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2024-08-23

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精选10篇)

1.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篇一

翻转课堂

什么是翻转课堂

●是一种手段, 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接触时间。● 是让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

● 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是混合了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 是课堂的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复习和补课。●是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的课堂。● 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的优势

1、翻转可以帮助繁忙的学生

2、翻转能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翻转增加课堂互动

3、翻转增加课堂互动

5、翻转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6、翻转改变了课堂管理

英语课实施翻转课堂的难点

首先要有足够多的优秀教学视频,通常这些教学视频是由任课教师录制并后期制作,那么如果教学视频不好看、不优秀的话,学生是没有兴趣去看的,更别说是提高教学效果了,基于这一点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视频制作技术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而这一条件就目前来看是不太成熟的。

其次,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这种自控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够训练出来的,它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年龄因素有很大关系。我觉得在目前的条件下,如果翻转课堂能应用到高校教育教学中,则应该比中小学要容易一点,或者推广难度要相对小一些,因为目前高校教育相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更注重自主学习,而且大学生自律能力要强一些,空余时间相对也很充裕,目前可移动终端设备也很先进,完全有可能进行翻转.英语课要求学生交流比较多,看上去比较适合翻转,翻转课堂的实施关键在于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人越少越容易成功(而且越应当使用)。翻转的优势是学生个性化教育比例会很高,但是公共内容占比会很低,因为老师没办法和学生一个个讲公共内容,为了弥补这个问题所以翻转课堂必须要求学生自学。因此,翻转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班级学生人数,如果学生人很多,那么就应该上大课,你强制实行翻转会导致每个学生能得到提问的时间很短,根本无助于个性化学习。如果学生人很少,那么你上大课效率低的缺陷会放大的很明显,这时候就应当使用翻转课堂针对各个学生分别培训(翻转课堂提倡让学生提问,但那只是个性化培训的一种方式,因为提问最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想学什么)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研究式学习的优势:

让学生能更自主,更主动地探索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经历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

三.实施的难点:

(一)内容把握:对基本内涵把握不准,导致研究性学习出现偏差。

1、形式固定化,模式化。

2、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3、主体错位

(二)师资方面:教师指导能力欠缺,无法及时对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持与帮

1、知识结构单一

2、研究能力欠缺

(三)传统学科教学的影响:

(四)招考制度的制约

(五)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策略

问题策略、实践策略、归纳策略、创新策略。

Ipad课堂

教科书将被iPad平板电脑替代,老师教书,不再是“黑板+教科书”模式,而是利用平板电脑的超容量建立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里面有大量教案、课件、习题、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各种有趣的互动课程。而学生手拿平板电脑,可在不同难度级别的题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系统自动批改并向老师反馈答题情况,从而实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iPad在教学中的优势

1.无纸化教学

iPad运行,学生只要用手轻轻触摸点击屏幕,即可找到需要的电子教材资源。E-mail能帮助教师轻松批改作业。

2.电子课堂 iPad利用多种英语学习类软件以全新的英语教学方式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气息,以生动、高效的方式改变当前英语教育方法,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新颖、有趣的英语教育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台iPad,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下载相关学习内容,在iPad上进行自主学习、做作业和测验等。

3.围墙外的教室 iPad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课堂的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课外学习也丰富有趣。学生可以用各种应用程序追踪课外作业、记录笔记并备战考试。另外,QQ聊天软件和微博也增进了师生间的实时交流。有了iPad,课堂便触手可及,iPad让教室延伸到围墙之外。

iPad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现代化不等于课堂现代化

iPad带来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是任何现代技术都只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目光应该关注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做支撑,现代化教学工具才会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效。此外,教学活动需要严谨的逻辑和高度的概括,而iPad的娱乐性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也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用iPad教学,很多教学活动仍需要学生拿出纸笔,亲手操作。2.学生沉溺于玩游戏

互联网对中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iPad内置了大量游戏,不论娱乐游戏还是教学游戏,都对中学生有巨大吸引力,一些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课堂上或下课后偷偷玩游戏,若登录不良网站后果不堪设想。

3.对学生身心的影响

学生长时间使用iPad,沉溺于虚拟世界的交往方式而忽略周围真实情景,影响学生真实的社交能力,学生与机器交往,可能会造成学生性格孤僻,习惯于独自处理问题,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过早地专注电子产品,可能会给以后的文字学习造成障碍。4.价格过于昂贵

iPad可以提供大约5400个教育应用程序,其中只有1000余条能免费下载,大部分应用程序还需付费下载,美国的许多校区需要通过联邦政府及其他的补贴来购买iPad。对于国内普通家庭来说,iPad还是属于较奢侈的“贵族产品”,一些家庭可能无力承受iPad的费用。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优势:1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学困生参与学习活动;2给每个学生品尝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积极有效的活动过程,有利于展示学生的特长;4合作学习在课程中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它是适合英语教学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它也有一定的难点,比如1形式上似合作而非真正的合作。课堂气氛很活跃,但小组内没有交流,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2成绩好的学生是小组活动的权威.3合作过滥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课堂合作过滥,整堂课学生几乎都在合作学习。4放任自流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多边互动。

对策: 第一,合作学习要选准切入点,要建立在个体产生合作需要的基础上,不应为了合作而合作;第二,合作交流前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交流中要留足学生交流的时 3 间,组内要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位成员都能有自己的想法,并能与同伴进行交流;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技能,如听的训练,说的训练,问的训练,辩的训练。第四,教师应当走到学生中去,善于发现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产生的问题,可以正面对问题进行点拨,也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某一小组中去,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或解决问题的策略,供小组讨论。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阐述和辩论,也不要急于用课本上规范的语言和要求束缚学生,要给其反思、完善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逐步完善自身认识。慕课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慕课教育的优势

1免费。所有视频教程全部都可以免费学习,非常方便。以后给自己充电,只需要上慕课学习就行了,不需要昂贵的培训费用,所以慕课的前景特别好。2学习更加灵活方便。不像在学校,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去上课。3更能激发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学习者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决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并非以每门课要拿到证书为目标,而是以学到自己所要的内容为目标。4可以自由控制学习进度。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略过内容已经熟悉的视频,或者是加快视频的播放速度。

五、互动性较强。里面有很多学习者,可以一起互动,学习效果更加好。

我认为它还非常适合英语教学,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也免不了存在不足或者负面影响。1 MOOC的发展会引起生态链的改变。学校传播知识的功能被网络瓜分了,受欢迎的教师逐渐变成明星教师,而剩下的则可能面临失业,对整个社会的结构必然会产生影响。2 MOOC上一门课程的学习者的数量是比较庞大的,那么课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难以展开,兼顾所有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答疑就必然没有传统教学中的那么即时,每个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被分摊了。3整体教学氛围方面依然无法达到传统学校的效果。学生需要的是教育,而教育应当是全面的,学生要的不仅是课程知识,还有拓展人脉,尝试独立生活,参与社团活动,社会体验等等方面的需要。

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策略,第一、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使教师能跟上大队伍的脚步,一起为这种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而奋斗。第二、要加强师生之间的紧密型,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特征分析,尽量做到不要埋没人才。第三、加强学习氛围,学生要发展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社会体验.什么是课前导学案?

课前导学案是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导学案的优势:

1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2明确了每节课的目标,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3导学案的运用使得课堂更有序更高效。导学案能更好地体现“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的不足:

1.在导学案设计上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但缺 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2.目前,“学案导学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4 但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关,那就是通过围绕“学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题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3.课堂环节多,容量大的课时容易处理不完当堂的任务,会占用课下的时间;学生本身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导学案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体现学生的差异,不利于中等偏下的学生掌握课堂的内容。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1):“预习”时间和效果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 解决策略

1.创设预习时间是培养预习习惯的主要保证。课前预习与课内预习相结合,开辟专门自习时间用于预习,确保每天预习正常有序。

2.预习任务的布置要具体化,精心设计预习题,要有可操作性。

3.课前浅层次的预习,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学生独立将所有问题解决好,课内应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平台。 2):“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解决策略

1.教师在编写使用导学案时,就要求“好、中、差”兼顾。

2.课堂学习教师要善于调控,使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3.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3):“导学案”的反馈很难及时到位 解决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的“即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的程度,从而能够达到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反馈形式进行 反馈。1.整体反馈。2.抽样反馈。3.分散反馈。4):怎样才能避免被导学案牵着鼻子走 解决策略

1.加强课前的预习检查,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

2.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成性与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要在学案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多的预设,即在学案中体现“备学生”。

2.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篇二

闵爱红放下身段,与青年教师一起学习翻转课堂,很快尝到翻转课堂的甜头: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质量不错;课上积极思维,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了。

最为可贵的是,协作探究主题来自真实情境,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用所学预测未来,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这令我拍案叫绝。

发掘数据背后的潜在意义

闵爱红给出的协作探究主题有三套(详见闵爱红文中的合作探究A套餐、B套餐、C套餐),让不同的小组探究不同的课题,这在展示质疑阐释阶段会引起学生互相学习、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

这三套探究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发掘数据背后的潜在意义,试图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大数据思想。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在他们合著的《大数据时代》中说:“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而绝大部分则隐藏在表面之下。”冰山一角是现象,冰山下的真实价值则有赖于主体智慧介入才能被发掘出来。

闵爱红勇敢地让学生去参与数据背后原因的分析,尝试给出解决方案,无论气温与流感、餐厨垃圾统计,还是冰箱销售,莫不如是。

我揣摩着闵爱红不一定懂得大数据,但是她能把大数据思想渗透到学生思维深处。大数据的精华在于预测未来,闵爱红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利用数据预测未来。

跨界对于创新的意义

我们发现,闵爱红的翻转课堂勇敢地跨界了!她没有把数学理解为纯粹的数字加符号,而是把数学引入社会领域,让学生用数学工具去思考学校和社会的实际问题,并努力给出解决方案。这样一来,数学被她教活了,她的课堂生动体现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的课改思想。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传统教学的卫道士批评闵爱红不务正业,但我知道,闵爱红正在运用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走向创新。

从哲学视域看问题,跨界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丰富多彩的跨界现象背后的真实意义是联系、洞见、想象力与改变原有行为方式的创新实践。闵爱红的实践正在帮助学生改变学习行为,学会联系、洞见、想象与解决问题,于是,创新成为应有之义。

继续提升的空间

闵爱红的翻转课堂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在课前学习中,少数学生出现了小偏差,这与学习任务是填充而不是问题有关。假如贯彻“问题导向”原则,这些小偏差可能就不存在了。

3.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篇三

关键词:数学史;初中数学;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这门科目,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是一门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科目,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是那些经过反复推敲、已经定型而且失去生机的数学知识。所以,长期以来数学教师都是考什么教什么,因为中考是不会涉及数学史知识的。实际上,历史上那些数学家的传记轶闻对学生的人格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的积极性。所以,把数学史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

一、数学史应如何进入初中数学课堂

我认为数学史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结合课本进行渗透。现在,数学史已经作为数学课本的一部分,写入了教材。要想让数学史真正融入课堂、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部分,就必须使之与学生关注的科目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抓住关键,不可以本末倒置。

比如,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我们只有对学生讲清楚它的来龙去脉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在给学生引入无理数时,首先给学生解释了无理数是怎样来的: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勃索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方形边长是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这一不可公度性与毕氏学派“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恼怒,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希勃索斯因此被囚禁,受到百般折磨,最后竟遭到沉舟身亡的惩罚。然而,真理是淹没不了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为真理献身的学者,就把不可通约的量取名为“无理数”——这便是“无理数”的由来。

如果时间条件允许的话,或许我可以讲得更生动一些。对于那些令学生费解的数学概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适合地结合数学史进行教学,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数学课堂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二、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它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一味地接受数学固定的概念、公式、定理等等这些表面知识上。初中生正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因此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所以,使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对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前人数学思维发展的情况有很大的帮助。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被认为是一种理解数学和感受前人智慧的有效途径。它揭示了数学知识的来源,引导学生感受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与此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它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脑海中的认知结构更为严密有条理。

在另一方面,数学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的光辉成就和数学家们在我国数学史上作出的杰出贡献,也向学生传达了一种爱国情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众所周知,中国数学史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在我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数学史内容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固定模式的概念、原理的理解。当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的传记轶事,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使数学枯燥乏味的氛围能得到改善,这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三、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育价值

从我们数学教材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直接融入数学史:(1)阅读材料;(2)习题;(3)章节的导入等等。这些内容的教育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1.展示数学知识来源

数学历史往往能够揭示出数学知识的来源,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进而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现代社会中发展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吴文俊院士说:“假如你对数学史的历史发展,对一个领域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一个理论的兴旺和衰弱,对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对一种重要思想的产生和影响等许多历史因素都弄清了,我想对数学就会了解得多,对数学的现状就会知道得更清楚、更深刻,还可以对数学的未来起一种指导作用。”适当地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例如,我们数学教材上册第四章《代数式》第88页和89页的阅读材料《数学中的符号》,它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学符号是在哪个时期、由哪位数学家发明的,让学生了解了世界上每个国家的语言是不相同的,它阻碍了各国人类之间的交流,但是有一种语言,是全世界可以通用的,那就是数学特有的符號,这样,数学语言就变得简单明了了,它能够正确地表达出数学概念和说明方法,便于人们总结出数学运算的运算法则,将学生引入到真正的数学世界。

2.耐人寻味的数学故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结合数学教材给学生讲述历史上有趣的数学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是如此的曲折,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的知识面在层次上也会有很大的扩展。

例如,初中数学教材下册第七章《分式》第170页的阅读材料《王冠疑案与浮力》,它向学生讲述了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著名的浮力定律。这样的故事往往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真正的数学学习乐趣。

3.数学家的激励作用

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光辉的业绩,他们勤奋好学、不畏艰难、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例如,在我们数学教材上册第68页到69页的阅读材料《神奇的π》给学生讲解了圆周率的历史来源,即祖冲之经过刻苦钻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得出了后来世人皆知的圆周率,这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贡献。祖冲之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要追求创新、不怕吃苦、有坚韧的毅力。

科学给人以知识,历史给人以智慧。数学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包括前人的智慧。它让我们对概念和定理的产生来源和发展路径理解得更透彻。与此同时,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应该认识到数学史教学与数学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度”,因为毕竟数学知识才是数学教学课堂的主要任务,它们之间相互约束、相互促进,才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宗巨.世界数学通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林秀华.创新能力培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3]李明振.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材的原则方式与问题.数学通报,2006.

[4]张维忠.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吴振奎,刘舒强.数学中的美.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4.学案和翻转课堂教学的结合论文 篇四

[关键词]中技学校;英语;翻转课堂;学案

新课标实施已经多年,其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是近年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教学相对较为传统,其主要是利用习题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目前中技学校许多教师依然在利用学案教学,也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两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从笔者长期教学实践来看,将学案与翻转课堂两种模式教学有机结合,可以更高效地打造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下面浅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翻转课堂与学案教学有机结合。

1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实况

1.1学案教学

学案分预习、探究、重难点解释、巩固练习、反思几部分。学生根据预习探究自主钻研教材,结合重难点解释,通过做题来掌握内容。在中技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很好地开发学案的预习探究部分,教师上课依旧全过程讲解课本内容,也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只在学案上挑选一些习题或在学案上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上或课后练习巩固。这样做一是因为中技学生基础差,没有探究预习能力,二是学案内容过多。所以教师只能挑选一些习题来练习巩固,也不关注学生完成学案的反思,这样做是违背学案的。老师还是要重视培养学生预习和探究的能力,适当适时地选一些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将良好的学习方法迁移到以后的工作当中,让学生终身受益。

1.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主要利用教学视频、音频等,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强化或者是复习,教师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讨论,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翻转课堂主要包含了概念探究、体验参与、意义构建、应用与示范几种形式。目前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老师为数不多,主要是因为教师不会制作视频,费时费力,网上资源也有限。目前中技学生基本是人人一部智能手机,一般只是早上到校后手机上交到班主任,放学后拿回手机,所以他们课后接触手机时间最长。教师要重视开发这样的资源,把知识点的视频发送到学生手机上,让学生回家观看,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也可把知识点制作出游戏模式。英语教师只要管理适当,有计划地推进,这种教学优于学案教学。

2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意义

学案强调每课知识点的梳理过关,翻转视频强调每课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两者相辅相成,两者都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学习可以通过合作、小组和自主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者的作用,不再是单纯地对知识进行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锻炼学生的互动探究学习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翻转视频教学更加盛行,教师应适应这一趋势,创新中技英语教学方法,促进中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但学案有思考、探究、巩固练习和反思过程,是翻转视频不能代替的。中技英语教师在研究教材、制定教学方法时应注意融合翻转课堂与学案教学的优点,关注英语课前预习探究教学和课上45分钟的教学,以及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这样不仅能够将两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中技英语教学质量。

3中技英语教学中践行学案与翻转课堂有效结合的对策

3.1加强学案编写与设计,巩固实质教学

学案编写至关重要,因为学案教学目前仍为实质教学。教师要编写出简洁的学案,包括预习探索、重难点、练习巩固和反思,对于中技学生学案,不能编写过于复杂,重难点写清楚,最好一课一个学案。教师可以采用相关图形让学生对整个教学流程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不要把提问的问题或具体的情境设置写在学案里,以免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在学案中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巩固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如中技英语BOOK2Lesson1中,语法hope和wish的用法,教材上也有一大堆注释,学生不会认真看,但在学案探究部分中,教师可写:Ihopetoenterschoolfootballteam.(√)Ihopemetoenterschoolfootballteam.(×)Myparentswishmetoenterschoolfootballteam.(√)Iwishtobeonthemooninfuture.(√)学生归纳:hopetodosth.(√)whopesb.todosth.(×)wishsb.todosth.或wishtodosth.(√)学案边有提示“实现可能性”学生自然写到:hope后接可实现的愿望,而wish接不能实现的愿望。wish后接从句时,从句要用虚拟语气,要求学生掌握wish主句是一般现在时,that从句要用过去式(中技生掌握这个即可)。例句:Jack_______thathecouldgetachancetoteachEnglishinChina.(A.hopeB.ishopingC.wishes)这对于中技学生非常具体、明了。老师注意中技学案编写一定要简单、可行,不能太复杂、抽象。

3.2利用翻转视频帮助学生预习和巩固

英语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视频,让学生利用视频资料在课前进行预习。目前中技英语教材书后面没有光盘,学生只是一本教材和一本练习册。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每一课的单词、词汇、与课文相关的概念短语,以及课文朗读录音下载,或制作翻转教学视频,发送到学生手机上,让学生预习和巩固课文。这样目的性更明确,预习过程更加流畅。学生首先利用教学视频对上节课知识点进行回顾,之后对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在自己不理解或者是存在困惑的地方可以重复观看。当确认自己已经完成知识点学习的时候,结合教师学案中布置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学生对自己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如中技英语BOOK2Lesson3HighPlatformShoes一课中,教师制作三个视频,分别表现穿高厚底鞋容易引起:breakorturnbonesintheankle、ledtobackaches、causecaraccidents。这样学生能够理解即将要学的知识,还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老师讲解。

3.3翻转视频和学案在课堂讨论中的运用

中技学生利用学案和视频资料进行预习后,发现有难点或疑点,或者掌握不扎实或存在错误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分成小组,好差生搭配一起,相互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研究,教师来回指导。然后,教师针对模糊知识点、错误,进行总结、分析。教师再抽取学案上的有关例题进练习,或打开视频再次观看或阅读,再次验证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如前面提到的wish用法,wish后跟虚拟语句,是第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要弄清五种时态转化。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教师来回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明确问题的正确性。最后针对难点、共性的问题进行总结。

4结语

要提高中技英语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和学案教学的作用,在课上优化两种教学模式,使教学最优化,教师还要重视课后的反思。中技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教学表现、自己的表现予以反思,适时对学案和翻转视频内容,以及课堂其他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堂课的教学。

参考文献

5.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价值 篇五

安全生产是个人、家庭、企业及国家的基本需要,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投资也越来越大,既然如此重视健康,那么如何保障自己在劳动中的安全,就应该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安全为了自己。重视安全生产首先要对自己有利,善待生命,才能为社会和个人创造更大的财富。

安全为了家庭。重视安全生产不仅对企业的繁荣和稳定创造了积极的因素,从而使企业减少巨大的经济损失,保障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

安全为了国家。重视安全生产在保障劳动者安全地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切实保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为突出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要求。

做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只能的基本任务,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安全,脱离了安全的生产是盲目的。是可拍的,更是不负责任的,对于做好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无布线的尤为重要。

6.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篇六

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论文【1】

摘 要:在经济发展地推动下,全球化趋势在不断深入,各国在经济、政治等的发展过程中均不可避免地进行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国际间的交往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用环节。

国际间的文学交往也同样具有其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价值

在我国高校的教育系统中,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一门主要的课程存在。

开设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到更多的西方文化及风俗人情,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及思维特征地了解。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化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用地位,其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分析

第一,英美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东西更具直观性,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在西方文化及语言应用习惯中,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均较为直白,同时有不缺乏幽默感和讽刺性。

因此,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写作目的均较容易把握,使读者一目了然。

通过直白的语言,鲜明的情感,更容易激发其读者的思想共鸣。

直白又不缺幽默的人物讽刺,极易让读者在作品欣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对人物大胆、明确地赞颂也同样对读者的情感产生极大的冲击,给读者以激励。

第二,多数英美文学作品均是作者对其自身经历及感受进行阐述的缩影,具有较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在英美文学中,多数作品中所讲述的人物、事件、所表达的情感等均是作者亲身所感或者倾耳所闻、亲眼所见的。

作者将其真切经历过的事件进行整理,并经过艺术加工后,以文学作品的方式展示给读者。

其是一个社会制度及社会环境中相关人物及事件的真实反映。

因此,在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对作品所处时代存在的相关问题及现象进行了解,从中感受某个社会制度或历史发展阶段中存在的弊端或优点,具有较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第三,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可有效提高语言表达及操控能力。

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常被称为语言大师,其可应用语言文字巧妙地表达个人情感及思维,应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文字将一个鲜活的事件、鲜明的情感展现给读者。

文学作品的创作者随便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表达一种情感,均能给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针见血的感觉。

这就是文学创作者超强语言操控能力的表现。

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不但可以学习到作者的思想感悟,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言操控能力,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二、学习英美文学的现实意义分析

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可以使学习者获得阅读上的满足和享受外,还可以让学习者深刻体会到不同文化体现出来来的现实意义。

学习英美文学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英美文学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

在英美文学文学中,每部作品几乎都是文学创作者人生经历及情感历程的真实展现。

文学作品是作家将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艺术加工,运用语言文字对其进行提炼并加以总结,然后展示给读者。

每部作品均是作者一种独特的人生留言方式。

因此,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了解到文学创作者的个人阅历、家庭及情感生活等,并从作品中体验作者的感受,领悟人生真善美。

第二,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国家相关现实生活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

所有的文学创作均源自现实生活,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状况及感受的一种高度提炼和总结。

文学作品既是一种历史的再现,而又不是全部历史的展现。

因此,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作品中所讲述的现实生活及人生感悟可以让读者体验到一种独特的、与别的艺术形式不一样的情感收获。

第三,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可有效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兴趣是所有学习有效进行的最好老师。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英美文学中描写和讲述的精彩事件及人物故事往往比单纯地进行英语语法、词汇等学习更加富有吸引力。

通过对文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诸多异国风情,体验到作品人物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使读者获得丰富多样的精神享受。

这个过程便可有效地激发读者进行英语学习的兴趣。

同时,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可使学习者感受到人生中的各种情感,在西方文化氛围中感受到另一种人生的憧憬和希望,体会到西方文学独具特色的感染力及号召力,激发读者进行英语学习的欲望。

第四,通过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可有效锻炼读者的理性思维。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极具幽默性、讽刺性和精炼性。

在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往往能有效地将读者带入作品创设的情景当中,让读者真切地体味到英语语言的丰富内涵及魅力,激发读者对英美文化独有的特点进行积极探索与追求。

在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中,读者的理性思维得到良好地锻炼,促进其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通过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不仅使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体验到不同的语言表达艺术魅力,同时可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下人们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些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完善健康人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良好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罗云;论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04期

[2]曾琛;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J];科技风;01期

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2】

摘 要:本文介绍了文学的内涵,并论述了英美文学的特征及功能,揭示了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价值观;现实意义

引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文化,而文化的载体是文学,处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

7.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篇七

传统的篮球教学课堂上,篮球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掌握的运动技能,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依据教学大纲,呆板地向学生灌输纯书本理论性的知识。在教学实践环节,不断重复地走老路子,最新的技战术打法及运用得不到及时地更新。殊不知,迈入信息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生理特征也不同,差异性较为明显,学生之间对专项技战术的掌握程度和需求亦全然不同。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是篮球运动的身体核心元素,若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需求和各自的特殊性,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两极分化,差的更差,优秀的变得更加优秀,加剧教育不公的矛盾。打着因材施教的旗号,实则无区别对待,势必造成青少年篮球苗子在成才阶段显得参差不齐,水平不一,从战略层面上讲,影响了我国篮球运动员梯队选拔机制的有效整合性。

在教学程序上,所涉足的体育学科通常都选择讲解—示范—练习—纠错的模式,篮球教学也不例外。而青少年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在一堂课上的集中时间颇为有限,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解、示范和纠错则使得课堂枯燥乏味、欠缺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必然下降。由此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都在呼吁新的教学革命的到来,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正迎合了新的教学模式的变革之需。

2 翻转课堂的缘起及概念内涵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洛杉矶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该校的伯尔曼(Jon·Bergmamm)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首先实践了翻转课堂。他们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 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习者在家或课下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视频资料,由此提出“翻转课堂”这一理念,开创了翻转课堂的先例。2012年1月在林地高中办了翻转课堂“开放日”(Open House),这一做法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推广。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Talbert教授主张采用翻转式教学,把知识传授环节放到课前而把知识吸收环节放在课内进行,而且通过实践这种翻转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林地公园高中亚伦萨姆(Aaron Sams)老师说: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颠倒使得教师的责任更大了,这种课堂中需要的是有责任、有爱心、懂设计的专业教育者,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步调,让每个学生都能跟上学习的进度,进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做到因材施教。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mm)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2011)根据自身的翻转课堂实践教学经验出版了专著《翻转你的课堂:时刻惠及课堂上的每位学生》。书中他们分享了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经验并阐述了相关的理论,该书受到了国际教育学术协会与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简称ASCD)的大力推荐,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2011)创办了非营利的“可汗学院”,认为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更具人性化,这种将课堂内外事务“翻转”的做法是翻转课堂的雏形,由此可见,翻转课堂不仅学习效果优于传统课堂,而且翻转课堂已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其实质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颠覆,将传统的知识内化与知识吸收的顺序进行了翻转,它重构了学习流程。在翻转学习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多媒体设备为载体,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完美融合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核心元件,二者缺一不可。

3 翻转课堂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的优势

3.1 教学方法形象直观、动作结构清晰明了,增强学生记忆效果

传统的篮球课教学中,依靠教师的个人理解和知识层次构架,参照课程大纲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手段,依据教学程序,制定评价标准。从中难免会参杂更多的主观因素在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翻转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设备通过观看视频和图像等信息资源,在课下自学,课上自由讨论,相互交流沟通。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课下自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突出重难点地教学,对视频中的动作技术结构进行剖析,加深学生印象,建立有效记忆存储模式。课后再练习时,借助教学媒体设备,反复观看篮球教学中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和战术环节,结合教师的讲解,增强学习效果。

3.2 化难为易,突出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翻转课堂借助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利用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可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编制相应的学习资源和课件,突出重难点,迎合学生的不同需求。此外,发布到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声音与文字、视频与图片并茂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教学中单调乏味的局面。互联网的高效性和实效性特点还可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得到大大提高。

3.3 信息资源的永久保存和循环利用有助于学生对技战术的掌握

相对纸质版的文字材料,翻转课堂的教学课件更容易保存,存储后可以往返循环利用,便于及时对以往的信息材料进行补充和更新,让学生掌握篮球训练中最前沿的动态。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是对技术的整合和提升。传统教学中利用示范和画板等手段很难将技战术的细节及位置移动等环节描绘清楚,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翻转课堂之中,它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环境,可反复观看,对青少年学生主动式学习非常有好处,教师利用动画对技战术的细节和位置移动进行直观展示,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对技战术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然后仿效动画进行模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 翻转课堂在青少年篮球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

4.1 教学课件的制作困难重重

翻转课堂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多媒体设备为载体,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的完美结合是翻转课堂得以实现的核心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这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课件编制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还要具备相应的理论水平。

4.2 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身在一线的体育教师对传统的篮球教学训练固执己见地坚持身体练习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除了教学便是一味地训练,很少关注互联网技术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教学策略及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因循守旧,不思改革。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缺乏活力,学生兴趣低下,影响教学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Aaron Sams.Flipped Learning:Gateway To Student Engagement[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2014.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篇八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体育教学 价值探析 实施策略

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研究热点,2011年引入我国,随即在教育界得到高度关注,部分学科对翻转课堂的探讨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展开。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的今天,为什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得到了教育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该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理念和操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应用该模式对体育教学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倡体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探讨这些问题无疑是有价值的。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内涵

国内外的学者对翻转课堂的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起来分为两种。一种解释倾向于用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解释内涵,例如,刘小晶等人认为,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而师生在课堂时间则是面对面一起解答疑惑、开展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1]以概述流程的形式解释翻转课堂,虽然有助于常人的理解,却偏离了概念界定的规范性。另一种解释方法是用翻转课堂的功能来替换概念,误读了概念、功能和本质之间的区别。例如,翻转课堂就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地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被称为课堂翻转。[2]这种解释是从学生知识学习和知识内化的不同来说明翻转课堂与传统模式的区别,但显然是片面和浅显的。事实上,翻转课堂的功能并不限于改变学生知识学习和内化的顺序,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兴趣以及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可见,这种解释有以偏概全之嫌。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个人的认识,笔者将翻转课堂的内涵理解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信息化网络和课堂为中介,以分组学习为基础,注重课前知识技能学习,课中、课后知识技能内化和应用的个性化教学形态。以能力为培养目标,实现了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契合;以信息化网络和课堂为中介,体现了信息化教育技术在翻转课堂中的重要性;以分组学习为基础体现了翻转课堂注重合作学习;课前学习,课中、课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内化,体现了翻转课堂的课堂结构和实施流程。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

翻转课堂在实施流程上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从时间序列上分三个部分,即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确立教学任务,再依据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切割,然后将录制或精选的微视频上传至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并依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与教学相关的网络学习环境,以增加网络教学平台的吸引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学生则通过观看视频和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课前学习,并达到初步学会的要求。课中,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实践和学习成果展示等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课后,教师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总结并优化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并改善学习过程。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师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双向交流,教师既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了解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并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又可以通过学生的各种反馈全面了解学生,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的价值探析

1.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混乱

教学指导思想反映的是体育教师的理念问题,它会直接影响体育教学主旨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以及整个教学组织管理过程,最终影响教学实效。“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各种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出,有力的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但也会让体育教师感觉无所适从,众多的体育指导思想让体育教师很容易迷失教学的主旨,最后只能依据个人理解众里挑一并从一而终。可见,混乱的教学指导思想很容易让体育教师片面理解体育教学,最终会影响我国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失衡

教学目标讲究三个维度,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现了体育的工具性,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了体育的人文性。体育课堂教学的工具性重实用、重实践;人文性重精神、重情感。当前的体育教学在工具性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在人文性方面却疏于重视,体育教师往往只重视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否学会等问题,而对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人格需求等方面却很少关注。结果,学生虽然学生会了体育知识,也具有了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但学生的体育实践意识以及整体体育素养却未能增强,学生对体育教师、体育课表现出情感较为淡漠“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等现象的出现便不足为奇。显然,传统体育教学“重工具,轻人文”的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要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必须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个性与人本化的缺失

对于今天我国体育实践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尽管我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持续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措施,以求解决,但是这些问题却未得到有效地解决,并进入瓶颈状态,这一点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从主观出发,表现出"一刀切"的特点,看似"面对全体学生",事实上却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忽略;为了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递,体育教师始终居于中心地位,讲解与示范几乎占据了课堂的全部,受课堂容量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中根本无法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更谈不上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际中,体育教师所面对的学习群体是非常复杂的,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知识基础、性格特征、学习需要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千差万别,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并区别对待,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个性化教学。传统教学中个性化与人本化的缺失使因材施教成为空谈,学生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好的无法更好,差的越来越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毫无主体性和独立性可言,这与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严重背离的。

(4)学习评价结果的失真

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纸笔测试和技能考核是评价的一贯方法,学生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考核,教师依据标准打分,这种评价方法看似客观公正,却难以反映出学生的进步程度和学习效果,更难以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学生遇到考试如同大难临头,考前临阵磨枪,考后惶惶不安,课程结束后如同从地狱中得以解脱。传统评价模式既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又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反而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抵触情绪,毫无意义可言。

2.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核心价值

当前,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兴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于翻转课堂的价值进行深入探讨似乎还未引起理论层面的重视。[3]为了更好地应用和推广翻转课堂,对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核心价值予以探讨。

(1)翻转课堂实现了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借助手机、电脑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已经成为日常习惯,为适应学生在行为和习惯上的变化,教学信息化在所难免。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产物,它使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有机结合,高度迎合了学生的日常习惯,改变了传统课堂呆板的模式和形象,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然和有趣。体育教师通过上传视频、三维动画、PPT等丰富而直观的教学材料,设置系统有序的学习导航,加上教师对学生客观而有趣的在线评价和在线交流,一个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环境被创建出来,这不仅有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自主性,也为体育教师有效组织课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这对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利的。

(2)翻转课堂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精讲多练

学生课中学习和练习的时间总量是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耗时过多,学生从事体育练习的时间势必减少,体育课的健身性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内化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精讲多练符合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对体育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对体育学习中的难点深有感受,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学生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及时反映给体育教师,这样教师就会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有所把握;课中,体育教师依据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极强的讲解或个别指导,不需要每个问题都进行讲解,这样就省去了很多讲解的时间,学生在课中进行体育实践的时间就被延长,精讲多练的目的自然达到。

(3)翻转课堂实现了体育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

翻转课堂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要素的构成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是通过教学要素的合理重构来实现教学效能增值的。翻转课堂之所以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创新,是因为该模式在准确定位教学各要素功能的前提下,转换了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了课程资源,调整了教学目的、反馈机制和方法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从而使教学表现出的形态和结果出现了质的改变。而且,翻转课堂对体育教学要素的组合是动态的而非固化的,是灵活的而非呆板的,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把翻转课堂看作固定的范式,从而避免将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流于形式。

(4)翻转课堂有助于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把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当作目的[4],综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的个性的培养。完善个性既是素质教育的价值理念,又是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5]培养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真谛。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既有统一的学习目标,还有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的个体目标,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在线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观看的次数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定,观看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在问题反馈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随时向教师反映学习中的问题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在学习评价方面,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进步程度,同时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融入到最终评价结果之中,这种评价模式有助于让学生明确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时刻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提高。可见,翻转课堂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沟通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有益的。

(5)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内化

首先,与传统的“预习、学习、复习”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课前学习、课中实践、课后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是两种模式的本质区别。教师详细而具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线虚拟课堂的加入为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内化提供了条件。其次,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以微视频的形式课前在虚拟课堂进行讲解与示范,拓展了学生在课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课中学与练时间的增加为知识与技能的内化提供了条件。再次,翻转课堂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向“面向学生个体”的转变,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具针对性。

四、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做好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

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平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上传模块、师生交流与答疑模块、在线测试与评价模块、学习跟踪与监控模块以及学习总结与成果展示模块等。通过这一平台,体育教师就可以将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微视频、PPT、各种音频等教学材料上传至在线虚拟教学平台,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作业发布、在线交流、在线测验、监控督促、在线评价等;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进行学习材料下载或在线学习,并实现与体育教师的及时交流与沟通。

2.注重评价机制的创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评价不能限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都应区别于传统教学,否则,翻转课堂的实施就会流于形式。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把“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作为评价的主要目的,并将学生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并注重多元化评价的采用,只有这样,评价才能既有针对性又不失全面性。多元化评价主要表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阶段等方面,紧紧围绕促进学生的学和促进教师的教两个方面,最终将提高教学实效作为评价的主旨。

3.注重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无论何种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始终是改革成败的核心与关键。[6]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产物,既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它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育教师既是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搭建者、设计者和使用者;又是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上传者;既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设计者和评价者;既是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的监控者和督促者,又是教学设计的完善者。可见,翻转课堂实施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体育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并做好自身的角色转换。体育教师不同的教学观念会影响到教学形态,例如,体育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学的过程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相反,如果体育教师认为教学是以知识、技能学习为基础的能力培养过程,教学过程必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翻转课堂模式下,体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独裁者,其角色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换为课堂的设计者、参与者和体育课程学习的推动者。师生在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环境中和谐相处,这为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创设了条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会得到凸显。

其次,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学生的一切学习和实践行为都是在教师的引导和设计下进行的。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课前与课中的知识、技能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实现内化,这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更高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另外,在翻转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线上还在真实的课堂中,师生交流频繁,这对体育教师的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再次,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翻转课堂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体育教师既是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者,又是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和上传者,还是在线虚拟教学平台各个模块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这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4.追求体育课堂实效,避免翻转课堂异化

翻转课堂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虽然它顺应了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但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科学实施模式,各个学科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各类研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避免过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弱化体育教师的作用。翻转课堂模式下,体育教师虽然把课堂讲解与示范的时间让位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了,事实上,体育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被弱化,反而变得更加关键。课前教学视频的录制和搜集、教学资料的优化与整合、在线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管理,课中体育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后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与评价、教学方案的优化与修订等,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教师的付出。如果过度弱化体育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就会失去系统性和效能,体育教学最终难逃沦为“放羊式”的结果。

第二,要避免高估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学生课前学习的跟踪和监测。翻转课堂是基于“掌握学习”理论而建构的,它的实施有赖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是现实社会中的复杂的人,课前在线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对每次体育教学内容都能够进行自觉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进行适当的跟踪与监测是必要的,它不仅能促使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要避免过度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被成为“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除了该模式从形式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更重要的是该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学中,我们在设计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时,不能仅仅将目光盯到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上,而应该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要避免一味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而忽视学科的差异。当前,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多来源于其他学科,针对体育学科的理论与研究还非常薄弱,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中的应用问题时,我们难免要借鉴其他学科的实践经验。然而,学科之间毕竟是有差异的,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经验不一定就完全适用于体育学科,实施翻转课堂时,我们要把握好体育学科的特点,选择性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经验,避免生搬硬套。

第五,要避免过度追求形式而偏离翻转课堂的本质。实施翻转课堂的最终目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体育教学的存在要援以价值来丰富和支持[7],贯彻既正当又有效的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教学一种至高境界,如果过度追求形式而忽视体育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实施就毫无意义。

在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改革举手无措的今天,我们还是要以谨慎的态度审视翻转课堂的优势与缺陷,特别要避免过度追求形式而偏离翻转课堂的本质。

五、结语

翻转课堂是教育界探索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成果,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赢得了全球教育界的青睐,表现出了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翻转课堂是信息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教学形态出现的适应性变化,它对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目标与任务、内容与方法、结果与评价、课内与课外等各种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与思考,应用信息技术将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创新性的组合,意在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变迁。翻转课堂作为信息化社会的新生事物,在体育教学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实施于体育教学无疑存在较高的价值,但难免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对翻转课堂的内涵、核心理念、理论基础、实施流程等有个清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教育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问题与改进方法,从而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有理有据的参考。

————————

参考文献

[1] 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

[2] 马俊臣.基于“翻转课堂”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6).

[3] 叶波.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论翻转课堂的价值与限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

[4] 苏君阳.素质教育认识论的误区及其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6).

[5] 吕秋芳,邢永富.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2).

[6] 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7] 常先厚,肖玉新.体育教学本体论[J].体育与科学,2006(2).

[作者:王国亮(1978-),男,河南长垣人,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

9.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篇九

一年一度的“119”消防宣传日即将到来,这是消防部队的“节日”,更是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的纪念日。1992年,公安部为了增强全国人民的消防安全防患意识,并使“119”这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更加深入人心,特地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消防日”。

由此,每年的11月9日,各地消防部门都会如火如荼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但是,也有少数同志对于消防日的宣传活动只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以至于一些群众不理解设立“全国消防日”的价值和意义,抵触消防宣传教育。造成这一恶果的根本原因便是他们误解了“11·9消防宣传日”的真正作用。

一、通过宣传消防英雄事迹,使百姓认识、理解消防官兵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人们喜欢英雄,人们更赞美英雄。在和平年代,消防官兵保一方平安,解一方危难,总是‘匆匆’地来,‘匆匆’地离开,留给人们的是心灵最深处的震撼和感动,因为每一个人都无疑赞美生命,更加赞美那些为抢救他人生命而舍生忘死的人。群众对于消防官兵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灭火、抢险、救灾,他们无法更近地走进消防官兵的真实生活,更无法体会、理解红门英雄们的热血豪迈、壮志雄心。

英雄可以给弱者一个信心和依靠,给懦夫一个自惭形秽的榜样。这么多年来,消防官兵前赴后继,不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为了铭记这些英雄,中央电视台和公安部消防局创办了“中国骄傲”大型电视活动,“11.9消防日”正是“中国骄傲”的颁奖日,通过新闻媒介,消防英雄的壮举流传在千家万户之中,评选出来的消防英雄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骄傲”。此外,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大型电视活动里,也同样活跃着消防英雄的身影,每一次的“与火魔拼搏”、“与危险擦肩”都无疑感动着父老乡亲。感动并不是目的,在感动的基础上,更多的人认识到消防官兵、理解消防工作的酸甜苦辣。只有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消防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永葆活力,才能永驻光辉。可见“11.9消防日”任重而道远。

二、通过创新宣传,防患于未然

消防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要令百姓、群众深刻理解这一点,自然离不开宣传和教育,“11.9消防宣传日”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在这一天,各个单位、部门可以携手进行消防宣传教育,使效果最大化、最佳化。但如果我们的消防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依然僵化,针对性不强、科学性不够,缺乏创新,陈旧的形式、单一的内容则会降低群众接受消防知识的兴趣,“11.9消防宣传日”则给我们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我们要用更科学、更合理、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和内容来开展工作。

“11.9消防宣传日”一年只有一次,但并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也只仅仅一天。设立消防日,正是要我们认识到消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使我们的消防工作得

10.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篇十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多姿,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傲视群雄的姿态。当今国内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非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要继承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它。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不败。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价值影响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使历时五千年所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十分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

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什么是优秀文化?第一,鼓励人向上;第二,让人追求崇高;第三,“人化”的东西。既然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所以文化就是人化。时代的精神主要在时代特色,当今时代特色是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斗争以及中华的复兴。对于经济全球化,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科技发展也是两面刃,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是的,今天的时代精神文化,我认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文化的自觉。文化自觉的体现,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首先是文化自觉,其次是制订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第三要文化体制改革。什么叫文化自觉?我定义为国家的决策层和学术层对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全球文化的走势,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有了认识就自觉了。比如宗教问题,农村问题,社区文化问题,非物质文化问题,文学创作、艺术舞台等等问题,要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制订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我觉得有几个问题特别重要。第一、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近这几年这方面研究开始多起来了,尽管还有争论,争论是永恒的。关于中华文化的问题,从先秦一直争论到现在,但是公约数还是有的,共识部分还是有的,文化就在争论中前进。第二、保护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解放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我们的文化界潜力很大,造诣很高,人才众多,生产力没完全迸发出来。通过体制改革使文化产品在创新中大大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满足世界的需求。第四,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现在世界各国对于中华文化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像英国,全国24000多所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他们的教育部已经下令,在2010年前每所学校必须和中国一所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就是要学习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称道。这不仅对于树立中国的自信心,也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面临“后工业化”、“后现代”的心灵荒原,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再也找不到价值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品质,以及“内圣外王”原则,给了多少人以心灵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善良,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当人们专注于爱情的肉欲性爱中,当人们只干着“损人利己”、“惟利是图”时,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给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则,不再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许多外国人所仰慕和倾倒,故宫、长城总会赢得外国人赞叹。这种真正属于中国的东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义。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莱坞,频频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取材,拍摄电影,这都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准则。

上一篇:国家级教育类期刊目录下一篇:市场营销与特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