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精华版(精选8篇)
1.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精华版 篇一
案例举例(仅供参考)
一、章某,男,16岁。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如果催促他的话,时间可略微缩短。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
案例中章某表现出的症状是强迫行为。具体体现在有一些屈从性强迫行为的症状“他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来越频繁,洗手一次约半小时左右„„”以及一些强迫性仪式动作“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
是否可以诊断为强迫症,还应当参考强迫症状出现时,章某本人的情绪体验,例如是否会有严重的内心冲突或者焦虑、痛苦等。根据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诊断为强迫症: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③上述的混合形式;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案例中仅说“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因此还应当进一步探究,如果有前面所提及的那些情绪体验则可以诊断为强迫症。
根据案例中的描述“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因此章某的洗手行为可能是因为害怕湿疹而引起的,在咨询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行为疗法:
1:采用松弛治疗,尽量制止章某洗手的次数,同时在章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或者让章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来代替洗手,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控制章某洗手的次数,让章某在不洗手的同时情绪能够放松,缓解其对湿疹的恐惧。
2:采用厌恶治疗的方法,在章某洗手的同时放一些令人不舒服的电视或音乐,或者制造一些让人非常不舒服的甚至厌恶的事情发生,不断责备章某,让他觉得是自己洗手行为引起了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让章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即洗手的同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采用厌恶疗法一定要注意到这种疗法的消极影响,做到适度原则。同时消除他的过分厌恶情绪。
3:采用满灌疗法,把章某手弄脏,平时不让他去洗手,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允许洗手。可以把手弄得很脏很脏,让他意识到即使不经常洗手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持续一段时间,让他觉得即使不去洗手也不会发生什么,手脏没什么大不了的。
4:认知疗法。首先,通过发现并改变来访者对反复洗手这一事件的错误认知,缓解来访者的情绪。然后才循序渐进地给予治疗与改变。
二、钱某,34岁,女性,小学校长,刚从副校长提升为校长,但只工作了三周,就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校舍基建、人事安排、薪酬改革等,觉得无法应付,又累又烦,也感到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此岗位,所以,提出辞职。但周围人都反对,家长、老领导、好朋友都劝她要坚持下去。这令她犹豫不决,十分矛盾。由此,她出现身体症状;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前一段时间是暑假,情况还算好,但随开学日期临近,情况越来越糟糕。直到开学典礼那天,升旗仪式时,她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此后,也到某医院心理科看过,煎服中药 治疗。
钱某的问题应该属于焦虑,其特点是她的焦虑情绪并没有明确的对象。而是在钱某身上还有非常明显的躯体症状,具体表现在“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因此,在诊断时可以考察一下她的病程情况,如果超过六个月可以考虑诊断为广泛性焦虑,即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在咨询中可以使用
1、支持心理治疗:包括劝慰、鼓励、适当的保证、对钱某的躯体症状进行清晰而令人信服的解释。让钱某认清此病是功能性的,并非是身体某一器官患有重病,以减轻钱某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从而使轻症患者焦虑得以解除。
2、肌肉松弛训练、生物反馈治疗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焦虑症,并有诱导入催眠的作用。
咨询实习案例
1、张某,女,25岁。自述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有时常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而好几天都心里不舒服。近几天,由于和某个同事之间发生了一点小摩擦,所以和好几位同事说了。结果,有一位同事对她说:“受了点委屈就像祥林嫂一样,见谁都说一遍。”她听了非常苦闷,感到周围人都不理解她。
提问:
1.你在意别人的看法主要是哪些方面的看法?
2.你因为听到别人的只言片语而不高兴,在不高兴时有一些什么表现和体验? 3.你说的不舒服是指的是情绪方面还是躯体方面? 4.小摩擦是怎么回事?
5.你同事讲你像祥林嫂怎么会如此难过? 6.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你?举个例子? 一个人还是所有的人? 咨询参考:
张某的主要问题是自信心不足,与他人的交往中存在障碍,并在这种状况下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在咨询中,可以运用认知疗法,帮助张某对他人的看法建立起合理的认知,同时帮助她认识到因为一个同事的不理解而产生的“周围人都不理解我”的错误认知。
2、陈某,高一女生。由于从一所普通中学考入了一所市重点中学,所以学习成绩在班中处于落后的位置。近几个月来,她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自己的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由此,她失去了自信心,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对那些自以为无力完成或实际上稍加努力就能完成得任务都轻易放弃了。
提问:
1.你能考上重点中学这说明了什么? 2.如今的落后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3.你对落后是怎么看的? 4.这些缺点怎么你会放得这么大?难道就真的一无是处了? 5.这些弱点其他人有吗,他们是怎样看待的? 6.你努力做了些什么? 7.效果如何?
8.对于这些有没有可以改变的可能性和余地? 你试一下,如重新思考就能使感觉好一些? 咨询参考:
陈某的主要问题是自卑。在考入重点中学后,自我评价明显降低,而由于成绩的因素,自信心也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在咨询中,应当帮助她找到自身的长处;帮助她获得成功体验;帮助她正确认识自己成绩下降的原因。
3、李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因为是农民家庭出身,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一进入大学后就比较自卑。为了掩饰家庭的贫困,因此进入大学后,就借了不少钱,想和同学一样。原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可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因此钱也一直没还上。曾想了很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实施后几乎都是半途而废。现在将近毕业了,他感到自己不行,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底层社会地位,没有好的前途,不可能为父母光耀祖宗了。
提问参考
1.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构成自卑,抑郁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自卑,抑郁。
认知曲解:过于理想化地对待自己的发展前景。不能合理地看待自己的家庭和自己。调整看法和不合理信念,理性地对待现实并做切实的努力。
4、李某,女,40多岁。她十分担心自己在重点中学读高二的儿子,生怕他考不上大学,儿子现在的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上。每次看见儿子做完作业想帮忙做家务时就阻止他,要儿子继续复习,甚至连端茶盛饭之类的事情都替儿子代劳了。可儿子和丈夫却并不认同她的这种教育方法,因而她经常为此和丈夫发生争吵。现在她的内心十分苦闷。
提问:
你担心孩子,担心什么?
你怎能现在就断论儿子会考不进大学?
你是如何评价你孩子在班中的学习成绩和所处的状态? 你为什么不让孩子做些家务?
你为孩子节约时间,孩子就一定学习很有效果? 你认为你们家的气氛如何? 你们3人世界的沟通如何?
你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方面是否看法一致?
你和丈夫小吵小闹对感情的发展和亲子的沟通是否有好处? 咨询参考:
李某的主要问题是无端烦恼,对儿子考大学这件事,产生了没有充分理由的烦恼,从而在行为表现上显示出对儿子学习的过分重视,并进而引发了家庭中的矛盾。
在咨询中,应当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烦恼是小题大做,甚至是无中生有的。同时也要 帮助来访者对儿子高考这一事件建立起理性的认识。
5、章某,男,16岁。小时候由于双手患有严重的湿疹,为了防止传染所以一直戴手套。一年前湿疹好转了,就不戴了。但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拼命洗手,而且越洗越频繁,洗一次手约半小时左右。如果催促他的话,时间可略微缩短。洗手时,需要先用水冲,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关节处。他自己也感到不合理,希望能够改变。
提问:
1.你是么时候开始反复洗手? 2.反复洗手后有什么感受? 3.如果不洗手会怎么样?
4.是什么想法支配你不洗不行? 5.你每天要用去多少肥皂?
6.你对你的洗手行为有什么看法? 7.你有没有想过办法来调整自己? 8.调整有没有效果?
我们是否来试一些方法调整,这些方法一般都有一些效果? 咨询参考:
章某是强迫行为,本人认识到了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的。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使用认知疗法,或行为疗法,例如思维阻断等;
6、赵某,34岁,男,硕士。几个月前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玻璃突然碎裂划伤行人的报道,从此以后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害怕自己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每当他看到玻璃时,就会难以控制地想着玻璃会不会突然碎裂。尽管他本人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但就是会去想。最要命的时,他本人的办公桌旁就是窗户,他每天上班就是在与自己脑中关于玻璃碎裂的想法做斗争,根本无法安心工作。因此前来求助。
提问参考
1、赵某属于什么问题?
2、具体有哪些表现?
3、你会如何去帮助赵某? 咨询参考
强迫思维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脱敏、厌恶、行为中断„„);催眠疗法。
7、赵某,女,45岁。前几年丧夫,一直过得很不如意,幸好有一位男同事经常照顾她。最近,她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位男同事,男同事也向她表白过。但这位男同事已经有了妻子、孩子,又不肯离婚。她本人则离不开这位男同事,又怕落下破坏他人家庭的名声,因此十分烦恼。
提问
你丧偶以后的心情如何? 那为位同事对你如何?
你怎么会突然发现你对那位同事产生感情?
你的同事是否感觉到你有一些情感方面的意向? 你是否对他有过暗示? 他的反应如何?
他的家庭情况如何?
你是怎么看待自己对他的这份感情?
在这个感情的冲突面前你打算如何应对?
你认为保持怎样的状态对你和同事都不构成打击和伤害? 咨询参考:
赵某的主要问题是趋避冲突,既想得到男同事的感情,又不愿意为此而落下恶名。 在咨询过程中,应当在不违反婚姻法规的前提下,引导赵某认识自己的问题,并启发她自己做出选择。
8、吴某,女,25岁。最近换了一个工作,到了新的单位。她所在部门的一位男主管对她十分关心,经常请她去自己的办公室坐坐,嘘寒问暖。她觉得这位主管的女儿和自己差不多大,又在国外读书,因此才会对自己那么好,所以也就没有在意。可终于有一天,这位主管试图拥抱她,被她借机逃走了。她十分喜欢现在的工作,不但工资待遇高,与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而且这家单位也很有发展前途,因此不太愿意离开;但她又不知道以后如何面对这位主管,而且新的单位离家太远,每天要花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路上。现在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提问
你开始对主管的影响如何?
他对你的企图开始是否有所觉察?
你的主管除了要拥抱你还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和企图? 你当时的反应如何? 事后他的态度如何? 你对主管有什么想法?
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怎么样?
你能讲讲对现在工作的利和弊?
你现在有2个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主管对你的好感,一个是对工作的择和辞。请你分别谈谈自己在处事方面的自己的标准?
你是否把这些困扰和父母和亲朋好友谈过,讨论过? 你对工作,交友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和愿望? 咨询参考:
吴某的主要问题是多重接近-回避冲突,一方面工资待遇高、企业有发展前途、同事关系融洽;另一方面新单位离家太远、以后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位主管。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帮助来访者对种种的矛盾作出理性的分析与评价,并启发来访者做出自己的选择。
9、甄某,女,41岁。37岁时生了一个儿子,非常可爱、聪明,再加上中年得子,所以深得她与丈夫的疼爱。但爱子不幸于几个月前夭折了,当时丈夫伤心欲绝。自己虽然也很伤心,但仍劝丈夫节哀。当时丈夫就指责她为什么不像他这样难过,因而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甄某因此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同事都说她最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提问
你的儿子是怎样夭折的? 当时你和丈夫的心境如何? 你们两当时有些什么想法? 丈夫对你如何?
他怎么会对你指责?如何指责?
你认为你丈夫对你的指责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你是否与丈夫好好沟通,了解他的情感? 你现在的心境如何?
你是否试过调整自己?如何调整?
你认为当前对于你来说,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希望我如何给你一些帮助? 咨询参考:
甄某的主要问题是忧郁。主要因为儿子的死以及丈夫对她的误解而产生了一种弥散性的消极心理状态。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帮助王某宣泄心中的消极情绪;引导她与丈夫沟通;引导她更多地参与一些群体活动;建议其与丈夫共同前来咨询。
10、范某,中年女性,本人来咨询。自述近3个月来心境不好,情绪很低落,开心不起来。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不想看电视,也很少看报。以前很喜欢听音乐,但现在也没兴趣了。怕与人交往,基本上很少和亲朋好友走动,人也变得懒多了,家务也懒得做,还常常很想哭,感到身体乏力,周身不舒服。经常失眠,后半夜会突然醒来,以后就胡思乱想,没有主题,常常是等天亮。有时还会感到做人没有意思,常常在想活着有何意义。曾经有过想死的念头,但因为觉得对不起家人,所以没有去做。
两年前她进入股市,是偷偷地动用了家里的一些积蓄,背着丈夫在炒股。开始也赢了一些,觉得很容易。所有就一下子投入了家庭的全部积蓄5万元。今年股市很差,输了2万多。她觉得对不起丈夫。现在丈夫仍不知道这事情。
提问参考
1、位女性的心理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对于你所判断的问题有什么现象依据?
如何思考干预这种心理问题,你认为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抑郁。
以心境低落为主,时间持续两周以上,并至少有下列4项: A、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B、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C、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D、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E、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F、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G、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H、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I、性欲减退。
调整曲解的认知,加强与丈夫的沟通,调整自责自罪的负面想法。诊断为抑郁症则及时转介,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11、秦某,女。中学老师。“我半年来一直怕乘公共汽车。上了汽车就开始心慌,着急,头晕,胸闷,出汗。最好目的地早点到。尤其在车上人多拥挤的时候,心慌害怕的情况就越严重。我怕我在车上发病,发心脏病。我怕如果我心脏病发作,不能及时抢救,就会死去。我害怕我死了后我的配偶和女儿会为我伤心,他们怎么过日子。半年前,我曾有过一次在车子上发病的感受,当时莫名其妙地一下子在公共汽车上发病,大汗淋漓,脸色苍白,头晕眼花,有濒死的感觉。我当时认为这下完了,我赶快下车赶到医院。医生检查以后说我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我被吓坏了。从此,我就对乘车感到害怕。我尽可能少乘公共汽车,但不乘也不行。我怕我会在车上死去。”
提问参考
1、中学老师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你认为构成他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是什么?
3、你打算如何帮助他,并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对乘公共汽车的境遇恐惧。
因为一次意外而把乘车与心脏病联系在了一起,产生了以偏概全的认知曲解以及一定的条件反射
帮助来访者调整曲解的认知,可以考虑辅以运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来调整恐惧的行为。
12、孙某,中学生,女,高二,本人来咨询。“我每次考外语考试前都很紧张,前一天就开始担心,害怕,怕考不好,怕失败。为了外语考试前一天我总是复习得很晚,常常在该睡觉的时候不能很快入睡,有时要过上一、二小时后才能睡着。每当考试进教室,我都会很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我在考试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明明掌握的知识在考试时就忘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事后发现自己也不是一点不懂,就是考试发挥不好。我以前学习都还可以,成绩属于班级中的中上水平。在高一下半学期的期中考试考外语时因感冒发烧,身体很不舒服,但坚持考试,却没有考好,成绩下降。老师和同学都开始对我有些看法,老师还批评了我(他不知道我带病考试)认为我不行,退步了,我也觉得很难过。以后每当考外语就开始担心成绩,怕发挥不好,怕被老师批评,怕被同学瞧不起。但结果确实又是发挥不好,考试成绩再度滑坡。以后心里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没有信心。我很想能克服考试前的紧张,就是不知如何做是好。”
提问参考
1、这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学生的考试状态与哪些生活事件的体验有关?如何联系? 如何思考干预这种心理问题,你认为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属于考试焦虑。
有过一次失败的体验,把曾经有过的失败看成是以后的注定失败。 帮助找出认知中的曲解成分,同时指导和鼓励考前的情绪行为调整。 放松训练,由远至近,由上到下;自我暗示;分散注意力。
13、孙某,女25岁。一周后孙某就要和男友结婚了,但最近她却变得越来越烦躁。她的性格比较粗枝大叶;男友则较为细心。她的家庭比较富裕;男友则来自农村,比较贫穷。她比较喜欢和朋友们外出娱乐;男友则希望她一直陪在自己身边。正是由于那么多的不同,所以她害怕两人结婚后会不幸福。以前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她不知道婚后是否会因此而产生问题。同时,现在请柬都已经发出了,亲朋好友都已经知道了,又不能拖延婚期。她现在觉得非常不安。
咨询参考: 孙某的问题是婚前的焦虑,在面对婚姻这样的重大问题时,对婚姻中可能的失败而产生不安等焦虑的情感情绪。
在咨询中,可采用支持的心理治疗手段,耐心倾听来访者的诉说,安慰来访者的情绪;也可以通过认知的方法,使来访者认识到最近想法中不合理的因素并加以改变。
14、钱某,34岁,女性,小学校长,刚从副校长提升为校长,但只工作了三周,就遇到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校舍基建、人事安排、薪酬改革等,觉得无法应付,又累又烦,也感到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此岗位,所以,提出辞职。但周围人都反对,家长、老领导、好朋友都劝她要坚持下去。这令她犹豫不决,十分矛盾。由此,她出现身体症状;每天凌晨三点就会醒,感到心慌,怕去学校上班,到下午才缓和。前一段时间是暑假,情况还算好,但随开学日期临近,情况越来越糟糕。直到开学典礼那天,升旗仪式时,她不敢露面,躲在办公室面色苍白,大汉淋漓,随即离校回家,休息至今。此后,也到某医院心理科看过,煎服中药治疗。
提问参考:
1、请问钱某属于什么问题?
2、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你会从哪几方面进行提问,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一些什么问题?
4、你会怎么帮追她? 咨询参考:
焦虑
给来访者充分的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处理来访者心理上的冲突;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放松法等)均可考虑使用。
15、郑某,男,25岁。“我近半年来自己的心情感到不爽,好像觉得好倒霉,好晦气。我上班会经过一段闹市。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马路上有一个人戴孝(黑纱)。大概是那天我心情不好,对这现象有些敏感,觉得见到戴孝的人对自己是一种不祥之兆。从此就开始注意路上的行人。当我注意行人时,很容易就发现人群中有戴孝的人,有时发现一个,有时发现两个。我也搞不懂是怎么回事。注意了行人就发现有戴孝的人。我觉得这是自己很晦气。我也问过别人,人家都说很少见过。但我确实是每次都能发现戴孝的人。我怕晦气的人会遇到倒霉的事,所以我现在已很少外出。即使迫不得已在路上走,我也是低下头,眼睛往地上看,不敢抬头。我好害怕,怕自己某一天会遇到倒霉的事。时常有心慌,胸闷,出汗。有些好朋友也劝我说见到戴孝的行人和倒霉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很难消除自己会倒霉的念头。
提问参考
1、男青年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他所感到的路上有人戴孝是事实还是幻觉?他经常能关注到戴孝行人的现象属于何种心理现象。
3、你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选择性消极注视”和“任意推断”的认知曲解。
帮助来访者理性地认识“选择性消极注视” 和“任意推断”的曲解。鼓励来访者调整“晦气人”肯定会遇到倒霉事的不合理的信念。
16、蒋某,女,32岁。半年前的一天早晨为了赶时间,就提前上班,但办公室里的其他 同时都还没到。于是她就问领导,文件纸放在何处,领导批评她说:“难道要我把文件纸给你送到桌子上,你自己不会找吗?”平日,蒋某可能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就没有忍住,索性和领导理论起来,而且十分大声。最后,蒋某居然还说这位领导是不是因为昨晚在家受气,今天跑到办公室里来发泄。领导非常生气,说:“你以后有事不要找我,直接去找XX好了。”(XX是正职,这位领导是副职)。此后,该领导便在工作中处处刁难蒋某。此外,蒋某和自己丈夫的关系也一直不是很好。她现在觉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上都非常不顺利,再加上觉得自己的年纪也不轻了,因此有些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信心。
提问
1.你和领导原来的关系如何?
2.怎么会引发和领导关系的争执? 3.当时你的反应如何?感受如何? 4.你现在对领导的态度如何? 5.他对你的态度如何?
6.你详细谈谈他对你的刁难,举个例子? 7.你是否和家人谈起你在工作方面的困扰? 8.你和丈夫的关系如何?
9.你认为这些状态是否有可能改变? 对于这些改变你认为可以做些什么努力? 咨询参考:
蒋某的主要问题是消沉。蒋某原本就与丈夫关系不好,再加上与领导产生矛盾、工作不顺利,心情越发恢心失望、沮丧颓唐。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帮助来访者重新建立起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理想与信心;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消沉的原因,并在进一步的咨询中帮助来访者认识并解决引起消沉的原因。
17、沈某,男,41岁。他对目前的工作环境很不满意。单位领导之间的矛盾使本单位的各项工作进展得非常不顺利,职工之间也经常相互拆台。这使得沈某对本单位得前途有些忧虑。自己虽然非常敬业,希望能在单位中干一番事业,可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任何事都没有结果,所以感到烦闷,好像被束缚住了一样。
提问
1.你对现在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
2.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你是怎样把握自己的? 3.你能改变怎样的工作环境吗?
4.你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期望? 5.你对自己的工作状态评价如何?
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哪些努力来适应目前的状态? 咨询参考:
沈某的主要问题是压抑。一方面希望能干一番事业,另一方面又由于单位的客观环境而不能实现,故而才会感到压抑、苦闷。
在咨询中,可以帮助沈某疏导压抑的感情,静静地倾听他诉说;帮助沈某分析压抑产生的原因,并帮助他做出新的努力。
18、韩某,男,25岁。他喜欢上了同一个办公室中的一个新来的女孩子,而且是一见钟情。但是那个女孩子对他没有任何感觉。韩某请她吃饭、逛街、看电影,她都不去,也明确 表示不可能对韩某有感觉。可韩某依然不死心,自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她,那么在意她,在我的生活中,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过。”他很苦闷,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爱这个女孩子,可对方竟然会不领情。
提问
1.你喜欢这女孩他知道吗? 2.他对于你的态度如何?
3.你从他的反应中得到哪些信息? 4.你是如何坚持你的追求的?
5.你认为你的追求是否会成功,理由是什么? 6.你现在的心情如何?
7.你认为你的问题是单相思还是情投意合? 8.你认为需要调整你的状态和情绪吗? 9.你认为如何调整会有效果? 10.你如何去实施自己的调整计划? 咨询参考:
韩某的问题主要在于认知偏差,认为自己对女孩子有情,女孩子就一定也要爱自己,因而产生了烦恼。
在咨询中,可以才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找出韩某的不合理信念;使韩某认识到这些不合理信念;帮助韩某建立起合理的信念。
19、王某,某中学高二男生。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出独来独往、离群索居,常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心理,似乎凡事与己无关,漠不关心,一副自我禁锢的样子。与人交往也常常缺乏热情和活力,显得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有时看上去好像也活跃,但总给人一种做作的感觉,仿佛仅是为了改变别人对其原有的印象,因而很多人都不愿主动与之交往,认为王某有不合群的“性格缺陷”。
提问参考:
1、王某的是否有心理问题?有什么心理问题?
2、这种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3、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帮助他?如果有必要的话,如何帮助他? 咨询参考:
孤僻(孤寡怪僻而不合群) 情景刺激:
(1)当别人因自己行为怪癖而不愿理睬自己、回避自己时,就会产生失落感而显得更加孤僻;
(2)当与人交往时受到冷落或讥讽侮弄时,就会产生自尊心受伤感而更加不愿与人交往;
(3)当自己受到挫折而他人无动于衷甚至幸灾乐祸时,就会对人怨恨甚至敌视而更加自我封闭起来。
“孤独”是孤单寂寞心态,是客观环境所造成,“孤僻”是不愿与人交往,是一种主观上的逃避状态,即便与人交往也因缺乏热情和活力而不合群。 咨询建议:
(1)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地并创造各种条件与人交往,使之成为习惯,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被人理解、被人接受,也才能认识别人、悦纳别人;
(2)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并体验活动中的乐趣,以培养积极情绪,在活动中与他人自然融为一体而变得合群。
20、王某想戒烟,他希望能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自己戒烟。所以前来咨询。提问参考:
1、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个案?请谈谈你对戒烟的心理治疗的想法。咨询参考:
写出戒烟的所有好处和戒烟的所有困难,以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帮助案主制定戒烟计划,以推进戒烟的实施; 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法以供选择。
21、小芳,女,高三学生。原本成绩相当好,但高二下半学期成绩开始下降。班主任找她谈话,问她成绩退步的原因,她说她高二看了许多哲学书,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类问题。渐渐地,她觉得读书考试荒废了大好青春,而事实上有许多知识到最后都是用不上的。她决定休学甚至退学,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旅游探险、先工作了解社会民情、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于她的想法,家长很是着急,所以领她来咨询,希望咨询师能让她放弃自己的想法。
提问参考:
1、小芳是否有心理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适合的对象?
2、她的问题采用怎样的疗法比较好?为什么?怎么做?
咨询参考:
这是一个属于“生涯发展”类型的案例;
她的行为脱离了她的团体,主要问题是对现实适应不良和独特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失衡;
采用“认知”方法比较合适。
22、陈某,男,大学生,本人来咨询。“我面临退学的危险,我很苦恼。我是大四的学生,考入重点大学也不容易,我是以高分考入大学的。入学开始学习还可以,但在升入大二时我和一个同班的女同学比较好,谈起朋友。我对她很好。在大二下半学期,她莫名其妙地以一个不成为理由的理由与我分手了。我的情感受到了挫折,很沮丧。到了大三,我很灰心,读不进书。我开始打电脑游戏。在游戏中有一个女妖,我专门杀她,杀了又复活她,再继续杀。我每天打游戏最多的要12个小时,连续打,这样我的心灰意冷会好些。我的时间都花在打电脑游戏了。我无法自己克服,迷在里面。我现在已经有6门课不及格。老师说再给我机会补考一次,不行就退学。我很着急,但打游戏还是放弃不了。
提问参考
1.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你认为他应该如何面对现实状态?
对于如何帮助他走出困扰,请提供你的干预思路。咨询参考:
电脑游戏迷,行为适应不良,情感挫折。 由于失恋而转向网络寻求安慰与替代。
帮助他理解当前的主要问题,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对于大学生应是以学习为重,放在首位。挖掘电脑迷和情感挫折的关系,明确曲解的投射机制。对于电脑游戏迷的行为进行矫正。
23、李某,男。从学生时代起就觉得自己对周围的男性伙伴特别关注。一开始自己也没有在意,但自从进了大学之后,看见不少同学都有了女朋友,可自己对女同学却无论如何也 提不起兴趣,反而对班上的一个男同学特别有好感。他与那位同学形影不离、亲密无间,虽然自己也觉得两人太亲密了,可却就是喜欢和他在一起。最近,他从网上看到了关于同性恋的一些知识,十分害怕,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一个同性恋者。
提问参考:
1、你是否认为同性恋是一种性变态?
2、你认为李某是否是同性恋?
3、你会通过什么方式来帮助李某? 咨询参考:
同性恋或同性恋倾向。
确认李某是否真为同性恋;
帮助李某确认自己的态度; 帮助李某理性认识问题; 帮助他找到自己的方向。
24、张某,男,二十一岁。上高中时有一次无意间闯入女厕所并看到女生如厕的情景。当时他虽然连声抱歉地退了出来,可一种兴奋感却始终在脑中挥之不去。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克制不住自己,接二连三地重复起“误闯女厕所”的“误会”。但时间一长他开始发现,这一次次的“误会”越来越难以满足自己了,于是他开始了在女厕所内的“守株待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大学。终于有一天,他的这种行为被人发现了,学校给了他严厉的处分并且声明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要开除他。他本人也深知不应该这样做,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因此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
提问参考:
1、张某属于什么问题?
2、这种心理问题的可能成因有哪些?
3、一般应当如何治疗? 咨询参考:
窥阴癖。
童年心理创伤;内向、与异性交往存在障碍。 催眠;精神分析;行为疗法。
25、杨某,男,22岁,言行怪异、出现幻觉妄想1年。患者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1年前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看见小汽车就恐惧地问他人:“那是不是来逮捕我的?”患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一次,突然对电风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里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叛徒和内奸”。认为自己脑子想的事被别人知道,“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问患者为什么时哭时笑?患者回答:“我脑子被一死者控制,我哭笑不受自己支配。”该病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提问参考:
1、杨某属于什么问题?
2、你的依据是什么?
3、这一问题是否在心理咨询的范围内?
4、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你会如何处理该问题? 咨询参考: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及时转介。
26、臧某,36岁,已婚,因流氓罪被捕;29岁开始,晚上在街上行走,看到女青年迎面走来就露出生殖器,先后作案9次,屡教不改,否认强奸企图。自述:“遇到这种情况,人就蒙了,控制不住。”检查时末发现任何精神病症状。患者虽承认这是一种错误行为,但不敢保证今后不再重犯。
提问参考:
1、臧某的问题是什么?
2、是否可以判断他为强迫症?为什么?
3、应当如何治疗? 咨询参考:
露阴癖
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
27、钱某,男,20岁。早年由于父母管教非常严格,因而很少与女孩子交往。小学三年纪时,偶然一次被父亲看到和女孩子亲密地走在一起。当时,父亲大怒,当着女生地面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长大以后,钱某渐渐觉得自己对女生有一种恐惧感,不敢和她们交往。他十分紧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提问
1.早年父母是如何严厉管教你的? 2.你能举例阐述严厉管教的程度?
3.你和这个女孩子的关系如何?为什么父亲要打你? 4.被打时你的感受如何?有什么想法? 5.被打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6.你是如何开始变得怕与女生交往的?
7.你能描述一下见到女生的感觉和内心的心情? 8.要你和女生交往你有什么阻力?
9.怕与女生交往是否在对象方面有你的特点?
10.你是否愿意接受和尝试一些新的有效的方法来改善你现在的状态?
咨询参考:
钱某的主要问题是,将女孩子这一无关刺激与被当众打耳光这一相关刺激联系了起来,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刺激的泛化,从而对所有的女生产生恐惧的感觉,不敢与她们交往。
在咨询过程中,可以使用系统脱敏、满灌疗法等行为疗法帮助钱某解决对女生有恐惧感的问题。
28、魏某,高中男教师,30岁。他和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教师恋爱了。但因为曾经和自己班里的女生有过超越师生的关系,所以非常担心女友日后知道这件事。现在他对自己过去的作为也非常后悔,自述:“回想起来真的好像恶梦一样,当时明明知道是在做错事,但却无法左右自己的行为。”现在魏某很爱自己的女友,既怕日后女友知道后会指责自己欺骗她,又怕现在坦诚相告后女友不会原谅自己,因而十分苦恼。
提问
1.谈谈和女友的恋爱关系?
2.曾经有过的师生恋是怎么回事? 3.你对过去的师生恋是怎么看的? 4.你是否还会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 5.你对女友的感情如何?
6.你认为告诉女友你的情感史对他有什么意义?
7.请设想,如果告诉女友,她会怎么想和作出什么反应? 8.你对如今的恋爱状态是否满意?
9.你在发展你们的恋爱关系方面有什么打算?
你是否把这种为难与其他好友表达过?他们是怎么看的?
咨询参考:
魏某的问题主要是双避冲突,既怕女友日后知道自己的过去而产生严重后果,又怕现在告诉女友会导致两人关系的破裂。
在咨询过程中,应当帮助来访者全面评价两者的得失与轻重,做出自己的选择。
29、某中学初二男生秦某,近一段时期因沉湎于电脑游戏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父母尽管采取劝告、限制等措施,当秦某仍然会想出各种办法玩电脑游戏。最近几天,开始对某女歌星入迷狂慕起来,到处购买收集女歌星的歌带,几乎到了一天不听该歌星的演唱就会有浑身不自在的感觉,有时正做着作业,突然听到邻居放该歌星歌带,便会情不自禁地哼唱,长时间地把作业丢在一旁不管,因而学习成绩越发下降。但秦某仍然我行我素,课余大部分时间不是玩电脑游戏,就是听歌带,痴迷于其中而难以自拔。
提问参考:
1、秦某的行为属于哪种策略?
2、它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3、如何能够矫正? 咨询参考:
逃避 原因:
(1)厌倦学习,缺乏学习动力;
(2)沉迷游戏、狂迷歌星以满足感官需求以麻醉自己,转移对放弃学习的压力。这种因逃避而产生的狂热其主旨在于转移焦虑,而痴迷则是对某种事物本身的迷恋。咨询建议:
(1)检查逃避学习的心理根源;(2)制定保证学习的协议和措施;(3)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30、小B,男,现为初一学生。他小学时成绩不错,初中预备班上学期成绩也还可以,但从初中预备班下学期考试对学习漫不经心,成绩渐渐下滑,沦为班上成绩倒数的学生,而且他开始热衷于黑社会有关的信息,面对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老师,他直言不讳:“我将来想当黑社会老大!”„„
提问参考:
1、小B的情况是否属于妄想?为什么?
2、造成小B现在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你会如何应对小B这类的案例? 咨询参考:
形成合理假设的能力。至少应回答出5个可能的原因:比如受不良媒介的影响、受不良交友的影响、家庭关系恶化(父母矛盾、亲子矛盾)造成情绪困扰、学业适应不良寻求替代性满足、青春期逆反心理、“早恋”等。 提供对该案主的咨询步骤
预测该案主经过咨询后的可能改变。
31、有一25岁的女性当事人,因为情绪困扰前来心理咨询。在咨询中她谈到她以前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经历,给她治疗的心理医生对她有性引诱、性骚扰的行为,并列举了不少细节。她说这些经历使得她的情绪困扰更为严重,精神严重抑郁„„ 提问参考:
1.来访者的话是否可以相信?为什么? 2.这位来访者可能有什么心理问题? 3.一般如何处理这种心理问题? 咨询参考:
诊断和鉴别。经验不足的咨询员往往忽视对当事人主诉真实性的判断,简单地信以为真,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咨询。事实上,咨询员应当审慎地留意、检察当事人主诉的真实性。通过仔细的追问、询谈,考察其是否是妄想等精神症状。但排除这一可能后,再作进一步的咨询。 抑郁,严重的心理困扰。
处理抑郁情绪的方法:诉说宣泄、消除认知上的羞耻感和心理创伤、若症状严重时可配合药物治疗、建立心理支持系统等。
32、一女青年。本人来咨询。我最近很苦闷,在情感问题方面很困惑。我原来有个男朋友,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已谈了2年,但他已跟随父母到深圳居住。他也再深圳的一家公司工作。我觉得他很一般,相貌,能力都一般,但对我有心,似乎比较实在。现在一直与我保持联系。要我到深圳去。我现在的男友是我同单位的,他主动追我。我们也已相处了半年。他对我也不错,人很精明,但我对他有些莫名其妙的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似乎他催我赶快和他办婚事,我觉得这事还不成熟。我现在很为难。跟谁好,我拿不定注意。中学同学男友在深圳,要我放弃现在的工作,我有些犹豫。要和那位同事结婚我也犹豫。我现在心很烦,注意力集中不了,心情很焦躁,老是在想这些问题,又想不出结果。担心做出错误决定会后悔一辈子。我每天都睡不好,入睡时常常还在想很多问题,经常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入睡。我想咨询得到帮助,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种情感的选择问题。
提问参考
1.女青年的心理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你认为她应该如何选择男友?
如何思考干预这种心理问题,你认为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建议:
情感问题困扰
咨询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
帮助来访者客观地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掌握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最后让来访者自己做出决定。
33、公司职员,本人来咨询。近三个月来我总是感到不放心,尤其是再离开家里时,我总是要检查煤气开关,水龙头和点灯开关。不检查我不放心。我要检查好多遍,才能离开家门。但常常是离开了家,想想不放心,又回去检查。我觉得很累,不仅是体力累,心也很累,我明知道这样的做法有点不对劲,就是不能自己克服。三个月前,我的一个老同学家因为忘了煤气上烧水,结果睡午觉时水开后使煤气息了,后来煤气溢出使他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对我的冲击很大,我也怕家里出事,毁了全家。我怕煤气漏,也怕漏电,漏水。总之是怕家中出事,发生不测之祸。我的情况已明显影响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也影响到我和配偶的关系,因为他(她)对我不理解,经常怨我,我们现在常常又争执。
提问参考
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你认为他的问题的产生有什么诱因,他怎么会陷入这种状态? 你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你认为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强迫和焦虑
别人的生活事件引申到自己生活的灾难化。
引导来访者认识和理解自己认知的曲解及行为的偏差。用合理的想法和适应的行为来替代曲解的问题。
34、男性,大学教师。我已有1年多不坐飞机了,我怕乘飞机,怕会出事情。我现在变得怕高,怕乘缆车,怕登山。因为我一到高处就会全身发抖,不敢往下看,心慌胸闷,呼吸局促,大汗淋漓,手脚发软。2年前我出差乘飞机,没想到飞机在起飞后半小时出现了2次高速坠落的危险情况,我们小桌上的饭菜和饮料都飞到了飞机的顶上。全机的乘客都吓坏了。我吓的几乎已经绝望。好在最终还是安全地到达了目的地。但被这次的惊吓我真的受不了,对我的影响太大。我觉得乘飞机真的太危险,随时都有失控的危险。我不想再冒这种险。从此我再也不敢乘坐飞机了。
提问参考
1.该男教师的心理行为问题属于什么问题?
2.他不敢乘坐飞机,登高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是哪种心理机制再起作用。你打算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应提供什么样的咨询建议? 咨询参考:
恐惧,焦虑。
这是一种不适应的行为,是由“以偏概全”和“任意推断”的曲解认知构成了他的心理问题。
通过认知和行为干预来改善来访者对乘飞机和登高的恐惧。
2.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精华版 篇二
1.人口学资料:
小花 (化名) , 女, 21岁, 汉族, 某大学三年级学生, 家中有父母、姐弟共5人, 自己排行老二, 姐姐已婚并生有一子, 弟弟上高中。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现住在学校宿舍, 和同学相处融洽, 学生成绩中等, 喜欢打篮球, 和异性保持距离, 无恋爱史。
2.个人发病史:
求助者自中学意识到自己“狐臭”病情, 并加以注意, 从此开始逃避到人多的地方去, 开始关注别人见她是否有“捂鼻”行为, 害怕与人近距离接触。高中时为此病痛苦不已, 多次去医院就诊, 但此病难治, 医治效果不佳, 几次有辍学和自杀念头。上大学时, 更为此痛苦, 多次有辍学念头, 但因个人意志坚强, 并未退学, 而且利用寒暑假独自去北京、天津一边打工, 一边寻求治疗方案, 在此期间结识很多病友, 与人交往开始变得开朗。
来咨询的半年前在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良好, 医生保证她有95%痊愈机会, 而和她同时接受手术治疗的同伴被医生告知有100%的痊愈机会, 自己对这不足的5%耿耿于怀, 虽然现在体味正常, 和同学相处融洽, 但自己一个人常常担心病情复发, 十分痛苦。同时伴有心律不齐, 心肌炎等病症。
3.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从表面看较好, 言语较多, 语速快。喜欢打篮球, 精力充沛。唯有在谈到自己的病情时, 语气比较低沉, 不愿抬头, 精神状态不佳。
4.身体状态:
平常活动多时就淡忘了自己的病情, 但一到晚上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自己的病情, 总是担心自己身体发出异味, 因而导致失眠、头痛和心情烦躁。现被医生诊断患有轻度的心肌炎。
5.社会功能:
经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 身体异味基本消除, 与舍友相处融洽。但是, 自己不愿意主动和更多的人去交往, 担心会被别人排斥。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1.主诉
我就是觉得很难过, 尤其是发现自己身上有异味时, 就特别难过和痛苦。从做完手术这半年多一直都这样。
2.个人陈述
我是家里的老二, 别人都正常, 就我有这个病。我觉得生命对我太不公平, 我很不幸。高中时病情加重, 我非常痛苦, 多次有辍学甚至自杀的念头。爸妈陪我多次去医院就诊。这几年一直用药膏涂抹缓解病情, 天凉了还好一些, 尤其是夏天, 不断地抹药, 不断地擦洗, 用药之后那种刺痛的感觉让我不断地哭, 我哭, 妈妈陪着我一起哭。大一的寒假和暑假, 我独自去了北京和天津, 一面打工, 一面寻求治病的方法。在此期间结识了很多病友, 在这些病友面前, 我不再自卑, 他们都很善良, 很好相处。最后, 我采纳了新的治疗办法, 手术治疗, 因为只有这样可以根治此病, 但医生告诉我有95%痊愈的几率, 而他却告诉我的同伴有100%痊愈的几率。为什么我不是100%的痊愈?如果再次复发怎么办?这个病除了我几个特要好的朋友, 别人都不知道, 同宿舍的同学也不知道, 我只有一个人一直为这个病担心、焦虑。我会经常去闻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异味, 如果闻到一点异味, 我就会特别痛苦, 把自己关起来, 不和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出去。碰到别人“捂鼻”的情况, 我更以为我的病又犯了, 就更加痛苦, 就想死了算了。我现在特别地多疑、敏感, 身体现在也不好, 患了心肌炎, 每逢特焦虑、担心的时候就发病。
3.咨询师观察的情况
求助者是在上了四周的心理辅导课之后先打电话预约, 然后自己找过来的。初来时谈吐自如, 但当谈到自己的病情时开始吞吞吐吐, 要求我一定要替她保密。在我的郑重承诺和鼓励下才慢慢诉说。表情一直很低沉, 不愿意抬头看我。通过深入地观察和了解, 我发现小花的问题关键还是一直困扰在因病情而带来的深深的自卑和焦虑中, 所以很担心病情的复发, 一直对医生说的95%的痊愈几率耿耿于怀, 担心手术的失败, 担心自己无法去面对病情的复发。
三、心理测验的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测验结果:粗分48, 标准分60。
抑郁自评量表 (SDS) 测验结果:粗分36, 标准分45。
四、评估与诊断
1.心理状态评估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可以看出, 小花的精神活动与智力正常, 无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 无重大躯体疾病表现, 人格相对稳定, 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2.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的《心理咨询师》教材, 按许又新教授、郭念锋教授提出的诊断标准, 依据如下:
(1) 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三原则, 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 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无感知觉异常, 无幻觉、妄想和逻辑思维紊乱等精神病的症状, 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该求助者心理活动基本正常。
(2) 根据神经症与精神病鉴别原则, 求助者的问题是由现实生活事件引起:自己患有“狐臭”, 导致求助者产生了因自卑不敢表现自己的优势, 想和同学交往又怕被人唾弃而逃避交往的心理冲突, 这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心理冲突是比较明显的, 但求助者并没有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或内脏功能障碍, 心理冲突没有尖锐化, 求助者的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在三个月以内, 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该求助者属神经症而非精神病。
(3) 根据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1) 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 是较为强烈的现实刺激。自己患有“狐臭”疾病多年, 至今尚未治愈。
2) 求助者的紧张、担心、烦躁情绪和失眠、盗汗等身体症状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 半年以下。
3) 遭受的刺激强度较大, 持续时间长, 对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反应对象被泛化, 对同学“捂鼻”现象全部视为因她自己的体味所引起。
4) 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的意愿和行为。
(4) 参考心理测验结果, 最终诊断为轻度心理问题。
3.鉴别诊断
(1) 与精神病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 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 有主动求医的行为, 无逻辑思维混乱, 无感知觉异常,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 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2) 与抑郁症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紧张不安的症状, 但与抑郁症相比, 求助者一旦出现绝望或自杀的念头, 自己就努力地克制并想制止, 并未任其发展或延续, 因此排除抑郁症。
(3) 与恐惧症鉴别:
恐惧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对自己病情复发的担心、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 是对具体情境的恐惧, 而本例中的求助者是对不存在的或未来的事情的担心, 因此可以排除恐惧症。
五、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小花现在21岁, 正处在青年早期, 是上大学、谈恋爱、交朋友的时期, 而自己却因患有狐臭不敢正常地与人交往, 陷入深深的自卑。
2.社会原因
小花是家里的老二, 上有姐姐, 下有弟弟, 加之自己身体患有此病, 父母对其关心不够, 这样一方面使得小花从小比较自卑, 但另一方面却造就了她从小就比较要强的性格, 才使得她在病魔面前没有退缩, 而是鼓起生活的勇气。她的几个好朋友和病友也一直在鼓励她、陪伴她, 才使得她一直没有放弃治疗。
3.心理原因
此病时间太长, 因这个病而留下的心理阴影一直都存在, 即便是这个病痊愈了, 那些心理上的创伤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长期的自卑所导致的敏感, 使得她过分关注他人的举动, 对医生留下的那5%始终无法摆脱, 依然在焦虑和自卑中纠缠不清。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双方共同协商, 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
帮助小花缓解她的自卑心理, 减轻她因患病而引起的心理上的痛苦, 能够正确地面对自己的病情, 从长期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找回自信, 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习。
2.最终目标:
促使求助者的心理健康与发展, 使来访者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最终达到人格完善。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
摄入性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情境想象。
2.使用的原理和技术
本案例主要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 通过求助者的讲述和辨析, 帮助求助者自己寻找出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理念。比如, 她要求每个人生来都要绝对的公平;她要求疾病的治愈要达到100%;她因为自己的病情而否定自己的所有等等。同时, 还让求助者进行一些情境想象和对比, 比如, 如果没有做手术, 如果没有治愈的办法, 情况又会如何?因为是大学生了, 咨询师只是抛砖引玉地提出一些问题, 让求助者自己来思考, 来进行自己心理上的对抗和疏通。同时, 咨询师也用自己一些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帮助求助者分析自己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使她在分析这些事情的同时增加分析处理自身问题的能力。
3.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 责任
1)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 权利
1)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 义务
1)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 尊重咨询师, 遵守预约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 责任
1) 遵守职业道德, 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并说明保密例外。
(2) 权利
1)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 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3) 义务
1)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 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 尊重求助者, 遵守预约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为每周1次, 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要求遵守时间和遵守约定的义务。每次1小时左右。
本咨询为学校心理咨询, 不收费;心理测验不收费。
八、实施步骤
咨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咨询关系的建立与评估阶段
通过采取尊重、真诚和积极关注的态度, 与求助者建立积极的关系。咨询者帮助求助者认清目前的状况, 她现在和同宿舍的同学关系融洽, 而且与人能正常交往, 说明病情本身已经不是影响她的主要原因了。而是她自己无法从长期的心理阴影下走出来, 加上医生的一个不完美的治疗断定留下的阴影, 咨询师让求助者就当前的情况说出自己的想法, 并给予一定的关爱、真诚, 以便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阶段
第一, 帮助求助者分析“狐臭”病情本身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尤其是治疗这一疾病时患者的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 介绍其他人在治疗此病时一些成功的个案, 让求助者相信此病是可治的, 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即使这次治疗失败, 以后还是可以再继续治疗的。
第二, 咨询师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这一疗法在求助者之前上的心理辅导课上已经讲解过, 现在主要是让求助者了解这一方法的运用。通过与求助者交谈, 找出困扰她情绪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 (C) , 以及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 (A) , 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 (B) 进行初步分析。经过分析求助者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有“命运对我不公平, 为什么姐姐和弟弟都没病, 就我最不幸了”, “医生说我的病只有95%痊愈的几率, 为什么不是100%”, “同学一见我就捂鼻子”等。通过分析这些不合理的理念, 让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她的情绪是由于她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 因此, 她应该为自己负责, 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 才能减轻或消除她目前内心的痛苦。
然后, 咨询师采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来使求助者修正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咨询师围绕求助者信念的非理性特征, 积极主动地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质疑性的问题与求助者辩论。如“你和同宿舍的同学关系挺好, 没人歧视你?”“那个医生治病敢说100%就能治好?”“你碰到那么多和你一样的病友, 怎么就说是你最不幸呢?”在辩论过程中, 求助者能分清合理与不合理的信念, 在鼓励之下, 学会了用合理的信念替代不合理的信念, 并应对现实。在每次咨询结束后, 要求她回宿舍后做RET自助表, 进行自我辩论, 巩固效果。
第三, 帮助求助者认识到她的光明前途, 一名大学生, 在家中也是唯一的大学生, 父母和姐弟都会因为她而自豪, 帮助她树立生活的信心, 找回自信, 教给她一些简单的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 以便以后再有一些不良念头自己可以立即纠正。
具体咨询过程:
第1次, 2010年3月24日19:30—20:30。
目的:
1) 了解基本情况;2)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 确定主要问题;4) 探寻改变意愿;5) 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摄入性谈话、心理测验。
过程:
1) 填写咨询登记表, 询问基本情况, 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2) 对求助者进行SAS、SDS量表测验;3) 确定咨询目标;4) 摄入性会谈, 向求助者收集临床资料, 探求求助者的心理困扰及改变意愿;5) 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 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6) 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到宿舍以后, 把自己治疗疾病的几次主要过程回想一下, 记录下来。
第2次, 2009年4月2日15:00-16:00。
目的:
1) 加深咨询关系;2) 与来访者一起分析几次疾病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3) 鼓励来访者发现影响其情绪、行为中的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
过程:
帮助她找出自己想法中的种种自发产生的负性认知, 并列举出来。比如:
1) 她一捂住鼻子, 肯定是我身体有异味;2) 为什么姐姐和弟弟都好着, 就我有病, 我最不幸了;3) 为什么医生说我的病只有95%治愈的几率。
对求助者的负性想法进行反复询问, 帮助来访者找出其负性想法的不合理性, 比如:“你为什么会认为别人一捂住鼻子, 就是因为你?你没发现身边还有其他的异味吗?比如, 厕所旁边或者下水道旁边。”“哪个医生治病能对病人说100%能医好你的病?”同时, 帮助她去寻找合理的想法来替代那些不合理的负性想法。帮助其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 使用可以量化的行为变化为指标, 矫正求助者的不适应行为, 以彻底消除她的心理行为障碍。
第3次, 2009年4月18日19:30—20:30。
目的:
1) 学会合理评价,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 学会一些简单的情绪放松方法, 比如听音乐、打篮球或者倾诉等;3) 布置作业。
方法:会谈、放松法。
过程:
1) 来访者告诉咨询师她现在非常敏感, 一看到别人捂住鼻子, 就认为是自己的病复发了, “怎么又犯病了啊?”然后她就会非常难过。
咨询师让她认识到这是病情长期存在的一个心理阴影在困扰她, 以至于她变得敏感、多疑。而事实上捂住鼻子这个动作是有很多事件都可以引发的, 而她对这一动作的敏感不仅伤害了自己, 也会对别人造成误会, 从而影响自己和别人的正常交往。
2) 与不合理信念作辩论。如:“别人捂鼻子就一定是因为我身上的味道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吗?”此外, 咨询师还和来访者一起就来访者存在的一些其他负性想法进行了澄清, 并与来访者一起寻找合理的替代性想法, 使之重建认知结构。此外, 给来访者一些建议:积极寻找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早日把病治好是治疗心理疾病的根本;给予积极的自我暗示。我不是最不幸的, 虽然姐弟都没病, 可他们都没上大学, 就我一个上了大学。而且患这个病的不是我一个人, 总比那些得了不治之症的人要幸运多了;鼓励其继续坚持打篮球这项自己喜欢的运动, 加强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培养自信心, 不能因为患有这种疾病, 就把自己全盘否定。
3) 教会来访者一些简单的情绪放松方法, 来访者喜欢打篮球, 可以找几个同伴去打篮球, 或者听听音乐。来访者也喜欢上网, 咨询师建议来访者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找个陌生的人把自己的不愉快倾吐出来。
4) 咨询家庭作业:回宿舍后做RET自助表, 进行自我辩论。
第4次, 2009年5月10日10:00—11:00。
目的:
1) 巩固咨询效果;2) 心理测验;3) 结束咨询, 制定行为目标, 增强自信心, 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方法:会谈、测验法。
过程:
1) 反馈作业:检查讨论, 鼓励继续执行;2) 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好好学习, 顺利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3) 进行心理测验:SAS测验结果, 粗分40, 标准分48, 显示焦虑情绪明显缓解。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 加强自我管理。
九、咨询效果评估
1.评估方法
(1) 访谈法:
求助者自述咨询后的认知模式、情绪状况及行为状况, 通过外部语言表达, 让求助者说出自己对认知模式的理解。
(2) 观察法:
观察求助者的行为, 看旧有行为模式是否发生改变, 是否按新认知模式行事;观察求助者是否将有效行为贯彻到日常生活之中;观察求助者行为, 看求助者是否有效地实现每个阶段的目标。
(3) 测验法:
使用SAS, SDS对求助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量, 对比咨询前后情绪变化结果。
2.评估指标
(1) 来访者自我评估:
“我现在像放下了一个很重的包袱, 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医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 我的病一定可以治好的。现在我基本能控制自己的难过情绪了, 睡眠也好了很多, 这种感觉很好。我太高兴了!也太感谢您了!”
(2) 咨询师评估:
小花的自卑心理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敢于自己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学习也有了劲头, 找回了她的那份坚强和自信。
十、总结
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为“狐臭”这一疾病的长期困扰, 以致在此病得到治疗之后, 又因医生没有下一个100%的痊愈诊断而依然纠缠在以前的心理阴影中走不出来。此案例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法, 加之求助者对咨询师的崇拜和莫大信任使得咨询的效果非常理想。求助者的情况有很大改善, 人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完善了人格。疾病的治疗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的时间, 而心理阴影的消除却需要更长的时间, 咨询师将依然关注此求助者, 依然关注她的成长, 陪她走完大学的这段历程。
摘要:通过对一例大学生因狐臭而引起的自卑心理的咨询分析, 阐述了如何对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其中包括基本资料的收集, 确定咨询目标, 在咨询过程当中根据咨询效果适时调整咨询策略, 咨询的评估与心理测验结果。本案例主要运用摄入性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情景想象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善其自卑心理, 从求助者最终心理行为表现来看, 其自卑心理得到明显的改善, 焦虑情绪明显得到缓解。
关键词:大学生,狐臭,自卑心理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基础知识)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三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3.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篇三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后进生心理辅导
B844.1
古语云:十只手指有长短,出水荷花有高低。受家庭背景、不当教育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一个班都可能不同程度存在着学习差、品德差或者学习品德都暂时较差的学生,他们厌恶学习、性格暴躁,甚至沾染上逃学、赌博、滋事、早恋和沉迷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这不仅不利于其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对班风、学风和校风带来摧残性的影响。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情况,未能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本文将以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典型案例为蓝本,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等进行分析,希望借此引起学校和老师对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的共鸣,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爱心包容后进生的缺点,用耐心引导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慢慢自重、自尊、自信起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张是我2015年所教的一名六年级学生,13岁,智力水平较好,但纪律涣散,经常迟到,学习不用心,做作业全凭个人喜好,老师批评他也满不在乎,顶撞班干部时有发生...... 在班中属于较为典型的后进生,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了解,小张父母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子女享有更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长年在外工作,小张与父母缺乏应有的交流,小张的日常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监护照顾,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给了他较好的生活条件,但由于受到知识水平、隔代教育 “心理代沟” 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爷爷奶奶对小张的课外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几乎是真空,导致该同学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心理强、自律能力弱、自强意志低,当在学习和生活上一旦遇到批评、困难或挫折,就会变得自暴自弃,以逃避、退缩的态度对待,久而久之便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进步失去信心。
二、案例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分析
针对小张的实际问题,笔者对该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导致小张成为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有之前不当教育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等等。找准了小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引导他逐步自信、自强和自立,以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生活姿态融入到班集体中。老师和同学们看到小张的惊喜变化,也印证了这一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是行之有效的,谨以此文和大家共勉。
(一)以赏识激发追求进步的源动力
在研究小张的案例中个案中,我发现他的内心是欠缺自信的。他认为老师不会喜欢学习不好的学生,认为同学会歧视品德不好的自己,认为爷爷奶奶不会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的,甚至连小张自己也会有时不喜欢自己,自卑、厌学是他最明显的标签。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对他进行“赏识”教育,帮助他重建学习的信心,鼓励和引导他多一点和自己对比,拿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对比,每天进步一点,他也能成为一名优秀学生。为此,我努力发掘和抓住小张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长处、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改变,我也给予正面的肯定和评价,让小张觉得自己也有优点,觉得自己并不比别的同学差。比如:小张在篮球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和基础,带球、控球和投球在全班同学中都是最好的,刚好遇上学校要开展班级篮球比赛,我在班会上任命他为新学期的体育委员,交给他明确的任务,鼓励他不要浪费了自己的篮球“天才”,希望由他组建二支篮球小分队并加强训练,争取在全级蓝球赛上取优异成绩,不会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期望......全级第一名的比赛结果公布后,我在班会课上隆重地表扬了小张的技术、努力和策略为班赢得了荣誉!此刻的小张不仅赢得了同学们赞赏的目光,他的小脸蛋也洋溢出之前未曾有过的自信。篮球赛后的小张有了质的变化,对学习开始感兴趣了,对生活也更多了点阳光正能量。
(二)以尊重开启认识自我的里程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小张对尊重的需要和渴望也不例外。根據小张性格孤独、不善健谈的性格特征,我决定以“尊重”为切入点,对其开展心理辅导。一方面,我以师者的身份言传身教,尊重他的学习和生活上的表现,没有因为他基础差需要重复数次才能学会别人一次就能学会的知识而批评他,而是更多地引导他明白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缺点,只要努力,就会越来越优秀;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们多点包容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并没有因为他一时学习差点、表现暂时差点而嫌弃他,主动和他交朋友,热情为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使他切身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正是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与帮助,正是因为榜样和集体的力量,小张漫漫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不再为暂时学习成绩差点而自暴自弃,而是变得敢于为自己定目标,变得更努力学习以弥补基础薄弱的不足,变得更主动融入班集体的各类活动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三)以真诚共筑师生关系的新征程
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表现为反复多变。在对小张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我也在开始的时候遇到过冷漠、反对甚至是对抗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曾经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模式总认为老师的意图是“别有有心”的,不愿意接授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我一方面多主动与他谈心,在操场谈、在活动课谈、在教师办公室谈......主动关心其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主动为他出点子给意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快,我的真诚付出见到了成效:他心理上不再抵触我,不会再认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都是别有用心的。小张后来的出色表现也印证了笔者的一个观点: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的转化更彻底,是一股让后进生自勉、自励、自强的持久力量。
三、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反思
每个班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后进生,后进生就像推迟盛开的鲜花,不是不会开,而是花期的到来需要教师这位园丁的精心培育;后进生就象一个生病的病人,教师只要像医生那样望、闻、问、切,了解病情,分析病因,对症下药,后进生的转化自然水到渠成。
因此,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能正确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对后进生的心理辅导,深刻认识后进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意义,把心理健康教育穿教育工作全过程,转化后进生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和主动投入到后进学生群体教育中去。本文中,笔者分别从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后进生心理辅导策略分析、转化后进生心理辅导反思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研究小学后进生心理辅导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冯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分析[J].中国培训,2016(14).
[2]王军.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4.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有关小学生 篇四
报告题目: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问题
姓 名:马洋洋
所在单位:集宁区光明街小学
一例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摘要: 目前,痴迷电脑游戏的现象在小学的中高年级发生率比较高,出现的问题也较多。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一旦上瘾,就会难以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 网络成瘾 认知疗法
一、基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马洋洋,男,我校六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父母忙于工作,照顾孩子比较少,由其姥爷姥姥照看,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子。
该生语数外几门功课都有过不及格现象,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偏下水平,性格有点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电脑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2.个人成长史
该生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滑坡,五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台新电脑,同学约他玩电脑游戏,他便偷偷地装上了游戏软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学校里,他上课听不懂,而且不遵守纪律,但无品行方面的问题,他想继续混下去,直到小学毕业。家长很着急,但对电脑痴迷也无较好的解决办法。以前老师认为他学习差主要是记不住,还感觉他心理健康方面有点问题。
他痴迷于电脑游戏,痴迷的程度为每天玩游戏好几个小时。如果不玩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
3.心理测查结果
SCL—90:选择1-5级的五级评分,总分195,抑郁3.5,焦虑3.3,躯体症2.9,人际关系2.7,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SDS:65(标准分)。SAS:60(标准分)。
二、主诉
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玩网络游戏的情况持续达一年以上,近三个多月情绪低落,焦躁,失眠。
三、观察、他人反映及资料收集 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
马洋洋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
班主任反映:
精神状态倦怠,痛苦,烦躁,无奈。
父母反映:
马洋洋最近情绪不太高,因为过分沉湎于网络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每日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一周上网时间有5天,并已持续一年以上,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最近三个多月,整个人没精打采的,晚上睡不着觉;有时失去了理性,于是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四、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诊断
(一)根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症状能自知,内心感到痛苦压抑,能主动寻求帮助;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该求助者可排除重性精神病。
(二)问题主要表现:
1.语言、思维清楚,智力水平偏高,自知力完整,求治动机强。2.自控能力较差、学习劲头不足
3.性格内向,应对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缺乏有效解决方式
(三)初步诊断:
马洋洋患有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网络成瘾综合症F型:强迫行为性网络成瘾症。
五、心理咨询目标
(一)最终目标:
协助马洋洋调整认知,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增强他的自我调控能力,最终达到促进该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的完善。
(二)具体目标:
1、弱化“网络游戏成瘾”, 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性网络游戏成瘾症的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直到此症状和行为的消失。
2、缓解情绪,改善睡眠;改变不合理认知。
3、用SCL—90评估马洋洋的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人际关系等的改善程度;用SDS、SAS评估他焦虑、抑郁情绪的减轻程度,使抑郁、焦虑分数降低至正常范围。
六、心理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和理论:
(1)认知疗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通过会谈话,使马洋洋认识自身的问题是因为错误的歪曲认知造成的;通过改变马洋洋对网络游戏的认知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鼓励他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中对自动性思维的错误观念进行验证。
原理: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咨询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来帮助求助者确定问题;使用语义分析技术来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并运用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经过认知复习巩固刚建立起来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使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
(2)阳性强化法:家人对马洋洋达到要求的行为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原理:“行为主义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要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
2.咨询时间和安排:
每周一次咨询,每次50分钟(首次和最后一次时间为90分钟),共8次
七、心理咨询过程
1.心理诊断阶段(第1次心理咨询):
①时间:2012年3月16日
②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探寻改变的意愿。
4、找出马洋洋当前急需解决的目标。③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④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2、与本人交谈收集临床资料,使刘凯得到充分的渲泄,释放内心的焦虑与冲突。
3、指导他作相关的心理测验,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本人;结合问题行为做出初步分析,让他了解问题行为的成因。
2.心理干预阶段:(四次心理咨询)
①时间:2012年3月23日24日;4月8日与12日
②目的:与马洋洋本人签订行为契约;明确各方的权力、义务;咨询对马洋洋认知转变的启示,并分析这种观念转变对改善情绪的作用;
③方法:会谈法、认知疗法
④过程:
1、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核心错误观念),以改变、消除网络游戏成瘾所致的不良行为,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
2、与马洋洋家人以及本人共同商定行为契约,明确各方权责后签字。
3、布置家庭作业:记录此次咨询对自己认知转变的启示,并分析这种观念转变对改善情绪的作用。⑤行为契约内容:
第一步:目标选择。为了我的健康和工作我必须告别网络游戏。我的目标是10周内完全摆脱网络游戏。第二步:对目标行为的监控。(1)目标过程的选择
周一到周日:每天6:30起床,21:00上床睡觉;吃完晚饭与家长交流学习情况。
周六和周日:准许用电脑2-3个小时,第一周每天可以上网1小时,地点在家里。第二周每天可以上网半小时,地点在家里。(2)基线水平评定:目前平均每天网络游戏时间5小时以上。
(3)对过程和目标有关的行为进行记录:每天写完成目标的感想并且由家长签名证实记录的真实性。
第三步:改变环境事件。在家里的墙上贴留言条提醒自己专心学习;把电脑搬到家长的房间并设置密码。
第四步:获得有效结果。
3.结束咨询巩固阶段:(三次咨询)
第六次咨询与第七次咨询
①时间:2012年4月19日与4月26日
②目的:
1、及时了解马洋洋实施行为契约初期的心理状态,以便及时指导他或调整行为契约;
2、使他能更自由的接纳自我的经验,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
3、反馈咨询作业并分析:是他核心的错误观念导致了他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帮助他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学习和生活。③方法:谈话法、阳性强化法、认知疗法。
④过程:
1、马洋洋与咨询师分享实施行为契约后的感受;
2、讨论每周心得中反映出他内心的变化。
3、帮助马洋洋接纳自我的变化,要求他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写心得。第八次咨询
①时间:2012年5月10日 ②目的:评估咨询效果 ③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④过程:施测SDS、SAS、SCL-90,并与咨询前对照。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马洋洋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他的认知过程与行为的改变对自己和家人是怎样的影响。
八、心理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本人和其他人的评价
1、马洋洋情绪明显好转,自述“可以控制自己不玩网络游戏,睡眠状 况得到改善,心境平和,不再烦闷,愿意与家人老师和同学沟通了,学习动机也变强了。”
2、家长说:“在家里能主动干点家务活,睡眠恢复正常,情绪稳定,心情好转了。”
3、老师和同学们说:“不玩网络游戏了,恢复以往的精神状态,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二)、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了解马洋洋本人目前状态稳定,精神面貌较初访时大有好转,玩网络游戏失控现象、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控制,睡眠状态良好。咨询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
(三)、心理测验评估 施测SCL-90、SAS、SDS;
1、SCL-90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2、其咨询效果用总分的减分率评估:因为≥25%为有效,咨询前总分195,咨询后总分125,减分率为36%,可以说是有效咨询。
3、SAS标准分35分,SDS标准分45分,标准分数恢复正常。
综合评估说明求助者马洋洋的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金百利.扬、《网虫综合症-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5.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精华版 篇五
报告从“市场规模与热点分布、消费人群画像、酒店品牌运营案例解读”三个角度,深度还原2016中国酒店业市场的客观现实。
前言——迈点研究院(MTA)联合TalkingData解读市场数据
2017年6月29日,由迈点网主办的酒店业盛宴——“2016酒店业影响力品牌颁奖盛典”将在北京海航大厦万豪酒店华丽开幕。精准聚集300+中国酒店业的领军人物、杰出有为的地产商与投资代表、行业研究人士以及媒体代表。此外,维也纳酒店集团、花界酒店集团、凯莱酒店集团、唐拉雅秀酒店、雅斯特酒店集团、东呈国际集团、美团点评、雅高酒店集团、两面针、众荟、欧佩、南通三建、大贲科技以及想能等作为盛典合作伙伴,也派出高管代表鉴临现场,共同参与和见证这一年一度的行业荣耀时刻。
本次盛典对外重磅发布了《酒店业报告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是《2016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的浓缩精华版,此次亦是迈点研究院(MTA)连续第5年发布中国酒店品牌发展报告。与去年相比,除了对国内酒店市场规模以及各细分市场下的主流品牌展开深入剖析外,迈点研究院(MTA)还通过与TalkingData合作,对酒店管理者难以彻底洞悉的消费人群画像展开探测,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合调研的研究方式,迈点研究院(MTA)收集了大量星级酒店以及各城市、各品牌代表性酒店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从“市场规模与热点分布、消费人群画像、酒店品牌运营案例解读”三个角度,对数据加以归类分析统计,尽可能地还原2016中国酒店业市场的客观现实,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为住宿业决策层及管理者提供投资决策、运营管理的思路参考。
一、2016中国酒店市场规模与热点分布
2016年对于中国酒店市场而言,是资产重组、整合并购加剧的一年。此外,中档酒店、公寓板块进一步崛起,市场回暖的信号也频频出现。而这些现象,都在数据上得到了最为真实的体现。
“橄榄形”酒店市场生态有待继续饱满
虽然中档、公寓板块市场成长迅速,“橄榄形”酒店市场生态初见雏形,但从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底,传统的经济连锁酒店仍牢据着国内住宿业市场底端,其酒店数占比超过7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精品酒店,其酒店数的市场占比尚不及1%。
高端、中档酒店品牌多元化竞争形成
从酒店数量上看,中国酒店市场显然早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但在“品牌化程度”上,却始终与欧美等地的发达酒店市场存在着一定差距。从2016年底国内酒店市场品牌酒店门店数来看,目前品牌酒店市场占有率仅为10%。较低的品牌化程度,也导致了酒店品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这与早期市场生态的不成熟、客群定位的不清晰、品牌经营管理能力的不完善密切相关。而今,这些现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加之资本力量对市场生态的冲击与影响,中国酒店行业的品牌化竞争时代或将真正到来。
具体来看,目前高端酒店品牌市场上,皇冠假日与喜来登二者的品牌占有率均达到5%;而国内领先的品牌锦江、金陵两者的占有率都达到4%。从这一视角来看,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的表现已经“不相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53%左右的市场空间正被更多的中小品牌瓜分。这对于高端酒店品牌而言,一方面意味着进入缺口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也意味想要拿下市场需求的最后长尾,必将面临极其激烈的多方竞争。
中档酒店品牌市场上,全季、维也纳、麗枫仍是中流砥柱,三者占有率合计达到28%;除此之外,星程、如家精选、亚朵等也拥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在新一轮的中档酒店市场竞争中,早前国内经济连锁酒店集团普遍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这与其多年运营经验积累、行业认知与把控能力不无相关。反观国际酒店集团旗下进入国内市场的中档品牌,品牌识别度与市场占有率均有待提升。
经济连锁“寡头垄断”,精品板块压力较小
与前两类酒店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经济连锁酒店市场的品牌占有率更加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大“巨头”身上。从2016年经济连锁酒店品牌酒店门店数统计来看,7天、如家、汉庭以及格林豪泰的占有率合计已接近50%。而主流品牌之外的需求长尾部分,“其他”品牌合计占有率仅有17%(高端板块为53%,中档板块为40%),市场的集中化程度与开发饱和程度一目了然。与之相对应的,是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与不断摊薄的盈利空间。红海战场下如何突围,成为经济型酒店品牌当下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最后来看精品酒店品牌市场。百年前创立的台湾精品酒店品牌涵碧楼,可视为中国精品酒店萌芽期的重要代表。2000年后,精品酒店市场终于迎来快速发展,而其代表性品牌也在2016年达到42个。从占有率上看,花间堂、隐居以及国际品牌悦榕庄的优势较大,发展较晚的诗莉莉、木棉花、松赞等也体现出了一定竞争力。
综合四大市场板块来看,2016年的中国酒店市场中,高端与中档酒店品牌的多元化竞争趋势更为明显,新兴品牌在未来阶段仍将不断涌现,围绕市场占座的竞争也会持续加剧;经济连锁酒店品牌则呈现集中化竞争,现有资源盘活、原有品牌升级将成关键词;相比之下,精品酒店是目前市场上品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细分市场,无论是从市场体量还是品牌化建设来看,都存在着一定进入空间。但基于精品酒店的独特性与较难批量复制的特点,因此我们判断,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精品酒店偏小众的情况仍将持续,同时也会趋向于差异化的品牌竞争。
“一京两角”成国内最热酒店市场
聚焦到各城市的酒店发展阶段上。截至2016年底,国内酒店业前30个发达城市中,北京以绝对的数量优势成为最发达的城市代表。
而在北京之外的全国其他区域,不难发现,酒店业的发展深受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以上海、杭州、南京等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酒店业发展水平长期领先其他区域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成渝旅游经济圈的崛起也让西南地区酒店业实现快速赶超。这也使得西南代表城市重庆一跃超过上海、广州、深圳,成为国内酒店市场规模第二大的城市,仅次于北京。与此同时,西北与东北地区城市酒店市场仍有待进一步盘活与开发。
二、2016中国酒店市场消费人群画像 男性超六成,稳定消费主力
在性别分布中,整体而言,无论是精品、经济连锁还是中高端酒店板块,都呈现出明显的男性消费主导现状。80、90后成主体,60、00后不可忽视
在以男性为主的酒店消费群体中,又以80、90后群体占到较大比例。而对比酒店消费群体的平均年龄分布后,我们发现,不同的酒店消费者在年龄分布上存在着些许差异。55岁以上的60后及26-35岁之间的80后在中高端酒店上的消费明显高于酒店平均水平,前者消费观念成熟、闲暇时间充足,后者消费能力高、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而精品酒店的消费者中,相对来说更乐于追求个性化消费体验(同时也拥有较强消费能力)的70、80后则更加突出。
除此之外,00后以及90后的消费观念有着巨大差异,部分00后开始追求超前消费,偏爱精品酒店,而大部分90后还在受支付能力影响,更多以平价实惠为主,偏爱中档及经济连锁酒店。
高端酒店消费者爱珠宝手表,中档偏好服饰鞋帽
总体来看,高端酒店消费者有两个明显消费场所偏好,即高端餐饮与珠宝手表,对比酒店平均值,其偏好度已经达到6.2个百分点及7个百分点。四类细分酒店市场的消费者中,中档酒店消费者对服饰鞋帽及餐饮的偏好,反映出其物质及社交需求;精品酒店更加追求精神享受,对休闲娱乐有明显偏好;经济连锁酒店消费者相较而言,其消费点仍集中于生活服务方面。
餐饮偏好大不同:高端爱西餐,经济连锁吃快餐
目前整个酒店市场的消费者目前对简餐快餐、咖啡水吧以及中餐正餐有明显消费偏好。但与平均值比较后可以看出,拥有更高消费水平的高端酒店消费人群对中西餐的偏好更加突出;经济连锁酒店则对快餐简餐以及火锅的消费偏好更高,“经济实惠”消费观念更强;中档酒店消费人群的消费偏好与酒店餐饮设施基本一致,即对咖啡水吧及中餐需求更高。四个细分市场中,精品酒店消费者目前的消费偏好普遍低于酒店平均值,但却在日料上的消费与酒店平均值持平。
电影院成80、90后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消费
除餐饮外,日常休闲娱乐也是酒店消费者易产生消费的环节,也是不同类型酒店消费者差异化消费最明显的部分。从统计数据看,中档酒店消费者对儿童娱乐、台球室的偏好明显高于其他三类酒店消费者,侧面反映出部分中档酒店消费者常以家庭为单位外出娱乐。其次,高端酒店消费者对电影院以及足疗按摩的消费偏好更高,对比酒店消费平均值有超过5个百分点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酒店消费者为80、90后,除中档酒店外,其他三种类型酒店消费者都将网吧视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大众点评、美团、去哪儿最受酒店消费者欢迎
在大部分酒店消费者都会使用的一些旅行产品平台上,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与酒店消费者的平均喜好对比,高端酒店消费者更偏向使用大众点评;中档与经济连锁酒店消费者更偏向使用美团团购与去哪儿;精品酒店消费者的需求则延续了“分布均衡”的态势。
三、2016中国酒店品牌运营案例解读
品牌指数:受传播媒介及品牌竞争压力影响,整体波动下滑
通过对比近三年各个细分市场在迈点品牌指数MBI上的表现,我们发现了一定规律:虽然在2015年9月迈点品牌指数MBI监测系统进行了升级,使数据出现一定差异,但整体来看,近几年传播媒介的多样化让品牌推广越来越分散,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传统酒店固态功能的差异逐渐缩小,无论是高端酒店还是中低端酒店品牌都开始重视自身品牌建设。品牌酒店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扩大,导致近三年各类型酒店品牌指数波动强烈,这在高端与经济连锁酒店品牌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档与经济连锁酒店用户关注度反向发展
通过整理用户在主流搜索引擎上对品牌的正向检索情况,我们统计整理出了用户关注度这一数据,试图尽可能地还原近三年市场对各类型酒店品牌的真实关注情况。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经济连锁酒店的用户关注度即搜索量呈现出巨大波动,总体下滑趋势十分明显;高端酒店部分,则呈现出震荡式发展态势;中档酒店的用户关注度持续上扬,有望接近高端酒店。与前三类酒店品牌的强烈升降表现不同,我们也发现,仍属小众消费范畴的精品酒店,虽然近两年用户关注度呈现小范围提升,但总体仍处于低水平。
去哪儿、携程是酒店口碑积累的重要平台
从消费者口碑来看,高端酒店品牌在TripAdvisor上的好评率明显领先其他三类酒店品牌;经济连锁与中档酒店品牌的口碑则在去哪儿网与艺龙网体现出一定优势;精品酒店在携程网的好评率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酒店品牌的口碑都集中在去哪儿网与携程网,TripAdvisor与住哪儿网的点评则相对较低。
对于酒店品牌而言,随着OTA垄断趋势不断加强,既要保持与OTA的良性合作关系,扩充预订体系、提升品牌露出频率,又需持续探索、建立长效化的自有预订渠道与会员体系。只有平衡两者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实现预订与口碑的长期稳定。
新浪、迈点、搜狐、中国网、人民网发稿最多
通过统计2016年全年各酒店品牌在不同平台的媒体投放量后,我们发现,新浪旅游、迈点、搜狐旅游、中国网、人民网、美通社、南方网旅游等是酒店业媒体宣传最集中的几大平台,其酒店品牌相关新闻逼近3万条,占全行业媒体的76%。
2016各细分市场TOP10品牌案例解读
2016各细分市场TOP10品牌相较上一出现了重大变化,品牌运营表现的差距造就了各个品牌影响力指数的高低。在这一板块,我们将从2016各个细分市场TOP10品牌出发,深入挖掘品牌影响力的变化趋势,为酒店集团分析自身及竞争对手、谋划下一阶段的战略转变提供一定借鉴。
1.国际与国内高端酒店品牌指数TOP10解读
2016国际高端酒店品牌TOP10中,超过70%的品牌其指数与上一年相比略有提升。在排名上,希尔顿力压群雄斩获本国际高端酒店品牌榜首之位;喜来登的品牌指数表现在2016年出现下滑,位居次席。此外,凯宾斯基也成为2016TOP10榜单中的新晋品牌,其名次较去年上升7位。
国内高端酒店品牌TOP10之中,碧桂园凤凰、唐拉雅秀与维景国际同为新晋品牌。与国际高端酒店品牌TOP10中的升降情况相比,今年国内高端酒店品牌指数集体上升,略胜一筹。其中锦江的指数表现十分亮眼,即便放在国际高端酒店品牌TOP10中,仍有一席之地;此外唐拉雅秀相较去年提升了12位,同样值得认可。
2.全服务中档与有限服务中档酒店品牌指数TOP10解读
与国内高端品牌一致,全服务中档酒店品牌TOP10在2016的品牌指数也呈现集体提升,但排名变动并不大。在品牌排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名人成为了新晋TOP10品牌,其在2016当中无论是媒体曝光方面或是用户关注度上,都有了一定提升。除此之外,戴斯相较去年有着4位的名次上升。
有限服务中档酒店品牌排名对比当中,万信与亚朵为新晋TOP10品牌。其中伴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的万信相较去年提升了13个位次;而亚朵的融资不断,也让其在2016实现了品牌影响力的飞升。
3.经济型与平价酒店品牌指数TOP10解读
即使是TOP10品牌,也未能脱离经济型酒店市场下行大环境所带来的影响。2016,有近50%的经济型品牌,其指数同比2015年有所下降。TOP10当中,如家与锦江之星超越7天,分列第一和第二。
尽管2016年迈点品牌指数MBI监测的平价酒店品牌只有20家,但TOP10品牌的指数表现却统一呈现出显著上升(同比上升幅度均在100%左右)。榜单中,A家、八方快捷、千里行都为新晋品牌。
4.精品酒店品牌指数TOP10解读
2016年除裸心品牌指数有所下降外,精品酒店品牌TOP10其他9家品牌的指数表现出现提升。在排名上,悦榕庄依然保持着精品酒店头把交椅的位置,御庭、悦椿、诗莉莉同为新晋品牌。
对于酒店集团及相关品牌而言,迈点品牌指数MBI实时反映了市场真实关注与互动反馈行为。无论是品牌的用户关注度、媒体关注度,或是口碑表现与主动运营情况,都会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留下痕迹,而数据,也让我们对一个品牌的价值判断有了新的参考维度与计算方式。
综合全年数据来看,国际高端与国内高端品牌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经济型酒店影响力正在逐步下滑,品牌升级转型成为关键;精品酒店暂未有醒目的指数表现,但总体向好,未来值得关注;全服务中档与有限服务中档在狂热的市场增长后,也开始向品牌化发展展开探索。而今,全新的酒店业市场已经形成。
结语
1.酒店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新兴经济带高度活跃
纵观2016中国酒店业数据表现,就目前市场规模而言,中国酒店市场仍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带;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吸引着无数酒店驻扎,但重庆、成都等西南经济圈的酒店市场也在逐渐壮大。各个城市酒店市场高度活跃,新增酒店此起彼伏,酒店新品牌不断涌现。
2.固态竞争削弱,品牌竞争再升级
高端酒店市场与经济连锁酒店市场的成熟引来了不同的发展方向。高端酒店市场拥有忠实的消费群体与稳定的品牌影响力,虽曾遭遇寒流,但回暖之势已然兴起。经济连锁酒店走入发展困局,寻求新的品牌运营模式、探索新的盈利可能,成为其努力确保早期积累下的品牌影响力与忠实客群的关键手段。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与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升级,中档酒店受到了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共同青睐。此外,精品酒店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崛起而引发大量关注,然而其品牌运营能力的成长、市场生态及标准的完善、客群消费观念的培育,仍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摸索。
3.消费式经济增长模式下,掌握核心客群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升级迭代,掌握核心消费客群显得至关重要。就目前中国酒店市场而言,80、90后已成为酒店消费的主力军。这部分消费人群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对酒店关联场景高度依赖,容易受酒店品牌营销引导,从而对品牌产生较高忠诚度。
6.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精华版 篇六
弋阳县南岩镇中心小学 郭东海
摘要:这是一例关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咨询案例。求助者是一名11岁的四年级男生,因学校生活不适应加之不良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形成攻击性行为。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经过收集基本资料,综合考虑求助儿童的特点,商定了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在家长配合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咨询师采取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减少直至消除求助幼儿的不良行为,帮助其重新建立良好的社会适应模式,并对求助者行为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解决方法都进行了较为深入详尽的分析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咨询效果。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
张杰,男,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子。由该生班主任教师领来咨询室,言称无法管教。身高大约1.40米左右,看起来很瘦弱,脸色苍白,头比较小,但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高中毕业,以做不锈钢窗户为生,母亲初中文化,在家做家庭妇女。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族无精神疾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108
二、主诉
张杰称,“讨厌老师,瞧不起人,对我不公平”;“讨厌同学,大家老是欺负我,看不起我”:“现在没兴趣学习”;“我没欺负人,都是别人先惹我”;“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然就吃亏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主诉:因为是独生子,家里非常疼爱,尤其是爷爷奶奶,更是凡事都由着他。孩子三岁时,爷爷奶奶帮忙带过大概一年时间,像小皇帝一样伺候着,后来父亲发现这样不行,夫妻两人坚持自己带,与老人分开住了。孩子读幼儿园时就比较好动,坐不住,与同学相处不太好。读小学时,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课也不听。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为此已经转学三次了。曾怀疑他智力不正常,带他到南昌医院看过,可医生说他智力正常。平时在家喜欢一个人呆,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父母管教,就与父母争执,有时会与邻居吵架。
班主任处了解到的情况:该生成绩特别不好,又喜欢上课脱鞋(他左脚有六个脚指头),同学不愿和他相处。他就经常故意拿同学的东西,或者故意打同学,想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和他一起玩耍。可是他又不会和同学相处,一旦同学惹了他,他一定要报仇,非要把同学打一顿回来不可。有一次,他竟然拿起一瓶刚买的可乐向同学使劲砸去,还好同学躲过了,结果把教室的玻璃砸了一个大洞。其实就他课堂表现来说,只要你抓住机会表扬他,他也会很高兴,露出会心的微笑,会表现的更积极一些。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因为课前我都要求他们预习,熟读课文和生字。我叫他站起来读生字,因为只有五个生字,所以他全都读对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我当时就叫同学们好好表扬了他。当他听到同学们的大声表扬“占浩杰,你真棒!”时,脸上顿时阳光灿烂起来。那一刻,我真觉得他很可爱。可没过几天,他就又掀起了一个轰动全校的大事件:那天刚做完操,一回到教室,班长只是批评了他几句,说他做操不认真,他就抓起班长的红领巾使劲往下拽,当时班长都被他勒得差点喘不过气来,同学们赶快告诉了数学老师钱老师(当时我这个班主任去开会了),钱老师叫他赶快放手,可他就是不放手。这时钱老师只好拿起讲台上的竹棍吓唬他:你再不放手,我就打你手了!可占浩杰还是不放手,这时钱老师就生气地打了一下他的手,没想到他突然伸出双手来抢钱老师的棍子,钱老师一不注意,棍子竟被他抢走了,钱老师想抢回棍子,可怎么也抢不回来,钱老师又叫来英语老师帮忙抢棍子,可俩个老师都抢不过来,钱老师还差点被他拉摔跤,这时钱老师火冒三丈,从没见过这样的学生,就打了他一下,没想到他竟骂起老师来,说老师是神经病,是猪。后来我闻讯赶来,他平时会听我的话,可这次我也抢不回他手中的棍子,也叫不到他去办公室,我只好请来德育室的童主任处理这事,童主任毕竟是个男老师,又人高马大的,终于把棍子抢掉了,可请他去办公室时,他就赖在教室地上不走,后来只好请来他爸妈把他接回去教育一周。现在他情况有所好转,但对学习更不感兴趣了,隔三差五还是和同学打架。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攻击性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该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加上平时爱打架惹事,因而在班级里没威望、没朋友,长期受冷落;有时同学和老师也往往会由于思维定势。使他承受一些不公平的指责:有时老师不能一视同仁,对该生要求过严,动辄惩罚,从而更引发其强烈的不满情绪,借攻击行为来发泄并谋求被承认和尊重的需要。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的攻击行为;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良的社会交往行为上,无论是攻击性的行为倾向还是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习成绩的下降,都是因其不良的社会适应模式所直接导致的。而这一系列的不良行为模式,都是在其成长经历的背景下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不断习得和形成的。这其中无论是情绪的变化,还是行为的异常,也都同样存在着个体社会认知的偏差和不合理等因素。而行为的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会加剧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极易导致反社会和攻击型人格的养成。
另外,求助者目前的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他所处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2、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和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提供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和中止咨询。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并遵守预约时间,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及费用
每周1-2次,每次60分钟左右,由于是学生不收费。
九、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巩固阶段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件与规则。
2)会谈,通过真诚、关注、共情、及理解技术与晶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一种密切合作、温暖、安全的气氛,收集临床资料,探寻其心理矛盾,了解其改变意愿。
3)智力测验,同时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确定咨询目标。
5)将测验结果反馈父母及孩子,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父母与孩子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6)布置咨询作业:
a.“再现”事件:父母与孩子重新讨论“与老师冲突”事件,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如何更好。
b.父母有必要与老师去谈一次,让老师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并取得老师的谅解和支持。努力让该生融入平等、友好、互助的班集体中,以助其重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c.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
第二次咨询: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突破“攻击性”应对策略。
方法:会谈、行为治疗仿同法
过程:
1)行为契约法反馈咨询作业:父母与孩子交流了“老师冲突事件”,父亲与老师谈了孩子的事,班主任谅解了孩子,孩子向老师道了歉,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上课表现有进步;
2)与孩子就“最受欢迎的同学”谈“人际交往”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觉知;
3)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进行演练。4)布置咨询作业:
a.父母继续“特意”积极评价:只找孩子的优点,并至少准备10句好话; b.孩子按“行为契约”行事,诸如:不主动打人、不主动骂人、每天早上对着镜子笑三下、上课“盯”老师、回到家说“我回来了”,出门说“我走了”„„ c.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
第三次咨询:
目的:学会合理评价;提高自控力;加强亲子交流。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治疗代币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行为契约”完成顺利,得到老师表扬,并在某天课间操时有个同学踩了他的脚一下,他也没有生气;父母说孩子10句好话,让父母与孩子体验感受;
2)进一步分析行为与情绪、人际的关系,强化“合理观念”,并引导对人对事的合理评价,练习评价班主任及父母;
3)改“行为契约法”为“代币法”,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4)咨询作业:
a.找班主任老师的3个优点;
b.执行“代币法”,以“代币”量赢得自己愿望的满足,诸如:买某本书、去游乐场一次、零用钱等等。
第四次咨询: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发展学习策略;增强自信心。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肯定其学习能力,找出学习策略问题;
3)训练“提问法”,以提高课堂效率,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4)布置咨询作业:
a.选一门课,每天准备好一个问题,带入课堂,在课上找答案; b.收集别人对他的“微笑”与“好话”; c.父母继续“代币”激励。
第五次咨询: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
过程:
1)反馈作业:评价“提问”应用,调整提问角度;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进一步巩固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八、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半年的辅导,在各方的努力下。该生的攻击性行为大大减少,能与他人和平共处,有时还能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这显示辅导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九、体会与总结
通过本次辅导,本人认为在辅导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辅导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辅导对象的特点,选取适合的、多样化的辅导方式,以便准确地消除辅导时象关键性的心理障碍,以取得辅导的成功。
2、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发晨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要获得有效的辅导效果,必须要与辅导对象的家长和教师取得诚挚和深八的沟通及联系,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促使他们共同为辅导对象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及良好的成长环境。
3、由于辅导关系直接影响辅导的效果,因此,必须要与辅导对象建立真诚、尊重、接纳与信任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使辅导对象主动、自觉地通过辅导改变自身的不良心理品质与行为。
4、由于问题行为的矫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辅导中辅导员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止步不前。必须以“大目标、小步子”渐进的方式,不断地获得心理问题的改善。同时由于在问题行为的改善中,辅导对象会出现反复的现象,所以辅导者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才能不断地强化和塑造其适应性行为,以巩固和加强矫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郭念锋主编 2012年7月 民族出版社出版 2.《心理咨询师(三级)》 郭念锋主编
2012年7月
民族出版社出版 3.《心理咨询师(二级)》 郭念锋主编
2012年7月
7.考研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篇七
刘某, 22岁, 大四女生。性格内向、好强。父母务农,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经询问, 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近一个月来情绪低落、焦虑, 总是担心父母会因过于操劳而死去, 无法有效复习, 犹豫是否应该放弃考研而去工作。
个人陈述:父母为老实本分的农民, 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自己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一份好工作, 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从小学到高中, 成绩一直都很好, 进入大学后, 成绩却只处在中等偏上水平。究其原因, 认为是高中时选错文理班造成的, 以致现在一直对自己的化学专业提不起兴趣, 而自己感兴趣的是文学。大三下学期, 意识到如果一辈子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很痛苦, 于是决定考取文学方向的研究生。父母也很支持, 但因家庭条件一般, 父母的身体状况又不好而犹豫不定。前些日子, 同学的爸爸生病去世, 同学说是劳累过度的结果。事后打电话回家得知爸爸感冒, 开始经常梦见爸爸因过于劳累得了不治之症。内心挣扎, 想要放弃考研, 又心有不甘。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神情焦虑、沮丧, 反复揉搓双手。无幻觉、妄想, 智力正常, 自知力完整, 对自己的现状有一定认识, 并有强烈的求助愿望。目前十分焦虑, 并伴有轻度的抑郁情绪。平时比较安静, 和同学、老师的关系很好, 学习上很刻苦。
四、评估与诊断
(一) 诊断结果。
一般心理问题。
(二) 诊断依据。
1.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个性相对稳定, 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求助者自知力完整, 担忧自己的行为状, 有求治愿望;无逻辑思维混乱, 无感知觉异常,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可排除精神病。
2. 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特点属于常形, 与现实处境相联系, 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持续时间短, 社会功能损害程度较轻, 痛苦程度也不严重, 构不成神经症。
3. 根据求助者焦虑、紧张等持续时间不足一个月, 现实刺激不是很强烈, 心理紊乱只局限在担心父亲得病以致死亡, 内容并未泛化, 未严重影响其逻辑思维, 社会功能尚可, 能正常学习和工作, 只是效率有所下降, 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 心理测验:焦虑自测量表 (SAS) , 标准分62, 提示为中度焦虑;抑郁自测量表 (SDS) , 标准分57, 提示为轻度抑郁。
(三) 鉴别诊断。
1. 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求助者知情意统一, 有自知力, 主动求医;求助者的知情意等心理过程协调, 个性未发生明显改变;未出现逻辑思维混乱与精神病症状, 可排除精神病。
2. 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虽有情绪低落, 但不是主要症状, 也无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状, 可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3.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 预感到似乎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并且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是由具体现实事件和特定处境所引起, 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 心理冲突未变形、泛化, 且持续时间不足一个月, 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求助者主要是在考研的现实压力下对负性信息处理不当, 从而影响正常复习, 未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且病程不足一个月, 未出现泛化, 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病因分析
(一) 生物因素。
未见生物学原因。
(二) 社会因素。
1. 早期经历:成长和生活经历健康、顺利。
2. 人际关系:与父母、朋友、老师等关系很好, 社会支持系统良好。
3. 负性生活事件:同学的爸爸生病身亡, 其同学说是过度劳累致死, 求助者受其归因影响, 担心自己的父母也会因此死去。
(三) 心理因素。
1. 错误认知:求助者受同学对其父离世归因的影响, 产生错误联想, 担心自己的父母也会因同样的原因患病离世。
2. 情绪方面:自己不能解决担心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困扰。
3. 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甚至想以放弃考研来避免父母生病去世, 减轻内心冲突。
4. 个性:内向, 自我要求高。
六、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 同求助者协商, 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父亲感冒就与我考研有关”和“感冒就会死亡”的错误认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缓解焦虑情绪。
最终目标和长期目标:建构合理的自我认知, 增强焦虑应对能力, 增进心理健康。
七、咨询方案
(一) 咨询方法与原理。
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放松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疗法就是训练人们随意地放松全身肌肉, 以保持心情处于轻松状态的方法。该疗法认为一个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如果“躯体”反应改变了, “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合理情绪疗法倡导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情绪体验, 使他们在治疗后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和敌意生活, 帮助他们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和担心, 这是错误认知负性信息的行为表现。如果任由其发展, 就会严重影响求助者正常的生活、学习。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问题有自知力, 焦虑情绪尚未泛化, 只是存在认知偏差和错误观念, 自己难以调适焦虑情绪, 因此适合采用放松训练, 以放松代替焦虑, 进而缓解症状。同时通过合理情绪疗法从根源上纠正其错误认知。
(二) 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安排与费用。
将已书面打印的双方权利和义务, 交与求助者一份, 并将另一份贴在墙壁上, 以方便随时查看。来访者若有疑问, 可随时提出。一次/周, 50分钟/次, 共5次。学校咨询, 免费。
八、咨询过程
(一) 第一次咨询。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进行初步评估诊断, 确定主要问题, 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引导求助者思考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 询问基本情况, 介绍心理咨询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做SAS、SDS自评量表, 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了解求助者咨询的原因, 以及想要达到的咨询目的;发现问题, 作出评估和诊断, 并与求助者一同制定咨询目标;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 引导求助者思考自己的问题;将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贯穿在整个咨询过程中。
(二) 第二次咨询。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挖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引导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通过会谈加强咨询关系;引导求助者分析自己的问题, 以及发现其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焦虑源于“爸爸感冒是因为我, 爸爸感冒了就会死去”这些不合理信念。
(三) 第三次咨询。
目的:以合理信念代替原有非理性观念;纠正杞人忧天式思维, 客观地看待爸爸生病这件事;缓解因错误归因所带来的焦虑情绪。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的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
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 使求助者明白其不合理信念具有糟糕至极的特征,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 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 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 而难以自拔。帮助求助者分析围绕考研的不合理情绪, 使其客观看待父亲生病与考研之间的关系,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具体采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 引导求助者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作业:完成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四) 第四次咨询。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方法:会谈、放松训练。
过程:反馈作业完成顺利, 继续执行;指导求助者以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布置练习放松作业。
(五) 第五次咨询。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回顾咨询过程, 使求助者清晰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 认识到自己在咨询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再次施测问卷, 发现SAS标准分39, SDS标准分35, 并与咨询前对比;总结咨询成果, 肯定求助者取得的进步;告知求助者若生活中再出现不合理信念时, 可尝试用合理情绪疗法来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九、咨询效果评估
(一) 求助者自我评估。
焦虑情绪明显缓解, 能以正常心态看待爸爸生病, 复习效率提高。
(二) 同学反映。
求助者能专心备考, 不再忧心忡忡和愁眉不展了。
(三) 心理测评复查。
SAS标准分39, 焦虑情绪消失;SDS标准分35, 抑郁情绪消失。
(四) 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 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 可以专心备考。
摘要:刘某, 大四学生, 因情绪低落、焦虑、学习效率下降近一个月, 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改变求助者糟糕至极的非理性观念。同时还配合行为疗法, 对其情绪问题进行放松训练。经过五次咨询, 刘某学习效率提高, 情绪稳定, 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焦虑,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二级)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2]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基础理论) [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5.
8.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篇八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情感问题 ;认知治疗
―、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郑某,女性,24岁,汉族,在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工作。
(二)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有一哥哥。自小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关系良好,由于比哥哥小七岁,家人都随着来访者的性子。形成一种只顾自己的性格。来访者和家人关系并不是很融洽。上学时朋友不多,比较喜欢独处。工作后,就更没有朋友了。
(三)来访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功能状态:
精神状态:伤感,情绪低落,失落,总觉得生活学习没意思,经常哭泣。自我价值感降低。
身体状况:身体状况不佳,经常失眠,头痛,胃胀,食欲下降,但身体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社会功能:工作能勉强应付,与人交往的兴趣降低。
(四)心理测量结果:
SCL-90:总分115分(分界值为160分),躯体化1.00,抑郁2.46,焦虑2.40,强迫1. 6 (求助者有抑郁问题);
SDS:48分(分界值为53分);
SAS:40分(分界值为50分)。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述:
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与人交往的兴趣下降,感到孤独空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对自己很失望,没心情,感觉未来生活一片黑暗。
(二)个人陈述:我在某某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工作。有一次单位抽调计生人员下村,大概是三月份,我认识了现在的男友(他是街道管区书记,三十岁,离异,有一个五六岁的女儿跟他前妻。),他和我不在一处工作,他长得不错,又关心人,做事周全,我依赖他。想留在他那里工作,而他也想将我调到自己身边工作。我是七月份调到他那里的。十月份我们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我告诉家人,父母均不反对。但一进入十二月,男友就说快放寒假了,要接女儿回来过寒假。我开始烦闷,焦虑,坚决反对。威胁男友说如果让我见,我就打她。我让你家鸡犬不宁。但男友还是让他女儿来了。我无法接受,哭啊哭啊。哭掉一卷纸。我狠心放下这段感情却又难以割舍,内心极其矛盾冲突,情绪低落。对工作感到厌倦。一个多月来,没有和男友联系。经常失眠,头痛,胃胀.食欲下降。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身材高挑,匀称,面容娇好,扎着马尾辫。语言沉稳,气质不凡。但眉头紧锁,目光茫然,神情抑郁,长吁短叹。对人有礼貌,说话有条理。
朋友陈述:她各方面条件还可以,人长得也不错,又有能力,为人较真诚。最近段时间,发现好像心情不太好,不爱和大家说话,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母亲陈述:她从小就非常好强,什么都随着她。家里什么活儿也不让他干。我和她爸爸哥哥都惯着她。
四、评估与诊断
(一)、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抑郁、焦虑、睡眠障碍。
(二)、对该求助者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进行判断,该求助者知情意三者协调,有很好的自知力,主动就医求助,无精神病的感知觉和思维的异常症状,排除精神病,属于非精神病性的心理紊乱的一般心理问题。
求助者表现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病程不长,没有造成很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排除抑郁神经症。有焦虑的现实情况,排除焦虑神经症。没有易激惹的症状,并没有感觉想控制或控制不了的情况,因而排除神经衰弱。
按照许又新的神经症的诊断依裾,来访者患病不到三个月1分,自己可以主动摆脱1分,能正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1分,总分为3分,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自我认知良好,因此可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2、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持续在一个月左右,半年以下。来访者的痛苦情绪持续1个多月。
3、反映强烈。来访者常常感到孤独、空虚,生活没有意义,感到前途渺茫,自我价值感低。
4、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对学习感到厌倦,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下降, 与人交往的兴趣下降。
5、情绪内容泛化。来访者的情绪低落泛化,对生活感到厭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不主动就医,伴有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该来访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根据心理冲突的性质判别,来访者的心理冲突属于常形,排除神经症的可能。心理冲突有常形和变形之分。常形与现实处境直接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具有道德性质;变形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联系,涉及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如果心理冲突限于常形,充其量只是心理生理障碍,而不是神经症。来访者的心理冲突时由于放不下过去的感情而造成的,与现实处境直接联系,具有道德性质。
3、身体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
4、从测验结果来看,来访者躯体化、抑郁情绪明显。主要症状是,心情低落,失望、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
(四)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①父母对女儿过于溺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妈妈很少管;②男友的女儿就要来了,不想接受与自己一起分享男友的感情。
(2)心理原因:①从小养成较内向,要强的个性。②行为模式上,较多顾自己,不考虑他人感受。
五、双方协商制定咨询方案
(一)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与来访者协商,确定以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改变情绪低落状态,主动与外界沟通。打开自己的心胸,包容别人,关心别人,关注别人的感受。重新树立自信心,转变不合理认知,提高认知水平。
(2)长期目标及终极目标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懂得关爱家人,增强杜会功能。促进人格成长,促使潜能发挥。
(二)咨询选用的方法与原理
1,支持疗法--通过创设真诚、尊重、温暖的氛围,运用通情达理、解释、安慰、鼓励、指导等技术,给予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支持,使其尽情地渲泄痛苦、抑郁情绪,使一个月以来的压抑心情得到放松。这种疗法不用去分析求治者的潜意识,而主要是支持、帮助求治者去适应目前所面对的现实,故又称为非分析性治疗。 2,合理情绪疗法--运用艾利斯的ABC理论,找出来访者头脑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针对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促使来访者产生合理的认知、情绪,并建立新的有效行为。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来访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她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三)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1)向咨洵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1)有权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存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力向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3)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1)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而的内容;
(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四)咨询时间和费用
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共5次。收费标准:每次60元。
六、咨询过程
(一)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
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心理帮助阶段:首先,帮助来访者进行放松训练:其次,帮助求助者分析问题,让其了解和识别不合理信念并对行为负责,从而努力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建立新的合理信念,并加以运用。
结束与巩固阶段:将来访者在咨询中建立的合理信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次咨询)
1,目的: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收集来访者的症状及其原因的有关信息和资料。
2,方法: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具体化等技术让其尽情倾诉,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完成心理测验。确立适当的咨询目标,制定可行的咨询方案。
3,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木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2)协助来访者做相关的心理测验,同时了解来访者的成长经历。
(3)了解来访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陈述自己的问题出在里,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
(4)发现来访者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
(5)与来访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咨询方案。(6)安排日程。
第二阶段〈1次):支持与领悟。
1、使来访者尽情地倾诉心中的烦恼,渲泄不良情绪,咨询师通过倾听,以言语和非言 语的形式表达理解、共情、支持。
2、使用解释等技术,帮助来访者达到认知领悟,明确自已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这一阶段的咨询,来访者一吐为快,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并初步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固然是由负性生活事件引起,但与自身的人格和认知因索也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自己过于自私。因此,自己应负责任。既然选择了当前男友,就意味着选择了其女儿。
第三阶段(2次):帮助与改变。通过前几次的咨询,我感到来访者有很多认知方式和观念是不合理的,在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让郑某认识到使自己难过痛苦的,不在于事件本身,而是她对事件不正确的理解和评价。第一步:运用理论
1、解释ABC理论,并帮助來访者接受这一理论的观点。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她的情绪问题是由于她现在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
2、与来访者共同找出其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无论我对别人好不好,别人都应该对我好”等。
3、辩论:咨询师积极主动地、不断地向来访者发问,对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使其认识到自己信念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放弃这信念。
4、布置认知家庭作业,鼓励来访者自己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来访者有很强的领悟力,并能积极配合咨询师,认真完成家庭作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访者逐渐消除了一些不合理信念,建立起积极的合理的信念,并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心中常有踏实而温暖的感觉。现摘取咨询过程的一段,如下:
来访者:我妈妈什么也不管我,什么也不让我干。
咨询师:相对于你哥哥,妈妈更疼哪一个?
来访者:我哥哥比我大七岁,妈妈当然疼我了!连哥哥也不敢怎么样。
咨询师:你嫂子呢?
来访者:她更不敢了,我根本不理她!
咨询师:她是你嫂子,你也不理吗?
来访者:当然不理了,我想理就理,不想理就不理他们。
咨询师:如果他们让你买东西给他们,你怎么样?
来访者:不可能,我才不会买给他们呢。
咨询师:如果爸爸妈妈让你买东西呢?
来访者:我就说你怎么又让我给您买东西?
咨询师:给侄子、侄女买过东西吗?
来访者:(摇头)没有。
咨询师:如果你结婚,我们都需要哥哥嫂子送的,你怎么处理?来访者:(思索)......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咨询师:你说呢?别人家的小姑是怎么做的呢?
来访者:嗯,我明白了,我以后也像别人一样关心家人。
咨询师:我们在包容关心别人的同时,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第二步:鼓励来访者包容别人,关心别人。关爱家人,悉心体贴家人。扩大交往,主动向亲人、朋友倾诉自己的痛苦,寻求情感上的支持,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真情,从而建立起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三步:确立生活目标。敞开胸怀,拥抱家人,包括公公婆婆,拥抱男友的女儿。接纳生活给予的一切。这是帮助来访者走出情绪低落,真正进入健康状态的根本保证。
第四阶段(1次):结束与巩固。
1、总结收获.指出来访者在咨询中取得的成绩、进步,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2、回顾咨询要点,检查咨询目标实现的情况,进一步巩固咨询成果。
七、咨询效果评价
1、来访者自我评估:情绪变得开朗、乐观,头痛减轻,食欲、睡眠良好,只是偶尔失眠,对自己和其他事物有了重新认识,心态平和,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2、咨询师的评估:来访者进步很大,情绪低落明显好转;认知水平显著提高,由于惯性,偶尔还会出现不合理信念,但自己能意识到,并自觉地进行辩论;社会功能增强, 能主动与人交往,并树立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3、他人及朋友的评估:家人及朋友都觉得来访者变得比较开朗,跟来访者交流更加顺畅,关系也较之前更加融洽。
4、心理测验结果:
SCL-90:总分44分,躯体化0.08,抑郁1.0,焦虑0.6,强迫0.8; SDS:总粗分35分;
SAS:总粗分28分。
半年后追踪反馈的结果,来访者情绪稳定;人际关系良好,和家人相处较好;和男友已经结婚,能够接纳公公婆婆,女儿只是偶尔见。每天记日记反思自已;能够更加成熟的对待家人。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
[3]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下册)》,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年版,笫1版,笫15-17頁、第135- 146页.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精华版】推荐阅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01-06
一例大学生空虚心理案例分析报告01-08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案例20110-02
【精华】小学生滑雪作文07-19
【精华】小学生作文800字06-26
【精华】春节小学生作文100字07-16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3《桃花心木》教学案例07-09
个别学生心理辅导案例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