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活动室六项制度(14篇)
1.留守儿童活动室六项制度 篇一
留守儿童活动站关爱活动制度
一、建立健全辖区内留守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 学校、家庭住址、留守原因等基本情况档案。
二、建立与学校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反馈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依托学校适时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娱乐、健身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三、建立“代理家长”定期议事制度,定期召开代理家长、代理监护人会议,共同做好“两保障”、“四管好”工作,即保障留守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保障留守学生人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管好留守学生品行教育、管好留守学生学习、管好留守学生身体健康、管好校内和校外活动。
四、成立“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一对一”、“一 对多”结对帮扶活动,并对志愿者参与活动情况予以登记造册。
五、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留守儿童关爱氛围。妇联、关工 委、计生、共青团、学校、公安、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六、每年组织不同形式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不少于3次。
七、确保儿童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
小学生图书室
一、报刊、杂志、连环画只准在室内阅览,不得携出室外,阅后放回原处。
二、阅览时保持安静,不得谈笑吵闹或进行其他活动。
三、注意用眼卫生及良好的看书姿势。
四、阅读图书刊物,同学之间应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五、进出阅览室,脚步要轻,不妨碍他人阅读。
六、言谈举止要讲文明礼貌,不得随地吐痰和抛撒纸屑,不得在室内吃零食等。
七、要爱护书刊,不得在书刊上涂写、圈点、卷折,不得撕剪报刊资料或带阅览室外,如有违者按赔偿制度处理。
八、管理人员待读者要主动热情,提供咨询;读者要尊重管理人员,服从管理制度。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一、心理咨询教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
二、对师生咨询内容和有关的隐私严守秘密。
三、心理咨询员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
四、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花卉盆景等装饰物要不断更新,营造温馨的空间。
五、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六、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做好学生个别辅导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工作
七、未经同意,有关资料不得外借。
八、爱护室内各项设备,保持正常使用。
九、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十、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十一、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十二、对非工作人员,非咨询人员要制止入室。
十三、积极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对师生全面开放,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开放率、使用率。
卫生保健工作制度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树立为教育一线服务的思想,积极主动,热情服务,努力做好师生卫生保健工作。
二、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定期举办卫生讲座,宣传健康卫生科普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习惯。
三、定期清洁室内外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资料、器材摆放条理有序、整洁无尘,并适时进行消毒工作。
四、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完善保存资料,并按类分档。
五、做好学生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积极做好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矫治工作。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学生因病缺勤与病因追查制度,发现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消毒处理。
六、做好学生一般伤病事故的处理,做好学校运动会等大型集会活动期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七、拟定本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完善学校卫生管理网络,对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环境、卫生设施、饮食卫生、运动安全、劳动卫生防护等问题进行监督指导。
八、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物的管理,定期清点,严格遵守消毒制度,妥善管理好各类药品,认真填写门诊记录本,给学生用药必须登记、做到有案可查。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科学实验室要专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碎裂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科学实验室要科学管理。仪器、器材等物品都应登记造册,摆放整齐。实验仪器、模型、标本、药品等,要分门别类,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物卡一致,账卡相符。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三、借用实验仪器和器材等要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外借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四、师生须自觉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仪器、器材和设施。仪器、器材每学期清查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
五、学生进入实验室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
六、实验前,学生应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中提醒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注意操作安全,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督促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写好实验报告。
七、每次实验后应及时收拾好有关仪器、器材,并作好使用情况记载。每天使用后要关好门窗,切断水电开关。
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由于多媒体设备的特殊性,任何教师都有宣传保护和关心多媒体设备安全的责任与义务。多媒体教室是教学专用教室,一般不得用于召开会议,聚会、娱乐活动等。
二、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时,如投影机和实物展台,可提前5分钟打开设备进行预热(电脑可提前10分钟打开)。
三、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设备安全由任课教师负责,上课期间教师不能离开多媒体教室,下课后应及时带学生有秩序离开多媒体教室。
四、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不得自行在计算机上安装和卸
载软件系统。
五、多媒体设备的关闭,要严格按照先单件一个个关闭再关总电源(综合控制器上的开关)的顺序进行;多媒体设备的开启顺序与之相反(暨先开总电源,后单件一个个开启)。
六、未经管理员同意,不准擅自改动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任何设备,不准将设备拿出教室移作它用。
七、多媒体教室使用后,请每位教师按规范填写《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表》,设备出现的故障和维修情况也要记录清楚。
八、共同保持教室环境卫生,不得随地抛弃废物,不得吸烟或吃零食。
音乐室
一、爱护教室内的公物,保管好室内器材物品,做好财物帐,做到账目清楚。
二、音乐室一切设备、教具、不得擅自使用或拿走。
三、保持音乐室的清洁卫生。
四、使用音乐教室后应切断所有电器电源,关好门窗。
五、每次使用后,督促使用者应在使用情况登记簿上认真登记。
六、其他教师需要使用音乐教师时,须由双方验收器材、设备等,按本制度要求进行管理。
2.留守儿童活动室六项制度 篇二
一、农村留守儿童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原因
“留守儿童”, 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以来, 留守儿童就产生了。但作为一个突出问题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则是在2002年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后。
儿童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 这种共同生活能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恰恰不能与这些儿童共同生活, 传统的双亲教养模式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家庭教养结构:家庭结构不完整、隔代教养、寄养。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 亲子互动减少, 由此亲子关系也会不同程度地疏远。这种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严重缺失, 并给留守儿童的安全、心理、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它使得留守儿童权利的实现状况令人堪忧, 并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监护, 极易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 如留守儿童易成为被拐卖的目标、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犯或面临性交易的危险增大;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 成长中缺少父母感情上的关注和呵护, 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 个性、心理发展中的扭曲和变形, 久而久之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社会化过程;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 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很少,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此外, 因监护权的缺失和不到位, 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大的层面上说, 经济、户籍与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贫困是造成留守儿童最重要的原因。由贫困而产生留守儿童监护权的缺失或不到位, 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我国义务教育实行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 适龄儿童少年只有在其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国家所规定的义务教育。目前还有多数城市规定, 外出务工者如果带孩子进城就读, 要缴纳一定的借读费和学杂费, 许多无力负担的农民工只好把孩子送回农村。尽管许多城市建了不少民工子弟学校, 专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读问题, 但相比大量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农村孩子而言, 民工子弟学校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远不能满足民工子女教育的需求。
教育的省际不衔接, 也导致许多孩子不得不当“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弟最多在打工城市读到初中毕业就回到老家。这是因为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之后, 各省教材和高考命题不再统一, 因此, 孩子就读地与户籍所在地使用的教材和高考题可能是不一样的。为了孩子未来能顺利地在户籍地考上大学, 许多家长不得不忍痛把孩子送回户籍所在地使其成为留守儿童。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和制度建议
我国于1990年8月29日签署《儿童权利公约》, 1991年12月29日获批准加入, 同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符合宪法第二十五条关于计划生育规定的前提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履行公约第六条所规定的义务。公约于1992年4月2日对我国生效。该公约的要旨是:儿童应成为其权利的主体, 儿童和成年人具有同等的价值, 儿童的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应以通常尊重人权的方式尊重儿童的权利, 并赋予儿童以任何人都可以要求享有的人权, 承认儿童的人权并将儿童的人权置于国际人权保护的核心。
儿童人权是普遍性人权的组成部分。儿童人权具有特殊性, 其特殊性表现在:权利的主体易受伤害;权利的享有需由成人加以保护;行使权利的能力受年龄的限制, 等等。儿童与成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他们是弱小的, 是需要成人社会从各个方面给予充分帮助的, 尤其是在幼年时期, 儿童需要特殊的照顾才能完全享有自己的权利。
儿童权利大体包括生存的权利和发展的权利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生命权、健康权、相当生活水准权、安全生存环境权等;后者包括教育权、参与权以及基本自由权等。
儿童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最大利益原则、平等 (无歧视) 原则、尊重儿童原则和多重保护原则。这几项原则共同构成《儿童权利公约》的价值基础。《儿童权利公约》为我们树立了国际儿童权利保护的最高标准。
2001年5月, 我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从更广泛的领域及高度提出了中国儿童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中国2001—2010年儿童发展纲要的总目标是:坚持“儿童优先”原则, 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提高儿童整体素质,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儿童教育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完善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保障儿童权益;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使困难儿童受到特殊保护。该纲要已于2003年5月22日正式实施。
目前, 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障儿童的权益, 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由于现行体制的限制, 目前, 数以万计的年轻父母在外打工, 不得不做出与自己孩子相分离而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和亲戚朋友照管的选择。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 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 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 建立有偿的“代管家长制”
学校可建立有偿的“代管家长制”, 即由有监护资格的父母负担抚养费用, 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 教师代行家长职责, 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这既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 也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家长的角色, 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温暖, 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 在感情上多了一些交流慰籍, 使监护权缺位的留守儿童有了较好的补偿,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3. 在地方政府中设立实体性的儿童保护专门机构
父母监护的缺失是目前影响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最大负面因素。建议在地方政府中设立实体性的儿童保护专门机构, 如儿童保护局, 对于监护人死亡或事实上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 由国家担任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4. 国家义务教育应体现福利性
2006年6月29日修订、同年9月1日施行的《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行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保障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国家非常有必要利用公共资源来维护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与福利性, 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 加强师资力量, 提高管理和教育水平。惟有如此, 才能解除国民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后顾之忧, 并促使教育这一民生之基不断得到巩固。
5. 尽快研究并制定《慈善事业法》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的发展, 不可能超越这个时代的规范,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许多社会问题 (包括农民工及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仍将是未来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只是这些问题的逐步缓解。因此, 我国在新世纪不仅需要慈善事业, 并且需要有发达的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制定《慈善事业法》, 可以推进全社会的慈善意识, 加强慈善捐赠活动, 建立慈善事业的有效法律监督机制, 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义务教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 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笔者认为, 制定《慈善事业法》可以为农村义务教育筹措资金, 一方面, 善款可用于农村寄宿学校建设, 建立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 在城市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善款也可以用于城市中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 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务工的父母一起进城, 提供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条件。
6. 建立“教育助学凭证”制度
“教育助学凭证”制度, 即“教育券”制度, 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他主张将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以有价证券的方式经过折算后发给学生, 以此增加对学校的选择权和激发学校之间展开竞争,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建议教育部应当将“教育助学凭证”直接发到农村每一个学生手中;学生持“凭证”可在全国任何地方学校借读, 充抵学杂费;被借读的学校最后持“凭证”向国家兑换经费。这样一来, 国家、学校、学生“三赢”, 义务教育法可真正落到实处, 可实现义务教育经费的有效转移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7.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目前,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受侵害、农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容忽视。据2004年公安部的调查显示, 有两个“大多数”, 即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 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农村法治环境建设滞后, 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跟不上新形势的发展。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编入规范教材, 配备专职教师, 将法制教育深入浅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从学校到家庭都要有意识地增强未成年人知法、守法的法律观念。
8. 开设未成年人维权求助热线与咨询热线
3.康佳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 篇三
《让爱同步》微电影呼唤爱心接力
康佳作为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一直持续不断地关注社会和民生。在继援建希望小学、慰问社会福利中心、捐助特殊教育学校等系列行动之后,又开启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在利用同步云电视的视频功能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沟通交流的同时,还拍摄和制作了以关注留守儿童为内容的微电影《让爱同步》。微电影《让爱同步》以三名学生生活、学习以及内心活动、个人日记相交汇融合的形式来完成,影片既把留守儿童的困难展现出来、内心想法剖析出来,反映出他们对亲情的渴望与呼唤,也将外部的关爱如免费午餐、康佳提供视频通话服务贯穿始终,让观众感受到艰辛中的温暖和希望,唤起更多机构和社会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社会的关注对于留守儿童极为重要,可以让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所需,可以让他们提前认识到社会的光明,让他们勇敢而坚定地走入社会。
康佳多媒体事业本部市场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兼市场部总经理许宏俊表示:一颗星星可以驱走黑暗 ,一盏明灯可以指引前路;留守儿童与我们一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由于各种原因,缺乏同样的生存及受关爱的权利,康佳愿意呼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看到更多希望。
在5月厂庆月,康佳积极发起“Me Too”同步大惠战促销真情回馈新老客户,大打情感牌,以情感营销赢得消费者长期信任;同时,康佳在全国率先以惠民行动响应国家节能补贴新政号召,让消费者在购买符合节能标准彩电时可以提前享受节能补贴,推动节能产品的普及,以自身行动提升行业绿色节能的技术进步,倡导利国利民的节能、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此次又通过建立视频通话和同步云电视多媒体教室,解决留守儿童与亲人的同步沟通交流问题;并通过最新的同步云电视技术,解决留守儿童资讯和科技缺乏问题,爱心影响力与知识推动力皆俱,可以说是“同步关爱”这一精神最好的诠释。
同步关爱体现软实力
以微电影为起点的“同步关爱”公益活动,开启了同步云电视的品牌升级战略。康佳同步云电视,以 “不同世界 同步精彩”的创新研发理念,通过Android4.0实现全球跨界同步,通过Touch智控实现人机交互同步,通过基于云计算的各种应用实现云端同步,成为行业的标杆。在同步云电视品鉴会上,游戏、娱乐和竞技的互动参与形式,更是完美地展示了同步云电视的过人之处:用同步云电视大屏玩游戏让参与者更痛快淋漓,康佳的TOUCH智控控制感也十分给力,同步云电视的语音识别和文字编辑功能与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不相上下,众多功能和应用是同步云电视平台同步、交互同步、云端同步三大同步技术落地的表现。同步云电视是一台属于消费者自己的个性化电视,它意味着无限可能性,会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一块重要的屏幕。
许宏俊表示,未来同步云电视会以丰富的内容应用,升级云存储、云安全、云办公、云健康、云游戏以及异地同步视频等应用和服务,增强“硬实力”;通过洞察社会,把脉时代,关注内心,践行公益,成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提升“软实力”。通过关注消费者的价值,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内容服务、更多的应用性的开发、更多的软件的支持、更为自由的选择和互动,同步云电视 “不同世界 同步精彩”的产品和经营理念将给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和价值。
4.关爱留守儿童制度 篇四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能和正常的未成年人一样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政府、家庭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7、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王普略
职
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副 组 长:张民辉
李晓飞
职
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个部门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员:强建林
张清泉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学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承担留守学生的在校监护职责,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代管家长”各显身手,因材施教,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②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③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④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干部、团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孩子的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子帮助。
⑤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2)拓宽育人途径:学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径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
(3)开展快乐“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留守孩子参加课外活动。(4)建立“留守孩子”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各班为每个留守孩子建立档案,全面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9、“留守学生”家长联系制度(1)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措施;
(2)学校设立、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学生父母与孩子、留守学生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视频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学生”;
(3)在学期结束时,要求留守学生给在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汇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5.关爱留守儿童各种制度 篇五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寄宿优先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寄宿。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中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
7、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桥山镇东区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并做好谈心记录。同时要做到定期家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活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提倡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帮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优先照顾帮扶儿童:班队会上要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要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各类活动也要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在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帮扶教师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应在班上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们搞好学习成绩,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定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7、帮扶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如发现其生病,帮扶教师要立即送其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8、帮扶教师每月要通过电话方式,与“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构建“务工地和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尤其要多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9、帮扶教师要认真做好帮扶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并进行跟踪服务,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10、帮扶儿童如是住校的,帮扶教师要经常性地与其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如非寄宿的儿童,帮扶教师应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11、帮扶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帮扶教师在做好应急处理的同时,应在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保证帮扶儿童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桥山镇东区小学关爱“留守儿童”
家长联系制度
1、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措施。
2、各班设立、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学生父母与孩子、留守学生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儿童”。
3、在学期结束时,要求留守儿童给在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汇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4、要求帮扶教师至少每学期对所监管的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
桥山镇东区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学习制度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课间做正当游戏。
3、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
4、积极参加各类课内外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综合活动,课余时间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刊。
5、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不厌学,不偏科,争当学习成绩优秀学生。
6、考试考查要诚实守纪,不违纪。考试成绩要如实报告家长和监护人。
7、积极参加留守儿童之家举办的专题教育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保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黄陵县桥山镇东区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各种制度
6.留守儿童之家各项制度 篇六
一、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各班主任教师及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等,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引导。
二、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三、重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
四、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五、课程教学中加强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
六、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留守儿童,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咨询室,共同对儿童的显
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七、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教给他们正确的教育儿童的方法,不要溺爱孩子,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管教,一般情况下,不要满足孩子正常需要之外的要求,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注意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使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八、每学期组织留守儿童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封信,汇报自己在学校及家中的学习生活情况,及自己要想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情感。
九、留守儿童是社会普遍的问题,学校全体教职工要多关注了解留守儿童,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
巩店镇宋寨小学 2013年3月6日
巩店镇宋寨小学 留守儿童学习制度
一、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二、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课间做正当游戏。
三、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
四、积极参加各类课内外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综合活动,课余时间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刊。
五、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不厌学,不偏科,争当学习成绩优秀学生。
六、考试考查要诚实守纪,不违纪,不作弊。考试成绩要如实报告家长和监护人。
七、积极参加留守儿童之家举办的专题教育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保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巩店镇宋寨小学 2012年9月1日
巩店镇宋寨小学 留守儿童生活制度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做到坐立、行走、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穿着整齐美观、朴素大方,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进网吧和游戏厅,不做有损于集体和他人利益的事情。
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做到关心国家,关心学校,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待人接物使用礼貌用语,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不欺侮小(女)同学和残疾人。
三、遵规守纪,热爱集体。爱护校舍和公共设施,爱护庄稼、花草和树木,节约水电,讲究卫生,做好值日生。
四、勤奋简朴,自立自强。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节俭,不乱花钱,不挑食厌食,听从家长、老师和监护人的正确教导,不自行其事。
五、注重安全,身心健康。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不做危险性游戏,不购买和食用不合格的小食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经常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巩店镇宋寨小学 2012年9月1日
巩店镇宋寨小学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一、留守儿童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各部门、班级、科任教师都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留守儿童的校外管理责任人是其监护人(或委托代理人),应对其监护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跟踪管理,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外学习、生活和活动,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
三、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要坚持经常开展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法纪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家长和监护人开展定期专题培训活动,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学校要在学年初和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职责,分清责任,细化措施,抓好落实。
五、学校提倡、鼓励各社会团体、单位、企业和家长、老师和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担任“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给予留守儿童热情、亲情和友情,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组织和家庭的温暖,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六、留守儿童要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老师、家长和监护人的正确教导,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护、自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巩店镇宋寨小学
2012 年9月1日
巩店镇宋寨小学
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工作制度
1、教职工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留守儿童,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
2、教职工要遵守学校常规,按时到校,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按时开会,坚持住校。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离校、不无故旷工。
3、教职工要积极服从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分份内份外,尽职尽责,同心协力,搞好学校工作。
4、教职工要顾全大局,注意团结,齐心协力,勇挑重担,发挥中心小学教师的示范作用,正确树立个人和集体的光辉形象。
5,教职工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以律已,以身作则,品德言行堪称学生表率。关心爱护留守儿童,注重差生留守儿童转化,不体罚或变相体罚留守儿童,若造成不良后果个人负全部责任。
6、教职工对学校各项工作有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对学校工作要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共同搞好学校工作.
巩店镇宋寨小学 2012年9月1日
巩店镇宋寨小学
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学习制度
1、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订阅报刊,读书读报,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
2、教职工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和职业特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和其它政策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增强法制观念和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发扬无私奉献、忠诚敬业的伟大精神。
3、业务学习要结合自身的教课内容,学习大纲,深钻教材,学习教育学及留守儿童心理学等业务知识,坚持业余进修和继续教育学习,参加业务培训,苦练基本功。积极学习他人及外校(地)的好经验、好方法,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班子成员要多学习管理知识,丰富管理经脸,提高管理水平。
4、学习时间为每周两小时集体政治学习,两小时教学业务学习,六小时个人自学,学校要定期组织讨论、交流、检查、评比。政治、业务学习笔记,每期在1万字以上,论文各在3篇以上。
5、学校对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有内容、有汇报、有检查、有评比、有小结、有记载,学校要把教师学习情况纳入教职工的综合考核。
6、教师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每期至少精读2本教育专著,记好笔记,书写心得体会,笔记不少于1万字,心得材料不少于2篇。
7、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业余学历进修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学历水平。
7.留守儿童活动室六项制度 篇七
一、加强家庭教育
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外出父母应多与孩子联系,常打电话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和学习,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焦虑心理。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应给孩子讲述为了生活,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通过交流沟通,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苦衷及艰辛,因此而树立了坚强意识,无形中孩子内心增强了一种动力,同时也塑造了孩子的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父母平时还应讲述自己在外打工的艰辛日子,如何克服困难等,同时,鼓励孩子在生活、学习学会自立,并且给予指导,这样逐渐的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帮助他们学会生活、学习。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我个人十几年的体育教学和长期的体育实践证明,体育活动是增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体育活动使留守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体育活动不仅增强留守儿童与同学、朋友、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使他们从活动中获得教育启发,从而全面发展自己,体育活动不单只是对留守儿童强身健体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获得自信,增强自信,锻炼意志品质。
二、安排形式多样的运动,改善留守儿童的不健康心理
我们应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安排形式多样的运动,来改善留守儿童的不健康心理,帮助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陪伴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1. 开展趣味游戏,让留守儿童体体验快乐,释放心理压力,宣泄不良情绪,减轻焦虑。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游戏,使他们融入其中,在欢呼跳跃中忘记生活的众多烦恼、焦虑感,使他们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和寂寞,体验更多的轻松和快乐,对缓解紧张的不良情绪具有积极意义。
2. 开展跳跃兴趣小组活动,来带动留守儿童人际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协作精神,消除孤独感。集体性运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他人交往的平台,增强了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体育教师在平时活动中,有意识地组织各种体育活动队,鼓励留守儿童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象棋队等,让每位留守儿童都能参与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团队中,在团队中发挥自己,这样他就体验到集体对自己的需要以及来自集体的温暖与关怀,进一步减少他们因父母不在身边产生的孤独感、寂寞感,同时可培养留守儿童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
3.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留守儿童顽强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各类体育活动的对抗开展,无形中鼓励了留守儿童敢于拼搏,敢于挑战自我,树立起自信。体育活动中,一次次对抗的失败与胜利不断的提高了留守儿童挫折耐受力,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运动,增强了体质,培养了留守儿童顽强的意志。
我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时地向学生宣传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古代习武人励志故事,我校运动员苦练为校争光,鼓励留守儿童平时加强体育锻炼,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鼓励留守儿童多参与体育锻炼来克服自己孤僻胆小等心理上的不适,培养吃苦耐劳,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4. 体育教师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培养留守儿童的品行。教师在平时体育活动中,从点滴抓起,重视留守儿童品质的培养,弥补其家庭教育的不足,特别是对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词的留守儿童,老师要借领放器材,布置场地等各种帮忙的时间多于这样的同学接触,了解他们,让自己融入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灵,当这些留守儿童遇到事情时,毫无拘束地告诉老师发生的一切,视老师为自己的朋友,让他们找到倾诉的对象,通过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灵,对他们的不足,尤其言行、行为习惯等加以约束,来提高他们的组织纪律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重视校外教育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家长和监护人支持配合落实极为重要,通过活动培训交流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开展教育培训,监护人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认识,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备受社会的关注,体育活动在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肯定,但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全社会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尽可能地为广大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样,将来有一天,他们也将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摘要: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教育界和学术界极为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少关爱与照顾,心理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与焦虑,性格孤僻,不合群,严重扭曲心理和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嫉妒、憎恨、仇视心理,大面积地厌学。通过平时的教学与调查发现,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厌学及一些不良的心理状况有促进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平时通过合理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多加鼓励照顾,可以使他们融入集体,积极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能够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厌学及心理状况。各个学校应注重体育课外活动,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正确地疏导存在显性和隐形心理压力的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地成长,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来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8.留守儿童活动室六项制度 篇八
淇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古称“朝歌”,曾为商末四代帝都和卫国国都,具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淇县关工委组织老干部开展了农村留守儿童圆梦活动,具体做法是:
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召开动员会,动员老党员、老干部、妇女干部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圆梦”活动并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定期与留守儿童联系,协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县关工委主任、正县级退休干部原金龙,了解到关庄村一位女学生关文月,品学兼优,但因家庭困难,意欲辍学。原金龙便与她结成了帮扶对子,担负起了关文月上学期间的全部生活费用,积极资助她继续上学,直到关文月考上了河南师范大学。目前,已是研究生的关文月正在法国交流学习,成为全村人的骄傲。
二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淇县关工委联合县妇联等单位,动员广大“代理家长”在“六一”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学习和生活用品,给孩子们带去节日的问候。淇县一中关工委的常玉斌、贾守军等带领该校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到桥盟社区的吴寨、赵沟村看望慰问留守儿童,并为孩子们送去了书包及学习用品,给孩子们送去节日的慰问,勉励他们努力学习,长大做有用人才,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三是开展亲情关爱活动。建立了“代理家长”和“伙伴结对”制度,由学校发动,组织教师做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伙伴,从生活、学习、情感和经济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照顾和帮助教育;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联系制度,代理家长利用家长回家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建立了家长“亲情电话”制度,学校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收集了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电话,并装订成册,保持与家长联系,这样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建立儿童咨询和救助办公室,学校积极受理留守儿童的咨询和救助,确保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留守儿童身体、心理、品格健康成长;建立了爱心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代理家长”做到“四个一”,即一月一电话,一季一探望,半年一慰问,一年一团圆。
留守儿童李妍说:“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报效社会。衷心感谢老前辈们对我们留守儿童的帮助和关爱。”
9.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篇九
一、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二、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任课老师、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代管家长”。
三、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教育留守儿童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他们身心都健康。
四、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给家长写一封信。
五、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
六、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七、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学生”。
八、拓宽育人途径。学校在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途径上,坚持以严格的要求规范行为,以丰富的活动发展能力,以文明的环境熏陶性情,以优质的服务保障成长。
九、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奖”,专项奖励责任心强、教育管理成效突出的校外辅导员、代理家长、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儿童”优先进行表彰奖励,创造关爱留守儿童良好氛围。
10.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篇十
工作制度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关爱留守儿童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能和正常的未成年人一样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组织领导制度。
1、镇中心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支书为副组长、办公室成员和各片区小学校长和中学校长为成员的“三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支部书记、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些项工作。
2、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合理,责任到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管理
二、统计报送制度。
1、每学期开学初,各学校班主任、科任老师要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外出务工地点、联系方式、是单亲还是双亲外出、家庭具体情况等,做好造册统计并及时上报学校。
2、各片区内学校要把本校规范的留守儿童情况统计表和电子报表及时上报到片区学校;片区学校和各中学由专人造册统计并在开学后一个月内上报中心学校。
3、留守儿童的统计上报时要做到及时、准确、具体,做到不漏统、不重统,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三、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和亲情依附者,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作用。各校要教育引导外出家民工切实担负起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努力使留守儿童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2、发挥校园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针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实行代理家长制,辅导学业、疏导心理、沟通情感、矫正行为,真正主教师成为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成长过程中的保护人。
3、代理家长要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每月对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至少进行一次谈心、与留守儿童班主任交换一次意见,到留守儿童家中看望一次、检查一次留守儿童的家庭作业、与留守儿童共进一次晚餐、与留守儿童的父母通一次电话,让他们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4、代理家长要认真填写亲情结对工作日记,做好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困难帮扶、情感沟通、行为矫正等工作,使代理家长成为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情人、成长过程中的保护人。
5、各校要发动社会力量,帮助和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为留守作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馨的校园环境,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温暖的集体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四、档案管理制度。
1、各校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建立档案,及时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补充和变更工作;要做到与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相符合,并要求专人管理。
2、建档的主要内容上级文件资料、本校工作机构、工作台账、相关工作报表、宣传信息、活动资料等。
3、留守儿童建档率要达到100%。
五、信息报送制度。
1、信息报送原则:
(1)及时性原则。重要信息早发现,早收集,早报送。
(2)准确性原则。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符合实际,文字表述准确,用词严谨,分析恰当,数字精准。
(3)时效性原则。以推动落实、促进工作为原则,及时提供真实、有用的情况,坚决克服形式主义。
2、信息上报内容
(1)要围绕“三关工程”的工作部署及贯彻落实情况报送信息,做到重大活动及时报送,成功做法和经验随时报送。
(2)各校三关工作思路、工作情况进展情况、主要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每月报送一次。
(3)各学校三关办召开的各项会议要及时报送会议图片、会议主要内容。
(4)各学校要有专人负收集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及活动图片,每月25日前报送中心学校。中心学校根据收集情况向镇三关办和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三关办报送。
(5)、每学期初各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工作计划,期末要将本学期工作的开展情况写出书面总结。计划和总结要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到中心学校三关办。
(6)在坚持上述信息必报的同时,鼓励报送包括调研报告、汇报材料等在内的调研性信息。
六、追踪监督制度
1、适用范围
(1)上级三关工作领导小组作出的有关决定、通知的执行情况。
(2)上级三关工作领导小组在开展专题调研、指导检查、参见视察活动中提出的有关意见和建议的办理情况。
(3)上级三关工作领导小组认为有必要进行跟踪坚持的其他有关事项。
2、被追踪的学校要自觉接受和主动配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报告执行或者办理情况。不能按时报告的,应当说明理由。
3、对于不提交,没有正当理由逾期提交执行或办理情况报告,执行或者办理工作不落实,或者敷衍塞责的学校,中心学校三关工作领导小组将追究被追踪监督学校校长责任。
七、调研工作制度
要围绕“三关工程”具体工作展开调研,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或提出好的建议意见。调查究人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吃苦精神,改进工作作风,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确保调研报告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八、考核奖惩制度
11.留守儿童之家教育管理制度 篇十一
一、关心学生的学习,做孩子的良师。安排课任教师指导“留守儿童”晚自习的家庭作业,帮助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对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孩子,由学校教职工实行“一对一”结对,代为监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
二、关心学生的生活,做孩子的父母。配备专职生活指导教师,负责管理“留守儿童”的起居生活,加强安全管理;
三、关心学生的心理,做孩子的益友。注重每位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训,配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四、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建立“留守儿童”详案,包括“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及其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第二联系人(亲戚)电话,并进行定期查访;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的培训及引导,使其能与孩子保持经常性联系,并及时与学校沟通,共同教育孩子。
12.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制度 篇十二
为促进我校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师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一、通过帮扶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一对
一、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
二、帮扶教师要牢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三、每周至少要和帮扶对象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及时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四、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每周上交学校备查。
五、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13.涧溪镇留守儿童管理相关制度 篇十三
相关制度
二零一一
涧溪镇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管理工作制度
1、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所有图书及体育活动器材均由省妇联统一配置。活动室设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按时对留守流动儿童开放。
2、活动室设立专柜存放留守流动儿童档案。通过建立档案,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
3、活动室陈列、展示留守儿童的优秀作品(绘画、手工、作文等)。
4、利用活动室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5、不定期组织召开家庭教育培训。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教讲座等多种方式,指导代理家长获得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6、活动室开放时间为周一、周三下午放学后(也根据各地情况安排),寒暑假根据需要增加开放时间。
涧溪镇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管理人员
岗位责任制
1、负责接收、清点、登记、保管统一配置的书橱、少儿图书和体育活动器材,并做到图书摆放整齐,活动器材分类清晰。
2、每次活动后必须对图书和体育器材进行清查、核对。如有损耗或遗失,要及时登记、说明原因,并根据情况予以补齐。
3、负责做好室内外坏境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干净整洁。
4、负责做好安全工作,每次活动结束要注意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5. 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借阅图书和体育器材工作。借阅或归还图书资料和体育器材时,要及时登记或注销。手续要简便、完善。
6、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涧溪镇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活动制度
1、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档案。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摸底登记造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住址、家庭情况、家长外出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和临时监护人的详细情况等,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立“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组织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开展温情呵护“六个一”活动,即每学期找留守儿童谈一次心;陪同留守儿童参加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一次电话联系;督促留守儿童给在外的家长写一封汇报信;与在校老师交谈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校学习及表现;与留守儿童吃一次亲情饭。
3、开展“代理家长”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妇女干部及女企业家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利用家长学校,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临时监护人、代理家长的教育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育人水平。
4、充分利用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的资源,有计划的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教育、知识讲座及文化体育活动。
5、利用节假日及特殊节日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开展为留守流动儿童做好事、办实事活动。
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安全管理制度
1、对留守儿童要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和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严禁留守儿童携带易燃、易爆、易伤害等易造成事故的器械和玩具进入活动室。管理人员对来参加活动的儿童要进行检查,发现后要及时查收,并进行批评教育,严防事故发生。
3、留守儿童活动期间必须严格遵守活动室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活动室内的所有设施、财产,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4、留守儿童要牢固树立安全观念,严防触电等事故发生。
5、安全工作要切实做到“六防”:防火、防水、防电、防中毒、防跌伤、防意外事故。
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体育器材使用管理制度
1、建立体育器材登记薄,详细登记每件器材。
2、体育器材由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使用体育器材。
3、凡借用体育器材,须经经管理员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后才可出借。体育器材及设备原则上不向外出借。特殊情况必须批准,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
4、对活动中丢失的器材要追查责任,记录原因并酌情赔偿。
5、活动室管理员要经常检查和清点器材,对于人为和自然损坏的器材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6、活动室管理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活动开展前准备相关器材,活动后做好器材清点和回收工作。
7、器材归还时要整理好,并且摆放整齐。器材存放做到条理化、系统化,以方便使用和管理。
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图书借阅制度
1、借阅图书只允许留守儿童本人借阅,借阅图书时必须做好登记。
2、借书时请当面检查图书是否被涂画、损坏,否则读者应对所借图书的损毁状况负责。
3、借书时请注意核对书名与登记表上是否相符。
4、要爱护图书,不得将图书污损、圈点,划线、撕毁、注释、遗失,如有上述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罚。
5、为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每次借阅只限一册,时间不超过一周。
6、工具书及贵重图书、杂志、画册等概不外借,仅供在活动室内查阅。
留守儿童“爱心妈妈”职责任务
1、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及家庭基本情况,引导纠正其思想行为方面出现的偏差,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帮助其健康成长。
2、开展双访活动。访班主任、访临时监护人。每学期要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留守孩子的学习及在校表现情况;与临时监护人联系沟通,了解留守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
3、坚持经常联络。每月与留守孩子进行一次见面或沟通交流;每月帮助孩子与家长进行一次电话联系;每学期与留守孩子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参加一次学校家长会;每两月进行一次家访。
4、明确帮扶内容。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思想表现、学习情况、日常行为,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在学习、思想、身心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真正享受到亲情关爱。
5、教育留守儿童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穿着整齐美观、朴素大方,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进网吧和游戏厅,不做有损于集体和他人利益的事情。
6、教育留守儿童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做到关心国家、关心学校、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教育留守儿童遵纪守法,爱护庄稼、花草和树木,节约水电,讲究卫生。
14.留守儿童活动室六项制度 篇十四
一、创先争优活动领导责任制度
1、总支书记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总支副书记是第二责任人,支部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做到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本单位各项工作同安排部署、同推进落实,努力实现创先争优活动与学前教育工作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3、局党委对不履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职责的责任人,将严肃处理。
二、创先争优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1、单位领导要结合领导分工情况,分别确定几个党小组作为联系点,切实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
2、各联系点党组织要及时向联系领导汇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和问题,并定期向局党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联系领导、指导组到联系点开展工作情况。做好创先争优活动资料、图片的收集、汇总和归档工作。
3、活动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好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从信息、资料和参谋作用方面确保联系点工作落到实处。
四、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制度
1、各党组织要及时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公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情况。
2、各党组织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3、每年年底,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述职,组织进行评议。凡是群众测评满意度未达到80%的党组织和党员,要进行整改。
4、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通报,并作为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
5、创先争优活动结束后,各党组织要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做法、经验、效果以及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向党员干部和群众通报创先争优活动情况。
五、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制
1、公开承诺内容主要是:各党组织制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和工作目标,党员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等。
2、承诺方式主要是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会等方式以及在公示栏、活动专栏等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留守儿童活动室六项制度】推荐阅读:
留守儿童各种制度12-05
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08-28
留守儿童交流总结制度01-13
贫困留守儿童救助保障制度11-22
留守儿童联谊活动方案06-27
留守儿童亲自活动总结08-10
留守儿童实践活动总结08-28
留守儿童活动计划01-02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01-08
留守儿童绘画活动方案08-05