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2024-10-18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精选10篇)

1.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篇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六保”金融服务工作,切实落实“普惠金融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根据《xx》文件精神。**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及时制定方案,成立小组,全力保障此次宣传月活动质效落地落实。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组织部署

x及时成立了以x为组长,x为副组长,x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二、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x以全面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加强公众金融知识教育,持续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知识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提升x服务水平与公众消费满意度为切入点。系统性的对x银行的22家营业**进行分组:一是针对农村人口、贫困人群等;

二是针对老年人群;

三是针对周边企业;

四是针对在校学生。领导小组指导分行以金融知识普及和送金融知识为抓手;

以摆摊宣传和循环走访相结合为契机,引导广大群众理性消费,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领导小组还特别针对x的35岁以下青工进行了线上宣传大评比,线上宣传不限于抖音、快手、美篇等,在此期间,x踊跃参与,涌现出大批点击量高、质量优秀的美篇、长图等线上宣传文稿,为此次“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高质效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渠道支撑。

三、工作亮点

(一)多维度强化厅堂宣传质效。

x通过在营业**悬挂宣传横幅、led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展示活动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支行大厅内液晶电视播放宣传短片,并在x内布设金融知识宣传资料和宣传展架,为客户阅览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同时,在x设置宣传服务专区,安排专人向客户分发宣传资料,并提供相关业务咨询。活动展开以来共计发放宣传彩页3万余份,受众客户多达5万余人。

(二)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百姓。

组织员工“走上街头”、“深入社区”、“进入商场”,在各个x周边社区、商户,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进商户活动,贴近群众与个体工商户,主动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上门金融知识普及服务,力争做到将金融知识送到更多的金融消费者身边。为广大公众提供咨询,积极扩大金融知识普及面,提升活动效果。提高了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认识度。

(三)把握契机开设独特的“学期第一课”。

**精准把握“开学季”的有利契机,帮助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使用金融产品,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走进校园,从电信诈骗、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知识为切入点,全面激发出全体师生学习金融知识的热潮,真正让金融知识走进校园、走进师生们的心中。向同学们普及了有关“校园贷”、“现金贷”、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深化了同学们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认知和理解,提高了同学们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四)庆祝“三农”迎丰收,助力“脱贫”强宣传。

**在“**”**省主会场上积极开展了金融扶贫政策宣传。宣传活动中,**员工为广大群众详细解读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群众提出的扶贫小额信贷问题进行逐一解答,真正的做到了把金融扶贫政策送进广大群众的心中,把金融扶贫优惠装在广大群众口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源源“活水”。为更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公民金融素养,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借助“**”,对参加活动的广大群众开展反洗钱、反假币、网络安全、防范电信诈骗等一系列金融知识进行宣传。为老百姓送去了各类金融扶贫政策,丰富了城乡群众的金融知识,切实增强了社会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四、重点宣传内容

(一)宣传银行卡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电信诈骗等社会关注热点领域。**组织信息部、电子银行部针对网络安全高度凝练,总结出“十条金句”,引导群众精准识别电信诈骗,六个“一律”教导群众防范电信诈骗。

(二)以案说险讲解典型案例。**抽调业务骨干,深入社区、商户、校园,对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进行宣讲,并拿出法律警示广大群众,启示群众引以为戒,切实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三)现场宣传反洗钱、反假币金融知识。**工作人员拿出真实人民币,用实物来对商户与学生宣讲如何识别假币,用真实案例警示洗钱的危害。

(四)虚假金融广告等违法违规金融警示宣讲。围绕前期**前期发现的虚假金融违法广告来警示社区群众,远离非法金融广告,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宣传活动的开展,对切实推进社会公众与金融机构的良好互动、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把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常态化,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力度和广度,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金融、懂金融、理性投资,争做金融好网民。

2020年9月24日

2.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篇二

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无疑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一大步, 让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服务的空间更大, 也给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有助于金融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东川农村信用社作为在东川这样一个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域地区中, 目前唯一的一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营业网点遍布各乡镇, 存贷款居全区各金融机构之首, 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推出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 对其影响如何, 带着这个问题, 我行对其进行了调查。

一、贷款利率市场化政策推出后对东川农信社的影响

(一) 贷款定价政策和水平无明显变化

在存款利率方面, 东川农村信用社各档次存款利率上浮至人行基准利率的1.1倍;从贷款利率定价制度情况看, 东川区农村信用联社采用传统的定价方法, 即基准贷款利率加点浮动的定价方法, 信用社根据借款人信用等级、贷款期限、担保方式等因素将贷款分为普通贷款、社员贷款、质押贷款3大类, 2012年, 农村信用社调整了贷款利率定价方式, 普通贷款利率由原来的上浮60%调整为上浮80%、质押贷款利率上浮20% (未调整) , 对社员贷款利率进一步细分, 从原来一律上浮40%调整为根据入股金额划分不同的利率档次:自然人股东入股分为5万 (不含) 以下、5~10万 (不含) 、10~30万 (不含) 、30万 (含) 以上四个档次, 法人股东分为10万 (不含) 以下、10~30万 (不含) 、30~60万 (不含) 、60万 (含) 以上四个档次, 根据不同档次分别上浮60%、65%、70%、75%。个人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浮5%, 无第二套住房贷款。

据我行利率监测情况显示:2013年3季度, 东川农信社6个月以内贷款发生额128万元, 加权平均利率为7.9348%, 比2季度下降3.0792个百分点, 其中最高利率为11.416%, 发生额22万元;最低利率为5.6%, 发生额25万元。6个月至1年贷款发生额12362万元, 加权平均利率为9.1335%, 比2季度下降0.3606个百分点, 其中最高利率为11.808%, 发生额3096万元;最低利率为6%, 发生额2305万元。1年至3年贷款发生额13028万元, 加权平均利率为9.7748%, 比2季度提高0.3501个百分点, 其中最高利率为11.97%, 发生额3364万元;最低利率为5.985%, 发生额56万元。3年至5年贷款发生额3000万元, 利率为9.6%, 比2季度下降1.142个百分点。5年至10年利率为10.742%, 贷款发生额500万元, 比2季度提高2.096个百分点。

2013年3季度东川农信社贷款利率在[0.9, 2]之间, 加权平均利率为9.4921%, 比2季度下降0.0229个百分点, 没有低于0.7倍的情况。贷款定价政策与水平无明显变化。

(二) 盈利能力提高

截止到2013年3季度末, 东川农信社净息差为0.05%, 同比无变化;利息收入2.05亿元, 同比增21.3%;利息支出0.51亿元, 同比增18.60%;利润总额0.74亿元, 同比增3.03%。

(三) 对贴现利率定价机制的变化及影响

今年5月起, 东川农信社开办了转贴现业务, 从市联社营业部转入买断式转贴现, 利率为基准利率, 利率定价权掌握在市联社手中, 东川农信社无实际定价权。

(四) 取消2.3倍利率上限后, 对“三农”、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变化情况

截止2013年3季度末, 东川农信社涉农贷款106311万元, 同比增速为26.93%, 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10.32个百分点, 改变了去年涉农贷款增幅一直低于各项贷款增幅的状况;累计发放51016万元, 其中3季度发放10200万元, 占各项贷款的26.7%, 3季度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6932%, 比2季度下降0.2484个百分点。截止2013年3季度末, 小微企业贷款136082万元, 同比增速为19.95%, 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3.34个百分点;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63770万元, 其中3季度发放13700万元, 加权平均利率为9.6194%, 比2季度提高0.0625个百分点。

二、清晰定位, 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应对利率市场化

目前东川农信社的利率定价方式相对粗放简单, 定价水平普遍较高,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加大同业间竞争, 虽然高利差会在短期内增加农信社收益, 却也会对农信社长远发展产生负效应, 将会造成资产负债不匹配、优质客户流失等风险。合理的利率定价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农信社来说势在必行, 需结合市场化因素、差别化因素、成本效益风险匹配等因素, 使利率更具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 同时建立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加速贷款审批速度、提供强有力的服务, 将有利于促进利润增长的持续性。

(一) 创新业务, 促使贷款结构多元化

东川农信社自今年5月起, 开办了转贴现业务, 改变了贷款业务单一的状况。今后, 信用社将鼓励利率风险规避型金融产品创新, 扩大市场投融资渠道, 发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业务, 调整利润结构, 努力实现业务经营多元化, 分散和转移因利率价格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二) 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

东川农信社在加快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建设的同时, 将从软件方面着手, 一方面建立起科学的利率定价基础信息系统、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风险溢价测评系统、经济资本管理系统等, 另一方面将培育管理人才, 提高利率科学定价水平。

(三) 加大优质客户培育力度

3.金融市场调研报告 篇三

锡林浩特市(以下简称 “锡市”)位于内蒙古高原的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983年由国务院批准建市。全市行政区划总面积18750平方公里,辖6个城镇街道办事处,2个镇,4个苏木。现有总人口20万人,含蒙、汉、回、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17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是内蒙古首批“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之一。锡林郭勒草原是十三世纪的皇家牧场,锡林河的九曲十八弯流传着蒙古族悠久的传说,辽阔碧绿的草原、盘旋的雄鹰、神圣的敖包、洁白的哈达、悠扬的马头琴声、恢弘的长调、夕阳下的勒勒车、火红的篝火,淳朴的牧民用奶茶的飘香向我们诉说着这一个古老的民族兴盛、衰落、自强不息的一个有一个传奇。这里依旧风景如画,姑娘湖、了望山、锅盔山、金莲川、多伦淖尔……无一不让你流连忘返。在此,我真诚的欢迎您到草原来!

二、独饮自酌——金融风暴前锡林浩特市平稳的发展

自1983年建市以来,锡市人民生生不息的建设者自己的家乡。官方数是:____年地区生产总值由31.97亿元提高到60.01亿元,基本实现三年翻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9.4%。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日益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9%提高到11.8%;工业增加值由15.1亿元增加到35.1亿元,年均增长21.4%。近年,集中力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煤炭在建生产能力____万吨,电力装机在建规模60万千瓦,通过地质勘探已控制金属钼储量33万吨,居世界前列。而据我个人的感受,危机以前全市正进行扩建,楼房越盖越高、居民区娱乐设施越来越多、商场装潢越发奢华、越来越多的人们习惯于“下馆子”,傍晚广场上散步的人们三三两两谈笑风生,十分惬意。出入各种娱乐场所不再是有钱人的特权。

三、身处金融危机,生活方式悄然改变

____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建筑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多施工单位停工资金短缺而停工,商场里的货物也贵了许多。经过调研问卷(主要从衣、食、住、行)得知,生活相对好的人们现在更愿意买一些国外品牌的服装,因为人民币增值,进口关税下调,使得国外的商品较以前便宜了许多,而国内一些有优秀品牌的衣服价格却贵了许多;相比之下,人们倒是认为买国外品牌的衣服既合算又显身价。生活普通的人们则会到百货大厦买一些较便宜的衣服,这些衣服是集中制作的,并没有严格的品牌限制。因为之前人们习惯于在饭店吃饭,既省钱又实惠。过节请客可以到大饭店一显身手,讲讲排场;如果是平常吃饭,则可到小饭店品尝各种特色。但现在,人们经常回家自己动手,在饭店消费已不再是时尚,原因就是小饭店经常易主,使得人们吃饭这样寻常享受的事情变成了一种负担——常为每顿饭的去处而烦恼,而且现在一顿饭的开销是过去的两倍左右,真是得不偿失;所以还不如自己亲力亲为,即使这样,我们一顿饭的消费也还是不少,多的达上百,少的也需二十左右。这给收入并不丰厚的小城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有一位黄奶奶说,去年年末时仅一周之内豆腐的价格从一元便涨到了两元,其他的蔬菜价格也是迅速上涨并久居不下。这样的情况也许我们只是皱皱眉头,但我想,有的家庭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想办法填饱肚子。

另外,为了刺激经济,政府从外地(如鄂尔多斯)招商引资,开采地下煤炭等矿石资源,大面积进行房屋拆迁重建,近两年左右的时间,平房已经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现代式的居民区:玲珑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大家也都如愿以偿的住进了楼房,这也使得各小区的居委会忙碌了起来,小区还开设了门诊、幼儿园、茶馆、娱乐室,尽管会花掉人们大部分的积蓄,但是如果住得舒适,也算物有所值。只是房价即使整体下跌依然不能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当然,人们的出行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变。几年前,人们还普遍骑着摩托车、自行车上班上学,如果奢侈的话就会打出租车;而现在,生活较富裕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私家车,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路面上很难见到摩托车的身影了;不过,这也让小城市的交通显得略加拥挤。同样由于金融危机,有不少家电下乡活动,而农村和中小城市成为热点消费市场,有相当一部分国产汽车也有下乡活动,价格低廉,使居民买车敢想不敢做成为了现实,还是由于关税下调,让我们买国外的豪华车也成为了可能,在人们的闲聊中,车成为一个主要的话题。但是拥车一族的感受可是大不相同。有的人认为买车方便了交通,使近距离的小范围旅行成为现实;有人认为,买了车后开效过大,随着油价一路飙升有些承担不起养车的费用,新车刚买不久就入库了;还有一些人认为,买了车之后人变得懒了许多,还要经常到健身房锻炼身体……总之,车辆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生活水平。

这就是金融危机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锡林浩特市较为偏远,城市经济不依靠出口,所以受到的冲击相对沿海城市小了很多。还有一些买股票、基金等金融衍生物的居民,损失了不少财产。尽管生活中出现了令人不适的种.种问题,但是居民们依旧对自己现在的安定的生活非常满意;光鲜亮丽的服饰让人们更加精神,偏贵但营养丰富的食物让人们的体魄更加健壮,楼房的集中供热总好过三九严冬自己起早点炉子,有了车遇到急事就不至于束手无策。

四、时刻充满信心,用勤劳憧憬美好未来

今天,我们还在金融危机阴影的笼罩下,并且,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迎来经济的真正复苏,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努力就是胜利。锡市的居民现在基本脱贫,都在努力让自己的日子红火起来。市政府还根据居民的生活爱好举办了各种比赛、娱乐表演,还有蒙古族的那达慕会来丰富人们的生活。据勘测,我们的地下有巨大煤炭矿储量,并在去年煤炭产量超过了山西;即将兴建的农用车交易市场、化工厂可以为我市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的逐步发展会让我们的经济在不久的将来迈进新的阶段,到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更上一个台阶。

4.工业园区金融市场的调研报告 篇四

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工业园区2005年经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审核,被首批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经市政府批准,通过环评,成为全市第一家化工园区。园区位于县城城西,规划面积8.66平方公里,由马鞍山项目集聚区和精细化工区两部分组成,其中马鞍山项目集聚区规划面积4.03平方公里,精细化工区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其它为发展备用地。园区重点发展服装鞋帽、金属制造、医药化工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毗邻梨温高速公路,距上饶市40公里,离华东铁路大枢纽鹰潭市近80公里,到江西省会南昌仅2小时之遥,乐江公路及外环公路从园区穿过,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工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52家,其中已投产企业29家,开工建设企业8家。今年1-6月份,投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工业总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销售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税收1749万元,同比增长61%;工业园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工业园区金融市场基本情况

工业园区金融机构情况(我不知道情况,让你们自己写)。截止2012年X月末,园区企业在全县银行各项存款余额XXXX万元,比年初净增加XXX万元,增长XX%;各项贷款余额XXXX万元,比年初净增加XXX万元,增长XX%。

三、工业园区金融市场存在的不足问题

工业园区企业发展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难,主要是工业园区刚起步,各方面建设有待加强,缺乏大型优势投资项目,达到银行放贷条件比较难。同时银企结合不够紧密,使得贷款难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归纳起来有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是金融机构对园区企业贷款营销观念不强,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后贷款权限上收,不少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没有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难以调动信贷人员积极性,惜贷现象严重。

二是企业担保形式单一,无法满足企业银行风险防范要求,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流动性强、变现快的有效资产,符合贷款要求的抵押物相对较少,加之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难以找到有实力的担保企业为其提供担保,使其难以融资。

三是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不健全,财务经营管理比较混乱,会计报表资料不全,银行很难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大多数不符合贷款条件。

四是银企对接不够,由于金融机构没有建立与企业直接的面对面的信贷营销机制,使部分优良企业不能得到银行信贷的及时支持,由此出现了好企业、好项目银行不一定发现,差企业、差项目,银行又不能支持现象。

四、邮政银行业务切入工业园区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行对工业园区企业、项目的调查显示,工业园区重点在建项目X个,总投资XXXX万元,融资贷款需求XXXX万元;有XX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需要流动资金、技改扩建项目资金XXXX万元,融资需求总额XXXX万元,需要各金融部门予以大力支持,下面就邮政银行业务如何切入工业园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升金融服务能力。邮政银行一是要在工业园区设立二级支行,兴建营业办公楼,扩大营业面积,安装了ATM、设立贵宾室、增加人性化服务设施,充实柜面人员,提高为工业园区金融服务的水平,增强邮政银行在工业园区的社会影响力,打响邮政银行的服务品牌。二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营销工作的组织管理,成立园区营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与县政府、园区管委会及入园企业的沟通协调,制定营销策略和措施;组成业务宣传小组,对入园企业宣传邮政银行业务产品;成立信息小组,对入园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收集市场、行业、政策信息,全面收集入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金融产品的需求情况。三是要设计产品营销运作新模式,客户经理深入入园企业实地了解情况,采集入园企业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动态建立《园区企业信息档案库》;通过筛选信贷客户,明确重点营销对象;推行首席客户经理制,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分类营销;业务操作实行首问制、限时办结制及督办制;加强产品售后跟踪服务,分层落实客户维护管理责任。

2、加快各类业务发展。一是加快发展公司业务,通过为入园企业开设公司账户,确保存款增长;入园企业资金沉淀,对邮政银行是一笔可观的资金流,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快发展中间业务,通过邮政银行为入园企业开展代收代付、电话转账等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三是加快发展信贷业务,放贷款给入园企业,并做到有效回款,增加信贷业务收入。

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打造诚信金融、诚信企业,加大对入园守信企业的信贷倾斜,促进入园企业诚信意识不断提高。要加大对金融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对入园企业欠、赖、逃债行为的打击力度,防止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增加对入园企业的信贷投入。要出台政策,改善环境,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诚信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立,不断创新担保方式,切实解决入园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难问题。

4、建立新型银企关系。邮政银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贷款方式,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要克服零风险的信贷意识,转变观念,积极开拓客户市场,加大对诚信企业、优势客户的信贷支持,发挥资金效益,提高银行自身的投资回报率。邮政银行要帮助入园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使入园企业从产品档次、开发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到规范经营,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提高企业的资信度,增强邮政银行对入园企业投放信贷资金的信心。入园企业遇重大经营事项要及时与邮政银行沟通,反馈信息,定期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策略等。通过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加强银企业务合作,促进银企双赢。

5、转变金融服务方式。邮政银行要科学制定内部管理制度,防止无限扩大贷款风险的度,妥善处理发展和风险的关系。要积极向上级邮政银行争取,适度下放贷款管理权限,具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以便争取优质客户,扩大贷款市场份额。邮政银行要转变金融服务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惧贷、惜贷行为,改善信贷服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缩短贷款链条,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5.2010中国金融机具市场报告 篇五

随着,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从ATM机上提取现金、从CRS机上存储现金,自动化、智能化、功能强大的金融机具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而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正是成为金融机具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金融机具产品市场止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金融机具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系统的各个层面、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具市场。可以说,金融机具已经成为当今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一个充满着活力与商机的金融机具市场也必然可期。中国金融机具市场的发展特点

金融机具是金融信息化必不对少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其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张、其地位也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机具市场的发展速度很快、纵观整个金融机具的发展历程、中国金融机具市场已由“机械式”产品、“自动化”产品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化”产品阶段。

1、“机械式”阶段

初期的金融机具产品被认为是“机械式”产品。中国金融机具发展的开始,一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当时在我国银行业的技术革新中就出现了机械式的点钞机、手动捆钞机、传递线等初期的金融机具。虽然由于当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金融机具的先驱们还是凭着当时的那种勇于实践的热情,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纪念的技术与产品,其中具有首创性的长跑道、上出钞、卧式点钞机的基本结构都足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可以这样说,从时间上来看,我国对点钞机的研制并不比国际上的—些国际品牌(如英国的得利来、日本的光荣公司)来得晚。除此之外,手动捆钞机、传递线、金库门和银行专用保险柜等初期的金融机具产品也都在这个时期相继出现。

2、“自动化”阶段

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经过实践与思考,发现机具对金融业务的改善和减轻劳动强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人民银行总行在会计发行局内设专人管理技术革新工作,以后又在科技司内设立一个技术革新处,每年都有专用经费用于机具的研制与开发。并且政府在这个时期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当时我国银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现了台式点钞机、硬币清点机等金融机具,这时银行可以使用点钞机和清点机将从银行客户手中接收的现金进行计数和鉴别,这便是金融机具的自动化方式。1987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先后引进了得利来的2320型立式点钞机、光荣的硬币清分、包装机等国外机具更是给中国金融机具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3、“智能化”阶段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金融事业蓬勃发展,对机具的需求与日俱增。金融机具的研发也逐渐引向智能化的方向。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同立项,研制用计算机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检验支票印章真伪的课题,开创了计算机验印的先河,其核心算法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发明专利;与清华大学精密机械系共同开发单片机控制的硬币清分、包装机等。这段时期出现了使用先进的智能化光学机械检测系统对钞票检测数据和机器工作状态进行智能化处理,准确度高、并且具有声光提示,方便操作的真伪鉴别机具。

随着金融业对机具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里有着巨大的商机。于是除金融系统内的企业外,军工企业(如5311厂)、校办企业(南京理工大科技贸易中心),民营企业(如广州康艺电子有限公司、深圳中艺诺信金融设备有限公司)也纷纷进入了这个行业。与此同时,国外的—些著名的现金处理设备厂商如NCR、G&D、得利来、光荣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于是,一个为金融服务、专营金融机具的企业群体在我国出现了。中国金融机具产品市场分析

经过对深圳以及内地近二十家商业银行和三十多家金融机具厂商调查发现,我国传统网点会逐渐减少,而相对自助银行网点会越来越多,—般银行在一到两个月时间内便会新建—家自助银行网点。于是金融自助设备作为自助银行网点的必不可少的金融机具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调查发现,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机具设备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金融机具的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自助银行网点的不断增长更加使得ATM机的需求变得异常迅猛,美国已安装超过50万台的ATM机,每年仍新增4—5万台。相比之下,我国截止2002年末,只安装厂7万台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预计“近两年来每年将新增7000—l0000台左右。调查还发现,截止2003年未现金清分机在中国的装机量已接近2000台,其中进口产品比例高达95%。中国市场对现金清分机的需求分为两档:中国人民银行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都对—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现金逐步采用国际上先进的集中管理模式,配备高性能、高效率的中、大型清分机;而其它落后地区商业银行仍沿用分散模式管理现金,在各支行网点上配置体积小巧、价格便宜的小型机器。

1、高端市场呈细分市场内部竞争

中国金融机具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有几百家国内和国际公司在争夺市场。高端市场主要被国际品牌公司占领。特别是ATM(自助柜员机)产品领域,国外厂商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的品牌目前还没有办法与之相抗衡。全球各地的自助服务设备国际巨头如NCR、德利多富、迪堡、富士通都争相进入中国市场掘金。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NCR已经连续十几年占据全球ATM销售排行榜首位。调查发现,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装备的ATM都可以看到NCR的“身影”。如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所使用的ATM都是NCR公司所生产的;迪堡是金融服务业的元老,依仗行业权威IBM的声望和号召力,已经成为除NCR以外最有影响人的品牌之—。调查发现,我国也有不少银行是使用迪堡产品的,如中兴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在我国,日立和西门子也同样拥有众多的客户、如光大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调查还发现,金融机具高端市场的竞争激烈度虽有增加但竞争的主体结构并没有太大坐化,而且这种竞争依呈细分市场内部竞争的特点。

2、低端市场呈价格市场竞争

低端市场小品牌众多,主要被国内品牌公司占领,价格竞争因素占市场竞争的主导,虽然国际品牌公司也一直想进入这个市场,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他们还很难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国内比较大的金融机具厂商有北京的南天、广州的康艺、深圳的中艺诺信、南京理工大下的科技贸易中心、5311厂、沈阳的信达、南开戈德等。目前金融机具低端产品市场呈现地域性分布、大的有温州群体、,中山群体,略显散漫的群体有广州、南京、北京、苏州、深圳、樟州等。l989年温州市诞生国内第—台鉴伪点钞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据了解、温州有金融设备生产企业100来家,拥有100多项专利,年产点钞机近30万台,占国内市场的30%以上。产品涉及鉴伪点钞机、纸币清分机、纸币捆扎机、电子显示屏、票据回单传递系统、电子监视监控器等20个系列100多个品种。拥有74项专利,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0%。而在我们此次调查中也发现,银行低端市场的产品大多都是用的国内的品牌,如农行、光大银行等所使用的点钞机都是由广州康艺公司提供的;农行、深圳发展银行等所使用的验钞仪便都是由深圳中艺诺信金融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所使用的点钞机都是深圳中艺诺信金融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另外在银行使用的低端产品中还可以看见南天、三泰、证通、奥拓、松花江、长远、实达等国内厂商的“身影”。调查还发现,金融机具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还是呈价格市场竞争的特点。

纵观整个金融机具市场竞争态势,在每个细分市场中虽各有霸主独领风骚,但并没有出现市场竞合与兼并等高层次竞争的趋势,区域竞争、品牌竞争、价格竞争始终是市场参与者轮换使用的竞争手段。目前市场上金融机具的品牌不下几百个,各个厂商都在竞争策略上也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极为相似,那就是商家越来越关心客广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自身渠道模式的搭建,各个商家也清楚地意识到,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效的渠道和优质的服务。

中国金融机具市场产品分类

从金融机具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机具产品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式、自动化和智能化。机械式机具是金融机具较早的形式,当时主要是从银行业务的需求出发。展开了改善银行工作人员手工处理工具的尝试,虽然这时候的产品操作不便,而且效率低,便还是给我国金融机具的发展描上了浓眉重彩的一笔。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机械式的产品已很难满足银行业的需求。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机具产品便应运而生,这时的金融机具不仅能自动完成现金交易,还能为内部安全管理提供稽核依据。例如,当客户需要兑现一张支票,柜员健入客户账号,经银行计算机授权,柜员便自动键人客户想要的面额。这便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机具类型。

从应用上讲,金融机具遍及传统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主要有现金流的处理,有自动柜员机(ATM)、柜员出纳机(TcD)、清分机、点钞机、验钞仪、复点机、扎把机、捆钞机和硬币处理机等等;票据流的处理,有票据的真伪鉴别(含支票验印、支付密码器、汇票的加押器)仪、MICR打码器、票据清分机、原始票据的缩微和存储等;卡片流的处理,有突字打印机、刷卡机、POS机等;人流的管理,有大堂排队机、客户身份鉴别、营业柜台及ATM监控等。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其中比较重要的现金流的处理。

1、自动柜员机(ATM)

自动柜员机(ATM)主要用于取款业务,现在增加了很多附加功能,像各种代收费、以及广告业务等。ATM给银行卡业务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一座城市拥有ATM的数量不仅表明该城市的金融状况,而且也是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象征。ATM以其独特的风采叱咤全球,倍受客户青睬、这是因为ATM具有如下特点:

快捷方便,办理一笔业务通常不会超过30秒;客户独立操作,安全保密;高效节约,减少了客户填写存、取款凭条的烦恼;全天候服务,拓宽了银行的服务空间等。日前随着银行“自助银行”网点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受,ATM市场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销量很大,们由于ATM的自身技术特点,其销额价格也很高。目前国内常见的ATM品牌,如NCR、DIEBOLD、S1EMENS、FUJITSU、OLIVETTI等厂商都推出自己的产品。

2、自动存取款机(CRS)

自动存取款机(cRS)主要是用于存、取款业务,现在同样也可附加各种功能,像各种代缴费、以及广告业务等。cRS设备存款时可以每次多张塞入。与传统自助柜员机相比,cRs显著的特点是集现金存取款于一身、真正实现“一机多用、存取自如、各取所需”。客户在一台CRs机上便可完成存款、取款、缴纳费用、查询、。卡间转账和修改密码等多种业务。更为独特的是,CRs还具有先进的钞票防伪识别技术,并且客户—次可存入多张钞票,最多可达400张、可—次取款5000元。目前国内常见的CRS品牌,如德利多富、日立、西门子等厂商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3、现金清分机

现金清分机主要用于各种票面现金的清分,人民银行以使用大、中型清分机为主,而商业银行以使用小型清分机为主。大、中型钞票清分机有速度快、点数准、防伪能力强等特点。但机器价格较为昂贵;小型机则价格较便宜,但速度相对较慢、防伪能力不如大、中型机。由于现金清分机的价格昂贵,目前清分机的使用远未得到普及,随着国家对流通钞票质量的重视,清分机具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银行使用的现金清分机大多依赖进口。大、中型机主要品牌有G&D、得利来、东芝等,小型机有劳雷尔、光荣等。

4、点钞机、验钞仪和复点机

6.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篇六

碳金融市场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国际社会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图通过国际协作的形式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4个与会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 其目标是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UNFCCC第三次缔约方会议 (Third 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3) , 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从法律上为工业化国家设定了减少排放量的目标, 并制定了创新机制来协助这些国家实现目标。在具体减排途径上提出了三种灵活性机制:联合履约机制 (Joint Implementation, JI)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s, CDM) 、国际排放贸易机制 (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e, IET) 。JI和CDM属于基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合作的机制, 通过项目合作机制, 发达国家或其他国内企业以投资方身份, 在其他国家投资具有减排效应的项目。

在《京都议定书》三机制下, 许多国家、地区、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减排项目或分配配额, 形成了“京都碳市场”。与此同时, 一些没有减排义务的国家政府、企业或组织自愿做出的减排额度进行交易, 催生了一个“非京都碳市场”, 又称“自愿交易市场”。至此, 碳交易便在《京都议定书》法律约束下形成的“京都碳市场”和《京都议定书》框架外形成的“自愿交易市场”蓬勃发展。伴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原本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环境问题引入了金融学领域, 碳金融产品应运而生, 形成了金融市场中别具特色的新兴领域——碳金融市场。碳金融市场这一人为缔造的市场正迅速发展, 全球各地碳交易所相继成立, 碳交易制度不断完善, 交易额持续上升, 虽然交易价格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不确定因素制约, 但各国政府和地区已清醒地意识到低碳、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已不可逆转。从长远发展来看, 碳金融市场必将成为各国和地区发展和振兴本国、本地区经济的新领域。这一新型市场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已初具规模,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交易结构和市场体系。

二、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 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情况

作为新兴的商品交易市场, 全球碳交易市场在2003年初具规模, 且发展态势迅猛。近几年中, 无论是碳交易量还是成交额均有大幅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2010年全球碳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 420亿美元 (见表1) , 相比2005年的110亿美元增长了1 190%。但与2009年比较, 由于2012年后的监管制度缺失, 一级CDM市场价值下跌了近一半, 比京都议定书生效当年 (2005年) 还低。在2009年有强大主权供应的分配数量单位市场, 同样在2010年也有缩水。最后,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倡议的配额曾在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在2010年由于该倡议的停止而导致该收益目标被删除。虽然后京都时代国际政策的不明朗给国际碳交易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但仍可看出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彭博新能源财经以及生态系统市场公司。

(二) 全球碳金融市场细分情况

碳交易市场主要由配额交易和项目交易两种类型组成。配额交易市场中, 一个单位的碳排放许可配额 (如EUA) 相当于与其相关联的项目交易市场中的一个单位的碳减排信用 (如CER) , 但总量限制所产生的约束要比没有总量限制的减排项目自身产生的利益激励更为严格, 因此, 配额市场的交易成本更低, 流动性更高, 交易规模也远远大于基于项目的交易市场, 项目市场的价格基本随着配额市场价格波动, 这两类市场为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最基本的框架, 以此为基础, 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随之发展起来。

基于配额的市场中, 以通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每年产生的交易量和交易额最大, 成为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引擎。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 2010年, 通过EU ETS产生的包括EUA和二级CDM全部交易额占全球碳金融市场成交金额的97%, 其中EUA交易额达到1 198亿美元, 占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额84.4%, 占配额市场成交金额的99.1%, 远高于其他碳市场成交额, 欧盟配额市场在全球碳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 (见表1) 。

基于项目的市场中, 一是CDM市场, 二是JI市场。CDM项目供需双方的区域分布也主要集中在英国、瑞士和中国、印度等国家。CDM项目市场大体分为CDM一级市场和CDM二级市场。CDM一级市场基本上由发展中国家提供, 二级市场上的CER交易是指远期合同签订后而CERs尚未产生时发生的交易, 或者在CERs已由联合国执行理事会 (EB) 签发后又发生的交易。近年来, CDM项目的市场交易非常活跃, 发展迅速。从交易量来看, 经核证的减排量一级市场在2005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达到3.41亿tCO2e, 比2004年增长了252%, 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交易量降至2.11亿t, 2010年交易量为1.87亿tCO2e。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 CDM二级市场从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2008年比2005年增长了106倍, 年增长1.5-21倍, 即使在金融危机情况下, 2008年仍然比2007年增长了347%。2009年交易量达到10.05亿tCO2e, 与2008年交易量持平。2010年交易量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字, 上升至10.98亿tCO2e。就交易额而言, CDM一级市场从2004年的4.85亿美元攀升至2007年的74.33亿美元, 增长了14倍。同样,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和2009年的交易额分别减少至65.2亿美元和26.78亿美元, 分别比2007年下降了12.3%和64%。2010年交易额降至15亿美元, 但下降速度已有所缓和。从二级市场来看, CDM交易额则由2005年的2.21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62.77亿美元, 增长了117.9倍。随后便开始下降, 2010年交易额降到183亿美元。还有, CDM的交易价格在2008年前后出现拐点, 2008年前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CDM一级市场的平均交易价格来看, 从2004年的5.15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6.78美元, 每年增长率约为40%。2008年后, 受金融危机影响以及美国联邦政府一级总量控制下的碳交易计划失败, 价格出现剧烈波动 (见图1) 。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2005-2010年《全球碳市场现状与趋势》整理

相比CDM市场的发展, JI的进度相对较慢。JI项目是指附件一国家之间基于减排义务的项目级合作。投资国通过在成本较低东道国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以获得项目活动产生的减排量单位, 用于实施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 并节约减排成本;东道国可获得一定资金或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0年JI项目所产生的ERU交易量仅为0.61亿tCO2e, 交易额为4.5亿欧元。截止到2012年2月1日, 247个路径二占了524项JI申报过程中的公开项目的 47%, 以及ERU的56%。然而, 目前只有25个路径二项目已经登记, 完成率仅为10%。相比之下, 有196个路径一项目已经登记, 几乎是路径二登记项目的八倍。目前,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JI项目实施主要分布国家, 占整个JI申报过程公开项目的56%和ERU的80%。

三、全球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一)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U ETS)

欧盟各成员国为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 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排放交易体系, 也是现有的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欧盟范围内跨国实施的排放权交易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有深远意义和根本性的环境政策之一, 对国际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EU ETS分为三个阶段, 每阶段皆要求各会员国依指令提交“国家分配计划”送交欧盟执委会核准, 此分配计划详述各会员国其减排权的分配与交易方式, 以达成《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然后政府根据总排放量向各企业分发被称为“欧盟排放配额 (EUA) ”的二氧化碳排放权, 每个配额允许企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第一阶段从2005-2007年, 减排目标是完成《京都议定书》所承诺目标的45%, 参加交易的部门集中于重要行业的大型排放源, 涵盖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6%的11400个设施, 这一阶段的减排不包括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 配额是免费发放的。第二阶段从2008-2012年, 减排目标是在2005年的排放水平上各国平均减排6.5%, 涵盖的排放设施范畴扩大, 覆盖了总排放量接近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一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0%的工业设施, 航空业首次纳入减排体系, 配额由免费发放和拍卖两种形式组成。第三阶段从2013-2020年, 减排目标是2020年之前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0%, 取消国家分配方案, 采用拍卖方式分配配额, 对EU ETS外部的减排信用抵消的使用限制将更加严格。

EU ETS主要交易集中于欧洲气候交易所 (ECX) 、欧洲能源交易所 (EEX) 、北欧电力交易所 (Nordic Power Exchange, Nord Pool) 、Powernext交易所、BlueNext环境交易所、荷兰Climex交易所等多家交易所。其中, ECX在2010年4月被美国洲际交易所 (ICE) 以3.95亿英镑收购, 在EUA、CER和ERU三种类型上衍生出八类期货和期权产品。在EU-ETS中, ECX交易所在2011年9月的市场份额占比91.66%, ECX是全球最活跃的碳排放合约交易所。BlueNext环境交易所是纽约—泛欧交易所 (NYSE Euronext) 与法国国有银行信托投资银行于2008年1月22日合作设立的全球碳交易平台。BlueNext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信用额现货交易市场, 占全球碳排放信用额现货交易市场份额的93%。

(二) 美国区域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

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 RGGI) 是美国第一个强制性、市场驱动的二氧化碳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 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拍卖几乎全部配额, 而不是通过免费发放的形式运作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该体系目标是在美国东北部和大西洋中部共10个州的电力行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即到2019年, 比2009年的水平减少10%的排放量。该体系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启动。RGGI由10个州各自单独的二氧化碳预算交易体系组成, 这些单独的体系均以RGGI的规则模型为共同基础, 由各州自行制定管制条例进行管理, 并与“碳配额互惠”规则相互联结。通过该规则, 被管制的电厂可以用RGGI范围内任意一州签发的配额履行自己的减排义务。

西部气候行动倡议 (Western Climate Action Initiative, WCI) 是原有“西海岸气候倡议”和“西南州长气候倡议”的延伸和扩大。涵盖美国七个州和加拿大四个省。这些地区总排放量目标定为到2020年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5%, 其他一些美国、墨西哥的州和加拿大的省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了倡议。该协议覆盖所有6种温室气体, 于201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WCI仍处于机制设计和筹备的最后阶段, 许多重要机制还停留在建议和提案层面, 尚未最后定论。WCI的行业覆盖囊括了几乎所有经济部门, 以2009年1月1日之后最高的年排放量为准, 任何年度排放超过2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源均是WCI的管制对象。

中西部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Midwestern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Accord, MGGA) 于2007年11月15日由美国中西部6个州的州长以及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省长共同签署, 要求建立中西部区域性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MGGA仍处于机制设计与筹备中。MGGA行业范围和燃料范围极为广泛, 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经济部门, 减排气体范围仍为国际气候条约中规定的所有6种气体。减排目标为至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 至205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80%, 明确提出与RGGI、WCI、EUETS和其他强制性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相连接。

加州全球变暖解决方案 (议会第32号法案) (California Global Warming Solution Act AB32) , 于2006年8月生效的议会第32号法案由时任州长施瓦辛格签署。此法案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减少排放至1990年水平, 至2050年减排至1990年水平的80%。此法案采用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对加州85%的温室气体设定排放上限, 它将与其他减排措施和手段相互协调来减排温室气体。实施免费分配与拍卖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加州AB32为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多州联合的区域层面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榜样。

美国区域碳交易体系主要集中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 、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 (Chicago Climate Futures Exchange, CCFE) 、美国洲际交易所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CE) 、绿色交易所 (Green Exchange) 等多家交易所。其中, CCX于2003年建立的全球第一个由企业发起的、以温室气体减排为目标和交易内容的专业市场平台。CCX建立自愿但有一定约束力的单强制减排体系 (即自愿加入, 强制减排) , 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自愿型总量限制体系, 可以称为协议减排模式, 也被列入自愿碳市场范畴。2010年7月, CCX的母公司Climate Exchange Plc.被亚特兰大的洲际交易所 (ICE) 以6.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2010年10月, CCX官方文件宣布, 开展整整8年的CCX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将于第二期结束后 (即2012年12月31日) 停止, 不再继续进行第三期。这宣告了美国目前唯一一个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终结。

(三) 澳大利亚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澳大利亚国家污染物减排体系 (Australia 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 CPRS) 是工党陆克文政府提议的澳大利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CPRS预计于2010年7月正式实施, 并形成法案通过立法程序提交给议会审议。该法案一旦经议会通过, 这可能成为澳大利亚管理GHG (温室气体) 排放的主要工具且覆盖整个经济的ETS, 但该法案在2009年两次遭到议会否决。2010年4月27日, 鉴于国内的政治僵局和对未来国际气候政策的不确定性, 总理陆克文宣布澳大利亚的ETS将被推迟, 并在2012年年度重新审核, CPRS是总量控制与交易型排放交易体系, 设定行业排放总量。CPRS将覆盖大约75%的澳大利亚排放, 并实现其中期减排承诺, 即到2020年比2000年基础上至少减排5%。

可再生能源目标 (Renewable Energy Target, RET) 于2009年8月由澳大利亚政府实施, 是目前仅有的一个在联邦层面可以促进减排的环境市场。RET目标是到2020年, 20%的电力供给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 (是目前的两倍) 。这比2001年实施的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 (MRET) 体系增长了四倍, 激励了市场中的可再生能源证书 (RECs) 。可再生能源证书以电力产量为单位, 即百万瓦时 (MWh) 为单位, 而不是二氧化碳当量 (CO2e) 。基准参与者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证书履行履约义务, 目前可再生能源证书的市场价值远超过温室气体减排证书。在GGAS系统下, 如果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减少二氧化碳的同时可以减少甲烷排放, 是可以既产生可再生能源证书又产生温室气体减排证书的。目前, REC的交易价格高于每千瓦小时40澳元 (37美元) , 相当于47澳元tCO2e (43美元) 。

节能量交易体系 (Energy Saving Scheme, ESS) 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启动, 并将持续至2020年。其目的是通过奖励开展合格的项目来减少电力消费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公司来提高能源效率, 并降低售电量4%。它以能源零售商以及NSW中的发电商为目标。参与者可通过缴回节能核证 (ESC) 来履行其义务。NSW GGAS框架下有一个节能项目的自动转换过程。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 (New South Wales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Scheme, NSW GGAS) 是全球最早强制实施的减排计划之一。2003年1月1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启动为期10年涵盖6种温室气体的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该体系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机制相类似, 但参加减排体系的公司仅限于该州电力零售商和大的电力企业。在澳大利亚碳污染减排计划开始运转后, GGAS将被终止。GGAS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基准信用型强制减排体系, 它的基准是人均消费二氧化碳当量。之所以采用这一基准实现总量减排, 主要是由于人口基数是稳定的。GGAS2003年开始时的初始基准为8.65吨/人, 2007年逐步下降至7.27吨/人, 并保持该基准至2021年不变。7.27吨/人的基准相当于比《京都议定书》1989-1990年基准年均下降5%。如果把该目标在澳大利亚全国推行, 其所取得的绝对减排量将相当于澳大利亚加入《京都议定书》所需要承担的第一减排期任务的50%。

澳大利亚减排体系交易集中于澳大利亚气候交易所 (Australian Climate Exchange, ACX)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 (Australian Securities Exchange, ASX) 、澳大利亚金融与能源交易所 (Australian Financial and Energy Exchange, FEX) 三家交易所。其中, ACX是澳大利亚第一家电子化排放交易平台, 于2007年7月投入运行以来完成交易量6 300吨CO2e, 平均价格在7.42美元。2008年5月, ACX已经开始交易国际自愿市场的抵消额度VERs, 并于2009年年初开始碳信用期货交易。

(四) 英国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 (The UK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UK ETS)

英国交易体系是英国政府建立的覆盖所有经济部门包括6种温室气体的国内贸易体制, 以自愿参与并配合经济激励、罚款等为特征。它于2002年4月成立, 是全球第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它的实施对EU ETS的设计和实施提供过宝贵经验。UK ETS的运作方式包括配额交易与信用额度交易两种模式。配额模式拟订一个绝对减量指标, 然后指定每个企业的排放配额。信用额度模式则由参与者以其他提升能源效率或减量专案计划提出其相对减量目标所产生的额外减量。除了必须完成欧盟减排, 该体系还包括两类自愿减排企业:一是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而自愿承诺绝对减排目标的企业;二是通过自愿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承诺相对排放目标或能源效率目标的企业, 这些企业如果达到目标可以享受最高80%的气候变化税减免。对于这两类自愿减排企业, 英国排放交易体系以1998—2000年的平均排放量作为基准线, 减去每年自愿承诺的减排量, 确定企业每年的许可排放量。英国排放权交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参与的企业可以自由使用它们的碳信用。为了协调英国排放体系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之间的关系, 英国排放体系于2006年年底结束。

四、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构建思路

(一) 中国碳金融市场法律框架构建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碳金融市场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政策的扶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二, 我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我国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 中国政府必须下定决心从制度上构建碳金融市场法律框架, 指引碳金融市场正确前行。

随着中国碳金融市场不断发展, 碳金融市场法律体系要逐步搭建起来, 我国在碳金融方面的法律文件已相继出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法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未来还应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三大金融领域分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法》、《银行碳金融服务准则》、《碳证券交易法》等法律法规。除了交易法规之外, 还应从碳金融市场的监管入手, 出台《碳金融市场监管法》, 对碳金融市场从进入到退出整个过程进行监管, 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二) 中国碳金融市场结构设置

碳金融市场结构是指包括市场主体、工具、中介、组织方式和监管在内的五大体系, 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碳金融市场的组成部件, 在碳金融市场原则和制度安排下形成制衡机制, 维持市场正常运行。

1.碳金融市场主体。

碳金融市场主体是指碳金融市场的交易者。碳金融市场的主体有企业、政府部门、居民、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它们参与碳金融交易的动机主要有筹措货币资金、对碳金融资产投资、套期保值、套利、投机或是调控宏观经济。首先, 企业作为碳交易市场中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主体, 当技术上无法进行或不愿以高成本进行碳减排时, 如果被限定了排放量约束指标, 而必须增加碳排放权的使用量时, 企业具有碳减排的需求, 成为碳市场的需求方, 此时, 如果自身资金匮乏, 则可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或采用其他方式融资, 成为金融市场资金需求方;相反, 如果企业掌握较高的减排技术, 能够低成本进行碳减排, 产生富余的碳排放指标将在碳市场中出售, 获得资金, 将资金用于投资在碳市场中, 成为碳金融市场的供应方。其次, 政府部门, 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是资金的需求者, 它们通过发行政府碳债券筹措资金。再次, 居民个人以自己合法财产投资于碳金融资产, 成为碳金融市场主要的投资主体。第四,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主体, 金融机构既是资金的需求者, 又是资金的供应者。最后,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利息率等措施宏观调控碳金融市场。

2.碳金融市场工具。

碳金融市场工具是碳金融交易的载体。碳金融工具可以理解为筹资者对金融工具持有人的债务, 即对碳金融工具的发行人而言是金融负债, 对碳金融工具持有人而言是金融资产, 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公开碳金融市场上的碳金融工具一般采取有价证券或衍生品的形式。现阶段, 中国碳金融市场工具主要是CDM项目产生的CERS现货, 未来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碳金融工具种类也会随之增多, 由现在开展的区域强制碳强度减排而产生的强度减排市场, 因此会产生配额现货, 随着交易量和交易规模的扩大, CERS期货和期权产品, 强度配额期货和期权产品也会随之诞生。

3.碳金融市场中介。

碳金融中介在碳金融市场上发挥着媒介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构成和维持市场运行的作用。包括投资银行、认证机构、评估机构、仲裁机构等。碳金融中介的业务范围较广, 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可以为碳市场提供交易信息, 改善交易主体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交易的低效率和高成本状态;认证机构和评估机构可以对项目市场的在减排量进行审核、认证、并评估其环境的改善度, 从而形成经核证的减排量供市场交易;仲裁机构可以对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进行法律调解和仲裁, 促进碳金融市场的有序进行。另外, 随着碳市场的逐步发展, 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展, 如从事碳交易的经纪、办理碳的存储和借贷业务等。世界银行是目前在中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比较大的中介机构之一。

4.碳金融市场组织方式。

碳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包括场外交易和场内交易两种。在碳交易的初期阶段, 由于交易主体对于碳交易制度这一全新的环境管理方式还处于一个逐步熟悉和适应的过程, 因此碳交易市场的主体数量较少, 交易的碳排放权的数量较小, 整个碳市场的规模也较小。此时, 碳交易多采取场外交易或分散交易的方式。在碳交易的发展阶段, 碳交易的管理方式得到了普遍认同, 新的排放主体的设立和已有的排放主体经营状况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变化, 会使得参与碳交易的主体数量进一步增加, 分散的场外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交易主体的碳交易需要。此时, 碳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碳交易多采取在专业的交易所或碳交易市场进行场内交易或集中交易, 从而逐步形成有一定规范的碳市场。

5.碳金融市场监管。

碳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即金融监管当局以其相应的机构运用一系列法规制度和办法措施对碳金融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宏观监督和管理所形成的一整套管理系统。碳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包括碳金融法律体系, 由于碳金融风险的特殊性, 针对碳金融风险控制立法, 立法部门应专门制定一系列针对碳金融风险进行监管的指标体系, 达到专门监管的效果;碳金融监管模式, 目前国际上碳金融监管主要有集中决策的治理模式和分权式的治理模式两种, 其中, 集中决策治理模式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 由一个主要的监管机构负责碳排放权的申报登记、配额分配、监督管理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的国情更适合集中决策的治理模式;碳金融监管机构, 一个系统性强、范围涉及全国的完整的碳金融体系, 需要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对日后将要进行的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碳排放交易实施排放权的初始分配、申报登记和监管管理;碳金融监管工具, 碳金融监管需要尽快建立会计部门、业务部门与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的物质流成本会计 (MFCA) 信息系统。

(三) 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搭建

1.碳现货市场。

碳金融市场首先从现货交易开始。按照不同的交易机制, 碳现货市场交易的产品种类主要是CDM项目产生的碳信用, 以及经国家相关机构发放的配额。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在CDM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因此, 我国可以大力发展创新CDM项目, 在现货市场上大量交易CDM项目中经核准的CO2减排量 (CERs) 。另外, 国家实行强制碳强度减排交易, 未来在中国市场内, 配额交易将成为现货市场交易的主流。

2.碳资本市场。

碳资本市场主要包括碳股票市场、碳债券市场和碳基金市场。碳股票市场:通过优惠政策支持来鼓励效益良好并且具备一定规模的环保企业上市发行股票, 以社会融资的方式筹集和扩张资本, 增强企业的环保投资能力。当前股票市场上, 主要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板块迅猛发展。在美国市场上有超过60个市值高于7 500万美元的清洁能源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微型公司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碳债券市场:碳债券是为了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发行的企业债券或国家债券。纵观国外碳金融市场发展, 碳债券的发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解决节能减排资金不足的方式。碳基金市场:碳基金是国际碳市场投融资重要的工具。碳基金的整体运行机制包括碳基金设立、投资、交易、退出等方面。

3.碳金融衍生品市场。

随着碳现货市场的不断完善, 应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期权期货交易市场。碳期货原理是购买碳期货合约来代替现货市场上的碳配额, 从而对一段时间之后将要进行的出售或买入碳配额的价格进行保值, 达到回避和转移价格风险的目的, 因此碳期货具有碳价格发现功能。碳期权是在碳期货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碳衍生交易工具。期权合约的推出会使基金、能源交易公司及工业企业加入, 使市场功能性、流动性和复杂性逐步增强, 碳期权市场快速发展。除以上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之外, 还包括碳远期交易、碳套利交易和碳互换交易。进行套利的不同的碳信用产品必须有相同的认证标准, 且受同一个配额管制体系管理, 当合同中所涉及的减排量也相等时, 就可以由市场价差产生一定的套利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毅刚.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中国道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59-73.

[2]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69-81.

[3]王遥.碳金融全球视野与中国布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38.

[4]European Commission.Directive 2003/87/ECAnnexⅢ, 2003.

[5]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10 (7) .

[6]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market report 2011.

[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国发 (2007) 18号) , 2007.

7.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篇七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 航空材料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航空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概念及定义

二、行业主要产品大类

第二节 航空材料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二、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2、行业相关政策动向

三、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3、行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部分 行业深度分析 第二章 航空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航空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全球航空业运行情况

1、全球航空盈利水平分析

2、全球航线航班运行分析

3、航空公司机队扩建情况

4、全球航空旅客运量分析

5、全球航空货物运量分析

二、全球航空旅客运输市场分析

1、全球航线网络演变情况

2、全球客机市场需求分析

3、全球客机的交付量分析

4、全球客机退役趋势分析

5、航空公司融资租赁分析

三、全球客机总体需求量预测分析

1、全球客机总体需求量预测分析

2、全球各地区客机需求预测分析

3、全球各类型客机需求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航空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发展情况

二、中国航空运输市场驱动因素

1、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城市化加快和居民消费升级

3、旅游业快速发展

4、机场建设速度加快

5、航空运输政策法规

三、中国航空公司和机队发展分析

1、国内航空公司发展概况

2、国内运输机队发展概况

3、民航定期航班航线分析

第三章 我国航空材料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3-2015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3-2015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我国航空材料行业工业总产值

二、我国航空材料行业工业销售产值

三、我国航空材料行业产销率

第三节 2013-2015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航空材料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航空材料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航空材料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航空材料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航空材料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航空材料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航空材料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航空材料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航空材料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航空材料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航空材料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航空材料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三部分 市场全景调研

第四章 中国航空材料重点产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 结构钢市场分析

一、结构钢的分类及牌号

二、结构钢市场分析

1、结构钢市场供给分析

2、结构钢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高温合金市场分析

一、高温合金的分类及牌号

二、高温合金市场分析

1、高温合金市场供给分析

2、高温合金市场需求分析 第三节 不锈钢市场分析

一、不锈钢的主要牌号

二、不锈钢市场分析

1、不锈钢市场供给分析

2、不锈钢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铝及铝合金市场分析

一、铝及铝合金的分类和牌号

二、铝及铝合金市场分析

1、铝及铝合金市场供给分析

2、铝及铝合金市场需求分析 第五节 钛及钛合金市场分析

一、钛及钛合金的分类和牌号

二、钛及钛合金市场分析

1、钛及钛合金市场供给分析

2、钛及钛合金市场需求分析 第六节 镁及镁合金市场分析

一、镁及镁合金的分类和牌号

二、镁及镁合金市场分析

1、镁及镁合金市场供给分析

2、镁及镁合金市场需求分析 第七节 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分析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分析

1、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供给分析

2、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第八节 玻璃钢市场分析

一、玻璃钢的分类和牌号

二、玻璃钢市场分析

1、玻璃钢市场供给分析

2、玻璃钢市场需求分析 第九节 航空涂料市场分析

一、航空涂料的分类

二、航空涂料市场分析

1、航空涂料市场供给分析

2、航空涂料市场需求分析 第十节 航空润滑油市场分析

一、航空润滑油的分类和牌号

二、航空润滑油市场分析

1、航空润滑油市场供给分析

2、航空润滑油市场需求分析 第十一节 航空煤油市场分析

一、航空煤油的分类和牌号

二、航空煤油市场分析

1、航空煤油市场供给分析

2、航空煤油市场需求分析 第十二节 特种陶瓷市场分析

一、特种陶瓷的分类

二、特种陶瓷市场分析

1、特种陶瓷市场供给分析

2、特种陶瓷市场需求分析 第五章 国际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国际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一、国际航空材料行业应用状况分析

二、国际航空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三、国际航空材料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二节 国际主要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一、美国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1、美国航空材料发展现状

2、美国航空材料技术水平

3、美国航空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二、欧洲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1、欧洲航空材料发展现状

2、欧洲航空材料技术水平

3、欧洲航空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三、俄罗斯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1、俄罗斯航空材料发展现状

2、俄罗斯航空材料技术水平

3、俄罗斯航空材料主要生产企业 第三节 国际航空材料市场分析及需求分析

一、国际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二、国际航空材料需求分析 第六章 中国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航空材料市场分析

一、中国航空材料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二、中国航空材料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三、中国航空材料与航空产品的差距 第二节 中国航空材料经营能力分析

一、航空材料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航空材料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三、航空材料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四、航空材料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航空材料细分市场分析

一、航空材料-金属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航空材料-金属材料主要产品

2、航空材料-金属材料性能特征分析

3、航空材料-金属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二、航空材料-高分子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航空材料-高分子材料主要产品

2、航空材料-高分子材料性能特征分析

3、航空材料-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三、航空材料-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分析

1、航空材料-复合材料主要产品

2、航空材料-复合材料性能特征分析

3、航空材料-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4、航空材料-复合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四、航空材料-航空油料行业市场分析

1、航空材料-航空油料主要产品

2、航空材料-航空油料性能特征分析

3、航空材料-航空油料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 中国航空材料行业趋势与前景预测

一、航空材料行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1、航空材料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2、航空材料行业发展对策分析

二、航空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部分 竞争格局分析

第七章 航空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及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航空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特色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航空材料产业发展特色分析

二、珠江三角洲航空材料产业发展特色分析

三、环渤海地区航空材料产业发展特色分析

四、闽南地区航空材料产业发展特色分析 第二节 航空材料重点区域市场分析预测

一、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及变化

1、区域结构总体特征

2、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3、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

4、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5、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

6、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分析

二、航空材料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1、江苏

2、浙江

3、上海

4、福建

5、广东

第八章 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第一节 PPG航空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二节 蒂森克虏伯航空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三节 塔塔航空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四节 西安雅西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五节 江苏星源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六节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七节 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八节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九节 宁夏大元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十节 中钢集团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三、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四、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五、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六、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五部分 发展前景展望

第九章 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16-2020年航空材料市场发展前景

一、2016-2020年航空材料市场发展潜力

二、2016-2020年航空材料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三、2016-2020年航空材料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2016-2020年航空材料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一、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3、产品应用趋势分析

二、2016-2020年航空材料市场规模预测

1、航空材料行业市场容量预测

2、航空材料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三、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应用趋势预测

四、2016-2020年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2016-2020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6-2020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供给预测

二、2016-2020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产量预测

三、2016-2020年中国航空材料市场销量预测

四、2016-2020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需求预测

五、2016-2020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供需平衡预测 第四节 影响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关键趋势

一、市场整合成长趋势

二、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预测

三、企业区域市场拓展的趋势

四、科研开发趋势及替代技术进展

五、影响企业销售与服务方式的关键趋势

第十章 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航空材料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航空材料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1、航空材料产业投资经历的阶段 2、2013-2015年航空材料行业投资状况回顾 3、2013-2015年中国航空材料行业风险投资状况 4、2016-2020年我国航空材料行业的投资态势 第二节 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航空材料行业投资机遇

第三节 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投资风险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四节 中国航空材料行业投资建议

一、航空材料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二、航空材料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三、中国航空材料企业融资分析

1、中国航空材料企业IPO融资分析

2、中国航空材料企业再融资分析 第六部分 发展战略研究

第十一章 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第一节 2016年航空材料行业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航空材料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一、重点航空材料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1、重点航空材料企业面临的困境

2、重点航空材料企业对策探讨

二、中小航空材料企业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

1、中小航空材料企业面临的困境

2、中小航空材料企业对策探讨

三、国内航空材料企业的出路分析

第三节 中国航空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航空材料行业存在的问题

二、航空材料行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1、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2、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3、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1、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2、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3、重点客户战略管理

4、重点客户管理功能

第四节 中国航空材料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十二章 航空材料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航空材料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 对我国航空材料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航空材料品牌的重要性

二、航空材料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航空材料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航空材料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航空材料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 航空材料经营策略分析

一、航空材料市场细分策略

二、航空材料市场创新策略

三、品牌定位与品类规划

四、航空材料新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四节 航空材料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16年航空材料行业投资战略

二、2016-2020年航空材料行业投资战略

三、2016-2020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航空材料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航空材料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三节 智博睿航空材料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发展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航空材料行业生命周期 图表:航空材料行业产业链结构

8.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篇八

这个年纪的我们也许从未踏进过职业介绍所的大门,但通过这次的寒假实践,使我更深一层地认识了劳务介绍所,它涉及方方面的业务,在这工作紧缺的时候,它的真正价值得以体现,它为无数失业者提供工作的机会,无论是应届的毕业生,还是下岗的人群,在劳务介绍所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它要求对招聘单位负责,对应聘者负责,为招聘单位提供他们所需的人才,也要为应聘者提供他们得以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劳务公司所起的总用非常重大。

还记得第一天来到劳务公司,负责人为我安排了一个接待登记的工作,起先我认为这是一份非常简单的工作,但当求职者纷纷来到时,真的吓了我一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人头,本以为求职者不会很多,因为这家劳务公司不是很大,但没想到来求职的人却非常多,大家都抱着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心态,希望早日找到一份工作,可见目前求职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要完成着一份工作,首先我要让求职者求一份个人信息登记表,里面包括他们的个人信息、求职意向与一些附注信息。在他们填完登记表格之后,我会仔细核对一些他们的信息,例如联系电话等,因为如果有合适他们的工作机会,我要能够联系得到他们,尽量为他们争取到来之不易的机会。其次就是处理招聘单位所需招聘职员的要求,当有这样的招聘信息时,我们要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并誊写在正规的招聘信息纸上,贴于整个大堂的醒目位置,方便求职者查看。然后我会根据他们的求职意向,在我手头已有的工作机会中寻找有没有符合他们意向的工作,然后和那位求职者协商,如果他愿意去尝试这个机会的话,我要把这份工作的面试地点和联系人告诉他,方便他联系;如果他不愿意从事这类的工作,我会尽量在帮他注意这样的面试机会。最后就是一天的整理工作,我要把一天的求职者的信息与招聘单位招聘的要求输入电脑,进行存档。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些问题:有的求职者在填表时会写他愿意从事某一类的职业,但往往我根据他们的要求介绍相应的面试机会给他们时,他们往往会表示他们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从这个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求职者对于自己所想从事的职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实现在的我们和这批求职者很像,我们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定了目标之后,往往是朝订夕改,我想在这个时候,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的与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碰到过一些比较难缠的求职者,他们一天没找着合适的工作就一直缠着你介绍别的工作给他们。我分析了一下,概括起来可以归咎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1)首先是求职者自身的原因。作为一家职业中介公司,它在为人介绍工作时,会要求求职者交纳一定的费用成为其会员,才会为求职者详细介绍工作的内容,所以,当我们介绍给他们的工作屡次不能从事的话,他们会认为,我出了钱你就一定得为我服务到家,帮我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的员工,尽心尽力为客人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但是作为失业已久的下岗人员或还未找到工作的求职者,他们这样的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有的是家里的顶梁柱,有的为了生计在外奔波,想像一下两年后的我们,也许到时我们的情绪会比他们还要来的激动······

(2)其次是招聘单位与中介所职员的问题。在与招聘单位进行招聘工作内容的沟通时,招聘单位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很多的细节问题没有具体的提到,而工作人员只能根据这些简单的信息推荐求职者前去应聘,而往往等到求职者去面试时,招聘人员往往不是很满意求职者的条件,求职者对面试者的态度也非常的不满意。我想这是一个双向的问题,需要彼此更好的沟通,才能解决。

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这样一类现象,有的人现在已经在从事一份工作,但他还是来到职业中介所进行求职,就其一下,无不是为了找份既轻松收入要高的工作,一旦他们找到这样的机会,就是发生想在社会上很流行的一个现象--跳槽。俗语说“干一行爱一行”,对于他们的行为,我们不能说他们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也不能说他们不安于现状,我只能说,我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这样做也许是为了使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富裕,有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尊重他们的选择是我们最好的行为方式。

在这次寒假实践中,我见识到了形形色色的求职者,他们之中有的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忙碌,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忙碌,两年后的我们也将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可以想象到时候我们的表现会如何,我们会比他们更激动?当我们找不到工作时,我们会比他们更手足无措?当我们的简历屡次遭别人退回时,我们的感受又将怎样?

9.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篇九

一、开放金融市场条件对金融审计的影响

金融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审计机关如何开展好金融审计工作, 明确金融审计目标、重点以及方法, 从而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健、持续发展, 这是金融审计的重要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 金融业发展接受着竞争对手林立、竞争方式多样的严峻挑战。金融业始终面对机遇与风险交织、顺势与逆转并存的市场环境。因此, 防范金融风险既是各行各业所关注的课题, 更是挑战着金融审计的职业警觉、职业能力。要求金融审计必须在起伏不定的风口浪尖上冷静应对、沉着应战。在风险挑战面前迎难而上、毫无惧色。

二、开放金融市场条件下金融审计的主要目标

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 金融审计的重点从过去主要摸清家底、关注其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性, 转变为主要关注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是否设立有效的内控制度, 风险防范措施是否落实, 经济业务活动是否有效益, 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反映, 有无重大风险隐患等。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 金融审计目标更是有了新的内容。

(一) 以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 重点对金融业总体走势开展宏观审计

笔者认为, 开展金融审计必须首先立足宏观、把握大局。一是注重从战略方向上切入。金融业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战略重点布局至关重要, 对金融企业发展起着统揽性、驾驭性的作用。因此, 作为金融审计必须全面掌握金融业的战略目标及发展措施, 并注重分析战略发展的可行性。这样金融审计工作者才能做到胸中有全局、脑中装战略。二是注重从信贷投向上切入。笔者认为信贷投向是金融业运行的核心环节。信贷投向正确就能够使金融企业抓住战机、焕发生机、获取商机。

(二) 以提高金融企业竞争力为目标, 重点对金融系统开展效益审计

一是围绕结构布局状况开展效益审计。现在金融企业贷款结构多样化, 作为效益审计就是要围绕贷款的不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 切实评价具有朝阳性信贷方向、潜质性信贷方向和信贷需谨慎投入方向趋势前景。二是围绕市场营运状况开展效益审计。金融市场运行水平是实现和创造效益的最终检验、衡量环节。要通过效益审计了解企业在金融市场的占有份额, 营销网点覆盖设置水平。并适时提出增强市场辐射力, 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建议。从而促进金融企业由适应市场向引导、驾驭和开拓市场的转变。

(三) 以提高金融系统运营水平为目标, 重点对资产质量开展审计

金融资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金融企业发展所依托的主要载体。因此, 金融资产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金融业发展的快慢。金融资产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资产企业运营水平。但目前看金融资产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有的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占一定比例, 造成部分流动资产处于呆滞状态。因此, 作为金融审计就是要抓住金融资产质量这个关键, 切实监督评估金融资产质量的等级, 促进金融企业改善资产品质, 提高资产质量, 调优资产结构。

三、完成金融审计目标应采取的对策

(一) 优化金融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完成审计职责并取得审计成就的基础, 是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在开放金融市场经济条件下, 优化金融审计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完善金融审计法律规章, 通过制度安排来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明确审计监督的对象、被审计单位应定期向审计机关报送的报表资料等, 在宏观上将市属国有金融企业纳入政府审计机关常态监督范畴。

二是优化金融审计的人文环境。目前, 在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速的今天, 公众对金融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还比较陌生, 建议加大金融审计的宣传力度, 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众及被审计单位传递政府金融审计信息, 介绍审计机关的工作方式和职责范围。

(二) 加强对金融监管部门的审计, 开展以风险预警为内容的审计

在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前提下, 对监管部门的审计重点内容应放在对风险预警体系的健全性和信息真实性的审计评价上。金融风险预警在金融风险防范中至关重要, 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 可以说是确保金融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健全、预警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及时上报, 可以使管理当局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而避免危害或危害的扩大。

(三) 逐步向金融新产品、新业务拓展审计空间

金融创新既是市场主体规避市场风险的一种手段, 但同时, 若监管不力的话又将成为新的风险点。因此, 加强金融审计监督, 一方面要鼓励创新, 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控制风险。另一方面要求以信贷业务为重点内容的审计必须兼顾证券业务。金融创新带来新的金融业务, 如理财产品业务、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银行控股基金业务等等, 都将丰富审计的内容, 金融审计内容也必然将从传统的金融业务向新兴业务拓展。

参考文献

[1]刘洪波, 崔颖.论金融审计目标的重新定位[J].审计月刊, 2008.07.

[2]王广兵.关于金融审计目标体系的思考[J].审计研究, 2008.06.

[3]周晓志.我国金融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 2008.09.

10.金融市场调研报告2020 篇十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生物医用材料相关概述 1.1 生物医用材料的概念界定 1.1.1 基本定义 1.1.2 发展历程 1.1.3 性能特点 1.1.4 发展动力及意义 1.2 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情况 1.2.1 按物质属性分类 1.2.2 按材料属性分类 1.2.3 按材料用途分类 1.3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投资特性 1.3.1 高投入 1.3.2 高风险性 1.3.3 高收益性

1.3.4 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 1.3.5 产业创新簇群效应明显

第二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2.1 经济环境

2.1.1 国际经济运行概况 2.1.2 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2.1.3 中国经济运行趋势 2.1.4 国民收入水平分析 2.2 社会环境

2.2.1 中国人口总量及结构状况 2.2.2 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 2.2.3 城镇化快速扩张带来隐患 2.2.4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2.3 需求潜力

2.3.1 居民疾病患病率攀升 2.3.2 居民医疗需求快速上升 2.3.3 居民医疗消费支出规模 2.3.4 中国居民健康发展目标

第三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3.1 行业监管体制 3.1.1 医疗器械监管体制 3.1.2 医药行业监管体制 3.2 重点政策法规

3.2.1 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 3.2.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2.3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3.2.4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3.2.5 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3.2.6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3.2.7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3.3 行业相关规划 3.3.1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3.3.2 “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 3.3.3 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3.3.4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3.3.5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生物产业部分)第四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综合分析 4.1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构成状况 4.1.1 上游产业构成 4.1.2 下游产业构成

4.2 生物医用材料上游行业分析 4.2.1 高分子材料 4.2.2 复合材料 4.2.3 合金材料

4.3 生物医用材料下游行业分析 4.3.1 医疗器械行业 4.3.2 医药制造行业

第五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5.1 全球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5.1.1 市场规模分析 5.1.2 产品市场分析 5.1.3 原料市场分析 5.1.4 技术进展分析 5.1.5 新产品发展分析 5.1.6 市场前景预测

5.2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5.2.1 发展历程简述 5.2.2 产业现状分析 5.2.3 生产水平分析 5.2.4 行业特征分析 5.2.5 市场需求现状 5.2.6 市场竞争主体

5.3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区域发展态势 5.3.1 四川省 5.3.2 广州市 5.3.3 深圳市

5.4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存在的问题 5.4.1 技术结构不合理 5.4.2 企业竞争能力低 5.4.3 研究成果转化慢 5.4.4 主要原料依靠进口 5.4.5 面临进口产品挑战 5.4.6 面临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 5.5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建议 5.5.1 产业化的建议 5.5.2 发展战略途径 5.5.3 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第六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技术研究分析 6.1 生物医用材料科学研究核心领域 6.1.1 生物相容性 6.1.2 表面和表面改性 6.1.3 新一代生物材料的合成 6.1.4 纳米生物材料及软纳米技术 6.1.5 先进的制造方法学

6.2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研究概况 6.2.1 国内基础研究成果总结 6.2.2 生物医学材料技术研究热点 6.2.3 生物医用材料亟待突破领域 6.2.4 生物医学材料技术研究趋势

6.3 2013-2015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技术研究动态 6.3.1 我国完成生物医用材料及产品研发项目 6.3.2 生物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开发取得进展 6.3.3 我国成功研发新型生物应用纳米材料 6.3.4 我国首台生物3D打印机研发成功 6.4 国内外生物医用材料专利技术成果分析 6.4.1 统计分析样本构成 6.4.2 专利申请分布现状 6.4.3 专利申请量的比较 6.4.4 专利申请新增率对比 6.4.5 专利申请受理国和来源国分析 6.4.6 专利申请量前十位申请人分析 6.5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6.5.1 调查统计背景分析 6.5.2 科技成果产出数量趋势 6.5.3 科技成果产出分析 6.5.4 科技成果产出内容分析 6.5.5 主要省市科技成果分析 6.5.6 细分领域科技成果分析 6.5.7 科技成果产出特征分析

6.6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专利技术发展建议

第七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重点细分行业分析 7.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7.1.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分类情况 7.1.2 生物医用金属新材料开发状况 7.1.3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性能的提升 7.1.4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面临的问题 7.1.5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研究方向 7.1.6 生物医用钛及合金材料的开发应用 7.1.7 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临床应用分析 7.2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7.2.1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阶段 7.2.2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征及类别 7.2.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临床应用 7.2.4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品市场需求 7.2.5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应用 7.2.6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科研成果分析 7.2.7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分析 7.3 生物医用陶瓷材料

7.3.1 生物陶瓷的发展进程及特征 7.3.2 生物陶瓷的分类及应用分析 7.3.3 纳米生物陶瓷临床应用分析 7.3.4 国际生物陶瓷专利技术态势 7.3.5 中国生物陶瓷专利技术态势 7.3.6 生物陶瓷未来研究方向分析 7.4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7.4.1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基本特征 7.4.2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选择要求 7.4.3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临床应用 7.4.4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7.4.5 生物医用复合人体组织修复材料的应用 7.5 生物医学衍生材料

7.5.1 生物衍生骨材料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分析 7.5.2 组织工程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应用分析 7.5.3 新兴生物衍生材料研究分析

第八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新兴热点领域分析 8.1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8.1.1 中国纳米生物材料技术研究进展 8.1.2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状况 8.1.3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的临床应用 8.1.4 纳米技术在生物材料的应用分析 8.1.5 纳米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化的问题 8.1.6 纳米生物材料的产业化发展战略 8.2 组织工程生物材料 8.2.1 组织工程学的相关概述 8.2.2 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发展概况 8.2.3 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主要形式 8.2.4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综述 8.2.5 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生物材料应用分析 8.3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

8.3.1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基本特性 8.3.2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种类状况 8.3.3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现状 8.3.4 山东省海洋生物材料产业分析 8.3.5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问题 8.3.6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建议 8.3.7 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的产业化前景

第九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相关产品临床应用分析 9.1 明胶

9.1.1 明胶的基本性能介绍 9.1.2 明胶医用材料的制备分析 9.1.3 明胶医用材料的临床应用 9.1.4 明胶产品的供需状况分析 9.2 聚乳酸

9.2.1 聚乳酸的基本性能介绍 9.2.2 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分析 9.2.3 聚乳酸的临床应用分析 9.2.4 聚乳酸的研究开发前景 9.3 硅橡胶

9.3.1 硅橡胶的基本性能介绍 9.3.2 硅橡胶的临床应用分析 9.3.3 硅橡胶的研究方向分析 9.3.4 硅橡胶医用材料的前景 9.4 聚氨酯 9.4.1 聚氨酯的基本性能介绍 9.4.2 聚氨酯材料的临床应用 9.4.3 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9.4.4 聚氨酯材料的研究方向 9.5 胶原蛋白

9.5.1 胶原蛋白的基本性能介绍 9.5.2 胶原基生物材料的优势分析 9.5.3 胶原基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9.5.4 胶原基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 9.5.5 胶原基生物材料的开发前景 9.6 其他产品

9.6.1 聚丙烯腈临床应用分析 9.6.2 聚氯乙烯临床应用分析 9.6.3 聚四氟乙烯临床应用分析

第十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终端制品市场分析 10.1 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10.1.1 产业链构成 10.1.2 产业规模 10.1.3 企业格局 10.1.4 研发进展 10.1.5 政策环境 10.1.6 发展建议 10.1.7 前景展望 10.2 人工关节

10.2.1 人工关节的相关介绍 10.2.2 人工关节市场发展现状 10.2.3 国产人工关节发展态势 10.2.4 人工关节市场的购买行为 10.2.5 人工关节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10.2.6 人工关节市场的机会与威胁 10.2.7 人口关节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10.3 人工血管

10.3.1 人工血管的相关介绍 10.3.2 人工血管的研究开发现状 10.3.3 国产人工血管的发展现状 10.3.4 人工血管发展的问题分析 10.3.5 人工血管的研究方向分析 10.4 血管支架

10.4.1 血管支架的相关介绍 10.4.2 血管支架市场规模分析 10.4.3 冠状动脉支架市场发展现状 10.4.4 血管支架的对外贸易状况 10.5 人工心脏瓣膜

10.5.1 人工心脏瓣膜市场规模分析 10.5.2 人工心脏瓣膜市场企业格局 10.5.3 人工心脏瓣膜市场前景分析 10.5.4 人工心脏瓣膜市场风险分析 10.6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

10.6.1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的相关介绍 10.6.2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发展历史简述 10.6.3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市场发展现状 10.6.4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对外贸易状况 10.6.5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产业问题分析 10.6.6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市场发展趋势 10.7 医用敷料

10.7.1 医用敷料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10.7.2 医用敷料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10.7.3 医用敷料行业企业格局分析 10.7.4 医用敷料市场对外贸易状况 10.7.5 高端医用敷料市场现状分析 10.7.6 医用敷料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10.7.7 医用敷料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10.8 其他产品市场简析 10.8.1 人工骨 10.8.2 人工皮肤 10.8.3 封堵器 10.8.4 人工肝 10.8.5 人工肾脏 10.8.6 人工种植牙

第十一章 2013-2015年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标杆企业分析 11.1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11.1.1 公司简介 11.1.2 经营效益分析 11.1.3 业务经营分析 11.1.4 财务状况分析 11.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1.6 心脏起搏器市场布局 11.1.7 未来前景展望

11.2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11.2.1 公司简介 11.2.2 经营效益分析 11.2.3 业务经营分析 11.2.4 财务状况分析 11.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2.6 未来前景展望

11.3 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3.1 公司简介 11.3.2 经营效益分析 11.3.3 业务经营分析 11.3.4 财务状况分析 11.3.5 核心产品及新品开发 11.3.6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3.7 未来前景展望

11.4 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1.4.1 公司简介

11.4.2 2013年经营状况分析 11.4.3 2014年经营状况分析 11.4.4 2015年经营状况分析 11.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5 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 11.5.1 公司简介

11.5.2 2013年经营状况分析 11.5.3 2014年经营状况分析 11.5.4 2015年经营状况分析 11.5.5 主营业务发展分析 11.5.6 核心竞争力分析

11.6 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 11.6.1 公司简介

11.6.2 创生医疗坚持研发创新发展理念 11.6.3 创生医疗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人工关节 11.7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7.1 公司简介

11.7.2 昊海生科的产品线分析 11.7.3 昊海生科注重科研创新投入 11.7.4 昊海生科海外市场拓展状况

第十二章 智博睿对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分析 12.1 未来影响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发展的因素 12.1.1 有利因素 12.1.2 不利因素

12.2 智博睿对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2.2.1 生物医用材料市场应用潜力分析 12.2.2 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需求规模预测 12.2.3 生物医用材料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2.2.4 智博睿对2016-2021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预测 12.3 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12.3.1 市场竞争风险 12.3.2 行业政策风险 12.3.3 企业运营风险 12.3.4 产品研发风险 图表目录

图表:临床上使用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图表:2007-2013年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02年、2007年、2013年5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的变化情况 图表:生物技术药物发展行动计划 图表:通用名药品高品质发展行动计划 图表: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

图表:高性能医学装备产业化行动计划 图表:生物育种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图表:农用生物制品发展行动计划 图表:生物基产品发展行动计划 图表:生物工艺应用示范行动计划 图表: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行动计划 图表:环保用生物制剂发展行动计划 图表:生物信息服务行动计划

图表:“十二五”我国医疗器械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图表:“十二五”新材料产业预期发展目标 图表:先进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 图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 图表:高性能增强纤维发展重点 图表:高性能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 图表: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 图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路线图 图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路线图 图表:生物农业产业发展路线图 图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路线图

图表: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上游产业构成 图表: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下游产业构成 图表:全球生物材料产品应用领域 图表:我国医疗器械的生产分析举例 图表:国内常用生物医用材料产品需求量 图表:生物医学材料对应的IPC分类号列表 图表:生物医学材料中国专利申请IPC分类号分布 图表:生物医学材料国际专利申请IPC分类号分布 图表:国内外生物医学材料专利申请量对比表 图表:各分类号下国内专利申请量年代变化趋势图 图表:生物医学材料国际专利申请受理国排序图 图表:生物医学材料国际专利申请来源国排序图

图表:生物医学材料在中国专利申请量前十位的申请人排序图 图表:生物医学材料国际专利申请量前十位的申请人排序图 图表: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生物医学材料技术成果产出分布 图表: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生物医学材料技术成果省市分布 图表:医用金属材料成果完成单位及产出数量分布 图表:医用高分子技术成果完成单位及产出数量分布 图表:生物陶瓷成果完成单位及产出数量分布 图表:生物复合材料成果完成单位及产出数量分布 图表:生物医学衍生物成果完成单位及产出数量分布 图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品种类应用现状 图表:胶原分子三维排列组装逐渐矿化的分步示意图 图表:全球生物陶瓷专利综合趋势

图表:主要国家/地区生物陶瓷专利受理趋势 图表:主要申请机构生物陶瓷技术领域布局 图表:主要国家/地区生物陶瓷专利技术领域构成 图表:全球生物陶瓷专利主要申请机构

图表:全球生物陶瓷专利主要申请机构技术领域构成 图表:中国生物陶瓷专利综合趋势图 图表:我国主要省市生物陶瓷专利申请量分布 图表:我国生物陶瓷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图表:主要机构在我国的生物陶瓷专利申请量变化趋势 图表:中国科学院生物陶瓷领域专利申请量布局

图表:sFDA批准壳聚糖、海藻酸相关企业和产品文号情况 图表:明胶蛋白分子分离和断裂方式 图表:医用硅橡胶耐热性

图表:几种商品化人工心脏聚氨酯的组成及应用 图表:胶原基生物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 图表:植入医疗器械产业链构成图

图表:2013年中国植入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企业

图表:我国植入医疗器械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 图表:部分企业人工关节的批文情况 图表:部分人工关节的中标价格 图表:医疗领域的参与者

图表:2013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市场占比情况 图表:2013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前十大市场情况 图表:2013年我国医用敷料出口企业占比情况 图表:2013年我国医用敷料具体产品出口情况 图表:2013年我国医用敷料主要出口企业情况

图表:2013-2015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2013-2014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5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3-2014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4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013-2014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5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3-2014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4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4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5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3-2014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5年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3-2015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2013-2014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5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3-2014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4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013-2014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5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3-2014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4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4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5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3-2014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5年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3-2015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 图表:2013-2014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5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图表:2013-2014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5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

图表:2014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013-2014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

图表:2013-2014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4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 图表:2013-2014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 图表:2013-2014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2015年广东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 图表:截至2013年底冠昊生物拥有的发明专利权 图表:截至2013年底冠昊生物拥有的实用新型专利权

图表:2012-2013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综合收益表

图表:2012-2013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分部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2013-2014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综合收益表

图表:2013-2014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分地区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2013-2014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分产品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2012-2013年微创医疗综合收益表 图表:2013-2014年微创医疗综合收益表 图表:2015年微创医疗综合收益表

上一篇:2015传染病培训总结下一篇:公司调度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