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

2024-08-31

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精选8篇)

1.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 篇一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反映的是学科内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学生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得到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具有以下属性: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一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交往与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与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可以说教学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传统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难以体现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行,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有价值的生括秩序和生活方式。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育,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回归生活世界的主张并不是否定科学书本世界存在的合理性,而是在两个世界之间保持一种紧张的张力,使科学教育不致因遗忘生活世界而丧失其存在的意义。

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终极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做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也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为此,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生成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从生成的内容来看,课堂生成既有显性生成,又有隐性生成。显性生成是直接的、表层的,隐性生成是间接的、深层的。从生成的本义来说,生成主要指隐性生成,隐性生成最具有发展的功能。

从生成的主体来看,课堂生成有学生生成,也有教师生成,即课堂教学不仅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课堂教学要成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欣赏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教学相长的真实写照。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是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提出来的,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提出来的,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是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角度提出来的,这三种教学观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但彼此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每一种观念的精神实质,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引领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2.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 篇二

1. 明确目的

做一件事情, 会有实现这件事情的价值。所以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态度与行为, 常常伴随着原无因事无果。在艺术向学生进入大学之前, 他们会参加美术联考, 素描色彩速写等等,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通过这个考试, 目的性非常明确。因此, 他们学习最速成、最容易掌握的技法, 试图画出受到好评的作品。这是一个典型, 结果决定了方法。学生进入了大学之后, 首先学的便是专业概论。这种课程的安排, 我认为同样具有目的性。学生通过联考, 有了一定的基本技法, 缺乏的便是对整个专业的一个通透性认识。故这门课, 通常由对本专业有深入研究的资深教师所担任。如此, 学生便可在将来的学习过程当中, 我有一定的主动性, 选择偏向自己喜好的某一块作为主攻方向, 甚至可以延伸到四年后的毕业设计。

我们说新课程观是开放式的, 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但并未跟上文所说的“明确目的”背道而驰。我认为, 结果重在目的性, 过程重在开放式。一束线, 开始是捆束在一起的, 过程中是发散、不确定的, 在最后却又是收束在一起。这个形容, 形象地描述了新课程观与明确目的之间的关系。

因此, 在谈及新课程观在软件教学课程的诸多应用之前, 明确这门课程的目的, 是至关重用的。这里面有两个目的, 精神与物质。先来谈谈精神。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 因其包罗万象, 各个学科理论层出不穷, 总是走在最前沿。但是, 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共通点, 教于学生的不再仅仅是理论, 而是以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但是, 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教授而来的思想, 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接受, 哪怕是最前沿的思想成果, 教学效果也常常不尽人意。而教师是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自己的想象, 鼓励他们勇于运用自己的思想, 然后通过某种途径如3D、MAYA等软件, 完成自己的作品。区别于传统的单方面课程方法, 新课程观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接下来, 来谈谈物质方面。历史上, 命途多舛的艺术家并不少见。对学生的培养, 不能只强调精神。在学生面临毕业之际, 需要的是一门能拿出手的生存技能, 如精通一款软件或者会运用多类软件组合设计等等。现在电脑已经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各类软件创新开发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其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故在这个大前提下, 把握住两大目的, 再来谈谈新课程观中的软件教学课程。

2. 新课程观下的软件课程教学, 教材的选择、教学的方式跟传统的有所区别

教材胜在清晰明了, 各种命令分门别类一条一条地罗列出来。但是它的局限性也正在于此。教材上面面俱到, 学生往往面面不到。而教学方式上, 传统通常是案例教学, 课堂上的案例学生常常很快就学会了, 但是课下换一个类似的, 大都不知所措。无论是教材还是案例教学, 都是单方面的教学模式。新课程观下的软件课程教学, 也并不是完全抛弃了教材与案例。如教材, 并不是普通的案例堆砌而成, 而是一本帮助手册。通常, 每个软件都有帮助 (HELP) , 很多学生并不会很好的运用它, 多局限于英文的水平。因此, 一本完善的帮助手册对软件的命令、结构的学习, 有一定的帮助。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 是新课程观在软件教学里实践的主要手段。

开放式即不确定性, 没有固定的框架。软件课程, 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小案例开始。教师通过几个最基本的命令, 做成一个明确的模型。学生按部就班, 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模型, 成功后, 即可开始下一个案例的教学。而开放式教学,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完成这个模型后, 再次运用这几个命令, 打乱顺序, 按照学生自己脑海中的思路, 再次构建一个全新的模型。不同的命令、不同的参数, 实现的东西自然不同。通过这种鼓励, 在加强学生对命令的熟悉程度之外, 对思维转化成现实的能力, 起到了一个启蒙作用。通过教学初期的一系列发散性模型制作, 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这是一个基本的能力, 也是上文所述中, 两大目的之一—物质上的生存能力。众所周知, 应届生毕业后进入社会, 他们承担的往往不是思想性、规划性的工作, 而是具体的、实现上的工作。这就要求准确地把握思想, 清晰明了地将思维转化成各类作品。

而进入课程的中后期, 基于学生对软件各功能的大体掌握, 可以逐渐从思维的转化培养过渡到纵向, 即是精神上的培养。这里着重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课程不再是为了模型而制作模型, 不再是因为有了习题而才有解答。前文提到大学各个学科的一个共通点。例如, 一个人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后, 他的理论常常是先假设, 再予以论证;而设计学, 从生活中得到灵感, 把它提炼到一定的高度后, 再通过绘画、展示、数字艺术等形式表达出来。这里面很有意思, 归纳起来, 在基础部分各类学科通常都是一问一答, 而在学习到一定的阶段后, 就正好反过来了, 先有了回答, 才有的疑问, 再予以证明或者表达。具体到后期的软件教学课程当中, 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身边引导, 通过一个宽泛的主题如环保节能、对“人类世”的看法等等, 让学生自由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期间, 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阅历不足, 很多事情并不是关联的、系统的看待, 通常是就事论事, 往往落了下乘, 只是一问一答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跳出思维的局限,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当中, 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然后总结问题, 最后在一定高度上, 进行合适的创作。因此, 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了不确定性, 它的开放性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方式。

摘要:本文着重于探讨软件教学课程中, 开放式、不确定性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师生之间的引导、平等与互动, 提高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 并挖掘学生精神思维上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3.新课程知识观视野下的物理教学 篇三

关键词:新课程;知识观;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9(S)-0052-2

4.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 篇四

物理组林旭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统率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创新都是新旧教学观念斗争的结果。那么,广大教师作用实施新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实践者,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才能适应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呢?根据新一轮课改的宗旨和全面实施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下新的教学观念:

一、树立人本的学生观

大家知道,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树立“人本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倾向,真正把他们视为具有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并将教学实施的重心放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情感、激励不断上进、促进和谐发展上。这是实施新课程、搞好新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发展的教学观

我国的教学观有一个演变发展过程:解放初期可称为“知识型”教学观;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80年代中期可称为“智能型”教学观;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可称为“育人型”教学观;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发展型”教学观(其内涵是“双基”加“智力”与“非智力”再加“学会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孕育而生。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偏重知识技能传授向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转变,既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学价值观方面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为学生谋求一纸证书、多少考分(不是追求短期、表面效应),而是为了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而是一种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因此,树立“发展的教学观”,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教学职责——要从单纯为学生的学习、升学作规划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可持续发展作规划;要从单纯为当前考试、升学负责转变为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一生健康成长负责。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处理好“双基”与素质、智力与非智力、科学与人文、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从学生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来谋划教学、实施教学,在教学实施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上都体现出“一切为了发展”的理念。

三、树立动态的知识观

在历史上有三种不同的知识观:一是认为知识是有确定性的价值的、中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二是认为知识不是中立的,知识的创立以及创立后的学习都渗透了创立者与学习者的价值观;三是认为知识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具有

不确定性的一面,它会随着认识的深化、社会的发展以及学习者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长期以来,在单纯“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在教学中所信仰与执行的是第一种知识观,即把知识看作“绝对静止不变”的东西,教师的教学也是孤立地、死板地进行,学生当然只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收”(形成的是静态知识结构)。但在现代教学论,特别是新课程中所体现的主要是第三种知识观,即动态的知识观。也就是说,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根据动态的知识观我们可以得知,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一个“接收、储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主动选择、分析、探究、创造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教学“不能只为学生的一阵子着想,而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质疑、探究、想象、创新,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习惯和能力。

四、树立开放的课程观

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所以“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具体表现为课标、教材、教学参考。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其任务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当然就只能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样一来,课程和教学逐渐成了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由此一方面导致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一方面导致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和沉闷。新的开放的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不仅仅是指教材、学科知识,这是教科书、教学材料、师生、情景与环境的统一,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整合;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仅是知识载体,而是师生探知的过程;课程也不再是封闭、专制、静止不变的东西,而是一种开放、民主、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并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束缚的冲破、课程内涵的变化,课程空间的扩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照本宣科”,更重要的是深入地钻研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不断开发与创新课程资源;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不再以狭小的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唯一场所,还要把目光伸向教本之外、教室之外、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师生周围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切实加强课内外联系,搞好课内外结合。

五、树立合作的师生观

由于“师道尊严”的长期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地位过于强化,严重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导致教师教学走向专制、僵化,学生则丧失个性、缺乏灵气、滋生惰性。实施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角色地位、重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并逐步实现以下转变:要从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乐队中的“首席”;要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程教材当做“靶子”(例子),引导并与学生一起用审视和探

究的目光来对待它,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教师真正做到与学生一起学习、思考、讨论、探究。这样,失去的只能是依葫芦画瓢般的墨守成规,收获的一定是知识更新后、思维放飞后、合作成功后的喜悦!

六、树立民主的教风观

5.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观 篇五

所谓教学,顾名思议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统一,两个方面互相依赖不可分割。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活动更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和交流,师生双方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中,从而使“教学”活动产生预期的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以为学生鲜能自览,必为之讲解始能明晓。”这个情况存在于各个学科中。本文以语文学科为例,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观念。

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与语文学科的关系

辔纳教授指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统率和指导作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在中学教学中,如何从传统的教学观念转移到新的教学观念,即从单一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移到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上来,是当下语文教学面临的实质问题。①这一观念不仅对各学科教学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对部分学科尤其对语文学科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所关注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而人总是与社会产生尖锐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所在便是教育先行,让人文理念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与新的教学观念有着尤为紧密的联系。

余文森教授认为,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就是全方位的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学观。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整合,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是指,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中,其实质是交往。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而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做到开放,意味着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将学生从“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中。语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也需要的到全面的实现。交往和互动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著的,在语文学科中也不例外,语文学科要求学生有很深文化底蕴能力。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按传统教育教学,学生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进行的,并且在学习中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学习变得呆板、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可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模拟情景、也谈“乐园”、前后比照、今昔对比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看成鲁迅的朋友,和他一起漫步百草园,体会其中的乐趣,感悟书屋的生活,明白什么样的环境才最适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而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如何贯彻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观

紫刃枰了解的是语文学科的特性。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属性,因而也有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只有以科学的教学观为指导,并结合优质的教学方法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学生们必须对生活的环境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社会环境,都应该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为学好语文打下牢固的基础。从语文教学观上看,我们应该重视以下三点:

2.1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学观

疚脑谏弦唤谥卸匀面发展的教学观做了简单的描述,在本节主要论述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在语文学科领域的应用。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才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而语文教学也必须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的指导。从结论和过程的统一角度来看,在讲授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必须应用科学的讲授方法,多样化的讲授模式,才能使得语文知识深入学生心中。语文学科的趣味性较强,单凭照本宣科难以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应该把全文分为四个板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评价、探究性阅读——拓展训练。对于整体感知部分,上课开始先请学生唱或播放《童年》这首歌,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以此导入新课。对于精读课文部分,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自由读、跳读、默读、朗读。对于评价、探究性阅读部分,让学生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可参与小组的活动,针对问题师生互动,全班合作完成。对于拓展训练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文、说话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促进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所以说教师们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整个教学过程才是其乐融融的。2.2交往与互动的语文教学观

谟镂慕萄е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行师生互动。教师要在潜心专研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深处隐而不见的观点,通过“激疑——引疑——设疑——解疑——存疑”多个环节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②,假如所有的疑问都是由老师提出并由老师解答,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那么教学活动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变成传统意义上的机械的知识传授活动,这是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相违背的。如在教《新闻两篇》时,对于新闻的结构,学生感到比较陌生,所以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相互交流中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新闻标题、导语、主体等有关知识,有收有放,以放为主,在学习第二则新闻的时候,就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学生可以学到知识,老师也可以一起进步。

2.3开放与生成的语文教学观

ヒ蛭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③语文教学中也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写一篇小作文的方式,学生一般对自己的家乡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家乡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经济的发展与人文理念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3.在贯彻语文学习观时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谛驴纬痰耐菩邢拢新的语文教学观也得到了全方位的贯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的语文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语文教学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缺乏创新和实践。再次,课堂没有互动性,教师只是在机械的传递知识,必然也会制约课堂的效果。

纤述,在全面贯彻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观,我们必须着手解决上述的问题,同时还必须提升教师的素质,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讲课的过程中,避免枯燥平淡。还必须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学习。在硬件和软件环境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才可以得到提升。因此在贯彻新的语文教学观的前提下,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注释

[1]《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2]《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民主教学》

[3]《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探究》,《探索与实践》

6.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角色观 篇六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角色观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然而多年以来,受旧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学生的角色并没有明显得到改变,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由回答者到质疑者的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学像是一个小型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则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现在的学生再也不会容忍在课堂中担任这样的角色,因为他们有思想,有个人的主见,也更乐意向别人表达个人的见解,如果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来压制学生,得出的结论显而易见。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的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当新课结束后,余下时间我把本班学生分成八个组,每两个组为一小组,两组学生围绕新授内容展开讨论,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这时的教师不再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加入到大讨论中去,把学生真正推到讨论的最前沿,只有当学生遇到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予以指导。这时候只见两方队员都在忙碌着,一方成员在积极准备问题,另一方则忙着应“战”,学生甲:“你们知道能被2整除的最大数吗?”学生乙:“因为自然数是无限多,所以能被2整除的数是不可能找到的”。教室中不时传来同学们的争论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课堂检测来看,学生们都较好地掌握了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辩,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艰辛探索,去体验成功的愉悦,同时,能够提出问题本身就是进步。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往往要重要,当然,要想解决问题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做到的,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  二、从听课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学生的生活经验固然的限,但并不防碍他们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内心追求。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要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以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凭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而忽略了学生这个群体,使得学生对上课根本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我从班级中随机抽了几名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以便了解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看法。不试不知道,学生们提出的见解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甲:“老师,我们早就认识百分数了,所以我认为在开始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些例子,这样同学们学习就有兴趣了”,学生乙:“老师,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这样大家就可以讨论了,我们喜欢讨论这种形式”,学生丙:“老师,我们可以把知识融入到游戏、故事中”……综合以上意见,我对本节课的教案进行了设计,结果那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之中,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从而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学习活动中把学生从听课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这个角色是显得多么重要。  三、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  考试是一促评估手段。有时,为了达到我们自认为“理想”的评估效果,便会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设计出一些超出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特点的各类高难偏的题型。从而导致学生对考试却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我想这种考试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有以下几点:  1、学生担心考的不好,会被父母、老师批评。 2、学生对考试不感兴趣,因为内容呈现的形式总是老一套。  那么能不能减轻一下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对考试的畏惧感呢?我认为让学生参与到编题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在学习完《圆柱圆锥球》这一单元后,我在班级宣布:本单元考试将进行改革,考试题目由大家提供;老师从中选出比较好的题目编成考卷,同时对那些入选的题目的作者给予奖励。自从通告之后,我发现同学们都在认真准备,以便自己出的题目能被老师选中,事实上,学生们在准备题目的时候,不仅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学习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学生甲:“王爷爷买来一些沙子,把它堆放在一个墙角,已知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5米,高8米,求这堆沙的体积?”,学生乙:“唐老鸭对米老鼠说‘如果把一根长4米的圆柱体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12平方米,那么这根木原来体积是()立方米,请同学们帮米老鼠算一算’”。考试那天,我发现学生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是啊,学生们怎么能不喜欢解答自已出的题目呢?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是评价方式的进一步发展。从以往教师出题评价学生到学生出题评价自己,有利于学生主体角色的转变并激发学生在主体地能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试想,会积极地主动地自我评价的学生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实践证明,要想很好地贯彻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只有把学习的主 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的角色的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益才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产生质的飞跃,才能保证数学教学始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7.新课程习题教学观及有效策略研究 篇七

习题教学历来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目前的习题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不注意练习题的精心设计和使用, 盲目滥练, 课堂交流方式单一, 学生主体性发挥不佳, 对习题缺乏有效的指导等, 导致学生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是效率很低, 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 就如何改变这些状况, 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习题教学观

(一) 习题教学的学生主体观

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在练习中的消极被动现象, 积极创设交流、讨论、合作的机会,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反思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 使学生在感悟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个人的理解。

(二) 习题教学的多维目标观和功能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学目标和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新课程的习题教学也要适应教学目标和功能的转变, 练习不仅是训练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是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因素相融合的过程。

(三) 习题教学的多维形式和丰富内容观

传统的只为训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题, 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很难适应新课程习题教学的多维目标和功能的要求, 必须要以丰富的内容、多维形式的习题为载体展开教学。

(四) 差异习题教学观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差异精心设计差异性和选择性的练习, 在练习形式上、内容上、数量上和难度上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空间, 并在学生完成差异性练习和选择性练习过程中, 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习题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一) 精心设计习题策略

一个好题就是一个好的科学问题, 教学中发现教师习题设计的时间花得多一点, 设计的习题就会精一点, 学生就会学得活一点, 习题设计得少一点, 学生练习质量就高一点。所以科学习题的设计是开展高质量习题教学的前提。

1.习题设计的原则

(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 如果习题游离于现实生活, 学生练习起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同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又得不到相应提升。所以教师在设计时要选择与现实生活素材结合在一起的习题,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又能在审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对具体的科学事实、规律要领的理解。

(2) 科学性原则。习题表述要科学、严谨, 杜绝那种钻牛角尖, 有科学错误的坏题。因为坏题不仅会浪费学生很多精力, 增加学生的负担, 甚至还会引导错误的思维, 给以后的习题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3) 层次性原则。习题教学要按教材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层次性设计。

(4) 习题的伸展性原则。一道好的习题, 教师要善于挖掘习题资源, 让习题资源合理有效地体现出来, 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思维。

将习题伸展, 知识点之间有了连贯性、变化性, 通过对原题的扩展, 充分挖掘了一道题的习题资源, 效果远远大于几个无关联的、凌乱的问题练习与讲解。

(5) 针对性原则。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 结合习题内容和难度, 设计出针对性强的典型习题。

(6) 选择性原则。每位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因此教师设计一些分类习题或“弹性”习题, 让学生自主选择, 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的成就感。

(二) 多元互动交流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上可打破课堂座位“秧田式”的固定模式, 采取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方式把全班分成每组4人左右的学习小组, 实施教师精讲和学生互动的多元交流。

(三) 习题有效指导策略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 并不等于习题教学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相反, 加强习题指导是有效降低学生解题的认知负荷, 提高练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提高习题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笔者课堂实践对习题的指导可从注重指导学生思维自我监控两方面入手。

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部分学生所采取的解题行为表现为单凭直觉做题, 有的甚至是无意识的盲目尝试。而有效的解题需要明确问题的三种状态即起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所以要指导学生对解题过程中三种问题状态的思维进行自我监控。

(1) 通过自我设问, 提高思维监控水平

解题时应指导学生经常问自己题目有什么关键信息?问题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达到这个终极目标需要哪些条件?通过这样的思维监控搭建信息和大脑储存的科学知识的链接, 对目标作出决策, 实施问题解决。

(2) 开展错题诊断活动, 提高思维监控水平

在批改作业时可将错题进行收集, 利用多媒体技术做成课件或将典型错题印发给学生, 让全体学生开展认知诊断活动, 逐步由教师帮助纠错过渡到学生自己能识别并纠正, 这样做也可以提高解题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 提醒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8.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观的创新与探索 篇八

[关键词] 新课程;教育理念;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0-0058-03

一、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在情感、认识、思维、能力四方面的发展,致力于让学生把握科学知识与自然的密切联系,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表现对现实世界的情感和态度。

如何让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实施新课改后思考最多的问题,但在具体教学中的实施并不如人意,教师指导过多,学生总是沿着教师铺好的路、搭好的桥进行学习,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师的思维决定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学生通常被动地接受知识,听得多,记得少,自主学习得不到发挥。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更进一步说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信任感和自由度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不要把学生视为装载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领会新课程的思想,获得创新活动经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关系的一个基点。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教师的精力应主要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组织教学活动上,注重教与学发展的脉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明确“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充分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把握好教学的全过程。要了解学生已知什么,在进一步学习中会碰到什么问题,进而对学生提出要求,对问题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既要考虑思维能力的限度,也要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潜力,防止盲目求高求难或过分求细求全。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益。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态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交流。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而教师要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尝试新的做法。

1.教学设计要“新”

教师备课要以新课标和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据课标,源于教材,活用教材”的原则,根据不同课型,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以教材为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为教学结构框架,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力。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刻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做到在备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个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站在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应有一定的目标与特色。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2.课堂教学模式要“新”

新课程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新课程体系。要使新课程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起“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主动探索—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的开放应该容许学生异想天开,容许学生辩解和争论,容许学生犯错误,容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他人成功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

新课程还倡导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开展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强化知识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3.教学活动过程要“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种使学生积极探索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思想,真正做到想学生所疑,乐学生所乐,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灵活自如地引导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唤学生的心灵,师生心心相印,这样,课堂就进入了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激动人心的“心理磁场”运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探索性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学生在学习时达到了敢想敢说、多想多说、会想会说的境地。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

新课程的教学充满探索精神,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带着“问题”回家,逐步形成“抛锚—猜想—证明—反思”的思维流程,着力激发学生思维,自主探索,变“枯燥”为“生动”,变“低效”为“高效”,真正落实“悟”。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创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多向思维;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4.教学手段要“新”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教师课堂语言、板书、卡片、小黑板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磁性黑板、电脑图像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既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又能及时地反馈调节,构成优化组合的媒体群。这样能使学生视觉、听觉同时并用,吸收率高,获得的知识灵活、扎实,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育观念的改变,让计算机进入课堂,通过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各种感官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各种能力。

5.学生评价要“新”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所以,教师要营造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要探索多种“新”的评价方法。新课程认为,学生评价中没有单一、固定的方法,随着学生评价的功能、标准、内容、主体等的变革,评价方法也向多元化发展。在这种评价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对原有的评价方法进行完善,并尝试运用成长记录评价、日常行为观察、实践操作等新型的质性评价方法。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变革,需要奋勇前行的精神,大胆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敢于提出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何桥学校德育工作总结下一篇:24《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