杂多样的唱腔曲调,因地域差异更是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派别。这种集合了演绎和唱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受到了从统治阶级到贫困百姓的热爱,更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创作者。各具特色的强调、华丽多变的服装让音乐艺术有着空前的繁荣。

在多重因素的刺激下,封建制时期的音乐成为中国古代音乐最成熟的高峰期。

二、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我们可以发现,从一开始的祭祀色彩到后期的礼乐思想,贯穿其中的都是以统治者为核心的音乐创作和演出。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时期而言,原始社会的音乐多半是自发的冲动表现,奴隶制时期则是在不断的探索音乐的表达和艺术的可能性,封建社会时期则是其最璀璨绚丽的一页。我们可以看出,在这几千年来,中国古代音乐呈现出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一)鲜明的统治阶级特性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统治阶级始终是处于上游的阶层,不管是在他们的物质储备上来说还是在精神文化的享受上,对于社会下层百姓有着强有力的统治效力。而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尤其是在净胜层面上对下层人民进行统治,他们不得不借助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实现他们的统治目的。《礼乐》中记载: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行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治道也。统治阶层深刻明白,要通过在音乐中增加统治性意愿来帮助自己实现长久同志的目标,因而,在音乐的创作上有着严格的界定。除了用于对祖先祭祀的音乐外,统治者对自己的功绩也进行了大肆的宣扬。加之古代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了音乐艺术的表现上,这样甚至有些苛刻的手段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强化着人们对于等级制度的恪守和对上层建筑的敬畏。

儒家宣扬的礼乐,让音乐成为“礼”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的形式来强化“礼”在下层阶级思想中的统治,这种着眼于巩固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礼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上层建筑的统治的手段。而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更是根深蒂固的主要思想,经过进一步的发展之后,统治性的特点愈发的明显和巩固。

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音乐的发展具有了明显的统治阶级特性。当然,这和国家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音乐能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崇尚天人感应的和谐思想

从远古时期开始,原始先民希望通过歌舞的方式来与自然达到共通,从而获得丰收与顺利。站在现在科学的角度去看,这种交感巫术的本质愿望便是达到天人感应从而和谐相处的目的。通过模仿与崇拜来表达自己的敬畏,通过演绎与歌唱来祈祷风调雨顺,在科学尚未发达到可以解释多种自然现象的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始终保持着畏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希望通过音乐来达到与自然和谐的原因。

在音乐的创作上而言,所创作出来的音乐必然要具备一定的音律,怎样让他们错落有致的搭配在一起本身就涉及到和谐这一大理念,而这也是音乐独特的美学特点之所在。音乐等任何艺术形式都是源于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丑陋现象的批判或者是自己内心的独白,而通过强弱到底的音节去表现时重在排序上的连贯来表达情感。从细节上的匠心独具到整体格局上的组合,无疑不是在体现“和谐”这一大理念。

最后,在创作者的创作上去看,将自己体验到的人生情感通过外界事物表达出来本就是需要和谐这一理念,即:了解器乐音色特质、领悟演唱者发声技巧等等,通过自己与呈现者的沟通来呈现出音乐所想要达到的内涵。

(三)丰富细腻的人生情思

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创作者思想的激发,而我们的思想往往来源于自我情感,在情感的碰撞下产生创作欲望,从而最后创作出艺术作品。尤其是在被严重压榨精神世界的古代社会中,人们压抑的情感只能通过艺术的手段间接的表现出来,而在艺术作品中带来的则是丰富细腻委婉动人的人生情思。

这种人生情思的阐发主要在封建制社会中产生,在这一时期更多的艺术创作者去关注世人心里的变化,试图用音乐的形式将其外显出来,达到一种抒发的目的。《乐记》说:乐者,通伦理者也。音乐与人的情感是想通的,而在音乐的创作和演出上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礼乐教条下更衍生出了对爱情、亲情、友情等赞美、反思的相关音乐曲目,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流传。脱离了封建制度的残酷压迫,多了清新自然的人伦情感,在蜿蜒悠长的旋律声中,得到的是灵的放松和安抚。

三、中国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关系

对于任何能够延续至今的音乐样式来说,在他们身上必然能找到一种延续性,尤其是本国艺术的传承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在我们看到的众多音乐样式中,京剧、昆曲等都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他们的重要意义。

在我们看到的现代音乐中,除了对于封建礼教制度的宣扬意外,其余的音乐特点都被保留了下来。对于器乐的灵活把握和熟练操作,使得音乐在演唱上有了更多可能性与可实现性,在音乐效果上表现出更逼真更传神。而在情感的表达上更加细腻和多样化,由其是节奏和乐曲样式的配合上更加贴切。

5.中国古代科技文献的内容与特点 篇五

对中国古代科技文献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虽然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全面的科技文献可以利用,但其中有许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为当代科学研究服务.

作 者:张秀红 ZHANG Xiu-hong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50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2005 15(9) 分类号:N09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技文献   科技发展   当代科学研究   文献服务  

6.中国古代无神论特点探析 篇六

中国古代无神论特点探析

中国古代无神论,具有以王权抵制神权、以人道遏制神道、以力学致知破除宗教神话、以实用理性批判神学迷信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古代无神论与社会政治思想紧密结合。为现实政治服务、讲求实际,通俗朴素等优点,但也存在“神道设教”的不彻底性以及思辨色彩不浓等缺陷。探析中国古代无神论的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现代迷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 者:吕静芳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院 刊 名:内蒙古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0 “”(2) 分类号:B91 关键词:古代无神论   王权   神权   人道   神道  

7.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篇七

【考情分析】

【金题点睛】

1. (2013·全国新课标卷)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 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 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 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D

解题技巧:本题是创设了情境来考查关于明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在解答本题时应抓主旨信息, 主旨信息即关键性的、核心的和具有导向性的信息。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 “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 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当然从材料信息中也不能得出A、B、C选项中的“高于”、“主要地区”、“主要方式”等信息。

变式练习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 以前, 百姓十一在官, 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 今去农而游手趁食 (谋生) 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 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2. (2013·江苏单科·4)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 侨寓半官场, 购买园亭宾亦主, 经营盐、典仕而商, 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主要体现的是:商人侨寓扬州, 经营盐业和典业, 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购买了豪华的园林, 又捐钱买官, 既驰骋于商界, 又混迹于官场, 沉溺于有钱有势、亦官亦商的富贵生活之中, 乐不思蜀, 定居在扬州, 连自己的家乡也懒得回去了。A、C中“完全”、“均”是绝对化表述, 仅以这一段材料并不能得出如此绝对化的观点, D与材料信息和历史史实不符, 综合材料的信息, 从中可以看到“商业发展”、“社会风气”变化等完整信息, 故正确答案选B。

变式练习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 经历隋唐的均田制,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案:D

3. (2013·福建文综·15)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 一入工匠后, 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 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 三年;平漫刀矟 (长矛) 之工, 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1) 频繁更换工种 (2) 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3) 职业是世袭的 (4) 是临时工人

A. (1) (2) B. (2) (3)

C. (1) (3) D. (3) (4)

答案:B

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官营手工业内容。本题中的“频繁更换”与“世袭”、“长期”与“临时”都是相互矛盾的, 必要排除其一, 而从本题材料中“一入工匠后, 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及职业世袭等, 说明 (1) 是错的, 排除A、C两项;《新唐书》例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 最少二年, 所以 (2) 正确。

变式练习唐文宗太和六年 (832年) , 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 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 雕鞍银镫, 装饰焕烂, 从以童骑, 骋以康庄, 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 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答案:C

【重点突破】

1.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

从原始农业开始, 中国农业就有自己的特色。粟和水稻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土生土长的品种。以主要农作物为线索分别讲述耕作技术就更清晰了。粟、麦是旱地栽培, 水稻是水田种植, 这是两个技术系统。我国西周时期, 北方农业已出现垄作法, 将作物种在垄上, 叫条播, 这样可以加深耕土层, 提高地温, 应对旱涝, 提高产量。战国至西汉, 垄作条播逐渐普遍。西汉时, 赵过推行“代田法”, 实行垄与沟轮换耕种, 这样使土地每年都得到充分利用, 又可以使地力得到恢复。为了保持地力、增加产量, 战国时农民把用地与养地结合, 使“地力常新”。西汉时, 北方小麦与粟轮作, 三年两熟。南北朝以前, 北方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已经形成了。南方到唐宋时, 水田耕作技术才普遍精细化, 隋唐时才普及育秧移栽, 从而为双季稻和稻麦连作复种提供了条件。耕作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工具的改进和定型, 如耧车、曲辕犁等。旱田的耕作技术中心是抗旱保湿;水田则是烤田 (排水干田) 、排灌。

2.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的实现是以个体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实际上, 在古代很长时期小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先进的。中国古代前期劳役较重, 实行租庸调制以后渐以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为主。实行实物、货币地租促使农民更多地关心提高亩产量, 力求有更多的剩余产品, 因此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劳作更精细。宋代, 租佃经营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租佃制普及全国, 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明清时, 租佃制普遍实行, 江南一些地方地主还赋予佃农永佃权, 佃户租佃的土地可以传给后代, 地租也相对固定, 佃农也有增产的积极性。现在学术研究一致认为, 在现代化之前, 发达国家都有一个小农经济较快发展的阶段, 脱离农业支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小农经济, 而是皇帝、官僚统治下的赋税量太大, 小农根本没有积累, 无法扩大再生产, 高度强化的政治体制制约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3.土地制度

常用的概念叫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其主要形式。如果细分为君主私有、地主私有和自耕农私有, 这是以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土地私有制为前提。但应该注意到中国古代没有完整意义的、现代观念的土地“私有制”, 或者说“私有产权”没有保障机制。我们常说的“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六合之内, 皇帝之土”, 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 涉及几十万人, 无论他们的财产来源如何, 田产一律化为乌有。再如关于土地兼并, 其不被国家认可的原因就在于赋税的流失及对私有权的漠视, 封建政府为此实行均田制, 保证自耕农的土地, 限制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等。农民的土地也是无论来源, 都要负担国家定量的赋税和徭役, 土地的经营权也不能完全自主, 中国古代的农民都可以说是国家的佃户, 土地所有权是有限度的, 赋税负担是强制性的。西欧的自耕农阶级在身份上是自由人, 他们不承担国家的赋役, 只向庄园主承担义务。自西汉以来, 历代法律有专门的户籍法, 政府通过户籍控制土地和人口, 保证赋税、徭役的征发, 维持帝国行政的运转, 但对私人土地所有权没有产权界定, 上个朝代认可的地契, 到下个朝代未必好使。私有权应具有绝对的唯一性, 私有制不发达、私有权没有保障是古代中国的特点。西欧中世纪不是这样。贝内特在《英国庄园生活》一书中告诉我们, 英格兰庄园中的佃户可以通过法庭获得自由和对土地的占有权。近代中国仍然漠视私有和自由, 屡屡将侵害私有制视为革命行动, 视“私”字为万恶之源, 形成历史的集体无意识。实践证明, 私有权在经济发展中并不是坏事, 也不是能够阻挡的现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是历史的进步。

4.官营手工业中的雇募制度

唐代开始出现“和雇匠”, 官营作坊因人手不足, 出资雇佣临时工匠。受雇者付出劳动, 领取报酬。中唐以后, 应役匠人因纳资代役制度的实行而逐渐减少, “和雇匠”逐渐增多。宋代的工匠大多系雇募而来, 控制相对放松, 官府按当时通行标准付给工匠报酬, 明中期以后, 官府工匠可交纳“班匠银”代替服役, 政府再出钱雇募工匠进行生产。工匠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促进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古代商业发展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体现在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 (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货币种类和币值的稳定性、商业资本的规模、商人和“商帮”的数量、市场的规模和政府的管理方式、交通贩运的保障条件以及商业城市的涌现等方面, 还包括“农商并举”的商业政策, 政府规范对“市”的有效管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现象, 不仅冲击着“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观念, 也在冲击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这种影响全方位地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思想和社会生活等领域, 对市井生活的影响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经济区域的产生、人口流动和经济重心的转移、商业城市 (城市中的商业功能) 和工商业市镇的出现、地域商人的形成和发展、政府税收模式和结构的改变、商业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发达等等都有影响, 要立足文明史观和社会史观, 全方位进行考量。

6.重农抑商政策与重商主义的认识

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 首倡“重农抑商”, 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

(1) 重农、抑商的表现: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 商业为末业;政府奖励耕织、轻徭薄赋政策、兴修水利等;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防止农民大量破产;强化户籍管理, 限制人口流动;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 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歧视等等。如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以及向工商业者及加重征税、改革币制等措施。

(2) 原因:是基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持社会的秩序等角度。

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里, 认为“农业立国”、“农为国本”, 只要国家有库存余粮, 有可战之民, 朝廷赋税之源充足, 就不怕一切灾荒、侵略, 国基就稳固, 商业的大力发展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根基。重农抑商政策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私人工商业的发展一是与国家争夺“山海陂泽之利”, 与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 甚而使农田荒芜, 威胁国本、易形成对朝廷构成威胁的“叛乱”势力。商人和商业是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破坏, 有些商人甚至富可敌国, 财富不是帝王的赏赐而得到的, 而是其自己创造的, 严重地威胁着封建宗法专制秩序。工商业主用其拥有的财富来逾越宗法制度, 显示自身的尊贵, 使封建等级制度堤防日益溃坏;商业和商人是对传统的“均平”伦理秩序的破坏。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 就官民关系来讲, 是贵贱尊卑等级秩序;就民众之间的秩序来讲, 就是一种“均贫”或“均平”秩序。商业的大力发展必然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 必然时刻威胁破坏着小农社会的均平的、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商业是对封建社会风气的一种破坏。商业活动正好时刻开民欲, 刺激物欲, 造成社会的攀比风气, 使社会风气败坏。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商业使人奸诈, 农业使人厚朴。只有采取种种措施使农尊而商卑, 作为国家的基础的小农经济才能巩固。

(3) 影响:从积极角度看,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消极角度看:重农抑商政策是运用政治权力, 采取超经济方式对民间私营工商业实施抑制打击, 本质上是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相矛盾的, 阻碍工商业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程。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 农民破产, 影响农业生产, 激化了阶级矛盾。不利于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进步。国民容易形成小农经济思想, 表现为眼光狭隘、安于现状、闭关自守, 商人为改变地位低下的状况, 买官置地, 阻碍了扩大再生产。统治阶级对商人的鄙视, 使社会对商业不予重视, 必然影响到与此相关的商业文化的发展, “重农抑商”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而且超过了经济领域, 成为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4) 抑商与重商:古代统治者及其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商业活动的综合经济效益, 以及利用商业增加财政收入;有学者认为抑商思想和抑商政策“虽亦有之, 但相形之下, 远比重商思想和重商政策来得逊色。抑商的法律形同虚设, 重商、隆商才是历史的真相。”抑商政策的核心内容就是抑制富商豪民, 首先打击的是富商大贾, 其次是抑制中小商贩的人数过多。抑商政策中, 只有遏止农民经商、保障粮食生产是大多数王朝传承的政策。对私营商业完全抑制、排斥不行;单纯依靠不加管制会与国争利, 而且危害百姓。重农是封建社会历代的一贯政策, 抑商则并非贯彻始终。商鞅变法中的抑商政策, 目的是将商业的利益集中于国家之手, 指导思想是重官商、抑私商, 商鞅亲自主持统一度量衡, 也有保护商业运营的意义。汉武帝打击私商, 培养官商, 实行官商勾结;司马迁提出“故待农而食之, 虞而出之, 工而成之, 商而通之”、政府“故善者因之, 其次利导之, 其次教诲之, 其次整齐之, 最下与之争”。中唐以来,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宋朝王安石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而南宋以后, 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 经济政策相对宽松;明清时期, 商品货币经济空前活跃, 徽商、晋商等商帮、遍布全国的大小商镇网络, 也不能反映出抑商政策。

(5) 西方重商主义:在15、16世纪的英法等国, 适应资本主义生长中对货币积累和扩大市场的需要而产生, 盛行于17世纪的欧洲,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逐渐被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取代。重商主义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对外贸易, 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 政府应该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扮演积极的、保护主义的角色, 特别是使用关税保护小企业, 竭力进行海外扩张, 争夺海外贸易, 它促进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经济政策的启示:经济政策应符合经济规律, 顺应形势及时调整, 科学决策。注重经济规律与国家经济职能之间的关系, 经济比例要协调。政府应关注民生, 保持社会和谐。

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变迁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 后来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在南宋至元朝, 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甚至在江南的一些地方, 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1) 经济重心处于北方的时期:从先秦时期以来到唐朝。

原因: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人口集中, 交通便利, 技术进步, 政治中心等优势。表现:夏商周时期农业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自己地域作了较大的开发。秦汉时, 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的18个经济区分布来看, 其中有13个在黄河流域,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如关中平原地区、关东地区:《史记》称:“关中之地, 于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 什居其六。”从隋唐时期的农业进步、如北方水利、耕作技术、手工业中心、城市等均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地位。

(2) 经济重心处于南方。变化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南方开发较快时期———在中唐以后, 经济重心向南开始移动———宋朝时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实质过程已完成———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发展。表现:唐朝后期, 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北方有长安、洛阳等大城市, 而南方有“扬一益二”之称, 宋朝时南方除农业外, 纺织业发达, 商业繁荣, 出现了大批繁华城市, 宋朝江南人口已经占全国一半以上, 长江下游已经有“苏湖熟, 天下足”之称, 重要城市的分布重心东移南迁, 汴京、临安、广州、泉州、福州、成都成为重要的经济都会,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总和明显高于北方, 故宋代有所谓的“苏湖热, 天下足”、“苏常热, 天下足”之称, 明清以来, 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经济也发展起来, 有“湖广熟, 天下足”的民谚, 长江下游经济继续发展, 商业城市不断涌现, 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东南沿海的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如珠江流域的经济地位有了较大的发展。明代的南京、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的城市。原因:北方战祸多且持久、频繁, 如民族战争、军阀混战、安史之乱;南方则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大量劳动力, 并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北方自然条件变化, 相对恶劣,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如气候、地形等, 土地利用率高;水力资源充足;南方海外贸易发达, 并引进了大量农作物新品种。

(3) 古代经济重心变迁的启示: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外来先进劳动力和及时引进最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 (科学技术) ;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注意与环境发展相协调。从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应追求经济的均衡发展, 实现区域的多元化。经济重心的变迁从农工商城市人口的分布、国家的行政区划分布、丝绸之路的变迁、人才的分布、文化教育的发达程度也都能体现。注重用生态史观、环境史学观来研究经济重心变迁, 关注历史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在人与自然之间既有和谐共生一面也有紧张对抗一面。

8.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

(1) 发展变迁:“丝绸之路”基本形成于汉朝, 有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之分, 其中陆上是始于汉唐帝国的首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 , 经河西走廊, 至安西分为南北两路, 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汉武帝平南越后, 即派使者从广州出发, 带领船队远航南海和印度洋, 经过东南亚, 横越孟加拉湾, 到达印度半岛的东南部, 抵达锡兰 (今斯里兰卡) 后返航, 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到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唐朝, 陆上“丝绸之路”极为繁荣, 9世纪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以中国南方城市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随着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 海上丝绸之路衰落。下图分别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宋元以来的外贸图的比对中, 能看到丝绸之路明显的变化, 如起点多样化, 有扬州, 广州, 西安等, 终点的延伸, 路更远、路线更繁杂、还能看到从陆路到海路的发展, 海陆丝绸之路都经历了曲折发展、衰落, 外贸商品从丝绸到瓷器、茶叶的变化等。

(2) 变迁的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汉唐经济迅速发展, 尤其是丝绸业的繁荣, 新的商业中心的兴起, 政府相对开明的政策, 国家的统一、民族关系的友好, 封建盛世的到来;唐朝的繁盛及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吸引了不同方向的国家与之开展交往, 西方的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想与东方的中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加强联系。丝绸相对轻便、不易破损, 陆上运输较为便捷。

(3)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政治原因: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唐朝与大食作战战败, 威望急剧下降;“安史之乱”, 国力迅速衰落;吐蕃乘机北上, 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北方的分裂, 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等, 导致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环境严重恶化。

经济原因: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 也加剧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随着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 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技术条件;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海上运输的周期和成本降低, 安全性提高。海上贸易成为国家财赋的重要来源之一, 政府重视。宋朝以来制瓷业的发展, 在外贸产品比例中上升。

主观因素:陆上丝绸之路也有自身的弱点, 而海上有自身的优点:交通安全问题, 海路不像陆路那样容易受别国家牵制, 可以自由通航。贸易的商品问题。陆上丝绸之路位于中国西北, 地处内陆,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 东南沿海是丝绸、瓷器、茶叶的生产基地, 又是造船、航海最发达的地区, 陆上丝绸之路远离商品产区, 而海上则相反。海上运输的运载量比骆驼之类的运输工具的运载量大, 而且运费低廉, 尤其运送陶瓷最为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问题。随着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与位于太平洋的国家贸易, 陆上丝绸之路根本无法办到, 而海路也能到达。中国沿海海岸线绵长, 有不少海港城市。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25题, 每题2分, 共50分)

1. (原创) 《吕氏春秋·审时》中记道:夫稼, 为之者人也, 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这反映出

A.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B.强调农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C.重视在农业生产中人的重要

D.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自然观

2. (改编) 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 在人事方面, 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A.自给自足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3. (改编)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 以备灾害, 还庐树桑, 菜如有畦, 瓜瓠果疏殖於疆易, 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

C.比例协调D.体系完备

4. (原创) 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的农业经营方式, 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或耕豪民之田, 见税什五”

C.“买陂田千余顷, 假贫民, 役使数千家”

D.“取人田自占, 给与农, 约熟归其半”

5. (原创) 下表为唐江南九州户数表 (单位:户) , 由此可知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经济得到一定开发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江南农业比工商业发达

6. (原创) 解读以下三幅示意图, 它们最有可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B.海陆丝绸之路的变迁

C.重农抑商政策推行过程

D.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7. (原创) 秦汉时期, 编入国家户籍中的平民称为“齐民”。户籍中详载编户的姓名、年龄、籍贯、爵级、肤色、身长、家口、财产等。编户民口……未经允许, 不得迁徙。一旦丢掉户籍流亡, 被抓住后, 要罚做管家奴婢。该材料说明了

A.国家对户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控制

B.国家绝对禁止人口的流动

C.国家户籍管理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D.国家对户籍管理趋向松弛

8. (原创) 《项奎虎丘山诗》:“当时吴王剑, 砺光裂岩幽。”右图所示吴王剑虽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 但毫无锈蚀, 刃薄锋利, 被中外专家视为中国先秦兵器中的稀世珍宝。可谁也不知如何炼就, 即使使用最先进的现代技术也难复制。导致此种技艺失传的原因不包括

A.古代中国统治者不重视研究新技术

B.行业之间相互隔绝, 新技术难以推广

C.传统工艺过去只限于家族内部传承

D.“工官”制度局限了水准较高的手工技艺的服务范围

9. (原创) 史籍记载, 西汉初期, 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 煮海为盐, 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10. (原创) 司马迁极力推崇汉初的“海内为一,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经济措施, 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应是“善者因之, 其次利道之, 其次教诲之, 其次整齐之, 最下者与之争”。这反映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

A.与民争利B.工商皆本

C.顺应自然D.政府干预

11. (改编) 日野开兰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 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 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12. (原创) 西汉文帝前元元年 (前179) 规定:“年八十已上, 赐米人月一石, 肉二十斤, 酒五斗。其九十已上, 又赐帛人二匹, 絮三斤。公元619年, 唐政府颁布法令, 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 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 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 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突出反映汉唐时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

D.百姓赋役负担减轻

13. (原创) 宋元时期, 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出现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这一景象说明中外交往中

A.在集市从事贸易的商人来自十个国家

B.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海港

C.众多的外国商人青睐中国的瓷器和茶叶

D.北宋政府在此设立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14. (改编) 据记载, 南宋绍兴六年 (1136年) , 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 能招诱舶舟, 抽解物货, 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 补官有差。”阿拉伯商人蒲罗辛贩卖乳香达30万, 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 收息钱达98万, 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 赐予“公服履笏”。材料说明

A.海外贸易是为了满足达官贵人对奢侈品的需求

B.市舶司领班为了提高自己待遇而招徕外国货船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崇尚洋货, 追求奢华

D.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5. (原创) 司马光曾说:“自古丰岁谷贱, 已自伤农, 官中更以免役及诸色钱督之, 则谷愈贱矣。平时一斗直百钱者, 不过直四五十文, 更急责之则直三二十矣。”这主要说明

A.宋朝时粮食价格波动大

B.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

C.政府政策对物价影响大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16. (原创) 古代社会一些官吏、文士、商贾、僧侣等出游, 特别重视和集中于城巿。这是因为城市

A.人口相对比较集中

B.人文和自然较好的结合

C.有比较完整的建筑群落

D.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17. (原创) 明朝中后期, 民间对白银的需求增加, 西班牙与葡萄牙商人, 从拉丁美洲运来大量的白银, 日本也出口不少白银到中国。由此可见

A.明朝推行积极的开放政策

B.中国的白银产量不够民间需求

C.明朝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18. (原创) 仔细阅读下表, 有关表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商税对国家财政贡献增加

B.商业在经济比重中增大

C.商业贸易繁荣、利润丰厚

D.重农抑商政策不再推行

19. (原创)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风俗考》载:苏州“郡城之东, 皆习机业, 织文曰缎, 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计日受值。有他故, 则唤无主之匠代之, 曰‘唤代’ (一作‘唤找’) 。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工匠之间竞争相当激烈

B.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C.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20. (原创) 《清圣祖实录》载:“ (康熙) 向令开海贸易, 谓于闽粤边海民有益, 若此二省民用充阜, 财货流通, 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 非贫民所能, 富商大贾, 懋迁有无, 薄征其税, 不致累民, 可充闽粤兵饷, 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由此可知, 清初康熙“开海贸易”的主要目的

A.防止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B.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

D.增加税收来充实兵饷

21. (原创) 康熙五十六年 (1717年) , 广东碣石总兵陈昂请禁开教堂传教, 得到命准。其疏曰:“天主一教, 设自西洋, 今各省开堂聚众, 此辈居心叵测, 目下广州城内外尤多, 加以洋船所汇, 同类招引, 恐滋事端。乞循例严禁, 毋使滋蔓。”材料反映出清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出发点是

A.割断反清势力与内地联系

B.防范西方敌对势力的威胁

C.保护小农经济与商业贸易

D.保持治国政策的完整连续

22. (原创) 山西晋中地区有谚语道:“有儿开商店, 强如坐知县”;“良田万倾, 不抵日进分文”;“要想富, 庄稼带店铺”;“买卖兴隆把钱赚, 给个县官也不换”。《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 科第反在次者。”这些记载反映了

A.古代市民文化内容的丰富

B.商业发展冲击封建等级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实际已终止

D.中国古代官商勾结普遍存在

23. (原创) 近代徽州人胡适听说家乡绩溪准备编纂县志时, 说:“县志应该注重县里人移动转徙经商的分布与历史, 县志不能够只见小绩溪, 而不看见那更重要的‘大绩溪’, 若无那大绩溪, 小绩溪早已不成个局面。”这主要反映出他

A.注重真实地再现历史

B.关注当地人口的流动

C.认识到徽商贡献突出

D.认为编纂县志不合理

24. (原创) “乾隆年间取消船主造船数量限制之后, 许多船通常拥有四五十条大船。运盐船大者可承载百万余斤以上货物。他们或自行运货行销, 或出租船舶与商人运货。钱庄票号资金动辄数百万两白银以上。他们都业务庞大, 雇佣员工众多。山西从事与蒙古、俄罗斯贸易的商人, 一些大户所雇员工常有七八百人以至千人。”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1) 乾隆年间造船业发展迅速 (2) 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3) 晋商在乾隆年间实力强大 (4) 乾隆年间商品流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1) (2) B. (2) (3) (4)

C. (1) (2) (3) D. (1) (2) (3) (4)

25. (原创) 《史记·循吏列传》中所谓“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官员, 与普通的“清官”“好官”大有不同。作为当时的一名“循吏”, 应具备的核心思想有

(1) “农本” (2) “教化” (3) “仁政” (4) “节用”

A. (1) (2) B. (1) (3)

C. (1) (3) (4) D. (2) (3) (4)

二、非选择题 (3题, 共50分)

26. (原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杭州) 自融和坊北到南坊, 谓之珠之市, 如遇买卖, 动以万数。……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即无虚空之屋, 每日凌晨, 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 买卖热闹。

———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二唐朝时期全国人口在10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13处, 而北宋10万户以上的大城市约有40多个, 到宋徽宗崇宁年间则上升到50多个。

———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

材料三 (司马光指出) 夫农、工、商贾者, 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宋太祖建隆元年) 诏诸州勿得苛留行旅赍装, 除货币当输算外, 不得辄发箧搜索。

———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4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在城市、乡村的其它表现。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 分析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10分)

(3) 宋史专家邓广铭称赞宋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在中国整个封建历史时期之内,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结合所学知识,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6分)

27. (原创) 下图分别为唐朝对外交通线示意图、宋朝海外交通示意图。对比下列两幅示意图, 指出图中信息的主要区别,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5分)

28. (改编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5分)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请评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主要变化。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A 7.A8.A 9.A 10.C 11.D 12.C 13.C 14.D15.C 16.B 17.C 18.D 19.B 20.B21.B 22.B 23.C 24.D 25.B

26. (1) 特点:买卖数额大;市坊分离局面被打破;出现晓市;商业大都市兴起。 (4分)

(2) 表现:出现交子;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4分)

原因:士人重视商业;政府保护商业发展, 严禁非法搜查商人。 (6分)

(3) 理解:宋代的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打破坊、市界限) ;宋代创立了理学, 后来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促进了商业发展和文化传播。 (6分)

27.区别:对外交通情况:唐朝是海陆并举;宋朝是海路发达。 (5分)

说明:唐朝国家统一, 北方经济发展, 南方得到开发, 国力强盛, 国际威望高, 保障了海陆交通的畅通。宋朝民族政权并立, 陆上丝绸之路衰落, 经济重心南移, 制瓷业、丝织、茶叶等生产发达, 造船、航海技术发达, 促进海路交通。 (10分)

2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纺织业显著发展, 市镇经济繁荣, 工业生产专门化和规模化,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增加政府税收, 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带动农业生产商品化, 促进社会进步。 (15分)

8.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篇八

1.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这是因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君主的统治地位;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古代中国农业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生产模式为精耕细作,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所以古代中国成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促使社会风气的改观和人们信仰的进步,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中外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

2.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小块土地,成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这一条件又决定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稳定性和落后性。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积极意义体现在: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其消极意义也很明显: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3. “重农抑商”的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它开始于战国时的商鞅变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重农”使民生劳苦,善劳作,满足国家政权积累财富的需要;强化国家统治基础,稳定国家统治秩序。“抑商”绝非不准商人从事商业交易活动堵塞商人生财之道,是重征商税,稳定农业生产秩序。

【练习】

1. 先秦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个体农业的转变。推动这个转变的因素有( )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各国的变法运动 ④水利设施的兴修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逐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4. DDCB

5. (1)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黄宗羲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本;雍正帝的观点是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抑商。

(3)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不利于社会发展,是落后的。

9.古代商业发展史笔记 篇九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朝人善于经商。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商朝人使用的货币是贝类,有海贝、骨贝、石贝、玉贝和铜贝。铜贝的出现,说明商代已经有了金属铸造的货币。到了西周,商业成了不可缺少的社会经济部门。当时在“工商食官”的制度下,商业由国家垄断。在商业交换中,主要的货币仍然是贝,但铜也被用作交换手段。铜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同时也担负着货币的职能,后来就发展为铸造铜币。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春秋时期著名大商人有郑国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有的模仿各种工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度(长短)量(容积)衡(轻重)不一的现状,决定统一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这就是通称的“秦半两”。他还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特别是统一货币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封建王朝大都掌握铸币权,钱的形制也保持着类似“秦半两”的圆形方孔模式。两汉时期,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当时的都城长安和洛阳,以及邯郸、临淄、宛(南阳)、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长安城东、西有市,后来发展为九个市,当时官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周边有围墙。市内设有出售商品的店铺、官府设有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进行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市内的物价也由官员统一管理。

与以往不同的是,两汉又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汉武帝之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除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外,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也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唐代长安城有坊、市;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各有220行。东市肆邸千余,货物山积,商贾云集。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西市就有西域,以及波斯、大食商人,“胡风”、“胡俗”流行。长安城的人口不下百万,这样庞大的人口对商品的需求,造成长安城商业的繁荣。农村集市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水陆交通要道附近,集市不断增多,有些还发展成重要的市镇。

隋唐时期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唐朝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出现商旅不绝的繁忙景象。安史之乱后,对外商业交通的重点,由西北陆路转移到东南海道。广州是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外国商船的聚集之地。唐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

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两宋时期的商业繁荣是全方位的,不仅商品的种类繁多,而且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华。商业的繁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继续繁荣。

(1)两宋时期商业繁荣原因

两宋商业空前繁荣。首先,北宋建立以后,消除了晚唐、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第三,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后来,官府在益州设立交子务,印制和发行交子。南宋时,纸币使用的地区广、发行量也大大增加。纸币的发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2)两宋商业繁荣表现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首先表现为城市商业的繁荣。繁荣的大都会首推北宋的都城开封和南宋的都城临安(杭州)。开封自五代开始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超过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商业也空前繁荣。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又有专业交易场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南宋定都临安,全盛时期临安的人口也达百万,取代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隆,早市、夜市昼夜相连,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

商品种类增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成为重要的商品。如苏湖地区农民剩余的粮食,南方篾匠所做的竹木器都变成了商品。北宋时商品种类增多,商家注重商品的包装,还注意为自己的商品作广告。南宋时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苏湖地区农民剩余粮食成为重要的商品。城市中还出现了定期和不定期、专业性和节令性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商税收入,越来越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两宋时期,边境贸易繁荣。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对峙。两宋在与辽、西夏、金相邻的边境地区设榷场,进行双边贸易,互通有无,获利甚丰。

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政府还特别重视海外贸易。这样,海外贸易发达起来。北宋时,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有几十个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南宋时,海外贸易更加发展,外贸税收成为国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

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了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这些都促使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从东欧、中亚,从非洲海岸,从日本、朝鲜,从南洋各地,都有商队来到大都。城内各种集市三十多处,居民不下十万户。国内外各种商品川流不息地汇聚于此。“百物输入之众,有如百川之不息。”据说每天仅运入城中的丝即达到千车。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元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司,严密控制对外贸易。

明清徽商与晋商

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在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1)徽商

徽商即徽州的商人。徽州有经商传统,徽州人很团结,注重互相帮助,并且还崇尚节俭。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徽商积累起惊人的财富。徽商几乎“无货不居”,经营范围很广,但“首鱼盐”,对食盐的经营尤为重视。徽商的兴起就是从经营食盐开始的。明代食盐的生产由官府垄断。为了解决边疆守军粮饷不足的问题,明政府允许商人将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点交纳,然后给予他们贩卖食盐的权利。徽州距边防地点遥远,徽商起初在盐业的经营中不占优势。但到明中期以后,明政府将纳粮改为纳银,徽商纷纷投资盐业而暴富。徽商经营盐业积累起商业资本之后,又扩大经营范围,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民间俗谚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在海外诸国也留下他们的足迹,有“遍地徽商”之说。徽商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且插手生产领域,支配某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还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获取高额利润。徽商从明初至清末兴盛了数百年,出现了拥有资产百万乃至千万以上的大富商。

(2)晋商

10.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篇十

我国诗歌发展脉络上溯到先秦,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源头和《离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源头,发展到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和建安文学,发展到唐代的诗歌鼎盛,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杰出诗人,宋元明清继承了诗歌发展成就,也出现了一大批诗人:苏轼、辛弃疾、龚自珍等;到宋代,词成为诗歌的主流,出现了有相当影响的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元代出现了散曲。诗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流派,流派中的诗人的艺术风格比较接近,代表的流派有:建安七子、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大历十才子、豪放派、婉约派、江西诗派、四灵派等。

诗有古近体之分,古体诗一般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较自由,其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有严格限制,其形式为五言、七言,根据行数,八句的为律诗、四句的为绝句。律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组成;近体诗对押韵也有严格的要求。词有词牌 ,根据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散曲包括小令、套数,每个曲子都有宫调、曲牌,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也不同等。

古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教师要引导考生对它们的储存。如,抒情的手法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抒情、直抒胸臆;以及托物言志 、虚实相生、渲染、衬托、时空转换、联想想象、用典、修辞等。古诗在结构上有起承转合的特点,绝句的第三句往往有转折的作用等等。古代诗歌卷帙浩繁,内容博大精深,要准确快速的进行鉴赏的确难度大,但我们还是可以了解、掌握一些古诗人常写的内容。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登高等。涉及语言风格的,不能只会形象、生动、清新、自然,还要了解隽永、雄浑、典雅、含蓄、绮丽等。还可以记诵一些常用的词语,如离愁别绪、羁旅、思归、寄情山水、隐逸、闲适、高洁情怀、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沉郁悲凉、为国立功、明朗广阔、自然疏放、豪放婉约、新奇、萧瑟、意境幽深等等。这些常用来鉴赏古诗词的词语要能在鉴赏文中恰倒好处地运用。

11.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篇十一

本文针对中国古代家具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以及对其所达到的不同的成就的介绍,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家具的由来和发展,及中国古代家具在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特点,详细地表述了我国古代家具从初期的产生到不断吸收各个民族的艺术特色,进而不断改进,不断融合,不断发展,最后达到我国古代家具艺术文化巅峰高度的漫长历程。

关键词:

古代家具 明式家具 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074-02

一 绪论

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进一步宣传和发扬。大量有关我国古代家具的报纸书籍的发行,这些书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我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情况和设计理念,成为现代家具设计师的主要参考资料。

在现今社会上,有些人认为,我国古代的家具是旧时代的的产物,代表了落后的中国文化,应该抛弃。这些观点只是—刀切地拒绝一切古代文化的产物,孰不知一个没有摒弃传统并且遗失了本民族特色的民族,又何谈民族的继承与发展。这种观点忽视了民族文化环境的营造对本民族认同感的发展和形成的巨大影响力。比起国外的设计师,中国的家具设计行业发展较晚,在设计方面多是直接由匠人师徒直接相传,这种保密性质的师徒传承关系是一些古老的技艺一旦因为匠人个人因素,例如疾病或者死亡,便会引起这种古老技艺的失传。对中国文化的保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量的设计作品,只是简单地抄袭和复制。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令人堪忧,当韩国人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当中国唐代的文化习俗只能在日本去发现研究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财富正在慢慢流失。反映到当代的古典家具设计上也是同样的境遇。许多年轻人只以欧美西方文化为生活主情调,却忽视了一个中国人应该所具有的中国文化底蕴。这种情况导致传统文化在现在社会愈来愈受冷遇。在本次明清家具鉴赏课程学习完毕之后,我对我国古代家具文化有了一个新的全面认识,自己也对中国的古代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了解传统家具文化,使更多的设计师能够关注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独特意义,在以后的设计中能更多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使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设计理念能走出国门,发扬光大。

2.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中国古典家具文化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被留存下来的对当代和未来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历史的艺术的瑰宝。对我国家具文化发展历程的深入发掘和探索,研究我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历史。了解各个阶段我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成就,有利于国人重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古典家具设计上许多设计师都喜欢遵循具有古代文化传统的设计法则,力图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也能形成高雅的室内环境。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要求家具设计师应该传承并发扬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进行重新的挖掘与创造,设计出真正属于本民族又能被世界范围内所认同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这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使更多的国人能意识到中华文化深远而又重大的价值,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 古代中式家具备时期发展的阶段性及特点

1.史前至汉代

在遥远的的石器时代,人类就能够使用石块堆成可以供日常生活使用的家具,这被看作我国古代家具形成的雏形。从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不难看出,早在7000年前,原始人就已经开始使用土炕作为休息的家具。这表明我国古代家具的产生源远流长,特别是1978年出土于山西陶寺遗址的彩绘木案,有绚丽的彩色绘画,已被专家认定为我国最古老的家具。而进入秦汉时期以“席地而坐”为特点的中国早期古典家具才开始‘慢慢出现,其中包括“楚式家具”和“汉式家具”两大风格。前者虽在西汉时期渐渐与“汉式家具”迈向交流与融合,但其影响十分深刻。是中国早期古典家具的典范,早期的古典家具经过汉魏南北朝的发展,不仅家具种类和外形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而且造型的工艺和装饰特点等也都已日趋完善。漆木家具的主导地位在这一阶段已经确立,以床榻为核心的低矮型家具也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产物。

2.魏晋至唐代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政治混乱,连年战斗,但是中华民族与各个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却空前繁荣与活跃,这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伟大时代。各个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习俗对中原地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坐姿的改变在这一时期变得尤为突出。佛教作为传入中国之后对国人生活影响最为巨大的宗教之一,家具的外形也特别吸收了佛教中建筑台基和佛像须弥座的造型特点。改进了支撑结构,大量使用壶门的造型特点。此种家具装饰方式坚固而富有艺术性。逐渐形成了此时期家具的独特风格特点。中国家具艺术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年代是唐朝到五代时期,以“席地而坐”为特点的早期古典家具在这一时期逐渐过渡到以“垂足而坐”为特点的晚期古典家具。高足高坐家具被广大汉族人民所接受,汉化的另一个独特的特点便是家具加工的高超技艺也已逐渐成形。床榻的中心地位被桌、椅、凳为代表的新型古典高足家具所替代,而家具的种类、外形和坐卧方式等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盛唐大画家周昉的《宫乐图》中的饭桌体量庞大,造型浑厚,装饰精美,妇人们坐的是月牙凳,又被称为腰圆凳,凳子面稍稍有点弧度,极其满足人体工程学的使用要求。月牙凳在唐代的画作中经常使用,它是唐代贵族家庭经常使用的家具,同时也是妇女们的闺房必备用具。月牙凳造型浑厚优美,和丰腴的唐代女人的外貌非常贴切,代表了唐朝家具当时的发展特色。

3.宋元时期

中国晚期古典家具的发展时期在年代划分上属于宋元时期。宋代的古典家具种类繁多,造型技术也日益精湛,在历朝历代工艺设计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式样的榫卯结构,它们不断改进着家具的造型,使古典家具更加符合人的需求与审美。以桌、椅、凳为中心的高型家具格局在这一时代也已经定型,“垂足而坐”的坐卧形式也渐渐扩散开来。新型家具的大量出现在这一时期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家具的体量也开始朝着变高变大的方向去发展,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墓葬中的精美壁画和砖雕中的“一桌二椅”,例如:在南北宋时,规格很高的椅子酋推交椅,这种椅子的造型是等级较高的大臣上朝前短暂休息时所用的。宋人王明清《挥麈三录》记载:“绍兴初,梁仲谟汝嘉伊临安,五鼓往待漏院,从官皆在焉。有据胡床而假寐者,旁观笑之。有—人云:近见一交椅样甚佳,颇便于此。仲谟请之,其说云:用木为荷叶,且以一柄插于靠背之后可以仰酋…今达獾者皆用,盖始于此。”柜子,梳妆台以及流传至今的一些名画中经常见到的的各种桌案类的家具以及交椅等,这些绘画中的家居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宋元时期高足家具的发展特点。除此之外,新型的家具工艺造使用为明清家具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明代时期

明代对外航海业发达,硬质类木材大量涌人中国,这也促进中国了家具的发展。我国古代家具在明朝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各项工艺趋于成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家具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明式家具传承了宋元时期家具的造型样式,在选材上更加考究,大多数以树质细腻坚硬,纹理优美的优质硬质木材为主,明中期以后,则更多地选用黄花梨,紫檀等名贵木材作为家具的主要材料。其家具品种多样化,品质与工艺上乘,风格简约典雅,实现了实用性与工艺性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璀璨的宝石。这种家具样式产生于明代,所以把具有这一特色的家具样式统称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比以往历朝历代的家具种类都更加丰富,依据使用的场所地点的不同,可分为椅凳类,案桌类,架台类等不同规格型号。各种家具根据人的不同需求和舒适度来制订不同的造型。比如官帽式的官帽椅,制作精美的玫瑰椅,以及各式各样华丽的屏风。

造型

家具造型的基础应该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例如我们在参观博物馆或者旧民居时看到的明代家具,线条极其简练,它的局部和局部的比例关系、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十分匀称和谐。如常见的椅、桌等家具种类,它的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扶手之间,它们的高与矮、长与短、粗与细、宽与窄,都给人以无与伦比的协调感和优雅感。而且与使用功能结合得非常完美,很少有多余的部分,明式家具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线的完美使用和组合。它的每个部件,给人以挺拔秀美之势。线条柔中带刚,表达出明式家具的简洁、质朴、典雅之美。

明式家具在用材上多选用进口硬木,如紫檀,花梨木等。其中色泽淡雅,花纹优美的花梨木成为家具制造是将入首选的优质材料。国产的铁力木和榉木,以及核桃木等柴木也得到了使用。明式家具追求原料的材质的本色呈现,力求表达木材的质感与纹理之美,对硬木家具并不上漆,体现出家具的古朴自然与简约端庄之美。

5.清代时期

家具发展时期进入清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康乾盛世之时,满清贵族与上层社会人士。贪图奢靡,享受。攀比之风日盛。家具的风格与过去迥然不同,以富贵华丽为主。这种追求复杂的装饰图案和繁复工艺的制造手法成为清朝家具的标志性特点。

清式家具品种和样式繁多精美,家具的造型上更是追求干变万化的艺术手法。以最寻常的清式太师椅为例,在它最基本的结构元素上,匠师们的设计了数不胜数。即使是每一单件家具的设计元素也特别注重造型的变化。如故宫漱芳斋的五具成套多宝阁,其一字排开,临墙放置,和室内造型浑然天成,每个隔层虽仍是“拐子”图案但却互不相同,从侧面看去,每个隔层的侧山上全是不同造型的开光,如海棠形、扇面形、如意形、磬形、蕉叶形等,不一而足。清式家具在形式上还常见仿竹、仿藤、仿青铜,甚至有仿照假山石的造型而制作的木制家具。从反面来看,也有竹制、藤制、石制的仿木质家具。结构上,清式家具也往往独具匠心,暗藏玄机,如,有些小巧玲珑的百宝箱,箱中有盒,盒中有匣,匣中有屉,屉藏暗仓,隐约曲折。抽屉和柜门的开合亦有精妙的机关,不仔细品味很难发现其中玄机。

清式家具造型艺术上浑厚而稳重,装饰艺术上富丽而堂皇,工艺技术上则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华丽的装饰和繁杂的雕琢。高档的清式艺术类型的家具,各种制作工艺及设计手法发挥得出神入化,各种各样的镶嵌材料十分丰富而且技艺更加独特。金属饰件的使用也更加广泛。错金银,堑花和鎏金技术等工艺也日渐完美成熟。清代木质家具的结构继承了明式家具的榫卯工艺,并发展更加完美。从工艺技术上来欣赏,乾隆后期达到了中国古代家具艺术发展史上的巅峰。在此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种类风格的家具派别。但清式家具因做工太过复杂,雕刻装饰过于密集,使用起来并不太舒适,家具雕刻中的花纹不易清洗,实用性也不及明式家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装饰效果。

三 结论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一种重要文化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发展与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的、辩证的、因果循环的思维方式,强调事物各方面辩证统一和相互联系。其理论发端于道家、儒家以及佛教等流派,是中华民族核心文化形成的重要方面。而我国古代家具作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其艺术涵养充分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繁荣辉煌的一面。而其中的明式家具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简约流畅的线条表达,以及优雅的造型特征,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许多国内外收藏家心中的至宝。明式家具的巨大艺术成就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奠定了其在世界家具艺术发展史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下一篇:9月计算机一级考试MSOffice备考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