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写作教学初探(精选13篇)
1.过程性写作教学初探 篇一
“支架”原本是指建筑工地上使用的脚手架, 而教学支架是指为解决教学问题而搭建的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学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 在儿童智力活动中, 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 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 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根据“支架”理论, 学生可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 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并逐步构建整体概念。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能力;在支架撤离后, 也能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本文以笔者执教的《牛津初中英语》的案例为例, 谈谈如何搭建教学支架, 提高过程写作有效性。
一、写作之前搭建支架
《牛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由八个板块构成, 其中Task板块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他板块是为写作这个板块做输入准备的。写作前的输入准备包括所需语句表达, 内容表达, 文章形式等。教师可利用本单元资源, 搭建多种多样的支架, 以达到此阶段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的内存, 引入话题;激活其原有的语言知识和生活经历;组织有效模仿;为写作解决语言障碍。
1. 以歌曲、游戏、图片和视频为支架——引导学生进入语境。
以笔者参加优质课比赛的《牛津初中英语 (8A) 》Unit 3 Main task为例, 本版块要求写一篇一日旅行计划邀请。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让他们回顾自己的旅行经历, 笔者在开始上课时放了一段歌曲《北京欢迎你》的视频, 在音乐和画面中, 孩子们想起了在暑期夏令营的北京之游, 看着视频中自己去过的地方兴奋不已, 就这样很快把学生带进了“北京游”的语用环境中。
2. 以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或老师与学生互动提问来搭建词组、句型和篇章支架——激发学生语言内存。
学生通过看视频和图画, 已明确了语境主题, 老师再通过自己示范和对学生提问, 反复使用一些表达方式, 这使学生联想到本单元所学过的关于一日游的单词、词语和句子, 从而唤起了学生急切想要描述自己在北京旅游的
【教学片断】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就展现出自己打算带朋友在南京游玩的一些名胜古迹的图片。并口述了带朋友在南京一日游的计划, 同时在幻灯片上展现出一个图表:兴趣。
同时在黑板上展现用到的重点句型:We will get to Xuanwu-Lake Park at 8:30, and we will leave there at11:00. We will take a bus to Fuzi Temple.
【分析】这让学生了解旅游计划的必要的三要素和表达计划时所需的句型。
【教学片断】在以下的教学中, 笔者把表格转化为语言, 展示了这次南京一日游的计划的邀请信, 并把邀请信的八个组成部分用红色的字标注下。同时板书:Firstly... Secondly... Then... Next... Finally... Para.1... Para.2...Pa-ra.3...
【分析】就这样为学生一步步搭建句型和文章结构框架, 为写作做好准备。
【教学片断】让学生翻开书, 再看范文、读范文, 加深学生对写一篇一日游的邀请函的更深的整体印象, 包括句型和文章结构及把每段连接起来的一些关联词。
【分析】为下面写作打好基础
二、写作之中搭建支架
1. 以小组合作为支架——完成有效语言输入
【教学片断】T: If your friends will visit Yangzhou, can you make a trip plan for them and write a letter toinvite them? Here are some pictures for you. You can discuss in groups.
S: Wonderful, we can!T: First, you can write an outline, express yo
T: First, you can write an outline, express your ideas as many as possible, and then choose a leader to re-port to us.
【分析】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 老师听并且答疑, 并给必要的指导, 然后请组长向全班汇报,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不同的句子的表达方式。这样做其实是让别的同学受到启发, 学会如何表达并学到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让学生们起到互为支架的作用。
2. 以同伴互助和老师指导为支架——完成语言输出, 初稿形成
在组长口头表达后, 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遣词造句的本领, 现在用笔头来来表达参观的景点的时间, 地点, 活动以及采用交通工具的方式已水到渠成。
【教学片断】T: Each of you can choose one place you want to visit and write down one paragraph, then putthem together, you can use some words like this...
【分析】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合作写作, 再用别人的段落, 组合成自己的文章, 进行自主修改。
三、写作之后搭建支架
以制定评分标准为支架——实现学生互评, 完善初稿
在自我修改好之后, 同组组员之间进行互为修改。并在幻灯片上展示出写作评价要求 (格式, 内容, 语言, 拼写等) 。学生通过互评可共同提高, 也可在此过程中取长补短。
英语作文评分分为四档, 满分为15分:第一档: (15~13分) 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观点正确, 要点齐全。句式多样, 词汇丰富。语言准确, 语意连贯, 表达清楚, 具有逻辑性。第二档: (12~9分) 基本符合题目要求, 观点正确, 要点齐全。语法结构和词汇基本满足文章需要。语言基本通顺, 语意基本连贯, 表达基本清楚。虽然有少量语言错误, 但不影响整体理解。第三档: (8~5分) 部分内容符合题目要求, 要点不齐全。语法结构和词汇错误较多, 语言不通顺, 表达不够清楚, 影响整体理解。第四档: (4~0分) 与题目有关内容不多, 只是简单拼凑词语, 所写内容难以理解。2.
以教师示范为支架——实现学生自评, 体验成功
【教学片断】T: Now, let’s look at the screen. I will show you how to mark your compositions.
【分析】学生通过观看老师修改文章, 听取老师点评和给出分数, 然后修改自己写作中的错误, 完善自己的文章, 让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写作前, 写作中和写作后。尽管写作前和写作中都有一些属于输出语言的“说”的活动, 但写作前的主要活动是老师示范作文, 以及读书中范文和分析句型, 篇章结构等输入活动, 写作中的列提纲, 合作写草稿, 自改和同伴互改等活动都属于语言内化活动, 写作后的作文输出和展示则是属于语言输出活动。整个上课过程是通过一步步搭建支架进行“输入——内化——输出”这样一个过程性写作过程。
四、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支架
新课程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同点, 更要研究学生的特殊性, 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新课标》提到初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对比, 学生在积极情感下更容易接受指导, 更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学习效果也更好。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 培养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在布置写作任务时, 笔者对学生说:Can you write a trip plan? Don’t wor-ry, I will show you my trip plan and help you write your plan. 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you’ll be able towrite one.
【分析】笔者的这番话缓解了学生对写作的消极情感, 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 同时给他们带来信心, 并促使他们在接下来教学中集中精力, 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实, 本节课从写作任务的设计到写作准备, 从写作中的指导再到写作后的展示, 无不渗透着激发兴趣、吸引参与、体验成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小组活动中, 学优生帮助学困生, 老师也指导帮助他们, 使他们完成写作任务,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同伴修改作文过程中, 学困生也受益良多。在写作过程中, 笔者让优秀的学生口头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写作后阶段, 又拿学生的作文对照评价表进行点评。这样的作品展示让学优生有机会展示自己, 满足他们渴望被认同的心理需求, 老师的评价也让他们的写作更好。
五、结束语
2.过程性写作教学初探 篇二
【关键词】过程 写作教学 引导 过程性写作法
一、写作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教学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板块,即是听、说、读、写,而这也是学生要掌握英语这一实用工具所必须要具备的四种能力。在这四者当中,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来表述客观事物、传达个人情感、反映信息概念的创造过程,也是一种用于达成在社会中某一种特定条件下的交际目的的工具。在高中英语的学习当中,英语写作也是反映和检验学生自身学习水平及综合语言功底的最佳途径之一。
然而,当今的高中英语教学却普遍存在对写作教学忽视的现象。首先,大部分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缺乏系统、全面的考量,单纯将写作当作一项普通任务交予学生课后完成。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当中,大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分布于各个英语语法的攻坚工程上,或是教材知识点的讲解和拓展。如此的教学现象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初初接受的繁杂的知识点无法融会贯通,落得个一知半解的局面。无法很好地锻炼“实战能力”,学生的学习将过于被动,不得要领,在接踵而来的愈发具有挑战性的高中英语学习当中必然热情受挫,难以进步。其次,教师对于学生所呈现的作品往往只选择传统式的批改,在文章中对词句语法进行圈改并附上评语,强调培养的是学生连词成句的写作能力,而最终的分数也通常基于词汇句型使用的准确程度,即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结果性写作法。
二、过程性写作法的概念和意义
在结果性写作法暴露出了许多弊端的情况下,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育现存的问题,近年来更多的专家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上,即过程性写作法。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麦肯齐和汤普金斯(Mckenzie & Tompkins)就已经在把互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引入写作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性写作法。该方法认为写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提倡学生主导制,并将重点放于写作的过程及内容上,而教师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从以往的只看学生写了什么到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写作过程,这种教学重心的转移被越来越多人认可,而其实用性及高效度也更加为人所见。
过程性写作法的概念包含着互动理论,认为写作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且此过程需要群体之间的互动协调。对于学生而言,写作应当分为,写作前、写作时、写作后三个基础的部分。学生必须在写作前对作文题干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寻找到的合适的素材进行重组及适当的裁剪,并构建出作文的思维蓝图;写作时学生将厘清的思绪转化为纸上文字;写作后学生再对一稿加以修改及复核,尽力完善。在不同的阶段当中,学生并非单独“作战”,教师都需要参与进去,比如营建自由轻松的写作氛围、创设更加有代入感的写作情境、了解学生的审题思路及如何处理素材并加以纠误、着眼于整个写作过程来对学生成稿进行条理性的分析及历史性的回顾等等。这样的参与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接受高中英语知识并正确应用,在反复的写作历程当中不断地开拓写作思路,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今后的独立写作及高中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过程性写作法的具体实施
依据学生的写作过程,过程性写作法也将写作教学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即写作前、写作时、写作后。接下来,本文将谈谈过程性写作法的模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
1.写前阶段。在写前阶段当中,其实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不多,但如何开拓思维,拓宽思路仍是一个难题。面对特定的作文话题,学生需先明确作文的要求,认真审题,特别是漫画型题目。只有将出题人所给出的题目信息领会,学生方可秉持好文章的大方向,不至于跑题、偏题。在确认好主题之后,即可按照个人或是分组的方式,进行作文素材的搜集工作。
写前阶段当中,学生主要完成的任务即是进行素材搜集以及整体构思。首先,在素材搜集这一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学生进行辅助工具的查阅及使用,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等。但在此之前必须先由个人或是小组进行Brainstorming,即我们常说的头脑风暴,在讨论和思考当中拟定行文思路,在大脑当中搜刮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有用信息并将其记录。在对写作内容和方向有了腹稿的情况下,素材的搜集会更加具有目的性,随之更加高效。在头脑风暴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们优先使用关键词的方法,不用顾及语法,充分利用学生朝气蓬勃、活泛的思维,为接下来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此阶段,教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人的角色,只进行监控和引导,不直接参与其中,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对写作的准备过程有更深刻的体会和领悟。
2.写作阶段。经过写前准备,学生按照此前拟定成形的行文思路,对素材进行分类及必要的删减,将作文的整体框架初步确定。在高中英语作文写作当中,学生们普遍暴露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对于习作整体的架构的深刻理解,表现为常常是写了一句就后继无力,或者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未加上合适的连词及过渡内容。因此,教师需在这一阶段中对学生进行足够的适宜的指点,将作文框架当中的关键句确定下来后,再加以填充,根据时间顺序等将文章完善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写后阶段。在日常的写作训练当中,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还要继续进行反复修改才能最终定稿。而高中英语教学更提倡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之中取长补短,提炼精华。在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正润色时,应当让学生明确几个要素,如每段所表达的主题是否清晰切题、语法及拼写是否出现错误、是否有更地道或是更具体的表达可以使用等等。
终稿确定后即是教师讲评环节。教师不应当只对学生的习作给予分数上的批改,更应当对其个人以及整个团体在整个写作过程当中的表现做出点评,使得学生对于自身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有更明了的认识,而之后的写作训练也将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文章在修正后的进步能让学生直接地感受到个人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则其在高中英语学习方面的信心和决心也将大大增强,课堂上得到的英语知识得到夯实,对其各方面都大有裨益。
四、运用过程性写作法中要注意的问题
过程性写作法具有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等等。但在将过程性写作法付诸实际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摒弃结果性写作法。教师在进行课业的教授时应当灵活应变,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制定好最符合实际状况的教学方法。不宁唯是,过程性写作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但要使学生从长期适应的被动学习状态当中脱离出来、转换角色,仍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因而,在初步施行过程性写作法时,教师依然需要主动把控进程,在多次的训练里渐渐地将主动权交付给学生,让学生能真正进入到这样的角色里来。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教学当中,写作教学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过程性写作法是在革除了传统的结果性写作法部分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加富于综合性的新教学理念。我们应当继承这样的创新精神,对教学方法乃至教学理念都展开一定的思考。高中英语教学当中仍然存在巨大潜力和进步空间,而这正需要教师去激活、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左年念.外语作文评阅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3]孔祥敏.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庞继贤等.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3.英语写作思维过程模式与写作教学 篇三
【摘 要】语言掌握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写作思维存在着差异。本文首先总结出在整个写作思维过程中不断影响学生的因素,并将其分为三类:外在因素、主体因素和过程因素;然后分析了这三方面对不同年级学生写作思维的影响,研究了相关对策,以探索良好的英语写作思维过程模式。
【关键词】写作 思维过程 差异 模式
写作是一连串的思维过程。学生运用自己的写作数据及写作策略,解决写作过程里不断涌现的困难及障碍,最终形成成品。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了解学生的写作思维过程,便能综合安排教学活动,对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里遇到的困难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引。这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写作思维模式的创建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增强。
一、写作思维过程模式
我们发现影响学生写作思维过程的因素有三大项:外在因素、主体因素,以及过程因素。外在因素和主体因素是在整个写作思维过程进行期间不断影响学生的因素;过程因素指整个写作思维过程内的每个步骤。
1.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是指存在于学生个体以外,影响其写作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1)写作任务。写作任务包括写作前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写作题目、写作要求、写作时限等。它们影响学生的写作信心,进而影响其写作思维过程。(2)写作环境。写作环境包括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学生间的关系;写作场所的物质条件,命名有没有过噪音,室温是否适当,光线是否充足等。(3)写作成品。写作成品指学生在写作进行期间,文章已完成的部分以及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
2.主体因素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判断思考,以解决写作时出现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数据,以及如何把新吸收的数据与已有的知识连接等等,这些都和学生写作时的思维运作有关系。这项工作依靠大脑的认识系统运作。按照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大脑的记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这二者互相联系,与写作教学有密切关系。
3.过程因素
过程因素指从学生接到题目到交文的写作阶段出现的影响写作的因素。主要包括写前构思、设计、写作和全文回顾3部分。
二、写作思维过程与有效的写作教学
我们知道,任何成品均是制作过程的产物。有精良的制作过程,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成品。文章是写作过程的最后成品,学生要写出成功的作品,必须经过顺畅而系统化的写作过程。因此,写作老师不可忽视对学生写作思维过程的研究。
通过研究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举例说,写作过程中的转换和修改便可以反映学生的表达能力。我们曾研究学生汉语与英语转换的情况。我们要求学生先用汉语口述作文的内容,然后才写作。通过比较学生的汉语口述内容跟写作内容之间的差别,我们发现如果学生的汉语口述内容跟写作内容相近,表示学生能把汉语思想用英文表达出来;如汉语口述内容完整,但表达却支离破碎,显示这个学生表达能力不足。不过,写作教师面对众多学生,怎样才能找出转换及修改有困难的呢?是否需要每次作文都先让学生用汉语口述作文内容,然后才进行写作呢?当然不一定。教师可以运用上述研究的原理,即时引出学生脑海里的思维,使它们变成教师可见的纸上议定或符号,教师可以帮助那些在转换上有困难的学生。例如老师上写作课里,可以让学生随时发问,提供学生汉语转换英语的材料;另外,也可以学生遇上表达困难时在纸上做一个记录,这些记号表示出学生的困难,待老师批发作文时为学生解答。
目前的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写出完美的句子。研究显示,由于学生不想因为词的误用、病句等被扣分,遇上有表达困难时往往选择弃而不用,回避不写,或者选择写一些浅显的句子,以避免错误的产生。这样,教师难以诊断学生的写作困难。由此可见,即使学生有满脑子新奇意念,也无法全面表达出来。有些老师常批评学生写作没有新意,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同时,学生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也难以产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小结
学生写作必须经历写作思维过程,作品是思维过程的结果。写作教学的目标如能放在刺激学生的思维活动上,培养他们的兴趣、动机和情感,让他们写作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引发他们充沛的情感,其作品定会让老师耳目一新。
【参考文献】
4.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篇四
赞科夫说:“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融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但长期以来,小学生评价一直沿用终结性评价,期末“算总账”,这种评价方法把本身并不科学的评价结果视为教学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强调的是对人的甄别、选拔的功能,其目的是选择适宜于更高一阶段学习的人,在淘汰、选拔的过程中,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尝试学习的成功,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因此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具核心特点是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要求达到的“三化”是:1.评价主体互动。2.评价方式动态化。3.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如何才能最有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
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我们所说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是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一种综合性评估。这一综合性评估,既可以是针对学生某一学期或某一学年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状况的阶段性测查,也可以是针对学生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层次等状况的总结性测查;这一综合性评估,是对学生某一学期、某一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情况等的显示,因而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 1 测查,即主要词查学生在一学期、一学年或整个小学阶段对语文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目标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的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我们所构建的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和整个小学阶段的目标,使之包含小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小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备型整体系统。
二、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重在鼓励的基础上。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的学习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差别。数学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语文则不然。它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比比皆是。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当然每一个人所获得的都不同了。过分的强调统一只能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 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三、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是过程评价的途径。
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教师的评价只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其手段有如下几点:
平时与阶段相结合。仅凭一两次测试,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语文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调查,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加测查的可信度。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部分测查应在课内进行,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但某些测查则可在课外实施,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如成语接龙、传话、即兴演说、辩论赛等等)进行,寓测查于活动之中,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结合采用,从而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
四、评价个性化、动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一个少儿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他们渴望父母的赞扬,鼓励,渴望教师的肯定、欣赏,渴望同学们的羡慕、赶超。他们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后的喜悦、自豪,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是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甚至于有的表扬成了贴标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能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那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写出优美的作文,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教师真喜欢看你的作文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高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我不仅会大加赞赏,还会与学生一起体会精彩之处,通过我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引导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刻。
5.教学过程性管理考核办法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眼常规,强化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管理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并为绩效考核提供有力保证。
二、考核内容及要求: ㈠关于考勤
全体教职工应坚持出满勤。请假须遵守事先请假,事后销假的原则。请假一天以内由教导处批准,一天以上由校长室签字批准后送教导处备案。公出人员必须向当天总值人员说明并备案。
1.在岗纪律考核:
实行上、下班点到制度。不按时点到一次扣0.05分。
实行坐室办公制度。工作时间杜绝离校离岗,确有急事需出校门要履行临时请假手续,并及时销假,否则视时间长短按一定的事假比例计算,抽点不在岗一次扣0.2分。
实行早、中、晚教师到班值班制度。迟到早退或缺席一次扣0.05-0.1分。准时参加升旗仪式、各类会议,迟到早退一次扣0.05分,无故缺席一次扣0.1分。
2.事病假
病假一天扣0.25分,事假一天扣0.35分。按文件精神,旷工半天以上综合考核不合格,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解聘。短期(一周内)请假自己主动落实好课务。
3.婚、丧、产假: 婚、丧、产假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假期期满未上班又不履行有关请假手续者以旷工处理。
㈡关于教学常规考核 1.集体备课。
考试学科各备课组人员在教导处的安排下,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集体备课。各备课组每周必须按时填写好集体备课活动记载簿,写好一篇说课文稿,出好一份双休日作业。三种资料必须齐全。各组员必须服从备课组长的安排,参备人员缺1次扣0.05分。
2.上课
各类学科要按要求上好课。音体美劳综实等学科要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特长学生;理化生等实验教学必须完成相应的内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诵读、书法指导课必须按教导处课程设计的要求落实到位。
教师要认真组织教学,严肃课堂秩序,上课时间接打电话一次扣0.1分,对迟到、早退、中途离堂的视其情节轻重扣0.05-0.1分。
教师要练好教学基本功,尤其是普通话、规范书写能力的培养,上课要运用普通话,板书必须工整。在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教师普通话水平和黑板板书的质量将作为评课时优质课评定的重要依据。
3.备课与作业。
考试学科,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具体要求和方案,由各备课组自行讨论确定,并由教导处把关。教导处根据备课组拟定的方案对各人的教案和学生作业定期组织检查。教案每缺2篇扣0.05分,该做作业次数少批改2次扣0.05分。会考和考查学科的教案和作业次数应基本对应。每少2篇教案或2次作业扣0.05分。
㈢关于教学研究考核 1.听课。
所有教师要积极参加听课。其中校级干部每学期30节,中层干部每学期25节,教师每学期20节,每少2节扣0.05分。
2.教研课。
40岁及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均须开设一节教研课,且在开课后3天内上交教研课详案及课件至教科室。未完成任务或教研课质量低劣的相关教师扣除0.2分/节。
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教研课活动。通过学校选拔推荐参加市级及以上赛课获奖,加0.5-2分。
3.论文。
45岁及以下教师每学年须有一篇泰州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的论文。未完成论文任务的相关教师扣0.5分。
4.教研组活动。
根据学校要求,教研组须正常进行业务学习及评课活动。未及时完成教研组活动的相关教师扣除0.2分/次。
5.积极组织教师的书法、诵读比赛。通过学校选拔推荐参加市级及以上比赛获奖,加0.5-2分。
㈣关于教师信息化考核
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信息素养。
1.积极参加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完成相关任务,无故缺席一次扣0.05分。
2.积极参加数字化校园的创建活动,并在泰州市教育城域网上建好个人站点,不符要求的扣0.1分。
3.积极参与网站建设。个人每月在姜堰“教育博客”上发表博文不少于4篇,各备课组在姜堰“电子备课室”中上传教案不少于4篇;每少一篇扣0.05分。
4.全体教职工必须注意文明上网,上班时间不得利用电脑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炒股、听音乐、看电影、聊天等,每发现一次扣0.05分。
三、未实行绩效工资的教职工按原来的《校内结构工资方案》实施。
四、实施办法:
相关部门根据学校的管理要求制订具体的考核方法,科学分工,明确责任,努力形成本部门过程性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并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一个依据。学校将对各部门常规管理的执行率、目标达成率实行综合考评。
本方案在试行过程中将进一步调整,不断完善。
6.过程性写作教学初探 篇六
《译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Task部分是每个单元的高潮部分,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汇总、综合与提升。以写作的方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能,完成特定任务,形成对一个单元终极成果的展示,即“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用而学”。所以,老师在教授Task课型时,通常更多地是在关注成果,关注文章写得好坏,文章中的语言错误,而忽略了形成成果的写作过程。然而写作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引导、讨论、体验、合作、感悟、表达的有效性却能决定写作成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否则事倍功半。
如何让写作过程的教学更有效?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把过程写作法运用在Task教学中。
二、过程写作法概念和理论基础
“过程写作法”是将写作确立为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的写作教学法。
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
“过程写作教学法”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注重写作的全过程,这也是“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学生通过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的一系列协商、讨论、监督、互评等交互活动,使写作成为由产生想法至收集材料到完成文本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与思维和写作技巧相连,在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交互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例谈过程写作法在Taasskk中的应用
以《译林初中英语》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的Task为例浅谈过程写作法在初中Task教学中的应用。
1.第一阶段:预写作。(1)通过放映一小段与话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的烦恼,引入本课主题。(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把他们在上Reading课时时写的有关自己烦恼的信拿出来与周围同学分享,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和参与热情。然后,综合小组讨论结果。同时将学生所谈内容等纵向板书在黑板左侧,为接下来的提问做铺垫。(3)利用书中Part A的习题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各种烦恼的途径,以及对待烦恼的正确态度,并将相关解决方法写在相应烦恼后面,并请学生总结表示建议的句型,呈现在黑板上。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4)让学生独立补全Part B的建议信,提醒学生注意建议句型的使用。(5)分析完成写作计划。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写作的框架结构。How many parts are there in the letter? What are they? Which pa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at should we write in each part?
2.第二阶段:写初稿。在学生大脑中拥有相关话题足够的信息和文章篇章结构以后,要求他们针对自己同座位的烦恼写一份建议信,帮助同座位解决烦恼。在写初稿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课堂上讨论总结的相关信息,同时不要忘记在学这个单元时所听过、读过、背过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的运用,并指导学生重视写作思路的通畅、文字的流利和内容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写作知识方面的正确应用。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受文章形式的限制,将脑子里想到的信息自由地写下来,大大提高写作的兴趣。
3.第三阶段:评改阶段:(1)给学生提供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评分要求和标准要包含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宏观评价即文章的内容结构,微观评价即语言错误、拼写错误等。(2)要求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换阅读同伴作文,并按要求先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宏观批改,看内容是否包含了烦恼、原因和解决方法,是否包含了Introduction、Main body、和Conclusion三部分。然后再从语言上进行微观批改,检查用词、语法、时态、拼写等是否正确。最后在同伴作文下方写下批改建议。
4.第四阶段:校订。学生拿到同伴批改过的作文,根据同伴的建议,同样先从宏观上即内容结构上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从微观上即语言方面校正词语、语法、时态、标点符号等细节性的错误。学生在校正错误时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
5.第五阶段:发表分享。校正完以后,每组推选一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学生,其他小组成员做点评,评选出最佳范文、最有创意作文、有典型意义范文等,实施多元评价。
课后老师可以把全班作文收上来,再批改,指导学生修改完善,再次挑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作文在全班分享。
教学方法科学与否是决定课程设计成功的关键。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其实从阅读教学就开始有目的的为写作进行输入了,实际上是从宏观上实施过程写作法,到了task这一课时其实可以理解为从微观上实施过程写作法。不论宏观还是微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做好写前准备,输出必须先有输入,以听、读、背领先,以说促写,以读促写。同时注重写作后的“评—改”互动环节,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不断寻找、发现并创造和完善的过程。
如何提高Task教学效果,教师和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在认识传统方法弊端的基础上,学习过程写作法的教学理念,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教学的实践之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书面交际能力的目的。
摘要:为了改变当前Task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根据教材特点,学习过程性写作法的理念,并用实例浅谈过程性写作法的五阶段在Task教学中是如何实施运用的。
7.过程性写作教学初探 篇七
【关键词】过程性写作法 概念 理论基础 实例
一、教材分析
《译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Task部分是每个单元的高潮部分,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汇总、综合与提升。以写作的方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能,完成特定任务,形成对一个单元终极成果的展示,即“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用而学”。所以,老师在教授Task课型时,通常更多地是在关注成果,关注文章写得好坏,文章中的语言错误,而忽略了形成成果的写作过程。然而写作过程中的情境创设、引导、讨论、体验、合作、感悟、表达的有效性却能决定写作成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否则事倍功半。
如何让写作过程的教学更有效?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把过程写作法运用在Task教学中。
二、过程写作法概念和理论基础
“过程写作法”是将写作确立为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的写作教学法。
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
“过程写作教学法”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注重写作的全过程,这也是 “过程写作法”的核心。学生通过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的一系列协商、讨论、监督、互评等交互活动,使写作成为由产生想法至收集材料到完成文本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与思维和写作技巧相连,在写作技巧的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交互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例谈过程写作法在Task中的应用
以《译林初中英语》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的 Task为例浅谈过程写作法在初中Task教学中的应用。
1.第一阶段:预写作。(1)通过放映一小段与话题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的烦恼,引入本课主题。(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把他们在上Reading课时时写的有关自己烦恼的信拿出来与周围同学分享,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和参与热情。然后,综合小组讨论结果。同时将学生所谈内容等纵向板书在黑板左侧,为接下来的提问做铺垫。(3)利用书中PartA的习题来引导小组讨论解决各种烦恼的途径,以及对待烦恼的正确态度,并将相关解决方法写在相应烦恼后面,并请学生总结表示建议的句型,呈现在黑板上。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4)让学生独立补全PartB的建议信,提醒学生注意建议句型的使用。(5)分析完成写作计划。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写作的框架结构。How many parts are there in the letter? What are they? Which pa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at should we write in each part?
2.第二阶段:写初稿。在学生大脑中拥有相关话题足够的信息和文章篇章结构以后,要求他们针对自己同座位的烦恼写一份建议信,帮助同座位解决烦恼。在写初稿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课堂上讨论总结的相关信息,同时不要忘记在学这个单元时所听过、读过、背过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的运用,并指导学生重视写作思路的通畅、文字的流利和内容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写作知识方面的正确应用。这样,学生就可以不受文章形式的限制,将脑子里想到的信息自由地写下来,大大提高写作的兴趣。
3.第三阶段:评改阶段:(1)给学生提供评价要求及评分标准。评分要求和标准要包含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宏观评价即文章的内容结构,微观评价即语言错误、拼写错误等。(2)要求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换阅读同伴作文,并按要求先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宏观批改,看内容是否包含了烦恼、原因和解决方法,是否包含了Introduction、Main body、和Conclusion三部分。然后再从语言上进行微观批改,检查用词、语法、时态、拼写等是否正确。最后在同伴作文下方写下批改建议。
4.第四阶段:校订。学生拿到同伴批改过的作文,根据同伴的建议,同样先从宏观上即内容结构上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再从微观上即语言方面校正词语、语法、时态、标点符号等细节性的错误。学生在校正错误时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
5.第五阶段:发表分享。校正完以后,每组推选一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学生,其他小组成员做点评,评选出最佳范文、最有创意作文、有典型意义范文等,实施多元评价。
课后老师可以把全班作文收上来,再批改,指导学生修改完善,再次挑选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作文在全班分享。
教学方法科学与否是决定课程设计成功的关键。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其实从阅读教学就开始有目的的为写作进行输入了,实际上是从宏观上实施过程写作法,到了task这一课时其实可以理解为从微观上实施过程写作法。不论宏观还是微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做好写前准备,输出必须先有输入,以 听、读、背领先,以说促写,以读促写。同时注重写作后的“评—改”互动环节,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不断寻找、发现并创造和完善的过程。
如何提高Task教学效果,教师和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在认识传统方法弊端的基础上,学习过程写作法的教学理念,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教学的实践之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和书面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篇八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应用文写作既是高职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又是高技能人才和人文素质培养的.核心之一.而目前该课程教学成了一项令人头疼的苦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除了努力做好最基本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评改和阶段复习外,还应看力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参与实践三个方面下功夫.
作 者:徐灿辉 龙利花 作者单位: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益阳,413049刊 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 应用文教学 师生关系 兴趣 实践
9.过程性写作教学初探 篇九
查金彪
[提要]: 本文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湖北省高考说明》,从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入手,分析高三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探讨过程教学法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过程教学法、英语写作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湖北省高考说明》对高三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能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在高考英语湖北卷的试题结构中,写作题由原来的25分增加到现在的30分。写作能力的测试作为高考英语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总成绩就必须重视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如何让学生在考场上得心应手的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如何进行有效性的写作教学改革?这是很多高三英语教师在高考备考中既关心又头痛的问题。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写作教学效果,而提高写作教学效果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各类学生都能亲身经历合作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过程;2.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把过程教学法(the process-focused approach)引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二、高三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非毕业班教师教学的重点往往放在听力、阅读、语言点及语法教学上,对写作教学缺乏重视。他们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为每单元设计的写作任务,在教学中存在“蛇尾”现象,写作任务只是一带而过,被布置为课后作业。绝大部分的课时都被用来讲授语法,语言点等内容。这样学生训练得很被动,也很少有学生在课后认真去按要求完成。而高三毕业班英语教师直接面临高考备考,比较关注写作训练,但许多老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对写作教学的实质认识不足,对教学方法策略也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练习数量,忽视有效讲评。有的教师坚信这样的说法:作文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因此,他们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练习数量,要求学生根据高考要求每周坚持写一两篇作文,并不十分重视讲评工作。每次写作练习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一般不作深层的分析,只是模拟高考打一个分数,然后无关痛痒地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说一下总体情况,缺少针对本次习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专题讲评。有些负责任的教师在学生写作成文后进行批改,但评改方式单一陈旧,重点往往放在语法,词汇,拼写上,逐字圈改,耗时费力又收效不大。而且,许多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并不认真阅读,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
2.重视课堂练习结果,轻视课堂教学过程
综观高三英语课堂写作训练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仍单纯运用注重结果的教学方式(the product-focused approach)。这种方式反映了较传统的教学理念。课堂写作训练方式通常是先帮助学生审题,然后提出写作步骤和一些注意事项,然后给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练习,最后针对个别学生习作板书点评,强调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无误;侧重关注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使用多种句法形式和合理篇章结构来应付各种写作要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建立在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上,而忽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了。其结果是学生仍然不得要领,写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长此下去,学生信心必然受挫,往往应付了事。
三、过程教学法理论
提出过程教学法有代表性的学者是弗劳尔和黑斯(Flower & Hayes)。他们认为写作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有目标的、循环往复的活动。写作者在写作前必须对材料进行剪裁、安排、重新组织并确立目标;然后把思维转换成文字;最后对写出的东西加以重审。该理论指出,在写作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支持性的写作氛围,并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活动,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内容。这种教学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本身及培养学生写作过程中各种策略的运用和认知活动上,如“观察、描写学生的写作过程;在写作前和写作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在完成某项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系统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历史性的分析从而发现其发展进步的轨迹;从人文的角度研究写作教学的过程”。在写作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过程直至最后成文。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起源于英语国家的写作过程教学法日益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写作教师的赞同和重视,并开始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过程教学法策略
根据这一理论,写作不再是一个线性的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反复、穿插进行的过程。学生对想要表达的内容的认识通常是在写、修改、再写、再修改的过程中从模糊而不完整逐渐变为清晰而充实的。学生经历的过程应为:小组讨论→写初稿→小组讨论→写二稿→教师反馈→最后定稿→完成。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将每一个步骤实施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只能将几个重点环节介入其中。笔者在教学中,把全班学生每 4个人划分“写作小组”,由小组成员推选小组长。每周写作训练一次。写作课堂实施策略如下:
1.写前活动
写前活动包括教师引入,学生小组讨论和写提纲。在写作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的动机,教师宜多设问题情景,尽最大可能使所写的东西有意义,使学生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与潜在的读者
沟通信息和情感。如笔者在训练给外国朋友回信时设问:
A.Do you have any foreign friends abroad?
B.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 in writing a letter in English to a foreign friend?
C.Do you think it easy to write a letter in English to a foreign friend?
这种情景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感情,如奥运会,生物克隆技术,环境保护,希
望工程,考试利弊,网络通讯等,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大胆地表达见解,并帮助学生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而学生在思考和小组讨论中记录下想法,讨论完后列出写作提纲。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还可以在全班进行。
2.独立起草
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构思的结果草拟成稿。初稿本身也是一
个构思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放开去写,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象教练员亲临球场指挥一样,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3.小组讨论
完成初稿后,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交流观点,互相修改。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可将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应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而至于语法、拼写、标点符号等问题则在后一步处理。事实上,学生往往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写出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合理的第二稿。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牵引学生并提供适时的、必要的帮助。
4.改写初稿
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在这个环节,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并要求学生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5.教师反馈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通过细心观察,总结学生当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然后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值得注意的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评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结环节。不应该把学生的初稿当作最后定稿而作出一次性评断。
6.最后修改并定稿
教师评改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评改后的作文作出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环节。在作文修改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巧也随之增强。
修改后的文章可以在课后收集,并引进竞争机制,张贴优秀文章,小组之间进行评比,获
奖次数最多为胜。
五、过程写作法的优点
1.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过程。由于写作重点放在写作过程上,这将使学生懂得写一篇文章必须经历的几个步骤,如写前准备、起草、初稿、修改等。确保写作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2.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信心。写前阶段的引导和鼓励使得学生觉得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小组写作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并不是他/她文章的唯一读者,他们会更认真地写好作文。在讨论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因此大增。
3.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
4.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写作小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师生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结协助的会话环境中发挥主动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它激发了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赛的动机,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学会学习。“写作小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在民主、和谐和融洽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能力的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学习密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
六、运用过程教学法中要注意的问题
提高写作水平决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但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把写作教学的重点从写作结果转移到写作过程并不意味着排斥写作技巧的讲授,无论是“注重结果法”还是“注重过程法”都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应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何辨证地对待结果法和过程法,使它们能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这在备课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应注重点评范文、点拨技巧。教师应在学生先行构思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提供审题或审图思路,展示范文,找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可以有机会和老师比较自己的写作构思,从而发现问题,产生顿悟之感,而且印象深刻,写出表达自然、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的好文章。另外,许多学生由于受语言水平的限制,往往是“有想法,但无法用通顺的英文表达”。这时,教师应根据不同体裁的要求,帮助学生收集、整理语言素材,如固定句型、短语和习惯表达法等,供学生参考、记忆,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如写关于一个运动员的记叙文,其中要表达:
1)参加某球队:become a team member of„;be on„;belong to;
2)参加比赛:take part in;join in
3)获得第一名:take first place;win first place;get first place;win the champion ship
4)常见的运动会和比赛:the Asian Games;the World College Students’Games;the National Tennis Match for Children;the Olympic Games等。
最后,教师应对上交作文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并要求学生认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
10.作文教学与写作过程 篇十
1.置身写作情境,和学生交流自己在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得到教训。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教学资源。这一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相对较到位,但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却远远不够,就这个意义上讲,圈外的人士批评我们“不会写文章的教师教不会写文章的学生,所有作文教学没有效果”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不简单地提倡教师下水作文,但一个语文教师没有写作的直接感受和体验,他的作文指导要想真正对学生的写作过程有效就很困难。我在一次研讨会中阐述这个观点时,一位未来的语文教师曾经用一个著名的游泳教练并不会游泳却培养了世界冠军来反驳我。尽管他的例子可能是真实的,但我仍不同意他的观点。即使那个教练有这个本领,但肯定也是个别的,绝不能代表了一般的规律,一个不会写文章的人,去指导别人写文章,除了讲一点死的知识和机械的方法外,只能说一些隔靴搔痒的话。至少我的教学经历常常证明了这一点,每当我只是照搬一些现成的知识时,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每当我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介绍体会时,他们就会兴趣盎然,而这常常能使他们对一些困惑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2.典型展示,让学生在和别人交流写作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写作过程的正确认识。在动物世界中,父母传授捕猎的技巧和生存的能力,都没有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介绍,都是靠现场的观摩和互相的交流、切磋。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这个典型的展示,既可以是正面的、成功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不成功的。成功的典型,可以是班级同学的,也可以是作家等其他人的。作文评讲的过程,不应只是教师宣布批改结果,也不是宣读批改的评语,更不是批斗会和表彰会,而应该是写作过程的展示和交流活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或言其短,或言其长;或谈成功,或说失败;或谈感受,或提问题;或谈经验,或说困惑,互相得到的收获,绝不是我们通常的评讲形式所能相比的。
3.放大细节,对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全景式的解剖和铺演,让学生在放大的镜头中发现问题,在反复的历练中揣摩要领,领悟规律。作文的过程,包含的因素和环节实在很多,有时候问题就在一些很难发现的细枝末节之中,通常的训练很难到位。就像运动员的训练,把比赛的录像进行回放,其中一些细节用慢镜头呈现,用特写镜头呈现,然后在针对性地进行矫正训练,效果常常比较显著。比如,同一材料的立意选择、记叙文的主题呈现、议论文的事例叙述、散文的线索贯通等具体问题,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放大式的教学和训练。
4.现场提升,在修改和调整中获得过程性的体验,在动态比照中获得强烈的学习刺激。我们的作文评讲常常停止于问题的提出,或者进行简单的、静态的习作,或者进行简单的优劣对比。这固然也能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刺激,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但这种刺激是缺少强度的,形式也是僵化的。常常如此而且又缺少变化,这种刺激的效果就会逐渐淡化,逐渐消失,甚至会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但如果选择适宜的案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进行现场提升,形成一种动态的过程对比,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又一次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一个学生的一篇习作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观点,我不是进行示众式批评,而是在充分肯定她的语言和材料方面的优点之后,让大家一起发现问题,然后一起思考:如果分别以三个观点为论点修改这篇文章改怎么改?大家参与得投入,现场情景热烈,教学效果理想,她自己觉得非常满意。多少要讲的知识,多少讲不清的问题,都解决了。
11.物理化学过程性学业评价模式初探 篇十一
1 采用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必要性
多年来, 大多数高校还是沿用笔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这种评价方式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焦点。原因是笔试侧重的是基础和理论知识, 而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比如:动手操作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都没有能够客观的反映出来, 而后者往往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员工素养, 因此“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察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背道而驰。国内外很多新的评价方式 (如多元评价、真实性评价和替代性评价等) 应运而生。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 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帮助学生确立正确适宜的发展规划。
2 多元评价模式的指导思想
1983年,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在《Frames of Mind》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2]。经过多年的研究, 加德纳在完善该理论的基础上, 明确指出人类存在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个人的智能都是多元的, 很难在每一个方面都达到完美, 但有一种智能肯定是相对最优的, 如何帮助学生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最优智能, 是多元评价体系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从多元视角去分析、理解、引导和评价学生尤为重要。
3《物理化学》过程性评价模式及过程
本文以本科生的物理化学课程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评价模式改革研究。我们在多元智能视角下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 除了卷面考试以外, 将课堂作业、课堂论文、阶段性测验、团队作业和讨论、课堂讨论、教学实践活动、考勤等内容纳入到考察的范围。将期末考试成绩 (占40%) 、平时成绩 (占30%) 和课堂参与度 (占30%) 进行结合。
以微课和课堂讲述为基础, 微课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资料, 课堂上主要集中解决普遍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打破以往授课方式, 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 每一小组都是完成任务和作业的最小单位, 提倡小组成员的交流互助和分工合作。课堂作业以探讨性问题为主, 学生需要查阅文献资料、总结文字材料、PPT汇报。对于学生的作业, 开展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教学内进度灵活调整实验课程的时间, 便于学生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另外, 还要做好学生的考勤, 这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反映。
4《物理化学》过程性评价的阶段性结果
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较好, 90%的同学都能够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课后测试。团队作业以PPT汇报的形式进行考核, 每一团队推选出一位主讲人进行汇报。实践活动部分以实验课的形式进行考核, 在理论讲解结束后开设了对应实验, 通过这种理论和实验紧密对接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动手操作水平都得到明显提高。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在96%以上, 其中90分以上的同学占比31.68%。从成绩的分布来看, 这种新颖的评价模式调动了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5 结语
对于物理化学这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过程性评价从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考核形式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充分的调动和激发, 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 大部分同学十分接受这种新颖的评价模式, 并且平时的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动手操作能力增强, 考试成绩也能够更加合理的体现出学生对本课程的参与和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吴维宁.略论学业评价模式[J].教育学报, 2005 (1) :41-45.
12.“非指示性教学”初探 篇十二
一、教学设想
对于这样的散文,首先,是要让学生静心研读,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然后和其他同学交流。这一步要完成的是对文章情感的体会和语言的品味。其次,要展开的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作者为什么那么爱北平,作者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文章的,等等,这是由文章本身自然就会联想到的。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对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是有帮助的。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以期达到感受家园之思这一专题内涵的效果。三次对话中需解决两个问题,考虑到课文内容的浅易和学生课前的充分自学,学习本文只安排1个课时。
二、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把北京城看成一本古书,我们已经接触了许多位读者,从汪曾祺的“胡同”到史铁生的“地坛”到郁达夫的“秋天”,每个人都对北京有自己的一番品读,而今天我们有走进另一位“哈姆莱特”的世界,老舍话北京(板书:课题“想北平”)。
(二)初读课文,读出自我情感
学生自由诵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并说初读感受。首先是小组交流,然后教师随机抽取不同组的三四个同学介绍,“用一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教师基本准备:在文章的题目中,老舍用了一个“想”字,这个带有浓烈的主观情感的字眼,直截了当地写了出来,可以猜想在文中,或许作者不仅要告诉北平是什么样,而且还要我们一同分享他对北平的爱。
(三)研个性化的内容
本文选择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个性化特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个性化特征?让每人在略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这三个问题依次研习琢磨,并在点评栏上写下相应的一些关键词。
教师基本准备:
请①②③④组同学分别研究探讨4、5、6段(其他组同学也可发表)。
问题:每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北平(环境、布局、物产)的哪种特点?
1.第 一、二组发言„„
师交流、点评:(参考)①“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感到寂苦。”
家是温馨的,巴黎作为家会感到寂寞、苦恼。因为要么“太旷”,要么“太热闹”。
板书:“太旷”――寂寞;“太热闹”――苦恼。
②“使我能摸着――„„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用平平淡淡的语言描绘了城墙、水潭,水中蝌蚪,苇叶上的蜻蜓,却营造出极浓的环境氛围――安适。
板书:安适
③“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动中有静。”
这句是讲安适的北平中的热闹。全城会处于闹和静的和谐之中。老舍写来,却以“太极拳”作比,这一特征与北京“静”中的“闹”,确是非常相似。这一比既简洁又显得味道无穷。
板书:环境安静温和
2.第三组发言„„
师交流、点评:(参考)“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使他们成为美景。”
倘若把北平面积缩减一半,而建筑还那么多。她还会那么美丽吗?故宫三大殿还会在开阔中显示出庄严气势吗?北平的布置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意。布局恰到好处。
――板书:人为之中显出自然
3.第四组发言„„师交流、点评:(参考)“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还不愧杀!”
儿化音中带有很浓的京味,议论中带着京味的俏皮、幽默,显现出对北平物产的钟爱,透射出了老舍对北平平民生活的眷恋。
板书:物产丰富可爱
教师小结:这样的北平,这样的故乡能不让人眷恋,想念吗?
4.研个性化的语言
作者在写这些个性化内容的时候,运用了哪些语言?有什么个性化特征?让每人在选择性阅读的过程中研究学习,精心概括,并在点评栏上写下相应的一些关键词。
教师基本准备找出的句子大致有:
①第2节: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对母亲的爱。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京比作自己的母亲。类比手法写出了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
②第2节:我所爱的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作者所表现的,是“我”和北京,“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③第3节: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作者的性格是北平赋予的。作者与北平早已融为一体。
④第4节: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
教师小结:评点其实是较随意的一种记录读书心得的方法。它可以是对内容情感的评价,可以是对语言表现形式的点评,当然也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评点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读书的习惯,希望以后同学们读书时也坚持动笔。
(设计依据与目的:先让学生对语言进行独立阅读和评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意在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积累性美读
全篇句句都美,句句有情。
例如:
①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北平的伟俊。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②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6.总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
教师总结:故乡是将来我们要回望的家园,她是连接我们过去的纽带。故乡有我们生命的印记,我们对自己的故乡总会自然地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7.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13.过程性写作教学初探 篇十三
作文教学既有助于提髙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助于提髙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然而在教学中,有部分老师会出现忽视写作,重视阅读的情况。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转变写作方向,寻找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读写相结合
从模仿开始所谓读写相结合指的是通过阅读来积累知识,但是读与写仍然有本质上的区别。读是一种积累,然而写是一种创造。读写相结合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做到以下几项:
1、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素质;
2、在阅读中掌握学习技巧。
在以前的读写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1、写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模仿;
2、没有研究透彻写,将侧重点放在读上,从而导致写出来的东西毫无活力;
3、不重视写的实践,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无法感受到作者的感情。
站在语言学的立场上来讲,阅读是积累知识的一个过程,然而写作却是运用知识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要相结合起来,但是又要将阅读、写作区分开来。为什么会这样讲呢?究其原因在于阅读不能取代写作,写作也不能被阅读所取代。
二、观察积累,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中曾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实际生活,从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学会感受生命。生活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生活来获取写作的素材。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之后,这就为其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正走人到大自然中,融人到实际生活中,感受生活中的味道。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目光放在社会热点上,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出来。当然,在观察实际生活的时候,学生要用心观察,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在观察过程中,提炼出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抒发自身的情感。
三、改进作文方法,提高作文能力由于作文题材并不相同
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高中语文教师要摆脱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的束缚,将多媒体引入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身边的生活现象。以前,学生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套用死记硬背的模式,这个时候,教师要否定学生的这种做法,让学生在汲取素材的基础上,合理地组织素材,写作出有思想的东西。在语文写作中,教师要创新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写作能力。
【过程性写作教学初探】推荐阅读:
高中英语写作过程教学法06-19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过程教学法09-03
文章写作过程10-28
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11-09
教学管理过程性资料10-16
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06-26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初探08-26
毕业班过程性考核方案06-16
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水平初探10-08
指导小学生“快乐写作”初探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