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教案分析

2024-07-12

液压传动教案分析(精选9篇)

1.液压传动教案分析 篇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液压传动工作原理及组成,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的定义,熟悉液压传动的基本组成,为学生顺利理解液压传动总体架构提供保障。

点: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点:

液压传动的组成。

授课方法:

讲解为主、善于互动、回顾总结、解惑精练

授课时数:

4学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介绍、学习要求:

上课听懂、及时复习、反复巩固。

●液体传动与机械传动优缺点比较:

调速、缓冲、布置、漏油、维修等。

●前言知识:

机器的组成:原动机、传动机构、工作机构

传动的作用:1、传递动力;2、转换运动状态(方式和位置);3、调节速度、方向等。

任务一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1

什么是液压传动

一、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举例】液压千斤顶

【分析】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截止阀关闭时:若下压:小缸向大缸压油,载荷上行。若上抬:油箱向小缸补油,载荷不动。

截止阀打开时,载荷下行。

【问题】为什么能实现力的放大?力的放在倍数等于多少?两缸速度、行程比又分别等于多少?

【定义】液压传动: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借助于密封工作空间的容积变化和油液的压力来传递能量的传动方式。

二、液压传动的组成及图形符号

1、组成【分析】动力传递路线图。

原动机→动力元件→控制调节元件→执行元件→工作机构

动力元件:液压泵,将原动机的旋转机械能转化成液压能输出。

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将液压能转化成机械能输出。液压缸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或往复摆动,液压马达实现连续回转运动。

控制调节装置:液压阀,控制调节系统方向、压力和流量。

辅助装置:油箱、油管、过滤器、蓄能器等。

【分析】液压传动不包括原动机和工作机构。

【分析】液压缸所作的运动不能仅理解为作往复直线运动,说成往复运动反而是正确的。

【分析】液压阀不是能量转换元件,但其液压能的肯定会减小。

2、符号

每一元件均用规定的符号来表示。

【举例】节流阀、溢流阀、三位四通换向阀。

三、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1、优点

1、调速范围广;2、易于总体布置;3、能缓冲吸振;4、体积小、重量轻;5、操作简便省力;6、元件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2、缺点

1、泄漏大、能量损失大、发热大、效率低;2、制造精度高,不易检修;3、受温度影响较大;4、有时噪音大。

§1-2

液压油

一、液压油的性质

1、了解密度和重度的概念,知道液体的压缩性和热膨胀性;掌握液体粘度的表示方法、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2、了解液压油的基本要求及其选用原则;

●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液压与液力传动课是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今天通过一些事例,初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发生了兴趣。今后有必要在教学中向学生不断灌输有关专业理念,使学生热爱液压课,也热爱机械专业。

题:

§1-3液体传动的基本参数

§1-4

静止液体的力学性质

§1-5

流动液体的连续原理及压力损失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液体静力学、液体动力学和压力损失的计算,掌握液体压力、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力的计算方法,为元件的结构及油路的分析提供依据。

点:

液压作用力、流量、流速的计算。

点:

压力损失的计算。

授课方法:

讲练结合授课时数:

4学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1-3

液压传动的基本参数

一、液体的压力

液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称为压力。P=F/A

【分析】各种常用单位换算。

1MPa=106Pa

1个大气压=1.0133×105MPa≈105Pa

1kg/cm2=0.98×104MPa≈105Pa

【结论】1个大气压≈1kg/cm2

【说明】在企业里,有时将1kg/cm2读成1公斤,虽不规范,但约定俗成。

二、流量

流量Q=V/t,流速υ=Q/A(注意单位的划算)

三、功和功率

了解液体功和功率的含义

§1-4

静止液体的力学性质

一、液体静压力特性

1、液体静压力永远垂直于乘压表面;

2、静止液体中,任何一点所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压力都相等;

二、静止液体压力的表达式

【分析】回顾中学所学知识点

P=ρgh

三、压力的两种计算基准

●绝对压力:包含大气压力。

●相对压力:又称表压力,相对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力

●真空度:当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绝对

压力不足大气压力的那一部分值。

【举例】液压泵吸油口压力的三种表达方法。

四、液压油作用在平面和曲面上的力

液体作用力等于液体压力与作用面积的乘积。

【举例】液压缸、液压球阀芯、锥阀芯。

§1-5

流动液体的连续原理及压力损失

一、流动液体的连续原理

【分析】单位时间内流经密封管路任一截面的液体质量处处相等。

qv=常数

【结论】在单个连续液流通道内,流量处处相等。

【注意】液体分流、集流时,流入节点的流量

等于流出节点的流量。

Σqv入=Σqv出

二、液体的流动状态

1、层流:指液体在流动时呈不混杂的线状或层状流动。

2、紊流:指液体作混杂紊乱状态的流动。

3、雷诺数Re:用以判断层流和紊流

三、直管压力损失

1、层流状态的压力损失;

2、紊流状态的压力损失;

【分析】掌握直管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的压力损失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局部压力损失

【分析】什么是局部压力损失?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此处有关压力的概念与中学物理中所讲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区别,要使学生在及时适应,否则很可能造成学习上的障碍。流量、流速的计算,虽然在讲解例题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通过举一反三,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题:

任务二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2-1

概述

§2-2

齿轮泵与齿轮马达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液压泵概述,熟悉液压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掌握齿轮液压泵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了解齿轮马达的工作过程并与齿轮泵进行比较。

点:

液压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点:

液压泵基本性能参数指标。

授课方法:

讲授、观察、讨论及练习

授课时数:

4学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一节

液压泵概述

一、液压泵基本原理

【复习】液压泵、液压马达原理上相反,结构上相同或相似。

【分析】柱塞泵工作原理图。

容积增大-吸油

容积减小-压油。

基本原理-依靠密封工作空间的容积变化实现吸、压油。

【推论】液压泵实现工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有能形成容积变化的密封工作空间;

【分析】有些结构吸、压油腔分别设置,如齿轮泵、叶片泵,有些则混合设置,如柱塞泵。

2、有与密封工作空间相协调的配流装置。

【分析】配流装置起到连接油口与容积空间的作用,通常以配流盘(轴)的形式出现。

二、液压泵的分类

1、按结构分,有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等;

【分析】这三类泵结构和额定压力逐渐增大,性能也由差到优,但价格也由低到高。

2、按油口能否反接、泵轴能否反转分,有单向泵、双向泵;

【判定】结构是否完全对称。

【说明】液压泵一般为单向泵。

3、按排量能否可调分,有定量泵、变量泵;

【定义】排量:泵轴每转一圈所通过的油液体积,用V来表示。单位:m3/r4、按额定压力分,有低压泵、中压泵、中高压泵、高压泵。

【绘制】液压泵四个职能符号。

【分析】体积大,说明排量大,额定压力大,但实际工作压力和流量不一定大。

三、基本性能参数

1、实际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实际工作压力由负载决定,负载是指油液流动中所受的一切阻力。

2、实际输出流量:

qv=

qvtηv=

vnηv

qvt-

理论输出流量

ηv-容积效率

3、功率

P入=T*2πn

P出=pqv=pvnηv4、效率

η=

P出/

P入=ηv*ηm

ηm-机械效率

5、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分析】若载荷增大:压力增大,泄漏增大,流量减小,容积效率下降。

§2-2

齿轮泵

一、齿轮泵

(一)工作原理

轮齿分离,产生真空度而吸油;

轮齿啮合,油液受到挤压而压油。

【分析】大致结构、闭死空间压力。

【分析】由于齿轮齿数较多,转速较高,故实际吸油能力能够满足需要。

(二)困油现象与清除

理解困油现象的原因

【分析】如何解决困油现象。

(三)径向受力平衡问题

【分析】减少径向力不平衡方法:缩小压油口或者是适当增加径向间隙。

(四)端面间隙的补偿问题

【分析】端面间隙的补偿为什么需要补偿。

二、齿轮马达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一)工作原理

【分析】与液压泵可逆

(二)齿轮马达的结构特点

●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本堂课感觉在以下问题上易产生误解:一是变量泵是指排量可调,而非流量可调;二是泵的压力决定负载,而非额定压力;三是泵的效率既包含机械效率,又包含容积效率。这些问题如不在现在就强调清楚,就有可能导致后续概念的联锁错误。

题:

§2-3

叶片泵和叶片马达

§2-4

轴向柱塞泵

§2-5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用与维护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叶片泵、轴向柱塞泵,掌握这两种泵的结构原理和特点,弄清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掌握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液压泵、液压马达。

点:

叶片泵(两种)的工作原理

点:

轴向柱塞泵

授课方法:

讲解、观摩、练习和讨论相结合授课时数:

4学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2-3

叶片泵

一、双作用叶片泵及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利用相邻叶片间的容积变化吸压油。

【分析】由于转子每旋转一圈要进行两次吸、压油,故为双作用式。

(二)结构:

【分析】吸油口在左,压油口在右,故需要两个配流盘。

1、左泵体+左配流盘+定子(转子、叶片)+右配流盘+右泵体

2、油液流动路线:

吸油口→左泵体内腔→左配流盘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密封容积增大区域

两个密封容积增大区域→右配流盘两个压油窗口→右泵体内腔→压油口→

【分析】每个配流盘均有两个吸、两个压。

二、单作用叶片泵及工作原理

与双作用泵的区别:定子内表面、存在偏心距、叶片后倾、单作用、配流盘为1个,吸、压油窗口也只各1个、变量泵、径向力不平衡。

三、叶片泵的特点

1、优点: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结构紧凑,容积效率较高;

1、缺点:结构复杂,零件制造精度高。

四、叶片马达

1、工作原理

【分析】注意和叶片泵的比较

2、结构特点

§2-4

柱塞泵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XB型)

一、工作原理

圆盘倾斜,缸体旋转,柱塞往复运动,柱塞底部容积变化而吸压油。

【介绍】柱塞底部容积变化不断在进行增大、减小,也即吸、压处于同一个容积空间。

二、XB型泵的结构

1、总体结构:

【分析】主体部分+变量部分。

【注意】配流盘通过短销固定在右泵体上;因吸、压油口均在右泵体上,因而仅需一个配流盘。

2、回程弹簧的作用:

1)使柱塞头部贴在斜盘上,保证柱塞能够外伸吸油。

弹簧力→内套→钢球→回程盘→滑靴→斜盘

【分析】依靠斜盘的作用,柱塞是可以自行内缩的,但如果无此弹簧力的作用,柱塞显然不会自行外伸,因而就不会产生吸油。

2)使缸体贴在配流盘上,使泵同时具有较低的泄漏和摩擦。

弹簧力→外套→缸体→配流盘

【分析】弹簧力虽然较大,但对于体积很大的柱塞泵来,显然不会使机械效率有明显地下降。但却使泄漏有明显地减少,容积效率大幅度提高。

3、为减少因压力突变而产生的冲击,配流盘吸、压油窗口前各开一个阻尼小孔,并使实际上的封油区处于垂直对称位置。

三、特点

1、单向泵:配油盘结构不对称。

2、变量泵:改变斜盘斜角,调节柱塞行程。

3、高压泵:Pe=32MPa.即使承受高的压力,也具有较低的摩擦和泄漏。

§2-5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用和维护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型

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使用

三、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四、常用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型号说明

【分析】

了解常见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型号的表示意义。

●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叶片泵、轴向柱塞泵,掌握这两种泵的结构原理和特点,弄清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掌握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液压泵、液压马达。

题:

任务三

液压缸

§3-1

液压缸的类型及其特点

§3-2

液压缸的结构与组成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液压缸,掌握活塞式液压缸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以便为今后使用、维修活塞式液压缸的提供帮助。

点:

活塞式液压缸的结构分析。

点:

活塞式液压缸的特点。

授课方法:

讲练结合授课时数:

4学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三章

液压缸

§3-1

液压缸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活塞式

1、双杆液压缸

有缸体固定与杆固定。

【分析】两者的区别:

1)运动方向相反;

2)缸体固定时,采用的油管无限制,杆固定时;采用的油管一般就为软管。

3)杆固定时,油口有时不得不开在活塞杆上;

4)杆固定时,活塞杆一般为空心管;

5)缸体固定时,移动范围为3L。杆固定时,移动范围为2L;

6)缸体固定一般应用中小型设备,杆固定一般应用大中型设备。

2、单杆液压缸

【分析】两腔面积相等,速度、油压难以相等,但与载荷易于连接,且能够适当偏转。

1)有杆腔进油时:工进、慢进

速度:V1=4qV/πD2

2)无杆腔进油时:快退

速度:V2=4qV/π(D2-d2)

3)差动连接时:快进

速度:V3=4qV/πd2

【分析】当D=d,或d=0.7D时,可实现V1=V2

=2V3

二、柱塞式液压缸

【分析】

是单作用油缸,它的回程需要外力的作用

三、伸缩式液压缸

伸出时:先粗后细,先慢后快,压力先小后大。

缩回时:与上相反。

【分析】

应用于自卸车上

四、齿条式液压缸

实现有限角度的旋转运动。

【分析】

多应用于汽车动力转向器实验台上

§3-2

液压缸的结构与组成一、液压缸的结构

1、单杆双作用用活塞式液压缸。

总体结构:缸体、缸盖、活塞、活塞杆、支承套。

密封方式、支承方式、连接方式、排气方式、缓冲方式等。

2、单作用伸缩套筒缸

双作用伸缩套筒缸

二、液压缸的组成1、缸筒组件

2、活塞组件

3、耳环与绞轴

4、排气装置

【分析】对以上组成部分,注意掌握其结构特点和各自的作用。

●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活塞式液压缸是一种结构十分简单的液压元件,但却是液压系统中的常见元件,也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元件。因此,相堂课的重点应放在液压缸的结构分析上,尤其是液压缸的密封故障分析上。

题:

任务四

液压控制阀

§4-1

方向控制阀

教学目的:

掌握液压阀的功用和要求,掌握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点:

滑阀式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点:

转阀式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授课方法:

讲解、讨论、练习

授课时数:

4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任务四

液压阀

液压阀的功用:

用以控制或是调节液压系统中的方向、压力和流量

分类(按照功能来分):

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

要求:

§4-1

方向控制阀

一、单向阀

(一)普通单向阀(I)

【说明】通常就称单向阀。

1、符号和功用:

使油液只能单方向流动。

2、结构和原理:

球阀式、锥阀式;板式连接、螺纹连接。

【分析】球阀式密封性差;板式连接排列美观,但安装难度大。

3、应用:

1)保压

【举例】水平顶住状态下的液压缸获得稳定的作用力。ΔP正=0.035-0.05MPa.2)锁紧

【举例】柱塞缸不因电机突然停电或故障而下行。

3)背压:换用刚度稍大的弹簧。

(二)液控单向阀(IY)

【说明】通常以称单向液压锁。

1、符号和功用:

当K不通压力油时,单方向;反之,双方向。

2、结构和原理:

普通型(中压阀)、带卸荷阀芯型(高压阀)。

3、应用:

执行元件制动后单方向锁紧。

【举例】汽车吊变幅缸制动后锁紧,但正常往复运动不受影响。

二、换向阀

(一)功用

通过阀芯与阀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改变油液的流动方向,接通或切断油路。

(二)分类

按相对运动分:滑阀式、转阀式;

按位分:二位、三位等;

按通分:二通、三通、四通等。

按操纵方式分:手动阀、机动阀(行程阀)、电磁阀、液动阀、电液动阀、转阀等。

(三)符号

位+通+操纵方式+复(定)位方式。

【举例】手动阀、电磁阀、机动阀。

【注意】P代表接液压泵,T代表接油箱,A、B代表接系统负载;有几位则画几个方框;绝大多数阀画复位方式,也有少数阀画定位方式,还有个别阀复位、定位方式均不画。

(四)滑阀的中位机能

三位四通阀中位常见型号:O、H、Y、P、K、J、M型。

型号

液压泵

液压缸

O

不卸荷

双向短时锁紧

H

卸荷

双向浮动

Y

不卸荷

双向浮动

P

不卸荷

高速运动

K

卸荷

单向短时锁紧,单向浮动

J

不卸荷

单向短时锁紧,单向浮动

M

卸荷

双向短时锁紧

【分析】液压缸能实现双向锁紧:M、O型;单向锁紧、单向浮动:K、J型;双向浮动:H、Y型;高速运动:P型。

【分析】液压泵能实现压力卸荷:M、H、K型;其余均不能。

(五)滑阀式换向阀的结构

1、电磁换向阀(D、E)

1)原理:依靠通电后产生的磁力推动阀芯移动。

【分析】直流电:24伏;交流电:220伏、380伏;三位电磁阀不允许两侧电磁铁同时通电;易能实现远距离操纵和自动化控制。

【分析】两种电磁铁的的形状、性能。

3)特点: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和自动化操作;动作灵敏,但油路换向冲击较大;对电气控制要求较高。

2、液动换向阀(Y)

1)原理:依靠阀芯侧面的油压作用力推动阀芯移动。

2)特点:

(1)阀芯动作平缓,推力较大;

【分析】油液具有压缩性,且流动需要时间。但控制油路所需流量很小,故采用细管子。

(2)为调节阀芯移动速度,可在控制油路中串接单向节流阀;

【分析】单向节流在安装时一定要注意其方向

性,一定要使节流在控制油路的回油路中起作用。但从本质上讲方向画反也是可行的,但行业内必须要统一规范。

(3)控制油路油液的进、出还需另一小规格换向阀来操纵。

也即:换向阀不可单独使用。至于另一阀是何阀,则无特殊要求,要看具体情况,但不可再用液动阀,但用得最广的是电磁阀。

3、电液动换向阀(DY、EY)

液动阀:主阀,大规格;

电磁阀:先导阀,小规格。

(1)电磁阀:先导阀,小规格;液动阀:主阀,大规格。

(2)电磁阀中位采用Y型、H型。但常用的中位仍是Y型。

【分析】符号有复杂画法和简便画法两种(分别板书比较)

(3)结构形式有内、外控和内、外泄漏之分。

●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同学们初次接触液压控制元件,在讲授时注意与实际的事物相联系,着重理解。

题:

§4-2

压力控制阀

§4-3

流量控制阀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溢流阀,掌握直动式溢流阀的结构、原理和特点,了解、先导式溢流阀;掌握压力阀、顺序阀和节流阀的工作原理,并熟练绘制其职能符号。

点:

溢流阀、压力阀、顺序阀、节流阀

点:

先导式溢流阀、分流阀。

授课方法:

讲解、讨论、练习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4-2

压力控制阀

一、溢流阀

符号:一般画法、先导式特殊画法。

(一)直动式

【分析】直动式溢流阀工作原理图。

【分析】与单向阀有三个区别:弹簧刚度较大,有手柄调节弹簧力,出口一定通油箱。

当阀前压力较高或手柄较松时,阀口打开通油。

稳定溢流时:

P=K(X0+ΔX)/A

式中:X0--弹簧预压缩量,决定手柄的松紧;

ΔX—附加压缩量(阀口开度),与通过的流量成正比,相对于X0

很小。

1、功用:①稳压:当手柄不动时,阀前压力P≈常数

②调压:调整手柄。若稍旋紧,则X0增大,P增大。

2、特点:

弹簧刚度较大,压力波动较大。(最大达0.5MPa)。

3、结构(P型)

【分析】内泄漏、阻尼小孔。

(二)先导式(Y型)

1、结构原理:

先导阀打开,油液在主阀阻尼小孔中流动,产生压力损失,孔后压力减小,主阀口打开通油。

压力稳定式:

P=

P1

+K(X0+ΔX)/A2、功用:

①稳压:同直动式。

②调压:同直动式。

③卸荷:当控制油口直通油箱时,阀前压力P≈0,使泵实现压力卸荷。

④远程调压:当先导式溢流阀1控制油口接溢流阀2,且阀1较紧,阀2较松时,阀2可在较松范围内任意调节阀1阀前压力,实现远程调压。

3、特点:弹簧刚度较小,阀前压力P随通过流量qv的变化较小,压力稳定性较好(最大0.2MPa)。

二、减压阀

【分析】减压阀应用实例。

功用:阀后获得较阀前低的稳定压力,使所串接的液压缸在“顶住”状态下所产生的作用力保持恒定。

符号:一般画法、先导式特殊画法。

【分析】符号在四个方面与溢流阀不同。

1、减压原理

利用先导阀打开后主阀阻尼小孔油液的流动使主阀口开度减小而减压。

【分析】减压阀使阀口由大变小,溢流阀使阀口由关变开。

2、稳压原理:阀后压力大小不受阀前压力变化的影响。

【分析】若阀前压力P1增加:阀后压力P2增加,主阀向上作用力增加,主阀上移主阀口开度减小,主阀口压差增大,P2减小。故P2=常数。

【分析】减压阀使阀后压力稳定,溢流阀使阀前压力稳定。

3、调压原理:阀后压力P2由调压手柄调节。

【分析】若将手柄稍旋紧:则阀后压力增大。

【分析】减压阀调节阀后压力,溢流阀调节阀前压力。

4、与溢流阀的比较

阀后压力控制阀芯移动、阀后接负载、阀口常开、外泄漏、阀后稳压、阀后调压。

三、顺序阀

结构原理

当油压作用力超过弹簧力时,阀芯打开通油。

1、内控外泄式顺序阀:进口控制阀芯动作,出口接负载,外部泄漏。

2、外控外泄式顺序阀:外部油液控制阀芯动作,出口接负载,外部泄漏。

3、外控内泄式顺序阀(卸荷阀):外部油液控制阀芯动作,出口接油箱,内部泄漏。

【分析】溢流阀实际上是顺序阀中的一种,是一种内控内泄式顺序阀,但由于其作用特殊,故单独设立,不再称顺序阀。

§4-3

流量控制阀

一、节流阀

【分析】符号、结构。

1、结构:L型。

阀口:轴向三角槽式。

【分析】轴向三角槽式由于阀口通流面积小,通道短,所以性能符合薄壁小孔。

缺点:流量受到载荷变化的影响。

2、单向节流阀

——单方向限制油液流量和流速。

符号:可调式、不可调式。

【分析】典型结构1。+

上升时不要限速,下降时要限速。

【分析】典型结构2。

若载荷增大:压差增大、使流量增大时,通流面积减小,流量减小。

二、溢流节流阀

原理:当油压增高到一定值时,柱塞上升,微动开关动作,接通或切断电路,起安全保护或程序控制作用。

黑板画图、符号。

【分析】溢流节流阀是将压力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液压元件。

三、分流阀

1、功用

使两个油缸以不同的压力工作,而两路流量不受负载压力变化的影响,且共用一台油泵。

2、单路稳定分流阀

●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是应用最广泛的阀,形式也比较多,注意他们的异同点,同学们学习是要懂得循序渐进;当然,要想让学生完全理解各种压力、流量控制阀的特殊性,还需今后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验。

题:

任务五

辅助装置

§5-1

油管和管接头

§5-2

密封装置

教学目的:

熟悉油管和管接头的种类;懂得油管、管接头的安装,熟悉密封装置的要求。

点:

油管和管接头的种类、安装;

点:

油管和管接头的安装。

授课方法:

讲解、讨论、练习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五章

辅助装置

§5-1

油管和管接头

一、油管的种类和选择:

1、钢管

【分析】

承受高压,价格低廉,抗腐蚀,刚度好,装配、弯曲困难;

中、高压用无缝钢管,低压用焊接管

2、紫铜管

【分析】

加工性能好,易弯曲成各种形状,安装方便,摩擦阻力小,耐压力低,抗振能力弱;只用于中、低压油路中。

3、橡胶软管

【分析】不怕振动,能吸收系统中液压冲击,装配方便,但制造困难,寿命短,成本高;用作中、高压系统中两个相对运动件之间的压力管道。

二、管接头

【要求】足够的强度,装拆方便,连接牢固,密封性能好,外形尺寸小,压力损失小及工艺性好。

1、硬管接头

⑴.

卡套式管接头

⑵.

扩口式管接头

⑶.

焊接式管接头

【分析】

注意掌握以上硬管接头的特点和应用。

2、软管接头

【分析】

和分为

不可拆式与可拆式两种,注意二者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三、油管的安装

1、安装和使用管路系统的注意事项:

2、软管安装的注意事项:

3、软管安装的错误分析:

§5-2

密封装置

一、密封装置的作用

防止液压油的泄露和外部空气及灰尘的进入

二、分类

【注意】

多种分类方法

三、要求

【分析】

密封可靠,摩擦阻力小,耐磨性高,磨损后自动补偿,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四、自紧式密封装置简介

1、O型密封圈

2、Y型密封圈

3、V型密封圈

4、骨架式、无骨架式密封圈

【分析】

对以上自紧式密封装置只需要掌握各自的应用特点。

●布置作业

●总结

●教学后记

油管及管接头不同于普通螺纹连接,密封装置在液压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必要进行详细讲解,带领学生理清思路,深入了解。

题:

§5-3

滤油器

§5-4

蓄能器

§5-5

油箱

教学目的:

掌握滤油器、蓄能器、油箱的功用;懂得对滤油器、蓄能器的保养和安装维护工作。

点:

滤油器、蓄能器、油箱的功用;

点:

滤油器、蓄能器、油箱的维护与安装。

授课方法:

讲解、讨论、练习

授课时数:

4课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教师

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5-3

滤油器

一、功用及过滤精度

1、功用:

【分析】

过滤混在油液中的杂质,把杂质颗粒大小控制在能保证液压系统正常的工作范围内。

2、精度:按照不同的方法来表示

二、滤油器的类型、结构及特点

1、类型:

【分析】

按照滤芯形式分为:网式、线隙式、纸芯式、烧结式、磁性式等

2、结构及特点

⑴.

网式滤油器:

【分析】结构简单,通油能力大,压力损失小,清洗方便,但过滤精度低。

⑵.

线隙式滤油器:

【分析】结构简单,过滤精度较高,通油能力大。

⑶.纸芯式滤油器:

【分析】过滤精度高,但通油能力差,易被杂质堵塞,但不能清洗。

⑷.烧结式滤油器:

【分析】滤芯强度高,抗腐蚀性好,过滤精度高,但颗粒易脱落,堵塞后不易清洗。

三、滤油器的安装

1、安装在液压泵的吸油管道上

2、安装在液压泵的出油口

3、安装在回油管路上

§5-4

蓄能器

一、蓄能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1、弹簧式蓄能器

2、冲气式蓄能器

又可以分为油气不分隔式和油气分隔式两种。

二、蓄能器的使用

1、应急能源;

2、减小液压冲击或压力脉动;

3、系统保压;

三、蓄能器的安装

§5-5

油箱

一、油箱的容积计算

1、根据用途确定油箱的容量

【分析】油箱油面高度最高不能超过油箱的80%,最低是进油口滤油器不吸入空气;

2、根据系统发热和散热确定油箱的容量

二、油箱的结构布置

【分析】

较好的油箱一般具有的特点

三、油箱的冷却和加热

1、油箱的冷却

⑴.冷却器的类型

【分析】

风冷、水冷

⑵.冷却器的安装形式:

a.

冷却器安装在回油管路上(图5-27)

b.

独立式冷却;

c.

短路冷却;

d.

自动调节油温冷却回路;

2、油的加热

【分析】

有电加热、蒸气加热、热水加热等,●总结

●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同学们对滤油器、蓄能器、油箱的功能较好地理解,但对安装和维护操作掌握不够深入,还需加强实践教学。

END

2.液压传动教案分析 篇二

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互为补充, 共同组成液压传动课程。液压传动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研究对象 (如某理论、元件、系统等) 的实验操作, 同时, 启发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以及液压回路的设计, 组装、调试等技能,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学会主要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 拆装技能, 并了解计算机辅助测试、控制加载系统中的各类传感器的功能、原理及信号处理,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液压传动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 为毕业后从事该领域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验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差, 这些误差会导致实验不理想, 甚至出现实验失败的问题。本文就液压传动实验常见误差进行分析。

1 液压传动实验的主要目的

液压传动实验主要可以分为四个, 分别是液压基本回路实验 (设计出顺序动作回路、快速运动回路、减压回路、调压回路中任意一种液压基本回路, 在实验台上自行动手连接, 并正确调试系统参数, 使回路能正确实现其功能) 、节流调速回路性能实验 (进口、出口及旁路节流调速回路的速度-负载特性) 、溢流阀性能实验 (溢流阀的调压范围、卸荷压力、启闭特性等静态性能实验及分析。) 、液压泵性能实验 (泵的流量-压力特性、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总效率的实验及分析) 。液压泵性能实验如图1所示。

通过实验, 学生可以了解液压泵的技术性能、测定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容积效率和总效率, 同时还可以学会分析、描绘出负载特性曲线, , 将液压泵压力的理想工作范围有效地确定出来。液压传动实验需要读出电机的功率p、液压泵的流量Q、工作压力P。本文以额定压力6.3mpa及其左右压力7.0mpa、6.2mpa, 及该压力下的总效率G、电机功率P、流量Q作为参照系, 定量分析和比较因电机功率p、流量Q、压力P的变化引起的总效率G变化。6.3mpa是该液压泵的理想工作范围。

差动回路如图2所示。操作步骤如下:

1) 按照差动回路, 取出所用的液压元件, 检查型号是否正确;

2) 将液压元件安装在试验台安装面合理位置, 通过软管和快换接头按回路图连接;

3) 把所有电磁换向阀电磁铁和行程开关任意编号 (图示1ZT、2ZT、3ZT、1XK、2XK、3XK) 和 (1ZT、2ZT、3ZT、1XK、2XK、3XK) 对应编上, 以免搞错;

4) 把电磁铁1ZT、2ZT、3ZT插头线对应插入在侧面板“输出信号”插座内

;5) 根据差动回路的系统电器控制逻辑表输入信号顺序 (工况表示2XK、3XK、1XK) , 把行程开关插头线对应插入左侧面板“输入信号”插座;

6) 根据差动回路系统电器控制逻辑表的动作顺序, 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按电磁铁动作表输入框方法用鼠标以“点接on” (弄懂计算机操作步骤) ;

7) 旋松溢流阀, 启动YB-A25C泵, 调节溢流阀压力为2MPa, 调节单向调速阀 (调至较小开口) ;

8) 按选择好的系统动作要求用鼠标点动系统运行开始, 即可实现动作。

2 液压传动实验常见误差及处理

2.1 测量过程中读数处理误差

学生在利用仪器仪表来读数的过程中, 往往会由于数据处理方法不同、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方法不同等原因而使得读取的数据或者测量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会使实验失败, 或者实验的结果受到严重的影响。近似值的准确程度往往是通过有效数字、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来进行说明。为了认清误差的影响及其来源, 对于实验数据的误差或者精确性减小准确地评定, 应该深入地讨论和分析液压传动实验的误差。以此来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缩小实验真值和观测值二者之间的差值, 便于对实验方案进行进一步改进。

1) 对压力进行读取时, 一定要压力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的时候再对压力数据进行读取, 同时, 要尽量准确地对百分位的数值进行读取;

2) 对电机功率进行读取时, 一定要小心谨慎, 如果读数不准确, 或者读数保留到十分位, 那么都很容易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3) 对时间进行读取时, 一定不能对秒表百分位的读数进行忽略, 这样很容易会使得计算后的流量出现大幅度减小, 从而对于实验的结果造成直接影响。

2.2 人为因素及测量仪器的精度对实验结果产生的误差

液压传动实验台上测量仪器精度、人为因素、各元器件本身精度都会在测量数据的过程中引起压力、电机功率、流量变化, 进而使得读数出现误差, 最终导致液压传动实验的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人为因素主要是看错了数字, 记载时写错了小数点位置。液压泵性能实验中最容易导致错误的地方就在于选取容积效率中空载流量数据, 因为实验中一般做不到空载, 需要在流量-压力曲线中截取零压时对应的流量作为空载流量, 而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或者操作时不能做到全神贯注。而差动回路安装调试实验中也是很容易出现误差的地方, 学生经常出错是在回路三位四通阀和两位三通阀之间的接口连接处,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对于接口连接不熟练, 很容易混淆接口。这种误差是没有规律的, 需求重复核可防止。

2.3 基本油路设计问题

液压传动实验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液压传动实验课项目内容, 来自己独立地设计出液压油路图。在具体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则参照自己设计的液压油路图进行。一旦液压油路图存在着一点差错, 那么整个实验就不能顺利完成。由此可见, 液压传动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液压油路图是否正确, 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发现学生在油路图中常见的误差主要体现在:液动件的动作顺序存在着逻辑错误, 液压油路图中存在着漏标符号、缺线, 课题功能与实验油路功能存在着差距等等。主要原因有二:第一, 学生在设计液压油路图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全神贯注, 思想开小差;第二, 学生由于能力所限, 对于那些较为复杂的油路很容易出现设计错误或者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 在液压传动实验前, 学生就应该对自己设计的油路图进行认真审核, 还可以采取分组相互检查的方式。第二, 务必要确保学生独立设计的液压油路图正确无误, 教师应该在液压传动实验前对学生设计的油路图进行严格复查。

2.4 实验故障诊断中的常见误差

在基本连接好实验油路、电路之后, 就开始进入到了实验调试阶段。根据笔者的经验, 在实验调试的开始阶段, 通常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问题。因此, 实验顺利开展的关键就在于对这些故障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排除掉。如果做不到, 那么会导致实验时间过长, 也很容易会导致实验失败。常见故障有二类, 第一类是油路故障, 主要体现为:1) 油路接管连接错误, 可以通过对油管连接位置进行仔细、全部检查, 对照阀体上和油路图的等接口来解决;2) 油管管口虚接, 这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最不容易发现, 但是又是最为常见的故障。可用下列方法来诊断:适当提高一点油压, 从油泵的出油管开始, 沿油路用手紧握油管, 若手有振动感觉, 证明管内有压力油, 无振动则说明油没有压力, 同时电磁阀作适当动作, 油压随出油口不同而改变, 根据不同工作状态要求断定该油管是否应当有压力, 这样就可以较快发现故障所在, 顺利地解决问题。

第二类是电路问题, 主要体现为:1) 电磁阀故障, 解决措施:对有问题的电磁阀单独供电, 仔细观察电磁阀是否动作;2) PLC控制功能错误, 解决措施:对PLC采取逐一输入信号的方法, 如果输出信号正确, 则说明PLC控制功能正确, 如果输出信号错误, 那么则说明PLC控制功能错误;3) 电线接头连接错误, 解决措施:线路复查。

参考文献

[1]张惠生.PLC在可装拆式液压传动实验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2) :114-119.

[2]关浩, 李艳君, 孙儒通.液压传动实验测试数据处理方法[J].大连大学学报, 2002 (6) :152-153.

[3]刘涛, 姜万录, 王益群.液压实验中动态流量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机床与液压, 2002 (5) :162-166.

[4]李桂桃.液压实验台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处理[J].机床与液压, 2003 (2) :170-174.

[5]姚永亮.液压元件拆装与工作特性实验的做法与体会[J].开封大学学报, 2002 (4) :132-136.

3.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传动特性分析 篇三

关键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传动特性

引言

在车辆动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从有级变速发展到无级变速成为了一种趋势。安装有级变速器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不能够一直处于最佳状态。这不仅降低了驾驶的舒适性,而且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造成了一定能源的浪费。在改进的过程中,人们发明了液力变矩器及其闭锁装置、自动换挡机构等。这些改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有级传动的不足,但是还不能够实现真正的无级变速。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为无级变速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纯液压传动能够实现无级变速,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能。但是纯液压传动的传动效率偏低,能源利用率不高。为此可以将液压和机械进行结合,将机械的高传动效率和液压的无级控制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变速器工作时,具有无级调速、传动功率比值高以及高效率等传动特性。本文先对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再着重探讨和分析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变速器的传动特性。

1.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概述

在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器中,存在着两个功率流的传动,属于双功率流传动范畴。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器主要由液压和机械两个部分组成。液压部分是由一些液压元件组成,包括变排量和定排量元件,主要负责传递液压路功率。机械部分是由行星排或齿轮构成,主要负责传递机械路功率。液压部分传递的功率可以通过液压元件调节实现连续可调,机械部分传递的功率则是跳跃式的。这两者进行结合,便可以实现变速器的无级调速功能。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借助液压传动的无级调节和机械传动的高效率,实现了变速器的无级调速。跟传统有级变速器相比,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根据行驶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进行无级调速,保证发动机发挥出最佳性能,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第二,以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有效的降低了车辆的震动性,在提高零件寿命的同时,也使汽车行驶更加的平稳,这对工作条件恶劣的工程机械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操作更加简便,自动换挡功能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设计更加人性化。

与纯机械传动相比,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传动的效率没有纯机械传动的高;液压系统的要求较高,制造使用以及维修的成本都比较高。但总的来说,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有效的利用了液压传动和机械传动的主要优点,在汽车以及工程机械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传动特性分析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变速器在工作的时候,具有无级调速、传动功率比值高、功率分流以及高效率等传动特性。

2.1 .可控的无级调速特性

在无级传动变速器工作时,可以通过操作拉杆来调节变排量和定排量液压元件,从而控制系统输出转速的大小,实现无级调速。无级调速特性是指构件的输出与输入转速比随变排量液压元件与定排量液压元件排量比的变化特性。通过纯液压、液压机械各段的速度特性分析可以得知,当排量比在-1到1的范围内变化时, 无级传动变速器的速比可以进行无级变化。通过操纵拉杆位移与输出转速以及定排量液压元件转速的分析可以得知,在车辆前进时,随着操纵拉杆位移的增大,输出转速是不断变大的,而定排量液压元件的转速呈现一个倒V字形。

2.2. 以小功率的液压元件传递大功率特性

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器具有以小功率液压元件传递大功率的传动特性。所谓的功率放大倍数,是指系统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与变速器中液压元件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之比。根据传动方案的不同,所用无级变速器的连续段数不同,则功率放大倍数也不一样。一般二段式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变速器的功率放大倍数为3。段数越高,则功率放大倍数越高,但是结构和操作也就越复杂。

2.3.功率分流特性

功率分流比是指无级变速器中液压路的输出功率与无级变速器总输出功率的比值,其中液压路的输出功率就是指经液压路传递到行星排的输入功率。功率分流比越小,即液压路的输出功率越小,则机械功率越大。液压流功率损失也就越小,从而提高了整个变速器的总效率。一般在车辆刚刚起步的时候,因为速度很低,所以功率分流比比较大;当速度逐渐增加后,功率分流比随之降低。

2.4.高效率特性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整体传动效率,随着速比和工况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通过对比纯液压变速器传动效率和液压机械变速器传动效率,可以发现将高传动效率的机械和无级控制的液压进行结合的液压机械变速器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

3.结语

在车辆变速领域中,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通过液压和机械的结合,巧妙的将两者的优势进行了融合。在保证高效率特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可控的无级调速特性。此外,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还具有功率分流特性,以及以小功率液压元件传递大功率的传动特性。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也存在着制造、维修困难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夏海南.液压机械传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J].工程机械.2000

4.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案01 篇四

 课程特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 

第一章 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实例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比较

◇流体传动介质的特性

知识点:基本原理、介质性能

液压与气压传动都是借助于密封容积的变化,利用流体的压力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来传递能量的

 压力和流量是液压与气压传动中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压力取决于负载;流量决定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 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 传动介质的主要性能、参数的物理意义、度量单位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

研究对象

◇研究以有压流体(压力油和压缩空气)为传动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传动和自动控制的学科。

◇元件→回路→系统→介质

1.1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图1-1)

(观看动画演示)

1.1.1 力比关系

帕斯卡原理:“在密闭容器内,施加于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以等值同时传到液体各点”

如图1-1 b)所示。

(1.1)

重要基本概念一:“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而与流入的液体多少无关.思考:1.若空载,即W=0,则p=?

2.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和其它传动方式的比较?

1.1.2 运动关系

活塞的运动速度和活塞的作用面积成反比.流量q(Ah/t):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积为A的流体体积q=Av

q=A1v1=A2v

2(1.4)(连续性方程)

若已知进入缸体的流量q,则活塞运动速度为:

重要基本概念二:

“活塞的运动速度v取决于进入液压(气压)缸(马达)的流量q,而与液体压力p大小无关”.1.1.3 功率关系

(1.5)

压力p和流量q是流体传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它们相当于机械传动中的力和速度,它们的乘积即为功率。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以流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的.1.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成与实例

液压传动的特点:

先通过动力元件(液压泵)将原动机(如电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再经密封管道和控制元件等输送至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将液体压力能又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工作部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成

动力元件:液压泵或气源装置,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 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气缸、液压马达或气马达,功能是将流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力和速度或转矩和转速),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 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 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或储气罐、过滤器和压力计  传动介质.

1.3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发展方向

◇液压技术正向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和高度集成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

◇气动技术正向节能化、小型化、轻量化、位置控制的高精度化,以及与机、电、液、气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技术方向发展。

1.4 流体传动介质的特性

◇液压油的主要物理性质

◇液压油的选择

◇空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气体状态方程

◇气压传动系统对空气的要求

1.4.1 液压油的主要物理性质

密度ρ: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

式中,m:液体的质量(kg);V:液体的体积(m3);

ρ=900 kg/ m3

可压缩性: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变化的性质。可用体积压缩系数κ或体积弹性模量K表示

 体积压缩系数κ:单位压力变化所引起的体积相对变化量,

(m2/N)

式中V:液体加压前的体积(m3); △V:加压后液体体积变化量(m3);

△p:液体压力变化量(N/ m2);

 体积弹性模量K(N/ m2):液体体积压缩系数κ的倒数

计算时常取K=7×100,000,000N/ m粘度

 液体的粘性:

液体在流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特性,静止液体则不显示粘性.◇液体的粘度:

液体粘性的大小可用粘度来衡量。粘度是液体的根本特性,也是选择液压油的最重要指标常用的粘度有三种不同单位: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相对粘度.动力粘度(绝对粘度)μ

 牛顿内摩擦定律

式中μ:称为动力粘度系数(Pa·s)τ: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力(即剪切应力)

 ,速度梯度,即液层间速度对液层距离的变化率.物理意义:当速度梯度为1时接触液层间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

 法定计量单位:帕·秒(Pa·s)

运动粘度ν

定义:动力粘度μ与密度ρ之比, 法定计量单位:m2/s 

由于ν的单位中只有运动学要素,故称为运动粘度。液压油的粘度等级就是以其40oC时运动粘度的某一平均值来表示,如L-HM32液压油的粘度等级为32,则40oC时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为32mm2/s

相对粘度(恩式粘度oΕ)

 恩氏粘度:它表示200mL被测液体在toC时,通过恩氏粘度计小孔(ф=2.8mm)流出所需的时间t1,与同体积20oC的蒸馏水通过同样小孔流出所需时间t2之比值.

工业上常用20oC、50oC和100oC作为测定恩式粘度的标准温度,分别以oΕ20、oΕ50、oΕ100表示  恩式粘度与运动粘度(mm2/s)的换算关系:

当1.3≤oΕ≤3.2时,当oΕ>3.2时,粘温特性

◇定义: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1.4.2 液压油的选择

◇液压油的要求

5.液压泵工教案 篇五

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意义:

①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生产建设等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努力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再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营的各项指标。安全第一是衡量煤矿安全工作的硬性指标。

②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

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关系。

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

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

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①强化安全法律观念

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③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④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⑤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力度

⑥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⑦关口前移,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⑧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⑨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主要有四部分构成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 如《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

二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 三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 《××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等

四国务院有关部委、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和地方规章

《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

二、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安全生产法

2、矿山安全法

3、煤炭法

4、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5、煤矿安全规程

6、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三、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及法律制裁

1、违法与法律制裁、犯罪及其特征(1)违法与法律制裁

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2)犯罪及其特征

犯罪的类型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三个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处罚性

2、生产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举例

第三节 液压泵站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交接班制度

一、液压泵站工岗位基本要求

二、液压泵站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三、液压泵站工交接班制度 第二章 煤矿生产技术

第一节 煤矿地质基本知识

一、煤层埋藏特征

(一)煤层的顶、底板

(二)煤层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三)煤层的厚度

(四)煤层的产状

二、地质构造及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三、陷落柱与岩浆侵入体 第二节 矿井开拓

一、矿井开拓方式

二、矿井和采区生产系统

三、井下巷道分类及用途 第三节 采煤技术

一、矿山压力

二、采煤工艺

三、急倾斜煤层的主要采煤方法 第三章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第一节 矿井通风

一、矿井空气

二、矿井通风任务与通风系统

三、采区通风系统

四、矿井通风设施 第二节 矿井瓦斯防治

一、瓦斯性质、赋存及其危害

二、矿井瓦斯涌出急矿井瓦斯等级划分

三、瓦斯爆炸条件及瓦斯爆炸的预防

四、煤(岩)与瓦斯突出简介 第三节 矿井防灭火

一、矿井火灾的分类及危害

1、火灾分类

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2、火灾危害

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产生高温、破坏矿井通风系统、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毁坏设备和资源。

二、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加强明火管理

2、加强可燃物管理

3、加强消防器材管理

三、煤炭自燃发火的原因及预兆

预兆有: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壁“挂汗”,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温度高,有害气体增加

四、井下直接灭火

直接灭火,用水灭火,灌浆灭火,泡沫灭火,隔绝灭火。第四节 矿尘防治

一、矿尘的基本常识

(一)矿尘的分类及危害

1、矿尘的分类

产生来源:原生矿尘,次生矿尘 存在状态:浮游矿尘,沉积矿尘

尘粒的可见度:矿尘,显微矿尘,超显微矿尘 爆炸性:爆炸性矿尘,非爆炸性矿尘 可吸入性:呼吸性和非呼吸性矿尘

2、矿尘的危害

引起职业病,具有爆炸性,增加事故发生,影响劳动效率,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矿尘的生成

矿尘的生产源:采掘工作面,运输的转载点及其他场所。

二、煤尘爆炸的条件及预防措施

(一)煤尘爆炸的条件

一定浓度的能够爆炸的煤尘云,高温热源,氧气含量。

(二)预防煤尘爆炸的主要措施

1、降尘措施

2、防止煤尘引燃措施

3、限制煤尘爆炸扩大的措施 第五节 矿井水灾防治

一、矿井发生水灾的原因、危害及预兆

1、造成矿井水灾的主要原因

2、矿井水灾的危害

3、矿井突水预兆

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水叫声,底板鼓起。

二、井下防治水的措施

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第四章 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 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支护安全管理

一、《规程》对采煤工作面出口及支护材料的有关规定

二、不同煤层开采时的顶板控制措施

三、特殊条件下采煤工作面顶板的控制

四、采煤工作面支架架设的质量要求

五、采煤工作面回柱放顶必须遵守的规定

六、防止采煤工作面煤壁片帮的主要措施

七、采煤工作面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规定和要求

八、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质量要求

第二节 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预防及处理

一、顶板事故的分类及特点

二、顶板事故的预兆及防治

掉渣、片帮、响声、裂缝、离层、顶板淋水加大、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加、漏顶

三、处理冒顶事故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要求

二、各种条件下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三、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方式及要求

四、综采工作面防止顶板事故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综采的有关规定及其配套设备的安全使用 第一节 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一、对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的要求

二、综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标准

三、《规程》对综合机械化采煤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综采配套设备的安全使用

一、采煤机的基本组成及安全使用

二、刮板输送机的基本组成及安全使用

三、转载机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四、破碎机的类型、结构及安全使用 第六章 液压支架及喷雾泵站 第一节 液压支架及其安全使用

一、液压支架基本知识

液压支架型号命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产品类型及特征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第二部分为液压支架主要参数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三部分为液压支架补充特征及修改序号代号,用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液压支架主要包含三类,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主要由承载结构件(顶梁、掩护梁、底座)、执行元件(立柱、各种千斤顶)、控制和操纵元件(操纵阀、截止阀、单向阀、安全阀)、辅助装置、传动介质等组成。

安全阀的作用为

1、使立柱保持恒定工作阻力。

2、当顶板压力超过支架工作阻力时,使立柱工作腔的液体释放,不仅保证恒定工作阻力,同时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3、液体压力未达到额定释放压力时,为常闭,起密封作用。

第七章 乳化液泵站基本知识

第一节 乳化液泵站的作用及基本组成

乳化液泵站是用来向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或高档普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等输送高压乳化液的设备,是液压支架的动力源。

乳化液泵站是由乳化液泵组、乳化液箱及附属装置组成,一般为

两泵一箱

第八章 乳化液泵站的安全运行 第一节 乳化液泵站的安全操作

司机接班后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1、泵站及其附近巷道安全情况及有无淋水。

2、泵站的各种设备清洁卫生情况。

3、各部件的连接螺栓是否齐全、牢固,特别要仔细检查泵柱塞检查盖的螺钉。

4、减速器的油位和密封是否符合规定。

5、泵站至工作面的管路接头连接是否牢靠、漏液。

6、各截止阀的手柄是否灵活可靠,吸液阀、手动卸载阀及工作面回液阀是否在开启位置,向工作面供液的截止阀是否在关闭位置,各种压力表是否齐全、完整、动作灵敏。

7、乳化液有无析油、析皂、沉淀、变色、变味等现象;用折射仪检查乳化液配比浓度是否符合规定(支架3%~5%,单体2%~3%);液面是否在液箱的2/3高度位置上。

8、配液用水进水口压力是否在5×102pa以上。

9、乳化液箱和减速器上的透气孔盖是否畅通。

6.机械基础项目教学教案链传动 篇六

链传动的应用广泛,如自行车就采用链传动。

学习目标

⑴了解链传动的概念、工作原理。⑵掌握链传动的优、缺点。⑶会计算链传动的传动比。学习建议

与带传动对比着学习。分析与探究

3.2.1链传动的定义

链传动由装在平行轴上的主、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环形链条所组成,以链条作中间挠性件,靠链条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方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如图

3.2.2链传动的优、缺点。优点:

⑴没有打滑现象,传动比准确。⑵传动效率较高。⑶传递的功率大

⑷对环境要求低,能在恶劣条件下工作。⑸轴间距离远近均可。缺点:

⑴当速度较快时,容易产生摆动及噪声,因此不适合高度运转。⑵制造成本较高。3.2.3滚子链传动 1.组成

滚子链的结构如图。它由内链板

1、外链板

2、销轴

3、套筒4和滚子5组成。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与销轴间均为过盈配合,套筒与销轴、滚子与套筒间均为间隙配合,内、外链板交错联接而构成铰链。工作时,套筒上的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可以减轻链和链轮轮齿的磨损。链条相邻两滚子轴线的距离称为链节距,用p表示,它是链传动的主要参数。

外链板内链板滚子

套筒销轴

2.接头形式

链节数常用偶数,接头处用开口销或弹簧卡固定。一般前者用于大节距,后者用于小节距。当采用奇数链节时,需采用过渡链节。过渡链节的链板为了兼作内外链板,形成弯链板,受力时产生附加弯曲应力,易于变形,导致链的承载能力大约降低20%。因此,链节数应尽量为偶数。

3.2.4链传动的传动比

z1n1pz2n2pv601000601000n1z2i12nz21

式中 V为链条速度,Z1为主动轮齿数,Z2为从动轮齿数,n1为主动轮转速,n2为从动轮转速,p为链条节距

实例训练:有一辆自行车,已知其前、后链轮的齿数分别为54、18,骑车者每分钟蹬75转,后轮轮胎直径为0.6m,试求该自行车每小时可行多少㎞?

3.2.5链传动的失效形式

在工作中,链传动也会出现各种失效现象导致不能正常工作。其失效形式有以下几种。1.铰链的磨损 联调工作时,销轴与套筒相对转动,因而引起铰链磨损。磨损增大了销轴与套筒的配合、间隙,使链节距和链长度变大,因而会产生跳齿或脱链现象。

2.铰链的胶合

由于滚子链结构使铰链润滑状况较差,随着链轮转速的提高,铰链相对转动速度加快,链节受到的冲击能量也增大,使铰链的摩擦表面产生胶合。

3.链条的疲劳破坏

由于链条一直处于变应力下工作,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后,链条将发生疲劳断裂。另外,链条与轮齿啮合过程中,滚子河和套筒会受到冲击,当转速较高时,就容易发生冲击疲劳破坏。

除上述这些失效形式外,链轮轮齿的磨损和塑性变形等也会影响链传动的正常工作。一般来说,链轮的使用寿命比链条要长得多。所以,链传动的承载能力主用取决于链条。

3.2.6链传动的张紧与维护 1.链传动中如果松边垂度过大,会引起啮合不良及链条振动,所以链传动张紧的目的在于调整垂度的大小。张紧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移动链轮来增大两轮的中心距。如果中心距不可调,链条磨损变长后可从中去除此1-2个链节,也可以采用张紧轮张紧。

2.水平布置时,应使链传动的紧边在上、松边在下。3.安装两个链轮时要尽量保证不歪斜、不错位。

4.经常清洗链条和链轮,去除灰尘杂物,减轻磨粒磨损。5.良好的润滑可以大大提高链传动的寿命。6.为了安全,链传动也要安装保护罩。技能训练:

1.观察自行车中的链传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链条的长度(链节数)是多少? ⑵链条采用的是哪种接头形式? ⑶计算该链传动的传动比。2.根据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对其链传动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3.装满货物的人力三轮车在爬坡时经常推着车前进,从保护链传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道理。

4.自行车可用带传动或齿轮传动替代链传动吗?为什么? 学习小结

1.链传动的特点:没有滑动现象,传动比准确,传动效率高;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寿命长;轴间距离远近均可。

2.链传动的缺点:不适合高速运转且制造成本高。3.传动比等于链轮齿数的反比。

7.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分析 篇七

WLY60型轮胎式液压挖掘机。机重14.5T, 反铲斗容量0.6m3。斗液压缸、支腿液压缸的换向阀与其它换向阀并联, 其余成顺序单动回路。当动劈或斗杆单独动作时, 通过合流阀可以实现双泵合流。所有换向阀均采用三位十通结构。

齿轮泵设有安全隘流阀, 当工作压力超过14MPa时, 安全阀开启, 所有回油都经过阀、滤油器和散热器。回转电动机缓冲制动阀的调定压力为10Ma, 并装有两个单向补油阀, 构成缓冲补油回路, 当回转制动时, 通过单向阀从回油路进行补油。动劈液压缸大腔和斗杆、液压缸大小腔进出油路都装有18MPa的限压阀, 以保证各液压的闭锁力。动臂液压装有单向补油阀, 当动臂快速下降时, 可以回油路补油。

支腿液压缸没有锁紧回路, 液压锁只有在压力油作用下才打开, 挖掘作业时, 支腿液压缸锁定不动, 避免软腿, 保证工作安全。整机行驶时, 又能防止已收起的支腿不会由于颠簸和振动而甩出。

挖掘机的行走机构采用机构传动, 其前桥设有液压悬挂平衡液压缸, 机械行驶时, 通过悬挂平衡阀可以保证四个车轮都着地, 减少车架的扭转, 而当挖掘作业时, 将两腔闭锁, 可以增加其车架的稳定性。挖掘机的行走转向利用转子泵。

2 分功率系统

国产WY250型正铲挖掘机液压系统采用的是双泵分功率变量系统, 该机发动机功率198kw, 机重55t, 正铲斗容量2.5m3。该机的液压系统最大工作压力28MPa, 由两个独立的并联回路组成, 分功率调节, 先导伺服操纵。泵组由两台主泵变量泵组和—台齿轮泵组成, 两台主泵装有各自分开的功率调节器, 由各自的回路反馈到调节器进行变量调节, 两泵彼此不发生压力反馈。空载时, 泵组的压力油经过回组、散热器和滤油器回油箱。当液压系统的压力超过28MPa时, 压力油经过安全溢流阀回油箱。

先导阀用来操纵阀组中的各个换向阀, 实行作业动作和整机行走动作。当扳动先导阀时, 控制油就推功阀组中的动臂缸换向阀和阀组中的合流阀, 实现动臂的双泵合流。若扳动先导阀, 阀组中的斗杆缸换向阀移位, 通过阀组中的斗杆合流阀实现斗杆双泵合流。功臂缸和斗杆缸油路上各装有压力为32MPa的限压阀。先导阀分别操纵开斗液压缸的换向阀和铲斗液压缸的换向阀, 工作原理相同, 相应的油路上各装有压力为32MPa的限压阀。

主机需要行走时, 扳动先导阀, 控制油就推动相应的行走电动机换向阀, 使压力油经过中央回转接头流入行走电动机。

3 全功率变量系统

3.1 WYl60型正铲液压挖掘机

国产WYl60型正铲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采用全功率变量系统。该机发动机功率128kw,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28MPa, 机重38t, 正铲斗容量1.6m3。主泵为双联斜轴式轴向柱塞泵, 双泵有各自的调节器, 两调节器之间采用液压联系, 液压泵工作时两泵的摆角始终保持相等。输出流量也就相等。

液压泵A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多路换向阀组供给斗杆缸、回转电动机和左行走电动机, 还通过合流阀向动臂缸或铲斗缸供油, 以加快起挖掘速度。液压系B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多路换向阀组E供给右行走电动机、动臂缸、铲斗缸和开斗缸。多路换向阀采用手动减压式先导阀操纵。手动减压式先导阀的控制油路由齿轮泵单独供油, 组成操纵回路。操纵先导阀手柄的不同方向和位置, 可使其输出压力在0~3MPa压力范围内变化, 以控制液控多路阀的开度和换向, 使驾驶员在操纵先导阀时, 既轻便又有操纵力和位置的感觉。为保证有一定的操纵压力, 并在操纵液压泵不工作或损坏时仍能使工作机构运动, 在操纵回路中设置了节能器, 以调节控制油压。

手柄I前后动作时, 操纵相应的减压式失导阀的接通或断开, 以改变斗杆缸的液控换向阀的开度和位置, 来控制斗杆的升降, 手柄左右动作时, 控制回转电动机的左转和右转。

此外, 为了提高液压泵的工作转速, 避免产生吸空、改善自吸性能, 该机采用了压力油箱;除了主油路、泄油路和控制油路外, 还有独立的冷却循环油路, 由齿轮泵供油, 经散热器回油箱。这样可位回油压压小、保护冷却器安全。

3.2 WY 60A液压挖掘机

国产WY60A液压挖掘机的发动机功率58.8kw, 额定转速1800r/min, 泵的最大流量为2×140L/min, 正、反铲斗容量06m3。该机液压系统为双泵双回路全功率变量系统, 它由一对双联轴向柱塞泵、两组三位六通液控多路阀、液压缸、回转和行走液压马达等元件组成。

一个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 经过多路换向阀组中的换向阀可以分别驱动回转电动机、杆缸和左行走电动机。如这3个执行机构均不动作时, 操纵合流阀, 液压油可以进入动臂缸的, 从而加快动臂提升和铲斗挖掘。另一个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 进入多路换向阀组。经过换向阀、分别驱动铲斗缸、动臀缸、右行走电动机。操纵合流阀, 液压油进入斗杆缸, 从而实现阀外合流, 使斗杆缸伸出或收缩。

4 多泵多回路复合系统

4.1 主泵三控制系统

该机使用四台主泵, 其形式为斜盘式变量柱塞。每量变化均受到三条油路的压力控制, 故称三控制系统。

4.1.1 三控要素。

a.先导阀压力控制。它可使泵的排量随先导阀操纵杆的行程增大 (减小) 地增大 (减少) , 故称作为泵的排量控制。b回转泵压力控制。它可使主泵的流量随回转泵的压力增大 (减小) 而减小 (增大) , 以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恒定, 更有效地利用发动机功率。当回转泵不工作时, 主泵可以使发动机全功率工作;而当回转泵工作时, 主泵又把部分功率自动转移转回转泵, 它称为回转泵的补偿控制。

4.1.2 三控制泵的工作原理。

如不考虑回转泵控制柱塞和导控柱塞的作用, 即回转泵无压力、导控阀压力最大时, 可认为柱塞固定不动、它是一个典型的恒功率控制机构。随着泵出口油压力升高, 推动柱塞和滑阀右移, 滑阀移入右位工作, 使伺服缸大腔回油, 伺服缸活塞杆在导控泵油压力的作用下右移, 泵倾斜角变小 (流量减小) 。这样, 泵流量随负载压力变化而变化, 维持系统恒功率工作。

泵的排量 (流量) 大小受先导阀输出油压控制, 先导阀输口压力的大小和先导阀手柄行程成正比。行程越大, 输出压力也越入。将先导阀输出油压通到栓塞的腔室内, 柱基右移的距离和先导阀位移成正比。

4.2 回转泵特点

回转机构由双泵和双电动机组成一个独立的闭式系统。回转泵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泵和调节器;阀组和接合阀。

摘要:针对液压挖掘机系统进行分析, 为挖掘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培, 杜永良.液压挖掘机液压控制系统分析[J].建筑机械, 2011 (9) .

8.液压支架抗冲击能力分析 篇八

【关键词】支护设备;液压支架;冲击地压

0.前言

冲击地压(冲击矿压、冲击载荷)是一种异常的矿压显现形式。冲击地压发生时,煤岩体中应变能发生突变,短时间内急剧、猛烈的释放大量能量,从而导致工作面或巷道的煤岩层结构瞬间被破坏,严重时会造成综采综放工作面的严重破坏和工作人员的大量伤亡,特别是工作面的液压支架,轻者可发生立柱涨缸、缸口撕裂、活柱弯曲,重者液压支架被压死,造成整个工作面的瘫痪,严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和煤矿事业发展,给煤炭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发展,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采空区面积日渐扩大,冲击地压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程度越来越大[1]。针对这一问题,提高煤矿开采支护设备的可靠性、提高支护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支护设备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1)从液压支架的设计入手,合理的调整液压支架的设计参数,特别是四连杆结构的设计参数,应取双扭线向前凸的一段为支架的工作高度范围(如图1),根据支架受力分析,在顶板来压时立柱安全阀开启泄液,立柱下缩让压,在双扭线向前凸的一段,立柱下缩让压,使顶梁有向前运动的趋势,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止顶板向后移动,这时岩层顶板作用在顶梁上的摩擦力指向采空区,同时由于底座和底板之间摩擦力的作用,阻止底座向后移动,这样整个支架有一个向采空区转动的趋势,增加了顶梁前端对顶板的支护能力。有效防止顶梁前端顶板冒顶和煤壁片邦,同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整个支架水平合力减小,即减小了立柱所承受的水平力和掩护梁所承受的水平力,有效的防止了立柱因承受水平力过大而损坏。

(2)在设计液压支架主要结构件一顶梁、底座、掩护梁、连杆时,要加强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安全系数要足够大,特别是要有足够的刚性,这是因为:如果主要结构件的刚性不够,支架受到冲击矿压时,结构件的弹性变形量相应增大,过大的弹性变形量容易使焊缝撕裂,造成结构件损坏。也可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支架结构,加强主要结构件应力较大部位的强度和刚性,这样可以减少盲目设计,使设计结构更加合理。

(3)解决冲击地压的问题,除了从支架设计上入手外,合理的使用液压支架,也是缓解冲击地压的有效途径,有资料显示,立柱活柱伸出越短,立柱稳定性越好,抗冲击能力越强,所以,在预测有冲击矿压显现时,尽量降低支架的使用高度,可有效的提高支架的抗冲击能力。同时,综放工作面减小放煤高度,加大支架的推进速度,丢下一部分顶煤不采不放,减小出煤率,增加采空区煤和矸石的填充量,使老顶的重量和压力一部分被采空区的煤和垮落的矸石来支撑,也可以大大减轻液压支架受冲击的程度。

(4)在工作面三机配套(采煤机、运输机、液压支架)允许的情况下,支架工作阻力确定后,选用立柱缸径时,立柱的承载力要有较大的富余量。按照MT/94-1996《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立柱缸径一定时,立柱的公称承载力应取给定范围的下限附近值。这样,立柱的承载力有较大富余量,在冲击地压来临时,可以更好的保护立柱不受损坏。

(5)为液压支架立柱选用较大流量的安全阀,或者是配备两个安全阀,安全阀不经过液控单向阀而是直接连接在立柱下腔,当支架受到冲击矿压时,立柱大流量安全阀可以快速卸液让压,有效的保护了液压支架的安全。

(6)安全阀的流量要大,同时要求安全阀卸载反应要灵敏,因为冲击压力显现的过程非常快,在短时间内(约0.02s)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要求安全阀的卸载反应要快,否则,安全阀来不及泄液,立柱(或者相关结构件)就已经被损坏了。常用的普通安全阀液体压力通过阀芯压缩弹簧,进而顶开阀体座泄液,整个泄载过程仍需一定的时间。国内也曾经用过充气安全阀(WBYF型充气安全阀),就是以气室内的气体的压缩性代替弹簧,由于气体可以成倍的压缩,在冲击载荷来临时,气室受压迅速收缩,吸收冲击载荷的能量,同时以同样的速度增加气室的压力,气室压力足够时,打开安全阀开始泄载。但是气体更容易泄漏,并且气体更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对密封件的材质和性能要求更高,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气体安全阀检测、维护比较复杂,这是充气安全阀不能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国外为丁解决冲击矿压对支架的影响,研制开发一种带“气室”的立柱(如图2),也就是说,把立柱的活柱分成两段,在两段之间加一气室,不影响立柱的液压行程,当冲击矿压来临时,立柱的“气室”可迅速收缩,有效的缓解冲击矿压的压力。

(7)当工作面受到冲击压力时,其上、下两巷经常受到较大的冲击压力,两巷设备受到的损害也比较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上、下两巷的支护设备相对工作面一般比较薄弱,很多工作面只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上、下两巷,在这种条件下,当预测到冲击载荷来临时,首先要加大单体支柱的缸径,当然要考虑井下工人的搬运方便,同时也要加大安全阀的流量,加密单位面积上单体液压支柱的数量,增加两巷支护设备的支护能力,保证两巷的安全性。

(8)为了降低冲击载荷对采煤设备和人员的伤害,国内外对“冲击矿压”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初步的理论,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对“冲击矿压”可以初步预测,预测手段也比较多,例如:冲击倾向性确定、地应力测定、地质动力区划分等,通过有效的预测,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国内常用的防护措施有:煤层泄载爆破、钻孔泄压、煤层切槽、地板定向切槽等,这些措施在国内都有应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结束语

针对“冲击矿压”对综采工作面造成的危害,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不但要从地质条件等根本因素入手进行研究,同时也要对支护设备加以改进,采取可靠的支护手段,以缓解冲击压力对工作面造成的危害,促进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9.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一)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

第三节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一)教学目的重、难点

教法选择

教学进程

1、了解齿轮传动的概念

2、掌握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3、掌握园柱齿轮机构的装配的步骤、方法及精度检验

1、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2、园柱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方法及精度检验

用挂图分析讲解

挂图

由旧课引入新课:

上一次课我们学习了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知识,使我们掌握了链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等内容,这一次课我们将学习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知识。

第三节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一)基本概念

一、齿轮传动的概述

1、定义

是依靠轮齿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扭矩的。

2、应用

是机械中常用的传动方式之一。

重、难点

二、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比较讲解

重、难点

1、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适当,满足使用要求

(1)、空套齿轮在轴是上不得有晃动现象;(2)、滑移齿轮不应有咬死或阻滞现象;(3)、固定齿轮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

2、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1)、齿侧间隙系指齿轮副非工作表面法线方向距离;(2)、侧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热胀时易卡齿,加剧磨损;(3)、侧隙过大,则易产生冲击振动。

3、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

三、园柱齿轮机构的装配

(一)、园柱齿轮装配步骤

1、先把齿轮装在轴上;

2、再把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

(二)、齿轮与轴的装配

1、在轴上空套或滑移的齿轮(1)、一般与轴为间隙配合;(2)、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本身的加工精度;(3)、装配较方便,应注意检查轴、孔尺寸。

2、在轴上固定的齿轮(1)、与轴的配合多为过渡配合,有少量的过盈;(2)、如过盈量不大时,用手工工具敲击装入;(3)、过盈量较大时,可用压力机装;(4)、过盈量很大的齿轮,则需采用液压套合的装配方法;(5)、压装齿轮时要尽量避免齿轮偏心、歪斜和端面未紧贴轴肩等安装误差。

3、齿轮在轴上装好后的检查(1)、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应检查径向跳动量和端面跳动量;(2)、径向跳动量的检查:

将齿轮轴架在V形铁或两顶尖上,使轴与平板平行,把圆柱规放在齿轮的齿间,将百分表的触头抵在圆柱规上并读数,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4齿检查一次,在齿轮旋转一周内,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的径向跳动误差。(3)、端面跳动量的检查:

齿轮轴只能用顶尖顶住,并使百分表的触头抵在齿轮端面上,在齿轮旋转一周内,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就是齿轮的端面跳动量。

(三)、齿轮轴装入箱体

1、装前对箱体检查

参照P159

(1)、孔距

页图14.20

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的安装中心距是影响齿侧间隙的主要 讲

因素。

(2)、孔系(轴系)平行度检验

分别测量心棒两端尺寸L1和L2,L1-L2就是两孔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值。

参照P159

图14.21讲

参照P16页图14.2

4讲

参照P161

页图14.2

5讲

课堂小结

(3)、轴线与基面距离尺寸精度和平行度检验

①、轴线与基面的距离:

h=h1h22-

d2-a

②、平行度误差:

△=h1-h2

③、误差太大时可用刮削基面方法纠正。(4)、孔中心线与端面垂直度检验(5)、孔中心线同轴度检验

2、啮合质量检查(1)、检验齿侧间隙

①、铅丝检验法

在齿宽两端的齿面上,平行放置两条铅丝(宽齿应放置3~

4条),铅丝直径不宜超过最小间隙的4倍,使齿轮啮合挤压铅

丝,铅丝被挤压后最薄处的尺寸,即为侧隙。

②、百分表检验法

Ⅰ、测量时,将一个齿轮固定,在另一个齿轮上装上夹紧杆1,由于侧隙存在,装有夹紧杆的齿轮便可摆动一定角度,在百分

表2是得到读数差C,则此时齿侧间隙Cn为:

CRn=CL

式中

C——百分表2的读数差,mm;

R——装夹紧杆齿轮的分度圆半径,mm;

L——百分表触头至齿轮回转中心之距,mm。

Ⅱ、可将百分表直接抵在一个齿轮的齿面上,另一齿轮固定,将接触白分表触头的齿从一侧啮合迅速转到另一侧啮合,百分表上的读数差值即为侧隙。(2)、接触精度的检验

一、齿轮传动的概述

1、定义

2、应用

二、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1、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适当,满足使用要求

布置作业

课后效果分

2、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

3、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

三、园柱齿轮机构的装配

(一)、齿轮与轴的装配

(二)、齿轮轴装入箱体

1、装前对箱体检查(1)、孔距(2)、孔系(轴系)平行度检验(3)、轴线与基面距离尺寸精度和平行度检验(4)、孔中心线与端面垂直度检验(5)、孔中心线同轴度检验

2、啮合质量检查(1)、检验齿侧间隙 ①、铅丝检验法 ②、百分表检验法(2)、接触精度的检验

P1755、6

此讲是传动机构装配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讲解时,参照图

上一篇:脑出血病人康复训练下一篇:反腐败办实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