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工作总结

2024-08-17

地税局工作总结(共8篇)

1.地税局工作总结 篇一

地税局工作总结

**年,在省、市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暨改革推进年”活动为主线,紧紧围绕“三优两促进”目标,牢牢把握“实干创新、科学发展、科学管理”的主基调,抓提升,抓创新,更好地组织优质税收、提供优质服务、打造优秀团队,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现总结**年工作如

下:

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根据今年的经济形势,我局对市委核定的收入计划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成立了四个税源调查小组,分行业比对分析税收变化情况,制定了月、季度的均衡入库计划,确保全局的收入工作在政策因素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实现稳定增长。截止12月底,全局共组织地方税收57.65亿元,同比增收14.15亿元,增长32.53%,占市政府年度计划的100.26%,占**市局调整后任务的110.02%;社保费收入完成3.79亿元,同比增收2900万元,增长8.29%;其他收入1.91亿元,同比增收4500万元,增长30.83%。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各项收入任务。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征管质量考核,对市局征管数据通报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征管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加强行业税收和单项税种的管理。扎实推进“营改增”工作,对符合条件的817户纳税人向国税局进行了移交。认真落实总局的企业所得税分行业管理操作指南,汇算清缴企业1348户,补缴税款978万元。加大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及个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补缴税款358万元。严格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清算补缴税款4.53亿元。三是加强房产交易管理,规范交易流程,入库税款10.8亿元。

二、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完善信息管税功能。

我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税源管理方法,建立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纳税评估为载体的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信息管税功能平台。通过整合信息资源,依托模型数据标准,分行业、分税种逐步开展数据采集、分析,进一步深入开展数据分析,提炼风险疑点,依据风险级别,推送各级评估,规范税源管理,提升全局评估工作水平。按照工作思路,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完善采集渠道。依托税源普查工作,及时与当地政府及本级综治办联系,形成了政府主导、综治办监督、税务部门协调的综合治税信息报送模式。同时将数据管理列入了企业各项检查评估的必查项目,通过企业报送资料、实地核查和征管系统数据比对,及时发现问题。二是深化数据分析。依托重点税源监控系统对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资本变化、税款缴纳等情况实施重点监控。对纳税5000万元以上企业实施单户专题分析,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同时,通过外部数据筛选分析和疑点数据预警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税源管理措施,及时进行风险应对。今年,如期完成房产税单税种纳税评估、土地交易纳税评估以及市局指定的建筑业、房地产行业专项评估,评估税款16831万元。三是提供合理化征管建议。在实施纳税评估后,及时总结行业出现的共性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征管建议,从而达到 “评估一个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大讨论活动开展。

按照省、市局和市委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我们立即行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安排部署大讨论活动主要任务,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一是动员部署齐参与。按照活动要求,我们要求党组班子成员首先统一思想,并就贯彻会议精神以及开展大讨论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系统设计、总体安排,制定工作方案,同时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深入动员。二是深入学习转观念。通过召开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的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省市局领导重要讲话等相关文件,以及全省地税系统推行的标准化管理、绩效管理等重点制度,引导干部职工深刻把握大讨论活动的主题和实质。三是查摆问题找不足。通过自查自省、小组座谈会等方式,深入查找问题,尤其是干部工作热情不高,改革创新意识、管理意识不强,纳税服务体系不完善,征管水平有待提高等制约地税事业发展的思想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列入查找重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大讨论规定动作,从税收执法、征管质量、纳税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四是创新举措抓落实。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反复对比,确定安次区地税局为对标对象,将提升征期申报率、CA认证、催报改正率等征管硬指标和推进绩效管理工作作为对标内容,通过逐一对标、查找工作短板,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思路,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同时,紧密联系干部职工思想实际和地税工作实际,与“改革推进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正风肃纪、为民服务提质提效、作风纪律整顿等项活动相结合,努力将解放思想的要求贯穿于地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展示大讨论活动中的成效,促进依法行政、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不断开拓地税工作新局面。

四、以星级服务为标准,完善纳税服务体系。

年初以来,我局按照丰富服务体系、促进服务转型的工作要求,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星级服务为目标,全面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大大提升。一是开展多种特色服

务。建立以网上办税、上门办税、自助办税等多元化的申报办税体系,实现涉税事项的多元化办理;全面落实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首问责任制等办税服务制度,积极开展个性化办税服务;全面推广“QQ群”服务、税收微博、CA认证等服务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开展定向培训。对办税服务厅人员进行业务知识与服务本领的培训,树立“我的责任我知晓,我的岗位我负责”的意识。根据窗口办理业务时反映出的常见问题,开展业务培训,带着问题操作,找出问题所在,加深窗口人员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加强礼仪培训,将窗口人员的着装规范、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文明用语、工作纪律、服务质量等环节细化、量化,纳入监督考核,促优质服务再升级。三是做好为纳税人减负工作。全力落实涉税事项前置工作,对141项需备案、审核、审批事项实行“先办后审”,缩短涉税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全面梳理办税流程,精简程序手续,简化涉税基本资料和申报资料,对4大类39项涉税业务实行“免填单”服务;积极推行网上办税自助终端、叫号系统、办税引导等措施,有效扭转了大厅拥挤、排队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大力推行主要涉税事项“同城通办”,最大限度地为纳税人办税提供方便。

五、以监督教育为抓手,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我局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市局的好评,被省局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一是建立廉政工作责任制。全面贯彻落实了《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建立了税务干部廉政电子档案,加强了信访工作,实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二是加大党风廉政教育力度。以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为契机,组织了廉政建设专题讲座,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廉政教育,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三是实行政务公开。实行民主评税制,做好阳光操作,杜绝人情税、关系税;完善财务经费管理办法,坚持重大财务开支集体讨论,财务支出半年通报制度,大宗物品政府采购等办法,加强经费开支的源泉控管。四是强化“两权”监督。开展中层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开展税收政策执行情况执法监察,落实廉政责任,提高廉政监控。

六、以人才兴税为目标,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我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打造优秀团队、提高干部活力作为做好税收工作的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一是加强基层团队建设。通过这次人员调整,选拔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工作技能强的年轻干部,到科室和分局领导岗位任职,优化了科室、基层的班子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二是加强了干部作风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十八大精神、“改革推进年”“解放思想大讨论”、作风纪律整顿等项活动,找差距、挖根源、定措施、抓整改,教育引导地税干部树立“以勤为本,以廉为荣”的良好风气,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氛围。三是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在全面总结我局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按照征收、管理、稽查、分局长、机关综合岗位标准,分别制定绩效考核办法,通过选取各类指标,按照月、季、半年进行考核,年终汇总最终结果,建立起目标计划、绩效沟通、考核评价、辅导改进、结果运用、激励提升管理链条和制度体系,使考核更加客观真实,为干部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四是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完善教育培训平台功能,丰富平台的资源量,充分利用平台开展培训和考试。按照分层培训的原则,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出台《培训班管理办法》,科学组织培训工作。

2.地税局工作总结 篇二

2015 年以来绥中县地税局以实施税源专业化改革为契机, 积极做好税收风险应对工作, 通过风险应对降低纳税人涉税风险, 进一步提高税源管理质量。截至12月份, 由省局推送的风险企业77户, 已完成56户风险应对, 查补入库税款及滞纳金65.3万元。一是加强学习培训, 提高业务能力。县局成立了由税源管理科和征管部门组成的风险应对小组, 选派业务骨干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统一操作规范、操作步骤和不同风险类型、风险级别条件下的应对方式。通过培训, 提高了风险应对小组人员的业务能力, 为此项工作的常态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二是认真梳理信息, 科学应对风险。风险应对小组认真梳理推送风险的基础资料, 全面收集、整理第三方涉税信息, 根据风险级别、风险类型的不同, 统筹安排协调各类风险应对措施。风险应对小组注重案头资料分析与实地核查相结合, 深入出现问题的企业内部了解具体情况, 掌握不同行业财务核算特点, 对企业账簿中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及财务费用等易涉税项目进行了检查, 对各项疑点进行分析确认, 全面掌握了风险疑点中的涉税项目及应补缴款项。三是及时沟通反馈, 加强后续管理。定期搜集纳税人及风险应对小组人员的反馈意见, 及时调整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总结风险应对经验, 增强科学评估风险的准确性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针对有的单位对风险管理工作认识不够, 组织不力, 应对工作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 税源管理部门督办落实, 确保推送的疑点问题及时得到应对, 涉税风险及时得到解除。

3.地税局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地方税务;地税文明创建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塔城地区地税局党组高度重视文明建设工作,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将文明创建与税收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研究制定了《塔城地区地税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点》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指标、有抓手。

二、以地税特色文化提升干部对文明创建工作的认同感

一是长期开展“工作好、品德好、业务好”税务干部的评选工作,在干部队伍中树立正能量典型。二是苦练内功,不断提高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水平。三是以“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使命意识凝聚共识,升华干部的价值追求。

三、整合群工组织资源,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工组织作用,按照机关党委的统一要求,建立了以党支部为主导的群工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分别策划、统一部署、各自建档、成果共享”的工作原则,结合不同的工作特点,各自策划、制定文明创建活动规划,由机关党委审定后统一部署,各项活动开展期间,共同落实分工任务,各自建立档案,分别总结经验,成果各方共享,不仅解决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大大提升了文明创建工作质效。

四、坚持以人為本理念,提升干部道德素质教育成效

塔城地区地税局党组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以“学、讲、看”为抓手,有效提升干部队伍道德素质教育成效。

一学: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和大政方针政策统一干部的思想,有针对性的抓好中心组学习和干部职工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尤其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创建团队共同愿景,激发动力,凝聚创造力。

二讲:塔城地区地税局长期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讲专业课活动,各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讲党课、讲形势教育课,同时要求分管领导既要带头讲好有关业务课,也要主动去讲思想政治课。每年每个领导不得少于两课。通过领导带头讲,把“大道理讲透,小道理讲通”。

三看:即利用社会大课堂来启示人、教育人、警示人、感化人。近3年来,塔城地区地税局共选派干部97人次,分别赴革命圣地、知名高校、发达地区、先进兄弟局等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升站位,同时强化党性锻炼,激发爱国、敬业热情。此外,还组织了“看监狱”活动,以鲜活的事实进行最实际的荣辱教育和警示教育。

五、以身边榜样的典型事迹引领精神文明正能量

塔城地区地税局秉承“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原则,大力宣传身边的道德模范、业务能手,传播和弘扬塔城地税正能量。2015年我们邀请了沙湾县地方税务局干部“最美新疆税务人”、“最美沙湾人”王继忠同志,走进地区局机关道德讲堂,讲述他多年来投身志愿服务,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的感人事迹。2016年,通过道德讲堂平台,深入开展“身边人身边事”宣讲活动,先后宣传了荣获“地区巾帼文明岗”的地区稽查局妇女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塔城市地税局退休干部热发提同志致力于传承塔塔尔文化、积极传播塔城多民族融合文化的奋斗历程。

六、以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打造志愿者服务品牌

塔城地区地税局“金税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以“服务弱势群体,担当社会责任”为指导思想,以“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凝聚共识,将志愿者服务由过去单纯的捐款捐物、慰问贫弱转向深层次、多渠道参与社会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层面。近3年来,除长期开展扶贫帮困常规性工作,还开展了关爱特殊教育工作者、保护母亲河清理白色垃圾公益活动,结合国防教育祭扫烈士陵园、慰问边防战士,义务开展爱国爱疆爱家乡宣讲活动,高考期间组织私家车开展“爱心助考为梦想护航”义务接送考生活动,组建了义务献血、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组织,以及参与地区“紧急救援、救护”志愿者服务队等。为进一步提升志愿者服务层次,塔城地区地税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室、制作了统一标识,志愿者服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然深入人心,服务队成为拿得出、叫得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七、以“访惠聚”工作组为依托,扎实开展精准扶贫

积极开展“访惠聚”工作,紧紧围绕扶贫工作任务,着眼和着力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重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扶贫攻坚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切入点,按照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部署,在充分调查摸底,认真分析,制定措施的基础上,建立《驻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走访结对帮扶制度》等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做好贫困人口建档工作,结合入户访、重点访进一步做好摸清家底、政策宣传、分类指导、督促落实等工作,在脱贫攻坚战中主动作为、见到成效。近3年,塔城地区地税局结对帮扶投入资金35万元,引进项目8个,引入项目资金370万元。

4.地税局半年工作总结 篇四

襄阳市地税局在省局和襄阳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深化“六税”战略为重点,把握重点不放松,求真务实促落实,与时俱进抓改革,服务大局谋发展,立足岗位干事业,地税事业在高起点上实现了新突破。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关于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税费收入持续增长

在连续几年高增幅的压力下,全市地税部门不畏艰难、不辱使命、不敢懈怠,做到静态税源管细、动态税源管实、经济税源管优、机遇性税源管紧。经过全员努力,上半年预计征收各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增收***亿元。(二)法治成果不断增色

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启动法治地税创建“细胞工程”,联合襄阳市普法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第一批依法行政和法治地税创建先进集体进行了实地考核,通报表彰了13个基层分局、科室、办税厅和42名先进个人。制定了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市稽查局和XX县局试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加强减免税审核,市县两级集体审议减免税**户,减免税款***元;批准退税**户,退还限售股出售个人所得税等税收***元。畅通维权渠道,通过地税互联网站群、政府投诉信箱、政风行风热线、政务值班电话、市长热线和12366服务热线等渠道受理解决涉税信访、投诉120件次,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法治地税创建硕果累累,原XX市地税局局长李刚荣获“襄阳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称号,10人被推荐为“2013-2015年全省地税系统依法行政和法治地税建设工作人才库人选”。(三)税费征管明显增效

一是征管基础不断夯实。坚持“四率”考核常态化、滞纳金加收法制化、欠税清收指标化、户籍清理经常化、发票管理精细化。上半年,全市申报率达到99.5%,征收率、滞纳金加收率达到99.9%,清缴欠税2000多万元。加强了对土地储备中心、城投公司、股权交易转让、资本交易项目以及历年积案的专项稽查,仅市稽查局就检查调查案件***件,查补入库税费***亿元,被省稽查局表彰为税收违法案件检举统计报表工作先进单位,运用查账软件破解稽查难题的工作经验在全省地税稽查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保持对假发票打击的高压态势,做到“查账必查票”、“查案必查票”、“查税必查票”,查处存在发票违法违规行为纳税人22户,查补税费、滞纳金、罚款26.28万元,受到省政府发票使用情况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第二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二是征管改革措施扎实。应对挑战,调整信息技术科和征收管理科职能,凸显风险管理,在市、区、县市区三级层面增设了24个房地产建安一体化办公室、纳税评估办公室,配套进行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改革。

三是专业管理日益坚实。探索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确定了“数据采集、风险识别、风险应对、反馈提高”的基本流程,完善税收风险测试及分析运行机制,建立了大企业税收基础数据库。截至6月底,共采集、识别大企业93户,录入数据库数据2365条,分析比对数据1126条,纠正错误数据231处。(四)税政管理力度增大

一是税种管理全力以赴。坚持业务挂帅,政策为上,一税一策,一行一法。严格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强化外来建安企业所得税预征,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74.36%。强化“五小税种”管理,同比增长24%。加强“12万个税申报”,自行申报6250人,同比增加1057人。认真开展个体经营户定税调查,全面推进电子定税工作。

二是项目清理全员上阵。扎实开展房地产税收“项目争标杆业务创一流”活动,组织力量对2008年以前竣工的131个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清理各项税费2.3亿元,全市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43.86%。对永泰隆房地产等20户企业土地增值税进行了清算核查,查补税款850万元;对辰昊房地产等50多户企业进行注销调查,查补税费1.5亿元。三是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以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就是失职渎职的态度抓好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为2419户(次)小微企业、10195户(次)个体工商户免收发票工本费98万元;为15户高新技术企业办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多万元,实现了民生改善与经济税收的良性互动。(五)纳税服务公信增进

一是简政放权,减负提速。全面推行“先办后审”、“先批后审”,全系统对32宗土地和房产过户涉税事项实行了先办后审。

二是创新服务,强质提能。全面开展“便民利企”活动,支持“四个襄阳”建设100条意见落实有力。及时向社会公开承诺“10条惠民利企措施”和“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十条禁令”。继续开展“点对点,一帮一”和跟进服务重点企业(项目)活动,1268名地税干部同3860多户企业结成帮扶对子。选任15名纳税服务首席代表,社会反响良好。扎实开展“帮企业解困难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得到了省地税局和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深化宣传,问需提效。以地税大讲堂、干部大走访、政策大赠送、工作大总结、经验大推广、征纳大互动为主题,共举办地税大讲堂近100期,培训纳税人1万多人次,“百名局长讲税法”经验被《中国税务报》推广。走访纳税人1万余户,发放税法宣传资料5万多份,赠阅《中国税务报》1000份。市政府在线访谈和行风热线,对地税局“四转四减”等为纳税人减负的举措进行了宣传。(六)行政能力全面增强

一是德才兼备选拔人。健全并落实干部竞争上岗、岗位交流、综合考评、任期审计和“两推一述”等制度,上半年全系统推荐担任副处级干部3人,提任正科级干部5人,完成任期审计8人,选拔全省年轻干部培养对象20人,促进了一批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是交流轮岗盘活人。严格考试考核,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选调48人,充实到市局机关和东津新区分局等直属单位,有效缓解了市区分局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是多措并举培育人。坚持以训提能,扎实开展了全员春训、党校培训、“四师”辅训,做到培训时间常态化、内容精细化、方式多样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坚持以考促学,利用“网上税校”按月组织考试,上半年累计参考5700多人次,组织457名干部进行席位能力测试,对成绩排位前100名和“十岗十佳百杰”的100名干部进行了通报表彰,掀起了学业务、比技能、提能力的高潮。

四是整改作风激励人。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日常工作实行台帐管理,定时督办;重点工作实行路线图管理,跟踪督办;滞后工作实行督办单管理,挂牌督办,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对736个必办事项进行考核,对71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扣分处理,扣发绩效基金2万余元。加大“中八条”落实力度,坚持严明纪律保正气、严肃检查保平安、严格督办保落实,全系统未发生公车私用现象,公务接待费大幅下降,省市领导对我局优化作风抓落实、强化责任促发展的“四严五落实”举措评价很高。(七)地税形象添彩增辉

一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文明创建活动,全系统长年从事志愿服务人数达到500余人,开展志愿活动140余次。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2013年4月,市局被省总工会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截至6月底,市局先后受市委、市政府以上表彰25次,有71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35名干部当选市(县)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二是地税文化建设硕果累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厅、廊、院、室、坛、线等平台,传导湖北地税核心价值观,大力传唱湖北地税之歌,扎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举办道德讲堂70余期,陶冶干部情操。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派出8个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三万”帮扶活动,抓好各职工兴趣小组的日常管理和训练,较好地满足了干部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基层党的建设日益加强。采取专家讲、网上学、竞赛促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精心组织“学习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参与工作品牌创建,现各局、各科已申报工作品牌29个,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地税工作的有机结合。

我们襄阳市地税局严格按照总局、省局关于开展好税收宣传月活动的要求,突出“税收.发展.民生”这一主题,重点围绕提高税法遵从度,提升地税形象,突出政策、典型和形象宣传,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增强宣传实效,打响了地税品牌,地税形象和纳税遵从度在广泛宣传中得到明显提升。

一、媒体造势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介的优势,在进行常规宣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特色宣传。结合年所得12万个税申报和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连续组织了6(版)次大型宣传,带来了强烈影响。尤其在年所得12万元个税申报后续宣传工作中,我们采取政策导读、新闻故事和短信提醒等方式进行全覆盖宣传。将《个人所得税法》、个税申报基础知识、年所得计算口径与方法、申报程序、填报方法等内容汇编成册,免费在全市范围内发放,促进了纳税人补充申报。4月份共在各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0余篇,地税宣传如火如荼。

二、典型衬托宣传。围绕XX县局占宗秋同志的先进事迹,在《襄阳日报》重要版面连续推出了《孝女是个“工作狂”》、《有一种善良叫孝道》、《有一种力量叫“影响”》等9篇文章,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襄阳市局、XX县委和XX县局都分别发文向占宗秋同志学习。围绕XX县局离休干部冯俊夫,在襄阳各大媒体以《选择》为题,进行了大篇幅宣传,冯俊夫本人被评为感动襄阳十大人物。

三、面向未来宣传。与教育部门配合,制作了5万本税法宣传笔记本和7000把地税连心伞,在市区3所重点中学进行了发放,在全市12所学校开展了“税收教育基地”授牌,同时开展了局长讲税法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税法启蒙和常识教育,提高了青少年的税收法律素质,使税收宣传真正面向21世纪,面向未来。同时,依靠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宣传,带动了每个家庭和全社会都来学税法、懂税法、守税法,使更多的人关心税收、支持税收。

四、征纳联动宣传。通过开展税收百题有奖征答活动,在《襄阳日报》刊载了税法知识有奖大赛100题,从高分向低分,按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进行表彰奖励。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竞赛活动共收到答卷2000余份,在参赛人员中既有80多岁的退休人员,又有刚上中学的学生;既有本地群众,也有外地热心人士。XX区工商局城关分局81岁的退休干部柳立基是参赛者,为参与此次活动,多次到市图书馆和地税局相关科室查找资料,询问政策,把参与活动作为陶冶情操、健体健脑的一种有效形式,取得80分的好成绩。XX市人民法院许登瀛发动全家认真学习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在理解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依照题意,认真解答,全家8口人中有6人都参加了活动,获得了二等奖。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地群众,一些名校的大学生也踊跃参加。来自北京XX区清华大学的学生付阳东以邮寄的形式参与答题,获得了二等奖。本次活动普及了税法知识,赢得了社会认可,引起了积极响应,带来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促进了人们学税法、知税法、守税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进一步提升了依法纳税意识。

五、突出遵从度宣传。4月25日至27日,我们举办了《税收遵从度与企业发展力》专题论坛,市局邀请了经济理论界权威专家钟朋荣教授、陈建忠教授和中国资深纳税筹划理论与实践专家张美中教授,分别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实现快速发展、周易文化与领导决策、税收遵从与企业规避等角度,为襄阳30家年纳税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授课。企业老总结合自身遇到的问题,与专家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与会企业代表与市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管理局局长进行了坦诚对话,提出了建议,交流了看法,消除了疑惑。整个论坛全部免费,由地税局买单,在论坛中,税企面对面,话政策、说服务、谋发展、建言献策、畅所欲言,既体现了税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浓浓鱼水情,又切实增进了税企交流,融洽了征纳双方感情,较好地实现了扩大税收宣传、加强税企沟通、展示部门风貌和形象,以沟通促进和谐、以和谐促进发展的目的。

总之,今年税收宣传月工作,我们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税收宣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提高公民纳税意识,改善治税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我们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将每个月都作为税收宣传月,继续加大税收宣传力度,为推进依法治税,繁荣和发展地方经济做出地税人应有的贡献。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地税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线,抓基础促管理,抓创新促发展,抓服务促和谐,抓教育促素质,抓绩效促责任,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第一,紧扣“四提”,税费收入持续攀升

在连续几年高增幅、高基数的压力下,全市地税部门不畏艰难、不辱使命、不敢懈怠,圆满完成了全年收入目标任务。

责任成就信任,作为赢得地位。2012年12月26日,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地税收入工作报告上欣然批示:“地税局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仍然保持收入高速增长,充分反映出班子的战斗力、持久力、应对力,是市直部门学习的标杆。”紧接着,市委办《工作简报》第22期,对我们组织收入工作的作法全文印发。

可以说,继2011年地税收入跨越百亿后,2012年全市地税收入又打了一场漂亮仗,打出了威风,打出了形象,打出了襄阳地税的精气神,也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立的增幅提速、占比提高、排位提前、贡献提升的“四提”目标。

第二,突出“四管”,征管基础逐步夯实

一是税基管牢。就是加强对经济税源、静态税源和机遇性税源管理。开展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对征管范围进行界定,全市所得税管户达到6356户,比上年增加1795户。对建安企业二级分支机构、总机构项目部资格认定,实行主管机关调查、服务局审核、人工费和社保费同时比对。严格个人所得税管理,全员全额申报户达21617户;“12万”个税申报增加276人。

二是税源管实。紧盯重点税源,对112个城建项目、220个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制定地方税费保障办法,与25个部门交换信息44.7万条。对建安和房地产行业实行栋号管理,土地管理到宗、建筑管理到栋、销售管理到户,新增土地、建安、房地产项目3379个,自行研发一体化管理软件,管理项目达到6227个。实施房地产评税。建安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经验受到国家税务总局的肯定。山东、海南、广西、江苏、河南等省的18个市州局先后前来学习观摩。

三是征管管优。加强“四率”考核,按月检查、分类排位、进奖退惩,全市申报率达到99.7%,征收率、滞纳金加收率达到99.9%。加强欠税清收,把清收欠税纳入征管质量考核,欠税压缩74%。加强户籍清理,定期开展漏征漏管、非正常户、停歇业户清理和减免税优惠到期实地核查。加强发票管理,坚持已开票严清、自开票严控、违规票严查、税控票严管、假发票严打;联合公安机关查获假发票,市局荣获“全省发票打假先进单位”。

四是规费管好。全面推广税费绑定管理经验,进一步拓展绑定费种范围、强化绑定职责。将社保费、残保金及排污费同时纳入绑定征管,紧扣登记、费种核定、发票申请审批、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企业所得税汇算、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日常巡查管理九大重要征管环节,切实把行政规费融入税收管理全方位、贯穿税收征收全过程、覆盖税收工作全领域。同时重点推进税费同查常态化。市局被市政府表彰为全市社会保险扩面和残保金征收先进单位,实现了政府、部门、社会、地税“四满意”。第三,强化“四查”,依法治税强势推进

一是加强税务稽查。将土地使用权交易专项检查、建安和房地产行业专项检查、土地增值税清查、举报案件涉税调查、营改增调查等统筹安排。

二是加强专项检查。加强困难性税收减免前检查,加强税务登记注销清算,加强减免税、欠税、工业园区和交通运输业四项清理。三是加强“营改增”清查。按照“1+6”要求,全面开展“清政策、清户籍、清税收、清发票、清资料、清税源”,共向国税部门移交纳税人信息13391户。

四是加强文件普查。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对1994年机构分设以来市局制发(转发)的811份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宣布失效或废止的461份,继续有效的350份。

第四,坚持“四转”,纳税服务不断优化

坚持把纳税服务作为地税核心业务,把“机关围着基层转、后台围着前台转、全员围着纳税人转、全局围着服务转”作为基本要求,优化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效。

一是全方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出台了《支持和服务“四个襄阳”建设的意见》,共15类100条,并在襄阳各新闻媒体进行公布。其做法得到市委副书记、市长别必雄的充分肯定,2012年5月30日,市政府办《内部参阅》第6期全文印发。

二是全员跟进服务重点企业(项目)。继续开展“点对点、一帮一”活动,1268名干部同18600多户重点企业(项目)开展结对帮扶,范锐平书记亲自批示“地税的经验和做法很好,请认真宣传推广”。开展信用等级评定,评定a级信用等级214户。

三是全面进行税收宣传和辅导。坚持办好“地税大讲堂”,先后举办482期,培训辅导纳税人3.5万人(次);编印《地税政策摘要》2万册,向1100个重点企业赠送《中国税务报》33万份;畅通“12366”服务热线,共受理13556件,向纳税人发送纳税提醒25.6万条;广泛开展“面对面”宣传、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和“转作风优服务促发展”大走访,走访纳税人43416户,收集意见、建议850条,制定整改措施329条。

四是全力为纳税人减负。把办税减时间、工本减费用、流程减环节、审批减事项“四减”作为基本要求,将17项行政审批事项调整为管理服务项目,将部分权限下放到县(市)区局;严格落实“先办后审”制度,先后为126宗土地和房产过户实行先办后审和先批后审。全市8辆流动服务车行程16.9万公里,发送发票8.6万份,谷城、老河口被省局表彰为“流动纳税服务优秀车组”。第五,开展“四问”,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借用外力问责。在坚持首办担责、首问负责的同时,委托第三方对全系统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进行暗访挑刺,制成光碟,适时播放,对42名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干部忠实履责的意识明显增强。其做法得到范锐平书记的多次表扬,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二是虚心向民问政。选聘了168名特邀监察员进行监督,走访纳税人和“两代表一委员”3017人(次),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函15万余份,征集意见、建议350条。认真参加“政风行风热线”和“市民问政”,解决涉税问题23个。举办“局长接待日”6次,接待来访41批次,现场解决问题29个。严格责任追究,对41名干部进行了处理,其中5名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以行评促政风、转作风,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参评单位均荣获优胜单位,行评工作再次获得“满堂红”。

三是强化考核问效。坚持重点工作事前有规划部署、事中有检查督办、事后有考核通报。对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局务会部署的297项工作逐项跟踪问效,对17个落实不力的事项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坚持用绩效评价干部。

四是学习考察问道。县市两级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科室负责人及优秀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取经,拓展视野。按照市委、市政府“寻找标杆争创一流”要求,全面开展“省内赶宜昌省外学洛阳”对标活动。在全市对标活动经验交流会上,市局作为先进单位代表进行了典型发言。第六,争创“四优”,队伍素质稳步提高

一是素质争优秀。按照“用大投入、下大力气、办大教育”的理念,先后安排337名干部到中央党校、长沙税院、湖北经院进行培训。组织注册税务师专题讲座,注税考试成绩优秀。组织“一月一考”、“季度抽考”、“十岗十佳百杰”选拔考试等22场(次),选拔各类能手100名。组织开展“书香地税才干鼎新”主题读书活动,评选“读书之星”12人。在全市“书香溢襄阳”比赛中,市局荣获二等奖。

二是管理争优胜。全面开展品牌创建,有16个品牌项目在全市叫得响、在全省有影响。税政管理、收入管理、干部管理、财务管理、工会工作等成为全省标杆,省局先后在襄阳召开5个现场会,总结推广襄阳的经验和做法。信息宣传采用量继续在全省名列前茅。纳税服务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

三是作风争优良。严格按照“文不过夜、事不隔天、会不超时、首办担责、勤廉和谐”和“三短一简”要求,及时下发“转变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的意见,并实行关口前移。通过倒逼机制,全市地税部门作风、会风、学风逐渐扎实,在全省组织的暗访中赢得好评。

四是绩效争优异。全面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十八大会后,及时学习会议精神,撰写心得体会,组织学习交流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要求上来。“襄阳地税”正在成为一张名片,在全省地税系统、全市市直部门位次明显提升。全年在省局各类会议上交流经验28次,在全市交流经验13次,受省局和市委、市政府以上表彰27次。截至目前,市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系统实现省级文明单位“满堂红”,13个县(市、区)局及直属单位正在申报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市局年年被市委、市政府和省局评为优秀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优胜单位。涌现了冯俊夫、占宗秋等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一、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上下一心抓收入,奋力实现税费收入新跨越

全市地税系统紧紧抓住“四个襄阳”建设的强劲发展势头,牢牢锁定“保85争90冲刺百亿”的收入目标,强化举措,科学管理,税费收入一路飘红:1月底实现25个月翻番,11月底突破100亿元大关,到年底达到115亿元,增收42亿元,同比增长58%,增幅全省第一。老河口、襄州、宜城、枣阳和南漳地税收入增幅位居全省73个县(市、区)前10名。全市地税收入高额高幅增长,赢得了方方面面的好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省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建国,市委副书记、市长别必雄相继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极大鼓励。市局被市政府授予“税收工作突出贡献奖”。

二、以法治地税建设为导向,营造环境抓规范,奋力实现依法治税新突破

大力开展法治地税创建,严格整顿税收秩序,规范落实执法行为,依法治税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一)大胆探索,法治地税全面推进。坚持机关和基层并进,城区XX县(市)共建,法治地税创建氛围浓厚,成果丰硕。市局机关荣获“全省法治教育和法治建设先进单位”,XX市局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XX市局和税费服务局荣获“全省地税系统法治单位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二)强化管理,税收秩序有效维护。严格规范稽查行为,充实稽查力量,拓展稽查职能,全年稽查、调查、清算553户企业,查办案件268起,查补地方税费1.5亿元。严打假发票,与公安联手查处制售假票85起,缴获假发票4.7万份。稽查局被总局授予“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工作先进单位”。

(三)严格检查,执法行为日趋规范。通过税控发票、网络发票等专项检查,发现和纠正问题312个,对600多万份旧版空白发票集中销毁,发票票种由66种简并为19种;开展“五小”税种清理,清收税款4.9亿元,“小税种”大作为得到省局表扬。

三、以搭建信息平台为支撑,深入推广抓应用,奋力实现信息管税新发展 加大税收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化开发应用,强化管理利用,信息管税实现大步跨越,专项工作获省局表彰。

(一)业务管理平台全面整合。税收评估分析决策、货运发票接口、房地产评税、税务稽查管理系统成功上线;网络发票、税控发票、定额发票、机打发票四位一体的以票控税机制不断巩固。在成功开发运行土地增值税清算软件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清算合议制度,高质量、高标准清算合议54个土地项目,入库土地增值税1亿多元。

(二)综合治税平台成功搭建。与人社部门联合,成功完成4000多户缴费单位信息匹配工作,在全省第二批社保交换平台上线单位中率先开出首张社保费票。落实综合治税政府牵头协商制度,建立综合部门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和分析反馈制度,完善信息处理规程,实现与多个部门的信息联网和共享,对162类涉税业务需求认真研讨,全年累计采集45个成员单位涉税信息221万条,与国税局交换比对涉税信息2万多条。

(三)网络办公平台迅速覆盖。以oa办公系统为抓手,全面推广运用8大模块功能,切实推进了网络办公的进程。充分整合市局内网、政府专网、地税外网,及时搭建信息交换、政务公开平台,转变了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市局外网在政府和省局网站群绩效评估得分名列第一。通过各项信息应用平台对所有行政管理和执法行为进行流程制约和控制,实现了信息运用的全覆盖。

四、以税费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有效抓统筹,奋力实现业务建设新提升

紧紧抓住税费业务中心工作,着眼税费同征同管,落实各项税收新政,业务建设全面提质增效。

(一)专业控管全面加强。将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确定为全年重点工作,成立了专业化推进办公室,安排部署了“百人、百万、百日”大会战。房地产税收综合软件成功上线,共录入2008年1月以来的建安、房地产项目2307个,初步实现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大提升,得到省局高度认可。以推进房地产交易评税工作为抓手,全市成功上线房地产评税软件,评估调增税额增长率60%。评税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了典型发言。坚持“先税后证”,全面建立项目登记、环节联控、栋号申报制度,建安和房地产行业税收大幅提升。

(二)税收政策落实有力。严格执行了城建税税制“内外统一”、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再次调高、资源税计征方法改革、营业税起征点调整、企业所得税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以及“二手房”交易税收新政,全市3344户单位安装自助办税系统,全员全额扣缴网上申报覆盖人数达25万人。认真开展了城建税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信息比对,及时核查异常户籍信息2.6万多条。同时,认真落实价格调节基金新政,共认定登记6332户,确保了顺利开征。

(三)征管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抓住征管质量主线,以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为目标,提高税源控管能力。对漏征漏管、非正常、停歇业和注销登记户实行分类管理,全市征管“四率”均达到95%以上。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市区112个城建项目和发改委立项的220个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监控。深化纳税评估,在市直各分局及各县(市、区)局增设11个纳税评估专门机构,专设22个纳税评估岗。

(四)社保征收开拓新局。努力实现以征缴率为中心向以增长率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构建了大厅缴费、网上缴费、厅进银行、委托代征缴费等多元化服务体系,市区形成了“一点辐射三公里、多点成网覆全城”的格局。按照经办核定、银行代征、实时划转、直达金库的代征模式,将28.1万人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迅速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金税”工程和“金保”工程成功联网,实现了企业网上缴费和大厅缴费同时运转。社保费扩面联合专项检查成果斐然,全市专项检查7798户,新增参保单位928户,新增参保人数24万人次。市局、樊城分局、襄州区局被省局授予“社保扩面征缴先进集体”。

五、以提升服务保障为宗旨,健全体系抓优化,奋力实现服务兴税新作为

把税收服务作为核心业务,围绕全局抓宣传,优化服务促和谐,履行职能助发展,服务展示了作为、体现了地位。

(一)充分利用多维载体,税收宣传深入人心。重点开展了千名税干联万企、政策礼包助万农、税法短信显万屏、讲堂培训辅万人、热点新政入万家等“五个一万”主题税收宣传活动,被评为全省特色宣传项目。全市以地税大讲堂、纳税人学校、纳税人讲堂等不同形式开展纳税人培训463期,培训纳税人34394人次,纳税人满意率达97%。直属分局对重点税源户实行专业化服务,受到纳税人普遍好评。继续广泛深入开展“面对面”税法宣传工作,宣传面达到100%,受到省局通报表扬。“两会”期间,《25个月,书写跨越华章》、《115亿,忠诚铸就》专题报道,充分展现了地税部门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保发展、保公平、保民生、保和谐的重要职能作用。

(二)顺应经济社会需求,纳税服务广泛延伸。8辆流动服务车累计行驶近10万公里,服务纳税人5万余人(次),服务力度和规模居全省首位。“12366”服务热线,全年受理来电7850个,限时办结率达到100%。积极推进“一窗式”办税,一次性告知,修改完善办税服务流程,着力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纳税服务经验在全省纳税服务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全市地税系统招商引资成绩喜人,联系招商引资项目32个,投资额达20亿元,直接利用外资108万美元,市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驻点招商先进单位和对外开放先进单位。XX县地税局长张族林被评为“襄阳十大招商引资标兵”。

(三)打造最优服务环境,部门形象不断提升。设置28个监控点,对全市办税服务厅实行视频服务监控。组织开展“强服务、亮窗口、创一流”活动和大厅文化建设工作,10名干部当选全省纳税服务明星,税费服务局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巾帼文明岗”。按照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推行“先办后审”的税务管理新模式,先后为100余宗土地和房产项目办理了“先办后审”手续,进一步优化了外部形象。

六、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证,创先争优抓主动,奋力实现人才强税新目标

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打造品牌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激发干部热情,充分调动了地税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一)教育培训扎实高效。先后组织1600名地税干部开展春训比武活动;49名正科级实职干部参加了中央党校高端培训班;借助“网上税校”平台,组织开展了全员考试和自学积分;成功组织439名干部参加了稽查人员暨综合业务标兵选拔考试。教育培训工作经验在湖北省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刊登交流,受到省委组织部的肯定。

(二)抢前争先氛围浓厚。全市地税系统14个实现省局文明单位和档案管理省特级“满堂红”,市局机关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市局领导班子荣获全市综合考核评价优秀等次,35名干部光荣当选市、县(区)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着力开展“夯实基础抓党建、创先争优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一种逢一必争、逢优必创、逢旗必夺的抢前争先意识全面形成。全市地税系统7个县(市、区)局全部被当地党委政府列为创先争优活动示范单位,党组书记、局长黎国平被省委表彰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22个单位和124人(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襄城分局创先争优活动经验被《人民网》刊发。(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以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三八”家庭趣味运动会、国际“六一”儿童节、“七一”重温入党誓词、“八一”退役军人座谈会,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以主题演讲比赛为载体,激发了干部活力;以地税文化建设为载体,各单位突出创建特色、文化气息浓厚,陶治了干部情操,提升了品味和素质。尤其是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演唱会调演、汇演活动的成功举办,凝聚了人心,提振了士气。市局荣获全省地税系统建党90周年诗歌朗诵一等奖,荣获全市“红歌献给党”合唱比赛金奖。

(四)团结关爱增进和谐。广泛开展了干部职工慰问、生日鲜花祝福、定期体验、生病探望、大病救助等关爱活动。关心重视老干部工作,6个县(市、区)局被表彰为“全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XX市局离退休党支部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称号,XX县局老干部管理工作获省局高度评价。积极参加“三万”活动,组织200多名干部,分赴XX市太平镇4个驻点村,送政策,助贫困,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市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三万活动先进工作队”。顺利通过综合治理、平安机关、爱国卫生、节能减排等检查验收。全系统呈现出团结、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品牌创建亮点纷呈。在2010年16个品牌创建基础上,实行一科一品,一局一品,科局联创,个个创新,全年整合确认品牌项目29个,到年底有5个老品牌得到提升,18个新品牌达到年初既定目标。品牌创建工作在全省地税系统办公室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七、以严守双零目标为保障,惩防结合抓内控,奋力实现廉洁从税新成效

继续围绕“追求零过错,确保零发案”的目标,加强教育引导,严格从政行为,强化内外监督,为地税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廉政学习教育扎实深入。在《廉政准则》学习教育活动中,组织全系统干部学准则、守廉洁,并对执行准则的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体会在本单位进行了交流,着力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月活动中,广泛开展了“领导干部讲形势、纪检组长讲法纪、监察科长讲案例、业务科长讲风险”廉政大宣讲活动,以地税干部为主讲人的廉政讲座达37场(次),邀请市检察院、市委党校等专家学者作报告26场次;在监察干部业务培训中,组织40多名干部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不同级次的监察干部培训,提升了综合素质。

(二)严格开展廉政专项检查。按照单位、个人、事项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大力开展“奋力创先争优严查失职渎职”专项活动,自查和整改问题170多个,以此建章立制,细化责任,得到了省局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并进行了经验交流。针对存在的“四庸九不”问题,开展了以“队伍上治长、素质上治庸、管理上治虚、纪律上治散、工作上治懒”为内容的治庸问责活动,按税收执法责任追究责任28人,按党纪政纪追究责任5人,在全系统形成了一种“治庸问责、抢前争先”的浓厚氛围。(三)积极打造廉政阳光工程。制定下发《襄阳市地方税务局基本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各基建项目单位分别成立基建领导小组及专班,完善14项制度和操作流程,开展了“廉政阳光工程”创建活动。截止目前,经省局立项项目9个,已开工5个,完工3个,所有建设手续和办理流程严格规范,未出现一起违规违纪现象。其中:XX县局新办公楼项目顺利落成,并荣获省“楚天杯”、市“隆中杯”以及安全施工现场三项大奖。(四)全面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向全系统副科以上干部及家属发出了《廉政家书》;全系统组织廉政演讲比赛11场,接受警示教育14批次;联合市纪委、市监察局举办了第二届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地税杯”廉政书画展;参加全省地税系统廉政书画摄影暨楹联短信大赛,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优秀奖6个;在全系统营造了深厚的学廉、讲廉、倡廉、用廉氛围。

5.地税局年终工作总结 篇五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上半年,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税收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市政府分配给我们的税收任务是县级收入比上年增长25%,同比增收7620万元。经过税源调查今年我局区县级收入缺口达3247万元,任务压力非常艰巨。在税收任务增长幅度大、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多、现实税源不足、新增税源不明显的情况下,全局上下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知难而进,克难而上,加强征管,挖潜增收,税收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1—6月份,累计完成各项收入17950万元,同比增收2126万元,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337万元,同比增收1984万元,增长12.9%。各项收入中,中央级收入完成2125万元,同比减收450万元,下降17.5%;市级收入完成1873万元,同比增收277万元,增长17.4%;区县级收入完成13952万元,同比增收2299万元,增长19.7%。

在组织收入工作中,结合实际,我们重点强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和考核。年初,结合全市税源现状,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及早制定收入目标,并将收入计划层层分解落实,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实行税收任务“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对收入工作的组织协调,每月进行收入调度和考核督促,及时分析税收增减因素,制定工作措施,保证了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二是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的监控管理。结合实际,主要抓了采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及上年度纳税额在百万元以上重点税源大户的税收管理。1—6月份,纳入重点监控的重点税源大户共入库各项收入XXXX万元,同比增收165万元,增长2.5%,占全市地税总收入的37.8%。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房地产业等五大重点行业共入库12797万元,同比增收2507万元,增长24.4%,占总收入的71.3%,对全局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是加强核定征收,积极推行纳税评估工作。对帐证不健全的中小企业,按照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在不扩大范围,不违反程序,不擅自改变应税所得率的基础上,加强对两个所得税的核定征收管理。今年以来,共核定税款260万元。同时,根据市局要求,积极探索试行纳税评估工作,结合实际,对XX户企业进行了综合纳税评估试点,评估补缴税款XX万元。

四是进一步深化社会综合治税,堵塞税收流失。充分发挥综合治税网络的作用,通过实行派员征收、联合年审、委托代征、信息数据交换等形式,不断拓宽社会综合治税领域,广泛采集涉税信息,加强税收源头控管,使社会综合治税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1-6月份,通过综合治税网络共采集涉税信息189条,增加税收204万元。

五是强化税务稽查,加大执法力度。以房地产、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涉外企业等为重点,大力开展税务稽查,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今年以来共查补入库税款及罚款1211万元。同时,对拒不缴纳应缴税款的不法业户,依法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共强制执行16户,查封、扣押抵税物品总值达20余万元。

(二)加强基础管理,强化税源监控,不断提高税收管理质量

一是加强税务登记管理。为方便纳税人,与国税局加强合作,对国、地税联合办证工作进行了研究探讨,对进行了人员培训。同时,加强非正常户的管理工作,制定了《非正常户管理办法》,规范非正常户的认定程序,并按照普遍登记的原则,加大税务登记处罚力度,杜绝漏征漏管户。今年以来,共清理漏征漏管户160户,补税罚款14万元。

二是加强发票管理。按省局和市局的要求对货物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进行了年审,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及时办理了年审核合格手续。培训指导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单位按时启用新版货物运输业软件,及时解决软件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纳税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深入开展发票检查,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开具使用发票行为。通过发票检查共补缴税款44万元,罚款5.6万元;受理发票举报案件59起,全部进行了查处,共罚款4.6万元,为举报人兑付奖金2000元。

三是加强征管责任区管理,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根据《XX市地税局税收征管责任区考核办法》和《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实际,初步建立了职责明晰、管理规范、协作高效、监控严密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实行三级征管责任区,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并制定出简约实用的考核办法,以提高征管质量为目标,加强对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等征管“六率”指标的考核,并具体到单位、片区、税收管理员,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提高。

(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1、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形式多样,力求实效”的要求,成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领导机制。在人事政工科设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系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根据工作分工和便于活动开展的原则,确定了党委成员联系点,成立了5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小组。在每个阶段都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下发《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对各个阶段的活动做出具体部署,并制定学习配档表和日程安排表。为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还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集中学习、笔记撰写、考勤、补课、教育活动日报、督查、学习交流、责任八项制度,保证了时间、人员、内容、督查、责任、质量六到位。活动中,坚持立足实际,求创新,重实效,先后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活动、征求意见、互相谈心等一系列活动,并通过在内部网站开设先进性教育活动论坛、创办“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等形式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讨论,及时总结和推广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同时,做好“五个结合”:一是学习与税收业务特点相结合,针对我们地税工作的业务特点,按照征收、管理、稽查各岗位职责,组织党员结合学习;二是学习与文明争创活动相结合,把学习教育活动与争创“六好先进科所”、文明单位、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学习与提高服务质量相结合,要求广大党员立足税收征管这一环节,以“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为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四是学习与提高业务素质相结合,为全体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供基础和保障;五是学习与廉政建设相结合,确保党员干部在廉政建设方面不出问题。

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解决干部队伍存在的理想信念、工作效率、服务意识、依法行政、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突出问题,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每个阶段的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我局的满意度均达到了100%,受到了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2、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制定了《XX地税局二○○五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结合工作实际及当前政治时事,每月统一制定下发全局的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列出配档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干部学习培训。按照“以考促训”、“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培训思路,制定了《XX地税局业务考试制度》。每月进行一次业务考试,每个季度针对安排的学习内容进行一次抽考,促进了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3、加强基层建设,大力开展“六好”创建和机关科室创建工作。按照省局创建“六好基层单位”的定性和定量标准以及市局三年创建规划要求,将市局下发的XX条标准进一步细化、量化,把各项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工作岗位和工作人员。结合我局实际,重点加强对7个创建主体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市局检查组的验收检查。在市局组织的“六好”创建工作会议上,我局作为典型进行了交流发言。同时,根据市政府和市局加强机关建设的要求,制定了《XX地税局关于加强机关科室建设的意见》,努力打造学习型、高效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科室。在市局召开的地税系统机关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我局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6.市地税局工作总结 篇六

一、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健康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形成

20xx年,我局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积极履行税收职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组织地方税收收入122.25亿元,同比增长13.82%;实现一般预算收入98.96亿元(含耕、契“两税”),同比增长11.8%。

一是加大组织收入力度。利用税收预测平台、收入质量监控平台、“四联动”平台以及重点税源企业预测管理系统,加强收入的全过程管理。围绕重点行业、社会热点开展实地调研,并形成税收分析报告,客观反映区域经济与地方税收的内在关系。加强与园区街道沟通联系,及时收集掌握各类税情,争取政府部门对组织收入工作的支持。

二是加大税政服务发展力度。做好税收政策梳理,研究税收政策与江宁产业发展的对接点,发挥税收政策对全区产业协调发展的助推作用。加强重点行业跟踪服务,开展金融保险业、劳务派遣公司等营业税政策效应评价。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资格认定工作。定期走访重点项目、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突出做好对总部企业、“走出去”企业、上市公司、改组改制企业的税收个性化服务。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企业申报江苏省产品。此外,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报送地方税收与江宁经济发展、“营改增”扩容对江宁地方税收影响以及上市公司个人限售股异地纳税问题等专题调研报告,受到区领导高度关注,其中周谦书记两次作了批示。

三是加大税收保障民生力度。积极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促进民生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种优惠政策后续管理,做好政策性搬迁、国企退出商品房领域、债务重组、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与落实,支持困难企业可持续发展。开展年度减免税统计调查工作,共调查统计企业22655户。同时,认真落实省、市局分税种减免税规程,规范减免税管理。目前,已为25126户次纳税人减免税收11.59亿元。

二、调优征管运行机制,税收管理转型发展新动力进一步增强

20xx年,我局突出调优税收征管运行机制,不断推进税收管理转型发展,积极提升税收征管效能。

一是优化征管机制。按照省、市局深化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区发展要求及发展特点的新征管体系,限度发挥新体系功效。规范统一税源管理岗位配置,实现业务工作在各税源管理岗位间的科学安排和高效运转。建立与新型征管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业务工作任务统筹管理机制,促进机关管理方式转变。根据XX市收费行车设施统一管理要求,在全区经营性停车场建立委托代征税收管理新模式。此外,按照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方法,积极推进大企业互动式管理、小型企业警戒线管理、个体工商户分类管理、委托代征单位信息化建设。

二是细化风险管理。落实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各部门涉税信息,强化风险计划统筹,提高计划执行规范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参与全市风险指标动态管理,提高指标识别准确性和针对性;先行先用风险管理监控平台,加强风险管理流程控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应对能力。优化风险评定岗人员配置,科学确定应对工作量,提高应对效率;贯彻风险应对办法,进一步规范应对操作要求,提高应对质量;加大复审、培训和评价力度,提升干部应对素质。从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升税收优惠和行政处罚方面的数据质量入手,制定税收优惠和行政处罚两个业务类别数据审计规则19条,并在全市地税系统推广应用。强化企业搬迁税收政策落实,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搬迁企业税收清理工作,有效防范企业政策性搬迁中的涉税风险。以需求为导向,扩大第三方数据采集面,加强现有采集的第三方数据交换与整合,提升第三方数据的应用效能。推进重点税源财务数据和风险应对中基础信息核实的分析与监控,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模式,提高系统采集数据质量。全年,推送1294户次中等级风险任务,应对入库税款3.84亿元,同比增长15.17%,户均入库税款29.70万元,同比增长57.74%;完成市局对涉及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报表的155个汇缴类风险指标疑点的验证工作,并向市局提出合理化建议29条。此外,按照市局新办户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要求,完成11733户新办户基本信息核实任务。组织编写并完成南京地税微观税收风险智能报告业务需求首稿。

三是强化税种管理。落实营业税申报管理办法,加强营业税申报基础管理,强化建筑业、房地产业、旅店业等营业税税源控管。提升建筑业预清算质量,实行税种联动,强化对建筑业“甲供材”管理。密切关注营改增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认真落实改革各项工作。规范企业所得税汇缴环节管理,依托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信息化平台,深化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探索税前扣除审核标准化管理,强化所得税汇缴审核风险指标应用,提升汇缴审核、复审质量。全局应汇缴企业所得税户6375户(其中:查账征收户4510户,核定征收户1865户),汇缴申报率达100%。加强自然人数据库使用,完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管理机制,强化股权转让管理,推进外籍个人约谈制度,利用外籍人员管理软件提升外籍人员个税扣缴质量。规范土地增值税管理,落实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制度,做好二手房交易、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和清算工作;实施“以地控税”管理模式,推广应用省级大集中系统房、土两税申报软件,推行房、土两税明细申报,强化两税的有效控管;推动契、耕两税大集中全面上线,完善存量房估价体系。加强社保费欠费分类管理,将社保费催缴文书由自主送达改为邮递送达,大力开展清欠工作,扎实规范基金费征缴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四是夯实征管基础。推进发票综合改革,加强发票开具明细控制管理和发票信息获取分析,开展部分行业发票专项治理,扩大推广使用无号发票和手持税控机,在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和金融保险业纳税人中全面推广使用无号发票,电子发票推广率达100%。建立发票事项联系人制度和征收分局双休日值班制度,全力做好青奥会期间发票供应开具保障工作。强化征管状况监控分析,积极配合市局完善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机制。目前,各项征管指标在系统挂名靠前。开展纳税人基础信息核实确认及税务登记注销复审工作,落实非正常户分类管理措施,开展多头注册非正常户清理工作,加强非正常户管理,提高税户基础信息准确性。全年清理非正常户482户,清理率23.%。深化国地税联合征管,利用国地税联合征管平台,拓展联合征管工作广度和深度,定期开展国地税税务登记信息比对,清理国地税疑点户,提升税务登记准确率和数据质量。全面推广应用省局电子档案管理软件,规范和加强业务档案管理,推进档案工作创新,加快数字化档案室建设。

7.金华市国地税联合稽查工作探析 篇七

(一) 背景分析

1. 国家税务总局多次要求开展国地税联合检查

2008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工作协作的意见》 (国税函[2008]741号) , 对各地各级国地税稽查局协作工作提出具体要求。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国家税务总局职能转变工作方案》 (税总办发[2013]61号) 明确提出要切实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 并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的专项整改内容加以落实。2014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清理进户执法项目工作的通知》 (国税函[2014]12号) 从高度重视、全面清理、切实规范、加强宣传四个方面对省级以下税务机关做好清理进户执法项目工作提出要求。目的就是规范基层税务局进户执法, 减轻纳税人负担。

2. 我市国地税联合检查工作开展空间广阔

一是双方工作计划内容重叠。2011年至2014年, 我市国地税稽查局分别根据省国地税稽查局及市国地税局要求制定的年度检查方案中, 被双方纳入行业专项检查的共52个行业, 其中24个行业属于同年度相同行业, 检查行业重叠率达46%。二是国地税共管户占纳税总户数的近八成。据市地税局税友龙版征管软件数据显示, 至2013年底我市国地税共管户占总户数的比例为75%。国地税稽查局联合检查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三是国地税稽查局执法相似性极强。双方遵循相同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 选案、检查、案审、执行等各环节及举报中心等机构人员设置都相互匹配。唯一不同的只是所检查的税种。

(二) 我市国地税联合检查工作实践

自1996年我市国地税分设, 国地税稽查局单独成立以来, 稽查工作主要根据上级稽查局的安排, 国地税稽查局之间基本上处于各自执法状态, 重复检查、交叉检查现象普遍存在。在联合办案方面国地税稽查局虽然陆续有所合作, 但协作一直处于低水平、松散型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方面。目前国地税稽查局之间的信息传递, 仅限于举报案件中举报线索涉及双方管辖税种的案件。二是联合检查范围。仅限于省局明确要求联合检查的专项检查, 以及地方政府为完成中心工作要求国地税稽查共同出击的个别案件。三是联合协作管理方面。今年7月国地税局共同下文《国地税联合检查协作管理办法》并成立了联合检查协作小组。形式有制度、有人员安排, 但是缺乏召开联席会议的积极性, 对制度执行的好坏同样缺乏考核监督。

(三) 具体案例分析

2013全年及2014上半年, 国地税稽查局共对4户企业开展了联合检查。其中2户为举报案件, 2户为市委市政府围绕“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部署的突击行动。两户检查完结的企业共查补金额53.3万元。联合检查的案件户数和查补金额仅占同期地税稽查局检查户数的3%, 及查补金额的1%。可见联合检查在稽查办案中的占比很小。

4户联合检查企业的联合协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联合突击行动。联合仅停留在突击检查时国地税检查人员一起下户, 纳税人同时收到国地税的立案检查通知书、调账通知书及回证。二是分头实施检查。账簿资料调回来以后, 国地税稽查局先后各自组织检查。纳税人分别到国地税稽查局进行约谈、提供证据资料、制作笔录和签证。三是分别案审、执行。国地税稽查局根据各自的检查流程, 检查结束后进入各自的案件评审, 以及税款罚款滞纳金的执行入库环节, 各自形成案卷归档。

二、目前稽查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各执各的法, 各办各的案, 交叉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上未能形成合力, 另一方面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 严重影响了国家税法的严肃性和税务机关的执法形象。

(一) 多头入户检查, 增加纳税成本

税务稽查中, 由于国地税稽查局按各自检查计划, 同一纳税人就同类事项需要分别跑两个部门做说明、笔录、提供资料、签证等。成倍地增加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和精力。既不利于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 又不利于征纳关系的和谐。

(二) 稽查执法资源浪费

对同一检查对象, 国地税稽查局对同一事实的取证资料、工作底稿等证据依据分别取证, 分别签字确认。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各环节虽然程序相同, 但各自独立分别完成。增加了办案的人力、物力、财力。宝贵的稽查执法资源被大把地浪费。

(三) 税款流失

按照税收管辖的分工, 国地税稽查局只能检查各自管辖权内的税种。对于案件中发现的非本稽查局管辖税种存在涉税问题, 如果非联合检查案件, 又缺乏常态化的信息互通机制, 税款的流失不可避免。往往出现一个偷税案件补了国税未补地税, 或补了地税未补国税的现象。大量税款在稽查人员的眼皮底下白白流失。税法的严肃性同样得不到保障。

三、联合检查受到的体制机制制约

(一) 国地税稽查局机构分设

市国税稽查局受市国税局领导和省国税局业务指导, 市地税稽查局受市财政地税局领导和省地税局业务指导。其干部管理、人事任免、财务拨付、绩效考核都相互分离。垂直至总局, 地税垂直至省局, 我市国地税稽查局的共同上级是国家税务总局, 造成体制上的隔阂。国地税稽查局作为税务局的直属机构, 其协作程度高低受制于国地税税务局的协作程度。

(二) 信息系统各自独立

国地税稽查局工作依托的两个不同的信息系统, 地税运用的是省局开发的《税友龙版》, 国税运用的是总局的《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各自都是通过内网运行, 缺乏信息共享平台, 制约了国地税稽查相关信息双向交流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三) 缺乏监督检查, 没有联合积极性

虽然出台了国地税协作管理办法, 但实际贯彻落实情况如何, 执行结果怎样, 缺乏监督管理, 没有考核制约。各级的联合检查管理办法也就成了摆设。

四、意见建议

稽查局作为专司打击税务犯罪的部门, 借鉴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稽查体系, 也应当更加注重从国地税稽查局的联合检查为契机。

(一) 建立地方政府对联合检查的指导机制

国地税稽查部门虽然分别实行垂直和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且为独立执法主体, 但其职责的履行, 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具体指导和支持。故建议在依法履职基础上:一是建立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的国地税联合检查指导机制。主要负责对市区经济发展主导产业行业联合检查和政府部门交办转办重大涉税案件联合检查的协调指导。二是由市府办或法制办指定日常联络员一名。负责及时关注和了解国地税联合办案动态信息, 为市领导协调指导提供咨情。三是对稽查工作专项经费在国地税联合检查办案活动中的使用方式予以指导。

(二)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形成全方位保障

江苏省常州市国地税联合检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形成全方位的联合检查机构。在遵循平等、统一、共享的原则下, 成立联合举报中心、联合选案中心、联合检查组、联合审理委员会、联合执行组等工作小组。二是完善制度设计。确立联合检查工作流程, 从年初制定联合检查方案、联合选案到检查、案审、执行各种情况都有具体细化的操作细则, 并制定配套的联合举报、联合培训、联合宣传、信息交流等具体方案。

(三) 做好对联合检查人财物等的后勤保障

8.国地税“联姻”风波 篇八

众所周知,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务局系统被“一拆为二”,形成地税、国税之“双税衙”格局,一直延续至今。目前,我国现行税种共有24个,按照财政分税制的要求,将24个税种按照实际情况划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税三种。

2011年,中国增值税和营业税相加占全国总税收的42.5%,而前者是国税的主要税种,后者是地方第一大税种。从全国范围内看,绝大多数省份的营业税占地方税收的比重都较高,特别是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业的占比更大。“营改增”后,如相关行业的税收征管相应地按税种划归国家税务局负责,那地方税务局何去何从必然要被提上议事日程。

地税合并大势所趋

“河南某市地税人员已经开始填写分流意向表了。”一语激起千层浪。近日某国税人士私下透露,系统内很多人都听闻此事,然而未知进展如何,也未有官方确认消息。然而关于地税去留问题的争论,却一发不可收拾。

“‘营改增’由于还处在改革试点推进阶段,对地税局的职能与管辖影响并不大。而且目前还只是局部省市试点,随着试点范围逐步推广,这种影响会扩大范围,程度也会加深。但按照目前的速度,推广到全国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过,等到‘营改增’实现最终的目标—完全用增值税来替代营业税,并且依靠国税局来管辖和征税时,对各地地税系统的业务影响就非常大了。”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副所长施正文表示。

孙大姐是浙江省某市国税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从去年开始,她的工作状态就是活变多了,可是人手还是那么多。她说:“现在地税局已经完全把工作(‘营改增’方面)移交到我们手里了,地税方面目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当被问及国地税合并一事,她马上表达了自己的怀疑:“别的地方我不清楚,我们这财税一家,是叫财税局的。他们的人事关系自然和财政是一起的,地税要是有问题和财政协调的难度最小,地税人员分流到我们这里可能性不大。”

河南方面,某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我们这的地税系统离财政‘较远’,地税直接归省里直管,很多指标也是省里定的,我们有的时候政府方面也难以左右。”故此,他认为合并一事,河南可能相对容易协调一些,利益牵扯面也不大。而北京方面也已经明确“营改增”后,企业原来在地税局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在国税局缴纳增值税,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纳税申报服务、发票供应服务、纳税咨询服务等涉税服务已交由国税部门负责。但城建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还需要在地税局缴纳。从目前开展试点测算准备工作的其他地区来看,也大多是国税部门负责。

由此可见,一方面说明,“营改增”的改革是迅速的,目前不少省份都已完成业务的交接,虽然增值税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替代营业税,然而不争的事实是目前不少地方的税务机构确实在业务上出现了很大的萎缩。另一方面问题是,全国范围内部门间关系大有不同,要想进行统一的、大规模的改革,短期内恐怕难以完成。

施正文认为,从整个税收征管将来完善或者改革的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国地税机构分设已经带来了很多负面问题,比如管辖交叉、管辖不明确给纳税人的税收登记、申报与稽查带来了很多重复与不便。此外,征管成本与纳税成本显著上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便“营改增”不推行,目前国地税分开运行这个机制产生的实际效果也是弊大于利。中南财大外国财税教研室副主任叶青也表示:“从两套税务机构分税种征收情况看,关税、消费税、从央企征收的所得税都成为中央财政收入,增值税、资源税、地方企业所得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归国税征收。地税部门征收的税种中,除营业税以外都是一些征管难度较大的零散税收,今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营改增’又将使原本属于地方税收主体税种的营业税中的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电通讯、房地产等‘收入大头’入增值税,地方税收就更趋萎缩,改革时机显现。”

也有人对短期内取消地税表示怀疑,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把地税取消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国情就是得让地方政府一定要有自己的征收机构。”他认为这是地税不可能撤并的本质原因。许善达同时指出,当务之急不是把地税“一撤了之”,而是要进一步完善地方税体系。未来,国地税的合并或将是水到渠成。随着税收征收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必将推动国税、地税业务的全面融合。

改革途径

既然大家都认为国地税合并是大势所趋。那么,让这桩姗姗来迟的联姻更加科学,实现软着陆,才是当务之急。

目前地税系统的“拆分合并”已经传了很久,最常见的“版本”是分三部分拆分合并:一部分划归国税;一部分划归财政;一部分划归其他政府机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少强认为,如果国地税合并,最终可能跟财政挂钩。税收属于大财政的框架,合并到财政口较为合理。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付志宇也认为,国税、地税如果出现合流的趋势,最终目标应是纳入财政管理端。过分倚重税务部门,不利于建立更优化的财政收支体系。

大部制改革最新方案出炉后,目前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虽然减至25个,而日本是12个,美国是15个,英国是17个。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政府部门设置依然较多,削弱了政府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如果税收、海关等都能纳入财政体系,形成大的国家财政,更利于财政集约分配和提高使用效率。当然‘大部制’改革需逐步推进,相关过程需要时间也充满不确定性。”陈少强说。

总之,其核心第一步就是“国地合并”,而不是简单的权力划分,合并之后能否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才是关键。在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许多政府机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人认为,合起来,往往导致外部矛盾的内部化;分开来,则导致内部矛盾的外部化。很多情况下,合不解决问题,分也不解决问题。现在的讨论大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那么有没有现实有效的路径呢?

nlc202309011914

据了解,在一些地方早已进行过地方大部制改革工作,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拿内蒙古乌海市来说,早在2009年,乌海市在乌达区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机制改革,随后在海勃湾区、海南区相继实施国地税联合办税机制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乌海市国地税联合办税机制改革对于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减轻纳税人负担,加强国地税合作,提高征管效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办税空间上来看,1994年以后税务局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了国税局和地税局。从此国税和地税分开办公,互不联系。2009年4月开始,乌海市国税局和地税局先后启动了乌达区联合办税服务厅、海南区联合办税服务厅、海勃湾区联合办税服务厅,除发票发售、简易行政处罚外均由一个窗口办理,一个人操作两个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受理办税事项。通过采用“互驻式”“派驻式”以及“通过劳务派遣共用服务人员”等方式实现了国地税之间的联合办税,实现了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的目标。此外,业务内容也从分散达到联合。其中包括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税务检查、行政处罚、涉税事项审批以及发票开具、管理和监督等。乌海市国地税联合办税在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税务检查、行政处罚、涉税事项审批以及发票开具、管理和监督等等业务内容方面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联合。通过国、地税业务内容上的实质性联合,不仅仅方便了纳税人,而且实现了双方在税收征管方面的共赢。

乌海市国地税联合办税机制改革都是在现有组织和制度框架之下,通过治理机制创新,来实现国地税在涉税事项的合作,这种联合是一种深度合作。与其他地方探索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改革相比,乌海除了在空间方面进行整合之外,还通过流程再造、规章制度建设和程序规范等措施,真正实现办税业务内容、办税业务流程、办税审批权和办税管辖权等全方位的治理机制整合,拓展国地税联合办税空间、广度和深度。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此前亦表示,乌海市的税务新政虽然只是发生在一个地方、涉及国地税两个部门的制度创新,但这一做法所针对的问题却具普遍性。它对与中国其他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如何合作,如何实现治理机制的融合,不无借鉴意义。乌海市国地税局在没有进行机构设立、撤并、分合的情况下,不是简单采取成立所谓“领导协调小组”的松散合作方式,而是通过契约制度将两个部门的治理机制融合并制度化。这是一种更富有实质性的机构合作,超越了政府机构简单的加加减减的形式化改革,对于中国税务机构改革,乃至大部制等行政机构改革都具有启发意义。

改革路漫漫

国地税合并的改革工作涉及到的地方范围大、人数多、牵扯到的利益与权力博弈更是错综复杂。现在看来,这项改革实难一蹴而就。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国地税合并是一个需要长期操作来解决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而且分税制改革没有完成,地方政府财源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很多配套制度并不完备,没有理顺省以下地方各级之间的关系之前,地税拆并并不现实。

“分出来容易,合起来就困难了,这是一个复杂的大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表示,“税务机构改革需上面来推,在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下,通过优化中央和地方财税收入分配,一步步进行制度改革,可能会一步一步来,不一定马上撤。而且推动国税地税两个机构的合并,难度和阻力主要是人员的安排。在机构改革中处理“干部去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不小的阻力。”

由此可见,国地税合并要在短期内完成难度很大,然而现实的矛盾是改革的长期性与地税业务的萎缩将带来的不良后果。据了解,在地税税源萎缩的情况下,却已经出现收入增长的幅度居然还比国税还快的怪象,地税规范性亟待加强。有现象显示,现在纳税人对频繁应付国税局、地税局两拨人怨言很大。

不过总的来看,势头还是良好的。据了解,一些地方国税、地税两个机构已经试点一起办公了,而上海从来就没分过,征管成本却是全国最低的。现在四川等地有关部门,也在未雨绸缪地准备。上文所说的乌海市国地联合办税也是一次良好的尝试。

眼下的主要问题就是改革还需时日,当务之急是,是否有一种能替代营业税的新税种。不久前,有一位财政人士曾私下向记者表达过自己的猜想:“那就是加速推行房产税,使之既能成为地方的支柱财源,同时房产税的征收需要大量人员,也解决了当下地方用人之计。”而节后房产税的扩围信号,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贾康认为,“十二五”以及更长时间里,地方税体系建设应重点打造房产税和资源税。在他看来,如果房产税发展成为地方财政收入支柱,那么地方政府就会自觉自愿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专心致志优化本地投资环境、提高本地公共服务水平。大宗、稳定的收入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年复一年地产生,与贯彻地方发展战略相应的基本财源建设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为了地方经济的长久发展,一些竭泽而渔式的土地批租短期行为和恶性房地产短期炒作也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上一篇:普通话应用技巧下一篇:文言文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