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集体备课课件(共12篇)
1.语文集体备课课件 篇一
高二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8年12月11日
地点:语文学科活动室
参加人员:闫校长、教研处尹奇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郭素贞老师、田芸老师、董明实老师、郭宏老师、高玉英老师、密晓霞老师、邵新老师、温长伟老师、宿朝阳老师、沈黎江老师、李婷婷老师、杨筱春老师
备课过程:
田芸:今天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郭老师汇报小课题研究进展情况,郭老师准备得很充分,可以作为我们小课题研究的一个范例和指导;第二,温老师的汇报课及课后集体评课。下面请郭老师主讲。
郭宏:我们备课组集体研究的小课题是《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我们将这个课题分成七个子课题,我负责的子课题是《批判的力量》,即鲁迅作品拓展阅读。我将这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分成以下三个部分展示:计划、教案、总结,我的工作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做的(具体内容详见郭老师的课题计划,可在校园网上查阅)。下面主要讲学生的心得体会和我自己的总结。以学生袁野的文章《批判和继承》为例,我的评语是:“生活就是这样,既要批判,又要继承。而这不可偏废。正如你所言,任何民族都有劣根性,我们总不能把人类灭绝吧。哲学中的“扬弃”,就是批判的继承。你对现实的批判是正确的、有力的。”下面我详细谈我的总结(具体内容见郭老师的课题研究总结,可在校园网上查阅)。我认为学校的小课题研究的设想是非常好的,如果真的能落实得好的话,是很有意思的。
田芸:郭老师的汇报非常具有示范性,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扎实。大家可以以此为例,将自己的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董明实:小课题研究对学生来说是主动参与的学习,学生应该很有热情,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展示,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校能不能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就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郭素贞:我们语文教师是应该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上多想办法。我所在的备课组曾出过一个学生的优秀作文集,在家长和学生中很受欢迎,很多家长表示没想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认识深度,希望能多买几本,留作纪念。我们的语文教学多年来一直坚持让学生写读书札记,我们能不能也将其中的好文章出成文集。我们最近进行教学交流的哈密二中也是这样做的。希望郭老师将学生的好文章整理出来展示。我们语文备课组的老师对学校开展的“走出去”教学交流活动感触非常多。前段时间,学校组织我们到昌吉州一中听曹文轩教授的报告,我觉得对开拓学生阅读阵地,以及应对高考应试作文的写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高一语文备课组去哈密二中听课,我们带的课引起很好的反响。哈密二中的老师也展示了两堂课,课堂流程非常自然,非常扎实,学生的反映也非常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要是把我们的“灵气”和哈密二中的“扎实”这两种风格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课会更加精彩。
宿朝阳:小课题研究的工作需要一个学生展示的平台,哈密二中也在做。这件事可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有成效。课题计划应该装订成册,在这方面哈密二中走在前面。
郭素贞:到外校听课给我们非常大的激励,我们都希望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闫校长:“走出去”的工作要继续进行,特别是咱们这样定位为高等教育预备学校的重点中学尤其需要“走出去”,通过这样的活动开拓我们的视野,吸取别人的长处,在坚持和发扬我们自己风格的基础上,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在更大的平台上,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素养。新课改给我们的老师以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大家能有勇气面对这个挑战和机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学生的文集影响很大,希望每一届高三都能出一个文集,每位老师都要担起这个责任,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思路,形成我们一中语文教学的独特风格。今天的集体备课效果非常好,希望今后多开展这样的教研活动,只有在研究和学习的状态中,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科学高效。
2.语文集体备课课件 篇二
目前, 传统的语文集体备课正走向一条程序化、单一化的模式。主要表现如下:
1. 重形式, 轻内容
集体备课时, 任凭备课组长大呼小叫, 招朋引伴, 备课成员依然胜似闲庭信步, 姗姗来迟, 个别备课成员甚至借故身体欠佳等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推脱;个别教师由于绩效工资, 害怕别人超越于己不利, 采取“沉默是金”的哑巴原则。传统集体备课最终沦落成为煞有介事、无关核心的空洞的形式主义的载体。
2. 重备课, 轻反思
新课程理念中, 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 反思非常重要, 但现在集体备课中关于课后反思的内容却鲜有耳闻。
3. 重统一, 轻差异
在传统的集体备课中, 有些教师采用拿来主义, 照本宣科, 全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没有主张和创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各异, 其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 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安排不同的练习,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尽最大的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重骨干教师, 轻其他成员
学校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 每组常常挑选一位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在传统的集体备课中, 往往是备课组长一人讲经说法, 其他人或是随声附和, 或是“沉默如金”。因此, 最后形成的成果其实并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而往往是个别骨干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
5. 重传统, 轻创新
为应付检查, 传统的集体备课往往是备课组长将本学期教材的各章节分给各任课教师, 由任课教师各自查找资料, 编写教案, 全然不顾内容是否符合校情、教情、学情。备课组长只是将各位教师的备课汇集复印, 分发到个人。备课组长与教师成为集体偷懒的怂恿者和实践者!
正因为传统的语文集体备课有以上种种弊端,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一种新型的集体备课形式喷薄而出, 它以聊天的形式进行, 教师以或立、或躺、或坐、或笑、或说等态势无拘无束地心旷神怡地进行集体备课, 这种集体备课形式就是聊天式集体备课。
二聊天式集体备课的特点
1. 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集体备课需要时间进行保障, 传统的集体备课时间是学校安排的、固定的, 往往是每周一次。而聊天式集体备课突破了传统集体备课时间之拘囿, 可秉烛彻夜畅谈, 也可寥寥数语, 可于日暮, 也可于晨曦, 甚至于上课之前寥寥数分钟。
2. 突破了地点的限制
传统的集体备课地点往往是固定的, 但聊天式集体备课则可以或于曲径通幽之处, 或于其乐融融之家中, 或于风驰电掣之公车之上, 抑或于草庐之中等。
3. 突破了人数的限制
以备课组为单位, 由备课组长组织进行, 全体教学人员参与教学案的制定、收集素材等过程的教研活动。这是传统的教研活动的要求。它往往由本学科教学人员组成, 人数常常是确定的。但是, 聊天式集体备课的人数却非如此。其形式格外地自由不羁, 或三四人, 或十几人, 或几十人等。
4. 突破了学科的限制
传统的集体备课, 同一学科的教师往往只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 针对同一学科的教材、大纲等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局限性, 同一学科的知识往往涉及其他学科。在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富有个性灵动的学生时, 教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而在聊天式集体备课中, 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 借鉴吸收, 拓宽思路, 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 以求达到集体备课实效的最大公约数。
5. 突破了人情绪的限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和调节。传统集体备课之时, 场面往往庄严而肃穆, 备课成员正襟危坐, 脸色森然, 情绪低落。若有校长莅临指导或其他学校同仁在侧观瞻品赏, 则备课成员个个如坐针毡, 诚惶诚恐。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 备课质量可想而知。而聊天式集体备课恰恰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的, 人的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敏锐、牢固、活跃, 人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富有创造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很显然, 相对于传统的集体备课, 聊天式集体备课拥有其独特的优势。
三聊天式集体备课应遵循的原则
1. 开放性原则
聊天式集体备课开放思维空间。备课人常常打破心灵之禁锢, 若脱笼之鹄, 放飞心灵, 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开放了自己思维之空间, 培养了备课人质疑之意识, 挖掘了备课人质疑之潜能。聊天式集体备课开放了教研领域:它不仅开放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 也开放了与本学科有联系的学科内容, 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得以交融, 得以拓展。聊天式集体备课开放了教研时间:不再拘泥于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 可以在课前, 也可在课后等时间自由交流。
2. 民主性原则
相对于传统的集体备课时的拘谨、骨干教师的一言九鼎, 其他教师的人云亦云, 聊天式集体备课创造了一种更民主、更平等、更宽松的相互合作的教研氛围。这既可使教师具有独立的主人翁意识, 在教研中像亲人拉家常那样亲切、朋友聊天那样友好, 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讨论交流, 相互沟通, 共同提高, 这无疑培养了教师们合作、研究、创新的教研精神。
3. 个性化原则
传统的集体备课对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与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等方面都过于统一, 甚至连教法都整齐划一。再加上备课组长的权威性, 教师们往往不考虑实际教学情况, 囫囵吞枣, 完全照搬。魏书生先生曾告诫我们:“一个教师, 要紧的不是忙着去否定, 不是去证明, 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 不加任何改变。”因此, 在聊天式集体备课中, 教师常常要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 实事求是批判地吸收集体备课生成的智慧, 设计出符合本班实际的、符合自己个性的教案。
4. 批判性原则
心理学认为:“疑, 最易引起定向——探索反射。”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体现。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思想的独立性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与传统的集体备课相比, 聊天式备课对批判性思维特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它具有分析性、策略性、独立性和正确性的特点。教师时时体会到山重水复般的迷惘与疑虑, 孜孜不倦的执著与痴迷, 蓦然回首的发现与狂喜、醍醐灌顶的大彻大悟。整个教研过程因为有了教师批判性的参与而绚丽。
5. 记忆性原则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状态对记忆的作用明显。这是因为积极的情绪能激起识记活动的有意性, 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迅速地激起识记活动的有意性, 促进了识记的自觉程度, 使记忆达到最佳效果。消极的情绪状态对记忆的作用则相反。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 聊天式备课人员则改变了传统集体备课中教师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对教研内容的暂时性遗忘, 大大提高了知识、能力水平的发挥, 也加深了对教研内容的记忆。
总之, 传统式语文集体备课虽有优点, 但弊端明显, 而聊天式因为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 开放、合作、研究、批判、创新的教研精神而美丽, 所以, 语文集体备课时, 我们应在发扬传统式优点的同时大胆采用聊天式, 将教师自觉、自由地凝聚在一起, 思索、研讨、质疑、反思、争鸣、创造, 使每一位参与者的成长路途中都流溢着创造的灵光、智慧的异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关于初中语文集体备课的探究 篇三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集体备课的优势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的良好途径,是当前教育界比较推崇的备课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具体来说有如下三点优势: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最后,集体备课可以以更鲜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接受更多、更新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集体备课的步骤
具体而言,集体备课有如下几个步骤:
1.在每个新学期开始之时,确定集体备课中的组织者与成员,确立每一个单元的备课方向,确立每个单元的负责人。
2.在每节新课开始之前,集体备课组中所有成员进行个人备课,将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思路确定下来,将所需要的资料收集起来,并将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3.备课组长组织每位教师将自己的教案拿到一起研讨,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4.备课组根据所有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研讨、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较、选择出比较好的教学建议,形成一种新的教案,将其印发至每位教师手中。教师在具体授课时,根据该教案和本班学生学情进行教学。
5.在每位教师教学完成以后,都要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发现教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求以后的备课更加高效。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1.教师要及时充电
集体备课的精髓就是吸收每位教师的长处,总结、归纳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集体备课不仅仅是组长的责任,更是每位备课教师必须要努力探索的。因此,每位教师都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平时的知识积累,及时充电,对所要教学的内容提前有所准备,以便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从而产生新思想和新观念。当然,这不仅仅是每次备课的任务,更是语文教师长期的任务,语文教师要常抓不懈,及时充电,多读书、多写文章,切实提高自身素养,以促进集体备课的成效。
2.规范制度、明确任务
集体备课是一项集体活动,参与的教师比较多,如果没有规范的、明确的制度,就会导致集体备课秩序混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进行集体备课之时,一定要提前确定好时间和地点,确定主题,规定每位教师的任务,由组织者负责维持备课的正常秩序,并在汇总好每位教师的教案后,通知下一次的研究专题,并做好分工安排。只有这样,集体备课才能有效、有序。
3.分析学生学情,有的放矢进行备课
每位学生、每个班级的学情都是不同的,所以面对不同的学生和班级,教师就不能运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来教授知识。集体备课是个统一的活动,所制定的教案都是统一的,但是教师不能利用这统一的教案来统一的对待所有的学生。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还要注重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分析学生已有学情的基础上,才能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同样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上,效果有时相差很大。教材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有主观意识的,教师要从学生乐意接受的角度“备学生”,让学生有兴趣去学教材,而不是仅仅设计一个用教材“喂”学生的场面。只要是适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都应当做到。例如初中老师,尤其是初一老师就要备学生的起点、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关注点等。
四.结语
备课是教学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决定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要想实现“有效备课”的目的,就要转变观念,在个人备课的同时努力尝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改进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并且经过不断的反思和归纳、总结来对教学进行补充和提高,以便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每位学生发展,促进每位教师成长的目的。
4.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四
本学期初中语文共组织了两次教研员挂靠级部的区域性集体备课,所选年级分别为六年级和八年级,其形式为以示范课为载体,全区同一年级教师共备一节课,并从一节课的备课、上课、研讨等环节引申开去,深层次探究年级学科教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科教学效益。
一、集体备课解决的问题
1、对单篇教学与学科教学关系的认识 如果把学科教学看作一串珍珠的话,单篇教学就是用线串着的一粒珍珠,而不仅仅是一粒孤零零的珠子。也就是说,通过单篇教学,总结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以用于单元或学科教学。
2、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问题即如何看待语文教育。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育类似农业而不是工业。叶圣陶先生对此进行了解读:学生跟种子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
也有人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最具有无师自通的特点。
综上,让教师明确:要用大语文观看待语文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的兴趣和习惯,加之课堂教学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以学得促进习得(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教师备课及教材和《同步训练》的使用问题。
单篇课文的备课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文,结合“研讨与练习”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然后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修正教什么和怎么教;在前面的基础上,形成优化的教学设计;利用课间和课后进行反思。
教材的使用:用全部时间的二分之一完成对教材的教学,另外四分之一用于写作训练,剩余时间用于练字、课外阅读和赏析及回报展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精读和略读篇目;加强单元和综合性学习教学;名著导读可通过课堂教学之点带动整部作品阅读之面。
《同步训练》的使用:课文导学之“知识积累与运用”作为预习作业,之“理解与感悟”当堂完成;能力迁移之“课外阅读训练”作为家庭作业,之“讲一讲”(写一写、读一读、搜一搜等)视学情与读写并之。
4、如何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听:作为母语教学,听不是问题,不再赘述。
说:除正常的课堂对话外,可组织一些课前演讲、诗歌诵读、口头作文训练等。
读:课内阅读:⑴单篇现代文的三步读书法: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研读,体会文章主题;精读,学习文章表达。(既要关注教什么,怎么教;又要关注研究作者写生么,怎么写。)读书之法,在于熟读记诵,问疑揣摩。⑵文言文阅读:背诵是教学的起点,力争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能疏通文意,熟读成诵。⑶教材中的课文是最好的批注文本。课外阅读:⑴适当的时文阅读,如《读者》、《格言》、《意林》等。⑵重点做好名著阅读:教师的整体介绍,精彩片断赏析,阅读后的总结汇报等。
写:写字:⑴先描写,再临写,后脱帖。⑵与成语、名言警句或唐诗宋词结合起来。⑶一次或一周不宜练字太多。写作:遵循“模仿——变化——创造”之路。模仿:学习教材中的写法或向学生推荐优秀中高考作文。变化:一是一题多写,二是训练的形式的变化。创造:做好读写结合。结合教材学习、课外阅读等,通过读书笔记训练;通过写周记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感悟生活。
二、两次集备课的侧重点不同
初一:关注学情分析,以降低教学重心;重习惯养成,诸如读书的习惯,动笔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等。
5.语文集体备课课件 篇五
抓过程
重交流
看效果
——集体备课校内交流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晚上好!
本学期以来,我校大力推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高了各位教师处理教材和独立备课的能力,形成了教学互助和教学合力。根据教研室安排,现将我所在的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给大家总结汇报如下,有不妥之处,还望提出宝贵意见。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共有教师4名。在备课组长周杰的认真组织和安排下,我们采用了“统一定内容,个人钻研备课,说课,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保证了集体备课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记录、有效果,使每一位教师做到“心中有底”进课堂,把集体讨论成果落实到课堂实际教学中。
一、坚持“四定”,注重集体研讨的有效性
我小组集体备课时间为每周周四晚自习,除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外,我们坚持每周定时研讨。坚持做到提前备一周的课,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在备课形式上,主备人先进行分析说课,说课时要求严格按照说课的基本要求进行,重点说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设置,教学设想及注意事项,多媒体的运用建议等;然后集体讨论,讨论时重点关注并讨论主备人确定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结合学情,教学方法和设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流程设计是否合理清晰,流程中重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得以突破,整个教案的设计中学生为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体现,等等,在讨论中,我组成员均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扬民主,不存在“个人独唱”形式。我们一边讨论一边现场修改教案电子稿,讨论结束后,列出教案的提纲,形成统一教案骨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修改后下发,然后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时,注重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静态备课与动态备课的有机统一,强化对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
二、尝试设计学案,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我备课组从本学期一开始便着手设计学案。设计过程中,从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的拟定,到活动的设置和问题的设计,我们都进行了反复的琢磨和推敲,注重学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努力使学案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案中的学习目标不同于教学目标,它绝不能将教案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学习方法设计要具有科学性,要能能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问题设计要具有探索性,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学习能力检测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要做到目的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形式新颖。同时,学案设计不是简单地将教案改写成填空式的讲义,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全方位设计,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多层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案变为主动使用学案,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坚持听课、评课,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学习。
本学期初,初一语文组增添了一名教学新手,为能实现“齐头并进,相互提高”,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组成功组织开展了新教师见面课,课前多次进行集体讨论,在充分尊重主讲人教法和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其设计了教案,授课时本组成员全体参与听课,授课后及时反馈指导,寻找解决对策,帮助该组成员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寻找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新老教师间互相学习,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四、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提高
我们在抓好集体研讨的同时,要求备课组每位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学后记,年级组定期检查。通过反思和总结,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总结和分析,进行纠错和“补救”,同时又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反思时,我们努力做到围绕某个教学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只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活动和效果。不仅要注意反思的“落脚点”、还要注意反思的“实践性”和“发展性”,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6.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讲义 篇六
课题:《小学语文教师集体备课》 主讲:
时间:2016年1月18日上午
地点:凯里经济开发区白午小学多媒体教室 课时:4学时
参培教师:白午、铜鼓、同兴全体在职教师 内容:1.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流程 2.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3.语文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4.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流程
(1学时)
一、备前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前,至少提前一周,确定集体备课主持人(一般应为教研组长)、主备人、参与人、备课内容、记录人等,并将这些内容通知所有参与备课者,要求参与者事先个人备课。
主备人至少提前三天将备课补充资料、可用课程资源、参考预案等相应材料发至每个参与备课人手中。
二、备课流程:
1.主持人宣布备课开始,并简要说明本次备课的任务、内容、工作分工及时间安排等相应计划。
2.参与备课者轮流大声朗诵教材,所有参与人认真倾听,找出容易读错的字、词,难读的句子,必要时,停下来研讨感情朗读的处理等问题。3.主备人分析教材。此处重点分析教材内容。如果备课内容为课文,不论低中高年级,都要说出所备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旨、文章结构(包括分段、段义,分层、层义,文章结构方式等)、写作或表达上的特点等。其他参与备课者可在主备人分析后,或在分析过程中,对主备人的分析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并通过研讨,力争达成共识。记录人对有价值的分析应做必要记录。4.主备人分析备课内容的“教学价值”(也即知识点、能力点、体验点、理解点、训练点等等)。此处,主备人应不分年段,将备课内容的所有教学价值竭泽而渔式地全部归纳整理出来。其他参与备课者,可在主备人分析之后,或在分析过程中,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并通过研讨,力争达成共识。记录人应做相应记录。
5.根据上一步骤归纳整理出的“教学价值”,主备人根据学段目标、学校学生情况、教师教学水平等,确立教学目标。并逐一说明确定的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学段目标的关系。(此项工作,在大家对单元目标、学段目标特别熟悉时,也可省略。当然如果不熟悉,则应长期坚持。)其他参与备课者,可在主备人分析之后,或在分析过程中,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并通过研讨,力争达成共识。记录人应做相应记录。
6.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主备人选择针对每一个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其他参与备课者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力争达成共识,或提出多种可行方案,但每一种方案应经过大家集体讨论认可,方可采用。记录人应重点做好相应记录。
7.根据以上成果,主备人提出整体教学结构设计及教学基本流程,并分析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参与备课者共同研讨,确定一个或更多最佳流程。对主备人设计意图的分析进行补充、修正或提出不同见解,争取达成共识。记录人做好记录。
8.根据以上成果,主备人提出板书设计、细节策略、课件应用、教具学具应用、练习设计、作业设计等相应设计或计划,大家讨论。记录人做好记录。9.记录人整理好记录,通过各种方式,发至每个人手中。(提倡用电脑记录,以便整理和共享。)10.至此,主持人宣布主题备课结束。
三、集体备课后的工作:
集体备课后,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包括主备人)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选择集体备课中的结构、方法、策略等,重新进行教学精细化设计,并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
集体备课后,应根据分工,进一步制作、完善、修订练习设计、作业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学具等。
至此,一个完整的集体备课流程才算最终完成。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1学时)
一、指导思想
我们都知道,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们的备课检查只注重等方面,而忽视了它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合作性,使备课成了机械的教案抄写,费时低效,劳民伤财,对上好课基本没有什么帮助。
为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决定在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方面做一下改革,尝试创造一种高效、省时、程序明晰、易操作的备课模式,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集体备课的集体智慧把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出来,真正步入信息化、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多元、多赢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现在的集体备课,虽然也规定了时间,规定了内容,也要求先周备课,但是,我们的集体备课是不是象征性的进行?是不是在例行公事?老师们工作繁忙,身心疲惫,集体备课时肯定是出工不出力,只是在倾听主备人在那里唠叨、叙述教参上的东西。这不怪老师,因为我们没有给他时间研讨,只是一味的促使他们抄写备课来应付检查。因为,我们的检查标准就是看老师们的备课书写是否工整、认真、项目、环节是否齐全、课时量是否足等等。老师们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毫无效果,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我们教研室的全体人员针对现状,我们感觉,要想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益,让备课真正有实效,有价值,首先咱们得为老师“减负”,特别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改变费时耗力的手写式教案,实行电子教案,把抄教案的时间用于研讨教材上,评议教法上。强化集体备课,优化备课形式,发挥集体效应,形成资源共享。
二、基本原则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在集体备课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老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当然,在合作中提倡自主探究,把自己的见解、建议、意见、想法、困惑等摆在桌面上,让大家针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老师们明白,讨论你所提出的问题不是在找你的茶,而是在帮助你。充分的交流,和谐的讨论有助于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2.实效性:现在咱们进行的是关于阅读教学集体备课的一种探讨和尝试。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要继续科学的解读策略,创造性的运用策略。力求从实际出发,在集体研讨中注重“预设”,也就是要充分的备教材,备教法、特别是备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预设学生在本节课中将要取得的收获和知识点的提升。想学生所想,设学生所问。在集体研讨中解决老师们在个人初备时提出的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备课真正成为上好课的基础和保证。3.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这项活动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善于倾听,乐于思考,长于表达,在研究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但透过教材所了解到的信息是活的;教案是死的,但我们教师操作的过程是活的。在集体研讨形成教案的基础上,老师们的教学风格、语言习惯、学生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因此,要以形成的集体教案作为参照,老师们在上面进行切合实际的删改、圈划,创造性的进行使用。
三、实施步骤及方法
基本遵循“四步七环节”这一步骤实施备课过程。
“四步”即“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教案---构建特色”。“七环节”即
1.确定内容。教研组的组织下,主备人提前一周布置集体备课的内容。
2.研读教材。每位教师自接到备课任务之日起,要抽时间充分的了解教材,熟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标记出重点词、句、段,结合策略,把本单元的每一课的设计思路打一腹稿,所产生的困惑或建议以及设计盲点记录在“个人初备反馈表”中,对于课文的关键段落、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等,可以在书上标一标、划一划,并及时把反馈表交给主备人。这一环节是集体研讨是否深入、是否有效地关键环节。
3.集体研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在主备人的召集下针对“个人初备反馈汇总表”上的信息对教材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自发表建议,依照策略,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在这一环节中主备人要做好记录,对于每一位发言人所提出的好的设计建议、看法、想法都要详细记录。这一方面承载着业务检查的凭证,激励教师积极发言,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为主备人形成教案集结材料。
4.整理完善。集体交流之后,在1---2天内,主备人根据大家的讨论内容、交流信息做以梳理,形成教学文本预案,打印复印后分发到备课组每个教师手中。
5.操作实践。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再作深入细致的推敲、斟酌、研究,对教案还可随时进行调整,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也可以是教学环节的替换,鼓励教师大胆删改、创新运用,形成个性化的教案。这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抄写负担,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能够在上课前已经走进了文本,真正了解了教材,并能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摒弃了盲目上课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6.教后反思。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在休息闲暇之余可以不刻意的交流教学情况。并把猛然间产生的教学感悟、反思记录下来,哪怕就记在课本的一角,哪怕是一句话,或几个字,只要真实、针对性强,都是非常有价值。我们不提倡套话式的反思,说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什么道理,记住了几个生字”等等庸俗、无谓的语言。
7.检查评价。教导处、教研组要对集体备课的全程进行监控,明确主备人职责,特别关注“个人初备”的反馈信息以及“集体研讨”的积极程度和热烈气氛。主备人每一次对于每一个教师的发言都要做好详细记录,特别是比较有价值的发言要做好标记,并把教师们的发言率作为评价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积极度和认真度,并相应赋分,也可作为业务检查的一项凭证。目的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研讨中来,真正的解放我们自己,真正的摆脱无效的、盲从的、劳民伤财式的抄写行为。
四、注意事项
1.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要遵循“问题导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育教学理念。
2.集体备课要注意灵活性。每个单元要重点研讨单元中的主体课文,也可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训练重点灵活制定集体备课内容,突出灵活性、实效性,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3.要做到超前备课。各备课教师在明确了每次的备课内容之后,先于一周进行个人备课,要做到“四有”,即“脑中有策略、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口中有引导”;“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预设”;“四精”即“精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思路、精心挖掘问题、精心设计作业”。
集体备课要防止一言堂。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全组成员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讨论的时候积极主动,集思广益,博取众长。集中讨论时,主备人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建议,不可主备人一言定论,一人定教案。
语文教师如何进行集体备课(1学时)
明确备课的方向是前提,而备课方式的好坏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要逐步完善集体备课,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集体备课生活化
新课改下,生活化的备课方式是一个重大的改革。集体备课不单是纯粹备书面上的教案,我们应尽量搜集生活中的对教学有帮助的片段材料等作为备课和教学的素材。教师平时应多看报纸,关注社会热点,舆论,流行文化、潮流,随时搜集资料,为以后所教的课文做好准备,以便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讨论具一定的深度,广度,不至于只停留于教材上,“照本宣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老师在集体备课时也应该走出办公室,走向大自然捕捉生活实景。社会是一个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是一个大语文环境,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形成备课生活化的观念,随时搜索生活中的大语文。这就能为制作课件、教学提供素材,充实课件、课堂的内容。大语文不仅是小语文(即语文课程)的源头,还是小语文的归宿。因此,小语文要以小驭大,就必须开其源、畅其流,使大语文的活水汩汩灌注于小语文。这包括大语文中涌现的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语文活动的移植,包括许多与语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等新观念的吸收,也包括“模拟性语文活动”之外的社会情景中的实际语文活动的开展。社会中的任何一项活动,都不可能脱离语言形式而赤裸裸地存在。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抬头可以看到花花绿绿的广告和招牌,那是在学习广告语言和识别文字;听到各种不同风格的广播和流行歌曲,那是在学习广播语言和词曲作品。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沟通学校内外”的目的,实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现在条件好的学校已经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如果条件允许,语文科组还应该每人配备一台数码相机,平时逛街,逛公园,或在外旅游时,多用数码相机捕捉有欣赏价值,有意义的风景、名胜古迹、生活片断等语文素材;然后把它输进电脑,提供给其他老师,在备课时就可以用它作为素材,制作出不仅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感兴趣,更具有个人风格的高效精美的课件。
总之,引进“活水”,使小语文处于充盈常新之中,而不拘守、凝固;走出“雷池”,全方位地向生活开放,在大语文中摸爬滚打,突出语文的实践性。这种生活化的备课方式有效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更能体现新课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
(二)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
语文教师要把从生活中备到的与语文有关的实际现象集合起来,在集体备课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会达到最佳的效果。传统的备课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为了完成事先设定的教学任务,对课堂中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视而不见……长此以往,学生只会被动地跟着教师转,主动性被束缚,创造性被扼杀。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显然,传统的教学观和备课观是不利于培养学生上述品质的,必须改变,而关键是教师要及时转变备课观念、教学观念,从过去的研究“教师怎样教”的问题转变为集体研究“学生怎样学”,钻研教材等问题。所以,老师在新课改下首先也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集体备课。
探究是一个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不同老师的集体备课有不同的要求: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在集体备课时注重规范,以锤炼青年教师备课的基本功,而中老年教师就要指导青年教师如何钻研教材;对中老年教师,应要求备课有创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青年教师就要帮助他们一起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利用网络信息备课;对优秀教师,则要求他们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念。
(三)学生应参与集体备课 由于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又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亲历言语实践才能获得,因此,他们是活动的主体。言语实践活动中的言意互转(吸收←→表达),都以学生自我为中心、为归宿,因而他们处于“自主”“自由”的地位,要求教师予以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换言之,学生与教师一样同是课程的研制者,实施者,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参与集体备课也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集体备课不只是教师之间的智慧碰撞,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火花。学生活跃的思维可以向老师提出很多点子,老师可以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上学生的点子使老学的质量更高;而老师成熟的经验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形成成熟的思维能力,这样就能做到智慧互补的作用。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往往拥有着和教师同样甚至更多的信息源,而他们往往也有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视角。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这种变化,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备课。这样语文课堂的空间将会更加深广,教学效果也会更佳。课改专家认为,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或教师教学的材料,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例如我们学校初一语文有一个题为“感受自然”的综合性活动,有一个班上公开课,老师就让学生参加课件的制作,与他们共同准备,其实班上有好几个电脑高手,英雄终于有用武之地了。那几个同学根据老师教案的意思制作了一个生动有趣,很有欣赏价值的动漫课件,前来听课的老师、领导知道是学生亲手制作的,都感到非常意外,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四)通过试讲完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语文科组的老师集中在小组备课室里关上门讨论完教案和课件就完事了,集体备课的全过程还包括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中心发言人要先上课试讲,其他老师听课。听课的老师要从试教的中心发言人的教学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再集中提出修正;而对于其优点就要学习借鉴,力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尽善尽美。试教的中心发言人通过课后评课来改正缺点,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语文的集体备课是要通过经验加反思来完善的。
如何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
(1学时)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多元的。”可见,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班级的实际情况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因此,我们备课组一直非常重视集体备课,集备力争做到踏踏实实,力求实效。全组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秉承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传统备课形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理念,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坚持做到了“一个重视”、“一个优化”、“一个反思”。
一、重视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组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设计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教案。通过学习、交流探讨,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十分不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们平时积极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共同讨论教学问题,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努力提高备课、上课质量。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㈠自我初备。
也就是集备前的个人准备,可别小看这个人准备,这要求我们必须在集备前熟悉教材,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设计出教学的亮点。这些都是我们集体备课中能深入有效地交流的保障,如果个人准备的不到位,集体备课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火花闪现,集备必须以个人预备为前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集体合作备课。最后是形成各人各具特色的自备。这就促使我们研究教材、钻研教材。
㈡集体交流
1、整合教材,合理取舍。
在开学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时,我们通读教材,研究各册教材的编排的特点、学习目标,新教材内容多,而且比较活、涉及的面也比较广,如果做到面面俱到,恐怕效果不会很好,于是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汇零为总,整体提高”。针对每个年级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备课组制订了集体备课的方案。同时,我们在每个单元又确定了重点课文,重点教学内容把记叙类、说明类、议论类,寓言童话,小说,精彩语段集锦等多种文体知识点分散到各个重点课文中,精讲精练、重点突出。这样做能够使教师驾驭熟悉各种课型,各种类型的阅读指导讲实练透,通过集体备课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既提高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又使学生受益。
2、集思广义,取长补短。
“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挖掘。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每个单元都有主讲教师,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案,并在教研组活动中通过个人说课、集体研讨、共同修改后定稿。
在备课探讨时,我们能做到用心听,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统一重点、难点;启发引导语言的设计;每位教师都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上课前,再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体现个人的特色,作好第二次备课。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集中精力坐下来研讨,把个人教案优点整合,以最佳方式把每个知识点完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而使课堂质量得到保证。
3、同题出课,去粗取精。开学至今,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克服开学初事务繁忙的困难,每个人都上了两节同题课。说实话,这个过程确实很辛苦,备课、讲课、听课、评课、还要写反思,怎能不辛苦。可是想想做教师的哪能不辛苦,虽然辛苦,但是我同样也收获着幸福、充实和快乐。我们通过互相听课大家去粗取精,在每一位老师的课上我们都学到了最为宝贵的东西。我们在互相学习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一些症结,对教材的理解也比原来深刻了。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看到了彼此学生的表现,从对方学生的身上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回过头到在自己班学生身上寻找不足,查漏补缺,取长补短,来提升我们自己的学生。我想这就是我们做教师所要期待的。
三、反思提升,促进发展。
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抓住反思的最佳时机,进行评课反思,备课组定的集备时间为周三的下午,我们同题课就定在周三下午三、四节上,其余时间就研讨,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抓住反思的最佳时机,避免遗忘,反思评课时,大家都怀着真诚的态度来谈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先是讲课的老师说说自己的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课堂上的得与失,然后大家再评课堂中的闪光点与不足。每一次评课都能让我受益匪浅。而在这样的评课与反思中我又怎能不策马扬鞭呢!真的就感觉到自己进步了,成长啦!也积垫下来许多教学生涯中最为宝贵东西。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激动与幸福之余,还将自己的课后反思形成电子文稿,为自己的教学留下痕迹,当我们有机会再教时是个借鉴,也给看的人留下思考和启迪。
集体备课中我们还关注实效与细节。例如,关于如何上好晨读课我们进行专题研讨,具体实施。上初中后学生不愿动口,不愿出声,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晨读时,要求学生必须大声朗读,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的技巧让学生读准,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校园一片朗朗的读书声,集备中我们更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由于老师们的常年重视学生的书写,尤其是课堂笔记的书写,我们引导学生如何写规范,整洁的笔记,收效很大,我们学年的学生在书写方面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孩子们能乐于写字,会欣赏汉学的书写美,而且大多数孩子自己也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每学期举办一次书写大赛,鼓励学生书写规范字,但是学生们认字量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加强了课外阅读的力度,在认字教学中强调方法的多元化。由于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我们的孩子们乐于读书啦。他们在读书中积累好多好的词汇和成语。在课上课下学生学会了运用这些好词。名著阅读是我们重点推荐的阅读篇目,每学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名著故事大赛,效果显著,尤其是名著故事大赛已举办六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多有创造力的作品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我们想在语文教学中写字和阅读都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两项训练为学生积垫下来的将是终生受益的东西。也是我们做教师最想给学生的东西。
7.语文集体备课课件 篇七
关键词:集体备课,图书馆,拿来集思广益
“这节课注重了实践性, 又注重知识学习与能力建构。”“学生展示具有活力和张力。”……当区级公开课《走进图书馆》得到如此评价时, 我的内心感慨万千, 这节课凝聚了众多老师、学生的共同智慧, 是集体备课的结晶。从这节公开课的生成“窥豹”, 可见语文集体备课之“一斑”。
一、集体备课, 学生亦角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 除了同组的语文老师, 我们特邀了几位同学参与, 想听听他们对这节课的想法, 结果出人意料。
对于介绍借书流程, 同学们认为纯语言阐述过于单调且不直观, 最好通过照片或视频的方式呈现, 并自告奋勇担此重任。后来他们果真先预习了借书知识, 去了泰州图书馆, 在一般不允许拍照的情况下争取到图书管理员的同意, 拍摄下借书流程, 使听课的老师和其他同学一目了然。
对于卡片展示, 同学们认为光呈现制作好的卡片于展台上, 然后点评缺乏生命力, 最好由制作者根据设计意图上台介绍。比如被文字的优美打动的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摘录内容朗诵出来;被文字内涵打动的可以畅谈自己的感悟等等。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再进行点评, 会有一种思维碰撞的火花与激情。课堂采纳了此条建议, 卡片介绍与评价环环相扣, 同学们意气风发。卡片环节成为整节课的一大亮点, 听课老师被深深触动, 有老师课后即表明回去也要好好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能力。
学生在集体备课中的参与为优化课堂提供了助力, 他们也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角。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又主要是通过他们的亲历言语实践才能获得。因此, 他们是活动的主体。这个主体不仅仅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还指学生与教师一样同是课程的策划者、实施者, 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如上例所示, 集体备课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可以为教师提供很多点子。教师可以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上学生的点子使教学的质量更高, 效果更好。而且在信息化的今天, 学生往往拥有和教师同样甚至更多的信息源, 他们也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因此, 语文教师应转变观念, 把过去单向封闭的备课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引导他们参与集体备课, 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产生意想不到的绚烂火花。反过来, 教师成熟的经验能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 提高分析文本的能力, 从而更好地密切教与学的关系, 充分发挥合力。
二、集体备课, 奉行拿来
集体备课的时候, 老师们不吝赐教, 让我感动, 更让我受益匪浅。面对林林总总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我思考着, 梳理着。
一位老师建议整节课找一位学生主持, 老师在一边观战, 彻底放手给学生。可我总觉得这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有差池。少了教师的参与, 似乎不太像语文课, 更似主题班会展示课。最终, 我决定不放弃“导”的身份, 与学生共赴“战场”。
一位老师对现场检索进书库查书的环节表示担忧, 认为会耽误时间, 会冷场。我觉得走进了图书馆, 书库近在咫尺却任它形同虚设有些资源浪费, 肯定会留下遗憾。于是我将介绍借书流程环节与进书库查书同期进行。果然, 当同学们了解完借书流程时, 两位进书库实地演练的同学已拿着“战利品”凯旋等待展示。环节紧凑而自然。
由此可知, 集体备课不能代替个人备课, 集体备课的智慧要有选择地、有补充地衔接到自己的课堂上而不能完全照单全收, 要奉行“拿来主义”。
奉行“拿来主义”, 关键是知道拿什么, 这就要求集体备课必须是以个人钻研为前提。若没有, 就与新课程提倡发挥教师个人特点与个人教学艺术的观点相背离了。集体备课不是把教师变成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 每人负责一个环节, 生产出整齐划一的“规格产品”, 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前期准备, 结合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取长补短, 再进行二次备课。重要的是在集思广益中明确能够与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教学实际、自己的教学风格相符合的内容、方法。
不仅如此, 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情来对集体备课的精华进行调试。比如在卡片展示后本来设计了卡片收集整理环节, 但是同学们热情洋溢, 争相点评, 若不打断, 时间安排就不够了。可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 当学生思想的火花熊熊燃烧之际, 教师不能为了既定的教学流程而扑灭它们。于是我临时取消了收集整理环节, 找时间再补, 让学生继续大显身手, 而这个环节也成为给听课老师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亮点环节。所以集体备课不能是定案, 而应是预案。预案的调适原则, 是学生的思维、表现推着老师走,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正所谓“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 一节课折射了集体备课的优势, 引发了我关于集体备课举措的思考。但所谓思考, 亦只是冰山一角。教无止境, 学无止境, 愿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且行且思, 充分挖掘集体备课的内涵, 将教学活动由个人艺术变为集体智慧的舞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杨顺昌.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有效集体备课的探究[J].学周刊.2012 (10)
8.对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语文;集体备课;个体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对语文教学而言,能够博采众家之长,集思广益,是语文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学负担的有效途径。为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现阶段很多学校大力倡导集体备课形式,一时间,集体备课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笔者日常教学实践中,亦有集体备课环节,不可否认,在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减轻教学负担等方面,确实优势明显,然而,集体备课仍未必成熟,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集体备课,是否能够兼顾个体教师解读文本的个性
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组织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自主备课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个性化的课堂。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地解读文本,钻研文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预设,或者说没有较为准确的自我定位的话,那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只能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他人现成的思想结论,全面的吸收接纳,没有目的的筛选,只能单纯的成为别人的“传声筒”。同时每位教师的经验、素养不同,这样单纯的接受别人的思路,邯郸学步,后果不堪。
这一点对于那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而言,伤害可能更大。因为对文本的掌控不够,他们可能会将不同的意见全盘接收,直接带进课堂,长此以往,青年教师错失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第一时间,显然并不利于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因为集体备课而丧失了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是否有些得不偿失呢?
二、集体备课,是否容易流于形式,助长教师的惰性
现阶段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规定每一课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要备课任务提出教学方案,其他教师参与讨论,最后形成可行性的授课方案。然而,现实中,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极易造成同组的其他教师对这一课的教材几乎就不去钻研。备课过程中,其他老师因为事先没有研究教材,所以主讲人的教学设计,对于其他听讲的教师可以说是毫无实际意义,这样形式上的集体备课,从表面上看,是备课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参与,最后由一人执笔形成完整的教学案,看上去集中了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实际上是大多数人的不备课或者少备课,集体备课变成了一个人的辛劳换取了大多数人的懒惰。
不仅如此,因为学校对集体备课提出统一的电子备课的要求,加上有些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不足,教学研讨热情不够,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图省事,即便是自己的主持准备的课文,也未必会去花足够的时间准备,可能更多的是直接从网上剪切、粘贴,不加修改的“现成品”。
集体备课,是个人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它的出发点是让教师加强合作研讨,以集中群体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扬长避短,因为这样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而养成了教师的惰性,是否与集体备课的初衷背道而驰呢?
三、集体备课,是否能兼顾不同班级学生的特殊性
教学是要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单个的学生,每个教师面对的班级不同,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如果都拿着相同的教学设计去教不同的学生,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兼顾到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点,显然也是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的。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直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定,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准备不足,对教学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预估不足,对班级的学生实际学习的掌握程度考虑不足,仅仅只是依靠不成熟,甚至不实际的集体备课案去面对学生,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切实际的,集体备课,是为了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充分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地进行,使其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没有顾及不同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否是纸上谈兵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集体备课不是没有好处的,但是要想让其恰到好处,还需改进。首先,要想将集体备课落实,学校须出面组织安排。学校仅凭一纸行政命令的下达,集体备课是难以落实到实处的,学校应该出面牵头,在场地、时间、制度的常规上,责任的负责到人等方面做出具体实际可操作化的安排。其次,应该尽可能地对集体备课提前规划,在学期之初,将备课任务落实到个人,让教师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文本的研究和解读。前期的集体备课,可以由主讲人先行试讲,其他教师参与听课后,二次备课,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吸收借鉴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前提下,不能够盲目的照搬照抄,要坚持自己的个性解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能为了图一时的省事,而荒废了自己。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在集体智慧基础上突出个人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更好地让集体备课这种形式发挥他最大的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目光与辩证的智慧去看待。
参考文献
[1]徐金国.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集体备课[J].新语文学习,2010(4).
[2]王玲.简谈语文教师的集体备课[J].新语文学习,2009(6).
[3]刘娥.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有效策略[J].广西教育,2015(2).
[4]严景东.对集体备课热的冷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8).
9.语文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篇九
1、加强集体备课,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
今年下半年,我校初一年级共设六个班,语文教师4名。为能加强初一年级语文教师的集体备课力度,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以提高各位教师处理教材和独立备课的能力,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小组成员利用每周周四、周六下午集体研讨初一新教材,相互交流,保证每一课时都能集体备课,并在此基础上,各位教师再根据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采用了“统一定内容,分头准备,个人钻研备课,个人主讲,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保证了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检查、有总结、有记录、有效果,使每一位教师做到“心中有底”进课堂,把新课程理念和精神落实到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同时,我组还十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工作,要求本组教师在每一节课后都写好教学后记或反思,及时把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从更高层次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策略。
2、坚持定期互相听课、评课,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学习。
本学期,我校初一语文组增添了一名教学新手,为能实现“齐头并进,相互提高”的教学策略,我组坚持定期的开课研讨制度,要求其他教师也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帮助该组成员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寻找问题。采取“一人开课——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听课——共同研讨、反馈——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对策”的形式。这样,既促进了新老教师间互相学习,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经过努力,教师们的备课、上课、评课的能力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确立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估机制。
为了让教师们大胆地有创造地进行课堂教学,我组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a、评价课堂教学——看是否达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b、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c、对课堂教学教师进行多层次评价:教师自评——让教师自己认识到教学的优劣。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直接参与者,对教师教学最有发言权,每学期有学生评出最佳教师。学校评——由校领导、教研组长听课了解情况进行评价。
4、初步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课改时,我们改变了过去的评价方式,尝试用活动法、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法与考试评价相结合,每次由教师和负责学生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将学生的活动情况收进学生的学习档案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较全面、客观,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教师可多方位、多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上的后进生进行补差补缺工作。
5、我们初一语文组注重青年教师。
向课改能手的培养,使我组涌现出了一批课改能手,马春芳等老师在多次的课堂教学的大比武中获奖。根据初一年级学生学龄的特殊性,为能做到在教学上既加强中小学教学衔接工作,又能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成长,到目前为止,我们麦溪中小学领导和语文教师已先后三次进行了新课改教学联谊活动。5月、11月,先后在我校初一年级、麦溪中心校五六年级开设了3节研讨课,2节观摩课,进行语文教学的指导、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10.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篇十
本学期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我们小学语文五年级备课组也按计划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我们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当然对于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1、备课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们认真做好每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在集体备课中,认真记录,大家都积极发言,大家都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畅所欲言地阐述自己的见解。本学期我们五年级语文备课组主要做了如下工作加强理论学习,改变教学观念,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加强教研,创新有为,提高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教师们相互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每个老师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变教堂为学堂,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权。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老师们经常就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备课组内形成了比较浓厚的研究气氛。备课组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经常互相听课,取长补短,使年轻教师尽快站稳讲坛。本学期备课组内的老师均超额完成听课任务。
3.在教学中,我们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他们的个性化阅读,通过阅读鉴赏,加深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这套教材内容比较新颖,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大,教师个性化处理教材的空间也较大,因而老师们按照本班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不唯书,不唯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还语文课堂以灵动的色彩。
4、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在注重学生活动能力培养的同时,扎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本届学生一半是来自农村小学的借读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我们的教学时间又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尽量利用教材作例子,巩固基础知识。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极好途径。通过这项工作,不仅可以准备出一节内容丰富、教法新颖的好课,而且可以使备课人各抒己见,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各位教师都身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很大,但都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大家都获益非浅,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
11.语文集体备课课件 篇十一
【关键词】网络环境 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 模式
一、前言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明显优于个人“单兵作战”的备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把教师们从繁重无用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探讨教法,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我们课题的实践研究,认为下面几种类型的集体备课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模式探析
(一)组建团队,开展网络集体备课
因为网络集体备课是传统集体备课方式的一种创新,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避免了语言霸权现象,扩大了校本研修的辐射面,调动了参与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目前学校单年级单班集体备课难这一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在中国教师行动网创建“小学教研工作团队”,组织教师开展网上“五步式”集体备课。
(二)加强网络构建,发挥职能监督作用
为了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另一方面积极构建集体备课网络,明确职责。首先,由教研骨干承担团队的管理员,主要是组建团队,邀请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加入教研工作团队,并通过层层培训、督促、指导教师参加网上集体备课,重点完成语文学科的“专业引领”这一环节;学校教导主任担任审核员和监督员,依据“五步式”集体备课程序,审核学校主备教案或督促教师按时参加集体研讨;全体语文学科教师采取轮流主备的方式、上传主备教案、参与集体研讨、主备修改并上传集体研究的教学预案,同年级语文学科教师进行个性化修改(二次生成)、课堂实践及教后反思。这样各个环节均有人负责把关,管理员实施全程监控,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控,保证了集体备课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为使教师们在其他时间教学研讨的更方便快捷,团队还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群,保证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教研员及学科专家们随时进行交流探讨,解决教学中的困惑疑难。
(三)确保网络集体备课的规范有序
为了确保网络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在实施网络集体备课之前,可结合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加强和完善集体备课的指导意见”和本地实情,制订《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制度》,民主制订、共同遵守。对那些不参加集体备课的和没有精心准备的、不参加集体研讨或虽参与了研讨但处于应付的以及不按要求上传集体研究预案、拒不承担任务不服从安排的、不进行个性修改和反思的、上传不良信息的教师,可以将网络集体备课情况与其本人师德考核、年度考核挂钩。
(四)提高网络集体备课质量
1、要突出主题,保证集体研讨有方向、上质量。
紧紧围绕“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这一主题,敦促教师牢固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构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2、要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重视教师课中的自我监控,课后的静心反思,在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的过程中,或给予自我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3、要加强研究、改进完善。
在网络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周组织教师进行1—2个课例的研究,在与教师们频繁的网络交流中,在与教师们面对面真诚地探讨中,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便于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调整策略,改进方法,确保网络集体备课效果。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几种模式
(一)主讲式模式
主讲式集体备课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或主题,采取一人主讲,众人研讨的集体备课方式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讲式集体备课是教师比较喜欢的一种集体备课方式。众人齐心协力打造一份优质教学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个过程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但也容易产生为他人备课,事不关己的心理,在集体备课前准备不充分,从而影响了集体备课的效果。因此,组织者在其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一要明确要求;二要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并转化为每个组员的一种需要;三要随时调控集体备课的进度和研讨的氛围和状况,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分享与创新。
(二) 专题式
专题式集体备课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专题性集体备课活动。如围绕 “如何制定有效教学目标”、“识字教学建模研讨”、“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教学策略研究等方面开展活动。 主题式集体备课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提炼研究的专题,以专题形式开展,目的性和针对性强,教师的参与度高。主题式的研讨更有利于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外显,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分享。如果有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有利于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三) 竞争式
竞争式集体备课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在校内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校际间通过互动研讨,对校级的集体备课成果进行评价的一种区域集体备课方式。这种集体备课方式最大的优势是能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评研的过程也是教师交流学习教学知识的过程。这种模式可用于选拔和评比的竞争性教研活动,如教学设计评比,教学目标设计评比等活动。
(四)引领式
引领式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组和中心组等优质教师的作用,对指定的新教师进行研究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促进其专业成长。这种模式主要是应用在新教师的培养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使用优质资源——核心组和中心组成员,他们代表着区内最高学术水平。事实证明,使用优质资源进行集体备课,效果相对较好。劣势在于 一是优质资源有限;二是优质资源容易变成一种权威。尤其对于新手教师,这种 “权威” 容易限制教师的个人思考,不利于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更不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分享。
(五)互惠合作式
12.“集体备课”之我见 篇十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认为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目标就是培养师生合作能力,发挥同科教师团队合作的优势。但是,目前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却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
1. 杂和教案
教研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各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然后由备课组长收齐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这种“承包式”的方法,没有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谈不上同科教师智慧的碰撞。
2. 下载拼凑
集体备课组在组长的倡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网上下载各英语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这种做法简单易行,根本就没有教师自己参与的成分,更没有体现出教师团队合作的优势。
3. 组长包办
时下,集体备课在各地已成为一种时尚,各校往往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每组挑选一位有一定威望和地位的骨干教师充当组长。但是在集体备课中,往往由组长包办,其他教师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集体备课由组长包办,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集体备课名存实亡。
4. 套用模式
我到许多学校学习听课时都发现类似的情况:几位教师上课的导入、话题、步骤、活动设计、例句、家庭作业、课外阅读都如出一辙。后经了解得知,这几位老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并将其“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课堂中。课堂教学本来要体现出教师的教学个性,采用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在一理现状。
1.晓之以理。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无数成材者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这很好证明了人的潜能和向上的本性的伟大驱动力。
教育者可以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勇敢直面苦难,认识到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困难,并不代表自己就比别人低一等。学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学业、人格品质上,应充分利用贫困这笔宝贵财富,将贫困的压力转变为勤奋学习、增强能力、锻炼品质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贫困,最终达到超越贫困的境界。
2.动之以情。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当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品质。
教育者对贫困生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责任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感染、激发贫困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沟通,引导他们克服由于首因效应、刻板效应而形成的对社会、他人的认知偏差及由此产生的躲避、敌意等消极的人际态度,从而促使贫困生定程度上抹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更谈不上打造高效课堂。
二
我认为,集体备课应是同科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各备课教师的杂和教案,也不是一人说了算的,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凑,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集体备课应该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新课改精神。因此,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体现集体智慧的合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首先,可以通过讨论、切磋,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次,通过介绍经验,充分发表个人见解,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通过信息共享,资料共用,大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更广的范围收集信息,充实教学内容。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分析、挖掘和研究教材,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一定要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其中。
2. 制订详细教学计划
任何工作都必须提前制订计划,没有计划,工作就会缺乏超前性。集体备课也如此,教研组在确定了教学任务并完成了教学分工后,组长就应该着手进行集体备课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教学内容,选定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根据开课时间,排出新学期集体备课安排一览表,并尽早通知到组里的每一位教师,以便于中心发言人早做准备,研究教材,收集资料,准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也便于其他教师做好相应准备,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3.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气质,教师也不例外,加之他们在专业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会有差异。再加之不同教学班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氛围不同,教师要以友善、平和的心态处世。
3.导之以行。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贫困生往往从小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经常遭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使他们产生非常低的自我评价,产生无助感。家庭、学校、社会应给贫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和环境,把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让他们意识到各种资助措施只能为他们“输血”,只有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培养自我“造血”的能力,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4. 励之以志。
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家要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特质,特别是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等。
为此对贫困生要进行“抗逆”教育,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立志崛起,然后有步骤、有计划地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激励、磨炼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意志、参与竞争的决心、取得成功的信心,积聚正能量,开创新时代。
你将拿什么回忆童年
毛凤伟
(鹤壁市鹿鸣小学,河南鹤壁
童年,一个人,一辈子,只有一次。
孩子时期应该是一个个美丽的童话,甚至是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有美好的回忆都是在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让成人为之羡慕,以至当我们静心思索生活时,总想回到童年。
也许社会、家长会问:什么样的教育是学生所爱?什么样的童年值得回忆珍藏?答案很简单:能够给学生幸福快乐的生活,让每个孩子拥有更灿烂的笑容的童年,是值得回忆的童年。
一、父母篇
饭后,心不在焉地按遥控器,看着儿子在卧室地板上摆起浩瀚大军:三四十辆各种汽车摆起阵势,一群兵人听从他的发号施令……不由自主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是那样短暂,就像流星,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茫茫的记忆中,我寻觅着童年的足迹。一幕一幕就像放电影似地触动心弦,快乐在心中回荡。想起自己孩童时,脖子里挂一把大钥匙,那随意撒野的土坡,一起奔跑撒欢的小伙伴,还有那随手拈来的泥巴、沙包、柳枝、狗尾巴草……春天,吹着自己做的柳笛,带着自编的所谓的草帽,爬墙头打仗;夏天,爬树捉知了,溪水里建水坝,摸鱼捉虾、打水仗,草丛里捉蛐蛐,斗蛐蛐;秋天,麦田里捉迷藏,拿着竹竿打枣,玩老鹰抓小鸡;冬天,比赛抽陀螺,陀螺是自己用硬木棍削成的,抽陀螺的鞭子也是自己做的。看谁的陀螺旋转得最久。滑着父亲用竹凳做的滑雪板,在自家门前的坡上呼啸而去,就像飞一样的感觉,又费力地拉上来,一遍一遍……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玩着长大的。至今想起那些玩儿来,竟还会暗暗窃笑,仿佛又找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感觉。
二、子女篇
再看看现在的孩子,当若干年后,他们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是一个人面对电视荧屏?是独自在电脑虚拟的空间里与怪物搏斗?……
现在的孩子,童年太缺乏“接触自然”的快乐,或者说有些“电子化”了。现在的小孩爱搭积木,玩拼图、电动玩具、毛绒玩具,还有会说话的智能玩具,甚至玩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等。他们的玩法带着鲜明的工业文明特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用的、穿的已不再是奢侈品,但活泼、天真没有了,慢慢地也就孤僻了、自闭了、抑郁了,不会与人交流了。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所以,要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清代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就要求我们在集体备课时一定把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倡导教师自觉地把个人的教学行为置于课程目标、教材的规范之下,又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在每节课的教法、风格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特点。如果把集体备课统得过死,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就会限制教师的思维活性,影响教师个性的发挥,课堂也就缺少活力,缺乏个性。
4.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在课堂上充分检验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案,课后要及时记下成功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研究,总结经验,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反思阶段,通过评课议课过程,共同发现不合理的教学环节,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做进一步的完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是讨论活动的结束,而是教师的创新思
三、思索篇
就两者的玩法而言,前者是自己动手做着玩,后者是玩工厂生产好的玩具,玩现成的;前者是带有创造性地玩,后者是按照设计人员设置好的程序和方法被动地玩;前者多与小伙伴合群地玩,后者则多独自、孤独地玩,有的甚至一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玩。被动、孤独地玩,能产生深刻而真切的感受吗?我想,他们将来拿什么回忆童年呢?
现在的孩子明显比我们那时胖了很多,“聪明”许多,见识多了,干净许多,“礼教”很多,我们是背着书包满操场跑,玩累了,天也黑了才回家,现在的孩子出了校门,书包是爷爷奶奶背着,跑快了、摸脏东西了、稍微有危险的事……就立刻有警告,有制止。很多事情,很多时候,孩子们都在家长的监护下去玩、去做。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为此,我们不能束缚与管制孩子的发展,快放手吧。保持其好奇心,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其进行质疑与探索。多组织户外活动,领着孩子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韵,让其体验着、尝试着、感受着,进而体验人类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兴衰成败,领略各种人文风光,体会经典知识所带来的生命冲动,这是塑造孩子良好性格最好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为孩子提供活生生的教育空间,不能满足其好奇心,就会失去童年的天真。
让孩子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更健康地成长,在与他人的和谐共处中,体验生存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健康的生命意识应该是懂得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只有自己尝试了一切,才知道什么是难忘的,什么是追求的,无意中就影响着他们,教育他们什么是快乐。现在的孩子看似什么都不缺少,其实缺少的是放开身心。童年时期那些美好的故事里所隐藏的哲理会伴随孩子一生。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健康而活泼的、阳光的、好动的,我们应该多关心孩子,给其一个健康的身体,让其在玩中快乐地生活;进行健康的生命教育,让其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多给孩子爱的关怀,让其感受到生命的重要,体验生活的快乐。孩子应该从我们这里获得必备的生命健康教育。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从自我做起,体验生活的美妙,在社会生存中实现自我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多年以后,希望孩子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回想起留在记忆深处玩儿来,也会暗暗窃笑,也能对童年的事津津乐道。
路和成功教法生成了有研讨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以这些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生长点,抓住它、把握它,并解决它。针对每一次主题研讨,集体备课组应及时总结、完善和反思,将宝贵建议和经验做法归纳整理,形成有价值的案例、反思、教学论文,这对于每个教师的成长进步都有深远的影响。不可否认,集体备课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劳动,并有利于分享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集体备课不能完全代替个人备课。从实际情况来看,集体备课之后还需要对集体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这样才能做到既充分体现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特色,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语文集体备课课件】推荐阅读:
语文集体备课教案12-31
初二语文集体备课记录07-28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09-01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09-18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09-18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06-26
二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07-24
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总结10-12
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11-02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工作计划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