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2024-10-12

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精选13篇)

1.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篇一

浅谈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摘要: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面对日益严峻的旅游环境问题,我国必须完善旅游环境管理模式,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环境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立统一

引言 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将运用哲学中矛盾的观点阐述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立与统一,并借鉴多方学者的观点积极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1、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间的对立

1.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

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我国的旅游环境破坏现状具体如下:

1.1.1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严重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此外,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1.1.2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过度性、掠夺性地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1.1.3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许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

1.1.4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大量垃圾随意丢弃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周庄景区就是因为伴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而产生了很多的垃圾,而本身设施存在着局限性,使得周庄环境卫生得不到保证,水体污染逐渐严重。

2、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2.1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旅游景点的吸引力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一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破坏性的建设。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此外,要加强治理已被破坏的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国有不少的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许多风景名胜古迹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治理和抢救,使之尽快地恢复其本来面貌,以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

2.2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既满足了旅游者的观赏需求,又实现了景点的旅游价值。

2.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丰姿绰约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同时,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首先,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再次,要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3、结语

尽管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规范旅游业的发展,但我国旅游环境破坏问题仍十分严峻,严重的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政府必须积极寻求两者的统一,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合理规范旅游环境管理模式,健全法制,加大监管力度。其次,政府应大力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最后,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和升级。相信通过有关行政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参考文献:

[1]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J].旅游学刊,2006(1)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J].旅游学刊,2005(4)

[3]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J].旅游学刊,2006(2)

[4]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J].旅游科学,2008(3)【5】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旅游学刊》,1994,9(1)

2.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篇二

1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的概念阐述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从环境保护的宏观角度来说, 环境就是指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工业革命以来, 工业经济迅速取代了农业经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淡水资源、大气资源等等环境资源是工业经济的基础,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损耗。同时各种工业废弃物也会排放到环境中去, 对环境造成破坏。即经济的发展既要依赖环境、损耗环境, 又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只顾经济发展, 忽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过度损耗, 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失衡。

2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1 经济发展必然破坏环境

用传统的观点来看, 经济发展必然消耗资源、污染环境,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矛盾的, 若注重环境保护必然会阻碍经济发展的脚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 走的是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道路。由于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是物质文明的提高, 所以人们并没有足够重视其对环境的破坏。近些年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灾害频发等等现象似乎都说明人类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以环境为代价。

2.2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相互促进

随着环境问题的越来越突出, 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于是开始探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短期来说, 环境资源有限, 而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又需要消耗资金、技术和设备, 注重环境保护必然影响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这种矛盾会更显得突出。但从长远来看, 保护环境正是为了经济能够健康、长久、平稳地发展, 而经济的发展又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

2.3 不依赖于环境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过于依赖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些国家和地区, 基于新思想、新配方, 采用新技术, 依赖智力、资讯、管理等软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 这就大大减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3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追求既要使经济得到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目标。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 反之则应予摈弃。

3.1.1 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现代工业文明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及核能等这些不可再生资源, 这些能源终有一天会耗尽,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一事实。同时,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开发环保型新型能源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又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措施。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已经越来越受重视,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 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例如2007年时,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了24万兆瓦, 比2004年增加了50%。

3.1.2 遵循生态规律, 保护生态平衡

在曾经的一个时期, 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干预能力的增强, 人类摆脱了农业经济时代那种处于依附于自然界的地位, 变身成了自然界的“主人”。由于人类高估了自身对与自然界的地位、以为可以主宰自然, 就对自然界不加限制的索取、掠夺, 于是逐渐使人类自身的发展开始与自然界形成了对立关系、背离了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但近几年来, 热带风暴、洪水、雪灾、气温变暖、地质灾害等等自然灾害的越来越频繁, 使人类重新认识了与大自然的关系。开始提出要以自然地承载能力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 走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最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就要求人类经济的发展, 必须放弃传统的掠夺方式的资源利用, 保护生态平衡, 有计划地合理利用有限资源, 并寻求新的可再生资源, 逐步实现符合生态规律的经济发展模式。

3.2 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 强化对环境的管理和治理

要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法律法规是根本保障。世界各国都必须建立健全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法律法规, 制定效能标准, 严格管理制度, 强化对环境的治理, 明确激励政策, 规范执法主体, 加大处罚力度, 规范企业行为。我国目前重点要解决的就是法律不够完善的问题, 对高消耗、高污染项目要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整改要求。各级政府要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考核标准和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 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 对企业的经济社会活动加以调节、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同时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 要加大投入和监管, 以最快的速度有效地治理, 从而达到既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推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上法制化轨道的目的。

3.3 创新环保制度, 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

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 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 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 使环境保护也作为一种经济行为, 就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转变传统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管理方式, 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和支持, 将环境保护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 这样一来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 将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作为一个决策因素, 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因此, 创新环保制度、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进的有效途径。

3.4 加强环保教育, 提高全民环保素质

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共进, 是要靠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仅靠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强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 一方面使企业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 履行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加大科技投入, 研发无污染、低污染以及节水、节能的新的生产技术, 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另一方面, 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消除不科学、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加强对资源的节约使用, 提高公众的自觉监督行为, 共同努力,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卫留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共赢[J].中国经济周刊, 2008 (14) .

[2]陈曦.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均衡[J].江西社会科学, 2009 (10) .

[3]王保彦.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0) :2.

3.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篇三

关键词:内部保护;产品;竞争;发展;机制市场保护一般是指上级单位不部门为了支持本地企业或产品,禁止外地企业或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抬高准入门槛,提高准入费用的针对保护本地企业或产品的行为。受国内经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国有煤机制造企业陷入了发展的瓶颈,货款回收难、资本压力大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集中性难题。

一、大型煤炭企业出台内部市场保护政策的原因分析

1.大型煤炭企业内部装备制造企业性质多为集体,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员工基本属于安置型。企业从业人员多为女工,年龄大,文化素质不高,技术素质不硬,学习能力弱,这为保证矿区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职工,只能从事粗放性产品的生活加工工作,这极大地阻碍了装备企业的发展。

2.缺乏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各大型煤炭企业内部装备制造企。业往往受内部市场的产品保护,生产规模“小而全”,产品大多技术含量不高,针对性强,生产不成规模,产值不高,产品产量需要根据各煤炭采选单位生产需要而定,缺乏拳头产品。产品除了销售给主办单位外,基本没有开拓外部市场,也无能力开拓外部市场,这种小作坊式的生产加工,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市场竞争力弱。

3.各大型煤炭企业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投入,企业设备维修、更换不及时,大多企业设备老化严重,面貌相当落后,形成亏损和潜亏问题。

综上所属,正是由于装备制造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不高、产品粗放、缺乏拳头产品、资金不足、市场竞争力弱等客观因素,使得企业发展困难,发展潜力不足,甚至面临破产,无法脱离主办单位,更不能离开集团公司的保护和支持。

二、采取市场保护的利弊分析

1.市场保护的积极作用分析

(1)市场保护可以保护企业正常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公司内部市场保护政策的出台,使得内部装备制造企业摆脱掉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在没有竞争的市场里按照主办单位的要求,生产主办单位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设备、设施,正常发展。

(2)市场保护可以保证矿区安定。装备制造企业在大型煤炭企业和主办单位的呵护下,所生产产品有市场,有销路,虽然经济效益并不是太好,但基本不会走到生存的尴尬境界,职工可以安居乐业,按部就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保证了矿区的和谐稳定。

2.市场保护的消极作用分析

在内部市场保护下,企业没有竞争,没有生存的压力,就象草原上的羊一样,在没有狼的侵扰下,想吃草低头就啃,想睡觉倒头便睡,自由自在,悠闲快乐,但一段时间以后,羊首先将失去警觉性,对危险无法正确判断;然后将失去强有力的肌肉,在危险来临时无法逃离;最后将失去健康的体魄,无法摆脱内部病菌的侵蚀,到这个时候,也是这群羊走向集体灭亡的时候。

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长期处于内部市场的保护中,企业将失去活力,首先是产品质量的下降,波及主办单位的安全生产;然后是不愿开发新产品,影响主办单位的健康发展。大河没水小河干,主办单位到不能适应大市场时,装备制造企业将一个接着一个地走向破产。

市场保护可以说存在很多弊端和隐患,企业市场保护的优劣,不仅关系着企业的长期发展,还成为了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装备制造企业在内部保护政策下,可以暂时摆脱破产的境遇,但企业在没有竞争的市场里是无法发展壮大的,企业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中,是无法挖掘发展潜力的,在长久的内部保护政策下,企业将逐渐失去应有的活力,失去其生命力,内保往往只保一时,不可能长久坚持下去。

三、装备制造企业如何抓住市场保护的契机,走装备产业健康发展之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将走向自由竞争化,市场自由竞争会逐步实现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这就会对行业对企业与经销商的市场行为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只有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1.加强经营管理,开发新项目,拓宽新渠道

产品和渠道是企业立身之本。装备制造企业要建立建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认真做好产品跟踪服务,虚心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及时收集产品需求信息,开展新项目,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加大产品附加值,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满足用户需要,提高产品销售利润率。

大型煤炭企业要主动整合装备制造企业内部资源,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注重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严格产品质量,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调整产品生产计划、扩宽销售渠道,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狠抓销售工作,最大限度的扩大销售收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2.创新成本管理机制,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成本是企业存亡的关键。装备制造企业要从细节入手,层层把关,分级负责,加强成本管理。一是要抓好材料管理,及时掌握库存和消耗情况,做到科学投入,合理使用。二是要加强财务和资金管理,严格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减少非生产性支出,降低财务和管理风险;只有作好资金使用计划,才能降低库存,加快资金运转,缓解资金紧张局面。三是要加强车辆、办公费使用等管理工作,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四是要加强货款回收率,降低坏账风险,促进资金使用率。

3.继续推进安全文化创建工作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保障。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狠抓安全生产,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的绩效工资挂钩,把规范作业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开展安全管理文化,注重创新和落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广企业在安全活动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促进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爱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读本[M].法律出版社,2011.

[2]薛洪岩.会计基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篇四

赵 智

摘 要: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协调好馆员与读者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友好的交流气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人际关系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它向读者提供精神食粮,满足读者在工作、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对文献资料的需要。对于现代化的图书馆,创建良好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告诉人们,“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直接体现出图书馆的方针、任务,性质、职能,是图书馆最生动活泼、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1、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化信息中心,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推进高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传统的图书馆仅满足于书籍这一物质形式的文化媒体,工作重点自然是图书的管理、流通、保存等。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促使图书馆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上进行变革,以便能够为读者提供新型的服务。

如果说传统的图书馆是以馆藏多少为衡量标准的话,那么今天,图书物理馆藏数量的多少和馆舍的大小已不再是竞争的优势。新型图书馆的建筑色彩、良好的外部形象,能渗透并反映出图书馆内在的实

质,使读者产生愉悦,丰富的馆藏能激发读者对图书馆的热情,馆员的形象、言谈举止充分反映着图书馆的工作作风和文明程度,也是图书馆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馆员重塑自我形象,强化服务意识,以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工作中将快乐与道德、人情与责任传递给读者,同时优雅、宽松、明亮、安静的读书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读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形象好的图书馆,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只有读者数量的增加,才能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得到有效的利用,图书馆才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必要,从而充分体现出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一切为读者着想的服务宗旨。2、现代图书馆和谐关系的构建

2.1 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管理工作要重视对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管理,应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应重理而非重管,管理的核心与对象是人,所以要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坚持以读者为本,尊重读者。工作人员首先应做到上岗时衣帽整齐,举止得体,语言文明,对读者有问必答;操作要规范,态度要和蔼;遇到问题耐心向读者解释,同时还要坚持原则。可让读者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文明、宁静和尊重,真正享受到置身与知识殿堂的惬意及满足。将管理与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让图书馆成为教学的第二课堂。只有重视对人的科学管理,重视馆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2 激发读者的创造力

图书馆作为读者的第二课堂,既是学校第一课堂的补充、拓展与延伸,又对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培养与构建读者知识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图书馆是以读者为主体开展服务的场所,所以读者的思维创造性、学习的能动性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在这里,共同的学习兴趣能形成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相互磋商、互相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而且通过这种交流形成的思想交锋,往往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时双向交流也有利于克服思维的惰性和心理定式,丰富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

2.3 全面了解读者

只有全面了解读者,才能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才能把读者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学习、生活中,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由于生理特征、工作需要、学习环境等的不同,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也不相同,要重视读者的需要,研究读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2.4 真诚地对待读者

以诚待人是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必备的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从心理上接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读者,给他们以真挚的爱。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把服务读者放在第一位,不能盛气凌人,以势压人,要坚持与人为善,热心助人,做到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读者。既要重视那些从事研究的学者型读者,但同时又不能轻视那些消

遣型的读者;既要尊重那些知书达礼的读者,也不可鄙视那些有过违章行为,甚至顶撞过自己的读者,只要他进入图书馆,就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保证每一位读者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读者工作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一切从读者的利益出发,一切从满足读者的需求出发。

2.5 重塑现代图书馆员的公众形象

图书馆只有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满腔热忱地为读者服务,才能使图书馆的各项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因此,图书馆要提高地位,得到读者的认可,必须从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入手,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赢得广大读者的好评。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包括内在形象和外部的形象。内在形象表现在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工作效率、服务质量、馆员素质及对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图书馆员要有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避免与读者争论和冲突,这样会对读者产生示范性、感染性的效果,从而营造文明和谐的阅读氛围。如果图书馆员服务不周到,或是出言不逊,礼节不到,往往会使读者不愉快,甚至引起争执的发生。如果图书馆员在接待每一个读者时,都能表现出谦逊有礼,热情宽容,就能够架起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创造出一种和谐、友好的交往氛围。

3、深化读者服务工作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图书馆工作中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人文精神就是指在为读者服务中积极研究并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效率,满足读者的需求,实

现人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营造美与和谐的服务氛围。面对网络的挑战,图书馆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从根本上改变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局面,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另外,应深化图书馆服务。以存储和传递文献信息为己任的图书馆,它的前台工作是向用户提供服务,而大量的后台工作则是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和整序。图书馆工作的不断深化,要求不仅要为读者提供一次文献,而且还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二、三次文献信息;图书馆员应该对读者的深层次需求加以挖掘,从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网络书刊借阅服务,网上信息资源报道服务,网上馆际互借服务,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和网上文件传输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得到读者的认同与支持,只有拥有众多的读者,图书馆事业才能充满活力。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服务态度,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度,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 蒋永福,王丽云.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J].图书馆杂志,2003(1):7-10.

[2] 付玉梅.以优质服务促提高,以深化改革促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6):69-71.

[3] 武建新.浅析读者需求特点及优质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51-52.

[4] 李红琴.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沟通[J].中国图书情

5.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篇五

加强公路环境保护推进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也在快速增长.以高速公路为例,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突破3万公里,达到4.1万公里,达到4.54万公里.从~20的`7年中增加了3.54万公里.交通部计划在建成高速公路5000公里以上,继续完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2385公里的建设任务,还将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目前,交通部已经正式印发《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45万公里、县乡公路180万公里.具备通达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公路,95%的乡镇、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作 者:石琳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20 刊 名:北方经济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年,卷(期): “”(12) 分类号:X3 关键词: 

6.浅谈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篇六

一、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有所了解, 对自己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体会。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学习书本知识;二是参观文物古迹。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 留给人深刻的印象。参观文物古迹, 使人们在旅游中学习, 边游边学, 学得轻松、愉快、有趣。此外, 文物古迹中大量人类各发展阶段的绝世之作, 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 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较之其他国家来说, 文物对于我国旅游事业, 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5000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 文物古迹比比皆是, 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世界上古今体量最大的封土陵墓秦始皇陵;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北京故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的敦煌莫高窟等等。这种文物丰富、文化古老的特点, 决定了我国要重点开发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 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 中国旅游业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 国际游客到中国来旅游, 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东方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

因此, 较之其他国家来说, 文物对于我国旅游事业, 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例如, 西安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 但它却能吸引络绎不绝的国际国内旅游者, 成为我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究其原因, 是因其握有几张王脾:它是我国古代社会定都时间最长, 定都王朝最多的城市, 号称十朝古都;是我国文物荟萃之地, 拥有世界上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秦始皇陵, 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历代帝陵等等, 可以说, 文物古迹是西安市旅游业的生命。北京市无论在接待国际游客, 还是接待国内游客方面, 都高居全国榜首, 这除与它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关外, 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很的文物古迹, 如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等等。文物古迹在旅游中所起的这种特殊作用, 在全国各地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

基于如此的现实, 从实际出发, 我们应充分利用文物优势, 以文物古迹为主题, 开发系列产品, 着重发展文物古迹旅游, 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旅游可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1为吸引游客, 注意文物保护。由于探古求知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 而文物古迹可满足这一需求, 文物古迹遂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它, 可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界人士认识到文物古迹在旅游中的这一重要作用后, 为了吸引旅游者, 必然会注意保护文物, 以便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 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为了文物这项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 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一旦受损, 很难恢复原样。文物被破坏后, 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 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 长期为旅游所用, 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

3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文物古迹众多, 而国家财力有限, 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于众多的文物来说, 简直是杯水车薪, 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 那么, 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 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 无论对国家, 还是对集体来说, 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 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4增强人们的文物意识, 利于文物保护。我县由于人们的文物意识淡泊, 对全县各文物景点保护不是很得力。旅游的发展, 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 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 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增强文物意识, 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三、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有一定负作用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负作用。

1对旅游区进行开发, 从某种角度来说, 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 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如道路、宾馆、饭店等, 甚至还开办工厂, 这一切, 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 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 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

2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 只顾眼前利益, 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 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 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 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任意改造文物, 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某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有关人员文物专业素质差, 不懂得文物维修与保护的原则, 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修旧如旧, 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 而是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 将其弄成一个大怪物, 名为保护, 实为破坏。

4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 使文物遭到破坏。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 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

5游客对文物的破坏, 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 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 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 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 例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 由于长时期中大量游人的攀登, 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的脚踏手推, 出现了严重的凹陷松动。凡游客所到之处, 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 更有甚者, 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 此等野蛮行径, 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四、搞好文物保护, 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 发挥其作用, 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 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既可吸引游客, 获得经济效益, 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 教育作用, 弘扬传统文化, 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 这样, 既保护了文物, 发挥了文物的作用, 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 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旅游的发展, 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负作用, 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起来, 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极为有害的。忽视负作用, 对文物只用不保, 既不利于文物保护, 又会损害旅游景观, 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一味地夸大负作用, 只保不用, 既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又无视人民群众的普遍心理需求。正确的策略应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 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 边用边保, 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 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 使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要达到如此境界,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各地政府部门和各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 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 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 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 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

2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 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 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 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3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 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4严格控制客流量, 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 最易使文物受损, 因此, 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

5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 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 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 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摘要:在我国, 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 如何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各界认识不一。作者从分析文物对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 认为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在发展旅游时, 应该加以利用。但同时发展旅游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作用。作者认为, 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同时, 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 做到保护和利用的完美结合。

7.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篇七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他们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由于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人的自觉能动活动来获得的,并且这种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获得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时面临着丧失和削弱的危险,所以必须要不断地巩固、强化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才能使幼儿的主体性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强化。

那么,何为双主体呢?其基本内涵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其功能是积极主导;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其功能是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同时使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使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生命体和幼儿生命体交相辉映、融合一体、和谐发展的过程。

具体说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育目标,认识教育对象,钻研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程序。

(2)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从教育活动的开始到教育活动的结束,教师总是要充分组织各种教育因素、各种教育影响和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教育对象进行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必须把具主体性的幼儿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幼儿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3)教师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教育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教材、教法、教育环境、教育因素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又要把具主体性的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状况、主体性的发展程度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既要在教育内容的传授中凸显自己的主体性,又要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开发与培养中凸显自己的主体性,从而充分表现出教师这一教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待征。

区域活动创设增进师幼关系。

1.根据幼儿园课程创设

幼儿教学课程受多方面的影响,根据纲领的大方向指导,结合当地地区的经济文化特色,不同地区幼儿区域化活动需要就幼儿园设置的本课课程进行实施。

例如,根据本地的老街情况,可以开展诸如陶艺、纺织、园林等不同的区域活动。具体情况根据当地发展的经济文化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2.根据幼儿年龄段创立

提高区域化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根据幼儿年龄段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区域化活动范围。

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由于刚刚离开家庭和父母的怀抱,更多还是需要一种家的感觉和温暖,开展的活动也多是以家庭活动为主,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中班的幼儿喜欢角色扮演游戏,需要提供一个自由的场地及许多活动所需的材料,大班的幼儿已经逐渐出现好奇心和了解周围事物的想法,可以开展相关民俗风情、自然环境的区域化活动。

3.围绕活动主题创立区域活动

设置符合主题的区域化活动也是提高区域化活动有效性的良好举措。根据每个开展活动主题的不同,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区域和材料开展活动。例如,秋天的丰收主题,就可以投入稻谷、树苗、花朵果实等活动玩具,模拟生长种植环境,让幼儿体会到秋天收获的喜悦和乐趣,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朱其训教授在《和谐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指出学校教育的和谐,意指对受教育者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智力体力发展的和谐统一。由于教师和幼儿所构成的对象性关系的两极实体均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因此,以师幼互动为特征的活动中,教师主体性与幼儿主体性同时存在,相互依附。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师角色行为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它标识着外显的教育结果和教育手段,同时反映了内隐的教师角色定位、角色转换和角色意识。幼儿园教师具有与其他教师相同的角色特征。但与此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幼儿教师必须与尚不成熟的幼儿频繁长期地互动,因此师幼互动属于教育过程的核心部分,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也反映了教育的随机性。教师应将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微观行为联系起来,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改变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从而促进师幼积极、有效地互动。

针对幼儿园的自身特点,其双主体的和谐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手段。我认为,“爱”就是使幼儿园和谐发展的一个必要手段。

幼儿园能够尊重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精神,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倡导双向交流,倡导对话,而且允许怀疑,鼓励质疑,欢迎挑战,这样给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沃土,给予教师爱。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节都可以体现出对学习活动的主体——幼儿的爱,从而使幼儿园又快又好地和谐发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和谐教育就在于,要使我们教育的人的多方面活动的道德丰富性在幼儿园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得到表现。”有了“爱”这把金钥匙,相信“双主体”教学促和谐发展之花会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双主体”教学和谐发展的种子会播洒到每个师幼的心田;“双主体”教学和谐发展之歌必将唱响大江南北!

8.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 篇八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在以往粗放式的经济管理发展模式下普遍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在采取各种手段与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就势必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即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发展。但实质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无法分离的整体。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约束。即经济的发展会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而环境的维护与完善也会受到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约束。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因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造成自然资源被掠夺的案例,最终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促进。

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工作得以不断进步与完善的基础所在,其对于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通过对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持与资金支持,使环境得到更加高效的改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率或是减轻环境污染的后果。而与此同时,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与动力支持,同时对降低后期环境治理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费用也有重要效果,对经济发展成本的控制意义重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新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是无法分离,相辅相成。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质量均呈现出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行业大多数具有高污染以及高能耗的特点。这一客观现实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具体而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现状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建设进程缓慢。在改革开放背景之下,社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是非常可观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经济的发展上大多欠缺对环境的认识,造成生态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与影响。其次,环境资源问题恶劣。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个行业的污染与能耗问题进一步加剧,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气候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再次,环境绿色壁垒对经济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环境绿色壁垒的政策保护下,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口经营效益水平受到了不良影响,进口贸易整体质量明显下降。再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无法协调共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区域性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大量行业废弃物排放量不断增长,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问题日常突出,大气环境以及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质量前景堪忧。最后,资源型工业经济发展给环境保护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资源型工业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经济体系中非常关键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此类产业对于自然资源,特别是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因此资源型工业的发展也会给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对环境有严重不良的影响。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策略分析

首先,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保护工作理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的,环境才是人类发展中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清新的空气,有干净的水源,才能够降低因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而给整个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间接意义上也能够减少因生态恢复以及环境整治而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对缓和生态环境破坏背景下所引起的各类社会矛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合理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的方式,形成珍惜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整体理念,打造生态化的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需要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工作机制,强化排查与监督工作的重要价值。即各级政府部门,管理机构,以及领导班组均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肩负起环境保护以及提高环境质量的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性政策措施落实于实际工作当中,除了需要考虑的强大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决策,还需要综合对环境保护方面问题的考量。在经济建设中心作用之下,突出环境保护的价值,将经济社会效益与战略环境的执行相结合,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实现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统一,与此同时,通过引入环保问责制的方式,构建环境污染与破坏所对应的责任追究标准以及惩处方法,提高警示作用,为环境保护提供基本依据。最后,需要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转变,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所有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形式改变成集约型、效益型、科技型以及清洁型的经济增长形式。通过新型生产技术,节约能源,提升能源使用率,积极发展清洁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的商品,推动循环经济,激励和扶持对环境、资源有利的经济活动,降低环境资源的浪费与破坏,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来加快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4、结束语

9.论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篇九

【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法学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13年 8月 23日

摘要

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二者能否兼顾,如何兼顾,是人们近几十年来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了两者的重要性。由于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涉及人们生活两个很重要的方面——环境生存与发展生存。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从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二者的和谐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充分阐述了人类环境权与发展权的全面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权利;可持续发展

进人二十一世纪,现代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害。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这三个转变,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们的发展权与环境权,要求我们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总量对一个国家来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对人们来说,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安宁团结。因此,当今社会都在大力倡导发展经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工作,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舆论环境。

如何正确认识发展,是近年来一个认识上的质的飞跃。以前发展被狭隘的理解为经济增长,现在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发展的目的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中国环境报.2001-09-26 第五版

实现人们赖以生存的发展权,发展只有在使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才能是真正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摆脱贫困,带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复兴;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使个人积极、自由和有意义的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实现自身的发展权。发展权是每一个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是一个国家民主、进步、发达的表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要高举经济发展的大旗,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切实维护公民的发展权。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大部分国家都在为保护环境而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如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国古代思想家即提出了“天人和一”的思想,也提出了“知天命而用之”的思想。《齐民要术》中讲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都是指人们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掌握驾驭自然的主动权,不能只知道耗费自然界所固有的物质财富,无不浸透了朴素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环境是一个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个环境优美的国家,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吸引外国投资,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就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环境优美还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片,提高一个国家的社会地位,如新加坡等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人们的发展权,保护环境可以实现人们的环

境权,环境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即每个公民都享有在有尊严和幸福的优良环境里自由平等和适当生活的权利。因此保护环境对一个国家,一个公民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

三、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要发展经济,实现人们的发展权;又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们的环境权,这二者能否兼顾?如果能兼顾,应通过何种途径?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至少在短期之内存在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上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在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在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为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并一定是矛盾的,而且完全是可以共存的,共同促进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目的都在于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之所以出现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两难境地,是因为没有衡量二者之间的成本和效益关系。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二者的结合,即保护了人们的环境权,又为人们充分而全面的实现发展权创造了条件。那何谓发展权和环境权呢?发展权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公平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环境权根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的规定“人人有尊严和幸福的优良环境里享受自由平等和适当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发展权与环境权的实现需要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结合。从客观上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相互推动的,不

是主从关系,是并存关系,就如同发展权与环境权的关系。

一方面,二十一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在当代,环境保护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分量正在加重,环境保护越来越成为与国际贸易、信贷、经济援助等活动密切相关的一项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制约因素。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持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如果失去环境的支持,经济会衰退,人们的发展权和环境权都会受到损害。保持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的良性循环,对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发展权的实现具有关键性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保护人类的基本权利—环境权。正如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所指出的: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环境保护领域,必须形成一种与现在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环境伦理观,这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尊重自然,真正把人类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境保护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正如发展权的实现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修养,促进人们追求更高的环境标准,实现其环境权。

(一)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环境

保护法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也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争斗中,决不是可以无所不为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环境保护法应运而生,它切实维护 人们的环境权。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目的是为了确认建立和保护符合生态规律的环境法律秩序,保护人类的环境权,促进人类发展权的实现。我国环境保护法以环境保护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观点出发。将保护环境作为该法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在法条中作了明确规定,如19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为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二)经济发展必须保护环境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要求。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护环境,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定了严格的审查、审批程序;同时还规定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采取保护措施,严禁破坏,以最大程度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好自然环境,遵守环境保护法的各项要求,认真履行保护环境的各项承诺,才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舆论环境。同时还能为  吕忠梅.环境法.2009-01-01.高等教育社

当地引进资金,带动投资,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实现人们的发展权和环境权。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无视人类的环境权,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洪涝灾害、干旱等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古至今,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这一自然规律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法回避,只有遵守。

(三)保护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平等的发展权

面对如此众多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追随着卡逊,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们终于警觉到,这种恶性循环如不加控制任其发展,必将危及人类的前途地球的命运。因此出现了更多为环境保护呐喊并鲜明地指出必须调整发展模式的思想家和行动家.如1968年成立的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发表了一篇《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在世界引起了强烈轰动,报告认为: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性增长,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内达到极限。也就是说,地球的支撑力将会达到

极限,经济增长将发生不可控制的衰退。保护环境有助于经济发展, 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07-07-01.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国在1979年的一项研究报告就曾指出,因为扩张效果大于抑制效果,从1970年到1978年之间,美国执行《空气和水污染防治法》的结果反而刺激了GNP的成长。

环境保护是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渴望,环境保护法应运而生,它的产生为经济发展规定了准则,让自然资源得到了保护。通过合理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了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发展,实现了人们环境权与发展权的共赢。

四、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二者平衡的唯一选择

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发展,就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发生了两次根本转变,一是由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向社会全面发展观转变;二是社会全面发展观向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观转变。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权,舒适满意度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包括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力增强。还包括环境的改善。这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发展权和环境权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我国《环境保护法》中也规定了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其本质就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于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  【台】郑钦龙.“从园林案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前瞻.1989-09 中国环境报.2009-09-26第五版

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持续性,没有持续性,发展就将终止。发展应理解为两个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其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要应该重视后代人的利益,实现当代人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机会的平等。

(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理念

一方面,可持续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障。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保护问题,而是人类从总体社会生活和长远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来的,其本质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这一概念从理论上明确了发展经济同保护自然是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想,其是除了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外,法律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获得法律的保障,这是因为:第一,可持续发展  甘师俊.可持续发展-跨世纪抉择.广州

是环境承载力之内的经济发展,这就要求通过法律形式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改善与保护,污染的预防与控制等。第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类的发展权、环境权和生存权,这就要求法律确认并帮助实现、保护这种权利。第三,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人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要求的能力,这就需要对他们用法律加以约束,并要求他们对发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法律有深远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原则推动了法律的变革。第一,它打破了传统法学上公平原则,扩大了公平原则的适用范围,既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也要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第二,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因此传统法律中片面追求经济成果的效益观也必须加以改变。总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的法律变革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用法律生态化的观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律思想、法律观念、法律重心、法律价值取向、法律救济、立法原则等进行深刻反思,以崭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法律思想—生态主义、法律观念—生态本位、法律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人与自然、法律重心—保障环境权、法律救济—利益衡量、立法倾向—预防优先等取而代之。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律体系。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王维达.“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载《法制日报》.1998-06-27 陈泉生.“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法律变革”.载《福建公安高等专业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第15卷第15期

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内在内的整体变革。同时,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尤其强调的是发展。它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必须通过经济增长提高当代人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就是说经济发展包括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发展是人类的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更是第一位的。目前,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加剧了贫穷,贫穷和生态恶化把发展中国家拖进一个十分艰难的困境。因此,只有鼓励经济增长,通过发展才能为解决贫穷和生态环境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也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

2.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新、舒适、安全的环境权利。它还认为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是相对的,人们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是平等和统一的,这种权利应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

护。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平等和统一的观点扩展到国际交往与事务中去,则变成国家环境主权与环境责任的平等和统一,即“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或在其管辖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里约宣言》)

3.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已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可以不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当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公平等权利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基础,自然生态保护是条件,社会进步才是目的。而这三者又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综合体,只要社会在每一个时间段内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保护人们的发展权和环境权,这个社会就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显然,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不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对于世界各国的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发展战略。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切实维护人们的发展权与环境权,我们就一定能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实现高度的持续稳定点的发展,实现我们既定的发展目标和环境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报.2001-9-26第5版

(2)吕忠梅.环境法.2009-01-01.高等教育出版社.(3)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10-07-01.高等教育出版社(4)【台】郑钦龙.“从林园案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前瞻.1989,1(5)中国环境报.2001-9-26第5版

(6)甘师俊等.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抉择.广州

(7)王维达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载《法制日报》,1998年6月27日

10.浅谈高校图书馆和谐环境发展建设 篇十

【关键词】和谐环境 图书馆 发展建设

1、高校图书馆具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特有的优势包括教育管理环境优势、阅读指导环境优势和外部环境优势。

1.1 教育管理环境优势

高校图书馆教育管理形势与课堂教学相比,有其主动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环境优势。它以内隐的、间接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渐感受和领悟到这种来自环境的教育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认同它,进而按照环境的要求约束自己,改变自己,最终形成社会和学校所期望的良好品质。高校图书馆的教育管理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拓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不难想象出学生在图书馆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条理分明的规章制度,图书馆员热情到位的服务,丰富多彩的自愿参加的各种文化活动都给予他们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它的存在及由它透射出的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从而不断提高其自身的道德水平。

1.2 阅读指导环境优势

阅读指导就是对读书方向和读书方法问题的科学指导,是导向与导学的综合,在二者之间导向问题更重要。作为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图书馆,在读书方向问题上,图书馆员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导向,为读者创造出一种能激发大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振兴中华而拼搏的高尚情感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氛围。一般说来,大部分学生对社科文献情有独钟,文学、艺术、哲学、名人传记等广泛涉猎,然而,也有不少学生整天沉迷于一些娱乐性强、缠绵悱恻、情节曲折的通俗作品上,其阅读目的仅仅满足于消遣或猎奇的心理。对此各高校图书馆及热点顺题展开各种形式的阅读指导,如举办读书报告会,开展书评活动、组织专题讲座、编写专题书目等一系列活动,启发学生阅读有一定质量的书籍,从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具有一定道德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氛围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影响力,而创造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图书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是治学、研究的场所,其幽雅整洁的学习环境,深厚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及美的熏陶。图书馆以它所特有的——安宁、静谧、神圣、亲和的人文环境,为大学生创造零一个强烈的读书气氛,从而使其产生读书欲望,并通过展览、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所具有的人文内涵,烘托出图书馆的人文氛围,使到馆读者感受到心灵的振撼和美的享受,浮躁的心情趋于平静,空虚的灵魂变得充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的道德修养。

2、高校图书馆环境建设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图书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其不仅具备内部和外部的优越环境,同时还具备广泛接触学生的条件,它不仅努力使大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同时也不断地利用自身优势,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通才,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由此可见,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养成的这些基本品质,应该都离不开图书馆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高校中,图书馆是学校的“窗口”,是文明秩序的典范,是全校师生出入最多的场所,其不仅具有储存精神产品、传递文化知识信息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培养大学生高深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除了教师,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在道德品质的形成时期,思想可塑性很大,其在道德品德方面的形成,是靠多渠道的教育和全方位的环境熏陶形成的。从德育意义上的范畴而言,其道德上的“自律”,并非是来自于自身的修养,而是贯穿于学习始终的引导。高校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文献对学生的思想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有引导的阅读,然后潜心思索,最后得出结论,通过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达到自我教育的过程。高校图书馆的道德教育实施分有形和无形两种,通过有形的规范化要求给予学生的行为指导,通过无形的良好学习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环境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大学生良好形象的塑造,都起着有形和无形的制导作用。

3、关注弱势群体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3.1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明程度

最具公益性的图书馆是一方净土,以社会最具精神感染力和道德感召力的心灵圣地,成为弱势群体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和所有人一样享有社会所赋予的同等权利,通过图书馆这一社会教育中心来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对弱势群体实施精神援助、消除知识鸿沟是图书馆应尽的义务。

3.2图书馆的信息指导性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力的核心,拥有全面、完备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服务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措施。信息对社会可起到一定的整合调控作用,尤其在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作用更是与日俱增,渴望发展、渴望改变自身现状的弱势群体,更需要图书馆的信息指导和协作。因此,图书馆应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服务弱势群体,既传播知识,又传递信息。

3.3图书的神圣使命与基本职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因此,图书馆经费的安排、服务工作的展开、管内的设计及开放时间,都应以对所有人开放的理念为最基本的原则。弱势群体历来都应该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扶住弱势群体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这一神圣理论应体现在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中,时刻注意为弱智群体的每个人送去温暖与关爱。

4、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措施

国际图联倡导图书馆应为一个地区的所有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利用正常服务的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对弱势群体的照顾要充分考虑到各国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服务。

4.1图书馆应坚持免费服务原则。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其存在及全部活动的宗旨就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所有的人能够更好地生活。因此应坚持免费服务和平等服务,让所有人能够不受经济这一主要障碍的束缚,自如的利用图书馆知识资源,以更新和充实个人人力资本。同时,图书馆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消除其他障碍,应为弱势群体提供管内阅读、免费上网的场所。

4.2图书馆服务朝弱势群体倾斜。

对所有社会成员无区别的提供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原则。但在图书馆运作实践中,由于现在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决策者或研究人员都有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为其服务,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可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信息渠道,缺乏专业能力而具备经济条件的人,还可能通过商业化服务,获取信息,因此,国际上,图书馆的服务一般都是向信息弱势人群倾倒。只有运作良好的公益性信息机构能够保障弱势群体人群的基本信息需要。

5、高校图书馆在环境上能创造一个良好道德教育氛围

环境的功能是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的需要,满足人们生存与生活的需求,是给读者的第一感受。德育氛围就是用环境中各个因素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于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氛围。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图书馆环境包括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 图书馆静态环境首先包括图书馆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风格、庭院美化等。整个环境清洁!幽雅,使读者踏进图书馆就感到心旷神怡,有强烈的求知要求。而丰富的馆藏文献则是静态环境的主体。馆藏文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发展文明的精华。浩如烟海的文献加以合理的组织,有序的排列,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奋发向上的精神。另外,利用图书馆的空间,结合当前形势,合理地安排一些宣传栏、板报、读报橱窗、图片展览等;利用墙壁空间,安置一些格言、警句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周庄”,“科学虽没有国界,但学者都有自己的祖国——巴斯德”等,既美化环境,也使学生受到教育。 静态环境还包括技术设备。以计算机为主的新设备,在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影响下,在内容健康前提下,使图书馆德育内容增加,形势更加丰富生动活泼。动态环境主要是图书馆馆员的思想和行为构成。他们具有高校服务的措施、有序的工作方法,有渊博的知识,精通业务;有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友善的态度,馆员与学生和谐地交流。

【参考文献】

[1]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人民论坛,2005(2)

[2]王子舟,肖雪。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建设.图书馆建设,2005(2)

[3]黄小华.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若干探索.图书馆论坛,2004(6)

[4]耿翠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中的人文精神.图书馆,2004(5)

11.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 篇十一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大量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我国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也能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发展。因此需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布局结构,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 促进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专业设置优化, 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按照“产教结合“原则, 布局和建设中等职业学校,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合作共建, 培养技能型人才, 助推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发展, 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已势在必行。

1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设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把渝东南建设成为一个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域, 发挥渝东南地区资源优势, 把它构建成为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社会体系。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服务。

1.1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对人才支持的要求

渝东南片区定位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拥有众多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其森林覆盖率达到49.4%, 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3个百分点。因此需要多种人才和技术的投入作保障, 也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输送。职业教育应在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水平的同时, 更要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的创造性。要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手脑并用”的核心理念, 始终贯彻于我们职业教育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训育方针和德育标准、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让我们的职业教育真正服务社会、服务平民。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需要大量的林学专业人才、农学专业人才、水利专业人才、地质专业人才以及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产实施有效保护、整理和研究的人才的输入来保障工程的进行。

1.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对技术的要求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重庆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同时我们重庆的职业教育应该根据需求变化, 创新办学理念, 转变办学思路, 完善办学体制, 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建设区需求相结合,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相结合, 使劳动者具有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需要的新技术。

2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为渝东南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重庆市政府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 规划用10年左右时间, 引导转移人口80万, 常住人口减少200万, 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有序梯度转移。改变传统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 发展中草药、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促进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资源大整合、结构的大调整、产业的大发展, 也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经济优势

渝东南包括黔江区、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彭水县等6区县 (自治县) , 约1.98万平方公里。是“重庆之肺”, 生态是最大的优势, 提供生态产品就是发展, 没有渝东南承担生态功能, 重庆的宜居就无从谈起。这促使我们会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 更加注重群众的增收致富, 更加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 更加注重社会民生的保障。作为重要的生态产品基地, 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 区域内各县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加大招商引资, 发展绿色产品, 开发旅游资源, 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创造了条件。

2.2 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优势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确定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制度,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 其中一部分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2014年5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提出“到2020年, 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3 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品牌优势

渝东南地区处处皆景、步步是景, 集山、水、林、泉、洞、峡、江等景区类型于一体, 整个渝东南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走廊区”。主要景区包括:世界规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硚群——天生三硚;中国唯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洞穴——芙蓉洞;世界唯一的冲蚀型天坑——后坪天坑;亚热带“生物基因库”——白马山;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黔江小南海;陶渊民笔下的桃花源原型——酉阳桃花源;适宜高山避暑纳凉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石柱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彭水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还有乌江、芙蓉江、阿依河、酉水河……这些景区串珠式地把渝东南区域连结成为旅游综合体。这些名品资源为渝东南地区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品牌效应。

2.4 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优势

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中, 涉及生态的各行业需要众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应用性人才, 随着生态产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第三产业还将迅速发展, 在各行业领域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现代服务人才。这种人才需求的巨大空间又将引发新一轮人才教育培养的高潮, 人才需求的增加必将有力拉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3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要求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在新的发展阶段, 将秀山与黔江、武隆、彭水、石柱、酉阳同划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市委市政府这一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把渝东南地区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使渝东南地区迎来百年一遇良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促进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资源大整合、结构的大调整、产业的大发展, 这必然要求职业教育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 布局和建设中等职业学校, 不断调整专业设置,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合作共建, 培养技能型人才, 助推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发展, 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建设。

3.1 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随着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的发展, 各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为了适应区域当前发展的要求, 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教育结构体系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受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制约, 而科学技术现代化, 劳动力素质提高, 必须依赖于职业教育。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经济的转变与结构调整, 城市经济的改造与发展, 需要各类受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人才, 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有高中初等的层次, 并且要有专业门类齐全的行业配套的体系与结构。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2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应用型人才。这就对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 特别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 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纳入职业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改变专业教师的工作环境, 加强校内外培训基地建设, 让专业教师能有时间和机会与生产工程密切联系, 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摘要: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 如何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 促进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区建设, 是当今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区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机遇, 以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求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渝东南,生态保护,生态经济,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马庆发.职业技术教育, 2006 (13) .

[2]高芳.职教论坛, 2012 (14) .

[3]南昌高专学报, 2011 (3) .

[4]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

12.浅谈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篇十二

【摘要】我们发现自然是文明的基础,文明使人类创造了意义世界,但是人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任何东西,自然便充当了人类创造文明的质料,人们根据自然的恩赐,按照自己的愿望创造世界,改变世界。从远古时代走来,经过几千年的文明时代,人们创造着文化和文明成果,在补偿自身自然本能方面不足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生存和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文明与环境相互影响,不能过度夸大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也不能忽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中国文明与环境的关系和西方文明与环境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属于人类文明,因此要从整个人类的文明上去审视文明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文明;人类文明;环境

一、文明的内涵

十七大提出了五个文明,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地程度就愈小,控制自然地能力愈强。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给人类改造自然,征服宇宙,推动人类社会本身的进步创造了优越的、必要的、先决的条件。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效果,表现为政治制度、文明的政治行为和文明的政治目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迄今最进步的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所在。精神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人类智慧、道德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它包含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文明:广义的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团关系、群体关系)、社会观念文明(社会理论、社会心理、社会风尚、社会道德)社会制度文明(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社会政策、社会法律)社会行为文明(社会活动、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目的就是是经济与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着一代永续发展。五个文明共同构成了文明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全面的文明体系。

对于文明的概念,它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论是就用法的复杂多样而言,还是从含义的驳杂混乱来看,“文明”都可以在“麻烦词排行榜”上居前几位。不仅学术界使用这个词,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提到它。不过,无论就何种含义而言,“文明”在中文世界都是一个“舶来品”,因为当今人们使用的“文明”一词,同见于中国古代文献的“文明”(如《周易》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并无语义学的关联。“文明”是“civilization”的汉译“civilization”这个词出现于18世纪中期的欧洲,其产生的语境十分复杂,最初其含义就呈多样的态势。在后世的使用中,这个词的内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其边界也因不断扩展而显得愈益模糊。于是,“文明”的概念就具备突出的不确定性,使得对文明史的界定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含义多样、用法混乱的词,要就其各式各样的语义做出细致的考辨,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即便是仅做一点粗略的类型学分析,也能看到文明概念在含义上罕见的复杂性。大致说来,学术界使用的“文明”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学科方面的侧重或偏向。有社会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把文明理解为人类作为群体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1]。有心理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认为人类的行为习惯及其相应的观念经历了改善性的变化,从粗野、肮脏走向文雅、礼貌、卫生[1]。有人类学意义上的文明,指的是人类奠基于长期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之上的行为方式;有的学者还用文明对文化做类属的划分,也就是以某种文化或族群为中心区分不同的文化复合体,如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犹太文明等[1]。还有一种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文明概念,侧重的是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人类社会形态,如早期文明研究中的陶泥文明、农耕文明,现代文明研究中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当然,还有从意识形态着眼使用的“文明”,诸如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都大体类此。

二、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与环境的关系史,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衰落,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及其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环境可以催生文明,但也可以毁灭文明。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促生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导致人类文明的衰退。可以说,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文明的产生都是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开始的,并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得以演进。

1.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得益于尼罗河。古埃及文明又称为尼罗河流域文明,是由于尼罗河从西北向西南横穿埃及全境。在历史上,每到夏季,来自尼罗河上游地区富含无机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随着河水的漫溢,总要给下游留下一层肥沃的有机沉淀物,其数量既不堵塞河流与灌渠、影响灌溉和泄洪,又可补充从田地中收获的作物所吸收的矿物质养分,近乎完美地满足了农作物的需要,从而使这片土地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来养育众多的人口。肥沃的新农田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供给在城市里聚集起来的各种有专门技能的人,从而又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商业流通。同时,尼罗河平稳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所以,古希腊历史学家曾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2] 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尤其是以两河流域的文明最为璀璨夺目。两河指发源于小亚细亚山地的亚州西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在这片肥沃的冲积平原生活的苏美尔人较早地掌握了农业生产需要的灌溉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设施,建立了远古时期较为发达的农业。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诞生过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2] 3.古印度文明的诞生。古印度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也与其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坡度徐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在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如屏障耸立,南面则以低矮的温德亚山与德干高原相隔。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这一地区既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又气候条件良好,雨量充沛,适于耕作河流将高原的土壤带到平原上堆积起来,使土地肥沃,河流则使交通十分便利。[2] 4.古中国文明的诞生。古中国文明主要指我们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其中,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比较早的文明发祥地。大约 6000 年前,在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在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发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从上述古文明的起源可以看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兴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文明流域周围良好的自然环境催生了文明的产生。总之,任何文明都不是在与自然对立的基础上,而是通过与自然的和谐而产生,是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结果。

三、环境的破坏使人类文明衰落

1.水资源的匮乏是人类文明衰落的直接原因。如前所述,水资源与文明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四大古文明均是在水的滋养下兴起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东北的楼兰古城。楼兰是一个西域古国,早在张骞出使西域时已经存在。

据史料记载,古楼兰曾是古西域 36 国之一,商贾云集,胡杨绿化率高达 40% 以上,河流清澈。在西汉初期,楼兰已经是古代丝绸之路要道上一个重要的绿洲城邦之国,远道而来的人们路经这里,都要在这里停留、交易、居住,被称为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然而,公元 330 年后,楼兰古城开始急剧衰落,最后变成了沙漠中的一片废墟。在楼兰出土的汉文简牍中,有着不少关于水资源缺乏、用水紧张的文字。[4]滋养沙漠绿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充裕的水源,一旦水资源匮乏,脆弱的环境结构很容易发生灾难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必定是绿洲的缩减和沙漠的扩张,茂盛的胡杨林大片的枯死,庄家因干旱无法播种。昔日丰茂肥美之地抵挡不住流沙的侵袭,然后逐渐变成了荒野。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推断楼兰古城的消失最致命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水源,由于供水不足,繁荣的文明从此黯然失色,最终衰落。

2.过度改造生态环境。当人类进入原始农业文明之后,基本上结束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开始了一种稳定的生活。定居生活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前提的。为了使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人们必须对自然进行一定的改造。对于自然环境的人工改造,一方面使人类能够通过自然环境得到人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及部分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如果改造的力度超出了自然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往往是致命的。尤其是在那些敏感的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越严重的地方,自然生态系统就越脆弱,最终使得建立在这些脆弱环境基础上的文明逐渐消失。3.人口数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居住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人曾创造了闻名世界的玛雅文明,后来玛雅文明在今危地马拉的多于森林地带发展到了顶点。玛雅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美洲古代文明中的领头军。关于玛雅文明毁灭的原因,其中载造成的。从公元前 800 年左右起的 17 个世纪中,有一点就是人口负人口平均每隔 408 年就翻一番,到公元 900 年时已达 500 万人。[5]在人口负载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过度开垦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土壤侵蚀日益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湖泊为淤泥堵塞,耕地生产能力到最后几乎完全丧失,不仅食物严重匮乏,而且旱季饮水无法保证。最终,一个世界文明消失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环境破坏给人类的启示

首先,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古代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6]然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 人们应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们应认识到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 人与自然之间应保持共存共荣关系;最后注重人类平和心态的培养 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同时, 人类应该审视自身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康德认为:/在全部被造物中,人所愿欲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所以,凭借其自由的自律,他就是道德法则的主体。[7]

参考文献: [1]瑏瑧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王佩莉译,1998年,第1册.[2]于冰心,王向荣。《浅析古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第9期.[3] 周鸿.人类生态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周 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北京:

[5] 于冰沁,王向荣. 浅析古文明兴衰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

13.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篇十三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二、中国的工业结构与环境污染关系概括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状况

(二)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三)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三、建立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动态平衡

(一)树立环保观念,建立科学发展观制度

(二)开展税制改革

四、参考与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伴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使得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日趋增大,在人们消耗了资源产生GDP的同时,也造成了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严重破坏,而环境污染对工业发展的制约也日渐凸显出来。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两者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辅相成。我们只有掌握好二者的平衡,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发展 环境问题 结构优化 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的工业结构与环境污染概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化加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规模迅速扩张;2008年工业实现增加值12.9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8%。对国家税收的贡献达到50%。钢、氧化铝、水泥、原煤、化肥、微型计算机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二是建立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门类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工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了优化,能源、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和电子制造工业快速发展。三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的能耗为2.19吨标准煤,比2007年下降了8.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了4.42%和5.95%。四是工业装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持续提高,200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了工业增加值的10.1%,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了14.8%,发电设备、轨道交通、船舶、航空航天等装备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了。五是成长起了已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工业企业,分布在各行各业各具特色的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数量庞大、广泛吸纳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充满了活力。六是工业成为社会就业的重要方面;2007年全国工业行业就业人数超过了1.2亿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达到7800万人。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进入了采掘业和制造业。:回顾30年的历程,中国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积极地参与了国际产业的分工合作。多年来,中国积极地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形成了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了全球比重上升到14%,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居世界第二。

(二)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现在中国在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许多措施十分薄弱,而且在开发可以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方面缺乏必要的资助,以致中国在保护环境的技术方面持续落后。据专家估计,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至少达到GDP的1.5%,中国的环境才能够有所改善;而中国的环保投入却一直在GDP的0.5%左右徘徊,到1999年才勉强达到1%。

(三)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工业的发展,在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同时,还会大量地排放“工业三废”。“工业三废”是指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工业三废”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妥善处理,如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大气、水域、土壤)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后就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好多都是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

二、建立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动态平衡

(一)树立环保观念,建立科学发展观制度

环境保护本身是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来推动对话,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离不开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些主体都应分担责任。必须要加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企业要了解这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一个企业,首先其领导层应有环保理念,否则难以在实际工作中保护环境。中央的决心,对地方和基层会产生影响。环保应当是企业经营合法性的组成部分,环境效益应该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公司在海外经营,也应该为所在国和社区带来效益,包括环境效益。这样,才会奠定企业和外国政府和社会合作的坚实的基础。企业不分大小、不分背景,都应该有相关的安全和环境政策,并纳入到企业文化和决策之中。负责任的环境管理要求我们在各方面开展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持续经营的道义基础。政策的改变应当得到公众的认识,短期的牺牲是为了实现长期的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目前,在水资源管理、碳税等方面已经有一些卓有成效的政策出台。我们要去消除那些有害于政策实施的障碍,政府应当制定措施,同时要去鼓励和推广优良实践。政府应提供透明的数据,让大家了解空气、水、土壤、环境的现状。中央和地方政府要以身作则,表现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态度和行动,其工作进展要受到公众监督。在气候变化方面,有些政策目标是相互矛盾的,这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做出承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案不可取,需要有统一的综合性方案,比如设计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关的行业协会也应对这些工作给予支持,从而利于经济转型。

(二)开展税制改革

斯特恩的财税环保互动论:经济结构带动财税改革,财税改革促进环境保护。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我们需要开展税制改革。只有通过税制改革,才能很好地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化解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结构调整产生了税制改革的需求。由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市场体制改革,要求中国政府来进行税制改革。上世纪70年代的结构调整造成了中央政府在财政总收入中占比的下滑。于是,中央政府进行了税制改革。1994年以后,中央财政的收入曲线开始上升了,中央财政实力得以恢复。这次税制改革使得中国顺利地应对了经济危机,包括2008年的经济危机。但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又有了一些结构调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面对这些,需要进一步的税收调整。中国需要实现更加环保的发展,需要财政、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包括分类政策和对地方政府的问责性改革。如何应对结构调整?包括改革个税和企业所得税,引入碳税和各种污染税。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非常重视绿色增长,也强调加大对社会服务的开支,如教育和医疗。这需要进一步改革税收政策,比如,可以开征碳税,每吨征收20元;对水污染和拥堵可以增收拥堵费、水污染费,这可以带来相当于5%的GDP的税收。同时,用一些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于环保技术。

三、结语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两者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辅相成。我们只有通过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制度规范和税收调节掌握好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平衡,才能真正做到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陈贵佳,黄群慧,王延中等 《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7(2)李嘉图著,郭大力,王亚南译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务印书馆 1972(3)约翰.穆勒著,陈岱孙等译 《政治经济学原理》 1991(4)雷明 《绿色投入产出核算—理论与应用》 2000:25-53

上一篇: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自查整改报告下一篇: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